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常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26 08:17: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古代文學常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古代文學常識

篇(1)

《詩經》分為風雅頌,反映現實三百篇;

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

浪漫主義是《楚辭》,《離騷》作者叫屈原。

先秦散文有兩派,“諸子”、史書要記全。

儒墨道法兵雜名,陰陽縱橫小說農。

儒家《論語》及《孟子》,墨家《墨子》傳世間。

道家《老子》及《莊子》,法家韓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分作“國別”和“編年”。

前者《國語》、《戰國策》,后者《春秋》與《左傳》。

2 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

“樂府雙璧”人稱贊。,建安文學推“三曹”。

田園鼻祖是陶潛,“采菊”遺風見節操。

《史記》首開紀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

班固承續司馬意。《漢書》斷代創新招。

賈誼雄文《過秦論》,氣勢酣暢沖云霄。

“出師”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記》樂逍遙。

辭賦盛行易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

文學批評也興起,《文心雕龍》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學

唐詩鼎盛巍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楊盧駱溢華彩,律詩、絕句形初現。

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

現實主義有杜甫,“三吏三別”不一般。

樂天倡導新樂府,“琵琶…長恨”留名篇。

田園詩派有王孟,高岑詩歌唱塞邊。

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天下傳。

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敗如塵煙。

韓柳古文創新體,《阿房宮賦》唱千年。

唐代傳奇已成熟,名作當推《柳毅傳》。

4 宋代文學

宋詞如海甚,分成婉約與豪放。

柳永秦觀李清照,風花雪月多柔腸。

蘇軾首開豪放派,“大江東去”氣昂昂。

磊落坦蕩辛棄疾,“金戈鐵馬”勢高揚。

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作華章。

范公作品雖不多,《岳陽樓記》放光芒。

南宋詩人陸放翁,《示兒》猶念復家邦。

人生自古誰無死?后世感懷文天祥。

編年通史第一部,《資治通鑒》司馬光。

《夢溪筆談》小百科,沈括從此美名揚。

5 元明清文學

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各不同。

雜劇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關漢卿。

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

其余三家鄭馬白,還有《西廂》留美名。

明清戲劇佳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長篇都是章回體,“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齋志異》甚流行。

尚有短篇擬話本,編訂“三言”馮夢龍。

篇(2)

語文新課標對7~9年級學生提出了“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的要求。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教材中的古詩文無不蘊含著燦爛的古代文化,只是顯得有些散亂,因此,在古詩文教學中有必要對古代文化常識進行分類梳理,以利于學生的積累。 

 

一、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積累 

 

對重要作家所代表的思想文化的了解和積累,可以分兩個階段進行:一是日常教學,二是中考復習。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等。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除了要重視對課文注釋的了解積累外,還要適當補充介紹該作家所代表的思想。如學習《〈論語〉十則》,就要補充介紹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孔子的“仁愛”、“禮義”思想;學習《〈孟子〉兩章》,要補充介紹孟子的“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論等儒家思想;學習《公輸》,要補充介紹墨子的“兼愛”、“非攻”、“尚賢”等墨家思想;學習《〈莊子〉故事兩則》,要補充介紹莊子的“天道無為”的道家思想、樸素的辯證思維和唯心哲學;學習《智子疑鄰》,要補充介紹韓非的以法為本,“法”、“術”、“勢”三者結合,“好利惡害”的人性論等法家思想。同時要學生注意這些思想的現代意義,比如與當前建立和諧社會的聯系等。在課外拓展閱讀時可以選擇與這些代表人物有關的文言片段進行閱讀,使學生加深對這些思想家的學說的了解。中考復習時,教師可按作家的思想文化傾向進行歸類,如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并了解這些人物的共同思想及在不同時期的發展變化,了解積累儒家的經典著作如《四書》《五經》等。也可按朝代分類,了解各個時期的文化思潮,如“唐宋家”,不但要知曉“唐宋家”對散文的共同主張,尤其要了解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散文的不同風格。“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是古詩文中經常出現的,從上古到近代,如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杜甫的《石壕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諸葛亮的《出師表》、墨翟的《公輸》等,無不閃耀著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芒。但由于所處歷史時期不同,他們的愛國情感也深深地留下了時代的烙印,教師在讓學生積累其核心的愛國主義思想時,也需要讓學生注意其時代的局限性,如諸葛亮的狹隘的忠君思想。 

 

二、成語典故的了解和積累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典故”是“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成語典故是民族文化的積淀,成語典故的了解和積累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中學生的文化素養。現行中學教材古詩文中有許多成語和典故。據初步統計,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成語有: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龐然大物、怡然稱快、夏蚊成雷(《童趣》);不亦樂乎、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任重道遠、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十則》);歷歷在目(《山市》);磨刀霍霍、撲朔迷離(《木蘭詩》);刮目相看、吳下阿蒙(《孫權勸學》);世外桃源、豁然開朗、怡然自樂、雞犬相聞、落英繽紛、與世隔絕、無人問津(《桃花源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愛蓮 說》);水落石出、歷歷可數(《核舟記》);天下為公、選賢與(舉)能、老有所終(《大道之行》);如履平地(《觀潮》);山重水復、柳暗花明(《游山西村》);不求甚解、環堵蕭然(《五柳先生傳》);犬牙差互(《小石潭記》);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一碧萬頃、心曠神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峰回路轉、水落石出、山肴野蔌、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籌交錯(《醉翁亭記》);汗流浹背(《滿井游記》);鴻鵠之志、披堅執銳(《陳涉世家》);如魚得水(《隆中對》);三顧茅廬、妄自菲薄(《出師表》);舍生取義(《魚我所欲也》);一鼓作氣、轍亂旗靡(《曹劌論戰》);門庭若市(《鄒忌諷齊王納諫》)。 

有些古代寓言、神話故事或議論短文的題目就是一個成語,如《智子疑鄰》《塞翁失馬》《夸父逐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愚公移山》等。對于這些成語,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使學生理解其意思,學會運用;中考復習時,再加以系統整理。 

