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科普工作計劃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05 00:55: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科普工作計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村科普工作計劃

篇(1)

接到“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任務后,我們立即成立了扶綏縣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協調領導小組,由縣委分管科協的副書記任組長,政府聯系科協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科協主席、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縣科技局以及各鄉鎮一名分管領導(科協主席)為成員,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科協,由縣科協主席擔任辦公室主任,縣科協副主席擔任副主任,成員從縣科協干部中抽出,在協調領導小組的指揮下負責具體工作的實施。

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施情況

1、元月10至12日,縣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對“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中所擬在十一個鄉鎮建立的科普活動站進行場地選址。即整合各鄉鎮原有的文化站,成立科普活動站,單獨騰空1—2間場地面積在40—60㎡作為科普活動室。

2、在村級制作科普宣傳欄。128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共131塊,擬整合現有的村委會村務公開欄,基本為磚墻結構,有擋雨裝置。

3、村級落實兼職管理員1名,由村委、居委會定工干部兼任。

現各村已配有科普員一名。

4、目前已購置電視機(29吋)11臺,影碟機11臺;定做閱覽臺(桌)250張,方頭櫈500個。

三、前期經費投入

縣財政已落實配套經費3萬元,這批經費已安排購置電視機、影碟機、制作閱覽臺、方頭櫈等。

四、問題和建議

篇(2)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科普惠農興村計劃”,促進朝陽區現代農業發展,繁榮鄉村旅游,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壯大農村科普服務隊伍,助力首都新農村建設。

在“十一五”期間,利用“以獎代補、獎補結合”的方式,每年評比、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有較強區域示范作用的、輻射性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村科普致富帶頭人、農業科技服務專家、專業技術指導員等先進集體和個人。

(二)實施原則

1、統一標準,公平競爭。凡符合推薦范圍和條件的集體和個人均可申報,全區統一評審標準,公平評比、公平競爭。

2、差額評選,擇優支持。各地區辦事處、各相關單位按照評審標準和辦法,對五類項目進行報審。區級專家評審組從各地區辦事處和相關單位的推薦名單中擇優評審,確定給予獎勵的名單。

3、以獎代補,獎補結合。安排專項資金,對評選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開展科普惠農活動,進行經費補助和獎勵。獎補資金主要用于獎勵和補助先進集體和個人購置科普資料和設備,以及面向農民和農村青少年開展培訓講座、展覽、引進推廣新技術和新品張等農村科普活動的支出。

4、兩級表彰,雙向支持。獲得區級表彰的集體和個人,可以獲得區財政支持;同時,區科協、區財政局將評選出的區級先進集體和個人向市科協推薦,參加全市的評選表彰。

二、推薦范圍和條件

(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推薦范圍:正式登記并通過年檢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推薦條件:

組織機構健全、產權明晰、遵紀守法、管理規范;會員農戶在100戶以上,擁有一項或多項適用技術,在科學普及、技術推廣、協會管理方面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會員年均純收入高于本區縣農民年均純收入20%以上;在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成效顯著,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二)農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薦范圍:經市、區(縣)科協正式批準命名的農村科普示范基地

推薦條件:

有明確的科普工作規劃和年度任務目標;具有綜合標準的科普活動場所和科普設施;開展科普活動經常化,每年受益群眾1000人次以上;推廣的實用技術基本形成產業化優勢,在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能方面,得到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和好評。

(三)農村科普致富帶頭人

推薦范圍:長期面向廣大農民開展科普工作,為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依靠科技為農民致富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村科普帶頭人和科普志愿者。

推薦條件:

在農村開展科普工作連續3年以上;在組織開展農村科普工作和依靠科技帶領農民致富增收,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和專業技能方面,能夠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得到當地農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四)農業科技服務專家

推薦范圍:長期致力于服務“三農”,為農業生產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農村面貌改變提供技術支撐,并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

推薦條件:

服務“三農”工作連續2年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相關科技項目促使農民增收致富,或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受到當地農民的廣泛贊譽。

