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交流材料匯總十篇

時間:2023-02-21 01:28: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政務信息交流材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政務信息交流材料

篇(1)

【關鍵詞】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 安全對策

1 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資源開發的有利條件

信息資源處理手段現代化在電子政務中,政府機關信息資源的處理手段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光盤、數據庫、辦公文件處理系統等各種應用系統,將以往束縛在公務員筆記本、各類報表和桌上電腦中的信息資源解放出來。政府公務員可根據需要隨時隨地方便地調用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同時,借助于網絡這個平臺,政府的各項政策信息會變得易于存儲管理、方便檢索查詢,并能夠快速傳播,真正實現了政府信息資源處理手段的變革。

信息資源傳遞迅速,政府決策效率提高原來政府信息資源是根據組織結構一層一層、一級一級地傳遞。這不但會增加協調成本和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會因此而無法做出快速反應從而影響政府決策。而在電子政務環境中的政府機關內部,有許多辦公軟件如文檔處理軟件、在網絡安全認證基礎上的電子郵件系統及各種專門業務處理軟件支持辦公,機關內部的辦公事務主要依靠電子郵件來傳遞信息。會議通知、信息傳達、政策宣傳、法規頒布、意見協調等均以電子郵件來處理。從而使信息在內部流通的時間和信息交流環節大大減少,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提高了政府的決策效率。

信息資源的準確性與時效性有保障在傳統政府的信息傳遞中,公文占有較大比重,都是自上而下地傳達。且各種會議通知安排往往會通過口頭或電話傳達,準確性差。同時信息的獲取主要來源于由下而上的層層上報的書面材料,而材料的形成及層層上報需要一定的時間,因而影響了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度。政府上網后,可以準確及時地了解公文和各種資料的來源、流程、處理等,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大大提高,網絡安全可能面臨的挑戰。

2 計算機網絡面臨的主要威脅

2.1 人為的無意失誤

人為的無意失誤:如操作員安全配置不當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戶安全意識不強,用戶口令選擇不慎,用戶將自己的帳號隨意轉借他人或與別人共享等都會對網絡安全帶來威脅。

2.2 網絡安全維護范圍的重新界定

目前人們在家里通過寬帶接入而登錄自己單位的網絡系統已經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了。這種工作新方式的出現同樣也為網絡安全帶來了新問題。網絡安全維護范圍需要重新界定。因為他們都是遠程登錄者,并沒有納入傳統的單位網絡安全維護的“勢力范圍”之內。另外,由于來自網絡的攻擊越來越嚴重,許多用戶不得不將自己網絡系統內的每一臺PC機都裝上防火墻、反侵入系統以及反病毒軟件等一系列的網絡安全軟件。這同樣也改變了以往單位用戶網絡安全維護范圍的概念。

2.3 個人的信用資料

個人信用資料在公眾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以前的網絡犯罪者只是通過網絡竊取個人用戶的信用卡賬號,但隨著網上竊取個人信用資料的手段的提高。如網絡犯罪者可以對的銀行存款賬號、社會保險賬號以及最近的行蹤都能做到一覽無余。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這種犯罪趨勢,無疑將會給人們的日常人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2.4 人為的惡意失誤

人為的惡意攻擊:這是計算機網絡所面臨的最大威脅,敵手的攻擊和計算機犯罪就屬于這一類。此類攻擊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主動攻擊,它以各種方式有選擇地破壞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類是被動攻擊,它是在不影響網絡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進行截獲、竊取、破譯以獲得重要機密信息。這兩種攻擊均可對計算機網絡造成極大的危害,并導致機密數據的泄漏。

3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問題易發狀況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通常,電子政務系統除自然災害外主要由于存在以下問題而容易受到攻擊:(l)網絡硬件設備的弱點如服務器、網絡設備等安全問題將危害網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操作平臺的弱點和漏洞可能構成系統隱患;(3)電子政務的網絡化將導致電子政務系統安全的脆弱性;(4)不同信任域的信息交換將導致電子政務系統被攻擊的風險;(5)計算機病毒正在成為導致系統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要因;(6)未知的因素也可能給電子政務系統帶來安全隱患。

4 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信息資源安全的策略

4.1 加強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政府信息有一定的保密性,關系到政府運作和國家安全,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是進行電子政務良性運行的前提。首先,加強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據有關專家估計,信息網絡上的安全問題80%以上是由于制度不健全而引發的,是人為的原因。建立健全相關責任制和規范管理,是加強信息安全保密的必要手段。其次,建立安全認證中心,保證信息傳輸安全。加強安全保密技術的自主開發。建立網絡安全緊急反應以及處理機制,協調政府機關處理信息安全管理事件。

4.2 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內的數據、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護網上傳輸的數據。網絡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節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絡節點之間的鏈路信息安全;端-端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節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點到目的節點之間的傳輸鏈路提供保護。用戶可根據網絡情況酌情選擇上述加密方式。信息加密過程是由形形 的加密算法來具體實施,它以很小的代價提供很大的安全保護。在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機密性的唯一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經公開發表的各種加密算法多達數百種。如果按照收發雙方密鑰是否相同來分類,可以將這些加密算法分為常規密碼算法和公鑰密碼算法。

4.3 網絡安全管理策略

制定網絡安全管理策略首先要確定網絡安全管理要保護什么,在這一問題上一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描述原則。一個是“沒有明確表述為允許的都被認為是被禁止的”,另一個是“一切沒有明確表述為禁止的都被認為是允許的”。對于網絡安全策略,一般采用第一種原則,來加強對網絡安全的限制。對于少數公開的試驗性網絡可能會采用第二種較寬松的原則,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把安全問題作為網絡的一個重要問題來處理。

信息網絡安全是一門邊緣性、交叉性學科,我國除了密碼學研究開展較早,有較好的基礎和積累外,很多方面與國際差距較大。我們要積極吸取借鑒國際上住處網絡安全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因此,我們既不能行進自己無法監控的信息網絡安全設備,也不能照搬照抄國外的信息網絡安全技術,必須把發展住處網絡安全放在自己的基點上。

【參考文獻】

篇(2)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0-0277-01

政務信息資源是全社會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決策的重要依據,是溝通政府與社會公眾的橋梁。近年來,政務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己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圖書館如何開發利用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已成為一個需要急待解決的課題。

一.政務信息的概念及分類

1.政務信息的概念

簡單地說,政務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政務過程中形成的以文件資料等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政務信息資源的含義,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來講,政務信息資源是指所涉及的信息資源的集合,包括信息內容資源以及收集、整理、存貯、傳遞、和使用信息內容資源的技術、設備、網絡和人員等;從狹義來講,政務信息資源是指政府機構為履行職責而產生、獲取、利用、傳輸、保存的那部分信息內容資源。政務信息資源建設主要是圍繞著信息內容資源而進行的,一是指政府自身產生的數字信息,如各種條例、規定、章程、命令、批復、議案、通告通知、公函、會議紀要等;二是指政府從外部獲取的與政府管理活動有關的數字信息,如社會調研信息、決策支持信息、提案議案、統計數據等[1]。

2.政務信息資源的分類

政務信息公開服務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包括政務服務、政務決策咨詢信息以及相關的信息政策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規定:“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 政務信息資源按照整合內容可以進行不同層級的劃分,在技術保障和管理系統支持下,可以進行政務信息資源整合機制的構建,該機制包括基礎資源層,信息交換層,應用服務層三個層次[2]。

二.國內外政務信息開發利用狀況

1.美國是公共圖書館最早介入政務信息資源管理的國家之一。早在1857年,美國聯邦政府就開始實行了托管圖書館計劃,并可分為聯邦政府一級的全國性托管圖書館和州縣政府一級的地方性托管圖書館兩種。其主要職能包括選擇、采訪、組織、保存以及為美國政府信息和其他信息資源提供檢索途徑和服務。目前總共有1250個圖書館參與了FDLP計劃,參加該計劃的圖書館,可以自動地從相應政府部門獲得政府出版物。除FDLP外,還有州一級的政府信息長期保存項目,如北卡洛萊那州的“州政府信息獲取項目(2002~2008)”等。

2.歐盟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早在1989年,歐盟就提出了公共部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問題。近年來,為了促進公共部門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歐盟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如 2000 年 6 月頒布的《2002 電子歐洲行動計劃》,2001年10月制定的針對公共部門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問題的總體框架――《2002 電子歐洲行動計劃:歐盟開發公共部門信息框架》,以及《公眾獲取歐盟議會、理事會和委員會文件法令》、《公眾獲取環境信息指令》和《歐盟公共部門信息商業開發利用指令》等指令。這些政策和指令主要涉及公共部門的信息公開、共享和商業化開發等領域。

3.我國公共圖書館與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與上述各國相比,我國圖書館參與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的程度是非常膚淺的。在2008年以前圖書館基本上是游離于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體系之外。也就是說,圖書館與政府信息資源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圖書館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中沒有法定的地位,這與圖書館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極不相稱。另外,從目前來看,我國政府信息資源管理是各自為政、雜亂無章。因此,利用圖書館管理政府信息資源也是非常必要的。隨著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與不斷推進,利用圖書館進行政府信息資源的管理、開發、利用與政務信息公開被提上了議事日程。2008年5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資源公開條例》,為我國圖書館介入政府信息資源的管理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保障。其中條例第十六條就明確提出要在公共圖書館中建設專門查閱室的事項。

三.在開發利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從實際運作情況看,當前圖書館在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所面臨的具體問題與困難有:

1.當前,我國的政務公開進程中,定密工作隨意性大。一方面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在定密級時寧高勿低,明明應當向公眾公開的規范性文件,偏偏作為內部規則或內部材料對待,影響了政務公開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政務公開中,主動公開與依申請公開信息的界限較難把握,一些敏感信息(如工作福利)是否公開認定不準。

2.缺乏統一規范。政府公開信息要實現服務網絡化,實現全圖書館的服務聯盟都有統一的規范,統一的信息標準,但目前,圖書館界僅僅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存在相對的盲目性,這就給將來在網絡環境下整合政府信息資源,實現在各網絡平臺、各網絡主體之間自由流動以及政府信息資源共享增大了難度,容易造成重復建設,浪費人力,財力資源。

3.在圖書館與政府部門之間如何建立分工清晰、職責明確的信息交流與業務合作關系,實現電子政務全面普及與圖書館服務能力提升的共贏方面還沒達成共識。

4.圖書館對政府文本信息資源與網絡信息資源的存儲策略與加工處理技能和方法能否滿足需要,如何準確甄別和界定政府數字信息資源的收集、存儲范圍還沒有具體規定[4]。

四.圖書館如何開發利用政務信息

1.首先要從國家層面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與制度,以確保政務信息資源的合理合法地開發利用。制度與法律法規是圖書館開展各項工作的依據和保障,是其職能界定的權威標準法則。

2.圖書館部門與政府機關的緊密配合是充分開發和利用政務信息資源的關鍵。政務信息的提供既包括原始政務信息公開服務(內容包括主動公開的各種政務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如需要政府部門主動公開以外的信息,如公開目錄、公開規定、公開年報等;公民、政務信息,可以通過申請獲取),還包括更重要的公開增值政務信息。增值政務信息是指對政府原始信息資源進行二次、三次或更高次文獻加工與組織,獲取增值性政務信息,以便向社會公眾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加工與存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專業編目人員、咨詢人員、技術設備等),由圖書館配合政府共同參與完成增值政務信息資源公開服務,可以達到雙贏,為社會公眾提供專業化、高質量、個性化政務信息服務。政府部門可與之相互配合、互通有無。

