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5 18:16: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關于母親的詩歌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Yang Meirong, Wang X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346 students and their mothers were evaluated wi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scale and EPQ (child version). Samples were selected through a random and entire way in Shijiazhuang.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score o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and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s with children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sychotic of children; The score o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and strangeness in couples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xtroversion and Introversion, The score of mother-child in one body, losing oneself, helplessness in rearing children, the feeling of getting cold between couples and the feeling of difficulty i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ren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uroticism. Conclusion The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children, and the influence is primar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thers; Maternal consciousnes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Correlation research
近年來母親對子女教育問題這一領域有了新的研究趨勢:心理學家們開始把注意的焦點從教養方式等外顯的直接的影響因素轉向尋求形成外顯行為的內在的心理影響因素上,開始關注母親的價值取向、教養觀念、自身的發展需求等內在的心理影響因素對子女心理發展的影響。這些影響子女發展的母親的心理因素就是意識層面的,是根源性的。國內最早研究這一課題的是華東師大心理學博士桑標,他自編母性意識調查表,對年輕的母親(孩子為0~6歲的母親占93%)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年輕母親母性意識的13個因子中,排在首位的是自我喪失感,其次是親子一體感,中國母親的母性意識中存在著明顯的消極體驗和喪失感[1]。筆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修訂了母性意識調查量表[2],使之適用于初中生母親,并用此量表進行調查研究,揭示了初中生母親的母性意識現狀[3]。本文主要探討初中生母親的母性意識與子女個性特征的相關性。
1 對象與方法
1.1 被試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式隨機選取石家莊的初一、初二、初三7個班的初中生及其母親。本研究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68份,其中有效問卷346份,有效率為94.02%。
1.2 調查工具
1.2.1 初中生母親母性意識調查表 該量表Cronbanch's α系數為0.837,間隔1個月的重測信度為0.876;結構效度和內容效度均很理想。共包括34個項目,其中正性項目7個,反性項目27個,每個項目均按“完全贊同或完全符合”1分,“基本贊同或基本符合”2分,“不太確定”3分,“不大贊同或不大符合”4分,“完全不贊同或完全不符合”5分計分,正性項目反向計分。得分越高母性意識越積極。
1.2.2 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 該量表由精神質(P)、內外向(E)、神經質(N)和掩飾度(L)4個量表組成,主要調查精神質、內外向、神經質或情緒的穩定性3個個性維度。其中,母性意識調查表由母親完成,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由子女完成。
1.3 量表施測 研究者對各班班主任進行培訓,將指導語、研究目的、施測方法及注意事項向他們解釋清楚,請他們做主試對學生進行施測。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學生答完后當堂收回,母性意識調查表由學生帶回家母親答完后第二天收回,一一對應整理好。
1.4 數據處理 問卷回收以后,將母性意識調查表數據與艾森克個性問卷(兒童版)數據一一對應輸入微機。數據采用SPSS 11.0進行統計處理。
2 結 果
2.1 母親母性意識與子女個性維度的相關分析 為了考察母性意識對子女個性形成的影響,本研究對母性意識的諸因子和子女個性的3個維度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得分與子女的精神質得分有顯著的負相關;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夫妻疏遠感得分與子女的內外向得分有顯著的正相關;母親的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育兒無助感、夫妻疏遠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得分與子女的神經質得分有極其顯著的負相關。
研究結果表明: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越強,子女的精神質得分越高。精神質得分高的兒童古怪,孤僻,麻煩。對同伴和動物缺乏同情心。即使是對很接近的人和親人也進攻仇視。這樣的兒童缺乏是非感,不考慮安危。對他們來說,從來沒有社會化概念,根本無所謂同情心、罪惡感和對人的關心,這只是極端的例子。精神質得分越高,這樣的傾向越嚴重。
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夫妻疏遠感越強,子女的內外向得分越低。因為內外向維度得分越高性格越外向,得分越低越內向,說明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夫妻疏遠感越強,子女的性格越內向。
母親的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育兒無助感、夫妻疏遠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越強,子女的神經質得分越高。神經質維度代表一個人的情緒穩定性,得分越高表明情緒越不穩定。這一結果說明母親的母性意識影響著子女的情緒穩定性,母親的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育兒無助感、夫妻疏遠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越強,其子女情緒越不穩定。
2.2 stepwise多元回歸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母親的母性意識對子女個性的影響情況,分別以子女個性的3個維度得分為因變量,以母親母性意識的9個因子得分為自變量,進行了stepwise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母親母性意識9個因子中的親子一體感、育兒無助感、夫妻疏遠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對子女的個性影響最大。
3 討 論
母親的母性意識體現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影響親子交往的質量,進而影響子女的個性。Cox等人發現,在與兒童交往時,抑郁的母親比非抑郁的母親積極的語調更少,提問、解釋和建議更少,更多地忽視孩子的要求;在與孩子談話和交往中,更有可能使用控制的手段,對孩子的暗示較少做出反應。其他的研究也報告了相似的發現,即抑郁的母親與孩子交往質量差,因此,母子之間是一種消極的互動。在不良的母子互動中,兒童習得了不良的交往技能,學習了在交往中如何消極地做出反應,以及如何對交往同伴的要求不予反應,從而導致兒童出現行為問題[4],形成有缺陷的個性。
研究結果表明:子女的精神質受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影響最大。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越強,子女的精神質得分越高。育兒無助感強的母親,由于效果不理想而心灰意冷、束手無策,甚至想放棄對子女的教育。學者周宗奎認為:撤回愛護是一種更隱蔽、更間接地表達愛的方式,它可以起到使兒童服從、改變態度的作用。這是建立在安全和愛的環境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本需要的基礎上的[5]。如果母親總是帶有這樣的情緒反應,并將這種負性情緒體驗反應在親子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就會體驗不到來自母親的愛與積極關注,安全感受到威脅。面對母親的冷漠,孩子的心中會悄然激起對母親的怨恨,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孤僻、自卑、仇視、缺乏同情心和是非感。再加上與母親之間缺乏理想的溝通,孩子學不到積極的人際交往技能和正確的為人處世經驗,不能與別人進行正常的交往,自然會變得更加不合群,精神質的典型癥狀更嚴重。好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母親很少。可見,母子之間正常的交流和母親積極的關注對子女的健康成長是很重要的。
