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4 10:52: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職業生涯規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簡稱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設計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達到與實現個人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籌劃未來,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
大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職業生涯活動將伴隨我們的大半生,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才能實現完美人生。因此,職業生涯規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第一,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① 引導你正確認識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與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② 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③ 使你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④ 引導你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⑤ 引導你前瞻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定位,搜索或發現新的或有潛力的職業機會;⑥ 使你學會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驟與措施,不斷增強你的職業競爭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第二,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成功的機會。
生涯發展要有計劃、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運",很多時候我們的職業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規劃沒有做好。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古語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 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提升應對競爭的能力。
當今社會處在變革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激烈的競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職業活動的競爭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后。要想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保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不少應屆大學畢業生不是首先坐下來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是拿著簡歷與求職書到處亂跑,總想會撞到好運氣找到好工作。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與資金,到頭來感嘆招聘單位是有眼無珠,不能"慧眼識英雄",嘆息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這部分大學畢業生沒有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與重要性,認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是學識、業績、耐心、關系、口才等條件,認為職業生涯規劃純屬紙上談兵,簡直是耽誤時間,有那時間還不如多跑兩家招聘單位。這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實際上未雨綢繆,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認識與明確的目標之后再把求職活動付諸實踐,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經濟、更科學。
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主要內容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自我評價
也就是要全面了解自己。一個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必須是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的。要審視自己、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評估,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應該干什么、在眾多的職業面前我會選擇什么等問題。
2、 確立目標
確立目標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通常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和人生目標之分。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斗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3、 環境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還要充分認識與了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了解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
4、 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就是要為職業目標與自己的潛能以及主客觀條件謀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職業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的環境等信息為依據的。職業定位過程中要考慮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興趣與職業的匹配、特[你閱讀的文章來自:126]長與職業的匹配、專業與職業的匹配等。職業定位應注意:① 依據客觀現實,考慮個人與社會、單位的關系;② 比較鑒別,比較職業的條件、要求、性質與自身條件的匹配情況,選擇條件更合適、更符合自己特長、更感興趣、經過努力能很快勝任、有發展前途的職業;③ 揚長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職業;④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擇業目標,不能固執己見,一成不變。
5、 實施策略
就是要制定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要有具體的行為措施來保證。沒有行動,職業目標只能是一種夢想。要制定周詳的行動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實這一行動方案。
6、 評估與反饋
整個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實施中去檢驗,看效果如何,及時診斷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找出相應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與完善。
由此可以看出,整個規劃流程中正確的自我評價是最為基礎、最為核心的環節,這一環做不好或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職業生涯規劃各個環節出現問題。
職業錨對大學畢業生職業規劃的啟示
職業錨的概念是由美國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認為職業規劃實際上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天資、能力、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地形成較為明晰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隨著一個人對自己越來越了解,這個人就會越來越明顯地形成一個占主要地位的職業錨。所謂職業錨就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或她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正如"職業錨"這一名詞中"錨"的含義一樣,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所圍繞的中心。一個人對自己的天資和能力、動機和需要以及態度和價值觀有了清楚的了解之后,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職業錨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據自己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指出,要想對職業錨提前進行預測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一個人的職業錨是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的,它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探索過程所產生的動態結果。
有些人也許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職業錨是什么,直到他們不得不做出某種重大選擇的時候,一個人過去的所有工作經歷、興趣、資質、性向等等才會集合成一個富有意義的模式(或職業錨),這個模式或職業錨會告訴此人,對他或她個人來說,到底什么東西是最重要的。施恩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種職業錨:
1、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
具有較強的技術或功能型職業錨的人往往不愿意選擇那些帶有一般管理性質的職業。相反,他們總是傾向于選擇那些能夠保證自己在既定的技術或功能領域中不斷發展的職業。
2、管理型職業錨
有些人則表現出成為管理人員的強烈動機,承擔較高責任的管理職位是這些人的最終目標。當追問他們為什么相信自己具備獲得這些職位所必需的技能的時候,許多人回答說,他們之所以認為自己有資格獲得管理職位,是由于他們認為自己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1)分析能力(在信息不完全以及不確定的情況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人際溝通能力(在各種層次上影響、監督、領導、操縱以及控制他人的能力); (3)情感能力(在情感和人際危機面前只會受到激勵而不會受其困擾和削弱的能力以及在較高的責任壓力下不會變得無所作為的能力)。
3、創造型職業錨
有些大學生有這樣一種需要:建立或創設某種完全屬于自己的東西——一件署著他們名字的產品或工藝、一家他們自己的公司或一批反映他們成就的個人財富等等。
4、自主與獨立型職業錨
有些畢業生在選擇職業時似乎被一種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需要所驅使著,他們希望擺脫那種因在大企業中工作而依賴別人的境況,因為,當一個人在某家大企業中工作的時候,他或她的提升、工作調動、薪金等諸多方面都難免要受別人的擺布。這些畢業生中有許多人還有著強烈的技術或功能導向。然而,他們卻不是到某一個企業中去追求這種職業導向,而是決定成為一位咨詢專家,要么是自己獨立工作,要么是作為一個相對較小的企業中的合伙人來工作。