在初中古詩文中還有許多典故可以讓學生了解和積累。如: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溫廷筠《商山早行》;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崔灝《黃鶴樓》;親射虎,看孫郎。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驪山四顧,阿房一炬——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今日又南冠——夏完淳《別云間》;隔江猶唱《花》——杜牧《泊秦淮》等等。對于典故,不但要讓學生了解其出處,還要理解其含義,領會運用典故的好處,以使學生在日常的寫作中學會運用典故,體現自己的文化素養。 

 

三、民俗文化、禮儀文化等的了解和積累

1.古人紀日的方法和紀時的方法。 

古人紀日最常用的是“月相紀日法”,通常用“朔”(初一)、“望”(月中,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既望”(望之后的一天)、“晦”(每月最后一天)。在《觀潮》中就出現過“既望”一詞。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古代的紀時法有“五更”紀時法: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四更(1-3點)、五更(3-5點)。如張岱《湖心亭看雪》中出現過“更定”一詞:“是日更定矣” 。另外用“平明(清晨)”、“日中“(正午)、“日暮(黃昏)、“夜闌(深夜)”紀時,如: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陳太丘與友期》);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傳統的節日文化。 

如“除夕、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寫除夕、春節的,如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寫元宵的,如歐陽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清明的,如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寫七夕的,如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寫中秋的,如蘇軾《水調歌頭》 :“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寫重陽的,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古代的禮儀文化。 

篇(3)

1.幫助學生積累文化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不可能全部接觸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識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文化常識。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號,如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字號五柳先生。對學生進行名字文化常識教學,可以讓明白古人的名、字、號都有具體的規范,與現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識點有時憑借邏輯、語法等知識是不能解決的,有時得從古代文化常識方面來解讀。例如,《孔雀東南飛》中“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中的“青廬”,就是一處關于禮俗的文化常識。“青廬”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帳,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種風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識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障礙,準確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的實施

1.隨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識涉及面極其廣泛,天文地理、倫理綱常、經濟社會等等無不有所體現。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代文化常識教學時,可以運用穿插授課的方式,讓學生在無意識中對古代文化常識進行學習和掌握。例如,在講授《孔雀東南飛》一文中,涉及到“雞鳴”“黃昏”“人定”等時間信息,就此可以對學生講解古人的紀時情況。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段,分別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晡時、日入、黃昏、人定,那么相對應的,文中的“雞鳴”則相當于后半夜的1-3點,“黃昏”相當于現在的19-21點,“人定”相當于21-23點。對時間的正確理解,能夠有效地梳理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以及背景。

2.專題解讀

為了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學習和積累,有必要對相關的常見的文化常識進行梳理,編制表格,以便學生學習掌握。例如在對古代稱謂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分成國諱、家諱兩大塊。國諱指的是臣民必須遵循的避諱,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謚號、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號、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荊軻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歷史記載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為“征月”。家諱是家族內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國諱相對應的。例如,《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記的創作中,所有有關“僖”的詞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是為了更好的去應用于實際,解決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該交給學生運用知識的技巧,也就是答題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試,都不時出現關于文化常識的試題。例如,對聯,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對聯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上下兩聯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詞對數詞等),還需要節奏相應,平仄和諧。在解答對聯題時,可以借助相關、相似、相反的聯想方法把句子進行拆分,給每個詞分別作對,再把這些對出的詞連綴成一句話。例如,上聯為“掃千年舊習”,便可以拆分為“掃、千年、舊習”三個詞,結合所學知識,與“掃”有關的詞有“除、改、樹、立”等,與“千年”有關的詞有“萬載、百歲、一代”等,與“舊習”有關的詞有“陋習、新風”等,從中選詞連綴成句可為“掃千年舊習,樹一代新風”。教會學生對對聯進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學生答題,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

4.課外擴充

在課改實驗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外對例如官職、科舉、地理、歷法等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做“課題”研究,即是對相關文化常識進行收集整理,并將“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光是感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傳統和文化,更是積累了知識、積淀了文化,激發了愛國情懷。

篇(4)

在高校的《大學語文》教材中,古代文學作品占有較多的篇目和重要的地位,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一般也會把古代文學作為重點內容來講授,但有些教師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比較落后,不能適應現代文化建設的需求,針對以上問題,需要我們對學習古代漢語言溫煦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改進,進行重新審視。這樣,高校教師才能在教學中,讓學生有興趣學習古代文學課,教師要通過前人的教學經驗,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擴充和更新。

1在學習古代文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比較傳統,教學效果難如人意

在古典文學的講授中,有些教師教課方法比較傳統。他們在講課時經常采用傳統教學法,整節課下來也聽不到什么主要內容。他們經常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知識點刻意加重,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成績,由此看出,他們的古代文學教學方法顯得比較死板、單一。以自我為中心,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機械的講解,讓學生感到厭倦,根本就記不住有用的知識。

1.2學生學習面狹窄,獲取古代文學貧乏

學生的古代文學學習都是在課堂上,獲取的古代文學信息多數是聽教師的講解,了解古代文學的渠道少,在平時的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古代文學知識。學生的學習面變得很狹窄,家里也沒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古代文學氛圍,對古代文學的世界不了解,每天都是死記硬背,收到的信息量很少,獲取文學知識貧乏。

1.3偏重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教課中比較偏重“交際能力”的培養,在語言學習中過分的注重語言的意義和語言信息的傳遞。教師在教學中的這種理解偏差,讓學生理解文學的一些常識上會出現失誤現象。教師不能正確的分析語言能力和掌握語法的能力,導致學生忽視語法和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繼而導致他們的成績提不上來。學生的古典文學才力與素養日益下降等問題在推進大學教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大背景下愈加凸現。

2學習古代文學的新思路

2.1注重朗讀

我們今天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若不能理解、對接,體現中國古代文人的生命寄托,中國古代文學的生命精神,那么學生就不可能接觸到文學的內核,不可能得到美的享受與思想的振動。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強調生命,并不一定是就作品所寫具體內容而言,而是指作品整體,一種超越抽象的生命感。所以古人對詩文的欣賞強調、頓悟、吟詠。因此,讀詩的人必須通過反復吟詠,把握這個活潑的意象,把握它內在的血脈流通,這些表述都再次說明:我們今天的古代文學教學必須要加強誦讀教學,留出甚至擠出時間讓學生先讀作品,老師事先不要講解,不要代替學生閱讀與感受。否則就是剝奪了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主體作用與內在需要,剝奪了學生作為生命個體與古代文學中的生命精神相互溝通的可能性。因而,類似文學史教材不宜由老師占用過多課堂時間來重復講授,而是交給學生事先自讀自學,從而將課堂的時間留給師生用于作品的誦讀和對作品的體悟,然后才是所謂規律性知識歸納。

