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8 10:32: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藝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引言
酒精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基礎原料產業,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工業等各領域,最近幾年由于石油價格飛漲,酒精作為石油的一種替代能源,可以有效緩解石油危機帶來的能源短缺。目前我國酒精的年產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是在酒精行業大發展的同時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首先就是原料問題,我國的許多生產廠家是以玉米小麥等淀粉質作為原料,這樣就不能降低成本并且還威脅到了我國的糧食安全,因此必須尋找比較好的替代原料;其次就是酒精生產過程中還面臨著廢渣、廢水、廢氣的產生,這不僅造成環境的污染而且也浪費掉大量可用資源。為使酒精產業能可持續發展下去,必須改進現有生產模式,使酒精產業能夠在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條件下良性循環發展。
國內目前主要酒精生產方法,就是利用薯類、谷類及野生植物等含淀粉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將淀粉水解為葡萄糖,再進一步發酵生成酒精。整個生產過程包括原料粉碎、蒸煮、糖化劑制備、糖化、酒母制備、發酵及蒸餾等工序。
一、酒精生產工藝流
二、新的生產工藝
當前的酒精生產工藝相比以前已有很大的改進,但是為了適應未來資源短缺的局面,開發新的節約資源和能源的工藝是非常迫切的。目前研究的較多的是生料發酵工藝和高濃度酒精發酵工藝。
2.1生料發酵工藝研究進展傳統的淀粉質原料酒精生產過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兩個工序是原料蒸煮和發酵醪的蒸餾。蒸煮需要消耗大量的熱能,所耗的蒸氣,占整個生產過程蒸氣消耗的25%~30%。若采用生料發酵,將不僅能節省大量的能源和省去大量的冷卻水消耗,還能夠提高原料碳的轉化率和后續淀粉發酵轉化為酒精的能力。生料發酵研究始于國外,1944年Balls等報道了小麥、玉米和甘薯的生淀粉顆粒能被胰和米曲霉浸出液轉化成可發酵性的糖,指出生淀粉和糊化了的淀粉其酶解的差異只是在水解的速率上。1981年SeiuosukeUed等人報道了用木薯制酒精的試驗方法,實驗得出生木薯的酒精產量是理論值的82%~99%。1984年YusakuFujio利用根霉對生木薯粉進行不接種酵母的一步酒精發酵試驗,指出不需要另外添加糖化酶制劑和接種酵母,只使用根霉麩曲就可以直接將生淀粉轉化為酒精,為今后以淀粉質原料的酒精發酵生產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國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開始研究生料發酵,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較有代表性的是:1982年,劉大杰結合企業實際使用釀酒的糖化酶劑和主要釀酒原料,以試驗的方法證實淀粉質原料不蒸煮發酵的可行性,探索用于工業化生產的條件,為工業化生產提供了制定工藝的依據;2005年馬文超等對玉米生料發酵酒精進行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進一步工業化生產創造了較好的基礎。
2.2高濃度酒精發酵國內外研究進展高濃度酒精發酵的定義是以提高單位體積內發酵醪液中淀粉的含量,在適量的釀酒酵母菌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時間內力求得到最多的發酵終產物酒精。高濃度酒精發酵與傳統的酒精發酵工藝相比,高濃度酒精發酵具有如下最明顯的優點:較高的發酵強度、可抑制酒精生產中雜菌的生長和增殖、能源消耗和用水數量同比大幅降低。ThomasKC報道說在20℃,釀酒酵小麥糖化液,可以產生超過21%的乙醇。北京市輕工業食品發酵科學研究所秦人偉等,用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和生產廠提供的26支菌株,采用濃糖化醪發酵,初篩出發菌株,經紫外線誘變和馴化分離,篩出一支可以耐13%(v/v)酒精度的菌株。華子安等采用耐熱、耐乙醇等處理方法對酒精酵母KJ進行馴化、篩選、分離得到一株可以耐受38℃~40℃高溫,且具有優良性狀的酵母菌株KJ-1,并通過正交試驗獲得了優良發酵條件。
三、生產過程的管理優化
3.1生產過程的計算機控制使用計算機控制技術監控和管理工業生產過程是現代工業技術的標志。為適應連續發酵的進行,使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協調、監控生產全過程,可實現提高乙醇產量、強化工藝控制、提高抗污能力、節省能源消耗、降低生產成本等目標;可大幅降低生產過程中水、電、氣的消耗,降低可發酵成本;可監控生產的各環節,降低有害廢物泄露的風險。:
3.2培訓高素質的員工目前企業員工的專業技術及環保意識均能滿足生產需要,但對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知之甚少,主要是由于企業對清潔生產和企業清潔生產審計的概念及知識缺少宣傳,缺乏對員工主動參與清潔生產的激勵,沒有從生產的全過程控制污染物的產生,也是廢棄物產生的原因。假若對員工進行良好的培訓并有相應的鼓勵措施,相信企業在減少資源浪費方面將有大的收獲。雖然酒精工業是一個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但從酒精生產全過程來看,仍然存在著很多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潛力和機會,特別是存在著許多無污染或低耗費的方案。雖然目前酒精生產行業還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現象,但是隨著社會對酒精生產良性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強,一大批新的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正不斷涌現,相信隨著新的生產技術和工藝在實際生產中的逐步應用以及進一步完善,酒精生產行業必然會適應未來發展循環經濟的需要。
推動架共有二組加工表面,其相互有一定關聯要求。分析如下:
1.2.1以φ32為中心的一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45、60、φ16孔
1.2.2是φ16孔為中心的一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40、25、6x1槽、6x9槽孔、M8孔
經過分析,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和降低加工成本,將φ32孔和φ16作為定位基準,以他為工藝基準能很好保證其他各個尺寸要求,完全可以達到圖紙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時應先加工第一組表面,再以第一組加工后表面為精基準加工另外一組加工面。
第二章工藝規程設計
2.1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為HT200,考慮零件受沖擊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簡單,故選擇鑄件毛坯。
2.2基面的選擇
基面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回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的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
2.2.1粗基準的選擇。對于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
2.2.2精基準的選擇。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的問題。為了使基準統一,先選擇φ32孔和φ16孔作為基準.