5、安全型職業錨
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極為重視長期的職業穩定和工作的保障,他們似乎比較愿意去從事這樣一類職業:這些職業應當能夠提供有保障的工作、體面的收入以及可*的未來生活。這種可*的未來生活通常是由良好的退休計劃和較高的退休金來保證的。對于那些對地理安全性更感興趣的人來說,如果追求更為優越的職業,意味著將要在他們的生活中注入一種不穩定或保障較差的地域因素的話,那么他們會覺得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維持一種穩定的、有保障的職業對他們來說是更為重要的。對于另外一些追求安全型職業錨的人來說,安全則是意味著所依托的組織的安全性。他們可能優先選擇到政府機關工作,因為政府公務員看來還是一種終身性的職業。這些人顯然更愿意讓他們的雇主來決定他們去從事何種職業。
職業錨理論對大學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帶來了許多啟示: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要進行自我定位。
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環節,它決定著個人職業生涯的方向,也決定著職業生涯規劃的成敗。求職之前先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之前先要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先要弄清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的興趣、才能、學識適合干什么。可通過自我分析與可*的量表工具的測量,評估自己的職業傾向、能力傾向和職業價值觀,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
當今社會處于激烈的變化過程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也要相應地改變,打破傳統的"一業定終身"的理念,就業、再就業是大趨勢,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根據各種變化來調整。所以環境的變化導致自我觀念的變化,反映到職業生涯規劃上來,就不能一次把終生的職業生涯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
中圖分類號:F4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6-0126-01
畢業生邁入社會,走向職場的第一步應該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就業錯位”,使學與用更加緊密結合,使得畢業生的人才效益、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得以彰顯。沒有明確目標的職業生涯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實際上,只有4%的人獲得成功,而他們成功的共同點都在于,他們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早早明確的目標,并始終堅持。職業規劃在企業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對企業對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國有企業中就業的大學生,及時開展在企業中的職業規劃,利用企業有限的資源,爭取早日完成在企業中的人生定位,最終成為企業中的核心成員。積極將職業生涯輔導引向個體連續的生涯發展上,融入到個體的自我發展進程、角色發展的進程中,直至擴展到終身發展的領域和范圍。所以,在國有企業就業的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是很有必要的。對社會而言,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緩解職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的錯位性矛盾,優化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的組合,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同時幫助個體解決與工作有關的心理壓力,緩解個體與職業之間的矛盾,有助于社會的穩定;對企業而言,基于人才的穩定,綜合競爭力的提升,于是企業的發展強大;對個體而言,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幫助個體正確地選擇職業、獲得職業、適應職業以及發展職業等,來體現個體的價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職業規劃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政策、機構和指導老師的支持,企業職業生涯規劃也只能是一好看的“花瓶”,起不到任何效果。企業領導和組織者應對職業生涯規劃有相當的重視,成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機構,引進專業的指導老師,開設培訓課程,同時設立職業生涯規劃咨詢點,讓大學生在職業上發生迷茫時、站在十字路口時,能及時的擺正船頭。同樣,大學生感受到企業的重視,人盡其用,人才穩定,也利于企業的發展。定期評估職業規劃效果,是評價職業生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評估:一是達到大學生和企業目標;二是考察項目所完成的活動;三是績效指標變化;四是態度的心理變化。經常對職業生涯進行評估,來考察企業設立職業生涯機構是否有成效。同時,有效的、成功的職業生涯管理也會促進更多的大學生主動的參與進職業生涯規劃管理中去,從內心上接受職業規劃,積極參與就會親身體會到職業生涯管理是自己的一項需求,可以起到激勵大學生的作用。
職業生涯規劃在國有企業中的大學生的職業決策過程中必不可少,它有助于員工發現、確立自己的人生志向,平衡家庭、事業之間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職業生涯規劃有助于大學生在職業變動的過程中,面對易變的工作需求,進行恰當的調適。在現代社會,國有企業中的大學生不僅把職業僅作為謀生的手段,還應該借助適合的職業來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職業生涯規劃為其事業成功提供了科學的技術和基本的方法,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
國有企業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國有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一項戰略措施,建立員工與企業互動發展的共同愿景,有利于大學生階層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它既能為大學生職業發展提供動力,又是實現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戰略目標的有效舉措。
義煤集團公司是我國在其行業內的重點國有企業,也是政府重點扶持的大型工業企業之一。在本世紀,堅持穩妥、高效的原則,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通過新建、擴建與并購的手段,實現了超常規的擴張。YM集團公司始終堅定不移地貫徹縱向一體化戰略,突出主業,實行集中化管理,合理開發和配備資源,力求更大更快的發展。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基礎
1.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在對內外因素進行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確定自己今后想要從事什么職業、擔任什么職務或職位,并且為達到這個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能力等方面準備而進行的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幫助大學生從認識自我到了解社會再確立目標最后成功就業創業的有效方法,是讓大學生盡快成長成熟、迅速適應社會、最終實現人生價值和貢獻社會的重要保證。
2.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必要性
高校大學生正處在個體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正逐步完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逐步形成,成人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在逐步到位。因此,大學期間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的最佳時期和關鍵性時期。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能促進大學生技能性就業能力、競爭性就業能力和持久性就業能力的提高。它是大學生個體成才的有力保證,是加強高等學校就業工作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大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時間短,在理論和實踐上均處于探索實踐階段,因而其現狀總體上還難以令人滿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起步晚
在美英等發達國家,職業規劃工作是從孩提時開始做起,從小學開始正規的職業教育,這種長期的職業生涯教育,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及社會需求做出正確的職業選擇。而目前我國忽視了早期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到了大學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所以說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是在先天不足的基礎上異常艱難地運行起來的。
2.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不完善
2.1機構設置不合理
職業生涯規劃輔導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就業指導,它是一門建立在管理學及心理學基礎上的綜合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大多數高校沒有成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機構,只是作為就業指導機構的工作內容之一,這種工作體制會使從業教師將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作為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主要目標,從而忽視它的深層意義,影響和制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效果。
2.2缺乏專業化師資隊伍
我國高校專職從事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人員數量少,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大都是來自學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部分輔導員和班主任等基本上都屬于兼職教師。他們沒有經過系統、規范、經常性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理論功底和專業水平不高,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僅僅局限于一些常識的講解,針對性不強。
2.3缺乏個性化指導
班級授課和開設講座是目前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最常見的形式,這種統一的輔導形式不能解決學生個體在生涯準備、生涯試探、生涯抉擇、生涯適應過程中的不同困惑,導致大學生個體難以作出適合自身特征的發展判斷。所以,學生的人生定位和職業道路的選擇需要個性化的指導與服務。
2.4缺乏實踐性指導
