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4 13:10: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所謂國民性,指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總體表現出的品性,即一個國家國民最普遍表現出的人格類型,是對一國具有代表性的人的特征的概括,故針對正常人格而言。這種品性,既源于種族特征的不同,也可來自后天遭遇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各個國家中不同的國民性。國民性與典型人格類型不同,其分析不需太多田野調查實踐與復雜數據,具有普遍概括性和籠統性,故較易實行。
對國民性問題的研究在西方二戰時期曾一度興起。由于全球化的影響以及西方文化的滲入,現代中國的國民性已變得較為混雜難以表述,甚至某些已與中國古人的文化精神相背道而馳,西學的傳入與過度應用更使現代中國國民性格不具有了中國本土的代表性。本文僅從中國古代儒學角度對中國人的傳統國民性進行分析探討,從信仰體制、道德準則和人格培養三方面將國民性概括為忠君愛國、仁義至上和中庸之道。
一、信仰體制:忠孝統一
從信仰體制上看,中國古代社會中主要以信仰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作為全民性的國家宗教。其宗法觀念與天人合一觀念從信仰層面進入到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對國民性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
中國人普遍重視家族觀念,祖先意識強烈。所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不僅體現在中國人祭祖的隆重儀式上,更表現在中國人“以孝治天下”的觀念上,這早在先帝舜時期就有了很好的體現。
中國十分重孝,一家中若是出現孝子,則會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與贊揚。漢朝時期的選官制度就以“孝”作為最基本的選拔標準,由眾人推舉,稱“舉孝廉”。中國儒家傳統“十三經”中就有一部十分重要的經典――《孝經》,是關于孝的理論的集大成者。
在中國人家族傳統中,是以父權至上的宗法制,一般重大事情都需要向父親請教過問,包括婚姻問題,大多是父母包辦,即使是自己的意愿也需事先請示父母,征得同意方可進行,否則就會有被社會指為不孝而被邊緣化的危險。
中國人如此重“孝”,包括統治者也宣揚孝道,以孝治天下,以得到支持與維護。中國人認為,以孝為先,有了孝,人民自然會歸順于君主,孝是忠孝仁愛信義等基本道德的根本所在?!捌錇槿艘残⒌埽梅干险?,鮮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也?!薄墩撜Z》中的此言正是體現了“孝”的一系列好處,孝子極少有犯上作亂背叛君主的想法。由此可見“孝”是忠君愛國思想的前提。這正是中國古代社會忠孝二者相統一的觀念,也是國民性之一大特點。
二、道德準則:仁義之上
前面討論的中國人所重視的忠孝觀念,但這種忠孝觀念是以仁義的道德準則為前提的。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就曾說過,忠孝都要“以義為先”。不符君子道義的事萬萬不可做,而這道義的前提就是符合“仁”。
“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仁”的實現是孔子認為最理想的社會狀態?!叭省笔亲钪匾钠犯瘢f事都應符合“仁”復歸于“仁”?!傲x”則由“仁”衍生而來。所謂仁義禮智信都是以“仁”為根本的。孔子主張回歸“仁”的道路是“克己復禮”,通過嚴格要求自己回到禮的道路上來。西周時期即已制定形成的周禮是與封建等級制度相應的。“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比寮抑鲝堃远Y治天下,這其中就要以統治者實行“仁政”作為基礎。實行仁政,人民就會溫順并且厚道,像先帝堯舜時期就是如此。
且君子也應以仁為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比寮抑鲝堄兄局恳幌б磺写鷥r捍衛仁義道德理念??鬃诱J為,“恭而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這樣即可實現仁。仁不僅應作為社會的基本原則和統治者的根本統治手段,更是作為了百姓庶人一切道德準則的基礎。
孔子還認為,“剛毅木訥,近仁?!边@可謂是對接近仁的狀態的外在表現的較為細致的描述了,也正是中國人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中國人普遍具有老實內斂,逢人不愛張揚,遇事不愛爭搶的特征,卻給人一種溫和敦厚的親近感。古代社會中的中國人中更是普遍具有“仁”的特性。辜鴻銘先生認為中國人精神的最大特點就是溫良,這主要是儒家文化影響的結果,這也是“仁”在國民性格中的一大體現。
三、人格培養:中庸之道
中國古代社會中對人才的培養,不似西方教育那般重視專業技能培養,而是更重形而上的氣節與道德觀念的樹立。中國古代社會中儒家思想幾乎是持續占據主導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對“君子”的推崇也成為中國社會中普遍的人格完善標準。
所謂君子,可用“中庸”來概括。“君子不器”,君子尚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經過歷史發展逐漸成為一種民族氣節,體現在忠君愛國的觀念中。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可見中庸的品質在中國人中具有神圣性,是一切美好品質的概括,并形成一種價值趨向體現在中國人的國民性中。用孟子的話概括,這是一種“浩然正氣”。
中國古代注重對人才的培養,不僅體現在后來的教育中,也體現在在童蒙教育。所謂童蒙教育,指中國古代7~12歲的教育,即灑掃應對等基本禮儀和倫理道德的學習。其作用不可忽視,是為后期儒家系統教育、為日后學習君子之道打下深厚基礎,是中國古代社會人格氣質初步奠定形成中的重要一環。
中庸之道同樣表現在禮上。儒家主張以禮治天下,禮節是人與人之間交往乃至統治者治國平天下的核心原則。它處處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中和色彩,建立在天人合一觀念基礎上,體現了中國人高尚的修養,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種外在表現。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古代儒家思想主導的中國古代社會中,在文化與人格理論的視角下所探見的中國人國民性具有忠孝統一、仁義至上、中庸之道三者合一的特性,不僅體現在傳統的等級宗法性制度中,更體現在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普遍文化群體中。中國人特有的文化與品格特征,區別于西方,自古以來就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包括政治思想、社會制度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如今我們更應弘揚這種文化特性,弘揚中庸之道,選擇傳統并適合我們國民性的東西,而不是盲目學習西方的科技、制度,這有中體西用,才能使中國人得以重新閃耀于世界之林。
參考文獻:
[1]林耀華.民族學通論.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2]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時代的發展,世界各國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吸收,當今已成為多元文化的時代,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多元文化中。多元文化是與單一文化相對而言的,指在某一區域或階層中同時有多種文化存在,這些文化相互獨立同時又有著聯系。在我國英語教學中融入母語文化的教學,對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還能有效地促進母語文化與英語之間的雙向交流。然而,目前我國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缺失問題嚴重,迫切需要改變這種局面。
一、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迷失及具體表現
(一)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迷失
目前,人們已經意識到學習文化與學習語言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所以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對英美文化進行學習。人們也不再爭論在學習英語時是否需要學習英語文化,而是討論如何學習英語文化、教師應該怎樣教。然而,近年來,西方文化在我國非常盛行,尤其是在校園中。學生們已經開始適應吃快餐的生活,過西方的節日,喜歡說唱音樂。學生作為年輕人,對西洋事物感興趣并沒錯,這也是因為他們學習英語時接觸到了西方文化。然而,如果讓學生使用英語來對本民族的文化進行介紹時,他們卻啞口無言。我國之所以要對廣大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國與國際之間進行更好的交流,一方面能夠學習世界先進的生產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還可以使用英語這門世界語言將我國的傳統文化以及民族風俗推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所以,英語教學是為了雙向交流。然而,當前許多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英語文化時,能夠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能用英文侃侃而談,但是當外國人對我國文化感興趣時,他們卻無法表達本國文化,這不僅讓外國朋友感到非常吃驚,同時也讓國人感到擔憂。英語教學本要進行跨國交流、雙向文化交流,但是當前的情況卻是單向交流,這也表明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存在問題――在英語教學中,對目的語文化的關注較多,而忽視了母語文化。