3.建立政務信息存儲數據庫。圖書館通過對政務信息進行科學分類、整理和歸納,把分散無序的信息整合成分門別類的政務信息數據庫,并做好目錄、指南、索引、摘要的編制工作,為政務信息公開利用打好基礎,方便公眾快速準確地檢索查閱所需的政務信息。

4.積極宣傳和推廣政務信息資源。圖書館應當對自身所做的政務信息開發讓大眾所知會用。可舉辦與政務信息公開相關的報告會和講座,講解國家的有關政策,讓更多的社會公眾知道如何利用政務信息。

圖書館在開發利用政務信息的同時,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要分清政務信息公開與保密的界線。政府有決定政務信息公開和保密的權利,也有信息公開的義務。為了讓公眾更好地利用政府大量的信息資源,發揮政務信息資源的效益,信息公開是政府的責任。為了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安全,加強信息保密是必要的。二是界定政務信息公開與保密的范疇。根據信息的不同性質制定不同的公開與保密級別,凡不屬于保密的都應列在公開的范疇。三是在政務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中,注意加強版權的管理。

參考文獻

[1][4] 焦斌.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網絡化建設[J].圖書館學刊,2012,(3):86-88

[2] 牛力,李月,韓小汀.我國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與共享研究綜述[J].情報雜志,2013,(5):170-175

篇(3)

2、電子政務環境下我國檔案信息綜合運用現狀

檔案信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匯聚著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豐厚歷史記錄。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我國檔案管理綜合運用工作也獲得了必定成績。1是對于于數字化檔案管理框架基本構成,自一九九九年展開“政府上網工程”以來,經由多年的發展,對于于電子政務環境下的信息資源整合已經經初具范圍,尤其是跟著政府機關職能轉變以及深化機構改革中,各級政府在信息化資源綜合運用中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晉升了辦公綜合效力。當前,九八%的政府機關建成為了網絡辦公平臺,并在政務內網與外網的協同發展中,最大化地整合了各類業務資源系統。如在宏觀管理上,金稅、金卡、金財、金盾、金審、金農等一二個業務系統樹立了關聯,以統1化信息平臺規范了我國電子政務各業務系統的有效對于接。2是在政府與公家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基本實現,以檔案管理信息化服務為主體的電子政務環境,將網絡信息、政府信息公然等檔案資源進行了分層開發,尤其是對于政府網站,從對于公家的開放上,逐漸構成了機構政策條文、公告等窗口,這些窗口不但為公家提供了檔案信息咨詢機會,也從檔案信息服務中加強了政府與公家間的互動。可見,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信息綜合管理,應當從構建良性的、知足政府與公家雙向互動的有效平臺,并借助于現代網絡技術以及信息化平臺,最大化地知足公家對于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如在個人交稅、護照辦理、車牌辦理等檔案信息查詢中,晉升了檔案資源管理的便捷性以及效益性。

3、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信息綜合運用中的問題及改良方向

電子政務環境為實現檔案信息數字化資源整合創造了基礎前提,但在檔案信息整合與電子政務信息資源互聯互通上,還存在1些問題。1方面從信息資源的內容上來看擁有重合性,尤其是傳統政府機構在政務流動中對于各類文件的存儲與記錄,既有法律法規等政策性文件,還有觸及各項具體業務的統計類信息,這些信息在數字化進程中又發生了更多信息衍生資料,在鑒定其政務信息價值上增添了難度;另外一方面在信息互通中面臨共同的數字化困難,跟著政府信息化建設及各類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的加快,其信息資源都面臨著數字化的共同困難,如數據庫技術、數字化掃描技術、數據緊縮技術,和紙質文件與聲像圖文文件的歸檔問題等等,這些系統化資源在重組及編制上因數據源的差異性,還存在較多的標準化困難;再者,對于于政務信息與檔案信息在信息化分層管理上,根據全宗理論,對于于隸屬不同信息部門的檔案信息資源需要結合時間、價值、內容等不同標準進行歸類,從而實現信息資源同享的智能化管理。此外,電子政務環境下數字化檔案信息網絡建設中,因為經費等因素的影響,整個建設進度較為遲緩,對于于已經經建成的檔案類網站,其互通能力遭到影響,尤其是1體化建設計劃缺少明確性,多數檔案信息網絡采取相干站點的簡單鏈接,以至于擴散性、孤立性較強。對于于檔案信息數字化規范及轉換標準的制訂相對于凌亂,其因素源自社會各檔案信息所有者,未能從建設伊始就加強數據結構的統1化管理,以至于檔案信息結構模式較多,格式不統1,如異構數據庫現象嚴重、對于于各檔案信息網絡體系建設缺少有效的規范,也加重了檔案信息資源重組整合的難度。

跟著網絡化、開放性互聯環境的構成,對于于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檔案信息資源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尤為凸起。開放的網絡環境使患上檔案信息收到更多的網絡安全要挾,如病毒、黑客入侵、各類特務行動等,對于于檔案信息資源的損壞及盜取行動的打擊是確保檔案資源安全不亂的癥結。從我國檔案信息管理綜合運用實踐來看,需要從3個方面加以應答。1是做好數字化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尤其是從法律、軌制、規范等方面進行整合,優化電子政務環境下檔案資源管理需求配置不均衡問題。如對于于數字化檔案信息特色及作用的明確,從數字化檔案信息管理中構建統1的信息資源交流平臺,切實從擴散異構的檔案信息資源庫中進行技術優化,實現有效組合以及銜接,增強檔案信息資源的可控性、動態性以及可延續性;針對于檔案信息資源與社會其他信息的集成問題,要從信息資源配置體系上,踴躍調和各檔案信息管理部門間的融會,應用統1用戶界面及檢索法子,實現各類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有效信息,施展數字檔案信息的服務效益。2是重視對于檔案信息部門與圖書、情報信息的融會,對于于數字檔案信息資源在統1建設中,不但要從本身進行整合,還要統籌電子政務環境下,圖書、情報信息的資源整合,以構建政府行政與檔案信息1站式服務格局。同時,針對于信息資源整合中,政府檔案信

息與檔案館、各級檔案管理機構、檔案信息服務機構和圖書、情報機構間數字化信息的非統1現狀,要強化各部門間的互通與交換,著力從信息搜集、收拾、分工、協同、統1中,強化信息交流,構建暢通的信息資源同享機制,以便于各類檔案信息數據庫的有效融會與集成。3是要強化對于數字檔案網站與政府網站的銜接與整合,跟著各級檔案機構本身網站建設的推行,在對于外進行檔案信息服務的同時,應當多與政府網站樹立信息同享,尤其是在提供政府信息服務及網絡辦公方面,要從現階段政府網站與數字檔案網站的有效對于接中,晉升民眾對于檔案信息資源的便捷、快速、有效檢索的水平。 4、以某高校為例來探討檔案信息管理的綜合運用對于策

在進行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及綜合運用上,高校憑仗其本身信息技術優勢及電子政務信息化發展契機,通過量方調研以及利弊分析,逐漸構成了多層次、多任務、高效力的檔案信息管理模式。其主要舉措表現在5個方面。

(1)重視專業隊伍建設,深化校企合作

二00八年江蘇鹽城師范學院檔案館通過參觀考察等流動,立足本身檔案信息化管理實際,從構建高效數字化檔案資源建設中,踴躍組建專業隊伍,并成立了由館長為首的數字檔案管理開發與建設小組。1方面組織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強化對于信息化檔案業務知識及技巧的學習,晉升團隊的業務水平;另外一方面重視與軟件公司及政府檔案管理部門樹立協作,通過技術服務來優化工作重心,增進整個檔案數字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

(2)踴躍組建軟硬件平臺,創造檔案信息化管理綜合運用環境

檔案信息資源綜合管理工作離不開先進的軟硬件平臺環境的支持,在硬件平臺建設上,該院檔案館全面分析當前檔案管理業務需求,配置了二臺HP服務器,一臺Juniper防火墻,三臺Cisco路由器,高機能計算機八臺,多功能1體機三臺,A三、A四掃描儀各二臺,復印機二臺,為全校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硬件保障。在軟件建設上,結合當前高校檔案管理實際,從軟件的先進性、靈便性、可移植性等方面開發了新系統,使其體系結構更為開放,系統保護更為安全、可靠,尤其是在功能模塊設置上,以現代數字化信息管理綜合運用為指點,涵蓋檔案的采集、處理、歸檔、存儲、應用以及管理,并支撐文件批量處理,PDF格式轉換與應用,以多字段為檢索前提的模塊化結構設計,既統籌了傳統用戶的使用習氣,又可以知足未來用戶的自定義需求。

(3)檔案信息數據庫建設與施行

根據全宗管理理念,對于于檔案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流程進行全面優化,尤其是針對于全宗館藏檔案信息進行清算與統計,鑒戒各兄弟院校的檔案管理成效以及對于策,結合本身實際來進行靈便運用。如針對于歷屆新生錄取名錄進行逐年掃描與統計,對于歷屆畢業生的學習成就、登記表進行掃描與統計,對于相干文件的索引目錄進行掃描與統計,完成數據的銜接與管理。在信息檢索上,借助于檔案信息數據庫技術,可以實現隱約查詢。如輸入學生信息上的某1癥結詞,將會顯示與之相干的錄取名冊、畢業登記表及成就等信息。對于院校相干的各類首要文件、項目文檔等資料進行掃描并統1管理,便于各部門管理人員進行快捷檢索與利用。需要強調的是,在新數據庫建設上,針對于舊數據庫中的信息與館藏紙質文件的對比與核實,根據《高等院校檔案實體分類法》請求,分別對于相干數據庫資料進行數據遷移以及轉換,尤其是對于于原館藏資料中未錄入的紙質案卷,從新進行收拾與核實,以實現館藏信息資源的全面數字化。

(4)實現檔案信息管理利用與學校OA系統的在線對于接

篇(4)

1 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網絡化發展現狀與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盤錦市的科技信息服務近年來的確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科技信息網絡化已初步形成。市、縣區科技局網以及企業孵化器網均連接到盤錦市科技局網,同時盤錦市科學技術局網還與全國多個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國多個省(市)信息中心進行了友情鏈接。從表面上看,似乎盤錦已形成了科技信息資源大共享的格局。但實際上,經過仔細地調查與研究,我們發現盤錦市的科技信息服務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具體表現:一是信息資源難以共享,缺乏整體規劃和管理,基礎設施和網絡平臺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造成條塊分割,信息交流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二是科技信息服務功能較弱,彼此缺乏溝通粘結和協調重組的能力; 三是科技信息流通不暢,成果難以轉化。高校 、科研院所抱怨企業界沒有人“慧眼”投資科研成果,企業抱怨研究開發部門鉆到“象牙塔”中,沒有“現實”眼光。

