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1 23:02: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心理學綜述性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健康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知識和技術探討和解決有關保持或促進人類健康、預防和治療軀體疾病的心理學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學在矯正影響人類健康或導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為,尤其是在預防不良行為與各種疾病發生中所應發揮的特殊功能;探求運用心理學知識改進醫療與護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節省醫療保健費用和減少社會損失的途徑,以及對有關的衛生決策提出建議。在一定意義上說,它是心理學與預防醫學相結合的產物。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是一個專業學術性的期刊,主要欄目劃分為群體心理研究、精神衛生研究、學校心理研究、心身醫學研究、綜述、心理評估與心理干預、個案研究等;每個欄目刊載相應研究領域的文章。本調查以《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近5年來所刊載的所有文章進行分類統計,透析中國健康心理學的近年的研究概況。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對《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至2006年5年中所刊載的文章進行分類統計,所刊載文章共有1289篇,其中2002年256篇,2003年217篇,2004年209篇,2005年204篇,2006年303篇。
1.2 研究方法 對《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至2006年所刊載的所有文章進行人工分類、并進一步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近5年每個欄目所刊載論文的概況見表1。
2.2 近5年刊載論文作者單位分布情況見表2。
2.3 近5年內刊載論文課題資助概況見表3。
3 討論
3.1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近5年來中國健康心理學的研究逐漸的細致化。欄目逐漸細化但較國外的細致程度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國外的每一個欄目都有相對獨立的雜志,研究的范圍也較國內廣泛。此外,中國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具有時代性,2003年中國爆發了“非典”,而后,2003年與2004年關于“非典”型肺炎與心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筍,《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創立獨立欄目“非典型肺炎與心理研究”。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1-3710
國內刊號:11-4766/R
郵發代號:2-93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3
期刊收錄: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詞】 中醫心理學;發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國傳統的中醫學中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醫學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新學科的出現也是必然的,中醫心理學是近二十多年才興起的,它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中醫學的新興發展。我們從中醫心理學的歷史淵源、近展、未來展望三個方面進行了初步地討論。
1 中醫心理學的含義
中醫心理學(psychology of TCM)是以經典中醫理論為主導,在醫事保健活動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與疾病或健康之間的網絡關系,并用于指導實踐的一門系統的科學體系[1]。
2 中醫心理學的發展
2.1 中醫心理學的歷史淵源 遠古時代是中醫心理學思想系統形成時期,尤其是《黃帝內經》的出現,使中醫心理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它也是世界上較早闡述中醫心理學臨床思想和治療方法的一部著作,對后世中醫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內經》對中醫心理學思想發展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內經》中人格體質的分型理論、心理與發病的問題、心理與診斷、心理治療理論等。中醫心理治療的方法在《內經》中表現得很豐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療法、導引吐納等。后世的華佗也曾運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后漢書·方書列傳》中記載華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數升而愈”。這便是運用“怒勝思”的心理療法。同一時期的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對心神疾病也作了詳細的研究,論及的心神癥狀多達四五十種。金元四大家對于情志疾病的理論和治療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特別是“攻邪派”的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記載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療的醫案。明清時中醫心理學思想有了進一步發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對腦的認識較前人有了很大的進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出了“腦為元神之府”的說法;清代王清任于《醫林改錯》中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的觀點,并指出腦與各臟器之間的聯系及腦髓生長與智能發展的關系,其對人腦作用的研究與論述,堪稱是中醫心理學思想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時中醫心理治療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明代張景岳明確提出了七情致病說以及治療方法,清代陳士鐸在《石室秘錄》中提出了許多頗具匠心的心理治療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勞治法”、“逸治法”等[2]。眾多的醫家如:傅青主、葉天士、王綸、徐迪、秦昌遇等都對中醫心理學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2.2 現代中醫心理學的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中醫心理學概念被提出后,有關研究逐漸活躍起來。經過這些年的發掘、整理、研究,中醫心理學已逐漸建立起較為系統的學術體系,并出版了一批中醫心理學專著和發表了數百篇中醫心理學論文。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專家學者們關于中醫心理學思想研究的成果越來越豐富。從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來看,可以說在以《內經》為代表并經歷代逐步完善的中醫理論框架中,心身統一的觀念是一以貫之,交融于中醫基本理論中,并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的[3,4]。我們總結了二十多年的中醫心理學發展中的重大事件,見表1。表1 二十年中醫心理學發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開了首屆中醫心理學學術會議,中醫心理學從中醫學中“分娩”出來,成為一門新興學科。二十多年來,中醫心理學事業在坎坷曲折中不斷發展[5]。中醫心理學經過董建華、王升龍、蘇復等老教授們地開拓,現在形成了初步的體系,也得到了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重視。中醫心理學的論文、專著大量增加,我們根據中國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學術期刊檢索、CSCD期刊源對中醫心理學二十年的出版物進行了初步地統計,見表2。以上表明,中醫心理學這門學科從理論研究、著作論文、教學教材、文獻整理等多個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1986年,全國14家院校和單位共同編寫的《中醫心理學》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發行。東南亞、日本、香港等地的醫學界都很關注中醫心理學的發展。隨之出版了《實用中醫心理學》、《中國古代醫學心理學》、《中醫心理治療》、《中醫心理學原旨》等,完善了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我們將對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建構具有重要意義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醫心理學出版物統計(截至2008年)表3 中醫心理學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醫心理學的未來中醫心理學是祖國醫學寶貴遺產的一部分,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強調整體性,以中醫學整體觀為指導,整體地看待人的心理現象、心理與生理的關系,以及心理現象與環境的關系。正體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基本內容[6]。我們不僅要繼續完善中醫心理學的理論體系、研究范圍;同時也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醫心理學,并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積極吸收西方心理學、精神治療學中有利于中醫心理學發展的部分。構建適合于中國社會文化的心理學理論,在臨床實踐中探索適合華人的中醫心理療法,為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實現本土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米渠.中醫心理.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18-19.