2.2學習古人優秀做法

我們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時,要思考中國古人在進行文學教育教學時的特點與優秀的做法。中國古代的文學教學一脈相承地重視健康的倫理型人才的培養,突出心靈的陶冶,人格的塑造與道德的完善,這既與中國哲學的生命精神,重人貴人,注重禮樂教化的傳統契合,也與中國文學的重人貴人,言志抒情,興觀群怨的傳統契合。換言之,在關注人的生命,塑造人的精神這一點上,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中國古代文學實現了同構。

2.3將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放到中華多民族文學的視野中

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國家,多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學的發展與交融是中國古代文化、文學史觀研究當然的題中之義。因此,在我們的中國古代文學史教學與科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貫穿新理念的《中國文學史》尚未出版之前,可以自行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適當改變原有的理念,開展有關的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另外,有關港澳臺文學以及各地古代地域文學的研究成果也要納入新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中。

2.4把育人放在首位

既然古代文學的突出特質是富于生命精神,古代文學教學的核心價值是“育人”,再加之中國文學注重心靈體驗,以抒情言志為主體。中國文學創作與欣賞講究含蓄之美,言外之意,韻外之致,這就要求和提醒我們在接受,闡釋“傳承時應該以感悟”體驗為主,改變唯理論“唯講授”唯闡釋的模式,留出時間讓學生先閱讀原作品,從古代文學的生動形象入手,引導作為生命主體的學生進入充滿感性形象的世界與充分想象。

聯想的課堂情境中,不斷體會古人對于人自身,對于外在自然,對于社會變遷的感悟、思索和實踐,不斷從前人的思想、情感、體驗中汲取當代生存的力量和操守,而不是扮演一個“全知全能”的角色去代替學生閱讀,感知和歸納,因為,文學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去審美,去感受美,去創造美。

反觀今天的古代文學教學,我們恰恰是在這些點上距離古代文學本身越來越遠,越來越不符合文學教學的規律,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古代文學及其教學特質,重新彰顯古代文學對于人生修養提升,人格塑造完善的意義以及誦讀、體驗等學習方式的意義,不斷優化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受到來自遠古前賢的心靈激動,人生體驗與生命精神,最終提高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篇(5)

引言

素質教育背景下,現代高校一直致力于進行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以逐漸適應當前社會教育改革形勢以及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中國古代文學作為當前高校漢語言文學的基礎課程,在課程改革時依舊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諸如教學觀念僵化、教學內容陳舊、評價體系單一等。因此,為了提高漢語言專業學生的文學修養,應針對當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出相應的策略,以深化教學改革。

一、當前高校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時間受限

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主要包含兩大內容:文學史的學習,名家作品的具體介紹。但從文學史這一塊,從內容的涵蓋與教學資源上來看,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資源,其中沉淀下來的名家著作以及歷史時間數不勝數,就內容的學習而言,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習絕非幾篇詩歌、文言文或者散文,還包含了傳統中國文化、哲學、歷史等知識[1]。要讓學生能夠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獨到的觀念,就應要爭充足的課時,但是隨著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漢語言課程的調節出現錯誤的作法,中文專業課程的課時一直在壓縮,從1994年的400~500課時逐漸縮減為200~250課時。如此豐富的教學資源,僅僅用這么短的課時,顯然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很多內容在課程中不能展開,教師往往只是講解基礎,使學生只能知道事件或者文學作品的大概,對文學作品的思想不能進行深入的分析,這對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較大的影響。

(二)學生學習目標缺失,興趣降低

中國古代文學涵蓋了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積淀先人的思想,各種文學思想至今都能影響個人的行為與思想品質。但是由于一些歷史文獻具有比較深刻的內涵,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很多學生再學完后就會產生“在現代社會,學習這些古代的詩文還有用嗎?”的疑問。這種觀念的產生,使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興趣驟減。

(三)教學模式落后

在教學模式上,高校教師在講解中國古代文學時,依舊沿襲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方式,這種模式雖說能夠幫學生梳理文學知識,但是由于教學過程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調動,并且傳統教學中教師對歷史文學進行人為分段[2]。比如教師在講解先秦到隋唐、宋代到近代有不同的老師講解,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更加重視對各個時期文學的分析,而對文學作品、歷史發展、思想等互補共生關系沒能重點介紹,這使得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學著作與詩歌上,很難形成有關中國古代文學的整體印象。

二、高校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幾點設想

(一)明確教學目的,更新教學理念

為了提高高校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在進行課程講解時就一定要明確教學的目的,充分認識到古代文學教學絕非僅僅教導學生認識文學常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文學的熏陶下逐漸完善人格,積累豐富的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中國古代文學,是幾千年的文化沉淀,其分量其實要比其他專業都中。歷史文學家、詩人以及偉大的思想家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比如偉大先賢孔子、孟子、老子等,其文化與思想概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教會我們做人與做事的道理。比如孔子周游列國,雖然游說屢屢失敗,但是他依然不灰心,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正是當前各行業所推崇的精神;再比如屈原為了自己的理想提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這種追求理想的信念是當前成功的重要依托。可見,中國古代文學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教師要想借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就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展示古代先賢與歷史名人的理想與作品情感,引導學生受古人優秀思想的熏陶,不斷磨礪與鍛煉自己的意志,提升自我,建立完善的人格。因此,在教學理念的建設上,教師應明確古代文學雖然沒有科學技術那樣作用直接,但是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優化課程體系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不僅僅強調專業課程體系,還要建立專業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配合的體系網[3]。在具體設計上,可以以“中國古代文學”為出發點,將課程各個內容模塊進行剝離,形成選修課程,比如開設專門的詩歌賞析、文學史發展、文學思想等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方向選擇相應的選修課程來不斷補充一些與專業課程相關的知識內容。在課程的建設上,還應增加相應的課時,將課時增加到350~400以上,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課程內容,教師還應把握整個中國文學教學體系,制定教學大綱,明確每一章、每一節課的教學目的,突出重點。

