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24 07:5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金融機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金融機械論文

篇(1)

一、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來源、類型

課題來源:經過老師推薦,自己慎重選擇后確定的方向與題目

課題類型:本課題屬于宏觀角度下的研究,通過對中國股市成長性的認識和對投資機會的定性研究,來分析和總結其兩者之間的關系。

二、選題的目的及意義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秩序發展,中國資本市場也日益完善,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執法力度的強化,使得股票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得以充分體現,中國股市經歷了2007年至2012年底長達5年的大熊市。股票價格已大幅度的下跌,相當一部分藍籌股具有投資價值,股票市場投資機會凸顯沒產業升級時新興產業在經濟中比重日益提升,政策扶持的行業未來增長的潛力相當大,對這些增長型行業在股票市場進行長期投資必將獲取豐厚的回報。但是中國股市仍然是一個相對不承受的新興市場,投資風險相對較高,因而研究中國股市的成長性與投資機會對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本課題的研究狀況及發展趨勢

首先由于我們現在研究的是中國股市的成長性與投資機會,中國股市已經走過二十幾年,我們還是可以從他的成長性和其對應的投資機會來分析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我們之前也有很多人研究過同樣的課題我們可以從中取得一些十分有意義的借鑒。

《中國股市成長與宏觀經濟》作者周垂日;2000年出版,本文分析了中國股票市場發展近十年來,股市規模與國民生產總值及居民儲蓄的關系,并與處于迅速發展階段的美國、韓國股市的同類數據比較,中國股市發展速度較快,論述發展股市對中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意義。由于其主要研究的是中國股市與宏觀經濟的聯系,所以對投資者的價值并不是很大,而且它的出版時間較早。對現在的意義也不是很大。

《代價最小的股市路徑之爭——中國股市十八年的回憶與思考》作者劉紀鵬;劉妍;2007年出版,本文主要說的是從1990年深交所試運行和上交所正式運行起步至今,中國股市歷經十八個年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十八年來,中國股市的成長史到底是一部不規范的成長史,還是一部國情和西方規范成功結合的發展史?到底是一個充滿了投機、泡沫和賭徒的賭場,還是和平崛起的中國不可或缺的主戰場?在中國二十九年的改革中,沒有一個領域像股市這樣,爭論如此之多、如此之激烈。"強調國情為主的實事求是派"和"強調海外規范為主的照搬照抄派"的爭論始終沒有停息。以股權分置改革為例,"市價減持"變"對價改革"導致天壤之別。因此,敢于正視這十八年發展史,客觀科學地總結我們在股市發展中的經驗和教訓至關重要。本文試圖從中國股市發展中爭論過的幾個焦點問題入手,對過往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以尋求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最優路徑。他給我們講述了中國股市的成長歷史,但沒有對未來的中國股市走勢進行展開分析。

《見證成長》作者周宏波;2011年刊登于《股市動態分析》<正>2010年,中國證券市場20歲生日,《股市動態分析》作為中國最刊創刊的專業性證券類期刊也見證了中國股市的成長歷程。而中國機構投資者初具規模也就是三五年內的事,每年的"最佳機構投資者"春節特刊也正在見證中國投資人成長的步伐。自2008年首次推出"最佳機構投資者"特刊以來,每年上榜機構風云變幻,新機構名字層出不窮,今年也不例外。這一方面表明中國投資者隊伍的不成熟。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欣喜地發現,開始有些機構連續兩年上榜,比如公募基金界的華商基金、華夏基金,私募機構的尚雅投資?!吨袊墒谐砷L質量及其對策研究》作者牟長利;龍子泉;2003年出版。本文主要給我們講述了我國的滬深股市自九十年代初成立以來,經過短短十余年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以及對現在中國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分析。并給投資者以建議。

《中國股市暴漲暴跌背后的制度建設缺失》作者:王一靜,文獻來源:[J].現代商業,2008股市18年的成長,也是中國股市制度完善的過程。中國股市經過了兩年的股改,終于解決了積壓已久非流通股問題。本文就中國股市最近出現的一漲暴跌的行情,分析了中國股市制度存在的缺陷。說明我們國家的股市發展存在著制度的缺陷,需要更近一步的改進。

《從A股市盈率變化看股市投資機會》作者:金開安,文獻來源:[J].投資北京,2011<正>股市的低估,對于長期投資的價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買入持有的好時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股票市場經歷了2009年觸底反彈,2010年到2011年長期盤整、交易低迷的弱勢階段。本文主要說了我們怎么利用市盈率來把握投資機會。

《危機下的中國投資機會》作者:馬晨文獻來源:[J].中國金融家,2009文獻主要講了大中華區是如何從一個地理概念轉變為一個充滿投資機會而且經濟結構互通的地域?中國的股市表現領先全球,哪些行業將出現最佳的投資機會?A股市場的短期和中長期走勢如何?流動性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中國老齡社會養老產業的投資機會研究》作者:劉紅,唐繼碧,文獻來源:[J].會計師,2012,摘要: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四二一"為主的家庭結構模式導致了養老方式從以家庭養老為主轉變為以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并重的養老模式過渡,同時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老年人收入也不斷增加,政府對養老產業大力支持,但是與此相對應的卻是養老產業的落后和養老產品、服務的嚴重缺失,因此,我國養老產業將迎來發展的春天,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

