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技術研究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06 07:13: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發電技術研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發電技術研究論文

篇(1)

日本自實施月光計劃以來,作為國家級項目,正在實施5000千瓦級加壓型和1000千瓦級常壓型電廠實證運行。目前,磷酸型燃料電池的發電效率為30%~40%,如果將熱利用考慮進去,綜合效率可高達60%~80%。

除日本外,目前世界約有60臺PAFC發電設備在運轉,總輸出功率約為4.1萬千瓦。按國別和地區劃分日本為2.9萬千瓦,美國8000千瓦,歐洲3000千瓦,亞洲900千瓦。運轉中的發電設備除3臺(日本2臺,意大利1臺)為加壓型外,其他均為常壓型。磷酸型燃料電池的制造廠家目前主要為日本和美國,設備主要銷往歐、亞。

美國已完成基礎研究,200千瓦級電廠用電池近期有望商品化,但大容量電廠用電池處于停滯狀態。德國已引進美國200千瓦級電廠用電池進行試驗運行。另外,瑞典、意大利、瑞士等國也引進日、美的電池進行試運行。

2.熔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MCFC)

日本對MCFC發電系統的技術開發始于1981年度的月光計劃,該計劃圍繞開發1千瓦級發電機組這個目標展開了對MCFC燃料、電極等的開發。該開發研究進展順利,從1984年開始,進而對10千瓦級發電機組進行研究開發。1986年,日立、東芝、富士電機、三菱電機、IHI分別對5臺10千瓦級機組進行發電試驗,其結果是輸出功率為10千瓦,初期性能為電池電壓0.75伏,電流密度150毫安/平方厘米。

1987年起,日本在對1000千瓦級實驗電場(外部改質型)進行主要開發的同時,對100千瓦級發電機組以及1000千瓦級機組的設備的開發研究也取得了進展。1993年度,日立、IHI的2臺100千瓦級外部改質型機組和三菱電機的1臺30千瓦級內部改質型機組開始試驗發電運行。其試驗結果以及1994年度進行的5-25千瓦級機組的試驗結果表明,電池電壓0.8伏,電流密度達15毫安/平方厘米,單位時間內的劣化率小于1%。

在此基礎上,1994年度起開始著手開發1000千瓦級試驗工廠。1995年10月在中部電力(株)川越發電所開始建廠,確立了1000千瓦級實用化發電系統試驗工廠的基本系統,對現有的事業用燃料電池電廠的運行進行評價,計劃1999年開始試驗運行,其目標為:燃料利用率為80%,千小時電池的劣化率小于1%,初期性能為:電池電壓大于0.8伏,電流密度1500毫安/平方厘米,計劃試驗運行5000小時。

為使電池實用化,在上述研究開發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機組長壽命化研究,計劃連續實驗運行4萬小時,每千小時單位劣化率小于0.25%。除此之外,還在開發200千瓦級內部改質型燃料電池發電系統。

美國能源部和美國電力研究所,正在積極開發MCFC。美國ERC公司開發的2兆瓦級內部改質型機組發電系統于1996年5月在圣克拉拉開始試驗運行。MC-power公司開發的250千瓦級外部改質型機組發電系統,1997年2月起在圣迭戈開始試運行。

在歐洲,MCFC作為共同項目正在研究開發,取得了一些進展,其主要項目如下:

①高級DIC-MCFC發展計劃(1996-1998年)。荷蘭、英、法、瑞典等國參加研究,歐洲在市場分析、系統開發以及內部改質型機組的開發等方面取得進展。

②ARGE項目(1990年起計劃10年內完成)。德、丹麥參加,并在內部改質型發電系統的開發上取得進展。

③MOLCARE。由意、西班牙參加,并在外部改質型發電系統開發上取得進展。

韓國從1993年起開始開發MCFC,1997年以開發100千瓦外部改質型發電系統為目標,開始了第二階段研究開發工作。

3.固體電解質型燃料電池(SOFC)

作為SOFC開發的基礎科學離子學,其開發歷史很長,日、美、德等國已有30多年的開發史。日本工業技術院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從1974年起就開始研究SOFC,1984年進行了500瓦發電試驗(最大輸出功率為1.2千瓦)。美國西屋公司從1960年起開始開發SOFC,1987年該公司與日本東京煤氣、大阪煤氣共同開發出3千瓦熱自立型電池模塊,在國內外掀起了開發SOFC的。

日本新陽光計劃中,以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為首,從1989年起開始開發基礎制造技術,對數百千瓦級發電機組進行測試。1992年起,富士電機綜合研究所和三洋電機在共同研究開發數千瓦級平板型模塊基礎上,還組織了7個研究機構積極開發高性能、長壽命的SOFC材料及其基礎技術。

除此之外,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與中部電力合作,共同開發平板型SOFC,1996年創造了5千瓦級模塊成功運行的先例。同時,在圓筒橫縞型電池領域中,1995年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在電源開發共同研究中,采用圓筒橫縞型電池,開發出10千瓦級模塊,成功地進行了500小時試運行,之后又于1996年開發了2.5千瓦模塊,并試運行1000小時。TOTO與九州電力共同開發全濕式圓筒縱縞型電池,1996年起,開始開發1千瓦級模塊。同時,在日本以大學與國立研究所為首的許多研究機構在積極開發SOFC。

美國西屋公司在能源部的支持下,開始開發圓筒縱縞型電池。東京煤氣和大阪煤氣對25千瓦級發電及余熱供暖系統進行的共同測試表明,截至1997年3月,已成功運行了約1.3萬小時,其間已經過11次啟動與停機,千小時單位電池的劣化率小于0.1%,可見其技術已非常成熟。西屋公司除計劃在1998年與荷蘭、丹麥共同進行100千瓦級模塊運行外,為降低制造成本,還在研究開發濕式電池制造技術。美國Allied-signal、SOFCo、Z-tek等公司在開發平板型SOFC上取得進展,目前正對1千瓦級模塊進行試運行。

在歐洲,德國西門子公司在開發采用合金系列分離器的平板型SOFC,1995年開發出10千瓦(利用氧化劑中的氧,若在空氣中則為5千瓦)模塊,1996年開發出7.2千瓦模塊(利用氧化劑中的空氣)。

奔馳汽車制造公司在開發陶瓷系列分離器式平板型SOFC上取得進展,1996年對2.2千瓦模塊試運行6000小時。瑞士的薩爾澤爾公司在積極開發家庭用SOFC,目前已開發出1千瓦級模塊。今后,德國還計劃在特蒙德市進行7千瓦級發電及余熱供暖系統現場測試。

在此基礎研究上,以英、法、荷等國的大學和國立研究所為中心的研究機構,正在積極研究開發低溫型(小于800℃)SOFC材料。

4.固體高分子型燃料電池(PEFC)

日本開發固體高分子膜的單位有旭化成、旭哨子、Japangore-tex等,開發改質器以及電極催化媒體的機構有田中貴金屬、大阪煤氣等。在開發汽車燃料電池方面,豐田制造出甲醇改質型燃料電池汽車(1997年),同時三菱電機、馬自達也在著手開發汽車燃料電池。

在供電及余熱供暖系統方面,PEFC排熱溫度較低,為70℃左右,在熱利用上有所限制,與其他類型燃料電池相比,目前只開發小型系統。東芝(30千瓦)、三洋電機(數千瓦)、三菱重工和東京煤氣(5千瓦)、富士電機和關西電力(5千瓦)等公司在開發以天然氣和甲醇為燃料的電池系統,同時,三洋電機在開發1千瓦級氫燃料便攜式商品化電源,三菱重工在開發特殊用途(無人潛水艇用)燃料電池。

PEFC主要作為汽車動力電源在開發。但在汽車上燃料的搭載方式各種各樣,有高壓氫、液化氫和甲醇等。這些燃料各具長短,目前還未能確定最適方式。

德國奔馳與加拿大BPS在進行共同開發,它們開發的搭載氫燃料、小底盤汽車在試運行。除此之外它們還共同開發甲醇燃料電池汽車。若在降低成本、提高運行性能等方面再取得一些進展,電池汽車就有望走向市場。