(三)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中國古代文學要講解的精彩,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教學方法更加關鍵。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古代文學常以口頭講解以及板書的方式,教學效率往往較低,為了解放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師資隊伍建設是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為了保證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正常開展,學校應加大師資人才的培養力度,發揮學科帶頭人的榜樣作用,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改良教學手段,使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三、結語

總之,中國古代文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要課程,在新的教學體制下,應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科學的改革,加快推進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篇(6)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GH12059)研究成果。

I206.2-4

一、 古代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

高等教育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與高中教學的不同,即高等教學更加側重于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重在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士方面的知識,這對他們的思想的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傳統的高中教學中存在了很大的問題,在應試性的教育中,同學們只重視課本常識的學習,忽視了古代文學本身的內涵,即只重視外表,忽視了內涵,這讓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在思想上達到一個高度,無法將所學的知識與大學的教學要求結合起來,學生們的認識能力尚未成熟,無法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也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給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這一點需要高度地重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探討。

2.教學的側重點存在很大的偏頗

現在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側重點出現了很大的偏頗和反差,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國的教育制度的現狀造成的,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對于學生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做到較為全面地考察,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兩種不同的力量的充斥讓考試在對內容的考察上的比重嚴重減少,反而使得很多的細枝末節變得“很重要”。尤其是現在的考研熱,很多的高校在對于研究生古文學的掌握上,不是集中考察文章中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而是考察其中的很多細節,這是很錯誤的。現在所謂“常規路子”的文學史學習,主要就是背誦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內容,這顯然不能滿足對于人才培養的需要。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就是要能夠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文史知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所以從這方面講,中國的古代文學的教育出現了較大的偏頗現象。

二、古代文學教學方法建議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設定一個有人物、事件的場景,可以選擇再現古代文學中所描述的場景,也可以根據古代文學所描述的場景,然后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來創造新的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場景的人物和事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代文學課程所講的內容,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古代文學課程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情景教學法可以讓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情景再現,提高了這門課程的教學成效。

2. 演講辯論法

演講和辯論都可以增加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理解度。演講就是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種觀點或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演講的技巧并鍛煉學生人前演講的勇氣。所謂辯論法,即就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某個問題分為正反兩種觀點,然后將學生分為正反兩組,圍繞這一觀點進行一場辯論賽。這樣學生需要翻閱大量的資料,認真準備,并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討論相互學習,例如就可以對《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進行辯論,分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無性”兩個觀點進行辯論。演講辯論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3.研究性教學法

所謂研究性教學法,即教師將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的有關內容集合起來形成專題,以專題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通過專題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查閱相關知識,研究現階段其他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現階段該問題的進展,同時也可以集合所有學生的見解,進行專題討論。這種研究性教學法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

4.分類教學法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很多具有時代特點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每個時代文學作品的特點也不盡相同,要深入了解這些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特點的文學作品,需要結合不同的時代特征,這就需要教師根據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進行分類教學。還有另外一種分類教學方式,即按照高校學生的年級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因為每個年級學生的文學功底、知識面都不同,按分類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5.引導式教學法

引導式教學法發揮了教師的關鍵作用,教師要在教學中根據教育部的教學任務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特點,還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自主獨立地進行學習,可以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或者是給學生留下針對所講內容或下次課內容的課后作業。可以采用課前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每次課開始的時候,學生都要對教師即將講授的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然后教師就學生所提的問題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先行自學課本。引導式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可以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三、結語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從此源遠流長,學習古代文學首先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傳承,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將文化發揚光大的過程。因此必須要充分地重視古文的學習,改變不合理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們學到真正的知識。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將文史結合,提高內容的豐富性,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誦讀法的運用,為學生的古代文學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思路

參考文獻 :

[1]溫憂華:古代文學教學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版);2009,(7)

篇(7)

作為傳統性較強的一門古老學科,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一直秉持著自己的傳統。強調學術性、傳承性和知識性。這種教學模式當然不會錯,中國漫長的歷史以及隨之而來的文學傳承,使得眾多研究者極度重視考據、義理、辭章的方法論體系,大文化背景的時代色彩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我們的時代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社會分工的精細化和過于強調理論的體系化,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復合型人才。因而,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呼之欲出,它或許是這個學科教學改革的破冰之舉。

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的根本特征就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變被動為主動,調動學生感性與理性的雙重視角,全方位地培養其創新性和應用性。需要注意的是,強調實踐教學的同時,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素養的培養。如果沒有基本的文學史常識,沒有對基本作家、作品的理解,實踐教學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二、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模式芻議

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模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建構。其一,學時設置上,實踐學時和講授學時要進行有機整合,既要有一定的區分度,也要強調二者的可溶性。就前者而言,實踐教學與課堂上的講授教學有本質的區別。作為一門古老的傳統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涉及到眾多的作家、作品,其沒有講授學時是不可能的。實踐學時只能是講授學時的有益而必要的補充。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實踐教學與講授教學二者在本質上并不矛盾,實踐的過程也需要教師必要的指導,講授的過程,也是實踐的另一種模式。二者的融合,能夠加強彼此所強化的領域,對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其二,要探索有意義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實踐教學方法。目前,工作在第一線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并有了較成熟的案例,諸如古體詩詞的寫作、古籍文獻的整理、經典敘事文學的排演、古詩文的誦讀與傳唱等。任何成熟的教學模式,都需要有相應可行的教學方法作為支撐。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方法是統攝整個教學改革的靈魂。從教學實踐中得來,應用到實踐教學終曲,是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方法得以成熟的唯一選擇。

其三,重視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中宏觀因素與微觀因素之間關系的協調。理論上的宏觀建構,或許不能保證微觀與宏觀的完全一致性。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如果微觀教學現實與建立的宏觀模塊不能完全一致的話,會導致一系列因素的隨之變化。沒有基本固化因素的存在,教學模式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協調教學過程中宏觀與微觀的諸多因素,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實踐教學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

