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6 07:12:01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當代大學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增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實現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結合。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僅僅只是背誦并掌握思政理論知識,并沒有與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這就導致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難以有效地發(fā)揮出來。而日常的思政活動一般都要求大學生參與到社會中,例如,一些課題研究、社會服務、志愿活動和文化調研,等等,這些活動需要與理論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最后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平時的實踐活動中發(fā)現了問題,則應積極地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中,要把學生的平時表現和思想實踐活動作為衡量指標,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于活動中。
(二)創(chuàng)新學生的黨建工作,讓黨建工作更具有實踐意義。堅持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關口前移”,充分發(fā)揮校院(系)兩級學生黨校的作用,建立起從普通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的三級學生黨校全程培養(yǎng)體系。在開展黨建工作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在黨員的帶動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黨建活動中,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奮斗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在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的同時,還要注意發(fā)揮學生黨支部對學生活動的指引作用。
(三)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切性。當前,除了要關注大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因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研究顯示,大學生大多喜歡面對面的心靈溝通,因此,校方應該針對不同專業(yè)和不同年齡的學生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進行合理的心靈教育。[3]此外,學校還可以投資建立心理咨詢室,指導學生的思想,為學生提供心理幫助和支持。
(四)擴大實踐活動的平臺,創(chuàng)新實踐模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實踐是一個關鍵的項目。因為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不僅可以開闊眼界,還可以鍛煉自身的各種能力,所以,社會實踐受到很多大學生的青睞。相關研究發(fā)現,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最喜歡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將學生的發(fā)展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真正地幫助學生成長,使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提高對實踐工作的重視程度,為實踐活動提供良好的保障,包括經費的投入、師資力量的投入,等等。另外,學校也要對實踐基地做好考察,盡可能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讓學生從中得到最深刻的啟迪教育,從而使社會活動具有實踐意義,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落實日常的思政教學工作。
(五)提高輔導員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加強師資力量建設。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支配力量,直接關系著實踐活動的最后成果。[4]在招聘輔導員的時候,高校要嚴格選拔,重視輔導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在輔導員任職期間,校方也要加強對輔導員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輔導員考核制度,并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設立考評考核機制。除此之外,校方要定期對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提高輔導員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和專業(yè)知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其更好地輔導學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2.樹立全員參與意識。學校應樹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員參與意識,除了進行政治理論課教學之外,還要通過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中去,解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單一的問題,只有這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3.建立德育教育體系。學校還應努力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指導家長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擔負起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的責任;與相應的社會單位建立結對關系,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會實踐,真切體會和感受社會實際狀況,了解和適應社會,促進當代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1.統一思想認識,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地位。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在高校,教學才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這種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事實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與教學工作同樣重要,兩者聯系緊密,不能偏廢。它們雖然在對學生的成長教育過程中發(fā)揮不同作用,但其本質是一致的,均為育人。因此,我們要抓住育人本質,樹立教學教書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務育人的育人理念,通過開展各種有效工作,真正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隊伍的素質。當代大學生應高度重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既要看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思想活躍,工作熱情高,勇于實踐,樂于奉獻等積極的一面,也要看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消極因素對青年教師帶來的影響和沖擊,進而導致一些教師不安心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書育人上,嚴重影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進行。因此,對這部分教師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要切實遵循中央倡導的“對待青年知識分子,我們既要熱情關懷和大膽使用,又要嚴格要求,積極引導,對思想政治工作戰(zhàn)線的教師努力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熱情關心,挖掘他們的潛力,充分調動和發(fā)揮他們從事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要求,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社會責任感,形成一支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較深的文化修養(yǎng),較好的心理品質和較強的敬業(yè)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隊伍,以推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3.健全激勵機制,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為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充分調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高校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時,應建立健全各種激勵機制,在職稱晉升、課題研究、學習深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寬松環(huán)境,給予優(yōu)惠政策,使他們從心底感到從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干頭,有奔頭,有甜頭,盡而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去。
“因材施教”的出處為《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yǎng)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那么也就是說因材施教原則,是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fā),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fā)展。
在現階段,在大學校園里,在當代大學生的身上實行“因材施教”原則可以說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因材施教”是教學中最最基本的原則。在進行新課改的新形勢下,因材施教原則更應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要著力研究、落實的教學定律。而且有很多的教育家們也把這個原則奉為機器重要的教學原則之一。例如,我國現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他主張教師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能力,學的多教的多,學的少教的少,學的快教的快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學的慢教的慢。反對不切實際的“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陋習。蘇聯著名教育家凱洛夫(1893-1978)提出的一系列教學原則當中,就有一條“罪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的原則”,強調必須根據學生個體的特殊情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有針對性的教育。這實際上就是對“因材施教”原則的最合理的解釋。當然,這也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更應該在教學中注重結合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就應該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發(fā)音情況,口語情況,以及寫作等各方面的情況,這樣才能在課堂練習和課下安排任務時候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這也是當代大學生的自身特點決定的。老師們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就是有的不太認真學習的同學經過自己的表揚或者稱贊之后,變的格外的刻苦了,最終有了不錯的成績。而有的同學就是破罐子破摔類型的,老師苦口婆心的勸告根本不起作用。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尤其是90后,他們具有思想開放、個性獨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等鮮明特點,是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一代,同時又處在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劇烈變革、信息高速發(fā)展的特殊時代,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使90后大學生具有更多的時代特征。“喜歡用QQ聊天,喜歡用‘火星文’。”這是心理學專家、南京腦科醫(yī)院兒童心理衛(wèi)生研究所所長陳一心對于90后行為模式印象最深刻的一點。“那么,除此之外,很多的大學生還有整夜玩網絡游戲,網上交友,網上購物等習慣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鄭因為和網絡的頻繁接觸,使他們當中很大比例的一部分人患上了憂郁癥。所以這些大學生們真的需要針對他們的自身特點,給予更多的關注。現階段很多的“6+1”家庭模式也給了這些孩子們一個很狹小的生活圈子,他們在這其中缺乏同齡人的交流,整天泡在網上,所以“孤獨”是很多大學生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詞。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在踏入大學校門后,適應集體的能力很差,以致集體意識淡薄。那么當今的教師恰恰應該注意到學生的這些特點,據此來改變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因材施教”這對于以后大學生的成才至關重要。畢竟大學生正處于各種信念成型期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思想活躍,自尊意識突出,成才愿望強烈。而且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發(fā)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種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蝕著大學生的心靈。所以針對這些不同性格或不同知識基礎的學生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反應。那么反應在教學上,就應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對于那些思想意識比較活躍的專業(yè)或者班級在上課時候就能應該安排一些課堂氣氛輕松的練習像討論、話劇之類的;而對于課堂氣氛相對沉悶,表現不太積極的班級,我們應該多做一些鼓勵的活動,把班級氣氛調動起來之后,再考慮一些適合他們的活動,若果不考慮諸多因素,那么在傳授課程過后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的。