(二)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具體表現
1.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的孤立
在學習英語時,語言知識往往會發生遷移,發生正遷移時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而如果發生負遷移,則會阻礙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在學習英語前,我國的學生基本上都能夠使用母語進行交流。所以,英語交際能力的獲得必然受到母語交際能力的影響。而人類交際的手段都是相同的,所以良好的母語交際能力能夠促進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英語知識發生正遷移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往往沒有關注這種正遷移的作用,而把重點放在了英語與漢語交際模式的差異上,在此進行研究必定會產生負遷移,導致母語正遷移的影響效果逐漸喪失。即便是英語與漢語文化相異,但是其中也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從一些俗語中就能看出來這些共性,如:“花錢如流水”英語為“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血濃于水”英語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英語與漢語之間還是有較多相似地方的,可以此為突破點,打破英語與漢語之間缺乏往來的現象,把中國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中,避免中國文化受到孤立。
2.跨文化交流的片面理解
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教材中的內容有限、教學方法需要改變等問題,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學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產生崇洋思想,日益嚴重。與英語文化受到的特殊待遇不同,在英語課堂中,漢語文化卻受到冷落,沒有獲得與英語文化平等的地位。所以,學生在生活中往往談論著國外的文化,而對我國自身的文化卻了解不多。如果說我們之前在國際交流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交流障礙是由于對西方文化的不了解,但是如今當我們在英語教育中大量融入西方文化后,中國文化的含量幾乎空白。在國際交流中,這種負面的影響作用更為嚴重。前國家副主席曾經對我國英語教學中的漢語文化缺失感到痛心,他說我們的學生無法用英語表達一個“早飯吃了什么的”簡單問題,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不知道用英語如何表達“包子”“油條”“稀飯”等。而當外國人想要詢問儒教文化時,我們的學生卻是空有滿腹經綸,但就是不能正確表達,有時候甚至都不知道孔子的英文譯名。如此簡單的問題都無法回答,那么,弘揚中國文化、推廣中國文化的任務就更無從談起。所以,中國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缺失的現象必須引起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改變外語教育的錯誤觀念,要堅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目前,比較可喜的是廣大英語教師以及英語教育工作者已經意識到中國文化缺失的問題,并且都積極尋找對策,開始著手解決該問題。
二、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的意義
(一)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保障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文化的傳播需要借助語言的力量,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正是由于這種不可分割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加強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在教學中,對比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之間的相似點和差異點能夠加深對二者共性的認識,這也利于英語學習。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將英語的語言基本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并非通過英語學習重新對漢語文化進行認識。學習英語的學生基本上已經對漢語的文化有所了解,所以在學習英語時,通過英語對各種文化進行的理解都是以漢語文化的理解為基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可借助自身對漢語以及漢語文化的理解,促進對英語的理解;可增加英語學習中的正遷移,降低負遷移,提升英語交際能力。所以,在英語學習中融入母語文化,也是英語語言學的需要。
(二)培養國際文化交流能力的需要
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種錯誤觀點,認為只要能夠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了解英語文化環境,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就具備了國際交流能力,就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在改革開放之后的這些年來,英語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巨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無意識地接受了西方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尤其是青少年學生,追捧先進科技,熱衷西方文化,甚至產生了西方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卻對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沒有任何興趣。國際交流是雙向的交流,是文化的互相傳遞。交流的雙方都應該對彼此的文化和風俗有所了解,充分尊重對方的文化,在這樣的基礎上,跨文化交流才能夠正常進行。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英語教學中一直非常注重和培養的,然而在教學中,如果僅僅重視了英語文化的教育而忽視了母語文化,那么在跨文化交流當中只能進行單向交流,而這種交流也并非真正的雙向跨文化交流。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在強調英語文化學習的同時,也要融入漢語文化。另外,在英語學習中加入漢語文化的學習,學生們對母語文化的了解加深,也能夠與西方文化形成對比,發現其中的差異,無意間就提升了跨文化交流意識,促進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如果在英語語言學習中只關注到了西方文化的輸入,忽視了中國文化的學習,會造成學生在使用英語時不能夠表達出中國文化,或者表達效果較差,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就會處于被動的地位。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加入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平等、互利的跨國文化交流的要求。
(三)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傳播的要求
學英語不僅要學習如何使用英語,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風俗,同時也要學會用英語將我國的文化傳播到國外,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要求,不僅在于在跨國交流中能夠雙向交流,更在于能夠將我國的優秀文化向世界進行傳播。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把西方文化學習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嘗試使用英語表達我國的燦爛文化,將我國文化傳播出去。然而長期以來,西方文化在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英語學習者在表達西方文化時比較流暢,而表達中國文化時,一方面是對中國文化了解不多,一方面就是了解中國文化但不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所以向外推廣中國文化也就更加困難。正是由于這種情況,所以必須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滲透中國文化,加強對本國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文化自我意識,避免學生在學習西方文化之后產生崇洋的思想。同時,廣大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學習中要注重培養使用英語表達我國文化的能力,做到用熟練的英語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國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如果我們國人都不能夠用英語向世界展現我國的文化,又怎能讓世界來了解我國文化?
