職教改革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29 10:27: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教改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教改革論文

篇(1)

當前,社會對人才能力和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不但要看專業基礎和技能,還要看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對于口才也很重視。文章寫作、語言理解、口語交際等能力在就業中發揮著日益突出的作用,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正是通過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來實現。通過語文學習可以加強語言功底、增進表達能力,幫助學生與社會更好地進行交往,提高職業服務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持續發展基礎。只有有了閱讀、寫作、口頭表達的基礎,才能掌握好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否則,學生學不好專業,也無法實現畢業后的后續學習,缺少持續發展的能力。由此可見,語文既是一種交際工具,也是大學生必修的人文素質教育課,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雙重特點、雙重功能。

2.語文課程教學改革構想

2.1 指導思想

職教育以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因此,語文教學應當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我院高職語文課程教學改革,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服務為宗旨”的現代職教理念為指導,以三年制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引領,滲透職業教育的思想,反映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要求,體現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主動融合職業德育教育,深化課程改革。應根據我院人才培養方案,結合不同專業的特點,通過語文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素質,為他們將來的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2.2 培養目標

高職語文課程直面學生的文化基礎,側重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緊扣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致力于學生人文素養的進一步形成與發展,重視人文素養的熏陶感染作用,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樂觀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

2.3 課程體系改革構想

語文教學改革應遵照國家教委關于加強人文素養教育的方針政策和語文作為基礎課的教學規律,以人為本,每個專業均應開設《人文基礎教育》、《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禮儀》等必修、選修課程,以適應強化人文教育的發展方向,達到我校作為文、商科類院校全方位塑造人才的教育目標。針對我院學生具體情況,可以嘗試把部分必修課改為選修課、限選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學有所得。

3.改革措施

當前,各高職院校都在進行學科建設和教學改革,探索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法。而語文由于學科的特殊性,教學改革難度相對較大。

篇(2)

二、解決問題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強有力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首先,對外建立校企合作平臺,確定合作的主要內容,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由學校牽頭組建由政府(或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共同組成的合作平臺,以合作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為紐帶,將社會服務、校企文化、科技研發等融合在一起開展合作。明確合作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合作平臺的決策和管理運行制度,形成合作方之間人、財、物、地的供給保障機制及合作的激勵機制。其次,對內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機制,調動內部資源為校企合作有效服務。健全學校內部校企合作校、系、專業(群)三層級組織機構,重點改革學校內部有關工作經費自主使用、勞資分配、人事管理、教學管理、招生就業、學生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科研及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保障和激勵制度,同時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在校企合作中的工作職責和義務,調動校內資源為校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務。

(二)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形成合作

鏈,共建校企利益共同體,實現長效合作校企利益共同體,主要指學校或學校的一個強勢專業或專業群選擇區域內相關行業領域內產業鏈長、成長性好的企業集團或多家企業共同成立一個人才培養的實體,開展豐富的多元合作。各專業(群)應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與校企合作平臺的企業成員單位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圍繞切入點開展系列合作形成合作鏈,促進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校企雙方唯有有效整合雙方的人、財、物,才能促使利益共同體更快形成并發揮最大的效用,從而實現長效合作機制。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育改革

校企利益共同體只有以人才培養為紐帶,同時在社會服務、校企文化、科技研發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才能確保校企雙方實現最廣泛的合作雙贏。由于企業和生產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學校傳統的師資素質和結構、課程內容、實訓基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等已難以滿足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和運營要求,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或改革。為了更利于利益共同體的形成,企業唯有積極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面改革,從而形成連續完整的改革和建設鏈,有力促進學校的全方面改革。

三、校企利益共同體的構建實踐

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探討校企利益共同體的構建問題。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深化改革內部管理,為校企合作提供可靠保障

成立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以下簡稱理事會),在校級層面設置秘書處、人才培養委員會、科技合作促進委員會、校園文化建設委員會、資金籌措委員會,明確校企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在系、專業(群)等設置相應工作組,明確行政職能部門在校企合作中的責任和義務,出臺或改革相應的工作制度,為校企合作提供體制機制保證。

(二)找準共同利益切入點,以建設“七位一體”實訓基地為著力點推進利益共同體的建設

良好的實訓條件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開展社會服務、科技研發等也迫切需要以實訓基地為載體實現“雙贏”效果。為此,各專業(群)與理事會的企業成員以共建具有“生產、教學、培訓、競賽、科研、實習、就業”等功能的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為抓手,共同推進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

(三)以校企利益共同體的建設和運營為載體,深入推進學校教育教育改革

1.探索實踐“筑巢引鳳”合作模式,建設校企人才訂單培養利益共同體

汽車專業群整合50多年辦學積累的雄厚優質資源,根據企業生產任務、流程、規范和標準,與企業共同將基地建成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省級學生技能競賽基地,在廣西同類基地中脫穎而出。國際知名企業德國博世科技、美國福特汽車、芬蘭通力電梯、日本豐田汽車、日本小松工程機械等10多家國際名企將其企業生產標準和人才培養體系等引入基地。校企雙方以人才培養為載體,在師資、課程、就業、技術研發、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建設人才訂單培養利益共同體便瓜熟蒂落。