最后,“因材施教”這也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雖然我們在教課的過程當中面對的一個很大的群體,但是我們應該盡可能的在課堂上做到這一點,使那些層次不一致的學生能夠跟進。比如,在實際教學當中,有的班級可能不太活躍,我們應該針對這個班級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法,像做一些比較能吸引學生興趣的討論還有課堂活動等;那么針對一個班級的每個學生來說,有的學生簡直是太活躍了,要達到擾亂課堂的地步,我們當然不能任由這些學生發(fā)展下去,也不能放任自流,我們要拿出有效的方法來管理這樣的學生;還有就是所謂的“差生現象”,我們應該認識到,差生并不是該學生的一貫代名詞,他們是可以轉化為優(yōu)等生的,當然這其中和教師的關系也非常的緊密,尤其針對那些反映能力相對緩慢,遲鈍的學生,作為教師,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將差生置于可能產生挫折的情境中去,還要盡所有可能去激勵他們的自尊感,布置作業(yè)時候也要盡量考慮到他們的能力教育管理論文教育管理論文,以區(qū)別對待,以及在適當的時候幫助這些學生進行對所學知識的重溫訓練,這些都是很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所以,“因材施教”對于一名合格的教師來說,不僅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所在。
一、人格內涵的解析
關于人格的定義,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們普遍認同的理論表述。不同學科的學者從各自的領域出發(fā),賦予人格以哲學的、法律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不同內涵。事實上,從科學研究的視野出發(fā),從不同的角度去定義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學科范圍內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為一個在人們社會生活中普遍應用的概念,它所表現的內涵,畢竟應該有其更廣泛的涵蓋性和使用范圍,如果僅限于個別狹窄的學科定義,勢必會影響人們的認識和理解,甚至產生使用上的歧義。
從觀點出發(fā),在研究人類社會發(fā)展和人的活動時,不能脫離社會物質生產發(fā)展水平,不能脫離社會的物質生產關系和人們之間的交往關系,在此基礎上才能對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以及自身的多樣化的表現作出正確地說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質基礎,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與物質生活條滓護相適應的思想和道德、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所以,人格與生活在特定的社會關系及其物質生活條件中的人相聯系:人格也必定在與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中表現出來。因此,對人格的定義不能脫離這個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會物質關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識和生存理念基礎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價值等判斷,并通過主客體關系表現出來的主體言論和社會行為方式的總和。這表明:第一、人格歷來與在社會物質條件和物質關系中從事活動的人相聯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中,是主體基于對客體的自覺認識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判斷和活動取向.離開與客體的關系,人格無從表現。那么,與主體人格相聯系的客體指的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物質的社會關系:與主體相區(qū)別的其他個人、團體及社會.換句話說,這里說的客體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須與主體密切相關聯。第三、人格總是主體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態(tài)度而產生對客體的價值判斷。所以,作為主體行為方式的人格和主體內在的價值判斷,兩者歷來具有對稱性。認識一個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該人自我意識的程度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個人對自我生存狀態(tài)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覺性.人格是一種理性判斷的表現模式,是確立自我基礎上的一種價值取向和社會活動方式,表現一種什么樣的人格,離不開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現是自尊、自愛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體的自我社會表現,作為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去立自身的尊嚴。必須考慮到主體的行為給自我的社會存在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和影響,保有主體所具有的各種社會權利,在任何時候不自貶身價,不犧牲自己的某種權利去求得一時的便利和好處,這就是自尊和自愛。人格是相對獨立的個人自我確認。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與發(fā)展基本權利的基礎上,適時地處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不能喪失主體存在的價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賜,這就體現為自立。
從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嚴和獨立,是任何一個有理性的社會個體都應格守的做人原則。如果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眼前的物質利益和虛榮,放棄了這條最基本原則,從最低限度來說,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學生的人格優(yōu)勢
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年代,激變的時代對大學生立身行事、對他們選擇生存方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大學生作為一個具有高智商和較豐厚知識的群體,面對社會大潮,憑借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信息優(yōu)勢,顯然能緊跟時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學生群體的人格優(yōu)勢。
(1)主體的獨立性增強。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在一個比較寬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中,自治性較突出,許多問題都需要大學生自己去判斷和解決。這種社會存在培養(yǎng)了大學生特有的相對獨立意識。所以,在自身的學習過程、生活過程、處理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處理與自身相聯系的各種矛盾。這種長期形成的群體生活慣例和傳統,不斷地被承襲下來,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學生減少了社會生活的某種依賴性,作為社會運動主體的那種獨立性在新的生活條件中得到了強化,形成了主體地位的意識,確立了學習和校園主體的活動取向。
(2)主體的價值體系初步確立。大學生作為高智商的群體,擁有相對豐富的書本和課堂知識,在學習以及對社會的一定接觸中,逐漸確立了自身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能夠根據自身的價值標準去評定外界的事物,處理與其相聯系的各種關系。特別是通過長期以來的學校和的理論教育,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中,因此,在認識和處理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有關事務中,能夠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能夠發(fā)揮群體的智力優(yōu)勢,在一定條件下去服務于社會。
(3)形成了自尊、自強和自立的精神。校園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學生的特有的群體精神,即自尊、自強和自立。鑒于對社會與個人關系的理解和確認,作為在社會中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群體,特別是這個群體對社會未來的作用是得到人們的自覺認同的,這種特有的社會存在,使大學生們普遍的形成了強烈的自尊,作為社會存在的個體的自尊和作為較特殊的高智商群體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注重個人的言行應無損于個人在體驗社會和校園生活中的尊嚴。在此基礎上,他們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強和自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去實現生存的價值,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這種群體精神無疑深深地影響每個大學生的生活,植根于他們的心靈之中。
(4)個性的張揚和成就感突出。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發(fā)展趨勢是,正在打破過去那種自我封閉的、內向的人格模式,開始向張揚個性,推銷自我的人格模式轉變。這種轉變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趨勢,世界變成了開放的世界。世界的開放性,致使每個國家、民族、團體和個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都向開放型和外向型轉變。另一方面,對個人而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條件,強有力地推動了個人的個性和才能的發(fā)展。所以,每個人都有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和條件,如果誰固守陳規(guī),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場經濟則不會自動地去選擇他。正是對個人才能和個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選擇,每個人都需要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實現或半實現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這是每個人的心愿。大學生群體人格中的積極方面成為這一群體發(fā)展的主流,在大學校園生活中和社會實踐中處處表現出來。
三、大學生人格中的消極因素及克服
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總的來說是積極的、向上的、進取的,與社會主義的進步與發(fā)展相同步,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應該看到,大學生的人格現實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諧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傾向和克服的東西。
在主體性增強的同時,有時也出現自我中心的傾向。由于大學生自我管理和校園生活自治性強的特點,在注重自我發(fā)展的過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在校園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進行價值判斷和道德選擇,有時不顧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慮與周圍的關系,使得與他人和社會關系有失和諧。
