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6 00:55: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手機消費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a)-0139-02
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集通訊、娛樂、社交、購物等多種強大功能于一體的“第五媒體”――手機,手機以其便攜、快捷、私密的特點滿足了年輕一代對海量信息和廣泛社交的追求,高職學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自覺性不高、自律性較差、容易沉迷娛樂等特點,自然容易被手機所控制,從而影響學習效果、身心健康和價值觀念,甚至導致因無法控制自己而過度依賴使用手機的“手機依賴癥”。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已經成為擺在高職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該文基于對棗莊職業學院高職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成因,并提出可行性對策,為引導高職學生提高媒介素養、克服手機依賴、建立正確價值觀提供借鑒。
1 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
該次問卷調查對象為棗莊職業學院高職學生,共發放問卷480份,收回有效問卷443份,其中男生42.3%,女生57.7%,一年級37.1%,二年級32.4%,三年級30.5%。問卷設計包括學生個人信息、常用手機功能、使用手機時間及頻率、上課使用手機時間及原因、手機依賴程度等30個問題。443份有效問卷數據顯示,高職學生手機擁有率達100%,上網普及率達98.2%。從問卷結果分析,高職學生主要使用手機的交友聊天、影音娛樂、閱讀小說、獲取資訊、撰寫微博、網絡游戲等功能。其中QQ、微信等社交軟件的使用率最高,達到91.7%,電話、短信等通訊功能排在第二、三位,游戲功能排在第四位,達34.7%,排在后面的分別是影音娛樂(27.8%)、資訊獲取(25.2%)和閱讀小說(19.7%)。上課時間出現過看手機行為的達到99.4%,上課經常看手機的有32.3%。男生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的占男生總數的37.4%,女生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的占女生總數的29.8%。大一學生有28.1%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大二學生有33.7%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大三學生有43.1%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傾向。
手機在高職學生中100%的擁有率,和手機上網功能的普及說明手機已成為高職學生的必需品。社交軟件的高使用率反映了當代高職學生孤獨又躲避正面社交、從眾又特立獨行、叛逆又渴望被接納認可的心理特點。上課看手機形成習慣說明手機已經對高職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調查結果顯示,男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要大于女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攀升。
2 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分析
2.1 社會原因
20世紀7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梅爾文?德弗勒和大眾傳播社會學家桑德拉?鮑爾-洛基奇提出的“媒介依賴”理論認為:社會環境存在的變動和沖突越多,個人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越多,不確定性促使人們搜尋多種信息來了解社會生活正在發生些什么。[1]當前正處于信息爆炸時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個人越來越依靠大眾新媒體來獲取資訊和進行自我社會定位。同時,海量信息使人們應接不暇,造成了社會普遍存在的“快餐文化”和“淺閱讀”現象,“茗香書韻”的節奏已經遠遠趕不上人們奔忙的腳步,手機讓人們可以見縫插針地獲取資訊、娛樂放松和交友溝通,這是任何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2.2 主觀原因
高職學生作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信息篩選能力較差的青年一代,在海量信息面前既歡呼雀躍又無所適從,他們享受著信息技術帶來的社交新途徑、視聽新感覺、購物新理念,卻容易在虛擬的手機世界里荒廢了青春、迷失了自我。
首先,手機媒體減少了他們的孤獨感。劉紅和王洪禮研究發現,孤獨感可能會增加大學生的手機依賴傾向。[2]王相英研究發現,孤獨水平與手機成癮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孤獨感在手機成癮與人格特質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3]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不是名牌大學里的“天之驕子”,多數從小因為學習成績一般而存在自卑心理,越自卑就越孤獨,越渴望被認可。但是自卑的心態讓部分同學對現實社交有一種排斥心態,而手機社交軟件的廣泛性、主動性、私密性既滿足了他們交往的需求,又巧妙隱藏了他們的自卑,讓他們在虛擬世界里找到了自信。
其次,手機媒體讓他們由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傳播者。新媒體時代,每個人、每部手機都是一個“自媒體”,自媒體使得學生從“旁觀者”陡然轉變成新聞“當事人”,他們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他們生活的境況,甚至構建自己的社交網絡。[4]他們在發表評論、撰寫微博、維護個人空間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自我表達的快樂,而當這種自我表達有人“點贊”或引來圍觀時,則能給他們帶來無限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最后,手機媒體迎合了他們對娛樂的需求。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在課業之外,比較廉價的娛樂方式就是玩手機,手機網絡的虛擬世界幾乎涵蓋了他們所有對娛樂的需求,對他們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和控制力,需要付出腦力勞動的、相對被動的學習則顯得有些枯燥乏味。
2.3 客觀原因
現在的職業院校幾乎做到了全網絡覆蓋,為學生隨時隨地上網提供了便利條件,餐廳里、教室里甚至廁所里,隨處可見“低頭族”和“拇指族”的身影。
有些職業院校的社團活動流于形式、缺乏新意,許多活動的開展都是配合上級精神,學生沒有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發揮能動性,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部分高職教師由于沒有升學率的壓力,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研究探索不夠,幾十年一本教案念下來,課堂沒有吸引力,學生參與度不夠,又有少數教師對學生管理失之于寬,對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不聞不問,甚至在課堂上接打電話,導致學生很難將全部精力放在課堂上,總是受到手機的干擾,甚至直接用玩手機代替上課。
3 高職院校應對學生手機依賴的對策探索
調查表明,對手機媒體的依賴已經成為影響高職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成才的首要因素,引導高職學生正確對待手機媒體、處理好學習和娛樂的關系已經成為當前的迫切問題。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建議。
(1)利用手機平臺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高職學生缺乏信息判斷和篩選能力,容易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引導而對社會感到失望,甚至是自我放棄、隨波逐流。高職院校在利用思想政治課堂、心理健康教育和各種社團活動加強對學生價值觀引導的同時,要充分利用手機媒體這一便利平臺,開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發起微話題,舉行微訪談,制作微課堂,利用微視頻、微電影、微文本、圖片、手機報等形式引導學生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青春正能量。棗莊職業學院近年來開通了“棗莊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和“青青棗職”兩個微信公眾平臺。“棗莊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從學院層面權威信息,傳播學院形象。“青青棗職”面向全體學生,輔助團學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兩個微信公眾平臺都有專業的師生創作團隊,內容新穎,形式活潑,關注度和影響力與日俱增,成為廣大師生的重要精神家園。
(2)利用手機延伸課堂教學內容。有的高職院校利用屏蔽儀、“手機收納袋”等方法約束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行為,但技術的進步是把雙刃劍,在屏蔽掉手機信號的同時也屏蔽掉了一個巨大的網絡知識寶庫,而且這種強制性的做法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筆者認為,可以為課堂規定一定的“手機松綁時間”,比如:小組討論或“頭腦風暴”等課堂活動時,允許同學們參考手機拓展自己的思路。課前通過“預習導航”設置預習內容,引導同學們利用手機網絡的搜索功能解決學習中的困惑,提高同學們的學習主動性,將手機由“學習天敵”變為輔助學習的好幫手。每門學科可以開通微信公眾平臺,大家可以利用微信討論問題,也可以查看相關的圖片視頻、學術論文和科普資料。
(3)用“活力課堂”激發學生課堂興趣和專注力。近年來,棗莊職業學院在教學改革方面不斷探索,吸收先進的職業教育理論,結合學生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突出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打造出做、學、教、賽“四位一體”課堂教學模式,這一模式突破了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動手操作和展開競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這可以說是引導學生克服手機依賴、重回課堂的成功案例,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學院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有趣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不再因為上課無聊而依賴手機。
有人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隨著新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各種功能強大的APP讓手機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控制力,手機依賴已成為新媒體時代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關于高職學生手機依賴現象的研究涉及到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教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有責任繼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對策,去拯救這在手機屏幕前“垮掉的一代”。
參考文獻
[1] S.J. Ball-Rokeach,M. L. DeFleur,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Media Effects[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3).