《中國股市投資組合規模的進一步研究》作者:方少含,文獻來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摘要:采用"滬深300"成分股中的280只股票,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建立等權投資組合模型,實證分析了中國股市投資組合規模的非系統風險分散效應,計算了滬深A股系統風險總量,并從馬可維茨投資組合理論出發探討了合適的規避風險的投資組合。

《股市投資機會在哪里?》作者:劉浩,文獻來源:[J].卓越理財,2008,摘要:<正>2008年上半年,根據各種理論推算出的"鐵底"——5000、4800、4000、3500……,都沒能阻止股市大盤的下跌、再下跌,股指在所謂"鐵底"中一路暢行。大跌之后,下半年股市能否絕地反擊?《中國股市投資策略探討》作者:劉光彥文獻來源:[J].商業研究,2005,摘要:14年來中國股市大幅波動,暴漲暴跌的次數不計其數,許多參與群體損失慘重。然而,中國股市在讓投資者面臨巨大風險的同時,也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機會,認真研究中國股市的運行情況及漲跌機理,探討其投資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爭奪資源:故事遠未結束》作者:彭波,文獻來源:[J].證券導刊,2006,摘要:一年來,一邊是股改轟轟烈烈地進行,一邊是牛市如火如荼地展開,中國股市隨著最大的制度障礙的消除,被壓抑的上升動能開始逐步釋放,除了制度的原因,資源與能源、人民幣升值、消費升級被視為這輪牛市的開始。

《中國股市投資價值分析:基于行業角度》作者:錢競,文獻來源:[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摘要: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又經歷了歐債危機,中國股市持續低迷,大盤指數不斷跌破低點,中國股市仿佛在一夜之間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眾多股民被套,財富大幅縮水,基金公司普遍虧損。中國股市到底具不具被長線投資機會還有待考驗。

《中國股市投資風險結構性失衡分析》作者:李瑋,陳衛平,文獻來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摘要:從介紹股市投資風險特征著手,通過對中外股市風險結構的實證分析比較,指出了當前中國股市系統性風險比例過高,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結構性失衡,并圍繞這一失衡現象對其成因、危害進行了分析。

《運用投資機會集方法研究公司成長性》作者:潘立生,任國宏,趙惠芳,文獻來源:[J].財會月刊,2010,摘要:本文使用投資機會集方法并選用我國滬深兩市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來度量公司的成長性,并對投資機會集方法和傳統的托賓Q值方法和市凈率方法進行有效性檢驗,結果表明:投資機會集方法比托賓Q值方法。

《時變性投資機會條件下的戰略資產配置決策:理論與中國實證》作者:范利民,陳浩武,文獻來源:[J].管理工程學報,2010,摘要:本文分析了投資機會的時變性特征對長期投資者戰略資產配置決策的影響并實證,表明時變性特征降低風險資產長期收益率條件方差的增長速度,降低其在長期投資視角的風險。

從上我們得到:中國股市成長性與其他的一些因素之間的關系,或者是投資機會與其他的因素之間的關系??梢越梃b他們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有利于我們選擇正確的研究方向。

四、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論文在廣泛閱讀相關資料和研究成果、理論,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我國股市的成長性與投資機會進行研究。論文通過對中國股市的成長性,投資機會各自分析和實證研究后得出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最后綜合理論與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以下為提綱:

第一章,緒論部分主要是說明本文的研究意義和背景、概述本文的研究內容。

第二章,詳細說明中國股市的成長性,對中國的成長性展開分析

第三章,詳細說明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會,并研究不同時期的投資機會是怎樣變化的

第四章,通過選取樣本和萃取數據對中國股市的成長性與投資機會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第五章,對本出總結,同時通過本文的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五、完成論文的條件和擬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徑)

首先,通過研讀國內學者對于這一問題的各類研究成果,并以此為思路來尋找出我所需要進行的宏觀方面的研究。

其次,借鑒國內學者的理論成果及實證檢驗成果找出我的研究所需要的數據與實證方法,并找出各類實證檢驗結果的相同于不同之處,提出我所要研究的問題的理論依據及實證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據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找到能夠驗證我問題的方法。

再次,對我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分析,此部分相對于前面較理論化,但是會更加具體到細節。

六、本課題進度安排、各階段預期達到的目標:

1.2.28-3.6:確定論文題目,明確論文目的、內容及進度安排,開始查閱資料。

2.3.7-3.20:收集資料,撰寫任務書和文獻綜述。

3.3.21-3.27: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4.3.28-4.3:整理資料,擬定論文大綱。

篇(2)

Abstract: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classicaltheory,uncoordinatedandthefinancialrisk’srelationshasconductedtheresearchonthe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thoughtthatthe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willbeuncoordinatedthroughmanykindsofwayinitiationfinancerisk.