母親的育兒無助感和夫妻疏遠感越強,子女的個性越內向。從上一段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子女個性內向受母親的育兒無助感的影響很大。夫妻關系不和諧,常常發生意見分歧,雙方關系敵對、緊張甚至爭吵,生活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內心充滿緊張、焦慮,在外人面前覺得抬不起頭來,缺乏自信、自尊。他們孤獨苦惱,生活盲目懶散,不求進取。常常表現為固執,悶悶不樂,做錯事無所謂,喜歡孤獨,易煩躁,易發怒,經常發呆,不愿與人交談,做事有始無終,言語不能自制等特點,形成內向的個性。
神經質維度代表一個人的情緒穩定性,得分越高表明情緒越不穩定。從本研究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子女個性的神經質維度與母性意識中的親子一體感、自我喪失感、育兒無助感、夫妻疏遠感和親子交流困難感5個因子的相關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說明母親的母性意識對子女的情緒穩定性影響最大。母親對孩子給予很高的期望,全身心地對子女進行教育培養,子女便成了生活的中心,任何反應都會引起母親的關注,這對子女來說是一種強化,子女遇到任何事情(包括高興的、不高興的)都會有過分的情緒反應,以吸引母親的注意力。而子女過于強烈而又難以平復的情緒反應使母親更加關注子女,母子之間這種互動模式是一種惡性循環:母親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子女身上而忽視她的丈夫,使夫妻關系變的疏遠,而子女的情緒穩定性極差,很難溝通,教育難度增加,使母親產生了育兒無助等一系列的消極體驗,形成了消極的母性意識。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母親的母性意識對子女個性的影響確實很大,母性意識是母親的價值取向、教養觀念、自身的發展需求等內在的心理因素,這些心理因素決定著母親外在的行為表現,體現在親子交往的過程中,而這些外部的行為就是子女眼中母親的教養方式。因此,雖然母親教養方式對子女個性的影響直接一些,而母親的母性意識對子女個性的影響則是根源性的。
4 建 議
綜合本次研究的調查結果,可以確定子女心目中理想的母親是這樣的:她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平等對待子女;她能夠提供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她有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她善良熱情,樂于關心幫助他人;她能給子女提供適時地教育指導,適當地助支持;她善于發現子女的長處和進步,以子女為自豪等等。可以說,這就是母親朋友們努力的方向。為了幫助母親朋友們盡快地完善自己,盡早成為子女眼中理想的母親,形成積極的母性意識,筆者提供如下建議:母親對自身要嚴格要求,增強個人修養,提高調節與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樹立個人的生活目標,采取積極的生活方式,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協調好夫妻關系,給孩子創立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母親要主動去了解人生各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各種變化,學習與這一階段子女的溝通技巧,以免在親子交往的過程中遇到問題而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束手無策。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育兒無助感。采取“收放結合”的教育方式。注意培養子女獨立性的同時又要把好關,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問。這就要求母親要有很強的責任感。母親要與子女經常進行情感溝通與交流。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斷乳期”,強烈的成人感使他們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些事情不愿意讓家長知道,在交流上變得被動一些,家長要采取主動,注意引導而不能強求,給子女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要平等對待子女,尊重子女。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進步,多鼓勵,少批評。避免對孩子的刻板印象,相信孩子可以做的更好。不要說類似于“你怎么這么苯!”“我真不想管你了!”“你真沒用!”等等傷害子女自尊心的話,做一個寬容、慈祥的母親。合理期望,尊重事實。從孩子的個人實際情況出發,尋求合適的發展方向,結合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興趣愛好,合理激發,朝著孩子感興趣的方向培養。
5 參考文獻
[1]桑標,唐劍.父母意識的結構與內涵初探.心理科學.2000,3:279-284
[2]楊美榮,王欣.母性意識調查量表的修訂.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4):470-472
[3]楊美榮,馬建鋒.初中生母親母性意識現狀的調查研究.中國科學教育,2006,(15):91-92
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
如蝗蟲掠過莊稼
我們的夢,把自己驚醒
同一天,同一個夢里,沒有星星
夜漫長,夢無多,披衣立
锿燈下
將靈魂訂集成冊
在裝禎的縫合中睡去
宇宙的早晨
千百萬個太陽升起
星際花 凄艷、端莊、秀麗
摘一朵幽藍的花
走進星系墓地
走近銀河系
回憶起,我們在時間時代的一些人、情、事、物
在太陽系
在地球的日子里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二山緊連著海,海緊連著山,
五大洲各國山水相連。
同踩一個地球,同頂一片天,
六十億人口命運相關。
塘里的青蛙,堂前的紫燕,
決定億萬畝良田的豐欠。
南極的臭氧,北極的冰川,
關乎千萬種生命的危安。
看宇宙茫茫,數繁星點點,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你保護環境,我節約資源,
把完好的地球留給明天。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三給地球母親的安慰,
應該是明澈的藍天白云;
應該是翠綠的山崗草原;
應該是鮮活的清流碧海;
應該是豐碩的資源物產。
給地球母親良好的祝愿吧,
生態平衡,景象豐潤;
環境優美,健康發展;
活力充溢,青春常在;
人類和諧,天下——太平!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四今天,4月22日,
是全人類的反思日;
是全人類的懺悔日;
是全人類的覺醒日;
是全人類的行動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只有一個母親。
地球母親養育了萬物,
萬物在地球母親的懷抱里生長。
我們,豈能讓母親遭難;
我們,豈能讓母親哭泣!
保護母親,
就是保護人類的文明;
保護母親,
就是保護自己生存的家園!
救救地球母親吧!
多節約一份珍貴的資源;
多保護一個人類的動物朋友;
多開展一次綠色環保行動;
多打造一片和諧生態環境!
…………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五4月22日,
是地球母親的生日。
每逢這一天,
地球兒女應該獻上鮮花,
應該添上祝福。
然而,兒女們卻看見
這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情景!
一個個城市的煙霧滾滾升騰,
那是地球母親的額角愁云密布;
一片片森林慢慢消失,
那是地球母親的鬢發傷心脫落;
一頃頃田地漸漸干旱,
那是地球母親的肌膚在忍受龜裂;
一座座冰山悄悄融化,
那是地球母親的淚珠在痛苦地下滴!
…………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六若仙人掌也能一望無際
沙漠就能成為綠洲
若人類不以文明自居
野蠻的我們
就不會讓河流濃妝艷抹
廉價香水熏死了房客
不會讓北極熊離家出走
踩著冰塊去浪跡天涯
不會去想著掰大象的牙
因為野蠻的我們
懂得敬畏
自從人類有了自己的語言
便忘記了代代相傳的訓言
野蠻比文明更高貴
關于世界地球日的詩歌七地球 母親
宇宙中 你
是我們生存的唯一
我們所有的所有
都來源于你
而你的青發
已寥寥無幾
你河流的脈搏
已頻繁 間息
地球 母親
我們 我們無休止地增長 龐大
而你顯得
越發的瘦小
你面對肆虐的榨取和污染
而精神無常
你面對劣勢的延伸和枯黃
即將匱竭無力
地球 母親
回到家后,我在網上找了許多關于母親河的詩歌,最后,和兩名同學一起討論,決定朗讀《黃河頌》這首詩,我們排練后,就信心十足的等待明天的朗誦。
第二天終于到了,大家早就等不急了。
海子早已成為一個象征符號,“詩人之死”被一些人視為終結一個時代和開啟另一個時代的標志。海子生前可謂名不見經傳,僅公開發表幾十篇詩作,并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但海子死后,無論是在研究界還是創作界,其人其詩都引起高度的關注。在他死后的幾年里,一大批追隨者圍繞著土地、麥子等海子的核心意象進行創作,以至于詩人伊莎寫詩諷刺那些海迷們,稱他們是“城市中最偉大的懶漢/做了詩歌最光榮的農夫”(伊莎,《餓死詩人》)。評論文章也不絕如縷,1999年,海子十周年祭,第一部海子評論文集《不死的海子》出版。在諸多批評研究中,不少以其抒情短詩為對象。研究雖多,但多做整體觀,而少就其差異性做出辨析、研究。本文基于海子詩歌的內在差異性,將其界分為隱喻型和直白型兩種。
一、 隱喻型