2 構建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的設想

2.1 總體設計思路

將盤錦市科技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合理利用,提高科技信息流通的效果與效率。本著構建小核心、大網絡形式,一方面構建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系統(內網信息服務系統),另一方面構建外網信息交互系統。通過內網信息服務系統、外網信息交互系統組成的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體系的建立,加強產、學、研機構之間的聯系,以建立一個全方位、多樣化、全過程、一體化的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為開展各種科技信息服務奠定基礎,更好地發揮信息資源的功能與作用。

2.2 內網信息服務系統――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系統

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系統即是將多種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科技信息資源與服務集合于一個系統中,以整合信息資源,更好地發揮其服務功能。它主要包括3個子系統 :公共信息資源系統、對接服務系統、咨詢服務系統。

(1) 公共信息資源系統

在這個信息資源系統中應建立一個包括科技文獻資料、科技成果、專利技術、政策法規以及各級科委和科技管理部門的政務信息等各種數據庫,它囊括科研成果轉化全過程的相關信息資源系統,以此來保證各種服務的開展并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在公共信息資源平臺中,以網絡為載體,建立全市公用科技信息提供中心,向全市包括中文科技期刊、重點科技成果、企業技術難題等公用科技信息資源;以網絡為紐帶,突出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塑料、新材料、農業等重點領域,聯合全國大專院校 、科研機構 、大型企業,構建虛擬科技數據中心,形成重點學科領域科技資源保障體系,同時加大基礎數據庫建設和科技基礎條件建設,建立一批自主的有地方特色的科技信息資源和科技服務環境。

(2) 對接服務系統

在建立公共信息資源系統的基礎上開展需求征集、成果、項目篩選和推介、組織對接、協調簽約和實施、反饋跟蹤、區域協作等各個環節的集成服務,為供需雙方提供多樣化服務。

(3) 咨詢服務系統

以公共信息資源為基礎,開展專家咨詢、技術咨詢、信息咨詢、投資咨詢、項目評價、市場調查與預測咨詢服務,形成一體化、全方位、全過程的咨詢服務鏈。

2.3 外網信息交互服務系統

外網信息交互服務系統是相對于內網信息服務系統而言的,與內網信息服務系統相比,它具有以下特點:

(1) 區域性

根據區域性特點建立不同空間范圍的科技信息服務協作。如:市、省等不同區域范圍的科技信息服務系統。它的特點在于優化組合了某一區域內的科技信息資源,為發展經濟與創新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 綜合性

將區域內不同系統、不同部門、不同類型、不同方面的科技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區域范圍內的科技信息服務體系,提高區域范圍內的科技信息服務功能。

(3) 廣泛性

不僅在某一區域內加強各個系統、不同部門各種類型科技信息服務之間的聯系與信息資源的優化與整合,而且要在全國范圍內加強信息交流與合作 ,使科技信息服務的范圍更廣泛,信息資源更豐富,服務功能將更強。

3 盤錦區域科技信息服務平臺的發展

結合現階段盤錦區域的情況,認為可以分三步走 :

第一步,以盤錦市科技局為中心,在區域科技信息服務網絡系統基礎上 ,構建“科技創新走廊 ”。即建立政府――院校、科研機構――企業――企業孵化器科技創新走廊。在市內建立區域性網絡化、信息化的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體系,實現優勢資源的整合與共享。

第二步,創造條件,與省內其它市的科技信息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積極推進構建,在全省范圍內形成一個分布集中式的信息服務系統,實現信息的快速交流,跨區域科技項目對接,保證信息的針對性、高效性、集成性和及時性,真正為我市的科技成果轉化、轉移、擴散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

第三步,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的科技信息交流與合作。將科技信息服務放在更高層次的一個大系統內協調發展,以系統科學的角度來進行信息服務建設,發揮其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盤錦市科技年度報告.2006.

篇(5)

作為現代氣象業務的基礎與支撐系統,氣象信息的交流主要包含:高級性能計算機交流,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存儲管理和共享服務等,而作為衡量氣象現代化水平重要標志的氣象信息交流也是氣象信息存儲管理,傳輸,資源共享和計算機處理的基礎,它首先關系到氣象部門能否為廣大用戶提供準確及時的氣象信息,進而關系到各級政府乃至國民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所以說氣象信息交流驅動著氣象業務交流的發展同時也制約著其他系統的發展。

1 氣象業務中使用電子計算機的歷史

想要把數值氣象預報中用到的數學方程組合解開得到結果是件很困難的事。《利用數值方法做天氣預報》一書的作者——英國數學家里查遜就在書中講述了怎樣做數值計算。1916年至1918年間,理查遜為得到準確的數據,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嘗試進行了第一次數值預報,這次預報計算在許多人用手搖計算的方式總共進本文由收集整理行了12個月才宣告完成。而想要得到未來24小時的氣象預報換算成單人計算,需要日夜不停的算64000天整整175年。而相對于變化莫測的天氣來說,想要跟上它的速度就需要有一個64000人同時計算的巨大工廠,這樣才可以把24小時以內的氣象預報計算出來,這其實就是人的計算跟天氣在比賽。雖然這次試驗以失敗告終,但人們從中得到了有益的啟示。

而僅僅在這一著名實驗的20年之后,世界上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便誕生了。而美國的科學家第一次成功的做出了500百帕天氣形勢的36小時氣象預報,使得數值預報真正的實現,那年是1950年。自此,數值預報引入到實際的氣象業務中,更多的國家先后開始使用這種先進的天氣預報的辦法。在這次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做出數值氣象預報之后的四十多年間,數值預報不斷的得以完善,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隨著數值解法應用的熟練及日益精確,準確,對大氣相關數值描述越來越細致,使得垂直方向能夠分解到20至30層,而水平方向更是可以細到20公里。與此同時,預報也更俱精確性和實效性,對未來三日之內的重要的天氣變化過程和其相應的劇烈氣候變化,諸如大雨,溫度下降,大風等都可以做出較準確的預報。

氣象資料的傳輸,手機,處理,模式的預報計算及材料分析,還有預報結果的顯示,分發服務等諸多環節組成了數值天氣預報。

2 計算機在氣象中應用的必要性

作為人類最偉大發明之一的計算機,伴隨其誕生的計算機網絡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同時計算機網絡不斷的將其自身完善和更新,使其功能性更加強大。所以將計算機網絡應用到氣象業務能使氣象部門不斷壯大,氣象信息不斷完善和更新,能更好的服務于氣象業和社會的發展。

2.1 計算機網絡應用到氣象服務中是順應時展的趨勢 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的進步,同樣氣象業務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的進步。所以氣象業務部門要發展就需要引進高科技來改革自己的服務和管理模式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建設。

2.2 氣象業務自身的發展也離不開計算機網絡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氣象業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氣象業務不去創新,只是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那么就無法滿足這個社會的發展,所以為了氣象業務能更好的存在,只有不斷的提升和發展自己。

2.3 需要高科技軟件的支撐是氣象業務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氣象業務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并且要求這些數據有較高的精確度和及時的信息反饋,同時這些信息的傳遞范圍要廣,而這些要求只有計算機網絡中的先進技術才能完成。所以,計算機網絡應用到氣象業務部門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計算機的使用是氣象信息交流的需求

作為國家空間基礎信息重要組成部門的氣象信息也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它支撐著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重大國際國內問題的決策。如: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氣候的變化和預測,天氣的預報等國家重大項目發展也都需要氣象信息的支撐。

3.1 氣象信息的收集和傳輸能力需求 在氣象信息的傳輸能力和收集方面,氣象業務未來的發展特點是:計算機網絡支撐著全國氣象業務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氣象信息對完善氣象資料手機網絡有重大影響,它包括:風廓線控測資料、閃電定位探測資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資料,衛星資料、gps/met觀測資料、自動站時空加密觀測資料、氣候交流觀測所需的多圈層其他資料等等,隨著計算機網絡對這些資料的不斷研發和探究,會產生更多的預測,預報產品同時會對計算機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新一代電視天氣會商也要求計算機網絡的支持。所以說計算機信息加工平臺既連接著外服務的各類對象也連接著本機氣象信息加工預測交流網,因此計算機寬帶網絡支撐著氣象專用頻道的電視節目制作與傳遞。

轉貼于

3.2 氣象信息處理加工能力需求 氣象信息的加工處理需求主要是指高性能計算機網絡在空氣質量、水文、海洋、氣象等方面研究及應用。隨著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不斷改進,對這些方面的精確度和時空分辨率不斷的得到提高,信息預報的時效也不斷的延長,集合作業的不斷發展和各種作業的不斷增多,對計算機網絡的要求越來越高,預計到2010年,在氣象業務部門,高性能計算機需求為峰值性能200tflops(200)萬億次浮點運算(秒)以上。

3.3 氣象數據的存儲管理與共享需求 隨著氣象觀測系統的不斷完善和更新,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氣象數據,而這些氣象數據推動著預報,預測能力的增強,進而產生更多的預報預測產品,氣象信息需要運用到各行各業中,而這些需求對氣象數據的存儲管理和共享又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4 國內氣象信息系統的現狀

氣象行業收集了大量的氣象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分發和存檔,而這些氣象信息需要運用到氣象部門的各行各業中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靠高性能計算機網絡支撐的氣象信息系統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氣象信息交流系統。

4.1 氣象衛星信息 氣象衛星綜合應用業務(9210工程)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國內氣象通信傳輸能力,它建立了覆蓋全國市以上的高數據廣播網和覆蓋全國地市級以上的雙向通信網的zsat衛星通信技術。初步建成了由自動磁帶領域和大容量磁帶限制的氣象信息的存儲系統,使國家主要網絡系統建設初具規模。本文由收集整理

4.2 氣象資料系統 作為我國基礎氣象業務的氣象資料管理業備受關注,它在對資料的收集,加工處理,存儲服務等方面也越來越標準化,現代化和規范化。越來越多的歷史資料已經錄入到計算機中,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而主要的氣象資料也已經進入了這樣的數據庫,方便了用戶的查閱和利用,這樣大量標準和規范化的數據就保障了氣象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安全性。

4.3 數據庫管理信息 商用數據庫的管理系統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到國家級和省級氣象業務部門,并且形成了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編程。現代化的信息交流和廣泛應用因特網技術,而因特網技術下的專網政務信息系統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的省市縣,這些技術也開始被專業的技術和管理人員所利用。

5 氣象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信息技術,作為當展最快的技術之一,它的快速發展為氣象信息系統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5.1 通信和網絡技術

5.1.1 地面通信 國內大部分的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采用密集波分復用技術來創建新一代的信息互聯網,它是把光纜骨干網從格狀網變成環狀網,這樣環狀網利用新一代的網絡傳輸設備讓一對光纖的傳輸容量達到1600gbps。這個環狀網每一處所發生的故障都可以自動修復。

5.1.2 網絡技術 高速局域(城域網)技術的發展體現在以太網的交換和異步傳輸模式(atm)多層交流等方面。以太網又分為千兆以太網和萬兆以太網,而萬兆以太網的運營模式是通過單模光纖或者多模光纖以千兆以太網十倍的速度傳輸,這種atm技術的使用,讓用戶能更好的利用無限擴大的網絡,進行多層次的技術交流,也可用于千兆位網的交換。