(五)專業技術指導員

推薦范圍:長期在農村專業技術服務第一線,對農民日常的農業生產給予全面、及時、具體的指導的區縣、鄉鎮專業技術人員。

推薦條件:

在基層開展專業技術服務工作3年以上;與服務對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并在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生產技能水平以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方面成績顯著。

三、實施程序

(一)每年6月下旬,區科協下發評審通知。

(二)各地區辦事處、各相關單位按照通知精神,通過區域的主要媒體廣泛宣傳,向政府機關、社會組織和廣大農民公開評審信息,凡符合條件的組織和個人,均可申報。同時,根據推薦條件及區域特點,參考相關部門和專家意見,在本地區、本單位公示10天,廣泛征求意見;公示期滿無異議的,由各地區辦事處、各相關單位在7月30日前,將推薦名單和相關材料上報區科協。

(三)組成區級專家評審組,對上報項目進行評審。評審期間對上報項目進行隨機抽查,如發現有弄虛作假等情況,取消該項目3年內參評資格,并減少所在地區或部門下一年度參評數額。評選結果在區級媒體公示10天,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授予年度“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和年度“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四)區科協將組織專家對年度“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和“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個人”進行工作檢查。

(五)對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和補助,并于次年年初將獎勵經費劃撥到各地區辦事處和相關單位。

(六)各地區辦事處和相關單位于次年10月初對獲獎勵項目進行檢查,并于10月15日前對項目驗收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上報區科協。區科協、區財政局在次年10月20日前后對獲獎項目進行驗收。市科協、市財政局在次年年底前對項目進行驗收。

四、有關要求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是貫徹黨的十六屆全會精神,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各地區辦事處和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推薦優秀組織和個人參評,保證計劃順利實施。

(二)廣泛宣傳,正確引導

受表彰的“朝陽區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和“朝陽區科普惠農先進個人”是廣大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科普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區科協將把對優秀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農村科普帶頭人評比篩選過程與普及科技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朝陽政務網、朝陽科普網、《朝陽報》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先進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村基層科普組織和科普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激發廣大農民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農村科普工作。

(三)客觀公正,加強監督

篇(3)

以黨的一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以展觀為統領,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南寧市科學技術進步若干意見》為基礎;以貫徹落實《南寧市“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南寧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為重點;以“加強民生科技,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原則,在縣科普工作聯席主議制度的統籌安排和統一部署下,突出主題活動,加強科普創新,培育科普品牌,努力開創我縣科普工作新局面,為建設和諧XX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以改善民生、提高全面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為主要目標。著重抓好科普進農村行動,全面提高廣大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抓好科普進機關行動,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公務員的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三、主要任務

年,我縣的科普工作繼續是以“加強民和科技,共建和諧社會”這一主題,開展科普進農村、科普進機關行動。

(一)抓好科普進社區行動

分別于一月、五月、十月在全縣開展“兒童免疫宣傳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無煙日”、“艾滋病宣傳日”、“世界結核病防治日”、“碘缺乏病防治日”宣傳活動,進行健康教育。

(二)抓好科普進農村行動。

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科普進農村行動,繼續開展“八桂先鋒行”“服務質量萬里行”,做好衛生下鄉工作,每月開展工作達1次以上。

篇(4)

二、主要任務

(一)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導扶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科技攻關。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同時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二)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做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重點抓好以科普手段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文明生態村建設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進一步創新農村科普方法和手段,推進農村科普工作。大力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示范推廣和實用技術培訓,以此來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圍繞《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落實,抓好科普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按照〈〈綱要〉〉落實的實施方案,抓好組織協調和宣傳發動工作,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到〈〈綱要〉〉的貫徹實施中來,努力在社會形成一種重學習、提素質、促和諧的氛圍。

三、重點工作

按照圍繞中心,結合實際,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2009年的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積極推進信息產業基地重點項目建設。