Keywords:regionaleconomiesdevelopment;financialrisk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經濟的問題最終會集中體現于金融。那么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與金融風險之間是否存在某些關系呢?本文將結合經典的金融風險理論,就這一問題展開初步的分析。

1從馬克思經典假說看

1.1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的生產過剩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的產業同構及重復建設問題,會導致商品生產的結構性過剩。經濟領先區域經濟之所以領先與其產業結構領先于經濟落后地區的產業結構是分不開的。經濟落后地區在縮短與經濟領先地區的經濟差距的過程中,必然要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當經濟領先區域的產業升級速度不能維持兩個地區之間的產業結構差異時,必然會出現產業結構的疊加。產業自構必然會引發大量的重復建設問題。而產業的同構與大量的重復建設必然會導致商品生產的結構性過剩。

其次,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的需求相對不足,使得生產過剩問題更加嚴重。第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會導致消費需求的不足。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必然會導致經濟領先區域與經濟落后區域收入水平之間的差異。對于經濟領先區域而言,在產業結構升級緩慢的情況下,其對于已有產品組合的消費需求會趨于飽和,由此制約其消費需要,而對于經濟落后區域而言,較低收入水平會制約其消費需求。第二,從投資需求角度看,對于經濟領先區域而言,雖然有大量的資本集中,但是由于產業升級的緩慢,資本流入到生產領域的量在產業趨于飽和后就會增長緩慢,投資需求開始不斷萎縮,而對于經濟落后區域而言,政府將比較稀缺的資源集中配置在其認定的高利潤率的“關鍵性產業”中,這必然導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資源對于其他“非關鍵性產業”而言更加稀缺,進而制約了“非關鍵產業”的投資需求。

1.2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的金融過剩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會導致經濟領先區域的金融相對性過剩。根據前文的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會導致資本從經濟落后地區持續的流出,同時還會阻礙資本流入經濟落后地區。而對于經濟領先區域而言,金融資源的大量集中,在國家“一刀切”式的宏觀調控下,很容易產生金融的過剩,形成信用的過度膨脹。

其次,對于經濟落后地區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大量的金融資源被投放到“關鍵性產業”,而根據“資金軟約束”理論,在行政干預的情況下,這些產業很有可能產生“資金軟約束”現象,進而導致金融的結構性過剩。

2從凱恩斯理論角度看

凱恩斯指出,經濟危機發生的內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亦可通過這些途徑導致金融風險。

首先,從消費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導致的區域間貧富差距增大會導致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在經濟領先區域出現的勞動力總量相對過剩及結構性不足,亦會導致區域內收入的兩級分化,進一步制約需求的擴張。

其次,從投資需求角度來看,對于經濟領先區域,在舊有產業趨于飽和的情況下,投資需求的動力主要來自于產業升級,而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會阻礙其產業的升級,進而阻礙了投資需求的擴大。而對于經濟落后區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會阻礙“非關鍵性產業”的投資需求,而另一方面,優質勞動力的大量外流也會制約該地區的投資需求。

3從周期性的金融內在不穩定理論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論,金融風險的產生源于經濟周期中的某種變換,而在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情況下,經濟落后區域的經濟趕超戰略為這一“變換”的產生帶來了契機。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投資機會出現了,大量的資金因而匯集于“關鍵性產業”,在資金軟約束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信貸泡沫。

其次,經濟落后區域為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偏好于高新技術的發展,而通過自主開發或者引進的途徑在本區域內形成技術的創新,而這亦會帶來新的“變換”因素,進而導致多方面的風險暴露。其一,如果自主開發,那肯定要發展與高新技術產業密切相關的風險投資業,而風險投資業的特點是集高風險、長期性、專業性于一體,這與經濟落后區域優質勞動力及資本缺乏的現狀是沖突的。其二,如果從經濟領先區域引入,由于經濟領先區域資本充足,在以此基礎上進行的技術創新多以服務于資本密集型產業為目標,當然這也符合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轉化規律,如果經濟落后區域進入相關的技術,則會導致資本對勞動力的過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資本更加稀缺,而勞動力就業狀況則更一步惡化,進而對金融體系產生沖擊。

最后,稀缺資源向經濟領先區域的持續涌入,也會加大經濟領先區域金融體系的內在不穩定性。稀缺資源在經濟領先區域的持續集中,一方面為銀行過度信貸埋下了伏筆,另一方面,經濟領先區域內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經濟繁榮”進而導致過度的投機。

4從貨幣主義視角看

首先,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協調會導致我國“一刀切”式宏觀調控的失靈。在全國統一貨幣供給調控下,東中部地區經濟對貨幣調控的反應要快于西部地區。出于對經濟利益的追逐,金融機構往往將資金從西部地區調往東中部地區,特別是東部地區使用,很多微觀經濟主體通過股票市場投資等渠道將資金投向東部地區,這將首先導致東部地區不動產、金融資產價格迅速上升,引發新一輪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會波及到西部地區,使西部地區原本稀缺的貨幣供給顯得更加稀缺,此時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調控又將陷入兩難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競爭的需要,對商業銀行強加以準財政的職能,使得商業銀行面臨這雙重委托的矛盾,進而加大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

篇(3)

內容摘要: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分形理論是現代重要的非線性科學理論之一,其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科學領域廣泛存在的非規則而具有自相似特性的幾何形態。本文對分形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分形理論與有效市場理論的區別做了簡單介紹,對分形理論的研究現狀做了系統歸納,并對分形理論應用于資本市場研究做了展望。

關鍵詞:分形理論 線性科學 非線性科學 資本市場

引言

如何正確認識現實世界一直是哲學研究討論的重要課題之一。早期的哲學思想具有靜態、抽象等顯著特征,比如認為整體由部分組成,人們可以通過認識部分來認識整體。其在哲學方法上表現為典型的機械論、還原論和形式邏輯。

隨著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逐漸深入,發現早期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日益顯示出局限性。仍以整體與部分這對古老的哲學范疇為例,線性疊加原理顯然忽視了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實際上,“隨便堆放在一起的材料并不必然構成一所房子”(亞里士多德,1990)。可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視,世界并非是線性疊加的。要深刻認識現實世界的非線性特征,有必要借助新的哲學思維和方法。分形理論的產生正好為現代哲學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