2 劉維超,彭江云.淺談中醫心理學的發展.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7,28(1):49-51.
3 周蓮菊.《黃帝內經》中的中醫心理學理論探源.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7):3.
1 國外勝任力模型構建方法的研究綜述
勝任力研究和實踐起源于美國,隨后勝任力在西方國家掀起了應用狂潮,很多國家開始勝任力的研究和應用的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勝任力模型庫和測量量表。
美國管理協會于1970年研究了一千八百多名管理者,通過比較優秀和一般績效者的表現,抽取個性特征來定義工作勝任力。
1982年,Richard Boyatzis針對41個管理職位的兩千多名管理人員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全面分析了勝任力和勝任力模型的差異,構建出管理人員的勝任力通用模型。
Lew is(2002)通過關鍵行為事件訪談和360度訪談,針對績效優秀和一般的酒店經理進行研究分析,建立了酒店經理勝任力模型。
Bueno & Tubbs(2004)在Chin,Gu,and Tubbs (2001)通過檢驗分析得出全球領導力模型關鍵的六大因素。
Ricciardi(2005) 通過分析研究多個案例,得出勝任力模型對培訓的指導作用,構建了基于勝任力模型的培訓體系。
Stewart(2006)參考Eisenhardt(1989)和Spencer(1993)的理論研究框架,調研了英國航空、英國電信等公司,研究針對固定崗位構建勝任力模型,并在實踐中驗證了所建立的勝任力模型。
綜上,國外大都采用文獻分析法,并結合行為事件訪談法和量表法,最終采用案例檢驗和驗證來建立通用勝任力模型,但大都局限于管理者、經營者、領導者等。
2 國內勝任力模型構建方法的研究綜述
我國勝任力模型構建在管理領域的實踐和應用起步比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空間較大。為了探索勝任特征模型的理論和方法是否適用于我國的文化背景、管理制度,以及對于中國企業管理有效性,時堪博士于1997年應邀訪問了McClelland教授創立的MCBER公司,為勝任特征模型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王重鳴、陳民科(1999)訪談調查了全國不同城市的多家企業的22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通過實證分析和評價,得出管理者勝任特征,為中國高級管理者勝任力模型的構建提供了依據。時勘和王繼承(2002)通過研究通信行業的管理者,得出了通信行業管理者的勝任力模型。仲理峰、時勘(2003)在勝任特征研究的新進展一文中,回顧了勝任特征的研究歷史,介紹了勝任力研究的一些方法,總結了勝任力模型的研究方法。北京大學心理系姚翔、王壘(2004)對某企業322名項目經理和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研究得出企業項目管理者的勝任要素。清華大學張德、魏軍(2005)利用訪談法、關鍵行為時間法以及評價法調研了中國多家銀行的客戶經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我國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勝任力模型。劉學方和王重鳴(2006)通過對200多家家族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訪談和問卷調查,在國內建立了家族企業接班人勝任力模型。這是國內首次通過探索性和驗證性因子分析建立家族企業接班人勝任力模型。趙曙明、杜娟(2007)針對企業經營者勝任要素分析了我國企業經營者的勝任力及模型,并論述了企業經營者勝任力對選擇和任用企業經營者的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國內以時堪教授為首的學者關于勝任力的研究大多從心理學的領域出發,建立了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家族企業中高層等職業的勝任力模型,主要為通用勝任力模型,對特定崗位的勝任力模型研究剛起步。
3 科技人力資源勝任力模型研究現狀
美國歷來重視科技人力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以便形成國家工程科技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全球競爭力。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為繼續保持國家經濟的全球領導地位,深刻認識到科技人力資源的重要性。2006年1月,主席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首次提出科技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問題。指出:“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杰出科學家和科學技術人才群體,是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當前,人才競爭正成為國際競爭的一個焦點。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大國,都把科技人力資源視為戰略資源和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強科技人力資源能力建設,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關系到我國科技事業的前途,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中國科技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提高得很快,總體來看,我國是科技人力資源大國,但不是強國,相對人力資源還很少,而且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還不高。目前,國內外眾多學者分析了科技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論證了科技人力資源與經濟增長的協整與因果關系,闡明了科技人力資源流動機制及改革完善管理標準體系等,但將勝任力模型運用于科技人力資源的研究仍是空白。本文首先利用行為事件訪談法確定基本勝任特征要素及內容,然后對國內科技人力資源工作者進行了量表調查,最后通過數據分析,實證評價,獲得科技人力資源的勝任力特征,一方面彌補了國內的空白,另一方面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胡艷曦.國內外關于勝任力模型的研究綜述[J].人力資源,2008年11月.
[2]瞿群臻.基于勝任力模型的中國職業經理人市場研究[D].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0901.
[3]時堪,王繼承,李超平.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評價的研究[J].心理學報,2002,3:193-199.
[4]仲理峰,時堪.家族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研究[J]心理學報,2004,36:110-115.