三、個性化考查與中國古代文學的實踐教學

篇(8)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含《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基礎必修課和一系列選修課。不計選修課,單從《文學史》和《作品選》來看,《古代文學》課程在整個高校中文系也是屬于重中之重的專業課。以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為例,在諸多專業課程之中,《古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學史》、《當代文學史》、《文學概論》等七門課程被定為專業主干(核心)課程。而從學分和課時設置來看,古代文學憑借16學分、288學時的權重,遠超排名第二的《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1],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文系第一主干課。但和古代文學大量的教學內容相比,排名第一的288學時仍然顯得捉襟見肘。從先秦到明清近代,數千年的文學史和汗牛充棟的優秀文學作品,遠非288個學時所能講畢。在此情形下,古代文學的教學想要面面俱到,既無必要,也無可能。且大多數高校在《文學史》和《作品選》之外,還開設有多門選修課,由古代文學任課教師結合自身的學術專長,對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專門文體進行講解,開設了諸如《詩經》、《楚辭》、《史記》、“唐詩”、“宋詞”等選修課,以之輔助《文學史》和《作品選》的教學。故此,《文學史》和《作品選》的講授內容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而無需面面俱到。從課時分配來看,一般在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段和唐宋文學段分配學時較多,元明清段分配較少。講授內容主要以作家介紹、作品藝術風格的分析、文學現象、文學史流派、文學理論、文體衍生變異等為主。

具體來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合《中國文學史》與《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為一體的課程:“史”是對文學發展脈絡的敘述,“作品”則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作為文學課的落腳點。大致說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時間,一般是平分給《文學史》和《作品選》,二者各占一半。具體到某一階段,則會有一些出入。例如在講授元代文學時,筆者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發現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會在課后閱讀《作品選》中的戲曲作品,絕大多數學生對元雜劇絲毫不感興趣,也就沒有自主地去閱讀《作品選》。因此在講授元代文學時,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講作品。在中國古代文學諸種文體之種,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詩詞。最為典型的便是唐詩宋詞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目是學生在小學、中學的語文課堂上就學習過的,甚至有些作品在孩子入學之前,便被家長拿來作為啟蒙讀物來教授孩子。因此,學生對這些作品熟悉、有感情。而先秦段如《詩經》、《楚辭》等作品,因時代久遠,文字艱澀,學生閱讀時有較大難度,對其熟悉程度自然不能與唐宋段相比。而元明清段雖然閱讀難度降低,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唐、宋段相比,也大為降低,這既因學生對戲曲的興趣沒有詩、詞那么高,同時也因為有“一代之文學”之稱的明清長篇小說,篇幅較大。大學生的課后時間多花在對英語、計算機等科目考級、考證的準備上,他們不太愿意花過多時間去閱讀長篇小說。對于作品的陌生,使得一些學生在考試答卷時,只能空談一些通過死記硬背得來的文學史概念、常識,而不能通過具體的作品來加以印證。因此在教授先秦、元明清段文學時,作品的講解便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間的分配上,也要適當傾斜于《作品選》,讓學生通過對具體作品的閱讀,找尋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僅僅止于被動地接受文學史教材所提供的結論。對于中學教材已選的一些篇目,不能因為學生已經學過,便一筆帶過;恰恰相反,對于大多數將來要走向中學講臺的高師學生來說,此類篇目更需要精講、細講。對一些重要的篇目,最好是要求學生背誦。事實證明,這一看似落后的教學要求,卻最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道理在今天并不過時。 轉貼于

文學史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高校是按照從先秦到明清近代的時間順序講授。這種做法易于把握每段文學的總體風貌,但也容易遮蔽文體發生、演變的歷史。在按段教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突出文體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李炳海先生指出:“文學史教學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在知識上具有系統性。不僅如此,這門教學還要有一定的深度,對于相關的文學現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具體落實到文體上,就是不僅要知道某種文體的生成根據、發展演變,而且要了解文體名稱的由來。而對于文體名稱進行追本溯源,正是文學史教學和研究的薄弱環節。”以時間順序進行教學,并無不可,但要有意識地突出文體的變遷。比如,在講授到唐代近體詩時,要對歷代詩體的發展作一綜述,讓學生了解《詩經》、《楚辭》、漢魏古詩、齊梁新體詩以來的詩體演變軌跡,從而更好地理解唐代近體詩在詩歌史上的地位。又如,在講授元雜劇之前,應對中國戲曲的發展、成熟作一系統介紹,將中國戲曲成熟之前的諸種藝術形式如原始社會歌舞、春秋戰國的優伶伎藝、秦漢百戲、南北朝“代面”等歌舞戲、唐參軍戲、宋雜劇、金院本、諸宮調等略作介紹,指出以上藝術形式可以歸納為說唱藝術、歌舞戲、滑稽戲三類,而元雜劇正是在綜合這三類藝術形式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

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對教學內容的更新,關注學術界最新動態,及時將學界已經有定論的新成果加以吸收,不能一本講義用數十年而不變。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在介紹清代小說家吳敬梓的著述時,說:“至于程晉芳在《文木先生傳》中說還有‘《詩說》若干卷’,可惜已失傳,只能從前人的詩文和《儒林外史》中看到只言片語。”1999年,失傳已久的《詩說》被復旦大學學者周興陸于上海圖書館發現,這自然可以修正文學史教材的舊說。又如,《寒花葬志》是明代歸有光的散文名篇,還被選入了中學語文教材,但今天我們所見的版本實為刪節本,刪節本把寒花當做歸有光普通的侍女,遮蔽了她為歸有光之妾的事實。復旦大學鄔國平教授從上海圖書館所藏《歸震川先生未刻稿》中找到足本《寒花葬志》,補出今本所無的“生女如蘭”等重要內容,這就顛覆了對《寒花葬志》的傳統認識。在《作品選》教學時顯然也要將此成果及時加以吸收,對《寒花葬志》進行新的也是正確的解讀。如此教學,既能傳授學生最新的知識內容,也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進行研究型學習。

注釋:

[1]古代漢語和《外國文學史》均為7學分,126學時,見http://cllc.gxnu.edu.cn/wwwroot/jdnewsview.asp?id=733,2010年12月12日。

李炳海:《關于中國古代文體的思索》,學術交流,2010年,第7期。

袁行霈主編,黃霖,袁世碩,孫靜本卷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頁。

篇(9)