三、英語教學中輸入中國文化的措施
(一)在教材中融入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
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流一直以來都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英語教材對英語學習者具有引導作用,也是英語學習者的重要學習依據。但是,英語教材內容的設計長期以來只關注到了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介紹,教材中幾乎沒有對中國文化進行引薦的內容。當前的英語教材當中,所有的課文幾乎都是圍繞著英語國家文化而展開的,只有極少部分的文章會略微提及中國文化,造成教學中缺少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課程內容,而此方面的英文資料又比較欠缺。長此以往,英語學習者對如何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接觸得較少,這就造成了無法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現象。所以,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改變英語教學單一性以及片面性的局面,讓英語教材中能夠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和平等性。英語教材中要增加更多的關于中國文化的內容,要涉及多個方面,如文學、藝術、歷史等,將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具備中國特色的文化融入教材中,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的譯本獲得,也可以通過中國文化的相關英語文章獲得。這樣,通過英語教材中中國文化的加入,將傳授文化知識與語言技能的學習統一在一起,讓學生掌握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所以在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就必須發揮教師的作用。英語教師一方面承擔著英語教學的任務,另一方面身上還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責任。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對自身母語文化的了解,使用英語來傳承中國文化。這就要求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不斷學習中國文化,培養跨文化交流意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兩點作用:一是在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引導作用很明顯。教師向學生介紹英語語言文化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還必須要將中國文化推薦給學生,引導學生發現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既要領會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時還要學會如何使用英語正確地表達中國文化。教師要將漢語文化的英語表達方式展示出來,充分發揮漢語的正遷移作用。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外學習的引導,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等多種途徑自主學習如何使用英語來表達中國文化。教師在向學生推薦優秀英文文學作品的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多閱讀中國優秀文學作品的英譯版,這樣學才能了解兩種語言文化之間的區別,同時也能夠提升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培養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識。另外,雜志、報紙、電影等多種媒體都是學生學習中國文化英語表達方式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對中國文化表達方式的學習中。
四、結語
我國進行英語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英語能夠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時弘揚我國文化。但在當今的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缺失的問題非常嚴重,英語學習者往往能夠使用英語表達英語語言文化,但是卻無法表達出中國文化,這不利于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必須在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教會學生學會使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同時還促進了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也實現了英語教學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逄晶,付建軍.英語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 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 彭小紅,車艷.英語教學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J].懷化學院學報,2007(9).
[5] 沈春蕾.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要素研究[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4).
[6] 王紅成.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試驗研究――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為例[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3(12).
[7] 王紅成.元認知策略指導下的寫作教學試驗研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3).
[8] 楊倩.跨文化交際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及對策[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8(6).
一、引言
中國文化失語癥,最初是醫學術語,指由受傷或疾病引起的大腦損傷而導致思想表達能力、口語及書面語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紀90年代文學評論家們開始批判西方文學思想的入侵,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流失,因此出現了”中國文學失語癥“.
患上了”失語癥”的人在跨文化交際中似乎己經找不到表達中國本土文化的語言了.這不能不說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失敗。剩下的問題就是大家齊心協力尋找良方克服這一癥結。以下從了解現狀入手,進而對其原因進行分析,最后對策略提出個人見解,以期有助于提高學生用英語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并有力的保障中國文化在對外交流過程中的主體性。
二、”中國文化失語癥”現狀
最早提出失語癥這一概念是在文化研究領域,這一病癥的癥狀是:在與西方同行交流時,提不出自己獨特的觀點,發不出自己獨到的話語聲音,其言說的方式、內容和用以言說的術語都是西方的.而本土語言的聲音逐漸微弱甚至被遺棄。我們不難發現類似的失語現象也同樣存在于英語教學所倡導的跨文化交際中。并因此造成交際中的事倍功半甚至是適得其反的交際失敗.尤其在需要用英語對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文化進行輸出時,其癥狀愈發突出。例如:一些人說起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的來龍去脈或風情習俗時可以侃侃而談,滔滔不絕。但當西方朋友問起我們的端午節源于何,粽子為何物時,我們卻一臉啞然,無言以對。
也許你會說以上只是個例,或者只是英語初學者犯的毛病。但以下數據應該足以說明失語癥的普遍性:清華大學的張為民、朱紅梅以答卷和訪談形式對126名該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進行了使用英語表達中國特色文化話題的能力測試,內容包括中國事物、民俗以及歷史名勝古跡等。結果表明:大多數受測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語表達我們的民族文化,對于列出的中國特色話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受測者不能給出恰當的英語表達,而且在可以接受的表達中還有較大部分歸為解釋性意譯。中國文化在大學英語教育中受到了明顯的忽視。
再舉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例子,相信絕大多數的口語教師都會有這種體會:課堂上一到了老師布置自由討論時間,活躍的課堂就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了。因為他們總覺得找不到討論的話題。即使老師指定一個話題,交談也是舉步維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呢?因為我們是中國人,生活在中國,我們接觸的每一樣東西每一件事情都是很中國化的。而我們書本上學的只是西方文化,所以即便給出一個很簡單的話題,用英語鞭打出來也變得不簡單了。比如說,叫個學生簡要概述《三國演義》、或《紅樓夢》的大意,且不說其內容,就對這兩部巨著的題目的表述就會冒出很多西式的版本來。比如說:《紅樓夢》中的”樓”,’building’太現代,’apartment’太洋氣,唯有,’mansion’既古典又中國?!度龂萘x》中的“演義”,’story.太情感,’performance’太休閑,只有,’romance.才能恰當的演繹出它的傳奇色彩.而這些就是我們的中國文化,要恰當的表達這些內容,首先要對這兩部作品的內容、歷史、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然后才能得心應手的介紹中國文化,對比中西文化,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
三、原因分析
外語教學的現狀如同普通學校外語教學一樣,基本上以應試教育為主?由于應試教育是圍繞考試展開教學活動的,注重強化訓練式教學,因此,分數便成為衡量學生外語水平的標準,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應試技巧,學生忙于應付考試,導致了教學目標滯后?觀念片面?這個理念限制了教學手段,使以提高素質為目標的外語教學受限于應試教育?學生的應試能力提高了,可表現出來的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卻低得令人吃驚,這是由于不懂得語言使用中的差異而造成了語用失誤?語言使用的不得體,是跨文化差異造成的?不了解文化差異出現文化錯誤比語言錯誤更為嚴重,因為語言錯誤僅是表層結構的錯誤,最多會被人認為英語說得不好,而文化錯誤意味著交際出現障礙?