目前,該項目已列入省重點項目并爭取到150畝用地指標。下一步將協助項目單位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1、辦理后續用地相關手續;2、完善報批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辦理規劃部門的相關手續,3、做好進場施工前的相關準備工作;4、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必要的項目配套設施建設;5、繼續爭取剩余的土地指標。6、全力爭取該項目在2009年3?4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二)學習貫徹和落實黨的*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技特派員活動為載體,組織實施好科技服務“三農”工作。

一是繼續組織實施好“科技特派員”活動,抓好現有科技特派員的年度考核和日常管理,以此為抓手,抓好農村實用技術示范推廣普及和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加強農業實用技術成果的引進推廣示范。引進推廣農、林、菜、觀賞植物等優良品種,進一步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三是引進推廣設施栽培、節水灌溉,無公害生產等技術,同時積極發展農副產品貯藏保鮮和深加工技術,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三)加強為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1、對企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在申請上級科技計劃立項、爭取上級在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

2、抓好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評審的組織推薦工作,逐步提高我區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3、落實上級科技政策,組織申報年度科技進步獎和*年度獲得專利權的專利權人申報省、市專利局的專利申請補助資金,同時研究制定我區專利申請補助政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開展技術創新,促進自主創新,不斷提高科技進步水平。

(四)加強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1、抓好“林地食用菌栽培”示范項目推廣。依托集發農業專業技術協會重點搞好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積極開展與廊坊農林科學院的技術合作,推進食用菌菌棒生產企業的建設,引進菌棒生產技術和設備,同時考慮引進食用菌烘干深加工設備,解決好食用菌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后的系列服務,采取“公司+協會+基地+農戶”模式,進行產業化生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2、繼續推進花卉苗木基地建設。支持和幫助基地引進花卉苗木新品種,為我區綠化提供技術支撐。

(五)加強科協科普工作,促進全區人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

1、積極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的落實。調整區《綱要》落實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結合上級科協會議精神的宣傳貫徹,研究制訂2009年度落實《綱要》的工作計劃,并按計劃抓好落實。

2、搞好“科技宣傳周”和“全國科普日”集中科普宣傳活動,采取組織上街集中宣傳,舉辦科普講座,利用科普櫥窗和科普畫廊等手段,大力宣傳普及科技知識;

3、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采取趕科普大集,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技術指導,發放科技宣傳資料等措施,把最新實用技術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引導廣大農民走依靠科技致富之路。

4、加強科普組織和人員隊伍建設。探索在農村和社區進行“一站一欄一員”建設。

5、抓好科普示范體系建設。努力培育一批科普示范鎮街、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基地和示范戶,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推進科普工作深入開展。

四、保障措施

篇(5)

省科協科普部全體同志在2009年工作中,在省科協黨組的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 圍繞省科協年度工作目標和部門工作計劃積極開展工作,認真履行職責,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一、2009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2、積極組織開展抗擊雪凝災害活動。自1月13日開始,我省遭遇了50年來最嚴重的雨雪冰凍天氣,成為受災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為了全力抗擊雪凝災害,科普部參加了省科協赴災區調研組,及時向中國科協上報了全省科協系統受災情況,爭取了中國科協救災撥款100萬元,省科協又追加10萬元,全部撥付基層,并翻印了《農村低溫冰雪災害生產自救手冊》2萬冊下發,幫助廣大農民開展生產自救。 4、組織實施科技致富“二傳手”培訓工程。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促進農村勞動力技能和科學素質的提高,為農村經濟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省科協決定從2009年至2012年組織實施《科技致富“二傳手”培訓工程》項目,制定了《科技致富“二傳手”培訓工程》實施方案和項目管理辦法,于4月1日下發了《關于組織實施〈科技致富“二傳手”培訓工〉程的通知》(黔科協發普字[2009]58號),組織各市(州、地)及縣(市、區)科協申報。全省有10個單位獲批,開展此項工作,省科協共撥付培訓資金50萬元。 6、組織申報科技扶貧項目。5月5日下發了《關于申報2009年貴州省科協科技扶貧項目的通知》(黔科協發普字[2009]78號)和《貴州省2009年度科技扶貧項目指南》。要求各地于6月15日前認真組織申報。對申報項目進行認真評審后,評出資助項目29項,資助項目經費32.5萬元。