[5]Walumbwa,F.O.,Wang,P,Lawler,J.,&Shi,K(2004).The role of collective efficac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outcome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7,515-530.
[6]Evert van de Vliert,Kan Shi, Karin Sanders, YongliWang, Xu Huang, Chinese and Dutch interpretations of supervisory feedback[J]Journal of Cross_Culture Psychology,Vol.35,No.4,July 2004 P417-435.
[7]李超平,時堪.變革型領導的結構與測量[J]心理學報,2005年37卷第6期P803-811.
[8]邵奇明.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0426.
(一)關鍵名詞的界定
興趣(心理學百科全書):興趣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一個人認識并且掌握某種現象、事物或參與某項活動具有積極情緒心理。
運動興趣《體育科學大百科詞典》: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探究或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
體育興趣(季瀏,《體育心理學》,2010):指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學習或身體鍛煉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
(二)理論簡介及分類
1.根據運動興趣的內容,分為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
物質興趣是以人的物質需要為基礎的興趣,表現在對運動用品的興趣。
精神興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為基礎的興趣,表現在運動的偏好和渴望。
2.根據運動興趣的傾向性,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直接興趣是由于對體育活動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能促使人們產生愉,如參與體育活動、觀看體育比賽等。
間接興趣是對體育活動的未來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保持體型、增進健康、強身健體等。
3.根據運動興趣的廣泛性,分為廣泛興趣和中心興趣
廣泛興趣是對多項體育運動或某一項體育運動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感興趣。
中心興趣是在廣泛興趣的基礎上,對某一類體育運動或體育運動的某一方面有特別濃厚而穩定的興趣。
4.根據運動興趣的深度、范圍和穩定性,分為有趣、樂趣和志趣
二、研究綜述
通過中國知網高級檢索,輸入“體育興趣”,查閱了2000―2014年相關的碩博士論文444篇,再輸入“中小學生體育興趣”,在結果中檢索,得出碩博士論文0篇,而檢索到相關期刊7篇。總的來看,關于體育興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體育運動能力的現狀與對策、影響中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以及如何培養體育興趣等方面。
徐霞琴在《對新課標理念下蘇州市中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程度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弱,另外,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滿意程度也下降。
余貞凱等在《如何激發和培養中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一文中認為,影響中小學生上體育課興趣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內容的形式,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人們對體育的理解等方面;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開展各種體育比賽等措施激發和培養中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賈海濤在《中小學體育課學生興趣培養研究》認為,影響中小學體育課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有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其中,客觀因素有學校體育教學硬件設施條件、學校組織管理、體育成績加分等;主觀因素有教師的認知、學校對體育的重視、學生自身狀況對體育學習的影響等。
綜上所述,我國關于體育興趣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學生體育的運動能力,以及影響培養體育興趣的因素,幾乎沒有關于體育教學環境的各個因素對體育興趣維度的關系研究,本文對兩者是否有關系以及關系性程度進行研究,進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三、現階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對象
男女學生的體育興趣差別較大,現實生活中,女生體育興趣相對較差,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之間的體育興趣差別較大。因此,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分別構建體育學習興趣模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多采用描述性的理論研究和綜述性的研究居多,干預性和實地調查、實驗性的研究較少,沒有充分的論據進行驗證。
2.對于實驗性的論文,對研究所提出的對策沒有實際性的、可具體操作的具體辦法,也沒有進行反復驗證,只是空談。
(三)研究工具
1.關于體育學習興趣的評價工具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研究者多根據主觀判斷與研究需要側重于某些指標,使得無論在體育學習興趣的測量維度還是測量結果方面有很大的主觀判斷。
2.依據心理學的學習興趣理論不能完全解釋體育學習興趣類別與本質,雖然眾多研究進行了相關體育學習興趣測量工具的制定及對測量工具的本土化修訂,但各種測量工具的指標維度、信度、效度不一,?y量結果差異較大。
四、研究建議
當前,我國不少地方院校培養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實踐能力不足,崗位適應較慢,滿足不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有研究指出,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陳舊,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很不協調,其中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不明、課程設置不合理和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師資缺口和師資實踐能力缺失是當前專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1]。另有研究認為,目前應用心理學專業仍然以理論傳授為主,實踐教學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許多地方高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盡管把實踐環節寫進去了,但介紹相當籠統,一些實踐活動并沒有實際開展,而有些常規性的實踐環節,如見習、實習等,雖然定期實施,但組織不力,缺乏有效的督導、評估,致使實踐教學收效甚微,甚至有名無實[2]。