詩歌不是對世界的摹仿,其評判標準也不取決于描述世界與現實世界相似度的高低。詩是對隱喻的解構和建構。就廣義的隱喻來說,沒有隱喻就沒有詩,隱喻的死亡即詩的死亡。時間是隱喻的殺手,當隱喻在時間中積淀為一種習以為常的表述方式時,也就宣告了隱喻的死亡。此時,便需要詩人以其摧枯拉朽的創造力去結束蒼白陳腐的隱喻,而重新創造出有生命活力的隱喻。當然,這其中也有所不同,有的時候破壞本身就是一種建構,有的時候則在破壞之后必須重建。正是在不斷的破壞和重建中,詩歌才得以永生。
海子大部分抒情短詩是隱喻型的。在這類詩中,語言是其安身立命的核心場所。關于語言、世界、詩歌,海子在組詩《給母親》之五《語言和井》中寫道:
語言的本身
像母親
總有話說,在河畔
在經驗之河的兩岸
在現象之河的兩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傾聽的耳朵和詩歌
長滿一地
傾聽受難的水
水落在遠方
這是一首“元詩”,也是一首用隱喻寫成的詩,它生動地展現了一首詩的產生過程。詩歌由之展開的場域――“語言”,被推到首要位置。在詩歌中,語言是什么?它不再是思想的附庸、交流的工具,也不是由人所發起、操持和支配的對象,海子親切地把它比作“母親”。這個比喻打破了將“母親”和“語言”做縱向組合的慣常做法,而將其做一個橫的轉換。接下來,“總有話說”的,既是母親,也是語言。語言的言說像母親的言說一樣,有巨大的繁殖力和親和力。詩句提示我們,與那種冰冷的邏輯語言相比,詩性的語言更為原始。在詩歌創作中,語言以“話說我”而不是“我說話”的方式出場。在話語的繁衍、生成中,世界如其所是地展開,而詩人的主體則退居為一個聆聽者。
在語言到來之前,詩人自身的生命及其接觸的外在物,都是一種“自行鎖閉者”,它們處于一種“自不相識”的被遮蔽狀態。但這種遮蔽“并非單一的、僵固的遮蓋,而是自身展開到其質樸方式和形態的無限豐富性之中”。[1]它是尚未開顯的黑暗之地,又蘊含著無限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它不能自明,但能以其原始力量去召喚語言和表達。在長期的召喚中,語言以一種潛在的磨礪狀態蓄勢待發。這種磨礪分秒不停,甚至在詩人的睡夢中也進行著。久而久之,語言突然破口而出,而詩人并不自覺。存在在此得以顯現,詩人以此得以確證自我,物也在此刻成其為物。此時,正如福柯所說:“語言不再是自然,但語言也不是一個神秘的工具。還不如說,語言是那個拯救自身并最終開始傾聽真正言語的世界的構型。”[2]所以,在“話說我”中,物在世界中復活,天、地、人、神在語言(詩)中四而合一。詩、語言和世界得到原初的認同和回歸。“我說話”則不然,這只是詩人在使喚話語的時候,而并不是詩人處于最佳狀態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詩人通常以其主體的強力對自足的語言和世界進行褫奪。
“在河畔/在經驗之河的兩岸/在現象之河的兩岸/花朵像柔美的妻子/傾聽的耳朵和詩歌/長滿一地/傾聽受難的水。” 后兩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花朵像柔美的妻子/長滿一地/傾聽的耳朵和詩歌/傾聽受難的水。”這里,明喻和暗喻交叉使用,可見物和不可見物同臺演出。詩人在把妻子和花朵互喻的同時,也用妻子和花朵共同喻指語言。詩句中的身體修辭,回應了“總有話說”一句。語言像“長滿一地”的“花朵”和“妻子”,美麗而富有生命力和繁殖力,語言又像傾聽的耳朵,傾聽構成了語言的一個功能結構。
“經驗”和“現象”是能直觀到的雜多表象,它們在時間之“河”中流動、變異、重組。此時,世界暗流涌動,混沌不開,心靈模糊不清,萬物以一種無序的方式在黑暗無名的世界里游走。值得注意的是,“水”在海子的詩中經常指人的欲望或生命本體。在他看來,死亡和欲望都是人類苦難的根源,所以“水”是“受難的水”。海子是否受叔本華思想的影響不得而知,不過這里的確讓人想到叔本華的悲觀哲學。
最后一句顯得突兀,水怎么突然就“落在遠方”了呢?海子的詩中,一直存在著相對的兩極,一極是大地、麥子、糧倉等形而下的事物,另一極是太陽、詩歌等形而上的事物。這種兩極界分在《夜色》一詩中有直接表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當然,這兩極并非涇渭分明,即使在形而下的事物中,詩人也賦予其神啟的力量,而在形而上的事物中,也經常可以嗅到泥土的氣息。 “水落在遠方”一句在整首詩中造成一個巨大的跳躍,它讓“經驗”、“現象”等形而下的直觀表象一躍而入“遠方”這一形而上的冥想空間。“水落在遠方”,是冥暗中的事物經由語言的照亮化身為詩,繼而從“經驗之河”、“現象之河”的暗流中躍身而出,于是事物獲救,詩人獲救。
在海子的抒情短詩中,大部分是這類隱喻型的。像《亞洲銅》、《讓我把腳丫在黃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等詩作都有非常強的文化隱喻色彩。可以說,如果不能破解海子的隱喻系統,就不能切入到他的作品世界。海子是一個詩歌的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詩歌的野心家。他要像但丁、莎士比亞、歌德那樣成為詩歌之王,成為詩歌界的太陽。他有自己非常明確的詩學追求。他說:“偉大的詩歌,不是感性的詩歌,也不是抒情的詩歌,不是原始材料的片段流動,而是主體人類在某一瞬間突入自身的宏偉――是主體人類在原始力量中的一次性詩歌行動。”(《詩學:一份提綱》)他有寫下大詩(史詩)的宏偉目標,然而這條路畢竟太寂寞、太荒涼。詩在遠方,然而“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詩人對遠方有太復雜的感情。那里仿佛有神的召喚,這種召喚讓他像一個義無反顧的勇士一樣,披荊斬棘在所不辭,甚至甘愿以生命和血的代價去奔赴遠方的詩歌盛宴。然而,這位詩歌的夸父步履過于沉重,他的血液里鹽分太高,他要勘測的存在之洞穴太奇崛,他會乏力,需要歇下來飲江河湖海之水。在休憩的片刻,海子寫下了另一類抒情短詩,即直白型的詩歌。
二、 直白型
海子的直白型詩歌,是對語詞的解放,也是對他自己的解放。在這類詩歌中,語詞單刀直入、直抵存在。它脫去了沉重的負擔,變得如野花一樣純潔美麗。詩人暫時“把遠方的遠歸還草原”(海子:《九月》),回到此時此地、可觀可感之在。《日記》是這類詩的代表: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籠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這就是海子的另外一面,另一種心境,另一種表達路徑。當他發現“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時,他將所有宏大的詩學理想拋諸腦后。他要“把石頭還給石頭”,讓“青稞只屬于她自己”。詩人在做一種類似于現象學的還原,“回到事物本身”即是這類詩歌的旨歸。此時,他不再“生活在別處”:“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這一類詩歌在海子的抒情短詩中不算太多,但確實為他的詩歌增添了一道別樣的風景。人們研究海子時,大多注意到的是他的隱喻型詩歌,以為那個在形而上的幻想迷宮里居住的就是海子的全部,而忽視了直白型詩歌背后的那個海子。
為人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也屬于直白型。關于這首詩,主要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種認為此詩積極樂觀,表現出對安逸平凡的生活的向往。另一種認為此詩悲觀絕望,甚至把這首詩和詩人之死聯系在一起,把它解讀為一首絕命詩。其實,只要把此詩放在海子的整個詩歌創作背景中來解讀,就不會產生這兩種分歧。《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屬于直白型的一類,它是詩人長途跋涉中的小憩,是義無反顧中的遲疑,是換一種方式同語詞交流。事實上,海子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在他那里經常能聽到幾種不同的聲音,它們互相摻合在一起,打成一片,甚至于連他自己都不能聽清到底哪個是他自己最真實的聲音,或者說打成一片本身才是他自己。這種生命內部的眾聲喧嘩在《春天,十個海子》中得到集中體現。“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這種內部的分裂、互相敵意,在海子的大量詩作中都存在。不過有的時候“十個海子”在論辯、爭斗中稍占上風,于是寫出《日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直白型作品,有時候那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占上風,則寫下另外一類與他詩學理想更加吻合的隱喻型的詩歌。
三、結語
將海子的抒情短詩分為隱喻型和直白型兩種,不是說它們是完全對立的,除了互相區別之外,它們還有一種互補的關系,唯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海子。無論是隱喻型還是直白型,它們都是詩人創造性的產物,是意象和詠唱結婚后產下的寧馨兒。海子在1986年8月的《日記》中寫道:“中國當前的詩,大都處于實驗階段,基本上還沒有進入語言,我覺得,當前中國現代詩歌對意象的關注,損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語言要求。”所以必須注重語言自身。但是,“舊語言舊詩歌中的平滑起伏的節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經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問題在于墳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新的美學和新語言新詩的誕生不僅取決于感性的再造,還取決于意象和詠唱的合一”。[3]“意象和詠唱的合一”這一詩學主張在海子那里得到實踐,它一方面自然增加了海子作品的“歌”性;另一方面,也使海子的詩歌沒有陷入對朦朧詩矯枉過正的迷途之中,“意象”這一個傳統的美學范疇,在海子那兒被重新激活。
海子說:“從荷爾德林我懂得,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4]對很多詩人而言,詩歌不過是一個修辭的操練場。而在海子那里,詩歌確乎是一場烈火,這場烈火以生命為燃料,由語詞點燃。面對詩歌的火葬場,海子也有遲疑、駐足不前的時候,那時他便從火海中抽身退出,寫出一批清新純潔的直白型詩歌。然而,他既是一只詩國的飛蛾,又怎能抗拒那場致命的烈火?
參考文獻
[1]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A]//林中路[C].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33.