引言
科技發展帶來了電子產品成本的不斷降低和功能的不斷豐富,而智能手機正是目前電子產品消費中最熱門的類別之一。目前看來,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完全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因是除了最基本的通信功能之外,智能手機還具備上網、游戲、實時支付等多種功能。這些特點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青睞,伴隨著智能手機在青少年群體中普及率的不斷升高,也出現了一系列過度使用手機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往往是手機依賴的危險信號,可能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功能造成損害。
目前,青年人大都使用手機,這不是某個國家所特有的現象,而是全球性的。不同國家的許多研究均表明,青少年的手機依賴或成癮比例超過30%。發生手機依賴比率的不同與調查研究所使用的調查工具以及診斷標準的差異有直接關系,而不可否認的是青年人發生手機依賴的概率較高。逐漸地,手機變成了人們的一種的生活方式,手機功能的不斷發展在某些方面便利了我們的生產生活,然而,換個角度來看,手機依賴現象正在擴散,其過度使用勢必對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課堂上,手機擾亂了課堂秩序,影響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手機溝通也慢慢替代了面對面的言語交流。
手機使用過度不利身心健康,并造成很多的心理問題,影響個體的社會功能。手機依賴已是需要社會群體廣泛了解的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之一。
一、手機依賴的概念界定
關于手機依賴,現在世界各國都沒有形成一致的概念界定與診斷標準,許多國內外研究人員從各個方面界定了手機依賴的概念。
國外的研究中,一部分研究人員強調其心理特征。Lee發現,約有73%被調查者表示手機不在或是手機關機都會使他們躁動不安;還有Katherine的研究表明,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心情會因手機沒電關機變得焦慮不安;這些強調的是依賴的戒斷癥狀。另一部分研究者則更加重視其行為特征,Bianchi與Phillips表示大部分手機依賴者在使用手機時一般都很難自控,在工作時常會因為手機而不能集中精力,也因此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爭吵;Merlo 認為,手機依賴者往往會重復查看短信和語音信箱,每過一會就想翻看手機有無未接電話和新消息。
英國相關的研究機構 You Gov在2008年對手機用戶展開一次實驗,研究顯示部分用戶會在信號不好的的情況下產生恐懼心理,他們用“無手機焦慮癥”來對這類人進行描述。自此,手機依賴不僅僅只是一種過度行為,而開始關注其造成的不良后果。
Toda等人(2009)進行了行為依賴(Behavioral Dependence)與身體依賴(Physical Dependence)的相關研究,對手機依賴定義為過于沉溺于手機以及簡短的渴望使用移動電話。
Sanjay等人(2010)從無手機狀態來對其進行定義。他們認為手機依賴是指無手機狀態的焦慮癥,害怕沒有手機來獲得與他人的聯系。如果一個人在沒有手機信號或者手機沒電的情況下,變得焦慮不安,嚴重影響了個體的生活,那就表明他可能有手機依賴癥。
國內研究人員在對手機依賴的定義界定上存在兩種不一樣觀點:
第一種觀點表示,手機依賴就是一類在行動上的“過度使用”。有精神科醫生認為,由于手機的使用造成的人們生活和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的現象就可以叫做“手機依賴”。此種觀點側重于濫用手機會帶來的消極后果。
第二種觀點則表示,依賴屬于一類“成癮行為”。從心理學上來看,成癮行為(addictive behaviors)是指對通過刺激中樞神經進而產生的的愛好以及習慣。成癮的定義源于藥物成癮,表示人們無法控制自己對某類行為或藥物的需要,即使清楚這種藥物或行為會嚴重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卻還是不能自制,這是心理疾病的一類[1]。
手機依賴其實就是一種技術成癮,是人機交互的行為成癮,它既可能是有負面影響的,也可能是正面的,而且其還可以促進成癮的形成以及加強成癮性。師建國等將手機依賴定義為某個個體由于手機的使用而產生的行動上無法自控,并且身心與社會功能都被破壞的癡迷狀態[2]。韓登亮與齊志斐則這樣界定手機依賴,因使用手機過度而使得使用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極不舒服的病狀叫做手機依賴[3]。手機成癮是手機使用者在行為上的表現,而在心理上,他們會因此出現不適,表現為焦慮或者不安,在生理反應上嚴重者還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胃腸功能失調等癥狀。
二、手機依賴的測量
在國外的研究當中,對手機依賴的測量的研究已經十分豐富,并取得一些成果。Woong 在Horvath的電視成癮量表的基礎上對手機成癮相關的心理理論加以探索,其表示手機依賴主要有下面這些維度:無節制行為、耐久性、耗費時間、戒斷性、減少行為、取代其它活動和繼續使用情況[4]。
Phillips同Bianchi于社會控制方面來對手機依賴加以探索,建構出包含無法自控的需要、焦慮、戒斷反應、工作效率低下這四個維度的理論。Billieu與 Rochat則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表示之前所編的量表中手機問題的說明并不全面,而且正常使用與問題使用之間沒有很明顯的界限;為此他們編制了一份《手機問題使用問卷》(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Questionnaire,PMPUQ),該問卷包含30個項目,通過對手機問題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驗證剖析之后總結出此問題的4個維度:超限使用、危險使用、財經問題和依賴癥狀。
Louis Leung(2007)編制了成癮指數量表(Cell phone addiction index scale)包含失控性、戒斷性、退避性、低效性,量表共包含17個項目,采用五級評分。Koo編制的《手機依賴量表》以韓國青少年為被試群體(Cell Phone Addiction Scale),共有20個項目,此量表的三個維度分別是:強迫性、戒斷反應和社會功能失調。由此按照量表的分值把青少年由輕到重分為普通使用者、過分使用者和依賴者。
雖然國外研究已經編制了不少關于手機依賴的量表以用于其測量,但因為社會環境及文化的不同,大多不能直接應用于我國國內的研究,因此,許多研究者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手機依賴測量的本土化研究。
依據現有的行為成癮與物質依賴性的有關資料,徐華與吳玄娜等(2008)在個案訪談與前測的基礎上,調查了300名在校大學生后編制了《大學生手機依賴問卷》,其涵蓋了生理反應、戒斷性、耐受性、社會功能這4個維度[5]。師建國根據臨床經歷,以《網絡成癮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為基石制作一份關于手機依賴的分析診斷量表,其涵蓋了九個方面,當表現達到5個方面或更多時表示為依賴(師建國,2009)[2]。而韓文娟等人(2011),通過訪談和發放開放式調查問卷獲得大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結合國內高校生的心理及生活發展情況,在國內外研究基礎上,使用自編項目及改編量表中相關的項目完成了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編制[6]。
三、手機依賴的影響因素
1.人格
國內外關于手機依賴的研究均表明人格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Igarashi,Takait和Yoshida認為外向性和神經質可能是理解病理性手機使用的重要途徑。外向的個體是由于強烈的與同伴交流或建立新的潛在關系的渴望而不斷使用導致手機依賴,而高神經質的個體是在害怕被拒絕或者對關系維持感到的焦慮的推動下,選擇通過使用手機獲得其尋找安全感的訴求。Phillips和Butt相關研究說明低嚴謹性的個人傾向于發更多的短信,會造成使用手機的頻率增加。其他一些研究也有類似的結論。
黃海與余莉研究表明,手機依賴組在神經質及開放性的得分比非依賴組的高,而在宜人性同嚴謹性方面得到的結果正好相反,并且研究表明人格因子同手機依賴之間有相當明顯的相關性。肖小琴、洪艷萍表示人格特質同手機依賴兩者有著直接的關聯,經研究確實表明精神質同手機依賴是成正比的;經過回歸線性分析,發現在很大程度上手機依賴能夠預測精神質[7]。劉勇等的相關探究發現,盡責性、外傾性、神經質對手機依賴同有促進作用,研究還發現個體的神經質與外傾性可以預測個體對手機依賴的程度。王歡的研究發現手機依賴者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與嚴謹性得分要顯著低于無手機依賴者,手機依賴與神經質有顯著正相關關系[8]。
2.心理社會因素
相關探索表明青少年運用手機主要目的是為得到3方面的滿足:社會、自我以及現實滿足。Walsh,White,Cox與Young在2008年的研究發現,自我認同、內群體規范、歸屬的需要以及自尊都會對青少年手機依賴產生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使用手機者的年齡越小,越有可能會產生行為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經濟窘迫、不安全駕駛等。青少年往往通過外在符號來表現自身的特性以獲得自我認同,比如用手機鈴音來展示自身的與眾不同,用手機的品牌來表現自身的經濟地位或者把手機使用頻率當做展現社交能力的表現等等。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自我認同高的人在手機使用水平上更高。當手機使用者通過手機建立及加深人際交往時,那些沒有手機的人會自動化的使用手機以獲得進入內群體的權利。
社交焦慮在手機依賴影響因素當中扮演者一個很重要的的變量。患有社交焦慮癥狀的
個體對人際關系更敏感。這類患者在與他人交往時會常常對社交情況及社交行為產生焦慮,潛意識地認為自身的言行會讓自身難堪,他們可能更愿將手機作為面對面情境的一種替代品來與他人聯系從而減輕焦慮。如果焦慮癥狀得不到控制的話,他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在手機上并形成依賴。Ha,Chin和Park 等(2008)研究表明,過度使用手機的個體有更高的人際性焦慮或社交孤立感。王歡等研究表明,有手機依賴的個體的神經質、社交焦慮得分顯著高于無手機依賴的個體。
四、小結
根據上文所提及的種種研究能夠發現,手機依賴的相關研究已引起了廣泛關注并得出了許多豐富的研究結論。可從另一方面看來,關于手機依賴還有很多方面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第一,手機依賴的概念界定與診斷并未有一致標準。第二,從手機依賴的測量來看,大部分的測量工具是按照物質成癮的理論來進行問卷設計,沒有從手機依賴的獨特性出發,所以其測量效度可能值得商榷。第三,有關人格特質這個因素在手機依賴這一問題上的影響大小也僅僅限于相關研究的層面,沒有形成完備的理論;同時缺少實驗研究的證據支持。第四,研究對象比較單一,以往的研究大多以青少年做為被研究人群,缺少其他年齡段的相關對比研究。最后,未來研究方向應側重于手機這個依賴介質的獨特性,即手機與其他的依賴介質的區別,這正是現有研究的不足。
綜上所述,未來的手機依賴研究可以從手機依賴的獨特性出發,進一步探討不同年齡群體的手機依賴狀況與特點,進一步豐富手機依賴領域的相關研究,建立完善的手機依賴理論,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干預矯正建議。
參考文獻:
[1]陳彥君.手機依賴的研究進程及構想.[J].社會心理學.2013,28(7),790~793.
