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6 07:28: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節日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時代,它在流行和演變過程中,吸取了儒、道、釋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如今,更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社會和諧的精神動力。
然而,在現代工業文明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一個個舶來的節日,如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在我國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傳統節日的精神文化內涵的缺失,中國傳統節日處于尷尬境地。清明節一度成了“燒紙節”,端午成了“粽子節”,中秋成了“月餅節”。這兩者的此消彼長加劇了傳統節日文化的斷層現象,致使傳統節日文化從形式到內涵都正在走向虛空。而電視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巨大的影響力,在傳播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前電視媒體在傳播傳統節日文化方面,也存在眾多問題。
一、當前電視媒體在傳播傳統節日文化方面存在的問題
1、電視媒體節目形態單一
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傳播傳統節日文化中的形式,而當今,傳統節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藝晚會類節目為主,訪談對話類節目、雜志類節目、綜藝娛樂節目、益智游戲節目、情景劇等節目形態甚少,節目形態過于單一。
2、電視媒體沒有將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常態化
眾所周知,每年有春節、端午、中秋、清明等傳統節日,只有在特定的節日期間,電視媒體才會制作相關電視節目來弘揚傳統節日文化,而節日一過則銷聲匿跡,這不利于電視發揮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培養”作用。
3、節目資源整合力度低,造成節目資源浪費嚴重,不能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二、電視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優勢
1、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當中,電視普及率高
我們所講的“普及性”是說它是“雅俗共賞”的。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幾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們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賞其節目,就是最好的印證。
2、電視傳媒所特有的視聽兼備、聲畫并茂的優勢,使它在傳播領域確立了重要地位
報紙和廣播都是單通道傳播媒介。電視的傳播符號是圖像、聲音、文字、色彩等多種符號的綜合傳播,是一種雙通道傳播媒介,具有聲畫并茂的優勢以及強烈的目擊感、現場感和沖擊力。
3、電視傳播的綜合性
電視因其自身的傳播優勢和技術優勢而成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形態,電視形象直觀、生動靈活,給受眾一種直觀形象,極具誘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圍,因而更容易對受眾產生移情作用,獲得一種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悅,對受眾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三、電視媒體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方式多樣
如今,我們正在經歷著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文化的趨同傾向是一個突出問題,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無論在任何時候,深厚的傳統節日文化都是一筆得天獨厚的文化遺產,是我們民族生存和進步的寶貴資源,我們應去弘揚和利用。電視媒體作為大眾獲取信息首選媒介之一,自然承擔起了傳統節日文化傳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會概念——將晚會類、綜藝娛樂類、益智類節目元素有機融合在一起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電視節目形態的引進,使節目在欄目設置、主持風格、節目題材等諸多方面呈現出嚴重的趨同現象,缺乏差異化使節目的吸引力急劇下降,從而使節目的生命周期也大為縮短。近幾年,雖然專家倡導“弘揚中國傳統節日、保護傳統節日文化”,但這并沒有引起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關注。
面對這一尷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節,安徽衛視制作了一期與眾不同的電視節目——《7月7愛傳萬家情歌會》,這場晚會將七夕的傳統浪漫情懷和晚會類節目的現代元素結合在了一起。對節目主題、宣傳語、片頭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場地、聲畫造型、音樂、節奏、色彩、色調。等元素進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與節目內容相融合。據百度數據報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數在1個月內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萬次,網絡視頻點擊量過百萬,安徽衛視貼吧點擊量,在播出當天成為上升量最快的貼吧之一。該節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為它擺脫了常態的晚會類節目,將晚會類節目、綜藝娛樂類節目和益智類節目元素融合在一起。節目有《愛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戰》、《戀愛足球》等綜藝類節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鵲橋會》和魔術等娛樂節目;還有眾多的晚會類節目,節目形態多樣,并且將各個節目都融合在了一臺晚會中,緊緊鎖定了上億觀眾的眼球。
2、實行“編播季”節目編排策略
多年來,電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在打造傳統節日時,重節目內容和質量,而輕節目整體編排和節目資源的重新整合,這一做法無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面對這一現狀,央視、重慶電視臺、湖南衛視、安徽衛視從自己的節目資源、頻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發,實行了“編播季”的節目編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編播季”節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節、分時段的編排策略,這種季節性的編排策略不僅有助于培養觀眾的忠誠度,而且還可以提高電視的市場競爭力,重慶電視臺是“編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慶臺將旗下的都市頻道臨時改為“暑期頻道”率先試水,結果市場反映十分理想。對頻道架構做出“改版性”的調整,此舉讓重慶衛視在全國省級衛視的收視排名沖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慶衛視利用元旦、春節兩節緊密相連的機會,從元旦開始,跨越春節,直至元宵節,推出了“黃金月、中國結”的編排項目,同時在這時提出了“編播季”的概念。這個“編播季”以元旦晚會拉開序幕,以春晚為。2007年,又以“合家歡·中國結”作為節目編播主題,“黃金月”編播緊扣中國老百姓的審美期待,突出歡樂、團圓、回家、感動等關鍵詞,同時為黃金月量身定做節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節目。
“編播季”對節目資源和頻道資源進行變革,把過去那種單純的、靜態的、封閉的節目播出方式轉化為整體的、組合的、動態的、開放的播出方式,“編播季”與中國傳統節日結合起來,實現了各種電視資源的優勢集合和聯動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節,同時賦予了電視傳媒更大的影響力,而且也促進了傳統節日與現代傳播方式的互動,實現了“互贏”局面。