2.探索實踐“共建共管”合作模式,建設校企共營“雙贏”利益共同體

交通土建專業群與校外對口企業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創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廣西正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學院土木工程檢測中心),將生產、教學、科研等融為一體,不僅是國家級實訓基地,也是廣西資質最全、通過實驗室能力認可試驗參數最多的專業檢測機構之一。學校提供場地、員工(學生)、技術,企業提供生產任務和管理;雙方共同提供資金、設備和師資開展合作。學院根據企業提供的實際生產任務,結合教學組織師生參加生產和實踐,完成路橋、建筑、鐵路、港口等項目的勘測設計,材料檢測、質量監測、工程應用技術研發、技術培訓、職業資格等級鑒定等生產合作便水到渠成。

3.探索實踐“品牌效應”合作模式,建設校企產學研利益共同體

信息類專業群與企業聯合舉辦的技能競賽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為更好地舉辦競賽,校企雙方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任務要求,在將信息類實訓基地建成企業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將其進一步發展成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廣西信息類專業學生技能競賽基地。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信息類專業校企技能競賽在廣西同類專業中已形成極具影響力的合作品牌,在廣西信息業界享有較高知名度,吸引了廣西潤建等10多家廣西名企參與合作。企業冠名并提供實際生產任務、獎勵資金和產品考核標準;學校設計競賽項目并組織競賽;校企共同對產品(競賽結果)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學生進行獎勵,產品歸企業所有。競賽結束后,雙方共同舉辦競賽產品展示會、技術論壇、就業雙選會、表彰晚會等便順理成章。

篇(3)

廣州市是祖國的南大門,古往今來,是華南地區歷史悠久的商貿城市。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因而造成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增多,社會治安形勢比較復雜。而廣州市每年都有近3000名釋解人員回歸社會。因此。重視和強化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社會綜合治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強化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工作

注意把握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特點。這些特點概括起來主要有客觀性、復雜性、突發性、可控性等。那么,如何強化流動人口中的安置幫教工作呢?

(一)切實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夯實對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思想基礎。要下功夫統一各級領導、基層廣大群眾特別是司法干警對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思想認識。當前,一些基層領導和群眾主要存在著“無關大局”、“無足輕重”的思想,認為這項工作僅僅是司法部門和調解組織的專門工作。而部分司法干警又認為此項工作面廣量大,單靠小小街道司法所一兩個人兼職無法把工作落到實處,感到“無能為力”和“無所適從”。鑒于這些客觀情況,各級領導特別是政法綜治部門的領導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穩定的法制環境的高度,充分認識強化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采取組織學習文件、舉辦講座、召開會議、印發宣傳材料和大眾傳媒等多種形式,營造良好氛圍,以不斷統一各級基層組織、廣大群眾的思想認識,形成齊抓共管的思想基礎。

(二)探索流程管理,加強和改進刑釋解教人員回歸銜接工作。公安、司法行政機關和安置幫教組織要按照中央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解除勞教時銜接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人口流動的實際,探索流程管理。首先,監獄、勞教所、看守所、拘役所在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解除勞教前及時準確地填寫、寄發通知書給公安和司法行政機關。據對部分街道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的調查,幾年來,兩個單位的登記表及相關數據一直不一致。這就提醒我們務必要進一步強化流程管理的第一個環節,監獄、勞教部門對可能不回歸的對象要及時反饋信息和跟蹤落實;其次,安幫部門要組織基層落實報到登記、建檔立卡、簽定幫教協議、定期走訪談話等制度,尤其要掌握刑釋解教人員的思想動態,特別是外出人員的思想動態;第三、要把外出刑釋解教人員的信息向暫住地的安置幫教部門反饋,同務工所在地的安置幫教組織簽訂委托幫教協議。在有組織流動的外出人員中建立幫教組織或明確專人幫教,做到流出地和流入地形成合力,保證不脫管、不漏管。第四、要實行每年兩次的居住地和暫住地安置幫教組織的情況通報制度。不僅要掌握外出刑釋解教人員的生活圈、社交圈,還要為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不僅做到在政治上一視同仁,更要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上給予關心。對素質低、無一技之長的人員則盡可能地列為幫教重點,把扶知與扶技結合起來,使他們能順利地重返社會,最大限度地減少重新犯罪。

(三)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效應,動員全社會參與幫教。運用典型抓好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在強化對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工作中,要十分重視發揮先進典型的積極示范作用。要善于發現、總結和培養流動人口中遵紀守法、勤勞致富、勇當市場經濟帶頭人、扶弱濟困等方面的典型。對這些人切不可有歧視態度,要善于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作為促其進步的切入點。對他們中的先進典型不僅要敢于表揚獎勵,甚至可擇其重點進行大力宣傳,以形成群體效應和社會效應。達到“一花香引來百花放”的良好效果。當然,對這些典型不能忽略教育培養與提高,在宣傳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正面引導,防止產生負面效應。

(四)加強調查研究,建立、健全長效運行機制。當前,絕大多數領導和部門是重視對流動人口中刑釋解教人員管理工作的。但是由于在體制轉軌、經濟轉型的特定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實際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多,要防止把“重視”流于形式。因此,各級領導和安置幫教部門的負責人要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在調研基礎上,出臺切實可行的方法措施,不斷完善現有規章制度。要在必要的地方綜治等方面的立法中體現相關方面的硬性措施,不斷完善責任制使之真正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長效運行機制,為維護社會大局的穩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重視對改造不徹底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工作