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影響,使有的人出現某種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會中,對金錢的崇拜和對物欲的追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現象,這一點在大學生群體中也客觀存在,以至于為了追求金錢、為了獲得物質享受、為了追趕時尚、為了某種欲望而丟掉人格者,也時有出現。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業(yè)的壓力等,有的人丟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線,說謊、造假、失信等,使得個別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文化價值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可以說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因為交際本身在扮演著傳遞文化價值觀的角色的同時,也直接受到價值觀的沖擊與影響,產生變化與形成不同的形態(tài)。文化價值系統是評估一群人行為的理想或標準,它代表一組經由學習獲得的法則,這些法則是用來解決文化所碰到的問題與如何做決策的依歸。
既然文化價值觀是舉止行為的一組評判的法則,它們無法經由感官來直接觀察,必須從實際生活的面向才能觀察歸納出來。因此,為了研究文化價值觀,可以把文化價值觀更進一步具體化到文化價值取向的層次,以便使用實證的方法加以觀察研究。荷蘭心理學家Hofstede(1983,1984)從組織傳播學的角度,發(fā)展出一套廣為引用的文化價值取向模式,把文化價值歸納為五個基本的維度: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權利距離、男性化社會/女性化社會、不確定性規(guī)避和時間取向。作為跨文化交際研究的核心,文化價值觀直接影響著交際的過程與結果。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為定量研究文化價值觀提供了可操作的變量,不少后續(xù)的實證研究證明它具有很強的解釋力和預見性。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在每個文化維度上都體現出差異,這的確給跨文化交際帶來了不便。我們在承認中西方文化價值觀差異的同時,更要考慮到文化價值觀的動態(tài)性特征,要看到中西方在文化價值觀上的發(fā)展變化趨勢。
文化價值觀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深層的部分,具有很強的傳承性特征。但是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西方交際的不斷深入,文化價值觀逐漸呈現出適應性調節(jié)的變化性特征。當代大學生接受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思維活躍,觀念創(chuàng)新,在他們身上也可以看到文化價值觀的變化及發(fā)展趨勢。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經濟的全球化,廣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的發(fā)展,中西方之間的差異在逐漸縮小。因此,一味地強調中西方在文化價值取向上的差異,只注重差異比較研究,不僅不利于跨文化交際的發(fā)展,反而會阻礙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我們可以看到Hofstede的五個文化維度所體現出的文化差異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文化間的交流而不斷變化著的。當代中國大學生代表著最先進最前沿的思想,在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下,他們的文化價值取向可以代表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發(fā)展變化趨勢,為跨文化交際的研究帶來全新的動力。
在跨文化交際研究中,學者們對于文化價值觀一直給予極大的關注。美國的人類學家Kluckhohn與Strodbeck最先使用“價值取向”這個概念,提出了五項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普適性問題,并針對每個問題提出三種價值取向。美國的人類學家Edward T. Hall(1976)提出了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的概念,豐富了人們對跨文化交際中的交際與交際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內容。荷蘭心理學家Hofstede是不同文化比較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文化維度模式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Hofstede對世界五十多個國家的文化進行過調查、分析、比較,兩次在IBM調查了11.6萬名員工,從大量的調查數據著手進行研究,試圖找出能夠解釋導致大范圍內文化行為差異的因素,他指出所有的差異都可追溯到基本維度中的一個或幾個中。這些維度是:個體主義/集體主義、權利距離、男性化社會/女性化社會和不確定性規(guī)避。考慮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對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影響之后,Hofstede在前四個文化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第五個維度――時間取向。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文化價值觀調查研究,自問世以來一直是海外學者進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對跨文化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近30年來,國際上出現了以Hofstede文化維度模式為基礎的研究成果,范圍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組織行為學、跨文化交際學、會計、金融等領域。
文化價值觀是解釋人們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異的關鍵,胡文仲在《超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貫穿一切的紅線”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國對文化價值觀的研究仍處于借鑒引入階段,很少有突破性的進展和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至今還未產生較有影響的理論或測量工具。國內對于價值觀的研究許多都采用了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型,或證實(以五項文化維度為理論基礎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或補充(進一步細化五項文化維度模式),或質疑了原理論(批判文化維度兩極劃分的現象)。大部分的研究重點更側重于分析文化差異,由于此模式來自于IBM調查數據,因此更多地被應用于了解組織的文化價值取向。而且,就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型,每一項文化維度都有獨立細致的研究,尤其是個體主義/集體主義與權利距離兩項。但是,文化價值觀不可能是靜止不動的,隨著跨文化交際的不斷發(fā)展,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互相影響,不斷發(fā)生變化。可見,僅僅研究文化差異是不夠的,更應該看到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發(fā)展變化趨勢。所以本文以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為理論依據來研究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價值取向,大學生是世界發(fā)展的未來,相信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發(fā)展的未來,希望可以為跨文化交際的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從對吉林省各高校的大學生的價值觀所進行的調查反饋的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依據Hofstede的文化維度模式理論,當代大學生在如上所述的五個維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西化。例如,大學生較以往更加強調自我、更加傾向于美國社會所倡導的個人主義,渴望個性獨立,渴望更多地靠個人的能力和智慧來解決問題,而并非像從前那樣過分依靠集體的力量。從男性化與女性化的角度來看,當代大學生無疑已經擺脫了過去重男輕女的偏見陋習,中國社會也早已不再是男權社會,如今的大學生提倡男女平等,尊重和保護女性成為了他們思想意識的主流。不僅如此,在學習和工作中,他們的競爭意識也展現得并不明顯,相反,重合作、講平等的意識凸顯出來,解決問題時靠的更多的是溝通而不是沖突,這種歐美國家的女性化社會特征已滲透到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識之中。從權力距離的角度來分析,傳統的上級特權觀念已被當代大學生所摒棄,他們認為上級是“和我一樣的人”,不接受管理特權和上下級平等意識在大學已成為不成文的規(guī)定,這同傳統中國的特權觀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可以看出,作為客文化的西方主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的推動下,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而作為主文化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來自西方主流文化的沖擊,在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價值體系中或淡化或與西方價值觀相融合,形成第三文化。
由于主文化和客文化的不同,主文化又無法適應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進而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主文化與客文化的新的文化體系。但是第三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存在著不確定性和不穩(wěn)定性,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在選擇和樹立文化價值觀時并不能夠準確甄別某種價值觀的正確與否,因此他們在選擇和樹立文化價值觀時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作為高級人才培養(yǎng)機構的大學有必要提出系統的、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引導大學生在中西方文化價值觀交融和沖突的過程中,選擇正確的價值取向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為這對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發(fā)展,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融合,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東平.以中國文化為視角的霍夫斯泰德跨文化研究及其評價[J].江淮論壇,2008(1).123-127.
[2]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第2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65-175.
[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第2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5]李愷.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變遷及原因探討[J].學理論,2009(12).207-208.
[6]李僑.中美文化價值觀――差異與相互理解[D]:[碩士學位論文].天津:天津理工大學英語系,2005.
[7]劉暢.中美大學生文化價值取向比較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中南大學英語系,2007.
[8]劉長遠.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文化價值觀變遷研究―中國青年個人主義價值觀的演變[D]:[博士學位論文].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08.
[9]潘,張子剛.從中國文化看霍氏文化研究的不足[J].湖北社會科學,2003(7).22-23.
[10]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價值理論及其研究方法[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27(1).95-99.
[11]彭世勇.Hofstede跨文化交際理論中個人主義層面質疑[J].汕頭大學學報,2009.25(4).54-58.
[12]石健.轉變中的價值觀――中美價值觀比較[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系,2004.
[13]施建亞,楊燕,孫妍.論西方文化思潮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J].鹽城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3).25-29.
[14]王莉.中美價值取向比較研究――差異性與相似性[D]:[碩士學位論文].鄭州:鄭州大學英語系,2003.
[15]王巍.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西深層文化的拒斥與融合[J].學術交流,2008(12).37-39.
[16]謝衡曉.從Hofstede的文化視角看中國文化在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1).27-29.