關鍵詞:

《古代文學》;教學;改革

古代文學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承擔著奠定學生學業基礎、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重任。近年來,普通高校這門授課時間最長、課時最多、參與教師最多的基石性課程,正逐步喪失其豐沛的活力和能力培養功能,被放逐到“雞肋”的行列中。這種尷尬的教學效果主要源自以下教學誤區。

一、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無法培養文學感悟力

從高校教學管理來看,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安排便于檢察監督課程進度和課堂教學內容。由于教學計劃是全部按照教材目錄做的編排,教學監督部門也很容易評判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量多少和完成情況。從教師方面來看,以文學史為中心的講課方法省力省心,教學難度低。教材已經把相關問題總結得相當完備,而涉及的文學史宏觀研究資料豐富易得,備課輕松,講課出彩。尤其是在課程考核時,教師以教材制作參考答案,評閱試卷按知識點給分,方便精確,不擔心學生質疑和管理部門的后期檢查,簡單省事。學生也認可以文學史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應試教育使得大多數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缺乏大量閱讀,反復記誦,悉心體驗,古代文學基礎不牢,知識面不寬,闡釋作品,感悟作品的能力不強,能夠熟練閱讀古文的學生鳳毛麟角。而這種教學法恰好回避了學生的尷尬,只需要一本教材和幾頁筆記就能順利輕松地通過考試,助長學生記筆記、背筆記的學習誤解。古代文學課程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學作品的把握力。古代文學作品是古人的心靈體驗和文字表達,要求學習者投入個體的心靈感受和體驗。“古代文學是探求人的心靈和情感的學科,不但創作者需要藝術的想象力,研究者同樣需要以充沛的想象力去做‘同情之理解’。”[1]由于忽視古代文學作品教學,使“文學作品已經失去了在文學學科中應有的基礎,而處在一種知識傳授的輔助地位”,[2]架空了學生的能力培養目標。

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視培育學生的學術能力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為“滿堂灌”和“一刀切”的教學法。采取“滿堂灌”和“一刀切”最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因為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龐雜,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了解古代文學發展歷程和紛繁復雜的狀貌成了擺在授課教師面前的重要問題。教學組織學生討論發言、闡釋作品、論證觀點等活動顯然難以完成艱巨的教學任務。最便捷的做法即按照固定程式概括、梳理作家生平、作品思想內容、藝術特色等文學史知識,闡述文學史觀點,同時蜻蜓點水地提到大量名作或者名篇名句佐證文學史。例如,李白、杜甫、蘇軾都是古代文學發展中“集大成”式的人物,既是課程的重點,也是學生興趣的焦點。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的生平經歷和名篇名作,缺乏的是依據作品從更深的層次去理解李、杜的“集大成者”的不同表現。但在課堂講解中教師往往該簡化生平經歷沒有簡化,該深入解析作品卻輕描淡寫,沒有講透課程的重點。“最直接的表現是,講作家必講生平、思想、藝術成就及影響,講作品必講背景、內容、手法、語言。重條分縷析,輕整體感染和心靈的觸發,重說明、講解,忽視描述、抒情,像解剖醫生一樣冷靜與漠然,文學的課堂死氣沉沉沒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樣感染學生?”[3]由于假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平均的,教師在授課時往往采取“一刀切”模式,無視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差異,用普及古代文學常識代替思維、能力引導。同時,由于教師對教學內容有絕對的處置權,隨意授課的現象嚴重,如用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擠壓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夸大自己的研究領域等現象時有發生。

三、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活動與社會需求脫節

古代文學最主要的教學目標有兩個:一是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如情趣、氣質、意志、修養等。二是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包括口頭表達和論文寫作、創作等。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礎。培養學生深厚的人文素養,就是要培養學生出色的語言表達力和寫作能力。目前古代文學的教學活動未能重視社會應用,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沒能激發古代文學的資源活力。因此,中文專業學生存在基礎知識薄弱、獨立思維不足、文字表達遜色、發展缺乏后勁等致命缺陷,無法滿足社會對中文人才的能力期待與需求。古代文學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不利于培育中文專業學生的核心能力——語言表達。這種教法利于完成教學內容,但在課堂上進行具體的文學能力操練幾乎不可能。多數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傳遞諸多已成定論的觀點,缺乏示范文學問題的提出、論據的搜集、結論的分析論證過程。大多數時候文學作品只是作為論據羅列出來,教師并未進行精妙傳神的賞析。學生無法獲得語言表達熏陶和研究思路的啟蒙,不能激發學生反復體味揣摩所學知識的動力。加上課后的作品閱讀和寫作訓練不能及時跟進,學生的文學感受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和訓練,不會賞析作品,不能熟練寫作,也不具備思考與分析文學問題的能力,畢業后難以勝任實際的文字工作。

四、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古代文學教學策略設想

當前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語言審美力、運用力、創造力、寫作實踐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文字應用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改變古代文學的現行教學模式,根本無法走到良性的發展道路上來。如何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是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古代文學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吸收古代文學的養分提高專業能力。策略如下:

(一)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應該對每節課都能精心設計,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掌握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方法。有效閱讀、解析作品的前提是具備并能自覺地運用科學、系統、的文體知識和理論來指導解析文學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確定以文學史為綱領,以作品講解闡釋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體會、揣摩作品的情感和表達機巧,激發學生廣泛深入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課后自主閱讀作品。優秀的古代文學作品本身就是閱讀和寫作的范例。如何通過感性的文學感悟洞察文學作品中的情感表達技巧和復雜的心理活動、流變狀態,使閱讀真正有效地啟迪心智,創新閱讀者的意識思維和語言能力?最便捷高效的途徑就是研究古代文學作品。對作品的情感和寫作技巧反復揣摩才能真正開啟心智,構建并塑造學生的語言體系,完成能力培育的現實目標。

(二)教師重視示范作用

教師的課堂教學應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引導與研究示范。教師梳理文學發展線索、考證作家生平、闡述作品精妙、分析論證文學爭議的種種活動,應具有示范性和引導性,讓學生理解每一個步驟環節的能力培養功能。教師要以文學的語言向學生示范如何體悟典范作品的美感、如何闡釋其表達技巧,培養學生正確閱讀古代作品的習慣而非膚淺、機械生硬地肢解作品。教師應教會學生閱讀作品的方法,引發其閱讀原典的興趣,積累基本的文學經驗,培育出敏銳的文字感受力和文學感悟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三)建立課外持續性學習和評價的平臺,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