廣州市大多數刑滿釋放人員通過獄中改造,都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仍存在有少數個別由于改造得不徹底,又想重操“舊業”的刑滿釋放人員。因此要針對這些人的特點進行幫教。除他們本身自控能力不強原因外,客觀上有三個不利因素:(1)家庭不認可,缺少家庭溫暖和家庭關愛。(2)生活無依靠。(3)社會受歧視。針對這一問題,要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生活給予保證

一是幫助安排就業。就業雖然是解決刑滿釋放人員生活的辦法之一。但就業難的問題不僅在廣州存在,乃至是全國的通病。雖然就業難度大,但為了解決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問題,讓他們深感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懷。我們建議,各級政府都要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問題重視起來,要多渠道地幫助安排。比如工廠進不去,可不可以幫助介紹到民營辦的手工業去干;愿意搞經商做小買賣的,工商、稅務適當減免一些稅收。無論哪種渠道、哪種形式、哪種辦法,都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

二是民政給予照顧。我們建議,對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依無靠、的確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的刑滿釋放人員,民政部門要給予適當照顧,保證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謝黨、感謝政府對他們的關心。

三是子女負責贍養。對有家有業、有子女、年紀大、沒有勞動能力的刑滿釋放人員,子女要負責贍養。對那些不愿贍養、不想贍養、不贍養的子女,我們要實行法律監督;對那些虐待老人的子女,輕者予以教育,重者繩之以法。

(二)社會給予關注

一是納入日程重視。要想解決好別人歧視刑滿釋放人員的問題,讓社會都來關心,讓部門都來重視,讓人們都來理解,讓刑滿釋放人員都認可,就必須把此項工作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日程。做到召開會議有議題,部署工作有內容,檢查工作有項目。納入日程了,工作重視了,別人也不敢瞧不起了。

二是進行思想教育。對那些對自己沒勇氣、沒信心的刑滿釋放人員,要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可采取集中、分散、個別談話的形式,解決好他們自卑的心理障礙問題,讓他們振作精神,重新干好一番事業。

三、積極做好安置點創建工作和實施社區關愛工程

近年來,廣州市結合自身實際大力開拓具有廣州特色的安置幫教工作,勇于創新,積極引導刑釋解教人員重新走向社會,卓有成效地預防和減少了重新犯罪。開創了安置幫教工作新局面。目前,我市共建立過渡性安置點63個,基本解決了特困刑釋解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就業問題。

(一)做好安置點創建工作。我市扎實穩妥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把好協作關。通過多方聯系,與有責任心、有同情心、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共同建立安置點。安幫工作人員對企業主宣傳安置特困刑釋解教人員對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說明這類特殊人員經過教育和改造后,絕大部分已棄惡從善,消除企業主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偏見,樹立他們錄用刑釋解教人員的信心;二是把好候選關。凡是特困刑釋解教人員,要通過街道了解其基本情況,表現好的才能候選上,提高了過渡性安置點的典型示范作用;三是把好進人關。安幫工作人員與候選上的人員進行談話,宣傳黨的政策,送上政府的關懷,使他們對自己的過去有更深刻的反省,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由生活,珍惜目前擁有的工作;四是把好監督關。把安置點的平時考察和區安幫辦不定期的跟蹤檢查結合起來,安幫工作人員實行上門服務,到安置點定期了解他們各方面的情況,鼓勵他們,消除其心理壓力。同時,安幫工作人員利用休息時間上門家訪,了解他們工作之余的情況,會同其家屬一起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如曾經在10年內被強制戒毒6次、勞動教養2次的吸毒解教人員陳某,親人已經對其心如死灰,社區群眾對他更是避而遠之。安幫辦設法把他安排到安置點的食品店工作,經常派人到安置點做其思想工作,家屬、社區幫教小組對他進行跟蹤幫教。現在,陳在安置點已能獨當一面,老板對他非常贊賞。據悉,該店負責人有意在適當的時候安排他從事經營管理工作。

(二)實施“社區關愛”工程。“社區關愛”在物質關愛和精神關愛兩個方面實施。物質關愛方面:一是對失足青年其家庭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標準的,按照有關要求,及時納入低保;二是對其家庭生活水平顯著惡化的,街道和社區通過“一幫一”等活動給予臨時性救濟;三是對服刑前有工作單位的,回歸后,積極為他們協調和爭取原單位在其進行再次創業時給予一定的物質幫助和支持;四是對回歸社會后就業困難的,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幫助尋找提供就業信息。精神關愛方面:一是積極主動幫助化解家庭、婚姻等方面的矛盾糾紛,使他們順利走向社會;二是充分發揮社區優勢,因人而異,組織他們進行工作技能培訓,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三是嚴格落實“三幫一”責任制,街道、社區、居民小組落實專人,組成“三幫一”關愛小組,定期走訪、交心,解決他們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四是適時通過座談會、聯席會等形式,宣傳轉化典型、創業模范的事跡。為認真實施這項“民心工程”,各街道為此專門成立了工作領導班子,由主要領導負總責,并建立和完善了日常、定期走訪、建檔立卡、信息傳遞等制度。