由此可見,學生學習外語的瓶頸不是由于語言知識掌握不足,而在于不熟悉目的語國家人民的思維模式以及社會文化背景?有些學生有很好的語音?語調?詞匯?句法,但就是沒有學會英文思維模式,典型的漢語思維,直接翻譯,不符合英語語言習慣,導致中式英語(Chinglish),影響交流的正常進行?語言學家Brown先生指出,學習一門外國語必須要在某種程度上了解其文化,盡管實際上你從未踏上過目的語國家的領土?
四、對策
外語教學是為了民族與民族間的雙向交流服務,而決不是屏棄一種文化而吸取另一種文化,更不應該排除本民族文化而去接受另一種文化。外語教學中如果忽略了本民族文化的教學,實際上就喪失了理解目的語文化基礎,同時會造成民族自卑心理,導致不能以平和的心態與對方交際,造成文化交際的心理障礙,阻礙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發展。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為何失語,既己失語,我們就應該努力尋找對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語言學習絕大部分都是在教學中完成的,教學中教師、教材、學生是三個必要的因素。顯然,學生的失語癥與教師、教材有著必然的聯系。以下從教材的編寫與課程設計、外語教育工作者方面尋找對策。
第一、教材編寫與課程設計
鑒于中華傳統文化對自身民族未來命運的重要性,尤其是面對洶涌的西方文化的涌入國人一味盲從。我認為必須在大學階段繼續重視中國文化教育,而在大學教育中有效的中國文化教育方式應該是,在頗受學生重視的大學英語中加入中國文化內容,這樣的話中西文化的對話與交流就有了共同的平臺,使學生在對比中更深刻的了解和運用文化知識。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教材作為教學的輔助。還可開設一些中華文化課程,文化與社會、文化與教育,中西文化比較等課程,必修與選修相結合,文化內容與文化表達并駕齊驅,還可試行雙文化的辦學模式,努力開拓和創造雙向文化互補的視野。
在我國2000年4月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對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出了更明確更詳細的要求:’.英語專業高年級的學生要熟悉中國文化傳統,具有弘揚中國文化傳統的能力”。2003年下發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也強調:”基礎英語教育階段的任務要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異”。教材的編寫必須要為教育目標服務,補充所用教材里中華文化內容的空白。對于純語言以及目的語文化的比例做出適當的調整,也可在翻譯教材中,增加中華文化內容所占的比例。
第二、提高外語工作者的文化素養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文學遺產,是珍貴的民族文化精品。學科內容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教學難度極大。然而,在教授這門課時,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乃至教學模式基本還是因襲傳統。課堂上,教師憑借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唱著“獨角戲”,從文學史到作品選,從思想內容到藝術特色,滔滔不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久而生厭。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學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當下,涵蓋了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的國學復興熱再次興起,對文學遺產中思想底蘊的發掘和繼承使學生有了學習古代文學的濃厚興趣。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古代文學情結”,調動其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并使之產生持久的動力,是我們應該積極探索的。我在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工作的幾年間,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注重學生對作品的誦讀,培養其對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學期開始,我都規定一些閱讀和背誦的篇目,認真地抽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將其作為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內容之一。誦讀,可以加深對文學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進而較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內涵。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它可以將學生“帶回”千百年前,讓他們的現代生活、情感與理念與古人的生活、情感與理念相融合,與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體驗產生共鳴,進而獲得美的享受。如講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通過誦讀,體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涼氣氛,體味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讓學生對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有深刻的感悟。誦讀,可以充分體悟詩歌的語言美。優秀的文學作品都蘊含美的情感,通過朗讀活動,可以使之滲透于學生的心靈。吟詠朗讀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諦,還可以使人在不經意之間對朗讀時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對學生來說,言語內容美與形式美對他們的思維活動的影響是不容易被察覺的,但卻是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強大力量。因而,在讓學生感知言語內容美與體悟言語形式美的過程中,要盡力誘發其審美情感,提高其朗讀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誦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適應生活的能力,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豐富他們多彩的生活。
二、以創造性的解讀,培養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文本解讀是一種創造性的過程,一個審美的過程。好的解讀,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能使其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逐漸養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如講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欣賞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讓學生討論:蘇軾的這首詞千百年后為什么還會令我們感動不已?是表達了蘇軾思想的苦悶,還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現了蘇軾對人間生活的熱愛?通過討論,學生明白,這些說法自有其道理,但僅僅這樣理解顯然是不夠的。它的動人之處在于,一是揭示了人類的一種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絕對的,我們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無缺,只能在絕對的缺陷中尋求相對的完滿;二是蘇軾以博大的胸懷對人們發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互相關懷和撫慰。因此,蘇軾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終撥動著人們的心弦。這樣的解讀,詮釋了作品的內在價值,拉近了古代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共鳴,取得了育化心靈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梢哉f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解讀過程中,啟發學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學的文化背景中去,觸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脈搏,使學生初步掌握從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鑒賞詩文,同時引發學生對文化現象的思索。這是非常重要的。講陶淵明,我告訴學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進步,這種文化現象幾乎已經消失,但作為一種人格,后人對陶淵明又非常推崇;作為一種觀念,它還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現代人,你將怎樣看待陶淵明的隱逸呢?有的學生認為,陶淵明拋棄做官而歸隱田園,表明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價值取向,這種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則認為,陶淵明的這種隱逸人格不值得歌頌,這種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們面對黑暗和邪惡都不聞不問、裝聾作啞的話,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是什么樣子呢?還有的說,陶淵明在歸隱中心靈得到了安頓,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這對與我們現代人來說,應該有所啟示。假日之際,人們總想離開城市的喧囂,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讓浮躁的心靈得到凈化,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卻越來越糟糕。盡管觀點不一,但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闡釋、作家的評析與現代生活聯系在一起,拉近了學生與古人的距離,提高了他們的鑒賞水平。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鑒于此,我開始嘗試進行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改變以課本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以強硬灌輸為手段的傳統教學模式,借鑒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辯論法。經常拿出一些在歷史上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們自己討論。在正式討論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預備工作:事先布置好討論的題目,讓他們圍繞自己的觀點去查資料,并選出各自的代表發言人,非常類似于現在的辯論賽;我也要盡可能多收集資料,猜測學生會運用哪些論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并模擬他們爭論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調解和補充。每學期我搞兩三次這樣的討論。如在講“先秦文學”中諸子思想時,涉及一個非常復雜的“人性”問題,孟子主張“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師荀子則認為“人性惡”。討論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多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有理有據。事后學生自己說,這次討論逼著他們看了很多理論書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辯能力。
比較法。古代文學中很多問題可以說至今尚無定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諸家之說介紹給學生,并組織他們對多種答案及多種思路進行比較選擇,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例如,學習王維的山水詩,要求學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時期有關知識分子對山水的關注的資料,從比較分析中鑒賞王維對中國山水詩的貢獻。又如在講到“楚漢之爭”這段歷史時,我要求大家對導致這場戰爭的兩個主要人物——劉邦和項羽進行詳細比較,劉邦作為一個無賴何以奪得天下,項羽既然是一個英雄為何卻走向末路?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來總結兩人的得與失,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了這段歷史。還可以通過古典文學的現代改編問題,思考古代文學的經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據古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像《別亦難》、《新鴛鴦蝴蝶夢》、《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課堂上欣賞,讓學生去尋找原文,從而思考古典文學歷久彌新的原因,激發他們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