7、組織開展全省科普工作表彰工作。為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普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激勵和動員各級科協組織和社會力量積極開展科普工作,科普部制定了《貴州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辦法》(試行),于5月8日印發了《關于開展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的通知》(黔科協發普字[2009]82號),決定從2009年開始組織開展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確定了以長期工作在第一線基層單位和個人為推薦對象。共表彰先進集體50個,先進個人80名。5月22日,科普部下發了《關于推薦中國農函大先進分校、先進工作者的通知》,組織推薦了1個農函大先進分校和5個先進工作者,上報中國科協農函大,參加評選表彰。共2頁,當前第1頁12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中心,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目標,以鄉鎮成教中心學校為依托,積極開展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各級教育(成教)、科協等部門的合力優勢,整合、開發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公共服務資源并實現共享利用,搭建農民科技培訓的社會化服務平臺,建立適應建設新農村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長效服務機制,推動“科技下鄉進村”的經常化、制度化,為培養新農民、建設新農村積極貢獻力量。

二、目標任務

按照“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共享資源、農民受益”的思路,在進一步完善農村成人教育縣(市)區、鄉(鎮)、村三級辦學網絡體系的同時。“十一五”期間要在全市鄉鎮成教中心學校創建30至40處科普服務站,使其成為提高農民科學素質、推動農村文明建設、具有示范輻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鄉鎮科普服務站創建標準和條件

鄉鎮科普服務站是指在縣(市)區教育(成教)局、科協等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的具體指導下,依托鄉鎮成教中心學校資源優勢,承擔科技培訓、示范推廣、信息交流、科普宣傳等多項任務的鄉鎮農民科普教育基地。

創建鄉鎮科普服務站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民科普教育培訓、科技推廣和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工作,并賦予其對農民科普教育工作具有組織、協調和督導的職能;

2、鄉鎮科普服務站依托的鄉鎮成教中心學校應當是已通過教育示范鄉鎮驗收或者達到市級示范性標準的鄉鎮成教中心學校,與本鄉鎮農業、科技、科協、水利、林業以及本區域的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部門有長期密切的聯系,在教育培訓、示范推廣、信息服務等方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3、能較好地利用黨員遠程教育、中小學信息教育等農村遠程教育資源開展農民教育培訓,并能根據當地農村和農民的需求,采用多種形式及時搜集和傳播有關資料信息,將

科普服務站辦成開放式、實用性的農民科普服務中心;

4、能較好地為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村辦化技術學校提供指導服務,所轄村(居)能較好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科普教育培訓工作;

5、能及時主動地根據當地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和農民對科技教育培訓的需求,提供針對性、實用性很強的教育培訓計劃。

6、有較健全的規章制度和較完整的教育培訓和活動管理檔案;

7、積極組織開展農村各類實用的教育培訓和科技推廣工作,提高農民科學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效果顯著;農民年均參訓率30%以上。

四、組織實施

1、整合資源,構建平臺。各縣(市)區教育(成教)局、科協要根據創建鄉鎮科普服務站的基本條件,結合本地實際和有關鄉鎮黨委、政府的意見,提出本縣(市)區建設鄉鎮科普服務站的工作計劃和方案,分別報市教育局、市科協審定。同時進入各縣(市)區擬定范圍的申報科普服務站的鄉鎮成教中心學校要填報《創建鄉鎮科普服務站申報表》,并按規定要求,上報有關部門審定。經審定后的鄉鎮科普服務站由市教育局、市科協統一授牌。