四、完善安置幫教相關的法律和制定可行制度

制度創新是做好當前安置幫教工作的關鍵,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正在付諸實踐,特別是我國加入WT0之后,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圍,管理方式正在發生轉變,那種計劃體制下靠一紙文件把各部門捆在一起,要求大家齊抓共管的做法既很難行得通,也是與法治原則相違背的。因此,設計一套完善可行的安置幫教制度,并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方為治本之策。

(一)學歷、資格證書等取得制度。《監獄法》第63-66條已在這方面作了規定,可使之更加細化。監獄、勞教所應鼓勵、幫助服刑罪犯和勞教人員在改造期間從事各種文化知識學習,包括自學、函授、監所學校教育等,對考試合格的,頒發學歷證書。改造中要注重勞動技能培訓,鼓勵考取各種專業技能資格和等級證書,并把學習成績大小作為改造考核依據,與改造表現直接掛鉤,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釋解人員的素質,為將來回歸社會后的安置打下基礎。教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監獄、勞教所等部門應履行好相關職責。

(二)釋解前的過渡幫教制度。特別是針對刑期較長的服刑人員,國外在這方面已有先例。所謂過渡幫教,是指罪犯在刑滿釋放前的一段時期,具體期限長短可根據罪犯的犯罪性質和改造表現來定,有條件地允許罪犯走出監獄。與社會接觸,以給他們有一個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過渡期,對于釋解后的安置大有好處。這項制度需要地方公安和監獄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三)接茬落戶制度。把好接茬關,做到“五個及時”:一是及時造冊建檔,收到監所寄發的通知書后,“刑釋解人員安置幫教辦”隨即通知有關部門做好接茬準備工作。在接茬時,對其在監、所的表現情況,家庭狀況作詳細的記錄,為今后開展安置幫教工作準備資料;二是及時家訪,釋解人員回家后,居委幫教領導小組隨即指派幫教人員到其家中進行家訪,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動員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轉化工作;三是及時簽訂幫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幫教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四是及時進行法制教育,通過贈送法律常識讀本,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們遵紀守法;五是及時制定和落實幫教措施,根據各人的不同情況,制定幫扶計劃,落實幫扶措施,使他們能夠自食其力,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四)就業和創業不受歧視制度。按我國法律規定,釋解人員一般應享有與正常人同樣的權利,在就業或自己創業方面應是自由的、平等的。如《監獄法》38條規定:刑釋人員依法享有與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本來無需多此一舉設立這一規定,主要考慮對釋解人員進行特殊保護。防止有關職能部門和用人單位對釋解人員創業和就業設置障礙。但是特殊情況除外,如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有關領導部門的任職資格限制。

篇(4)

1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在中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雛形,規模正日益壯大,各類高職高專學校已占全國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為我國培養數以百萬的技術型應用人才,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切正顯示了其作為教育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說明大家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了它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與特殊功能。本人在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四年多的教學工作總結發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會上產生更深遠的影響,繼續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的話,就必須對其整體教學做一些改革。現針對本人所教課程的實際情況作一些簡單設想。

2改革的具體內容

2.1對類似于應天職業技術學院這類高職高專類技術學院要有一個十分準確的定位。

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準確把握高職教學特點的前提和基礎,更是這類新興的民辦院校能繼續生存下去唯一途徑。高職教育是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的“灰領”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教育,它有別于一般性的本科院校。就我們學校而言,主要是指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大專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方針。目前我們學校提倡“開門辦學”,其目的就是與社會接軌,不要為了純粹教育而教育。高職教育本來就是社會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么就必須要和社會平滑過渡,更何況如今的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產業。因此本人認為,這類學校應了解社會需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多聯系一些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定單式教育”,甚至有可能的話可以開設校企合作班,直接開設社會所需緊缺人才的專業,結合社會實際,完全打破高等教育“象牙塔現象”,使學生畢業后會做事,能做事,直接走向市場,即今天畢業明天就業。而作為理工科的機電工程系,更應該切實的走產學研之路。即社會生產實習——學校專業學習——科學研究相結合的科學方式。這樣,學生才能在學校中體會掌握到社會生產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又可以在實習基地社會生產中加強理論的學習,另外在一些教師和單位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也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創新性科學研究。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雖然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但就目前調查情況來看,在“研”這一環節實施的難度最大,因為一般的民辦高職院校在這方面的投資有限,且大多數帶有公司企業的盈利性質。只有真正做到產學研的協調統一,才能培養出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創新型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民辦高職教育加大投資“研”的方面力度勢在必行,同時應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2.2對類似應天學院這類院校教學活動的主體即學生,要有全面具體的認識。

首先,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不要盲目等同于中學的延續。中小學的教育是基礎性教育,而高職教育則是技術應用型的職業教育,因此對學生的要求重點應向技術實踐偏移,當然相應必要的專業理論還是必不可少的,應以“基本夠用”為前提。同時高職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也有區別,普通高校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較強的理論知識,很顯然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將來走上社會的定位不同而直接導致他們的專業理論知識比不上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因為他們完全是針對不同的目標培養的。其次,有必要了解學生自身的知識基礎。應天學院是一所新興的高職專科院校,生源是最主要的體現其生命力的指標。但由于同類院校比較多,激烈的招生競爭使得學生的“整體素質”有所欠缺。這類學生大部分高考分數都不是特別理想,基本都是最后一批次錄取的,換句話說,他們的基礎不是很扎實,那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有時候還要回過來補一些中學的知識。老師要把一些必須的理論講清楚講透徹,必要時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或者通過實驗來演示,甚至是“講故事”的方法。老師不是為了上課而上課,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趕進度,更不能完全照本宣科,上課應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生理解為最終目的。

