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態實訓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01 17:28: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組態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組態實訓總結

篇(1)

ZHAN Changyi

(Anhui Institute of Career Academy, Tongling, Anhui 244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practical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cas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case study.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process of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Key words configuration software; PLC; teaching case

0 概述

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計算機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們對工業自動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種類繁多的控制設備和過程監控裝置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使得傳統的工業控制軟件已無法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通用工業自動化組態軟件的出現為解決上述實際工程問題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法,因為它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工業控制軟件存在的種種問題,使用戶能根據自己的控制對象和控制目的的任意組態,完成最終的自動化控制工程。組態軟件,又稱組態監控軟件系統軟件,即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它是指一些數據采集與過程控制的專用軟件。它們處在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層一級的軟件平臺和開發環境,使用靈活的組態方式,為用戶提供快速構建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監控功能的、通用層次的軟件工具。組態軟件的應用領域很廣,可以應用于電力系統、給水系統、石油、化工等領域的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以及過程控制等諸多領域。

“組態軟件技術”課程是高職電類專業的專業課,是一門以應用為主的工程應用類課程。本課程的學習內容是工業控制網絡基礎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工業自動化工程項目中數據采集監控系統的軟件平臺,可對所監視的工業自動化過程中的各種資源進行配置、處理數據報警和系統報警、提供報表輸出、提供腳本供二次開發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一種組態軟件的應用技術,并能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工業控制系統過程可行性、可視化的設計,為在工業自動化過程以及其他領域的監控、檢測過程中的數據采集監控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可編程控制器與應用”、“組態軟件技術”、“現場總線技術”這三門課程是將工業控制網絡系統為對象而展開研究的,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它們之間的協調和連貫。本文通過分析案例教學的特點,結合目前高職院校實驗實訓設備的普遍現狀以及高職學生的特點,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案例,探討“組態軟件技術”課程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以及案例項目的過程實施。

1 “組態軟件技術”課程可行性教學案例的設計原則

案例教學是由美國哈佛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朗代爾于1870年首創,并從美國迅速傳播到世界許多地方,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一種成功教育方法。鑒于案例教學的特點,在“組態軟件技術”課程教學中進行案例設計,需要遵從以下幾個原則:

首先,案例設計以明確的教學計劃為前提。在“組態軟件技術”課程教學中,要根據電類專業的需求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主要包括教學任務要求、教學目的、具體的教學效果和對案例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及其實施過程控制。教學計劃來源于教學大綱,案例、教材與教學計劃互相聯系,共同反映教學任務內容。因此,案例選取時,內容可能需要進一步加工,使之滿足教學內容的需要。

其次,在教學案例的設計中,要選擇適合的案例,使案例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可行性。所有的案例設計都是為滿足“組態軟件技術”課程的教學目的編寫的,因此選擇案例一定要考慮案例的著眼點。案例的來源可以是工業企業的典型控制應用,比如某過程控制系統的監控,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比如路通燈控制、停車場車位監控、道路車流量控制等等。

再次,教學案例的設計符合教室、實驗實訓設備的要求。“組態軟件技術”課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的班級不宜過大,因為學生人數太多會影響討論的效果;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板書、多媒體投影、電子教室、活動掛布等各種輔助設施;實驗實訓設備須夠用,盡量保證每人擁有相應的設備器材。

最后,教學案例的設計要考慮高職學生的特點。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為理論基礎普遍薄弱,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習積極性較高,而對于內容枯燥的內容則學習效率較低。因此,在案例的設計中要注意所選案例的內容與學生實踐經驗的關聯性。

2 可行性教學案例設計實例及教學過程實施

下面以“基于組態王Kingview6.53和PLC的四路搶答器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案例為例,闡述“組態軟件技術”課程教學案例設計的可行性及教學過程實施。

2.1 案例背景

現有的實訓設備為THPFSL-2型可編程控制器技能實訓裝置,本案例中硬件配置如表1:

表1

設備外形圖及搶答器實訓掛件面板如圖1:

圖1 實訓臺外形圖

 圖2 搶答器實訓掛件面板

該教學案例的選取貼近生活,因為競賽娛樂節目中經常有搶答器的使用,在前期課程的教學中也進行過搶答器PLC控制系統的設計(如圖2所示),學生對此不陌生,難度也不大,易于接受,在該實訓設備上能夠實現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施。案例設計符合實用性、針對性等原則,切實可行。

2.2教學過程實施

教學過程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步驟,實現對四路搶答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要求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思考回顧該控制系統的PLC硬件I/O接線圖,PLC程序設計,PLC控制系統的仿真與調試等項目任務。在完成上述內容后進一步講解組態王軟件的基本操作以及本案例中組態軟件的知識點,主要有:組態王軟件的安裝步驟,軟件界面概述,組態一個工程項目的步驟,工程管理器,工程瀏覽器,變量定義與管理,I/O設備管理,創建組態畫面動畫鏈接等等。

在相應的知識點講解演示過程中,不時針對知識點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同學們思考,使他們帶著問題學習,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應知應會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案例教學項目中,以案例為載體,以項目任務為驅動,使學生在“教中學,學中做,做中學”。案例教學實現了理實一體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動手技能,自學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崗位能力等各項素質。

通過該案例的教學,最終形成與實驗掛件相匹配的組態監控畫面,如圖3。雖然畫面簡單,但是教學過程完全滿足了教學任務的要求,當搶答器PLC控制系統模塊在運行時,計算機的組態畫面能夠實時監視,同時也可以直接在組態畫面上對搶答器PLC控制系統模塊的實時控制,實現了監控一體化。當然,這時可以進一步要求學有余力的同學對組態監控畫面進行完善,使畫面更逼真,功能更符合實際。

 圖3 搶答器控制系統控制組態界面

案例教學項目的考核采用步進式考核方式,將考核貫穿于與任務的實施過程中,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啟發激勵作用,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技能。最后在小組和教師都完成工作案例任務總結以后,各小組必須對自己的工作崗位進行“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素養”等“6S”處理,歸還所借的工量具和實習工件,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

在案例的教學中主要采用如下教學方法與手段:演示法、討論法、實踐教學法、實訓作業法等。

課程的組織形式與方法參照工作過程來完成,體現出教學過程的“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步驟,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實施過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下轉第116頁)(上接第94頁)

2.3 案例教學實施效果總體評價

對案例教學實施效果總體評價可以分為兩種途徑:一是讓學生評課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通過學生對案例任務的理解、分析以及解決實施的情況,發現該案例項目的教學目標達成程度。通過對教學實施效果的多元量化考核,以便讓學生能夠不斷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提升以及今后的學習目標,進而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教師對案例教學實施過程的自我分析。通過教學課后記的方式,回顧案例教學目標的完成度、學生學習中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學生對案例知識點內容的領悟程度以及案例實施過程中師生互動情況,通過分析,不斷地歸納、總結,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案例。

篇(2)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3-0105-03

自動化工程領域需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這也對實驗教學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推進高職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已成為當務之急。筆者對重慶化工職業學院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控制裝置與系統”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對工程應用性較強的綜合實訓裝置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工程化綜合實訓裝置的內涵和背景

工程技術人員不但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較寬的知識面,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為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選擇?!肮こ袒币馕吨趯徱暪こ探逃娜瞬排囵B模式時,用工程實踐活動的本質和特點來對其進行衡量、要求和評價;課程目標的轉向是工程的而不是學科的,課程內容的轉向是集成的而不是割裂的,課程次序的轉向是多維的而不是單向的。我院自動化工程系對自動化專業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解析職業崗位(群)的能力結構,基于工程化實踐教學模式,重構課程體系,開發實訓裝置,構建任務型學習情境,目的是培養適應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的高技能創新人才(如圖1所示)。