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網絡上各種思潮泛濫,它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在整個網絡話語系統中,由于欠缺對話和討論,導致大學生偏執(zhí)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論述和觀點。出現倫理道德失范問題。如在“網絡炫富”現象中,一些大學生就崇拜甚至模仿網絡炫富者,推崇拜金主義,以金錢來衡量人,把人的價值等同于金錢,世俗、功利、物質性的傾向表現明顯。這就是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一、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基本內涵
網絡社會是人類為自己開拓的另一個生存空間,而所謂網絡倫理道德,是指在信息社會中,網民利用網絡進行活動和交往時以維持網絡有序運行為條件,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和調節(jié)“網絡社會”中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規(guī)范其網上行為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型倫理道德關系。
網絡倫理道德是一種高度自主的倫理模式,在網絡中人們的行為完全由自己決定,強調言論自由、不要對任何事情負責。這導致網上行為缺乏一個明確的評價與判斷的標準,理想的網絡道德規(guī)范不斷受到傳統道德規(guī)范的抗拒,造成兩種不同道德規(guī)范體系的強烈沖突,從而也就出現了“網絡炫富”等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由于網絡社會交往中的虛擬性、開放性等特點,大學生作為個體的“自我”很容易出現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問題。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㈠逃避現實,沉迷網絡
在網絡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被人對網絡的依賴關系所取代。面對困難和壓力,一些大學生學生不愿面對自己在現實中的實際困難,逃避現實世界或者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這樣兩個不同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轉換和行動協調問題。于是,虛擬的網絡世界就成了他們逃避現實困難的最佳去處。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一些大學生終日沉溺于網絡世界中,在網絡上的流連忘返,讓自己沉醉其中,忘卻現實中的煩惱,以此來麻痹自己,久而久之就會迷失自我。
㈡網絡言行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虛擬性、匿名性的特點,這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有效監(jiān)督,在網絡上呈現出來的濫用表達自由的景象。大學生在博客上隨意一些惡意的人身攻擊的帖子,隨意使用不文明語言、符號、圖片等現象在網上隨處可見;抄襲、剽竊網上文章或論文的行為比比皆是;偷看、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也屢見不鮮;在網絡上、接受和傳播黃色信息、散布一些無中生有的消息、利用網絡欺騙感情、玩弄異性等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㈢道德意識弱化,網絡倫理情感冷漠
在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中,網絡行為主體具有匿名性和模糊性。在“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心態(tài)下,行為可以擺脫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的制約,從而表現出對他人、社會的不負責任,為所欲為。大學生的道德標準判斷能力被極大的弱化,道德虛無主義在網絡社會中泛濫。大學生沾染了網絡上的不良風氣,認為“于己有利即是道德,于己不利則是不道德”,混淆了道德與非道德的界限。主動放棄成為道德責任主體的努力,對自己采取道德放任態(tài)度,喪失自我責任心。對網絡公眾缺乏應有的道德關懷,喪失對他人的責任心。
三、應對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不僅會影響網絡社會的正常交往,同時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和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其危害不可小視。因此,必須在深入分析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緩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㈠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樹立網絡責任意識
網絡社會中的倫理道德不像傳統道德那樣主要依靠輿論和法律來規(guī)范個體行為,要避免網絡倫理道失范行為,大學生就必須通過個人的自律來約束自己的網上行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大學生不僅要有理論上的堅定,更要有行動上的堅持。絕不能隨波逐流,盲目附和錯誤的潮流。在認真學習思想品德修養(yǎng)學方面有關知識的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其自身的倫理道德修養(yǎng)提高道德認知,堅定道德信念,升華道德人格。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我,得益社會,在自律的基礎上遵守和踐行網絡倫理道德規(guī)范。
㈡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和法律法規(guī)制度
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和法律法規(guī)制度是當前緩解網絡倫理道德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結合網絡社會的本質特征,立足于現實社會道德,遵循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原則,發(fā)展相關的網絡技術,完善技術環(huán)境。從技術層面控制網絡倫理失范行為,加大網絡的監(jiān)管力度,依靠監(jiān)視技術、網絡警察、網絡跟蹤定位和網絡實名制等手段減少和清除不良行為,對不道德的網絡行為及時發(fā)現并進行清理,以維護網絡環(huán)境的健康向上。在建立完善的網絡監(jiān)管體系的同時,政府及有關部門有必要通過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同各種網上信息犯罪作斗爭,完善網絡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網絡的信息監(jiān)控和信息過濾,把網絡世界中重要和基本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納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
㈢加強高校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
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高校應加強相關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網絡道德約束機制,系統地把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傳授給學生。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網絡道德自律精神,提高其網絡倫理道德素質,形成大學生自己的評判能力,自覺趨利避害。教育大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guī)范,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使其倫理道德品質日益完善,并且成為大學生的穩(wěn)固特征。這樣就使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上的種種不良信息時更加具有自制力和抵抗力,減少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行為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楊倬.網絡社會的道德悖論沉思[J].東南亞縱橫,2004(7).
[2]劉俊英,劉平.網絡倫理難題與傳統倫理資源的整合[J].煙臺大學學報,2004(17):14-18.
[3]馬波,楊妍.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構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6):53-54.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9-179-01
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以及理工科專業(yè)工作經濟回報頗為樂觀的現象下,使得“重理輕文”的觀念漸入人心。在“應試教育”模式的沖擊下,大學生只注重專業(yè)課,而忽略了對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改革開放以來,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社會成了以拜金、利欲、成功學等思想滋長的溫室;大學是社會的一部分,象牙塔里的學生難免受到影響。而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的躁動氣息充斥著校園,難覓冷靜的思考如何提升自身人文素質的學生,而大學老師,在趕課時、評職稱等的壓力下難以有效結合人文素質教育的理念教學。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借鑒國外通識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關于大學生人文素質提高之路徑。
一、何為“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一種非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教育,其目標為培養(yǎng)精神獨立,思想自由的公民。通識教育開始于古希臘自由教育,發(fā)展與美國大學教育。自由教育由逍遙學派亞里士多德提出,因亞里士多德常邊散步邊給學生討論哲學問題而得逍遙學派之名,由此看出,自由閑暇的時間是自由教育的條件。“在這些大學里,研讀神學、法學(后來還有醫(yī)學)之前,還有一個基礎階段,主要學習哲學、語言和數學等基礎性課程,即“七藝”,這是第二個條件。實際上,現代的美國通識教育即大概按此思路發(fā)展。
嚴格來說,我國傳統教育已有類似通識教育之基礎。儒家“六藝”禮、樂、射、藝、書、數是傳統儒家知識分子必修課。“李約瑟:“現在可以看到,儒家的兩個根本矛盾的傾向,一方面有助于科學之發(fā)展,另一方面又成為科學發(fā)展的動阻力。”所以,造成這種矛盾的原因乃儒家思想基本性格使然,儒家對人文的要求很強烈,對自然的了解,則缺乏興趣。”可見,自然科學教育缺席與中國教育。
當下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沿襲與中國傳統教育。借鑒歐美等國通識教育之經驗,有助于填補自然科學知識在中國教育的空缺。
二、美國大學通識教育基本構成及其課程分析
美國大學教通識教育主要以讀、寫、外語、討論交流等為主,其課程設計大概分為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幾大類,以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擴充學生各方面知識以及滿足學生興趣為主要教學目的。
以上幾間大學為代表的美國大學通識教育課涵蓋文科理科大部分領,學生以個人興趣自行選修。其核心主要以西方文化及少量非西方文化課程為主,重視閱讀經典書籍。