2.3對于高職院校的教材選擇也應有自己的特色

高職高專教育的課程,應打破學科體系的界限,按照技術應用能力、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和“實際、實用、實踐、實效”的原則設置課程和精選內容。一般來說,對于理工科的系科,優先考慮高職高專系列規劃教材。我國教育部門在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推動下,專門研究了國外的一些成功經驗,結合國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因此規劃教材比較適合這一層次的需要。對于一些純實驗性的課程,比如電工學實驗,很少有專門的獨立的教材,那么可以借鑒一些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結合社會發展,由一些有經驗的老師自己編寫一些,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用的電路也可拿進實驗室。而且應減少驗證性實驗,取而代之以創新型設計型的電路電工實驗,并且可以不局限于規定的課時時間,以大作業大設計的形式來實現。而對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基礎》這一課程而言,其目的性比較明確,就是不僅要讓學生通過省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而且要能靈活操作計算機,以計算機為工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因此教材的選擇使用了等級考試中心的教材。這是一套普通高校的通用教材,知識面相當廣泛,比較實用,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一學期結束,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覺得可以借鑒其他高校一學期完成,但必須增加課時,使學生能有一個比較扎實的計算機基礎,同時在授課過程中,應加入一些社會實用的計算機知識以及一些額外的上機操作,而不是純粹為了應試去給學生上課。因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能就業能創業的技術型人才。

2.4要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就必須選用科學的實踐教學方法

與其它類型、層次的教育相比,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更加強調實踐性,尤其對于理工科而言。這既是高職教育的教學特色所在,也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證。實踐教學方法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互動性,更加重視學生的參與。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二是要根據專業實際合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堅持以實踐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夠用和實用為前提。三是要把學業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更加注重職業素質的培養,努力使學生通過實訓教學獲得就業的技能和創業的本領。在強調實踐教學的同時,要積極創造各種實踐形式,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并可以通過與學生談心,了解他們的要求,盡可能完善實踐條件,保證實踐的質量。并且可以以“第二課堂”、“科技活動”等形式增加實踐動手的機會。而且學校應鼓勵推行雙證書、多證書制度,即學生畢業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高等職業院校必須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進學生技能的培養。要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及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關職業證書的要求,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之中,將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專業教學大綱相銜接,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技能訓練,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順利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

2.5轉變傳統的考試觀念,樹立以“能力測試”為中心的現代考試制度

做好考務管理工作,健全課程教學大綱建設,實行“教考分離”。考試一般都具有以下多重功能:(1)考試的評定功能。考試能評價、鑒定應試者在某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是否達到了規定的水平和標準。(2)考試的診斷和反饋功能。考試能夠檢測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與問題所在,給學生提供改進學習的信息,給教師提供調整和改進教學的信息。(3)考試的教育功能。考試能力是一種重要的素質能力,它包括表達能力、鑒別能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和考風考紀等諸多方面。這些素質能力,考生經過考場的歷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所以,科學的考試,對考生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教育功能。(4)考試的激勵功能。考場是展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成功的平臺,所以考試如同收獲,考試獲得優異成績就意味著教與學取得雙豐收。成績優秀,體現教師教學的成功和學生學習的成就,這種成就感能極大地激勵學生及教育者的積極性和上進心,促使他們更加勤奮地學習和工作。要體現“能力測試”,對考試命題就提出了較高要求,考題要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能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考試方式可以采取多種形式,要突出多樣性、針對性、生動性。除了使用的較多的動手操作考試,還可以突破現行的閉卷筆試,適當采用一些開卷半開卷的形式,甚至可以考慮面試和答辯的形式,課堂評價也是重要方式之一,前提是只要能體現上述考試的功能。當然各種形式的考試側重點也不同,各有優缺點,老師可以視情況而定,也可以多種形式結合,揚長避短。最后把課程期末考試與平時考核中學生取得的成績,作為判斷學生成績的重要依據。針對不同課程,其評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級分制,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對達標課程,可采用兩級評分,即達標與不達標或及格與不及格的形式。

3結束語

以上是本人在四年多來的教學工作中的體會和設想。高職高專類院校教學改革的方式方法很多,改革只有通過實踐的驗證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其中的一些見解是否正確還有待于時間的考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2004.

[2]程榮福.高等職業教育教材改革與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1,11.

篇(5)

2推進我國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2.1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英語主要采取“集權式”管理方法,由政府行政部門直接監管.國家對英語教學管理過于強硬,社會辦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大大降低.盡管當前英語運動已逐步邁向市場,不過傳統觀念仍占重要地位,教學機構的管理權、產權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我國英語教學體制應適時進行改革,要將原來的院校集權式管理權利下放,讓英語教學走向市場.英語教學管理機構應從思想、行動上做出調整,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英語教學,充分發揮社會辦英語的積極性.