篇(2)

1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

機電一體化是機械、微電子、控制、計算機、信息處理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其發展和進步有賴于相關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其主要發展方向有數字化、智能化、模塊化、網絡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帶源化和綠色化。

1.1數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發展奠定了機電產品數字化的基礎,如不斷發展的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而計算機網絡的迅速崛起,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鋪平了道路,如虛擬設計、計算機集成制造等。數字化要求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軟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維護性、自診斷能力以及友好人機界面。數字化的實現將便于遠程操作、診斷和修復。

1.2智能化

即要求機電產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類似人的邏輯思考、判斷推理、自主決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數控機床上增加人機對話功能,設置智能I/O接口和智能工藝數據庫,會給使用、操作和維護帶來極大的方便。隨著模糊控制、神經網絡、灰色理論、小波理論、混沌與分岔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

1.3模塊化

由于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制和開發具有標準機械接口、動力接口、環境接口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模塊是一項復雜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減速、變頻調速電機一體的動力驅動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電機一體控制單元等。這樣,在產品開發設計時,可以利用這些標準模塊化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的產品。

1.4網絡化

由于網絡的普及,基于網絡的各種遠程控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控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總線和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絡化成為可能,利用家庭網絡把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用電器系統,使人們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種高技術帶來的好處,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應朝網絡化方向發展。

1.5人性化

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最終使用對象是人,如何給機電一體化產品賦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顯得愈來愈重要,機電一體化產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還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與環境相協調,使用這些產品,對人來說還是一種藝術享受,如家用機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機一體化。

1.6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細加工技術發展的必然,也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nicMechanicalSystems,簡稱MEMS)是指可批量制作的,集微型機構、微型傳感器、微型執行器以及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直至接口、通信和電源等于一體的微型器件或系統。自1986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研制出第一個醫用微探針,1988年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個微電機以來,國內外在MEMS工藝、材料以及微觀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開發出各種MEMS器件和系統,如各種微型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微加速度計、微觸覺傳感器),各種微構件(微膜、微粱、微探針、微連桿、微齒輪、微軸承、微泵、微彈簧以及微機器人等)。

1.7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種技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各種產品不同結構的優化與復合,又包含在生產過程中同時處理加工、裝配、檢測、管理等多種工序。為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自動化與高效率,應使系統具有更廣泛的柔性。首先可將系統分解為若干層次,使系統功能分散,并使各部分協調而又安全地運轉,然后再通過軟、硬件將各個層次有機地聯系起來,使其性能最優、功能最強。

1.8帶源化

是指機電一體化產品自身帶有能源,如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和大容量電池。由于在許多場合無法使用電能,因而對于運動的機電一體化產品,自帶動力源具有獨特的好處。帶源化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展方向之一。

1.9綠色化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變化,在物質豐富的同時也帶來資源減少、生態環境惡化的后果。所以,人們呼喚保護環境,回歸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中應運而生。綠色產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適、協調而可再生利用的產品。在其設計、制造、使用和銷毀時應符合環保和人類健康的要求,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產品壽命結束時,產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鋼鐵企業中應用

在鋼鐵企業中,機電一體化系統是以微處理機為核心,把微機、工控機、數據通訊、顯示裝置、儀表等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采用組裝合并方式,為實現工程大系統的綜合一體化創造有力條件,增強系統控制精度、質量和可靠性。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鋼鐵企業中主要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2.1智能化控制技術(IC)

由于鋼鐵工業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連續化的特點,傳統的控制技術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因此非常有必要采用智能控制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等,智能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于鋼鐵企業的產品設計、生產、控制、設備與產品質量診斷等各個方面,如高爐控制系統、電爐和連鑄車間、軋鋼系統、煉鋼———連鑄———軋鋼綜合調度系統、冷連軋等。

2.2分布式控制系統(DCS)

分布式控制系統采用一臺中央計算機指揮若干臺面向控制的現場測控計算機和智能控制單元。分布式控制系統可以是兩級的、三級的或更多級的。利用計算機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功能越來越多。不僅可以實現生產過程控制,而且還可以實現在線最優化、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生產計劃統計管理功能,成為一種測、控、管一體化的綜合系統。DCS具有特點控制功能多樣化、操作簡便、系統可以擴展、維護方便、可靠性高等特點。DCS是監視集中控制分散,故障影響面小,而且系統具有連鎖保護功能,采用了系統故障人工手動控制操作措施,使系統可靠性高。分布式控制系統與集中型控制系統相比,其功能更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當前大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主要潮流。

2.3開放式控制系統(OCS)

開放控制系統(OpenControlSystem)是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所引出的新的結構體系概念。“開放”意味著對一種標準的信息交換規程的共識和支持,按此標準設計的系統,可以實現不同廠家產品的兼容和互換,且資源共享。開放控制系統通過工業通信網絡使各種控制設備、管理計算機互聯,實現控制與經營、管理、決策的集成,通過現場總線使現場儀表與控制室的控制設備互聯,實現測量與控制一體化。

2.4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

鋼鐵企業的CIMS是將人與生產經營、生產管理以及過程控制連成一體,用以實現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到產品發貨的整個生產過程全局和過程一體化控制。目前鋼鐵企業已基本實現了過程自動化,但這種“自動化孤島”式的單機自動化缺乏信息資源的共享和生產過程的統一管理,難以適應現代鋼鐵生產的要求。未來鋼鐵企業競爭的焦點是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質優價廉,及時交貨。為了提高生產率、節能降耗、減少人員及現有庫存,加速資金周轉,實現生產、經營、管理整體優化,關鍵就是加強管理,獲取必須的經濟效益,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美國、日本等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已廣泛實現CIMS化。

2.5現場總線技術(FBT)

現場總線技術(FiedBusTechnology)是連接設置在現場的儀表與設置在控制室內的控制設備之間的數字式、雙向、多站通信鏈路。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取代現行的信號傳輸技術(如4~20mA,DC直流傳輸)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現場儀表裝置與更高一級的控制系統之間在共同的通信媒體上進行雙向傳送。通過現場總線連接可省去66%或更多的現場信號連接導線。現場總線的引入導致DCS的變革和新一代圍繞開放自動化系統的現場總線化儀表,如智能變送器、智能執行器、現場總線化檢測儀表、現場總線化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和現場就地控制站等的發展。

2.6交流傳動技術

傳動技術在鋼鐵工業中起作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由于交流傳動的優越性,電氣傳動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由交流傳動全面取代直流傳動,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復雜的矢量控制技術實用化得以實現,交流調速系統的調速性能已達到和超過直流調速水平。現在無論大容量電機或中小容量電機都可以使用同步電機或異步電機實現可逆平滑調速。交流傳動系統在軋鋼生產中一出現就受到用戶的歡迎,應用不斷擴大。

參考文獻

1楊自厚.人工智能技術及其在鋼鐵工業中的應用[J].冶金自動化,1994(5)

2唐立新.鋼鐵工業CIMS特點和體系結構的研究[J].冶金自動化,1996(4)

3唐懷斌.工業控制的進展與趨勢[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1996(4)

4王俊普.智能控制[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6

篇(3)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面向應用的跨學科的技術,它是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有機融合、相互滲透的結果。今天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飛速,機電一體化產品更新日新月異。

一、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機電一體化”這個詞是日本安川電機公司在上世紀60年代末作商業注冊時最先創用的。當時及70年代,人們一直把機電一體化看作是機械與電子的結合。國內早期將“機電一體化技術”與“機械電子學”并用,近年來“機電一體化”更流行使用。

80年代,信息技術嶄露頭角。微處理機的性能提高,為更高級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所采用,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如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和汽車的電子控制系統等。微機作為關鍵技術引入了飛行器系統后,使機械—電子系統在高度控制、排氣控制、振動控制和保險氣袋等方面獲得廣泛應用。

