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14 14:56: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職英語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職英語教學論文

篇(1)

(二)創新教學策略,注重實踐能力培養

“以行業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以真實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是旅游英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教學理念,因而教師應多利用學生對身邊本土文化的了解使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和實踐中來。從而實現了學習與工作的一體化,實踐學習與理論學習的融合,讓學生親身經歷完整的典型工作過程。通過在真實工作情境中的實踐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自己對工作的認識和經驗,從而獲得綜合職業能力,滿足學生個人全面發展的需要。

篇(2)

2以服務為宗旨的高職外貿英語教學改革具體措施和建議

2.1加強教材建設

在短期內,采取使用開放式教材的辦法。選擇這種教材,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于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學生也能在明確學習重點以后進一步的進行思考,同時老師可以推薦一些參考的書籍作為輔導資料。有了輔導資料的幫助,學生也能理解一些比較晦澀的詞匯。使用開放式教材能為教學活動增加新鮮的血脈,開放式的教材是緊跟時代潮流的,學生使用這樣的教材可以使他們對于行業動向有更好的了解,同時也縮短教學理論和商業實踐之間的距離。讓教材不單單只是課本,更是一本可以活用的書籍。學生購買參考書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也能在選擇中體會到自我決策的快樂。雖然開放性教材具有眾多的優點但是它也只能在短期內使用。學生和專業要想有好的發展,必須要將教材的編寫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并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穩定使用。

2.2創新教學方法

說到底,外貿英語課程培養的還是具有實際專業技能的學生。介于學科的應用性比較強,學校要將授課的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上,而不是單純的進行理論性教學。雖然我們提倡創新教學方法,但是在許多學校中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在下面聽講,老師在講臺上授課。授課內容也是課本上的東西,沒有什么拓展。老師將課本上的專業術語將的在再自習,也不能提升學生的實際技能。雖然學生對于理論性的知識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知道在什么時候應該用什么樣的理論去處理,但是在語言應用上還有欠缺。沒有將語言的交際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事實證明,如果不在以前的外貿英語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上尋求突破,就很難提升學生的真實水平。有些學校通過實踐發現,如果將學生和老師的位置加以修正,會更加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學生從之前的單純的聽講變成現在的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老師從之前的知識灌輸者變為現在的學生的引導者。這種教學模式的革新,使得老師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在教學方式上選擇更加靈活的方式。

2.3優化教學手段

在過去,老師都喜歡通過在黑板上書寫筆記,學生在下面記錄筆記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外貿英語專業本身的實用性的要求,所以學生要從被動的聽課轉變為主動的思考才行。教師可以通過優化教學手段的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靈活?,F在的多媒體教學也已經在很多學校開始實行起來。老師可以將自己要傳授的課程,通過圖文結合或者是加入音頻和視頻的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PPT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就可以完成這樣的效果。它能縮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知道什么理論應該在什么樣情景去使用。如果在外貿英語的教學中能夠使用多媒體器材的話,就能讓乏味晦澀的語言教學,變的生動起來,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歡樂的課堂中,同時提升實用技能和理論水平。

篇(3)

二、改革職業化的評價機制

推行高職英語教學職業化改革,必須改變現有的考核模式,取諦單純以做卷子為方式,以書本上死記硬背的知識為考試內容的考核現狀。教育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目的,積極推行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一是評價體系多元化。組織學校、相關企業和行業部門等多方參與,其中學校主要負責對課程體系職業化的監管,而相關企業和行業部門對課程體系職業化的評價占主導地位。二是評價內容多樣化。既要看考核結果,更要看考核過程,不僅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看學生運用知識來完成考核的能力。三是評價范圍綜合化。探索將教學與企業崗位應用考核標準統一起來的,好的監控與評價的方式方法,達到學生的校園能力與崗位能力要求相互一致;并且要注意監控和評價結果是否全面合理、客觀公正。

篇(4)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和社會實踐技術應用型人才,任務型職教模式越來越廣泛被采用。任務型教學(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TBLT)強調“做中學”的語言教學方法。所謂“任務”就是“用語言做事”。在“用語言做事”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