此外,一些調查發現,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不足是妨礙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瓶頸,聘用和培養雙師型教師是今后該專業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目標[3]。鑒于當前地方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通過實證調查了解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具體問題,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地方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對平頂山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2013級和2014級全體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學生40名,大三學生43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評價問卷》,該問卷為自編問卷,包括四個一級指標:實踐教學環境評價、實踐教學條件評價、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實踐教學效果評價。其中,實踐教學環境評價有兩個因子(二級評價指標),即實踐教學目標和實踐教學態度;實踐教學條件評價有兩個因子(二級評價指標):實踐教學師資力量、實踐教學物化條件;實踐教學過程評價有兩個因子(二級評價指標):實踐教學計劃與安排、實踐教學實施方式;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有兩個因子(二級評價指標):學生綜合素質、各方面評價。
(三)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處理。統計方法涉及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一)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結果
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對本專業實踐教學所做的評價均分為67.92,其中,實踐教學環境(權重21%)權重后均分為15.12,實踐教學條件(權重27%)權重后均分為17.82,實踐教學過程(權重29%)權重后均分為18.13,實踐教學效果(權重23%)權重后均分為16.85。上述一級評價指標均分與各自權重的比值由大到小依次為:實踐教學效果(73.26)、實踐教學環境(72.00)、實踐教學條件(65.93)、實踐教學過程(62.52)。通過上述學生評價可知,平頂山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總分并不高(67.92),在四個維度中,實踐教學過程評分最低,而實踐教學效果評分最高。實踐教學過程評分最低,可能是因為目前平頂山學院正處于轉型發展初期,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意識都亟待提升,實踐教學還沒有成為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的實踐教學方法不夠靈活,不能隨時收集各方面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實踐教學計劃制訂不夠詳盡合理,教材的適切性較差,實踐教學課時比例較低。實踐教學效果從學生綜合素質(考研通過率、就業率及各類資格證書獲取率)和各方面評價(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教師對學生實踐學習的評價、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能力素質的評價)兩個維度進行評估。本研究中,實踐教學效果相對其他幾個一級指標評分更高,可能主要是因為,各方面評價中教師和用人單位對學生學習及能力素質的評價學生不甚清楚,因而從自我肯定的立場出發,學生寧愿認為教師和用人單位對自己的學習和能力素質是較為滿意的。另外,就學生綜合素質而言,由于2016年平頂山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考研通過率較過去幾年有較大增長,加之歷年來應用心理學就業率及各類資格證書獲取率都較高,因而這一評價指標的評分也較高。實踐教學過程評分較低而實踐教學效果評分較高,表明該評價指標體系的效果評價維度在讓學生實施評估中,應向學生盡可能全面地提供教師和用人單位對學生實踐學習及能力素質的反饋信息,以便于學生做出更客觀準確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二)實踐教學評價的性別差異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實踐教學評價分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這表明,應用心理學專業男女生對本專業的實踐教學評價很一致,均認為我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水平不高。
(三)實踐教學評價的年級差異
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對本專業實踐教學評價的總分及實踐教學過程和實踐教學效果兩個指標的評價分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大二學生的評分均高于大三學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實踐教學環境和條件一般與硬件關系更為密切,客觀性強,因而這方面的評價在年級間的差異不顯著。但實踐教學過程及效果相對而言與人的心理感受和所獲得評價信息有關,大二學生在大一時開設的心理學專業課程很少,因而到大二接觸到較多的心理學必修課程時,自然會感到眼界大開,心理學知識撲面而來,覺得心理學的殿堂好大、好神奇。另外,大二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含義和意義也許沒有大三學生理解得深刻,因而會給本專業實踐教學給出較大三學生更高一點的評價。而大三學生已經學過了較多的心理學核心課程,對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明顯較大二學生更多,但由于實踐機會少,對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人才測評與人力資源管理缺乏實踐經驗,不知道在現實中如何恰當而有效地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因此他們對學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評價,尤其是對教師的實踐教學過程和效果評價顯著低于大二學生的評價。
三、改革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地方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水平較低,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養成。為提高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本研究從實踐教學環境、條件及實施過程入手,就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實踐基地、教學體系、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議。