信息技術驅使機械系統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數據庫,連洗衣機和其他消費品也用上了數據庫驅動系統。這樣,對機電一體化的系統設計方法的探索、成型和系統集成以及并行工程設計和控制的實施日顯重要。此外,光學也進入了機電一體化,產生了“光機電一體化”的新領域。

進入90年代,通信技術進入了機電一體化,機器可像機器人系統那樣遙控和虛擬現實多媒體等技術緊密聯系的計算機控制的網絡化機電一體化日益普及。有些機電一體化機械可兩用,有的在性能上更是多用途的,尤其是微傳感器和執行器技術的發展,和半導體技術以光刻為基礎的方法以及和傳統機電一體化微型化方法的結合,開創了以精密工程和系統集成為特點的機電一體化新分支“微機電一體化”。雖然微加工方法尚未成熟,但將逐漸成為集成控制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之后,機電一體化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而日益發展,穩步進入了21世紀。

二、典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展趨勢

(一)數控機床

目前我國是全世界機床擁有量最多的國家(近320萬臺),但數控機床只占約5%且大多數是普通數控(發達國家數控機床占10%)。近些年來數控機床為適應加工技術的發展,在以下幾個技術領域都有巨大進步。

1.高速化。由于高速加工技術普及,機床普遍提高了各方面的速度。車床主軸轉速有3000~4000r/min提高到8000~10000r/min;銑床和加工中心主軸轉速由4000~8000r/min提高到12000~40000r/min以上;快速移動速度由過去的10~20m/min提高到48m/min,60m/mni,80m/min,120m/min;在提高速度的同時要求提高運動部件起動的加速度,由過去一般機床的0.5G(重力加速度)提高到1.5G~2G,最高可達15G;直線電機在機床上開始使用,主軸上大量采用內裝式主軸電機。

2.高精度化。數控機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0.02mm提高到0.008左右;亞微米級機床達到0.0005mm左右;納米級機床達到0.005~0.01um;最小分辨率為1nm(0.000001mm)的數控系統和機床已問世。

數控中兩軸以上插補技術大大提高,納米級插補使兩軸聯動出的圓弧都可以達到1u的圓度,插補前多程序預讀,大大提高了插補質量,并可進行自動拐角處理等。

3.復合加工,新結構機床大量出現。如5軸5面體復合加工機床,5軸5聯動加工各類異形零件。同時派生出各種新穎的機床結構,包括6軸虛擬軸機床,串并聯絞鏈機床等,采用特殊機械結構,數控的特殊運算方式,特殊編程要求。

4.使用各種高效特殊功能的刀具使數控機床“如虎添翼”。如內冷轉頭由于使高壓冷卻液直接冷卻轉頭切削刃和排除切屑,在轉深孔時大大提高效率。加工剛件切削速度能達1000m/min,加工鋁件能達5000m/min。

5.數控機床的開放性和聯網管理。數控機床的開放性和聯網管理已是使用數控機床的基本要求,它不僅是提高數控機床開動率、生產率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企業合理化、最佳化利用這些制造手段的方法。因此,計算機集成制造、網絡制造、異地診斷、虛擬制造、并行工程等等各種新技術都在數控機床基礎上發展起來,這必然成為21世紀制造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潮流。

(二)自動機與自動生產線

在國民經濟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各種自動機械、自動生產線及各種自動化設備,是當前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的又一具體體現。如:2000~80000瓶/h的啤酒自動生產線;18000~120000瓶/h的易拉罐灌裝生產線;各種高速香煙生產線;各種印刷包裝生產線;郵政信函自動分撿處理生產線;易拉罐自動生產線;FEBOPP型三層共擠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產線等等,這些自動機或生產線中廣泛應用了現代電子技術與傳感技術。如可編程序控制器,變頻調速器,人機界面控制裝置與光電控制系統等。我國的自動機與生產線產品的水平,比10多年前躍升了一大步,其技術水平已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上一世紀80年代后期的水平。使用這些自動機和生產線的企業越來越多,對維護和管理這些設備的相關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以微電子技術、軟件技術、計算機技術及通信技術為核心而引發的數字化、網絡化、綜合化、個性化信息技術革命,不僅深刻地影響著全球的科技、經濟、社會和軍事的發展,而且也深刻影響著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專家預測,機電一體化技術將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一)光機電一體化方向

一般機電一體化系統是由傳感系統、能源(下轉第80頁)(上接第81頁)(動力)系統、信息處理系統、機械結構等部件組成。引進光學技術,利用光學技術的先天特點,就能有效地改進機電一體化系統的傳感系統、能源系統和信息處理系統。

(二)柔性化方向

未來機電一體化產品,控制和執行系統有足夠的“冗余度”,有較強的“柔性”,能較好地應付突發事件,被設計成“自律分配系統”。在這系統中,各子系統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子系統為總系統服務,同時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據不同環境條件做出不同反應。其特點是子系統可產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給信息,在總的前提下,具有“行動”是可以改變的。這樣,既明顯地增加了系統的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統的故障而影響整個系統。

(三)智能化方向

今后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全息”特征越來越明顯,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這主要得益于模糊技術與信息技術(尤其是軟件及芯片技術)的發展。

四、仿生物系統化方向

今后的機電一體化裝置對信息的依賴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結構上處于“靜態”時不穩定,但在動態(工作)時卻是穩定的。這有點類似于活的生物:當控制系統(大腦)停止工作時,生物便“死亡”,而當控制系統(大腦)工作時,生物就很有活力。就目前情況看,機電一體化產品雖然有仿生物系統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但還有一段很漫長的道路要走。

五、微型化方向

目前,利用半導體器件制造過程中的蝕刻技術,在實驗室中已制造出亞微米級的機械元件。當這一成果用于實際產品時,就沒有必要再區分機械部分和控制器部分了。那時,機械和電子完全可以“融合”機體,執行結構、傳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體積很小,并組成一種自律元件。這種微型化是機電一體化的重要發展方向。

篇(4)

1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

1895年5月7日俄國物理學家波波夫已“金屬屑與電振蕩的關系”的論文向全世界宣布無線電通信技術的誕生,并當眾展示了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那天俄國當局定為“無線電發明日”。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將無線電通信的通信距離延長到250米,做了用無線電傳送莫爾斯電碼的表演為無線電通信技術拉開新的序幕。

1898年,年輕的意大利青年馬可尼利用游艇證明了他的無線電電報能夠在20英里的海面暢通無阻地通信,第一次實際性地使用無線電通信技術。

1901年,他在相隔2700公里英國和紐芬蘭島之間成功地進行了跨越大西洋的遠距離無線電通信,從此人類進入無線電波進行遠距離通信的新時代。

隨后,無線電通信技術如雨后春筍其涌現出來。直到1946年,美國人羅斯.威瑪和日本人八本教授利用高靈敏度攝像管家用電視機接收天線問題,從此超短波轉播站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無線電通信技術迅速普及開來[2]。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超遠控制技術為滿足遙控、遙測和遙感技術的需要,于人們生產與生活中被廣泛使用;后來微電子技術也推動了電子計算機的更新換代,使電子計算機信息處理功能大大增加,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信息技術是以微電子和光電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以信息處理技術為主題的技術系統的總稱,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今天的信息化時代,就是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標志。

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到今日,擁有無限潛力。軍事、氣象、生活、生產等各個領域都對其都有空前的需求。雖然無線電通信技術優點雖然卓越,但其缺點至今給技術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障礙,都是我們亟須解決的難題。

2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特點

近些年無線電通信技術領域引入無線接入技術,是迅速發展起來的新技術領域,不需要傳輸媒質,部分接入網甚至入網的全部皆可直接采用無線傳播手段代替,無論是概念上還是技術含量上都產生了一個重大的飛躍,實現了降低成本、提高靈活性和擴展傳輸距離的目的。其特點喜憂參半,優點主要體現在傳輸線路線、通信方式等方面,我們可以總結如下:

不受時空限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通信運用的時間、地點、容量需求無法預知,而無線電通信不受時空限制的優點能夠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和方法,確保通信聯絡綜合高效,語音、數據、圖像的綜合傳輸暢通無阻,隨著近年來國內各個經濟領域和國際經濟的來往,無線電通信技術不受時空限制方法為其打開方便之門,尤其通信與網絡的連接,通信技術踏上新的臺階。