[2]師建國,手機依賴綜合征.[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9,19(2):138~139
[3]韓登亮,齊志斐.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心理學探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4]Woong Ki Park.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J].Korean society Journalism&Communication Studies,2003,47:250-281
[5]徐華,吳玄娜,蘭彥婷,陳英和(2008):大學生手機依賴量表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6(1),26~27.
隨著3G移動通信技術、無線網絡的發展,手機已不再是簡單的“接打電話,收發信息”工具,它可以瀏覽網頁、收聽音樂、觀看視頻、照相錄像……,智能化應用領域日益廣泛,比如網上購物、網上付費、網上診療、網上視頻、網上閱讀、網上辦公、網上游戲……。在圖書館信息服務中,近幾年也得到廣泛應用,主要體現為移動閱讀。所謂移動閱讀是圖書館在移動互聯環境下開展內容服務的重要方式,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發展的主流趨勢[1]。有些館已開展了館藏資源查詢續借、部分數據庫的全文閱讀;瀏覽圖書館新聞、通知;定制推送等互聯網上開展的業務,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均可以實現。各館開展此業務的時間不同,應用程度也不同。讀者作為服務對象,目前對這方面知識的了解、使用情況和需求可為圖書館開展此項服務提供一定的依據,為此我們課題組通過研究、討論,印制了千份調查表并且在2012年底開展了《讀者移動閱讀現在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當時我們僅利用12月14日晚19:00~21:00時間段,隨機抽取了來閱覽室的讀者,請他們如實填寫此表,其間大一至大三學生較多(大四學生忙于考研復習,不方便打攪),有少量研究生和教師也參加了我們的活動,當晚發放問卷800份,收回800份,其中有效問卷794份,作為在校生為主要閱讀群體的調查,具有一定得代表性,對問卷的統計匯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滿足了我們的需要。接受調查者中教師有9人,大一學生135人,大二學生235人,大三學生334人,大四學生77人,研究生4人。
1.調查結果分析
1.1讀者使用的手機支持網絡閱讀和終端下載,且喜歡手機閱讀
使用有閱讀功能手機的讀者696人,占到總數的88%,且80%的讀者有閱讀習慣。讀者普遍認為:手機上網方便、快捷。調查顯示:直接使用手機聯網閱讀方便、快捷224人;使用終端下載閱讀、節省流量317人,不使用手機閱讀的105人。
近兩年智能手機應用越來越豐富,購機成本越來越接近大眾消費水平,運營商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吸引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智能手機。大學生對于新技術有好奇心,摸索快,易于接受,所以近90%的學生手機支持網絡閱讀。
大學生普遍認為飯后、課間等碎片時間快速地在網上瀏覽一下,既打發了時間,又了解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有的學生躺在床上也要玩一會兒手機。
1.2移動終端設備總類多,易于攜帶,上網方式多樣性為移動閱讀提供方便條件
1.3 你喜歡手機閱讀還是傳統閱讀,你認為手機閱讀會取代傳統閱讀嗎?
高等學校中讀者不同于其他讀者,有較高的文化層次和專業背景,都是與新知識相伴,通過閱讀獲取、傳輸或接收知識,他們采用的閱讀方式也不盡相同。調查顯示:59人喜歡手機閱讀,345人喜歡傳統閱讀,兩者都喜歡的有364人,都不喜歡的僅為26人。喜歡閱讀的讀者占97%。在這些讀者中認為手機閱讀是一種發展趨勢會取代傳統閱讀的79人,而認為傳統閱讀有自己的優越性,不會被取代的715人。本科生在日常學習中還是以紙質書刊為主,他們習慣閱讀紙質書刊,在紙本上標記、批注比較方便,易提起自己的閱讀興趣。
1.4 用于閱讀,如看手機報、電子書、手機雜志、新聞、娛樂等平均每天會有多長時間
30分鐘以內276人,30分鐘到1小時316人,1小時以上169人,不看33人。
2.目前已具備開展移動閱讀服務的必要條件
2.1具備推廣移動閱讀的條件
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的普及,已為移動閱讀服務的開展創造了條件,而且讀者越來越易于接受新設備、新技術、新知識。移動設備越來越小巧(攜帶方便)、精致(功能多樣)、觸屏(操作容易);手機應用軟件也越來越豐富,運營商推出多種資費的套餐,對上網用戶推出了種種優惠政策,且人們可以在零碎的時間獲取自己所需。
2.2圖書館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圖書館每年花費大量經費,購買各類信息資源,無論是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還是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種類繁多,內容詳實,這些資源只有得到充分利用才能體現其價值,現在僅有部分數據庫在確定IP地址范圍,通過WIFI可訪問,還有很多服務有待拓展。
2.3 讀者需求
讀者希望隨時隨地獲取圖書館的各類資源,有很多讀者關注預約圖書到館通知、所借圖書到期提醒、數據庫使用培訓、數據庫查詢和全文閱讀等。另外讀者希望定制自己感興趣的專題或文獻,可以每天及時了解到其發展動態和最新成果等。開通這些功能的圖書館還不多,多數圖書館由于人員、技術等因素尚在研究、開發階段,希望能早日滿足讀者需求。
3. 用好現有資源,開發新功能
3.1 引導或指導讀者使用好現有資源
在校園范圍內,教學區和住宅區,包括學生公寓,已有部分數據庫有手機版,比如CNKI,另外各個運營商都有自己的應用商店,如:“沃閱讀”(中國聯通)、“移動閱讀”(中國移動)、“天翼閱讀”(中國電信)。有些促銷的閱讀包,5元包、10元包等,整合了各類信息資源,內容豐富,可節省資金,可下載或在線閱讀。
3.2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逐步開展新的服務項目
圖書館人力不足,有些服務項目短期內全部開發應用有難度,可逐步開展。比如手機版網頁可對學生感興趣的OPAC部分開展服務,讓讀者了解自己需要的書刊館藏情況,盡早閱讀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
3.3 積累經驗,研究新功能
圖書館的移動閱讀服務開展已有好多成功經驗,可多選擇些代表性大館,了解其功能及優缺點,為開展此項工作做好經驗積累。目前開展此項工作現狀:有的館開通短信服務,有的館開通了OPAC查詢,有的館實現了數據庫查詢和全文閱讀,讀者定制等。
移動閱讀服務已越來越受到各圖書館的重視,也受到讀者的青睞,但有些安全問題和版權問題又有些困擾,亟待解決,這為圖書館開展服務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值得圖書館人努力去迎戰,改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參考文獻:
[1]宋恩梅,袁琳.移動的書海:國內移動圖書館現狀及發展趨勢 [J] .中國圖書館學報2010(05)34-48.
基金項目:
一、大學生消費觀現狀
1.在消費結構中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據網上調查顯示,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如: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我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大學生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元~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00元,而這筆錢一是用來支付伙食費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二是用來購買學習資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有時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大學生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受到大學生的親睞
青年始終是大學校園中的主體,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在大學生消費中最突出的消費項目就是使用手機。調查結果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追求的目標。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體育健康消費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大學生參與體育的前提,對體育與健康兩者相關程度的認識,取決于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是否全面,體育健康意識的需求必然轉化為消費行為的橋梁,也必然是通過市場得以實現。據調查學校內設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他們中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選擇定期參加體育鍛煉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閑健身俱樂部去進行體育鍛煉的。這表明大學生的健康消費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也逐漸提高了對體育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等社會性各方面功能的了解,形成了一定的價值體系。
二、大學生消費觀念存在的問題
1.缺乏消費理性,自控能力不強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拿手機產品來說,目前,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范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大學生過分追逐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大學生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在消費問題上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類型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征,也同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3.盲目消費,過分展示自我
與成年消費者不同,大學生一般沒有從眾的心理特征,這一特征與追新求奇、自我表現的心理特征有關,處于這一年齡段的青年,心智、生理已經成熟,心理上要求獨立,但生活、經濟上卻仍然有很大的依賴性,必須依靠家庭的資助才能良好的生活下去,并能在自由支配金錢的情況下,隨行所欲地進行消費,追求、展示自我,如:吃講究情調,穿追求時尚和名牌;談戀愛追求情感,大量進行物質投入;交朋友不惜重金;網費、話費節節升高,追求“舒適、時尚、流行”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會財富持續增長,大學生也變得越來越有錢,也不斷受到企業的廣泛重視。
4.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我們曾經搞過一次關于大學生在消費調查,其結果有近16%的同學在350元以下在比較困難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近29%的同學在360元~520元之間,這屬于中等水平,還算過得去。有近35%的同學在530元~850元之間,這是屬于中上等水平了,手頭稍為寬泛一點。有近15%的同學在860元~1350元之間,這就比較自由了。還有5%的同學月消費1360元以上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該出手時就出手”了。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三、引導大學生正確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大學生消費數額的增加,結構的變化,方式的多樣化也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對這樣一支群體是如何花錢,消費結構又是怎樣?記者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不同年級之間,男女同學之間,消費水平、消費結構、消費方式上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年級越高,消費水平也隨之增長時尚化、個性化,使消費標準不斷增長,大學生個性化消費的增多已成為趨勢與潮流。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的追求。
1.加強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調查研究在先
在思想理論教學中,大學生的消費意識教育應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與調查研究相結合,變理論教學空洞無物的說教,為理論教學聯系實際。今后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思維。
2.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倡導責任意識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包括: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具有獨立的意識與理智消費的觀念。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情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3.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樹立財商觀念
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是現今的大學生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的必備因素。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
4.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提高體育健康水平
大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和能力將隨著其家庭收入的增加和個人的經濟能力的增加而提高。當大學生的基本物質的到滿足和滿意的時候,他們才會把錢花在體育上,因此要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消費觀。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5.加強對大學生消費意識,培養節約行為