四、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傳統的教學模式,但長此以往,教學難免單調,因此,有必要通過一些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調節。在種種探索性改革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無疑是實施起來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音響媒體方面,可以運用便于攜帶的mp3加小音箱。課堂上通過欣賞相關的音樂,加強學生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如在講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詞時,先讓學生欣賞鄧麗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們帶進一個哀傷、凄涼的意境,然后對作品進行解讀,從而使他們對這首詞表現的李煜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在講解《史記·項羽本紀》時,可以讓學生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學生對楚漢戰爭的形勢、人物個性有更直觀、豐富的了解。
聲像媒體方面,包括對電視、dvd、電腦、投影儀等的運用。如在講授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古典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更加引人入勝。
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于古典文學教學中,不但節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而且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深度,給教和學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在課件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料,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學術研究動態等,并突出教學重點。尤其是在詩詞教學中,將講讀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樂、畫面、朗讀、前人的評論等,教師再加上一些疏通與點撥,便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古代文學永遠不會像今日的某些時尚潮流一樣紅極一時,但也不會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樣成為“明日黃花”。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真正引導學生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殿堂,使他們體味到古典文學的永恒馨香,將是對學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幫助,而不僅僅是滿足于學生對局部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也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的人際交往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情感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與質量。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并刺激學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運用適當的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形成優良的情感,促使學生自覺接受教育。哪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深入學生創設情感
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比信息交流更快更強烈。由于教師的心理狀態、情感因素對課堂情緒有直接的影響,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深入學生之中,全面了解學生心態。根據情感的遷移、擴散和感染的特性,在實施情感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以自身的職業道德、人格魅力、教學藝術來感化學生。其次要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到有的放矢。只有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而課堂情緒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課堂情緒它反映出課堂教學情境跟學生心理間的關系教育論文,課堂情緒表現有多種,比如:積極、沉悶、消極等等。因此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現實情況來創設相應的情景,進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接受知識,同時學生們產生一種愉快的心情。作為科任老師,應該經常參加所任課班級的班會、集體活動等。如學生得病了,應抽時間其他同學一道去醫院看望。“愛是心靈的呼喚”,用愛心去打動每一個學生,他們就會對老師”親”,就會喜歡你教的課程,這樣就為情感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適時鼓勵激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性教育。對學生適時的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是使激發學生情感的關鍵性措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獲得成功時,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并將價值進一步觀念化,進而轉化為獲得進一步成功的動力。相反學生在遭遇失敗時,幫助學生尋求失敗的原因,并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體驗到溫暖,認識自己的不足,吸取失敗的教訓,進一步激勵學生的情感,爭取獲得更大的成功。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更應該進行適當的鼓勵性教育。在情感教學中,尊重學生、信任學生、適時鼓勵是增強師生情感的橋梁,是激發學生情感的基礎。 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藝術,引導學生體驗積極的情感,促使學生“好學”、 “樂學”。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對學生有一顆愛心,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學生從心理上接納你,在行動上接近你教育論文,從思想上樂于接受你的教誨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尤其是對待后進生更要給予溫暖,給予理解,給予尊重,給予幫助。
三、情理兼顧培養情感
“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科學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情感。滲透德育應做到有理、有據,以理育情。例如,在化學教學中,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融化學原理和規律于工農業生產和社會生活中,一方面讓學生了解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用具體生動的事例向學生闡述,中國化學工業獲得的巨大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以此激發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去感人、育情,“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流、溝通和探索的機會。例如,在化學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動手實驗的機會,在討論和辯論時,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使他們思維發展。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以富有情感、生動形象的語言,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語言要飽含對學生的引導,凝聚對學生的期望。如經常用“你能用幾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誰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請你來試試,好嗎”之類的語言,引導、激勵學生積極思維,及時給予肯定性評價??傊?,要用真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以積極情感投入到學習實踐活動中去。
四、梯度教育探索情感
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敗在學生的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梯度教育。首先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的差異,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層次(班級),有梯度的進行課程教學教育論文,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就是所謂的分層教學。其次,教師要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譬如,教師在組織教學測驗或考試時,要精心設計有梯度的試題,讓學生從考試結果中有所收獲和提高,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學生一旦經過努力,對自己困惑不解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就會極大激發學生的內部情感動力。進而產生對科學的熱愛和對真理的追求之情感。 再次,教學方法應有梯度。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教師應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和不斷創新,達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樂,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實現再創造的愉快活動過程。
參考文獻
《課堂教學技能知與行》孔凡哲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6
通過富有藝術情趣的問題的創設,將教學內容用巧妙的過渡串聯起來,以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轉換和課堂整體結構安排的天衣無縫。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運用了一系列富有藝術情趣的設問語言,把學生安然地從一個波峰送到另一個波峰上去時,一堂課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一)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同時思考:
1.小壁虎去向誰借尾巴了?結果怎樣?
2.再讀想一想,為什么他們都不能把尾巴借給小壁虎,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
師過渡:除了你們剛才說的原因外,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時不禮貌,所以他們不借,是不是呀?(學生:不是)他借尾巴時是怎么說的?找出那幾句話來讀一讀,從哪里看出他有禮貌?(指導朗讀小壁虎說的話,通過“稱呼:您、姐姐、伯伯、阿姨,商量:行嗎?”體會)
3.出示小動物們說的話,指導朗讀。要讀出動物們有禮貌、無奈的語氣,速度要慢一些。(先自由讀,然后同桌互讀、再指名讀、分組讀。)
師過度:老師發現小壁虎除了有禮貌,還有一個優點很值得我們學習,你們有沒有發現?