在上課之前,我一方面搜集適合學生閱讀、貼近學生理解能力的關于歌頌媽媽的兒童詩。另一方面,為學生們設計了課前的調查問卷:媽媽都為你做過哪些事情?意圖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回憶和重溫媽媽辛苦的付出,為學生創作詩歌搭建一座情感的橋梁。但是第一次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當學生們欣賞完詩歌范例,閱讀了拓展資料后,創作卻進入了瓶頸,多數學生停留在模仿這一步,個別學生更是無從下筆、無話可說。我這才意識到,詩歌的創作不是單單通過讀賞、聯想、模仿就可以有作品的,更何況我的教學對象只是漢語基礎較好,有過僅僅半年的仿寫詩歌訓練的外國孩子!詩歌創作是思想感情、想象能力、審美能力、文學素養等綜合素質的體現,教學活動中如果不考慮這些核心素養,我的教學一定是舉步維艱的,學生也一定是不知所措、無所收獲的。
鑒于第一次教學中出現的這些主要問題,我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了調整。首先,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其想學的內容。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由“為媽媽創作一首(句)詩”轉為“學習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對媽媽的愛”,使教學目標從學情出發,貼近學生生活與學習能力。其次,課堂活動的重點放在了激發和喚起學生內心真情實感上。“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無論是學生直白平實的語言,還是詩一般的語言,我最希望聽到的是學生的心里話。引導學生找到感動自己的內容,再以詩的形式、詩的語言去歌頌它,這樣的詩才是真實感人的。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墻青瓦之間,走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樂,歷史文化的滄桑厚重,隨著石縫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來。同泉水一起冒出來的還有詩人的文思,在老墻老院中,“一些印象”書吧聚集起了一群愛詩之人,共談詩詞,共談風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現在大得多。在當時的詩人眼中,百花洲一帶的風景分明是桃花源。齊州(今濟南)知州曾鞏游覽此地,曾寫《百花臺》詩贊美:“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王展、張普四位詩人在同樣的地方留下詩跡。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編的《山東文學通史》中,曾經這樣描述山東詩歌的發展脈絡:“以臧克家為代表的第一代詩人是意象化新詩向形象化新詩轉移的一代;以賀敬之為代表的第二代詩人是將形象化新詩推向極致的一代;以桑恒昌為代表的第三代詩人,是探索新詩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東當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認為是“當代文壇新時期意象抒情詩的領軍人物”。
《四重奏:濟南的回響》首發前,桑老經歷了一次“生死”。從醫院的ICU活著出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墻,我沒倒下,就為后代隔絕了另一個世界。”桑老對于生死的態度,從他的詩作中可一窺究竟。《四重奏:濟南的回響》中收錄的一首《臥成一座大山》中,能夠體味到生命的輪回。
青藏高原
冷月邊關
我聽到自己
送別母親時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紛紛的淚雨
紛紛的紙錢
年少不懂事
問奶奶
“西南有多遠?”
為尋母親的去處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親為啥不走了
路太顫?風太寒?
是牽掛兒子
是斷了盤纏?
有錢舍不得用
凝成皚皚的雪峰冰川
母親終不肯再挪動一步
靜靜地臥成一座大山
一個詩人,應該是一個“詩做的人”,眼里、心里應該處處有詩。“詩應該從生命中來。”七十五載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顧自己的文學經歷,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學部門做行政工作,與人合作寫過報告文學《愛的暖流》,在全國獲獎,也曾寫過小說,在《人民文學》發表。后來隨著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決定放棄敘事文學,專心寫抒情詩,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他專注于寫懷親詩,其詩意象之濃,情感之深,往往令人過目難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從母親別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淚水
落
下
來
濕了人間
對于一個“詩做的人”而言,詩無處不在,“只要生命在,詩就在”。
“相互照亮”詩城濟南
濟南自古就是一座“詩人之城”,最早的詩篇可追溯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大東》,這首詩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濟南東部的譚國。到了今天,山東一大批優秀詩人正在崛起,但山東詩人被關注的程度遠遠低于他們的實力。
文學評論家馬兵說,“山東詩人在全國的詩歌版圖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說現代詩歌出現的重要現象、爭鳴中,山東詩人都沒有缺席。”另一位文學評論家房偉補充道:“山東詩人在全國詩壇的地位很高,而濟南在山東又具有輻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濟南的回響》一書收錄了四名本土詩人的作品,他們各自以自己的獨特語言風格和審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們筆下淙淙流淌的詩意,并留下詩歌在這座城市的回響。
在濟南市歷下區文聯主席王亞非為《四重奏:濟南的聲響》做的序中,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詩人的“詩心”。
是一位生于濟南長于濟南的詩人,他待人寬厚、做人謙和、良師諍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濟南的文朋詩友贊賞有加。詩人雪松曾評價他:“有一顆多愁善感的心。這顆心敏感、憂郁、多情、細膩,對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這樣的個人氣質上生長出來的詩歌,天然的具有一種唯美的情調。”
王展,濟南市作協副主席,作品風格樸實無華,精短而富有靈性。自然而流暢,散發著一種自然的氣息。
張普的詩歌,題材廣泛,內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莊”系列,無不透出濃濃的對故土的情懷,對生命與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確認,人生真味盡在其中。他所的軍旅題材的詩歌,則是他對部隊生活懷戀的精神延伸。
“詩人”是他們統一的標簽,他們將創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聽生命,寫出了優秀的詩篇。
關于濟南,新的文學表達在不斷進行。1月11日下午,《詩意歷下》首發式在泉城中學舉行。這本書成書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詩人來到濟南采風,各自寫下精美詩篇,贊頌大明湖、趵突泉等風景名勝。全書分為散文詩、現代詩、古體詩三個部分,收錄了圍繞歷下人文、風光、歷史所創作的詩歌作品150多組。
目前,《詩意歷下》已經發放到歷下區兩萬多名中學生手中。
本書的開篇之作,黃恩鵬的《在濟南歷下老街聽泉》,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濟南老街與泉水之間的關系。他在最后寫道:“所謂民生,就是漾動著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濕濕的、滿滿的一片又一片潔凈安詳的月光……”他所描繪的,也正是以4位詩人為代表的濟南作家不斷付諸筆端的精神家園。
■資訊
再別康橋――
在很多書籍里,余秀華都會寫下自己的感受與理解。新京報記者 伍勤 攝
連日接待官員和媒體,讓余秀華略顯疲憊。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人物簡介
余秀華,女,生于1976年,湖北鐘祥市石牌鎮橫店村村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后賦閑在家。2009年開始寫詩,代表作《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經過墓園》、《搖搖晃晃的人間》等,作品被《詩刊》微信號后,她的詩被熱烈轉發,人們贊嘆她詩歌里的文字質樸滾燙、直擊人心、有力量。
她在現實世界里直接、莽撞、痛感十足。
余秀華沒想到,讓自己走紅的會是一首關于愛情和肉體的詩。
她是一個女人,農民,腦癱患者。當然,她更是一個健康的詩人。
她有些抵觸外界突如其來的對詩的熱捧,還有伴隨在這熱捧之后的獵奇。
她會自我解嘲,“炒作之后,幸虧你們發現腦癱不是假的”。在余秀華看來,一切的喧囂都會過去。
她依然會像自己在詩里所說的那樣,“有時我是生活的一條狗,更多時,生活是我的一條狗”。
而她“只有在寫詩歌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靜的,快樂的”。
格格不入的農民
橫店是湖北中部一個普通的村莊。
它在余秀華的筆下充滿詩意。她描寫這里的白云、午后和麻雀。但當被問到家鄉對她的意義時,她丟出一句“鬼地方!”
為什么這個名字總出現在你的詩里?
余秀華幾乎沒有停頓,“因為這個詞簡單、好用,就跟‘愛情’、‘春天’一樣”。
因為疾病,余秀華說話有些口齒不清,面部肌肉的抽搐讓她的神情顯得有點夸張。但她思維非常快,話說得直而且沖。
不僅是對別人,也包括對她自己。有人小心翼翼地問“你怎么看待別人總提你的身體疾病”,她立刻打斷了,“腦癱。你直接說唄,修飾什么。”
“她與這里顯得格格不入。”余秀華的小姨說。在她看來,余秀華脾氣古怪,思維跟別人不一樣。她在村里跟誰都不怎么熟,也說不上什么話。
母親說余秀華脾氣壞,愛和別人吵架,在村里沒什么朋友。余秀華說過,她不甘心于命運,但她所有的抗爭都落空。“我會潑婦罵街,當然我本身就是一個農婦”。她和朋友說起自己愛罵人,因為自己愛說真話。
余秀華在村里不怎么走動。這個農婦對村里人聊的家長里短毫無興致。村里人也沒有人讀過她寫的詩。問起來,他們笑著搖搖頭,“看不懂”。
余秀華辦了低保,每個月60塊錢。去年正月,母親買回了20多只兔子,給余秀華照看,這些兔子成了她的寶貝,也能賣點錢。每天早起吃飯前,她先去割草,喂飽兔子。
? 最近,兔子一只只死去,讓她感到傷心。
每天上午是她的看書時間。她最喜歡的書是《悲慘世界》,喜歡那本書中的一切——語言、結構、思想,“那種對人性的刻畫,真是好!”
