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30 19:24: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學分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從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本質上講他是一位現代主義建筑大師,他試圖通過自身的實踐把現代主義發揚光大。但安藤反對單調乏味的國際式建筑,致力于現代主義和地方主義的融合。他從少年時就曾周游日本,對日本的的傳統民居及其中表現出來的日本傳統美學有很深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在體現現代主義建筑中單純的造型及簡潔、抽象、無裝飾的手法的同時,總有一股濃烈的民族氣息。建筑評論家弗蘭姆普敦曾這樣評價過他的小筱住宅:“建筑雖然運用了現代材料、方法和構成,但是還是能夠從中感覺到日本人特有的空間感覺,對周圍的環境,特別是對地形以及這里原有樹木的細致處理等,很好地運用了這些要素。”
1.1自然元素與傳統空間特色的塑造
安藤忠雄是一位情感空間塑造大師,他仔細研究日本傳統建筑空間中對靜謐的、帶僧院特色的嚴肅、簡樸、冥思的空間特色,并用光、水、風等自然元素加以表現。光之教堂(圖1),表現的正是光這種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空間幾乎完全被堅實的混凝土墻所圍合。內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樣的黑暗中飄浮著一道十字架的光線,這就是全部。為了使幾何空間更具有生命力,改變墻壁的冰冷感,將光線引進制造陰影,在這空間里有各式各樣光的表情,有從上方灑下來,有從側面射進來更有從隙縫滲透進來,產生各種變化,所以讓其設計的建筑變成是光的容器。建筑內部盡可能減少門窗洞口,把重點集中在對自然要素“光”的表現上。他也利用水體的鏡面效果來軟化建筑的幾何特性和材料的硬度,倒影的虛像呈現出空間的靜謐。教堂設計極端抽象簡潔,沒有傳統教堂中標志性的尖塔,但它內部卻是極富宗教意義的空間,呈現出一種靜寂的美,與日本枯山水庭園有著相同的氣氛。
1.2現代材料與日本傳統材料質感
材料表現是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特性與材料之間的構成效果來表達建筑的情感。安藤發現日本人習慣于在建筑中運用天然木材和紙,如彎曲帶皮的木柱,有節疤的更好;帶樹皮的木板;糊有土泥巴的籬笆墻;質地松軟、剪切整齊的草屋頂;紙糊的格子門;還有不加斧鑿的毛石做的踏步或茶爐架;用竹子做的窗欞、天花;粗糙的蘆葦席做的隔斷等等,有一種追求材料的溫和感和輕柔感的傾向。而混凝土作為現代建筑材料的一種,它所具有的樸實無華的特質正好符合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因此在現代建筑中越來越多地得到應用。為了使混凝土在視覺上和觸覺上符合日本人的傳統感覺以及對美的認識,安藤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無數次的試驗,終于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帶圓孔的清水混凝土。安藤在原本粗糙的混凝土材料摻入了日本傳統手工技術,將其轉化為一種細膩精致的細紋,呈現出一種符合日本傳統的綿密、近乎均質的質感。安藤設計的“住吉的長屋”(圖2)中,其出色的混凝土材料的運用得到了世人高度的贊揚“混凝土在得到矯正后與數寄屋建筑中的木材極為相似,但混凝土增加了內部空間的尊嚴感和堅強感。從20世紀初,日本建筑師就力求使混凝土表現‘日本話’。但是只有安藤第一次成功地運用混凝土創造出與數寄屋建筑相媲美的具有廣泛而敏銳的空間感的作品。”
1.3與自然的對話——日本傳統庭園空間的繼承
崇尚自然是日本的傳統觀念,在日本的傳統建筑中就重視建筑與自然環境的融合。在引進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上,日本創造了一種表現其審美傾向及哲學觀念的庭園空間。在京都中有很多有名的庭園,如南禪寺、龍安寺、西芳寺、銀閣寺等。日本建筑庭園的特色是:通過墻的作用使人感覺到墻外的景色。如龍安寺的苦山水庭園就是通過矮墻的存在表現出前外的空間。近代日本大師設計的高水平住宅建筑幾乎都以庭園為中心進行空間構成。安藤忠雄也把這一傳統空間設計方法應用到他的建筑設計甚至是城市設計中。他設計的TIME''''S(圖3)就位于京都市中心區高瀨川和三條大街交叉處。安藤在年輕時就經常到京都去考察古建筑,京都在他腦中的印象就是一個庭園。因此在他眼中,將高瀨川也看成是一個庭園,想在這設計一個能感知水的庭園。在TIME''''S設計中,安藤以文化性地視點解讀了東京的庭園為中心的建筑,繼承了京都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沿街建筑的手法,將小河融入建筑中,地上兩層地下一層,從任何方向都能看到河水。
1.4傳統空間層次與秩序的應用
日本傳統建筑受中國園林建筑的影響,也強調空間的序列感及“可游性”的特點,游走于建筑空間的過程是一種靜心的體會,是發現與心靈感悟的過程。為了強調這一心理體會和暗示,日本傳統建筑通常通過設計有意創造空間上的層次與秩序,“庭園深深深幾許”講的既是空間深度,也是心理深度。安藤繼承了傳統建筑中空間序列的處理方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采用阻隔的設計手法,從用目標的模糊化來達到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有時為了避免柱子對空間單調性的干擾,安藤把墻柱加厚。安藤在北海道的水之教堂(圖4)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這一傳統設計方法。水之教堂建在經過修整的水邊,用樹木和墻體圍合出一片水院空間,為教堂創造出一個僻靜的獨用空間。安藤為觀者設計了一條游走路線,沿著一堵L型的墻體前行,此時只能聽到墻內的流水聲;繼續往前走,空間由小到大,由高到低,最終將觀者的視線引向蒼茫水院中的十字架立方體;繞過立方體,走過一段弧形樓梯進入下面的教堂,此時映入眼簾的是隔著大片玻璃墻的水面及遠處的山巒,一個鋼十字架靜靜地佇立在水面,室外四季的景色變化也都成了教堂的一部分。
1.5注重建筑與地理環境的融合
安藤忠雄的設計總是從對建筑周圍的物質環境思考開始的。考察現場一直是安藤做設計的第一步。他通過考察現場確定周圍有哪些建筑或自然元素可以作為作品的“伙伴”,建筑如何與環境“對話”,周邊需要什么體量的建筑,使用什么材料,即建筑將以什么樣的形式呈現在用地上。日本的直島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島,約有400人左右,安藤受委托在此設計了直島美術館。(圖5)安藤到當地看了之后就有一種感覺“應該讓瀨戶內海的美麗景色保持下去”。因此安藤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使整個島嶼成為環境優美的美術館,通過建筑設計發揮環境的優勢,使人們涌現出在這里進行藝術表現的欲望。安藤將環境做成可以布展的場所,而將美術館的主體部分埋入地下。外部環境漸漸被苔蘚所遮擋,看不到了石墻,整座建筑被埋在綠色之中。優美的外部環境可以激發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吸引他們來此進行藝術創作。而地下有大的空間作為美術館,并且在美術館中設置了圓形的天窗,從外面射進的光線水者太陽的移動而不斷發生變化,創造出非常有趣的空間。
2結語
安藤忠雄的建筑在形式、材料上完全屬于現代主義,符合社會發展潮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但他獨特與巧妙的設計手法,使他的建筑雖然沒有使用任何傳統元件,卻成功地用現代手法體現出了日本傳統建筑的精神氣質。
在當今社會林林總總“主義”的攻擊下,我國的建筑市場有點迷失方向了。說到現代主義,人們就往國際式的形式跑;而說到地域主義,則不顧一切地搬用傳統元素,“大屋頂”到處都是。在這一方面,安藤忠雄的確值得我們學習。作為中國的建筑師,我們應該在立足于現代建筑的情況下,努力研究我國傳統建筑中具有活力的傳統文化及審美哲學,如注重整體的觀念、人與自然融合的觀念、混沌空間、四維空間等,將它們在現代建筑中加以抽象化和建筑化,設計出融合我國傳統特色并適應當代社會的現代主義新建筑。
參考文獻:
[1][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論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凱瑟林·斯萊賽.風格建筑[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3]徐璐璐,蘇繼會.安藤忠雄與他的詩意建筑[J].安徽建筑,03/2006.
