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8 12:35: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村自然考察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農民,歷來是一個頗富象征意義的身份標簽――農民不僅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數,意味著一個人必須與土地打交道,面朝黃土背朝天,而在二元社會結構下,農民則具體指向那些具有農村戶口的人,他們生來即是農民,老了被稱做“老農民”,即便進城做了工人,仍然會被稱作“農民工”。盡管農民只是一個中性的稱謂,但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中,農民卻漸漸成為愚昧與落后的代名詞。那么,新時期的農民究竟應該如何做農民?農民應該往何處去?農民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農民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作家綠妖走訪臺灣六十余位農民、十多個民間團體,并在此基礎上寫出的采訪實錄《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可以將綠妖的這本小書,稱做是一份臺灣農民的考察報告,盡管她的考察只是一種切片式的考察,但其考察內容卻涉及臺灣農民工作與生活的眾多方面――諸如農業、歷史、經濟、民生、環保、社會創新等內容,均可從中窺見一斑。作為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農業地區之一,臺灣農民與大陸傳統農民已經有了明顯的分野,他們雖然還是與土地作伴,但與大陸傳統農民相比,他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當下的臺灣鄉村,“在地”是臺灣農民口口相傳的一個詞語,所謂“在地”,大抵是指臺灣農民對土地與家園的認識,對自我身份的定位,實質上是在重新思考農民情感、道德、交往方式和世界觀合理性的基礎上,對農民生活方式的一次重新構建。“在地”包含著對本土文化的發掘和轉換,雖然的確帶有一些政治意味,卻是農民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空間、土地與自然上,油然而生的一種主人翁意識。正像梁鴻女士所說的那樣,它是一種思維意識和狀態,強調民眾的主體感、家園感和參與意識――這也正是綠妖在本書中所要彰顯的主題。
臺灣農民有著一種游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大氣與從容。首先,在農業生產方面,臺灣農民雖然依然會下地耕種,依然保留著農民“發現品種,留下種子,種下去,等它開花,等它結果”的本能,但他們的工作已經不再局限于土地的耕作,而是延伸到了各個相關的職業領域,農活之于他們,已然轉變為一項內涵豐富的產業;而他們的身份也不再是單一的農民身份,轉而成為融體力勞動者與創業者,以及農民與雇主為一體的、具有多重身份的“兼職農民”。在農業銷售方面,臺灣農民擺脫了那種一家一戶、自產自銷式的狹隘模式,轉而有了多條渠道、多種選擇,一個農民很容易以團體的身份出現,他可以做公司,也可以加入協會,甚至還可以自己成立一個產銷班……他在各種社團里都有發言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協商解決,所有的社團都可以相互制衡。臺灣的農業已經轉化為包括生態耕種、有機食物、預約觀光、法式程序原住民料理在內的,富有都市營銷概念的多元化農業,而在臺灣農民“貌似普通的平靜生活之下,是不普通的現代政治結構、樸素有力的鄉村建設理念”。
當然,臺灣的經濟騰飛并非撕裂式的,而是一個穩打穩扎、逐漸進入現代化的過程;臺灣鄉村社會的“禮樂風景”,也并不是在一帆風順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與官方的不斷摩擦與抗爭中艱難發展起來的。誠如綠妖所言:“民主不必然是美好的、清清楚楚的,更可能是一場混戰。它復雜多元的結果,折射出‘民意’之復雜多元;而民意,更不必然是真善美的化身,民意間會有沖突,民意和環境保護、和體現社會整體利益的更高價值也許并不兼容,甚至沖突。”臺灣鄉村社會所呈現出的“禮樂風景”,其實正是多方折中與妥協的結果――是基于現實平衡的考量,而不是被行政意志一刀切地推向一個嶄新光滑的現代化。它既真實地反映出農業社會在現代社會里的凋零與自救,同時也有力地證明了古老的未必落后、式微的未必過時,只要用心去發掘,傳統同樣可以煥發出嶄新的面貌。
從以上對《地方性知識》的主要內容的介紹來看,《地方性知識》這部小說的最為突出的特點是“知識性”。這和習見的小說文體特點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虛構是小說本質特點,這也是小說區別于歷史而獲得文體獨立性的根本要求。在中國現當代長篇小說發展歷史長河里,虛構總是最為根本性的特質。1980年代,一些學者提出“純文學”的主張,要求文學要注重審美價值,驅逐文學的認識價值。這種文學觀點的偏狹,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長篇小說的發展,也為倡導長篇小說的虛構性理論觀點推波助瀾。隨著近些年小說閱讀趣味的變化,中國長篇小說在虛構上已經走向庸俗化。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憑空捏造成為影響長篇小說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也是長篇小說缺乏思想的最重要的病因。《地方性知識》的作者對長篇小說創作的現狀應該是非常了解的,反駁長篇小說認識論上貧困,因此成為作者寫作的根本性原則“小說和學術一樣,開始走向了實證,這意味著小說的根本精神在發生改變,小說寫作者必須有足夠的精力和定力去學習新的東西,做田野考察。”《地方性知識》就是這樣一部建立在田野考察基礎上的小說。小說中所有素材,基本上來自田野考察實質性材料。因此,小說可以看做是湯厝自然村的田野考察報告,也是湯厝這個自然村的知識描述。
王蒙在1980年代所提出的“作家學者化”觀點。此后,包括梁曉聲、姚雪垠等也呼應了王蒙的觀點。不過,“作家學者化”并沒有成為中國作家的共識,相反,此后在小說的虛構性基礎上衍生的審美價值日漸成為小說界的基本原則。中國長篇小說也因此陷入到浮泛、沒有實感和缺乏思想光芒的困境。回想起王蒙等人關于“作家學者化”的論述,我們不得不承認其觀點的前瞻性。《地方性知識》以其方志體例,回應了王蒙作家學者化的倡導。作為一部實驗性小說,它以其“偏激”的方式,向中國當下長篇小說缺乏必要的知識根基的病況發起了沖擊。
《地方性知識》主要內容是湯厝的知識集合,它甚至把作為虛構的情節――小說的核心要素――也剔除了。于是,小說的敘述核心是湯厝這個“物”,“物性”才是小說的敘述主體,“物”、“物性”的意識活動,語言包括存在的感性形式,才是小說的中心。經典小說理論所倡導的“人物”也消失了。雖然小說也提到了各種人物,對人物的形象、性格也有一定的刻畫,但是,這些人物并沒有獲得獨立價值,他們只不過是為了驗證小說所倡導的“物性”而存在。
“物性”代替“人性”,成為小說敘述的中心,這應該是這部小說實驗邁開的最大的一步。事實上,中國1980年代的先鋒小說也開始消解人性的實驗。先鋒小說對于人性消解,把創作熱情傾注在敘事方法上,這是小說創作從人性后撤到物性的第一步。而1990年代末期興起的生態小說,重新思考人類和自然的關系,也走上了一條消解人性復現物性的道路。不過,先鋒小說和生態小說的根基仍然是虛構,缺乏實證性。《地方性知識》不一樣,它所追求的是確定的知識性,也就是非虛構性知識。虛構與實證差異性在于,虛構是不確定的,是虛幻的;而實證卻不一樣,它是客觀的,是可以還原的,也是恒定的。《地方性知識》在書寫湯厝時,尤其注意的是作為湯厝這一“物”的特性。“疆域”和“虞衡志”兩部分,所表述的是湯厝的自然屬性,是湯厝物性最突出的部分。“語言”部分作者的焦點不是這些語言,包括語言習慣與規則所體現的人性與心理,它所要關注的是作為湯厝語言的物質屬性與所指。這也就是在語言部分對湯厝語言和語音標示國際音標的重要原因。“風俗研究”所關注的風俗,按道理是和人無法分開的。但是,《地方性知識》更多地把焦點集中在超越人性的習慣上,所關注的仍然是在人性中所包含的物性。“列傳”是人物傳記,但是,側重點還是湯厝這個地方的人,是物性在人性上延伸,也是湯厝的物性對于人性的覆蓋與遮蔽狀況的描述。同樣,“藝文志”即是有關湯厝的虛構性文字,但是,它仍然是湯厝這個地方的“物”性虛構性表述。
鄉村,從本質講,是自然性空間分布的表征,鄉村的山川、河流、植被,是空間性存在是無疑的。鄉村人物命運,從出生到死亡,本是一個時間性過程,但是時間性也被整合于空間性之中:人物的出生、婚嫁、死亡,被置于缺乏個人性的循環往復的種種儀式之中。因此,從本質意義上講,鄉村是空間存在的結構。然而,現代時代的來臨,尤其是歐洲中心主義思想的覆蓋下,鄉村的空間性日益被破壞,鄉村被納入到現代社會形成的時代洪流之中。于是,我們看到鄉村的自然地貌的描寫,鄉村人物命運的敘述,無一不被納入到現代性宏大敘事之中,漸漸喪失了主體性,成為依附在現代性宏大敘事身上的附庸。這一點,敘述中國鄉村歷史風云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山鄉巨變》《紅旗譜》《創業史》《金光大道》等作品,無不鮮明地表現了這一點。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0-0348-02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縣郭嘉鎮槐廟村現狀
1.1 氣候適宜,自然條件良好,有利于發展經濟林產業
郭嘉鎮由于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村與村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川道區以果品業為主的農業支柱產業發展較快,淺山區推廣地膜糧食種植,山區村突出花椒產業和冬暖棚建設等農業特色項目。槐廟村位于郭嘉鎮的東南部,地勢起伏不大,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屬于溫帶半濕潤氣候,現有耕地面積156.3 hm2,其中蘋果種植63.3 hm2,桃種植40.0 hm2,花椒種植33.3 hm2,其他農作物種植19.7 hm2。經濟林產業已發展為槐廟村發展的支柱產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林果產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2 村民居住較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廟村全村共有410戶,總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戶分布在207省道兩側,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為了便于開展村容整治工程,實現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創業增收,開展建設美麗家園。
1.3 寶貴的文化遺跡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樸的民風,有利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
村莊內有3處宗教圣地,即伍圣宮、祖神廟、娘娘廟,其中娘娘廟建于村莊的堡子內,與周圍堡子城墻相互映襯,充分體現槐廟村歷史文化與人文變遷,是開展槐廟村鄉村文化旅游的寶貴資源;207省道從南向北貫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廟村村民待人熱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間真誠友愛,保持著西北地區淳樸鄉風,為發展鄉村農旅游提供了條件。
1.4 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為規模發展創造了條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廟村現有有氣調庫8處,占地面積5.03 hm2,可用于存儲蘋果、梨、桃等水果;現有有果品廠1處,對村內生產水果進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積0.12 hm2。可以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擴大規模,將槐廟村建設成為區域林果產品倉儲、交流、加工的中心,不僅一定程度解決了部分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帶動了槐廟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對秦安縣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
1.5 槐廟村美麗鄉村建設,有利于實現秦安縣“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
秦安縣2011―2030年產業規劃中(圖1),確定了“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槐廟村處于秦安縣城市產業規劃西翼林果業發展的中心位置,將槐廟村建設成為功能齊全的美麗鄉村,必將帶動西翼林果產業的發展,實現“一心兩翼”產業發展戰略。
2 天水市秦安縣郭嘉鎮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構想