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與對職業環境的認識是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所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必須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但是,面臨高校學生人數多,師資有限的實際情況,大多數學校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時,只采取簡單的理論教學,沒有讓學生深入社會進行實踐體驗。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不強
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了大眾化教育階段,就業機制已經發生了從“統包統分”到“自主擇業”的根本轉變,但是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并沒有跟上就業機制的轉變,很多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對自己的價值觀、能力等不了解,對專業前景、市場動向不熟悉,對相同專業的歷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不關注,自己職業目標模糊,或有職業目標,卻遲遲沒有明確的計劃。
三、解決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存在問題的策略
1.改進和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
要全面、系統地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必須建立完善化、全程化、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體系。
1.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高校應轉變工作思路,根據大學生成長和發展需要,在原有就業指導中心的基礎上,形成由校領導統領,就業指導中心、學工處、團委、教務處、二級學院及學生社團等部門具體實施,輔導員、校內外專家、就業指導教師、行政人員、校友、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格局。
1.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要組建一支素質高、專業強、水平高的師資隊伍,要堅持 “請進來、走出去”的原則,請專業的培訓機構對學校的師資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掌握國內外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的最新動態、最新理念、最新方法,各高校之間多進行有效的交流,做到優勢互補。
1.3加強個性化輔導
一是建立職業輔導咨詢,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咨詢人員提供咨詢服務。二是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檔案,記錄學生在校期間對生涯認識的成長歷程,為學校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提供參考。三是實施職業導師制,導師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指導學生選擇專業方向,制定、實施和完善職業生涯規劃。
1.4加強實踐性指導
[作者簡介]周藝(1980- ),女,廣西桂林人,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廣西 桂林 541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立項項目“高師院校畢業生就業途徑拓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911MS279)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32-0087-02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在“量己力,衡外情”的情況下,確立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制訂合理且可行的行動計劃,并努力實現的過程??茖W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幫助個人,特別是缺乏職場經驗的大學生避免求職、就業過程中的盲目性。近年來嚴峻的就業形勢使大學生進行科學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需要教育界對此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對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2010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50份,回收63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25份。本文擬探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從問卷的統計結果看,對職業生涯規劃認識不清,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仍是大學生中間存在的普遍問題。在回收的問卷中,僅有13.53%的學生有比較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而其余大部分學生中,有的對職業生涯的概念和知識缺乏基本的了解,有的則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缺乏認識。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規劃。而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特別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著缺陷,還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向學生灌輸職業生涯規劃理念并幫助學生科學規劃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很多學生表示自己在進入大學前很少接觸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大學入學前對所報讀專業缺乏基本了解,志愿的選擇大都是家長包辦,入學后才發現所學專業和自己的興趣相差甚遠,沒有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性。
(二)自我認知不足,職業目標和取向模糊
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是個體對于自身進行科學分析和綜合權衡。而從目前許多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作品上看,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認知上有濃厚的感性和主觀色彩,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確定性。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中,有69.8%的學生是沒有借助職業生涯測評體系,而是僅僅通過自我分析和聽取旁人評價來完成自我認知的。自我認知的不足,使大學生在職業目標的選擇上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對職業選擇沒有堅定的信念。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求職時會將薪酬、工作地域和社會地位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卻很少把個人能力和職業發展空間擺在首要位置;有不少學生甚至坦陳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受到親友等人的影響。這種狀況導致他們不僅不清楚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職業,而且加劇了今后職業生涯中的盲目性。同時,自我認知的不足也直接影響到職業取向的清晰度和科學性。很多學生在選擇和確立職業目標的時候,準備了多條可能的發展路徑。這看似目標明確準備充分,但往往因為發展路徑之間差異很大,而路徑間彼此要求的個體核心能力缺乏內在聯系,實則行之無效。
(三)職業準備不足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痹谡{查的學生中,經常密切關注自己傾向的職業變化趨勢的占23.3%,而明確了解自己傾向從事的職業的具體情況,諸如工作內容和挑戰等方面的僅占22.7%。大學生對于傾向職業的了解不充分,一方面直接導致了他們在專業學習上的盲目,不知道如何合理地構建適合職業需要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導致他們在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社會實踐的時候方向不夠明確,雖然很多學生選擇了課外兼職,且不斷地參加各種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但并沒有把這些行動與自己的職業目標、人生目標相結合,而只是單純地為了向用人單位證明自己有過實踐經驗和初步的職業技能。所以,很多大學生在求職時面對心儀職業才發現自己缺乏相應的職業技能和素養。
(四)職業生涯規劃欠科學
職業目標的模糊和職業準備的缺乏必然影響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筆者所了解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來看,普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職業生涯規劃過于主觀和空洞,多數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過于注重個人的自我感覺,很少考慮社會的實際需求和人生發展的起伏情況,在計劃中不僅缺乏切實可行的行動措施,而且缺乏為客觀環境變化而預留的調整空間;二是急功近利,不少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忽視職業生涯發展過程的漸進性和階段性,表現得盲目從眾、急于求成。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定位是否準確,規劃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職業的成敗。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問題對策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存在問題,固然有學生本人的主觀因素,更與現今高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和咨詢不到位等有直接聯系。從以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來看,應從如下兩方面改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體系。
(一)善用家庭影響,促進職業生涯規劃觀念的普及和深入
我們的調查中凸顯的一個問題是,盡管大學生們的家庭背景不盡相同,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無論是在專業還是職業的選擇上,仍會深受家庭的影響。由于職業生涯規劃在我國剛起步,家長所接受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大多數家長們目前還談不上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與方法對孩子進行指導。鑒于此,我們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在此方面大做文章,利用有效方法使家長加深對職業生涯規劃的了解,并積極參與、支持孩子的職業生涯規劃,從根源上促進大學生樹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積極觀念。