[4]李頸松,劉秀梅.對日本現代派建筑師傳統策略的理解[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01/2000.
[5]焦毅強.中國建筑的雙重體系[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一線的美術教師都知道,多少年來在我們的教學中總離不開一本厚厚的教參。那里面有現成的教材分析,教學目的以及本課重難點。甚至有現成的教案和教學效果。本來美術教學在舊課程里就是小三門,副科,沒有什么考核標準。因此當一個無經驗的新教師上崗時它便是不出教學失誤的保證書。當一個老教師教“疲”了的時候,它便是最現成的“午餐”。在對教師進行評價的時候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緊緊圍繞教材,重難點突出……”。大膽的創新對一個年青的教師來說最直接的陷阱可能就是公開課上的脫離教學大綱,組織教學不利的慘敗。在舊的講臺上當我們成熟起來的時,也許同時也發現我們失去了工作的創造力。試想一個發展學生創造力和個性的美術學科,由一個沒有創造激情的人來執教的話,后果會如何。
當然改變也就意味著摒棄我們過去習慣了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課程教學觀的解放無疑在為我們帶來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它重新定義了教材的含義,把它從權威的指令變成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媒介。也就是說教師和學生不在是執行者和接受者。教學內容只是一個支點,至于能輻射出多大的能量就靠教師和學生的創生與開發了。在體會艱難的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到了自由的快樂。教學的過程即是激發我們再創造的過程。課堂可以隨時變成實驗的田地,將我們的每一個想法和靈感付諸實現。以教學中的一課《奇妙的音樂》為例。本課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依靠聽覺感受,提高捕捉畫面的能力”。備課時我反復思索,在日常教學中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欣賞在小學一直是個空白。那么我能否利用本課教材的特殊性,結合音樂與美術這兩門藝術學科的通性為學生提供基礎性,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學習變的更有趣更容易呢?在這課中美術應該成為學生表達音樂感受的媒介而不是部分學生表現的障礙。基于這一思路并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將表現手段改具象為抽象的符號。來達到讓學生自由表現的目的。之前我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體會點線面和色彩的表現力,并結合抽象表現主義繪畫讓學生用自由聯想的方法談論對作品的感受。正處在無拘無束的年齡段的小學生接受的很快,不久他們就很樂意地開始嘗試用線條表達歡樂與悲傷,用色塊表達酸、甜、苦、辣。并為這種全新的表現手興奮不已。第二課時我直接由音樂導入,選取了,《江河水》、《慶豐收》、《杜鵑圓舞曲》、《野蜂飛舞》等音樂情緒比較鮮明的音樂片段讓學生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旋律之中,并通過自由聯想來表達音樂帶給他們的不同感受。充分活動后用音樂填充法讓學生找出與之相適合的美術作品。由于有了上一節課的基礎,學生很容易地完成了兩學科的跨越。開始愉快的利用各種材料手段并摹仿現代派大師的手法來表現樂曲《口哨與小狗》傳達給他們的感受。學生在學習中始終興奮著。課后反思時我發現在這一課的學習中雖然涉及了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知識領域卻沒有一個學生因為技法障礙而放棄。我用易于接受的表現方式和有趣的藝術活動打開了他們所有的感官。激起了每一個孩子表現的欲望。我想這已經足夠了。正如新課標中對學習者的定義中講到的,“學習者學習最有效的時刻就是當其全部感官活躍起來的時候”。
二、學習方式的解放
過去我們在備每一課時最后一個環節總是離不開“學生作業、教師輔導”。似乎那就是一節美術課的目的。而作業效果就是本節課學習效果的反饋。我發現這種單一學習方式導致最終的一個學習結果就是那些細心的基礎好的孩子就一直好,那些基礎差的孩子就一直差。我曾一度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為什么在那些孩子的學前印象前顯得那么微弱。因為無論我怎么努力也改變不了他們腦子中的繪畫模式。一定要畫太陽、畫房子,再要么沒眼珠、沒耳朵的畫人。我用盡了方法,成果總是不大。當我重新審視自己時,才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教畫畫”的怪圈里。我是一個美術教師,更是一個教育者,單一的學習對孩子來說就意味著被動。學生是有差異的,美術培養的不只是他們畫什么的能力,而是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的能力。我的作用也不是教會他們畫什么,而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正像皮亞杰說的那樣“只有當所教的東西可以引起兒童積極從事再創造的活動,才會有效的被兒童接受。”由此我開始在平時的課堂中一點一點的改變。就拿《火車快跑》一課為例,教學設計時我拋棄了讓學生畫火車的原教學模式,做了幾個大的改變:首先調整了教室布局,將座位擺成車廂的格局以便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更快的進入情境;二、讓學生搜集所有表現火車的作品,包括音樂兒歌謎語,以便讓學生更充分的感知對象——火車。三、找到一切你可以用來表現火車的物品,以發揮每一個孩子的特長激發參與學習的欲望。通過改變,我發現學生們變了,課堂氣氛也變了。在感知的過程中通過聽歌,看模型,表演和小組開火車游戲讓每個學生都興奮的參與著。表現的過程中學生都拿出了自己準備的各種材料投入的干著。平時鬧著的他們有秩序的參與著。最后作業展示時我也驚喜的發現這些孩子還真是能干,找的材料五花八門。有彩紙貼的火車,有蔬菜做的火車,有個人畫的火車,有玩具插的火車,有廢易拉罐、紙箱做的火車,還有幾個學生創編的小舞蹈《火車開啦》。做出的火車也是各式各樣,充滿了創造與想象。通過這次實驗我發現把自己解放出來,把學生解放出來,乃至把學習方式解放出來是多么重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的去學,他們的主體性、獨立性、創造性才能發揮出來,教學也才是最有效的。之后,我又在平時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單項的調整,收效也不錯。如《去太空旅行》一課。我在課堂上大談太空知識,試圖吸引他們。結果一個孩子小聲在下面問同學“這是什么課呀?”它像一根小針泄了我所有的氣。我在下一班上課再也沒勁講。只問了學生一句“宇宙是什么?”誰知學生一下炸了鍋,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我突然靈機一動,順水推舟的問學生誰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宇宙給你的印象。這群二年級的孩子們煞有介事地說了許多,諸如“可怕、奇妙、美麗、奧秘、無邊無際、神奇......”我將它們都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組,開展想象,并討論其中一個詞,然后發言。結果學生將已知經驗加上自由想象,講得非常好,我臨時把作業調整為作業利用手邊的材料,做個旅行匯報,遞交上來,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組完成,可以畫,可以寫,形式不限。一節課下來,我輕松的幾乎沒說什么,可學生很興奮,我也很興奮。這樣雖然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交上完美的繪畫作品但是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我呈現他們內心更多更精彩的東西。這難道不是我們教的目的嗎?我想學習方式的解放不應只限于專門的實驗課,我手邊的每一節課、每個環節都可以改變,變成是給學生松綁的機會。只有這樣,教學才會讓所有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而不只是交上一張成功的繪畫作業。
三、評價體系的解放
本次課程改革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評價方式,強調了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甄別選拔,而是為了被選拔者的發展,是幫助我們“創造適合兒童的教育”。從考察學生學會了什么到對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等進行考察和綜合評價。
人類對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從來都離不開媒介的幫助;任何媒介形態的生成、發展和嬗變,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展開。媒介與地理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媒介地理現象的廣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學研究視野的學術必要性。作為交叉性的學術空間,媒介地理學是“一個曾被長期忽視的學術領域和審視窗口”①,需要綜合傳播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展開深入的探討。
在通論的意義上,地理學一般有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媒介地理學視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環境的意義上展開。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類適應、改造和保護自然環境,同時又不斷發展和創造人文環境的歷史。這決定了媒介地理學的兩種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歷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當代性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動態的前瞻研究。回溯是為了清理和總結既有的知識以及方法積累,前瞻是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理論空間與思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傳媒與不斷更新的人文環境,當代性的前瞻研究無疑更具有理論的實踐意義。
媒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同媒介、地理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規律”②。規律的總結需要以關系的辨析為前提和基礎。關系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影響關系,二是差別關系。從根本上說,媒介地理學展開的就是一種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即以人為焦點,一方面透視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一方面比較相同、相似、相關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觀的差別特征。本文試圖立足本土中國的當代視角,對此展開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與分層