分形理論(Fractal Theory)產生20世紀70年代,其與耗散結構(Dissipative Structures)、混沌理論(Chaos theory)一起被認為是該時期科學史上的三大重要發現。分形理論最初被應用于水文觀測、海岸線勘測等自然科學領域,其后逐漸延伸到數理化、生物醫學、地質與地理學、天文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等諸多領域,近年來已滲入到經濟學、金融學、繪畫、電影等社會科學領域。美國著名科學家約翰·惠勒指出:“可以相信,明天誰不熟悉分形,誰就不能被認為是科學上的文化人”。

本文首先介紹了古代哲學中的還原論觀點,指出線性科學的局限與不足;其次介紹了分形理論的產生和發展,并用實例來展示分形幾何的魅力;然后詳細介紹了分形理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最后闡述了分形理論在資本市場研究方面的若干成果。

還原論與線性科學

(一)還原論的產生及意義

1951年,奎因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一文中,首次使用了還原論(Reductionism)一詞。以科學哲學方法來定義,還原論是一種旨在將復雜性分解為更為簡單的組成部分以研究其本質與規律的認識復雜性的方法。此后,牛頓進一步發展了還原論思想。牛頓力學拆整為零的做法,對整個古典科學起了示范作用,也使還原論成為近代科學占主導地位的方法論原則。

還原論在科學哲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線性疊加原理為基礎,將復雜的、整體的系統還原為簡單的、部分的子系統來研究,通過分析部分的性質、規律來認識整體的性質、規律。不僅如此,還原論還直接影響了人們對物質可分性的理解,如古希臘的原子論、印度的“四因說”、中國的“五行說”。即使是結構主義的理論也能隱見還原論的影子。

(二)線性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1687年,牛頓《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的出版標志著近代科學的誕生,也奠定了線性科學發展的基礎。

線性科學研究的主要是線性的、可解析表達的、平衡態的、規則的、確定的、可逆的、可用邏輯分析的對象。在方法論上,往往把一些復雜系統分解為幾個簡單化的子系統,分門別類地去研究。從哲學思想上說,線性科學方法是一種典型的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問題處理方法。牛頓第二定律認為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唯一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結果,因果關系一目了然。

線性科學理論和方法在幾百年的歷史中,一直左右著近現代科學的發展。直到20世紀中期,隨著新的理論和技術手段的出現,人們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看法才發生了新的變化。

20世紀40年代后期,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先后產生;20世紀70年代,混沌理論、分形理論和耗散理論相繼問世。當代科學逐漸從簡單轉向復雜,從線性轉向非線性??茖W的發展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分形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一)分形理論的產生

美籍法國數學家B.B.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的著名論文,標志著分形學科正式誕生。1977年,Mandelbrot發表了《分形:形、機遇和維數》的專著,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分形幾何的思想、內容、意義和方法,將分形理論推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82年,Mandelbrot又出版了另一部專著《自然界的分形幾何學》,分形理論至此初步成形。

Mandelbrot將分形定義為局部和整體按某種方式相似的集合,這是目前關于分形定義普遍被接受的說法。然而,該定義并不明確。一般認為,某集合F是分形集,一般要求具有以下性質:F具有精細的結構,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總是有復雜的結構;F是不規整的,其整體與局部都無法用傳統的歐氏幾何來描述;F通常有自相似性,這種自相似可以是形狀上或統計意義上的;一般地,F的某種定義之下的分形維數大于它的拓撲維數;在大多數情形下,F可能由迭代過程產生。

(二)分形理論特征及實例

篇(4)

在“中國制造2025”出臺以前,智能制造在國際已經有多種版本,其中最主要的是歐美三國的版本,即德國的“工業4.0”、英國的“高值制造”、美國的“先進制造”。

德國的“工業4.0”。“工業4.0”是德國面向2020年的高技術戰略,核心內容是智能化生產系統,即在系統或產品的生命周期內,相關信息通過網絡化實時傳給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隨時通過數據優化價值創造流。

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管理概論》作者烏爾里?!ど吕盏挠^點,理解“工業4.0”有四個要點,即第四次產業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物與服務聯網(IOTS)、機器對機器的通信(M2M)。

“工業4.0”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1.0”,其標志是蒸汽機和機械生產設備;第二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2.0”,其標志是電動機和大規模生產線;第三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3.0”,其標志是電子、信息技術和高度自動化生產;第四次工業革命被稱為“工業4.0”,其標志是信息物理融合系統(CPS)和智能化生產。簡而言之,“工業1.0”是機械化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是智能化時代。

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是互聯網發展的新階段。信息物理融合系統也稱之為智能技術系統,它不是獨立設備的集合,也不是單純的互聯網,而是由具備物理輸入輸出功能且可相互作用的元件組成的網絡?;ヂ摼W原來只限于傳統意義上的計算機,現在則是具備萬維網接口的任意設備。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基礎是數字通信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執行器以及網絡化的智能組件技術。智能工廠就是把若干信息物理融合系統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系統。

物與服務聯網是物聯網發展的新階段。物與服務聯網,就是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配備一個IP地址,通過標準協議彼此聯網,同時也和人聯網。物與服務的聯網,實質是基于數字技術的智能化服務。

機器對機器通信是指終端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信在電纜和傳統電器中早就存在,在“工業4.0”中,主要是增加了由無線服務和標準協議所建立的網絡。