1.在招生宣傳工作中體現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在報考高等學校的時候,很多家庭往往是通過招生簡章以及學校網站上的專業介紹,或者僅僅是通過自身主觀的喜好來確定所要報讀的專業。因此,高校招生宣傳資料的內容應進行豐富和拓展,在已有的人才培養目標、主要課程和畢業生就業方向等內容的基礎之上,增加專業就業前景預測、專業人才社會需求狀況和專業人才素質要求等內容,并用適當板塊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知識。這樣考生和家長便會在選擇專業時更容易地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能夠從就業需要的視角對所報讀的專業有較為充分和理性的認識,從而減少他們在專業選擇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為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善用家校溝通渠道,合力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宣傳教育。家長是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影響因素,高校應把家長請到學校來,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出謀獻策。①一方面,高??衫眯律雽W教育的時機,邀請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所學專業的介紹會,將就業的方向及前景、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專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等,詳細地向家長介紹,幫助家長和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另一方面,高??赏ㄟ^家校聯系和溝通,使家長較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社會實踐及職業素養情況,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檔案,并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情況反饋給家長,促進學校、學生及家長之間保持良好溝通,幫助學生做好切實而又理智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著力建構服務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1.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測評體系的建設。職業測評是指對未來職業的預測和評價,通過職業生涯測評體系可以幫助大學生客觀地認識自我,合理地調整擇業和就業觀。測評工具的選擇需要注意科學性。目前我國多數測評工具從歐美引進,由于我國與歐美國家教育體制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差異,這些測評工具難免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而互聯網上的免費測評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缺乏信度和效度,有的則不適用于在校大學生。為了避免學生自我認知的主觀性和盲目性,高校有責任選取和引進合適的具有信度和效度的測評工具,并請專業人員做好職業測評工作,盡可能地在校內各年級學生中普及職業測評服務。此外,學校還應建立多層次、分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教育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及職業發展狀況進行測評,以便為不同階段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2.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建設。課程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全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既要教會學生掌握認識自我和外部環境的方法,也要幫助學生找到一份工作或者為某份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因此應引導學生積極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對許多高校而言,可能還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著重把握兩個原則:分專業和分階段進行。分專業,指的是各專業應在堅持課程標準化的基礎上,再根據專業自身特點和相關行業的需求情況和特征,開設有針對性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使課程凸顯專業特色及實際指導意義,從而避免過于整齊劃一而流于空洞;分階段,指的是合理安排課程時間,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相應的課時,并制定不同的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保證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職業生涯發展的全程指導。
3.構建大學生在校期間與職業環境的互動機制。高校很難閉門造車,單憑一己之力就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特別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必須整合社會資源,積極探索通過產學合作促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道路。②產學合作是一種把學生的課程學習與有計劃、有指導的實際工作經歷結合起來的教育模式。大力倡導產學合作教學,是希望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現實之間建立起有效銜接與互動。通過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獲得真實、詳盡、全面及最新的行業信息,主要包括崗位需求情況、職業發展狀況和職業素質要求等,從而為大學生制定合理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客觀翔實的第一手依據。通過高校與企業的聯動,為大學生多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幫助其做好相關職業準備,避免職業生涯規劃中存在的模糊性、盲目性和不確定性。
4.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隊伍的建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要求具備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涉及相關的專業測評手段,需要學生了解和把握職場走勢與職業發展動態。要掌握這些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個體咨詢、心理測評、團體輔導等途徑進行。目前高校里從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的教師還很不充分,而且普遍存在業余化和兼職化的問題,其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與工作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這也是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專業性和實效性不強的一個重要原因。高校應當培養和引進由專業教師和校內外專家組成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力量。這支隊伍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確保大部分人員取得職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規劃師等相關職業資格,持證上崗,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指導提供質量保證,避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流于形式,甚至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1.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和意義
1.1 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
1.1.1職業生涯
早期時對職業生涯認識與工作等同,定義為一個人在工作中經歷的職業、職位的變動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對職業生涯有了新的認識:職業生涯除了職業或職位本身的經歷外,還包括入職前的準備、對職業的探索以及離職時或離職后的適應。職業生涯內容的豐富,職業生涯的視角多樣化,職業生涯的變化性,人們提出了易變性職業生涯的概念,它是由于人的興趣、能力、價值觀和工作環境的經常變化,發生的改變的職業生涯。
綜上所述,職業生涯指個體一生所有的經歷與活動,其包含了生活經歷、工作經歷等,涵蓋了個體所扮演的各種角色。
1.1.2 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觀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同時結合時代的背景,遵從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之做出有效的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絕不僅是幫助個人按照自己的資歷條件找到一份眼前適合的工作,達到且實現個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幫助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為自己定下事業大計,謀劃明天,擬定一生的發展方向,根據自己的條件設計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2.1 大學生職業生涯對學生個體成長的意義
2.1.1幫助大學生明確大學階段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作為貫穿于大學生整個大學階段乃至大學畢業后發展方向和目標的一種設計,需要從步入大學校門開始。從根本上來說,這是符合大學生發展需要的。學生都是在長期的強大壓力之下進行學習的,進入大學之后,認為自己升大學的目標終于實現了,不少學生不同程度地產生松口氣的想法,對學習的要求也會放松,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也就顯得有些模糊。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職業生涯規劃,使大學生明白在每個階段每個年級應該學習什么以及怎樣努力,大學生也就有了較為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就可以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2.1.2有助于克服大學生擇業過程中的一些誤區
現在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不能及時正常就業,在一定程度上與大學生在擇業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誤區有關系。如有的大學生片面追求高資、高待遇,忽視專業能力水平和專業需求,忽視單位發展潛力和個體發展前景,從長遠來說不利于大學生的發展。有的大學生一心向往大城市、發達城市、東部和沿海地區,不愿意到中小城市、發展中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建功立業。這些誤區,都對大學生的就業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為了讓大學生盡可能順利地實現就業,就需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特性和潛在優勢,能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全面的定位,從而避免在擇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高不成低不就,最后只好盲目就業甚至不能及時正常就業的現象。