任務型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目標:教師或學生給某一任務規定的目標;(2)步驟:學習者完成任務的操作步驟;(3)順序:一任務在任務主線中所處的位置;(4)進度: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5)結果:學生執行任務所產生的結果;(6)學習策略:學習者完成任務所采用的策略;(7)評估:如何評價任務的成功;(8)參與情況:任務是由個人、二人或小組完成的;(9)資源:完成任務所用的材料和資源。

1高職英語貫穿任務教學主線的現實意義

針對中國高校傳統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費時低效”、重知識輸入為主的弊端,貫穿任務教學主線的英語教學的現實意義在于:(1)任務型教學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從“學”的角度設計教學。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體驗、建構、領會、應用語言知識和交際知識,并且發展了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培養了與他人磋商、交流、協調、合作等交際能力。課堂上,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教學環境的設計者、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指導者、監督者和學生發展的促進者。(2)強調“課堂互動”,有利于加強課堂的雙向及多維交流互動,不只是傳遞知識信息的過程,更是理解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過程。在任務型教學中互動不僅是雙向的,而且是多維互動。即信息知識除了以教師為始發點,在師生之間交互傳遞外,其互動走向還是多維的,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互動參與者。(3)強調“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磋商、協調、合作等交際能力。任務型教學重視小組學習,填補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信息差,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還使他們的語言知識結構得到了重構和擴展,促進了語言習得。(4)加強了“課堂學習與課外運用的關聯性”,任務型教學可以將課堂學習有效地延伸到課外。完成課堂交際任務的目的是使學習者有能力完成生活中類似的交際任務。(5)目標具體,針對性強,收效明顯。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僅在運用中學(learningbyusing),而且為了運用而學(learningforusing),它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去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即做各種事情),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語做事的能力)。使學習者學習使用語言而不是純粹學習語言點,而是通過通過交際法手段創造一定的環境,催化語言習得過程。

2任務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確定任務的內容和形式。(1)任務應有明確的語言學習或運用的目標,即任務要有針對性。教師首先要分析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以確定在各教學環節中設計什么類型的任務。例如,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還是筆頭交際能力,還是聽、說、讀、寫的不同技能等等,然后再根據不同的目標來設計相應的任務。

(2)任務應服務于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任務型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不是掌握現成的語言知識點,是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工作中的真實情況相結合,鍛煉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設計的任務既要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更要能促進學生發展語言技能,用英語與人交流,從而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3)任務要以學生的自主性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型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此教師設計的任務不要局限于教材的內容,要給學生以拓展、想象和創新的空間,同時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中心,內容和方式盡量真實,以求得學生的最大參與。另外,任務的結果還要能給學生以成就感,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學習。

(4)任務要有系統性和延續性。所有的任務應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各個階段的任務應該是相互聯系的,必須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規律。各個階段的任務應能銜接起來,形成一個“任務鏈”,層層推進。

(5)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在設計任務時,教師應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設施、任務的實施等有一個全盤的考慮,設計的任務要適合學生水平,在任務中設計好導入或示范,保證學生明白該做什么,如何去做,樹立學生的參與信心。

3任務設置

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將任務設置分為六種。我們可以此為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職業工作的內容,設計出合理、恰當的任務。

(1)列舉型任務,或叫舉例型任務(listing)。這種任務要求學生根據主題或關鍵詞等不同的要求列舉或舉出例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和歸納能力。

(2)整理型任務(sorting)。這種類型的任務要求學生重新整理被故意打亂順序的故事、句子或內容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

(3)比較型任務(comparing)。這類任務要求學生對不同的材料或內容進行比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歸納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4)解決問題型任務(problemsolving)。這類任務要求學生用所學英語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

(5)分享個人經驗型任務(sharingpersonalexperience)。這類任務要求學生講述個人的經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篇(5)

