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02 16:02: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三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

主備人:

課時:1

審核人:

課型:新授課

審核日期: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探索兩位數與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2、初步掌握兩位數與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能用橫式和豎式正確地進行計算。

學習重、難點

1、兩位數與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課件

學習過程:

學生學習

教師觀察

一、復習引入

1、算一算

34×26

方法1:分拆法

方法2:豎式計算

34×26

34×26

34

=34×20+34×6

=34×30-34×4

×

26

=680+204

=1020-136

204

=884

=884

68

884

小結:

(1)利用分拆把一個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個數或整十數減一個數。

(2)在兩位數與三位數的豎式計算中,用哪一位去乘,積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對齊。

二、自主學習

1、PPT出示18頁主題圖。

(1)

說說主題圖提供了什么信息?

(2)

列式:28×112

(3)估算小松鼠為運動員們一共送來了多少袋牛奶?

28×112的結果在(2240)和(3360

)之間,接近(

3360)。

小結:可以把一個因數看作整十數,進行估算結果。

2、嘗試計算。

3、揭示課題:兩位數與三位數相乘

三、合作學習

1、觀察比較

方法1:28×112

方法2:28×112

方法3:28×112

=20×112+8×112

=30×112-2×112

=4×7×112

=2240+896

=3360-224

=4×112×7

=3136

=3136

=448×7

=3136

小結:

(1)兩位數乘三位數,仍舊可以將其中一個因數進行分拆,把用兩位數的問題轉化成用一位數和用整十數乘。

(2)因數利用分拆法把一個因數拆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方法4:

112

28

×

28

×

112

896

56

224

28

3136

28

3136

觀察交流:(1)哪個豎式在計算的時候比較簡便?為什么?

(2)說說豎式計算的過程。每一步計算的意義。

(3)計算中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小結:在兩位數與三位數的豎式計算中,用哪一位去乘,積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對齊。

2、試一試;(18頁練習)三人板演,全班批改。

124×12=

376×34=

25×333=

124

376

333

×

12

×

34

×

25

3、練一練;

54×807=

807

54

×

54

×

807

3228

378

4035

432

43578

43578

小結:

(1)在兩位數與三位數的豎式計算中,用哪一位去乘,積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對齊。

(2)進行豎式計算時,位數高的數寫在上面計算會更方便。

4、應用題:小丁丁去超市買15箱牛奶,每箱牛奶223元計算,帶4000元錢夠嗎?

15×223=3345(元)

3345(元)<4000(元)

答:帶4000元錢夠。

四、課堂小結

小結:

1、兩位數乘三位數,仍舊可以將其中一個因數進行分拆,把用兩位數的問題轉化成用一位數和用整十數乘。

因數利用分拆法把一個因數拆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5、在兩位數與三位數的豎式計算中,用哪一位去乘,積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對齊。

五、當堂檢測

1、填空

3

6

4

4

8

1

×

2

8

×

5

6

……(

)×(

……(

)×(

……(

)×(

……(

)×(

2、試一試:54×807

3、豎式計算:

213×21=

15×465=

435×36=

篇(2)

班級:

教時:1

日期:

一、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兩位數乘兩位數1》是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在筆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把第二個因數擴展到兩位數。教材中的橫式計算意圖是讓學生將新知識轉化為已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轉化”的思想,通過親身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培育主動學習與探究的興趣,感受數學知識循序漸進的過程。

2.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橫式計算,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三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通過轉化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逐步形成良好的數感。

二、教學目標

1、自主探究出多種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橫式計算方法。

2、通過親身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培養算法思維。

3、通過估算,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以及對學習的良好自信。

教學重點

掌握將其中一個因數分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的橫式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橫式計算的過程并選擇合理算法。

三、板書設計

用兩位數乘兩位數

(轉化)

學生資源呈現

拆成兩數和

拆成兩數差

拆成兩數積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常規活動

1、估一估,積大約是多少?

29×4

52×6

38×9

2、小丁丁、小巧、小亞和小胖每盒蛋糕12元,每人買一盒,一共用去多少元?

學生口答

學生列式再進行解答

喚起學生對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記憶

一、課題導入

1、每盒蛋糕12元,小丁丁小組共14人,每人買一盒,一共用多少元呢?

板書:14×12

2、揭示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口答列式

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變化,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方面的遷移能力

二、方法探究

1、14×12的結果大約是多少?

2、14×12等于多少呢?請大家把你的思考過程寫下來

教師呈現小伙伴的4種算法。

14×12=14×3×4=52×4=168

14×12=14×10+14×2=140+28=168

14×12=5×12+9×12=60+108=168

14×12=20×12-6×12=240—72=168

……

師:想一想這幾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

師:分別是怎樣分拆?

為什么能想到要分拆呢?

師小結:把兩位數乘兩位數變成兩位數乘一位數,使現在不會的轉化成了已經會的本領,這運用了轉化思想。(板書:轉化)

比一比誰的方法最簡便。

3、我們也用小丁丁的方法計算。

43×37

=

43×30+43×7

=

估算

獨立嘗試計算

分組交流

生:都運用分拆的方法

生:拆成了兩數之和、差、積

生:兩位數乘兩位數變成了兩位數乘一位數

方法擇優

學生獨立嘗試完成

通過估算讓學生明確結果的大致范圍,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方便?達到擇優目的。

三、練習鞏固

1.練一練(書p15頁)

17×29

47×73

53×67

師:請你說說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

誰做的正確?