2.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學校發展的意義
2.2.1 有利于推進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
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過程中,學校開始關注市場的變化。結合市場的需要,學校對專業和課程設置做出了及時的調整,對課程內容進行相應的更新,促進了教學的改革,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合理的知識體系。高校通過引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得到富有個性的發展,才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2.2.2 有利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放眼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一般在大學最后一個學年開設,講課多是理論性的教學,實踐性和針對性不強,學生往往很難產生興趣,效果很差。而大學生通過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早日明確方向,確定目標,調動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就業競爭的實力,從而有利于減輕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難度,促進就業指導工作的展開。
3 解決問題的建議
3.1 理念的普及
首先是學校自身要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發展、對學校發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為實實在在的工作來展開,其次是就業指導中心要做好宣傳和教育的工作,讓學生主動地、負責地參與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中來;再次是要做好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互相借鑒,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普及開來。
3.2 合理安排時間
從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間安排不合理來看,解決的關鍵是有針對的進行。不同年級確定不同的目標,開展不同的指導,使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概念,了解自我,可以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強調職業的發展,帶領學生參觀高年級學生的實習基地,了解未來工作的基本條件,組織新生與高年級同學座談,鼓勵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學年末,建議學生寫自我總結,剖析對個人能力和未來職業等方面的認識和體會;力爭使學生多了解社會需求情況,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與就業相關的信息,初步確定自己長期發展的職業目標,可用的途徑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課、邀請社會上不同行業的人士來校介紹本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各種這也生涯規劃的教育指導,是大學生順利就業或繼續深造,可以督促學生檢驗已確定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準備是否充分,組織學生參加招聘輔導班,幫助學生完善求職材料,舉辦就業政策、就業程序的講座,組織學生畢業實習等。
【參考文獻】
[1] 魏曉華 程春生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3(12)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對自己職業發展道路的設計和規劃,大學生清晰自己的職業定位,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尋找職業生涯發展的契合點,有助于推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改革,促進學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完善,全面推進就業工作。學生認清了職場形式,明確人生未來奮斗目標,合理地安排大學的學習生活,提高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實現學習與職業的良好對接。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1有利于更好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制作一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建立在對自身性格、愛好、特長明確認識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通過評估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集中精力,挖掘個人潛在能力,實現個人能力的鍛煉與提高。
1.2有利于學生明確目標和增加學習動力
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可以把職業目標和實施策略了然于心,生活中遇到坎坷和困難,便于從宏觀上調整和掌握局面,能夠讓學生在職業探索和發展中少走彎路,節省時間和精力。同時,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四年以致畢業后幾年間都做出了詳細的部署,奮斗的步伐任重道遠,對學生起到了內激的作用,使學生為實現各階段性目標而不斷努力。
1.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就業機會
做好一份職業規劃猶如戰場上的兵法秘訣,社會變革日新月異,到處存在激烈的競爭,手持規劃詳書,立于不敗之地。作好規劃書后,對自己及職場有了深刻的認識,有明確的目標作為引導方向,為求職活動付諸實踐,不斷增強自身的學習理論水平和專業實踐技能,全面發展各方面的素質,與企事業人才需求相接軌,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增加就業的籌碼。
2職業規劃教育中的問題
2.1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重視程度參差不齊
大學是學生學習與工作的過度時期,大多學生在校期間,過重關注怎樣學習課本知識,對于就業創業則認為是大四畢業時候的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對職業規劃關注過少,這是高校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沒有得到廣泛的宣傳造成的,致使多數學生根本就不存在職業規劃意識。
2.2對自我認知不清楚,定位不合理
多數學生在進行就業規劃選擇時,傳統習慣是遵循父母親友的建議,沒有對自己進行深刻的自我盤查。自我認知是職業規劃的基本前提與內容,大學規劃就是結合內因和外因的綜合結果,對未來從事工作做出的方向性的選擇。職業定位時,自己知識儲備、社會閱歷方面都存在不足,導致在職業規劃過程中問題百出。
2.3職業規劃指導老師隊伍匱乏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師隊伍主要是由兼職教師和大量的學生管理工作干部組成,這樣的隊伍構成專業化素質偏低,缺少與社會職場要求相符合的實踐經驗。一些教師對職業規劃存在抵觸情緒,認為在大學期間應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專業課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學生長期發展的意義。
3改進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措施
3.1完善職業規劃教育體系,普及規劃理念
可根據學生的需要,安排職業規劃教育的輔助課程,課程內容貫穿到學生的各個階段,進行不同層次的引導。大一時期,讓學生認識到職業生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職業內容。大二大三期間,組織學生聽取職業規劃的優秀學生和畢業生在學習和就業方面的經驗,掌握一定的求職技巧。
3.2建設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相關師資隊伍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建立起一支專業化、科學化的指導隊伍是職業規劃教育能夠順利進行的保證。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前瞻性和職業敏感性,才能幫助學生解決職業生涯規劃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強化職業規劃教師隊伍的標準,建立相關配套機制,引導學生從事規劃教育,不斷完善自我。
3.3強化職業教育管理
提高自我認知,學生的自我認知需要自我感知、他人意見以及借助工具測量等,做好自我評估,包括學識水平、價值觀、潛能方向等。同時,學生對職業環境也要做出一定的分析,指導學生評估和分析職業環境的特點、變化趨勢,自己與職業環境的關系,分析出二者之間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學校要將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測評、專業實習情況規整檔案資料,為用人單位選拔人才提供參考。
4結束語
發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既是社會發展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客觀要求,也是教育主動適應社會人力資源合理分配的需要。做好學生規劃教育,有效地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為學生的自我完善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張洋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J].科技創新導報,2011(25).
[2] 吳云飛.論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
[3] 許珍.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培養研究[J].科協論壇,2011(1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2-0295-02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個體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未來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社會因素進行分析,通過自身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等的測評,制定出有關對個人一生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近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而人才的需求結構由于受經濟結構轉換和用人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影響,發生了較大變化,致使人才結構性失衡,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逐年下降,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凸顯。如何適應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就業率,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學校、學生、家庭與社會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升學與就業指導方面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而且已經形成較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指導體系,具有早期性、個性化、服務性、實用性、專業性、連續性等特點 [1]。結合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及中國大學生教育的特點,筆者對中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進行了思考。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