根據德國《“工業4.0”白皮書》,實現上述內容需要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價值創造網的水平整合,全生命周期內工程學的一致性,垂直整合和網絡化的生產體系,新的工作基礎設施,跨領域技術。①

英國的“高值制造”。英國政府面向未來的戰略是“高值制造”?!案咧怠笔菑膬r值形態上說的,“高值制造”就是高附加值的制造?!案咧抵圃臁笔且粓鲋圃鞓I的革命,它的產業形態是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和產品服務化,它的技術形態是新興技術群、數據網和智能基礎設施。根據英國政府科學辦公室前瞻水平掃描中心的定義:“這場革命由新技術、新方法和新材料驅動,同時伴之以基于三維打印技術的本地化定制生產,走向產品加服務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化’。”②

“高值制造”戰略的主題是資源效率、制造工藝、材料集成、制造系統、企業模式。在主題之下,又分為若干新興技術群和產業領域。新技術、新工具、新方法、新材料使制造形態和商業模式發生變革。

數據網是第二次互聯網革命的主要內容。互聯網是第一步,數據網是第二步。數據網為數據和網絡文本添加結構和意義,基于通用互聯網協議實現各種數據、物體的互聯,同時把互聯網分成專屬的“網絡分區”,從而改變網絡的價值。

智能基礎設施與互聯網革命密切相關。互聯網是在現有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固定電話網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互聯網的革命將深刻改變基礎設施,不僅是數據傳輸基礎設施,還包括數據處理、數據儲存和電力供應,主要是智能電網、傳感器網絡的推廣和應用,以及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拆拼再利用”。

美國的“先進制造”。美國面向未來的戰略是高端制造。根據美國科技顧問委員會的定義,“先進制造系指一組活動,它們依賴于信息、自動化、計算、軟件、傳感和網絡等的采用與協調,并運用物理學和生物學開發的前沿材料和新興能力,例如納米技術、化學和生物學。它既包括以新穎方式來生產已經有的產品,也包括制造基于新興前沿技術的新產品”。③簡言之,“先進制造”是指采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并利用新材料等新興技術生產新產品的系列活動。

“先進制造”與數字革命相聯系。美國工程院認為當前正在發生的數字革命有三個特征:計算能力的持續增長,通信和分析能力快速提高,機器人技術和控制系統的進步。數字革命使高速計算機、先進傳感技術和先進材料不斷進入生產過程,這必將變革價值創造方式和就業格局,極大地提高生產率。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建議支持“數字驅動型創新”,包括數據收集、存儲、處理、分析、使用和傳播等技術研發。

據中國專家的實地調研,美國正在進入“新硬件”時代?!靶掠布r代,是以美國強大的軟件技術、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由極客和創客為主要參與群體,以硬件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新產業形態。這里說的新硬件,不是主板、顯示器、鍵盤這些計算機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過去的生產和生活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造事物?!?/p>

上述智能制造的三種版本,“工業4.0”最優。各個版本雖然表述、重點有所不同,但我們由此可以得出三點基本結論:

第一,人類正在發生產業革命,這場革命不是把互聯網簡單應用到傳統產業領域,而是互聯網、物聯網、傳統產業三位一體的革命,智能制造是這場革命的典型表現。

第二,此次產業革命的根本特征是智能化,即原子世界與比特世界全面融合,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物與物、物與服務全面鏈接,基礎設施、生產過程和價值構成重新整合。

第三,數字技術是智能化的使能技術(或關鍵技術)。數字技術使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新應用、智能工廠、機器人、增材制造和軟件設計等眾多新技術成為可能,而眾多新技術的突破又反過來為進一步數字化提供物理和生物基礎。

智能制造與新產業革命

一段時間以來,智能制造成為熱詞,但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簡單化。很多人以為只要把互聯網引入傳統產業,智能制造就實現了。這是從傳統發展方式理解的智能制造,而不是從新產業革命的意義上理解的智能制造。作為新產業革命的主要部分,智能制造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與新產業革命的三個要件不可分割的。這三個要件,也可以說是智能制造的三大支柱,就是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勞動工具數字化、勞動對象服務化。

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所謂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是指勞動力不僅接受過專業教育,而且還具有即時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專業知識交叉融合、知識與操作交叉融合。

在傳統工業化的發展方式中,研發、設計、銷售、服務等知識密集環節與制造環節相對分離,學科之間、理論與實操之間線性接續,互不交叉,因而需要的是專業型的員工。智能制造產業鏈是非線性的、矩陣式的,各個環節平行運行、交互作用、協同優化,生產系統的復雜性增強;由于分布式制造和產品服務化,產業鏈已不僅限于企業內部,而是跨企業、跨地域的。這就要求勞動力既要具有專業知識,同時又要有跨學科知識;既要有理論知識,又要有實際操作能力??鐚W科、跨專業、跨領域的復合型、主動型人才成為主要需求。這種新型的勞動力既是設計者、研發者,又是協調者、操作者;既懂軟件和硬件技術,又懂機械和制造技術。與自動化相適應的是專業化的人才,與智能化相適應的是復合型人才和能力型人才。

需要說明的是,智能制造并不取消專業性,而是在專業性的基礎上要求全面性,能夠融會貫通,理解全局。這種全面性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互聯網使海量知識資源能夠即時共享,只要愿意,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所需的知識。E學習、APP學習、微信學習、游戲學習等新型學習、教育方式,為勞動力知識密集化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機遇,據《歐洲產業和企業數字轉型》報告,E學習市場在未來十年間將增加15倍,占全部教育市場的30%。

