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1-05 05:49: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思政元素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思政元素論文

篇(1)

一、高中生誠信現狀及表現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學生的誠信或道德問題,這其中包括普通百姓、專家學者甚至政府官員,當然學生本身、家長以及教師對這個問題也都尤為關注,由此凸顯出學生誠信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人們對學生誠信或道德問題的關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業中的誠信問題。在目前的教育體制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高考的壓力迫使學生不得不注重對學習成績的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自身的各項利益都有著緊密關聯。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從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得到比較積極的評價或反饋;而成績不好的學生所得到的評價或反饋中則以消極的居多。這些也迫使學生不得不重視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促使他們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的成績,從而能夠得到更多正向的評價或反饋。一些學生平時不好好學習,每到作業和考試的時候只有試圖去抄襲別人的答案;尤其是在比較重要的考試時,作弊現象可謂是屢禁不止,一些學生為了得到較好的成績,采取夾帶、偷看、收買別人的答案甚至偷盜試卷等不誠實的手段這不僅會影響到他們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還會妨礙整個青少年群體的健康發展。

(二)日常行為中的誠信問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所表現出來的誠信與否,也逐步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能夠做到誠信就可以了,但事實恰好與此相反,要想提高自己的誠信水平,需要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時還要持之以恒。“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只有從一些看似“小”的事情上做到誠信,才有可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誠信水平。但在實際生活中,仍有不少人不能做到這一點,比如亂闖紅燈、隨地吐痰等。除此之外,學生在經濟、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表現也不盡人意。不少學生為了獲取較多的零用錢,不惜欺騙自己的父母,甚至老師和同學。在人際關系上,主要是同學彼此之間不很信任,不愿意說真話。學業誠信確實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誠信也不容忽視,因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人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讓人在德智體等各個方面都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思想品德中的誠信問題。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必不可少的。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我們的祖先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年輕一代要在揚棄的基礎上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思想品德觀。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強調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勤儉節約、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敢于奉獻的精神和作風仍然必不可少。如今,不少中小學生都不完全具備或養成上述優秀的品質。在學校,鋪張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至于艱苦樸素的作風,更是很少學生能夠養成了。

二、高中生誠信問題存在的原因

1、高中生自身的特點。高中生一般處于16-19的年齡階段,正在向成熟的青年期邁進,因而思想具有極大的可塑性。他們朝氣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接觸的社會面不斷拓寬,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多,對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很感興趣,心理上呈現一種社會化趨勢。同時又受自身學識和社會閱歷所限,缺乏社會生活經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之中,思想容易走向片面和極端化,感情容易沖動,如果不能用正確的認識去指導自己的行動,也可能因一時的沖動而導致盲目的不理智的行為,因而需要及時的引導。

2、思想政治課教學對誠信教育重視不夠。教師在誠信道德教育中居于主導地位,責任重大。由于升學率的壓力和主觀認識上的偏差,很多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的文化功能情有獨鐘,而忽視誠信教育,特別是自從高考3+x改革后,政史地三科綜合,思想政治課的地位有所下降,家長、學校、學生本人都越來越不重視思想政治課,這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積極性大大受挫,他們很少再去研究德育工作的效率,而更關心的是本學科在高考中名次、成績。這種認識上的錯位其結果必然損壞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工作乃至整個學校德育的運轉。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強化誠信教育的主要對策

1、挖掘教材中有關誠信教育的內容,強化誠信教育。教材是學習誠信道德的主要材料,是落實誠信教育的基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中心任務就是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依托,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是國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學文化知識在教育行為中的表現,它包括了教師教育過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師與學生開展誠信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基本知識源,可以說,教材是教育過程的核心組成部分。

篇(2)

中圖分類號:J01 文獻標識碼:A

德國哲學家鮑姆加通將美學和邏輯學相區分,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已標志著美學自身的合法性,克羅齊最終完成了美學合法性的確立。在克羅齊之后,卡西爾對語言、神話(宗教)、藝術、科學等各種文化形式的本體論研究,提出美和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性符號形式的觀點,完成了藝術符號自律性的闡釋,最終確定了各種文化形式的合法性基礎。卡西爾將人類文化視為多樣統一的哲學理念,直接影響著蘇珊·朗格整體觀下符號論美學理論的構建。

一、符號整體觀

蘇珊·朗格整體論美學思想資源極其豐富,但對其產生深刻廣泛影響的莫過于卡西爾的文化哲學整體觀。朗格曾誠懇而謙卑地說過:“是卡西爾——雖然他本人從不認為自己是美學家——在其廣博的沒有偏見的對符號形式的研究中,開鑿出這座建筑的拱心石;至于我,則將要把這塊拱心石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以連接并支撐我們迄今所曾建造的工程。”[1](P.477)這里的“拱心石”是人們所熟知的,即卡西爾的符號論。但一直被人們所忽略的問題是,這“適當的位置”在朗格藝術哲學理論構建中到底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其實這“適當的位置”就是朗格從她的老師卡西爾那兒秉承過來的文化哲學理念——現代科學整體觀。朗格如同卡西爾一樣,將現代科學整體觀作為自己理論構建的哲學基石,而卡西爾的符號論只是朗格美學理論展開的關鍵詞。作為新康德主義者,卡西爾遵循康德的“批判哲學”路徑,繼承并發展了康德的圖式論思想,構建了在20世紀產生重大影響的符號文化哲學體系。“圖式”是康德哲學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起溝通聯結作用的一種認知的形式結構。它是一種“把知性概念在其運用中限制于其上的感性的這種形式的和純粹的條件”[2](P.140),正因“圖式”這一感性條件,純粹知性概念才得以運用。但在現代科學整體觀的影響下,卡西爾已經不滿足康德的“圖式”思想,認為康德的“圖式”缺乏一種伸展性,只是囿于自然科學的狹義范圍。卡西爾試圖將康德的“圖式”擴展為能說明人類諸種文化的“符號形式”。卡西爾認為,人類文化所創造的一切符號形式,無論是神話(宗教)的、藝術的還是歷史的,都和自然科學所描述的世界圖景同樣是真實的,并非實證的才是科學的。卡西爾以符號的獨特視角為起點,切入人類文化的各個扇面,通過對各類人類文化基本特征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人是符號的動物”的著名論斷。那么,“符號”在卡西爾的理論中又作何解釋呢?卡西爾告訴我們:“所有在某種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為知覺所揭示出意義的一切現象都是符號,尤其是當知覺作為對某些事物的描繪或作為意義的體現、并對意義作出揭示之時,更是如此。”[3](P.109)這樣,符號不僅能像康德的圖式那樣在科學認知中起中介作用,構想自然界的景觀,而且也能在人類文化諸形式中顯現出人應有的世界。神話(宗教)、藝術、歷史與科學等都是人類文化打開的不同扇面,各自體現了文化本原性的賦形力量。由此我們可知,人的本質力量是通過符號活動得以對象化的,文化的符號形式展示了人自身不斷發展與完善的歷史過程。卡西爾對符號論的研究方法盡管是分析的,但他的人類文化觀則是以整體論統攝的。卡西爾認為,雖然人類文化形式的符號極其豐富而且多變,但只要我們堅守整體觀就能對諸文化形式進行整體的把握。因為“一種‘人的哲學’一定是這樣一種哲學:它能使我們洞見這些人類活動各自的基本結構,同時又能使我們把這些活動理解為一個有機整體。”[4](P.107)在此,卡西爾運用現代科學整體觀,把具有抽象化的圖式與功能在于象征某種意義的符號統一了起來,把康德哲學中只有在科學范圍內才具有的“真實性”擴大到了人類全部文化領域,以獨特的符號形式作為文化哲學的邏輯起點,闡釋了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卡西爾試圖用符號整體統一諸文化形式的構想,為朗格研究藝術哲學夯實了整體觀的哲學基礎。可是,朗格并沒有沿著卡西爾的邏輯路線將藝術哲學理論建構于符號的理性方面,而是從符號的原始功能入手進入到符號的感性方面。卡西爾用分析的方法對思維邏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將諸文化符號形式分為邏輯符號和非邏輯符號兩大類。朗格通過細致的考察,認為卡西爾關于符號兩分法中的非邏輯符號可以置換為表現性符號。即所有的符號都存在傳達形式的問題,作為藝術的傳達形式不宜使用“非邏輯符號”這一概念,因為它過于寬泛,沒有揭示出藝術獨特的本質特征。符號應分為推理性符號和表現性符號,唯有如此,我們方能在整體論語境下給藝術一個自足的空間。推理性符號將我們導向“外部的客觀現實”的描述,幫助人類探索外部世界發展的模式;而作為表現性符號則將我們導向“內部的主觀現實”,使我們內在的主觀情感顯現為感性的世界,體驗情感發生的全過程,本真地把握生命的生成運動。朗格在其藝術哲學的研究過程中,自覺地將科學與人文兩大文化形式進行整體性觀照。朗格的看法是,藝術雖然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以抽象思維方式為主,但它在根本性上與自然科學達成一致。兩者因文化的歷史發展曾作暫時的揖別,但最終它們將會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某一個契合點上再次攜手共進。藝術家相對的原則是藝術這個有機的整體,如同科學理論構建中整體性訴求一樣。在藝術作品中,人的生命力彰顯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藝術的形式是作為一個整體性符號顯現在人們面前的,其中每一個符號都不能脫離整體而存在:二是藝術的各符號之間保持自足的契合,不能假借“創造”之名,隨意地割裂。否則,生命形式只能是一種碎片化的人為拼湊。因為藝術遵循的是符號構形,借助直覺思維“言說”著推理性符號不能言說的東西。藝術的符號形式之所以能夠傳達出我們的情感世界,正是這一符號形式與我們的情感世界有著邏輯類似性的緣故。“藝術形式與我們的感覺、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動態形式是同構的形式。……以至于在人們看來,符號與符號表現的意義似乎就是同一種東西。”[5](P.24)藝術就是通過感性賦形將我們情感世界顯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形式,這種形式不僅是一種邏輯的形式,更是一種生命的形式。朗格進一步指出,不管是推理性符號還是表現性符號,都存在著非理性的直覺。直覺是新的思想產生和釋放的過程,是一種比思想更深刻的思想。直覺思維在人類思維活動中占據著本源性地位,直覺思維滲透在人類的一切符號活動和文化形式之中,是一種不須經過推理過程而達到對現實把握的特殊認識,凡是文理相通的人無不具有高度的直覺能力。表現性符號中的直覺不是可供理性思維的概念,而是具體的感性表現形式。在藝術具體的感性表現形式中,藝術所創造的符號無疑是一種虛幻意象。這就意味著藝術的虛幻意象是一種具體的抽象,是思維外在傳達的一種特殊的形式。它如同科學中的直覺一樣,引導藝術家越過邏輯思維的理性制約,而直達創造之物的內在本真。藝術直覺形式不是對各種形式要素的機械組合,而是依照藝術家的最終目的荷載意義。像舞蹈,它的符號形式絕不是實體的人的物理運動與組合,而是虛構出來的表現生命力的一種自由的創造,是人的一種純粹的直覺表現形式,它連接著我們整個的生命運動,讓我們從不可分割的文化整體意象中感知生命的意義。