2、建立隊伍,完善機制。建立一支穩定的農業科普專家師資隊伍,構建完善適應建設新農村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長效服務機制,是推進鄉鎮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為此,市里將由市科協牽頭,充分發揮市、縣(市)區兩級科協的統籌協調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省、市、縣(市)區農業科研院所,特別是當地農業科技人才的優勢,動員協調社會各界力量,通過志愿服務和有償服務兩條途徑,在每個縣(市)區建立1個相對穩定的農業科普專家服務團,以確保鄉鎮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3、搞好調研,按需施教。鄉鎮成教中心學校(鄉鎮科普服務站)要經常深入農村農民,認真搞好調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掌握當地農民對科普教育培訓最迫切的需求項目以及村辦農民文化技術學校(業校)開展農民科普教育培訓、科技推廣的情況。要根據當地農村農民的需求,逐年制定切實可行的年度科普教育計劃,填寫《農民教育培訓計劃安排表》,并于每年的1月底前分別報所在縣(市)區教育(成教)局和科協;同時,做好相關教育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各縣(市)區教育(成教)局、科協根據基層提供的教育培訓計劃,要認真做好協調銜接工作,按計劃科學選派專家師資深入指定鄉鎮農村,免費為農村農民提供講座、咨詢、現場指導等多形式、多內容的教育培訓項目。

五、保障措施

1、機制保障。為確保全市鄉鎮科普服務站創建工作的順利實施,成立由市教育局、市科協等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縣(市)區、鄉(鎮)兩級政府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同時建議各級政府將該項工作列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建立落實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必要的組織、協調、督導制度,充分發揮各部門的整體優勢,切實在全市建立起農科教結合、城鄉互動共同推進新型農民教育培養的長效服務機制。

篇(7)

一、根據我縣產業發展思路和部門科普職能,積極組織申報和實施科普項目 二、加強農村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科技培訓是縣科協的主要工作,在人少、經費少、任務重的情況下,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整合資源,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短期及“農函大”培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科學養雞及預防、科學養豬及飼料配方、核桃嫁接、種植重樓、當歸、秦艽、羊肚菌、蔬菜種植、糕點制作等九個專業的農村實用技術短期培訓28期,受訓人員5050人次。舉辦了蔬菜種植、獸醫、核桃嫁接、葡萄種植、小型農機具維修、養豬、養禽、養蜂、畜產品加工、養牛、農家經營、服裝剪裁、中草藥種植、食用菌種植等14個專業16期農函大培訓,招收學員490名。培訓結束后,統一安排考試考評,考試合格率達98。超額完成了培訓任務。在培訓當中,縣科協聘請縣級科技部門退休的老專家,長期從事農村科技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村組授課,強化縣鄉科技人員與農民群眾的聯系,提高科技服務的實效性,為今后組建縣級“科技服務工作隊”奠定基礎。在培訓的方式上,我們采取了以圍繞所實施的科技項目開展培訓為主,以農民生產生活急待解決的技術需求開展培訓為主等方式,把參訓人員直接帶到田間地頭,帶到果園里,帶到豬(牛)圈旁,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很直觀地結合起來授課,用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的道理為農民解決經常碰到的又一時難以解決的農業技術問題,用最簡單的辦法,最低廉的費用,解決最實際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三、加強科技宣傳,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科技文化素質 四、加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學會工作發展,努力探索為科技工作者服務方法 學會作為科協的基層組織,是科協聯系和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載體。目前我縣共有3個縣級學會,縣科協結合年度科普任務和科普項目的實施,加強了對相關學會的聯系和溝通,求得業務主管部門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以各自部門的業務工作為平臺,發揮技術專長,

完成工作任務,實現科技支撐經濟的目標。年內,先后從農學會等抽調科技人員配合縣科協開展科普宣傳和農民培訓工作,發揮了科普工作主力軍的作用。一年來,縣級學會基本上做到了按照章程辦會,發揮了科技人員應有的作用。但學會工作仍然是我縣科協工作的薄弱環節,很多

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科協具有“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職能,是科技工作者之家。為加強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體現黨委政府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關心,縣科協計劃在2009年元旦前對各行各業科技人員中的業務骨干、貢獻突出或特殊崗位勤奮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進行走訪慰問,征求他們對全縣科技事業發展的呼聲和建議,并及時向縣委政府做好匯報。

五、認真開展其它各項工作

(一)根據縣委的部署安排,認真抓好本部門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扎實開展各階段的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活動任務。