在互動電視盒虛擬現實,視頻點播系統,遠程教育和清晰度高的視像會議上都體現了寬帶網絡所發揮的巨大作用。

5.1.3 移動通信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互聯時代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到來,無線技術除了光線通信技術之外,還出現了備受人們關注的具有代表性的無線局域網(wlan)它是通過分組無線業務(gprs)碼分多址,基于家庭射頻,等無線通信技術來完成的。根據移動通信服務的原則,移動通信網將為更多的領域服務,同樣也為觀測系統資料提供了很好的通信手段。

5.2 高性能計算機技術 微電子,體系結構和系統軟件的共同進步將支撐著高性能計算機系統綜合性能的發展和提高。未來幾年,一方面新技術計算機有可能會出現在某些高科技的領域,并且機體將會在分布式內存和共享內存這兩個層次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未來,這種新技術的計算機能夠接受多種編程模式。另一方面傳統的cpu芯片的性能也會隨著主頻的提高和集成電路不斷完善和更新。這些系統軟件上的進步將會大大促進應用軟件的開發。

6 總結

目前我國計算機的發展現況還不止這樣,還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更好的發揮和利用。

6.1 運行監控系統方面:①信息系統安全監控;②通信網絡運行監控;③計算機應用系統運行監控;④綜合監控平臺。

6.2 國家級氣象業務異地定備份系統方面。

篇(6)

關鍵詞 辦公室;信息工作;經驗

新形勢下,辦公室如何更好地發揮信息工作“服務決策、溝通情況、推動工作”的職能作用?這就需要辦公室在“優化服務、精細管理、完善機制”上下功夫,創新方法,嚴細管控,精心打造信息工作“升級版”。

一、發揮“三個作用”,凸顯信息工作新作為

參政設謀是辦公室的一項重要職能,而信息工作是體現水平和成效的重要工作之一。辦公室要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信息的重要作用,努力在三個方面狠下功夫,不斷提升信息服務水平。

(一)以文輔政,發揮“參謀部”作用。一是輔助決策要力求設謀全局。要善于從領導的角度和全局的高度去挖掘和編寫信息,既做到“參之有道、謀之有方”,又做到“言之有效”,更做到“領導未思有所謀,領導未聞有所知,領導未示有所行”,實現信息工作與企業的中心工作和領導思路合拍共振。要注重調查研究,摸清實情,找準與本單位、本部門工作實際的“結合點”,深入挖掘高質量信息,不斷提高參謀輔政質量。二是信息服務要力求高標準、高質量。信息工作的著力點是讓領導掌握真實的情況,為決策打基礎,是領導的“千里眼”。必須把領導時刻關注的、正在思考的、有待了解的問題,作為信息工作的切入點,切實把握各階段重點工作,有選擇性地采編能夠帶動全局的信息,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渤海鉆探公司辦公室每年集中一個多月的時間,編發基層單位貫徹落實年度工作會議精神情況,幫助領導了解面上工作進展,為公司調整有關政策、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依據。三是信息編寫力求精益求精。要樹立精品意識,盡可能地用最明確的形式反映最真實的情況,用最簡短的篇幅容納最豐富的內容,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最深刻的道理,不斷增強信息的指導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編寫信息要突出時代特征,避免老生常談、舊話連篇,要充分體現新思想、新語言、新風格。要緊緊抓住實際工作中的亮點、熱點、難點和盲點,深入挖掘信息的價值,不斷提升信息質量,使信息更好地服務決策。

(二)精優服務,發揮“情報部”作用。信息作為領導的“情報部”,既能夠使領導及時、準確、全面地了解決策實施、工作部署的情況,及時調整決策,使之更加科學有效;也可以使領導精準全面地了解基層單位、基層職工的心聲和想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要充分發揮好信息的“情報部”作用,必須在“三點”上尋求突破。一是緊扣“關注點”。要“圍繞中心、宣傳中心、服務中心”,準確把握上級機關、各級領導關心、關注的事項,挖掘和提煉有價值、有深度的信息,全面服務重點工作。二是抓住“閃光點”。要把挖掘特色信息作為提高信息質量的重要抓手,緊緊抓住本行業的特色亮點、引人注目的工作經驗、成果等信息進行編報,不斷提高信息的“含金量”。2014 年,渤海鉆探公司針對國際市場開發特色和新疆市場提速經驗,先后編報了《渤海鉆探國際市場推進“四個轉變”實現跨越式發展》《渤海鉆探出實招助力“新疆大慶”建設成效顯著》等多篇信息,引起上級部門關注,分別被集團公司值班信息轉發。三是捕捉“熱難點”。要每天關注新聞,及時了解國際突發事件和重大社會動態中可能對本單位產生影響的情況,第一時間了解本單位應對措施,第一時間編寫上報,確保時效。同時,注重捕捉本單位工作中隱藏或逐步暴露出來的一些事關全局的矛盾和問題,編報各種潛在性、苗頭性和傾向性的信息,服務領導決策。

(三)深挖細尋,發揮“信息部”作用。深入開展“精品信息工程”,在精挑細選收集信息,精雕細刻編寫信息,精益求精報送信息上下功夫,加大綜合信息、調研信息編報比例,實現信息由數量向質量數量并舉、由單一信息向調研類綜合性信息、由“等”信息向“找”信息的升級轉變。一要扣準“上情”。緊緊圍繞上級中心工作、重點工作和信息報送要點,準確、及時編報反映本單位重點工作動態、重大項目進展等信息,確保上報的信息質量高、路子對。二要吃透“企情”。圍繞本單位中心工作,主動服務大局,及時反映領導關注重點、基層工作亮點、工作熱點難點。三要把脈“下情”。全面服務基層一線,按照每個時期公司確定的工作主線,采取“層層剝筍”的辦法,深挖信息,深究根源,在提升、增厚、拓寬上做文章,不斷增強采編信息的深度。

二、完善“四個機制”,開創信息工作新境界

機制活則滿盤皆活。搞好信息工作,創新機制是引得“活水”的關鍵。要善于發現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通過對基層信息工作的分析研究,可以完善四個方面的工作機制,確保信息工作高效高質開展。

(一)資源共享機制。信息工作的重要一環就是搜集材料,讓巧婦“有米”下鍋。但要拓寬信息的渠道,多渠道“找水”“尋米”,必須要建立“大信息”格局,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有條件的單位可以整合資源,盡力實現政務信息、黨務信息、網絡信息等各類信息的歸口管理,統一由一個部門負責,實現抓總。如一時無法實現企業各類信息的統一歸口管理,也可組織與信息業務有關的部門,定期召開聯系會議,共商信息要點,共建信息資源庫,共通工作經驗,實現政務信息、黨務信息、新聞報道的互享互通,使信息的“源”更多、“流”更廣。

(二)目標考核機制。要提高信息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質優性,必須推行目標考核機制。每年都要結合本單位實際,給信息工作人員下達信息量化考核指標。指標既要考核數量,更要考核質量。每年給各基層單位下達報送信息最低指標,同時,通過考核報送數和采用率兩個指標,并對采用率實施加權計分方法,推動信息報送數量與質量同步運行。同時,對考核結果實行季度通報、年度評比、年終表彰的方法,每季度對各部門、各單位信息采用情況進行排名通報。每年評出“十佳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信息員,給予表彰獎勵,并將信息工作作為各部門、各單位辦公室年度績效考核和評先的重要依據之一,充分調動各部門和各單位報送深層次、精品信息的積極性。

(三)素質提升機制。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信息工作的質量。在提高信息工作人員素質方面,要突出做到“四個結合”。一是堅持綜合培訓與單項培訓相結合。在集中組織綜合培訓的基礎上,采取一對一、上門式的培訓方式,針對需求開展特色化培訓,找準短板補短板,提升專項工作能力。二是堅持內培與外培相結合。每年召開一次信息工作會,舉辦一期信息部門負責人和信息骨干培訓班。與此同時,堅持走出去,多參加上級部門、兄弟單位、業務部門組織的外部培訓,開拓視野,擴充知識面。三是堅持現場交流與觀摩學習相結合。組織各片區辦公室之間在業務上進行交流、觀摩,相互學習,借鑒經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四是堅持崗位實習與業務指導相結合。組織有崗位業務提升需求的基層辦公室工作人員到本單位辦公室進行崗位實習交流,以輪訓的方式,專項指導和快速提升辦公室工作人員素質。經過“四個結合”,實現基層信息員培訓全覆蓋。

(四)全員辦信息機制。人多力量大、心齊泰山移。要注重發揮全員參與信息編報的積極性,在以信息工作人員為主收集、編報信息的基礎上,堅持全員辦信息制度不動搖,集中群策、凝結群力、發揮群智,多渠道、全方位編報信息,形成上到辦公室主任、下到辦公室系統每名工作人員“人人肩上有膽子、人人參與搞信息”的全員辦信息格局,確保好的信息及時發現、高質量編寫、快速度上報。

三、搭建“五個平臺”,打造信息工作新載體

隨著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各種信息傳遞、傳播的載體不斷涌現。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新媒介為信息工作做支撐、當保障,需要辦公室著重搭建“五個平臺”。

(一)網絡信息平臺。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廣度是所有信息無法比擬的。要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必須建立自己的網絡信息平臺。要充分利用本單位網站,在“擴版、增容”上下功夫,時時篩選各部門、各單位在網頁上的各類信息,將重要信息分門別類地編審至新聞欄目,依托網站拓展信息源,發揮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的優勢,不斷增強“第一時間意識”,努力做到“四個一,兩個高,一個確保”,即:第一時間獲得第一手資料,第一速度提煉、加工、整理出一流的信息,高效高量上報信息,確保信息“站位高、內容實、編報精、把關嚴、報送快”。

(二)經驗交流平臺。經驗類的信息最能體現信息的質量。要善于總結、收集、整理本單位和基層單位的先進經驗和優秀做法,匯編成冊,印發基層,共享經驗,互學做法。渤海鉆探公司辦公室2011年至2013年,先后編著《精細管理經驗匯編》《平安之路——渤海鉆探公司安全文化建設與實踐》《工法創新集》3 本書,收錄、整理、編撰了精細管理、安全文化建設、管理創新等方面的經驗200 余篇,起到了互學經驗、共同提升的良好作用。

篇(7)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3.0172.02

1電子政務概述

1.1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狀況

伴隨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全球的電子政務正在蓬勃發展,中國的電子政務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三金工程”到“政府上網工程”再到二十一世紀的“三網一庫”,我國的電子政務經歷了辦公自動化階段、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和政府上網工程的啟動階段以及現在的重點發展階段――全面實施階段。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電子政務,電子政務在電子商務和實現國家信息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先導和橋梁作用。

1.2我國電子政務的不足

盡管我國實施辦公自動化已有數十年,但普及程度還不夠,離全面實施電子政務的差距還十分明顯。其主要原因包括:社會公眾對電子政務的認識不足;電子政務工程設施的不完備以及大量投入的技術資源被利用的效率不高;發展缺乏統一的宏觀規劃和指導;網站普遍存在資料缺少價值、信息得不到及時更新、公開內容平淡重復、實用性信息較少、網頁質量不高等缺陷;相關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各個領域內的辦公自動化“條塊分割”等。

1.3電子政務的重要性

電子政務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部分,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都離不開信息的獲取。辦公自動化系統大大提高了辦公的效率,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使社會公眾享受一站式服務、在線服務等快速便捷服務;電子政務促進了行政處理流程,有利于各部門“公開、公平、公正”的處理各項事務,利用辦公自動化有利于加強管理、統籌規劃。