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傳統與現代兩個方面。文化的現展以趨同為大勢,在當代中國,由于政治意識較統一、市場經濟的整體開放以及人口的跨區大規模流動,文化區域的傳統差異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地理狀況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著新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分化。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當下中國的經濟龍頭區域和信息高地,當地在媒介發展戰略上顯示出整合利用區位優勢的明確意識。廣東衛視和浙江衛視都以財富為基本定位,以地方經濟強勢為基礎發展特色媒介傳播。上海東方衛視則成為唯一一個“以新聞見長”、敢于用資訊打新聞牌的省級衛視,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直播報道中,初步形成與央視、鳳凰衛視三分天下的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媒介品牌的樹立固然以區域地理優勢為基礎,但其傳播輻射的根本指向卻是追求跨區域的全面覆蓋,無論財富還是資訊,都無法用單純的地方性來解釋。廣東、浙江、上海的省級衛視都是以本土優勢為基點來實現超地方化的發展策略,它們走的是最大化的受眾路線,即通過捕捉觀眾群的最大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市場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地域邊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關鍵的是要看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類的共通性,否則就無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現代媒體,尤其是電子、虛擬信號成為主導性傳播介質以后,時效性和覆蓋面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區域必然被打破。事實上,廣東等地省級衛視的發展策略,與江蘇衛視的情感定位、湖南衛視的娛樂旗幟、安徽衛視的電視劇集中營、重慶衛視的電視版故事會,并無本質差別。因此,我們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時,必需改變傳統的平面化地理思維,而應樹立跨域界交融的整體宏觀視野。
與整合相聯系,現代文化地理版圖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維度是立體分層。區域文化的歷史積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當代社會,它往往向兩個方向流動分化,一方面是區域性雅文化傳統轉化為小眾文化的精英風尚,另一方面是區域性俗文化傳統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動分化的結果不是走向截然對立,而是交融互滲,從而構成了現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再體現在傳統地域的平面差別上,而是表現為空間層次上的立體并生。在多層次的現代空間人文地理版圖中,媒介的發展也必然分層化,特定的媒介形態針對特定層次的人文空間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傳播功能的層級體系。以吳文化的代表蘇州地區為例,當地電視節目的兩個特色欄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是以“姑蘇繁華圖”為名的文史掌故節目,一個是吳方言演繹的電視欄目劇“都市故事會”。前者取名來源于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書畫作品,該畫長達三十米,大氣淋漓又精細入微地再現了乾隆盛世姑蘇城的百里風景和街市繁華,可稱之為蘇州版的清明上河圖。電視臺頗有創意的每天選取畫卷的一個片斷加以評介,創作了一個頗有書卷氣息的人文電視欄目。而“都市故事會”則以方言短劇的形式,講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時尚性和傳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選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參與演出,頗受普通市民階層歡迎。兩檔節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有效地利用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效果。這種立足地方的傳播定位,由于受眾目標明確,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運作,有效而且穩定地實現了特定區域市場的占有。現代人文地理環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現代媒介的傳播功能指向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無論影視、報刊還是網絡,都無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與媒介形態這兩個立體空間的接合中實現準確定位與合理布局,現代媒體方能建設通達的信息傳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與虛擬
媒介與人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地理影響改造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的同時,也必然成為媒介書寫和塑造的對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觀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想象性和虛擬性的存在。現代傳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對生存空間的認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電腦與網絡、影視與報刊,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游歷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當代,每一個具體的人,大都會從現代媒體的虛擬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數百年前的歐洲人那樣,獲得馬可·波羅游記式的閱讀。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觀,寄托著特定地理空間的人對于身外世界的復雜訴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個人的情感心理,無所不包。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項龐大的跨學科系統工程。
就當下中國的具體社會現實和媒介發展的最新形態來說,有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尤其值得重視。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與鄉村。現代文明的基本進程是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在這樣的文明進程中,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城市和鄉村成為了現代人最基本的兩種生存地理空間結構。城市是主流和強勢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為例,《文匯報》側重從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描寫上海,《新民晚報》主要從平民階層的視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報》則著力營造年輕都市白領所陶醉的小資上海。上海是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地理空間,需要通過媒體的分工定位來展開多維透視。但在這些紛繁的維度中,敞開與掩蓋、強調與忽略、導向與回避、放大與縮小常常彼此交織滲透,都需要從媒介地理學的視域進行深入的清理。鄉村往往成為城市人的自我撫慰的想象性建構,各類媒體發現和關注古村古鎮的持續熱情就是一個明證。這種熱情的背后,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都市人疲憊心靈的精神想象、商業利益的消費驅動已經攪拌混合為一體。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化進程全方位的展開,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城與鄉,成為當代中國媒介地形圖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媒介學視域中的城鄉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討一系列重要問題:第一,媒介如何成為確定當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為塑造并跨域界傳播現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點;第三,媒介在城鄉文化關系的建構與調試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負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對于城市、鄉村的虛擬和想象是否會造成一種真實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會責任。
其次是互聯網絡所建構的虛擬地理空間。網絡虛擬地理是現代高端科技與現代人復雜心理世界互相合謀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基本有網絡論壇、網絡通訊工具、即時聊天室、電子網絡游戲等等。虛擬不等同于虛構,其實也是一種實在,即“虛擬實在”③。對于參與者來說,這種后工業時代人們通過計算機創造出來的電子表象具有主觀心理的真實性,它既可以是對實在世界的一種模擬,也可以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在網絡虛擬地理環境中,主體是相對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間是流動性的,信息是隨機性的,形式是變幻的,真實與假象、責任與戲謔、高尚與卑下……都混雜莫辨。這就好像一條決了堤卻又流淌不盡的大河,裹挾著泥沙和魚龍洶涌而來。強制性的阻塞肯定是無效的,任意性的放縱也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有規劃地疏導。媒介地理學的重要責任之一,就在于為實踐網絡虛擬地理的規劃疏導提供理論的依據,這需要展開診斷式的批評和反思。
三、思維的創新:立體的空間
現代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線性發展的時間——歷史觀念的逐漸確定,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所謂的時間社會時代:“空間在以往被當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靜止的。相反,時間卻是豐富的多產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④但是,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全面步入空間化的時代。空間化的時代需要空間化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視野,這在當代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現代人文地理版圖與現代媒介多元形態,都已經在對平面的超越中向立體轉型。
立足于當代語境的媒介地理學建構,必需完成的就是視野的轉換和思維的創新。人們歷來認為,媒介的傳播是線性的過程,是從信息的發送、接收到反饋的環型結構。但是在空間化的時代,多層次立體的地理空間和媒介形態,已經初步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球型系統。時間性的歷時觀察,將難以全面地應答現代傳播課題,必需以空間性的、共時性的、并置式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補充。當代媒介與當代地理的結合,帶來的就是對線性過程思維框架的突破。這種結合將帶來兩個方面的深層次變化。