她愛讀詩,房間的詩集里,幾乎每頁都有她隨手寫下的感受和批注。
午后,她會花很多時間去寫作,她的手不靈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著鍵盤,把詩的一字一句錄進電腦里。
高中畢業,父親在村里給她盤下一個雜貨鋪。母親周金香覺得,女兒的心思根本不在雜貨鋪上。“她每天都在打電話,不知道跟誰打,一聊好幾個小時,有人來買東西她也不搭理”。有一個月電話費花了174塊錢。
除了看書,下象棋最讓余秀華快樂。她象棋下得好,提起和村里人下棋,她總是笑,“他們老悔棋,就是不讓我悔”。徐建國是荊州著名的棋手,在他看來余秀華的象棋水平在縣級可以排到前十。他說她下棋“犀利、靈活有力量”,喜歡進攻,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氣勢,“棋風和她文風一樣”。
腦癱者的遠方
“這個身體,把我在人間馱了38年了,相依為命,相互憎恨。”她不得不接受身體的缺陷。
在詩里,她說“說出身體的殘缺如牙齒說牙痛一樣多余”。
遠方對她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她曾經嘗試過離開這個小村莊。
2012年,余秀華第一次離開家鄉,去溫州一家為殘疾人辦的廠子打工。那一個月里,她仍然在寫詩,晚上把詩讀給工友聽,“但他們都是木頭”,余秀華說。
只一個月,她就回了家,她說因為周圍的人太世俗,父母說因為女兒手腳不利索,干活慢。
周金香說,秀華在流水線上,手在撕皮包邊的時候總是使不上勁兒,怪搭檔沒修好邊,害她撕不下來,然后跟人家吵架。領導出來調解,說給她換個搭檔,她又死活不愿意,說,“這個位置好,別想把我換走!”
打工沒掙到錢,回家還借了100塊的路費。
那次的逃離對余秀華來說唯一的意義,是讓橫店村在她心里第一次成了遙遠的“故鄉”。
2014年12月19日,她在母親的陪同下去了北京。后來她在博客里寫下北京之行略記。
她提到了照顧她的詩友,感慨在人民大學的教室里朗誦自己的詩歌:這是我額外的收獲,我更愿意說它是人們敞開懷抱擁抱我的一次美意。
這開敞讓她感激。
但她依然強調自己的獨立。“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余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余秀華,或者農民余秀華的。”
無法遠行的日子里,余秀華的“遠方”寄托于信紙和網絡。
1995年,她第一次投稿給《鐘祥日報》,一投即中。
母親說她從初中就有了遠方的筆友,后來又有了很多網友。很多人從外地來看她。她也會去鐘祥或是荊門會網友。
鐘祥論壇上留下了她許多印跡,從2009年開始,她陸續發了很多詩歌帖。從最早發帖開始,她的詩就贏得了很多贊美。2009年,鐘祥貼吧的網友們湊錢給她買了臺電腦。
在網絡上結識的朋友,互相理解、支持、鼓勵。說到這兒,余秀華流露出一點感傷,“時間會改變一切,不會一直是這樣的。”
有一陣子,余秀華把所有的詩歌群都退了,因為和別人吵架。“因為看得過重,反而更容易吵架、容易傷心。”
余秀華被網友傷害過,一次一個網友約她見面,對方遠遠見到她真人,就掉頭走了。
詩友老井回憶和余秀華的第一次見面,雖然之前知道她是個腦癱患者,但沒有細想過,見了面,老井被余秀華行動和語言的吃力“震撼”了。
老井說余秀華是個苦命的天才。她率真,有些逆反心理,時常在網上得罪人。有些網友攻擊她的作品,她喜歡反擊,老井勸她假裝看不見,她做不到。
這是她自己。
余秀華說,這世上有抵達得了的遠方和抵達不了的遠方。如今,她仍然在那個叫橫店的村莊,割草、喂兔子、下象棋、讀書、寫作。
女人的愛情
她沒想到是一首愛情詩讓她走紅。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里面有肉體,有愛情和遠方。
她對這首詩并不是很滿意,“那首詩里有些辭藻用得太大了,不夠克制。寫詩的時候不能自親也不能自疏,要和自我保持一定距離。”
對丈夫,她似乎
更不克制。丈夫被她形容為“青春給予她的一段罪惡”。她在詩里說,婚姻無藥可救。 結婚時,余秀華19歲,丈夫尹世平大他12歲。當時,這個四川籍男子在湖北荊門打工。余家人覺得秀華身體有殘疾,能找到個對象就不錯。尹世平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又是小學文化,也沒什么挑的了。
余秀華年輕時曾擔心丈夫會跑掉。在余秀華的口中,丈夫性格火爆,斤斤計較,兩人經常吵架。吵完架丈夫也離家出走過,余秀華又把他追了回來。
“現在真是后悔,干嗎追他回來?”余秀華說,20年,這段婚姻太累了。
“愛情?有個屁愛情!”有人提到這個字眼,她干脆利落地回答。
余秀華的母親周金香說,結婚后,女婿一直在荊門市做建筑工人,偶爾回家,孩子兩歲后,兩人就開始爭吵不斷。
三年前,因為在荊門討不到工錢,他又去北京打工,每年只是過年回來。“不喝酒的時候人是很好的,喝了酒脾氣稍微暴了點,話多,秀華就嫌煩。”
兩人鬧過幾次離婚,都被余秀華的父母勸阻住了。“死都不能讓他們離婚。”
在周金香眼中,女婿是老實巴交的人,肯吃苦,沒嫌棄過女兒的身體狀況。雖然喝了酒會說些難聽話,但不會揭余秀華的傷疤。“日子挺好的,兩人又有孩子,都是秀華自己在鬧。”
尹世平從沒讀過余秀華的詩,也沒興趣讀。
他關心的并不是余秀華的精神世界。“你們這樣捧她都是一時的,過去就沒了。你們能不能幫她在北京找份工作啊,一個月能掙一千多塊錢就行。”
余秀華把對愛情的態度和渴望都放在了詩里。
“她想給他打電話,說說湖北的高粱酒,說說一個農婦醉酒之后,在大門口拉下褲子解手,說她心里的血都被尿了出來,說她攔住過路的人喊他的名字”。
對于這首詩是否有所指,她說忘了。
關于現實生活中她的愛情,余秀華有點躲閃。她承認,自己寫的愛情詩,她在內心都是經歷過了這些過程。但具體的“我不能告訴你”。
她只是說,愛情像信仰,信則有,不信則無。下輩子,希望有個人在她19或20歲時走進她心里,因為那個年紀像花一樣。
女兒與母親
提起父親的時候,余秀華褪去了她的防備。
余秀華和父親的感情特別深厚,她說父親在家人中最理解她。
因為出生帶來的缺陷,她從6歲才學會走路,那以前,她總是在院門口爬來爬去。
行走對于幼年時代的她非常困難,家人先是給她做了學步車,后來又換成拐棍,再后來終于可以搖搖晃晃地走了。
父親對她付出的愛也比對弟弟更多。
余秀華八歲才上小學,和小她兩歲的弟弟一同入學。那時候上學放學,她都是在父親的背上。課間休息,他叮囑老師安排小伙伴輪流陪女兒上廁所。
余秀華上初中時,弟弟總騎一輛28車載著姐姐上學,她身體不協調,在后座上總是坐不穩,弟弟騎起來就會特別艱難,有時候很惱火,對她不耐煩。說到這,父親余文海形容是哭笑不得,但“感覺心酸”。
余文海回憶起余秀華在高中住校的日子,孤零零地沒人照顧她。因為手腳不利索、動作慢,打飯時總搶不過別人,有時候剩飯剩菜也搶不著,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
這段話,余文海花了很久的工夫才說完整,中間幾次因為哽咽停下。講完后,他捂住臉,哭出了聲。
余秀華在詩中感嘆父親這么老了也是不敢生出白發的,因為他還有一個殘疾的女兒,和一個剛剛成年的外孫。
余秀華的兒子跟了余家的姓。村里人總說,余秀華的兒子“真有出息”。
小伙子今年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讀環境工程。在家人口中,孩子內向、懂事,跟母親的關系特別好。
余秀華的世界里,兒子是重要的感情支柱。她不止一次說,“這是我培養出來的兒子。”
用余秀華的話說,他們母子之間是沒大沒小、無話不談的。她偶爾在QQ空間中發牢騷“我今天想×××(某個男人的名字)了”,兒子還會跑去點贊。她也屢次試探,想要挖出兒子的感情生活。
余秀華的朋友圈里除了詩歌外,偶爾也記錄著和兒子的互動。今年元旦,她送了兒子一條蚯蚓,兒子一頭霧水。她解釋,“蚯蚓是用來釣魚的呀,送你蚯蚓,是要你去釣到一條美人魚!”