2.3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得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通用機床配以專用工卡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便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
2.3.1工藝路線方案一
工序一備毛坯
工序二熱處理
工序三銑面A、B、C(見工藝卡片)
工序四銑面E、F(見工藝卡片)
工序五擴孔φ32,孔口倒角
工序六車端面,鉆孔φ10,車孔φ16,孔口倒角
工序七鉆擴鉸φ16孔
工序八鉆孔φ6,锪孔
工序九鉆M8底孔φ6.6,攻M8孔
工序十銑槽6x1、6x9
工序十一檢查
工序十二入庫
2.3.2工藝路線方案二
工序一備毛坯
工序二熱處理
工序三銑面A、B、C(見工藝卡片)
工序四銑面E、F(見工藝卡片)
工序五擴孔φ32,孔口倒角
工序六車端面,鉆孔φ10,車孔φ16,孔口倒角
工序七銑槽6x1、6x9
工序八鉆擴鉸φ16孔
工序九鉆孔φ6,锪孔
工序十鉆M8底孔φ6.6,攻M8孔
工序十一檢查
工序十二入庫
2.3.3工藝路線分析比較
工藝路線一與工藝路線二的差別在于對φ16銷孔和銑槽6x1、6x9的加工安排的不同,工藝路線一將φ16銷孔基準,加工槽6x1、6x9,準統一,能很好的保證槽6x1、6x9的精度要求,所以此次設計依據工藝路線一來開展設計。
2.4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確定
推動架,零件材料為HT200,生產類型大批量,鑄造毛坯。
據以上原始資料及加工路線,分別確定各家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2.4.1內孔和外圓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以下稱《工藝手冊》)表2.2~2.5,取φ32內孔單邊加工余量為2.
2.4.2銑削加工余量為:
粗銑1.5mm
精銑0.5mm
2.4.3其他尺寸直接鑄造得到
由于本設計規定的零件為大批量生產,應該采用調整加工。因此在計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時應按調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確認。
2.5確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
2.5.1工序三銑面A、B、C(見工藝卡片)
2.5.1.1.加工條件
工件材料:HT200,鑄造。
機床:XA6132臥式銑床
刀具:高速鋼圓柱銑刀,深度ap<=3,,故據《切削用量簡明手冊》(后簡稱《切削手冊》)取刀具直徑do=60mm。
2.5.1.2.切削用量
銑削深度因為切削量不大,故可以選擇ap1=1.8mm,ap2=0.2mm,二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尺寸。
每齒進給量機床功率為7.5kw。查《切削手冊》f=0.14~0.24mm/z。由于是對稱銑,選較小量f=0.14mm/z。
查后刀面最大磨損及壽命
查《切削手冊》表3.7,后刀面最大磨損為1.0~1.5mm。
查《切削手冊》表3.8,壽命T=180min
計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冊》,查得Vc=98mm/s,n=439r/min,Vf=490mm/s
據XA62銑床參數,選擇nc=475r/min,Vfc=475mm/s,則實際切削Vc=3.14*60*475/1000=119.3m/min,
實際進給量為fzc=Vfc/ncz=475/(300*10)=0.16mm/z。
校驗機床功率查《切削手冊》Pcc=2.3kw,而機床所能提供功率為Pcm>Pcc。故校驗合格。
最終確定ap1=1.8mm,ap2=0.2mmnc=475r/min,Vfc=475mm/s,
Vc=119.3m/min,fz=0.16mm/z。
計算基本工時
tm=2xL/n*fz=2x(100+60)/475x0.16=4.2min。
2.5.2工序四銑面E、F(見工藝卡片)
2.5.2.1.加工條件
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迅速發展,建筑師在大型建筑上常常采用鋼屋架結構,以滿足人們對建筑造型和室內空間的不斷追求。就拿我公司于1999-2001年承建的東方通信城B、C廠房來說:廠房面積共50000m2,屋頂為鋼結構型式,生產區的開間很大,其中單個生產區面積就達到7000多平方米,為此,對安裝工程提出了兩個課題:
第一:鋼結構屋架一般不允許燒電焊,且鋼梁的荷載一般不能隨意增加,否則,一旦某根鋼梁的負載超過它的極限荷載,將造成整個鋼屋架失穩,這是鋼結構受力上的一個大忌,那么大批的水、電、風管線及設備如何安裝?