2.1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堅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圍繞槐廟村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創建特色農業,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大力加強經濟林種植、鄉村旅游、小商品服務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人居環境;同時依托科學規劃、整治村容村貌、發揚民俗民風為目標要求,著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體系、農村生態環境體系、農村生態經濟體系和農村生態文化四大體系建設。建設中要盡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農田地,一戶兩宅等不良現象[1]。
2.2 槐廟村美麗鄉村規劃的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哲學基點出發,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并重,以合理、節約有效用為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為價值導向,注重當前農民增收與保證長遠發展相結合,國家投資與農民自力更生相結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設原則。
2.3 規劃定位
以美麗鄉村為契機,依有利的區位優勢、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農業產業優勢,發展觀光農業,將槐廟村打造為“都市人的后花園、農事體驗游樂園”型的美麗鄉村。
2.4 功能分區規劃
通過對現狀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態、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槐廟村進行重新整治,形成5個功能分區。公共活動區:主要指2處村民文化廣場,作為村民休閑活動的主要場所;教育區:擴建的小學和新建的一所幼兒園;產業區:沿著207省道兩側規劃的果產業區,包括氣調中心、果產品生產區;桃花觀光園區:指村莊河壩兩旁新建以桃花觀光為主的休閑農家娛樂場所。結合槐廟村的特點與原則,綜合考慮規劃區與周邊環境關系,對規劃區進行空間整合與合理布局,將本次的規劃結構定位為“兩心、三軸、三區、多節點”。兩心:2個公共活動中心;三軸:2條景觀軸和1條商業服務軸;三區:居住區、景觀區、生產倉儲區;多節點:分布在居住區內的活動節點(圖2)。
3 建設用地布局規劃
3.1 居住用地
規劃保留了規劃區內的全部一類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寬需置換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質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響布局的輔助用房。以建設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產業配套的新村莊為目標,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3.2 公共服務用地
槐廟村規劃區公共服務用地主要包括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和村莊公共場地2個部分(圖3)。為形成層次分明、內容齊全、功能完善的新農村配套服務體系,構建類別齊全、規模適當的村莊中心,村莊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整改與規劃。
教育用地規劃在原小學基地上擴建,使小學面積達0.87 hm2,建設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縮小與城鎮小學之間的教學差距,全面提升槐廟村的文化層次,為培養槐廟村后繼發展儲備優秀人才創造條件。規劃建設一所幼兒園,占地面積0.31 hm2,改變原村莊學前教育為零的現狀,從啟蒙教育抓起實現全村人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
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槐廟村同樣面臨農村老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城鎮建設步伐的需要,農村勞動力飛速向城鎮轉移,農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來越大,農村老人養老及晚年生活問題較為突出,在村莊規劃中新建一處占地面積為0.15 hm2的敬老院,為村內老人提供一個養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環境,同時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為老人服務的良好農村道德風尚。
為增加槐廟村經濟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決留守兒童數量增大以及勞動力就地解決問題,新建2處以桃花觀賞、采摘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觀光園,并配備完善的服務設施,以熱情、周到的服務向外界展示槐廟村民風民俗、人文素質,建設美麗家園。
村莊公共場地:為給廣大村民創造農閑或飯后走出家門健身、交流、開展農村文化,自娛自樂的空間環境,在村莊內規劃建設生活廣場2處,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滿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溝通交流平臺,為實現和諧的人居文化創造條件。
村莊商業服務設施用地:規劃將建造商業中心,為村莊農副產品、手工業品交易提供了場所,同時以農貿市場為中心帶動村莊農產品商業化的發展。同時新建擴建超市、飯店、通訊服務設施、金融服務設施。
3.3 村莊倉儲生產用地
槐廟村蘋果、桃、花椒種植已具規模,成為支柱產業,村內原有多出小型氣調庫,隨著蘋果產業的不斷發展,已不能滿足村內蘋果的冷藏以及蘋果產業的更有效發展,在確保村民在增產的同時增收,將村內氣調庫整合并且擴建,面積達到8.19 hm2,拓展農民增收渠道,解決了村內剩余勞動力。
3.4 村莊內基礎設施用地
規劃村路面全部進行硬化,同時為改變村內交通條件,對村莊內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進行規劃,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輔助設施。在村內建立停車場3處,占地面積為0.52 hm2,解決村內停車問題。在村內新建污水處理站2處,占地面積0.32 hm2,垃圾中轉站2處,占地面積0.27 hm2,解決村內垃圾亂堆亂放的問題,改善環境質量[3-4]。
通過產業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莊整治、合理規劃,生態保護等綜合實施,使槐廟村建設特色的風情韻味,使之成為農村居民創業就業的基地和展示新農村建設成就的窗口。“美麗鄉村”建設是以安居樂業、村民增收為特征,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化傳承為目標的新型農村。槐廟村可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通過規劃使槐廟村經濟發展從以農業為主逐步向以農果業為主,鄉村旅游為輔的經濟模式轉變,建設成天水特色的美麗鄉村。
4 參考文獻
[1] 甘肅省秦安縣2011―2030城市總體規劃[A].甘肅秦安,2011.
1、門頭溝概況
門頭溝區位于東經115°至116°,北緯39°至40°之間。東西長約62公里,南北寬約34公里,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屬太行山余脈,地勢險要,“東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
地層經過漫長的地質變遷,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礦床,煤礦的儲藏面積近700平方公里,是我國五大無煙煤產地之一。其盛產名特果品,東山京白梨,靈水核桃,龍泉霧香白杏,隴駕莊蓋柿,妙峰山玫瑰花。
門頭溝區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和優良革命傳統的老區。早在1萬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這就是北京歷史上著名的“東胡林人”。1958年正式更名門頭溝。
如今,門頭溝區人正以“自強、求實、團結、奮進”的精神,按照“實施三大戰略,緊抓四區建設,強化一項工程”的總體要求,扎實前進。
2、門頭溝區旅游資源介紹
門頭溝區是集自然風光、文物古跡、古老民風為一體的經濟發展區。境內風景瑰麗、氣候宜人,文物古跡則記載了門頭溝區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全區共有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5處,2A級景區4處,1A級景區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市級森里公園4處,國家歷史文化名村3處,北京市市級風景名勝區2處,北京市最美鄉村4個。主要旅游景點有“三山、兩寺、一澗、一湖、一河”。
3、門頭溝旅游資源評價
門頭溝區旅游資源豐富,既有獨具一格的自然風光,也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人們一提起門頭溝便想到它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宜人氣候。目前,門頭溝區按照版塊開發和精品帶動的策略,以潭戒兩寺為龍頭,突出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兩條主線,實施了旅游產業開發的“雙十計劃”。下文我將評價我的家鄉——門頭溝的旅游資源。
3.1一路與自然為伴,暢想美妙人生;一路與美景為友,領略大千世界;游在門頭溝,樂在風光中,愛在山水間
“三山、一澗、一湖、一河”,讓你盡情親近自然,讓你不出北京就能看到“小三峽”、“小漓江”。
北京高峰——靈山(2303 m)擁有高山草甸、牦牛、羊群,景色秀麗,是游人休閑、度假、避暑的勝地;百花山有“華北天然動植物園”美譽,各種名花爭奇斗艷;妙峰山景區以“古剎、奇松、怪石”而聞名,山下千畝玫瑰飄香。
永定河呈“入”字形縱貫全區,沿河的小水庫和壩區猶如串串珍珠,為山水增色。清水鄉的龍門澗有長江三峽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廬之飛瀑,黃山之疊泉,因此人稱“燕京小三峽”、“京西小桂林”。
3.2 凈化心靈,陶冶情操,讓寺廟帶你領略京都的宗教文化
門頭溝的宗教文化獨樹一幟,其主要是受到古代佛教的影響,寺廟、摹刻等遍布全區各地。作為北京最大的寺院譚拓寺始建于晉代,有‘先有譚拓寺,后有北京城’之說。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戒臺寺名列中國戒臺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壇’的美譽
3.3 領民俗風采,品老區文化
門頭溝的民俗文化之所以璀璨奪目主要是因為其內涵豐富。其中包括有‘香火甲天下’盛譽的妙峰山香會;民間劇種山梆子戲、蹦蹦戲;民間舞蹈太平鼓;民間音樂京西古幡樂;保存了古風貌的清代村落錯落有致。
因為農業旅游資源的大力發展使得門頭溝發展形勢愈加多樣化。其農業旅游主要是讓生活在都市的人群能偶爾體驗一下鄉村農家菜、采摘水果、垂釣等山野式的娛樂方式,從中尋得心靈的凈土。與此同時,土特產的銷售業一定成程度上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靈芝秀茶莊就是依托門頭溝山區茶葉、藥材等而創辦的成功企業,大山山貨也是門頭溝有名的土特產品牌之一,其銷售的山核桃、柴雞蛋、大棗成為市區人送禮的必備之選。
此外,該地區政府依托本地區豐富的物產,進而將財政收入更多的投入到農業旅游業的發展,形成優勢的特色產業,實現政府和農民的雙贏。
總之,門頭溝的旅游資源可以用幾個詞概括形容,那就是豐富、奇特、瑰麗、珍貴,
4、門頭溝區域旅游資源開發建議
我個人認為門頭溝區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是存在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旅游相關產業發展滯后。旅游景區關聯性差,未形成組合優勢。民俗旅游的檔次較低,服務水平和質量亟待提高。所以,我具體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1.改善景區的交通狀況。潭柘寺、靈山、爨底下等景區都是在比較偏僻的山區,通向這些景區的車基本只有一輛。所以,我建議區政府可以開通旅游專線,滿足旅客的需求。
2.提高人們素質,提升民俗旅游質量和檔次。縱觀現在旅游業的發展情況,門頭溝做得確實不如密云等區,我認為很大的原因在于門頭溝人的素質。所以,要想搞好民俗旅游先要改變“人”。比如舉辦一些講座,傳授知識和經營致富的理念。民俗旅游還要做的有特色與眾不同,比如妙峰山玫瑰園,就可以提倡消費者親自采摘,自己動手制作玫瑰飾品、精油。
3.提高各個旅游資源地的關聯程度。例如效仿江西婺源開發旅游精品路線,把門頭溝的旅游資源制成“套票”形式,這樣做既給旅客帶來實惠又可以“套牢”他們,讓他們為更多的景點掏腰包,也可以為不知名的景點帶來收益與口碑宣傳。
相信我美麗的家鄉——門頭溝會建設的越來越好,旅游也將會辦的蒸蒸日上,成為不折不扣的北京后花園。(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人文經管學院)
參考文獻:
[1] 門頭溝區委宣傳部.詩情畫意門頭溝(中英文本)[M].中國旅游出版社.