具備高度的機動性及可用性。無線電通信技術傳輸數字化、功能多樣化、設備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統大容量化決定了其具備高度的機動性和可用性,尤其在軍事構建地域通信網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

可靠性高。無線電通信比起有線通信的一個卓越優點在抵抗水淹、臺風、地震等方面有較大的可靠性,一般情況下除非信號干擾都能保持通信的暢通,這也是無線架輸的最大特點。

無線電通信技術雖然解決了架設傳輸線路線、脫離傳輸距離限制、傳輸距離遠、通信靈活等的難題,但其信號容易受到干擾、影響,還有容易被截獲造成了該項技術的保密性極差。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缺點幾百年來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目前全球化經濟愈演愈熱,其信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上升為經濟領域里關注的焦點,因此,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通信方法拓新成為其發展的新話題。

3無線電通信技術之通信方法的拓新

21世紀無線電通信技術正處在關鍵的轉折時期,尤其最近幾十年最為活躍。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和IP技術的興起,欲求無線電通信技術適應未來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務必在通信方法上進行一系列的拓新。針對以上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缺陷,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通信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藍牙技術、軟件技術等方面進行嘗試,主要可總結一下八點:

3.1采用了數字通信技術

提高系統頻譜資源的利用率,維持信號上的穩定,避免通信信號收到干擾,增大了系統通信容量,提供話音、圖像和數據等多種通信服務,確保用戶信息安全保密。

3.2推廣通信信息技術寬帶化的發展

信息的寬帶化對于光纖傳輸技術和高通透量網絡的發展起到關鍵的推進作用[3],尤其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全面展開,無線通信技術正朝著無線接入寬帶化的方向演進,這個方向對無線電通信信號源穩定來說的確非常之重要。

3.3推廣個人信息化技術

個人信息化在全球個人通信已經有著不爭的發展趨勢。個人信息話,能夠有效地減低傳輸路線的信息量堵塞,大幅度提高通信的傳播速度。

3.4拓新接入網絡的樣式

技術上融合實現固定和其他通信等不同業務,在無線應用協議(WAP)的出現以后,無線數據業務的開展得到大幅度的推動,促進了信息網絡傳送多種業務信息的發展。隨著市場競爭的需要,傳統的電信網絡與新興的計算機網絡融合,尤其具備開發潛力接入網部分通過固定接入、移動蜂窩接入、無線本地環路入等不同的接入設備,滿足了生活與生產地各種通信需求。

.5過渡電路交換網絡

關于過渡電路交換網絡,IP網絡無疑是核心關鍵技術,是最合適的選擇對象,處理數據的能力電路交換網絡大大提升,這一點對保持通信暢通方面解決了信號容易受到干擾的難題。

3.6使用Bluetooth技術作為信號傳感器

Bluetooth技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適用性,利用藍牙做出來的傳感器隨時反映出用戶所需要的信號方向,一旦連接到Internet上的話,即可以實現更具備高度的機動性及可用性。

3.7推廣軟件無線電

軟件無線電通信偵察與對抗方面世人矚目,但它僅限于軍事通信領域,如果能夠推廣到市場,對于無線電通信技術的通信內容保密性來說將是一大跨步的改革創新。

3.8提高無線通信網絡可持續性

無線電通信技術的網絡設備如果沒有良好的配置和網絡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脅,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無線電通信技術通信方法的拓新我們與必要提高網絡設備性能、優化設備配置、冗余備份等等手段來保證網絡的可靠性[4]。

結束語

回顧無線通信的發展歷程,無線電通信技術的傳輸路線、傳輸距離、通信靈活性、信號穩定性、保密性等方面的需求將愈來愈突出。通信方法新技術的拓新將有愈來愈廣闊的活動舞臺及光明的發展前景。鑒于市場對經濟的推進作用,盡管我國的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速度飛快,但面對我國12億人口的通信需求,無線電通信技術普及率低的問題,面對我國12億人口,網絡規模和容量方面就變得蒼白無力了。同時,無線電通信技術愈來愈激烈競爭局面促使各無線電通信運營企業積極拓新新的技術涵蓋面,提升自身的營業水平,為市場提供豐更加富的選擇,滿足用戶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需求。因此,在無線電通信技術通信方法應用開發的發展潛力無窮,這要求我們積極加快無線領域的科技進步,為無線電通信技術創新出謀劃策,為全球信息化及經濟全球化的通信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信號與系統(第二版)》A.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年.

篇(5)

1光纖通信技術

光纖通信是利用光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的通信方式。可以把光纖通信看成是以光導纖維為傳輸媒介的“有線”光通信。光纖由內芯和包層組成,內芯一般為幾十微米或幾微米,比一根頭發絲還細;外面層稱為包層,包層的作用就是保護光纖。實際上光纖通信系統使用的不是單根的光纖,而是許多光纖聚集在一起的組成的光纜。由于玻璃材料是制作光纖的主要材料,它是電氣絕緣體,因而不需要擔心接地回路;光波在光纖中傳輸,不會發生信息傳播中的信息泄露現象;光纖很細,占用的體積小,這就解決了實施的空間問題。

2光纖通信技術的特點

2.1頻帶極寬,通信容量大。光纖的傳輸帶寬比銅線或電纜大得多。對于單波長光纖通信系統,由于終端設備的限制往往發揮不出帶寬大的優勢。因此需要技術來增加傳輸的容量,密集波分復用技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2.2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目前,商品石英光纖和其它傳輸介質相比的損耗是最低的;如果將來使用非石英極低損耗傳輸介質,理論上傳輸的損耗還可以降到更低的水平。這就表明通過光纖通信系統可以減少系統的施工成本,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2.3抗電磁干擾能力強。石英有很強的抗腐蝕性,而且絕緣性好。而且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抗電磁干擾的能力很強,它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也不受人為架設的電纜等干擾。這一點對于在強電領域的通訊應用特別有用,而且在軍事上也大有用處。

2.4無串音干擾,保密性好。在電波傳輸的過程中,電磁波的傳播容易泄露,保密性差。而光波在光纖中傳播,不會發生串擾的現象,保密性強。除以上特點之外,還有光纖徑細、重量輕、柔軟、易于鋪設;光纖的原材料資源豐富,成本低;溫度穩定性好、壽命長。正是因為光纖的這些優點,光纖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3不斷發展的光纖通信技術

3.1SDH系統光通信從一開始就是為傳送基于電路交換的信息的,所以客戶信號一般是TDM的連續碼流,如PDH、SDH等。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傳輸數據也越來越大。分組信號與連續碼流的特點完全不同,它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傳送這種信號,是光通信技術需要解決的難題。而且兩種傳送設備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3.2不斷增加的信道容量光通信系統能從PDH發展到SDH,從155Mb/s發展到lOGb/s,近來,4OGB/s已實現商品化。專家們在研究更大容量的,如160Gb/s(單波道)系統已經試驗成功,目前還在為其制定相應的標準。此外,科學家還在研究系統容量更大的通訊技術。

3.3光纖傳輸距離從宏觀上說,光纖的傳輸距離是越遠越好,因此研究光纖的研究人員們,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在光纖放大器投入使用后,不斷有對光纖傳輸距離的突破,為增大無再生中繼距離創造了條件。

3.4向城域網發展光傳輸目前正從骨干網向城域網發展,光傳輸逐漸靠近業務節點。而人們通常認為光傳輸作為一種傳輸信息的手段還不適應城域網。作為業務節點,既接近用戶,又能保證信息的安全傳輸,而用戶還希望光傳輸能帶來更多的便利服務。