第二:生產區由于工藝的需要,管線特別復雜、繁多,而生產區一層又不設吊頂,那么大量的水、電、風及工藝管道需明裝,不僅造成整個安裝層面的安裝觀感混亂不堪,而且不能滿足生產工藝的需求。
為解決這二個課題,項目部充分吸收國內外相類似的先進技術,并通過QC小組的活動,研究出了這一新工藝——綜合支架法。
一、新工藝綜合支架概況。
a)綜合支架主體由6.3#槽鋼制成,經綜合考慮橋架、風管等各類管線的支架間距,確定槽鋼在整個層面每間隔2米通長布置,槽鋼之間由50*5鍍鋅扁鋼相連。吊桿為Φ10圓鋼,間距為2米。
b)槽鋼每間隔8cm鉆對穿孔,用于各類管線支架的吊裝。之所以選擇最佳模數8cm,主要是因為:孔距太小,不僅增加工作量,而且會影響支架的強度;孔距太大,不能滿足各工種支架及管道抱箍的模數要求。
c)綜合支架的防腐采用熱鍍鋅處理。
二、新工藝綜合支架優勢。
采用綜合支架徹底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對頂層(鋼屋架)來說,使用綜合支架后,它更加合理地分配了整個層面的安裝荷載,使得整個鋼屋架受力較均勻,從而避免了鋼屋架屋面因局部受力過大而失穩的可能。
2、從質量、外觀來講。首先我們充分考慮整個安裝層面(含上建吊頂)的動、靜荷載,并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后,并通過計算確定綜合支架吊桿用Φ10圓鋼制成,主體采用6.3#槽鋼,吊桿縱橫間距均為2米。這樣就充分保證了支架的安全可靠;在綜合支架上、下層各自安裝管線,不但層次感極強,而且保證了每條管線的橫平、豎直;風口、噴頭及燈具不僅縱向、橫向對齊,對角線也都對齊。使用綜合支架以后,外觀效果顯著提高,原來的雜亂現象如今變得錯落有致,整個廠區變得整齊而美觀。
3、從工期來講,因綜合支架的制作安裝均由專門施工小組提前施工。而且有了綜合支架以后,各工種管線的安裝效率大大提高,這樣就有效的縮短了整個工程的工期。
4、因業主事先無法預知生產線的具體型式,大批工藝管道不能一次性到位,且生產線會經常性變更,使用綜合支架恰恰為以后工藝管道的增改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5、從經濟角度:我們分別對生產區一層和頂層(鋼屋架)進行測算,對生產區一層來說,使用綜合支架一次性投入略高于傳統支架作法。但綜合考慮到后期因生產線的安裝與變更帶來的二次性投入,以及不采用綜合支架后期工藝管線增加支架給生產帶來的負作用,土建的吊頂施工等種種因素,使用綜合支架的成本反而低于傳統作法;對頂層(鋼屋架)來說,因屋面為拱型結構,傳統作法支架的鋼材消耗量十分龐大,而且制作十分復雜,使用綜合支架(槽鋼直接用圓鋼懸吊于檁條上,其中檁條安裝前,孔洞已事先打好,吊桿連接件經螺栓固定于檁條上)不僅施工方便,最為重要的是給土建吊頂的施工及以后工藝管道的安裝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用綜合支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由此可見,使用綜合支架勢在必行。
該方案確定下來以后,我們將整個詳細的方案提交給業主、設計院及監理單位,均得到他們的一致認可與好評,最終該方案在B、C廠房得以順利實施。并取得明顯的效果:它不僅使整個廠房的安裝觀感明顯改觀,而且有效縮短了整個工程的工期;從長遠的經濟效益來看,成本也明顯低于傳統支架做法的成本。
植物油料大多來源于植物的種子,含有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麻酸、油酸等,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大宗農產品。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油需求國和世界第一大食用油生產國。入世以來,我國植物油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降低關稅、擴大市場準入、取消出口補貼和逐步放開貿易權,進口完全實行市場化自由競爭。2004年我國植物油進口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引來社會各界對植物油市場的關注和憂慮,植物油生產領域如何改進提取工藝,提高國際競爭力就顯得十分迫切。本文在此背景下就植物油的提取工藝及最新研究進展作以綜述。
1傳統植物油提取工藝
傳統植物油提取工藝主要有壓榨法和浸出法兩種。
1.1壓榨法
壓榨法是借助機械外力的作用,將油脂從油料中擠壓出來的取油方法,目前是國內植物油脂提取的主要方法。壓榨法適應性強,工藝操作簡單,生產設備維修方便,生產規模大小靈活,適合各種植物油的提取,同時生產比較安全。按照提油設備來分,壓榨法提油有液壓機榨油和螺旋機榨油兩種。液壓榨油機又可以分為立式和臥式兩類,目前廣泛使用的是立式液壓榨油機。
壓榨法存在出油率低,勞動強度大,生產效低的缺點并且由于榨油過程中有生坯蒸炒的工序,豆粕中蛋白質變性嚴重,油料資源綜合利用率低。
1.2浸出法
浸出法是一種較先進的制油方法,它是應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選用某種能夠溶解油脂的有機溶劑,經過對油料的接觸(浸泡或噴淋),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來的一種方法,多采用預榨餅后再浸提。
在我國,采用直接浸出或預壓榨浸出工藝的植物油脂每年超過800萬噸,這些油幾乎全部使用的是6號溶劑油,其主要成分為六碳的烷烴和環烷烴,沸點在60~90℃(發達國家用的工業己烷,沸點在66.2~68.1℃)。由于6號溶劑油是從石油中提煉的的產品,而今石油能源短缺,市場價格居高不下,而且剩余的高沸點溶劑對餅粕食用衛生安全質量有影響,因此人們不得不考慮開發替代溶劑。目前國內已經有人開始丙烷、丁烷等作為溶劑提取小麥胚芽油的研究,這種方法適合一些特種油脂的分離提取,油脂中有效成分不被破壞,所得的蛋白粕可以用于深加工,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還有進行油料生胚擠壓膨化后直接進行浸出制油的研究,生坯擠壓膨化后,多孔性增加,酶類被鈍化,溶劑對料層的滲透比和排泄性都大為改善,浸出速率提高,混合油濃度增大,浸出毛油品質提高,出油率大大提高。國外生胚膨化浸出工藝已廣泛應用,我國對這一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也有了較大的進展。
浸出法具有出油率高,粕中殘油率低,勞動強度低,生產效率高,粕中蛋白質變性程度小,質量較好,容易實現大規模生產和生產自動化等優點。其缺點為浸提出來的毛油含非油物質較多,色澤較深,質量較差,且浸出所用溶劑易燃易爆,而且具有一定毒性,生產的安全性差以及會造成油脂中溶劑的殘留。
2新研究開發的植物油脂提取工藝
2.1水代法
水代法與普通的壓榨法、浸出制油工藝不同,主要是將熱水加到經過蒸炒和細磨的原料中,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以水作為溶劑,從油料中把油脂代替出來,故名為水代法。這種提油方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和發明的。目前,水代法主要用于小磨香油的生產。水代法提油的工藝有很多優點:提取的油脂品質好,尤其是以芝麻為原料的小磨香油;提取油脂工藝設備簡單,同時能源消耗少;還有就是水代法以水作為溶劑,沒有燃爆的危險,不會污染環境,并且可同時分離油和蛋白質。但主要缺點為出油率低于傳統浸出法,在浸提過程中易污染微生物。
2.2水酶法