2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1)課前準備階段1)營造合作學習氣氛,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課堂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活動參與度的重要場所”,所以作為英語教師要消除學生英語學習顧慮,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愿意交流,敢于回答問題,樂于討論問題,并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2)合理分組分組是為了確保組內所有成員都有任務可做(收集學習資料,復習所學內容為下次課做準備),讓學生接下來能在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可根據學生性別、興趣、能力和英語水平等主要方面進行合理搭配劃分學習小組;也可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或學習任務隨機進行分組。(2)課堂教學實施階段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激勵互動,促進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1)“小組頭腦風暴”活動。教師首先提出教學任務,讓小組成員集思廣益,圍繞主題提出觀點和看法。要求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參與討論,并發表看法,然后小組把成員的個人想法匯總成一個總的觀點,并進行陳述與展示。例如,在講解RoadSignsandCommuting時,要求每個小組用5~10分鐘的時間對道路交通標志進行列舉,并對本小組有關正確的交通安全知識的認識進行闡述。2)接龍游戲。在接龍游戲中,教師將聽力/閱讀材料分解成片段性的學習材料。從每個小組中抽調1名成員和其他小組中所抽調的人員組成新的學習組,并對同一片段進行討論和學習,當他們覺得能夠讓原小組其他成員傳遞自己那部分信息時,才回到原小組輪流傳遞所學內容。3)尋找問題答案。教師根據主題提出關鍵的或有爭議的內容,要求小組成員一起思考并加以討論,勾起學生興趣。如在講解Health時,教師可提出問題“IsHealthAMajorIssueinYourLife?”要求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并能夠以實例來進行補充說明。4)角色扮演。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現有的教室來模擬場景,也可以假設場景。小組成員在角色扮演過程中要進行分工,各盡其責。善于表達的且不怯場的成員可分配臺詞多的角色,不善言辭的可當幕后制作人。比如在講解RoadSignsandCommuting時,可以讓學生來表演問路環節。5)競賽或游戲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游戲或競賽中來,以活躍課堂氣氛。比如,講解RoadSignsandCommuting時,可以準備一些與交通安全相關的搶答題讓各組來競賽,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確定分數,最后看看每組得分。6)辯論活動。一般是課文內容學完以后就有爭議性的話題來進行辯論。在完成了Health一課的講解后,教師可提出辯題“Whichismoreimportantinyourlife,healthormoney?”讓學生進行辯論。小組成員負責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收集論據,獲取信息。同時還要集中智慧,形成觀點,說服對方。7)小組合作作業。教材上的練習題很多,比如說在講語法練習過程中可以把題目分給各個合作小組來完成。各個小組成員可邊討論邊完成答題,也可單獨完成練習后再進行小組討論,最終確定最佳答案。小組成員沒有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進行啟發,直至得出正確答案,課后教師還可以出一些類似的難題供學生消化。(3)學習評價與課后反思1)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評價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程序,它對合作學習整體的性質和質量都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英語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習內容的多樣性和學生主體的個性化,將多角度、多層次評價方法運用其中。從評價方式上來講,可以采用自評、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和教師總評等方式。教師要重視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指導。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正確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并比較自己與他人的學習思路、方法和效果,從而提高對認識的掌握能力。2)課后反思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以找出問題答案。但是,要想把合作學習順利進行下去,就得不斷總結每次課的成敗,多去聽聽學生的心聲,感受學生的思想。

篇(6)

二、高職英語課堂導入需遵循的原則

(一)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

我們知道,課堂導入的目的就是調動學生情緒,引出教學內容,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課堂導入要有針對性,這里的針對性主要指兩點:一是針對教學內容。教學導入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出正確的教學內容,因此,課堂導入的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要有一定的聯系,能夠在上課伊始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順利地過渡到新內容的學習中去,精神飽滿地參與學習。二是針對學生實際。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基礎和知識架構,因此,教師的課堂導入不能是一成不變的,而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作出具體的改變,進行因材施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課堂導入要有趣味性

正所謂“成功的教學所依賴的不是強制,而是學生對學習濃厚的興趣”。沒有興趣的學習只會扼殺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生只能是被動參與、機械接受。有趣的導入不僅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也能營造活潑寬松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導入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學習Unit3VacationPlans時,圍繞“假期想要去的地方”讓學生展開討論,學生各抒己見,紛紛說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和想去的理由,然后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分析想去的原因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能自然地引出教學內容,還能使學生一直保持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課堂導入要有啟發性

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能力,掌握思考的能力。有效的課堂導入能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投入學習、積極思考,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英語課堂導入必須要具有啟發性的特點,讓學生的大腦得到啟發,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學習Unit8Doyouhavethetimeandthemoney?時,教師先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是時間重要還是金錢重要?然后按照學生的觀點將學生分為兩組,讓每一組的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場景內回答問題,說說自己的理由。這樣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的語法知識,而且對主題有了深入的思考。