農村河道本身具有防洪、供水等自然屬性,同時兼具航運、旅游以及河流生態等資源屬性,成為農村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當中極其重要的條件。絕大多數的農村河道主要分為鄉縣河道也就是跨鄉村的骨干河道,以及諸如村莊附近的小河水塘,為農民的農業生產、飲用等提供必要的水資源,由此可見整治和長效管護農村河道與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
1 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的重要意義
(一)保護農村水資源
農村河道長效管護有助于保護農村的水資源,該工作將徹底清理干凈河坡內外垃圾、廢棄物,同時清除河底污泥,落實開展河道長效管護工作能夠有效保障生活以及工業廢水不再直接排入河水當中,為廣大農民提供干凈清潔的水資源。
(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落實農村河道長效管護使得管理范圍之內不再有垃圾肆意堆放,違章建筑私搭亂建,同時有效遏制人為破壞河道、肆意取土、亂占河道等行為。河道與河面當中將不再有漂浮物、惡性水生植物等,從而能夠有效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建設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提升農村經濟效益
長效管護農村河道將使得河面與河岸周圍的環境規劃進一步落實,農村道路、綠化和收集處置垃圾也將得到有效改善,農村的整體風貌將煥然一新,干凈整潔極富自然氣息的農村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賞游玩,因此將全面提升農村的經濟效益。
2 現階段我國農村河道長效管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河道界限較模糊
雖然現階段我國推行的《水法》、《防洪法》以及《河道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當中均明確規定了河道管理范圍以及河岸線的利用管理問題,但由于在農村當中普遍存在河道眾多、分支龐雜的情況,因此也為集中管理力量增添了巨大的難度,特別是某些中小型農村河道岸線的界限比較模糊,個別農戶以及企業單位為了一己之利常常爭搶河道用地,這也使得河道越來越窄,很多原有功能無法充分發揮作用[1]。
(二)工作標準比較低
當前大部分的農村將河道整治工作簡單認為是清除水面雜草與河道淤泥、清運河坡垃圾、保持河岸干凈整潔的集合,甚至將河道整治與長效管護等同于河道環境美化工作,因此導致在制定河道長效管護工作時標準過低。忽視了對農村居民家前屋后垃圾堆放、河道周邊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筑等進行嚴格管理,同時將綠化河道工作想當然地認為是植樹造林,缺乏整體的景觀設計,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村河道的長效管護工作。
(三)工作主動性較弱
通常情況下,市政府對于農村河道長效管護工作較為重視,但落實到鄉縣政府,特別是村鎮政府時由于自身經濟實力較為薄弱,加之村鎮政府更加看重的是農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常常將農村河道的長效管護工作看做是負擔,只有在上級檢查時才會走走過場進行突擊清理。部分轄區為了減輕工作負擔,直接讓保潔隊伍承包河道負責完成整治與管護工作,但在平時的實際工作當中卻鮮少能夠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與考察,導致農村河道長效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存在較多盲點。
(四)資源未充分利用
目前對于農村河道內資源尚未得到充分認識,很多農村對現代化水利工程以及智能化管理措施并不十分了解,特別是在河道開發利用工作當中隨意性較大,未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也很少能夠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統一指導。而且部分已經開發利用的項目與河段功能之間存在沖突,加重了水土流失情況,因影響河勢穩定與河道安全,嚴重影響環境美觀。
3 加強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宣傳發動農民
首先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采用各式各樣的宣傳工作譬如說開設農村河道長效管護重要性的知識講座、派發傳單畫冊等,發動農民合作組織號召廣大農民共同加入到農村河道長效管護工作當中。與此同時,各級領導干部也需要加大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力度,并且結合宣傳部以及鄉村媒體等聯合發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倡導,督促農民不隨意排放生活污水,向河道內丟棄垃圾,不私自占用河道等,不斷提升農民的自律意識[2]。
(二)高起點的規劃設計
針對當前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的工作標準過低的情況,各部門需要適當提高起點,堅持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盡可能保護河道自身功能并積極開發更多功能,秉持科學合理、統籌兼顧的原則規劃設計農村河道水系及整治方案。實地考察當前農村的河道水系,了解導致水系阻塞的原因,并且結合近期和遠期分別提出不同的疏浚整治規劃,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適當進行方案調整。最后,還需要充分融入當地農村的風格特色,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以及時尚理念,確保農村河道的“原生態”,對于靠近公路、村鎮的河道可以適當種植色彩艷麗的花草樹木,提升其美觀度。
(三)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在公告欄當中公開招標專業保潔公司的信息,同時招聘專業優秀的保潔人員組織一只長效管護團隊,由專業人士統一為其進行崗位培訓,幫助保潔人員正確認識河道長效管護的工作內容,明確自身責任。
(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相關部門需要積極開辟其他渠道用以爭取項目資金,為農村河道長效管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縣區政府需要將農村河道長效管護工作視作重點工作內容,在得到上級政府資金支持之后第一時間用于河道長效管護,同時為了確保資金能夠得到充分合理使用,還需要建立專門的資金賬戶,確保專款專用,配合嚴格的審計監督保障資金使用落實到位。另外,為減少鄉鎮政府的財政壓力,還可以通過對河道冠名、道路命名等方式吸引民資,為農村河道長效管護籌集資金,并且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探索“以水養河”等新途徑,不斷增加財政收入來源。
(五)充分開發利用資源
對于當前農村河道中的水土資源還需要加大開發利用力度,并且將管護責任落實到位。比如說,在確保汛期排澇、灌溉引水,以及生產生活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針對范圍內比較適宜發展水產養殖的溝塘、非行洪河道等進行水面養殖權與河道保潔責任的同時落實,也就是說農戶在擁有水面養殖權的同時也肩負該范圍內河道的保潔責任,為規范并監督落實管護工作,可以與承包人簽訂管護合同。另外,對于隨意排放污水、傾倒垃圾、占用河道等影響農村河道長效維護工作的個人及用戶進行嚴厲的處罰,切實維護管護效果。
4 結論
總而言之,在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農村面貌基本上已經煥然一新,在河道整治方面也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農村資源尚未充分開發利用、河道界限比較模糊等,為此在新時期下,農村還需要發動宣傳教育工作,號召廣大農民加入河道長效管護工作當中,并且鄉縣政府也需要繼續加大對農村河道整治以及長效管護的工作力度,并組織專業的長效管護隊伍以及加強對管護工作的監督與考核,從而切實做好農村河道整治與管護,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會文,蔡勇,仇榮,周鈞,劉敏昊,朱偉. 江蘇農村河道治理現狀調查及分析[J]. 水資源保護,2015,01:69-73.
[2]陳永吉,許健,王根宏,王宏根. 建立姜堰市農村河道長效管護機制的調查與思考[J]. 江蘇水利,2016,07:46+48.