水酶法提油是一種較新的油脂與蛋白質分離的方法,它將酶制劑應用于油脂分離,通過對油料細胞壁的機械破碎作用和酶的降解作用提高油脂的提取率,與傳統提油工藝相比水酶法提油工藝具有處理條件溫和,工藝簡單、能耗低、并且能同時得到優質的植物油脂和純度高、再利用性強的蛋白質等優點。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較早,1983年Fullbrook等人用蛋白水解酶和對細胞壁有降解作用的酶從西瓜籽、大豆和菜籽中制取油脂和蛋白質,大豆油回收率可達90%,菜籽油為70%~72%;1986年McGlone等人用聚半乳糖醛酸酶、a-淀粉酶和蛋白酶提取椰子油,油脂收率為74%~80%;1988年Sosulski對Canola油料進行酶解預處理后再進行己烷浸出,可明顯縮短浸出時間,提高浸出效率;1993年Sosulski等人對Canola油料先進行酶處理后再進行壓榨,未經酶處理的Canola壓榨出油率僅為72%,經過酶處理后可達90%~93%;1996年CheMan等人用纖維素酶、a-淀粉酶、聚半乳糖醛酸酶和蛋白酶對椰子進行水酶法提油,油脂收率為73.8%。國內王瑛瑤、王璋等進行了水酶法提取花生蛋白質和花生油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水酶法應用于同時進行油脂和蛋白質的分離作了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嘗試。
2.3反膠束萃取技術
一般將表面活性劑溶于水中,并使其濃度超過臨界膠束濃度(CMC)時會形成聚集體,這種聚集體屬于正常膠團;若將表面活性劑溶于非極性的有機溶劑中并使其濃度超過臨界膠束濃度便會形成與上述相反的聚集體,即反膠束,因此反膠束就是指分散于連續有機溶劑介質中的包含有水分子內核的表面活性劑的納米尺寸的聚集體,也稱逆膠束或反膠團。在反膠束中,表面活性劑的非極性尾在外,與非極性的有機溶劑接觸,而極性頭在內形成一個極性核。根據相似相溶原理,該極性核具有溶解極性物質的能力,如蛋白質、酶、鹽、水等分子。如果極性核溶解了水之后就形成了“水池”,此時反膠束也稱為溶脹的反膠束。
用反膠束系統萃取分離植物油脂和植物蛋白質的基本工藝過程為,將含油脂和蛋白質的原料溶于反膠束體系,蛋白質增溶于反膠束極性水池內,同時油脂萃取入有機溶劑中,這一步稱為前萃,然后用水相,通過調節離子強度等,使蛋白質轉入水相,離心分離,實現反萃。這樣將傳統工藝的提油得粕再脫溶的復雜冗長流程,改進為直接用反膠束系統分離油脂和蛋白質,工藝過程大為縮短,能耗大為降低。反膠束分離過程中,蛋白質由于受周圍水層和極性頭的保護,蛋白質不會與有機溶劑接觸,從而不會失活。避免了傳統方法中蛋白質容易變性的缺點。國內的對這方面也作了一些研究:程世賢等人用反膠團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質和豆油,結果表明大豆蛋白質的萃取率最高達96.9%,豆油的萃取率為90.5%;陳復生、趙俊庭等人用反膠束體系進行了萃取花生蛋白和花生油的研究,得出了用反膠束體系同時萃取植物油脂和植物蛋白是可行的結淪,并得出了最佳工藝參數;陳復生等人對經反膠束萃取法得到的豆油脂肪酸成分與常用的溶劑萃取法進行了比較。這些研究為反膠束法用于分離植物油脂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4超臨界CO2萃取法
超臨界CO2萃取方法是利用超臨界流體具有的優良溶解性及這種溶解性隨溫度和壓力變化而變化的原理,通過調整流體密度來提取不同物質。超臨界CO2萃取植物油脂具有許多優點,如工藝簡化,節約能源;萃取溫度較低,生物活性的物質受到保護;CO2作為萃取溶劑、資源豐富、價格低、無毒、不燃不爆,不污染環境。
近三十年來,國外在超臨界CO2萃取植物油脂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開發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對超臨界CO2提取大豆油、小麥胚芽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紅花籽油等都做了系統的研究,制造出容積超過10000L的提取裝置,并在特種油脂方面己有工業化生產。我國科技界對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也倍加關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對其進行了大力支持,短短幾年內,我國在超臨界流體萃取的工藝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我國對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應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香料、中草藥、色素等的精制和提純,例如:超臨界CO2萃取大豆油、小麥胚芽油、玉米胚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紅花籽油、葡萄籽油等種子油脂;超臨界CO2萃取薄荷醇、茉莉精油、桂花精油等;超臨界CO2萃取砂仁、當歸油、銀杏黃酮、卵磷脂、丹參、幽醇、大黃酸、番茄紅色素、銀杏葉花青素等。在提取設備方面,己生產出了1L~1000L的超臨界CO2提取裝置,但對這些萃取工藝的研究大部分僅集中于小試階段,真正能工業化的工藝還不夠成熟,尚待于進一步研究。
超臨界CO2萃取植物油脂存在耐高壓設備昂貴,生產成本高,不易操作,批處理量小等不足之處,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工業化的生產。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這些問題終究都會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解決,作為一種新興的分離技術其所具有的選擇性高、操作溫度低、工藝簡單等方面的優勢,必將會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5超聲波處理法
超聲波是頻率大于20KHz聲波,具有波動與能量雙重屬性,其振動可產生并傳遞強大能量,使物質中分子產生極大加速度。由于大能量超聲波作用,媒質粒子將處于約為其重力104倍的加速度交替周期波動,波的壓縮和稀疏作用使媒質被撕裂形成很多空穴,這些小空穴瞬間生成、生長、崩潰,會產生高達幾千個大氣壓瞬時壓力,即成為空化現象。空化使界面擴散層上分子擴散加劇,在油脂提取中加快油脂滲出速度,提高出油率。超聲波在生物活性物質的提取方面已有廣泛應用,在油脂提取方面尚處探索階段,國內現已有葵花籽、獼猴桃籽、松籽油、苦杏仁油超聲波提取方面的報道。
3小結
傳統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發展和國際競爭的要求,須對其工藝進行必要改進和改善,以提高出油率,工作效率及保證安全生產。新興的油脂提取工藝已經慢慢地嶄露頭角,隨著其研究的不斷加深,朝著工業化方向的不斷邁進,必將給油脂工業帶來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國志,劉喜亮,劉智鋒.世界油脂工業現狀及發展[J].糧油食品科技,2005,13,(5):1-3.
[2]李全宏.植物油脂制品安全生產與品質控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4).
[3]楊潞芳,郝利.植物蛋白和植物油脂分離技術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3,(6):5-8.
一、施工準備工作
隔離體在下設前,首先要做全面的檢查,觀察接縫是否良好,布面是否有損壞現象(若出現殘次,極易形成漏漿,造成澆筑失敗),并在袋外每2m作一標記。其次是隔離體內沉塊的尺寸及重量,一般為直徑20~24cm,長度以1~1.2m預制塊重約95kg,這種沉塊適用于塑性墻;而在黃河上施工一般用2塊50cm×50cm厚度為10cm的兩個混凝土預制塊,重約110kg。其三是將沉塊用塑料薄膜包嚴,裝入隔離體底部。其四是用表面光滑的鋼管制作一個固定架,長約3m寬約0.5m,用于固定隔離體。
二、隔離體下設
隔離體沿固定架要緩慢、垂直、平衡入槽,對照刻度,檢測下放是否到底,然后固定。待澆筑時看隔離體的松緊度,邊澆筑邊下放,始終保持一定的張緊度。為了增加隔離體的穩定性,外邊可加裝一鋼隔離體,以防傾斜。
三、充水
下設完畢即可充水,所充泥漿水的濃度要大于或等于槽內泥漿比重,一般泥漿泵充水不小于2分鐘。待袋內水位高于槽內水位0.3~0.5m,且水位快速上漲,立即停泵抽管,避免倒吸,確保袋內充盈。若袋內充水不足,導致下放導管困難。
四、導管安裝