(四)課堂導入富有多元性

導入要經常變換,富有多樣性,否則,再好的導入方式長期運用,也會帶給學生單一感和枯燥感,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與參與的動機,這樣的導入同樣是失敗的。同一種導入方式并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具體的教學內容,因此在設計教學導入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具體的教學內容,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與需求,設計多元化的導入,這樣才能帶給學生新鮮感與刺激感,才能在導入階段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從而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1 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語音分辨能力中的運用

語音是學生在聽力過程中首要接受到的信息,掌握準確、有效的信息是辨別單詞、理解聽力內容的關鍵。不少學生在聽力過程中陷于這樣尷尬的境地:在聽的過程中對于對話的內容一知半解,而將文字稿看一遍,其中大意基本都能理解。這主要是因為學生語音分辨能力差,特別是對連讀、弱讀等英語朗讀特殊現象缺乏了解。因此,教師要針對學生這一弱項,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聽力教學,幫助學生矯正語音以及加強他們對單詞的辨別能力。

語音語調的訓練可以先由詞組再到句子,逐一進行鞏固。教師首先可以根據發音過程中的一些特殊現象進行分類,如常用的弱讀、連讀等,以及感嘆句、疑問句等特殊句式的語調。然后在分門別類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個個擊破,使學生熟悉英語發音,提高對英語的敏感度。

如在“連讀”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足夠的(根據具體教學情況而定)存在連讀現象的聽力材料;然后將電影Big Fish中巨人Carl所說的“Go away”一句進行反復播放(由于巨人說話又慢又重,適合學生模仿),要求學生模仿發音,并談一談發音的特點。不難發現,在發音過程中,“Go away”實際上發為。

2 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對照注釋能力中的運用

所謂對照注釋就是將所接收到的聲波信息與貯存在大腦的知識進行漢英語法對照、漢英詞匯意義對照,然后經過翻譯、潤色等一系列步驟后,轉化為學生已知的、熟悉的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既有的詞匯量和語法結構知識是確保學生對照注釋能力的兩個關鍵因素。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網絡技術和多媒體的閃光點,以增強學生的詞匯量以及語法結構知識的積累,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對照注釋能力和英語理解能力。

如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可以將不常見或學生沒有學習過的單詞進行漢語意義的注釋,當然注釋內容需要在鼠標點擊之后才能夠看見。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一下字幕人員的工作,如將一些比較經典的英美電影或電視劇去除字幕,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寫臺詞以及翻譯的任務。在這過程中,具有畫面性的電影、連續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翻譯活動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強化多媒體培養學生對照注釋能力的運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播放器的一些特殊功能,調節聽力材料的語速,從慢到快再到非???,三個層次逐一推進,加快學生由英語信息到漢語信息的轉換,提高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反應能力[2]。

3 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領會記憶能力中的運用

領會記憶能力在聽力過程中尤為關鍵,特別是在比較長的聽力材料中,學生不僅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要注意一些微小的細節,如常見的有數字、地點等。那么如何領會文章中的一些關鍵信息,并將其牢牢記住呢?筆者認為理解西方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價值觀念等對于領會語境、語意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聲波的接受過程中,不排除存在聽不懂的語音,那么有效信息便以跳躍性的一個一個單詞的形式進行呈現。而包括文化背景等在內的經驗知識可以將這些只言片語以聯想的方式進行連貫、補充,另外其對于深化記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3]。

教師在平時的聽力訓練過程中,要注意滲透西方的歷史、文化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如尋求婦女平等是西方一直所關注的話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尋一些“反對婦女歧視、尋求婦女平等”的圖片、文字、影像資料,使學生大致了解婦女解放的歷史歷程。然后,搜集有關于這一類話題的聽力材料以供學生訓練,并要求學生摘錄、記憶在這一話題中經常性出現的單詞或詞組。