2.2“精英”式社會英語人才培養體制還沒理順

我國英語“精英式”人才相對較少,缺乏雄厚的群眾基礎.在計劃經濟時代,英語人才基本是根據從英語專業院校,到各級教學單位再到社會各類機構的培養模式下培養.在改革浪潮的影響下,某些地方由于自身經濟條件限制,沒有能力進行社會英語培訓機構的建設,這就導致原本不完善的英語“高端”后備人才隊伍更為缺乏.學校英語未能同社會英語培訓進行協同,某些地方在過去的英語只限于個體在學校中進行,很多青少年或愛好英語的群眾在離開校園后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場所.正因為群眾對英語認知能力薄弱,英語學科未得到普及,使得我國英語新生代“高端”人才的產出處于后繼乏人的窘態,對國家英語層面上與國際英語交流上造成較大的壓力.

2.3推動我國英語教學科學化發展的需要

當代世界英語運動的主流發展趨勢為:英語應用規模化,英語專業分化水平高,位置不清晰,詞匯更新轉換速度快,強調在專業領域轉換,作為各種語言的媒介,英語成為工具化的的產物,從院校專業機構的產生到社會需求的轉向越發的迅速,世界英語運動正邁向職業化、規模化發展道路.現階段,我國英語水平處于上升的階段,且面臨著各種難題與挑戰,不過也有各種機遇.為此,我國英語管理人員、學生及教師應適時轉變觀念,逐步深化管理教學與競賽體制改革,走職業化道路,共創職業英語與非職業英語和諧發展的格局;要進一步擴大英語人數,強化青少年教學與學習,通過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抓好教學,推動英語事業快步向前發展.

3我國英語教學體制改革的基本策略

3.1注重理念創新,理順社會教學機構的功用

英語教學應轉變傳統的被動性教學觀念,切實突出英語教學機構的服務和指導作用.我國英語改革處于起步階段,可謂機遇與挑戰共存.要逐步提升我國英語運動的整體水平,就應堅持走社會化、職業化發展道路,要通過英語市場予以實現.改革應以轉變觀念為基礎,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正確指導,將市場經濟與英語社會化發展的規律作為行為準繩,切實轉變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能,實現英語社會個體水平全面提升、英語產業和諧發展的基本目標.與此同時,應重視資產和行政管理,政府應搞好宏觀調控,逐步放開對教學機構具體事務的干預;要完善法律章程及相關法規,實現對教學機構的管理規范化、經營科學化,為職業英語教學機構提供和諧的外部環境.

3.2改革當前教學體制,通過職業化培養人才

教學體制改革應以教學與競賽相結合為先導,注重職業英語教學機構的自身建設;要加大院校教學與社會英語教學建設力度,推動英語改革健康有序地進行.現階段,英語競賽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個體職業化英語學習化需求持續增高,國際貿易非職業英語也極為踴躍,教學機構可以運用各自的優勢,吸納大批英語學習者,拓寬英語需求個體的的培養途徑,同時也推動職業英語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促進這種職業英語與非職業英語的發展格局已逐步形成.

3.3教學培訓機構初應顯多元化

當下,經濟體制處于轉型期,我國各類性質的英語教學機構組織得以建立.教學機構大體包含下列2種組成形式:

篇(6)

引言

隨著計算機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編程控制器(PLC)已逐步取代繼電器控制,選煤廠也不例外。神華集團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選煤廠,其原煤車間的輸煤系統即為PLC控制,控制系統采用美國AB公司的ControLogix控制系統。PLC控制器采用32位總線的Logix5562,基本內存750K,擴展內存1.5M,通過SRM熱備模塊實現雙CPU間的互為備用。控制系統各框架通過連接模塊CNBR組成雙通道冗余(ControlNet)網絡,網絡傳輸速率可達5M/s。畫面監控軟件為ifix4.0中文版,采用OPC通訊方式通過上位機內置的網卡連接到控制網上。整個控制過程具有自動化程度高、方便維護、運行可靠等特點。在使用過程中,結合現場膠帶機的實際情況及經常出現的設備故障,對膠帶機的控制系統做了改造,主要有: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現具體簡述如下:

一、膠帶機啟停機控制原理的改造

在原煤車間哈爾烏素分區設備剛投入生產運行期間,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設備忽然停電的事故時有發生。但是發現,在設備忽然斷電情況下,個別設備,如膠帶機M11、M21、M13、M23,不能正常閉鎖停機,即使由集控發出停機命令也不能起到控制的作用,而且現場的保護裝置也不起作用,造成設備堵料嚴重,若發現不及時,會造成膠帶機機頭滾筒包膠損壞、膠帶磨擦損傷及機頭保護開關砸壞等事故,給設備和生產造成很大的影響。聯系電工,翻閱這幾條膠帶機的控制圖紙,發現這幾條膠帶的控制原理和黑礦分區的M11膠帶機極為相似,其啟停控制繼電器是觸發式的,其起機及停機需要兩個繼電器,發出的起機及停機信號是個脈沖信號,起機信號采集發出起機命令的上升沿信號,停機命令采集發出停機命令的上升沿信號,在起機信號發出后,控制系統會對各個保護進行掃描。當具備起機條件時,對起機繼電器發出吸合指令,起機繼電器吸合,電機運行,電機的運行返回信號是通過綜保保住的,待電機運行信號正常,起機繼電器斷開,皮帶正常運轉。停機的過程和起機過程是類同的,但是,當設備忽然發生斷電事故,控制模塊得不到設備發出的連鎖停機信號,即采集不到停機信號的上升沿指令,停機繼電器無法吸合,設備便無法正常停機。