目前,我院的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是重慶高職院校唯一設置且具有石油化工行業背景的寬口徑專業。專業核心課程體系以“單元耦合、工程實訓、系統構建”為特色。實訓基地于2008年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中國化工教育協會確定為全國示范實訓基地,并獲得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012年高職院校市級實訓基地建設專項資金。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是學院精品專業。

“單元耦合”指橫向概括了三門專業核心課程“傳感檢測與系統”、“控制裝置與系統”、“執行驅動與系統”之間“開環”、“閉環”結構的關聯,縱向概括了國家化工儀表維修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層次的關系;“工程實訓”是依據工程實踐進行教學設計,將知識和技能重新整合序化,構建真實情景的教學環境;“系統構建”是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按真實職業活動從應用設計、系統配置、安裝調試、運行維護、技術改造到工程管理等完整的項目內容,解析職業崗位能力要素并全部融入工程訓練,按單項能力、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遞進關系展開實訓教學,以實訓裝置為載體促進人才培養。

工程化綜合實訓裝置設計

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匱乏嚴重阻礙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國內自動化相關專業教學基本停留在傳統的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中,普遍缺少針對學生工程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訓練,同時缺乏所需的教學環境。工程化實踐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的唯一途徑,實訓裝置的合理架構和科學設計則直接關系到應用型高技能創新人才的培養質量。結合化工儀表維修工職業標準的要求,“控制裝置與系統”課程應該達到高級工標準的工程訓練目標,能對串級、比值、均勻、分程、選擇、前饋等復雜控制系統進行維護,對智能儀表進行參數設置和維護,對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各類卡件進行維護。配套實訓裝置主要涉及智能調節器和DCS控制裝置的控制規律、控制原理、調試方法,以及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工程整定、系統投運等專業知識;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設計、系統組態、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等基本技能,從簡單控制到復雜控制的構建,注重工程意識、工程觀念等職業素質的培養,達到高級工以上技術水平,滿足職業崗位、工程實訓、工程創新、資源共享等方面的需求。

基于職業崗位的需要,設置層次分明、架構合理的實訓內容 實訓裝置基于職業能力的需要,以單體儀表操作為基礎,以控制系統構建為目標,以信號耦合為紐帶,實施真實職業活動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圍繞石油化工行業典型的流體傳送、傳熱設備、精餾塔、反應器等設備的控制方案確定合適的對象,按功能劃分為“(常規)儀表控制系統的構建、DCS控制系統的構建、(綜合)過程控制系統的構建”等三個板塊,如圖2所示。具體要求如下:(1)(常規)儀表控制系統的構建,定位于技術服務型公司儀表施工技術崗位。功能描述:實現儀表選型、儀表安裝、管線連接、參數配置、運行調試等職業崗位能力的技能訓練,并完成控制系統的構建。(2)DCS控制系統的構建,定位于國內外的生產型企業DCS控制技術崗位。功能描述:實現常規控制組態、自定義組態控制方案組態(含功能塊圖/梯形圖/順控圖/ST語言)等多種方法的組態,還包括管線敷設、調試運行等內容,完成控制系統的構建。(3)(綜合)過程控制系統的構建,定位于企事業單位化工儀表維修技師、高級技師、安裝調試工程師、儀表控制工程師、DCS控制工程師等自動化應用技術崗位。功能描述:能根據工藝要求,選擇合適的控制儀表或裝置,構建控制系統,實現控制方案;能完成工業過程控制系統應用設計(包括控制方案設計、儀表選型、圖紙繪制、系統組態等)、儀表工程施工(包括儀表、儀表柜、操作臺、配電箱的安裝,線槽橋架、信號對點、試車、交工和驗收等),實現工程觀念、綜合技能、應用創新、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基于工程實訓的需要,解決自動化裝置在教學和工程應用的差異性 工程實訓要緊密結合工程實際,立足于企業的實際情況,由積木式系統集成、安裝調試等內容實現課程目標。通過多方調研,研究自動化裝置在實訓教學和工程應用的差異。企業自動化技術人員要完成安裝、布線、調試、運行、維護等完整的儀表工程施工技術,學校很多是由單體儀表的校驗和拆裝直接過渡到系統的組態和調試;因為實訓裝置無法承載反復拆裝來滿足不同年級不同班級學生的需求,缺乏儀表安裝訓練;因為沒有單體儀表組建系統的綜合布線經歷,掛件式綜合實訓裝置的接線讓很多學生到企業就束手無策,缺乏完整能力的訓練;因為不同的企業單位采用著不同國家、不同廠商、不同系列、不同型號的自動化儀表及裝置,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使學生不能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學校缺乏共性能力的培養。對策之一,自主設計連接模塊,既可滿足拆裝訓練,完善儀表保護措施,又能使儀表承載高頻率線路拆裝的需求。對策之二,儀表控制系統的構建,將變送器、顯示器、報警器、記錄儀、調節器、執行器、安全柵、電源等智能儀表及附屬裝置,按照由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認知規律排列任務順序,有針對性地依次融入實訓任務,按照施工規范進行線槽橋架的管線敷設,側重于硬件組態,強化參數整定的技巧。對策之三,學習的唯一方法就是尋找共性,研究儀表的輸入輸出特性,為了快速掌握新儀表的應用技巧,總結歸納了“四步法”:第1步,獲取銘牌信息,分析名稱、作用、型號;第2步,完成管線連接,分析電源、輸入、輸出;第3步,進行參數設置,分析類型、范圍、零點等主要參數;第4步,根據信號關系排查故障。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解決工程差異性問題。綜合實訓裝置以控制系統構建為目標,根據工藝要求積木式系統集成,敢于實現儀表施工技術的訓練,填補儀表拆裝、綜合布線等教學真空環節,實施從應用設計到工程驗收完整工程項目的綜合訓練,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基于工程創新的需要,建立真實情景化實訓環境,激發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實訓裝置集工程教學訓練和工程創新應用為一體,構建真實情景的職業環境,開展實踐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液位控制系統的構建”實訓項目為例,源自重慶某化工企業的真實生產過程中分別控制進水閥和出水閥的兩個液位控制系統,以企業圖片還原真實場景,以工藝要求提出控制要求,讓學生自主選擇分組完成系統的構建。實訓內容以任務驅動的生動性、興趣性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目的,以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融合,讓學生體會到相同的設備在不同的地方滿足不同的應用需要,相同的工藝要求采用不同的控制設備,可激活工程意識、升華工程觀念、強化團隊合作、提高應用創新能力。

基于資源共享的需要,實現實訓功能多樣化,滿足教、學、研、訓、賽需求 工程化實訓裝置離不開企業專業的參與,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融入課程,還要將全國技能大賽的內容和評分標準融入實訓。既能滿足“儀表維修工”、“化工自動化”等全國技能大賽的項目訓練,又能滿足“自動化儀表應用”等校級競賽的需求,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雙師”素質。為學生服務,滿足教學需求;為教師服務,滿足科研需求;在保證人才培養任務情況下,還應該為社會服務,滿足企業員工培訓需求,依托高校的人才、知識、實訓設備等方面優勢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實訓功能需要梯次配置,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盡量滿足不同企業、不同專業、不同深度的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共享的作用,達到融教、學、研、訓、賽為一體的綜合功能要求。

在綜合實訓裝置的建設和規劃過程中,在遵循實訓基地架構統一設計思路的前提下,結合專業自身特色,聯合企業共同設計,滿足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以實現課程體系的目標。近三年的改革實踐,工程化實訓基地的建設初具規模,改革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而進一步完善工程實踐教學模式、優化教學過程、完成配套教材等問題,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吳玖玖.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實訓教學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2(9):120-122.

[2]葉樹玲,毛錫峰.高校工程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J].價值工程,2010(14):193-194.

[3]王令其,左建民,汪木蘭.大工程觀與應用型工科教學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9(2):130-132.

[4]劉吉臻.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的思維轉向:工程化的視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5]袁琦,黃建清.工程化綜合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4):126-127.

[6]徐克維,朱小萍.探索高職高專學生工程實訓的新模式[J].科技信息,2011(3):17-24.