(一)制定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是實踐教學環境的核心所在,對人才培養起著導向、引領、調節、激勵等重要作用。教育部對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設計、工商企業、醫療、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教學、管理、咨詢與治療、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據此,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方案應以實踐能力為導向,強調專業建設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學科發展的進程[4]。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主要有五大方面:課程實踐、專業技能實踐、創新實踐、社會實踐和畢業實踐[5]。培養方案要突出全程實踐教學這一課程實施理念,從大一到大四,要明確各階段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要求。課程方面,在重視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應加大專業訓練力度,基礎理論與實踐訓練并重。心理學專業技能培養除了開設實驗心理學、心理咨詢技能訓練、心理診斷與評估、人才測評、心理危機干預等課程,還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心理情景劇大賽、朋輩咨詢、校外心理輔導等活動,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實踐方面,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主動參與任課教師的課題研究,促進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和科研方法應用到實際的創業活動和科研活動之中,積累創業和科研經驗[6]。
(二)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和實踐基地建設
師資隊伍是實踐教學條件中的人力因素,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任教師隊伍是有效開展實踐教學的首要條件。當前,提升教師實訓指導能力,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是應用心理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7]。一方面,要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和聘用;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進修學習,不斷拓展知識、技能結構,成為“雙師型”教師。建設高素質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管理部門需探索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心理學專業教師提高學歷層次,到心理學專業實力強大的名校和研究機構訪學、進修;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科研活動;有計劃地邀請心理學領域有影響的名校專家、學者來校做學術報告,不斷開闊教師視野。實踐基地是實踐教學重要的物質條件,作為學生穩定的實習平臺,實踐基地的建設和利用對大學生實踐能力訓練和培養意義重大。學校在重視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同時,要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8]。校外實訓基地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設應遵循產學研相結合的原則。可以選擇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學段的學校作為實訓基地,從而便于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對個體心理發展進行縱向了解,同時,高危人群集中的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消防、公安、監獄等單位也是較好的選擇。
犯罪心理機制是犯罪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美國心理學家武德沃斯將機制定義為一種或一組有目的的反應方式,精神分析學派認為機制代表由壓抑而產生的無意識的行為動因。華生、斯金納等行為主義學派認為機制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對應關系。國外學者一般認為犯罪心理機制是與犯罪有關的防衛機制,是個體在精神受干擾時保持心理平衡的手段。日本學者森武夫認為,雖然犯罪有著復雜的原因,但首要解決的問題是行為人內心的矛盾和沖突。國外關于犯罪心理機制的問題研究出現了很多學說,本質相異論,包括生理相異論和心理相異論,前者認為生理上的異質或部分異質是發動犯罪行為的驅力和機制,心理上的異質論是把犯罪者看作是“心理上異常的人(狂人、智力低下者、性格異常者)”即具有某種犯罪人格。犯罪傾向論認為正常人與犯罪者都存在侵害他人利益以滿足自己欲望的犯罪傾向。犯罪行為的發生,是外界誘惑對個體犯罪傾向的推動力的大小所決定的。美籍匈牙利精神分析學家Franz Alexander和瑞士精神分析學家Aichorn等人認為的神經癥犯罪人是“由無意識的罪惡感引起了犯罪。”
欲求不滿論源于精神分析學派,以弗洛伊德為首的精神分析學派指出,人的心理活動并非時刻處于有意識狀態,意識不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動。人的某些需要、興趣、欲望和以往經歷過的某些沒有得到滿足和重視的經驗和心理,在內心深處潛伏起來,成為無意識。“心理過程主要是潛意識的,至于意識的心理過程則僅僅是整個心靈的分離部分和動作”。“所謂無意識,它一方面包含著種種因潛伏而暫時不為意識所知,其余一切都與意識活動相同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包含著種種被‘壓抑’的活動。”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同有意識一樣,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它不同于人的有意識活動之處在于,它潛藏于主體心底,是未被主體自覺地意識到的意識。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學說強調了人的本能作用,把人的精神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層次,本我是人的本能活動,包括饑、渴、性等各種原始本能和欲望。自我是受現實倫理原則壓抑而偽裝的本能,為了獲得社會認可和生存權利,自我對本我進行控制并盡量通過合理化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欲望,它代表理性的判斷,協調本我與自我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是看守無意識的門衛。超我是完全道德化和完善的一個理想化自我,是與本我的欲望、渴求相對立的,專門指導自我最大限度的限制本我。當本我過強,自我和超我的力量過弱,本我受到過多壓抑時就會在一定條件下發生違法犯罪行為。這種順應不良是由于意識面臨著與它不相稱的環境和任務而引起的。弗洛伊德強調欲望的沖動,包括性本能、死本能、趨樂避苦和自我防御的心理機制,他認為,人類社會中之所以存在犯罪現象,根源在于人類本性中的死亡與毀滅的本能傾向。“死本能導向外部時對他人的攻擊仇恨和謀殺。”反映了他的人格理論和犯罪觀。