3、通過電視專題片的形式來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電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不能僅局限在節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連續的、持久的“攻勢”。因此,即使不在節日期間,電視完全可以利用專題片來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的專題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專題片無論從畫面、配音、配樂和形式創新等各方面都有明顯力求精美的意識,這樣才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特別是在解說詞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細致精美的解說詞來贏得觀眾。
2009年,寧夏衛視頻道《印象寧夏》拍攝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說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十集系列專題節目春節期間在寧夏衛視播出后,引起強烈反響。郭文斌以獨特的、精美的詩化語言風格,從喜慶、團圓、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點燈時分(上下集)、傳承、興旺發達八個方面全面深入地詮釋了傳統春節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蘊。他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元素出發,通過對春節的闡述和發揮,循循善誘,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聽來回腸蕩氣,引人入勝。不少觀眾認為,這個節目是對中國古老的春節文化的一次升華和推進,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次激發和再認識,這期節目非常成功。
結語
面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電視媒體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傳播路徑,充分運用民族傳統節日,大力弘揚民族優秀的節日文化,對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對于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我國的電視媒體正在逐步走向國際化,在這個過程中,電視既能鞏固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又能在國際傳播中豐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并在國際范圍內確立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世界認同,最終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①傅德岷、 韋濟木、 馬培文:《中國傳統節日》[m].重慶出版社,2005:8
②高曉紅、劉羽、張紹剛,《電視節目形態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二、中西方節日慶賀方式的差異
在小農經濟為主導的傳統社會中所形成發展起來的傳統節日,在很多地方都留有封建社會的痕跡,如等級制、家族式,節日大都以家庭、家族為中心,多以內部活動為主。西方傳統節日則不同,多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性張揚,體現的是人們的互動性、群體性和狂歡性。與中國節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反映出人們互相間渴望交流、群體參與的愿望,體現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現自我等特點。以春節與新年為例,中西方在慶祝時有著很大差異。在中國,春節作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源于秦朝,定于每年農歷的正月初一,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開始,人們就以各種慶祝方式,一直出正月。在12月31日晚,當地人民走上街頭,在盛大的狂歡節,在半夜接近于零,人聚集虔誠地禱告,新年倒計時。十二點整的時候,美麗的音樂,舞蹈,人們會慶祝坐起來。可見,春節充滿了豐富的傳統風味和獨特魅力,反映了呼吸和時代的潮流在新的一年里,更貼近現代生活。
1.1春節的椒柏酒、屠蘇酒春節舊稱元旦,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后,以公歷元月一日為元旦,以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習慣上正月初一至初五均叫春節。春節是人們送舊迎新,祈盼來年好運的節日。節日期間人們有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餃子、飲椒柏酒和屠蘇酒的傳統習俗。《荊楚歲時記》言元旦時:“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其中,椒柏酒和屠蘇酒就是人們針對春節期間的時氣而特制的“藥酒”,人們認為飲用椒柏酒和屠蘇酒,可以達到順天應時、強身健體的目的。椒柏酒,有祛病的功用。漢代時就有元旦飲椒柏酒的習俗。據崔寔《四民月令》所記載,“椒”即“玉衡”星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吃了以后能免除百病。椒、柏可分別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古人相信元旦飲用椒花柏葉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祛病長壽。古詩中留下了關于元旦飲椒柏酒的記錄,如南朝庾信《正旦蒙趙王賚酒》:“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屠蘇酒,也有祛病的功用。屠蘇本是草庵的名稱。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引唐代韓鄂《歲華紀麗》:“俗說屠蘇者,草庵之名也。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夕,遺里閭藥一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識名,但曰屠蘇而已”。孫真人《屠蘇飲論》云:“屠者言其屠絕鬼炁,蘇者言其蘇省人魂。其方用藥八品,合而為劑,故亦名八神散。大黃、蜀椒、桔梗、桂心、防風各半兩,白術、虎杖各一分,烏頭半分,咬咀以絳囊貯之。除日薄暮,懸井中,令至泥,正旦出之,和囊浸酒中。”可見,屠蘇酒是一種用多味藥材浸泡的酒,這些藥材的功效主要是清熱、散風、健脾、除濕,古人認為這種酒對身體有益,元旦時合家飲之可不病不疫。椒柏酒和屠蘇酒的飲用還有一定的規則,即讓全家年齡最小的晚輩先飲、長輩后飲。元旦飲椒柏酒和屠蘇酒的習俗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和身體健康的向往,歷代一直沿襲,椒柏酒和屠蘇酒也成為各階層人士在元旦時共飲的時令酒。
1.2端午節的菖蒲酒、雄黃酒端午節的時間是農歷五月初五。古人十分重視逢雙的單數的日子,如農歷的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認為這些日子的時氣不佳,必須小心度過。五月初五,在傳統觀念中是一個惡日,人們采用多種趨吉避害的手段來達到安全度過此日的目的,端午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健身強體、抗病消災節。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賽龍舟,食粽子、咸蛋,放艾草,掛香袋,飲雄黃酒、菖蒲酒等。其中,菖蒲酒、雄黃酒是一種時令藥酒,古人認為兩者能夠趨吉避害、強身健體。菖蒲酒可以避惡去毒。菖蒲在《本草綱目》中被列為本草上品,菖蒲根“辛、溫、無毒……久服輕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菖蒲酒最初是以菖蒲為藥材,以黃酒為原酒浸泡而成。以菖蒲浸酒能治病,《本草綱目》云:“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石菖蒲煎汁,或釀或浸,并如上法。”唐五代以后,人們就開始盛興端午節喝菖蒲酒。唐人殷堯藩《端午日》說:“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可知,菖蒲酒是新興飲品,人們認為它比艾草、靈符更重要。《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五以菖蒲,或縷或屑泛酒。”又坡詞注云:“近世五月五日,以菖蒲漬酒而飲。”雄黃酒具有同樣的功能。它有兩種制作方法。其一是單用雄黃浸酒,可涂,單飲需慎重。《本草綱目》認為雄黃“苦、平、寒,有毒。主治寒熱,鼠瘺惡瘡,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煉食之,輕身神仙。”清《燕京歲時記》云:“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曬之,用涂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雄黃酒的避惡去毒功能強大,單飲需慎重,在著名的傳奇故事中,白娘子在喝了雄黃酒后顯出了原形。其二是合用菖蒲和雄黃浸酒,可飲可涂。《清嘉錄》云:“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又以余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墻壁間,以祛毒蟲。”又記,吳曼云《江鄉節物詞》小序云:“杭俗,五日剉蒲根入火酒,和雄黃飲之,或以涂小兒額上。”詩云:“細切蒲菹勸舉觴,不須九節證靈菖。嬌兒怯試燒春味,一抹妝成半額黃。”