首先是媒介書寫、傳達方式和戰略的變革。“為了提供現有情況的一個代表圖景,地理學切過時間量度的斷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間)”⑤,這種地理學的空間取樣方法,也正是現代媒介傳播的重要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捷的時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擴容,擴容后,非同質性的各種信息又進一步在互相參照比較中發生增殖,從而實現深度傳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電視臺對德國世界杯報道冠名為“豪門盛宴”,對比賽進行奇觀式的敘述。尤其在決賽時,中央電視臺派出記者分別在德國柏林、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國和法國球迷觀賽的酒吧中進行同步報道。四地報道來回切換,勝者歡呼,敗者失意。央視的報道意圖非常鮮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這一全球化狂歡節所帶來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廣度。實現這一意圖的方式,就是通過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拓展媒介覆蓋的地理空間,通過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樣,以共時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現:光榮與失落、輝煌與黯淡、歡呼與哭泣、喧囂與沉靜……畫面的不斷切換,帶來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靈、情感的對比,而以他者身份參與觀看的中國觀眾,則獲得一種多樣化的感同身受的體驗。這一例證,反映出共時性并置思維運用于媒介傳播所帶來的奇觀效應。再如,好萊塢大片全球同時公映也體現了空間化的傳播戰略。早期影片公映總是先在大城市開始,然后根據票房情況逐漸向小城市、縣、鄉推進。現今網絡媒體使得公映過程的傳播速度大大縮短,甚至降到零,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實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報。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將‘空間分析’引入媒介研究當中,對‘媒介空間’的分布與建構進行研究,這將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學研究的‘媒介空間分析理論’”⑥。媒介空間分析有四個基本層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區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內部的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的規劃定位,三是目標性的受眾階層分析,四是針對性的人文地理層次分析。四種分析的整合起來,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動和融合。如,合肥晚報報業集團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都地處省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市報與省報同在一個城市而造成地位尷尬的局面,合肥晚報的定位是具有晚報色彩的黨報,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特例。雖同在一地,因為資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眾群,形成了一個合理的媒介空間布局。在當代文化地理環境中,媒介空間分析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對于構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①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J].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③參見王治河主編:后現代主義詞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頁。
一
孔子禮樂思想源遠流長。據《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史記》等史書記載,中國的禮樂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上古樂舞都為原始巫術活動。樂舞是在祭祀活動中舉行的,其目的是娛神,期求神靈賜福,以使五谷豐登,家畜成群。這里依約可見禮的因素,也依約見出審美的因素。
禮樂的形成應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為重要。禮樂的形成應以區別于巫術為標志。巫術以娛神為主要功能;禮樂則以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功能。前者主要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為人文。《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可見在商代,神先于禮,重于禮。周代則有所不同。“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禮記·表記》)禮顯然重于神。據《儀禮》載:天子、諸侯、大夫、士日常所踐行的禮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士喪禮、喪服、既夕禮、士虞禮、特性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等,《周禮》將其概括成“吉、兇、軍、賓、嘉”五禮。五禮將原始宗教擴大到社會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尚書·蔡仲之命》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皇天無私,惟德是依。”這一思想成為周代意識形態的基礎。周禮與周樂都筑基于其上。
周代禮樂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貢獻。孔子頂禮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他所要復的禮即為周禮。周禮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基礎。周禮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禮必然是講等級制的。作為等級制,它以分為前提。分,有縱向系列的分與橫向系列的分。無論縱向系列的分還是橫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緣關系為重要(不是唯一)依據。孔子建立其理論體系時,之所以將孝悌放在基礎層面,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孔子以孝作為處理縱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而以悌作為處理橫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
周代的樂已具規摸,特性明顯。一,樂、舞、詩為構成樂舞的三大因素,然它們又相對獨立。據《周禮·春官·樂師》舞分為六類,“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樂分為九類,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械夏、驁夏”(《周禮·春官·磬師》)。舞與樂根據不同的內容與詩相配。二,周禮以人文為主要內容。也就是說,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頌帝王,協和關系,愉悅人情。《周頌》是周代表性的樂舞。鄭玄說:“周頌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周頌譜》)此樂雖為郊廟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有兩個含義,一是贊頌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為禮的主要內容;二是形式上宏大華美,已具審美的意義。
禮樂制度是中國自上古時就開始萌芽在周公手里得以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孔子是非常敬仰這種制度的。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這樣的人,他一生的事業,就他的主觀愿望來說就是復周禮。孔子的全部學說,在某種意義上也服務于此,因此,探討孔子的禮樂觀,不能不追溯到周公。不過,孔子畢竟是有獨立思維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時代也不是周公的時代,因此,他的思想,絕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聯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繼承,還是大大發展了周公的禮樂思想。他的復禮,不能簡單地看成復古或者說倒退。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中有許多內容是具有創造性的,它不是為社會的倒退,而是為其后幾千年中國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本的美學原則。
二
“禮”在孔子的學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術界對于孔子學說到底是以仁為中心還是以禮為中心有所爭論。這種爭論至少說明禮在孔子學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是主仁為中心說。
孔子仁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突破血親關系的普遍人道主義。關于仁,孔子說過很多話,側重點不完全一樣。但核心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關懷。《論語·鄉黨》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的“愛人”不只是愛有血親關系的人,還愛別人。他將血親關系的愛推到整個社會。第二,仁與禮聯系起來,一方面是克己復禮為仁,另一方面是踐仁為禮。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是仁的重要內容。這就是說,孔子既以仁來釋禮,又以禮來釋仁。
禮雖然以仁為內容,但禮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觀念,禮重在制度。如果說,禮以仁為內容,那么,仁以禮為形式。換句話說,禮是仁的外在化,物態化,形式化。對于禮來說,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為固有的程式,特別是重要的祭祀活動、政治活動。這種程序化了的禮為禮儀。禮儀無疑具有一定的審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濃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與林放談禮,孔子說:“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奢與儉都是形式。這樣說來,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人文化的禮不只是具有善(倫理的與政治的)的價值,還具有美的價值。《論語·鄉黨》記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具有鮮明的形式感與情感性。
孔子的樂,也是建立在仁學的基礎之上的。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孔子看來,禮與樂都是仁的物態化。只是禮的物態化體現在政治制度與倫理規范方面,樂的物態化體現在藝術與審美的方面。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層面,后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層面。
禮與樂,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稱之為“文”。文,在中國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義,也含審美化的意義。《周易》中的《賁卦》說的就是“文”。賁為修飾,從外在的修飾進而到內在的修養。賁卦上為艮,艮為山;下為離,離為火。其卦象為山下有火。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壯觀的景象!這就是“文明”。《賁卦·彖傳》云:“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文”化而前進的。顯然,中國的文,明顯地具有審美的基因。孔子談禮樂,就用到了“文”。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人矣。”(《論語·顏淵》)這里,他強調禮樂的作用是“文”。文者,雅也,美也!