一、贛州市新農村建設活動取得的主要成效
2004年9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適應新形勢要求,決定在贛州市先走一步,用5年的時間在廣大農村開展以村鎮規劃、“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和文明村鎮創建為重點的“五新一好”(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新農村建設活動,力爭經過努力,逐步把廣大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態協調、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活動開展以來,各地掀起了新農村建設的熱潮,贛州市興國縣的1532個村莊完成了村莊規劃編制,占應編制數的45%,今年可全面完成村鎮規劃編制任務;全面開展了“三清三改”活動,全縣3441個自然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約和理事會監督執行、定期檢查評比的工作長效機制;拆除無人居住的“空心房”6.9萬平方米,拆除廢棄牛欄豬圈、廁所7000多間;建成了225個示范點,占村莊總數的7%,今年又在實施389個示范點建設,示范點81.6%的農戶用上了衛生安全飲用水、90%的農戶硬化了進戶道。全市農村共清理垃圾3萬多噸、污泥4.5萬噸,拆除牛欄、豬圈、茅廁5.76萬處;完成6718個村莊的改水、改廁6.7萬多座,硬化通村公路3420多公里,農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贛州市新農村建設工作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和擁護,也受到了上級的關心和重視。《人民日報》、《求是》雜志先后以《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扎扎實實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題,對贛州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國家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國務院研究室葉興慶等領導先后率團對贛州新農村建設考察調研,充分肯定贛州的新農村建設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積極探索與有益實踐”,并用“起步早、目標明、措施實、初見效”十二個字來歸納對江西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印象。
二、江西省贛州市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廣泛宣傳,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2004年9月14日,贛州市委、市政府做出“關于在全市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決定”,各地廣泛動員,精心部署,充分利用標語、傳單、廣播、電視、板報、宣傳車、宣傳畫、宣講團等形式深入宣傳,層層發動,使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各級宣傳部門采取歌謠、韻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教育群眾,引導和動員廣大群眾自覺地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報道工作進展情況,營造濃厚的氛圍。同時,及時報道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典型,在全省及至全國引起較大的反響。考察中,隨處可見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標語、口號。
(二)規劃先行,把新農村建設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贛州市委、市政府強調,要搞好科學規劃,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在編制規劃時,堅持“一個保持、兩個突出、三個不搞、三個配套”的原則。即保持農村傳統文化特色;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突出農村田園風光;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水、電、路配套,社區活動中心配套,房屋設計配套;推廣“一片耕地、一座水庫、一片山林、一處村莊”的生態發展模式。各級政府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逐步到位”的要求,嚴格規劃管理。凡是已經有建設規劃的村鎮,國土部門嚴格按照建設規劃要求審批農民宅基地;未作出規劃的村鎮,按要求完成規劃編制,在規劃編制尚未完成前,暫緩宅基地和建房審批。引導鼓勵建新拆舊,糾正一戶多宅現象。凡到規劃區內建新房的農戶,必須拆除老宅基地上的舊房,老宅基地由集體統一收回或流轉;凡不愿拆除舊房的一律不準在新宅基地建房。為確保村鎮規劃的編制和落實到位,市縣財政安排了專項資金,并嚴格實行“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個法”的制度,大多數鄉鎮成立了鄉鎮規劃建設管理所,配備了專門的村鎮規劃管理員。
(三)整合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市、縣兩級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各鄉鎮充分利用省、市掛點單位和社會各界力量,多方籌集資金,并積極向上爭取扶持資金。二是捆綁使用各種專項資金。整合老區建設扶貧、交通、農業以及果業、水利、能源等專項資金,向“三清三改”、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傾斜。三是實行規費減免政策。規劃部門為小城鎮、中心村編制規劃時,只收規劃成本費,且每年必須完成指定的設計任務,所需規劃費用由縣(市、區)、鄉鎮規劃統籌安排;交通公路部門為通村公路建設進行勘察設計時,只收成本費;國土、房產部門辦理有關手續時本級規費減半收取;其它有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只收取工本費;房屋建設審批收費標準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加大對亂批土地、亂收費的查處力度,對違反規定亂批土地和亂收建房費的,發現一起依法查處一起。四是落實扶持政策。對路面寬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按不同標準給予水泥等實物補助;爭取了國債項目新建沼氣池的,按項目管理標準進行補助。市、縣財政足額安排建制鎮自來水廠建設配套補助資金。
(四)上下聯動,充分凝聚各方合力。一是整合領導力量。成立了強有力的領導小組,職能部門的涉農工作都圍繞新農村建設來開展。特別是直接負責規劃、改水、改路、改廁工作的相關職能部門,有2/3以上的人員常駐鄉村一線,為村鎮規劃、“三改”等工作的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建立健全了正副組長督查制、專項督查制、現場調度制等三項督查機制,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和干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內容。二是整合工作力量。市縣領導既要負責督促指導所掛點縣鄉的新農村建設,又要具體幫扶指導抓好一個示范點建設;市縣相關單位分別幫扶指導抓好一個示范點建設;各鄉鎮同時抓好黨委書記示范點、鄉鎮長示范點、圩鎮示范點和一個空心村改造示范點共四個示范點建設。該市還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重要平臺,創造性地實施了擬提拔重用干部離崗鍛煉考察、專抓新農村建設制度。三是整合資金力量。在不改變項目資金使用渠道的前提下將涉農專項資金整合使用,重點用于示范點的新農村建設,通過建一個示范點,綜合改善一個示范點的生產生活條件,由點擴面,逐步推進。四是整合群眾力量。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把階段性集中整治與日常性管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建立健全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全體村民共同保護環境、愛護衛生的責任機制和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農村理事會和農村“五老”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強督促檢查。同時,通過村級自治組織經常性地開展“衛生庭院”、“星級文明戶”、“文明村莊”、“信用村”、“信用戶”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激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新農村建設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三、江西省贛州市等地新農村建設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次考察,時間雖短,但大家都感到收獲頗豐,一是統一了認識,理清了思路。通過實地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了對建設新農村重大意義的認識,思想更加解放,思路更加開闊。二是學習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我市和贛州都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其經驗有很強的借鑒價值。三是增強了搞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贛州的做法與經驗可看、可信、可學,在某些方面,我們甚至更有優勢,完全可能也完全應該做得更好。具體來說,結合我市實際,扎實穩步地推進我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堅持自主建設,始終突出群眾主體。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要采取有效措施,激發起農民群眾的主體意識。首先,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形成新農村建設的興奮點。要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推出一些符合群眾口味的宣傳節目、宣傳口號。要積極倡導文明理念,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農戶”評選、“清潔家庭”評比等活動,著力倡導文明新風,發動群眾參與村莊治理、環境保護等活動。第二,要制定獎懲措施,在政策激勵上找準關節點。對新農村示范村實行自主申報、動態管理,對依賴性強、群眾積極性不高、工作難以推動的,及時進行調整,并補充增加、優先建設真正有積極性的示范點。同時,借鑒韓國新鄉村運動和贛州市“實物補助”的辦法,向農戶兌現獎勵和補助。實踐證明,這一辦法較好地起到了補助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贛州所有“三改”補助金額僅為實際造價的30%,財政投入只有6300萬元,卻吸引農民自己投入了3.1億元。第三,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形成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結合的聯結點。一是要引導各地建立群眾公認、威信高、活力強、敢干事、能干事的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理事會”可在黨和政府的引導下,自行組織開展工作,發揮政府無法替代的作用,成為聯結村級組織和農民的紐帶和橋梁。二是要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就規劃的執行、環境衛生的保護、公共設施的管理維護等方面,要根據實際制定詳細具體的《村規民約》,明確具體的管理辦法和獎懲措施,并由村民互相監督,共同執行。三是要落實建設管理主體。對項目和公共設施的建設、管理、維護,交由村委會或理事會負責;對公共衛生,實行分戶分段包干,采取類似“門前三包”的措施,交由農戶負責,定期檢查評比;對公共設施的管理維護以及公共場所保潔所需資金,可采取受益農戶湊一點、社會捐一點、集體補一點、獎勵資金籌一點的辦法解決,確保新農村建設管理主體落到實處。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生態系統完整的內陸淡水濕地與鳥類自然保護區,是建設濱湖宜居城市的靈魂,而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衡水湖,優化湖區發展環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衡水市為了保護濕地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積極履行國際《濕地公約》義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濕地保護的途徑和經驗,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尤其是以人為本、生態優先、保護衡水湖濕地和越冬候鳥棲息地的完整性,受到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1]。
衡水湖的保護與開發是衡水市的大事和要事,隨著“水市湖城”、“一湖三城”、“打造生態湖城,建造冀東南區域中心城市”等項目的啟動,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污染物排放總量快速增長。其中水資源占有率與人口增長幅度越來越不成比例,衡水湖的發展不同程度上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而水資源的污染最為嚴重。預測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可能是衡水湖生態環境壓力最為突出的時期,生態環境問題將成為影響衡水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1 衡水湖生態水環境現狀