二、形式整體觀

卡西爾將符號視作其文化哲學的支撐概念,但符號何以認知?在卡西爾看來,我們認知符號的途徑便是形式。如果沒有符號形式的有效傳達,就連自然科學中的物理學定律和關系都是不可思議的。卡西爾在談論藝術時指出,藝術是感性的符號形式創造,這種形式不是別的形式乃是一種生命的形式。“生命形式”這個概念是卡西爾在他的三卷本《符號形式哲學》中首次提出來的,雖然卡西爾在這部著作中對藝術沒有進行具體地闡述,但是有關藝術本質的問題,卡西爾顯然已經有了根本性的哲學把握。當卡西爾文化哲學理論形成體系并發展成熟時,這一問題便在他晚期的《人論》中得到了具體集中的探討。卡西爾通過康德的《論德國建筑》以佐證自己關于藝術是生命形式創造的觀點:“藝術早在其成為美之前,就已經是構形的了,……人有一種構形的本性,一旦他的生存變得安定之后,這種本性立刻就活躍起來。”[4](P.21-222)卡西爾主張,包括科學在內的各種文化形式都是人類精神自由創造活動的不同表現形式。這些形式體現了人類精神創造的不同力量、結構和組織原則,共同構造了人的經驗世界。因此,只有通過對各種文化形式的特殊結構和規則的深入研究,才能揭示人的完整的精神結構。藝術形式并不是牛頓式的機械排列,倒是諸矛盾張力經由作家的整體觀照而獲得的內在和諧。即便我們否定藝術創作的整體和諧預設,但我們在接受藝術文本時仍然會運用整體觀念。把藝術僅僅視作一種自足的語詞存在,顯然是狹隘的、不合適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尋找各獨立存在的外在聯系與內在關聯,從整體的語境中指稱存在的角色并賦予其語義。當一部作品離開了其存在的整體語境時,它什么也不能被指稱,只是一堆無法顯現意義的孤立符號。卡西爾的藝術形式整體觀直接影響著朗格對現代美學思潮的反思。朗格認為,符號不僅是世界的表征,也是人類能動把握世界的有效方法。人類的經驗材料通過直覺賦予形式,直覺將內容與形式統一起來。雖然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對藝術本質一次嘗試性的解釋,但其解釋的意義顯得缺乏邏輯的清晰度,且帶有神秘主義的玄惑。朗格在借鑒傳統美學理論時,以綜合發展的眼光從符號整體論角度對藝術作了新的界定。朗格在其1953年出版的《情感與形式》中明確地指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 [1](P.51)因為“藝術品本質上是一種表現情感的形式,它們所表現的正是人類情感的本質。”[5](P.7)朗格借用現代物理科學中“場”的理論構想,在藝術研究中創造了一個“藝術場”的概念。物理學中的“場”是指一個限定的域,是一種整體的存在。場中的每個部分的性質都由場的整體性質決定,但場的整體性質并非其各個部分性質簡單相加或算術總和。從藝術哲學角度理解,“藝術場”是指文本與一切文化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朗格認為,近代科學有礙于這種個性的平衡發展,因為它過于偏重知識的分析和追求公式化的材料。雖然科學的抽象化是必然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科學的抽象總有自身的限度,科學理論是看不見的,它需要形象化的外在傳達。即便是所謂的抽象的符號,也需要一種形象化的陳述。藝術如同其它文化形式都是符號的表征,只是各種文化形式的構成方式不同而已。我們要想更好地認識藝術的本質,就不能只是在藝術這個圈子里轉悠。我們不但要走進去,還要能走出來,看看藝術生存的環境是什么樣。藝術哲學應具備現代科學整體觀,像克羅齊的表現直覺說只是一種單純的心理學表現,其實藝術符號的表現除此之外,同時還存在著邏輯的表現。因為藝術并不是情感本身,只有當情感與形式形成一個有機的生命整體,藝術才是我們可以觀賞的特殊符號形式。而這種特殊符號形式的獲得,無疑離不開藝術的抽象原則。當美學不能給藝術存在形式一個合法性的描述,就意味著它喪失了描述和被描述之間的內在邏輯與外在邏輯的一致性。為了讓美學研究具有辨證的有效性,必須將藝術這一文化存在從復雜的文化背景中抽繹出純粹的自足的形式,同時還得將其放回生成的文化語境之中。而以往各種流行的美學理論并不符合描述合法性條件的要求,且他們的研究范圍是狹隘的,研究的方式方法是封閉的。朗格如同她的老師卡西爾一樣有著很好的自然科學基礎,對格式塔心理學是相當諳熟的。朗格從該理論完形概念入手,在其《情感與形式》中為我們進行了極為細致的邏輯梳理。朗格指出,藝術家的創作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起初往往是捕捉到一個由整體文化長期蘊育而成的“意念”。藝術家在“意念”指導下逐步對物理世界進行處理和心靈世界的轉化,隨著藝術家的想象力的不斷展開而得以造型,從而將藝術中的符號表現為整體性的藝術符號。藝術家“面對著造成其各種不同功能的影響,它似乎堅持著自己最初的目的,并從自己真正的主干中創造出變型,而不是用別的什么東西簡單地取代它”[1](P.141)。這就像音樂基質具有結構有機統一性似的,無論是音調和諧、節奏重復,還是旋律進行,樂句起止,作為整體藝術的符號無疑要遵從音樂基質的有機形式。這種藝術符號形式恰似生命原動力的血脈,讓各藝術中的符號彼此關聯著,共同形成一個承載著生命力推動的合力,使藝術品的表現性形式臻于完形。一個真正具備創造能力的音樂家從不機械地單一地處理音樂符號,而是將每一符號的選擇始終把握在整體音樂的形式構成之中,讓獨立的音樂符號與其它每一音樂符號達成一種畢達哥拉斯式的內在和諧。對于藝術自足來說,藝術是自洽的、封閉的。但對于人類整體文化構成來說,它又是開放著的。因為“具有有機聯系和生命節奏的抽象形式只不過是整個情感表現的小小組成部分,而且自始至終都是以潛在的形式存在于這個大的整體之中”[5](P.171)。在這個裂變的時代,藝術企圖以破碎的意象昭示被遮蔽的世界。但它已無力揭去面紗,獲得神諭。它只能放棄終極意義追求,讓意義無限推遲出場。而朗格在卡西爾藝術整體論影響下所建構的符號論美學,讓差異之物走向歷史的前臺,從生活的碎片之中發現其意義總體性的可能,完成了藝術范式的重大轉換,在有關后現代藝術的一片喧嘩聲中,為我們作出了藝術重構的超越性回答。