勞動力知識密集化在就業結構上體現明顯。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報告,美國高端產業雇傭了全美80%的工程師。美國由“從事科學和工程學、建筑與設計、教育、藝術、音樂和娛樂的人們”構成的“創意階層人士”,2000年已經占到就業人口的近1/3,歐洲平均也在25%~30%。美國創意產業的薪酬占到全美所有產業薪酬的將近一半,相當于制造業和服務薪酬的總和。⑤2011年,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美國為61%,俄羅斯為54%,日本為41%??梢哉f,科學家、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在就業結構中已經居于主導地位。

生產工具數字化。所謂生產工具的數字化,是指數字程序控制的生產工具和生產工具的虛擬化,以及生產工具與虛擬生產工具之間的交互結構。例如,數控機床就是生產工具由數字程序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CAD)就是生產工具的虛擬化。

工業文明的生產工具是大機器,而且是自動化的機器,生產裝置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運行,從而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和有害的環境中解放出來。

這種情況在新產業革命中改變了。按照IBM工業研究院哈德·鮑姆的觀點,智能制造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礎是五種技術創新,即移動計算技術、社會化媒體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分析和優化技術。它們相互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增值、商業模式和產業形態,也改變了生產工具的形態。機器裝備等勞動工具普遍使用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統,包括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柔性制造系統等。數字化工具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和生活的全部過程,實時感知、分析、處理和控制,相互交流并與周圍環境交流,自動更改配置并存儲信息,分布式地自我組織,提供和執行全流程最優化方案。

生產工具的數字化使軟件具有了戰略意義,軟件的研發成本也占據了重要份額。西門子公司軟件研發的支出占了整個集團研發預算的大約40%,達到了40億歐元。據國外專家估計,當前純工業軟件的世界市場份額已達180億歐元,預測未來每年還將上升8%;工業型軟件在有關物流、安全和能源管理領域的額度已超過1000億歐元。⑥

生產工具的數字化也使生態文明成為可能。數字化使技術體系能夠通過提高單位資源效率的方法來增加產品總量,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全部經濟、社會過程中減少資源消耗和廢物產生,對廢物進行資源化和再利用,把物質消耗和環境污染維持在自然界自我修復能力的范圍以內。

勞動對象服務化。所謂勞動對象的服務化,是指勞動對象特別是勞動產品從物質單體變成從物質單體誕生直至回收的系統,而服務是該系統的主要部分。

工業化發展方式中的勞動對象,從動力上看,是大規模的化石能源特別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從原材料上看,是大規模的鋼鐵、水泥等礦物質材料;從最終產品上看,是大規模的實物商品,所有產品都是物質實體,從研發、設計開始,在制造終端完成。

而在新產業革命中,產品變成與服務一體化的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實體產品,以及圍繞實體產品的服務。據陜汽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平均一輛卡車的售價為30萬元人民幣,但卡車使用以后產生的成本是500萬,在卡車整個生命周期內,服務的價值占絕大部分。所謂整個產品生命周期,是指產品系統從產品設計、研發開始,經過制造、售后,直至回收再制造的全過程。

產品系統中的服務,主要包括單體產品服務——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等,以及單體產品衍生服務——服務是主體,單體產品是載體或工具,還包括無產品服務——與單體產品無關、但經濟上有關的結構。其中單體產品服務是最核心的服務,產前服務是指產品的研發和設計,這是一個以產品為核心,制造商、供應商、用戶、創新者、投資者等利益相關者參加的設計、研發圈;產中服務主要是廠內和社會的相關生產;產后服務則是從產品誕生直到實體產品消失為止的服務“長尾”。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份報告,發達經濟體制造業服務類投入占到制造業產出的20%~25%,制造業崗位中30%~55%具有服務性職能,若加上外包服務,美國制造業服務類崗位已超過生產類崗位。據筆者實地調研,2014年,中國智能制造走在前列的陜西汽車股份公司,利潤的44%來自于產品服務。2005年世界著名傳統制造公司利潤的50%以上來源于服務活動,全球500強企業中56%的公司從事服務業。而且制造業企業的生產,越來越依靠金融、電信、物流等服務性企業,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高端產業每個工人每年從其他商業服務中采購23.6萬美元的商品和服務,而其他產業的采購僅為6.7萬美元。

智能制造與中國機會

以智能制造為重要內容的產業革命,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敞開了窗口。同時,向中國敞開的還有另外兩個窗口,一個是巨大的經濟存量的轉型,另一個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帶來的經濟增量。如果說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性政策消化期在同一時間重合出現,是老的三期疊加,那么,新產業革命的發生期、新發展方式的形成期、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期同時重合出現,則是新的三期疊加。如果說老三期疊加困難不少,那么新三期疊加則是機遇大于挑戰。

新發展方式形成期提供的第二窗口。新發展方式形成期的機遇首先是大規模實體經濟提供的載體空間。我國具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實體經濟,面臨轉變發展方式。物質消耗和環境容量已經走到臨界區域;低端外部需求已經接近極限;單純以廉價勞動力、廉價商品和薄利多銷為內容的向下競爭,已經走到盡頭,加速形成新的發展方式上升為剛性需求。巨大的經濟存量要求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從以物質資源投入為主轉變為以人力和知識資源投入為主,即用無形資本替代有形資本,真正轉型為一個知識型、創新型、服務型的經濟體,實現智能型增長。