古代文學的能力培養空間主要還在課外。能力的養成有賴于扎實的基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反三隅”的教學方法不可能在現代課堂上實現。網絡的發展給課外學習提供了方便。教師可以建立網絡學習空間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及時跟進、指導學生課后的閱讀、寫作活動,及時回應學生疑問并能迅速找到問題所在。當學生的古代文學的學習習慣養成自然后,能力的持續性發展也順理成章。同時,一些在課堂教學環節無法進行的文學訓練和學習效果評估也可以借著網絡傳輸來實現。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古代文學閱讀、能力基礎進行摸底,將學生分組,有針對性地布置相應的能力訓練作業,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古代文學課程是一座充滿營養與活力的寶庫,承擔著重要的精神導向和能力培育責任,應該朝著引導學生能力發展的方向發展。確保課程教學完成后,學生不但能從宏觀上把握古代文學的發展脈絡,還能精妙地闡釋古代文學作品,有較為扎實的語言功底、基本的寫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獨學不用”“學而難用”要不得。想要學生改變,教師首先要改變思維方式和授課習慣。教學管理部門也應該理解文學教學獨特性,信任和支持教師的教學改革。

作者:田寧 徐劍鋒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 西安航空學院

參考文獻:

篇(10)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地位的日益邊緣化

(一)古代文學教學地位的邊緣化現狀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包括文學史和作品選)是自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伊始的專業主干課之一,其時間跨度跨越中華三千年歷史,學科涉及哲學、史學、美學、文獻學、文化學等學科領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煙海,體系恢宏。其于漢語言文學專業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時移世易,該門課程目前的教學地位令人擔憂,呈現日益邊緣化趨勢。究其邊緣化表現,突出表現為教學課時不斷縮減,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

該門課程的課程設置,最初由中國古代文學史與古代文學作品選兩部分組成,二者課時分開設置,課程安排貫穿三學年或兩年四學期,課時充足。其具體課時數,僅古代文學史,最初部分院校達500多課時,或400學時。現在絕大部分院校將作品選課程取消,文學史課程課時壓縮至200到300課時之間,而我校則直接壓縮至192課時,且僅有的192學時還包含每學期6學時即四學期共24學時的實踐教學學時,則理論教學課時實際只有168學時。

目前中國古代文學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文學史》(四卷本),相對于有限的課時,顯得內容龐大,任務繁重。即將出版的教育部“馬工程”《中國古代文學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數民族文學史的內容和學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體系龐,內容多,任務重,難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學史教材編寫內容的日趨充實與龐雜,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學教學課時的日趨縮減,如何在不斷縮減的課時里完成龐雜的教學任務,成了橫亙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故有學者坦言:“當代的古代文學教材編寫者將中國古代所有優秀的文化都編進教材中,希望學生能夠及時掌握,但是這么煩冗的教材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恰當地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取舍,而且大學教學課時有限,教師只能對一些知識點到為止,學生也是淺嘗輒止,學到的正是皮毛,并沒有真正學習到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①古代文學教學日顯力不從心,且受制于有限學時的教學,更易變成浮光掠影與淺嘗輒止,從而加速邊緣化進程。

(二)古代文學教學地位邊緣化的原因分析

1.實用主義與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濫

近些年來,市場經濟蓬勃發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見影的實用效果,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趨工具化、功利化,教師忙于能名利雙收的科研課題,學生則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閱讀的耐心。有學者直言:“在當代中國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趨勢下,古代文學正在被加速邊緣化。在視功名利祿的最大獲得為成功的商品社會價值判斷的眾聲喧嘩中,人們已失去了閱讀的耐心并少能從中獲得,更不用說從中找尋心靈的安放和精神家園的歸依。”②在經濟利益的驅動與即學即用的短視眼光中,人們以追逐錢財和實用技能告慰心靈,對專業的選擇和課程的學習,看重是否帶來經濟效益,重視能立竿見影地求得生存的實用技能,古代文學學習既帶不來錢財又帶不來立竿見影的實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學“理所當然”遭遇邊緣化。

2.教材內容的與現實脫節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作為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在大學課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內容所載均為古代文學事件,其固有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時空的原因,難免給人以時隔久遠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文學內容,學生學習時覺得與自己的實際生活不沾邊,或者認為這些古代文學知識于今后就業沒有幫助,故興趣不濃。再者,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難度,亦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古代文學的教材內容脫離現實,即教學內容與社會需要脫節,學生不能在學習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中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故學生更愿意將時間花在其他專業技能學習上,學習有實際意義的對自己今后就業有幫助的課程,這的確是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尷尬處境。

3.課程設置的重“史”輕“文”

目前大學中文系的古代文學課程設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學作品選課程,僅以文學史為必修,學生忙著背文學史,文學作品只是闡述文學史進程的附帶參考資料。學生只記住了文學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識點,很少誦讀甚至根本不細致翻閱古代文學作品。“以文學史而不是以文學作品為中心,偏重于文學史線索的梳理,相對忽視了對文學作品的講習;偏重于對文學史常識的教學,相對忽視了對作品的精微體悟;偏重于治學方法的傳授,相對忽視了學生基本功的訓練。”③這種重文學史梳理、輕文學作品講習的重“史”輕“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學教育事實上成了“史學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學手段的陳舊單一

目前,隨著現代高科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教學技術引入課堂,豐富了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興趣。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也不例外,現代化多媒體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學教學,增強了講授的直觀性、形象性,引發了學生興趣,提高了古代文學的教學效率與質量。然總體而言,當下的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仍多沿襲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進行講授、學生復習考試的傳統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筆占據課堂,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一。