三、文化整體觀20世紀后半葉的后現代文化似乎君臨天下,在其碎片化的熱炒聲中忽略了德國哲學卡西爾文化哲學對當下文化運動的特殊貢獻。卡西爾和德國古典哲學家一樣,都將目光聚焦于人類精神的自我認識。但與德國古典哲學家不同的是,卡西爾并沒有將理性歸結為人類精神唯一的決定因素。卡西爾認為,人類精神是一個兼容情感、直覺和思維在內的有機整體,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人性整體構成的必要部分,不能簡單地將它們中的一項化約為另一項的支配物,語言、藝術、宗教、科學等都是人類整體文化演化過程中的不同存在形式。各種文化形式都開啟了一個簇新的地平線,展示了人性發展歷史的新視面。雖然各種文化形式都有其特殊品性與結構,但從功能方面看,各文化形式是具有內在聯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任何理論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預設與構想,同樣,“一個文化哲學是從這樣的假設出發的:人類文化的世界并不是雜亂紛離的事實之單純集結。它試圖把這些事實理解為一種體系,理解為一個有機的整體。”[4](P.348)哲學是萬科之母,盡管科學實證主義極力懸置哲學在科學中應有的話語權,但科學發展史告訴我們,所有偉大的科學家都有深厚的哲學基礎。哲學并不是對單純的事實搜集,從中歸納出邏輯的結果,而是試圖把這些雜亂的事實理解為有著內在邏輯聯系的整體,于這整體之中對世界進行根本性的追問。卡西爾的文化哲學給自己提出的任務是,“它的出發點和它的工作前提體現在這種信念上:各種各樣表面上四散開的射線都可以被聚攏來并且引向一個共同的焦點。在這里事實被化為各種形式,而這些形式本身則被假定為具有一種內在的統一性。”[4](P.348)在卡西爾看來,人類文化是有機體的整體,它處于永恒的創造過程之中。構成我們生活的不只是原初的物質或客觀實體,而是由性質與關系構成的符號“有機體”。世界的實在性在于它的符號構建,符號就是世界,世界就是符號。有機體的根本特征是符號的構建活動,而這一構建過程是有機體各元素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創生過程。卡西爾在《符號形式哲學》中明確地指出,我們既不能形而上學地描述人的突出特征,也不能靠物理科學揭示人的本性。要想真實地界定人的本性,只能從人的“勞作”入手。“勞作”既是人的起點,同時又是人的終點。正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所生成的體系,劃定了“人性”的圓周。歷史不是既成不變的“事實”,它是具有生成性的“事件”,而歷史的生成性全在于人的創造性。盡管不同時期或同一時期不同群體各自的創造對象不同,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它總是離不開形而上學總體性的預設,因文化功能的統一性必然地趨向于一個共同的目標。人類的一切文化形式都是這個圓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所見到的是已經打開的扇面,還存在著被遮蔽或正在逐漸打開的扇面,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文化的一個有機整體。正如笛卡爾在《第一哲學沉思集》所說的那樣,當人們審視上帝的作品是否完美時,不應該只將一個造物孤立起來看,而應該把上帝所有的造物都合起來看。只有當我們以有機整體的文化哲學視野瞭望這個世界時,我們才能真正展示人性的廣度和深度,從而最終展現出一部人類精神文化生成的整個發展史。卡西爾秉承自古希臘已來的世界和諧統一的科學哲學思想,堅持整體論,反對機械論和破碎觀,尋找各種文化最大的內在統一性。他用發展開放的眼光告訴我們,在開放的世界中,我們必須把一般實在的性質和特殊意識的性質作為一個結合的整體來理解,且這個整體是處于運動和展開的無限過程之中的。雖然卡西爾的文化整體論為朗格符號論美學提供了哲學基石,但這并不意味著朗格的符號學美學只是對卡西爾文化整體觀的具體闡釋。卡西爾的符號論只是對神話、宗教、藝術、歷史和科學的性質進行了哲學界定,但并沒有進入到諸文化的深層結構。而朗格則將符號論作為自己美學理論展開的關鍵詞嵌入藝術的各個層面,為我們研究藝術哲學開辟出廣闊的視界。朗格告訴我們,符號絕不是意義的本身,它只是象征著意義。符號與其意義的關系在原始先民的神話思維方式中是融為一體的。在他們的眼中,符號并不代表對象,符號本身即是對象。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已經將符號與其所象征的對象進行有意識地區分。我們應避免邏輯實證主義者的做法,將符號的內在意義抽空純化為一種物理的記號,使符號與其所傳達的意義完全成為一種外化的關系。其實,科學家的心理意象也是創造性科學思維中的重要環節,所不同的是,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意象,必須以主觀情感去感受物象,而科學家的心理意象,既可用實際觀察到的對象來構造,也可以從科學理論的傳達物之中獲得。朗格的美學理論雖然像其老師卡西爾重視藝術的抽象特性和理性認識作用,但其理論所堅守的核心是,藝術是人類情感生命形式的表現。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符號的構成形式有自己極強的特殊性,它在感性直觀的形式中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活生生”的審美王國。藝術符號具有文化遺傳屬性,在一定的社會語境里,不但可融通共享,還可傳達出普遍的文化意義。藝術創作一方面是藝術符號自在性的組織和構成過程,另一方面又是人的“勞作”世界的符號化過程。譬如,一首詩既是一個獨立自足的文本世界,同時又是人類整體文化打開的一個扇面。因為“詩化語言保持了一種奇異的萌發力和創造力,與人類精神的不息的創造力相呼應。它激活那沉睡的活力,煥發出蟄伏在無意識深處的結構性的力。它給予孤立于即成文化中柔弱的個體以創造者的位置。詩化語言在于利用這自然之力即無意識的語言形式把意識的語碼或文化的單元重新結構。”[6]這就是說,藝術形式以其有機整體性開辟著生命的新境界,構建人最高的真實存在方式。藝術創造的目的就是呈現一個完整的感性文化世界,這個世界因其內在組織的功能統一性而成為有“意味的形式”。藝術世界具有不可窮盡的特殊意義,在向人類展示著新的文化天地的同時,擴大和提升了我們的生存空間。朗格以其文化整體觀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藝術哲學景觀,雖然朗格本人并沒有用“后現代”這個詞,但她卻是以科學與人文想融合的當代思想談論現代藝術的。朗格是贊譽現代世界的,但她也清楚地認識到現代社會的局限性,并指出要修正與超越它。朗格發現在現代社會開始之時,在藝術哲學中反理性主義就已經初現端倪,理性的作用更多地受到限制。但朗格在堅守傳統的過程中同時守望未來,不僅要求重建個性原則,而且還要求重新形成作為整體的知識有機體概念。朗格把自己所處的時代看作是一個辯證發展的文化大綜合時代的開端,并把自己看作是其中的一員參與有關藝術本質的對話。

參考文獻:

[1][美]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2][德]康德著,鄧曉芒.純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符號形式的哲學(第1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23.

[4][德]恩斯特·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5][美]蘇珊·朗格著,滕守堯譯.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6]耿占春.隱喻[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206.

Theoretical Relation between Susan Langer's Aesthetic Thought and

Integration Overview of Cassirer's Cultural Philosophy

WANG Zhi-de

篇(3)

1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解釋,行政訴訟原告分為原始原告和承繼原告

原告制度是行政訴訟中的一項重要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政訴訟法》)第24條規定"依照本法提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有權提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訟。有權提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訟。"以此規范可見,我國行政訴訟原告分為兩類: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自身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從而具有原告資格、行使訴權、作為原告、參加訴訟,則這類原告被稱為"原始原告";若作為原始原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但是受侵害的公民已死亡、法人或其他組織已終止,無法親自行使訴權、作為原告,這就出現原告資格轉移和繼受的問題,根據法律規定,已死亡的公民的原告資格可轉移給近親屬,已終止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原告資格可轉移給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這就是承繼原告。本文將主要探討的問題限定為公民的原告資格轉移制度,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原告資格轉移問題不作論述,所以下文涉及到的原始原告和承繼原告,都是專指公民。就公民而言,原始原告就是指認為合法權益受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享有原告資格的公民,承繼原告就是指因原始原告死亡從而繼受其訴權的近親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11條將承繼原告的范圍限定為原始原告的近親屬。

2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確立的目的

《行政訴訟法》的立法宗旨是: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行政訴訟中各項制度都是圍繞這個宗旨并以實現這個宗旨為目的而構建的,行政訴訟原告制度也不例外。在原始原告親自行使訴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情況下,由于原告資格并未發生轉移、承繼原告不會參與到訴訟中,所以原始原告制度涉及的權利保護對象就是單一的原始原告。但是,在原始原告死亡,原告資格發生轉移的情況下,因為涉及原始原告和承繼原告兩方,所以在原告資格轉移制度權益保護對象的確定這個問題上學界一直有爭議,筆者贊同的是保護綜合權益的觀點,即認為構建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轉移制度是為了保護原始原告和承繼原告雙方的合法權益。

有學者認為,當原告資格發生轉移的情況下,承繼原告繼受原告資格參加行政訴訟并從訴訟結果中獲得實質性的權利,由于原始原告已經死亡、行為能力已經喪失,同時權利能力也消失,所以原始原告不可能再親自參加行政訴訟,也不會通過行政訴訟得到任何權益。概而言之,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的設計是為了保護承繼原告單方的權利。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害的是原始原告的合法權益,也正是為了給原始原告合法權益受侵害提供司法救濟才開啟了行政訴訟,也就是說,行政訴訟起始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原始原告的合法權益。在原始原告死亡、發生原告資格轉移給其他利害關系主體的情況下,由于原始原告的各項權利伴隨著主體的死亡而不復存在,所以已死亡的原始原告已經沒有任何權利,但是筆者不同意上述學者觀點的是,筆者認為即使原始原告享有的法律上的權利已不存在,但是死者仍享有相關的利益,如名譽、榮譽等利益,這些利益仍然受到法律保護。所以筆者認為,行政訴訟確立原告資格轉移制度是為了保護原始原告和承繼原告雙方權益。