[7]薄翠梅,張廣明,李俊.基于興趣驅動與問題探索的自動化工程實踐教學方法[J].中國冶金教育,2010(4):14-16.

[8]吳迎年,李鄧化,蘇中,曹榮敏.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4):9-10.

[9]程麗平,李保銀.以培養技能型自動化人才為導向的實訓室建設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26):139-140.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PLC Cour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rnships

WANG Miao

(Changchun Automobile Industry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13)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t the insistence of internships, how to complete the "PLC and motor control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and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s re-enacted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s. The course covers the principles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communications applications and WinCC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profibus fieldbus. Innovative proposed "DL (Doing by Learning)" is the "work-based learning" mode. Teaching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automobile production training table make the curriculum standardization, modularity. Achieve professional and industrial docking, docking curriculum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butt. Achieve the service for working run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Key words internship; "DL" teaching mode; PLC curriculum standardization, modularity

1 高職高專院校辦學特色的分析

企業急需培養掌握PLC電氣控制技術理論和知識和技能的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人才,為了使學生盡早接觸到實際工作崗位的設備,更快地進步,高職高專學校始終堅持“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的辦學體制,以“不能滿足企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就沒有我們存在的必要”的辦學理念為核心指導思想,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基礎,不斷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優化教學內容,強化內涵建設,實現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全方面培養。學校利用學校與企業多年合作的契機,現在安排學生學習理論和實習的比例為1:1。使他們每天工作的同時回到學校學習自動化專業課程PLC與電機控制技術,再到實際生產線上不斷應用,再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目前90%的學生在第三第四學期與企業簽訂了就業協議并且深入生產一線頂崗實習,要完成企業安排的正常八小時工作,還有的學生在外地實習。PLC與電機控制技術課程就是在第三、第四學期上課,讓學生實習好、學習好,就是本文研究的重點,高職高專辦學特色促成了課題組成員通過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PLC與電機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研究,使頂崗實習的學生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 校企合作,研發PLC校內實訓臺

2.1 PLC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以往PLC與電機控制技術課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兩者在教學上自成體系互不干涉。專業技術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分段實施,理論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各負其責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難以形成有機結合。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各自為政” 和“相互推諉” 的現象。往往是重理論輕實踐,理論教師往往是“一支粉筆一本書。”內容的講解常常是“空” 而“虛”,給學生留大量作業,學生用大量的時間背程序,應付考試。實訓內容更多的是簡單驗證理論結果,如一臺PLC可編程控制器帶一臺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或幾個指示燈學生可以通過PC機進行編程,控制電動機正反轉,或指示燈循環亮滅。所做的實訓項目較少,學生印象不深。但現在學生下廠頂崗實習了,他接觸到的是能生產出世界一流汽車的生產線,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實訓室的設備都遠遠滿足不了頂崗實習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2.2 研發PLC校內實訓臺

任課教師走訪學生實習單位,如一汽大眾公司,針對汽車行業進行了調研,教師根據在生產第一線設備的研究,如焊裝車間、總裝車間的汽車輸送線。調研結果是汽車制造行業每個工位之間是流水線生產,在生產線上各個環節都采用了PLC作為主控單元,同時用上位機WinCC監控和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進行通訊。

通過對各個環節的電氣設備硬件結構和軟件編程進行了研究。結合在不同工廠、不同車間頂崗實習學生共同接觸的自動化設備,就是汽車生產輸送線。結合學生知識的循序漸進規律及全面性、課題組教師研制了來源于企業,又適合學校教學的PLC與電機控制技術實訓臺――汽車自動生產線實訓工作臺,本實訓裝置貼近工業現場要求,是典型的汽車自動生產線,設備從選材、工藝、流程、結構、控制等各方面都從實際工業現場出發,考慮工學結合要求,有機融合了機械、電氣、氣動知識,整個實訓臺就是學生工作、控制的生產設備。

通過該實訓系統的工作任務訓練,能較好地鍛煉操作者程序編寫設計能力、自動線設計開發能力、自動線連接與調試能力、工程實施能力和安全意識。突出強調技術的綜合運用。實驗室設備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避免了過去教學與實際操作相脫節的教學局面?,F在實驗室是一周4天,8小時開放。滿足了頂崗實習學生三班倒的工作、學習的需要。對在外地的同學以網絡為載體,及時發送教學課件、實訓臺影像。教師制作、發送和批改和項目相對應的學習頁,使外地學生也能同步學習。

3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PLC課程的項目與任務的設計即是教學內容的設計,它是課程設計思路和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它即要符合企業和崗位技能需求,具有針對性,又要保持PLC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任課老師精選設計的每個實例項目要有一定的科學性、連貫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單元內的實例都能有效地為該單元核心內容的教學服務,并且這些實例課題既能方便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又要包含工作現場,本課程預計設置10項目。

項目一,硬件系統安裝及軟件系統的使用。該項目來源于工廠的主控單元PLC,要求學生了解它的硬件結構,硬件組態、硬件調試。同時工廠大量使用STEP7軟件,要求學生可以熟練使用該軟件的位指令。

項目二,輸送滾床轉臺控制系統,通過PLC控制繼電器實現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定時器控制,使滾床輸送線實現直線運輸,旋轉運輸。

項目三,PLC軟件程序控制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驅動行車運行。

項目四,指示燈控制系統。工廠中還有很多指示燈,它們可顯示不同的工作狀態,因此對它們的控制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該項目來源于激光焊指示燈系統,有紅黃綠三種指示燈,亮和滅各有不同的意義,閃爍的頻率代表不同的工作狀態。

項目五,PLC軟件程序控制變頻器、編碼器使升降臺變速運行。學生學會用PLC控制交流電機就掌握了工廠的大多數設備的控制原理。

前五個項目完成基本可以設計了一個完整PLC和電機的控制系統。以上項目為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第二學期的學習內容。

項目六,機械手的設計,運用氣動控制技術由PLC控制電磁閥使機械手按要求進行快速移動夾緊、松開動作。

項目七,堆垛解垛控制系統,用PLC的結構化程序處理復雜的控制任務,使學生學會在主循環組織塊中多次調用功能塊和功能。

項目八,PROFIBUS現場總線的應用。

學會應用通信模塊選擇調試好的任意兩個系統模塊,實現兩個CPU315-2DP之間主從通信。

項目九,自動線加工系統模塊上位機程序編寫、調試。

熟練應用WinCC組態軟件圖形編輯器;掌握畫面切換、顯示畫面窗口、動態設計等方法和步驟。

項目十,WinCC組態軟件與Profibus現場總線的通信。

利用圖形編輯器組態加工模塊的畫面,顯示加工工位的計劃值、實際值時間信息;完成加工模塊的組態功能。能夠進行上位機的控制及顯示。

4 情景教學案例

現以輸送滾床轉臺控制系統為例進行情景教學的案例進行說明:

4.1 轉臺站控制要求

輸送滾床轉臺控制系統,通過PLC控制繼電器實現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定時器控制,使滾床輸送線實現直線運輸,旋轉運輸。

4.2 教學方法比較

沒有建造汽車自動生產線實訓臺之前輸送輥床轉臺控制系統項目我們只能通過PC機用應用位邏輯指令編寫一臺電動機正反轉程序。因為沒有傳感器的輸入信號,轉臺站工作情景根本無從談起。只能用仿真軟件驗證程序編寫的正確與否。學生學習過程變成背誦程序過程。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F在課題組老師研制了與工作崗位控制系統一致的汽車自動生產輸送線實訓臺,頂崗實習學生他們在工廠只是使用,但自己沒有編過能直接控制減速交流電動機的程序,現在他們可以自己拆裝轉臺站,這樣對機械設備結構了解更深刻??梢詫刂葡到y的硬件和軟件按控制要求進行設計編程調試。同樣是應用位邏輯指令可以編寫多臺電動機的順序控制程序,所以學習興趣大增。