三
孔子曾談到人們對待仁的幾種態度。一是“欲仁”,二為“好仁”,三是“樂仁”。“欲”,含有明確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后為意志。“好”,喜好,表現為對事物攫取的態度,如人之好色、好食。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論語·里仁》)“樂仁”是對仁的最高態度。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仁”不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謂“樂仁”?樂,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悅的情感。這種喜悅,不同于“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為情的低級層面。樂是心理性的喜好,屬情的高級層面。生理性的“好”,雖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傾向,不含理性的內含。心理性的“樂”,則是社會性的傾向,含有理性的內含。這理性的內含,就是對“仁”的認識。與一般的對仁的自覺認識之不同,這種“樂”的認識已溶解在“樂”的情感之中。它不以邏輯的形態出現而以感性的形態出現,通常表現為直覺。
三種對仁的態度,分別見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區別。知性,自覺的;物性與情性往往是非自覺的。物性與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筑基于自然性,后者筑基于社會性。這種區別頗類似于康德說的人的三種不同的。知性的“欲仁”,類于“和利益結合著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類于“在感覺里面使諸官能滿意”的“快適”;而情性的“樂仁”是“對于美的欣賞的愉快”。概而言之,即為“尊重”、“偏愛”和“惠愛”。情性的“樂仁”,雖不同于知性的“欲仁”與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內。它將“欲”與“好”都轉化為“樂”。
禮與樂作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在審美化的程度上有區別。禮雖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這形式主要在于傳達仁的內容,其審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為仁的內容服務,其獨立的審美意味不是很強。在很多情況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規則出現,主要訴諸人的知性與意志,對人們的行為有所約束。孔子談到禮時說:“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乎?”(《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學而》)又說:“非禮勿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約”、“齊”有約束,規范義;“勿”表示不許。顯然,禮對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強迫的方式讓人就范。這樣,對禮的遵循,就必須以“欲仁”為前提,而“欲仁”,又必須知仁。禮,從本質上看,它還不能說是審美的,只能說具有審美的因素。
樂則不同。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這種傳達的途徑與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人是理性的動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動物。人有社會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人,是群體的存在,但首先是個體的存在。審美充分體現了人的這種本性。它是自然性中寓于社會性,感性中寓于理性,個體性中寓于群體性。樂最大的特點是給人帶來快樂,然這種快樂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適,而是美的惠愛。應該說,樂比較地切合“樂仁”。
孔子講“立于禮,成于樂”,立禮為了立仁,而仁的升華則為樂,故曰“成于樂”。樂是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還比較過人們對“道”、“德”與“藝”的接受態度。他說:“志于道,據于德,游于藝。”(《論語·述而》)“道”、“德”在這里,應是“仁”及“禮”的另一種表述;人們對它們的態度是“志”與“據”。“志”與“據”明顯地是以理性為指導的,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藝”是“樂”的另種表述,或者說是樂之一,人們對它的態度是“游”。“游”是愉快的,自由的。可見欣賞“藝”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將志道、據德、游藝與以上說的對待仁的三種態度對應起來,大體是:志道、據德相當于欲仁和好仁,而游藝相當于樂仁。
《論語·述而》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這也許有點夸張,但給我們很多啟示。第一,他說欣賞《韶》樂的快樂遠遠超過了吃肉的快樂,可見孔子將“樂”的快樂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說他對《韶》樂如醉如癡,沒有說它對《武》樂如此,這是因為,《武》樂只是盡美而沒能盡善,而《韶》樂則盡善盡美。可見令他如醉如癡的不只是美,還有善。這里,隱約見出“樂仁”。
四
禮與樂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這種相通,除了它們都是仁的外化外,它們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系。《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耐人尋味: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里討論的是如何讀《詩經》的問題,但涉及“禮”與“樂”的關系。“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詩經·衛風·碩人》中描繪一位美麗少女的詩句。這里關鍵的一句是“素以為絢兮”。“素”為什么能產生“絢”的效果?按筆者的理解,在孔子看來,這位少女的美其實就美在她的本色上。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裝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她的巧笑與美目才這樣動人。由此談到繪畫,當時的繪畫是畫在絹上的,絹的質地如何,對于繪畫影響很大。孔子以之為喻,說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對于美的創造非常重要。子夏沒有接著孔子的思路去討論畫,而是與老師討論起禮的問題來。子夏從孔子的話中獲得的啟發是:“禮后乎?”“禮后乎”按楊伯峻的看法是禮后于仁義,即產生在仁義之后。我認為,這“禮后乎”不是說“禮后于什么”,而是“禮在后嗎?”的意思。這個“后”不是時間先后的后,而是基礎的意思。如果這個理解能成立,那么,子夏理解禮是詩的底子。也就是說,《詩經》是合乎禮的。禮是詩的基礎,推而廣之,禮是樂的基礎。注意,孔子與子夏在這里談了三個底子:天生麗質是動人笑靨的底子,白絹是畫的底子,禮是詩的底子。
既然“禮”先“樂”后,禮是樂的基礎,那么,其必然是,樂為禮定,樂為禮用。不僅選用樂,要按禮的規定。評價樂,也要以禮為標準。孔子重雅樂,因為它合禮;他放鄭聲,就是因為它背禮。孔子刪詩,其去留標準就是禮,最后編成的《詩經》都合禮,用他的話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樂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但快樂不能不加以節制。孔子贊成快樂,但也不主張放縱快樂。孔子不是禁欲主義者,也不是主義者。他說:“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季氏》)驕樂、佚游、晏樂,都是,其必然的結果,不是益而是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不僅說對“樂”要有所節制,就是“禮”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說“樂節禮樂”節的不只是“樂”,還包括“禮”。
五
禮與樂雖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們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及其效應是不同的。孔子從兩個維度來談它們的作用:
一、從社會生活維度來看,禮是仁的最為直接的外化,它將仁的內容具體化為道德規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這三個方面成為社會的上層建筑,就對社會的意義來看,它的作用顯然大于樂。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這些都是講的治國的大政。禮可以直接用上去,樂在這方面則不行。
二、從人性的完善的維度來看,不是禮而是樂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層次。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孔子將“樂”的內含之一“詩”獨立出來了,“詩”在這里,是獨立的藝術。詩尚情,禮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詩的作用主要為“興”即啟動人的情興,為接受禮的教化做準備心理,或者說提供一個心理基礎。為何要以詩為接受的禮的心理基礎呢?這與詩是用語言表達的有很大關系。語言是用詞構成的,語詞是概念的形式。語詞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情感,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思想。也就是說,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詩是用語言作為傳達方式的,主要取語詞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語詞畢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內容。正是這理性的意義方面,使得詩直接地達于禮。禮主要從理念與行動相統一的意義上談人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包括家庭中與長輩、平輩、下輩的關系,在國家內與君王的關系,在祭祀中與神靈的關系,等等。因而它對于人格的塑造,處于關鍵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人得以在社會生存的基本原則,故說“立于禮”。“樂”的形式為樂音,它不同于語言,純是情感的符號,表意很困難,雖然樂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為經過理性的過濾,溶解了理性的內容,這理性的內容,就是上面講到的仁。由于理性的內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對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處,因而收效是更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這樣,樂就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結構。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禮。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簡單地表示:詩(主要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禮(基本上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樂(感性,但溶解了理性)。這種從感性經理性再到感性的過程,是人格建造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必須指出的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作為人格建構的三個階段,只具邏輯順序的意義,不表現為時間的過程。它們可以從平面展開,而且實際上也從平面上展開,即同時接受詩教,又接受禮教、樂教。只是在人格心理的作用上,它有個從片面到全面、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二、小組競爭