面對大學生的花費問題,社會、家長、學校應該怎樣看待?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費,我認為,應結合‘消費教育”開節約課,甚至不僅是大學生,中小學生都應該配備從小節約的相關課程,不定期地給學生灌輸節約理念。”同時,也向大學生提出倡議:“節約不是‘丟面子’,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都能做到‘節約上大學’,不僅節約自己私人財物,更要節約社會公物、社會能源。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一些消費倫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在大學生消費倫理意識的培養中,不僅要加強大學生消費倫理教育、提高大學生消費倫理認識能力;而且要加強大學生的消費倫理修養,還要努力營造節儉的社會氛圍。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征。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參考文獻:
[1]網絡互聯:
【關鍵詞】 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特征;影響;建議
一、引言
網絡購物在大學生中的興起和普及,對整個經濟、文化和社會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對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的研究一般側重于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角度。這些研究大多只重視了大學生網絡購物對經濟的影響,而忽視了網絡購物對大學生群體本身的作用和改變。消費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更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性的經濟、社會、政治、心理和文化現象。本文主要研究杭州某大學的大學生網購行為與認同、生活方式等的聯系,以及大學生網購存在的問題。對杭州大學生網絡購物用戶的總體情況需要準確地把握,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分析網購的過程、影響因素、個體差異和群體特征。本章節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杭州某大學的部分網購用戶進行調查,同時訪談法,對個案進行深入訪談,做定性分析。
二、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調查
本篇論文主要研究杭州某大學的大學生網購行為與認同、生活方式等的聯系,以及大學生網購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以“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為主體,共設計18了個問題。大體分為三個部分:個人基本信息、對網購的認可程度和網購對其個人生活影響。本次調查采用系統隨機抽樣的方法,在杭州H大學隨機抽取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出去預調查問卷共計發放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94.7%。
從調查顯示來看,本次調查男生63人,女生76人,男女比例45.3:54.7。其中,年級分布為,大四學生最多,占總體的50.4%,共70人。大二、大三各16人最少,占總體的11.5%。大一學生共計37人,占總體的26.6%。
1、大學生網購商品類型
大學學生網購選擇的物品,最為突出的是對服裝飾品的選擇。通常認為服裝飾品一般是女性偏好。但這次調查來看,在大學生群體中,男女生對服裝飾品并沒有明顯的偏好,這一是由于大學生本身對服裝需求較高,大學生正處在一個青春時期,對個性的表達和對時尚的追求,都顯得格外突出。服裝、鞋子可以凸顯出每個人的風格,服裝更具符號化的意義,將人們塑造成一個他們想要扮演的角色。其余最多的是購票、學習用品、食品等。
2、大學生網購類型
大學生進行網絡購物消費的情況,物品缺失性消費、季節性消費和沖動性消費分別占60.4%、15.1%、12.9%。相差很是比較顯著,網站促銷消費占到了8.6%,節日消費則只有2.9%。
物品缺失性消費、季節性消費和節日消費可以認為是有意消費,即因為主觀某種需要、已有購物的意愿而實行的購買,而沖動性消費和網站促銷消費則可以定義為無意消費,即由于外在客觀因素的刺激而產生的購物行為,無意消費更多表現為對商品的實際利用低。
3、大學生網購忠誠度
對于大學生的網購忠誠度的調查,本題著重考察,大學生在網購過程中,忠誠度在哪里體現最高?問卷顯示,選擇網購平臺的有52人,占37.4%最高,選擇商家店鋪的有25人,占18.0%,選擇商品品牌的有41人,占29.5%,沒什么明顯忠誠度的有21人,占15.1%。
4、大學生線上線下購物商品差異性
網購在給人們對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的購物習慣。對商品類型的選擇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4人選擇沒有明顯區別,占總體的31.7%,而有79人選擇對線上線下商品類型的選擇有一定傾向性,16人表示出強烈的傾向性。共計68.3%的大學生,在購買商品類型上,線下與線上呈現區別。
5、大學生網購滿意度
在大學生滿意度調查意向中,選擇基本滿意選項的最高,共有66人,占47.5%。很不滿意的最少,只有2人,占1.4%。隨著整個網購平臺的不斷成熟,對商家的監督越來越完善,網購流程也變得更加簡單可靠,大學生對網絡購物的體驗還是比較良好的。
三、網購對大學生的影響
1、網購對大學生的消費刺激
在接觸網購后,大學生的消費支出是怎么樣的呢?有51人選擇了沒有什么變化,6人選擇消費支出減少,82人選擇消費支出增加。從消費金額的支出上來看,有近6成的大學生因網購而增加了消費金額。但我們知道,網購的一大優勢就是減去了商品銷售過程中的許多環節,減少了許多額外成本,這樣商品的價格就低了下來。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相同數額的金錢,在線上會比線下購買更多的商品。選擇消費支出沒有明顯變化的同學實際上購買的商品是增多的,網購也是刺激了他們的購物欲望。
2、網購的影響程度
客觀上,從之前大學生的購物習慣、每天瀏覽購物網站時長和消費支出等方面,都反映出網購其實對大學生的生活有影響。大學生主觀上對網購對其生活影響程度的總體判定,選擇影響一般的有54人最多,占31.7%。選擇影響很大的有11人最少,占7.9%。有78.4%的人選擇一般程度及以上,說明網購對大學生的影響已經很深刻了。不僅是大學生的經濟消費方面,對其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影響。
3、大學生對網購主觀評價
認為網購利大于弊的同學有68人,占48.9%。認為弊大于利的同學只有7人,占5.0%。還有44人選擇了利弊差不多。這說明大學生整體上還是認可網購行為的,這也是由于大學生對網購滿意度的提高。
四、大學生網購行為分析
1、大學生網購行為與群體認同分析
“人”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人,當我們被所在的群體接受和認同的時候,才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和成就感。而想融入一個群體的生活,必須具備共同的群體特征和價值認同點,這是一種集體意識。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涂爾干將集體意識定義為:社會成員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總和,構成了他們自身明確的生活體現,稱之為集體意識或共同意識。[1]
消費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消費社會中的人為了進入到這一生活共同體中,就需要滿足消費方式和消費選擇上的群體內部一致性,即將個體的我轉化為集體的我。在今天數字信息化時代,大學生群體作為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被貼上消費大軍的標簽。人們的消費歸屬由群體的消費價值決定,大學生通過選擇與自己觀念和行為相同的群體來滿足自己在購買中的需求。
人們的消費是與其所處的階層地位相關的,所處的階層地位不同的人,他的消費水平也自然有所差異。除了維持或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人們的消費也是為了維護和再生產與自己的經濟地位相適應的文化認同。[2]在傳統消費社會中,“名牌”商品的打造需要極高的成本,在有限的空間的商場內,各個商品陳列的位置就是一種規則和秩序,將商品的等級劃分出來,也將不同的階層人群區分開來。
不同的社會階層在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上存在著顯著不同。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說,自己還沒辦法脫離家庭獨立發展,他的家庭社會結構和社會地位就代表了他自身的社會階層,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消費水平不平等的大學生在實際購買上的差異。“潮牌”是一塊“遮羞布”,它可以掩蓋大學生想追求品牌但卻又被自身經濟條件局限的尷尬,給大眾化的商品貼上個性化的標簽,網購一定程度上將大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差距轉化為了個性,有效消除了大學生群體內部由于消費水平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2、大學生網購行為與生活方式的分析
網購對大學生對生活方式改變巨大,這首先與整體網絡環境的改善有關,網速不斷的提高,3G、4G網絡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興起,都使人們對網絡的使用率提高了。
以前,上網受空間的限制,人們只能呆在電腦面前,固定在某一處上網。但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不斷升級,移動端足以滿足人們上網的需求,再加上3G、4G網絡的高速傳輸速度,人們對移動端的使用越來越頻繁。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增加的新網民主要上網設備是手機,使用率為64.1%。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移動端的優勢就是將人們從空間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人們可以將平時的“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瀏覽購物網站就是其中一種不錯的選擇。上課時、吃飯時、走路時,同學低頭玩手機的現象在大學校園內屢見不鮮。很多大學生就是將這些時間花在瀏覽購物網站上,根據本次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每天都有瀏覽購物網站的習慣,且女生的整體的瀏覽時間高于男生,個別大學生甚至每天花去3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用來瀏覽購物網站。
3、大學生網購行為與“御宅”消費文化分析
“御宅”一詞最早源自于日本的御宅族,而“御宅文化”則是指對于ACG(動畫、漫畫、游戲)等次文化產品極度癡迷的某一社會群體。[3]
大學生愈來愈多的成為其中的一員,在寢室上網一呆就是一整天,只通過電腦和外界交流,這在大學中是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網絡演化出了一個全新的人類之前都未曾見過或者敢于想象的消費空間,這也為宅男宅女進行網絡購物提供了重要的環境。現有的商業體系和運行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御宅經濟的影響,御宅族們人口基數龐大,這也為網絡經濟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
不過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御宅族的負面影響,網絡購物市場導致了許多御宅族的誕生,而他們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上網購物花去了他們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就算是沒有要買的商品,御宅族們也會黏在網上,毫無節制地瀏覽各種網絡信息,而不管這樣的信息是否對他有用。傳統的生活模式被打破,隨之取代的是以網絡為核心的嶄新的生活方式,網絡世界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心靈歸屬。當然,最為直接的影響是,御宅文化直接導致了許多御宅族們長期處于亞健康的生活狀態之中。
五、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
網絡購物的出現和興起,不僅僅是對市場經濟的繁榮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導致了不同社會群體的形成,并且同時引發了諸多的社會問題。
首先我們要承認其值得肯定的一面,新的互聯網媒體文化就是從網絡購物消費之中誕生的,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文化世界,像“淘寶體”這樣的網絡語就是一種網絡消費文化。新生事物既會帶來好處,同樣也必然有其弊端。正如現在大學校園里所呈現的狀態,大學生長時間的沉迷上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進行購物,而這種購物的目的已經偏離了自身的需求,而只是為了消磨時間,尋求在網上的所得到的依賴感。
另外,無節制地追求商品品牌和社會標簽,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名牌狂熱,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這給其生活無疑增添了巨大的負擔,從而因個人生活開銷無法負擔,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產生。這些新出現的問題都需要我們面對和思考。
對大學生網絡購物問題的解決,要從社會、家庭、學校、大眾媒體和個人這五個方面出發,針對大學生網購中存在的盲目跟風和從眾現象提出解決方法。
從社會方面來說,社會主流應該大力提倡文明消費和理性消費,堅決摒棄奢侈消費和攀比性消費。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物質主義說“不”,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從家庭方面來看,家長要與自己的孩子做好溝通交流工作,指導孩子理性消費,從行動上約束大學生們的不當消費習慣,給他們灌輸正確積極的消費觀念。學校方面要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理論的教育,多開設一些專門的常識性課程,傳授一些理財知識。在生活方面,多加強思想方面的教育工作,給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大學生自己要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管理,包括情緒管理、時間管理和健康管理。只有真正能將自己管理好,才能有效的執行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大學生也要學習和增加網絡購物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謹防在網絡購物過程中上當受騙。
總之,大學生養成理性購物的習慣絕非一朝一夕,也不能僅僅依靠其個人的力量。我們既需要宏觀層面上政府的調控,也需要社會各個階層共同出力,再有例如學校、家庭和大眾媒體等社會組織的積極引導,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最終切實幫助大學生群體養成理性的消費習慣,健康地進行網絡購物。
【注 釋】
[1] 姚建平.消費認同[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103-113.