1.3重陽節的酒、茱萸酒等重陽節的時間是農歷九月九日,今又以此節為敬老節。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有登高、賞菊、插茱萸、放風箏、吃重陽糕、飲酒和茱萸酒等。其中,酒和茱萸酒是時令藥酒,古人認為,在重陽節時飲用可以延壽避邪。因在九月開放,成為重陽節的重要標志。古人認為,可輔體延年,有助彭祖之術,因此被人們稱為“延壽客”,人們喜愛,在重陽節有簪菊、賞菊、作菊枕、品飲酒等習俗。酒有兩種制作方法。其一為釀造法。《歲時廣記》引《西京雜記》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酒,令長壽。盛開時,采莖葉,雜黍米釀酒,密封置室中,至來年九月九日方熟。且治頭風,謂之菊酒。”其二為泛酒法。即在酒中加而成。《夢粱錄》記載:“今世人以、茱萸,浮于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為‘延壽客’,故假此兩物服之,以消陽九之厄。”作為中藥,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平膽明目、防病辟疫的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目赤等癥,用泛酒確有一定的養生功效。茱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食茱萸,另一種是山茱萸。古人認為,茱萸不但具有治寒驅毒的藥效,而且有增年益壽、避邪去災的作用,人們稱茱萸為“避邪翁”。在重陽節時,人們有插茱萸、佩茱萸、看茱萸、嗅茱萸、飲茱萸酒等習俗。《歲時廣記》引《提要錄》:“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灑門戶間辟惡,亦有入鹽少許而飲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惡。”宋人飲重陽酒更盛,人們常以、茱萸浮于酒飲之。重陽節飲酒、茱萸酒的習俗一直延續至明清。除了兩者,一些地區的人們在重陽節時還要浸制枸杞酒。《歲時廣記》引《四時纂要》云:“重九日,收枸杞浸酒飲,不老不白,去一切風。”可見,重陽節時正值枸杞成熟,用它來浸酒飲用具有養生功效。《本草綱目》認為:“枸杞酒補虛弱,益精氣,去冷風,壯陽道,止目淚,健腰腳。”此外,中國傳統歲時食俗中還有立夏制作“駐顏酒”、夏至頒“冰酒”、七夕制作“明星酒”等風俗。這些酒的制作均遵循了中國古人非常重視的順天應時、順應自然的觀念,飲用這些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2社會功能———祭祀迎神,怡情和諧
古代社會的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也相對有限,酒作為一種怡情之物,在人們的日常和社交生活中占據了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傳統歲時節日中,各階層的人士大都要飲酒聚宴。酒在傳統歲時節日中發揮了重要的社會功能,不僅體現了“酒以成禮”,在祭祀迎神等場合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且“無酒不成席”,作為傳統歲時節日里人與人之間進行社會交往的“劑”,具有怡悅心情、抒懷、通氣合好、和諧歡愉的作用。
2.1春節的春酒、年節酒如前所述,春節舊稱元旦,是人們送舊迎新、祈盼來年好運的節日。人們通過飲用椒柏酒和屠蘇酒,來達到順天應時、強身健體的目的。除了這兩種時令藥酒之外,人們在春節期間還有喝春酒、年節酒的習俗,這種習俗具有怡情和諧的功能。元旦天亮之后,鄰族戚友以及官宦之間要交相拜賀。親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在古代,冬釀春熟之酒,被稱為春酒。《夢粱錄》正月:“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官放公私僦屋錢三日,士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街坊以食物、動使、冠梳、領抹、緞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門歌叫關撲。不論貧富,游玩琳宮梵宇,竟日不絕。家家飲宴,笑語喧嘩。”由此可見春節飲酒的范圍之廣,場景之熱鬧。相信如果沒有酒的參與,春節期間人們相聚的歡愉程度就會降低。元旦期間,人們還盛行互相請客吃飯,稱為年節酒。《清嘉錄》云:“元旦后,戚若友遞相邀飲,至十五日而止,俗稱年節酒。”可見,年節酒的時間持續較長,這其實就是人們在春節,即古代中國社會最重要的休整期中,密切聯絡增進了人與人之間感情,尤其是增進親朋間關系的一種有效方式。根據文獻資料記載,其實在古代社會,人們不僅在元旦期間飲宴,有錢有閑階級甚至把這個時間范圍延伸至整個正月,如《歲時廣記》引《玉燭寶典》記載:“元日至月晦,并為酺聚飲食。士女泛舟,或臨水宴樂。酺聚者,大飲之名也。一云,出錢為醵,出食為酺。”這種恣意享受生活的狀態,當然不存在于普通社會階層,但從中可見春節期間人們飲宴的歡愉和魅力。
2.2社日的社酒社日為中國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人祭社,每年春、秋各一次。漢以后,社日的具體日期不斷變化,一直到唐代才最后固定下來,即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為春、秋的社日。春、秋社大約在春分或秋分后五天之內。就春社而言,基本是在二月舉行。社日的重要習俗就是飲用社酒,它不僅具有祭祀迎神的功能,更具有怡情和諧的功能。《荊楚歲時記》里有社祭的具體情形:“社日,四鄰并結綜會社,牲醪,為屋于樹下,先祭神,然后饗其胙。”祭社神的目的,最早不過是祈豐和慶豐,后來則發展到祭祀后人們在原地聚飲聯歡,同時也作為春種前后、秋收前后的休整。社日在唐代盛行,唐詩中有關描寫很多。如王駕《社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宋代的朱熹描敘社日活動則言:“農畝懷歲功,壺漿祝神釐。”人們在豐收后,紛紛提攜壺漿,祭祀土地神。社日之所以如此具有吸引力,其實不只是為了“祝神”求佑,而是為了歡樂、友聚和暢飲。《東京夢華錄》云:“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貴戚。”在古代的中國,廣大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們不僅在社日請客飲酒,而且還給朋友和親鄰送酒,人們通過社日的歡飲,融洽各種社會關系。熱烈的社日聚飲活動,一直延續到清朝。《清嘉錄》的記載更為詳細:“(二月)二日,為土地神誕,俗稱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酬。村農亦家戶壺漿,以祝神厘。俗稱田公田婆。”社日的歡愉,是勞動者們對自己辛勤勞動的獎賞,也是點亮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
2.3上巳的“曲水流觴”上巳,又稱元巳,作為節日特指農歷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日古代有“祓禊”等風俗,三國魏以后,“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古人認為,三月初三時氣不好,因此要在水邊沐浴清潔,去掉疾病和不祥,人們還采摘鼠曲草,用蜜汁加粉調和,做成餅團食用以去除不好的時氣。后來,人們常臨水宴飲踏青游春,并產生了“曲水流觴”的飲酒習俗,極具文化情趣。“曲水流觴”的習俗更多地是具有怡悅心情、抒懷的功能。《荊楚歲時記》言:“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在彎曲的溪中,將盛著酒的杯子浮于水上漂流,借流水傳杯,人們各自守候一處,酒杯漂到誰的地方,誰就取飲賦詩,借以取樂。這種漂浮的酒杯,兩側有一對耳朵或翅膀,稱作“羽觴”。因此,曲水流杯又稱“曲水流觴”,這是魏晉以前人們從修禊事時臨水宴飲、踏青游春演變出的一種飲酒方式。以曲水流杯為契機,朋友借此常聚會,最為著名的是晉代王羲之與朋友的會稽山陰蘭亭修禊的故事。但是,當時的“曲水流觴”的活動,并不限于文人墨客。到了唐代,上巳成為唐代三大節日之一。在節前五天,按照官吏職位高低,皇帝要分別賞給不同的宴會費用。上巳日皇帝照例賜宴曲江亭,百姓也到曲江行樂。唐《輦下歲時記》:“三月上巳,有錫宴群臣,即在曲江,傾都人物,于江頭禊飲踏青。豪家縛棚相接。至于杏園,進士局在亭子上。宏詞拔萃宴在池南岸,內學士駙馬等張建封宴元巳曲江,特命宰相同榻入食。”此外,唐詩中也多有描寫上巳的作品,尤以杜甫《麗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佳句最為膾炙人口。宋代以后,上巳日祓禊“曲水流觴”的風俗雖明顯少于前代,但還在文人學士的階層流行,成為文人學士們交流敘情、傾吐心聲的一種娛樂方式,“曲水流觴”,這一古代民眾的飲酒方式逐漸演變成為文人學士的特有的飲酒方式。流杯本是野外溪畔所為,后來人們修備專門的園池進行,今存清代流杯之處不少,可見“曲水流觴”之俗傳至清代。