在各小組之間設置合理的競爭,是構建小組評比激勵制度的重要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小組學習的效果。在該方法的實踐過程中需要避免出現個人主義,而重視團體的綜合實力能夠讓學生各方面均有所提升,如語言表達、自律性、色彩表現、創新設計、對學習內容的安排等。各小組成員應具有較強的集體意識和榮譽感,更積極地參加小組學習的各項活動,與其他成員積極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為小組合作活動積極思考對策,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蔬果的剖面》一課時,學生均需要參與該課題的小組學習,對各類蔬菜進行觀察與分析,包括顏色、形狀、造型等,每位小組成員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任意選擇蔬菜進行繪畫,或者發揮想象力,采用夸張的方式表現自己想象的蔬菜。成員將完成的作品交給組長,由組長將其貼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展示,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蔬菜世界。最后進行小組之間的評比,利用這種競爭方式,能夠提高小組成員的團結程度,也使得美術課程充滿了樂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課題選擇
每位學生的性格、接受能力、美術基礎、興趣等差異較大,且各個學校的條件也不同,美術教學的課堂效率及質量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科學選擇課題,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這樣不僅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也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元宵節里掛彩燈》一課的教學,就可以運用分組合作的學習方法。教師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成員對教材內容進行探討,并根據各自的優勢與特長進行細致的分工,包括研究彩燈的形狀、結構、色彩,利用各種工具進行制作、結構拼裝等,最后制作成品。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在關鍵環節則需要進行一定的點撥、引導,如彩燈的拼裝,教師可以教授一些技巧等。學生在分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操作的樂趣,提高了學習熱情,積極參與活動。教師需要做好活動的組織及指導工作,適當調節課堂氣氛,并及時巡查各組的活動情況及學習效果,鼓勵學生,及時幫助其克服困難,解答疑問,指點方向,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科學評價
科學評價分組學習的效果,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總結經驗,分析和反思不足,對于自身小組及其他小組的優勢、缺點等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活動中彌補不足,充分發揮優勢。對于小組的評價,需要先制定評價標準,學生美術作品創作的速度、質量、數量、色彩搭配、創新情況,學生對于作品內涵的理解,各小組的合作情況,等等,均可納入評價機制。對學生的評價要公平、公證、客觀,教師不僅需要適當指出其不足之處,更應對于其特點及優勢進行說明、鼓勵,使其不驕傲、不氣餒,在今后的學習中揚長避短,優化學習效率,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通過情境畫面,以情激趣,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強,全方位地調動小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
如我在上《觀潮》這一課時,過去總是拘泥于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述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教師的講述對于從未見過錢塘江更未見過錢塘江漲潮的鄉村孩子來說,要達到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在上這一課時,可以通過電腦對有關錢塘江圖片及錢塘江漲潮、退潮的情形進行剪輯,然后在課堂上擇機為學生放送,這樣一來,多媒體形式的錢塘江潮水,能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教學內容之中。諸如此類的教學,都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教學產生更大的效益。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直觀的效果,可以創設新穎的情境,有利于突破重點、難點。
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擺脫時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觀、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化枯燥為生動,從而化難為易。
如學習《美麗的西雙版納》,這篇課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課文的重點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優美的語言文字,同時還要感受西雙版納的美麗。但是學生沒有親身去過西雙版納,對西雙版納沒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維跨度和理解難度,由于課堂條件有限,如此豐富的信息僅憑口頭講解是不易表達完整透徹的。為了平緩教學坡度,突破這個難點,更好地激活學生的學習氣氛,我在教學時,有意識地運用多媒體課件這一電教媒體,播放西雙版納的植物和動物的有關資料,通過圖、文、聲、像,動、靜、快、慢構造出直觀性、情感性為一體的富有感染力的境界,并輔之以解說,活生生的畫面使學生身臨其境,進一步感受西雙版納既是植物的王國,又是動物的王國,真切地體味西雙版納的美麗與神奇。這樣,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的任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使學生通過學習而趨于獨立,最終擺脫教師的依賴,成為在學習上獨立自主的人。
多媒體技術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給予學生最充分的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手腦并用,思維集中,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力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圖、文、聲并茂,可以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在語文課教學時結合課文,恰當地采用電教媒體,啟發學生由眼前的景象,聯系生活想象可能發生的變化,從而加深對眼前事物的認識,豐富觀察的感受。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技術,給學生以視覺、聽覺上形成沖擊力,學生的感官被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來,從而撥動起興趣的心弦,興趣盎然地投入語文學習,在“視”中感受形象美,在“聽”中感受音韻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既陶冶情操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從而促進了多方面素質的提高。
再如上《春》這篇課文,課文語句優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呢?我上課時用多媒體分別展示了五幅圖片: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春人圖,展現了風輕輕、草青青、花燦燦、雨綿綿的畫面。讓學生欣賞圖片時,配有音樂的課文朗讀同時出現,文字根據朗讀速度滾動,圖片隨著朗讀速度切換。音樂優美動聽,朗讀聲情并茂,畫面清晰逼真,它直觀形象地展現了課文的藝術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讓學生感受“春色滿園”“春意盎然”的同時,感嘆“春”的美麗,喚起美的情趣,撥動美的心弦,得到美的熏陶。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也就是對語言信息輸入(聽、讀)和輸出(讀、寫)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本教科書。情景單一,老師授課的基本方式是講解。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狹窄,視野必然受到影響。聽讀的機會少了,讀寫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多媒體技術能貯存大量的信息資料,能根據需要及時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快速呈現,快速反饋。學生聽的看的多了,就必然有利于說和寫能力的提高。
(一)能將抽象、生澀、陌生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創建生動的表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通常是“滿堂灌”、“填鴨式”、“一言談”。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筆就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教師重視理論知識教學,不重視啟發想象;重做題能力訓練,不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學生慣用左腦少用右腦,學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穩定性較弱,結果,教師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學生也聽得筋疲力盡,索然無味。而利用多媒體形象、具體、生動的畫面并配以一定的音樂來呈現新知識,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和諧的信號刺激,使大腦獲得多種類、多層面的知識信息,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馬上就調動了起來。例如:我在教指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這一堂課時,借助幾何畫板,通過點M在y=2x和y=(1/2)X圖象上的運動,并同時顯示點M的坐標,使學生認識并理解指數函數的單調性,又通過動畫使學生感受到指數函數圖象隨著底數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性及底數互為倒數的兩個指數函數的圖象的對稱性。這樣本來單調枯燥無味的點、曲線在數學課上跳起舞蹈,一改古板的數學教學模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非常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擴展課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數學內容多,時間緊,這樣既要求老師按時把課程上完,又要保證學生學得徹底,學得深刻,準備高考;這是對老師教學的極大考驗。然而多媒體的使用,縮短了教師板書時間,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同時通過多媒體的使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問題化難為易,提高課堂效率,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例如:在球的體積和表面積一課中,不僅要推導球的體積和表面積,而且要加以應用。內容非常多,而且難度大,按常規教學需要用兩個課時,有了多媒體的幫助,不僅一節課上完,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這樣變難為易,提高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真是雪中送炭,應時而生啊!