2電子政務在高校中的應用

2.1我國高校電子政務的現狀

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建立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的教育電子政務與電子校務服務體系,逐步實現教育系統的辦公自動化,推進無紙化辦公,進一步提高管理決策科學化水平和公共業務電子化水平,教育電子政務是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方面之一,是實現教育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指導意見中明確地提出了高校電子政務建設的總目標。目前,我國的高等院校競爭越來越激烈,“211”、“985”等著名的本科院校更受大學生及社會各機構的青睞。因此,如何讓大眾及時準確的獲取學校信息、如何方便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如何提高學校的辦公效率都將成為我國各高校值得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2.2高校電子政務具體應用

目前,各高校的門戶網站已經成為宣傳學校的最為有力的宣傳方式,也是在校學生獲取重要信息最重要的途徑,校園網站建設已經受到高校各級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信息化是電子政務的具體體現,高校校園網站的信息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校簡介,讓將來入學的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初步了解認識學校;機構設置,介紹學校的部門設置與領導機構,明確部門職責,讓信息使用者能夠快速準確的找到能夠解決問題的相關部門;層次分明細致的院系及專業分布,能夠使學生及時掌握所學專業的動態,了解所在系部的新聞與系部特色;專門針對在校教職工的窗口,能夠體現學校的師資水平,也讓教師團體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單位并為其發展做出努力;教務查詢系統、招生就業網、職業生涯規劃系統等更是滿足了學生們方便快捷查詢所需信息的需要。同時,校園網站可以連接到其它相關網站,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這一設計更加方便又快捷;24小時在線服務解答疑惑,更加人性化、專業化。

3電子政務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

高校大力提倡建設數字化校園,網絡化校園,體現了學校的發展水平,辦公自動化建設不僅提高了辦公效率,而且提升了高校綜合競爭實力。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六中全會中就提及建設電子政務以及提高政府辦公效率的問題,“電子政務建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有利于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有利于增強管理手段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有利于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對于高校而言,大力推進高校電子政務的建設、全面提高高校電子政務應用水平更是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1)提高辦事效率,增強信息透明度。通過辦公自動化系統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行政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傳輸信息、通知、新聞及文件,有效節約了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信息的共享性,提供學生教師的信息交流平臺,增強了信息的透明度。

(2)深化行政管理,促進管理創新。高校電子政務的建設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門的計劃決策、執行監督,促進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檔案管理、辦公管理以及財務管理。

(3)政務公開、公平、公正。現代化的電子手段,使得行政事務的處理都變得公開透明化,師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提出建議,詢問問題,并能得到解答,這一過程實行公開透明的制度,以得到他人的有效監督。

(4)降低成本。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使得文件、通知、材料等通過網絡進行傳輸,既節約了大量的紙質,大大降低了成本,又節省了大量時間,簡化了辦公流程。

4電子政務在高校中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高校對實施電子政務的重視程度有了一定提高并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步,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任然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1)對高校電子政務的認識不全面。建設高校電子政務,需要全校教師、行政人員與學校領導干部共同配合,由傳統的紙質辦公方式轉變為辦公自動化方式,不能夠存在排斥心理。建設完善的高校電子政務系統,需要人力、財力、物力的長期投資,不能夠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長期軟硬件的投資。(2)應用程度欠缺。目前,在建設高校電子政務的過程中,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那就是注重硬件的投入、輕視軟件的建設,這種現象已經造成極大的浪費,甚至制約了電子政務的持續發展。(3)資源共享不系統。各高校的電子政務系統更多的還是在學校內部應用,傳達學校文件,師生校務公開等方面,但在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信息流通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缺陷。盡管存在一些問題與障礙,但是并沒有阻礙高校電子政務的快速發展,電子政務的發展必將是創新型的發展,將會不斷拓展其發展和應用領域,最終將會實現資源共享、辦公自動化、現代化的教學、科學化的管理。

為實現高校電子政務發展,應該努力踐行:

(1)了解師生的需求,明確電子政務建設的方向,并且建設內容具體化,比如學生電子檔案建設。

(2)勇于創新,加強領導。做到教育管理與電子政務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信息溝通,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

(3)保障信息安全。信息的公開化在方便信息使用者的同時,也會使部分不法分子獲得相關信息,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所以,加強建設的同時要保障信息安全。

(4)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在大力促進其發展的同時,制定相應的規范性文件保障電子政務安全健康的發展。

(5)注重學習。及時關注其它學校、國外電子政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吸取成功經驗,不斷完善電子政務建設。

參考文獻

[1]關于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J].教育部辦公廳,2003.

[2]祝江斌.中國電子政務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理論月刊,2007,(01).

[3]趙國俊.電子政務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篇(8)

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縣級局業務科室、工商所之間業務指導力出現弱化趨勢,業務科室直接參與基層執法面越來越廣,導致重復執法、多頭抽檢等現象產生,嚴重浪費基層監管資源、造成基層行政行為的無序性。

(一)執法行為重復,浪費監管資源。縣級局委托工商所執行監管權力的同時,設立了公平交易局、企業注冊局、商標廣告科等單項業務監管科室,負責基層工商所業務工作的縱向指導,但在基層實際工作中,由于現有條件的限制,縣級局業務科室越來越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市場直接監管和執法辦案中,與工商所職能相互重合,導致依法行政管轄范圍和職權劃分不明確,造成執法監管資源浪費。一是重復查處。部分經濟違法案件,公平交易局、市場監管科、工商所均有調查取證的權力,經常會出現同一案件被工商所查處后,再次被對應的業務科室立案調查。二是多頭抽檢。同一時期內,針對不同經營業戶的同類同批次商品,縣級局業務科室與工商所由于信息溝通不及時,多頭抽檢化驗,得到相同結合,浪費了監管執法資源。

(二)權限下放不夠,監管規范不強。工商所處于市場監管最前沿,對轄區內經營業戶的經營情況、誠信度等較為了解,更符合市場差異性監管的需求,但目前縣級局對工商所下放的監管權力仍不夠到位,使對部分企業的執法查處權與日常監管權相互分離,執法過程中無法體現針對性和差異性,導致部分違規行為無法得到有效監管。如基層工商所在監管工作中發現某企業超范圍經營,但在對其進行深入調查的同時,該企業可繞過工商所,直接向縣級局注冊窗口成功通過年檢,而注冊局對企業年檢材料的核審主要著眼于電子檔案和書面材料,無法對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進行落實,導致企業年檢過程形式意義多于實際意義。

(三)重視成果匯報,輕視方法指導。縣級局對工商所安排的工作任務,將目標責任根據情況分流到各個單位,并以“崗位責任狀”的形式予以確認,對工商所的完成情況往往拘泥于聽匯報、現場觀摩等形式,而工商所如何落實方面了解較少,對基層人員的工作措施缺少具體的指導意見,導致部分專項執法行動的程序違法或措施不當,最終使整體案件處理工作陷入被動局面。同時,縣級局各業務科室對下安排監管任務時,采用縱向分頭通知的方式,缺少橫向信息交流與溝通,出現多個科室任務下達量失衡現象,某段時期基層工商所接受任務太多,“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任務執行模式壓力過大,導致部分工作無法按時完成。

(四)基層調研不深,制度落實困難。制度的出臺必須與基層實際情況相符,適應基層監管執法工作的需求,當前多數縣級局在制定基層工作制度過程中,最大可能適應上級各項任務落實的需要,而對基層實際情況了解不多、調研不深,出現制度的內容與基層實際“兩張皮”的尷尬局面,制度在貫徹落實過程中難以取得良好成效。一是缺少下級意見“上傳”渠道。制度的出臺往往是發文布置、電話通知、書面報告,缺少暢通的交流和溝通的平臺,沒有切實考慮不同地區的差異性發展和執法特殊性。二是缺少實踐效果反饋機制。在制度落實過程中,工商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由于沒有及時準確的反饋機制,縣級局無法進行及時調整,制度的執行效果也僅是“蜻蜓點水”式掠過,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不強。

(五)關系協調不足,整體掌控不力。基層工商所相互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由于硬件設施、人員素質等方面差異性的限制,在部分工商所中探索出來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以完全適用所有的工商所推廣,這種情況需要縣級局在工商所之間進行及時調查、協調,針對部分基層差異進行適當地調配。目前,多數縣級工商局忽略了基層所的內存差異,常常將條件較好的工商所作為某項工作創新經驗的實踐單位,然后以先進所的工作任務的目標來衡量所有的工商所,這就導致了部分工商所無法跟上創新的步伐,影響了事體工作進度和效果。

二、造成縣級局與工商所之間指導不力的原因

縣級局與工商所之間的指導、協作的關系越來越弱,成為影響基層監管執法工作順利推進的阻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縣級局業務科室職能定位不準確。縣級局對工商所的業務指導主要通過業務科室完成,業務科室的主要職責是對下級部門開展行政指導,除部分重大案件需要業務科室直接參與外,監管執法工作應由工商所完成。目前,多數縣級局業務科室由于經濟指標的壓力,將主要精力和重點工作放在直接參與監管執法活動,弱化了原本的行政指導與協調作用。

(二)縣級局與工商所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基層工作中存在的重復執法、多頭抽檢等問題,主要是由于縣級局業務科室與工商所之間、工商所與工商所之間缺少及時有效的信息交流溝通渠道,沒有形成程序完備,快速有效的基層信息傳達、反饋、處理渠道,局機關根據權限掌握的數據信息較多,但這種優勢并沒有轉化成為基層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基層意見的反饋信息也不能及時向上傳達,造成了具有相同執法權的單位之間多頭分散執法的現象。

(三)“條”、“塊”工作機制相互沖突。縣級局業務科室下達的監管執法任務,是基于垂直管理模式下的縱向工作,即“條”向管理機制。同時,工商所在開展業務科室部署的縱向工作時,往往會受到所駐轄區政府、相關部門橫向職能的影響,摻入了較多配合性的“塊”型工作,這種“條”、“塊”相結合的工作模式,給基層工商所工作的開展很大難度,部分工作任務由于發令主體的不同,會出現工作要求、時限等方面的沖突,導致基層單位完成水平不高、效率較低。

(四)縣級工商系統經費保障壓力較大。當前經費保障制度下,基層執法人員工資的20%由基層單位以罰沒款收入自行解決,這種制度造成嚴重的執法趨利問題,部分單位把行政執法權作為執法人員工資收入的重要保證,造成執法行為與執法目的嚴重背離,造成不良社會后果。個別執法單位和個人沒有正確理解執法的目的,對行政執法工作重罰款處理、輕規范管理,沒有對日常巡查中發現的輕微違法行為及時進行提醒,而是采取“放水養魚”的方式,培養“罰款源”,嚴重背離了行政執法的目的。

(五)基層監管隊伍水平有進一步提高。目前,縣級以下工商系統無論是局機關還是基層所,都存在著隊伍學歷層次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缺乏復合型人才等問題。人員素質的局限,專業人才的匱乏,往往使基層的培訓教育不到位,導致監管執法水平不能及時提高。

三、理順縣級局與工商所之間業務指導關系的建議

針對當前縣級局業務科室、工商所之間出現的業務工作關系不合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上級工商機關應多以下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