“我不知道兒子有沒有讀過我的詩,如果讀了應該會不好意思吧。”余秀華笑了。
在詩里她這樣寫:我只是死皮賴臉地活著,活到父母需要我攙扶,活到兒子娶一個女孩回家。
喧囂與沉默
余秀華不期然的就火了。
幾乎是一夜之間,余秀華的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微信朋友圈被爭相轉發,她也被貼上了“腦癱詩人”、“農民詩人”、“草根詩人”等標簽。
余秀華不喜歡被強行賦予的標簽。
她在博客里寫下這樣一段話:我身份的順序是這樣的:女人、農民、詩人。這個順序永遠不會變,但如果你們在讀我詩歌的時候,忘記我所有的身份,我必將尊重你。
她說自己不是天才。
為什么能夠寫出這樣的詩?她也不愿意去回答。
面對褒貶不一的評價,余秀華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無所謂”。她并不期待所有人的欣賞。“如果所有人都理解,那就不叫理解。我不需要在任何地方找到理解,不能為任何人而寫,只能為自己寫。”
但她對詩歌的感受也并不止于直覺上,也有著系統化的反思,她經常修改自己的詩。“沈浩波也許說得對,我的藝術性還不夠。”
她覺得行文造句需要不斷地修煉和提升境界,要不斷突破自己。
她讀詩的時候不只是憑著感覺讀,她會把每首詩讀透,仔細讀、思考,把自己的思想放進詩的意象中。在她口中,她的詩是發自于“小我”,基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個人體驗,以及這其中生發出的想象。
海子也曾讓她不能自拔,現在能夠批判地看了。她曾在貼吧里貼過一組獻給海子的詩,叫做《為海子而哭》,里面寫道,“我遇見了披頭散發的你/我遇見了口吐火焰的你”。而現在,她可以更批判地看海子的詩了,“也沒有那么好,有時太抒情了”。
在余秀華爆紅后的幾天里,她家的院子擠滿了采訪的記者、攝像,出版社編輯,還有慰問的領導。面對喧囂,她在朋友圈里說,“對詩歌而言,這樣的關注度實在不應該,超過事情本身都是危險的。不管東南西北風,不管別人怎么說,姑奶奶只是寫自己的詩歌,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里,盡量寫好。呵呵,幸好這樣的風刮不了多久。”
她幾次對記者提到,“詩是很安靜、很私人的,不該經受這樣的炒作。”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19-02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那輕那聘婷的你是,天真莊嚴的冠冕,你戴著你的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林徽因女士生平寫了許多、又為數不多的文章。我們為什么說林徽因寫了許多、又為數不多的文章呢?因為林徽因女士的文學作品如果從數量上講,是為數不多的,因為她生平只有數十首詩歌、部分小說和散文,與那些文學大家或者說那些高產的作家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不值得一提;可是從質量上講林徽因女士無論是詩歌作品還是散文作品或者唯一一部小說作品《九十九度中》,均在當時的文壇刮起了一陣新鮮的旋風,她的作品不僅是膾炙人口的,而且還是被當時許多文壇大家所推崇、贊嘆的……林徽因女士不僅具備強大的審美能力,她與夫君梁思成作為那個時代的建筑家為中國的建筑事業、為世界建筑歷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林徽因女士的人生還不止這些,總之很多人都認為林徽因女士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是一位幸福的女性,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士,林徽因正因為她的才華,得到當時文壇大才子徐志摩的青睞,最后在報紙上公開與妻子離婚消息,只是為了與林徽因女士交好。正因為她的才華橫溢,所以建筑界的奇才梁思成才會一見傾城,二見傾人國,三見就癡戀上了林徽因,就連當時大人物梁啟超都對自己這個兒媳婦贊嘆尤佳;更有甚者就是當時大學者或者說詩人作家金岳霖,為了對于林徽因女士的癡情,忠貞不渝又保持距離的愛,終生未娶,一直默默地伴著林徽因女士生活,二人互相愛慕又保持了極好的距離,相伴一生。這就是林徽因女士專屬的幸福。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就是林徽因那首最著名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究竟是寫給自己的情郎文壇大才子徐志摩,還是寫給自己剛出生的寶貝兒子梁從誡的。針對這個問題,學術界以及相關林徽因女士的研究者意見不一,但是主流意見就是以上兩種:一種是部分人主張這篇文章是寫給徐志摩的,表達自己對于文壇大才子徐志摩的情誼,或者說對于徐志摩與林徽因一起的康橋回憶的重要寫照;二是極大部分研究者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剛剛做母親的林徽因女士為了表達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梁從誡先生的喜悅之情而有感而發、撰寫成詩的。
那些研究者中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歌是寫給林徽因女士剛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占有絕大多數,或者說壓倒性勝利。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體現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自己的兒子梁從誡的,而不是寫給自己所謂或者在別人眼中看作情郎的徐志摩的。
一、林徽因女士與丈夫梁思成兩人之間愛情十分的忠貞堅定
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兩人是自由戀愛,而不是由父母包辦婚姻而結合的,林徽因女士對梁思成先生、梁思成先生對林徽因女士同樣是忠貞不渝的,所以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的婚姻是經得住時間、空g以及其他各種事情的考驗的。即便是文壇巨匠、文壇才子、詩壇璀璨的新星徐志摩先生各種求愛示愛依舊不改自己對梁思成先生忠貞不渝的愛。所以說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被認定為寫給眾人眼中的情郎徐志摩是極為不合理的,正因為寫給所謂的情郎徐志摩不合理才使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自己剛出生兒子變得合理。因為那個時候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的二兒子梁從誡恰好是這個時候出生,為了表達一個母親對于新出生孩子的喜愛之情,賦詩一首較為符合林徽因女士作為文人的文人情結,也是極為符合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深情真摯的愛戀,所以為了表達自己與梁思成先生的愛寫了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極為合理的。
二、每一個詞匯無不巧妙地展示了一位母親對于自己兒子真摯的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輕靈在春的光焰中交舞著變……”
四月是一個代表生命的季節,所以林徽因女士才用四月告訴或者說慶祝自己新出生兒子梁從誡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把他形容成四月的云煙,輕靈像是春的光焰,交舞著變化,可想而知,林徽因女士對于自己和梁思成先生的愛的結晶是多么的喜愛,來自一位母親最深的喜悅之情。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中,她把新出生的兒子比作黃昏之后風吹過的暖,她把新出生的兒子比作是天空中新出現的不斷閃爍的星星,她把自己的兒子比作是灑在花前的那種春天里的春雨,那溫柔纏綿的春雨一樣。林徽因女士在她膾炙人口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也表達了一種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的戀人情節,從而表達了一位母親對于這個新出生小生命的深深的依戀與熱愛之情。
“那輕那聘婷的你是,你戴著你的天真莊嚴……”林徽因女士展開自己極為豐富的想象力與感性思維,將自己新出生的兒子形容得細致入微,從各個方面、各個視角展示新出生兒子所帶給家里的喜悅之情與幸福之情,表達了一種兒子的出現給家中所有的一切都帶來了極為可喜的變化,這就是一位母親對于自己孩子母愛的力量。
“你是夜夜的月圓,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你是燕子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林徽因女士在詩中將自己新出生的兒子比作是月圓、花開、燕子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這些無不體現一位母親對于新出生孩子的愛戀,月圓、花開、燕子呢喃,這種意向并不適合表達自己對于情郎或者說是對于情侶的思念,尤其是從燕子在梁間呢喃一句中體現出一位母親對于新生兒的愛戀,只有還沒離開母親喂養的乳燕才會在梁間呢喃,好像這并不符合部分人所說那種對于自己情郎徐志摩的愛戀表達的那種情感吧。是愛,當然要數是母愛;是暖,當然要數是一位母親對于孩子或者一個孩子長大后對于母親的暖了;是希望,更是一位新出生孩子的所帶來的希望了,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所誕生的愛情結晶可以代表世界上絕大多數生命那樣,生命繁衍、生生不息的,只有充滿愛、充滿暖、充滿希望的世界才值得人民去生活,只有一位母親對于自己新出生兒子的愛,才能表達得如此淋漓盡致,才能如此感情充沛。
三、由第一任當事人所傳送的信息
除了林徽因女士與梁思成先生忠貞不渝的、真摯的愛戀以及字里行間展示出來那種母親對于新生兒的喜愛之情之外。還有就是梁從誡先生長大之后,或者說在林徽因女士去世之后的幾年里,他曾經跟自己的父親梁思成先生在私下里或者日常生活中談論文學作品的時候就談論到了母親這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所展示的情感傾向,后來得到自己父親梁思成先生的證實,這首詩是為了慶賀或者說慶祝新的生命的誕生而特意撰寫的一首愛子的詩歌,并非像是傳言中的那樣是寫給大家眼中所謂的情郎徐志摩的詩,這種由第一任當事人所傳送的信息,或者說這位與林徽因女士朝夕相處的梁思成先生所親口說出來的那種“這首詩的寫作目的是對于新生兒梁從誡先生的喜愛與嵐之情”,這比那些只依靠冰冷的無生命的文字所推理出來的寫給林徽因女士情郎徐志摩的更有說服力吧?