4.3 本項目的知識點和技能點

(1) 掌握單相交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及繼電器控制電動機原理。(2) 掌握S7-300PLC位邏輯指令。能夠利用位邏輯指令構建轉臺站控制系統。(3) 具有轉臺站控制系統的構建、接線、編程、下載、調試的技能。(4) 學會操作汽車自動線設備的轉臺站。

4.4 轉臺站組成及功能

轉臺站由轉速1300r/min、減速比1:50交流減速電機、電壓DC24V、四路的繼電器、額定電壓DC10~30V、額定電流200mA、檢測距離10mm的電感傳感器1及檢測距離4mm的電感傳感器2、滾輪導軌、輸送輥床、鈑金結構件、機械零部件組成。主要部件功能如下:(1)交流減速電機1:用來通過同步帶/輪傳動機構驅動滾筒轉動。(2)交流減速電機2:用來通過驅動滾輪在導軌運行,達到轉臺旋轉的功能。(3)繼電器:用來控制輥床交流減速電機、轉臺旋轉交流減速電機的啟動/停止、正轉/反轉,當PLC輸出信號給繼電器線圈時電機運行。(4)電感傳感器1:用來檢測輸送滾床出入口滑撬的位置,實現傳輸定位,當檢測到滑撬物料時給PLC提供輸入信號。(5)電感傳感器2:用來轉臺旋轉到位檢測,當檢測到轉臺旋轉到位時給PLC提供輸入信號。

4.5 軟件設計(圖1)

4.6 項目實施

4.7 評價過程

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每個同學項目完成的質量和總結成果,我們制作的自評、互評和師評表。每完成一個項目,就需要填寫自評表、互評表。其中包括知識考評、軟件編程、實際操作、項目驗收、聯系實際工作的創新點五大方面的考核。

5 總結

通過針對滿足頂崗實習需求的PLC課程的研究與實施,使PLC與電機控制技術的課程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管理貼近工廠實際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使高職高專學生在堅持頂崗實習的情況下,理論聯系實際,在很短的時間里很好地掌握PLC技術、WinCC監控軟件、Profibus現場總線技術的知識。使學生具備了PLC常用指令的分析應用能力、PLC控制系統設計、安裝、接線、調試及故障排除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溝通協作的能力。也充分滿足了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實力的要求。在實踐中使高職高專學生實踐能力強的優勢突顯。目前學業完成的學生已在一汽大眾、大連發動機、大連變速器、一汽解放公司、一汽技術中心、米其林輪胎、一汽豐越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工作,成為企業電氣設計維修的技術骨干。教學內容科學優化,進而為實習的崗位更好地服務。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吉教高字【2012】45號

參考文獻

篇(4)

中圖分類號:TM921.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a)-0156-01

《電氣控制與PLC》是實現機械加工、工業生產及其他各個領域自動化的重要技術之一,也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如何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從而改善《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 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1 學生現狀

高職高專的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相對薄弱、理解能力欠佳的問題。同學們在心理上懼怕理論學習,想學卻無從下手。對他們中的大多數而言,直觀、操作感強的知識比較容易被接受,這就導致學生不適應傳統講述式的課堂教學方式,跟不上老師的授課思路。

1.2 教學過程現狀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在課堂進行,當某一章節理論授課結束后,再到電機拖動實驗室和PLC實驗室進行實踐教學,采取的模式是先理論后實踐。對學生而言,要求他們一開始就去理解抽象的PLC硬件結構、掌握枯燥的指令和理論知識都是非常困難的。這樣很多學生在學習初期,就對課程產生了強烈的不適感,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就無法保證了。

2 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具有知識覆蓋廣、涉及內容多、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操作性強的特點。教師應在結合本課程特點和高職高專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改進以主要通過講述方式授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并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精練、充實,做到因材施教。

2.1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的現象。強調將知識點分布在各個項目中,把教室搬到實驗室去,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實現邊教、邊學、邊做。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習效果。

2.2 教學內容探討

首先,理論教學內容應向PLC技術傾斜。目前PLC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各行各業的自動化控制領域,《電氣控制與PLC》在教學內容上應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在強調“繼電器―接觸器”控制與PLC控制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著重學習PLC控制技術的應用。其次,重點學習某一型號的PLC。PLC生產廠家繁多,如,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等,不同廠家的產品有不同的程序語言和特定的使用方法,但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深入地學習和熟練掌握一種型號的PLC,并做到舉一反三,可使對其他型號PLC的學習變得輕松。最后,教學內容應向實踐教學傾斜。通過全方位的實踐訓練,強化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實驗實訓硬件條件,優化實踐教學環節,除了開設必需的實驗課程,還應安排實訓周和課程設計等。

2.3 教學方法探討

2.3.1 現場教學法

充分利用實驗室設備,結合實驗器材講解理論內容,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相關知識點,增強記憶。比如,在講解接觸器的硬件結構及工作原理時,讓學生在實驗室對接觸器進行拆裝,這樣就能真實直觀地展示出接觸器的構造,進而分析其工作原理,最后再通過將接觸器連接在實驗電路中,觀察接觸器的運行情況,從而驗證對接觸器工作原理分析的正確性。

2.3.2 多媒體教學法

對于實驗室或課堂上沒有條件做的實驗內容和現場演示效果不好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動畫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在講授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的控制原理時,由于控制電路復雜,各元器件觸點繁多且動作速度很快,造成電路的動作過程在實驗室里無法直觀準確地演示,但如果采用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元器件的動作轉換及各控制電路的通斷情況,視覺上的親眼所見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變得更加容易,學習效果得到極大提高。

2.3.3 任務驅動教學法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設置“任務”引導學生,根據“任務”的需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求知識,從而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觀,完成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因為個人的思路和想法不盡相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可以通過組織交流、討論,并由教師適當地給以點評,取長補短,不僅能使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2.3.4 引入組態控制教學

在《電氣控制與PLC》教學中引入組態軟件,并采用組態軟件與PLC控制系統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仿真教學。利用組態軟件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文字錄入、圖形繪制、動畫鏈接、上位機程序編寫等功能,對PLC控制系統進行動畫組態、硬件組態和控制組態,并通過計算機組態界面模擬PLC系統的運行情況及輸入、輸出設備狀態,建立起PLC與上位機的通信聯系,這樣就能夠滿足多樣化程序運行的需求,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實驗實訓內容,是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

3 結語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對以上幾個方面的探索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當然,要做到這些,對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必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還要能夠持續關注技術更新,并不斷總結積累課程教學經驗。總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通過不斷探索新的思路,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完善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崔歧恩.教師新課程教學方法應用[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篇(5)

0引言

西南交通大學有部分直接服務于鐵路現代化建設的專業,其中“鐵道電氣化”專業作為教育部、鐵道部的重點特色專業而一直受到重視。

分布于鐵路沿線的牽引變電所,是電氣化鐵道供電的樞紐。隨著我國電氣化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變電所綜合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從事牽引變電所設計、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數量增加,同時對其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環節中,應加強學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的培養。在教育部“示范性教學實踐基地”基金支持下,2002年西南交大在峨眉校區建成一座集教學、實習、培訓和科研為一體的模擬變電所實訓基地。

1模擬變電所簡介

我校模擬變電所分為兩期建成:

I期是與實際變電所相同的開關控制屏柜和繼電保護屏柜、中央控制盤、交直流電源盤、以及自行設計的模擬負載電量和故障盤。如圖1所示。

Ⅱ期是模擬一段地方電力網或電氣化鐵路的環境下,一個調度中心使用遠動監控系統控制的五個變電所,圖2是這五個模擬變電所的一次接線圖。該項目綜合了地方與鐵路、不同主變、不同接線類型的各種變電所,且負載的大小和相位均可調節,其中S”模擬變電所采用了WBH-891型電鐵主變微機保護裝置、WKH-891型電鐵饋線微機保護裝置、DQWC-03牽引變電所二次設備測試系統。