25×16

25×16

=25×4×4

=25×20-25×4

=100×4

=500-100

=400

=400

25×16

25×16

=25×10+25×6

=25×10×6

=250+15

=250×6

=265

=1500

3.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橫式計算:

31×18

25×44

獨立解答

集體交流

學生回答

獨立解答

集體交流

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橫式計算的方法。同時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把如何根據數據特征進行巧妙地分拆蘊含其中,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數感。

四、課堂總結

篇(3)

一、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備好課的前提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行為。”有什么樣的理念就有什么樣的思想,而后思想產生相應行為。新課程理念要求重塑學生主體學習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目前,江蘇省徐州市正全面積極開展“學講計劃”,對課堂教學模式予以了程序再造,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要求下,備課作為課前準備工作也應隨之改變。但這種改變首先要完成教學理念上的轉變,這樣才能使備課的內容和方法得以根本突破。這種理念的關鍵就是緊緊圍繞學生,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而不是僅從教師角度出發,不去關注學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想法“強塞”給學生,或為應付檢查抄襲一些既有或現成的東西,從而導致備課呈現單一性缺乏互動性,呈現程式化缺乏個性化。

學生是教學的客體,更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第一要素。遵循新課程理念,就是遵循學生主體地位理念。教師要想備好課,必須先了解學生,熟知學生的思維水平、情緒感受、知識素養、心理特點、能力基礎、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然后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需求,有的放矢進行備課,確定有效教學措施,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困難,最終高標準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數學問題的設計是備好課的基礎

數學課堂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在一個大致脈絡上,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解決一個個環節上的問題,其本質就是解決數學問題。只有把數學問題解決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重點才能夠徹底解決。因此,備課就需要圍繞數學問題展開,從抓住核心問題開始,再將核心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形成階梯性問題集合。這涉及到數學問題的設計,要求教師把課堂內容剝絲抽繭、化繁為簡,巧妙地轉化成問題課堂,通過諸多問題形成一堂數學課的基本框架。在問題的設計上要貼近生活,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絕不能是抽象的、枯燥的問題,而且還要具備一定思考性,難度保持適宜,既不能太難又不能太易,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夠得到。結合江蘇省徐州市“學講計劃”就是精心設計“導學單”,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若干問題。

例如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教師在導學單上應設計這樣幾個遞進問題:第一個問題,還記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嗎?設計這個問題是因為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相類似,這是接受新知識的基礎,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以前的知識,可能因時間過長有些孩子會遺忘,所以先讓孩子在解題過程中達到“溫故”。第二個問題,三位數乘兩位數你會算嗎?這個問題是在前面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的,學生會很自然地通過類比方法解決新的計算問題,從而達到“知新”。計算方法掌握了,那為什么要這樣算呢?適時提出第三個問題,兩位數十位上的數乘三位數時,得數的末尾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要讓學生既掌握算法又明白算理。第四個問題引申一下,四位數乘兩位數你會算嗎?這個問題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發現無論是幾位數乘兩位數都可以用類似的計算方法來解決,感受計算方法的普通適用性。最后,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在經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后,總結出幾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以此培養學生類比、概括能力。一個個問題層層深入,水到渠成,自然而貼切。

三、解題策略的運用是備好課的關鍵

數學問題需要答案,但課堂教學不是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掌握找到答案的方法,然后以此類推尋求解題策略。該策略不單純指解題方法,而是為實現目標所采取一系列方法的集合,具體來講方法是用來解決一道題,策略是用來解決一類題,它是一種思想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因而備課所準備的是解決策略,備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實踐操作中就是引導學生學會轉化思維,把舊知識轉化成新知識,形成知識鏈來解決新的問題,從而達到“老樹發新芽”的效果,而后通過多次思維訓練,讓學生產生本能反映,遇到同類問題即會用此方法加以解決。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要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該問題與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相聯系,讓其想辦法把平行四邊形轉成長方形,從而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平移、旋轉、切割等不同方法來完成由平行四邊形到長方形的轉化,再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高和底與長方形的長和寬之間的關系。這部分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體會到轉化、類比等都是解決問題的策略,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嘗試著用它們去解決。

篇(4)

2020年三年級數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1)一學期,我與學生們一起相處、教學相長過程中,也著實有不少的收獲。為使下一階段的工作更順利地開展,現對下學期的工作情況作出計劃。

一、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27人,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完成作業,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少數學生 ,學習的自主性差,學習不主動.上課開小差,課后作業完成不及時,做作業速度很慢,準確率不高,有時甚至忘了做作業。這個學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和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

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2.第三單元“乘法”

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第五單元“分數”

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

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第四單元“面積”

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為整數);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數學”和“體育中的數學”等3個較大的實踐活動外,還在正文或練習中提供了如下的實踐活動:

1.到商店調查3種商品的價格,并做好記錄。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并與同伴說一說。

3.調查自己家兩個月水、電費開支情況,并記錄下來。

通過分析數據把你的感受與同伴說一說。

4.收集一些對稱圖形、圖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覽。

5.用紙剪出一個喜歡的圖形,通過對稱、平移或旋轉繪制一幅圖案。

6.設計旅游計劃。

7.廚房鋪地磚的設計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調查你和同學的身高,計算你們組的平均身高約是多少。