生態旅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旅游熱點問題,衡水湖旅游自然景觀豐富,有鄉村山水風光游、觀光農業游、民俗風情游,鄉村風情游,目前衡水湖旅游項目多圍繞水體開發,景觀停留在自然風景,如水體、植物、動物等。近來隨著衡水“水市湖城”等項目的啟動,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快速增長;同時周邊工業企業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內、養殖污染、引蓄黃河水水質未達標等原因,使得衡水湖水質污染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Ⅲ類標準,造成水質富營養化,污染嚴重。衡水湖生態環境風險不斷增大,生態環境安全受到挑戰,生態環境問題將成為影響衡水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2 生態湖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衡水湖良好的區位優勢為發展濕地觀光旅游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現有生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條件下,勢必會面臨水污染加大、生物多樣性面臨嚴峻挑戰、水體娛樂功能下降等問題。分析衡水湖水環境存在的問題有一下幾點:
衡水湖濕地定位不準確。地方政府混淆了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概念,將自然保護區視為濕地公園和房地產開發建設用地,破壞了衡水湖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2]。
衡水湖湖水的持續污染。由于冀州生產生活污水的排放、湖區農村生活污水、網箱養殖、水產養殖及水生植物的腐爛等造成衡水湖水系統的污染,且受污染后很難短期內恢復。根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正以5%每年的速度逐年遞增,所以,當前治理生活污水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首要目標;而湖區內網箱攔網圍埝養殖規模逐年增大,大量魚類糞便、飼料殘渣腐敗后污染水質,帶來了湖水富營養化問題;而漁藥殘留則易導致重金屬蓄積污染,目前個別水域已經出現水質惡化和魚類病死現象。嚴重破壞了濕地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如不果斷應對,任其發展下去,不久的將來,濕地功能喪失,湖區發展無以為繼,借湖興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成為無稽之談。
由于衡水旅游業的發展,隨著“馬拉松比賽”、“衡水湖號”系列旅游千人團等活動的開展,迎來了大批游客,勢必會增加湖水污染速度,加重水質富營養化。
3 水污染解決措施
對衡水湖生態環境做走訪調查,依據衡水湖地理環境、水污染現狀等,提出衡水湖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或法規。
3.1 制定衡水湖濕地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強化生態環境法制建設
生態環境執法系統建設。要加大衡水湖法規的宣傳和執行力度,包括加大執法頻次和處罰力度,使人們感受到國家和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形成全社會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利輿論氛圍,倡導“愛惜衡水湖,保護衡水湖,呵護衡水湖”的宣傳理念。
3.2 健全污水處理系統
首先,提倡家庭合理節約用水,禁止亂排。然后,防止湖周圍農藥和化肥污染水資源,嚴格執行《農藥安全使用標準》及相關規定,提高農藥用藥水平;同時科學合理使用化肥,積極推廣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的發展道路,開展化肥質量監測,嚴格杜絕不符合要求的化肥,從基礎上防止水污染。
3.2.1 生活污水
衡水湖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鎮,污水水質區域差異大,污染源種類和數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圍大和水質水量變化系數大等特點。那么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選擇以經濟、適用和簡便為原則,綜合分析技術本身的特征和當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如活性炭技術[3],其制備的原材料隨處可見,包括核桃殼、竹材、煙桿等廢棄物,發展前景好,且在國際上凈化效果已得到眾多國家首肯。
3.2.2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
在自然濕地的基礎上進行強化,形成一個生態環境,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通過一系列生理生化反應,如吸附過濾、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達到高效凈化濕地污水的目的。該技術操作簡單,對技術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農田。已有研究表明:當污水中污染物濃度較低時,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對,對P和N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4]。
3.2.3 水產污染
水產污染應由政府出面進行整體規劃部署,按照部署取締衡水湖水域內網箱、攔網、圍埝等人工養殖行為,結合扶助和合理補償政策,力爭達到衡水湖水質改善、生態水產品總量較大幅度增加、湖區居民生活水平較大提高等目標。
3.2.4 水質的富營養化
衡水湖濕地不同區域內富營養化的差異大,即總磷和氨氮含量的差異大。冀州小湖因吸收了較多的城市污水出現了嚴重的富營養化;而大趙閘為湖水水質較好區域,應注意保護。針對湖水富氧化問題,進行了水生植物凈化污水的研究,已成為水質凈化的焦點問題。而據《衡水湖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記載,衡水湖常見的水生植物共有27屬37種,水生植物豐富,而有關水生植物研究表明:一方面,水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營養鹽和污染物,有利于維持較好的水質,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另一方面,收割困難,大部分自生自滅沉積湖底,加重了湖水的富營養化程,而水生植物控制生長面積、利用途徑及搭配仍需進一步研究。
3.3 強化法律責任
擴充法律責任條款,增加應受處罰的情節種類,細化應受處罰的情節,加大處罰力度。同時還應規定違規之后的補救性措施,如限期整改、補正等規定。對排污者,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規范其行為,從而促使其達標,而處罰并不是最終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政府、企業、個人共同的(下轉第34頁)(上接第26頁)努力,需要各種法律、法規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護湖區環境,改善衡水湖水質,否則會影響“生態湖城”建設。
4 衡水湖濕地水環境發展前景
水環境保護是社會公眾的公共需求,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人們往往只看到衡水湖在供水、灌溉、旅游等方面給其帶來的直接、有形的利益,卻忽視了水域生態系統為人類帶來的長遠的隱形的損害。一旦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不僅大自然無償提供給人類的服務功能將下降或喪失,甚至會遭到大自然的強烈報復。尤其是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作為一種公共事業,應由政府來承擔。在政府干預下進行景點的人工開發和娛樂設施的建立,一定要制定長遠規劃,規劃不能隨意更改,從而使衡水湖成為衡水市最大的亮點和品牌,為人們創造一個最佳的宜居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彥增,尹峻嶺,崔喜東,等.衡水湖濕地恢復與生態功能[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0:1-3.
甘南州位于我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帶,是一個旅游氣候適宜,民族風情古樸濃郁的地區,甘南豐沛的降雨使甘南形成了豐茂的原始森林、高山灌叢和高原草甸景觀,使甘南成為生態旅游的勝地。
1 甘南旅游經濟現狀
甘南旅游業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受配套硬件設施的制約,初期的旅游業發展雖規模小,檔次低,卻已顯示出相當好的發展前景,通過多年的開發努力,甘南旅游業已今非昔比。甘南旅游業無論在游客人數上,還是經濟收入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步。資料顯示從1993年-2004年共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532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30.2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79億元,年平均增長36.6/%、25.7%、46.8%。
2009年至2011年全州旅游人數達到520萬人,旅游綜合收入11.21億元,其中:2011年18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6.71億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31%和379%,旅游綜合收入占GDP的比重超過10%。
2005年到今天是甘南旅游業發展最快的時期,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宣傳促銷成效顯著,行業管理不斷提高,游客人數逐年增加,產業地位日趨顯著。目前,全州有“農家樂”600多家,具有較高檔次的“農家樂”287家,日接待能力達8500多人次,每戶年均收入2.78萬元,最高的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全面發展,在新世紀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過程中甘南旅游業已成為甘南州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1年以來,甘南州七縣市新增“農家樂”177戶,目前,全州“農家樂”達到650家,另有賓館飯店178家,國內旅行社7家,旅游景區漂流點3處、旅游商品和旅游紀念品的生產企業18家、旅游游艇服務公司1家,各類旅游從業人員達1.4萬余人。
甘南州旅游業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進一步堅定加快旅游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二是,政府加大對旅游的投入;三是,以交通為重點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高等級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四是,旅游規劃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地、縣級旅游發展規劃和鄉村旅游等專項旅游規劃編制工作已相繼完成并啟動;五是,旅游精品戰略全面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六是,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旅游企業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工作全面推進。
2 甘南民族民間美術工藝品
由于甘南自然條件復雜,生活環境特殊,地域文化獨特,藏民族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以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構成了自己特有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空間,形成了獨立的區域性特征,由此也形成了甘南自身文化特色,培育出眾多帶有鮮明特征的民間藝術形式。
2.1 甘南民族服飾
甘南是個多民族的區域,這里居住著藏、漢、回、土、蒙等24個民族,具有幾千年的古老文明和獨特的民族傳統習俗,特別是民族服飾文化和服飾藝術。在這些民族中,特別是藏族服飾,工藝精美、種類繁多,在這里就以藏族服飾為例加以介紹,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對比強烈。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紐扣,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無論喜慶歡宴,還是節日集會,甘南各族兒女總是身著節日盛裝,歡聚一堂,載歌載舞,盡顯風采。
2.2 甘南民族繪畫藝術
(1)壁畫
甘南壁畫屬佛教文化,所有寺院經堂、佛殿四壁,都繪有各種題材的壁畫。甘南壁畫吸收了中國、印度、尼泊爾和青藏的藝術風格,色彩鮮麗,對比度好,線條均勻,富于圖案和裝飾意味,并大量運用描金、貼金、磨金手法,使壁畫滿壁生輝。拉卜楞寺的壁畫多繪在布幔上,懸掛或釘在墻上,多用礦物顏料,經久不變色。正月十三,將十幾丈長的大佛像在山坡上高高掛起,叫“曬佛”,圍觀瞻仰的人人山人海,不計其數。