4 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猜測推理能力中的運用

生詞是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最為頭疼的問題,一旦陷入生詞的困境中便束手無策。在這一種窘境中,大膽猜測詞義是尋找突破口的唯一途徑。另外,在聽力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分心或沒有聽清個別的單詞,通過聯系上下文以及文章大意自動彌補句子的大致意義,不僅能夠解決生詞的難題,還有助于推測將要聽到的文章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聽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生詞,要求學生大膽地推測。如“The most popular tent sold in Britain is the frame tent with 2 bedrooms and sleeping accommodation for 4 people”一句中,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單詞“accommodation”的意思,但是根據“bedroom”“sleeping”兩個單詞的意義,也大致能猜測出其與“睡覺”“房間”等有關。另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意義相近但用途特別的詞匯或句子,通過讓學生分辨、推測,來提高他們的猜測推理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聽力材料中的一些關鍵詞或關鍵成分省略掉,讓學生根據猜測進行自動彌補。

5 結束語   [提供,第 一論文 網專業寫作教育教學論文和本科畢業 論文以及服 務,歡迎光臨DYlw.nET]

顯然,在信息技術高度滲透于現代生產與生活的現實環境下,多媒體以及網絡技術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影響著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人機互動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進入學生和語言環境,參與語言活動,這對于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其能夠針對學生在詞匯量、語音語調、語法以及語速等方面的不同問題,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及時解決難題,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篇(8)

其次,高職英語教師的引導在網絡環境下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們已經習慣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自主學習能力差,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自主學習。教會學生在面對海量信息的時候學會篩選和提取有效的信息資源,讓他們學會在海量信息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將之運用在學習中,引導他們確定學習目標,以及如何高效學習,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同時,培養學生自我監控和調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充當他們學習的伙伴。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同時也是輔導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教師可以在qq和微信等公共平臺上與學生實時交流,學生有不懂的問題教師及時予以指導,同時,可以在qq群里面共享對學習有利的資源,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提供差別化的指導,加強師生交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在制作課件時也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豐富課程內容。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使學生在合作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和發展。

最后,教師作為人類工程師,更應該積極學習,要有終身學習永不落后的精神,作為有基礎、有思想的成年人,學習能力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只要稍加花費一點功夫,就是一天一個樣,讓學生看到每天變化的教師,讓學生知道學習永無止境,所謂身教勝于言傳。英語教師除了英語專業知識以外,還必須學習和掌握信息技術、計算機等有關方面的知識。要在提高英語專業水平的同時,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建教師教學交流qq群,通過和全國各地的教師交流教學經驗,學習別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資源共享,使自身獲得進步,促進自身的發展。

篇(9)

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走上了擴招的發展之路,擴招推動了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是擴招后教學資源極度緊張;二是生源分布廣,因地區城鄉差異而造成英語水平高低不齊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生源質量參差不齊,致使教學難度加大。倘若教師用同一教學進度和教學手段,對個體差異極大的學生進行同堂教學,必然會導致兩極分化,英語教學質量整體下滑。

眾所周知,20世紀80年代,英語教育質量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英語教學改革已成為高等學校改革的核心,在此情況下,如何減輕擴招給高校帶來的沖擊和壓力,正在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外語教師十分關注和深入研究的課題。高校原來自然分班“齊步走”的教學模式,目前遇到新難題,加上來自邊遠地區的學生英語基礎十分薄弱,聽說能力差,很難跟上正常教學進度。學生之間差異不斷擴大,造成教學起點難確定教學過程難實施教學評價難把握的“三難”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學安排不能搞一刀切,教學進程不能齊步走,分級教學成為解決學生英語水平差異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解決大學英語教學費時間低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實際上,很多高校實行的大規模招生為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

英語分級教學能充分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分別進步。從教學實踐來看,實行因材施教就是針對學習者不同的語言能力、認知風格、動機、態度和性格等個別差異施行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把基礎高低懸殊的學生安排在同一班級,教師難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因材施教,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消”,出現“教師白費力,學生不受益”的尷尬教學局面。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就是本著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及其接受英語知識的潛能,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學生管理制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度、教學活動,在講授、檢測和評估方面充分體現了層次性。因此,分級教學成為安排英語教學的理想選擇。許多高校一直認同分級教學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并積極創造條件實行分級教學,不斷探索和總結分級教學實踐。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無論智力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培養學習積極性,這是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基本要求。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能用同一目標要求學生,用同一方法開展教學工作。

分級教學的具體做法:

(1)根據入學英語測試成績進行分班。入學的第一周對所有新生組織一次摸底測試,試題接近于大學英語四級水平,根據測試結果,按成績分為A,B,C三個教學班實行分級教學。A班適宜英語基礎好的學生;B班適宜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C班適宜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但必須要做到除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不同外,讓每個學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