四、從林徽因女士個人性格來分析
林徽因女士是那種生活在舊時代的新時代女性,既然是新時代的女性勢必會有新時代女性那種時刻迎接新事物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可這并不影響林徽因女士作為舊時代女性那種愛一個人就要忠貞不渝的方式方法,就連曾經為了林徽因女士而終身不娶的金岳霖先生依舊沒有得到林徽因女士的青睞,始終和他做著好朋友,始終不會跨越雷池一步的金岳霖先生都沒有從梁思成先生那搶走林徽因,何況是一個拋棄妻子的詩壇浪子的徐志摩呢?所以我們再次可以通過人物的性格分析之后,可以斷定這首詩是林徽因女士寫給新出生的兒子梁從誡的,而不是那位被人誤認為是林徽因女士的情郎徐志摩的。
綜上所述,林徽女士作為當時的文壇新星,當時的一位偉大的建筑家,作為名人梁啟超先生的兒媳,作為偉大建筑師梁思成先生的妻子,作為當時文壇新星或者說文壇才子徐志摩先生所一生追逐的愛人,作為當時名人金岳霖先生一生未娶的對象,作為中國文壇中偉大的女性,作為未來幾位優秀兒女的母親,無疑會收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關注,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期待,當然緋聞或者流言蜚語一定是不能少的,和其他領域的明星一樣,會飽受其他人或者百姓、群眾甚至是評論家的關注。而且林徽因女士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還是那種極為優秀的文章,林徽因女士又是那種極為傳奇的女性,所以由一位傳奇的女性寫出的傳奇文章勢必會受到各界研究者以及評論家的強烈的關注。所以在這里,作為林徽因女士文章與個人的喜愛者,我也來迎合一下目前對于林徽因女士研究的潮流,對于林徽因女士這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來加以評論,提出自己的一些關于林徽因女士的個人觀點,或者說這對這首詩究竟是寫給情郎徐志摩的還是寫給自己的兒子梁從誡的加以評定,找準屬于自己的站位。
參考文獻:
[1]藍棣之.作為修辭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學成就與文學史地位[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關鍵詞:弗羅斯特,成長,嬉戲,頓悟,家庭倫理
中圖分類號:I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3-0000-02
一.前言:
在《影響的焦慮》中,哈羅德.布魯姆將弗羅斯特與惠特曼、狄金森、史蒂文森、哈特.克蘭并稱為美國的偉大詩人;在《哥倫比亞美國詩歌史》的評價里。弗羅斯特不僅被視為20世紀的偉大詩人,而且也被視為整個美國文學史中的偉大詩人。弗羅斯特的詩歌和其他現代派詩歌一樣,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在商業化、工業化背景下現代社會的人的異化現實和人的自我危機問題,并都嘗試探尋對這些現實和問題的解決之途。弗羅斯特的一些詩歌從家庭視角出發,探討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與人的自我危機的一個方面,剖析倫理的自我問題。在弗羅斯特的詩歌中,不少詩歌直接向讀者呈現家庭形象及相關問題,揭示了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家庭倫理關系,如兒童形象,兒童成長與教育,兒童與成人的關系,尤其是兒童與父母的倫理關系。
二.成長中的嬉戲與頓悟:
弗羅斯特在詩集《波士頓之北》以及《山間低地》和戲劇詩“科阿斯的女巫”及敘事詩“楓葉”這幾首詩中描繪的冷漠與殘缺的家庭中子女的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對兒童成長問題、對家庭責任問題的關注。在其他一些詩歌中,我們更能看到詩人對這一問題多方位的思考,這些詩歌大部分都被詩人選入1959年出版的專為青少年讀者選編的詩集《你也來吧》。這一詩集的選編和出版本身就說明兒童主題對詩人的重要性。在詩人看來,嬉戲與困惑是與成長相隨相伴的;在兒童教育與成長上,父母與家庭顯然承擔著重大的責任。詩人更是通過強調父母性別差異對子女成長的影響來說明父母雙方在子女成長問題的共同責任,通過強調成長中的實踐與嬉戲來突出家庭的教育職責。
1.“未到上學年齡”("Not of School age")
“未到上學年齡”("Not of School age")里讀者看到一個期盼與其他兒童嬉戲,對學校充滿期望卻又感到困惑的學齡前兒童。詩中,遠足的“我”在荒涼的新英格蘭鄉村“轉過一個又一個路口,風吹襲的樹林沒有盡頭。(460)在這里,“我”只遇到一座房子,只碰到一個同樣孤獨的不到四歲的孩童。這種孤獨感對于兒童來說,顯然“更加強烈,因為他對他的世界的局限無計可施”。孩童在這個孤獨的世界沒有嬉戲的玩伴;他之所以是“旗幟的崇拜者”,是因為旗幟升起的地方是一個學校,是個“大人”的公共場所,是個可以與玩伴嬉戲與共同成長的地方:
那孩子的口音不太清楚。
但我慢慢也聽出了眉目。
他說某個我能去的地方―
他不能但我能去的去處。(460)
口齒不清的他想讓“我”這個大人“去趟學校”,去證實那面大旗今天是否掛出。孩童顯然對他不能去學校感到困惑,進而更加深了對大旗和學校的向往。
2.“楓樹”("The Maple")
與這位學齡前兒童相反,詩歌“楓樹”的女主角梅普爾的困惑則開始于學校,并伴隨著她成長的整個過程。在這首典型的成長主題的詩歌中,母親臨終前給她取的名字迫使她去探尋名字的意義―進而也是自我身份的追尋,因為“正是她名字之與眾不同使人人都/對它注意―而且對她加以注意”(236)。學校的老師否認她這一名字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亦即對她的自我的否定)―“但老師對全校說/沒有這個名字”(235),而其他人“要么注意它,要么拼錯它”(237)。父親也無法解答梅普爾的疑惑:
我不知她替你取這名有何含義,
但這名似乎是她的遺言,想要你
做個好姑娘―像棵美麗的楓樹;
父親的含糊其辭在小姑娘心中播下了謎一般的種子:
以后我慢慢告訴你我知道的一切
關于不同的樹,還有關于你的母親
的一件事,那也許會對你有用。(236)
然而,父親從未告訴她這個謎是什么,而是任由她自己去探尋;她想知道母親給她取這名字,想知道母親希望她“應該怎樣穿著,應該有何舉止……”(237)。可以看出,他所探尋的不僅僅是名字的意義問題,而是她的自我身份問題。在詩的后半部分,已經完全獨立,有了自己完美家庭的她仍然在為這個謎,為名字的意義追尋,然而丈夫的話多少讓她有些豁然開朗:
因為這很難說,說不定那只是
你父親和母親之間的什么事情,
對我們毫無意義……。(239)
顯然,丈夫的點撥也表達了詩人自己的觀點:子女的名字或許對父母親來說有著某種意義,代表著父母的寄托;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和期待自然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成長便意味著自立和找到屬于自己的自我,即如詩中所言―“花與父母播下的的種子迥然有異”(236)。因此,卡倫.基爾卡普對此詩的分析―詩人“既想融合又想壓制強有力的女性聲音”,值得商榷。詩人在這首詩的最后嬉戲般地寫道:“所以我得說人名沒有意義更好,因為留給天性和機遇的東西會更多。隨便給孩子取個名,看他們會怎樣”(242);即父母不應該“過度地控制孩子的生活”。
3.“白樺樹”(“Birches”)
成長中的困惑,是任何一個人都要經歷的,而弗羅斯特在詩歌中更強調了在嬉戲的頓悟中,在生活體驗中逐漸成長。這與他對教育的看法相一致;他認為“沒有什么方法或學科可以取代保持敏銳的感悟力的重要性”。名詩“白樺樹”("Birches")以成人“我”的視角,回憶童年時的搖蕩的白樺樹那嬉戲的快樂,并從這種嬉戲中頓悟人生的真諦:
……人世是適合愛的地方,
因為我不知道還有什么更好的去處。(164)
對那個“離城太遠沒法學棒球的孩子”來說,“他唯一的游戲就是他自己的發明”,“他把父親的白樺樹當馬騎”(163)。男孩在游戲中逐漸地領悟到“能保持住身體的平衡”的重要性,而在“一遍又一遍地挨個兒制服”父親的白樺樹的過程中,他又象征性地獲得了某種自立―成長的標志。
4.“野葡萄”(”Wild Grapes”)
對成人的’“我”來說,孩童時的嬉戲令人回味和向往,令“我做夢都回到少年時代”(164)。而該書的姐妹篇“野葡萄”(”Wild Grapes”)中的女主角則敘述了小時候她與哥哥在嬉戲中成長的故事。最早刊登弗羅斯特詩歌的編輯及詩人的朋友蘇珊.沃德(Susan Ward)曾想讓詩人以她兒時的經歷為素材,寫一首女孩搖蕩白樺樹的詩,與“白樺樹”相呼應,詩人欣然允諾,創作了這首詩,于1920年發表在Harper’s Magazine,后收入《新罕布什爾》。詩歌的開頭,身為老太太的“我”便以幽默嬉戲的口吻為詩歌定下了基調,制造了一個深深的懸念,將讀者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從什么樹上不可以摘到無花果?