目前,一些高校存在著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就業指導混為一談的現象,但事實上這兩者是不同的。首先,其教育目標不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以促進個體的發展為根本目的,而就業指導更關注個體對已有發展成果的“盤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著眼于個人未來的發展,就業指導更多關注學生在求職時所遇到的現實問題的解決。其次,其實施對象和時間有區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學生入校就開始,面向全體大學生,而就業指導一般是為畢業生或即將畢業的學生服務的,具有較強的時效性。最后,其教育觀點內容有差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幫助個人在其獨特的能力、興趣、價值傾向的基礎上,進行生涯認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準備的過程與活動。就業指導是以協助個人選擇職業、準備就業、工作安置和就業后的適應為主要內容的[2]。
目前,中國很多高校都設有就業指導中心,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不同,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不應該是就業指導中心。關于職業生涯規劃主體的認識,經歷了兩個階段:從最初的以用人單位為主體,轉換為員工個人為主體??梢?,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也應以人為本,以學生個人為主體。這就需要在規劃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意識同時,考慮到學生的成長特點,還需要學校輔以相應的指導。指導之責可以由輔導員和班主任擔任。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高校輔導員積極為大學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指導與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在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最直接管理者與服務者,肩負著時代和歷史賦予的重任,肩負著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歷史使命[3]。同時考慮到輔導員對所帶學生的專業課程和專業發展前景不是特別熟悉,建議對每個專業配以固定的由專業課教師擔任的班主任,定期和學生溝通。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連續性
大學生從剛一入校的“新手”到畢業時的“準職場人士”,這四年當中經歷的變化是很大的。所以,建議結合每個年級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
一年級為試探期。首先要初步了解近幾年來就業情況,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行業或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有時間就多和學長學姐們進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畢業生,向他們詢問就業情況。因為大一學習任務不重,所以可多參加學校活動,增強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挖掘自己的潛力;打好英語基礎,為英語過級作準備;積累計算機知識,爭取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輔助自己的學習;為獲得雙學位、留學深造做好課程準備和資料收集。
二年級為定向期。這個時候就應考慮清楚未來是深造還是就業,并以提高自身素質為主,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要具有堅持性,努力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通過英語和計算機的相關證書考試;同時積極參與學術討論和老師的科研項目來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多讀點人物傳記、紀實報告和其他專業入門知識來充實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三年級為沖刺期。臨近畢業了,必須確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或留學。如果不考研、也沒打算留學的就應該把目標鎖定在收集就業信息、提高求職技巧;學習寫簡歷、求職信,和同學交流求職的心得體會;同時積極加入校友網和從已經畢業的校友那里了解往年的求職情況??佳械耐瑢W除了認真復習要考試的科目外還要在撰寫專業學術文章時,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鍛煉自己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希望出國留學的學生,可多接觸留學顧問、準備TOEFL或GRE、注意留學考試的各種資訊,參與留學系列活動,向教育部門索取簡章參考。
四年級為分化期。在這個階段,首先,要檢驗自己已確定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是找工作、考研,還是出國;其次,看看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已經充分;再次,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單位的資料信息并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最后,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多樣性
以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廣泛參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當前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物質、技術條件和手段等優勢資源,積極鼓勵和幫助大學生開展與職業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如組織職業生涯設計大賽、模擬招聘面試大賽、企業經理人系列講座、校友調查等相關活動,促進學生對職業生涯的關注和參與,促進大學生對職業生涯問題的思考積極引導和扶持學生創建職業類學生社團,建立健全這類社團長效發展機制,通過豐富的社團活動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勤思考、多實踐,以網站、QQ群等形式多樣的載體,探討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在快樂活動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參考文獻:
[1]楊淑欣,鮑德媛.中外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比較與借鑒[J].職業時空,2005,(10):57-59.
[2]邱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略論[J].江蘇高教,2010,(5):99-100.
[3]徐惠紅,李曉波.以職業生涯規劃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131-133.
Thought on Career Planning of College Student
BAI Bin
一、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從求學開始,到選擇職業,在一個或幾個組織內工作、發展,直至退休的整個人生歷程的職業安排。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于:通過對人生職業環境因素的正確分析,能夠科學地評價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確立正確的人生職業方向、奮斗目標和發展策略,使自己一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充滿精彩。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很重要問題,可是我們很多大學生對此仍十分陌生。有調查表明,我國在校的大學生對未來自己的職業問題,仍處于一種模糊狀態,更沒有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這對大學生的成長十分不利。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在求學期間完成,這樣,可以確保大學生在求學期間始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來指導自己的學習和鍛煉提高綜合能力,為職業選擇做好知識和能力的充分準備,為個人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首要問題
大學生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首要問題是要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期,即一個人一生連續從事職業、承擔工作和職務的時間過程。它是由職業準備期、職業選擇期、職業適應期、職業穩定期、職業衰退期等相互聯系的五個階段所組成。(1)職業準備期,是在大學畢業以前。這是為將來從事職業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的時期。這個時期應當以學業為重,在此基礎上還要對社會作一些了解。(2)職業選擇期,是在大學畢業后2年內。是事業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環境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科學地設定人生目標,制定以后的職業發展計劃。(3)職業適應期,是在大學畢業后3~5年。在這期間,在找到合適工作后,要盡快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學會共事,和諧地與人相處,創造良好工作氛圍;學會求知,要結合職業需要,通過努力學習,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4)職業穩定期,是在度過職業適應期到50歲左右。這是職業生涯中時間最長,精力最充沛,經驗和教訓最有體會,工作效果最好,發展和成就事業最寶貴的時期。此階段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自身條件,不斷修訂目標,攀向新高度。要不斷審視自己所選擇的職業路線和人生目標是否符合現實,如有出入,盡快調整。(5)職業衰退期,是在50歲以后。此時是事業收獲和人生享受的階段。在崗是元老級人物,退休后可以安享晚年。這時的收獲程度,是建立在過去職業生涯期前四個階段完成好各自目標的基礎之上的。
三、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