(2)根據不同目標及學生需求調整英語教學課時和教學安排。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的前提下,課程教學中,基礎好的班級可以縮短教學時數、充實教學內容;基礎薄弱的班級可以延長教學時數、降低教學難度、適當補習中學課程。形成強勢少補、弱勢多補的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3)根據不同班級制定英語教學目標和要求。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如A班可以加大聽說訓練;B班應熟練鞏固已學的內容;C班基礎相對薄弱,大力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加強重點輔導。

(4)根據分級情況合理配備教師。實行英語分級教學后,要安排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講授大學英語教程,聽說課適當由外教來承擔。英語分級教學可以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并為基礎好的同學學習和接觸更高層次的知識創造了條件。

(5)根據英語期末統考成績進行級別調整。在英語分級教學中,每學期根據期末考試成績重新分班。英語成績進步的學生可以升班,成績退步的學生必須降班,不存在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的“優等生”和“差等生”。這種淘汰和上升的制度可以讓學生有危機感和保班意識,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能力,并且給所有學生創造平等競爭、平等求學的機會。為保證英語考試分級的公平、公正、可比性,英語期末考試所有的課程應采取同一命題、同一標準。

篇(10)

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符合高職學生英語基礎不同的根本要求

高職學生進校的高考英語分數差異性很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英語基礎還可以,有些學生的英語基礎不行;有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有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方法還沒有完全掌握。對于英語水平差異如此大的學生群體,按傳統的分班模式進行大班教學,必定造成費時低效的現象,極大地束縛教師“有效”課堂的實現。所以,對英語基礎水平不同的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是可以的,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針對英語基礎不同的學生,這樣就能逐步提升高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2)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論

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對于學生的單獨性差異不是很重視,用一樣的課表,用一樣的教學目標,用一樣的教學方面和模式。在教育實踐中老師們發現由于環境、先天遺傳、學生本身的實踐等因素,學生之間存在多方面的差異,所以教師的教學應注意分析每個人的特點,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我國古代的教育學家就提倡按照學生的個體差異來實施教學,這種思想理論一直影響著我國當代的教育模式。按照學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對知識理解能力的不同,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講解,讓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身的基礎和特點來學習知識和掌握技巧。

分層教學的實施

按照以對于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分析可以得出,此刻進行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是勢在必行。那么,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具體是如何實施的?總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對象的分層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自自身的需求和目標,讓有一樣的需求和目標的學生在一起學習,這樣更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他們自己的要求。讓英語基礎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有機會提升自己英語水平的機會,把自己的能力和積極性發揮到最大;讓基礎水平相對差一些的學生有機會提高自己英語知識的薄弱方面。在進行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步驟中,要是老師覺得某些學生不能適應所在的分層教學班級,可以對其班級調整,原則上按照高層次現低層次進行調整。學習對象的分層對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來說,極大促進了高職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高職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2)目標分層

按照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可以對高職學生分為提高班和普通班的學生,對他們的教學目標必須要有一致性。提高班的要求比普通班的要高。只有正確地設計教學目標,兩個層次的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引下,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英語的分層教學是對于設定的目標而進行的分層,而不是為了分層而分層的。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對他們進行不同的分層后,就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和目標,讓他們更好地在分完的層次上進行學習,在原有的基礎水平上慢慢提高,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設計教學目標是根據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來完成的,必須讓各個層次的學生經過分層后都能提高英語基礎水平,這就要求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

(3)教材、教學內容的分層

高職英語教材對高職英語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合適的高職英語教材對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起到一種正確的導向作用,為學生熟練掌握英語技能安排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能夠對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李曉華,2006)每一本課本或者教學設計內容都表現了自身的教學思想、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都有相適應的需求人群。不同的學生不會都滿足于同一種教材或者教學內容。選擇課本和教學設計是非常關鍵的,對于高職老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要根據不同老師的授課方式、教學方式和教學目的等因素。根據學生基礎水平的不同,使用難度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上課,這更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

(4)評估分層

上一篇: 十四五解讀 下一篇: 教育部師德師風十不準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在线120秒观看视频日本大片 | 日韩AV一在线不卡免费 | 亚洲性爱AV免费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