近年來,網絡教育越來越流行,即使我們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到國內外名校的課堂氛圍,同享名校學生的教師資源。從國外名校公開課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外國的通識教育課堂里都會有助教在協助教授授課,學生經常要寫論文,每周都需要閱讀大量書籍文獻以便更好的去聽課以及寫論文,課堂討論交流個人觀點。由于課時少,美國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寫論文,以后思考老師給學生拋下的問題。從這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旨在培育“通才”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探討交流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等。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6-0066-02
微博、微信、微表情、微心情、微文學……這些伴隨微博而衍生的“微文化”對我國以及世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目前關于微文化的內涵和界定學界并沒有統一的定義,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這也充分說明了“微”文化的獨特性。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領軍者,在“微文化”的參與認知中,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社會行為不可避免地被“微文化”所影響,在滿足大學生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同時,也易對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及發(fā)展造成不良的影響。這就要求對微文化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認識,準確把握微文化的雙重作用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與價值觀養(yǎng)成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有效“治病”。
一、“微文化”概述
(一)“微文化”的內涵
“微文化”誕生于現代社會,體現著后現代思潮,它依托于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的思想解放得以迅速蔓延,從虛擬世界延伸至現實生活,對人們的三觀與行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廣義上講,“微文化”是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信息化時代的推動而產生的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文化形式。狹義的解釋則特指“微文化”的精神現象。在眾位學者的闡釋中,我較為贊同張鴻聲的解釋,他認為“微文化”是“一種由微博衍生而來的,暗含了尚簡、崇微觀念的各種因形式微小而被冠以‘微某某’之名的微文化所共同形成的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現象”,該定義突出了“微文化”的物質基礎、價值取向與特征。
(二)“微文化”的特征
1.主體的平等性和獨立性。在“微文化”這個特別的空間里,人與人之間實現了絕對的平等,權威在這里得不到推崇,不管是權貴精英還是草根階層,在互聯網上都是一個個獨立、自由的體,可以根據個體的喜好與需求發(fā)表言論,也可以針砭時弊,在這里,文化沒有所謂的“主流”與“邊緣”,意見雙方完全處于平等、獨立的地位。
2.內容的簡潔性和“碎片化”。“微文化”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其內容的簡潔且“碎片化”,微博僅限用140字符來表達自己看法,微電影只需300秒的時間進行信息呈現,分分鐘的時間人們就可以獲得所需知識。為了在有限的字數與時間內創(chuàng)作出既準確又具有轟動效應的作品,就需要經過篩選、過濾和加工,而這就必然導致信息的“碎片化”,如近年來流行的熱詞“然并卵”、“不約而同”、“秀分快”等,這不僅是“微文化”尚簡崇微的生動體現,也是碎片化信息的反叛表達,把詹姆遜的“拼貼”理論展現得淋漓盡致。
3.傳播的快捷性與快餐性,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家有一部電腦,同時微博、微信等各種交友聊天軟件、手機應用APP等突破了傳統的載體束縛,使信息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微文化”的傳播更加快捷。
4.交流的靈活性與互動性,“微文化”就是在頻繁的信息交互傳播中產生的,這種交流不是面對面,而是“背對臉”的方式,個體無需征得對方同意就可以進行復制轉發(fā)進行分享,還可進行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一、多對多等方式進行交流,互動性十分強。
二、“微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微文化”之“微”的形式并不代表其作用之“微”,相反,其造成的影響卻十足的深重久遠。大學生是微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是“微文化”的領頭人、主力軍。在《2013新浪微博用戶發(fā)展報告》清楚顯示90后成為微博用戶的主要構成群體,大專及以上學歷則占到了七成以上。因此“微文化”現象正在深刻地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與行為方式,當然這種影響是雙面的。
(一)“微文化”給大學生價值觀培育帶來的機遇
1.豐富了大學生價值觀培育的渠道。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文化”載體不斷豐富,微博、微信發(fā)展更為全面普遍,大學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隨時隨地快速進行信息的查看、學習,其信息呈現形式圖文共存,聲色并茂,內容幽默風趣而又知識豐富,快速便捷的“微文化”已經成為眾多高校傳播主流思想和進行價值觀培育的重要渠道。
2.加強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認識與了解。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的網民人數已達6.49億,而微博用戶高達1.76億,相較于上年同期提高36%左右。而我國大學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因此,高校利用微博、微信作為傳播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的途徑,可以有效提高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
3.調動了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積極性,首先,“微文化”衍生的新型載體,如微博、微信等不僅為大學生瀏覽、發(fā)表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時也滿足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事,實現自我發(fā)展和提高社會認同的個性需求。其次,“微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大學生的歸屬感,同時也強化了大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這為他們接受價值觀培育作了伏筆。最后,“微文化”也使高校的價值觀教育在“陽光”下展開,廣大師生可以自主監(jiān)督,指出其存在的問題與不完善之處,這樣的交流互動全民參與保證了大學生價值觀教育工作。
4.提升了大學生在高校價值觀培育中的針對性,現在許多高校都開通了官方微博,教師與學生也會互為微信好友,這樣的“微”關系是教師與學校能清楚了解學生的想法,并一對一針對性地給予解決,師生之間雙向溝通交流,不僅提高了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功效,同時也能不斷完善與改進高校的價值觀培育工作。
(二)“微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不利影響
1.過度的自由、個性造成大學生的價值觀“胚胎”先天畸形。“微文化”崇尚自由、個性,但這背后卻是反叛的邏輯,是對社會主旋律的否定、逆反,這種思想極易造成青年人格的陷落,具體體現為沖動的、不理性的情緒左右行為,低俗暴力的語言發(fā)泄不滿,對現實世界的陌生與冷漠,這種思維與行為極易造成大學生價值觀的偏離。具體表現為:情緒暴戾化。對待事情不進行思考,情感大于反思,而審判大于道德,文化暴民涌現。尤其是微博、微信平臺迅速發(fā)展后,“微”世界成為民意的一塊反映區(qū),在面對某一事件時,一些微友們激烈偏激純主觀的言論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面對法律審判或知名的學術人士進行公正決斷時,微民們想左右其結果,簡單地認為“人多力量大”,于是裹挾情緒化的言論,試圖通過用極端情緒與網絡暴力來占領道德制高點,以道德的名義做有損道德之事,以法律的名義做違法、亂法之事,以不公正代替公正,毫不忌口的謾罵攻擊、不遺余力的人肉搜索,這種粗暴愚蠢的行為以及這種過分追求自由、個性的思想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
2.無“微”不至造成大學生價值觀“后天”發(fā)展“營養(yǎng)不良”。“微文化”在微友們不斷地復制粘貼轉發(fā)中得到廣泛傳播,在傳播中,會把觀點看法相近的人聚集起來,正如凱斯?桑斯坦所言,網絡就像個回音室,置身于其中的網民會強化自己原有的觀點,變得極端,從而導致群體極化的后果。在微博、微信世界里,極易形成一種不理性的文化氛圍,認為自己的言論在網上獲得足夠多的支持就是社會的真實意見,并借此形成輿論壓力,從而造成政治和文化認同危機。政治認同的排斥化。由于微博、微信的主體自由以及言論自由,微觀權利也一定程度上掌握在網民手里,加之伴隨社會迅速發(fā)展而來的一些功利主義、享樂主義,一人發(fā)言,眾人圍觀,微文字成為了大眾傾瀉“仇富”、“仇觀”等情緒的集聚地,而且不少人對政府抱有懷疑與不信任態(tài)度,把國家與自己分離,個人利益被無限放大。
3.價值取向多元化致使大學生價值觀極易“出軌”。微博和微信的開放性與世界性,大量信息呈現多樣化、碎片化,造成東西方文化、高雅與低俗文化等不同思潮并存于大學校園。有些國家以文化交流之名來掩蓋其文化侵蝕之實,把網絡變成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滲透于價值灌輸的重要基地。此外,國內各種思潮也相互碰撞,如最近在網上流傳的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與主義等反思潮就是利用微博作為傳播平臺。
參考文獻:
[1]歐陽友權.網絡文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1)-12-00-02
一、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散落
美國斯坦福大學校長查理?萊曼說,人文學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賦予社會、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義。一個人的胸襟、個性、文化底蘊、人文精神等等均來自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和教育。而一個現代社會的文化底蘊、崇高理想、價值追求和精神氣質,往往通過這個社會的大學和大學生的人文理性體現出來,而目前,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理應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類理想的代表、社會精神的典范,但當代的科學主義盛行、工具理性肆虐、功利追求惡性膨脹,導致了“驕子”們把自己人生蓬勃年代的坐標指向了科學知識和實用技能的追求,放眼于物質享受和金錢利益的追逐,過多的關注這些形而下層面的收獲,而對生命意義的關注、對人生價值的追尋、對形而上終極信仰的追求等體現人之為人的人文精神等心靈精髓卻在逐日散落,于是,源于這種精神素質的流失的一些現象時時觸碰我們的眼睛,我們時時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迷茫的眼神、信念的消解、人格的虛無等,那么,是什么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呢?