10.在報刊上找出與平均數有關的信息,并與同伴交流。

經歷以上一系列觀察、操作、制作、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并積累更多的數學活動的初步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元、角、分與與小數”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會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對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綠色圃方向平移后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第三單元“乘法”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四單元“面積”。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第五單元“認識分數”。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肯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通過豐富的實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體會平均數的必要性,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材的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

(三)加強估算(測)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算法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材的評價建議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一)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

學生只有理解例題,結合學生從看懂小數表示的商品單價,到會用小數表示商品單價,進而會比較商品單價(小數表示)高低貴賤的過程,就能評價他們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數的意義及其大小關系,對小數的認識有什么實質性的發展。

(二)要恰當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與發展,為順利進行后續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評價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數學知識與知識、知識與技能,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積極的態度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通過平時觀察:學生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表現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觀察是評價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從學生的口頭表達、書面作業、實踐作業以及師生課外的交談中也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情感與態度不能進行量化評價,要對學生個體的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作比較客觀的描述性評價,更需要通過平時的教學過程了解學生的想法與行動的表現。

(三)重視評價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提出問題能力,主要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具體情境中數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問題的新穎性、合理性與復雜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要關注學生能否獨立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思維策略的水平,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是否愿意與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時給學生提供評價,讓他們知道老師的期望,明白自己進一步努力的方向。這對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1 2.22-2.23 始業教育

2 2.24-3.1 買文具、貨比三家、買書、寄書

3 3.2-3.8 森林旅游、軸對稱圖形、鏡子中的數學

4 3.9-3.15 平移和旋轉、欣賞與設計、機動

5 3.16-3.22 找規律、住新房

6 3.23-3.29 電影院、練習一

7 3.30-4.5 整理與復習(一)、旅游中的數學

8 4.6-4.12 什么是面積、量一量

9 4.13-4.19 擺一擺、鋪地面 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10 4.20-4.26 練、分一分(一)、分一分(二)

11 4.27-5.3 比大小、吃西瓜、機動

12 5.4-5.10 練習三、整理與復習(二)

13 5.11-5.17 比一比、猜一猜

14 5.18-5.24 體育中的數學、總復習

15 5.25-5.31 總復習

16 6.1-6.7 總復習

17 6.8-6.14 總復習

18 6.15-6.21 總復習

19 6.22-6.28 總復習

20 6.29-7.1 總復習

2020年三年級數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2)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19名學生。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于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松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

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一),面積,年、月、日,復式統計表,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一)”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統計表”這一單元。讓學生在認識復式統計表的學習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數據所包含信息的作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廣角----搭配(二)”,繼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學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能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具體措施

1.創設一個自由、開放、安全的學習氛圍,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擊,學生的創新火花。

2.課堂上引入開放性的例題,使學生在探索中促進發散和求異思維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組織形式,采用問題式教學與小組合作交流等形式來揭示知識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問題與合作交流中學會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流能力。

4.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5.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參加拓展練習,課堂上準備一些不同層次的練習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力。

五、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本班學困生劉星露、劉雙平、張宇航、喻琦夢,他們口算能力差,解決問題不會分析,面對以上情況,準備采取如下轉化措施: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采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六、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備注

(一)位置與方向 (5課時)

(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3課時)

1.口算除法

3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

9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三)復式統計表 (2課時)

(四)兩位數乘兩位數 (11課時)

1.口算乘法

3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

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五)面積 (8課時)

(六)年、月、日 (6課時)

制作年歷 1課時

(七)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八)數學廣角-搭配(二) (3課時)

我們的校園 1課時

(九)總復習 4課時

2020年三年級數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3)新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工作任務根據教師自身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我班現有學生43名。他們已經不象剛入學那樣,什么都不懂,經過一年的成長,他們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識,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從學生感興趣的開始,初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使每個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年、月、日的認識,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本冊的重點。學生掌握好這兩部分計算,就為以后學習小數乘、除法打下良好基礎。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也是本冊的一個重點。這部分內容是在前一冊的基礎上,繼續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繼續學習一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通過解答所學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數量關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培養學生檢驗應用題解答的技能和習慣。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在前一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教學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24時計時法。

三、教學目標要求

(一)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二)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的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三)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四)認識東、西、南、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位,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線路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五)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七)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八)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為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九)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十)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十一)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措施

(一)以學生經驗為基礎,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充分利用教具和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三)加強導優輔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四)設計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動,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五、教材的重點、難點分析

本冊教材的重難點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

六、教學任務、達標情況

本冊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統計、年月日、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力爭在本學期使學生在自身的基礎上有一個新的提高。

七、培優輔差

本班現有的學生中,依然不可避免地有學困生的存在,學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知識欠賬多,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總是迷戀電視,好玩,不愛看書,注意力不易集中。對這些學生要傾注愛心,重點輔導,鼓勵自信,結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失時機地加以指導,由淺入深地為他們彌補缺陷,扶起他們逐步趕上其他的同學。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安排,培優補差工作是其中的一項工作要點。現對學困生輔導采取如下對策:

(一)優生協助法。

為差生配一名優秀學生同座,讓優秀生協助差生學習。

(二)當一回“小老師”。

當差生有了一些進步,或對某一知識掌握得比較好時,為了滿足其表現欲,可以讓他們當一回“小老師”。這樣,他們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三)課堂提問。

差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是既不懂也不問,不問就更不懂,于是學習越來越差。為此,在每堂課中,留出時間,讓學生發問。如果差生不提問,則老師加以啟發:“你沒有問題嗎?那么老師問你一個問題好嗎?”以促進他們動腦,主動提出問題。

(四)彈性作業。

學生在完成基本練習之后,可根據實際需要選做彈性作業,老師可在學生做練習時,騰出時間輔導差生,當其學有余力時,鼓勵他選做一兩道彈性作業。

(五)及時鼓勵。

對于差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教師都及時予以鼓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成績。

(六)家長配合。

對差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以便共同幫助孩子。

八、特長生培養

及時發現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特長發展,使學生全面發展,創造展示的機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九、德育滲透目標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

(二) 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 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十、具體措施

(一)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三)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四)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五)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六)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七)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八)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2020年三年級數學教師工作計劃范文(4)從上學期成績分析看, 成績較理想但還需繼續努力,本學期要因材施教,分別對待。對于自己認為聰明得很,平時懶讀、懶寫、懶做題,成績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的學生,可以引導多自學,自己悟出道理,小組展開討論,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會更有效。對于基礎很差、干勁更差,上課不遵守紀律,作業叮囑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學,更要認真對待,發現他們思想、學習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與家長聯系溝通,與優生結對子,力爭使他們成為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三班共有學生38名,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掌握基礎知識比較牢固,學習目的明確,上課專心聽講,遇到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有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但也有小部分學生基礎比較差,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后又不會運用,作業的正確率低,個別學生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快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內容包括萬以上數的認識;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能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能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24時計時法;認識直線、線段、射線,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的位置關系,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本冊教材通過優化單元知識結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將乘除法的口算、筆算、估算有機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計算策略的多樣性;通過解決問題學習新知識,體現知識的生成性,在學習“平行與相交”中,由“怎樣畫設計圖”問題引入,通過探索實踐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多樣化的教與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能認、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的大小,并能進行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

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

2、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

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一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斯則混合式題;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能借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在探索、交流的過程中,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多樣的。

3、結合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24時計時法。

4、結合實例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

區分直線、線段和射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及點到直線的距離;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關系,會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能綜合運用平等與相交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5、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

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6、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多個單位)。

能初步用數和形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7、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

在探索、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表達自己思考的大致過程和結果,積累與同伴合作的經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教學措施:

1、在活動情景中發現大數的過程,能用大數表示具體的事物,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

2、經歷探索兩位數乘除兩、三位數計算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

結合具體情景,在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4、在探索平行與相交的過程中,提高初步的觀察、想象和動手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5、通過實驗,初步體會統計的工具性,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6、課前做好備課工作,不但備教材,還認真備學生,做到有的放矢。

主動學習新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和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工作.

7、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吃不飽”的學生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可以做一些有難度的題。

8、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將計算融于解決問題的情境當中,讓數學知識變得有味,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讓他們感到學有所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多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比如:買東西和賣東西的例子,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算賬,但出現在課本上時就不知道如何處理了。

9、補差內容:有些內容是難點,但教材中安排的習題與課時明顯不足,在課后要及時反饋,讓學生多做相應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預測的目標。

培養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10、在課堂上多下功夫,練習有層次性,課后個別輔導,利用自習課集中輔導,班內建立優幫差小組,努力使他們的數學成績有提高

五、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數

一、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 8課時

二、走進天文館——年、月、日 5課時

三、家居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四、泰山黃金周——計算器 2課時

五、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 12課時

六、走進商場——觀察物體 3課時

七、農田里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2課時

綜合應用——紙與我們的生活 1課時

八、我跟爸爸學設計——平行與相交 4課時

篇(5)

教學工作計劃(一)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班級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多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由于有一部分學生剛分到這個班級,對于這些學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換,表內除法(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統計,找規律.

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時、分、秒的教學活動,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6、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

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

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工作計劃(二)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創新為動力,以“減負”精神為宗旨。為打造 “優質均衡和諧教育”而努力。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深刻認識新時期新階段對基礎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狠抓落實,大力推進以課程改革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促進發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班級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

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教學進度(略)

教學工作計劃(三)對于步入二年級的同學,他們經過一年基本適應了小學的生活,這個時候對知識的學習提到一個日程上來,結合實際,制定本學期計劃如下:

一、班級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二年級﹙x﹚、﹙x﹚班的數學,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的主要內容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長度單位,表內乘法(二), 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學生必須要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學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最好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對于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認識,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工作計劃(四)本學期,我決心通過不斷地加強學習與實踐,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為我校教學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以下是我的數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期數學教學仍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注重有創新、開放精神的主動學習,同時,努力培養學生嚴謹、塌實的優良習慣,從而達到二年級應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31人,家長有一定輔導能力的約占30%,其余學生全靠課堂教學進行數學學習。上期考試結果,及格率100%,優生率81%??傮w來看,學生在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的計算方面基本達到教學要求,但少數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仍需提高。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但一部分學生欠仔細、靈活。在數學的學習習慣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都有一定進步,但學生在學會審題上還需要培養和訓練。