[2] 王寧.消費社會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3] 鄭笑梅、張歌.網絡社會中“御宅文化”現狀及影響探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參考文獻】
[1] 夏永林.大學生網絡購物感知風險評價體系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2] 安曉.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實證研究[D].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4.
[3] 譚江偉.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調查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9).
[4] 胡發剛.大學生網絡購物消費行為研究[J].宿州學院學報,2014(5).
[5] 肖風楨.大學生網絡購物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6] 黃飛.大學生網絡消費偏好識別及影響因素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一、導言
大學生不僅是當前社會的消費主體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未來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他們的消費方式將可能深刻地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消費方式。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他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到社會風氣和思想。因此,選取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為研究對象,分析其消費行為和方式,有助于認識青年一代乃至整個社會未來的消費趨勢。
本次調查內容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特點和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具體涉及到的問題有大學生平時消費資金的來源、月消費狀況、消費支出分布情況及其對消費方面的感受等。調查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對C大學2004-2006級150名在校本科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39份(男生67份,女生72份),有效率為92.67%。其次,通過面對面訪談等方式對其中15名學生進行了個案調查,從而提供了比較具體的資料。在以上兩方面情況把握的基礎上,結合網絡上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進行了客觀的分析。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特點
(一)理性消費
1.合理計劃。問卷調查顯示,在費用開支上,16.6%的學生有詳盡的計劃,67.7%的學生稍有計劃,只有15.7%的學生沒有計劃,隨心花費;81.3%的學生沒有或偶爾有透支情況,經常出現透支情況的只占到18.3%。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大學生在消費時都是精打細算,消費的盲目性并不能夠用來形容大學生整體,當前社會上普遍關注的大學生超前消費只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少數現象。
2.理性消費。根據調查問卷數據顯示,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有關數據表明,當代大學生普遍比較重視商品的質量和價格,也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和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可見大學生的消費方式主流是理性的。
通過訪談我們得知,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選擇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二)追求潮流和品牌
當代大學生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喜歡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把握時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而且大學生已經具有明顯的品牌偏好。全國學生聯合會、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和中國青年校園先鋒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公布的《2004中國大學生消費與生活形態研究報告》顯示,諾基亞、聯想、索尼、TOM、匯源、阿迪達斯等成為中國大學生心目中的首批先鋒品牌。此次調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類先鋒品牌中,非內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我們針對性地訪問中,發現電腦、手機、數碼相機等商品消費上,基本都是外國品牌的天下。對C大學學生的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根據《報告》,排在大學生購買首位是“喜歡購買具有獨特風格的產品(57.7%)”,其次就是“單純追求流行時髦與新奇的東西(30.4%)”。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三)導向性較強
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其中也包括新的消費方式。很多商家都將大學生作為重要的目標顧客進行市場銷售,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并敢于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于60%。針對此種情況商家紛紛推出面向大學校園的促銷活動。例如中國移動,他們借助流行時尚代言人周杰倫為“M-ZONE”加油助威,同時利用學生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推出學生卡,從而贏得不菲的業績。其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這些追“新”族。同樣,金融機構也逐漸將業務延伸到大學校園,以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作為新業務的推動,逐步拓寬市場。前些時,國內首張專門面向大學生的雙幣信用卡——Young卡由招商銀行推出,不論專業、家庭經濟條件,全國近220所著名高校本科二年級以上學生均可申辦,最高可透支額度,在讀本科生為3000元、在讀碩士生5000元、在讀博士生8000元;如急用現金,只需打個電話就可將透支額臨時調高30%。幾個月招行在全國就發放Young卡約8萬張。這個數目相當可觀,也證實了大學生對于信貸消費這種區別于傳統的新型消費方式的認可和接受。對C大學生問卷調查的數據也同樣說明了這個問題。
三、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一)所處消費層次與消費水平的矛盾
大學生是消費群落的一個特殊構成部分,他們不參與生產,是純粹的消費者。這點對于大多數在校大學生都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以下是通過問卷得到的數據:大學生消費主要來源,有83.45%來源于父母資助、8.7%來自獎學金和助學貸款,6.8%是個人兼職收入。也就是說大部分人的經濟來源仍然是依賴于父母、家庭。這種依賴性,使大學生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經濟狀況直接掛鉤。這種消費水平,完全決定于其家庭經濟狀況。至于家庭經濟寬裕的,在必要的生活消費外,還有另外一筆錢可用于其它。從這一點看來,經濟來源對于消費水平所起的決定性作用,是更甚于大學生本身的消費觀的。在有限的消費寬度內,不論出于自覺與否,他們都必須嚴格地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使之與經濟狀況相適應。所以中國大學生的平均消費水平理應與我國居民的平均水平相一致。然而事實并不同于公眾一般的認知:大學生們每學期的平均收入為4919元,支出為4819元,同時,目前大學生每學期自籌收入平均491元、獎學金374元,即自身獲得的總收入為865元,僅占每學期支出的18%。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9000元之間。而將大學生在兩個假期的支出計算在內,我國大學生每年的平均消費支出已經在一萬元以上。大部分幾乎沒有創造收入的大學生,每年的消費都要高于城鎮居民平均水平,收入與支出存在嚴重的反差。大學生們既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卻享受著高檔次的生活,且消費水平和質量往往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呈現出不合理的畸形消費現象。這個特殊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與他們所處的消費層次不甚協調。
(二)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兩極分化分明
大學生的消費,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部分:生活消費,如吃飯、購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休閑消費,如娛樂、購物及其他;學習消費,如購買與專業相關的工具或書籍等。在這三個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較平均,比如吃飯,大多數同學每月都用200元至300元左右。調查數據表現出,每月消費水平在600元~1000元的學生中,飲食支出與生活費月支出(680元)平均比率是31.9%,這可視為他們的“恩格爾系數”,這一水平已經低于我國城市居民2005年的恩格爾系數,女生相對更低一些。這說明大學生們的消費趨向已經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生之間比較消費落差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閑消費部分。低的在50元左右,高的則達到1500元,這些高消費包括電子產品、穿著打扮、交朋會友、文化消費等等。部分高價值消費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他們的“消費地圖”: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27%擁有個人電腦、19%擁有PDA、12%擁有MP3、6.6%擁有數碼相機。旅游、電腦、手機、戀愛被稱為大學生的四大消費。對于能體現社會年輕人時尚、前衛等特征的高消費,如通信、旅游等,高收入家庭的大學生較之低收入家庭的大學生體現的更明顯。追求品位、高雅、時尚、情調的文化消費,是大學生的又一特點。調查結果顯示,68.9%的被訪者去過酒吧、茶樓、咖啡屋等休閑場所。與這些新出現的消費熱點增長迅速相比,學習消費所占比重要小得多。
(三)消費心理易受外界影響走進消費誤區
追求高消費、炫耀消費、享樂主義和超前消費詮釋了后現代性的消費主義消費方式,也極大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追求時尚、潮流和高消費已漸成大學生的消費趨勢。雖然在前面關于大學生消費的理性化分析中我們看到,大學生普遍持有理性的消費方式,但消費品的品牌和時尚特質仍然普遍受到大學生的重視。而且在事實上,“阿迪達斯”、“蘋果”、“卡爾登”、“耐克”之類的世界名牌在大學生中的擁有者也不乏其人。當代大學生現有的消費誤區具體表現有:庸俗性消費,突出表現是人情消費;超前消費,消費遠遠脫離了實際;炫耀消費和攀比消費,以追求高檔、名貴商品為榮。同時,根據資料顯示,大學生的對未來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期望,遠遠超出當前社會能夠提供的標準。許多大學生在沒有考慮自身情況的前提下,還抱著年薪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求職念頭。而事實是,近日在廣州舉辦的一次招聘會上,很多企業提供給大學生的月工資水平僅為700元~800元。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期望消費水平不僅遠遠高于當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時的普遍初始工資水平,而且也脫離了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國情。可見大學生群體雖然由于經濟來源的限制,在校階段的現實消費方式是理性的、有計劃性的,但在他們心中所期望的仍然是一種消費主義的消費方式,而一旦時機成熟,這種對高消費的訴求就將導致他們的消費理性的顛覆和解構。