袋體中心下設特制導管(外壁光滑),導節外用薄膜圍纏20cm并緩慢下放,防止底部與管壁擦傷隔離體。若出現導管下設困難,須順管充水,直至下放到設計高程,然后依次下設其他導管。
2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分析
2.1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分類
在對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將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分為2類,一類為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另一類為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決策性知識。
(1)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
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就是關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方面存在的問題所涉及的領域、性質、求解的環境和目標等方面的知識內容。重用型知識包括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標準工藝術語、機床基本信息、標準工藝規范、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實例等方面的知識。
(2)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決策型知識
決策型知識就是導管彎曲數控工藝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導管數字化過程中的一些規律,推導出相關的結論以及研究出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相關規律的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決策型知識包括導管成型工藝規則、制造資源選擇規則、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的成型質量標準等等。
2.2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表示和儲存模型
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表示和儲存模型的創建,應該采用相關知識的關系來構建關系模型,采取面向對象技術與生產式規則相結合的方式。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的表示和儲存模型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的表示和儲存模型的建立,應采用面向對象技術,將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重用型知識表示為相互獨立的而且能夠很容易就搜索獲取的知識元對象。
3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管理技術結構模型的建立
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管理技術的功能結構組成包括知識源、導管制造工藝知識獲取、導管制造工藝知識庫、導管制造工藝相關知識的檢索和系統接口等。
3.1知識源
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管理技術結構模型中的知識源,其主要包括5個部分,分別為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數據庫、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資源庫、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知識資料手冊、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的試驗數據以及其他生產系統產生的生產工藝數據等。
3.2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知識的獲取
(1)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自動獲取
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管理系統采用相關的知識獲取方法,直接從信息源中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以此通過管理系統自身的運行過程中經過系統的總結和歸納,自動獲取新的知識和定期的更新。使得建立的知識庫能夠有良好的性能。常見的自動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獲取方法有對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的自然語言的理解以及通過機器的自身學習等等。
(2)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交互式獲取
交互式獲取就是通過人與相關機器設備互相結合的形式以此來自動獲取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經由相關操作人員將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中秋去,以達到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自動獲取的目的。這種交互式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獲取主要來自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專家的熟練實踐經驗、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的相關部門設計的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方案和工藝規程等等。
3.3知識庫
知識庫主要由事實型知識庫、決策型知識庫、重用型知識庫、工藝資源知識庫、可加工性分析推理機、機床選擇推理機、實例推理機等組成。
3.4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知識的檢索以及系統接口
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集成系統的每個分系統來說,要求它們倒要可以通過用戶接口來進行在導管數字化制造工藝的實例基礎上的推導、加工方法決策以及對導管制造機床選擇的決策等等,以此來實現導管數控彎曲工藝過程中的智能化;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相關操作人員可以通過對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知識檢索來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標準,這些可以通過對這些導管數控彎曲工藝操作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來實現。而且為了能夠讓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相關操作人員能夠適應相互配合工作的制造模式,還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得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能夠有在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相關操作人員間互相交流、學習,使得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相關操作人員具備更好的作業能力。