2.4中秋的團圓酒中秋節的時間是農歷八月十五日,人們傳統有祭月、拜月、賞月、吃月餅、飲團圓酒之俗,寓意團圓美滿。中秋節的團圓酒習俗,除了具有祭月、拜月的功能之外,更多地是具有怡情和諧的功能。中秋節的飲食活動一般以家庭范圍為主,非常強調融洽的家庭氛圍,這十分有利于增進親情。這一天,不管是家人團聚,還是摯友相會,大都離不開賞月飲酒。《東京夢華錄》云:“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從“爭占酒樓玩月”,可以想見,當時人們在酒樓賞月飲酒的熱鬧氛圍。《夢粱錄》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時人們不分階層,無論貧富,紛紛解囊飲酒賞月,歡度佳節。中秋節和此前中國盛行的歲時節日不同,它們大多是以節氣為標志或以祭祀迎神為目的,而中秋節是一個具有深厚人文倫理情懷的節日。中國人之所以對中秋之夜的圓月感興趣,除了“中秋之夜,月色倍明”之外,還因為它能象征親人、至友的團圓,而中秋的團圓酒則更添加了這種節日團圓的氣氛,能夠更好地融洽家庭關系。即使家人不能夠團圓相聚,人們也會用一壺清酒來思念親人,正所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的酒讓人更加珍惜家人的團聚,進而祈盼家國的平安。此外,中國傳統歲時食俗中還有花朝節飲“花朝酒”、十月朝的“會飲”、除夕飲“分歲酒”等風俗,它們在不同程度上同樣具有祭祀迎神、怡情和諧的社會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3-0361-02
一、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一)傳統節日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源于農時,到漢代,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它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一種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節日文化是一種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民族風俗和民族習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著深刻的寓意,有的是為了紀念某一重要歷史人物,有的是紀念某一重要歷史事件,有的是慶祝某一時節的到來等等。節日根植于文化系統之中,以特定的儀式傳播文化,對文化系統的運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個國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它不僅是展示民族社會生活狀況的窗口,同時也是人類傳遞并擴展生存知識和生存態度的一種手段,是“象征和意義的體系”。
(二)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1.鮮活生動的服飾文化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的禮儀之邦,歷來講究衣冠上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示,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其內容、節日儀式及文化內涵處處體現著重衣冠、重禮儀的傳統。
2.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作為農耕文化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與農業經濟有著直接的聯系。這就使得中國傳統節日帶有強烈的農業文化特點,節日是由節氣演變而來的,最初是人們慶祝豐收的喜悅日子,慶典周期和農耕周期基本一致。所以在每個特定的節日里,不同民族、不同的作物生產,就呈現出豐富的節日飲食。
3.禮儀結合的儀式文化
欽若昊天、敬授人時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起源。而祭祀是中華禮儀的一部分,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數都起源于祭祀,作為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在古老的祭祀過程中有一整套嚴密的儀式,使得最終固定下來的傳統節日也是通過一定的儀式來慶祝并實現,儀式的固化從而強化了節日的意義。
4.淳樸自然的價值觀念
敬天保民的思想體現了最淳樸的人本價值理念,中國傳統節日農耕文化的特點,使得傳統節日期間的相關節日儀式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節日儀式大多與祭祀儀式相關,人們在祭天祭祖的過程中,表現出對天地自然規律的遵循,期盼得到天地自然的恩惠,體現出了最樸素的價值觀念。
5.豐富的審美情趣
中國傳統文化透視出的審美追求,在傳統節日中表現的最為突出,在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當中,人們通過節日儀式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并通過一些特別的東西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給大家,而在民俗服飾、民俗飲食、節慶儀式中都展現出美的品質,可以概括為:人情之美、藝術之美和意境之美三個方面。
6.神秘的宗教意蘊
宗教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本分,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傳統節日更是源于宗教儀式,宗教文化為節日文化的形成、豐富提供了最原始的內核。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形成、發展、完善過程中受宗教文化的影響,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
二、傳統節日文化的德育價值
(一)濃烈的愛國情懷
愛國主義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柱,對中國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過長期的凝練,已經成為全國各民族人民的社會心理認同,使得整個中華民族成為一個富有愛國精神的民族。而傳統節日是人們表達愛國情懷最自覺的一個特殊儀式。如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全國各族人民盛裝出席,家家戶戶門上貼上了期盼國運昌盛、發達和家庭美滿、幸福的對聯,人們在爆竹聲中互致問候、同享歡樂。
(二)和諧的價值觀念
中國傳統節日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和諧思想最集中的體現,在傳統節日的儀式和文化中處處彰顯著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如春節當中,除夕夜的守歲習俗在驅疫避邪的古老傳說之外,更強調的是合家團圓的意義;還有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神,接灶神、送灶神等都有嚴格儀式,期盼灶王爺能把吉利帶給人間,還有掃塵、洗浴、貼門神、放鞭炮、派發壓歲錢等,處處透視出人們在嚴謹的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親戚朋友、鄰里鄉親及人與社會的關系。
(三)敬畏和珍視生命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敬畏和珍視生命,強調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精神和人格方面的發展。我國古代思想家荀子指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相當一部分節日實際上都是表達慎終追遠、敬祖報本。中國傳統儒家文化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實際上就是講究孝悌,表現出對生命平等的珍視和敬畏。
(四)崇尚人倫親情
崇尚人倫親情是傳統節日文化的另一個顯著特點,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人倫親情是維系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紐帶,中國傳統節日通過特定的節日儀式禮節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言行,從實踐的角度讓人們在家庭內部踐行尊尊親親的禮數。
三、高校的德育中開展傳統節日文化的方法
(一)傳統節日慶典儀式的演示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儀式化,是傳統節日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儀式作為文化記憶的要素和過程,在節日期間聚攏了人氣,節日文化也通過節日儀式的集中展示,傳遞出節日的特定文化內涵。儀式作為文化的象征符號,成為人們歡度節日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傳統節日慶典儀式的演示,讓學生們直接走進了傳統節日的心臟,感受傳統節日文化濃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慶典儀式,表達了人們對祖先神靈的祭奠和敬重,寄托對死者的追憶之情,趨利避害,寄托著對豐收、吉祥、平安、團圓的美好期盼,表達了人們最樸實的價值觀念。