(1)按社會需要選擇的原則。就是根據社會需要設計職業生涯。選擇職業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必然受到一定社會的制約,在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人都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如果我們的擇業脫離了社會需要,這必將很難被社會所接納。我們強調大學生的做職業生涯設計,要做到社會與個人利益的統一,社會需要與個人愿望有機結合。所以,大學生在做職業生涯設計時,應積極把握社會人才需求動向,把社會需要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以社會對個人的要求為準繩,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考慮長遠發展,既要考慮個人因素,也要自覺服從社會需要。(2)發揮個人能力特長的原則。能力特長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身心力量。按照自己的能力特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重要原則。因為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一定的能力,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按照目前的統計,社會職業就有2000多種,任何一種職業技能都是經過學習和培訓才能為勞動者所掌握。每個人一生的時間都是很短暫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生中掌握所有的社會技能。所以,能力特長對職業選擇起著篩選作用,是求職擇業和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所以,大學生應在對自己的能力特長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進行職業生涯設計。(3)根據個人興趣和愛好的原則。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要適當考慮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索事物,帶有積極色彩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常有穩定,主動,持久等特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初的動力和成功之母。如果一個對學習,對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在學習和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就會在學習或工作中取得成就,反之,一個人對學習或工作根本沒有興趣,就不可能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或工作中去,因此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興趣愛好也并不總是起正向的驅動作用,有時它也會是一種耗散力。
四、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誤區
(1)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但就業期望值偏高導致理想與現實脫節后的挫敗心理。大學生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鍛煉,希望把自己的未來同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就工作和事業而言,都有一種強烈的進取精神,充滿著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另一方面,又自以為經過大學的學習和鍛煉已經高人一等,自命不凡,存在脫離實際的盲目自大的心理。(2)重視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但缺乏務實的工作作風,容易產生失落心理。大學生在職業選擇評價和職業選擇時,越來越突出的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擇業中,很多大學生都自愿根據自己的專業去實現人生的價值,不愿碌碌無為。但是學生又缺乏務實的心理準備,把事業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地區,不愿深入基層、農村等急需人才而又能發揮作用的地方,缺乏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艱苦創業、去第一線做具體工作的心理準備。(3)個人職業價值判斷的標準趨向務實化,存在比較明顯的功利心理。大學生的職業價值判斷標準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義變為明顯的務實主義。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往往更看重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在市場經濟建立的過程中,這種追求職業價值觀逐漸轉向“經濟價值型”,把對“前途”和“成才”的長遠期盼轉化為對工資收入、住房、職稱、發展機會等具體條件的要求。擇業時,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追求實惠和功利化傾向。(4)渴望競爭,但缺乏勇氣的保守心理。就業制度的改革,為大學生的擇業提供了平等的競爭機會。大學生已意識到現代社會一個人如果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不通過競爭,就不可能成就事業。但是,由于部分大學生沒有經過社會實踐的鍛煉,在社會為其提供的競爭機會面前就表現為膽怯和束手無策,或畏畏縮縮、羞于自薦;或小心翼翼、過于拘謹:結果是該說的沒說、該談的沒談,錯過機會;或,泊掉面子,競爭傷和氣,不敢憑實力與他人競爭;或感到自己成績平平,表現不突出,覺得能力不如別人,不敢大膽應聘、積極擇業。因此,不少大學生產生了保守的心理現象。
據調查,目前我們的大學生由于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有近85%的大學生沒有開展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有的甚至可以說不知道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這就要求我國的高等教育要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培訓專業教師,強化理論基礎,提高對職業生涯的規劃意識,對大學生開展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的成長成才,不斷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隨著高校的擴招,能進入大學深造的人數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大學能把自己打造成怎樣的職業人,自己可以怎樣去學,能學到什么,是很多學生大學幾年里都不明確的問題。很多同學認為,經過艱苦的拼搏考上了大學,實現了自己和家人的目標,已經是“船靠碼頭人上岸”,可以松口氣歇歇了。從此對學習的要求基本是能混就混。某大學曾對200名新生進行“入學后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的調查,結果發現,58%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目標不明確,40%同學回答是“希望有豐富多彩的文娛生活”。這些表現主要是缺少職業規劃意識而導致目標不明確,沒具體學習計劃,所以總處于一種迷茫的狀態。只有明確了將來要做什么,才能確定現在該如何努力,才能增強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效率,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高校學生處于職業探索和職業準備階段,輔導員,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我們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讓學生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目標,完善自我培養的計劃,從而走出迷茫,培養職業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完成走上社會軌道的過渡。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職業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自我定位、認識自我、了解自我,明確自己的方向,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在進行規劃的時候,都會問:“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現在準備什么?”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涯進行一個思考:我大學畢業要去哪里工作要怎樣的工作?又要具備哪些能力與素質?那我在校的三年要學到些什么知識,要怎樣去鍛煉自己?也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目的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自己對寫作感興趣并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去參加學校文學社,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同時,還能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從而能培養自己的特長,并發揮這種特長。因為有目標有計劃,努力的過程也就更加明確更加有動力,所以能更有好地挖掘自己的潛能,增強自己的實力。有人云,規劃就如一張地圖,指引你如何走;讓你把握好現在,更清楚看待未來。
因此,對大學生職業規劃指導之前,必須讓學生知道這一點是十分必要的。
二,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要素
1、知己
人是難以捉摸、善變的,知人難,自知更難。北宋的大文豪蘇軾曾說過:“人難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險,浮云不足以比其變”。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必須要先認識自己。我喜歡的是什么工作?我為什么喜歡?為獲得這份工作,我得付出多大的努力?我的實力在哪里?可能遇到的阻力是什么?我能否逾越阻力?我還需要什么教育背景?我如何獲得這份工作? 當弄明白自己所要的以及自己的相關條件時,才會去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所有的一切都因自己而開始,這足以說明探索自我有多重要了。自我認知包括認識自己的道德品質;認識自己個性特征:氣質 、性格;認識自己的興趣:有趣、樂趣、忘趣 ;認識自己的能力,包括體力、智力、知識、技能等等。因為很多學生不肯面對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很多人會不樂意努力去認識自己。為了讓學生能更積極更有興趣的參與到這一認知活動過程中來,可以設計一個了解自己心靈的游戲,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性格、興趣等有更清楚的了解。在課堂上羅列出一些生活瑣事的做法,讓學生去測定自己是否受同學的歡迎,讓學生更明確自己的長處短處,在以后學習生活中從小事去做好,讓自己努力地去變得優秀。
2、知彼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彼砸寣W生知道,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除了要正確認識自己以外,還要對自己的周邊的形勢和環境有一定的認識。如,家庭條件,你出生在怎樣的一個環境?家庭經濟情況如何?你爸的關系網大不大?親戚朋友能幫上忙嗎?這些都清楚了,自己心中也就有數了。還有就業形勢、職業環境等等,都要有個了解。清醒地認識所選職業在社會環境中所處的地位:所選職業究竟是處于發展期?高峰期?還是衰敗期?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它關系到今后的職業生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職業能更高機率地帶來一個充滿陽光的職業生涯,也能更好的體現個人價值。而這一些,學生可根據目標方向,在學期間多了解職場動態,隨時搜集相關信息以利于參考判斷。