(三)能活躍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學習的喜悅,寓學于樂
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在一定時間內,人們總是有選擇的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對象,把它們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從而對它們做出清晰的反映。知覺的這種特性心理學上叫做知覺的選擇性。要把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分出來,依賴于對象背景的差別、對象各部分的組合和對象的活動性。將這一原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對重點、難點的注意和記憶,鞏固教學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先進技術,設置“伸縮”、“飛入”、“百葉窗”等動畫效果以及“風鈴”、“鼓掌”、“爆炸”等聲音效果,同時把重點、難點設置成彩色文字。這樣圖、文、聲、像并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寓學于樂,調動學習興趣。
另外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還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間、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養并發展了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實踐征明,計算機多媒體化教學具有的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能充分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而計算機多媒體是非常高級,劃時代的一種教學工具。
然而,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和聽課,我也發現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存在著主觀或客觀上的一些弊病,如今提出來與各同仁商榷。
(一)公開課現形,隨堂課匿跡
在多媒體教學初步開展起來的學校,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為了一場公開課,多名教師費盡心機苦戰多日,方才磨出一個課件,而在平時教學中則敬而遠之了。多媒體成了上公開課進行表演的專用模具。
(二)眾“體”皆罷黜,獨尊多媒體
有的教師在嘗到多媒體的甜頭后,便對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課上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對其它常規媒體不屑一顧。在某些公開課上,我們甚至看到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替代小黑板與掛圖之用,還自以為用了多媒體而頗為自得。這樣的教師,其追求現代化的意識是好,但是還必須講點辯證法。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總的來講,多媒體固然有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其它常規媒體的許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視。如投影的靜態展示功能、幻燈的實景放大功能、教學模型的空間結構功能等,是計算機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配合,“和平共處”,而不要一味追趕時髦。
(三)“一鍵定乾坤,電腦為中心”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師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誤,為圖方便,就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更有趣的是,筆者曾多次看到,由于教師在操作電腦時多按一次鍵,電腦便頓演“蒙太奇”手法,執教者尷尬不已。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電腦+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它只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
(四)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費時費力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指南,同時也是學習評價的依據。讓學生在實驗前明確該實驗的理論知識部分、觀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達到的具體要求,對于減少學生實驗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實驗前將教學目標等制成字幕,能夠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過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構造、性能和注意事項。這樣不僅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效率,而且也為實現實驗課的教學優化提供了目標和依據。
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實驗操作準確、規范,增強實驗的安全性
化學實驗的藥品絕大多數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氣體易燃、易爆,有關強酸、強堿的實驗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等。因此,對實驗的操作步驟、操作規程要求較高。一旦有誤,不僅不能正常進行實驗,嚴重的還會出現意外事故。雖然老師在演示時一再強調,但還是有學生聽而不見。因此,實驗前有必要用投影模擬演示試驗操作方法,如果使用實驗教學課件通過正誤兩種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點,讓學生觀察、判斷,從而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做到準確規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學風,又對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幫助。如初中化學實驗中氫氣的制取和性質: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否則可能引起爆炸。在實驗前播放動畫顯示點燃不純的混合氣體而使啟普發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實而形象的反映出違反操作規程的嚴重后果,這比老師“紙上談兵”反復強調要印象深刻的多,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這一原理的直觀理解,又使學生在以后做相關實驗時得到啟迪,使實驗操作更具規范性、科學性和安全性。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視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化學概念和原理大多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因此,但靠語言和文字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制作的課件進行動畫模擬,形象生動的表現分子、原子、離子的微觀運動特征,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直接認識微觀世界,這樣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演示實驗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現象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固體的溶解、分子的擴散以及氣體的溢出等現象,可見度較小,有時除前排的學生外,后面的學生很難看到變化的現象,再做一次實驗又浪費時間和實驗器材。如果將這些演示實驗通過多媒體投影儀展示,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效果幫助學生觀察,學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氣體的產生和溢出,顏色的變化及沉淀的析出等現象,這樣增強了可見度和動態感,變抽象內容為直觀現象,學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強了演示效果。同時,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演示試驗現象,豐富學生思維,優化實驗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目的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模擬,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優點,它能使學生獲得在課堂上難以見到的、接近真實直觀的實驗和體會,對掌握所學知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時間有長有短,長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鋼鐵生銹等,短的如氫氣的爆鳴等,用計算機虛擬實驗,可以跨越時空,即可直接將實驗過程用圖像顯示出來。又如分子和原子知識部分,實驗雖簡單,但原理卻不易理解,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將分子和原子的質量、體積、分子和原子間作用力、原子排列方式及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微觀解釋講清楚,利用計算機對這一過程進行模擬,使之形象化、直觀化,讓學生一看就明白。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使較難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識,在自然、有趣的環境中得以順利掌握。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傳統的化學實驗教學方式是老師設計實驗,學生“照方抓藥”,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遏制;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事先進行模擬、分析、處理,讓學生自己找出實驗的最佳方案,再予實施。有些學生因為好奇而喜歡將實驗藥品隨意混合或任意改變反應條件來觀察發生的變化,老師也會因考慮安全因素而加以制止,雖然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與創新精神,但實屬無奈。CIA課件的發展,可以根據不同的反應,創造不同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在計算機中的“實驗室”里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進行設計、探索、實驗。人機交換可以顯示不同的實驗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得出不同的結論,從而為學生創造了更為廣闊、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1、能夠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加大課堂教學容量
只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感知規律,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就可以在課堂上減少教師的一些工作量,節約教學時間,在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前提下,教學內容可以比傳統教學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而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數學教學內容的抽象性,使得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產生理解困難,導致教學參與的弱化、教學活動的不平衡,形成教師課堂講授的一言堂。
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一方面,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注意學生的學生的學生反饋,引導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另一方面,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教學材料,為學生創設出特定的問題情境,輔助學生進行探索發現式的學習和對知識的內在認知,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豁然醒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例如:《幾何畫板》軟件是一個平面幾何工具軟件。該軟件功能強大,可以動態地呈現幾何關系。教師利用它既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編制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又可以讓學生利用這一工具在計算機上探索,制作各種幾何圖形、進行各種變換,從而可以發現和研究圖形的內在關系,為學生提供一個十分理想的“做數學”的環境,幫助學生形象化地理解幾何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主人。這些都是傳統的數學教學無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觀形象地展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