3 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保護的具體權益

通過上述論述可知,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的目的是保護綜合權益。原始原告制度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但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有學者認為,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保護的是原始原告的身后權,"身后權就是指人死后應當享有的權利,或者說,身后權是指死者的權利。"傳統民法理論認為,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公民死亡后民事權利即不復存在。同樣,在行政法上,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的死亡會帶來其行政法上權利的消失。但是很多國家在立法上卻注重對公民死亡后人身權的延伸保護,如《捷克民法典》第15條承認公民死亡后的人身權利即身后權仍然可以得到法律保護,能夠行使訴權的主體包括死亡公民的配偶、子女、父母。《匈牙利民法典》第86條規定,公民死亡后,其名譽仍不受侵犯,有權請求保護死者名譽的主體包括其親屬和遺贈受益人。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5項也主張死亡公民的名譽仍然屬于法律保護的利益,其近親屬有權行使訴權尋求法律救濟。這些立法例實際上是對傳統民法理論的一種突破和發展,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趨勢下基于善良風俗原則所作出的規定。身后權包括身后姓名權、身后肖像權、身后名譽權、身后榮譽權、身后隱私權等。有學者認為,當公民死亡后,與其人身相關的權利就會轉化為身后權而繼續受法律保護。原始原告生前受行政機關違法具體行政行為侵害而受到損害的權利,在原始原告死亡后,其生前受到損害的合法權利通過轉化為身后權的形式而繼續受到法律保護并且仍可以通過行政訴訟的途徑加以救濟。只是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其不能再親自行使訴權,原告資格必須轉移給與其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主體,通過承繼原告行使訴權、參加訴訟的間接途徑來保護原始原告的相關利益。所以,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的價值就在于通過承繼原告行使訴權來保護原始原告的相關利益。

對于上述學者對身后權的觀點,筆者不是全部贊同。首先,在原始原告生前存在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合法權利的事實,這一事實啟動了行政訴訟程序。其次,在原始原告死亡之前,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的都是原告的合法權利。但是當公民死亡后,權利主體資格消失,也就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權利,而法律保護的僅是死者的相關利益,而不能稱其為"權利",如上述我國最高院在審理名譽權案件的解答第5項所述,該法條中保護的是"死者名譽",而不是"死者名譽權"。所以,筆者認為,就原始原告而言,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保護的是原始原告在生前的一些與人身相關的不能轉讓的權利在死亡后轉化為死者的相關利益,而且這些相關利益基本上都是與人身權相關的,而不是所謂的"身后權"。

就承繼原告而言,根據《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當原始原告死亡后,承繼原告只能是原始原告的近親屬,毫無疑問,將承繼原告的范圍限定為近親屬是出于保護親權以及對死亡公民財產繼承的考慮,但是在實踐中可能會出現與死亡公民有利害關系但又不是近親屬的其他法律主體的合法權利無法得到法律救濟的情形。所以承繼原告范圍的限定明顯過窄,不利于全面保護相關利害主體的合法權利。

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保護承繼原告三方面的合法權利:第一,原始原告在生前可轉讓的權利(大多數為財產權),在公民死亡后,這些具有可轉讓性的權利不會轉化為死者的相關利益從而繼續受法律保護,而是轉化為與公民有利害關系的主體的相關權利從而繼續受法律保護。如,原始原告在生前受違法具體行政行為罰沒的財產,當公民死亡后,公民生前所享有的財產權不會轉化為死者的相關利益,而是在公民死亡時,公民生前所享有的財產權轉化為近親屬的繼承權或者公法債權人、私法債權人的財產代位權等其他權利,權利主體發生變化,這些權利主體可以據此取得原告資格、以自己名義提訟、作為原告、參加訴訟。第二,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也保護違法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所波及和影響到的承繼原告的利益。有時一個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雖然只是針對一個行政相對人的,但是其影響力的波及范圍卻是很廣闊的,行政相對人的利益直接受侵害,與行政相對人有關的其他主體的利益也會間接受到影響。如一個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到行政相對人的名譽權,而且也牽連到行政相對人家庭成員的名譽權受損,這時,作為具體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具有原始原告資格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保護名譽權,但是,如果作為原始原告的公民死亡,則其家人可以繼受其原告資格以自己名義提起行政訴訟,在這種情況下,承繼原告請求保護的不僅僅是已死亡的原始原告的名譽利益,而且還有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所影響到的與自身相關的名譽權。第三,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也保護承繼原告的訴訟權利。雖然訴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作為公民維護權益的重要手段,但是權本身也是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訴訟權利的享有和行使是承繼原告其他相關權利得以實現的基礎和手段。但是,在有些情形下,承繼原告行使繼受的訴訟權利并不是為了維護原始原告的權利或自身其他與原始原告有關的權利,這種權的行使對糾正行政機關的違法具體行政行為、追究相關行政機關的責任,有著重要意義。如,行政機關違法對行政相對人不予頒發駕駛執照,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其近親屬取得承繼原告的資格,從而行使訴訟權利,但是即使原告勝訴對原告也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因為原始原告已經死亡,行政機關不會再向其頒發駕駛執照,而且也不會向承繼原告頒發,所以,承繼原告不會因為訴訟而取得實質性的權利。

4 現行原告資格轉移制度規定的不完善以及筆者的修改建議

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直接影響到相對人一方的訴權,影響其合法權益保護的寬窄,因而需慎重對待。美國行政法學者伯納德?施瓦茨曾說:"行政法的任何方面都沒有有關原告資格方面的法律變化迅速。"因此,應高度重視并努力完善行政訴訟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為公民提供一種"無漏洞的權利救濟"。

《行政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確立了原告資格轉移制度,同時明確了承繼原告的范圍--原始原告的近親屬,這種規定是為了保護親權及近親屬的繼承權,但是其他大多數與原始原告有利害關系卻不是其近親屬的主體的合法權利卻被忽略,導致權利保護的片面化,有悖于行政訴訟保護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這就要求擴大承繼原告的范圍。根據上述分析,原告資格轉移制度保護的權利包括原始原告生前的財產權在其死亡后轉化為其近親屬的繼承權、債權人的財產代位權等多種權利,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將承繼原告的范圍擴大為"與死亡公民生前有法律上利害關系而且不繼受死亡公民的訴訟權利就會損害其相關合法權利的有關主體"這種開放式的規定。這項規定的適用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首先,必須是與死亡公民生前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如是死亡公民的近親屬或者債權人等;其次,必須是不繼受死亡公民的訴訟權利就會損害其相關合法權利。如在原始原告死亡后,如果其近親屬償還了債務,則債權人的債權沒有受損害,也就不用通過提起行政訴訟來加以維護,在這種情形下,債權人就不享有承繼原告的資格;如果債權人的債權沒有得到清償,只能通過提起行政訴訟來維護自身債權,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就享有承繼原告的資格。這種開放式的規定能夠及時應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具有很強的適用性,從而全面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真正體現原告資格轉移制度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方世榮.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2][美]伯納德?施瓦茨著,徐炳譯.行政法[M].群眾出版社,1986.

[3]楊立新.人身權的延伸法律保護[J].法學研究,1995(2).

[4]劉慶國.身后權與法律保護問題[J].學術界,1997(1).

篇(4)

0前言

辦公自動化是當前發展迅速且綜合計算機、網絡、文秘、政務等多學科和方法的一門新型學科,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入數據化、智能化、智慧化元素。《辦公自動化》作為一門面向文秘類專業的技能型、實踐型課程,在理論闡釋的基礎上,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辦公軟件與系統的實訓、實驗,通過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在潤物無聲中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辦公技能、職業素養和愛國情懷,是《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課程思政需要探索和思考的現實問題。

1改革教學目標

從人才培養而言,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改革的目標要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與宗旨。“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任何一門理論課程或實驗課程都以此為宗旨和目標。立德樹人,強調以德為先、樹人為重,《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的改革應堅持這一準則,要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教學考核等全過程,以及教學場景、教師、學生等多主體協同中貫穿以德為先,強化“思政育人”內涵與要素,達到“立德”之效;其次,從課程屬性而言,伴隨著智能化辦公、數據化辦公、移動辦公等快速發展,《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的項目要與時俱進予以改革和創新,融入新的技能與方法,培養學生的現代化、智能化辦公素養和能力,實現“樹人”的目標與任務。簡而言之,《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改革目標堅持“立德”與“樹人”的根本任務,從“立德”為先入手探討課程思政,從“樹人”為重點改革實驗教學項目、內容與方法,為培養德藝雙馨的人才提供支撐。

2教學內容中的課程思政

教學內容是《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的核心,在教學內容中貫穿“思政”元素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環節。

2.1“理論與實踐”視角的課程思政

在《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過程中,構建“理論-實驗-實訓-實踐”多層次的教學內容體系,以理論為基礎、指導實踐,通過實踐領悟理論與方法。在思政案例融入而言,理論方面課程通過辦公自動化發展歷程的呈現,展現黨和國家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與變遷,融入信息技術、辦公自動化典型人物與相關的重點工程(如三金工程、政府上網工程、三網一庫、電子政務等)的生動案例,在講述辦公自動化歷史的同時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發展歷程的進一步深化認識,增強學生愛國意識和自信;在實踐方面課程通過“辦公數據創建實驗、辦公數據整理實驗、辦公數據分析實驗、辦公數據呈現實驗、辦公數據透視實驗”等共同構建起從基礎層模塊實踐,到操作層模塊實踐,再到應用層模塊實踐的數據化智能辦公實驗項目,在實踐中融入具體的辦公數據智能化處理案例、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各類統計數據或發展報告,培養學生的辦公自動化處理能力與感知國家經濟發展的能力。