(二)舉辦傳統節日文化大講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優勢,挖掘整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的精華,如傳統節日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禮儀文化、物象符號、節日詩詞等,在全校范圍內定期開展以此為主題的傳統節日文化講座;也可以邀請民俗專家,民間藝人等來校舉辦傳統節日文化大講堂。具體內容可以從每個節日文化中選取,也可以進行節日之間的比較講座。
(三)進行傳統節日文化課題研究
學術界可以發揮人員、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組織廣大青年學生對相關傳統節日文化問題進行研究;召開傳統節日文化學術會議,為傳統節日的傳承和發展貢獻力量;與相關民俗機構合作開展與傳統節日文化相關的文獻整理、資料收集及課題申報工作;開展有關傳統節日文化資料的采集工作。
對傳統節日文化開展相關課題研究,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傳承和保護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在研究的同時,要增強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意識,挖掘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豐富其外延,要拓寬視野,進行相關交叉學科的研究,如把節日文化與地理學、建筑學、氣候學、天文歷法等交叉研究,探究傳統節日文化的脈絡,為普及傳統文化,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認同感而發揮作用。
(四)編寫傳統節日文化讀本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其文化內涵豐富、內容充實,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秀精神文化。高等院校承擔著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任,充分利用節日資源來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義不容辭。高校嘗試研究制定傳統節日教育進教材、進課堂,把傳統節日教育納入學校教育之中,利用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資源編寫傳統節日文化系列讀本,使學生系統學習傳統節日文化內容,更直觀的加深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
在書籍編寫過程中要把握幾個原則,以保證節日文化書籍能真正發揮實效。首先是通俗性,要保證文化讀本的通俗;其次是故事性,傳統節日與宗教等有著直接的聯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節日傳說故事,可以以故事為線索展開;最后要突出文化性,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在文化讀本中要突出節日文化的內容和內涵,方便節日文化在學生頭腦中的記憶,同時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對節日及節日文化的興趣。
(五)開展傳統節日主題實踐
開展傳統節日主題實踐活動,是為了加深德育對象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親身實踐活動,體會莊重的儀式、勞動艱辛、敬天保民、孝敬長輩等的歷史淵源,通過實踐活動接受傳統道德的洗禮,在設計實踐主題時,使活動貼近生活并與學生的志趣相投。
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導致觀念的蟬變、文化發展多元化對節日觀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個性特征的影響導致大學生的傳統節日文化意識失缺。賦予高校德育機制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通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實施來推動高校德育機制的變革,既是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有效傳承,也是為創新高校德育提供一種思路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楊護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引言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在國外,文化創意產業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理念,而是有著巨大經濟效益的直接現實。從國際創意創業的發展來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丹麥、荷蘭、新加坡等國都是創意產業的典范國家,他們都有自己的發展特色,并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本文通過對當前文化創意的研究,致力于發展文化創意的產業鏈條,將文化創意這一創新方案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結合當前我國創意文化的發展趨勢和我國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背景,利用TRIZ理論設計一套適合我國當前現狀的文化創意發展方案。使其既能滿足國民對創意文化的基本要求,又能在設計自己的創意文化方案時提供幫助。
1 基于TRIZ理論的文化創意產業結合技術研究
1.1 研究概述
通過調研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及相關領域,得知中國文化創新領域正處于劣勢,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世界對中國文化仍存在認識上的偏差,現在的中國,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強大是必然趨勢,但文化方面的發展著實令人擔憂。通過結合TRIZ理論的總結以及相關方法,使用九屏幕法(圖1)深入分析中國古代、近代以及當代的文化特點,剖析其存在的優勢。
由九屏幕圖分析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文化創意豐富多彩,例如包含漢字、四大發明、戲劇以及詩詞等,而近代現代中國文化創意有些匱乏,很少再有創新,這也說明中國的文化創意需要有所革新,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使用生命曲線(如圖2),從九屏幕也可指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量基數小但又增長緩慢,可以得知當下中國文化創新領域正處于成長期,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這也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有自己文化的特色,可以將文化創新,加以更廣闊的傳播。類似于TRIZ方法解決工程問題一樣,將一種或幾種創新方法用于解決文化創新領域的相關問題。首次將文化創新領域和TRIZ創新方法結合起來,實現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模板化設計。
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使用計算機Web技術實現模板的智能化使用,實現文化創意領域的智能化分析。
1.2 實現智能分析
實現中國文化創新領域的智能化分析平臺(CCAP),使用分離原理,分成三個層次,其體系結構如圖3所示
基礎層是CCAP的基礎,主要包含文化創意相關案例與TRIZ理論相關工具以及算法(如40個發明原理、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解決方法、物-場分析法以及ARIZ發明問題解決算法)等,該層為整個系統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后期軟件實現通過算法上的支持。
服務器層主要是App層的基礎層,為App層提供運行的硬件環境,除硬件服務器外,該層還提供了軟件服務器,如使用tomcat以及WebLogic等,實際才開發過程中,由于CCAP并發量并不會太大,因此采用了開源的tomcat進行實現。