4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管理應用技術
4.1以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關系數據模型為基礎的推理技術
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的制造企業來說,他們應該在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關系數據庫強大的數據關系運算能力的基礎上,能夠通過一些措施來完成復雜的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的推理過程,進而可以更好的實現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向智能化發展的目的。
(1)以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關系數據模型為基礎的反向推理技術因為導管的最終成型的形狀已經知道,所以在進行導管設計時的加工性分析時可以用反向思維的推理技術來進行導管外形的設計決策。可以根據初始設計的導管形狀參數,以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數據庫和知識庫中儲存的導管加工工藝規則,通過以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關系數據模型為基礎的反向推力方法,進行相關方面的修改,最后達到加工要求。
(2)以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知識關系數據模型為基礎的正向推理技術因為在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的規劃過程中,有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彎管機,再加上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制造資源庫所能提供的彎管機的加工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采用正向的推理技術來選擇,選擇導管的制造資源,并把合適的彎管機提供給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的相關工藝操作人員,讓他們自行選擇合適的、有效的彎管機離來進行制造生產。
4.2以導管實例為基礎進行的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參數的設計
與傳統的機械設備加工不同,導管數控彎曲加工的質量好壞要受到導管的設計參數以及成型過程中所使用的工藝等因素的影響。一旦被加工導管的設計參數確定以后,那么導管的成型工藝參數就成為了導管質量好壞的關鍵所在。以導管實例為基礎進行的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參數的設計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導管數控彎曲工藝參數的不穩定性和工藝參數的不成熟設計規則、計算公式。通常對于導管數控彎曲工藝的相關參數的設計步驟可以分為:設計導管實例庫結構、實例檢索、實例選擇、實例調整、工藝結果評價。
近些年來煙草企業不斷的引進新的工藝技術,有效的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采用人工質量檢測的方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生產的過程中,人工的方式無法有效的采集工藝質量數據,同時缺乏科學的方式對這些質量數據進行分析。要想實現對產品質量的全面控制,不僅要注重生產質量的提高,同時還需要對產品質量的檢測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手工管理的方式導致數據過于分散
手工管理費方式存在的問題是比較明顯的,不同的車間和部門所分配的管理人員不同,因而就出現了數據分散在企業的各個部分而無法實現統一的情況。而不同車間和部門之間無法實現數據的及時傳遞,數據信息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嚴重加減的企業內部的聯系,對工作的整體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而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也無法及時的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在作出發展決策的時候沒有可靠的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煙草企業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煙草工藝控制與標準化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一)系統設計的基本原理
在對該系統進行設計的時候,主要目的是提高煙草工藝控制的標準化和信息化,因而需要將網絡和網站應用到系統設計中。在信息化的設計中,通過網絡運用人工進行遠程控制來對數據進行處理,賦予管理人員相應的權限,完成各項工藝控制工作。此外,網絡在工藝控制中的應用可以讓管理者及時的了解生產工作的進展。工藝技術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審核人員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對工藝技術進行管理和控制,通過對工藝質量控制管理體系的評價,對其中存在的異常現象進行審核和分析,保證煙草企業各項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行。
(二)系統的主要研究內容
首先是對生產設備工藝控制數據的自動采集,通過聯網的方式來了解在線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并對參數進行實時的控制。并根據系統自身的功能實現數據的自動收集和傳遞。其次是對產品質量檢測數據的采集和控制系統進行研究,根據煙草企業實際需要來選擇聯網的范圍,實現范圍內檢測數據的自動采集,同時該系統還能夠自動的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生成報表。最后則是對物流數據和工藝技術標準的自動化進行研究,物流數據的采集主要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通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來自動生成報表。同時提高工藝技術標準的控制水平。加強區域網的建設,擴大信息資源共享的范圍。
(三)系統設計的關鍵技術