3.5互聯網發展需求與下一代全光網絡發展趨勢近年來,互聯網業發展迅速,IP業務也隨之火爆。研究表明,隨著IP業的迅速發展,通信業將面臨“洗牌”,并孕育著新技術的出現。隨著軟件控制的進一步開發和發展,現代的光通信正逐步向智能化發展,它能靈活的讓營運者自由的管理光傳輸。而且還會有更多的相關應用應運而生,為人們的使用帶來更多的方便。綜上所述,以高速光傳輸技術、寬帶光接入技術、節點光交換技術、智能光聯網技術為核心,并面向IP互聯網應用的光波技術是目前光纖傳輸的研究熱點,而在以后,科學家還會繼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從未來的應用來看,光網絡將向著服務多元化和資源配置的方向發展,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光纖通信的發展不僅要突破距離的限制,更要向智能化邁進。

4光纖鏈路的現場測試

4.1現場測試的目的對光纖安裝現場測試是光纖鏈路安裝的必須措施,是保證電纜支持網絡協議的重要方式。它的目的在于檢測光纖連接的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并且減少故障因素。

4.2現場測試標準目前光纖鏈路現場測試標準分為兩大類:光纖系統標準和應用系統標準。①光纖系統標準:光纖系統標準是獨立于應用的光纖鏈路現場測試標準。對于不同的光纖系統,它的標準也不同。目前大多數的光纖鏈路現場檢測應用的就是這個標準。②光纖應用系統標準:光纖應用系統標準是基于安裝光纖的特定應用的光纖鏈路現場測試標準。這種測試的標準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光纖系統的不同而改變。

4.3光纖鏈路現場測試光纖通信應用的是光傳輸,它不會受到磁場等外界因素的干擾,所以對它的測試不同于對普通的銅線電纜的測試。在光纖的測試中,雖然光纖的種類很多,但它們的測試參數都是基本一致的。在光纖鏈路現場測試中,主要是對光纖的光學特性和傳輸特性進行測試。光纖的光學特性和傳輸特性對光纖通信系統對光纖的傳輸質量有重大的影響。但由于光纖的特性不受安裝的影響,因此在安裝時不需測試,而是由生產商在生產時進行測試。

4.4現場測試工具①光源:目前的光源主要有LED(發光二極管)光源和激光光源兩種。②光功率計:光功率計是測量光纖上傳送的信號強度的設備,用于測量絕對光功率或通過一段光纖的光功率相對損耗。在光纖系統中,測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光功率計的原理非常像電子學中的萬用表,只不過萬用表測量的是電子,而光功率計測量的是光。通過測量發射端機或光網絡的絕對功率,一臺光功率計就能夠評價光端設備的性能。用光功率計與穩定光源組合使用,組成光損失測試器,則能夠測量連接損耗、檢驗連續性,并幫助評估光纖鏈路傳輸質量。③光時域反射計:OTDR根據光的后向散射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纖中傳播時產生的后向散射光來獲取衰減的信息,可用于測量光纖衰減、接頭損耗、光纖故障點定位以及了解光纖沿長度的損耗分布情況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光時域反射計(OTDR)的作用類似于在電纜測試中使用的時域反射計(TDR),只不過TDR測量的是由阻抗引起的信號反射,而OTDR測量的則是由光子的反向散射引起的信號反射。反向散射是對所有光纖都有影響的一種現象,是由于光子在光纖中發生反射所引起的。

雖然目前光通信的容量已經非常大,但仍有大量應用能力閑置,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信息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并會超過現在的網絡承載能力,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努力研究更加先進的光傳輸手段。因此,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下,光通信一定會有更加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磊,裴麗.光纖通信的發展現狀和未來[J].中國科技信息.2006.(4).

篇(6)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實現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提升工藝的運行水平。電氣自動化控制是一類新型的技術,核心是電子技術,可以大面積地應用到設備行業中。電氣自動化控制的技術能力高,通過不同技術的相互配合,實現電氣自動化的運行控制,而且自動化控制是電氣運行中的核心,保障生產的精確性和運行速率。電氣自動化控制能夠以少量程序控制多個變量,各個控制對象處于相互配合的狀態,提升了系統操作的水平,監督被控對象的運行過程,期間修正被控對象的運行狀態,使其具備準確、合理的運行方式。 

2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 

2.1 智能化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下的產品、系統等,能夠根據指令智能化的完成操作,簡化操作服務的流程。智能化是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首要發展方向,正是由于智能化的要求,促使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與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相互融合,注重技術中的性能開發,體現技術控制的速率。 

2.2 節約化 

節約化發展,是指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應用中實現了節能與環保。例如: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照明系統中的應用,其可輔助使用新能源,同時控制照明燈具的使用,延長燈具的使用壽命,既可以保障能源利用的效率,又可以提高照明設備的質量。 

2.3 信息化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信息化發展,改進了技術運行的方式,使電氣自動化中,以信息控制為基礎,引進互聯網、物聯網等理論,支持電氣自動化的控制運行。 

2.4 統一化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拉近了各個行業之間的距離,融入各項技術的同時,朝向統一化的方向發展。在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作用下,行業間遵循相同的設計標準,使用方法、維護策略等,都逐步統一,在降低行業建設難度的同時,體現統一化發展的優勢[1]。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統一化發展,消除了行業之間潛在的發展矛盾,提升行業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了信息傳輸、使用的速率。 

3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 

3.1 工業 

工業是應用最廣泛的行業,因為工業規模較大,對電氣自動化控制的需求大,所以我國積極推進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工業中的應用,致力于改善傳統工業的運營方式[2]。PLC是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主要元件,其為一項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以工業企業為例,分析PLC的應用。該工業為機械制造企業,基于PLC的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為機械制造系統提供了相關的控制,PLC根據機械制造的需求,編寫了操作指令和邏輯運算程序,簡化了機械制造生產系統的操作,而且PLC的準確度高,規避了該企業生產的誤差,實現了機械制造的自動化、信息化生產,PLC寫入編程后,控制了機械制造的過程,同時控制機械制造的參數,包括尺寸、溫度信息等,按照該企業機械制造的指令,構成閉環生產方式,優化機械制造的工藝流程,而且該企業在PLC中設計了PID模塊,通過PID子程序,準確控制PLC的內部編程,預防機械制造中出現問題。 

3.2 交通業 

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交通業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在車輛運輸上,還表現在紅綠燈、監控系統等方面。車輛上的元件、器件等,基本都是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體現,提供專業的自動化控制,保障車輛通行的安全[3]。例如: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在電子眼中的應用,代替警察執法,實現自動化的違章取證,電子眼監督交通系統中的車輛運行,抓拍違法行為,提交到交通局的操作系統內,減輕了交通執法的工作負擔,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彌補了電子眼的缺陷,促使其可更準確、更快速、更清晰地實現抓拍取證,提升電子眼對交通運輸的監控能力,有效控制電子眼的運行,以免交通執法中出現漏洞。我國各地政府在交通業建設中,積極引進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完善交通監控體系,目前,測速器、屏顯等多個交通項目中,均涉及到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使用。 

3.3 農業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支持,為了推進農業的生產,引入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全面建設智能農業,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以某地區農業中的大棚種植為例,分析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該地區傳統的大棚種植,是根據農民種植經驗分配工作,一旦控制不好溫度、濕度,即會影響大棚種植的經濟效益。研究人員將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引入到大棚種植內,以育秧大棚為對象,構建智能控制系統,大棚內安裝不同屬性的無線傳感器,專門收集大棚內的環境參數,如:光照、含水量等,進行自動化的信息采集,傳感器采集的信號傳輸到控制中心,比對標準的參數指標,種植人員掌握大棚育秧的實際情況,同時根據對比結果調節大棚內的環境,遠程控制特定的設備。該大棚內部安裝了高清視頻,同樣接入到控制中心,種植人員可以隨時查看育秧的狀態,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輔助構建管理平臺,劃分為四個功能模塊,分布是傳感采集、視頻監控、智能分析和遠程控制,整體控制育秧大棚的生長環境,為幼苗的培育提供優質的環境。 

3.4 服務業 

人們對服務業的需求非常大,目的是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在電子產品上,更是體現出服務業對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需求。生活中的電子產品,大多應用了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如:智能手機、ipad、跑步機等,表明電氣自動化對服務業市場的推進作用[4]。近幾年,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由服務業的電子產品,逐步轉型到企業內,例如:餐飲服務中的“機器換人”概念,餐廳內,機器人取代人工服務,提供點菜、傳菜等服務,機器人是餐飲業的發展趨勢,表明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重要性,此項技術在“機器換人”中,起到自動化的控制作用,是機器人開發中不可缺少的技術。 

4 結束語 

電氣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表明了該項技術在行業運營中的重要性,滿足我國社會行業建設的基本需求。根據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落實發展策略,充分發揮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潛力,保障其在未來的應價值。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必須符合現代企業的需求,由此才能規范控制技術的實踐應用。

 

     

參考文獻 

[1]賢陽.應用技術的發展是工業電氣自動化系統的關鍵—2007年紐倫堡電氣自動化(系統和部件)展覽會紀實[J].自動化博覽,2008,Z1:28-30. 