二、大學生人文精神散落的歸因分析
(一)科學主義思潮的影響
近代以來的科技發(fā)展使人類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fā)端于文藝復興之后的科學主義以科學是惟一的知識、永恒的真理,倫理的、美學的和神學的思想都將被科學的進步所排除為思想核心,強調對形而下具體知識的研究和學習。在這種實用主義、功利追求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教育拋棄了自己本具的人文主義價值理念,青睞于了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的實利。著名學者石元康曾在《現代社會中價值教育為什么式微》一文中指出:“在現代社會中的大學教育體制下,接受教育者的動機及目的最主要是學一套謀生的技能。這是與經濟活動有關的,而與怎樣建立一個有系統的人生觀完全不同的教育。如果問一個大學生他為什么要念大學?我們很難想想他的答案會是‘追求人生的道理’。他最多只會說,為了追求知識,但如果你再問他所追求的知識是做什么用時,他只能告訴你是為了將來謀生用的了,這是典型的技術教育。”在這種科學主義、技術理性的指導下,大學教育在對知識、技能的追求超過對引導人追求理想、精神、信仰和價值的引導,吞沒了人文精神的養(yǎng)育。教育所交給青少年的只是有用的知識、能賺錢的技能,而對于人的成長、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有關理想、價值、目的、人生的意義的人文精神教育很多被疏落,這種教育現實下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只能是僅僅具有知識和技能的職業(yè)預備者。
(二)功利主義追求的驅動
作為現在社會的一種特殊機構與制度的大學越來越為人們追求實用和功利所左右,大學被辦成培養(yǎng)“教育工廠”和“學術工廠”。“人們到這來讀書是為了獲得文憑和學位,以便找到合適的工作。畢業(yè)的學生能否找到工作,幾乎成了衡量大學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大學奉行商業(yè)和經濟的邏輯的許多做法固然有其現實合理性,但卻沒有考慮到大學教育的目的指向。看一看我們的大學校園:商行、超市、歌舞廳、酒樓、飯店一概不缺,唯獨缺少濃厚的人文氣息。工具理性理念的影響和市場經濟的腥風血雨,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逐步走向世俗化,開始追求“學而優(yōu)則仕”、“學而優(yōu)則洋”、“學而優(yōu)則商”,特別是隨著社會上拜金主義、拜名主義、拜權主義觀念的盛行,工具理性已成為社會建構與日程生活的基礎,結果把手段的合理性當做了目的性來追求,從而導致了日常生活失去了其價值和意義的終極依托。
(三)大學教育使命的畸變
大學教育的真正使命“意味著教育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追求,追求人類永恒的終極價值:智慧、真、公正、自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并塑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只熱愛學習和具有特長的準職業(yè)者。”然而在目前我們的教育中,唯科學主義的影響和強烈的功利心的驅使,使教育的使命發(fā)生了異化,其主要表現為:在教育目標上,重知識傳授,輕人格塑造;在教育內容上,重邏輯化、系統化的知識、概念,缺乏對于學生價值、情感、意志、責任等方面的引導;在教育方法上,多陳舊呆板,少藝術創(chuàng)造;整個教育過程情調控制、紀律、訓練、塑造,至少自發(fā)、沖動、感染、熏陶,只發(fā)展了學生的科學理性,而忽視、淡化了人文精神,結果必然造成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專業(yè)訓練的分裂,理性與情感的對立,科學認識與到的審美的隔離。這不僅是人的生命的扭曲,更是時代與社會的悲哀。
三、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科學主義的颶風、功利主義的追求、大學教育的移位致使大學生疏離了大學教育的精神、信念、價值之網,如何幫助處在“人文精神失落”、“意義危機”、“價值迷茫”中的大學生建立溫厚彌久的精神家園,便成為當前中國大學教育的最基本、最緊迫的任務。
(一)重塑大學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
所謂大學教育的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是指大學教育要以人文精神作為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強調大學教育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對靈魂塑造以及引導他們對智慧的追求。反對大學教育中的科學主義傾向和對功利目的的追求,主張大學教育關注生命、追求價值、活出意義。其實,人本主義理念是東西方早期教育的共同特征。古希臘教育家柏拉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智慧,實現心靈轉向。孔子重視心向往之的智慧;老子注重“為學”以增加知識,“為道”以提高智慧、提升精神。因此,我們今天更有必要重塑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須首先重塑大學教育的人文主義教育理念。
(二)建立大學教育的人文價值取向
我們要想使我們的大學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成為我國社會和人民的精神向導與燈塔,首先就應當確立一種正確的人文主義價值取向,也就是說要以人文主義的理念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改革,從人文主義的觀點出發(fā)來建構教育的靈魂,尋找教育的真諦和失去的“自我”。人文主義的價值取向主張大學教育要以人為本,把人作為大學教育的核心,自覺反對科學主義思潮、功利化追求在教育中的泛濫,發(fā)揚的人道主義精神,真正把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從人出發(fā),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一切服從于人的需要,切實確立起“人”在當代中國的大學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學教育改革才有明確的方向,才有精神動力,才有自己的靈魂和精神家園。
(三)重視教育對大學生生命的終極關懷
人之不同于動物在于人是一個道德的存在、意義的存在。追求意義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人類精神家園。人無法忍受無意義的生活。“意義是人生存的依托和庇護所,是人的精神家園。意義的坍塌將動搖人的生存基礎,使人淪為迷失方向的孤獨存在物。因此,無論是單個的人還是社會都無法忍受意義缺失的生活。社會倘若不能給其他成員提供一套值得信仰的人文價值系統和可接受的人文價值標準,那么,這個社會必然出現價值紊亂、信仰真空和精神危機。”因為“人對意義的追求和創(chuàng)造過程,就是人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主體性,在自然世界開創(chuàng)屬人世界的過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喪失或破壞了通過創(chuàng)造意義、變意義來引導人們的追求的文化功能,社會生活很難不陷入混亂之中。”鑒于此,我們的大學教育就不應當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死的知識、技能、技巧,而應當飽含著對人的生命的關懷、對人的終極價值的關注。大學教育不應當只成為我們追求功利的一個手段,大學教育應當回歸到它的本真意義――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價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形成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養(yǎng)成學生的關愛情懷,使他們學會過現代文明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汝倫.人文主義的大學理念與現代社會[J].天涯,1997.
[2]楊德廣,晏開利.中國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政濤.沒有靈魂的教育[J].方法,1998.