二、關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更新教學理念,培育人文素質。

一個民族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但更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實際上活的是精神。物質的東西會隨風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學的學習不能帶給學生立竿見影的實用技能,但它的確是一劑精神食糧。因此,古代文學教學應該正視現實,更新教學理念,教學目的不能再局限于傳授文學知識,傳播中華文化,更應該在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提高學生人格修養。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是關鍵。學生通過學習古代文學作品,與歷史對話,與文本對話,與詩文家對話,“面對一個詩人,實如經歷一次人生;面對一部作品,實如親歷一場相逢”,如此方能正確解讀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靈。

關于此點,其實學者們不約而同有此共識。如高曉玲先生曾言:“中國古代文學經典教育堅持以德育為先,以培養高尚的人格為終極目標。”④孫小力先生亦說:目前片面強調文學史論的教學,阻礙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甚至令人無所適從;“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⑤。

(二)重返文學本位,注重作品解讀。

當前中國各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雖然強調文學史的講授應該與作家作品分析結合起來,以文學史為主線,以作品貫穿,將宏觀的審視與微觀的例子結合,但在日益縮減的課時里,梳理文學史發展脈絡即占去大部分時間,作家作品只能附帶提及。這種重文學史而輕作品選的傾向十分明顯,并帶有普遍性。這種重“史”輕“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學教學的當務之急是從“以文學史為經”回歸到“以文學作品為本”,注重作品解讀,把課堂重新讓位于作品,教學回歸文學本位。亦如戴建業先生所云:從當今大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應該倒轉現行的課程設計,不再把古代文學作品作為“文學史參考資料”,而應讓“中國文學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輔助教材”;在選擇古代文學作品時,同時兼顧古人和今人的審美標準,盡可能選各個朝代、各種文體的代表作,選講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藝術生命力的作品⑥。實際操作過程中,是可以通過實際課程設置做到這一點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廣西師范大學國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學教學即在文學史課程講授之前先安排為期兩個學期的古代文學作品精讀課程,在學生有一定作品積累之后再來把握文學史的發展脈絡,教學效果比較顯著⑦。

(三)優化施教手段,確立學生導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學教學以口述和粉筆為載體,教師“一言堂”或者“滿堂灌”,課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⑧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古代文學迎來了教學手段革新的春風。教師們與時俱進,把新的現代教學技術引入課堂,課堂講授以PPT課件呈現,輔以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直觀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課堂生機,激發了學習興趣。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改革仍須普及和進一步提高,教師仍需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手段強化教學效果。如開辟第二課堂,將教學大綱、必讀書目、思考與練習、答疑解難、教學視頻等放到網上,供學生參閱;開辟QQ討論組、微信群、微博、論壇、微課、慕課(“MOOC”的英譯,是新近涌現出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大規模網絡在線教學模式)等,供師生互動等。總之,構建網狀教學體系,豐富教學手段,以達到強化教學效果之目的。

教學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學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邊聽邊記,思考與實踐機會極少。目前這種情況依然存在。這種以教師為話語霸權的傳統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系統傳授知識,但完全由教師主宰的課堂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故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實行“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讓教師由“講授者”變為“引導者”,以學生為本的參與式教學,穿插學生試教環節等,把課堂讓位于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注重古今結合,教學接點地氣。

古代文學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學內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學現象與作家作品,古代與現當代本身就存在遙遠的時空距離。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還原那個時代的創作風貌,回歸詩文創作的“原生態”,與歷史對話,與詩文家對話,與文本對話,最終達到正確解讀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的目的。我們學習古代文學,吸取古之養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學中還必須將古代文學與現實結合,探究古代文學作品的當代意義,探究詩文家遭際不同人生際遇和苦難的態度及其于自身的影響與當代價值,如此方接地氣,融通古今,激發學生興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學者曾言:“在中國古代文學教育實踐中,不應該只是為了單純地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而是要從宏觀層面上審視經典作品的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挖掘經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現代意義。”⑨挖掘作品的現代意義,是古今結合,古為今用。故有老師在講李白《與韓荊州書》時,不僅注重其文學性,而且關注其現實性。⑩筆者在講授蘇軾詩文詞時,關注蘇軾人生遭際,將具有相似際遇的秦觀和蘇軾相比較,見出蘇軾的樂觀曠達,學生體味出面臨逆境時該葆有的態度、精神和格調。這樣古今結合,古為今用,貼近當下,接點地氣,學生學習不會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關聯,興趣大增。

(五)變革考核方式,重視過程督查。

古代文學的傳統考核方式為閉卷筆試,題型往往是填空、選擇、名詞解釋、簡答、論述、材料分析等。這種考核方式重視期終考試結果,輕視平時學習過程,學生考前臨時大突擊。顯然,傳統的考核方式一張試卷定成績不科學,隨著教學手段的變化、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進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將學生的平時學習與期末考試并重,將過程與結果并重。考核方式的變革貫穿了學生學習全過程。

首先,我們重視學生的平時考核。學生平時遲到早退、課堂發言、詩文背誦、作品閱讀、作業完成等情況一并考查在冊,占學期總成績的30%。第二,我們重視學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學生除了完成貫穿整個學期的2-3篇的課程論文外,口試也是一個必試環節。口試話題既可以從教師準備的若干話題中隨機抽取,又可以是學生參與的課堂講演。該能力考核占學期總成績的30%。第三,我們重視期末的知識考核。知識考核設試題庫,實行機考,題型為選擇、判斷、填空等客觀題。學生期末考試在計算機上完成,試卷隨機生成。該知識考核占學期總成績的40%。從學期總成績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見平時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管理與督查。

綜上,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面臨邊緣化的處境,邊緣化既有社會經濟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因素等。古代文學教學面對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必須轉變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養,重返文學本位,注重作品解讀,優化施教手段,確立學生導向,注重古為今用,教學接點地氣,變革考核方式,重視過程督查等多方面著手,方能使古代文學教學與學習煥發生機。

注釋:

①唐珊.論古代文學教學創新與大學生人文素質能力建設[J].語文建設,2014(12):15.

②劉硯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再思考[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07):82.

③戴建業.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現狀與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04):84.

④高曉玲.試論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1):67.

⑤孫小力.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設想[J].中國大學教學,2007(06):43.

⑥戴建業.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學現狀與反思[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3(04):90.

⑦王娟.關于課改背景下高師院校古代文學教學的思考[J].大學教育,2014(04):119.

上一篇: 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下一篇: 專項檢查整改方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图片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