三、本期教學內容:

以冀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為教材。

四、教學要求:

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

學會運用所學單位測量生活的物體,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

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4.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1、有余數的除法

2、認識一千以內的數及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3、用數學解決問題。

六、教學難點:

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七、培優補差措施:

1、認真備好課,夯實基礎知識,確保每一個學生扎實掌握新知,鞏固舊知。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給關注,多給發言機會,激發其參與熱情。

2、在課堂教學中確保雙基的基礎上,注意適時發展優生的思維,培養優生的能力,從而也帶動中差生的發展。

培優主要體現在:

(1)在每堂課的新知教學后,安排適量發展練習題。

(2)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每個知識點上,適時引導,相機點撥,給學生“摘桃”的機會。

(3)利用每周的思維訓練時間,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組織愉快的思維訓練。

八、減負提質措施:

1、鉆研好《新課標》,精心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

2、教學任務在課內完成,課外盡量不留作業,或只留興趣性、發展性作業。

3、對學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不用一個刻度要求每一個學生,作業布置分層進行,避免部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九、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內容課時

1厘米、分米、米

2—3有余數的除法

4認識1000以內的數

5千克和克

6--7四邊形的認識

8--9期中復習

10--11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11—13時、分、秒

14探索樂園

15—18復習

教學工作計劃(五)新學期伊始,為了順利地進行下一步的工作,也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工作任務,確保同學的成果進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學科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

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情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并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活動等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理,時間的計算是本冊教材的教學難點。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網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師給營造一個寬松、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悅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老師作好參謀,當好后勤,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的課外延伸,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正歸一和反歸一等應用題時,結合生活實例,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于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業,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即下要保義務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導興趣濃厚,學有余力的學生進一步發展。把共同要求和發展個性結合起來。

(3)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5、結合多媒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教學;改革課堂問答方式,實施參與性教學。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問題,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蔽矣媱澰诮虒W中以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指導。常把提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給他們提供廣闊的參與空間,讓他們學得主動積極,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

6、作業設計力求準確、簡潔、規范、方便教學。

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有賴于高質量的練習,我們必須重視課堂作業的設計和學生練習的達成度。課內外作業均要經過精心設計,力求從培養學生能力出發,體現課改精神,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重在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礎練習+個性作業”形式,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分層設計作業。教師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完成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實現差異發展。

7、三位一體,學校、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會、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只有三者協調,取長補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師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通過訪問學生家庭或開家長會,與學生家長相互溝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同時,要適時適當地向部分學生家長講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學生。

五、全冊課時安排:(約60課時)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4課時

第二單元

口算除法 3課時

筆算除法 9課時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第三單元

簡單的數據分析 3課時

平均數 2課時

第四單元

年、月、日的認識 2課時

24時計時法 2課時

制作年歷 1課時

第五單元

口算乘法 3課時

筆算乘法 4課時

整理與復習 1課時

第六單元

面積和面積單位 2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 3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3課時

第七單元

小數的初步認識 3課時

小數的簡單計算 3課時

第八單元

解決問題 4課時

第九單元

數學廣角 2課時

篇(6)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1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一學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對于計算還是會出現個別偏慢,易出錯等粗心問題.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依賴心理,畏難情緒。這個學期我應該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發展、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二),觀察物體(一),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2、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3、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使學生知道“l時=60分”,學會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二)數學思考方面

通過結合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實驗、猜測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向學生滲透簡單排列與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并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滲透。

教師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重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努力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2一、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年的數學學習后,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學習習慣差,上課經常走神,學生的自我約束的能力很差,作業不夠規范,馬虎、粗心現象特別突出,再加上很多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這個學期我更應該關注的是使學生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繼續保持,并逐步引導學生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行為的教育力度。

二、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在教學中的主要活動:

1.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題分析能力。

(以上在教學中的主要活動在本學期末進行測試,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

4.結合研究課題《問題教學法》,利用情境圖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應用題分析能力。

5.在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6.在學生中建立“一帶一”小組,把培優輔差工作落到實處。

五、教學的主要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3.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預期效果:

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計算準確率達到95%。

2、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3一、全冊教學內容

1、乘法和表內除法(二)包括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

倍數關系的三類應用題;有余數的除法;乘除兩步計算式題。

2、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認識。

4、直線和線段。

5、萬以內的加法。

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萬以內數的筆算。

二、教材分析

1、表內乘法和除法(二)。

主要學習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有余數的除法,倍數關系的三類應用題。表內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是一切整數、小數、分數乘除口算和筆算的基礎之一。學會解答倍數關系的三類應用題,有助于理解分數、百分數三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同時可為尋求解答有關倍數關系的復合應用題的捷經創造條件。

2、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主要學習計數單位百、千、萬數位順序表,萬以內數的組成及讀法和寫法。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學習萬以內四則運算就有了基礎。學習多位數的讀寫也就不會有困難。算盤的認識,主要使學生了解算盤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從而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認識。

主要教學這些單位的具體大小,單位間的進率和化聚。這些知識,對于學生運用數和量的工具,去進一步認識周圍事物,解決實際問題,都是至關重要的。

4、直線和線段。

主要教學直線和線段的直觀認識。介紹直線和線段的特征。指導學生量線段的長度和按指定的長度畫線段。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