[4][日]小原國芳.小原國芳教育論著選卷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德]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194(2009)02-0127-04
一、有效影響的含義
新聞輿論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式,是具有主導性、前沿性、可控性的社會輿論,它在特定群體的價值觀所構成的精神環(huán)境中加以傳播。因此,新聞輿論對受眾的影響除了簡單的信息傳遞之外,更在通過新聞報道的影響來反映和引導社會輿論,依靠某種意識形態(tài)形成巨大的“精神鏈”,使每個社會成員無不在這條無形卻又實在的“精神鏈條”的影響下生活。新聞輿論正是通過新聞報道,逐步改變大眾固有的價值認知,樹立起群體性的價值觀,實現新聞輿論的導向功能。
當代大學生面對信息社會的挑戰(zhàn),習慣于通過新聞傳播來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變化。因為,通過媒介獲得信息不僅方便、快捷、實用,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獲取新知識的方式,同時他們在選擇新聞信息的過程中,也會主動找尋有利于形成自身價值取向判斷的新聞信息。在這種動態(tài)平衡中,新聞輿論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fā)揮著反映、導向和監(jiān)控的作用,即通過鮮明的、帶有傾向性的新聞輿論來影響當代大學生的言行,直至改變他們的基本立場和價值取向,從而達到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的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
我們知道,任何價值觀的傳播,只有為廣大受眾所接受和內化,并轉化為具體情景下個體自我完善的價值觀念,才能真正具有傳播的效應。媒介的“說服”實際上是提供一種象征性的心理滿足。這種滿足在不少情況下是潛在的,它需要通過媒介的新聞反應才能轉化為一種態(tài)度或行為,最終達到輿論引導的目的。也就是說,只有新聞輿論真正作用于大學生的心理實際,滿足或者符合他們的需求,新聞輿論的價值引導作用才可能被實現。同樣,新聞輿論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只有符合和尊重大學生主流的價值所需,才能真正被大學生所認同和接受,也才能真正達到應有的傳播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新聞輿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有效影響也就體現出以下三種不同的效果。其一,正效果。指新聞傳播引起的社會反應與傳播者預期要達到的社會目標一致。在我國當前的新聞報道中,價值取向突出正面導向,以弘揚主旋律的內容為主。新聞報道無論從內容、題材、手段、形式上,都要求提倡多樣化,做到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健康有益,充分體現媒體報道的真實性和生動性,做到主旋律和多樣化的高度統一。新聞輿論正效果所檢驗的基本尺度就是指新聞輿論能夠凝聚人心、激勵斗志、促進團結。其二,負效果。指新聞輿論引起的社會反應與傳播者期望達到的社會目標相反,這也是傳播者力求避免的一種效果。其中,逆反效果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新聞輿論導向如果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就會引發(fā)負面的傳播效果,如混淆視聽、渙散人心,從而加速、加劇消極價值觀的滋生和蔓延。其三,零效果。指新聞輿論導向對社會沒有影響,即受眾在新聞輿論傳播前和傳播后其思想和行為沒有任何變化。
二、有效影響的原因
新聞輿論導向深刻制約著社會價值取向,這種制約關系是互動的、雙向的。新聞輿論對社會價值取向起著引領、導向的作用,而作為傳播對象中的特殊群體,同樣受制于新聞輿論所營造的精神環(huán)境。
(一)新聞受眾的特殊性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精力充沛、情感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情緒不穩(wěn)定、意志力薄弱的特殊群體,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超強的敏感性。而新聞媒體報道求“新”的本質屬性與大學生求新、求變、求時尚的心理特征相吻合。新聞報道由于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與深沉的哲學思考有所不同。所以,馬克思說:“哲學同報紙那種反應敏捷、縱論時事、僅僅熱衷于新聞報道的性質形成鮮明對照。”換句話說,新聞報道選擇的新聞事件如果不新,不貼近時代,也就失去了報道的價值。
從受眾主體來看,市場經濟的大潮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象牙塔”內的這群學子推向了競爭的舞臺,五彩繽紛的大學生活與交費上大學、畢業(yè)雙向選擇、就業(yè)壓力不斷增大、用人單位條件越來越苛刻等社會現實使得他們再也無法保持精英的心態(tài),需要在內心樹立起把自己置于社會普通一員的“平民意識”。而現代傳媒技術的迅速普及極大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使其走向了跨時空、跨地域的網絡溝通時代,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深刻的社會變革所帶來的生活變化及壓力中,他們通過媒介,通過社會實踐去深刻感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變革對個人命運及前途的影響。
在現代媒體時代,媒體在新聞報道中越來越多的熱衷名人新聞,重視和關注娛樂內容的新聞,且不惜筆墨,從各個角度不厭其煩地報道,而與廣大受眾利益相關的新聞卻有可能被遺漏。另一方面,在新聞消費市場上也確有個別學生處于好奇,判斷力缺乏,從而追逐暴力、隱私等格調不高的作品,媒體卻把所追逐的商業(yè)利益等同于讀者的興趣,甚至等同于讀者的利益。
而傳播學的“知識溝假說”則進一步告訴我們,大眾傳媒向社會傳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人將比社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取這類信息。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青年大學生們能夠比社會其他成員更快、更深刻地實現社會轉型期個人心態(tài)、觀念,價值取向的調整。一方面,他們認同社會價值取向的價值標準,重理想、重精神和重成就,而另外一方面,又認同個人價值取向的價值標準,精神需求遠遠居于次要位置,出現“觀念與行為脫節(jié)”、“價值判斷和選擇的矛盾和模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所在對各種群體的輿論調查中也發(fā)現,最具有時代特征的是青年群體的輿論,矛盾最突出的輿論群體也是青年群體。這給新聞輿論如何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增加了難度。
(二)有效影響的互動性
由于傳播者掌握傳播內容、傳播形式、傳播渠道,他們對傳播效果可以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調控。就受眾而言,是一個數量大的、多層次的群體,受眾本身需求不同、心理素質不同、認知能力不同,同樣的新聞輿論會產生不同的引導效果。因此,盡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是個體的主導行為,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代社會的未來及精神生活是否安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播技術和個人的回應能力之間,是否能維持平衡。”這種平衡應該是一種互動的平衡關系。因此,曾指出:“一個報紙既已辦起來,就要當作一件事辦,一定要把它辦好。這不但是辦的人的責任,也是看的人的責任。看的人提出意見,寫短信短文寄去,表示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這是很重要的,這樣才能使這個報辦得 好”。
由于“媒介生態(tài)的巨大變動和外資與中資傳媒的競爭互動,中國傳媒業(yè)市場格局與業(yè)態(tài)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無論中資傳媒與外資傳媒之間,還是中國傳媒業(yè)的各種介質傳媒業(yè)、各地傳媒業(yè)甚至同一種介質傳媒內各企業(yè)各事業(yè)之間,都充滿著相互打拼、爭先恐后的激烈競爭”。在這種形勢下,新聞傳播受眾的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資源。因此,新聞媒體“只有比過去更強的震動力才可能抓住公眾的注意力”。青年學生正是在這種喧囂甚上的新聞報道面前被動感染和熏陶。