其次是大規模城市化提供的增量空間。2014年我國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4%。如果按照每年轉移1000萬農村勞動力的速度計算,10年后還會有1億人口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引起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總量的巨大增長,也必然引起我國消費規模的巨大增長和消費水平的大規模升級,相應地也將對智能制造產生巨大需求。我國的城市化是在發達國家城市化完成以后開始的,又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有條件不重復、也不應該重復先發國家傳統城市化的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先發展后轉移的道路,而必須一開始就以智能制造、生態經濟支撐。

全面小康社會建成期提供的第三窗口。我國已經度過了溫飽階段,實現了整體小康,正在建設全面小康。2012年的統計公報反映,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的恩格爾系數都在下降,而且兩個數值越來越接近。從經濟規律來看,在溫飽問題尚未解決的階段,人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資料領域,生產和消費水平比較粗放;而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后,人們的物質消費不僅有較大的增長,而且會出現重大的升級,同時人們的非物質性消費也大幅度增長、升級。這就為智能制造、高端服務開辟了新的領先市場。

新三期疊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機會窗口。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處于中低端,發展很不平衡,存在大量“工業2.0”產業,因此,中國智能制造只能分兩路走。一路是大多數弱勢產業,必須循序漸進,從“工業2.0”上升到“工業3.0”,然后到“工業4.0”;另一路,是少數優勢產業,有可能直接從“工業3.0”進入“工業4.0”。

除了上述兩路大軍以外,還有一路大軍,他們已經處于智能制造階段,雖然水平不一定是世界最高的。如華為、中興、陜汽、海爾,等等,他們是我國智能制造的第一方陣。

處于“工業2.0”階段的產業,以及城市化形成的增量產業,不一定按部就班地從“工業2.0”到“工業3.0”再到“工業4.0”,雖然也有這種可能性。由于新三期疊加,放大了智能制造的機會窗口,出現了“畢其功于一役”的現實可能性,即三路大軍幾乎同時進入智能制造階段。我們既要看到老的三期疊加,同時又要看到新的三期疊加,而且我國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處于新的歷史起點:整體上已經渡過溫飽階段,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帶來的科技人力資源紅利正在顯現,只要戰略選擇得當,經過扎實工作,三路大軍完全可以平行實現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中國戰略

新三期疊加的窗口已經打開,必須采取必要的戰略,為智能制造準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否則也可能喪失機遇。

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就是在從2016年到2025年10年左右的時間內,通過投入和優化結構,急速使我國新增勞動人口普及高中階段教育,55%達到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如果持續使新增勞動人口的55%達到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要求高等教育入學率,即在校大學生占該年齡段人口的比例,必須達到55%。國際上通常認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的毛入學率在15%~50%,普及化階段的毛入學率在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的國家,全球有54個;⑦經合組織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5%。

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具有現實可能性。一是由于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已經處于一個加速減少的時期。據專家預測,中國勞動適齡人口在2015年達到峰值,此后將開始減少,2020年后減少甚至會加速。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我國勞動適齡人口已經連續3年減少,分別減少了345萬、244萬、371萬。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是個劣勢,但又是個優勢,即縮小了受教育人口的基數。二是我國具有適當擴大教育規模的公共財力和社會資本。新增勞動人口的減少和教育規模的適度擴大,使較大幅度提升入學率成為可能。

2013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86.0%。十一五期間,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平均每年增加近6個百分點,十二五前三年增速放緩,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強。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在此基礎上,經過努力工作,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到2025年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可以做到的。

2013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4.5%,與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為32%)⑧相當。從2014年開始,全國本??普猩傄幠R堰_到當年年滿18歲人口的46%。如果全國本??普猩藬得磕瓯3衷?00萬,那么到2020年,全國本??普猩傄幠U籍斈昴隄M18歲人口的比例將超過55%,當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將超過50%。十二五前三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平均每年增加近3個百分點。2020年以后,若使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到2025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可以達到55%。

人力資源超增長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不僅可以使我國獲得自主創新所需的人力和社會基礎,而且還能夠使這種基礎從此長期延續。當新增勞動力資源50%受到大專以上教育以后,即使全社會勞動力走出減少期、再度進入增長期,新增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仍將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水平,不會降低。這種社會遺傳機制,是人類文明進步規律之一。

實施人力資源超增長戰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實行中等專業學校義務教育。凡中等專業學校教育一律免費,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實行12年義務教育。

第二,發展多層次應用型大學。除211等高校按研究型大學重點支持外,其他普通高校和大量高職高專院校都應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吸引社會資金特別是企業參加興辦多種所有制的高等職業和高等專業技術學校。應用型大學對人才的培養和科研活動經費少部分來自財政撥款,絕大部分是市場化的,根據企業訂單培養人才,根據企業合同開展設計、研發等創新服務。

第三,建立全民即時學習平臺。依托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整合大學、中學、小學和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建立全民素質教育平臺,普遍開展學歷和非學歷的自學教育,隨時隨地向全體公民開放,三網融合,免費學習,知識共享,最大限度增強科學文化的正外部性,使一切有學習意愿的人,特別是廣大農民、工人、戰士、老少邊窮地區人民、低收入人群能夠與條件優越的人群一樣擁有優質教育機會。

第四,建立復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中學教育廢除文理分科,大學教育、科研、實習采取矩陣模式,學生可以跨專業、跨學科選課,也可以跨院系參加科研項目,跨領域參加生產實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大學依托企業建立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企業依托大學建立人才培養基地。社會教育、職業教育學用結合,以用為主,為制造業源源不斷地輸送適用人才。