4.出示: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邊……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樹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通過“爬呀爬”引導學生感悟發現小壁虎遇到困難不灰心,不放棄。)
(發現課堂紀律不太好。師過渡:小壁虎有這么多的優點,我發現我們班的小朋友,也有很多優點,你們看(指一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這位同學上課多認真,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誰會比他坐得更端正。)
師過渡:同學們和小壁虎一樣棒。那你們看小壁虎從小魚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沒有借到尾巴,因為小動物們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處。借不到尾巴,多傷心??!那你們幫小壁虎想想辦法,他該怎么辦呢?假如小壁虎還不放棄繼續向其它動物借尾巴,它會來到什么地方,向誰借,怎樣借,能借到嗎?
5.模仿說話。
模仿課文說一段話,(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他看見——。小壁虎說:“——,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說:“不行啊,我要用尾巴————?!保ü膭顚W生用上“——來——去”說話)
師:盡管小壁虎說話那么有禮貌,又那么不怕困難,不放棄,但由于別的動物的尾巴都有用,他還是沒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小壁虎心里很難過,這時候它想起了誰?(生:媽媽)。可我聽說,小壁虎見到媽媽后,發生一件讓他特別高興的事,什么事呢?
(二)學習第7自然段。(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1.指名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高興地叫起來,應當怎樣讀?誰能試一試?
2.拓展:假如小壁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魚姐姐、老牛伯伯和燕子阿姨,他會怎么說?小魚、老牛、燕子又會怎么說?)
二、提示性過渡
閱讀課文從形式到內容,在涉及的事物或現象之間,都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有目的地提示課文的某一方面,啟發學生作“由此及彼”、“以因求果”、“舉一反三”地聯想,從而在揭示“來龍去脈”的過程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使教學從一個環節到另一個環節,自然勾連,上下貫通。在聽一位老師教學《田忌賽馬》一課時,他在課堂上突然提出:“假如第二次比賽中,田忌按孫臏的方法去做,但結果不是勝利,而是失敗了,這可能是什么原因?”這一問題的提出,要求學生聯系課文去變更思路,由結果去設想原因。經過思考,不少學生認為:很可能是田忌以下等馬與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后,齊威王發現了秘密,隨即采取了對策,用自己的下等馬對孫臏的上等馬,先輸一場,再用自己的中等馬對孫臏的中等馬,再勝一場。這樣,齊威王最終還是以二比一獲勝。這時,我又進一步追問:“難道孫臏沒有考慮這種可能性嗎?孫臏的勝利是不是偶然取得的?”至此,學生已豁然開朗,十分肯定地說:“孫臏斷定齊威王不會這樣做,因為他看到的齊威王已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趾高氣揚,忘乎所以,他認定戰勝田忌不費吹灰之力,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提防的。”師再問:“你從哪里看出齊威王的驕傲自大?”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孫臏、齊威王的不同心態,更深地了解了人物的內心,感悟了課文中心思想,培養了思維能力。
三、懸念式過渡
學生高效率的學習,需要有下個良好的思維環境和心理態勢。懸念過渡,就是以激發求知欲,發展學生思維為目標的過渡方法。它利用學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過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對知識的關切和渴望心情,達到與教師心理同步,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著名特級教師王燕驊在教學《五彩池》這篇課文時,在學生深讀課文之后,給學生一個“空白”:四川省藏龍山上的五彩池十分奇異,這一點通過學家已經體會到了,可《五彩池》這篇課文的寫法也有“奇異”之處,使孩子們感到“可真新鮮”。于是,教師留下的這一懸念,激起了學生進一步深究課文的興趣。
中國的教育現象從原始社會的產生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隨著教育現象的紛繁復雜化,教育系統自身也在不斷自我發展。到當代為止,教育的各種測量及實驗技術的不斷完善使教育科學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行動研究、田野實驗研究等為教育研究方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人類學等不斷細化的教育學交叉學科使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教育研究的范疇也隨著教育實踐的變化而變化。表面上我們的教育研究遵循著教育的內外在規律有序展開,現實生活中所反映的教育問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但實際上我們的問題意識在不斷弱化,問題解決的能力并沒有提高。怎樣提高當代中國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怎樣樹立問題意識,我認為不能只把問題意識停留在思維方式層面,而要追本溯源到人發展過程中的早期,也就是幼兒階段。而問題意識的起點是基于最近發展區的交流對話活動。問題的提出者應該是以一種博愛和善良的態度對待人和環境,以一種公平心、責任心來看待問題。只有在發展人的早期真正訓練人的這種能力,只有在教育中真正關注人,關注和引導人的發展,才能讓人自覺關注所生存的社會,不是“為了自得其樂、爭強好勝、高人一等、追逐名利、爭奪權位或其他任何類似的卑微目的,而應該為了改善生活”,[1]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對問題的思考和對真理的探求。
一、關于思考和問題意識的關系
發問是思考的雛形,一系列發問的過程組成思考的陣營,在對思考的一系列發問的整理上提出對教育研究有意義的問題。問題表面上看是對為什么的思考,實際上它是組成概念的有機體,是對真理探求的必經之路。所以,發問是思考的初級階段,思考是提出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的基礎。但在思考中有兩個要素必須特別提出,首先是思考的催化劑。通常情況下人們不會無緣無故地思考,思考源于好奇,但又建立在一定的現象基礎上,該現象能讓思考主體產生興趣(有時該現象是偶發事件)。如果出現基于最近發展區的對話或者討論,思考的主體就會產生困惑,在興趣與困惑的矛盾指引下提出問題。所以,基于最近發展區的對話或討論是思考的催化劑;其次是思考的條件。思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同時思考又是對人類社會生活有意義的,是個體無功利性無功利心的對真理的執著追求,盡管思考的主體并不知道該現象能否因為思考而產生出真理。只有在具備這兩個因素的條件下,才有可能產生問題意識。由此可見,思考并不等于問題意識,而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條件。
二、淺析思考的主體“人”