其一是要建設符合工藝控制與標磚管理信息系統需要的數據接口,以此作為實現聯網控制和數據信息資源共享的重要依據。同時加強企業內部區域網的建設,提高內部信息收傳遞的效率,開發和完善企業的遠程監控功能,對煙草企業的加工廠進行有效的控制。其二是采用相應的技術來完善數據的分析和管理,建立企業數據庫,完善系統的數據管理功能,使得企業的數據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其三是將信息接口設計技術應用到該系統中,對系統的信息流進行全面的控制,提高該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其四,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必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因而需要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預防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而在系統應用的時候,煙草企業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實現改革和創新。此外,在系統應用的過程中,要明確系統在系統在工藝控制與標準化管理中的作用,并對系統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以此來逐漸完善系統的設計。
2及時淘汰落后的模具制造工藝
知識管理系統可以促進模具制造工藝知識的動態更新,及時淘汰落后的知識。落后陳舊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很可能已經阻礙模具制造工藝的創新發展,影響新技術的實踐和應用。因此及時對模具制造工藝知識進行更新,有利于模具制造員工及時了解模具制造工藝的先進技術和發展趨勢,及時改進自身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3知識管理系統的開發
3.1獲取模具制造工藝知識部分
模具制造工藝相關的知識管理系統首先要獲取到充足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才能進行后續的加工處理。這個基礎部分主要是從以下途徑獲取模具制造工藝知識:首先是對模具工藝專家的經驗進行歸納總結,對于有些陳舊落后的經驗要予以剔除,對于積極有效的經驗進行保留;第二是收集相關科研部門的研究成果,比如國內外的先進模具制造工藝,一些還未開始應用的模具制造工藝理論。當然也包括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模具制造工藝標準和模具制造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第三是企業內模具設計部門制定的模具制造方案、圖紙、規格等相關的模具制造工藝文件;第四是模具產品的使用情況,尤其是保養、維修、回收等方面反饋的知識,以及模具產品在當前市場上的生命周期。
3.2模具制造工藝知識轉化與加工部分
模具制造工藝知識轉化與加工是整個知識管理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模具制造工藝知識轉化與加工部分首先要對收集到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進行篩選和分類整理。合理完善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可以直接納入計算機數據庫中,供員工檢索使用。但是一些不完善的模具制造知識必須要適當轉化與加工,比如改變其中的數據誤差、規格不符等情況,使該模具制造工藝知識具有實用性。對于一些國外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要進行必要的翻譯處理,并且在進行試驗后才能放入到知識管理系統的數據庫中。在日常維護中,要經常對整個計算機系統進行更新,確保知識管理系統中的模具制造工藝知識的全面性和先進性。
2005年9月14日,被告昌浩公司通過招投標與被告勞聯公司簽訂一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由被告勞聯公司承建昌浩公司開發的六安世紀景園小區一期1號樓工程,合同價款482萬元。該份合同報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備案。同日,兩被告又簽訂一份《補充施工合同》,對世紀景園一期1號樓工程的合同價款進行了重新約定,調整為“382萬元,一次包死,不做任何調整”。雙方還約定了付款方式,其中保修金為19.1萬元。該份《補充施工合同》未予備案。2005年10月13日,原告張顯成在沒有對該工程作任何的概預算的情況下,與被告勞聯公司簽訂《施工合同》一份,約定:“由張顯成承包六安世紀景園小區一號樓工程,合同工期按發包方(勞聯公司)與昌浩公司簽定該工程的總承包合同為準。合同價款為382萬元,承包方(張顯成)應付發包方稅金及管理費40萬元……保證以該工程總承包合同保修期為準”。隨后,原告依約組織人員、材料,按合同約定組織施工,2006年10月,該工程通過竣工驗收,但原告在隨后的核算中卻發現其已為該工程實際支付了510余萬元工程款。
綜上成本管理論文,原告請求:1.判決被告勞聯公司據實付清下欠原告的工程承包款1287652.19元(不含維修保證金19.1萬元);2.被告勞聯公司承擔自工程交付之日至今的利息及其他相關損失;3.被告勞聯公司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4.被告昌浩公司作為發包方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被告勞聯公司答辯稱,原告是自愿與勞聯公司簽訂了工程款為382萬元的工程合同。另外,其與昌浩公司就世紀景園1號樓的工程承建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后,又簽訂了《補充施工合同》,約定的工程價款為382萬元,其與昌浩公司的關系,與原告無關,因此,原告的訴請無事實依據,請求駁回論文格式模板。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勞聯公司在承建六安世紀景園一期1號樓工程后,將其轉包于沒有資質的個人張顯成,所簽訂的《合同》,顯然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應屬無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同,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該《解釋》第二十二條又規定“當事人約定按照固定價結算工程價款,一方當事人請求對建設工程造價進行鑒定的,不予支持”。可見,由張顯成承建并經竣工驗收的六安世紀景園一期1號樓工程價款,當應確定為382萬元,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爭議焦點
本案中,爭議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在建設工程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的情形下,承包人如何請求支付工程價款,是參照合同約定的382萬元,還是實際決算的510萬元?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建設工程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承包人只能請求參照合同約定的382萬元支付工程價款。2、被告勞聯公司與昌浩公司簽訂的兩份合同是否屬于陰陽合同,以及原告張顯成是否有權請求參照備案合同約定的482萬元價款進行給付。
法理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建設工程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依照該規定,實際上排除了承包人依照實際決算的510萬元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權利。該規定是基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后,已經履行的內容不能使用返還的方式使合同回復到簽約前的狀態,而采取了折價補償的方式,確定了參照合同約定結算工程價款的補償原則成本管理論文,其目的在于避免無效合同價款高于有效合同而超出當事人簽訂合同的預期。