《犯罪心理學》(羅大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中提到,犯罪心理結構中的無意識主要存在動力結構、特征結構和心理狀態結構中。日本學者安倍淳吉1990年對犯罪心理做了具有層次結構性的表述,認為犯罪者的基本自我和中心自我在犯罪行為發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鄧思(2004)在論文“人是否生來具有犯罪心理”對人犯罪心理的研究是從自然科學中的“張力場”概念的角度,從刑事法學領域來進行論證的。余華(2003)在“人性角度上的犯罪心理探究”一文中,運用“張力場”的概念來說明犯罪心理。賴勇龍(2005)在其碩士論文“女性犯罪個性心理因素分析”中提到以婚外情為原因的殺人案件,‘觸及人性底層最恐懼、最容易引發痛苦的“背叛”情結,會給當事人帶來難以平復的巨大的心理創傷。’李枚瑾(2006)“犯罪心理學不僅研究表現于外的行為和征象,還要深入研究行為背后的個體意識層面,甚至是更深層次的無意識內容,以找到犯罪的真正起點。”“人在早年對冷漠無助的絕望感不能成為眼前殺人的辯護詞,但他確有可能造成次殺手冷酷殘忍之心的心理背景。”李霞(2005)在其論文《移置與凝縮機制在諸種無意識形式中的研究》等對夢的理論分析。在犯罪心理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方向是“無意識在犯罪心理構成中的存在”,而對于無意識心理狀態與犯罪心理之間的關系,對犯罪心理的影響因素未做具體的研究。
國外有關司法出版物的摘錄、地方政府研究報告和文章的的網站,心理學百科全書網站,包括Susanne Karstedt教授在Keele大學所做的演講,有關司法統計局的網頁,并使用EBSCO數據庫平臺查閱資料,輸入“Unconscious Crime”.出現類似相關文獻,無意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罪犯進行心理咨詢時所需要挖掘的隱性因素,把罪犯的人格成長和心理健康做為且國外的研究理論和方案,在可行性和具體操作上,對制定中國本土化的對策的借鑒性和實用性稍顯薄弱。
參考文獻
1.心理學藝術化
以科學心理學為基礎,追求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和表現形式;心理學藝術化作品是基于心理學科學原理和事實,因此富含原理和事實的心理學藝術化作品往往很容易引起目標受眾的共鳴;心理學藝術化作為一個新生的領域和話語系統,打破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框架,并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論及思維模式。傳統心理學研究一方面要求實驗的嚴謹性,而另一方面又要求生態效度,現有的研究機制很難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需求,最終導致追求實驗嚴謹性而放棄了生態效度的要求(李萍,2004)心理學藝術化作為一個新生的領域和話語系統,打破了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框架,并為之注入了新的方法論及思維模式。
在心理學藝術化中,心理學是基礎,而藝術化則是表現形式和思維模式。對于科學發現,論文和數據的呈現往往無法給人以共鳴,而藝術化的呈現則可以直接觸動人們的心弦,使科學發現產生更大的沖擊力,打動人心。
2.心理套娃的本土化路徑
2.1相關理論與綜述
套娃代表著親情、友情。在俄羅斯,套娃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今天套娃也代表著愛情,據說年輕的戀人想表白自己對地方的愛意,常常在套娃的最里面放張求愛的紙條。
俄羅斯套娃作為一個絕佳的人的原型,不光是外在形狀,而且嵌套結構也能直接指向內心的層次。由俄羅斯套娃進一步研究發明產生的心理套娃,現已成為一種新的投射測量和咨詢工具。心理套娃產生的理論來自于人本心理學的底層觀念、生態心理學的具體分析和整合思想、以及社會心理學中對于在情境中人的活動的總結提煉――情境觀(程樂華,2012)。
心理套娃目前已成熟并已獲批國家發明專利,版本有:成長版、認知版、家庭版。
套娃的結構是心理層和物化層的連接的關鍵,我們運用不同物理結構的套娃,能使誘發的意象類型和程度不同,而套娃作為有結構的工具,也能產生更好的投射效果,在測量和咨詢情境下使用,具有可控性、針對性。咨詢師完全可以針對具體問題選用不同的心理套娃,并針對具體情境選用心理套娃的具體物理屬性用于投射測量與治療。
3.心理套娃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機制
心理套娃能夠引發相應心理過程的一系列機制有:
1.人形外觀――套娃本身的形狀,就已經清晰地表達了人的概念,這使得套娃能夠有非常大的創造空間。
2.嵌套――造成這種結構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套娃由大到小內里中空的設計。嵌套的概念與成長、核心方面的意象關聯度較高。
3.包容――即一個大的套娃可以同時裝著幾個比它小的套娃。此特點主要適合于兩種意象,一是包容、包含,二是并列。
4.擺放――心理套娃不同的擺放位置關系。一般來說,人們對于散亂無序的排列會感覺不適,人們會不自覺地將其進行適當的擺放。
5.圖案――套娃的物理結構仍然是處于抽象的概念水平,而圖案則是把概念具體化的一種屬性。通過圖案呈現可以使問題情境客觀化。因此,如果改變結構組合,就能有不同的投射結果。進而制定不同的咨詢方案。
6.系統
心理套娃除了其自身的一些物理上的結構和屬性之外,還包含了其所處的環境。這樣,心理套娃就會形成一個系統,即“人一心理套娃―環境”。既然這三者形成了一個互不分割的系統,那么,當人的心理狀態或心理套娃的版本發生變化時,整個系統就會隨之變換。
這幾種結構或屬性有機組合,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心理套娃,只要有一個結構或屬性發生改變,其意義就可能大相徑庭。因此,如果改變結構組合,就能夠得出各種不同的版本。
在心理咨詢中,對話能使來訪者覺察自己理解和敘述故事的方式,從而使來訪者從中獲得啟發。心理套娃的不同結構,能夠引起來訪者不同心理意象的提取,有助于來訪者相關信息的回憶和呈現;來訪者探索心理套娃的過程,實質是一個潛意識和意識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來訪者通過心理套娃把問題呈現出來的時候,同時也增加了自我認識,因此,心理套娃具有促進自我探索、呈現問題的功能以及幫助治療的功能。
國內學者對自我認同問題的關注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目前國內涉及到自我認同問題的相關圖書有542本,但關于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專著卻較為少見;自我認同的相關論文共有4000多篇,專門研究大學生自我認同的論文有425篇,分別涉及到大學生自我認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研究等方面。現將國內研究成果羅列如下。
一、對于自我認同理論的廓清
我國部分專家學者通過翻譯相關著作與文獻,把西方自我認同理論引入國內,在著作方面,有孫名之翻譯埃里克森的《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羅一靜等人翻譯的《童年與社會》、趙旭東等人翻譯吉登斯的《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等等。此外在國內的學術期刊中也陸續刊出國內學者發表的自我認同理論相關論文,其中以孫名之1984年在《湖南師院學報》上發表的《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述評》為開端。
國內部分學者對自我認同的概念論、結構論等方面進行了廓清,在心理學領域以韓曉峰、郭金山在《心理學探新》上面發表的《論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為代表,通過對自我同一性概念內涵不一的歸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應關注的幾個范疇,進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個與自我、人格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的多層次、多維度的心理學概念。本質上,它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它包括三個層面的內涵:(1)最基本的層面,即ego―ideality;(2)個人同一性;(3)社會同一性。已有的研究成果來說,主要集中于對有關自我認同理論某一側面的探索,如關于本體安全的、關于解放政治或生活政治的、關于現代消費與自我認同關系的、關于風險社會的,或是對自我認同理論的述評等等。總體來說,現行的研究較為零散、缺乏系統性,尤其是缺乏把自我認同放在現代性理論背景下的較為全面的研究。