模擬變電所中被監控設備的位置狀態信號、保護動作信號、預告信號、事故信號等遙信信號通過電纜與RTU (Remote Terminal Unit遠方終端)的開關量輸人/輸出模塊相連接,電流、電壓等遙測信號將通過信號變送器柜,輸人RTU的模擬量輸人模塊;控制中心下發的遙控命令,通過以太網傳輸,實現遙信、遙測、遙控的功能。遠動監控系統結構圖如圖3所示。RTU是采用施耐德電氣公司的PLC系列中模塊式結構的Momentum,其編程軟件Con-cept是一個基于Microsoft Windows環境的編程軟件套件,具有很強的設計性、可擴展性;主站組態軟件iFix支持工業標準,具有開放性、可組態性、兼容性及可開發性。

為了比較和研究,我系的教師正在進行一系列的科研開發,其目標是在模擬變電所二次系統中采用測控、保護一體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統(DCS)實現變電所自動化管理,其結構圖如圖4。

2教學實踐基地的開發

1)校內學生及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可對照變電所各種屏柜,提高閱讀二次系統接線圖、安裝施工圖的能力,通過開閉操作、設置故障等項目的訓練,可以培養他們對現場運行中出現的故障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包括一次設備的故障范圍的判斷、二次系統的故障判斷、查找和處理。

2)變電所基本電器及二次接線方面實訓項目n個。如斷路器結構、原理;斷路器參數的測量與調整;變電所二次接線、電纜的數字編號法以及“相對標志法”的識別;二次接線盤后安裝圖及實際安裝技術;變壓器控制、保護盤結構、接線、檢測、調試及整套保護聯動實驗(包括整定計算);在以上各盤設置不同故障(可達幾百種)練習查找及消除故障的方法等。

3)運動系統遙測、遙信信號源接線的校正及采集的遙測量的精度實驗。

4)利用便攜式計算機對遙控設備進行合、分實驗,讓學生了解遠動系統是如何驅動被控設備動作。

5)利用一般的瀏覽器訪問各RTU中PLC的網頁,實時了解該PLC的運行、通信等狀態的實驗。

6)上位機各種功能的校核實驗。通過該實驗讓學生了解調度員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iFix軟件的各種功能的使用,從而對遠動系統有更深層的了解。

7)利用組態軟件Concept對PLC進行配置,使學生熟練掌握利用Concept按照所用的PLC型號及設計要求對PLC進行配置;利用Concept對PLC遙控、遙信和遙測功能的編程,使學生熟練掌握Concept編程方法。

8)自動化組態軟件iFix系統的安裝,熟悉掌握iFix系統軟件的運行環境及其安裝過程。

9)通過在iFix系統新增6#模擬變電所的實驗,使學生了解iFix系統的可組態性及可擴展性。

10)進行繼電保護單體測試及數據管理。

11)進行繼電保護盤上測試及數據管理。

12)微機保護裝置的調試與特性實驗。

3實踐意義

模擬變電所實訓基地自1998年投入使用后,至今已連續培訓了五屆畢業生和一批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經總結,其實踐意義在于:

1)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訓練的條件與場所。能完成供變電工程、繼電保護、變電所二次接線、微機監控技術等幾乎全部專業課程的大量綜合性實驗,以及電氣設備的實際操作技能、檢修調試技術、查找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實際訓練。而且充分利用學校具有的學科優勢,以模擬變電所為基地,配合學生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開發如電工理論、電氣裝備、自動化、計算機應用、網絡與通訊等領域的多個應用性、研究性實驗;同時由于人員和設備的集中,能夠按項目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實訓,盡可能使學生參與以教師為主導的科研活動。

2)對于現場技術和施工人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閱讀二次回路圖紙、熟練地掌握接線、配線工藝,能查找和處理運行故障和設計缺陷。通過實地培訓,能大大的提高他們的讀圖、判斷、查找、處理故障的能力。該基地于2000年為樂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培訓和考核職工283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6)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就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進入工作單位后能夠立即進入工作角色。通過調研得到:為了體現高職教育教學精神,提高高職電氣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對社會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提高學生的職場適應性,還需要強化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進行針對性的崗前綜合訓練?,F在各高職院校都在大力建設實訓基地,校企合作也得到高度的重視,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我們現有的教學和實訓條件做好崗前綜合實訓呢?

一、高職學生特點分析

從認知與知識結構上講,高職學生一個普遍的特點是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于工科學生而言,其在中學階段的數理化基礎直接影響到現在的學習,對于自己的認知不強。從學生情感的特點上講,有輕微的抑郁癥狀、豐富而強烈的社會感情、微弱自卑、孤獨、焦慮、困惑等,這些往往是社會、家庭、學校和學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等綜合因素造成的。學生認知世界的方式、思維的方式也偏重于感性思維和形象性思維,不習慣于抽象的思維和邏輯推導。從意志品質上看,高職學生相對缺乏毅力,自制力和自控力不強。學生往往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但是不會克制自己,讓自己做該做的。

現代企業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看學歷更看重能力和職業素質,而且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不再單一。據調研,高職學生在校學習成績的好壞并不能反映社會就業能力和職場適應能力的強弱。面臨這樣的情況,這無疑讓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們怎樣做好學生在畢業前的綜合素質的強化問題。

二、校內實訓基地基本功能分析

高職教育的特色和優勢是培養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不能夠從課本中教出來的,必須經過實踐不斷鍛煉成長才能培養出來,校內實訓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只有高質量、高水平、現代化的實訓基地,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才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校內實訓基地的基本功能有提供知識向能力轉化的場所,拓寬與豐富學生專業知識面,創造職業崗位的實踐環境,接觸與學習高新技術,培養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提高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等。

我校電氣專業實訓基地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訓練的場所,使學生從“有所知”走向“有所為”。為了加強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形成,我校創造了一個生產現場模擬訓練和真實訓練的實踐環境,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設計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業的主要儀器設備和基本工具,以及生產工藝、基本技能、專業技術等。并且引入了較為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如MPS實驗室和三菱實訓室等,使學生可以涉獵高新技術領域,接觸和學習高新技術,適應社會及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需要。展開技能操作、產品制作和項目實施等一系列模擬訓練,既可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又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思維,并使創造的欲望轉化為能力。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已學專業知識和掌握的技術、技能,通過群體協作來完成訓練項目,使學生不僅能取得實際工作經驗,并能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才能等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高職電氣專業崗前綜合實訓實踐分析

1.崗前企業文化的培訓

(1)培訓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是一種微觀經營管理文化,是一個企業所凝結、積淀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價值觀念、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高職學生的企業文化素質對高職學生具有特殊意義的、與企業及其文化密切相關的特殊的文化素質,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因為這是與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用型、應用型和技能型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高度一致和緊密相關的。通過企業文化的熏陶,讓學生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理解個人在企業的角色以及個人與企業的關系,培養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對比,讓學生理解工作與學習的差異、企業制度與學校制度的差異,企業人際關系與校園人際關系的差異。這樣學生進入企業后,可以盡快地融入企業,對企業增加親切感和使命感。

(2)培訓企業文化的方法

企業文化是企業經濟活動管理活動的重要特色,不同企業的文化各具特點,豐富多彩。在崗前培訓時可以有針對性地介紹相關企業的政策法規、規章制度、崗位技術規程、操作規范、安全生產和質量控制等方面知識,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企業,建立正確的職業觀,管理和規范個人在企業的行為。對于我們部分學生能進入企業崗前實訓的,企業會對我們的學生集中進行培訓,企業培訓會采用如故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游戲法、拓展訓練等容易接受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和體驗培訓活動,潛移默化的將企業文化傳給了學生。對于在校生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管理、思想品德課、專業教學、社會實踐不斷加以培養與訓練。我們可以在校園內開辟一個專門的相關企業文化展覽專欄,專門介紹不同企業文化的特點,收集有一定企業文化基礎的企業內部文化刊物,幫助學生了解企業文化內容。平時在實訓場所張貼一些體現企業文化的標語和有代表性的企業管理規章制度,通過這些方式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既體現了職業的道德規范和思想品質,同時又把崗位與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非常有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能有效提高學生對企業文化和管理的適應能力。我們可以邀請相關企業的專家來為學生作專題報告,介紹企業文化與企業精神,讓學生了解企業的人才觀、發展觀以及企業對人才崗位綜合素質的要求,從而加深對崗前培訓內容的認識與理解,將崗前培訓變為自己的自覺行動,收到真正的實效。