針對上述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決定對其控制原理進行改造。將其啟停機改造為由一個繼電器來控制,發出的控制信號由脈沖信號改為常發信號。通過改造膠帶機硬件控制線路和對膠帶機控制程序的修改,使其啟停機過程為:集控發出膠帶機起機指令,控制系統CPU掃描起機具備條件,發出繼電器吸合指令,繼電器吸合后,通過控制模塊由電機的返回信號使得繼電器一直處于吸合狀態,當繼電器不吸合,皮帶就停止運行。這樣,就避免了繼電器得不到停機指令的故障,從而能保證膠帶機即便是在設備瞬間斷電的情況下,也能正常停止運行。

二、膠帶機的控制中增加下游皮帶打滑保護的改造

原煤車間哈爾烏素分區的主要膠帶機中,有4條膠帶機(M12、M22、M14、M24)是帶軟啟動驅動的,其啟機及停機過程是通過軟啟動控制,從得到起機或停機命令到膠帶機達到正常轉速或完全停止,皮帶的電機轉速是一個逐步增加或者是減少的過程,從而導致啟停機有一段時間的延時。當設備重載遇到故障停機時,會導致上游皮帶繼續上煤而發生堵料事故。針對上述事故的發生,經研究,把帶軟啟動設備的膠帶機的打滑保護增加到上一皮帶中。通過對膠帶機控制程序的修改,把帶軟啟動驅動的膠帶機的打滑保護添加延時,將延時輸出線圈增加到上一條皮帶的總故障控制回路中,當設備由于故障而停機,在停機的過程中打滑保護動作,直接給上游皮帶發出故障停機信號,上游皮帶接到指令,停止運行。:

三、改造后效果

這兩項控制系統的改造,自投入運行以來,再未發生過由于設備瞬間斷電、帶軟啟動設備故障停機而引起的設備堵料,嚴重時導致膠帶機機頭滾筒包膠損壞、膠帶機摩擦損傷及機頭保護開關砸壞等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設備的故障率,也降低了對設備的損害程度,保證了設備正常順利的生產。

參考文獻:

[1]浙江大學羅克韋爾自動化技術中心編.可編程控制器系統[M].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

篇(7)

二、對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改革

筆者認為,應緊扣大綱,合理調整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內容。為了突出機床教學的系統性,筆者把金屬切削機床及其運動、各種典型機床簡介、機床夾具設計基礎、典型機床夾具及其設計方法這幾章放在一起講授,這樣學生對與機床有關的知識才會有全面系統的了解。

三、對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在該課程開講前,學生進行車、銑、磨、刨、鉆等機加工實習,加深對刀具、夾具、機床、定位與夾緊、金屬切削、表面質量、加工工藝、工序、工步等概念的感性認識。學生學習理論后又要重新回到實踐中去,用系統的理論來分析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經過反復的實踐與理論學習,學生必將加深概念,并學會應用理論指導實踐。

四、教師應不拘一格,靈活使用多種教法

1.舉例引入法

講授新課前,教師先講有關實例以導入新課內容,把生活中與機械相關的內容與教學相相合,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以致用,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可以實板上鉆孔為例,導入工步的概念。

2.提出問題法

教師因勢利導地提出與新課知識相關聯的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向學生提問:“普通車床的用途是什么?”學生馬上就會聯想到車工實習,從而進一步想到車床實習的具體內容。

3.小組討論法

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圍繞新課重點問題展開討論,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4.課堂演示法

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地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物、模型。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5.對比教學法

通過把同類相近知識對比教學,以使學生牢固掌握新知識。如教師講述麻花鉆切削部分結構時,拿車刀切削部分作比較,使學生認清六個刀具角度的基本定義。6.多媒體教學法教師應該從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出發,多花時間做好多媒體課件,將相關的視頻、動畫等穿插教學中。如將各種機床的外形、車刀的結構等通過計算機投影技術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通過動態的畫面,輕松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這樣把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靜態的問題動態化,有助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篇(8)

當前,高職數學是高職所有學生、尤其理工科專業學生學習其它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課程。現在高職數學課程是理工科專業學生的公共必修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又出現了另一特殊情形,大多數高職學校沒有重視數學的基礎性作用,與此同時大部分高職學生的基礎較差,特別是數學更差,從而也不會重視高職數學的基礎作用,所以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出現了厭學、甚至逃課,不配合數學教師教學的消極情形。同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又沒有切實做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且過多地強調純數學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體系的嚴謹性,讓學生更加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高職數學課程處于一個很尷尬的地位,學校不太重視,教師教學模式比較老套,學生不大配合。高職教育也屬于高等教育,但與普通本科高等教育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它是注重動手能力的職業技術教育,是與普通的高等教育不同的另一種類型的教育。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因為高職教育是以注重培養專業動手能力為主的職業技術教育,因此高職數學的教育應以實用為準則,以必需、夠用為度,將高職數學教育作為工具,而不能把高職學生培養為“學術研究型”人才。高職數學對高職學生的教育與普通高校數學對本科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對高職學生不能夠過多強調數學知識體系的嚴密性與嚴謹性,而只能將高職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只能作為有些專業課程的基礎,主要強調高職數學這門課程的應用性、工具性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實效性。因而,可以調整原有教材內容,在學習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有些與相關專業關系不大或無關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使數學教學內容更加精煉,更能夠為專業服務,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講授的內容最好與專業課教師聯系協商,根據數學知識的連貫性以及相關專業課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適當的篩選。