(二)黨風廉政工作。根據“黨風廉政目標責任”,由黨支部負責組織黨員及全體干部職工堅持學習制度,經常性開展廉政教育,并將學習教育情況及時向紀委作了匯報。

(三)組織全體職工學習了《××縣人民政府行政執法量化考核責任書》、《2009年××縣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和行業目標管理責任狀》、《××縣縣級機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創建“平安縣”目標管理責任書》以及《安全生產責任書》等相關要求的學習內容并安排專人負責。

六、存在的問題

(一)科普項目少,投入力度不夠。雖然,州縣兩級的科普投入逐年有了增加,解決了科普工作中的很多具體困難,但依靠每年累計投入才十來萬元的經費,實現一個貧困地區勞動者科技素養提升和各種先進技術的引進推廣難度大。

(二)科協作為“科技工作者之家”,發動科技工作者發揮作用、調動工作積極性做得不夠好,成效不夠明顯。

(三)科協很多工作面向基層、面向農村,下鄉次數多,急需解決一名駕駛員編制。

(四)科普工作涉及內容廣泛,對科協機關干部職工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高,需進一步加強理論、業務知識學習,以提高業務水平和辦事能力。

七、2012年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強化科普組織體系建設,增強科協服務功能。結合“科普惠農興村計劃”,抓好鄉、村兩級的組織體系建設。爭取形成“以基地為中心,以協會為依托,以鄉(鎮)科協為主體,以科技示范戶為重點”的農村科普網絡。

(二)加強與各部門的團結協作,進一步做好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工作。明確各部門的工作目標任務,使實施《剛要》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密切配合,扎實工作,推動社會形成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

(三)協同有關部門,開展好各種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公眾科技意識。

(四)以服務“三農”為重點,扎實開展科技培訓工作。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科技需求,開展好“農函大”培訓和各種短期實用技術培訓。

(五)加強學會、農技協的發展與管理。圍繞我縣產業培植思路和農村產業發展狀況,發展一批在農村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專業技術協會,同時要做好原有各種農技協的鞏固和提升工作,使他們充分發揮帶動全縣農村經濟的中堅力量作用;加強縣級學會的管理,以切實可行的制度來落實管理,從建章立制入手,從經常性的活動入手,讓學會工作步入正常化的軌道,引導學會工作健康發展。完善縣級科技人才信息庫,動員科技人員積極在有關刊物及新聞媒體上發表刊登科普作品,開展學術交流,反映科普工作情況。

(六)積極開展農村科技示范推廣、科技扶貧活動。申報和實施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科普示范村”等科普項目。以實施科技項目為契機,強化各鄉各村科普陣地、基地建設,提高農村科普功能。

(七)積極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繼續開展科普示范學校、“大手拉小手”等科技傳播活動。

篇(8)

一、創建名額

按照“廣泛發動、分層指導、階段推進”的原則,到2010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要達到800個左右,約占全國縣級行政區劃總數的30%左右。第三批創建工作計劃總名額200個左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依據總體計劃安排本地第三批創建名額。

二、創建周期

第三批創建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到2007年8月結束。

三、創建依據

開展創建工作的主要依據是中國科協下發的《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創建標準》和《全國科普示范城區工作標準》(科協辦發普字〔2004〕16號)。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各縣、市、區參加創建工作。以農業和農村人口為主的縣、市、區參照示范縣創建標準執行;農業和農村人口比例較小的縣、市、區參照示范城區工作標準執行。同時,各地可結合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積極探索符合統籌城鄉發展要求的創建工作內容和標準。

四、中國科協的指導和服務

1.培訓與經驗交流。對創建單位科協骨干進行培訓,并定期組織經驗交流活動。中國科協將在科協公務網()上設立《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專欄,搭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交流的平臺。各創建單位可通過該網站反饋和交流創建過程中的工作信息。

2.提供科普宣傳資料。根據中國科協年度科普宣傳重點內容,定期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及創建單位免費提供科普掛圖;為開辦《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的縣電視臺免費提供科普聲像節目。