[2]吳琦.煤礦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中單片機的應用[J].硅谷,2015,3:118+120. 

篇(7)

【關鍵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問題;管理策略

【Keywords】 domestic waste incineration power plant; operation; problem;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092-02

1 引言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發電原理就是使用特殊的垃圾焚燒設備,將生活垃圾倒入其中作為燃燒介質,然后利用生活垃圾燃燒后產生的能量進行發電[1]。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是一種新型的發電方式,不僅有效處理了生活垃圾,避免生活垃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還能夠用于發電,實現了資源的再次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2 生活垃圾焚燒廠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2.1 減少垃圾存放量

填埋生活垃圾是過去我國一直采取的處理生活垃圾的方式,在今天這種填埋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存量已經超過70億噸,占地面積達到了80萬畝以上。

我國正面臨著被生活垃圾包圍現象,通過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能夠焚燒絕大部分固體生活垃圾,占據著生活垃圾總量的80%以上,這無疑極大地減少了我國生活垃圾存量,而且通過焚燒的處理方式不僅能夠避免二次污染,還能夠用于發電,可謂是一舉多得。

2.2 具有明顯的節能減排效果

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對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時產生的余熱能夠再次進行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焚燒1t的生活垃圾,其產生的能量相當于0.2t左右的標準煤。

3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我國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各地相繼建設了許多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就目前來看,我國所掌握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從總體來說與國際是接軌的,但是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設備、余熱利用率的能力仍有所欠缺,需要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中部分關鍵設備仍然需要從國外采購。

4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管理策略

4.1 加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設備的研發、投入力度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水平高低與設備的先進性直接決定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運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發展前景[2]。因此,加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設備的研發投入力度非常有必要。現階段,相較于發達國家,我國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與設備仍存一定差距,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而不斷加大對生活垃圾焚燒技術與設備的研發、投入力度,在國家科技發展計劃中納入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建立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研究中心,加強與國際先進機構進行溝通交流,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以此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水平,降低垃圾焚燒設備生產成本。

政府部門應逐步完善現有的監督管理機制,健全相關制度,例如責任制度、激勵制度和懲罰制度等,明確規范運行標準,加強監管部門建設,同時逐步放開監管市場,組建專業的監測機構或吸引國外先進監測機構投資建設。另外,針對有害物質監測的問題,相關部門應逐步開展焚燒爐、尾氣凈化裝置運行工況的實時監控[3]。同時政府多部門應共同參與,協調合作,實現信息共享,使得各部門明確自身職責,充分發揮其職能。加強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檢查,對于不符合規定要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必須勒令其及時進行整改,從而確保所有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均是符合規定要求的。

4.2 建立開放、透明的全民參與制度

全民參與顧名思義就是指社會各界人士,全體民眾共同參與在其權利義務范圍內,有目的和目標的社會活動。現階段,絕大多數的民眾都很反感自己生活范圍內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究其根源就是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認識不夠全面,盲目地認為排放無法達到相關規定標準。就國外和國內焚燒垃圾發電所獲取的成果來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具有較高的可行性,但是為什么我國絕大多數民眾會持有反感態度,關鍵就在于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與運行的相關信息是否具有公開性。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政府必須加大民眾對生活垃圾焚燒技術認識的普及程度,同時建立開發、透明的全面參與制度。

4.3 提升生活垃圾綜合管理水平,制定完善應急方案

對于國際上先進的生活垃圾管理知識與經驗,我國應抱著積極學習的態度,做好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收集處理、利用等工作,在焚燒生活垃圾時,盡量剔除不適合焚燒且不能用于發電的物質。同時還應制定完善的急方案,專門針對各種突發事件,提高應急管理水平,盡量將損失減到最小。提升生活垃圾綜合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應急方案,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發展。

5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同時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管理,這樣有助于提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效率,從而促進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1、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是指以科學技術為基礎創造出新型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為了強化國際競爭力,解決地球規模的問題,就必須將科學知識、技術、手段轉化為經濟和社會層面的價值,其原動力即為創新。在創新的過程中,構思設想于各階段間循環反饋發展進化,將牽涉到大量的經濟要素與社會要素,具有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這種綜合性的復雜系統表現為創新生態系統。

創新生態系統是"面向客戶需求、協作R&D、知識產權許可、技術標準合作、戰略聯盟"為核心的基于構件模塊的知識異化、共存共生、協同進化的創新體系,具有類似自然生態系統的基本特征。

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由起點的研發理論,戰略構想為基礎,通過大學,企業,學術機構等各領域的研究開發,確立創新思維體系的核心部分。而創新思維的實證,則在各式各樣的創新型網絡相互作用的"場"內進行。創新型網絡是圍繞創新思維形成的各種正式與非正式協作關系的總結構,連同各種各樣的經濟要素和社會要素形成了"場"。在網絡化的"場"中,人才,資金,情報等創新要素相互作用,促進創新的進程,同時相應的"場"也隨之變化。即在動態變化的"場"中進行創新過程。

2、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的結構

2.1通過創新生態系統解決全球化問題

在全球化進程加速和愈演愈烈的國際競爭背景下,各個國家為了維持自身發展,爭相推進國家創新生態系統(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NIES)的結構擴展。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各國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廣到國家所在地域范圍,進一步推廣到全球層面,構筑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成了當務之急。

2.2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的框架結構

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Global Innovation EcoSystem,GIES)不局限于各國國內,在世界規模的系統環境下,科學技術、市場、社會、人才、制度、資金等積極地相互作用,積極推進國際性的生態系統結構的形成,實現社會和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GIES主要由三方面的要素構成。

(1)"場"的推動要素,即科學技術、市場和社會。

(2)"場"的構成要素,即人才、制度、資金。

(3)"場"的構成要素的調整,國際協作框架下的公共部門以及企業部門。

三方面的要素相互作用,促成創新過程,通過對已有實例的分析,把握動態要素的活動方向,可以對GIES下的新型創新項目提供支持。

3、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環境下中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動向

3.1 GIES環境下中國太陽能產業的不均衡問題

中國太陽能產業近幾年來雖呈現出較快的發展勢頭,但發展速度依然緩慢,太陽能產業與市場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均衡,不符合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能源計劃與環境產業的步調。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國內太陽能市場的發展程度遠低于產業自身發展,對中國能源產業產生不利因素的同時,也不利于維持太陽能產業的健康發展。太陽能產業的成長不僅需要一個良好的國際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良好的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成長不僅為國內產業提供新的成長空間,還將解決非太陽能用電區域內的電力問題,對改善中國能源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

研究開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脆弱。近年來,多數企業設置自身的研發中心,并與國內外的大學和科研機關進行緊密的合作,各級政府在太陽能的研究領域投入也明顯加大。中國太陽能領域的科研能力不足,產學研交流不足的情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技術水平和人才培養結構的落后,中國太陽能產業的研發能力依然很薄弱,同時存在自主創新不足的問題。企業技術人才的明顯不足,導致了對國際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更新更加困難。在激烈的國際競爭氛圍下,加速人才培養,提高中國自主創新能力是當務之急,也是重要的戰略性任務。