2.2“傳統與現代”視角的課程思政

在《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傳統辦公實驗項目與現代辦公實驗項目的融合、注重國家傳統文化和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對思政案例融入而言,在傳統辦公自動化實驗項目中、在Word文檔圖文混排實驗教學中為選取黨和國家發展、科技發展、學科發展等案例和素材,在Word長文檔排版實驗教學中為學生選取“十三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檔案事業發展規劃”等主題文檔和內容,在Excel數據統計分析實驗中選取國家統計報告數據、東西部經濟發展數據等,將實驗教學項目與黨和國家發展關聯起來,融入思政元素。在現代《辦公自動化》實驗項目中,如通過電子政務模擬系統、智能OA系統、政府信息門戶網站建設和檔案管理系統等的模擬,強化和加深學生對國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運行環境,熟悉現代化技術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帶來的變化、機遇和挑戰等。

3教學場景中的課程思政

教學場景是指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所處的實體教學場所以及教學過程中的模擬場景,是實驗教學外在的重要元素,同樣需關注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3.1實際教學場景中的思政

辦公自動化的實驗教學主要在信息管理類、計算機機房等場所開展,相較于普通教學場所而言,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素養。在《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中:3.1.1環保與安全方面的教育,主要通過開課第一周的溫馨提示、計算機顯示器界面環境維護指南,通過教學過程中消防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培養學生注意實驗場所環境與安全衛生的維護、培養良好的公共意識;3.1.2教學場景中的互幫、互助模式,鼓勵學生在實驗項目操作環節相互交流、相互指導,統一解答指導和分類幫助相結合,提升課堂教學的活躍度和協同學習的效果。

3.2實驗項目模擬場景的思政

《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設置了不同層次、模塊和類型的實訓項目,而這些項目的操作則充分結合模擬的工作場景開展。比如在Word郵件合并實驗中,模擬錄取通知書的批量制作、工資條的批量制作、一卡通的批量制作等場景,讓學生親臨“工作場景”實驗;在Excel數據透視表實驗中,模擬經濟發展、銷售、賬單流水處理的場景,分類快速呈現數據報表;在PPT動畫實驗中,以國家重大事件、畢業工作求職簡歷等為模擬場景,開展演示文稿設計、動畫設計;在數據分析實驗項目中,以畢業論文文獻綜述、題錄數據的分析為模擬情景,開展研究文獻的數據收集、清理和統計分析;在智能化軟件應用中,如模擬郵件溝通場景,強調郵件溝通禮儀等。

4教學師生中的課程思政

在《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中,教師、學生是活動開展的雙主體,是課程思政融入的能動元素。

4.1教師要主動開展思政育人

教師主動開展思政育人主要通過如下方面來實現:4.1.1教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在《辦公自動化》教學過程中,融入黨和國家思政育人理念,主動關注黨和國家時事熱點、優秀傳統文化、經濟發展等,將這些素材和思政元素積極融入實驗教學項目的設計與教學過程中;4.1.2教師要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專業素養包括《辦公自動化》技術與方法的掌握、相關專業的理論與知識,針對不同的辦公場景和項目能樹立專業意識,并將其轉化為教學項目;4.1.3《辦公自動化》實驗教學需要給學生大量時間實訓操作,教師要主動關心、指導和督促學生按時開展實驗,針對不懂的項目要多樣化形式予以幫助和指導,確保實驗教學實效。

4.2學生要主動開展思政學習

篇(5)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1]。現階段,我國在線教學的設計大多以知識、技能的記憶和理解為主,在交互性、活動性教學等方面比較薄弱,不利于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2]。因此,如何在線上教學中做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出新時代符合國家需求的人才,成為教學工作者新的關注點。“新零售概論”是本科、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數字營銷背景下的前沿課程。本文通過對“新零售概論”課程在線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進行探討,力求借助在線教育的手段和思政教育,構建適應課程目標和要求的在線教學設計方案。

1“新零售概論”在線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1.1“新零售概論”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新零售概論”課程是在我國新零售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誕生的,具有時代感和實踐性。目前,該課程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1)教學內容停留在理論上,缺乏應用學生身處新零售的環境,已接觸過許多新零售品牌企業,少部分學生在課外已經開始進行新零售方面的實習或兼職,例如開店、直播帶貨、微商等。但是課程教學還停留在理論講解上,缺少實際操作的指導和改進。(2)傳統教學能提供的教學資源有限新零售的發展速度較快,課程知識、案例常處于更新的狀態,而紙版教材等傳統教學能提供的教學資源有限,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3)單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面對面的傳統課堂多采用講授法,比較枯燥、沉悶,學生容易出現精力不集中、走神、玩手機的現象。此時,教師如果繼續按照教材體系逐一講解課程內容,會導致課堂缺乏個性化和深度,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4)思政教育缺少系統的設計“新零售概論”課程除了傳授與時俱進的知識外,也應傳遞時代使命和價值觀,其作為一門新開設的課程,思政元素還有待挖掘和融入。

1.2“新零售概論”在線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必要性

針對“新零售概論”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中力求通過在線教學和課程思政相結合,發揮二者的協同優勢。(1)在線教學:互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共享,也拓展了教與學的時空限制。“互聯網+教育”的模式為教育行業帶來了變革,尤其是自肺炎疫情暴發后,在線教學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教育手段的升級也給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課程通過在線教學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拓展教學資源,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師生的互動性。(2)課程思政:新零售是傳統零售的創新和數字化轉型,覆蓋線上線下融合經營、社交電商、短視頻與直播帶貨、無人零售、零售科技等領域,它的誕生與發展必然蘊含著培育新型人才的思政內容。新零售的出現,帶動了一批新的就業崗位,也對行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年群體是新零售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力量,也正逐步成為我國消費市場上的主力軍。我們期待這些年輕的從業者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獲得自己合理合法的收益,更要能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因此,本課程通過融入思政元素,加深學生對新零售理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引導其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下合格的數字公民,激勵其成為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基于以上認識,本文對在“新零售概論”課程的在線教學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進行探討,力求借助在線教育的手段和思政教育,探索出適應課程目標和要求的在線教學設計方案。

2“新零售概論”在線課程的思政目標和思政元素

2.1“新零售概論”在線課程的思政目標

無論是在線教學還是傳統教學,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具備綜合素質與能力[3]。依據上海杉達學院(以下簡稱我校)新版培養計劃中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具體制定了“新零售概論”課程的思政目標:培養具有愛國主義情操、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感、具備企業家潛質和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零售業管理人才,能適應數字中國建設的需要。

2.2“新零售概論”在線課程的思政元素

為適應在線教學,經過教學內容的提煉,課程切分為64個知識點,并根據知識點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本課程的思政教育主要從政治教育(如愛國主義、道路自信、鄉村振興)、思想教育(如社會公德、個人品德)、創新教育(如創新精神)、職業教育(如經世濟民、奮斗精神)、法治教育(如遵紀守法)五個層面出發,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期望實現相應的思政目標(見表1)。(1)政治教育從西方零售業變革到新零售崛起,中國零售業在這一過程中發展迅速、舉世矚目,但也舉步維艱。通過介紹中國零售發展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介紹數字化門店和物流業最后一公里難題時,自然地引入數字中國建設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鼓勵學生關注國家發展的需要,期望他們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國家發展規劃,熱愛并服務自己的國家。(2)思想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公共生活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如移動電商、實體商場、無人超市、自動售貨機等),對道德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通過列舉無人商店、自助收銀超市中少數消費者不文明購物行為,給學生個人的誠信、自律敲響警鐘。在學習構建線上線下全渠道零售時,引導學生關注不熟悉智能化設備或操作的老年群體,提高老年人在全渠道中的購物滿意度,促使學生關心,關愛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增強仁愛之心。(3)創新教育新零售這個概念本身就包含著創新轉型的內容、形態,在新零售行業中也誕生了一大批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的創業企業,例如阿里巴巴、京東和蘇寧。在介紹新零售的內涵、特征等基本知識時,讓學生首先理解新零售“新”在何處。在實踐環節,讓學生自行分析并深入思考某個新零售企業的商業模式,繪制該企業的商業模式畫布,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4)職業教育新零售的經營理念以消費者為核心、以技術為驅動,推動消費升級。作為行業未來的年輕從業者,應當具有經世濟民、胸懷天下的擔當,具備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程以消費者畫像、消費者體驗和零售科技的應用為切入點,分享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優秀新零售品牌的人本營銷理念和中國零售科技的發展歷程,引導學生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激勵其掌握專業前沿和先進技術,保持不懈的奮進精神,勇于擔當,為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5)法治教育近年來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新零售商業模式成為主流,但在發展中卻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企業法律意識淡薄,采取虛假宣傳、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不正當行為,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為此,國家頒布了社區團購“九不得”、《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等條例來治理網絡零售中的亂象。在“新零售概論”課堂上,要以企業實際發生的不法行為為例,給學生以警示,并將網絡零售相關法律法規作為思政內容融入課堂,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

3“新零售概論”在線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教學設計

在線教學不是簡單的“互聯網+傳統教學”,而是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重塑傳統教學內容、重構傳統教學結構、再造傳統教學流程、創新傳統教學方法、重整教學評價,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3]。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有助于思政教育與教學內容的緊密銜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那么,應該如何開展教學呢?依據思政教學內容和目標,本課程梳理了以下在線教學設計的思路:

3.1優化教學過程

在線教學不拘泥于特定的教學時間,學生可以靈活地制訂個人學習計劃,完成學習。因此,需要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地組織、監督以及個性化輔導。“新零售概論”課程在線教學主要劃分為先導任務、觀看在線課程、學生活動三個環節:首先,教師在線本講學習任務,提出學習目標和要求,或以思考題的方式導入課程。其次,再含有思政內容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自主觀看。最后,在課后布置學生完成知識與素養相結合的在線測驗、實踐作業、學生問答等活動,從而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引領“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貫穿教學全過程。

3.2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3.2.1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本課程主要采用微課教學法、案例式、項目驅動式、自主探究式、在線討論等教學方法,來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例如,在講授“中國新零售模式典型企業”這一內容時,采用案例式教學,引入張近東創立蘇寧和蘇寧構建智慧零售模式的案例,激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了以消費者為中心和構建全渠道零售這兩部分內容后,開展項目式教學,要求學生深入生活,對老年群體進行調查,了解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問題,并對如何提升老年人全渠道購物的滿意度和便利度提出對策。3.2.2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本課程除了運用在線教學中普遍使用的學習資源上傳與下載、小測驗、投票、在線討論等手段,教師還創新性地使用例如線上新零售法律知識競賽、云參觀和云講解無人零售實驗室、新零售商業模式畫布作品線上展覽等方式,讓學生成為在線課堂的主體,讓思政教育深入學生的課余生活。

3.3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在提供基本的在線教學資源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中的開放資源、時事熱點,延伸教學內容。比如,在介紹中國零售發展史時,引入《上海零售百年》紀錄片,讓學生生動地了解歷史、增長知識。對于線上短視頻與直播帶貨這一知識點,網絡實時直播或者錄播視頻更是內容豐富、方便獲取,教師可以選取其中的典型作為正面或反面案例,輔助知識點進行講解。

3.4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本課程采用50%平時成績+50%期末成績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性考核。平時成績的考核手段綜合運用在線測試、資源查看、小組或個人作業、互動等形式,使在線課堂活躍起來。期末考試的形式以撰寫論文、報告為主。在評價時,不僅要評價知識點理解的正誤,還需要分別針對知識、能力和情感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明晰相應的考核內容,分配分值權重。

4結語

“新零售概論”課程利用在線教學與課程思政融合的方式,初步探索出課程教學設計,使學生在領悟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成為新零售時代需要的人才。現階段,本課程已完成融入思政元素的在線課程視頻錄制,建設了相應的電子講義、課件、試題庫、案例集、實踐材料等資料庫,未來將對應用的效果進行追蹤和分析,做好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教高〔2020〕3號)[EB/OL].(2020-06-01).t20200603_462437.html.

篇(6)

一、重點工作

1.《大學英語1》課程制作

2021年10月前完成《大學英語1》的課程錄制,驗收

通過并能夠在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教學中使用。

2021年2-4月份課程團隊集體研討確定課程錄制的基本

模式、大綱、集體備課、磨課;5-7月份進行課程的錄制;

8-9月進行后期制作和改進。通過此次課程的錄制,為藝體

類課程提供更為豐富和適用的網絡課程資源,同時也可以為

后期普通類課程制作積累經驗。

2.2021級新生教學改革和教學大綱制定

總結2019級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的經驗和問題,根

據2021級新生培養方案和新修訂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

(2020版),制定2021級新生大學英語教學方案。2021年

8月完成教學方案制定。結合學院整體安排,根據大學英語

教學研究的新成果和經驗,制定新的大學教學方案。

   進行大學英語主教材的更新。擬更換為新視野大學英語

第三版即思政智慧版,一方面可以助力于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一方面可以結合智慧教學平臺的優勢,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

教學和學習,同時更好地進行學習過程性評價。

   修訂教學大綱。根據培養方案和教學指南,結合新的教

學方案和教材,對教學大綱進行修訂。  

二、創新工作

1.后續課程開設

   根據2019級教學方案,A級班第四學期開設一門文化類

 

課程。2021年2月份,制定該課程的大綱和課件。有A級班

教學團隊組織集體研討和備課,為下學期該課程的順利開設

做好準備。

   2021年度征集備后續課程。根據新的教學方案,結合學

生專業類別和學生的需求,擬定課程。組建教學團隊,選出

課程負責人。由相應的教學團隊制定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

資源,為課程開設做好準備。

2.課程思政教學和教學研究

   組織教師聽取線上線下課程思政主題講座和示范課,將

課程思政作為教研活動的一大主題,采用集體備課和個人分

享等形式,發掘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探討開展課程思政的

模式。選出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進行聽課和觀摩。

   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根據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

題,凝練出一系列研究問題,根據教師個人研究興趣,組建

篇(7)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高職院校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綱領和靈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課教育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全面系統的

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總體要求細化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標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與授課計劃之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大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獨立自強的人格品質和敬業奉獻的職業精神。

二、依托思政課程實踐教學,強化學生職業使命

實踐教學是提高思政課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是有效體現思政課培養目標的根本要求。大學生職業精神教育重在養成,貴在實踐。培養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思政教學需要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手段,加強實踐教學組織方式、評定方式改革,切實培養大學生職業精神培養實效。

(一)改革實踐教學組織方式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對工作崗位之間的協作要求也越來越高。體現在高校實踐教學中,必須在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等環節創新教學組織方式。為加強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思政教育在實踐教學組織上應由原來多注重個人的方式轉變為以4~6人的團隊方式進行。通過設定團隊任務目標,讓團隊成員一起參與研究討論、共同制定計劃、合力組織實施、匯聚總結觀點等過程,不斷增強大學生與人合作共事的意識,強化大學生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

(二)改革實踐教學評定方式

篇(8)

大學生社團是由具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構成的群體組織,采用學生自愿的方式組織活動,其作為高校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加深學生之間的友誼,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研究學生社團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社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讓學生社團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充分發揮作用。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學生社團能發揮其他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在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拓寬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增強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方面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大學生社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1.大學生社團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社團建設之中,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動活潑,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為大學生所接受。那些蘊含豐富內容的社團活動,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類社團活動,具有鮮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為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一種輔助渠道,多種多樣的社團活動,滲透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并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為大學生所接受,充分發揮了高校社團的育人功能。

2.大學生社團有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可從各個方面展現良好的校園文化。加強大學生社團的建設,使之主動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夠營造出積極向上、和諧寬松的校園文化氛圍,從而保證學校各項事宜的順利開展。首先,學生社團本身是一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體現,不僅可以減輕學校在管理方面的壓力,還可以實現學生與老師、學校的互動,營造良好的學校秩序、健康文明校園環境;其次,各種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校園創建了生動、和諧的人文環境,給予了學生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獲得了自我效能感,感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從而有勇氣面對挫折,挑戰困難,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自覺地對各種庸俗的、消極的文化、思想加以抵制,有力地推動了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促進了學生思想道德的進步和發展。

3.大學生社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首先,大學生通過參加社團組織的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活動,可以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全局觀念,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其次,學生通過組織或參與社團活動可以擴大知識面,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開拓創新能力等,提升知識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二、大學生社團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社團的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學生社團的活動雖然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但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的做法,使活動缺乏思想深度,這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一些社團的發展還具有商業化傾向,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逐漸背離了社團高尚的宗旨,影響了思政教育功能的發揮。

2.社團缺乏專業指導。目前社團建設主要以娛樂精神為主,社團開展的活動更是帶有娛樂性質。大學生社團舉辦的活動多數是以滿足社團成員淺層次的需求為出發點的,他們只關注社團成員的興趣愛好,以為只要能使大家玩得開心、痛快就達到了社團成立的目的,往往忽視了社團的教育性,很多社團都沒有配備專業的指導教師,缺乏有效引導。

3.社團經費緊張,活動無法正常組織和開展。學生社團普遍存在財力、場地、設備不足的情況,社團活動質量得不到保證。高校對于社團給予的經費都十分有限,有的甚至沒有經費,物質的匱乏使其生存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有的甚至因此而夭折。

三、有效促進大學生社團在思政教育中功能發揮的措施

社團已成為高校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社團的類型逐年增多、規模逐漸擴大,社團活動形式千姿百態,社團的影響力逐步增強。高校開始積極關注社團的發展,如何把社團發展成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和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領域成為高校的又一重要任務。我們應該把握高校社團發展的規律,找出能夠有效促進大學生社團在思政教育中功能發揮的措施。

1.完善社團組織規范。首先應制定合理有效的社團管理機制,在學院團委的統一領導下設立社團部,由專人負責學生社團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時成立社團聯合會,專門負責學生社團的日常管理與服務工作。其次應強化社團的紀律意識,有效的紀律約束和制度規范才能保證高校學生社團持續健康地發展,缺乏紀律,缺乏理性,學生社團發展就會偏離最初的目標和正常的發展軌道,產生負面影響,因而要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制度和活動考核評價辦法。再次應精簡社團數量和社團成員,精心選拔一批思想過硬、作風正派、組織和管理能力強的社團干部,通過他們的言行引導、感染和激勵社團成員,優化社團的整體風貌,增強社團的社會影響力。

2.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首先是經費保障,這是社團發揮精神文化作用的基礎。在社團活動經費籌集上要拓展多元化渠道,即以學校撥款為主渠道、社團自籌為補充。學校要對社團現狀進行考察,掌握不同類型社團的需求、活動范圍、規模等,優化資源配置,對不同的社團給予不同的經費支持。其次是加強指導,這是提升社團活動品位的重要保證。學校必須為社團配備一些業務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讓他們從專業的角度為社團活動提供技術指導,把握社團活動的方向性、知識性和教育性。

3.提升活動的內涵和層次。社團活動應顯示趣味性、學術性和實踐性。當今的大學生個性鮮明,信息化程度高、爭強好勝,社團活動應順應他們的特點,彰顯他們的個性,創新形式和內容。社團干部要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將一些新興、時尚的元素融入到社團活動中,提高社團成員的參與度和熱情。

參考文獻:

[1]陳望梅.大學生社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

[2]林令陽.學生社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載體作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12,3.