5、萬以內的加法。

主要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萬以內的筆算加法及連加的計算。用調換加數位置的方法驗算加法。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口算和筆算打下基礎。

三、全冊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訣,能熟練地計算表內乘除法。

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認識計數單位百、千、萬,了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位關系。

學會比較數的大小。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較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

3、掌握加法的筆算法則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能較熟練地進行萬以內的加法筆算和百以內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調換加數位置驗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驗算的習慣。

4、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質量單位克,掌握相鄰間的進率,學會簡單的化聚。

5、觀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6、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

四、重點和難點

重點: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倍數關系的三類應用題;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難點:倍數關系的三類應用題;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化聚。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4一、班級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優等生思維活躍,發言積極;中等生課堂上幾乎是“默默無聞”;后進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對每個基礎知識掌握的速度總是慢許多。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關注后進生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的主要內容是: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長度單位,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象,簡單的數據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方面

1、學生必須要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學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對于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認識,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

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

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9、要使用遠程教育設備及資源,在光盤播放教室、衛星接收教室進行上課。

10、上課前要利用農遠資源進行經心備課,寫好農遠專用教案,并準備好課件資源,要以利用農遠資源為主,要求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體現新的教育理念,這樣促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運用遠程教育網絡。

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計劃5一、指導思想

本期數學教學仍以新課標精神為指導,注重有創新、開放精神的主動學習,同時,努力培養學生嚴謹、塌實的優良習慣,從而達到二年級應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人,總體來看,學生在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的計算方面基本達到教學要求,但少數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仍需提高。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但一部分學生欠仔細、靈活。在數學的學習習慣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都有一定進步,但學生在學會審題上還需要培養和訓練。

三、本期教學內容

以冀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為教材。

四、教學要求

1、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

學會運用所學單位測量生活的物體,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

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4、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l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

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7、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

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1、有余數的除法。

2、認識一千以內的數及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3、用數學解決問題。

六、教學難點

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

七、培優補差措施

1、認真備好課,夯實基礎知識,確保每一個學生扎實掌握新知,鞏固舊知。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給關注,多給發言機會,激發其參與熱情。

2、在課堂教學中確保雙基的基礎上,注意適時發展優生的思維,培養優生的能力,從而也帶動中差生的發展。

培優主要體現在:

(1)在每堂課的新知教學后,安排適量發展練習題。

(2)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每個知識點上,適時引導,相機點撥,給學生“摘桃”的機會。

(3)利用每周的思維訓練時間,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組織愉快的思維訓練。

八、減負提質措施

篇(7)

下面,我將從我個人的體會出發,談談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見解。

一、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中的一些優勢

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豐富學科知識、創設教學情境、優化學生認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的作用。

1. 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

在教“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時,因為要結合路程的公式,使用多媒體課件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在一條公路上行駛著自行車、汽車速度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樣的時間它們行駛的路程是不同的,設問:誰能說說路程怎么求?用什么方法呢?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對公式的認識的興趣,并順理成章的引出三位數成兩位數的簡便算式的列發,并自然的總結出路程的公式。

2. 變抽象為直觀具體,突破重難點。

多媒體的優勢在于能針對教學中的難點,提供直觀生動的flash圖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解決重難點的興趣。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材的數學廣角中,用華羅庚的事件的最優化的方案為主線,的教材113頁,給出了一個場景,但不夠直觀,可以用動畫再現此景,然后加上說明和旁白,學生們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最優化的理念。

3. 獲取網絡信息,擴大課堂信息量。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和老師能夠在網絡上進行有目的獲取所需信息資源,并把這些資源融合在課程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數字化平臺和信息資源,師生、生生之間開展討論,并通過對資源收集再利用,再發現知識。但對于小學生來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 借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加課堂密度,強化學習動機。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十分有限的,學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規律。借助多媒體計算機信息量大的特點,在教學中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進行人機對話,計算機對學生的答案即時作出反應,對的會出示一個小孩子哈哈笑的聲音,或會發出掌聲、動聽的音樂聲和以示表揚的說話;做錯時,那小孩子會難過得流淚,或發出沉沉的聲音表示再動腦筋,重做一次;及時的反饋,使學生很快知道學習結果,滿足其求知欲望。這樣,不但能增加課堂密度,縮短反饋時間,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使數學課上得更生動、更活潑,讓學生在輕輕松松之中邁進數學王國的大門。

三、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忽略學科課程的主體地位。

數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其主體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不能為了上公開課或試驗課單純為體現新課標的整合理念,把一些不適合本課教學或是和本課并無太大聯系的信息被不切實際的搬到了課堂上,一節課看起來很是豐富卻偏離了正題,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被花俏的外表吸引但卻沒有掌握課程的要害內容,得不償失。

2.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學生學習動力的開發者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者。往往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昧追求在課堂多媒體課件放出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視音頻材料來代替創設教學情境;或在上面操作、講授一個知識的產生、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不能親身體會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更不能從實踐操作中探究問題,總結規律和方法汲取知識。