數學課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做到生動形象,在具體對象與抽象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是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以形象思維為突破口,為學生提供具體、形象、直觀的圖象或圖示,使過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數學家才能觀察和想象到的數學知識,通過圖形語言形象化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聯想,能夠促使學生左、右腦的協調和不同思維形式的整合,這不僅能促使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且能為向邏輯思維過渡奠定基礎。
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描繪靜態或動態的圖形與圖像,使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而又具體,可以將抽象、難以用語言描述、難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識為學生形象、直觀、簡潔地接受,為學生呈現其它教學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經驗背景,有助于學生通過觀察、歸納發現規律,幫助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掌握重點。
4、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是人的頭腦運用形象(表象)進行的思維,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礎上產生的。充分運用多媒體對數學事實的展現,能很好地促進學生感覺和知覺發揮作用,能夠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用具體形象的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能使其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在觀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認識,使學生的認識在抽象形象抽象的過程中達到對數學內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使數學走向生活,更加情緒化
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數學問題,可以創設逼真的數學問題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現的數學問題更具有直觀性、可視性和活動性。以錄象、影碟以及計算機軟件的方式為學生創設了豐富、虛擬、逼真的數學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真實而復雜的問題來學習數學,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的誤區及建議
1、盲目追求媒體表現形式
生動形象的直觀材料是為了掌握知識才運用的,如果這兩者之間沒有聯系,純粹為了用多媒體而用多媒體的話,那么這種直觀材料則對教學毫無幫助,是無益的,甚至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教學產生干擾作用。在目前的多媒體數學教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學生的數學知識往往是通過間接經驗獲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數學知識能夠讓學生直接動手,親自體驗。因此不必動用計算機進行圖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時,先和同學們一起做圓柱和圓錐的模型,再充分運用模型調動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直接認識到圓柱和圓錐側面展開圖的形狀以及與圓柱和圓錐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很好,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所以,多媒體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材料的合適性,取決于是否有利于促進學生掌握知識。
2、過分注重直觀形象,忽視或輕視言語直觀,忽視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層次性
有些數學教學過分注重看圖說話式的直觀教學,不注意學生意會形象思維的培養,阻礙了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高層次發展。其實,在教學中,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其符號語言鮮明的表達所建立的數學內部與外部聯系的類比,雖然沒有使用直觀教具,也都是數學直觀。
3、過分追求“短、平、快”,忽視展現思考過程
在多媒體數學教學中,有些教師利用計算機大容量存儲、快速呈現的特點,將教學內容全由計算機呈現。結果是計算機不是幫助學生思考,而是代替學生思考,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
數學學習必須通過數學思維活動、學習數學思維活動的成果來發展數學思維。因此,數學教學中必須為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恰如其分的板書是溝通師生思維的橋梁,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展示圖形教學時,全部圖形也不宜一次出現。因為,這樣做雖然節省了課堂畫圖的時間,但是學生看不到圖形、圖像的成圖過程。不了解思考的過程,學生就不能獨立畫出符合要求的圖形。實踐證明,凡是需要展示思考過程的內容,要在教學中體現“思考過程”的基本階段。
4、過分追求教學材料的直觀形象,忽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情況,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恰當的直觀材料,幫助學生數學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是必要的。但是,教師的教學處理如果過于直觀,不恰當、過分地依賴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則會降低學生思維水平,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
應該充分認識到,運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地進行數學教學,使思維活動積極化,形成感性形象,幫助學生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要從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和諧發展的高度,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和概括,把認識提高到理性階段。如果過分依賴直觀形象材料,則不利于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勢必會延緩這個過渡,阻礙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風等:《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誤區透析》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作為一名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學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組織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在此,筆者就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的運用談一點感受。
隨著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教育教學也借助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為優化中學語文教學架設了一座平臺,它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開拓學生視野、加大教學容量等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提高教學效果
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呈現事物現象的本質屬性,美妙的自然風光,奇特的自然現象,事物的本質特征,事件過程的演繹……還可以運用各種技巧,如對比、疊合、拖移、夸張,以及將事物變大為小,變小為大,變快為慢,變慢為快等等,使學生對事物的本質,事件的發展有直觀的感受,清晰的邏輯,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參加西寧市青年教師語文教學比賽時,選定《小石潭記》一文作為參賽篇目后,從網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現小石潭美景的古畫、攝影等圖片,以古箏曲《平沙落雁》作為課文朗誦的背景音樂,再用power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比賽時的課堂教學中。
通過把小石潭這一優美的景象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視覺和聽覺綜合形象,聲像兼備,使學生從活潑、生動、直觀的畫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體味作者在小石潭邊時那既樂又憂的心情。此課件為學生創設出了一個極為生動的情境,提供了豐富的外部刺激,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變枯燥無味為生動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就產生了學習的動力,而課堂教學是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場所。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參與課堂學習這一總過程,大都缺乏學習興趣,師生間也缺乏更多的互動與交流。而現在,由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這一狀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不僅如此,利用多媒體在講授同樣的內容時,所花的時間比原來少很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講解一些抽象的寫景散文時,講得口干舌燥,而學生對書中描繪的景象,感覺也總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現在,運用多媒體手段教授這類課文,就方便、實效多了。繼續以講授《小石潭記》為例,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先欣賞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圖片,再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自己喜歡的景象,說一說他們對所見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結合音樂、動畫與文章進行學習。學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圍的景致美,又真正的體悟到了文字的韻味美,也對理解作者情感變化奠定了基礎,朗讀起來還聲情并茂,興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說教課亦因創設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學生的愉悅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從而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優化課堂教學,突破重難點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學難點和重點,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直觀地看到這一點。在現代文的教學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味和理解重要詞語的意義和作用,這正是學生難以突破的一關,利用多媒體教學則能直觀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攻破學習難關。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一文時,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蘊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義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體教學中利用課件把教學中的重點語句,如:“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來,逐一解決,則能更好的實現學生在重點難點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可以視聽并用,變靜為動,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難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