二、關于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實證研究
國內學者對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實證調查集中在心理學領域,多采用自我同一性實證研究的奠基人瑪西亞的“同一性地位”研究方法,將個體自我同一性狀態劃分為成就型同一性、延緩型同一性、排他型同一性與彌散型同一性四類。其中,具有代表性意義的結論按時間先后順序可羅列為如下幾類。
首先,郭金山基于對吉林大學等7個地區10所大學發放的1700份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量表的調查顯示,根據年級的不同,同一性成就型大學生分布比例為6.7%15.9%、同一性延緩型大學生比例為60.0%64.7%、同一性排他型大學生比例為10.4%14.3%、同一性彌散型大學生比例為11.2%18.8%。其次,王樹青通過整群抽樣法,選取了3個地區7所高校的1131名學生進行施測,探索對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產生影響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研究發現,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建立過程中,個體因素和家庭因素協同發生作用,其中人格、因果取向與自我不一致三個個體內部特征對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狀態起基礎性作用,而親子依戀、分離個體化兩個家庭因素在同一性狀態中起中介作用。此外,還有學者就人際關系適應對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影響展開實證調查,進而指出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的越好,人際適應能力也就越好;反之,人際適應能力的增強也能促進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此外,還有部分學者就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力的關系展開實證調查,研究發現自我同一性與心理健康水平顯著相關,與情緒適應、人際適應等社會適應水平存在正相關,即同一性獲得水平高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積極的情緒適應和人際適應能力。處于不同同一性狀態的大學生也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與成就型同一性狀態顯著相關的人格變量分別為智慧、外向、善良;延緩性同一性狀態與人格變量相關度最低,這也說明此狀態下的大學生人格穩定性最差;處于排他型狀態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出傳統、保守、順從、缺乏主見等人格特征;而彌散型狀態的大學生則表現出孤僻被動、消極悲觀、拘束退縮等特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現狀調查部分,雖然各位學者在數據上有所差異,但在以下幾點上基本保持一致。首先,中國青年大學生自我同一性主要還處于延緩期,大部分大學生還未建立起自我認同感;其次,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是一個波動的過程,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不等于同一性發展的結束;再次,大學生自我同一性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密切相關。
三、關于自我認同問題的原因及對策研究
學界對引發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原因探討主要集中在社會學和教育學領域,可大致歸納為如下幾點:①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引發社會生活的全面變革,導致當代青年自我認同危機的出現具有必然性;②網絡社會的興起使得當代中國青年大學生面臨虛擬我與真實我的混淆;③當代社會泛濫的消費文化對大學生個體獨立性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個體的自戀或從眾心理;④現行教育過程中片面的教育目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對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忽視。
國內學界對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對策研究主要是從教育理念、方式、內容等方面進行策略探討,所提出的對策雖然具體表述上有所差異,但核心思想趨于統一,特別要提出的是教育承認理念對大學生自我認同教育的啟示意義尤其值得關注。
四、研究展望
國內各領域學者分別從自身學科視角出發,在自我認同問題的研究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這些成果值得我們借鑒,但由于學科視角的差異造成在對于自我認同問題的闡釋上有稍顯片面的嫌疑。未來于當代大學生自我認同問題的研究,鑒于其所涉及的學科知識較為廣泛,必須采取多學科交叉、多領域結合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力圖做到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結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互補。
參考文獻:
[1]郭金山.同一性的自我追求: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107
[2]王樹青.大學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個體因素與家庭因素[D].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27
基金項目:
(一)選題的范圍具有以下特點:
1.選題基本上是立足于對音樂素質教育的認識和實踐方面。字面上出現“素質”二字的文章就有3篇,即《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對中學生大面積音樂素質測試的思考與實踐》、《談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策略》。其它文章雖標題中未出現“素質”二字,但其內容亦是圍繞音樂教育的某一領域該如何貫徹素質教育來闡明自己的觀點。
2.以“……實踐與思考”冠名的文章居多。如《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高師專科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對中學生大面積音樂素質測試的思考與實踐》、《器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等。另外,標題中含“美”字的文章也不少,如《音樂教學審美功效研究》、《音樂教學要善于創造美》、《構筑音樂與心靈之間美的橋梁――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等。
(二)選題的意義及原則:
這些論文選題都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都是圍繞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幼兒、中小學、高師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論述。同時,選題很有新意,體現為:善于從實踐中挖掘音樂教學的基本規律;以音樂教育審美為核心,以育人為本;從心理學、教育學、美學、哲學等范疇加以研究,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凸顯了音樂教育論文的基本特點――強調論文的科學性、學術性、創造性、理論性等。
二、從論文類型上看