3.組織實施科普項目。近期,中國科協將通過項目管理的方式,在有關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以及參與創建單位中組織實施“會會協作”項目(涉農學會與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結對子)、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技培訓項目、《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推廣項目等,以此引導和推動各地的科普工作。

4.定期組織開展科普示范縣(市、區)效果評估和檢查監督工作。

五、創建期間重點工作

1.根據本地科普工作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組織編制《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方案》,并將科普工作納入本縣(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當中,納入黨政部門目標管理責任考核范圍,推動科普工作制度化。

2.按照上級科協工作部署,積極開展有關科普活動,實施相關科普項目。要重點圍繞宣傳科學發展觀,組織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開展各類科普宣傳活動;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在當地的貫徹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教進社區”等重要科普活動;努力爭取在縣(市、區)電視臺開播《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實施“會會協作”項目,積極扶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加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的輻射和帶動能力。

六、創建申報

為了鼓勵更多的縣(市、區)參與創建活動,創建活動將采取“廣泛發動,自愿參與,制定標準,總結檢查,動態管理”的方式。在申請創建階段,不分配參加創建單位的名額。

(一)申報條件

創建單位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創建單位應為縣級行政單位(包括縣、縣級市、市轄區)。

2.當地黨政主要領導重視科普工作,能夠按照《科普法》的要求積極開展經常性的科普工作。

3.科普工作具有區域代表性和特色,對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生態發展具有明顯的示范和輻射作用。

4.有專門的科普機構和科普隊伍。

(二)申報程序

1.符合申報條件的縣(市、區)由當地黨委或政府提出創建申請,組織制定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方案,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代表中國科協對創建單位的資格進行審查后,提出推薦意見,報中國科協備案。

3.中國科協對各地的創建申請進行正式批復。申報截止日期為2005年7月30日。

(三)申報材料和接受申報

1.申報材料應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的審查推薦意見,縣(市、區)黨委政府的申請創建報告,縣(市、區)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工作方案(編制指南見附件)。

2.接收申報材料的單位是中國科普研究所。

篇(9)

以“五有一化” (有工作人員、有辦事場地、有工作計劃、有工作經費、搭建黨建和科協建設區域化工作平臺)為抓手,推進“科普惠民社區行動計劃”四級聯創和黨建帶科協建設工作。截至目前,烏魯木齊市共676個社區全部加入創建行列。通過建立健全街道、社區科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辦事機構,實現科普工作有機構;開展“站欄員”建設,建立具備科普、宣傳、培訓、咨詢和服務等基本功能的服務站,在街道、社區建設科普畫廊、科普櫥窗,直接面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實現科普工作有固定場所;積極動員組織學校、學會、科普機構、科技團體、科普場館、大眾傳媒、企事業單位的專業人才組成的科普志愿者隊伍,實現科普工作有專兼職人員;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城市社區科普活動,開展科普進社區、進學校、進機關、進農村等“十進”活動,實現科普工作經常性、群眾性、參與性;搭建黨建和科協建設區域化工作平臺,實現黨建工作與科協建設互促互進,科協工作為黨建工作增光添彩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聯合促創新

在重點發揮好各級科協組織工作優勢的同時,烏魯木齊市充分調動全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成員單位和社會各界力量,發揮大科普、大協作的宣傳優勢,優化科普工作的宣傳環境,與成員單位簽訂了《烏魯木齊市貫徹,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協議書》,完善共建共享機制。同時,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團體、科普場館、媒體機構、科普基地等先進設施、人才資源、場館資源等,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8個單位榮獲全國、自治區、市、區“科普惠民社區行動計劃”先進(示范)單位,獲得獎補資金363萬元。高新區(新市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天山區、水磨溝區對創建的科普惠民先進(示范)社區獎補資金實行1:1配套,落實獎補資金百萬余元,極大地調動了社區創建工作的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基層科協創建工作的大力開展。