(2)布帛畫
藏語稱“唐卡”。唐卡畫是彩鍛裝裱的卷軸畫。唐卡畫是藏傳佛教繪畫中的另一種工藝品,為藏民族所獨有。甘南唐卡畫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豐富。一幅畫是一部故事、一部傳說,被稱為藏族“歷史畫卷”。
(3)工藝裝飾畫
裝飾畫形式多樣,以實用性見長,將色彩對比強烈的圖案、畫面繪制在住房門、窗、檐、柱及柜、桌、櫥上。內容豐富多彩。主要以傳統的山水花卉、禽鳥蟲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為主。繪畫技法以工筆重彩為主,輔以中國水墨畫的烘染、墨暈等技法。
總體來看,甘南少數民族繪畫既多姿多彩,個性突出,又表現出共有的質樸清新、明朗大方的審美趣味。
2.3 甘南雕塑藝術
(1)佛像雕
甘南佛像雕塑可分為雕刻佛像、泥塑佛像、陶瓷佛像3類。各類銅制、泥塑、木雕的佛像一般都鍍金并鑲嵌珠寶、珊瑚、瑪瑙等,光澤鮮艷,雅美華麗。各寺院佛雕的藝術造型有傳統佛陀型、菩薩型、佛母型、明王型、空行母型、眾金剛類。
(2)建筑雕塑
甘南雕塑廣泛應用于寺廟建筑。其種類有鎦金銅雕,如佛殿屋脊的吉祥獸、等;木雕;如梁、柱、斗拱、門楣等;磚雕,如墻面、墻頭等;石雕,如柱基石、石獸等。民居雕塑多用于柱、門楣、掮等處及室內裝飾等。建筑雕塑藝術工藝超凡,地方特色濃烈,造型古樸典雅。
(3)酥油彩塑
即“酥油花”。酥油花,是將酥油調上各種顏色,塑造成各種人物、花卉、山水、建筑、飛禽走獸及佛經故事。甘南各寺院酥油花集雕塑藝術之大成,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獨特風格,而且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多彩。酥油花工藝精巧,色澤鮮麗,棱角分明,比例勻稱,形象逼真。
(4)洮硯雕刻
洮硯與端硯、歙硯同負盛名,為中國三大名硯,享譽國內外。洮硯具有石質堅細瑩潤、色澤雅美。綠色中含有水波紋,發墨細快,不損筆,傾墨不干不凍等優點。自古以來,深得文人墨土之稱贊和珍愛。洮硯技藝自成體系,圓透、高浮、淺浮雕等綜合統一的整套雕刻技藝,雕刻出融詩詞、書展、繪畫于一爐的宏觀場景畫面。深受中外游客的稱贊,饋贈之佳品。
3 開發甘南民族民間美術工藝品,促進甘南旅游經濟發展
為了適應旅游業發展,要注意綜合性開發,達到民族文化的產業化發展,從食、行、住、游、購、娛這6大要素著手,并通過政府支撐,市場運作,建立起“一個市場,三個中心”,即現代化旅行社市場、旅游商品購物中心、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旅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積極開發研究民族民間美術工藝品,作為旅游紀念品,進入旅游(下轉第191頁)(上接第192頁)購物,促進甘南旅游經濟的發展。
3.1 甘南民族民間美術在甘南旅游經濟中的地位
在旅游中,除了欣賞歌舞,領略風土民情和大自然風光外,購買旅游紀念品也是旅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之一。旅游紀念品的購買,豐富了旅游的興趣,同時在返回之余,見物生情,能增加多少美好的回味。在社會和家庭現代化激進的今天,它為家庭的裝飾又增加了一道風景。
3.2 加強甘南民族民間美術工藝品研究,促進旅游經濟發展
甘南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對旅游產品中的美術工藝紀念品的開發應重點突出甘南民族特色,引進國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設計、制作工藝,多渠道引進資金,全方位共同開發、研制,生產高品位,上檔次,適銷對路的旅游商品,促使甘南旅游紀念品上一個新臺階。因此在研制美術工藝品中應注意突出以下的特性:
(1)民族性
甘南民族民間美術的民族性主要體現在民族信仰、地域風俗上。甘南少數民族由于地理、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一直處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之間呈現為相對分離的狀態,其民族風俗大相徑庭,不盡相同,由此而衍生的文化事物千姿百態,異常豐富,構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體系,因此它出現的很多工藝美術品也豐富多彩,有反映自然崇拜的,有反映圖騰崇拜的,也有反映祖先崇拜的。因此,在選用民族工藝美術品作為旅游紀念品時,一定要考慮到工藝品的民族特性,比如藏族唐卡藝術,其內容、造型及設色最具有民族性。還有酥油彩塑、面具裱塑不僅有它的神秘性而且也是一種民族的信仰。
(2)古樸性
由于旅游的客人大多數都來自于繁華的都市,都市生活中高樓大廈,寬闊的大道和奔馳的車輛,滾動的霓虹燈和動漫的圖畫布滿了整個腦子。他們從城市來到旅游之地,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氣、寧靜的綠色、古樸的村寨。對于旅游工藝品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喧嘯繁華的畫面,而是古樸粗獷的符號。因此,美術工藝品的古樸是旅游者選擇之首。
(3)實用性
對于旅游者來說所購的旅游商品除了有民族性和古樸性的個性突出,值得收藏外,而旅游品的實用性更是收藏的動態表現,因為實用,它使旅游品增加了又一道功能,而這一功能會使這旅游品產生一定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也是贈送親友的佳品,如甘南卓尼的洮硯和民間刺繡等。
(4)紀念性
紀念性,旅游商品除了它的民族性、古樸性、實用性外,有些旅游商品還需標注旅游景點,而產生特有的紀念性,正如甘南的拉卜楞寺,甘南的尕海湖、則岔石林等,美術家可以利用當地材料資源設計一些工藝品,作為旅游景點的旅游商品,盡量與實用性聯系起來,達到完美統一。
4 結語
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甘南旅游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甘南作為旅游資源豐富,西部旅游的熱點之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要著眼于甘南旅游資源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認識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與旅游開發對甘南經濟發展的意義。組織美術研究人員利用甘南民族美術資源和地方物質資源,精心設計,精心制作,開發甘南民族民間美術工藝品,作為旅游紀念品,打入國內國際市場,使甘南旅游業再上一個臺階,增加旅游經濟收入,提高旅游紀念品收入所占整個旅游收入的比重,進一步推動甘南民族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甘南州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甘南州旅游業發展考察報告[R].2011-10-10.
[2]甘南州年地方史志辦公室:甘南州年鑒1990―2000[M].合作:甘南藏族自治州出版社,2001.
[3]李振翼.甘南藏區考古集[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5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4-0045-04
1 保護區概況及其社區情況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于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以大熊貓及其棲息環境為主要保護對象,面積50655hm2。保護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的美姑縣境內,屬涼山山系大熊貓種群的集中分布區和腹心區,區內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屬,926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12種,有脊椎野生動物296種,其中有大熊貓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8種,被贊譽為很有科研價值的生物基因庫。同時保護區與馬邊大風頂、越西申果莊、甘洛馬鞍山、峨邊黑竹溝自然保護區毗鄰,構成了涼山山系大熊貓保護網絡,在涼山山系的大熊貓及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地位。
保護區周邊有龍窩、樹窩、依果覺、蘇洛、炳途、尼哈6個鄉,42個村,2.6萬余人,全為彝族。6個鄉均為美姑縣的邊遠山區,森林資源豐富,但自然條件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村不通公路,近四分之一的村至今沒有電。6個鄉共有常耕地30171畝,人均1.17畝,社區居民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蕎麥等農作物,經濟收入來源以飼養牛、羊、豬及進入林區采集野生中藥材等為主,2008年人均有糧420kg,人均純收入1800元以下,屬國家重點扶貧對象。
2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存在的主要問題
美姑大風頂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一直按照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管理政策,采取傳統的強制性的保護措施,從而忽視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一方面,保護區管理部門為達到目標,對社區采取種種限制,另一方面,社區居民為改善生活條件、滿足自身利益需求,要想方設法對資源加以利用,對保護區資源構成了較大壓力,二者之間相互爭奪土地、資源的使用權力而產生了種種矛盾和沖突,目前主要集中在資源利用方面。具體表現在保護區內放牧、采藥、盜伐、砍柴、偷獵等。
2.1 保護區內放牧
畜牧業是保護區周邊彝族居民主要養殖牛、羊、馬、豬及雞等,據調查,有些養殖大戶一戶養有近百頭牛,幾百只羊,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和肉食來源。當地居民牲畜養殖一直沿用傳統的敞放模式,對牛、馬、羊、豬全部實行敞放,且放牧數量越來越大,有些地方因過渡放牧已造成了地表植被的嚴重破壞,特別是在大風頂、濫龍、維核洛和挖皆哈羅等地,放牧人員長期駐扎在此,吃、住均在山上,只有到了冬季才撤走,不但牲畜本身對資源造成了破壞,同時放牧人員在山上搭棚、砍柴、燒火(取暖、做飯)、甚至盜伐林木、獵捕野生動物,對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雖然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保護區內禁止放牧,但由于放牧是當地居民的重要經濟收入,地方政府也一直致力于發展畜牧業,將畜牧業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保護區管理部門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加以控制。
2.2 野生藥材采集
保護區內野生藥材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天麻、重樓、升麻、蟲草、細辛、貝母、三七等,社區居民為了經濟利益,經常進入保護區進行野生藥材采集,一年四季各個地方均有人員進入,特別是在五六月份,男女老少均在林區進行采集,有時一家人有四五人同時上山。在采集藥材時,往往是不論大小,只要可采均進行采集,對資源破壞較大,保護區管理部門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管理。據調查,有些社區居民一年采集藥材收入上萬元,其藥材的平均收入占當地居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僅次于畜牧收入,同時也是當地居民最直接的現金收入來源。
2.3 盜伐林木
保護區內有大片的原始冷、云杉林,是很好的房屋建筑的用材樹種,在周邊的居民為修建房屋經常進入林區砍伐瓦板、方料等;還有部分居民為了謀取經濟利益,還進入原始林區進行盜伐林木,然后運至附近的馬邊等地以牟取暴利,雖然經過了打擊,但盜伐現象仍時有發生。
2.4 砍伐薪柴
保護區周邊居民日常生活能源幾乎全部為薪柴,據調查,戶均年消耗薪柴近2萬斤,在距保護區較近的龍窩、樹窩鄉,戶均消耗薪柴達4-5萬斤。他們的薪柴來源除一部分來自自留山外,還有較大部分來自保護區,據不完全統計,社區居民每年需從保護區獲取薪柴6000余噸、約合木材6000余m3,雖然以林下灌木為主,但仍對保護區的森林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5 偷獵
彝族村民歷來有狩獵的習慣,建立保護區后,由于加大了宣傳力度,對保護區周邊社區采取了清理獵槍、獵具,處理獵狗等強制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但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物質益的追求和動物市場的需求,又有部分村民開始飼養獵狗,并進入林區偷獵雉類及小型獸類,以獲取暴利。
另外野生動物破壞社區居民農作物及牲畜,造成社區經濟利益受損而得不到有效的賠償,也使是社區與保護區之間的矛盾沖突之一,且有愈演愈烈之勢。
3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問題產生的原因
保護區與社區之間在資源利用方面產生矛盾沖突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既有社區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
3.1 社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 必然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彝族群眾長期以來一直沿用傳統的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農作物耕種方式,生產效力低下,單位土地上的收益較低,不能滿足日常需要;同時牲畜養殖全部采用敞放模式,管理粗放,對資源威脅大;另外當地彝族群眾取暖做飯幾乎采用傳統的“三鍋莊”,熱量損失大,對薪柴的需求量大,從而對森林資源的依賴性強。