多年以來我國在實際的日語教學中,嚴重忽略了文化引入的問題,基本上都只是強調語言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在語言運用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國內與日本的跨文化交際越來越頻繁,這就需要學生更加的了解日本文化,這樣才能盡快的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文化引入在日語教學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時教師需要調整基礎日語課程的教學思路,在高級階段的學習中適當的引入文化知識,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擴大學生的視野,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交際意識,這是當前基礎日語課程教學中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基礎日語課程的主要特性
在基礎日語課程的學習中,一方面涉及語音、詞匯以及語法等最基本的知識,另一方面還涉及聽、讀以及譯等語言運用的技能,這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學習。一般來說在大學本科課程的設計中,一、二年級的課程主要是學習基礎日語知識,而三、四年級的課程主要是學習高級日語,這個階段的課文選材具有很高的格調,文章表現力比初級以及中級階段強,內容非常的豐富,題材的選擇也非常廣泛。課文中不僅有隨筆以及小說等,而且還涵蓋評論以及古代詩歌等,之所以選擇了這么多類型的作品,主要是希望學生在學習不同類型的文章中,能夠學會運用更多的日語表達方式,熟練的掌握各種類型的語言使用方法,此外還希望學生在學習具有不同深度的文學以及思想性文章后,能夠更加熟練的使用日語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與寫作,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高級階段的課程學習中,基礎日語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不需要再繼續學習詞匯以及語法等基礎知識,而是學習更加復雜的語言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要求學生能夠更加靈活的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因此在對日語進行學習的時候,需要深入的了解日本文化,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文化引入的意義及原則
(一)文化引入在高級階段教學中的意義
對于文化的定義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統計相關資料后發現廣義上的文化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一個是物質財富,另外一個是精神財富。而狹義上的文化所指的范圍相對比較狹窄,主要是指精神財富。從以上的定義中可以看出文化不僅凝結在物質之中,而且還涵蓋物質之外,歷史發展過程中傳承至今的宗教、信仰以及學術思想等都可稱為文化。任何一個民族的語言都離不開文化,兩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語言通常都是在當時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而文化則需要經由語言才能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傳承與發展。一般來說在日語的學習中,如果教師只是要求學生機械的學習詞語以及語法等相關的內容,將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能夠在日語的學習中適當的將文化引入課程中,就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與本國不同的文化知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能夠帶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日語,使學生能夠在語言的學習中更加了解日本文化,這樣學生就會對基礎日語課程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這樣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從另一方面來看在理解日本文化的情況下,可以更容易學會日語,因為了解日本文化后能夠深入的體會語言現象,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基礎日語課程中學到夏目漱石某篇小說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想學生介紹文章的作家以及流派,并向學生介紹文章當時的創作背景以及作品風格等,然后再向學生分析、講解課文,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能夠體會不同表達中詞語的運用方法,深入的分析為什么文章此處需要用到這樣的表達方式,感受不同表達方式的作用。這樣學生就能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使用日語思考不同的語言現象,從而熟練掌握純正的日語。
(二)文化導入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將文化引入基礎日語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四個基本原則:首先是圍繞文本展開。在文化導入過程中,引入的文化內容不能脫離課文。其次是準確把握好文化導入的“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日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恰當的時機引入適量的文化內容。然后是文化的導入的內容應當保證客觀、真實。教師在高級階段的教學中不能將帶有個人色彩的文化內容隨意的插入課程中,一定要引入真實、客觀的文化內容。最后是尊重文化的差異。教師應當教導學生以開放、寬容的思想看待不同的文化。
四、將文化引入日語教學中的策略
(一)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才能使基礎日語課程變得更加的有趣,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以外的時間不斷地積累與學習,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文學主要來自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這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在學習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學習的時候,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日本文化。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日本文學作品或文學評論,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不斷的積累與學習,網絡資源比較方便獲取,而且內容也十分豐富,教師可以關注有關日本的雜志以及新聞等相關的信息,逐步拓展眼界,了解更多的日本文化知識。
(二)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當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應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設備,在課程學習中給學生播放有關日本文化的圖片、視頻信息等,這樣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容易激發學生對基礎日語課程的興趣。當然在使用新型教學手段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傳統的講解法,教師應當在課前做好課件,篩選與文章內容相關的資料,理清教學的思路。
(三)文化導入與引領學生思考并重
教師在課程中引入日本文化內容的時候,應當適當提出相關的課題,給予學生思考與分析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對中日文化的差異進行比較,要求學生自己去查找信息,并進行分析總結,此時教師只要點撥到即可,這樣學生才具有神秘感,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尋找資料,思考中日文化的差異。