篇(9)

(一)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把創業創新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青島市人社部門的統計顯示,2009年至2012年底,青島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54898人,平均1名大學生創業者帶動5人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成效明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創業教育證書是繼學術文憑、職業技能證書之后學生的“第三本護照”。創業教育是增強創業意愿、提高創業能力、促發創業活動的催化劑,對于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大意義,職業院校應尊重學生自身發展愿望,考慮學生長遠發展需求,在觀念上實現幾個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由單純面向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向全體學生的轉變;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來指導教學方案設計、調整課程結構、探索教材創新,打造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生力軍。創業是充滿挑戰性和創新性的活動,不僅需要頑強的意志力、良好的精力體力,還需要敏銳的市場感覺和開拓奮進的企業家精神。“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已然成為時代風潮,職業教育自然不能自隔于風潮之墻外。創業企業要面對來自市場營銷、法律、財務融資等方面的問題,職業院校除了素質型、技能型課程的設置之外,也應設置創業輔導型課程模塊并設置相應學分,讓有志于創業的學生有選修學習相關課程的機會。作為朝氣蓬勃代表未來的民族下一代,職業院校學生進行創業應該更突出創新性要素和創造性色彩,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核心不斷完善創業類課程。此外,創業過程中要面對大量的不確定性問題,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在正常課程體系之外可以開設一些課外創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二)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創業創新教育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有機結合

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職業教育是為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技能或職業知識,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滿足社會生產勞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標都有著鮮明的特點。如果說北大清華等名校學生的創業創新活動更多是商業模式驅動或者新興技術驅動型,那么職業教育體系所培養的學生從事的創業創新活動更多是在創新幅度相對較小、實踐特色更強、與特定行業和實際操作技能相銜接的領域發生,需要學生對社會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對企業實際經營運作有更多了解。因此,職業院校要從實踐需要出發,積極采集行業發展信息和需求預測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組織教育教學,與行業企業加強校企合作,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學各個基本環節,實現專業與企業崗位的對接,共建產品設計中心、研發中心和工藝技術平臺等,使學生在校期間即有機會參與企業實際運營活動,降低對創業的陌生感。在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中,良好的需求預測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自我認知和自我規劃能力,從而在在校進行職業教育學習期間就可以對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面向未來需求進行創業、未來職業發展道路究竟應該如何走有比較明晰的規劃,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自我發展規劃有意識地進行相關能力的培養。

(三)開拓思路,整合資源,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創業創新實踐及孵化平臺

除了課程體系設置和校企合作外,還需要開拓思路不斷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創業創新實踐平臺和孵化平臺。在這方面,可以拓展思路展開不同嘗試。一是把90后學生對于網絡前沿應用的接受能力和創新能力優勢與傳統產業轉型有機結合,聯合企業共同設立創業創新投資基金或者獎勵基金,把企業相關的創新需求信息釋放出來,鼓勵學生圍繞企業實踐需求和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展開創新創業活動,探索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二是開門辦學,依托當地的高新區、科技園、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及各類特色產業集聚區共同構建專業化、特色化的眾創空間,打造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又順應社會需求的新型孵化器,圍繞學校的特色專業、優勢專業拓展創業孵化形式,嘗試對創業團隊實施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雙導師輔導制并引入創業股權激勵等措施強化導師積極性,不斷完善創業創新支撐系統,為團隊提供技術來源、創業輔導、財務咨詢、貸款風險補償等服務。三是在學生中弘揚創新創業文化,樹立創新創業標桿團隊或個人,邀請明星創業者或者成功創業的企業負責人到學校進行演講交流,為學生注入更多創業創新熱情并帶來更多外部信息,充分利用學校的組織平臺和組織資源幫助學生優化創新創業思維、拓展視野和人脈資源。

篇(10)

二、對中職數學教育改革的一些看法

教師要根據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結合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進行數學教學,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作為一門計算工具的重要性,真正體會到數學是“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和學習欲望。

1.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問題情境,恰當地設置認知沖突,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的思維活動在問題的牽引下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增強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而這種學習效果的滿足感又進一步強化了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師應把數學的實際用途貫徹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對自己未來職業的幫助及深造的實際意義。特別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與不同的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作為一門計算工具的重要性及實踐性,真正體會到數學是“實用的”,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反,缺乏學習興趣必然減弱學習的動機,影響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發揮,產生較差的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效果的不滿足恰恰又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并抑制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2.讓學生在成功中樹立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創設競爭和取勝的機會,教師不能只關注好學生,而應把更多的注意力偏向差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例題、課堂練習題、課后作業的布置上,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采取不同的要求,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教學上,教師可以從讓學生取得成績入手促使他們產生繼續學習的愿望和動力,隨著成績不斷提高,學習動力會越來越大,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新學期剛開始時,可適當放慢速度,進度要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相適應。在傳授新知識時,要注意提示新舊知識的內部聯系,以便鞏固已有的知識。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細致地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獲得克服困難后的成功喜悅。

上一篇: 綠色建筑設計論文 下一篇: 精神申報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最新晚上碰碰精品视频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 日韩亚洲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