四、引導大學生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根據以上的分析不難發現,大學生群體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較寬闊的文化視野以及對新事物敏銳的反應能力,所以其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都存在著相對獨立性和特殊性。我們應該肯定其合理的一面,也不能忽略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中存在的問題。由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方式在未來社會中會有較強的影響力,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長、大學生本人等各方面的力量與作用,針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特征,采取必要的、合理的、科學的措施,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消費與金錢、精力之間的關系,樹立理性的消費生活觀和科學的消費方式。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消費現狀,樹立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念。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在這里對大學生消費的引導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希望老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后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家長應該教育正在讀書的大學生子女明確自己的消費定位,不能過于縱容,尤其應該讓大學生們清楚自身所處的消費層次和現在所能創造財富之間本來就存在著明顯差距。其次,家長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這樣看來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就更為重要。同時社會輿論對大學生的關注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評和指責,尤其是針對當代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比較突出,單純的說教效果不甚明顯,對其應采用結合現狀的引導,用事實來幫助大學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費定位,擺正消費心態。
第二,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并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里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建議培養大學生合理的消費觀,可以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設計具體操作型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第三,通過良好的校風建設和學風建設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大學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園內各種觀念和行為的影響,其消費觀和消費行為也是如此。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高校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并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學校應該通過校園文化和校風的建設誘導學生主動調整和修正自己的消費行為。因此,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與優良學風和校風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德琦,張新國,嚴學軍.青年與現代消費[C].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2.[美]邁克爾·R·所羅門.消費者行為[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韓璐.當代大學生畸形消費的社會心理學分析[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4(4)
4.倪瑞華.可持續消費:對消費主義的批判[J].理論月刊,2003(5)
5.陸漢文.大學生:消費與現代性.青年研究[J].1999(6)
反思最近十多年來的高校師生之間的關系,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師生之間普遍地缺乏交流。除了高校輔導員之外,一般教師同學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同本科學生之間的關系往往僅限于課堂教學,缺乏課外的交流,特別是缺乏師生之間的個別交流。尤其是最近幾年,不少高校遷移到偏遠的新校區,教師往返一次就是幾個小時,常見的現象是“教師跟著班車走、班車跟著課時走”,學生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才見得著老師。盡管有些學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實行本科生學導制,讓每位教師與5-6個本科生建立固定的聯系,再如規定每位任課教師每周要有固定的時間在固定的地方坐等學生的來訪,等等,但是收效總是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與上世紀80年代以前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候的教師在課堂之外同學生有普遍的交流,甚至還會到學生寢室中去看望學生,而這都是教師自覺的行為,并沒有什么條例和規定教師都必須這樣做。
師生之間的課外交流無疑對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教師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也有十分顯見的好處。因此,應該追問為什么這兩個時期師生之間的關系會不一樣,為什么這最近十多年師生之間的課外交流會如此稀疏。
筆者認為,這兩個時期之間的兩種不同的狀況主要是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其一是社會氣候,社會環境不一樣;其二是時空距離,物理環境不一樣。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所處的是一個政治環境,是一個政治取向的社會,高校教師不可避免地也要適應這樣一種社會環境和政治取向。這樣,一方面對教師的“重紅輕專”“先紅后專”甚至“紅專對立”的評價體系引導教師重政治、輕業務;另一方面對教師政治覺悟方面的懷疑和對學生政治地位方面的肯定又自然而然地引導教師去親近學生。熟悉那一段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上世紀50-60年代的接連發生的政治運動對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高校教師所產生的影響,而50年代從工農當中招收大學生、培養“新一代無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口號和目標,特別是70年代招收“工農兵學員”并提出讓他們“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的口號和舉措,曾經讓高校教師多么的膽戰心驚。正是在這樣一種政治環境、政治取向的影響下,高校教師“窮極無聊”(無需做學術研究也不敢做學術研究)同時為求自保(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覺悟),他們自愿地去接近學生;與此同時,另一個因素――時空距離和物理環境的因素又使教師在接近學生、親近學生的時候無須付出較大的成本,因為他們都住在學校分配的宿舍,就住在校園中和校園的周邊。
很顯然,這兩個因素在最近的十幾年中已經完全改變了內容。高校教師再不會“窮極無聊”,像王選院士那樣在上海的家中養病幾年而所在的北大不聞不問。高校教師要拼職稱、寫論文、爭課題,要利用不坐班的課余時間做報告、做項目、做兼職;另一方面,既然學校不會再給自己分房和換房,既然只能靠自己買房,那就不一定要買學校附近的商品房,要買就買自己有能力購買的最好的房。于是,高校教師散住的越來越多,隨著學校的搬遷家離學校越來越遠,與學生交流所需付出的時空成本越來越高。
高校的師生之間缺乏溝通,為什么會成為久治不愈的痼疾,應當從這兩個因素之中找原因。
短信溝通為高校育人開辟新的途徑
由上面所述的影響高校師生溝通的兩個因素作進一步的推論,可以進一步概括出溝通的兩個最基本的動力因素,即意愿和成本。意愿具有三個基本特點:普遍性,選擇性,受動性。普遍性是指每一個正常的人都有與人溝通的意愿;選擇性是指與誰溝通、何時溝通、以什么方式溝通的意愿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受動性是指溝通的意愿能夠被外部的因素催發或者遏止。溝通的成本主要包括時間成本、經濟成本、體力和腦力支出的成本。意愿是溝通的最基本的動力因素,而成本是推動或遏止意愿的動力因素。溝通是由意愿和成本這兩個因素決定的。
教師和學生因其“教”和“學”的關系而一開始地位就不同,教師處于強勢的地位。因此從師生之間溝通的主動權來看,實際上這一主動權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主動與學生溝通,一般情況下學生即使心中有抵觸也不會直接表現出來;而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教師的任何冷淡的暗示都會終止師生間的溝通。這也就是說,師生之間溝通的意愿,主要表現為教師的選擇性和學生的受動性。教師表現出與學生溝通的意愿,學生就會呼應教師的意愿;而教師表現出不愿與學生溝通的意愿,學生就會回避或終止與教師的溝通。
但是,同樣不容忽視的是,溝通還有另一個基本的動力因素――成本。成本能夠推動或遏止溝通的意愿,即它可以對意愿的選擇性和受動性產生影響。上世紀80年代,郵寄書信是人們首選的拜年方式之一,那時候一年能寫幾封信、又能收到幾封信?不是那時候的人溝通的意愿不強,而是因為溝通的成本太高(時間成本、體力和腦力支出的成本);到了90年代,電話拜年和郵政賀年卡逐漸成為拜年的重要方式,互相拜年和互相聯系的范圍擴大了,主要是因為聯系和溝通的成本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到了本世紀初,電子賀卡和短信祝賀又成為主要的聯系方式,只要有手機和有電子郵箱的人哪一個不會收到誠摯的問候?由此可見,在很多情況下,成本決定意愿,成本決定溝通與否。
短信溝通之所以能夠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在高校育人中發揮顯見的與潛在的作用,也應當圍繞著這兩個最基本的動力因素來認識。
這種顯見的與潛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為高校師生的溝通創設了一個支出成本最低廉的新平臺
首先從經濟成本來看,聯通和移動的網內短信每條0.10元,跨網的短信每條0.15元,尤其是根據華東師大《2005年
上海市青少年短信文化調查報告》課題組的調查,15-25歲青少年中的手機使用者大部分都選用“動感地帶”短信套餐,其中又以30元、40元的套餐最多,而“動感地帶”短信套餐30元/月,可發送500條網內短信,平均每條只有0.06元。