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就是把知識性、技術性資產置于經濟發展的首位,優先投資,優先形成生產能力,優先市場準入,使創新型企業在設計、研發、專利、版權、標準、品牌、培訓、服務等方面的輕資產投資超過設備、材料等重資產投資。

輕資產優先增長,是國際經濟轉型的基本趨勢。在制造業產業鏈中,重資產已經下沉到低端,而輕資產則上升到高端,而且以輕資產為核心的無形資產投資占比超過有形資產。據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2014》顯示,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占GDP的比例,美國高達40%,歐盟、加拿大、日本和韓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為30%左右,而我國僅為20%左右。據英國學者的一份研究報告,2007年,英國私營部門無形資本投資為1330億英鎊,而有形資本投資為950億英鎊,無形資本投資占比58%,物質資本投資占比42%,前者高出16個百分點。2000年至2007年,英國私人部門生產率增長的2/3來源于無形資本投入。

我國具有輕資產優先增長的知識和技術資源??萍既肆Y源總量已經超過7000萬,世界第一;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超過13000億人民幣,居世界第二;高等學校2500多個,科研機構3600多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30000多個;2014年受理發明專利申請92.8件,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PCT專利申請量增長強勁,位居世界第三,占全球總量的11.9%;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位居世界第2位。

我國已經具有充裕的公共財力和社會資本。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財政收入11140億元,外匯儲備38430億美元;24個省市的地方總產值過萬億。此外,還有龐大的民間資本。

實施輕資產優先增長戰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發展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的制造業。圍繞新產業革命開展國家計劃項目、地方計劃項目布局,特別是開展科研體系、科技人才和基礎設施的布局,引導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其他社會力量,積極投入輕資產,把科技要素轉化為生產性、創新性資產。

在保證研發投入穩定增長的同時,大力激發全社會非研發的創新投入,包括創意設計、技術轉移、技術改造、知識服務、人員培訓、品牌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投入。特別是鼓勵制造與服務的融合,支持按需制造、分布式制造、產品服務化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支持基于知識的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創新。

第二,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特別是創新服務業。所謂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就是通過服務的科技化和科技的服務化而形成的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等。其中創新服務業是知識最為密集的服務業,包括設計研發服務業、技術轉移服務(轉移、轉化、孵化)業、技術改造服務(節能、環保、信息化等)業、知識服務(云計算、檢驗檢測、質量認證、戰略咨詢等)業等。

創新服務業無論是內資外資、國有民營,都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技術、高效益的行業,可以吸收大量的科技人力資源就業,具有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大量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本土企業以及落后地區的產業,技術落后、生產粗放,是轉變生產方式的短板,而且在這些領域市場往往失靈,特別需要創新服務業提供支持。

第三,以知識和技術密集產業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必須注意轉變發展方式,避免走產業外延擴張、城市集中建設的老路。城市化每走一步,綠色產業、新興產業就擴大一步,步步為營,扎實推進。發展以生物資源為原料、生態化生產為特征的綠色產業,包括生態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生物質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包括生產質能、太陽能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等;發展循環經濟,在企業內部各生產單元之間、上下游企業之間、園區關聯產業之間建立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廣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興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住宅,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和低碳消費模式,建設綠色社區。大力發展商業、旅游、養老等第三產業,形成持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政企合作的創新戰略。政企合作的創新戰略,或公私合作(PPP)創新戰略,就是以企業為主體,發揮政府與企業兩個積極性,項目來源于企業用戶的有效需求,公開征集、公開招標;招標成功后立項,政府與企業根據項目合同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共同完成國家也即企業的具體創新目標。

政企合作之所以是重大創新戰略,是由我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我國的優勢是政府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強大,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其他國家無法做到的;劣勢是企業主體能力不強,科技與經濟脫節,很多科技成果不能應用。政企合作能夠揚長避短,放大我國的優勢,克服我國的劣勢。在未來的發展中,要反對把政府與市場對立起來的機械論觀點,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與企業協同創新。

政企合作模式在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取得了成功經驗。由于政企合作模式提高了公共資金使用效率,有效化解和分散了創新風險,增加了社會對創新的投資,既實現了社會效益最大化,又保證了企業和社會資本有利可圖,許多國家稱之為公共項目管理的最佳模式。

傳統科技計劃項目的目標是單維的技術目標,而政企合作項目的目標則是三維的工程目標,涵蓋研發、生產、經營整個創新過程,既包括技術目標,也包括產品性能、市場占有和行業能力等經濟目標,以及綜合目標和總體解決方案。傳統的科技計劃項目往往是科研導向,而政企合作項目則是企業用戶導向,項目則來源于企業用戶的具體需求,一開始就在需求中研發,研發完成之日就是技術應用之時,也是國家目標實現之時。傳統科技計劃項目是政府投入、企業配套,而政企合作項目則是企業投入、政府配套,還有大量社會資本進入,投入結構多元化。傳統科技計劃項目重立項、輕結果,而政企合作項目則重視商業成功,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實施政企合作創新戰略的主要政策包括:

第一,在科技創新類計劃項目中實施。除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外,在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等各類技術創新計劃中,如果項目數額較大,均應采取政企合作模式。

上一篇: 物業保潔年終工作總結 下一篇: 學校經驗交流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福利小视频 | 亚洲精品素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无吗有吗伊人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