(四)在課余時間舉辦文化類活動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斷加強,許多西方節日逐漸在我國流行起來。加上商家的利益驅使,許多洋節日在中國華麗登場,受到年輕人的熱烈追捧。反觀中國的傳統節日,一些傳統習俗逐漸流于形式,連承載著厚重歷史的端午節也不知怎么變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蘊含其中的深層次的文化的厚重的東西卻被漸漸遺忘。對此,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公布了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結果,將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三個節日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行為表現形式,起源于我國古代農業社會文明,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豐富厚重。其中很多優秀的精神內容為我國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傳統節日文化的優秀資源,也必定會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一、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通過不斷創造、總結、積累、流傳下來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是歷史發展的體現。文化的結構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層面[2]。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的物質層面
1.傳統節日的飲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為天”這種思想已經潛移默化于各種傳統節日活動中。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中國傳統節日大多是農耕社會由于祭祀活動發展而來的,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習俗的食物不僅肩負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種深厚的民俗情感。
2.傳統節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動的歷史源遠流長,在青銅器銘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關祭祀活動的文字記載。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絢麗多彩。如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中秋節、臘八節,這些傳統節日中保留著民間生活獨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樣的中國傳統節日將輕松和愉快的氛圍植入于人們的生活當中,讓不斷流逝的時間用循環的方式參與到人們的生活節奏中,給人們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生機與活力[3]。發展到今天的節日慶典活動大多與古老的祭祀儀式、迎神賽會、驅邪免災的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層面
節日從起源和發展上來看,是在人類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并在歷史發展中不斷潛移默化地完善著,再逐漸滲透到社會生活里的過程。與社會的發展一樣,節日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傳統節日伴隨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不斷演變進化成為中國獨特的節日文化,并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多種文化元素,共同構成了完整和諧而意義深遠的節日體系。我國歷史上,最早的風俗活動起源于對自然和神靈力量的崇拜,大多都與民間流傳的迷信傳說和禁忌有關系;人們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和傳奇故事都給節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傳以后,其內涵和行為規范對節日的設立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人們對一些歷史人物的紀念與緬懷也賦予了節日特殊的內涵,如是種種,都在節日的內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華,讓中國的節日具備了獨一無二的歷史感與文化感。傳統節日中,蘊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的歷史起源、動人傳說和獨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眾基礎。傳統節日中的民俗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的道德觀念和,承載著五十六個民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憧憬,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4]。
二、傳統節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傳統節日有利于對青少年進行“貴人倫,重親情”的教育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減少,甚至家人之間也缺乏必要的溝通而變得越來越陌生。很多家長只顧得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獨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報,漠視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也越來越深。中國傳統文化重視親情倫理,這種理念也反映在傳統節日文化精神當中,中國的倫理文化通過中國傳統文化表露無遺,而這種倫理情懷也在傳統節日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清明節的祭祀掃墓、重陽節的登高敬老、中秋節的團員和睦都體現了這種“貴人倫,重親情”的思想。傳統節日為親人之間周期性的團聚提供了可能。
(二)傳統節日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時機
思想政治教育學認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生活化的,對人們影響深遠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更容易接受。所以我們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性原則,講求工作的方法和藝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將傳統節日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無疑是十分恰當的。通過對節日內涵的了解,通過對節日活動的參與體驗,青少年可以潛移默化地受到傳統文化感染與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傳統節日之中能夠使得青少年在快樂的生活體驗中無聲無息地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精神內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將慶祝傳統節日作為紐帶,將理想與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當中,讓青少年在體驗節日的快樂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寓教于樂,在傳統節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將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說教局面得到極大的改觀,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傳統節日有利于對青少年進行和諧人際關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樹立以“仁”為核心的人文價值觀