篇(9)

2019年教育部部署了關于“金課”建設和“雙萬計劃”等的建設意見和要求,緊接著高教廳開展了“金課”認定工作。對金課的界定既體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肯定和延續,更突出了對在線教學這種現代化教學模式的重視。混合式教學是將面對面教學和在線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是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實踐走向。貨幣金融學課程是經管類的專業大類課程,也是金融學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作為一門金融學入門課程,它涉及的金融知識面非常廣,信息容量很大。在教學改革之前,該課程授課一直存在著教師滿堂灌、內容多而雜;模式太單一、學得很枯燥;課程互動少、形式很單調;學生動手少、學習很被動;評價簡單化、成績絕對化等突出問題。因此,為了真正地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切實地學好這些專業知識,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我們“以學生為中心”、以“金課”建設為導向,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

1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目標

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本著“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指導思想,圍繞著“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思政目標”三個方面全面展開。首先,“模塊化”的課程體系體現了“知識和能力目標”。根據在線課程內容應當短小精悍的特點,貨幣金融學在線課程將貨幣、信用、利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等一系列龐雜的金融知識分成10個章節,每一章節是一個知識模塊。每章根據重難點知識提煉出4-5講的內容,每講錄制8-12分鐘左右短視頻并配有ppt,便于學生對照教材和ppt觀看視頻。每個章節輔助檢測習題,幫助學生鞏固線上所學的知識;同時每章還配套延伸閱讀、互動討論題等課外拓展內容,讓學生擴大知識面,提高專業素養,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分析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的能力。線上課程內容重難點突出、視頻短小精煉,易于學生線上自學和反復回看。其次,教學內容體現時代性、前沿性,融入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授課內容注重緊跟社會熱點,體現學科前沿,延伸閱讀關注我國金融改革熱點和金融學科發展新方向、新理念和新思路。同時篩選最有價值的資源為課程內容服務,課程內容參考四大類資源:一是各種金融類的政府官方網站;二是各種優秀的財經媒體;三是各種優秀的課外參考書目;四是各種實用的APP和視頻資源等。這些課程內容緊密聯系我國改革開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展開,將課程思政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傳遞給學生,既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又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再次,教學模式的設計圍繞“三大目標”展開。其中線上學習要求學生觀看錄播課自主學習,并能根據掌握情況反復回看視頻,既提高了預習效果又培養了自學能力,實現了知識和能力目標。線下授課對重難點、易錯知識點有針對性地講解,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滿堂灌,能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授課過程中將思政教學和職業倫理教育融入專業知識點的講解中,全方位圍繞三大培養目標展開。課后拓展要求學生整理筆記并有針對性的復習,同時分組完成專題研討工作,既培養了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又拓寬了專業知識面,符合我國當前對“新文科”專業人才的需求,也為今后畢業論文和學術研究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深化“三大目標”。

2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路徑

貨幣金融學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從線上教學、線下教學以及課程評價體系三個方面展開。

2.1線上學習的內容要求

教師在每章節知識講解之前,會首先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線上的錄播課,這個線上學習過程類似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預習,但是它又不是簡單的提前預習,而是通過錄播課在教師的講解下自己先認真地學習章節基礎知識點、初步把握重難點。在自學的基礎上通過章節習題來檢測學習效果的好壞,自己發現問題和知識點掌握的薄弱環節,然后有針對性地反復回看課程視頻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同時課程平臺上有專門的互動討論區,學生一方面可以將自己在線上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在平臺提問,教師會為學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需要自主查閱資料后回答互動討論題,發表自己對專業問題的看法。這種形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培養學生關注經濟、金融熱點問題的好習慣,提升專業素養。最后學生必須參加線上的期末考試,線上期末考試以客觀題型為主,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知識目標的達成情況。

2.2線上學習效果監管———“雙固定的雙層負責制”

線上學習既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考驗學生學習自覺性的一把雙刃劍。如何對學習自覺性有限、自學能力稍顯不足的學生,實行有效的監督和指導,是保證線上學習效果的關鍵環節。貨幣金融學課程的線上學習采取“雙固定的雙層負責制”的監管模式。其中“雙固定”是指“固定團隊和固定時間”。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八個小組,每個小組作為一個合作團隊,學生在固定的團隊內相互督促完成線上學習;然后教師指定固定學習時間,要求學生在這個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對學生形成約束,如果個別學生臨時有事也可自行安排其他時間,固定基礎上的機動靈活性方便了學生自主安排。“雙層負責制”是“組長+教師的雙層負責模式”。每個小組推選出組長負責監督組員線上學習;授課教師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了解同學們的線上學習情況,使用課程平臺反饋章節學習完成情況,鎖定重點關注目標。對于線上學習完成情況不佳的學生,既讓組長加強督促,又由授課教師和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線上學習是否存在困難,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同時敦促學生盡快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組長負責制和組內同學相互監督線上學習,又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壓力,從而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氛圍中,積極完成線上的學習任務。大家在共同的學習過程中還能夠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2.3線下教學實施方式

通過線上自主學習,學生對章節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線下授課不必要面面俱到地“滿堂灌”,而是根據章節的重難點和學生線上學習反映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授。教師的線下授課分為反饋和講授兩個部分,通過運用優課聯盟平臺的統計功能,給學生反饋線上視頻觀看、章節習題、互動討論等任務的完成情況。表揚按時和超前完成任務的學生,樹立先進典型;對于未按時完成的學生扣減平時成績的分數予以懲罰,讓學生將扣分的壓力轉化為學習的動力。接著將學生線上檢測的分數情況和習題的正確率運用統計圖進行顯示,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講授過程則是有針對性地講解章節的重難點知識,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容易錯的細節知識。講授過程中既要求學生在教材上或筆記本上做筆記,又會邊講授邊提問,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和積極思考;涉及一些前述章節已學過的知識也會再次提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加深印象。講授過程中還會提出一些開放式論題讓學生分組研討,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分析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會將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融入專業知識的教學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也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增強他們的金融風險意識。

2.4翻轉課堂的設計與開展———“教學相長”

翻轉課堂環節就是要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教師角色由“教授者”轉變成“引導者”,學生角色“被動者”變為“主動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師則是聽眾和指導者。具體來說,教師會將中國經濟、金融領域的一些熱點、前沿問題結合課程內容和知識點分成八個專題,每個小組選定一個專題后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網頁、論文、專著、教材等資料,研讀和篩選資料后,學生根據自己對專題的理解制作演講PPT并交給任課教師修改,教師提出改進意見,學生進行PPT修改后在課堂上演講這個專題,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專題內容和講演情況進行點評、提問,并最終給出這項活動的成績。在翻轉課堂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專業資料的收集、篩選和研讀,這既培養了學生文獻閱讀、分析歸納、資料整理等基本的科研能力,又讓學生在研讀資料的過程中拓寬了專業知識面,提高了社會科學素養。學生自己制作PPT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鍛煉了學生的專業論文寫作能力,為今后寫作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和今后從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演講,又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質、增強了自信心。整個活動學生分組完成,團隊之間分工合作,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發揮了團隊合作精神和每個同學的優勢,也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班風。同時翻轉課堂雖然是學生展示的舞臺,但是整個過程教師全程指導,有利于將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等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正能量的成功案例,從育人的角度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翻轉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個性化教學。

3“235”課程評價體系

貨幣金融學課程考核方式吸收了國內學者提出的課程考核評價“四化”特點,即“工具智能化”“形式多樣化”“主體多元化”“過程動態化”。課程考核采用“235課程評價體系”,即課程最終的考核結果由“20%平時成績+30%線上成績+50%期末成績”構成。“235評價模式”的設計完全對標人才的三大培養目標和課程學習的全過程展開。20%平時成績通過授課過程中的提問、分組討論、專題研討和每章節的檢測來反饋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應用專業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考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達成情況。在課程講授、指導和點評學生的專題研討中,將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等課程思政的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多關注一些正能量的成功案例,從育人的角度幫助學生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塑造品格,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的思政目標。30%線上成績通過線上學習和每章練習題分數情況,考查知識目標達成情況;部分章節的互動討論,設置開放式討論題,讓學生在課程平臺上表達自己對專業問題的看法和見解,教師再通過答疑、評論等方式將課程思政融入其中,從而實現課程思政目標。50%線下期末考試采用發散思維主觀題型,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分析案例、解讀文獻或提出自己對一些前沿熱點金融問題的看法,鼓勵學生考前查找資料,考試時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考察能力目標達成情況。在題型設置或給定的案例分析材料上,可以將國家法律法規、倫理道德、改革開放的大事件或成就等思政元素作為素材運用到考試的題目中,促使學生運用專業知識來認識、分析和思考這些現實的社會經濟現象,并通過一些問題的設置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財富觀、價值觀、人生觀、職業道德觀的塑造,從而實現真正的教書育人。4混合教學的實施手段———“慕課+學習通+QQ群”貨幣金融學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實施,積極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教學技術,通過綜合應用多種不同的信息化教學工具,充分發揮各種工具的優勢,讓它們共同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服務。具體來說,我們的課程使用了慕課、學習通和QQ群三種移動教學工具。首先,貨幣金融學在線課程在優課聯盟和智慧樹兩個國內領先的在線課程平臺上線,自有的慕課資源既為線上學習的開展提供了資源保障,也能發揮互聯網平臺隨時隨地、無限次反復學習的優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專業知識,提高自學能力。其次,線下授課既使用在線課程平臺強大的統計功能進行學情反饋,對學生形成督促并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又使用學習通進行考勤、課程提問、投票、互動討論、課堂練習、問卷調查等課堂管理工作,這使得課堂活動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興趣,也提升了課堂學習效果,便利了課堂管理,從而使得課堂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高效。最后,課程QQ群的建立主要用于日常學習、考試等事項的通知,學習資料的發放,學生和教師聊天提問等溝通活動的需要。“慕課+學習通+QQ群”三種移動教學工具聯動,直接作用于我們課程教學的線上學習、線下授課和課后拓展三大環節,其中慕課主要用于提供學習資源和反饋學情,助力于學生的線上學習;學習通主要用于課堂管理,為線下教學發揮作用;QQ群則更多用于師生之間的溝通和日常的學生指導,在課后拓展活動中發揮作用。所以,三大工具各司其責、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一種聯動效應,共同助力于混合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管恩京.混合式教學有效性評價研究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1-2.