3.2 GIES環境下對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的建議

GIES是NIES基礎上的逐步擴展,當前國際太陽能產業的高速發展帶動了中國太陽能產業,給中國太陽能產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國際氛圍。這也要求中國太陽能產業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應該優先健全國內市場,積極調整國內市場結構,加強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扶持,以內在市場推動海外市場發展,真正成為太陽能產業的大國強國。所以,針對GIES環境下,中國太陽能產業提出以下建議:

強化太陽能發電的戰略研究。集合專家學者對世界與中國的能源形勢進行深入研究,準確捕捉世界太陽能發電的發展趨勢和行進路線。據此規劃中國太陽能發電產業的中長期科學發展計劃,并且該計劃與低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一致。

強化支援太陽能發電技術,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太陽能發電成本削減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大科技投入,加強中國太陽能技術力,加速太陽能成本的削減。重點支援多晶硅制造的核心技術開發,提高中國太陽能電池多晶硅制造技術水準。

建設國家級的太陽能技術研究機構,提高中國太陽能自主研發能力。設立國家級的太陽能技術研發機關,是提高中國自主研發能力的重要途徑,從技術面和政策面上對太陽能發電技術和產業提供最直接的科學指導。

強化太陽能發電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提高全民對太陽能發電的認識,同時應在大學等教育機構設立與太陽能相關聯的專門學科,培養優秀人才。

強化太陽能技術的國際交流合作,尤其是在法制層面上,使中國太陽能發電的法律構造和體系健全化,強化中國太陽能發電相關法規以及實施細則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在科技,人才,資源和協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不僅可以促進中國太陽能發電技術水平和產業水準的提高,同時也將對中國和世界的能源可持續發展和低碳社會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4、結論

在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全球化創新生態系統尋求聯合性的技術創新,產品交流,政策上的,推動世界市場的發展,解決社會問題。通過對太陽能產業發展動向的分析,根據先進國的動向發現中國太陽能產業尚存在的問題,結合GIES的諸要素基準,不斷完善發展國內市場環境,使中國太陽能產業發展更加均衡,更加切合低碳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準則。

參考文獻

【1】竹下壽英:「エネルギー技術開発政策の評価,エネルギー??資源,Vol.20, No.2 131-138 (平11-3)

【2】生駒俊明, イノベーションと國際競爭力, 學術の動向, 2006 年12 月號 (2006).

【3】 David PA, Hall BH, Toole AA. 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 A review of the econometric evidence (2000).

【4】中國新能源網newenergy.org.cn/2009-2-19.

篇(9)

風力發電

目前,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成為風能設備最大的生產國。隨著國內風電產業鏈日臻完善、研究規模不斷擴大,成本下降非常顯著,競爭力也逐漸增強,但是在產業鏈最上游的新型材料及半導體器件(控制芯片、電力電子器件等)研究方面仍較落后,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中下游的風電整機制造、關鍵零部件配套(發電機、電控、傳動系統等)以及并網技術領域。

沈陽工業大學在風電整機制造方面具有很強的實力,是我國最早從事風力發電技術研究的少數高校之一,設置有風能技術研究所,師資力量完善,先后承擔過多項大型橫、縱向課題,成果顯著。其設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MW風電機組實現了產業化,占據一定的市場地位,產學研結合能力很強。

華北電力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唯一的以電力為學科特色的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家“可再生能源學院”,下設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未來還將籌備生物質發電和太陽能利用專業。研究內容以大容量風力發電接入,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為主,主要研究包括:風電場建模與仿真、風能資源測量與評估、風力發電機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風力發電機組只能控制與優化運行、低速風能利用策略與先進風力發電理論,充分發揮了其在電力系統方面的優勢。

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借助其在機械傳動領域的優勢,在風電機組齒輪箱設計、動態特性研究、工作模態測量及制造工藝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且產學研結合。

汕頭大學新能源研究所在大型風電機組空氣動力學、結構強度及結構動力學研究方面頗有作為,自行開發了大型風力機優化設計系列軟件。

浙江大學流體傳動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對風力發電系統中的液壓技術有深入研究,包括風機制動系統、定槳距控制和變槳距控制等。

同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在風電機組葉片動力學分析、結構優化設計、剛柔耦合系統模型分析方面經驗豐富。

東南大學在風力發電機研究、設計方面走在前列。近期又集合學校優勢學科,建立了風力發電研究中心,致力于以風力發電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及應用技術的基礎研究。

電控方面,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科院電工所都有很強的實力。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原名電機工程系,歷史悠悠,師資力量雄厚,在風電接入對電力系統影響、風電機組建模仿真、風電變流器設計及控制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早期隸屬于鐵道部,主要服務于我國軌道交通電傳動裝備產業,在大功率電力電子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研究實力在國內高校處于領先地位。新能源研究所成立后從事大功率風電機組(直驅或雙饋)并網變流器、中大功率光伏發電逆變器、風電機組仿真及主控系統、微網技術研究,產學研結合能力很強。中科院電工所新能源發電技術研究組是國內最早研究風力發電、太陽光伏發電的單位之一,其大型并網風電機組控制及變流技術、變槳距控制技術以及風電場集中和遠程監控技術等較成熟,還有一些特色研究工作包括:風/光互補、風/柴系統及其控制逆變技術、控制逆變技術等。

光伏發電

光伏發電具有系統簡單以及維護方便等特點,應用面較廣,現在全球裝機總容量已經開始追趕傳統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主要分為并網電源系統和離網電源系統,目前大規模使用的主要是并網系統,一般包括光伏電池組件、光伏逆變器、配電柜、監控系統等。其中光伏電池組件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光伏逆變器與風能變流器類似,可以將光伏電池組件產生的不穩定電能變成穩定的電能并入電網。

我國光伏業正處在爆發式增長期,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光伏電池廠商占全球總電池產量59%的份額。與風電產業鏈類似,除了最上游的化合物、硅片提純、加工外,我國已形成了較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包括晶體硅、薄膜電池片及組件加工、光伏逆變器、系統集成、能源投資商等。

國內高校對于光伏系統研究主要集中于工程應用方面,合肥工業大學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的專門從事光伏系統技術研究的國家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掛靠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主要從事光伏組件建模及仿真、光伏逆變器設計及控制、工程化應用等研究工作,產學研結合較好,承擔多個大型光伏電站設計工作。

海外院校

由于新能源行業涉及領域多、范圍廣,以及我國新能源行業開始起步,人才的缺乏已經成為極為突出的問題,國家、社會、高校、企業都在積極努力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學生的擇校就業也因此變得十分靈活。同時,也因為剛剛起步,目前面臨的多是工程應用技術類問題,因此我們的相關研究工作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從前面的介紹也可以看出,在新能源上游高端領域,由于技術壁壘很高,國內的研究工作相對較少,但是可以選擇留學歐美高校,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光伏研究中心,由有著“太陽能之父”之稱的馬丁·格林教授領導,專注光伏電池的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起,30年間畢業于新南威爾士大學光伏中心的中國留學生已經撐起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半壁江山。如今,在屈指可數的幾大領頭光伏企業中——尚德、中電光伏、英利、賽維LDK都有新南威爾士大學畢業生的身影,其科研實力可見一斑。

在歐洲,各國都十分重視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作為生態村理念的首創國,丹麥是能源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國家之一。早在2006年,我國就與丹麥簽署了“可再生能源”合作項目,國內許多高校分別與丹麥高校開展聯系。丹麥奧爾堡大學能源技術學院在風力發電、分布式發電、電力系統、電力電子及控制技術等領域有深入研究經驗,并且與許多國家和組織開展合作,產學研實力很強。特別是在風力發電領域優勢突出,核心研究領域包括:風力發電機組及風電場的控制與監測、仿真、設計、優化。

隨著新能源技術發展以及各項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開發利用新能源的成本將明顯下降,為人類清潔能源利用和產業結構升級帶來歷史性機遇,新能源終將成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