另一方面,青年大學生在正確認識媒介虛擬環(huán)境與新聞輿論特殊性的前提條件下,會根據自己的特殊需求有效地利用媒介,正確判斷媒介信息,對媒體施加一定的影響,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求得發(fā)展,從而實現自身價值。這種影響體現在:青年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新聞受眾消費群,會對傳播媒介傳播的內容和形式有著自己明確的要求。傳播媒介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份額,千方百計地滿足受眾的需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媒介產品的差別化和個性化。但就目前看來,媒介對青年學生的影響仍是主要的和持續(xù)的,青年學生對媒介的影響卻是有限的,甚至是短暫的、淺層次的。
三、有效影響的具體表現
新聞輿論通過對客觀事實作出評價,給社會公眾提供理性認識,為社會公眾提供一個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理想目標一致的價值觀,從而實現價值取向的規(guī)范化。基于此,新聞輿論對青年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有效影響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作用于當代大學生的心理
追逐新生事物與流行時尚是當代青年學生的一大心理特征,這種心理特征驅使他們通過對新聞輿論的把握獲得某種滿足。因此,大學生在接受新聞輿論時,除了合理的邏輯之外,還取決于接受新聞輿論時的心理前提,即接受的心理學依據,諸如接受時的心理需要、自我形象或心理平衡的狀況等。新聞媒介正是通過新聞報道為大學生提供一種象征性的心理滿足,使這種滿足需要通過內化作用才能有效地轉化為一種態(tài)度或行為。
筆者在重慶市高校開展的大學生接觸各類媒體的首選動機調查顯示,大學生在選擇一定媒體時,有著特定的消費心理需求。綜合他們在選擇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為代表的媒體使用情況可以得出大學生在媒體選擇和消費方面的一般心理特征。首先是對新聞資訊的需求,占62.8%。大學生在尋求“了解時尚和流行趨勢”這一心理需求的滿足,依次會轉向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大學生在尋求“了解新聞”的途徑和手段時,首選的載體是網絡,占89%;而青年在尋求“了解別人的意見”、“排遣寂寞”、“發(fā)泄”等心理需求的滿足時,沒有明顯地轉向某些媒體。
就實際生活情況來看,新聞輿論對大學生渴望成才的心理期待也特別大。近年來,由于新聞傳媒對一些演藝圈成功人士的過度渲染和炒作,導致學生的成才觀發(fā)生變化或扭曲,以至于對寒窗苦讀的重要性產生懷疑。誰都渴望能獲得成功,但青年大學生更渴望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取得成功。就現實環(huán)境來看,眾多的新聞輿論則為他們提供了一方培養(yǎng)自己的“現實”土壤,成為他們渴望迅速成名的必選手段。加之,在當下社會環(huán)境中借助新聞輿論走向成名的網絡紅人也不乏其人,從一炮走紅的網絡歌手雪村,到“不是黃蓉”的王蓉,到自信或者說有些自戀的芙蓉姐姐,甚至“超級女生”等等,他們中的多數人物是青年學生們所追慕的對象,他們都是通過新聞輿論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快速成為名人的,他們所倡導的價值觀都帶有極強的心理暗示作用,其生活方式、成才途徑自然對青年大學生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并產生有效影響。
(二)影響于當代大學生的認知
新聞輿論對青年學生認知的影響不僅是長期的、持續(xù)的,而且與青年大學生個體的原有認知結構、態(tài)度、個性及價值觀密切相關。大學生活經驗決定了他們對媒介的需要、媒介興趣和媒介選擇,通過選擇和接觸媒介,他們可能改變、增加或消除某種知識,甚至從根本上改變其認知。
在全球化時代,由于信息化和開放性的使然,大學生不僅視野空前開闊,思維空前活躍,而且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空前活躍,叛逆也特別強。因此,課堂內或書本上所進行的價值觀教育和引導不一定完全有效,不一定就能夠使大學生真情實意地沿著所指引、所倡導的價值取向進行發(fā)展。很明顯的現象是,有的青年學生學習方法不適應,失去了高中階段學習尖子的地位,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少數大學生由自傲走向自卑,自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進取心,甚至出現目標模糊、迷茫失落的狀態(tài),不知道“我是誰”,不知道“我”要做什么、該做什么,表現出自我認知系統的失調甚至失控。
新聞輿論對大學生價值認知系統不僅發(fā)生影響、產生變化,它甚至可以改變或扭轉學生的認知,使其重新樹立新的價值取向,而這一切,根本不需深入實踐,就可以獲得“同步理解”。美國學者曾做過一項題為《偉大的美國價值觀試驗》的研究,研究人員在美國兩個條件相似的城市播發(fā)不同的有關美國價值觀的電視節(jié)目,在一段時間后的調查發(fā)現,這兩個城市居民對價值觀念的排序是不一樣的。傳媒本身所擁有的這種巨大滲透作用往往是青年大學生所無法回避的,甚至在大多數環(huán)境下也是無法選擇的。因此,傳媒對人的影響力基本可以體現為一種社會認知的控制力。
當然,新聞輿論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認知的改變,可能是出于隨眾與趨同。當新聞輿論的價值導向確立后,就會運用豐富多彩的新聞語言和表達方式,依靠其傳播手段,形成輿論強勢,通過培植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從而形成輿論波、輿論場,產生強大的社會聲勢,發(fā)揮巨大的鼓動作用,去感染、激發(fā)、引導受眾,為他們提供一個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則的信息環(huán)境。而大多數青年學生在基于理性判斷所做出選擇時會有一種趨同心態(tài)。當他們的個人意見與其所屬群體或周圍環(huán)境的觀念發(fā)生背離時,他們中的個體往往會產生一種孤獨和恐懼感。于是,便會主動放棄自己的看法,逐漸變得沉默,最后轉變支持方向,與優(yōu)勢群體、優(yōu)勢意見保持一致,實現認知上的同一。因此,媒體在引導輿論時,保持新聞輿論的強勢,使青年學生被這種輿論環(huán)境所包裹,并將其引導到社會主流的價值認知系統十分重要。
(三)體現于當代大學生的行為
新聞輿論作用于青年學生的行為最終體現在青年學生對價值觀的選擇上,落實在實現自我價值實踐的具體行動上。新聞輿論“告知人們什么是合符規(guī)范的、允許做的,什么是違反常規(guī)的、行不通的,而且通過塑造和推出理想人物的方式強化它所倡導的價值取向,敦促人們去追求和實現這種理想的價值模式。”以20世紀80年代初為例,當時在全社會開展的關于人的尊嚴與價值的討論,就以青年大學生們的討論最為激烈。作為一種社會輿論,要充分實現自己的意志必須借助新聞傳媒。一旦社會輿論得到新聞工具的宣傳引導,其影響范圍和速度就會遠遠超過社會輿論,形成巨大的輿論環(huán)境和輿論波, 影響每一個社會群體。因此,我們看到1980年5月以《中國青年》刊登的《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為標題的文章,以及《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的跟進報道,把這次討論推向了。“潘曉”成為那個時代青年們的代言人,他們是對祖國和事業(yè)充滿痛與愛的一代青年,他們在討論中充分表達了對人生的痛苦與迷惘的思索。這場人生觀大辨論的時代背景,正是“”之后的一代中國青年從狂熱盲目轉向苦悶迷茫的轉型期,由此也形成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青年人生價值觀變化的開端。而“在十多年后,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掀起了我國經濟建設的,競爭、效益觀念深入人心,使得人們的思想行為都染上濃重的經濟色彩。”大學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社會、家庭的影響,所以,那時候在高校里涌起了學生經商熱的浪潮,出現了“經商一族”。大學生們開始注重實用價值,注重經濟效益。由此可見,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不是固定不變的,同樣與社會主流價值取向一致。換言之,社會主流價值取向往往是大學生個體價值取向的風向標、導航器,而大學生價值取向又反映著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是社會價值取向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