這樣的教訓不勝枚舉,我不再搬弄具體的實例。不論那科的老師都可能出現類似的錯誤。

3.過分依賴和相信網絡資源

在現代學習中,資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師的認同。

一方面,教師在尋找合適的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急于求成,結果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時,只是把通過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關信息提供給學生,大量的有用無用的素材羅列在一起,既沒有無關信息的過濾,也沒有對主題相關的資源進行分類,以為這樣就是完成對資源的學習過程,完全進入誤區。

另一方面,網絡上的資源并不是完全的正確和好用,很多網站對同樣的問題有各種的解析,不能不甄別使用,最起碼先建立起自己正確的認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網絡上對“火”字的筆畫順序可以給出不止三種不同的答案。

四、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需要教師首先提高自身的素養

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的學習和探討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教學。

1.教師必須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教師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習的指導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從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探索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充分體現出來。教師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支持認知過程,激發探索興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理解學生的具體觀點和意見。

2.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軟硬件操作和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要熟練操作一定的硬件和軟件,并運用到教學中,把信息技術當作一種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

篇(8)

學習就是質疑、解疑,其過程形成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但實際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在傳統教學思想的支配下,學生的學習都是事先由教者擬定好的,上課時只能跟著教師的問題走,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這種教學的特殊性,使得學生不會主動質疑。具體地說,目前課堂質疑不良傾向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質疑“一問一答”

個別學生提問,教師解疑,大部分學生處在被動聽“問答”的狀態。甚至有個別學生渾水摸魚,充當南郭先生。

2.課堂質疑“曇花一現”

學生質疑后,教師習慣性地將教學納入到預先設計的軌道中去,剛剛擦出的“火花”即刻消逝。

3.課堂質疑“蒼白無力”

教師忙于跟著學生的問題跑,場面雖熱鬧,卻把代表科學和真理的教科書分割得支離破碎。

4.課堂質疑“一無所有”

學生沒有帶著“想”去認真聽講和看書自學,往往把老師的話和書上的知識奉為金科玉律,因而想不出什么問題,也不知從何入手質疑。

二、質疑能力培養的對策

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從培養質疑能力做起,為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和造就出高素質人才。

1.創設情境,激發質疑動機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币虼?,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教師要給學生設置誘因,激發學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動機。例如教學《簡便算法》,先出示一組題請學生“考”老師,從中任選一題,教師都能直接說出答案,同時讓其他學生筆算驗證,結果都算對了。出于強烈的好奇心,學生搶著出題考老師,當老師都能準確迅速地給出答案后,學生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他們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從而激發了質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指導方法,明確質疑方向

求知欲是從問題開始的。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研究知識的結構,在關鍵處示范提出,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為以后學習的正確遷移、獨立質疑作好鋪墊。例如《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教學,教師可這樣設計提問:①這個例題的特征;②計算步驟;③部分積的定位方法;④計算結果如何得到。為學生學習后面的例題及《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的質疑活動提供問題格式,明確質疑的方向。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既初步學會了質疑的方法,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敢于質疑。

3.學習遷移,嘗試質疑

當學生明確了質疑方向,知識內在結構的學習又為知識的遷移奠定了基礎,這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質疑的嘗試。學生的質疑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首先要鼓勵能力強的學生質疑,對于一般學生的嘗試質疑應表示肯定,給予引導。例如《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教學,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照《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質疑方法,進行類比遷移,并由此引發討論,然后經教師的“過濾”,學生自然能順利地自己質疑、自己解疑了。漸漸地,學生可以脫離教師的指導獨立質疑,質疑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篇(9)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反饋原理,使師生的信息及時相互傳遞,并使信息的內容和數量得到控制,以取得最佳效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呢?下面談三點做法與體會:

一、注重“及時評定”,促進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信息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學生反饋來的信息有的要強化,有的要調整,有的要矯正。如果沒有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輸送出評價信息,學生就不知道自己理解或解答得正確與否,因此教師應對學生關鍵性的反應及時作出評價,讓學生明辨正誤,進而強化正確,消除錯誤。

“及時評定”的方法有:一是教師評定。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或者否定,給出計算的最后答案等等。二是集體評定,如訂正其他同學錯誤的回答或板演等等。三是學生自己評定,如將答案代入原題,進行驗算等等。

信息的及時反饋,有助于學生不斷改善自己的思維品質,進行自我調節,改進學習方法。

比如,教學“角的分類”時:我設計了一道判斷題:“大于90°的角叫鈍角”。當學生誤以為正確時,根據這一反饋信息,我及時提問:“等于180°的角叫什么角?它是不是鈍角?”學生自己發現回答得不全面,還遺漏了“小于180°”這一限制條件,從而覺察到自己的思維缺乏周密性。

應用反饋原理,促進學生自我調節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信息的反饋要及時,課上信息要課上評價,每個環節信息的評價也不可拖延到下一個環節。但教師對信息的評價不是越早越好,而要啟發學生積極參加評價活動,留有充分的評價時間,允許發表不同的意見,然后才給出教師的評價。

2. 信息的反饋要準確。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是對是錯,教師的態度要明朗。對那些似是而非的意見,要善于指出錯誤所在,切不可含糊其詞。