大多屬于問題性論文。當然,亦有綜述性論文,如《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探析》;亦有爭鳴性論文,如《關于音樂教育的幾個認識問題》;亦有調查、實踐性論文,如《器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此外,還有兼具問題性、爭鳴性論文,如《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三、從論文寫作質量上看
雖然獲獎作品數量不少,但這些獲獎作品也良莠不齊,其中相比優秀的篇目,也不乏缺陷。下面就獲獎的部分優秀論文作一些評析。
1、《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作者:馬達、陳雅先)
文章論點鮮明,作者著眼于全球人才素質的視角,著眼于教育大系統的氣候,抓住了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關鍵,提出了具有深刻實際意義的見解。而后,從三個分論點來論證中心論點的正確性。
論據具有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等特點。如,在論述第一個分論點的過程中運用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以及現代教育觀、學習觀和心理學的理論作為理論論據;在論述第二個分論點時,運用了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音樂教學大綱》中的有關規定作為理論論據;在論述第三個分論點時,運用了教育心理學、美學等有關理論作為理論論據。全文還大量運用了事實論據,這些論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值得一提的是文中論據的新穎性。如,“智力是一種適應力”,“維持型學習”變為“創造型學習”,“與其說是練習動作,不如說是練習腦,即練腦對動作的控制”,“美育還應包括自然美和社會美的教育內容”等等。
論證主要采用例證法、引證法、因果論證法、對比論證法,且常將幾種論證法交織在一起使用,以增強文章的論證效力。如,在論證“學會學習――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關鍵”這一分論點的過程中,就綜合運用了四種論證方法。同時,作者對第三分論點的論述顯得非常巧妙,即在論述第三分論點行文的第二段材料上,其論據看似游離,而在結尾一段又“班師回朝”到高師音樂教育的視角上,由此可見,前面乃后面之鋪墊。
本文是按并列式結構來構思寫作的。從一定意義上講,亦可以看作在并列式的基礎上兼具有先后邏輯式的關系(或者說承接關系)。即首先是要學習(學會自我學習),然后是鍛煉實踐能力(自我實踐能力),最后,才能更好地培養素質。
本文從選題原則上說有三個方面。一是理論方面,本文在音樂教育哲學理論方面進行探究,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改革具有指導意義。二是選題原則與作者長期從事高師音樂教學工作所具備的主觀條件之間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即與作者占有比較豐富、翔實、生動、典型的資料有一定的關聯),因而具有可行性。三是作者創造性地概括出素質教育背景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三種能力: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便于讀者理解學生應具備的三種素質:文化素質、教師素質、審美素質,因而選題還具有創新性、哲理性原則。
總之,本文具有規范性、實用性、創新性、哲理性等特點。
2、《音樂教學審美功效研究》(作者:金亞文)
本文中心論點明確,意義深刻,行文規范,構思精巧,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其“物”主要是指作者善于發展、踐行前人的理論和實踐,文章多處運用教學過程中生動典型的實例;其“理”主要是綜合運用了當代美學、心理學,尤其是教育美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僅挖掘出其在音樂教學中的審美功效,而且亦使其在文章中產生審美功效。同時,還體現在對審美功效理論的研究上。本文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將抽象的理論化為具體的事例(將理論細化),將深奧的理論化為淺顯的道理(將理論通俗化),用語恰當,娓娓動聽(將理論美化)。這就是如前所說的在文章中產生審美功效,令人信服。
3、《談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策略》(作者:馬勝利)
⑴從論述的外觀上看,本文體現了章法的合理性。如開頭第一自然段便拋出了中心論點:“素質教育的本質,在教學過程中的內部,而不在其外部。” 接著,在第二自然段對什么是人的素質下了一個較為科學的定義,從自然和科學的角度,從影響人的行為、意識、品格等方面揭示人的素質特征,進而闡明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隨后,作者圍繞它共談了音樂教學體現素質教育的五個策略,即五個分論點:一是體現在教學審美上;二是體現在多角色多維度等因素上;三是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四是體現在教學形式上;五是體現在教學時空上。同時,在論述上結合運用了例證法、引證法、反駁論證法、因果論證法等進行論證,使論證嚴密而靈活。
⑵從論述的內核上看,本文彰顯了內容的科學性。如其中運用了教育家奧蘇泊爾的研究發現來支撐分論點三,并以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和綜合擬定教學目標的建設為論據,對分論點三進一步展開論證,如此滲透了許多音樂教育學的理論,亦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另,文章中尚有用詞不妥,如“挑撥”一詞應改為“激發”,因“挑撥”一詞的色彩是貶義,用在這不妥,用中性詞“激發”更貼切。(見《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頁第4行)
此外,其它相對一般的一等獎文章中還存在寫作上的基本問題:⒈論點上的問題。如《器樂教學的實驗與研究》(作者:孫智玲)一文,稍加結合我國國情和音樂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思考,便會讓人覺得有些言過其實。⒉論據、論證上的問題。如《加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認知教育》(作者:馮效剛、周曉梅)一文,文章論據多且雜,未能很好地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其實,這一課題的寫作應該圍繞兩個方面來進行:第一,為什么要加強認知教育,即把認知教育的重要作用講清楚;第二,提出怎樣在音樂欣賞教學實踐中加強認知教育,擺出一、二、三等具體做法即可。這樣,文章脈絡會更清楚,材料更集中,對中心論點也更能發揮有力的支撐作用。寫音樂教育類的文章,占據材料固然重要,但怎么去提煉有用的材料則更為重要。⒊文章表述上的問題。如《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作者:許卓婭)一文存在的問題有:⑴用語不夠簡練,有多余的文字雜糅其中;(見第5頁)⑵用語不夠具體,如第6頁的第3行中的“形式上”,這里的“形式”指的是旋律的形式、節奏形式,還是演唱形式?作者沒有指明;⑶有些地方論述過于抽象,如第5頁的兒童“可感性”,應該舉例說明哪些是具有可感性特征的作品。
結語
綜上評析,筆者認為,在這些獲一等獎的音樂教育論文中,水平好的皆具備以下特點:
⒈在選題上下工夫,尤其要考慮選題是否對音樂教育實踐有指導意義。倘若只想在音樂教育這塊藝術園里擺弄花草,則難以寫出好文章。
⒉善于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如馬達、金亞文、馬勝利等人的文中處處滲透了教育哲學、教育美學、教育心理學等學問,豐富了對音樂教育學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這亦是他們的成功之處。
⒊準確把握論文所要闡明的中心論點,分析獨到,有創見,能挖掘出問題所蘊涵的哲理。
⒋力求發散性思維與邏輯思辯能力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