3.2 社區經濟收入低,來源單一,導致對資源的依賴性強
保護區周邊社區地處偏遠山區,自然條件差,適合種植的作物種類相對較少,一般種植馬鈴薯、玉米和蕎麥、大豆等農作物,很少有其它經濟作物,且產量較低,只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食物,很少有多余的糧食出售來增加經濟收入,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靠畜牧業,因此收入來源單一。在實施天然林保護之前,社區居民還可通過森林采伐中獲取部分收入,每年每戶靠賣勞力砍木頭,裝、卸車等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5-1萬元。天然林禁伐后,社區居民不再能從伐木中獲取收入,放牧、挖藥和采筍等活動則成為居民的另一重要經濟來源,每戶每年采筍和挖藥所獲得的經濟收入為0.1-1萬元,目前是家庭的主要現金來源之一。
3.3 社區人口增長過快對資源造成的威脅逐步增大
我國現行的人口生育政策規定,農村少數民族婦女可生育3個孩子。因此當地彝族群眾每戶人家至少生育3個以上的孩子,有些居民因受傳統的生育觀念影響,為生育兒子,不惜違反國家生育政策,超計劃生育,至使當地人口增長過快。據初步調查,保護區周邊各鄉人口在近10年間由2.1萬人左右增加到現在的近2.6萬人,年均增長超過2%。由于人口在不斷增長而土地有限,導致社區居民對資源的威脅增加。
3.4 受教育程度低對保護區資源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由于交通、通訊的落后,造成了社區信息閉塞;自然條件的艱苦與環境的惡劣,使社區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對外勞務輸出受阻,致使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剩余,農閑時節,隨意流動,對保護區的潛在威脅增加。同時,一些落后的陳規陋習使社區居民缺少與外面世界交流,使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困境的能力減弱,從而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增加。
3.5 保護區管理忽視社區利益導致發生沖突
多年來,保護區管理者對社區管理認識不足,不愿與社區平等協商涉及到雙方利益的問題,而僅靠上級的行政命令辦事,沒有征求社區的意見,與社區交流少,導致周邊社區不理解保護區的一些行動,有抵觸或破壞事件發生;另外當社區因保護工作而受到利益損失或問題時,如野生動物危害農作物等,保護區沒有很好地予以處理和解決。
3.6 社區管理機構不完善
保護區管理局未建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雖然保護宣教科和多經辦也分別有一些社區管理方面的職能,但也因具體職責不明確,對社區管理工作相對較少;另外保護區在2003年建立組建管理局時,雖然在縣林業局建立了保護區共管委員會,也吸收了各鄉領導參加,但共管委員會對自身職責不明確,也基本沒召開任何協調會議,基本上處于名存實亡的境地,沒起任何作用。
4 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自然保護區管理,關鍵是管人。近年來,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通過充分開展社區調查,把社區人員管理作為基礎,收到了一家效果。
4.1 大力開展保護區宣傳教育
自然保護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性事業,這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社區各界的大力支持,而獲取公眾支持的有效途徑就是宣傳教育。由于我國的自然保護事業起步較晚,加之美姑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山區,人們對自然保護的意義知之甚少,對自然保護難于理解和認識,特別是在自身的某些利益受到影響時,就容易產生抵觸情緒,激化保護與利用的矛盾,這就必然影響到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為此,保護區通過會議、圖片、幻燈、傳單、辦宣傳欄、保護區知識講座等形式向廣大干部群眾宣傳保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保護區資源、保護區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等,從而逐步引起社會對自然保護的關注,增強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使周邊社區群眾逐漸認識到自然保護工作的重大意義,進而投身到保護事業中來。同時保護區還積極向地方各級政府宣傳保護區建設的意義、保護區建設方針政策、保護區工作內容等知識,使地方各級政府對保護區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而得到理解并主動支持保護區工作,有效地促進了保護區各項工作的開展。
4.2 加強保護區法制建設
2007年通過縣人民政府出臺了《四川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使保護區建設進入法制軌道,同時通過縣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保護區工作會議,學習宣傳貫徹保護區建設有關方針政策,與社區各鄉村層層簽訂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責任書,鼓勵社區各鄉村結合自己的特點,充分結合彝族的傳統畢摩文化(如“克毒瓦毒”活動)訂立保護區管理的鄉、村規民約,收到了較好效果。
4.3 開展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對薪柴的消耗
針對社區群眾使用傳統的“三鍋莊”式火爐,對能源利用率低的特點,保護區積極爭取資金在保護區選擇了距離保護區較近,薪柴消耗量大的3個村莊進行節柴灶試點建設,先后共建設137口雙眼節柴灶,既解決了社區居民砍柴越來越遠,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實際困難,又節約了能源,保護了森林資源,同時也進一步改進了社區衛生條件,村民也十分滿意。同時保護區結合節柴灶建設驗收,組織社區居民開展了節柴灶建設宣傳活動,通過組織現場檢驗節柴效果來宣傳發動更多社區群眾推廣使用節柴灶,宣傳保護區管理知識,收到了較好效果。
4.4 幫助社區發展替代生計
為解決保護區生計,保護區先后從WWF爭取項目和資金,在社區充分開展社會經濟基線調查、中藥材市場營銷調查和生計項目調查的基礎上,組織村民代表到社區發展項目開展較好的地方進行項目建設考察及中藥材種植培訓,幫助社區提高項目管理能力和藥材種植技能,為社區替代生計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向社區爭取了部分小額基金貸款項目,在社區發展卵葉韭種植試點,開展蜜蜂養殖和生態豬養殖技術培訓、組織建立保護區生態養殖協會,為社區提供飼料加工設備,幫助社區維修道路,解決社區居民的實際困難,幫助社區發展生產。通過一系列社區發展項目的開展,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理解,也進一步緩解了社區與保護區的關系。
4.5 開展社區捐資助學活動
保護區在社區建設中,根據實際情況,積極幫助社區學校建設,幫助社區維修學校設施,為社區學生購置必要的書包、作業本、鉛筆、書籍等學習用具,同時在作業本、書包上印制有關保護區建設的相關知識,既減輕了學生家長購買文具的經濟負擔,又向廣大學生宣傳了保護區知識;另外還通過保護區與有關大學開展科研合作的機會,組織中央民族大學在保護區開展教學實習的師生,向保護區周邊學生開展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愛護衛生等知識講座,幫助社區學生從小樹立環境意識和保護意識,并通過活動的開展來進一步開闊視野,了解外面更多信息。
4.6 吸收部分村民參加保護區工作
2009年初,保護區管理局從社區聘請有一定文化基礎,愿意從事保護事業的人員6人,經過一定培訓后充實到基層保護站,主要從事保護區宣傳、資源保護、保護區巡護等工作。由于他們來自當地社區,了解當地文化和生活習慣,熟悉民族語言,通過他們的工作,可讓社區居民對保護區工作更加容易理解和支持。
5 解決保護區與社區矛盾的建議
目前,保護區在社區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與社區關系得到了一定緩解,但由于剛剛起步,還需在今后的工作中結合當地實際,在充分考慮社區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管理,不斷探索和研究,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5.1 建立和完善社區共管機制
(1)在保護區管理局設立專門的社區管理科室,專門負責社區工作,協調處理社區關系,幫助社區發展;
(2)完善社區環境宣傳、資源保護、藥材采集等方面的共管委員會,成員可根據實際,吸收當地村組干部、學校教師、彝族家支頭人等分別參加。對各共管委員會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明確各共管委員會及成員的職責任務,并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平等協商相關事宜,把社區與保護區緊密結合,共同實現自然保護的目的。
5.2 制定和完善保護區管理的相關制度
保護區周邊全為彝族群眾,為加強對保護區的資源保護和管理以及藥材采集等,采用與彝族傳統習俗和畢摩文化相結合,以村或鄉為單位,組織訂立保護區資源保護管理的村規民約及藥材持續采集管理制度,以共同遵守,促進資源保護。
5.3 扶持和引導社區經濟發展
歸根結底,社區的經濟水平是對保護的根本壓力,要想提高社區居民的保護意識,必須首先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在充分調查和了解社區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扶持和引導社區的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改變對資源依賴型的傳統生產方式,引導社區群眾充分利用高山地區無污染等特點發展生態農業,生產具有較高價值的綠色食品,以提高單位土地面積上的價值;提倡對農林產品的深加工,在同樣資源采收的基礎上擴大產品的收益;強化管理,提高勞動效率,使社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潤率;引進技術、人才、資金,協助社區提高生產力水平。同時要加強同縣扶貧辦的聯系,爭取將更多的扶貧資金和項目向保護區周邊社區傾斜。
5.4 引導社區居民開展牲畜圈養
改變牲畜敞放習慣,實行生態養殖和圈養,一方面可以防止牲畜啃咬樹木和踐踏草皮植被,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人為活動,解決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有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美姑縣委政府提倡大力發展畜牧業,已把種草養畜作為政府的一件大事。保護區可選擇一定的養殖戶,先行開展牲畜圈養試點,在取得明顯效益的前提下進行全面推廣,逐步改變牲畜敞放的傳統養殖習慣,減少牲畜對植被的破壞。
5.5 加強社區能源建設,減少社區薪柴消耗
保護區周邊有5000余戶村民,若全部使用節柴灶,每年至少可減少薪柴12500t,相當于節約木材1.25萬m3。要積極爭取資金,幫助社區大力推廣節柴灶,在有條件的地方試點建設沼氣池,或推廣新的能源;同時在至今沒有通電的地方幫助發展小水電,解決社區居民照明和收看電視所需能源,并通過電視了解更多信息,開闊視野。
5.6 開展社區居民技能培訓,引導剩余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
保護區周邊剩余勞動力較多,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缺乏打工技能,因而每年外出務工人員較少,即使已走出去人員,也因缺乏工作技能,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打工收入低。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與相關部門配合,組織開展社區剩余勞動力打工技能培訓,幫助社區剩余勞動力在閑暇時間外出務工,一方面可增加經濟收入,改善生活狀況,同時可減小他們進入林區的機會,減少對保護區資源的破壞,進而起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本文參考引用了一些內部資料,分別是:①《美姑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報告》,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2003;
②《美姑縣2008年統計年鑒》,美姑縣統計局,2009;
中圖分類號 S79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5-0214-02
Resource Situatio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Bamboo in Ningguo City
LI Gui-shu
(State-owned Hule Farm of Ningguo City in Anhui Province,Ningguo Anhui 242300)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tuation of Ningguo City and natural conditions,resourc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bamboo forest were introduced. The feasible high-yield managem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bamboo forest in Ningguo City were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bamboo.