Tips: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優勢院校

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郭棟梁

該專業重點是研究與開發新一代高性能綠色能源材料、技術和器件(如通訊、汽車、醫療領域的動力電源),發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鋰離子電池材料、新型燃料電池材料和新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學術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設置,主要依托化學化工學院,跨能源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等多個學科,擬培養能掌握新能源材料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工程技術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組成、結構、性能的測試技術與分析方法,了解新能源材料科學的發展方向,具備開發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藝、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基本能力的新能源材料專門人才。畢業生可在化學能源、太陽能及儲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技術開發、工藝設計等方面工作,也可繼續攻讀新能源材料及相關學科高層次專業學位。

新能源技術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中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五個技術領域之一,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是實現新能源的轉化和利用以及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關鍵。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本科專業是適應我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是由材料、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多學科交叉,以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及其器件設計、制備工程技術為培養特色的戰略性新興專業。

高校特色:

華東理工大學

以半導體材料技術、化學電源技術、太陽電池技術等為特色。未來就業集中在光伏太陽能、新能源開發和利用以及半導體材料器件的設計、化學電池開發等。

東南大學

依托電子科學與技術大類專業背景,專業內容側重光電子材料及其應用方面,主要針對太陽能材料制備、檢測和應用,可以拓展到生物能等其他新能源。

四川大學

篇(10)

微網是一種由負荷和各種微型電源共同組成的系統,它可以同時提供電能和熱量。光伏微網發電技術是介于離網型光伏發電和并網型光伏發電之間的前沿技術,既結合了兩種技術優點,又克服了并網型光伏發電只能將能量輸送到電網所帶來的缺陷,并且可以解決離網型光伏發電效率低下的問題,在國際上受到了廣泛的重視,有實際的研究價值。

1.微網逆變器的工作模式

1.1 并網工作模式

在太陽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微網逆變器一般工作于并網模式,除了保證本地重要負載正常工作外,還可把多余的電能輸送給電網,可等效于傳統的并網型逆變器。

根據控制對象的不同,并網逆變器的輸出控制方式有電壓控制和電流控制兩種,在逆變器與電網進行并聯運行時,電網可看作一個容量無窮大的交流電壓源,如果用電壓型控制,則與電網之間很容易產生環流,所以并網逆變器的輸出經常采用電流型控制,只要將逆變器的輸出電流跟蹤電網電壓,同時設定輸出電流的大小,就可以實現穩定并網運行,其控制方法相對簡單,效果也較好。

1.2 離網工作模式

具有離網單獨運行的能力是微網逆變器最重要的特點之一。當電網出現故障時,信號采樣電流檢測到電網故障,發出電網故障信號,經過DSP處理,發出指令,微網逆變器切換到離網模式,通過斷開靜態開關,利用蓄電池的儲能,為本地重要負荷提供不間斷供電,保證重要負荷供電的可靠與穩定。

微網逆變器離網運行的輸出控制法也可分為電流型控制法和電壓型控制法。電壓型控制法一般是以輸出電容電壓作為受控目標,整個系統可等效為一個內阻很小的受控電壓源。只需要微網逆變器輸出與電網電壓同頻同幅的電壓信號,就可以滿足重要負荷在額定電壓下正常工作。

2.離網運行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逆變器獨立運行控制系統電路框圖如圖1所示,圖中采用的是電壓閉環控制方法。電壓閉環控法是用給定電壓與輸出負載電壓的實時值進行比較,兩者的差值經PI控制器調節,PI控制器輸出再與正弦波比較,最后輸出PWM信號去驅動功率開關器件來改變逆變器橋的開關狀態。

電壓控制策略的控制對象雖然是輸出電壓,但是由于逆變器在并網運行時,一般通過調節輸出電流以達到其輸出功率調節的目標。在這種并網控制策略下,主要是通過模擬或數字采樣得到逆變器輸出電流的大小,一般以其平均值作為反饋量來控制輸出電壓的大小。狀態空間平均法是基于輸出頻率遠小于開關頻率的情況下,在一個開關周期內,用變量的平均值代替其瞬時值,從而得到連續狀態空間平均模型。建立頻域傳遞函數,其中為電感,為電容,則有負載電壓和逆變器輸出電壓的關系為:

(1)

采用SPWM調制時,逆變器輸出電壓的基波幅值U可以表示為:

(2)

其中為正弦參考波幅值,為三角載波幅值,M為調制比,其中在SPWM中,載波頻率遠高于輸出頻率時,由式(1)可將逆變橋看成一個比例環節,比例系數可以表示為,則:

(3)

即為微網逆變器離網運行時輸入和輸出的傳遞函數。

3.并網運行模式控制策略分析

逆變器并網運行控制系統電路框圖如圖2所示,圖中采用的是瞬時電流比較法。該控制策略是將并網逆變器的輸出電流與參考電流比較后,通過PID調節,再與高頻三角波進行比較,從而生成SPWM信號來控制逆變器的輸出電流。

在逆變器并網運行模式下,如果輸出電流的采樣系數取值適當,正弦參考波和三角波的取值可與獨立運行模式下相同,當逆變器的最大輸出功率為,并網工作時市電電壓有效值為220V,則其額定輸出電流峰值為,正弦波的幅值為。

4.仿真

本論文對5kW光伏微網逆變器利用Matlab進行系統仿真,將前級MPPT部分輸出的電壓看成一個恒壓源,設置直流母線電壓峰值為一恒定值。

4.1 離網運行時的仿真

離網模式運行時,將系統的仿真參數設計如下:輸入直流電壓:350V,電網電壓:220VAC,額定負載:9.6Ω,額定輸出電流:22.7A,額定輸出功率:5KW,并網電流基波頻率:50HZ,開關頻率:20KHZ,L=1mH,R=10Ω,發C=10μF,PI調節器的參數:KP=10,KI=2。得到仿真結果如下。

從圖3可以看出,微網逆變器離網運行時,負載電壓波形有效值為220V,頻率為50Hz,負載電流波形與電壓波形同頻同相。從圖4中可以看出,在0.06s負載從零變成滿載時,電壓波形出現短暫的跌落;而電流波形,則發生跳變。

4.2 并網運行時的仿真

并網模式運行時,采用基于SPWM三角波比較法控制,通過改變調制比M,穩定重要負荷的電壓。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軟件,建立了單相逆變器電壓閉環仿真電路。PI調節器的參數:Kp=20,Ki=0.1,KD=0.001。

從圖5可以看出,微網逆變器并網運行時,負載電流波形與電壓波形同頻同相,圖6可以看出,在0.05s負載突變時,負載電壓波形穩定,電流波形發生跳變。

4.3 兩種模式進行切換仿真

從圖7可以看出,在0.1s從離網切換到并網模式時,負載電壓和電流波形沒有變化,波形平滑。可見,在零點時刻微網逆變器從離網模式切換到并網模式,可以有限地減小環流。從圖8可以看出,在0.1s從離網切換到并網模式時,負載電壓和電流波形沒有變化,只是在切換點附近,稍微有些毛刺。

5.總結

本論文對光伏微網逆變器的并網運行和離網運行雙模式的控制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和研究,針對其實際工作情況,確定了在并網工作模式下的瞬時電流控制策略和在離網工作模式下的電壓閉環控制策略。并對并網和離網模式以及兩種模式之間的相互切換進行了仿真,仿真結果皆驗證了所設計控制系統的正確性與可行性,并具有較好的動態性能和穩態性能。

參考文獻

[1]國海,蘇建徽,張國榮.微電網技術研究現狀[J].四川電力技術,2009,32(2):1-13.

[2]趙宏偉,吳濤濤.基于分布式電源的微網技術[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08,20(1):121-123.

[3]吳杰.光伏并網/獨立供電兩用逆變電源的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05.

[4]朱丹.微網系統逆變電源的建模與實現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0.

[5]Nikos Hatziargyriou,Hiroshi Asano,Reza Iravani, ChrisMarnay.Microgrids[J].IEEEpower&energy magazine,2007(7-8).

上一篇: 助理工程師工作總結 下一篇: 創意教務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本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一区二 | 性色一区二区三 | 免费国产午夜电影视频 | 特黄特色的大片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主女国产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