2.崗前電氣專業技術的項目化訓練

實訓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對電氣專業學生知識和能力構成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崗前項目化綜合實訓的教學要求和方法,并在自行設計的實訓設備中得到實現,通過教學實踐達到了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各高職院校將畢業生都送到企業進行崗前專業技術實訓,也是非常困難的,這將受到各種因素和條件的約束。那么,在校園里我們有效利用現有的實訓條件,做好畢業生崗前專業技術綜合實訓,顯得尤為重要。據調研,部分高職院校已相當重視崗前的綜合實訓,并且具有崗前的實訓環節,仿真崗位的專業培訓,培養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使學生掌握各種完整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及技巧。

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得出:將4年所學的電氣自動化專業主要技術融合為一體,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實訓條件,通過電氣自動控制項目化綜合規范的訓練,從繼電器控制、PLC控制和工控組態與PLC控制3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即:通過一個典型電氣控制項目,分組讓學生自行設計電路控制電路圖,并進行安裝,接線,調試,故障排除;再將原繼電器控制電路圖,改裝成PLC控制為主的電路圖,并進行安裝,接線,編程下載調試實現同樣的功能;模擬現場的工藝流程,用工控組態實現上位機對PLC的控制,實現自動工控的目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專業技術和實際動手實踐能力。

(1)用繼電器控制電路實現項目的電氣自動控制。

通過項目實訓,要求學生自行設計電氣電路,學生重新溫故并掌握一般高低壓電器設備的使用常識及維護;各種電器組件的安裝及安裝規范;電器設備的安全操作規范及操作規程。了解掌握高低壓電器、測量儀表等配線工藝及安裝工藝;各種電器組件及電器設備安裝、調試、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方法及技巧。

(2)用PLC技術實現項目的電氣自動控制

通過項目訓練,進行可編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練習,同時在熟練掌握現有實驗基礎上,學生利用上位機,使用三菱FX2N系列軟件編程,進行自行設計實訓的開發與調試。

(3)用上位機與PLC技術實現項目的電氣自動控制

通過項目實訓,使學生對組態軟件的框架結構有了大致的了解,能組態一些簡單的工程項目,熟練應用組態軟件中的各項功能;能根據工藝現場要求熟練制作動畫流程。

總之,高職電氣專業進行典型項目化綜合訓練,不僅能使學生增強對電氣專業技術的整體理解,而且對4年所學的主要專業知識和技術能起到一個鞏固并提高的作用,做到融會貫通,達到提高學生綜合應用專業技術和實際動手實踐的能力。而且,將現代先進的電氣自動控制技術,在學校里的課堂上得以初步訓練。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后,學習新技術能更快的理解并接受,能促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由學生向社會工作人員的轉化。

3.崗前職業心理素質訓練

職業心理素質主要包括積極心態、溝通技巧、面對壓力、團隊合作、創新能力和應變能力幾方面。通過職業心理素質培訓主要是解除學員各種焦慮、疑惑、自大、自卑甚至恐懼的消極心理,樹立起積極職業心態,堅定成功信念,從而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心態問題;使學員掌握溝通的基本技巧,促進與上下級、部門、同事之間溝通的能力,創造信任與安全的工作氛圍;使學員學會改善情緒、抒解壓力的方法與技巧,并學會變壓力為動力,達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獲得自己理想的狀態;使學生認識如何成為一個好的團隊成員,如何塑造優良的團隊精神,如何在團隊中學會溝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以創新為核心目標對學員進行整體、系統和綜合的培養,其中既包含思想觀念、思維的方式與習慣的改變;使學員能充分應用溝通技巧,工程技藝及時靈活地處理工作中的各種新問題,做到既不違反原則,又不損傷人際關系,同時又妥善地完成任務。我們在班會課或職業素質指導課上,采用課堂案例分析的方法,師生共同參與的形式,讓學生切身體會一些課堂以外的東西,增強學生的職業心理素質。

篇(7)

德國職業教育體系是世界職業教育成功的典范,受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推崇。2008年,我有幸到德國愛科特教育集團進行了三周的職業教育培訓,通過學習、參觀、操作,我對德國的職業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對我們的課程改革有非常大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1.德國職業教育的特色

1.1建立和發展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

德國的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四大類。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小學畢業后學生進行第一次分流,分別進入普通中學(5―6年制,大多數學生畢業后進入職業學校)、文理中學(一般為9年制,為升入普通高校做準備)、實驗中學(介于普通中學和文理中學之間)和綜合中學等四類學校學習。普通學校的學生畢業后進行第二次分流,根據不同職業的要求和學生及家長的意愿,一部分學生升入文理中學高中部,大部分學生選擇職業學校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較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必須以接受過較低層次的職前教育(培訓)為基礎,并應有一定的職業實踐經驗。

1.2職業教育突出實踐性。

“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的核心,所謂“雙元制”,是指職業教育有兩個承擔者:企業和職業學校?!半p元制”的核心任務是使年輕人得到合適的職業教育,由此自主決定自己的生活?!半p元制”實施的主要框架是學生一般每周在企業里接受3―4天的實踐教育,在職業學校接受1―2天的理論教育。職業學校的任務主要是以專業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可以在企業邊實踐邊理解和消化專業知識。

“雙元制”的主要特點:一是同生產緊密結合。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下的學生大部分時間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而且所接受的是企業目前使用的設備和技術,培訓在很大程度上以生產性勞動的方式進行,從而減少了費用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有利于學生在培訓結束后立即投入工作。二是企業的廣泛參與。大企業多數擁有自己的培訓基地和人員,沒有能力單獨按照培訓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樣化的職業培訓的中小企業,也能通過跨企業的培訓和學校工廠的補充訓練或者委托其他企業代為培訓等方法參與職業教育。三是互通式的各類教育形式。德國各類教育形式之間的隨時分流是一個顯著特點,在基礎教育結束后的每個階段,學生都可以從普通學校轉入職業學校,接受雙元制職業培訓的學生也可以經過一定時間的文化課補習后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四是培訓與考核相分離的考核辦法。

1.3實行統一的結業考試,保證教育質量。

德國的考試分為中間考試和結業考試兩種,從考試內容上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結業考試是按照全國統一要求在統一時間內進行,考試由工商協會(IHK)、手工業協會(HWK)和類似的單位組成的委員會主持進行,委員會成員包括企業雇主與雇員代表和職業學校教師??己送ㄟ^后發結業證書,如果考試不通過,學生不能從事所學行業的工作,需來年再參加考試。這種學生只有通過考試才能擁有職業上崗的資格證的考試制度,確保了德國職業教育的質量。

1.4學習領域的教學理念。

近年來德國職業學校推廣應用“學習領域”課程模式,學習領域的主要內容來源于企業職業崗位的生產領域,其課程結構以職業標準等級和行為過程為導向,針對企業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順序來編排相關的課程,從而構成一個與實際職業活動過程相符合的序列。它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強調了職業教育的技能性。課程的設置不是強調學科知識的完整性,而是強調行業行為的完整性。

2.德國職業教育經驗對課程改革的啟示

德國職業教育廣泛應用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構建,對我們的課程改革有著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德國職業教育將工作過程分解為咨詢、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六個步驟,在每一個步驟中分配具體的工作任務,確定學生和教師的身份轉換,將學生的身份定位于公司的員工,教師充當學習的指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性能力、交流能力、學習能力。我將上述方法與所教授的課程《集散控制系統組態及應用》相結合,進行教學改革,具體情況如下。