三是以示范促創新

針對烏魯木齊大城市、小郊區的特點,市科協在所轄七區一縣的烏魯木齊縣、達坂城區、米東區深入推進“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并實現了“四級聯創”。通過以點帶面、榜樣示范的做法,“三級公示四級聯創”的評選方式,成效顯著,在發展農業產業經濟,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群眾科學素質,加快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步伐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07年至今,已有41個單位和22名個人分別獲得國家、自治區、市級、區(縣)級“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累計獲得獎補資金396.6萬元。同時,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實現了四級聯創,烏魯木齊市和各相關區縣也設立了專項經費開展本市、本區縣的表彰獎補活動,配套專項經費100余萬元。

篇(10)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成立了藤縣經貿局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五人組成,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分別擔任正副組長。同時,制定了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職責。領導小組成員分工負責,按照實施方案的目標任務、時間要求完成各項創建工作,并及時收集整理好本單位的科普工作材料,上報縣創建辦。

二、進一步組織開展科普學習教育宣傳活動,提高思想認識

通過一系列的科普學習宣傳活動,學習了有關文件資料、科普知識,增強了企業干部職工的科普意識,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三、抓好企業自我創新,儲備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企業的成長、壯大離不開技術改造,地區經濟的發展、繁榮也離不開技術改造,這是為改革開放20多年的實踐所證明了的客觀事實。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認真抓好企業自我創新,做好當前面上的企業改造工作,信息,提供服務,協助企業做好技改融資,今年11月份為佳源公司爭取到上級經濟發展補助貼息資金60萬元,為企業更好地開展技術改造解決了資金緊缺的問題。工業企業投入技改資金4000萬元,完成年計劃的400。

同時,抓好科普示范體系建設,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主要圍繞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以擴大生產規模,延長產業鏈為突破口,不斷整合資源,推廣實用新技術示范。比如,產品加工新技術有藤縣華南鈦合金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鈦鐵合金和含氟精細化工產品項目;企業技改新技術有藤縣雅照鈦白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造紙、化纖鈦白粉項目和梧州佳源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顏料鈦白粉項目。其中,佳源公司投入800萬元進行技改擴建,以最快的速度轉產目前市場前景看好的顏料鈦白,從而使企業飛速發展,1-11月該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8258.4萬元,同比增46;銷售收入8242.6萬元,同比增46。

四、科普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結合,有力地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先進科技成果能較快地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今年1-11月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70741萬元,同比增長56;銷售收入162252萬元,同比增長60;工業增加值52651萬元,同比增長57;實現稅金4940萬元,同比增長81;利潤總額7309萬元,同比增長70。

五、加強干部職工的學習培訓,提升人員綜合素質

積極組織協調對二層單位、廠礦企業干部職工有計劃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適用技術、管理、商貿、市場經濟知識等內容的短期培訓,今年已累計開辦培訓班和知識講座8期,培訓了各類技術骨干人員1220人(次)。各單位自身也積極組織科普學習培訓,鼓勵干部職工自學深造,如藤縣金茂公司開辦了科技、安全知識等培訓班6期,人數460人(次),新廠一期工程邀請來自上海的專家3人上技術課,學習人數達1000人(次)。

六、抓好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整合運用社會人力資源

為了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認真抓好科普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添加新鮮“血液”。通過積極宣傳發動,目前已申報注冊中國科普志愿者3人,促進了縣科普志愿服務活動的廣泛開展。

七、抓好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成立了“十月科普大行動和全國科普日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可行的工作方案。9月26日積極組織參與06年藤縣“十月科普大行動和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及大型科普一條街系列活動,與社會群眾面對面宣傳科普知識,發放書本、講義等各種宣傳資料500多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八、抓好企業品牌建設,提升國際品位

積極為企業做好各項服務,支持搞好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創造品牌企業、品牌產品,逐漸形成品牌效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蛋糕。比如,鈦白產業方面目前已有多種產品通過了ISO9001:20__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其中“藤茂”牌二氧化鈦顏料BA01-01產品獲得06年度廣西名牌產品稱號,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深受用戶好評。

九、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工作,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上一篇: 綠化養護每周工作計劃 下一篇: 請驗申請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深夜福利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曰韩欧美中文字幕精品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色欧美色国产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