其次從時間成本來看,短信具有即時性,在一般情況下傳送的速度只有幾秒鐘,以充足的70字一條的閱讀速度來看也只需幾秒鐘;從傳送方來看,拼音和打字對高校師生來說不外乎舉手之勞,最多也只需花費一、二分鐘的時間。根據華東師大課題組的調查,手機短信消費在青少年學生手機消費費用中的支出超過50%的占79.5%,支出超過80%的占37.5%,而且相當一部分人表示買手機就是為了發短信,從來不用于打電話或接聽電話。顯然,這是因為方便,也是因為便宜。
再次從體力和腦力的支出成本來看,短信溝通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根據華東師大課題組的調查,有69%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10條以上,有22%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20條以上,有7%的青少年每天發送短信40條以上。日因此,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接發短信不但不會帶來疲勞,而且是一種樂趣、一種休閑方式,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學生對教師發送短信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一方面,因為成本低廉;另一方面,短信溝通已成為他們強烈的需要。尤其是當他們在套餐可能用不完的情況下,他們會增加發送對象和發送頻率,這時候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試探著向教師發送短信。教師只要收到學生的短信,出于自尊和禮貌一般都會回復;學生只要收到教師的短信,從筆者的經驗來看,不但一定會回復,而且短信的來回必定是以學生的最后一條短信結束。一個教師只要給一個學生發過短信,以后就會時不時地收到這個學生發來的短信,而且還會帶動其他的學生發來短信。而這就意味著一個高校師生溝通的新平臺由“可能”轉變為“現實”。
2.為高校師生的深度溝通架設了一座連通的新橋梁
毫無疑問,短信溝通不可能取代高校師生之間已有的各種溝通方式,但是,短信溝通可以成為各種已有溝通方式的連接的橋梁。例如,學生的作業和論文是不可能通過短信來發送的,但是可以通過短信問詢老師的電子郵箱或告知老師已經發送來電子郵件請老師注意接收;學生有事要同老師面談或電話溝通,可以先給老師發短信問詢老師覺得合適的時間或老師家里的電話。短信溝通和電話溝通各有利弊。電話溝通的特點是即時交流聲音,可以隨時感受對方聲音中的情感信息,在不考慮話費支出的情況下可以無限延長通話時間,溝通相對充分;短信溝通的特點是它可以即時交流也可以錯時交流,可以延緩回復以便考慮更成熟、使回復更具有確定性,它可以渲染或者掩蓋發信人當時的情感,以免過度的親熱或抬舉對方造成的尷尬和不良的情緒造成對方的不快。因此,短信溝通和電話溝通可以互補。以此類推,短信溝通和當面溝通、電子郵件溝通也可以實現互補。
3.為高校組織的宣傳、通告、服務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新媒體
高校組織的宣傳、通告、服務等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媒體,有廣播、校報、廣告欄等傳統媒體,也有校園網、大型電子屏等新媒體,但是這些媒體的共同缺陷是無法保證將信息傳送給每一個接收人。而短信溝通卻具有這方面的優勢,它可以快捷而準確地將信息發送給每一個目標公眾。從經濟成本方面來看,“動感地帶”50元/月套餐可發送1000條短信,每條的費用是0.05元。而且,聯通最近開展的天氣預報服務,每天早晚各發送一次,月租費為1.00元,平均每條只需要2分錢不到的費用,說明短信服務實際上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因此,根據效價比率,建立起學校、學院、系所、專業、班級等不同層次的短信媒體,以進一步加強學校組織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進一步推動高校育人職能的深化,應當是完全可行的。從華東師大調查組的調查結果來看,事實上也已經有一些高校開始試行這種育人新形式,而且開始收到預期的效果。
毋庸諱言,短信溝通為高校育人所開辟的新的途徑,就其意愿方面來說,更多的是同學生的愿望和學校組織的愿望相契合,而與教師的意愿并不一定契合。對此,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短信溝通成為高校育人新途徑的啟示
短信溝通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至少給我們以如下兩個方面的啟示。
1.教師的意愿受動于環境的引導
回到本文一開始就提出的問題,為什么高校教師最近十多年來與學生溝通的意愿不強?還是應當從他們所處環境的變化對他們的影響來思考。從學校環境來看,求“大”、求“多”、求“高”是總的趨勢。所謂“求大”,校園要大;所謂“求多”,學科要多,學生要多,科研成果要多;所謂“求高”,建筑物要高,學校和學科的地位要高,教師的學歷要高,的期刊檔次要高,學校之間相互攀比,引進教師要求具備博士學歷、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評聘職稱劃出1957年前后和1962年前后三個時間檔次,之前和之后出生的教師學歷要求不一樣;每年對教師的考核,在教學工作量和科研成果考核方面都有明確的數量要求,但是在思想政治考核方面自己說了算。校園大了、遠了,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改為兩周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學校對教師的管理由直接變為間接,教師與教師都難得見面。在這樣一種環境引導下,可以說沒有一個因素是在推動教師主動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相反只會轉移和遏止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意愿。
但是,這種環境引導是不是就不可能改變?答案是否定的。從短信溝通有可能成為高校育人的新途徑來看,學生主動地給教師發短信有可能成為校園環境中的新因素,學校管理在推動師生互發短信方面更加有所作為(例如要求教師向學生公布自己的手機號碼和聯系電話、定期在學生中統計教師回復學生短信的數據、不定期地向教師發送短信進行通報和提醒等等),也能夠有效地催醒教師在教書育人方面的責任心。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環境的轉變、觀念和意愿的轉變,也是要通過各種細節來實現的。
分類號 G252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E-book Service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ang Wanqi, Zhao Peiyun, Hu Xiaoda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paper library servic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so libraries should employ modern technology means to expand the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rvic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tarting from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basic strategy, and constantly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hus to give the best service to the readers.
Keywords Mobile reading. Reading service. E-books.
高校圖書館館藏中的電子書比例逐年增加,數字化特征愈趨明顯。2012年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指出:2006至2011年期間,高校圖書館紙質資源的采購保持穩定,采購電子資源的經費持續走高,電子資源經費建設平均占到全館文獻建設經費的40%以上,并且增長趨勢明顯,按此增長速度,預計到2015年與紙質資源購置經費持平[1]。然而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利用卻喜憂參半,普遍存在電子期刊利用率很高,紙質期刊閱覽室鮮有人問津,但同屬于電子資源的電子書利用率卻相對很低的現象。因此,探索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模式是當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1 電子書利用中出現的問題
1.1 電子書專屬閱讀器限制了電子書的利用
國內高校圖書館訂購的中文電子書一般均有專屬自己的電子書閱讀器,并強制要求下載安裝,電子書必須在各自專屬的閱讀器上才能使用。當前此類數字閱讀產品種類繁多,每一種都要下載一個閱讀器,讓數字閱讀越來越沉重,人為給電子書的利用造成障礙。一些沒有耐心的讀者會繞道而行,無形之中就降低了電子書的利用率。相對而言,利用率比較高的中文電子期刊則不同,各個數據商除提供自己的文件格式外還提供PDF文件格式或者只提供PDF文件格式的文獻,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需求,讀者使用比較方便。PDF格式的電子資源可以不依賴操作系統的語言和字體及顯示設備,閱讀起來很方便。
理論上數字圖書館的使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但是由于受到著作權法的限制,數字圖書資源供應商選擇“防止拷貝”方式保護自己的權益。目前高校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書,一般只能在校園IP地址范圍內在線閱讀,電子資源便于攜帶的特性不能體現,給讀者使用造成諸多不便。目前超星數字圖書館還稍有些放松,超星4.0版本閱讀器已支持下載圖書離線換機閱讀功能,但是步驟繁雜,并且下載的圖書只能進行一次遷移。
1.2 電子書檢索的便利性不夠
許多大學生網上看免費的電子書,而卻不知道同樣內容的電子書圖書館也有,或者盡管知道圖書館有電子書,但是具體有哪些書卻了解不深。高校圖書館近年來雖然購買的電子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與日俱增,然而由于數字圖書資源供應商為了各自利益,設置了層層壁壘,以至于每個數據庫都成為一個信息孤島,星羅棋布的信息孤島彼此之間缺乏連接與溝通,讀者利用時主要還是采取各個數據庫逐個點擊、登陸、查找。因此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對紛雜的電子書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組織、揭示,以便讀者在最短的時間找到所需的資源。
1.3 移動閱讀服務不夠完善
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更新換代和3G 技術的發展普及,移動閱讀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移動閱讀作為一種不受地點、不受時間限制的新型閱讀方式,其讀者群體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盛大云中書城的2012年度中文數字閱讀數據報告顯示,在云中書城1 600萬閱讀人群中,有62%的用戶選擇使用手機閱讀,16%的用戶選擇使用純電子書閱讀器閱讀,12%的用戶選擇使用平板電腦閱讀,整體上有超過90%的用戶使用移動設備進行閱讀[2]。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閱讀書籍,但這種潮流與圖書館電子書利用率低形成鮮明的反差。其主要是因為智能機的操作系統與PC機不同,PC機上的軟件在智能機上不能兼容。智能手機、PAD等移動終端無法安裝電子書閱讀器。目前各個數據庫公司沒有推出自己的基于大眾移動設備的客戶端軟件,圖書館電子書不能通過智能手機、PAD閱讀,無形之中就拒絕了喜歡移動閱讀的讀者。
目前從高校圖書館提供的移動服務內容上看,還僅僅是提供檢索、預約、續借等傳統服務項目的延伸。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的發展,讀者在移動終端上閱讀電子文獻資源需求正在日益擴大,提供深層次的電子書閱讀服務將成為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必然趨勢。
2 對提升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的建議
2.1 完善電子書的建設途徑