昌浩公司通過招投標與勞聯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在同一天簽訂的《補充施工合同》相比照,對方對合同價款進行了重新約定,且差距甚大,顯然是對合同內容進行了實質性的變更。此外,《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分別在六安市工商局和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管理辦公室予以了備案登記,而《補充施工合同》卻未予備案。可見,昌浩公司與勞聯公司先后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補充施工合同》應為陰陽合同。但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當事人就同一建設工程另行訂立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與經過備案的中標合同實質性內容不一致的,應當以備案的中標合同作為結算工程價款的根據”的規定,有權參照備案合同約定的價款進行工程結算的主體只能是簽訂陰陽合同的當事人,即勞聯公司。張顯成并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當事人,根據合同的相對性,張顯成無權請求參照備案合同約定的482萬元的價款進行給付。
本案啟示
本案原告張顯成之所以在訴訟中敗訴,請求參照備案合同的482萬元支付和參照實際決算的510萬元支付工程價款都未得到支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是其應該在與勞聯公司簽訂施工合同前,未對該工程進行概預算,對即將發生的工程價款沒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從而造成了本可避免的損失。不具備相應承包資質的施工企業或者個人即使與發包方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但因其不具有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主體的資質,因此,其與發包方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最終會導致無效。在此情況下,合同中約定的工程價款就異常重要,因此,進行工程概預算,對不具備相應承包資質的施工企業或者個人來說,意義重大。
設計概算是在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階段,由設計單位根據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圖紙,概算定額、指標,工程量計算規則,材料、設備的預算單價,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有關費用定額或取費標準等資料預先計算工程從籌建至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全過程建設費用經濟文件。簡言之,即計算建設項目總費用。施工預算是施工單位內部為控制施工成本而編制的一種預算。它是在施工圖預算的控制下,由施工企業根據施工圖紙、施工定額并結合施工組織設計,通過工料分析,計算和確定擬建工程所需的工、料、機械臺班消耗及其相應費用的技術經濟文件。施工預算實質上是施工企業的成本計劃文件論文格式模板。施工概預算主要作用有:(1)是考核工程成本、確定工程造價的主要依據;(2)是編制標底、投標文件、簽訂承發包合同的依據;(3)是工程價款結算的依據 ;(4)是施工企業編制施工計劃的依據;(5)是企業加強施工計劃管理、編制作業計劃的依據。
在進行具體工程概預算時,以下幾個方面尤為注意:
首先,要堅持科學求實的原則。概預算專業人員在編制概預算時,應該堅持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概預算。深入調查研究成本管理論文,充分收集調查第一手材料,了解工程實際和施工過程,對相關圖紙做詳細了解,正確運用定額,做到量實,價值,費用準確。堅決制止巧立名目地過高估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其次,努力提升概預算人員素質。概預算人員要熟悉本專業的概算、預算和費用定額,熟悉建筑材料預算價格,樹立強烈的工程造價控制意識,精心設計,大膽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把技術與經濟統一起來。一旦突破相應的概算,則必須返工,返工費由設計單位自負,嚴重的,還應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最后,借助相關技術設備,進行輔助編制。建筑工程概預算編制是個異常枯燥、復雜、抄錄計算量非常大的工作。傳統的手工編制工作中,概預算編制人員不得不在大量的定額條目及各種計算表之間進行反復抄錄和校對,如此一來,就會因為大量重復性的抄錄和計算,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率低,速度慢,而且還不準確。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編制建筑工程概預算時,利用計算機,設置科學高效的概預算程序來輔助完成相關編制很有必要,這是現今提高概預算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的重要保證。
二是強化學術交流,促使理論水平得到提升: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醫院在公共衛生管理知識體系方面,還比較的缺乏,那么在實踐的過程中,就需要會不斷總結各類醫療結構開展公共衛生管理的經驗。以公共衛生為主題,將相關形式的學術講座以及學術交流活動給定期開展下去,對國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的成功經驗進行大力學習和借鑒,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對醫療機構公共衛生管理的理論體系進行逐步構建和完善。
三是要開展公共衛生知識培訓,促使醫務人員的公共衛生知識水平得到提升:要以公共衛生知識為核心,大力培訓衛生行政部門以及醫院的領導和管理工作人員,將臨床一線的醫務人員作為培訓的重點,以便促使全體工作人員都可以對傳染病防控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將公共衛生方面的行政法規、專業知識和技能在醫院中廣泛傳播,對醫務人員的公共衛生觀念進行樹立,促使醫院工作人員的預防醫學知識水平得到大力提高,從而促使醫務人員能夠對公共衛生責任主動承擔。
四是要構建一個橋梁,促使醫院能夠和疾病控制機構進行信息溝通:要結合具體情況,將協調和溝通機制構建于醫療機構和疾病控制機構之間,促使雙方能夠更加密切的合作,進行信息交流,結合雙方的需求,對疾病控制工作計劃進行科學制定,并且將運行機制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預案充分納入考慮范圍,對工作進展情況定期檢查,并且進行必要的演練。
五是將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給充分發揮出來,促使社會參與得到實現:非政府組織在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如社會動員、公眾參與、普及預防醫學知識方面等等。因此,就需要將非政府組織的優勢給充分發揮出來,對衛生科普知識大力普及和推廣,將一系列形式給利用起來,如廣播、報刊、互聯網、手冊等,將公共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于社會公眾之間,指導群眾在看待公共衛生問題時,需要堅持科學的行為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