思考的主體是人,但這種主體不是對普遍意義下人的考量,而是從教育人類學的視角對人進行理解和認識。巴蒂斯塔·莫迪恩在《哲學人類學》中指出:“對于人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本身?!盵2]至今為止,科學家對于人本身的知識似乎也掌握不足。海德格爾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我們的時代這樣,有如此紛繁的復雜的關于人的概念,像我們這樣成功地以如此引人入勝和有效的方式提出關于人的知識。然而,另一個現實也不容忽視,這就是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我們的時代這樣對人是什么的認識如此之少,人呈現的面貌從未像現在這樣具有爭議性?!盵3]
雖然如此,教育人類學家還是從其獨特的視角給出了關于人的解釋,之所以選用教育人類學家對于人的解釋,是因為他們以理解和探索“人的生命”為己任。教育人類學家積極繪出的人類圖像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以可能性為前提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命;二是不斷生產中的生命;三是具有選擇權和被賦予主動選擇能力的生命;四是具有開放性、未來性的生命;五是處在教育關系中的生命?!盵4]在人類高度的可能性可塑性條件下,生產、發展人的生命,同時在時代背景下培育一種“生命自覺”之人?!吧杂X”之人的培養是教育的理想,也許以前的教育也在不知不覺中無意識地塑造這種人,但這樣的群體少之又少。當教育人類學把這種人的培養作為一種追求,就賦予了人以新的內容?!吧杂X”之人內涵十分豐富,“在葉瀾看來,‘生命自覺’是人精神世界可達到的一種高級水平,不僅使人在外部世界溝通和實踐中具有主動性,而且對自我發展具有主動性”,[5]這樣的人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或者環境以至于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他們處理問題之時能將其置于系統當中去考慮,能適時運用各種從教育中所獲得的素質與當時當地的具體環境相結合來做出最佳的判斷。這種人永遠處于螺旋式的成長當中而不知疲倦,他們會對自己的未來做出合理的規劃并根據社會需求來選擇和發展自己。他們的自覺同時又不僅僅是對自己生命的自覺,還包括對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外在環境(外在生境)的轉化。這樣的人對社會對他人和對自己都有強烈的責任感,他們的內心是豐富堅定與頑強的,他們的判斷是敏銳客觀具有穿透力的,他們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地活著,他們永遠追求著個體的獨立性和個性的發展并在團體中尋求合作。思考對于這樣的人而言是經常的事,不僅僅是為自己思考,更是在一種社會責任感的驅使下和對真理的執著追求中對人類社會的思考。思考的主體應該也只能屬于這樣的發展的人,一種“生命自覺”之人。
三、培養具有問題意識的“人”
在我們不遺余力地去培養“生命自覺”的人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我國青年的一些實際狀況。國際人士凱瑞(Carey)和鄭志文的研究指出:“中國青年的目標,從以前對知識的尊重變成了現在的功利主義。主要的表現包括輟學率相當程度的增加,從9.5%上升到50%,以及從事企業活動人數的急劇上漲?!盵6]在此,我們不難看出價值教育的失敗。在這樣一種情形下,我們又怎么能要求人去思考問題,不管是教育的還是非教育的問題領域。還有一則實例是眾所周知的,一直以來中國在諾貝爾獎項的缺失足以證明我們培養人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是在培養人,使其不斷社會化,但對教育中的個體個性化問題永遠關注不夠。創新性人才所需要的品質幾乎很難在中國的學校里面培養出來。很多人才都是共性凸顯而個性不足的,要么就是其個性不能為社會,為別人創造價值。
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哪里?老舍先生曾經有一段關于“根”的描述。大意是說只要一個人的母親還活著,不管多大歲數,都讓人覺得是有“根”的??赡赣H一旦辭世,人就飄飄然了,找不到深藏的根,汲取不到足夠的養分,更不能茁壯成長。簡單地說,我們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的教育不夠,帶給學生過多的不是快樂的體驗。學生發展的根基有兩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特別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階段。筆者曾經觀察一些小學生,真正喜歡學習,沉醉于知識海洋中的人微乎其微。而且在當代一些農村地區,青少年的輟學率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我們需要深思基礎教育究竟對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二是我國乳兒階段的教育里母親地位的缺失。教育學流行一句名言,教育了女孩就等于教育了一個民族。在培養人的活動別是擔當母親角色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女人擔負的重要責任。特別是對于幼小兒童的教育與引導,母親的作用不容替代。但在現在的家庭中在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女性工作不遜男性,繁重的工作和老板的苛刻使其在教育子女上有意把責任進行轉移。雙職工家庭的教育責任轉移更是厲害。他們把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年邁的父母,但在美國家庭中這種情況是不容易見到甚至是被祖父母拒絕的。可以說我們要解決中國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就必須從培養人開始,從培養會發問的人開始,而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條件就是讓母親參與到整個教育過程之中。我們只有對其根源問題進行思考,才能尋求解決的方案。
從發問到思考,從思考到問題意識,其根基都離不開人,都離不開對人的培養。培養什么樣的人,當然最好能培養像教育人類學家所說的“生命自覺”之人,可是怎樣培養這樣的人,我們又陷入了沉思。
我們應該歸還幼兒的童年時光,允許其淘氣、調皮和對什么事情都好奇。對兒童好奇心的呵護和合理解答是我們教育中必須改進的方向。具備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對事物擁有極強的好奇心,并試圖去研究和探索。隨著國外教育思想在中國的不斷傳播,保護兒童好奇心的舉措開始得到重視。但我們在該方面的保護卻略顯笨拙,難以駕馭保護的尺度。國外的小學老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搜集自己感興趣的祖國發展方面的相關資料,而這樣的“放任”卻很難在我們的課堂上得到很好的監督與引導。
教育在母親參與、改善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關注兒童的好奇心等條件的共同影響下,已經沖破了學校的范疇,已然演變成學校與家庭的完美配合。在配合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有意識地去引導兒童內心的善念,引導他們熱愛自然和社會,幫助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磨煉意志,鍛煉思維,讓他們自然地遵循規律生長。在進入學校后再對其進行學習方法的教育、思維方式的鍛煉、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的條件下,才能稱之為發展的“人”,發展的人才具備思考的能力,才會具有問題意識,才會走向對真理的探索與追求,最終實現“生命的自覺”。
參考文獻:
[1]美·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董書慧,王昶,譯.全球通史(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第二次印刷,序言、第11頁.