(一)建立基層執法工作統一掌控機制。一是強化基礎保障。全面調整公平交局、消費維權等重點執法科室,成立負責研討大案、要案以及疑難案件的“大腦中樞”。二是明確職能劃分。進一步明確工商所和直屬局、職能科室之間的職責范圍,細化直屬局、職能科室之間的監督管理職能。公平交易局、企業注冊局、消保科、商標廣告科、市場合同科等直屬局、職能科室除按相應法律法規履行職責外,重點對容易出現職能交叉領域的監管職能進行依權細化分解。三是實行上下聯動。按照全系統執法監管工作“一盤棋”的原則,在劃分職能的同時,合理整合執法力量,防止出現“單兵作戰”,協作不力的現象。直屬局、職能科室擔負“雙重”職能,擔負自身辦案職能,擔負指導基層工商所辦案職能。對工商所發現的案件線索,由相關直屬局、科室及時介入,指導基層工商所開展執法檢查。對重大、疑難案件,由市局統一抽調人員,組成辦案小組,集中開展案件調查,保證案件質量,提高執法效能。

(二)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進一步下放管理權限。工商所由于其自身的基層性質,對所在轄區的經營業戶較縣級局科室更加熟習,日常監管巡查數據也都由工商所歸案備案,要充分利用工商所的這一特點,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進一步向工商所下放監管執法權力,提升工商所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今年以來,市工商局首次推行年檢核審權下放制度,將企業年檢分為兩個環節,首先工商所先對年檢企業進行實質性審查,再由企業注冊局進行形式審查,沒有工商所蓋章確認的年檢報告書,注冊局不予核審通過,有效地將年檢工作與日常監管工作相結合,提升了監管執法水平。

篇(9)

中圖分類號:TP3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9-0000-02

一、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改變。目前,依賴這些高新技術,政府已經慢慢的實現了辦公自動化。通常,辦公自動化主要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以及相關的管理軟件、數據庫軟件將各種信息組織起來,以便政府工作人員能夠更加快速有效的利用。目前,隨著網絡應用的廣泛,已經實現了各地政府、上下級政府的互聯,是政府實現辦公高效化、無紙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政府辦公自動化進程的加速,使用人員的管理水平不一,導致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尤其是網絡安全,如果傳輸的信息被人盜取,截留等,將會給政府辦公帶來極大的損失,甚至,嚴重的將危害國家的安全等。

二、辦公自動化的主要特點

辦公自動化就是通過利用現代手段和工具,把辦公室日常處理各種信息和實務自動完成的過程。辦公自動化分為事務處理自動化、行文處理自動化、輔助決策自動化三個階段,下面進行具體闡述:

(1)事務處理自動化,其主要包括個人事務,例如個人信息交流等;專業事務,例如財務管理;秘書事務,例如會議安排、信息采編等;督辦事務,例如工作管理等各種行政事務,例如車輛管理等。

(2)行文處理自動化,其主要指從本單位或者上下級單位接收、批閱和辦理文件的過程。具體的來講就是,同一單位內部各種計劃、報告、總結等材料的形成和審核、審批過程;上下級單位之間的文件傳閱、審核和簽發等過程;同時還包括文檔一體化及綜合檔案管理。

(3)輔助決策自動化,其主要是以事務處理自動化和行文處理自動化為基礎的。輔助決策自動化的主要內容是以領導綜合查詢平臺為基礎,目的是為工作負責人做信息匯總,并為其做出正確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

三、影響系統安全的因素

在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防火中,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系統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其中系統安全性是指保證辦公自動系統的安全,防止數據損壞或者是被盜取;數據信息的完整性主要是指防止數據發生丟失或者損壞。

(一)威脅系統安全的因素

1.編程或病毒威脅:網絡上流行的一些病毒程序,改寫系統中的數據,給系統帶來危害。

2.身份鑒別威脅:由于加密算法不夠嚴謹,導致口令被破解,給系統帶來危害。

3.物理設備的威脅:其威脅方式主要是通過讀取硬件設備的信息,偷竊硬件設備,直接對設備上保存的信息造成危害。

4.線纜連接威脅:通過線纜進行竊聽、撥號等方式獲取系統信息,給系統帶來危害。

(二)威脅數據、信息完整性安全的因素

1.硬件故障:指組成系統的硬件部分發生斷電、主板燒壞、存儲介質損壞、芯片損壞等故障,造成數據信息完整性被破壞。

2.網絡故障:其包括網絡連接故障、網絡接口卡損壞、驅動程序問題和電磁輻射問題等給系統的網絡帶來危害,直接導致傳輸的數據受損。

3.人的自身操作:主要包括缺乏經驗的錯誤操作、故意破壞性操作、意外操作等。

4.邏輯問題:主要包括系統操作錯誤、文件損壞、應用軟件、不恰當的用戶需求數據交換錯誤等。

四、辦公自動化系統安全設計分析

有上述威脅因素可以看出,對數據完整性威脅和系統安全威脅的因素太多。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措施和策略保證整個系統安全是當務之急。

(一)安全設計的基本原則

1.安全性第一:在政府辦公自動化安全設計過程中,安全是其主要目的,因此必須保證安全性。

2.網絡分段:由于辦公自動化系統涉及的部門過多,其安全等級不同,因此,可以針對網絡進行邏輯分段和物理分段,以便針對不同安全等級的網絡實施相關安全防護措施,同時網絡分段本身既是一種安全防護措施。

3.多層次設計:為了更好的保護網絡安全性能,可以針對網絡傳輸的各個層次實行加密傳送、包過濾、審計軟件和服務等多種安全措施。

4.多重保護:任何一種保護措施都存在漏洞,因此可以建立一個多重保護系統,以便某一種保護措施無效時,仍然可以保護系統的安全性,增加系統的安全性能。

5.最小授權:針對網絡安全的權限范圍進行限制,對其安全性級別使用最小授權進行限制,分散其權力,來降低災難程度。

6.綜合性設計:政府辦公自動化網絡安全應涉及多個部門,因此應該從物理上、技術上、管理制度上等方面綜合設計安全防護系統,以便能夠使的這些措施相互完善和彌補,盡最大可能排除安全漏洞。

(二)建立一套安全措施

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成立之后,基于上述的安全設計原則,針對系統的靈活性、開放性和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分析,總結其運行特點,我們可以得出危害系統安全的方面主要包括四個:一是對系統安全威脅最大的因素是病毒的侵害;二是外界黑客或者非法用戶的入侵;三是設備發證問題對網絡運行造成的影響;四是內部人員闖入不允許訪問的節點,以獲取不經授權的資料。系統安全防護措施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對用戶下載的軟件進行病毒檢查。

2.加強用戶管理,防止非法侵入。

3.對各種設備資源和信息資源的使用權限進行嚴格設定。

4.按時備份,防止系統崩潰。

5.使用第三方確認和數字簽名技術的控制措施。

6.建立健全用戶使用網絡資源的規章制度。

7.對認證授權的技術控制手段進行完善。

8.不同工作人員的權限進行嚴格劃分。

9.關鍵信息的傳輸采用端到端的專用加密工具。

10.使用分布授權集中控制的安全策略。

(三)防止非法訪問與數據丟失

由于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所處的網絡中包含許多重要的部門,其聯系緊密,同時網絡上傳輸的信息資源具有極強的保密性,因此在進行網絡安全設計時,應針對系統所處的環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以便能夠制定有效的防御措施,分別對系統所處的物理層、網絡層和應用層分級進行保護,并使用專業的安全防護設備和軟件提高系統的安全性。通常,政府辦公需要保護的數據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防止數據丟失和防止非法訪問。

隨著安全技術的提高,解決數據丟失常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電源故障,可以采取當今流行的不間斷電源,同時采用雙機耦合容錯結構設計系統,這樣主輔機可以共享磁盤陣列資源,自動進行錯誤偵測,互相作為備份存在,能夠使得系統數據時刻處在安全狀態。

2.采用磁盤陣列為重要數據的冗余進行備份,從而使網上重要設備的自身容錯能力得到提高。

3.使用磁帶機對文件服務器上的系統數據進行按期備份。

由于目前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中通常裝有防火墻,因此對于防止非法訪問,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實現:

1.數據加密:為系統所在的每一個通信節點安裝防火墻軟件,將各個節點定義為一個加密域,形成一個能夠防止非法訪問的虛擬專用網;

2.在登錄系統所在的服務器時,設置登錄口令和密碼,規定用戶的訪問權限,針對每一個用戶設置存儲空間訪問限制,建立文件系統的各種操作的訪問許可證;

3.授權控制:控制特定的用戶在特定的時間內使用特定的應用。將標準進程換成防火墻用專有的FTP和Telnet進程。只有經過防火墻認證/授權后,FTP或者Telnet的請求才能進行通信。由于HTTP認證服務運行在防火墻之上,因此可以保護在防火墻之后的所有的HTTP服務器。管理員可以制定用戶授權策略,決定哪些應用或者服務器可以被用戶訪問。

4.地址轉換:管理員可決定哪些IP地址需要映射成能夠接入Internet的有效地址,哪些地址被屏蔽掉,不能接入Internet。

(四)以角色訪問為基礎的控制機制

在防止數據丟失和非法訪問的同時,不僅要做到防止公文信息被破壞、竊取、濫用,而且還要有助于公文處理效率的提高。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實施一套有效安全且靈活的訪問控制機制。以角色的訪問為基礎的控制是一種新型訪問控制模型,把權限和角色聯系起來,在系統中依據工作應用需要為不同的工作崗位建立相應角色,并且依據用戶責任和職務指派合適的角色,然后用戶可以通過所指派的角色獲得相應的權限,從而實現對文件的訪問。按權限的高低依次有:設計者、管理者、作者、編輯者、讀者、投稿者等,而實際參與辦公系統的有管理員、辦公室主任、科領導、局領導、文書和科員等角色,由于在該系統運行中,實際的角色權限還在動態改變,因此,提出通過映射關系來實現,如表1。

表1 公文管理者角色權限映射表

設計者 管理者 作者 編輯者 讀者 投稿者 無法存放著

管理員 Y

辦公室領導 Y

科領導 Y

局領導 Y

文書 Y

科員 Y

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高效運行和安全可靠的關鍵是建立用戶—角色—權限之間的多對多的映射關系,該關系能夠靈活配置系統安全功能,使得關系能夠可更改和可擴展,以適應需求的變化。本文為了實現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權限,定義四張表,分別是表2,3,4,5,以便實現角色到用戶、權限的分配。

表2 用戶信息表

字段名 數據類型 備注

UserID Int 用戶Id,用戶在系統中的唯一標識

UserName Char 用戶登錄名

PSW Char 用戶口令

UserDept Char 用戶所屬部門

Authur Int 許可證發放標記,表示用戶是否被授權

表3 權限信息表

字段名 數據類型 備注

PriName Char 權限名

PriDesp Char 對該權限或者權限集的描述

OpObj Char 操作對象

OpType Int 操作類型

表4 角色權限信息表

字段名 數據類型 備注

RolName Char 角色名

PriSet Char 該角色擁有的權限集集合

表5 用戶角色信息表

字段名 數據類型 備注

UserID Int 用戶Id,用戶在系統中的唯一標識

UserName Char 用戶登錄名

RolSet Char 該用戶擁有的權限集集合

五、結束語

隨著我國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發展,網絡系統安全在系統運行和維護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針對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存在的網絡安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闡述,針對防止數據丟失和損壞,系統訪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和設計,基于角色控制系統的訪問權限,保護系統的安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安全防護技術也必將得到提高,因此,政府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安全也將采取更加的安全防護措施,保障系統平穩可靠的運行。