Key words bamboo forest;resource;high-yield;cultivation technology;Ningguo Anhui
寧國市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天目山北麓,東臨蘇杭,西靠黃山,連接皖、浙2個省7個縣市,是皖南山區的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沖,市域面積2 487 km2,總人口38萬人,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安徽省各縣(市)首位,是我國最具經濟活力的縣(市)之一。山核桃、元竹、青梅、銀杏面積和產量居安徽省首位,毛竹林面積位于全省前列,竹筍干肉厚色美、脆嫩爽口,享有“中國山核桃之鄉”和“中國元竹之鄉”稱號。現有林地18.3萬hm2,森林覆蓋率達67.1%,以元竹、雷竹、毛竹和山核桃為主的大宗生態農產品開發已形成規模,早筍、筍干、生梅、高山茶、銀杏、板栗、香菇、木耳、水果、中藥材以及高山蔬菜產量高、品種豐富。
自然條件方面,寧國市位于屬天目山和黃山余脈交錯形成的皖南山地丘陵區,地處皖南山區西北側,西南屬黃山余脈,東南為天目山系,地勢向北傾斜,南高北低,東西山川起伏,地形由丘陵(高丘、低丘)、低山及陡峭的中山地形組成。境內山勢巍峨,綿延起伏,重巒疊翠,氣勢雄偉,溝谷幽深,山坡陡峭,平均海拔300~500 m,1 000 m以上的山峰20座,800~1 000 m的高峰59座,均坐落在東南至西南部,最高峰為龍王山,高度為1 587 m,地勢最低點為北部港口鎮,海拔僅40 m。境內有東津、西津、中津3條主干河流,呈扇狀北流,并在市區東北部河瀝溪附近交匯形成水陽江源,水能資源豐富。山地土壤以黃紅壤和紅壤性扁砂土為主,少量砂壤,偏酸性;水稻土以扁石泥田為主,保肥保水能力強,肥力中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4 ℃,年降水量1 400 mm,日照時數2 038 h,無霜期232 d,平均風速2.1 m/s。
1 寧國市毛竹林資源概況
寧國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是“中國竹子之鄉”,竹類資源豐富,竹林是寧國市分布最為廣泛的森林植被群落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全市竹林總面積4.5萬hm2,占林地總面積的22.8%,其中毛竹2.8萬hm2,元竹0.8萬hm2,筍用竹0.9萬hm2。年產毛竹材1 100萬株(立竹量6 500萬株)、元竹材5萬t、鮮筍5萬t、筍干0.4萬t,竹業一產年產值2.58億元,竹業總產值7.16億元。
各鄉鎮毛竹林資源分布與特點為:霞西鎮毛竹林逾5 000 hm2,森林覆蓋率高達90%,是典型的生態農業大鎮,毛竹蓄積量位居全市第一,茶葉、山核桃、元竹產量居全市前列,通過營建毛竹特色加工園,建立“種植戶+粗加工企業+毛竹精加工企業”的毛竹產業發展模式;仙霞鎮毛竹逾4 000 hm2,以培育毛竹材用林為主,大力推行毛竹林標準化生產技術,平均收入超過1.5萬元/hm2,已形成早筍、茶葉、青梅、山核桃、蠶桑、毛竹、杉木等七大農林產品基地,僅毛竹一項產量達25~50 t的有10戶、50~150 t的有7戶,其中石河村、虹龍村、上門村毛竹林面積均在800 hm2以上;萬家鄉毛竹逾4 000 hm2,其中云山村毛竹等逾2 000 hm2,大龍村毛竹、筍干竹等1 300 hm2;寧墩鎮毛竹林逾2 000 hm2;梅林鎮毛竹林逾2 000 hm2;甲路鎮毛竹林逾2 000 hm2;胡樂鎮毛竹林逾2 000 hm2,其中霞鄉村逾800 hm2,青龍村600 hm2,胡樂村逾400 hm2;方塘鄉毛竹、元竹產業發展迅速,實現每年戶增666.7 m2經濟林目標,毛竹林面積達1 000 hm2以上;云梯畬族鄉毛竹林逾800 hm2;竹峰辦事處大力實施以發展毛竹林為主的“千萬工程”,高起點、高標準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每年以營造200 hm2毛竹林速度遞增;其他鄉鎮或街道辦事處毛竹林為300~500 hm2不等。
寧國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毛竹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相關文件,以大力發展毛竹產業作為“興林富民”的突破口,推行《毛竹材用林豐產技術標準》《無公害竹筍》等系列技術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實施低產林改造、竹林墾覆與豐產配套技術,新建毛竹筍材兩用林2 700 hm2,重點培育毛竹、元竹、筍用竹、天目早竹等7 000 hm2四大特色竹林豐產經營示范基地,強力推進竹峰萬畝毛竹示范區建設,加快3 300 hm2筍竹兩用林生態經營示范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竹林科學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基本形成種植、加工、研發、營銷等分工合理,配套完善的毛竹產業體系,逐步建成全市以毛竹為重要特色的竹材生產和供應基地,已形成東部雷竹筍用竹、中部元竹和西南部毛竹三大區域塊狀特色竹林基地,其中發展1 000 hm2以上毛竹林鄉鎮10個。
2 寧國市毛竹林豐產管理培育技術
2.1 建立毛竹林豐產結構
建立“密、大、齊、高、低、勻”毛竹林豐產結構,適當增加立竹密度,為3 000~3 750株/hm2;粗度大,平均胸徑9~11 cm;大小整齊,林相一致,整齊度大于7;葉面指數達7~10,增加葉的光合面積;平均年齡低,形成4~7年的青壯齡結構;結構分布均勻,均勻度4~5。
2.2 加強竹林土壤墾覆
在護筍養竹、科學疏筍、防治病蟲害基礎上,通過深翻林地,將林內的樹蔸、竹伐蔸和老竹鞭挖除,疏松土壤,為竹鞭孕筍長竹創造良好的延伸空間[1-2]。分全墾、帶墾和塊狀墾覆方式,全墾適用于坡度30°以下較為平緩竹林地,帶墾分2~3年完成全林墾覆,適用于坡度大于30°的竹林地,塊墾是在陡坡地僅挖除林內的樹蔸、竹伐蔸和石塊。可在新竹完成抽枝長葉后的7―8月進行夏季墾覆,或在出筍大年的冬季實施墾覆,冬季墾覆可結合挖冬筍同時進行。墾覆松土的深度30~40 cm,應及時將樹蔸、竹伐蔸和發黑、發褐的老竹鞭清除。山地竹林墾覆忌淺鋤,防止造成“跳鞭”和水土流失。
2.3 加強毛竹林水分管理
毛竹的整個生長季都需要水分,為確保毛竹林實現高產、穩產,需保證水分的供應。有條件的可修造集水池和滴灌管道,引水灌溉竹園,同時應注意對低洼積水的竹林及時排澇[3-4]。
2.4 科學配方施肥
針對竹林土壤退化,采取竹林土樣集中送檢,經專業檢測后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建立“專家―技術員―農民科技輔導員―示范戶”科技推廣體系,指導示范戶科學施肥。一般在挖筍和墾復松土作業時,開槽深施或施入筍穴,施入秸稈、青草、廄肥、糞肥等有機肥量為150 t/hm2左右。材用林施入化學肥料通常選擇竹林出筍小年的6―9月,筍用林或筍竹兩用林施用化肥在6―9月。施肥方式有撒施、帶施、穴施、伐篼施等,多采用帶狀、半環溝或穴施的集中施肥方法,施后隨即覆土壓實。毛竹林施用氮磷鉀肥料能顯著提高竹材產量,優化施肥配比為尿素500 kg/hm2+磷酸鈣250 kg/hm2+氯化鉀100 kg/hm2,三要素比例為N∶P2O5∶K2O=1.0∶0.1∶0.6。
2.5 防范野豬為害竹筍
在初冬或竹筍未出土前在地面上撒施立本凈或森泰顆粒藥劑,或在生長竹筍外殼噴灑吡蟲啉或功夫菊酯,既可驅逐野豬,又能防治病蟲害,還能清除林地雜草,可謂一舉多得;夜深時用蚊香每隔一小段掛上1只鞭炮,把蚊香懸掛在能防潮的樹枝上,然后點燃蚊香,每隔一段時間,會發出脆竹聲,使得野豬聞到蚊香的氣味和受到鞭炮聲驚嚇后不來侵擾;在野豬經常出沒要道,在離地面30 cm的地方用刺、鐵絲或繩藤,沿莊稼地和林地周邊圍成一圈以阻攔野豬;用豬下水特別是豬毛堆放在野豬經常出沒處來驅趕野豬,敲鑼打鼓或樹立稻草人也能恐嚇野豬;建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可標本兼治。
2.6 竹林災后清理與復壯
根據彎曲、折斷、破裂、翻蔸等不同竹株受害類型特點,采取科學的竹林清理方式,進行斬梢和竹林清理,對彎曲竹宜盡量保留,對梢部斷裂竹如斷裂部位高可砍去梢部,對翻蔸竹、劈裂竹可全竹砍伐[5-6]。清理宜在筍期以后進行。在積雪凍雨初期和化雪初期,對交通方便地區的竹林,盡快組織斬梢,即將竹株梢部斬去,留枝15盤左右。對于嚴重妨礙交通或竹林管理的少量翻蔸竹、劈裂竹可在雪停后即進行砍伐。同時采取蔸內施肥、限期禁筍、及時防治病蟲害和限額采伐等技術措施,為災后毛竹林恢復林相、復壯更新和提高生產力奠定基礎[7-8]。
3 參考文獻
[1] 黃成林.安徽省寧國縣竹種資源及其利用[J].貴州林業科技,1989(3):15-19.
[2] 黃麗琳.寧國市元竹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211-212.
[3] 張培新.“中國竹鄉”竹產業考察報告[J].竹子研究匯刊,2009(3):5-8,13.
[4] 陳興福.毛竹培育與利用[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5] 周芳純.毛竹稈形結構的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1(1):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