1.盤活存量是指在深入調查摸底、情況明了的情況下,對現有崗位設置總量進行盤點,把崗位由相對充裕的區域、單位或學科向相對緊缺的地方傾斜,使之總量再平衡,起到自主調節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實現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之間的有機融合。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基礎。
2.制定規則是指在吃透國家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規范、有效的并與崗位設置相輔相成的評聘規則,包括過去已取得職稱但尚未得到相應聘崗人員的過渡辦法和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合二為一的評聘實施方案。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核心。
3.陽光評聘是指中小學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評聘過程中必須做到“五堅持”:堅持以人為本,遵循中小學教師成長規律,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促進中小學教師全面發展;堅持統一制度,分類管理,體現中學和小學的不同特點;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切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堅持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激勵中小學教師提高教書育人水平;堅持與中小學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積極穩妥、協同推進,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保障。
(二)難點:統一認識,穩步推進
1.統一認識。
無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還是崗位設置都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內容,與每一位教師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由于全國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國家允許在政策大原則下,結合實際組織實施,因此結果會因地、因事、因人、因時而異,如果在評聘過程中兩者沒有做到宣傳到位、規范有序、陽光操作,老師們要真正理解國家政策設計初衷、統一認識并非易事。統一認識是兩者有機融合的前提。
2.穩步推進。
無論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還是崗位設置,全國各地推進時間和力度因地而異,這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正是因為如此,既得利益群體和未得利益群體之間矛盾沖突在所難免。因此各地在試點的基礎上何時推進、如何推進、力度多大等都直接影響到評聘工作的推進和教師隊伍的穩定。這是兩者有機融合的關鍵。
二、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與崗位設置有機融合的思考
(一)必須加強領導,統一認識。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統籌協調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與崗位競聘工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國家關于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從鼓勵教師主動從教、專心從教、專業從教、終生從教的高度,充分認識深化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積極推進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與崗位競聘工作。
(二)必須摸清底數,盤活存量。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根據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摸清兩個底數,一是本單位(系統、地區)專業技術崗位核準和使用情況,特別是崗位空缺情況;二是本單位(系統、地區)申報計劃申報各級各類專業技術職稱人員情況。原則上本單位的崗位空缺情況與申報職稱人員通過情況要大體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評聘有機融合。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采取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合理流動、調整職稱評審通過率等有效辦法,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用活現有崗位資源,優化隊伍結構,妥善解決職稱評聘矛盾。
(三)必須吃透精神,制定規則。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根據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情況,認真細致地制定崗位競聘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思想、競聘對象、具體競聘崗位及數量、占空崗比例、競聘條件、量化評價標準和方法程序、組織領導和具體要求等。
(四)必須先行試點,穩步推進。
教育、人社、編制、財政等部門和學校必須走群眾路線,廣泛征求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全校教職工大會表決通過,同時按程序報批。另外,在全面組織實施前,必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系統進行試點,取得經驗、條件成熟后再穩步推進,切忌一刀切。
(一)學生思想上不重視
事實上,初中階段的歷史知識無論是難度還是知識的容量都是相對較少的,是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的。但是,很多學生總是在思想認識里認為歷史學科是“副科”,這就導致了思想上的不重視,這種思想上的不重視就會使學生在歷史學科的學習時間、上課狀態、課下作業等多個環節存在問題,而問題積累多了就會影響學生的歷史學科學習。
(二)知識積累不夠
歷史學科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以來,對于學科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就目前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積累不夠,尤其是與歷史相關的知識,這就導致對那些需要一定知識才能理解的歷史來說學生理解不透,只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狀態,這就導致他在歷史學習上問題較大。
(三)學生學習方法需要調整
長期以來,很多學生包括學生家長就是簡單地認為歷史學科的學習背一背、記一記就能夠學得不錯,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學歷史就是依靠死記硬背,但是在真正的做題環節,它考查的是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的能力,這就使那些只會死記硬背的學生費力而無功。
(四)教師的教學習慣有待改進
雖然新課改已經推行了很長時間,但是我們很多教師依然是堅持舊有的教學習慣沒有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還是存在的,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往往會導致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脫節,學生無法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只是在被動地聽,這就會導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了知識,而不是真正地消化了知識,所以學生慢慢地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這也是我們當前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二、對策
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新課改的要求有針對性地調整、改進教學流程,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切實使學生既能夠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同時又能夠不斷提升個人的能力,為自己的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我們該怎樣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呢?
(一)全面落實新課改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我們要想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必須要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充分重視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就需要教師在備課的環節既要備教材、備課標,更要備學生,要在上課前去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和真實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預設和安排教學流程;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使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和主人,這樣學生才能在屬于自己的課堂上獲得真正的收獲和成長。
(二)多利用討論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討論就是有目的地讓學生把尚未弄懂的問題的疑點提出來,師生一同展開討論,激活學生的思維。方法可以由教師先提出疑點,引導學生思維,在討論中解決問題;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加以點撥啟發,開啟學生的思路,當堂講清疑點;也可以概括幾種不同看法,然后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相應的課外讀物,交給學生解決問題的鑰匙,讓學生在課外尋求答案。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及時點撥,注重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讓學生從各層面尋求答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問題進行討論,教師應從心理方面常給學生一種具有新意的刺激,讓他們在新鮮事物的嘗試中,增強自信心。從教學的方面講,這種新鮮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亢奮狀態,愿意調動自己的全部力量進行實踐。
(三)教給學生“有生命的歷史”
目前不少學生覺得歷史課比較悶,不喜歡學歷史。其實“歷史”原本是有生命、是很生動的,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增強他的學習動力與自信心是學好的前提;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象易中天、紀連海的講解一樣,生動睿智,善于設問,用教師的情緒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原生動、深刻、鮮活的歷史,使更多的學生愛學、樂學,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學習規律,在教學上,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人”在歷史之中真切“躍動”著的生命;教學生從歷史之中“學會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其在一種自由、和諧的氛圍中不斷得以陶冶與美化,使教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連接起來,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歷史離我們很近,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一、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教育又稱為學前教育,它是幼兒在步入九年義務教育之前所進行的教育。幼兒教育主要分為社會、科學、健康、語言和藝術五個部分,可以說,幼兒教育的開展為幼兒今后的學習生活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兒教育主要是針對三到六歲的兒童,該階段的兒童正處于思維、想象、語言以及思想人格發展和形成的最佳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我國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幼兒教育的教育目的不明確
當代的幼兒教育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希望能幫助幼兒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國無論是在指南還是在綱要中均強調教學目標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
2.我國幼兒教育缺少高素質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教學活動的執行者和開展者,可以說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素質直接影響教學活動的實施。但是,在現代的大多幼兒園中幼兒教師都是非本專業出身的教師,即使是本專業,他們也大都是大專畢業,對幼兒教育的把握不準確。
3.我國幼兒教育的教學模式單一
幼兒教育強調在做中學,在游戲中學,因此,幼兒教育的形式應該是豐富多樣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國的幼兒教育形式單一,教學拘泥于課堂,其教學形式大多都是老師教,學生被動學的。
三、改善我國幼兒教育現狀的有效措施
1.合理制訂幼兒教育的活動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和方向,因此,活動目的必須科學合理。我國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我國學前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發展目標均作了詳細的規定與講解。在制訂目標時,老師可參照指南進行制訂。
2.學校要注意新教師整體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