2.1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對生產過程自動控制系統進行策略組態;能夠對典型的集散控制系統(DCS)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對工程控制系統進行運行維護,對常見故障進行處理并能夠對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設備進行管理。同時使學生養成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吃苦耐勞和踏實肯干的工作精神;養成獨立思考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互相借鑒補充的協作精神。

2.2課程實施的各個階段。

2.2.1咨詢階段。主要包括技術資料、材料設備、社會勞動力、成本核算等方面。工作的主要任務有:設計文件(包括工程服務說明、測點清單、帶測點流程圖、工藝說明、控制方案、聯鎖原理圖、控制室布置圖、顯示和操作畫面要求等),設備選型(包括液位、壓力、流量、溫度檢測儀表的選擇,調節閥、電加熱器等執行器的選擇,DCS的選擇,卡件的配置等),工程實施過程中涉及的人員分配(主要是小組成員的分配),各種設備的成本和整個工程的成本核算,等等。

2.2.2決策階段。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討,確定控制方案,明確任務,對項目的適應性、工作的主要流程、主要設備的調配。

2.2.3計劃階段。對DCS控制系統進行項目總體方案設計、具體設備選擇、設備系統集成、軟件組態、系統調試及故障排除、操作維護等過程的計劃排布,人員分配,任務分派。

2.2.4實施階段。根據使用DCS控制過程系統的計劃中的人員、設備進行總體信息設置、控制站的組態實施(包括測點的設計,單回路及串級回路等控制方案的設計實施,自定義控制方案的設計等)、操作站的組態實施(包括操作小組設置、控制分組、趨勢圖、總貌畫面、數據一覽畫面、控制流程圖、報表的設計實施)等工作過程的實施。

2.2.5檢查階段。完成系統調試及故障排除、操作維護。

2.2.6評估階段。通過小組實際操作、運行設備等方式展示作品,由小組互評。教師作為驗收方進行點評、總結提高。

2.3課程要點描述。

2.3.1工作描述。依據給定項目的任務書,結合校內綜合實訓設備,分組進行項目工作,進行人員、設備進行總體信息設置、控制站的組態實施(包括測點的設計,單回路及串級回路等控制方案的設計實施,自定義控制方案的設計等)、操作站的組態實施(包括操作小組設置、控制分組、趨勢圖、總貌畫面、數據一覽畫面、控制流程圖、報表的設計實施)等工作過程的實施,同時完成系統調試及故障排除、操作維護。

2.3.2工作場所。實訓室――過程控制實訓室。

2.3.3職位要求。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組織性,具備必備的專業知識,與各小組負責人和同事互相理解,有高度的責任心,合理處理與協調能力?;谕暾ぷ鬟^程的教學活動設計可以組織學生經歷完整工作過程,培養職業能力,從完整的行動角度出發,完成工作過程包括咨詢、設計、決策、執行、控制、評價這些關鍵步驟。

2.3.4專業能力。過程控制專業知識、工作系統與工作流程、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方案、工作方法、項目工作的方案與組織、操作規程及實施規則、工具設備的選擇與使用、規范與標準、工程的實施、工程的管理、質量保證與改進建議等。

2.3.5方法能力。目標的確立、獨立計劃與實施、方案的選擇、信息的獲取、工作過程的選擇、問題分析與解決、計劃評估與修訂、解決方式與技巧、現實性的評估、目標的審查。

篇(8)

關鍵詞: PLC;變頻器;組態;“教學做”一體化

Key words: PLC;configuration;frequency converter;"Teach-Study-Do" integration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4-0241-02

0 引言

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PLC技術、變頻器技術、組態技術三門課程是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必修的核心課程。本選題能夠將三門課程知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于培養學生具備對生產過程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維護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本選題以浙江天煌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THPFSF-3A型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綜合實訓裝置”為教學平臺,依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培訓及國家職業標準考核大綱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對《PLC技術》《變頻器技術》《組態技術》等課程的綜合運用,培養社會緊需的高技能綜合型人才。本選題設置了三個子任務,遵循由簡單到復雜,以任務為導向的原則,創設不同情境引導教學,討論促進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

1 教學設計理念與思路

1.1 任務引領,項目教學 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這三門課程有更深入的學習與理解,本課題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方式,借鑒自動化行業企業典型工作任務,將可編程序系統控制系統設計師的實際工作流程運用與教學當中,突破傳統技能訓練中準備、示范、模仿、總結的四步教學模式,以“雪花啤酒生產線自動控制”項目為學習載體,教學過程由簡單到復雜設計了5個任務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職業技能

1.2 情境創設,引導探究 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不同,創設正常情境、出錯情境和意外情境,增加學習的難度和項目的復雜性,引導學生探究更高層次的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協同合作,互相學習 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從實踐中體會學習的樂趣,習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學法基礎。

2 教學組織與實施

本課題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企業生產車間的控制項目為任務驅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任務的設置上,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增加任務的難度和復雜度,通過“實驗”――“模擬”――“聯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體驗到把理論知識的學習應用到企業生產實踐的成就感,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①教學方法:本選題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大的組織者和協調人,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獨立地實施計劃、獨立地評估計劃”,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②教學手段:結合本選題的特點,主要采用的教學手段有:播放視頻、多媒體與板書結合、實物操作、課程網站平臺等。通過播放啤酒生產線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啤酒生產工藝,明確控制要求;在知識點的講解上采用多媒體講授,更直觀,有吸引力;針對學生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性問題采用板書講解;模擬調試時需要學生對實物進行線路連接的操作;課后學生可以通過課程網站平臺對查看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與授課的內容,通過網站完成理論知識點的作業,如有疑問的話還可以留言。

③教學過程:播放啤酒生產線的視頻,使學生了解PLC、觸摸屏、變頻器在啤酒生產自動控制中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清楚對于啤酒生產車間的控制主要是對電機轉速的控制。按照上述五個任務依次進行,并在課堂任務實施的過程中針對難點及共性問題進行講解,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開發學學生的創新思維,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完成任務要求。

基本的教學實施過程采用的是西門子S7-200系列PLC、Smart 700彩色觸摸屏、西門子M420變頻器和一臺三相交流電動機。在設置的拓展任務中采用的是“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實訓室”的分揀單元,給學生創造實際工廠的運行環境。

3 教學考核與評價

教學考核與評價完全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呼應,分技能考核、自我評價、同學評價三部分完成。其一,技能考核與職業資格鑒定標準有效銜接,包含知識點的理解、項目實施的過程資料、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見表1)。這一項占總成績的50%;其二,自我評價,考察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的認知能力的評價,占20%;其三,同學評價,考察團隊的配合能力和值得同學學習的優點,占30%。本評價能夠真實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

4 結論

本課題從高職教學的實際出發,通過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闡述了“教學做”一體化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有效地縮短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很快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企業的生產實踐中,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踐性與實用性,實現了與企業的零距離接軌。

參考文獻:

[1]嚴希清,陳紅艷.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9(4).