難道從白樺樹上就摘不到葡萄?
你對葡萄或白樺樹的了解就這些。
作為某年秋天曾把身體掛在葡萄
之間并從白樺樹上被摘下的姑娘,
我應該知道葡萄是什么樹的果實。”(255)
5歲的我在向導兼“父親”的哥哥的帶領下來到他所熟悉的林間空地,在哪兒無數串葡萄纏在一顆孤零零的白樺樹上。哥哥“為了讓我能完全自食其力”,“把樹壓彎到地面,/讓我用手抓住樹枝自己摘葡萄”(257),結果卻是“我”像一串葡萄一樣被樹枝高高掛起,本該馬上松手的“我”卻因為求生的本能而死死抓住樹枝不放,最后在哥哥的幫助下回到了地面。
詩歌的第一節中提到的“我一年過兩次生日”,不僅僅指她的這次“劫后余生”,更指她在這次嬉戲中所經歷的“重生”似的成長。詩歌中反復出現的詞是“抓緊”與“松手”,使讀者不得不深入思考它們的辯證關系與象征意義。哥哥把樹枝壓倒地面時,讓“我”抓住樹梢,可“我”卻樹抓住吊起,于是哥哥喊道,“松手,/傻丫頭,難道你不知道什么是松手!”。可當時“我”還沒有學會如何松手:為了活命我卻忍痛把樹枝抓得更緊,顯示嬰兒抓住什么就不放的本性,這種本性就是從這種樹上傳下來的,因為遠古時代那些未開化的母親。(257)
顯然在這首詩中,樹延續了其傳統的象征意義―母親、生命等等,而“我”顯示的嬰兒似的本能―抓住樹枝不放,暗示著對母親、對父親保護的依賴。最后在哥哥的幫助和指引下,“我”終于學會了松手,安全回到地面,也領悟到便意味著“孩子必須學會如何掙脫父母的保護”。
5.“一個姑娘的菜園”("A Girl"s Garden")
收入《山間低地》的“一個姑娘的菜園”可以說是這部詩集,乃至所有弗羅斯特詩歌中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首。究其原因,或許是這部詩歌表面上的簡單,或許是詩歌中缺乏弗羅斯特敘事詩中常有的幽默與濃重的地方色彩,又或者是這首詩歌不像其他詩那樣充滿含混和不確定性,給讀者多層解讀的空間。實際上,這首詩與“泥濘時節的兩個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等詩歌一樣,充分體現了詩人對嬉戲與勞作、工作與休閑等動態二元關系的思考,也同樣可以用來闡述詩人在“美國文化背景中對詩歌的定義”詩人以第一人稱的角度敘述一位鄰居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件事。鄰居女孩為了體驗自立的感覺,“要求她父親給她一塊小菜園/讓她自己耕種自己收獲。與“楓樹”、“野葡萄”等詩不同的是,這首詩里女孩的父親走到了前臺,并對女孩的要求欣然應允―“父親說‘為什么不呢’”(177);父親認為這塊單人農場會給女孩一個機會,“鍛煉你瘦弱的肩膀”(178)。在女孩的務農活動中,勞作與嬉戲是無法分開的,她的“自立”實際上就是在嬉戲中體驗成長,在成長中玩味嬉戲。
三.結語:
深受愛默生影響的弗羅斯特對自立的理解在其上述的幾首詩歌中深刻明白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詩人對父母與子女的倫理關系,對父母在子女成長中所應承擔的倫理責任等問題的看法。通過上述幾首詩的分析,我們從另外一個方面更深刻地了解了這位詩人的思想及他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Nancy Lewis Tuten and John Zubizarreta.The Robert Frost Encyclopedia.CT,West-point: Greenwood Press,2001.
[2]Mordecai Marcus,The Poems of Robert Frost: an Explication,1991.
[3] Karen L.Kilcup.Robert Frost and Feminine Literary Tradtion.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8.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022-01
陜西詩人耿翔的《馬坊書》以詩歌和散文雙文本的形式展開敘事,詩歌片斷以題記的形式放在了散文前面,而散文又圍繞著詩歌進行生發,延展;詩歌高度精煉,而散文又極盡鋪陳;詩歌是濃縮的結晶體,散文是經過情感與淚水浸泡后晶體的舒展、放大,詩與文之間形成詮釋性的文本互動,取得了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雙重成功。應該說,這種詩歌與散文的雙文本寫作是作者的文體自覺探索,也是對自我的超越,展示了詩人深厚的文學造詣和高超的文體駕馭能力,值得關注與研究。
詩歌與散文的文本互動,基本體現為兩種形式。
一是每章中前后呼應。如:“我至死記著,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處著越過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溫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著,尋找不到食物的/飛鳥,正跳過門檻/靠近醒著的土豆。”(《馬坊書》之29)
文中,則說:“我至死記著,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處著越過冬天。這是我替形象很簡樸的土豆,在馬坊藏下的一個畫面。”“在一個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溫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著,尋找不到食物的飛鳥,正跳過門檻,靠近醒著的土豆。”(同上)
另一是當題記中的詩歌不足以支撐文中的情感時,散文會用更多的詩來補充。如“屋后的葵花/你不訴說,我也知道金色/落在一個人身上的感覺。也知道馬坊書里/如果沒有你的旋轉,我頭頂的天空/不會緊跟著一個人/涌現花朵。而我最熟悉的/一座老屋,也不會接受/金色的淹沒。”(《馬坊書》之47)這是題記中關于葵花的詩。
而文中寫到“我每次從莊背后回來,都要隔墻喊一聲母親,直到她從屋子里走出來,一手扶著后墻,一手遮額看我。”(同上)除了對詩加以解讀外,還進一步補充了這樣一首詩:“屋后的葵花/沒有一只握筆的手/在我之前,觸摸你沉靜在/村莊上空的一頭金色。而一座農家小院里/有了一道天上的陽光/有了被眾神,突然照亮的感覺/扶著你,探出土墻的身子/母親的眼角,也有了/金子渾身的亮。”(同上)這樣的補充對于葵花的質感刻畫、對于母親形象的進一步塑造無疑是錦上添花。像這樣的寫法,還有好多,不一一列舉。
緣事而發,緣情而生;情志所托,自然如流。其實,無論哪種文體,都是行文的一種需要,都是情到真處的自然流露,為一個中心服務。從詩歌到散文,從抒情文本到敘事文本,可以說詩人運用從容,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將兩種文體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并立通融,詩歌借助散文而得以詮釋,散文借助詩歌而得以升華,同時帶給讀者獨特的閱讀體驗,使讀者更全面更深刻的解讀馬坊。
在我們閱讀的經驗中,大凡成功的大作家,總有自己寫作的根據地,這也是作家的精神家園和思想扎根的地方。著名文學評論家謝有順先生曾講述過小說創作的五大關系,其中第一層關系就是“小說和地方”的關系。謝有順說:“要想在你的小說里面真正將自己的生活寫透,將人寫活,如果不構建一個跟自己的記憶,經驗密切相關的地方,不建構一個帶有你自己風格標記的地方就很難成為一個風格化的作家。”如美國作家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縣”,魯迅先生的魯鎮、老舍的老北京胡同,沈從文的湘西世界、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賈平凹的陜南商州、實的關中塬上、路遙的陜北等,馬坊,也是耿翔的精神依托與最終歸宿地。正如賈平凹先生所言:“您是優秀的詩人,不僅在陜,而在全國!”以馬坊為標簽的耿翔,正在走向全國發出他的鄉愁。
“一個人的故鄉,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在的時候,故鄉就在。”(《馬坊書》之56)“一個很物質的故鄉,已經背離我了,只有一個精神的故鄉,還被我背在身上,一刻也不敢放下。”(同上)我們相信,浸染著詩人淚水,滲透著詩人深情的《馬坊書》,由于某些樸素的可以共享的經驗,定會引起我們內心深處持久而深遠的共鳴;我們也相信,詩人最喜歡的這本《馬坊書》,當初用文字為馬坊樹一座不朽豐碑的意愿,已經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