參考文獻:

篇(10)

(一)市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工業基礎雄厚,已基本形成了以裝備制造、能源電力、有色金屬加工、石化及后加工、新材料為依托的現代工業格局,成為乃至中西部地區重要工業城市,先后被命名為“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重點承接地”、“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中國制造業名城”。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很快,增長速度已連續8年超過13%,經濟結構呈現以下特點:

工業高度集中,國企比例高。年,五大支柱產業實現的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71.5%。支柱產業中產值超200億的企業1家,超百億的企業5家,均屬國有企業。

民營經濟比重偏低。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8.4%,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遠低于沿海發達地區(比重為80%-90%)的水平。

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偏低。年,三產比重為8.1:60.1:31.8,服務業比重較經濟發達地區平均水平低近10個百分點。

(二)市社會文化發展現狀

的城市化率為44.1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是十三朝古都,白馬寺、龍門石窟是全國聞名的旅游景點,牡丹文化節已成為城市重要品牌,年旅游業總收入超過300億元。

現有高校7所,在校生10.84萬人;中等專科學校、技校、職校89所,在校生12.8萬人;原省部屬科研院所14所,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20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三)市信息化及產業發展現狀

信息化基礎設施較好。的信息化水平在省位居前列,電信基礎設施較好,信息化多項指標僅排在鄭州之后。

信息材料產業有基礎。在省電子信息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是重要的信息材料基地,主要有硅材料、光伏、光電信息、光熱四大產業,年行業總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

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小。市信息服務業、數字創意產業由于規模過小,長期未能列入規范統計。據不完全統計,年信息技術企業有280多家,總產值規模僅為30億元。

網絡應用普及率低。的網絡應用與先進地區有一定差距。年7月統計的地區上網率為21.6%,與同期CNNIC的全國平均上網率31.8%相比,落后了10個百分點。

(四)市信息化及產業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市信息化及產業發展面臨著良好機遇,有利條件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國家政策支持。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支持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鄭州、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原經濟區戰略必將加快市信息化建設和產業發展步伐。

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應用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立了市加快信息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組長,并分別成立了市產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和市政務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工業和信息化局,推進信息化應用和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市政府與省三大通信運營商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大通信運營商計劃五年內投資112億元改善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市政府與省通信管理局正在共同建設信息通信產業園、互聯網數據和云計算產業園,將為以電信增值業務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許多信息技術企業快速成長,需要在中部地區布局。加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生活成本不斷提高,企業為降低成本也開始向內地進行轉移。中部地區的人才與成本優勢凸顯,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加速信息技術產業與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

信息技術成熟。近二十年來,互聯網、光通信、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各種應用軟件與服務的成熟,大大降低了全社會實現信息化應用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化應用的效益。可以預見,“十二五”將成為推廣信息化應用的最好時機。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信息化與全社會的融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生產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緊跟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戰略,推進市的信息化建設,發展有特色的信息產業,提升的綜合實力,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服務大局。信息化發展要服從市發展的整體戰略,為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三化”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貢獻。注重信息化與產業發展在地區經濟大格局中的定位,促進地區間產業配套合作和協調發展。

多措并舉,務求實效。實現信息化應用和信息技術產業結合發展,以應用帶產業,以產業促應用。在信息化工程建設上,積極推動建成系統的應用規模,注重應用實效。在信息產業發展方面,優先發展具備應用基礎的產業,通過鼓勵本地市場應用扶持產業規模化發展。

引用資源,全面發展。加強政府與社會各界合作,積極發展民營經濟,積極吸引國內外投資,加快信息化建設與信息產業發展。積極引進外部知識、人才與技術,重視與國內外著名研究機構和院校的合作,高起點推動市信息化的發展。

注重創新,突出特色。培育創新性文化和包容性文化,為創意企業家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鼓勵信息化應用和產業創新,突出市的發展特色,打造優勢產業鏈,避免同質化競爭。

三、發展目標

(一)總體目標

通過“十二五”信息化規劃的實施,使我市爭取進入全國信息化城市第一梯隊,成為中部地區信息化領先城市,信息產業有特色競爭力的城市。

推動社會應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居民可利用的通信能力進入全國20強;信息化應用普及率處于中部地區前列;電子商務普及率、電子支付普及率在省內領先。

改善政府服務。建立電子政務體系,完善政府項目社會監督機制,提高公眾對電子政務、政府公共服務的滿意度。

促進經濟轉型。在節能減排、降低污染、提升產品附加值等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取得明顯成效,使我市成為傳統工業信息化改造示范城市和工業智能應用示范城市。

發展信息產業。至規劃期末,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力爭占到全市GDP的5%,工業智能產業進入全國五強,軟件、創意、環保信息化產業實現規模化健康發展。

加強科研培訓。在若干重點領域建立國內先進的高端人才教育基地,IT培訓進入國內信息化培訓城市二十強。

(二)信息化應用具體目標

基礎設施建設目標。普及3G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無線城市,使居民享有10M以上的移動上網速率;加快光纖入戶建設,實現100M光纖入戶。全面實現廣電數字化,完成廣播電視寬帶高速綜合信息網的建設,進一步提高全市有線電視覆蓋率。加快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和寬帶互聯網“三網融合”覆蓋全市的步伐。

電子政務應用目標。實現電子政務基礎信息設施的基本普及,實現信息資源跨部門共享,提升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建成完整電子政務體系。優化政府網站,加強與公眾溝通,積極推行政府信息公開,在同等城市的排名中,市的政務網站要進入第一梯隊。

公共服務信息化目標。優先安排關系民生利益的公共服務信息化應用項目,如公共醫療系統、教育信息化、數字城市管理、應急安全系統等,提升公共服務項目管理的透明度,方便社會監督,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益。城市一卡通發卡量突破百萬張。

社會信息化應用目標。到2015年,城市網民電子商務體驗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年國內網民電子商務體驗率為35.1%),電子商務銷售額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7%。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體驗率達到90%,小型企業電子商務體驗率超過50%,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三)信息產業發展具體目標

至“十二五”末,信息產業增加值力爭占到全市GDP的5%,形成市產業特色。其中:

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形成工業智能產業集群,確立國內競爭優勢,為“十三五”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創造條件。

信息通信與移動互聯網產業。吸引信息通信企業、互聯網企業、電信增值服務企業入駐,發展信息通信與移動互聯網產業。至規劃期末,實現55億元以上的產值規模,重點突破移動互聯網在旅游業中的服務型應用。

服務外包產業。加快完成3萬坐席的呼叫中心建設,連同引進的各種服務外包企業,實現95億元的產值規模,其中軟件外包達到10000人的規模,產值達10億元。

虛擬博物館與數字創意產業。建設市虛擬博物館,既作為的特色旅游景點,又為數字創意產業提供發展契機。至規劃期末,市虛擬博物館與數字創意產業總產值規模預計達到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20億元。

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重點發展軟件、電子商務、金融數據后臺、數據處理等信息服務產業。至規劃期末,實現產值75億元。

云計算與數據中心產業。建設低碳化的大型云計算服務平臺、大規模數據存儲中心和數據災備中心。至規劃期末,力爭實現產值150億元。

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產業。至規劃期末,研究生培養人數新增500-1000人,本科及專科人數增加5000-8000人,IT培訓產業新增產值規模達10億元。

四、信息化應用主要任務

(一)電子政務

優化政府網站,促進信息公開。將政府信息公開放在首位,通過優化各政府部門網站,加強公眾與政府的溝通。

推進政務資源共享,提高辦公效率。建設政府電子政務統一網絡(包括內網、外網、異地災備、視頻會議系統),推進政府信息共享,實現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推動移動辦公。

推動網上辦事,改善為民服務。完善電子政務在建系統,以改善民生服務為目標,加強社區信息化系統建設。

建設城市管理系統,提升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建設數字城管和城市應急管理系統,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便捷、高效管理和事故應急聯動處置。

(二)公共服務信息化

建設城市醫療服務信息系統。以醫療衛生信息化為重點,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系統,結合市醫院搬遷擴建工程,推動醫院信息化建設。

推動健康事業發展。利用我市在地理位置、交通出行、旅游資源以及醫療資源等方面優勢,引進健康管理、醫療設備、醫療衛生信息化等方面的技術,建立涵蓋健康體檢、健康教育、健康飲食、康復、健身“五位一體”的健康服務中心。

推動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建設應有特色,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完善城市中小學教學網絡建設,加強農村中學信息化環境建設,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育信息化效益。

(三)工業領域信息化

推廣ERP應用。推進“ERP進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每年支持100家企業應用ERP技術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到2015年,大型企業的ERP普及率達到50%。

推廣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一種增加銷售的方式,更是優化產業鏈、提高企業間合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開展“電子商務進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每年支持1000家企業參加“電子商務進企業”活動,并鼓勵在本市落戶的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加盟。到2015年,大中型企業電子商務的使用率超過90%,小型企業使用率超過70%,使成為中部地區B2B電子商務使用率較高的城市。

推廣工業智能。利用芯片、嵌入式軟件、傳感器、計算機系統向工業產品中植入新的技術和功能,提高工業產品與服務的附加值,提升經濟效益。以裝備制造業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工業智能應用,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

以信息技術促進企業服務轉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重化工業企業對用戶的服務水平,探索“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有效路徑,逐步提高重化工業中服務業的比例,促進可持續發展。

以信息技術促進綠色生產。鼓勵工業企業利用信息化實現節能減排,以應用帶動信息化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建立重點能耗企業、重點污染源企業的自動化監測系統,并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督相結合,推動社會和經濟的綠色發展。

(四)農業領域信息化

完善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加快3G網絡覆蓋,增加有線網帶寬,改善通信環境,幫助農民發展致富。進一步降低農村通信資費,加強對農民工的信息化培訓,縮小城鄉數字差距。

完善農村信息服務網點建設。進一步擴大農村信息網點的覆蓋,建立縣級“三農服務網站”,增加農業網站人員和經費,提高農業網站的整體服務水平。

建設農業服務信息支持系統。實現12316“三農”服務熱線呼叫免費,擴大呼叫中心規模,解決各部門對熱線的服務支持問題。建設一批服務于農業網站、12316熱線的信息支持系統,增加農業信息服務投資,完善服務機制,使農民得到及時準確的信息。

(五)服務業領域信息化

提高電子支付效率。POS機利用普及率達到國內先進城市水平,“一卡通”工程發卡量超過百萬張,促進“一卡通”與周邊城市聯營,鼓勵小額支付手段創新,推進手機移動支付試點。

推廣電子商務應用。大幅度提高居民電子商務普及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在中西部地區領先。鼓勵企業與個人網上開店,完善電子商務配套物流服務,探索社區電子商務推廣辦法,積極推動移動電子商務普及。