篇(9)

前言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及其它產業實現自動化、信息化、遠程化及智能化領域中。《電氣控制與PLC》是現代控制設備中應用最廣泛、實用性最強、企業最急需的專業課程之一。它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峨姎饪刂婆cPLC技術》要求學生掌握電氣設備運行、維護、安裝及調試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對于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農業電氣及其自動化和農業機械制造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就業前景廣闊。但是以前缺少對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表明《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系列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完善,授課內容不能滿足各專業學生的需要。同時,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各學校建設了PLC實訓室,但是因沒有設施較為齊全的實驗室,在實際的教學中很難收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為此,筆者根據幾年來對該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在逐一分析這些教學問題的基礎上,總結出在《電氣控制與PLC技術》系列課程方面積累的經驗,以供大家參考。

一、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注重技術能力培養

通過市場調研分析得知,《電氣控制與PLC》課程在實踐中所需要的能力是:電氣控制操作能力、PLC基本原理及應用能力、編程能力、功能指令應用能力與維護能力。按照這些能力培養的需要,重新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即將實踐教學比重提高到70%,為以后從事現代設備的使用與維修等方面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教學安排上,要注重相關課程(如電工技術、電機控制、單片機控制技術等)在該課程中的應用,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內容上從電氣控制主回路到控制回路、從局部電路到整體電路、從原理應用到工藝安裝,使學生由易到難學習,逐步掌握現代設備電氣控制原理分析和故障診斷方法。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結合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農業電氣及其自動化和農業機械制造專業的特點,將《電氣控制技術》與《PLC技術》整合為《電氣控制與PLC技術》課程。在課程教學中,通過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形式,修訂了各專業的教學大綱,調整并優化了適合各專業需要的教學內容和教材,并且對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等進行了精心組織和安排。根據課程特點和教學大綱要求,明確了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選出學生應重點,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便于更好的理解知識。

二、為提高教學效果開發出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對于各種類型的電器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常用的繼電器電路、PLC的組成、PLC的工作原理以及種類繁多的各種功能指令的應用等重、難點,以往用板書的形式教學,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對于這種情況,本人結合實際案例,以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為目標,并結合當前電氣控制與PLC的發展現狀,充實該課程的設置內容,使學生能更好的得到的訓練。并親自制作了與教材配套的多媒體課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Flas、影像和聲音等,使課程內容形象生動。

三、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在《電氣控制與PLC》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驅動教學法。這種學習方法是使學生的學習圍繞完成一個具體任務進行,這個具體任務將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這一教學方法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任務作為驅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把書上死的理論變成活的應用,教師的引導、點撥更多的是把知識加以引申,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點面結合、以點帶面、以舊帶新。教師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使學生獲得清晰的思路,能夠把握知識的脈絡。

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電氣控制與PLC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技術課。該課程的設置包括理論教學、實驗環節和課程設計環節教學。為了更好的體現課程內容,開設高質量的實驗課,達到實踐的目的和效果,在評價方法中,將實驗過程中的進行情況、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驗成績納入整個實驗的最終成績中,這樣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利用現有的設備開發新型的實驗。另外,鼓勵學生走進創新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方面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一)自主開發多種PLC控制對象的控制裝置。

其一,通過各種方法收集了一些廢棄不用的挖掘機、遙控車等玩具做為學生實訓的控制對象。另一方面,開發了面向工程應用的多種PLC控制對象(交通燈、電梯和液體混合)的控制裝置。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這些控制裝置可以適用于4個層次(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設計創新和畢業設計)不同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農業機械制造及信息控制)的實踐教學體系,這些裝置發揮了重要作用,繼續完善并用于PLC的實踐教學。

(二)利用現成的教學模型進行二次開發。

先期建立的PLC實驗室,購置了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型,如機械手控制模型、立體倉儲模型、四層電梯模型、八層變頻調速電梯模型、挖掘機控制模型、吊車模型等,這些模型都是單機PLC控制,從最近幾年的應用來看,利用情況不是很好,并且年年用,最后學生都失去了興趣。鑒于這種現狀,為了充分利用這些價值不菲的教學模型,研發了現代化物流倉儲控制系統、基于現場總線的PLC實訓實驗室。這些二次開發的新的教學裝置與企業現場的實際控制接近,成本低,學生興趣高,課堂教學效果好,。

(三)基于組態技術的PLC實訓仿真系統開發。

PLC的控制對象可以是實物模型,但它成本高、種類少,也可以是模擬演示的PLC實驗箱,相對成本較低,不過,觀察不直觀。利用組態軟件在計算機屏幕上模擬PLC的控制對象可以彌補上述不足,并且成本低、免維護、靈活多樣、形象直觀、豐富學生的實訓課內容,增強PLC實訓課的教學效果。到目前為止,利用“組態王”已經開發了自動售貨機、八層電梯、交通燈、霓虹燈等仿真對象,并且這些組態實訓仿真對象已經用于PLC各個實訓環節,在實訓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性增強了,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建立開放式實驗室。

在老師的指導下讓感興趣的學生選擇實驗項目,進行實驗,能夠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實驗教學資源的利用,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實驗時間和空間的調節等方面不同程度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實驗室的開放過程中發現,通過開放實驗項目的實施,使學生的動手能量和創新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并讓學生在實驗項目的進行中體會了科研的樂趣。

(五)通過補充新知識滿足學生技能需求。

篇(10)

二、專業課程綜合實訓體系開發的思路

(一)改變單一的實訓模式藥學專業崗位群必須具備大量的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基于工作任務建設開發綜合實訓課程,選取的項目多為工作中的實際應用項目,凸顯了專業定位。藥學綜合實訓可分為藥品生產檢驗技術綜合實訓模塊、藥學服務綜合實訓模塊等?;诠ぷ鬟^程的高職藥學綜合實訓方案在實訓內容上注重專業知識的相互融合,在實訓形式上跳出了傳統單一課程訓練體系的藩籬。

(二)注重技能的全面培養任何教學形式和方法都是為其培養目標服務的,實訓教學能使學生真正具有服務一線的生產和管理能力,能夠真正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以藥學專業生產崗位為例,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藥物的化學合成、質量分析控制、藥物制劑等相關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在學習中自我提高的能力,具有繼續學習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按照工作任務經歷的典型工作程序開展理實一體的情境教學,具有明顯的行動導向性、就業導向性的實訓特征,對接產業、產學結合、崗位針對性特征鮮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三、專業課程綜合實訓體系開發方案設計

(一)實訓內容內容的選取以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為導向,突出實用性、適用性、代表性原則,實訓項目不求多而求精。通過對企業生產及質檢崗位群的分析,由指導教師依據制藥企業產品,選取有代表性的制劑作為實訓項目,根據崗位確定幾大技術,重點加以規范和強化。同時,隨時調整實訓內容,以適應行業標準的改變與提高,使學生能夠隨時掌握藥品生產新技術及質量檢測新技術,及時了解新技術應用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同時也要強調實訓內容的綜合性、系統性、整體性及開放性。

(二)實訓實施該課程綜合實訓體系理論與實踐比例為1∶3,以小組為學習單位,現以其中一項目舉例說明。項目名稱:阿司匹林片的生產與質量分析。學習形式:根據項目指導書,小組學習并組織項目實施。項目主要內容:任務一,阿司匹林原料藥生產;任務二,阿司匹林片制備;任務三,阿司匹林片的質量分析。項目涉及藥學專業多門專業課程,需要教師做好項目指導培訓。另外,項目完成時間較長,且影響因素繁多,要求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項目內容。項目以任務驅動形式進行,小組成員交換工位進行訓練,依此類推,最后完成全部工作任務,同時也可以由完成任務比較好的學生在實訓現場指導,幫助后進小組。

(三)實訓方法實訓教學是培養應用性人才的關鍵。教學要突出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養,做到教、學、做結合,建立培養實用性人才的完整體系。實訓采取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為主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任務分解,自主策劃,采用“教師布置講解任務學生策劃并制定項目計劃學生實施同時教師輔助師生共同總結反饋問題”的模式,逐個完成項目任務。

(四)實訓條件實訓由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承擔,同時聘請校企合作的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共同完成實訓任務。充分運用各實驗實訓場所,包括化學實訓室、藥物化學實訓室、藥品質量檢測中心、制劑工廠等。學校相關實訓基地和場所應努力做到開放性、先進性、兼容性、可組態性、通用性,構建綜合實訓場所以保證實訓的完成。同時教師和企業專家編制實訓指導書,基于實際工作任務設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

上一篇: 創新人才培養工作計劃 下一篇: 競崗申請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AV岛国动作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视频乱码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