3、抉擇
認識了自己,了解了環境,接下來就該給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了。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確定。一般情況下,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發展趨勢去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后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分解成為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所以目標不是惟一的,要分層次、分階段,而且近期目標要明確、可行。如,面對大一的新環境、新學習和生活方式、人際關系復雜化、目標缺失或模糊的迷茫,如何應對呢?告訴學生,這時期的目標主要就應該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從中學到自己要的知識、能力。具體的可以向師兄師姐,老師請教,盡快熟悉、適應新環境、新學習和生活方式,融入新的集體中,多加入社團活動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熟悉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明確大學的下一步——就業、工作。這樣具體地引導學生,學生就不僅能很快走出迷茫、適應環境,更知道該如何去給自己確立短期目標、中期目標,甚至是長期目標,從而更好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
4、反饋
雖然確立了目標,制定了計劃,但實施的過程還是不會一帆風順,因為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一點,要引導學生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更要引導學生及時審視內外新環境的變化,然后對自己的目標、職業生涯設計進行調整和調試,以期讓自己的規劃更切合自身情況和社會需求,讓它變得更加行之有效。
(二)職業生涯規劃計劃書
通過前面的指導,學生對職業生涯設計心中已有數,但如何能讓這一計劃對學生更有指導作用呢?那就要求學生寫出具體的計劃書。這樣,目標方案就有了具體的方案可參照執行,而不只是心中的一個念想了。寫計劃書時,要給學生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才不至于讓學生無從下手使得規劃半途而廢。如包括的內容:題目,包括姓名、年限、年齡跨度、起止日期;職業方向及總體目標;社會環境分析結果,包括對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的分析,還包括職業環境分析;自身條件及潛力測評結果;成功的標準;差距,即自身現實狀況與實現目標要求之間的差距,縮小差距的方法及實施方案等等。有了這些具體的要求,學生也就知道如何高質量地去完成這一作業了。
大學生終將要從單純寧靜的校園走向紛繁復雜的社會,只有順利實現角色轉換,才能成功邁上人生新征途。而我們輔導員,作為他們這一角色轉換時期的引路人,應該轉變觀念,創新內容,在學生大學生涯中發揮最大的指導作用,以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目標,打造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王春雨,黃洪旺,梁洪,如何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J】中國市場,2006,(52)
我們的莘莘學子,祖國的棟梁,經過大學幾年的深造汲取了豐厚的知識營養和社交禮儀等等諸多方面武裝了自己,畢業了,何去何從,是尤為重要而謹慎的人生一個大轉折點。當前國家就業形式嚴峻,簡單可概括為“三多一少”,“一多”是下崗失業人員多、“二多”是大中專畢業生多、“三多”是農村富余勞動力多而“一少”就是就業崗位少。我在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訓練中心工作,我們單位也勝利召開了多次人才交流會,從中我看到眾多應試大中專畢業學對職業挑肥揀瘦,高不成低不就,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我建議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先就業再擇業”。面臨重要關口“從學生成為社會人”,一定要給自己設計一下,即職業生涯規劃。
1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概述
隨著改革開放市場化的加快,人才由固定變為流動,個人開始自主選擇職業、選擇工作的地點,但也開始初次嘗試到職場競爭 壓力,這樣,職業生涯規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貫穿一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科學地將其規劃,對更好的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確立的人生目標,非常重要。職業生涯規劃,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定有關對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
2大學生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與意義
無論是已經進入社會謀職還是仍在學的在校生,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卻很少人知道如何擇業。在人才交流會上多方投遞自己的簡歷,盲目的浪費精力,而不知什么職業最適合自己,如何使自己進入某門行業才容易發展事業上的成就,這些最基礎的認知,似乎不被重視;還有一種現象就是一窩蜂逐流的職業選擇方式,欠缺對自身特點和環境的認識,往往造成了職業生涯的進退兩難局面,事業得不到成功。
時下又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了,很多人已開始進入“準工作”狀態。快速成長是每個畢業生的理想,但好高騖遠的策略會讓他們賠上老本。因此,必須從基本做起,累積實力,才能在穩健中不斷增長才干,獲得職位的升遷與報酬的增加,積累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在未來較短時間內實現個體人力資本、興趣和職業的匹配。
3大學生就業時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其就業問題關系到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協調發展。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為全社會所關注。
3.1大學生就業時面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時下各級政府都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北京、河北等省市每年年初都召開一次大規模的人才交流會,目的就是緩解一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式。為了適應世界的市場經濟一體化,我國變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改革開放后,國有企業紛紛改制,轉軌的陣痛就是下崗分流了一大批人員,民營、私企往往在待遇、規范度、穩定性等方面不能盡如人意,而隨著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增多以及80年代出生的這批大學生也要就業,眾人爭搶一碗米,可想而知就業問題的嚴重性。按理說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素質就業、擇業不成問題,可現實就是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提供給畢業生的“好”機會相對較少。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現在的大學生成為就業責任的主體時,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大大增加,特別是面對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使得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暴露出種種心理問題,使就業走入誤區。諸如“好高騖遠”、“挑肥揀瘦”、“高不成低不就”等等一些弊病。上海世博人才培訓中心主任嚴裕民認為,缺少必要的就業前的職業規劃,缺少對職場的前瞻,因此造成了很多職場新人剛踏上工作崗位就有了職業失落感。
3.2對策與建議
3.2.1著力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增強畢業生的擇業技能。 在就業市場上,畢業生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擇業技能差是導致就業難的重要原因。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作為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應當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科學地分析市場、客觀地認識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掌握一定的擇業技巧,善于利用市場信息,善于在就業市場中“推銷自己”,通過市場落實就業單位。
3.2.2加快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要重視和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就業市場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場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標。
3.2.3積極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處在新世紀戰略機遇期的大學畢業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路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突破傳統的就業觀念的束縛,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自覺樹立自主創業的思想觀念,主動到基層就業。努力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學擇業,積極創業。
4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和技巧
4.1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 一個有基本人文素養的人,做職業生涯的規劃,首先可使用一些簡便簡便易行的方法。我們可以采取許多人士成功應用的方法,歸零思考模式:從問自己是誰開始。
職業的選擇是人生事業發展的起點,選擇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人生事業的成功與失敗。所以我們應該選準原點從基本做起,腳踏實地不眼高手低,經常換位思考。
4.2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幾則技巧:
4.2.1職業生涯規劃只要開始,永遠不晚;只要進步,總有空間;
4.2.2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沒有空白點;每一種環境、每一項工作都是一種鍛煉,每一個困難、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機會;
4.2.3在職業生涯初期,我們可能做的是自己不喜歡而且不想從事一生的工作。要分清:喜歡不喜歡這份工作是一件事,應該不應該做好這份工作、是否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是另一件事。切記:職業生涯發展是從做好本職工作開始的。當你還沒能力做好一件工作時,就沒有資格說不喜歡;
4.2.4求知是自我實現的前提,求美是自我實現的過程;
4.2.5正確的角色定位需要理智,及時的角色轉換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