二、根據反饋信息,及時調節教學程序,改進教學

同一教學內容,運用同一教學方法,在不同班級中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節教學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對反饋信息的處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根據學生聽課時的反應及時調節教學方法。在大多數學生對教學內容表現出心領神會時,可以適當加快教學進度。反之,則要減緩教學進度或換一個角度加以解釋,以求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一內容時,學生由于錯覺總認為角的邊越長角度越大。我一方面減緩教學進程,另一方面,由學生親自測量兩個角度相等而邊長不相等的角的度數,從而得出結論。

2.根據學生完成課內練習的情況,及時調節課外練習的數量和難度。如果課內練習完成的情況較好,則可以適當提高課外作業的綜合性和靈活性。比如我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時,課堂作業正確率較高,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就提高作業的綜合性和靈活性。其中有一題是“用分數表示圖的陰影部分”大部分學生寫成二分之一,也有的學生寫成四分之二,還有的學生寫成八分之四;如果課內作業完成得不好,則要降低課外作業的要求。

3.根據實際的教學效果,及時改進課時教案的設計。如教學相遇應用題時,按照現行傳統的教法,分四課時進行。即“第一課時教兩物體運動相遇求路程”應用題,第二課時教“兩運動物體相遇求時間”應用題,第三課時……第四課時……學生對每一類題目掌握得還可以,但到了綜合練習時就混淆不清了。這一反饋信息說明,內容聯系緊密的教材,如果分得太細,一些不動腦筋的學生就會滋長按例題套解的壞習慣。于是我在另一班教學時,就將教材重新組合,進行整理。我教學生抓住同時運動的時間和運動路程的對應關系進行分析,并且在教學時把求相距路程,改成求相遇時間與乙速度,通過一題轉換,整組進行教學。這樣不但使學生對相遇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有了整體認識,知識能融會貫通,而且在解題時,學生思路更為靈活,收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三、發揮“前饋”作用,減少錯誤發生

篇(10)

教材是由眾多細節構成的整體,細節設計只有在知識整體框架統領下才具有價值。那么,如何解讀教材細節呢?關鍵要通讀和細讀。通讀注重對某一課時內容在本單元、整冊教材乃至整個小學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定位,從而確定這一內容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細讀是關注課時內容的細微處,逐字逐句地推敲與揣摩,為靈活使用教材做好充分準備。

例如,教學“圓柱的認識”時,在學生理解了圓柱的高的含義之后,教師繼而出示一枚一元硬幣的厚度約是2毫米、一個圓柱形水桶深約80厘米、一根圓柱形鋼管長約30米,然后提問:“這里的‘厚’‘深’‘長’分別指圓柱的什么?”交流后,學生明確,“厚”“深”“長”屬于日常用語,而“圓柱的高”則是數學概念表達。這個細節的設計,應該源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層解讀,不但豐富了學生對高的認識,而且溝通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還為后面練習做好了鋪墊。

二、教學預設的細節

教學預設就是針對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確定教學方法,設計具體的教學環節。設計教學環節時,既不能過于瑣碎,也不能遺漏或疏忽關鍵的細節。

例如,教學“認識角”時,我讓學生在找角、摸角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但是學生在指角時,大部分學生總是指頂點。反思該設計,我發現備課時忽視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生活經驗中角就是一點),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估計不足,只重視引導學生認識角的特征,而忽視了角的形成過程這一細節,導致學生指角的不規范。若課前對這一細節進行預設,則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角的意義,形成精細、嚴謹的做事態度,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大有裨益。

三、課堂生成的細節

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表現,無論是傾聽、回答、質疑,還是實驗演示、習題解答,都有可能向我們展示一張張充滿個性色彩的生命畫卷,我們無法預料其全部的細節。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例如,教學“分數的認識”時,當學生初步認識后,我引領學生利用手中的紙創造。其中,有一位學生畫了很多圖形表示,但最后一個圖他畫的是,我引導學生對這幅圖進行研究。

師:你是怎樣想的?說給大家聽聽。

生1:是分一半,也是分一半。

師:不是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8份嗎?

生1:是取一半,4+4=8;呢,1+1=2,也是取一半,這兩個是一樣的。

生2:不僅等于,也等于,因為它們的涂色部分都是總份數的一半。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的聯想真豐富呀!不但創造出,而且還創造出、,發現這幾個分數都等于。你還能舉出幾個和相等的分數嗎?

生3:,,,……

師:能說得完嗎?

從上面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極為活躍,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天地。究其原因,便是教師敢于突破預設的教案,抓住生成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后而產生的積極學習效應。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分數乘法”時,讓學生畫圖(如下)表示分數乘分數的結果。

×=

交流并概括出“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計算法則后,教師讓學生口述是如何理解的。生1的回答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再把2份的每1份平均分成……”,而生2則回答“分了再分、取了再取,所以要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教師:“你的想法不正確?!甭犝n教師一片嘩然。

仔細分析,我覺得生2的想法是有價值的。就真分數而言,“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幾何意義,不正是“因為分了再分、取了再取”嗎?多么生動、傳神、簡練!但由于教師課前沒有精心預設,面對課堂的意外生成,缺乏智慧的處理,因而草率地給出了評價。其實,這種個性化的想法應得到充分的肯定,它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并勇于提出個人想法,又引導其他學生換一種角度來思考問題。

四、練習中的細節

上一篇: 收費員試用期總結 下一篇: 金融類專業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一级视频欧美亚洲 |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午夜福利成年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