推動旅游服務業信息化。開發“手機游”和“古董總動員”,推動旅游服務業信息化。“手機游”實現手機從信息查詢到支付的“一條龍”電子商務服務,帶動旅游業信息化全面發展。“古董總動員”系統將動漫技術和文化創意相結合,使古董、文物演示趣味化、故事化,繁榮古董交易市場、文物仿制品市場與衍生品市場。

發展現代物流信息化。現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RFID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物流產業的效率,依照相關部門制定的物流業發展規劃,在市五大綜合物流園、專業物流系統建設中,實現信息技術與現代物流體系的融合。

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歷史遺址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歷史文化給創意產業提供了極大的想象與創意空間。充分發揮想象力,構造城市故事,創造可視藝術,抓住全國旅游業大發展的機遇,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五、信息產業重點任務

(一)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

形成工業智能產業集群。是重工業城市,產業智能化對提高工業產品附加值、促進工業企業節能減排有重要意義。因此,要將工業智能產業作為的特色產業發展,形成工業智能產業集群,成為國家重要的工業智能產業基地。

發展智能裝備產業。裝備制造業是市五大支柱產業之首,要將發展工業智能產業與裝備產業智能化結合起來,提升裝備產業的附加值。

為機器人產業發展做準備。機器人產業是工業智能產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未來將有巨大市場。工業智能產業發展要為機器人產業的“起飛”做好準備,聚集研發與生產能力,及早形成機器人產業,提升競爭優勢。

聚集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研發隊伍。在聚集生產能力的同時,加強研發能力的聚集。引進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高端研發能力,建立研究生院,確保產業發展的后勁。

(二)信息通信與移動互聯網產業

建設信息通信產業園。建設2-3個專業園區,重點發展移動信息服務、互聯網信息服務、信息通信設備研發制造、軟件設計等產業。

建立移動互聯網產業園。移動互聯網產業園區作為“信息通信產業園”的一個專業園區,定位于移動互聯網服務平臺建設、面向手機的應用產品開發、以及移動互聯網服務鏈的組織。著眼未來市場需求,密切關注TD-LTE環境下的應用機會。

打造“手機游”工程。以旅游服務為突破口,支持一批企業打造“手機游”工程,開發可持續經營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通過與旅游企業深入合作,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務鏈,為旅行者提供方便,幫助旅游服務企業增加營業額。

(三)服務外包產業

加快建設呼叫中心。在已建成的移動2000坐席的呼叫中心基礎上,加快建設中國移動集團2萬坐席呼叫中心。力爭到2015年,全市完成建設3萬坐席的呼叫中心目標,吸納8-10萬人就業,實現80-100億的產值規模。

重點發展電信與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圍繞電信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兩大的服務外包領域,引進有經驗、有市場開拓能力的企業入駐,以經濟開發區為主,充分發揮區、西工區樓宇經濟優勢。到規劃期末,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1萬人,產值規模超過10億元。

(四)軟件及信息服務產業

建設863電子商務產業園。在國家863軟件孵化器技術服務體系的支撐下,孵化培育軟件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建設服務于軟件企業、電子商務運營企業的技術支撐平臺,特別是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共用技術設施,促進軟件與信息服務業聚集。規劃期末實現產值30億元。

建設恒生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園。圍繞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建設聚集軟件、電子商務、數據處理、軟件外包、高端電子產品研制等高科技企業的產業園區,吸引12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駐,投資概算10億元,預計產值45億元。

(五)創意產業與虛擬博物館

聚集創意產業開發隊伍。從推動旅游業和創意產業發展出發,組織相關單位和旅游文化景點部門投資制作一批重要的創意產品,吸引全國高水平的制作力量匯聚。大力發展創意旅游,將電子信息技術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增加旅游業的收入,帶動創意產業的發展。

促進創意產業多樣化發展。按照多樣化的思路發展創意產業,從動漫到手機游戲,從數字創意到傳統影視制作,充分利用的獨特優勢,促進創意產業多樣化發展。

興建虛擬博物館。虛擬博物館是大型虛擬場景展示平臺,可利用現代高科技再現的輝煌歷史。市虛擬博物館要成為國內最大的虛擬場景展示中心,能夠使游客通過虛擬博物館的展示了解中國歷史、了解文化。同時,虛擬博物館也是創意產品展示平臺,通過搭建展示平臺吸引創意產品、創意人才向聚集。

培育課件定制產業。重點放在課件定制業務上,包括政府與企業的培訓課件定制、動畫宣傳產品定制、設備動態裝配說明定制等,形成在國內有影響力的課件定制市場。

(六)云計算與數據中心產業

建設互聯網數據和云計算產業園。省通信管理局與市政府已決定建設“互聯網數據和云計算產業園”,產業園將累計投資50億元,超過20萬臺服務器規模,增值服務企業超過100家,預計產值100億元,就業人數2-3萬人,形成國內有影響力的云計算平臺,打造中原經濟區的“信息谷”。

建設炎黃數據處理產業園。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數據存儲、處理中心,國家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數據災備中心,增值信息服務基地,技術孵化、研發和生產基地。投資概算32億元,預計產值50億元。

(七)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產業

建設信息技術類研究生院。建設市信息高科技產業的研究生院,重點為工業智能、機器人、移動互聯網領域培育高端人才。通過與國內外一流的研究機構和知名院校合作,引進技術、高智力資源,提升市發展信息產業的起步水平。

建設信息技術類大學。建立工業智能學院、金融服務外包學院、軟件學院和數字創意學院,為的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合格的專業人才。

建設信息技術培訓城。市信息技術培訓城是一個完整的培訓園區,除面向信息技術產業開展職業培訓外,還要建設面向政府與企業領導的高層次培訓環境,開展面向全市各領域中高層干部的培訓。培訓業務向全國開放,爭取成為國內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基地。借助全國性的培訓活動,增強與全國各地區的合作。

六、信息產業空間布局

(一)區(科技園)

規劃建設云計算和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園、服務外包產業園(軟件外包產業園,軟件學院)、炎黃科技園。

(二)區

規劃發展智能制造與工業軟件、工業設計與創意產業,建設科教產業園(機器人研究生院、工業智能研究生院、移動互聯網研究生院)、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園(產學研一體)。

(三)區

規劃建設虛擬博物館與創意產業園(3D大劇場、千年壁畫墻、動漫哲學藝術館、虛擬武林院、動漫產業園、課件定制中心)、數字創意學院。

(四)區

規劃發展軟件及信息服務業、工業設計與創意產業,重點打造國際服務外包基地和動漫衍生品創意基地。同時規劃建設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產業園,建設IT培訓城等。

(五)縣

規劃建設國際科技創新產業園,發展移動終端產業鏈,建設數字動漫產業園。

(六)技術開發區

規劃建設工業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園,包括機器人研發區、綠色智能研究所、智能產業基地。

(七)經濟開發區

規劃建設服務外包產業園(呼叫中心、金融服務外包學院)、信息通信產業園、移動互聯網產業園(作為信息通信產業園的專業園區)、恒生科技園、863軟件孵化器。

七、保障措施

(一)創新組織管理

設立領導機構和專業機構。成立市加快信息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并設立專家小組和專業工作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組織干部到境內外學習、考察,轉變干部觀念。建立干部培訓制度,提升政府公務員適應信息社會知識經濟、創意經濟的能力。組織干部外地掛職學習,出國出境學習,轉變觀念,擴大視野。

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成立市互聯網協會、電子商務協會、軟件協會、工業智能產業協會、動漫協會、旅游信息共享聯盟等民間組織,發揮民間組織在信息化宣傳、培訓、統計、交流合作、行業自律及與政府溝通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引進全國性相關協會、學會常駐,使的學術、產業、市場活動全國化。

明確規劃項目責任主體。制定規劃實施的年度推進計劃,規劃項目要明確責任人,并向社會公布。實施主體按要求提交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并對項目實施情況定期檢查,對責任人和實施主體進行獎懲。項目執行情況定期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與媒體監督。

(二)扶持信息企業

積極發展民營經濟。要放寬市場準入標準,擴大信息產業的民營經濟規模。積極引進信息產業領域內的優秀企業進駐,鼓勵各界人士在創辦民營企業,簡化注冊手續,降低注冊門檻,改善政府服務,大幅度提高千人擁有企業數目,發揮民營經濟的創新活力,推動信息化建設與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支持大企業中信息服務業分離。積極引導、支持大型企業將創意產業部門剝離出來獨立經營,尤其是將企業的研發、信息化、自動化部門剝離,組建專業的研發機構,獨立核算,自主經營。新機構可以增加骨干人員個人股份,促進信息服務業發展。努力探索軍工企業與地方企業合作創業的途徑,帶動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配套的優惠政策。對信息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創新型信息技術企業和創意產業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幫助它們度過艱難的起步期。加快配套完善個人所得稅和住房公積金方面的配套扶持政策,方便企業吸納人才。建立功能完善的商務樓宇,以優美的環境、便捷的生活和優惠的價格吸引技術企業落戶。

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提高科技三項費用、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等各類財政資金中對信息產業的支持比例,鼓勵政府主導的創投基金向信息產業傾斜,達到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目的。

(三)培育和引進人才

支持技術人員、大學生創業。放寬以技術知識、專利發明等無形資產入股的比例限制,支持技術人員創業,發展信息技術產業。鼓勵各地大學生來創業,制定方便、優惠的政策吸引各地的創業者,允許同一辦公室注冊多家企業,簡化公司注冊手續,使成為年輕人創業最方便的城市之一。

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制定引進信息領域高端人才的政策,吸引信息化領軍人才、企業家入駐。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既包括利益優惠機制(如返還一定比例的個人所得稅)、家庭生活環境(如住房條件、子女教育),更包括發展的機會。對創新創業者的長期利益保護,為人才創造充分發展的空間,比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更為重要。

重視職工培訓。支持企業的技術培訓,支持骨干技術人員出國培訓,支持企業間的信息交流活動,支持企業赴外地參展、宣傳、聯系業務,改善企業的交流合作環境。

(四)改善金融環境

加大對中小信息企業貸款擔保支持。利用政府主導的擔保機構,開展信息企業信用擔保等專業金融服務業務,聯合金融機構共同解決中小信息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加大對信息企業的風險投資,支持企業上市。通過政府主導的風險投資基金,支持信息企業的發展。支持信息企業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加快企業發展速度。

(五)培育創新文化

發展多元文化,吸引創意人才。有著古老的傳統文化和國有企業文化,為培育的創新精神,必須增加的多元文化成分,通過組織適合年輕人的文化、體育、藝術等活動,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創意人才。

培育社會創新精神。加強包容性文化的宣傳,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結合城市通信基礎設施升級的機會,降低通信價格,提高全市范圍內互聯網普及率、城市居民的上網率、電子商務的利用率,增加對外交流活動,引進外部新思想、新觀念,提升居民的創新意識。

(六)建設國家示范城市

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工業智能應用示范城市”。聚集產業輿論資源,引進行業會議、展覽,鼓勵本地優勢企業與全球領先的技術公司合作,在成立合資公司。引進高端技術,全面提升市工業智能研發、生產和應用水平。

上一篇: 個人工作學習總結 下一篇: 公共設施設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9热re这里只有精品6 | 永久免费中文字幕 |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久久网 | 亚洲成高清日本亚洲成高清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 在线欧美AⅤ整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