[2]孫長永,閆召華.法學專業線上一流課程的實踐探索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21,(4):21-27.

[3]張勇斌,張亞洲.“以學生為中心”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包裝工程,2020,41(S1):119-123.

[4]田媛,席玉婷.高校混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20,(8):78-96.

篇(10)

二、研究現狀

教練技術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90年代開始被引入中國,其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一)萌芽期(20世紀90年代—2000年)

20世紀90年代,教練技術被引入中國。教練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主要是依托于企業:一種是在華跨國企業將其在北美或者歐洲的教練技術的經驗和做法進行推廣,一種是外國管理咨詢公司及其在華的子公司或者辦事處在企業中推廣教練技術。在將近十年的時間里,教練技術憑借企業這一平臺逐步為廣大人士所認可,其中部分人士開始嘗試將教練技術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到家庭、個人、高校等領域。2001年,“21世紀企業教練發展論壇”在上海的成功舉行,標志著教練技術在中國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和發展。

(二)發展期(2001年至今)

隨著教練技術理念在中國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教練技術的高效性,中國香港和大陸的一些咨詢機構開始引進和提供教練技術課程,并頒發相應的證書。部分高校已開設教練技術相關課程。對于教練技術的研究也在逐步增加。據陳國海在《中國企業教練技術》一書中闡述:“迄今為止(2010年),在教練技術的研究方面,國內翻譯出版有二三十多種書籍”,比如:Logan,David&King,John著,趙宏濤譯的《教頭革命》;佩里•佐斯,蘇珊娜•斯基芬頓著,王莉等譯的《人力資源訓練工具箱》和《人力資源訓練完全指南》;托馬斯•G•克蘭著,陳霜葉譯的《企業教練法》等。國內研究著述的書籍也在不斷的出版,比如陳國海的《企業心理教練》和《中國企業教練技術》;李中瑩的《重塑心靈:NLP一門使人成功快樂的學問》;徐敬東的《喚醒沉睡的舞者/中國式NLP———靈性成長學》;胡謝驊的《把快樂還給自己Ⅱ:NLP創造開心的秘密》等等。相關論文獻研究也在不斷的發表出版,以CN-KI檢索為依據,自2002年以來,共發表有關教練技術論文文獻147篇,其中企業類教練技術論文有83篇,占總數量的56.46%,其內容主要是以介紹和引入國外企業教練技術的實踐和研究成果為主,內容涉及教練技術的新技術和新理念、實施教練技術的必要性、如何做好下屬的教練、領導的教練職能等。比如:陳國海的“歐美企業引進教練技術的模式”,文章分別介紹了基于性格工具度反饋以及教練技能等三種引進企業教練技術的主要模式,并且運用具體案例對歐美企業引進教練技術的實際操作和成果進行了闡述。劉宗強的“教練技術在新員工溝通能力培訓中的應用分析”,文中以教練技術為核心,分析了在新職工溝通能力培訓中的應用。范曉禹的“企業教練技術再認識”,文中通過科學再認識企業教練技術,引導中國企業對教練技術的定位從單純的培訓課程轉向企業各級管理者必備的管理技能,使教練技術本土企業化,有效將人力資源轉化為生產力。高校類教練技術論文有28篇,占總數量的19.05%,其主要內容涉及高校管理、教學、人才培訓、素質教育、就業、學科應用等方面。例如:何華宇的“企業教練技術應用于學校管理的思考”,文章在對企業教練技術介紹的基礎上,討論在學校管理中應用教練技術的淵源,進而說明在學校管理中實施教練技術的步驟和途徑,最后指出了運用教練技術應注意的問題。李慧的“教練技術在大學生職業指導中的應用”,文章主要內容介紹了T-GROAS職業指導模型,教練技術的應用的五個階段(營造良好關系,使彼此信任;明晰自身需求,厘清職業目標;正視現實問題,明晰可能影響;發散思維空間,創新可行路徑;制定行動計劃,實現理想愿景)進行研究。丁雯的“論教練技術在高校實踐指導教師培訓中的應用”(2012年),文中論述了企業教練的理念和方法對高校實踐指導教師培訓的影響;從目標制定與達成技術“心理教練技術”能力測評工具”激勵方法手段等方面,闡述了教練型高校實踐指導教師培訓內容。劉素婷的“教練技術在大學生潛能開發中的應用”(2013年),文中在分析教練技術的內涵、角色定位、核心原理、步驟與技巧的基礎上,探索教練技術在大學生潛能開發中的應用,提出大學生潛能開發的具體策略,旨在通過支持大學的心態改變,促進大學生實現從平凡到優秀、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類教練技術有6篇,分別是王富強,賈銘的“教練技術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啟示”(2013年),文中從三個方面來闡述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啟示,

1.遵循NLP前提假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教師進行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一個前提就是“學生是沒有問題的”,教師應該作為協助者,幫助學生自己成長。相信學生自身蘊藏著巨大的潛能,他可以做得更好;

2.教師以成果為導向的理念來進行教學和教育;

3.教師應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把自己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陪伴者和支持者。[9]王富強,賈銘的“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2013年),文章主要闡述了教練技術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劉向輝的“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以課堂教學為例”(2014年),主要概述了教練技術的概念、起源以及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和應用性;王富強,李玉禎的“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應用”(2014年),主要內容是教練式溝通、邏輯層次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相結合的應用實踐研究。王富強,申秀秀的“教練技術指導下教師如何實現教學主體性———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2014年),主要內容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在教練技術的指導下,通過問話式教學提高課堂掌控力,運用教練技術的邏輯層次理論解決教學困惑,運用三腦理論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更好的把握教學活動,實現教學主體性。[12]王富強,李玉禎的“教練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應用”(2014年),文章主要內容是在教練技術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思維方式、學習心態等方面的改變,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從而實現自身的主體地位。迄今為止,大量教練技術相關書籍以及文獻的研究出版,表示著教練技術在中國正以良好的趨勢發展著。

三、文獻研究特點

源于上世紀80年美國的教練技術,現如今已成為歐美企業家提高生產力的有效管理技術,其研究成果也頗豐,然而教練技術在中國還僅僅處于初步階段。由上圖表可總結得到,當前教練技術在中國的研究特點:

(一)教練技術在中國研究的領域特點

教練技術的研究重點雖然仍然在于教練技術與管理的研究,但是研究領域在不斷的向外、向深處擴展。由圖1數據可以看到,在CNKI中有關教練技術的論文總數為147,而其中有關管理方面的教練技術則占到了總數量的56.42%。也可以看到,整體上企業類相關論文一直高于其它類領域論文數量,教練技術的研究重點仍然集中于企業類的相關研究。從2002至2008年,教練技術的文獻主要集中于企業類和其它,高校類論文為零,但是自2009年開始,高校類的教練技術相關論文開始發表,占到了總數量的19.05%,并且整體呈上升趨勢,教練技術的研究領域在不斷的擴大。2013年,思政類教練技術相關研究也開始在不斷的深入,論文數量占到高校總量的17.65%,而且研究還在繼續發展。

(二)教練技術在中國研究的內容特點

目前,我國對于教練技術內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應用性研究、理論研究和價值研究,理念研究相對較少。在具體的查閱論文之后發現,對于教練技術的研究方向一般是集中在教練技術的概念研究;教練技術的技能研究;教練技術與其他輔助技術的比較研究(教練與傳統培訓;教練與心理咨詢和治療;教練與指導輔導);教練技術的起源發展研究;教練技術的應用性研究等方面。目前,國內對于教練技術的理念研究相對較少。

(三)教練技術在中國研究的數量特點

教練技術相關文獻總量不多,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從上述曲線圖表“總量”線可以看到,自2002年教練技術相關論文研究以來,每年都有相關研究文獻的發表,至今為止已發表有147篇論文文獻,年平均量為約為12篇,雖然總數看起來不多,但是發展勢頭良好,而且總體上論文總量也是在不斷的上升的。從此也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教練技術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對教練技術的研究也在不斷的發展。

上一篇: 換屆審計工作總結 下一篇: 貨運實訓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在线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无遮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