電子資源建設不能局限于購買數據庫使用權,畢竟這些資源不屬于圖書館擁有。中山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煥文就曾說過,“擁有才是硬道理,能擁有,絕不獲取”。所以圖書館應該自建部分電子資源,在知識產權許可范圍內對本館館藏紙質資源進行數字化,把電子書作為紙質圖書的有益補充。另外,還應積極收集網上大量的免費資源和開放獲取資源,以保證學校辦學需求和重點學科、專業的科研需求。網上開放獲取類電子書日益增多,已經成為讀者可以利用的最重要的文獻來源之一,并且此類資源多為PDF格式,下載方便,直接利用,圖書館應該將此類免費電子書擴充到本館文獻資源建設體系中。
2.2 完善統一檢索功能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已不僅僅是文獻資源的收藏機構,更是信息服務的提供者和傳遞者。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引導讀者進行有效的閱讀,發現真正有用的信息資源,并提高資源使用率是圖書館閱讀服務的研究方向之一[3]。
由于圖書館所訂購的電子資源的登錄地址各不相同,讀者需要逐一登錄才能夠使用相應的電子資源,這樣使得讀者不勝其煩。高校圖書館為方便讀者查詢館藏書目,應該把電子書的書目同館藏的其他紙質圖書的書目進行整合,使讀者通過OPAC可以檢索到圖書的不同館藏形式,不僅可以查檢到紙質圖書,還可以檢索到電子書。同時,高校圖書館為充分揭示電子資源,也應對不同類型、不同數據庫資源進行整合,建立統一的電子書檢索平臺,將檢索結果集成在同一Web頁面上,為讀者提供“一站式”檢索服務,使讀者覺得就像在使用單一庫的檢索界面一樣,避免讀者逐個登錄數據庫、輸入檢索條件的麻煩,這樣讀者才會全面了解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電子書被讀者了解的機會大大增多,可以極大地提高電子書資源的利用率。
近年來國家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資金和人才比較雄厚的圖書館自建了文獻資源統一檢索系統,整體性揭示了本館訂購的數據庫和自建的特色數據庫資源。讀者通過統一的檢索界面,一次性輸入檢索詞,不僅可以檢索本地紙質資源館藏,還可以對多個網絡數據庫同時進行檢索,一次性得到館藏紙本資源和多個網絡數據庫資源的檢索結果,大大節省檢索時間。
對于普通高校而言,雖然基本上沒有自行建設統計檢索平臺的實力,但可借助于讀秀和CALIS提供的統一檢索系統,實現對圖書館訂購資源的統一檢索。讀秀和CALIS都采用基于元數據的檢索技術,能夠對分布在本地和異地的各種異構資源提供統一的檢索,實現電子資源與圖書館原有的查詢終端界面進行整合。查詢紙質書本的同時,會同步出現電子資源副本的狀態,而不是將紙質書和電子書分離在兩個界面上。讀秀的優點是能夠提供圖書的知識單元,CALIS的優點是能對其組織的集團訂購的所有數據庫進行檢索,即使本館未訂購的資源,也能通過CALIS知道那個圖書館能夠獲取到,充分體現了CALIS的共建共享思想。
2.3 加大移動閱讀服務力度
隨著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以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等為閱讀平臺的移動閱讀漸漸成為當下數字化閱讀的主流。高校圖書館有必要加強建設移動數字圖書館,開展移動閱讀推廣服務。目前已有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十幾家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移動服務。從總量上看,目前國內提供移動信息服務的圖書館在全部圖書館中所占比例很低,用戶較少,使用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頻率也低。可以說我國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從長遠來看,移動圖書館服務,將是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美國大學與研究型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在其發表的報告《2010大學圖書館十大發展趨勢》中指出,移動設備以及應用技術的爆炸性發展推動圖書館拓展新的服務模式[4]。
2.3.1 引進電子閱讀器,提高電子書的利用率
隨著閱讀方式的改變,圖書館界敏銳的意識到電子書閱讀器服務將會成為圖書館一種全新的服務方式。在美國,開展電子書閱讀器借閱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占多數,其在電子書閱讀器使用上的投入也超過公共圖書館[5]。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先后推出電子書閱讀器外借服務,運行后的外借率達到100%。提供電子書閱讀器服務既方便了讀者閱讀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書,而且使更多人體驗到移動閱讀的快樂。據統計,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自從開展電子書閱讀器外借服務以來,電子書的利用率大幅提高[6]。電子書閱讀器的快速發展為高校圖書館推廣電子書資源服務提供了新的契機,高校圖書館應在借鑒公共圖書館電子書閱讀器服務基礎上,購買電子書資源時應考慮捆綁購買資源提供商的手持閱讀器,或者向電子書閱讀器廠家定制適合自己使用的電子書閱讀器,通過安裝不同的閱讀軟件來支持更多的館藏數字資源[7]。
2.3.2 開發APP,開辟移動閱讀服務方式新途徑
APP是第三方應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簡稱。相比傳統的WAP手機網站,APP 在功能上具有資源的有效挖掘與集成、個性化定制與推送、方便易獲取及迅速廣泛傳播、功能豐富及形式有趣等優勢。移動閱讀正經歷著從WAP(手機訪問平臺)到SMS(手機短信服務)到APP的轉變,更多讀者開始利用各種手機、電子書閱讀器等移動設備進行閱讀,APP成為推動讀者閱讀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8]。近來,盛大文學、龍源期刊網、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眾多新媒體公司紛紛推出APP應用。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提供的APP在智能手機上實現了查詢、預約、續借、新書通報、薦購等功能,支持快速掃描條碼查詢、續借功能,實現評論和提供關注圖書評論互動,包括通過短信和郵件分享給好友。國內高校圖書館的一項研究也指出,從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智能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手機客戶端方式正逐漸取代WAP和手機瀏覽器方式而成為主流,高校圖書館應該順應趨勢,主動開發手機應用服務[9]。
2.3.3 加大WLAN的建設力度
CNNIC的最新數據顯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超越使用臺式電腦接入互聯網的網民,手機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更加穩固,且數量仍在繼續增長[10]。智能手機在查詢、娛樂、休閑等方面的功能有其他移動終端無法比擬的優勢。據艾瑞咨詢調查,手機上網群體中有64.7%表示每天都在進行手機閱讀[11]。目前高校內擁有智能手機的人在50%以上,WLAN成為手機上網的主要方式。WLAN具有低成本、高帶寬的接入優勢,當前的802.11a/g可以提供54Mbps的接入速率,未來可以平滑地過渡到802.11n,實現超過300Mbps的真正高速接入,這是現階段3G技術無法比擬的。高校應與通信商展開深度合作,加大校園WLAN的建設,讓WLAN遍布校園每個角落。允許通信公司通過同城互聯技術實現WLAN高速連接教育網,實現WLAN網絡與原有的LAN校園網互通和統一認證接入,這樣高校的廣大師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過WLAN訪問圖書館訂購的電子資源,同時也可以為高校節省自建無線網絡的經費投資。
2.4 重視電子資源的宣傳和使用培訓
電子書利用率低的影響因素除了使用障礙外,用戶對圖書館訂購的電子書資源不甚了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圖書館要充分利用網站、微博等網絡平臺,以及傳統的櫥窗、海報、宣傳小冊子等多種途徑、多種載體、多種形式及時電子書資源訂購信息,并做好電子書的內容提要、核心關鍵詞等信息的加工;另外還要通過開設檢索課,用系統化的講解培訓中外文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介紹圖書館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定期舉辦數據庫使用的講座,提高師生利用電子資源的能力。
3 結語
2013年公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8至70周歲國民的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DA/MP4/MP5閱讀等)的接觸率為40.3%,其中手機閱讀的接觸時長呈增長趨勢,閱讀的文獻類型中電子書的閱讀量增幅較為明顯[12]。數字閱讀已經深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每個環節中,未來的閱讀是數字閱讀和紙質閱讀相結合,電子書使閱讀內容更加豐富。所以,高校圖書館應該繼續增加電子書種類和數量,同時消除用戶使用障礙,加強宣傳和引導電子書利用等促進措施,使得用戶能夠方便、快捷使用電子書。
參考文獻:
[ 1 ] 王波,吳漢華,姚曉霞,等.2011年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R].北京: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2012.
[ 2 ] 邱.電子書,靠什么贏得消費者?[N].光明日報,2013-03-14(15).
[ 3 ] 袁曦臨,王駿,孫雅楠.基于PAD的移動閱讀行為及閱讀體驗實證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3(3):22-27.
[ 4 ] ACRL Research Planning and Review Committee.
2010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OL].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News,2010,7(6):286-292[2010-06-20].http:///content/71/6/286.full.pdf_html.
[ 5 ] 葉蘭.電子書閱讀器對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影響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3(1):86-90.
[ 6 ] 蹇瑞卿,胡海燕,崔恒燕.圖書館引進電子書閱讀器的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1(8):29-32.
[ 7 ] 鄭文暉.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現狀的調查與建議:以“211工程”院校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2):40-44.
[ 8 ] 蹇瑞卿,劉亞.期刊APP化與圖書館電子期刊創新服務的構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2):97-100.
[ 9 ] 謝蓉,金武剛.高校圖書館如何推廣手機閱讀:基于對在校大學生手機閱讀的調查結果[J].圖書情報工作,2011(14):20-23.
[10]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OL].[2013-01-05].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
9530412.pdf_html.
[11] 艾瑞咨詢集團.2011-2012年中國手機閱讀用戶行為研究報告簡版[R].北京:艾瑞咨詢集團,2013.
[12] 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EB/OL].[2013-04-20].http://chuban.cc/yw/201304/t20130419_140027.
html.
王萬起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圖書館館員。遼寧阜新,123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