現如今不少青少年熱衷于虛幻的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滔滔不絕,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與他人交往。現實社會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和諧的關系。我國儒家自古以來就強調“規矩之道”要求愛人如己,推己及人,強調“以天下為己任”,“仁民愛物”的人文關懷,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關系。春節通常是親戚朋友聚在一起,暢談生活聯絡感情的契機;中秋節將團員作為慶祝的主題,倡導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陽節則提醒人們要注重尊老敬老。當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人與人的關系則在逐漸的淡漠。這種情況下,傳統節日的存在成了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密切人與人之間的聯系的重要平臺。我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交通越來越便利,通信越來越發單,而人深處鬧市卻常常感到越來越孤獨寂寞,人與人直線距離越來越近而心與心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我們在建設校園文化的同時,不妨將傳統節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這不但有利于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也可以是學生通過和周圍的同學、老師、朋友共同慶祝節日、共同體驗節日的快樂,既可以讓心靈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對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開展傳統節日活動可以為增強青少年人際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與老師、學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條件。在節日活動中讓青少年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細微之處做到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站在更高更遠的角度來審視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和所處的環境,掌握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方法。所以,傳統節日對青少年建立諧人際關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傳統節日能夠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愛國主義精神的民族,貴和諧,尚中道,追求團結統一。傳統節日具有增強民族凝聚力,維護國家統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觀,激發著人們的強烈的向心力,構筑了中國人加過統一的群體意識。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蘊含著優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個民族之間的深情厚誼,也承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對于維系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我國的春節、中秋節期間,舉國上下一排歡騰,男女老少闔家同樂,呈現出和諧喜慶的節日氛圍。端午節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特別是其中蘊藏的愛國主義情懷更化為一種內在的精神氣質,激勵著一代代炎黃子孫不畏艱難、昂然奮進,造就了一幕幕銘刻在民族記憶深處的動人事跡與不朽傳奇。例如,端午節這個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進行紀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著許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屈原這個歷史人物是愛國者的代表,他身上流傳下來的精神是愛國主義精神,他是中國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節中有很濃郁的愛國主義氣氛和傳統文化氛圍,這對凈化當今社會中浮躁的風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陽節、除夕節等節日中飽含了人們對故鄉的眷念和對親人的思念。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許多傳統節日又增加了諸如民族大團結、祖國統一等新內涵。
參考文獻
[1] 王文章,李榮啟.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J].藝術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組,編.張岱年,萬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紀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國民俗學產生于上個世紀初“五四”時期,對節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從“五四”時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學術界主要做的是對節日民俗資料的調查、收集、整理。就相關研究成果來說,不得不提兩本書: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1923)與婁子匡《新年風俗志》(1935)。《中華全國風俗志》是胡樸安在二十年代初編成的一部有廣泛用途的全國風俗百科全書,書中對各地方志和古今筆記、刊物中所載風俗進行了匯編,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人們過節習俗。就節日民俗總體研究來看,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人們開始嘗試運用新方法、擴大新視角來挖掘節日民俗中的文化內涵,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二、20世紀80年代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在“雙百”方針號召下,各種傳統文化藝術重新受到重視。節日文化研究,與其它人文學科的興起一樣,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羅啟榮、陽仁煊,較早關注中國傳統節日的學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國年節》[1]一書中,將中國傳統民族節日按季節進行分類為“孟春節日”、“仲春節日”、“季春節日”、“孟夏節日”、“仲夏節日”、“季夏節日”、“孟秋節日”、“仲秋節日”、“季秋節日”、“孟冬節日”、“宗教節日”。
韓養民、郭興文1987年共同編寫的《中國古代節日風俗》[2],系統地介紹了除夕、元旦、元宵等傳統節日萌芽、定型、發展的過程及其特點,以及節日相關各種活動、軼聞趣事、故事傳說。書中還提出了不少經得起推敲的創見,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與古代禁忌是節日產生的最早淵源;先秦是節日風俗的起源萌芽階段,漢代是中國節日風俗的定型時期,這一點獲得后來的學者的普遍認同。[3]
陳久金、盧蓮蓉1989年聯合出版了《中國節慶及其起源》[4],是較早介紹中國節日文化的書之一。書分十一章,重點寫了20余個節日,介紹了這些古代傳統節日活動的內容、發展歷史,重點研究和探討了這些節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國節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階段,從這個時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點: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學術意義不明顯。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號召下以普及文化為目的的編寫的一些綜合性知識讀物。第二,以節日民俗的整體研究、漢族節日研究為主,單一節日研究、少數民族節日很少。就春節文化研究而言,專題性研究成果幾乎還沒有。第三,多數均是利用部分文獻記載、或田野調查搜集到的民間傳說故事、匯編而成的青少年讀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學術性和研究性不強。
三、20世紀90年代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中興起的“文化熱”方興未艾。九十年代的節日文化研究,逐漸回到“學術意義”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節日文化的整體研究上,節日文化一般理論研究架構在這個時期建立、成熟起來。
(一)宏觀的一般理論研究
范勇、張建世繼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學者對于節日文化理論關注的學風,1990年在龍文化大系列叢書《中國年節文化》[5]一書中對節日的類型、起源、變遷、傳播、傳說、內容、社會功能及心理等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探討。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國古代節日文化》一書,這部著作主要介紹了包括春節、立春、元宵節的20個古代節日。他們認為節日起源于多種歷史原因;節日的發展經歷分為四個階段:發生期(遠古時期)、發展期(秦漢)、融合期(魏晉南北朝至隋唐)、豐滿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幾點規律:節日的發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不像政治、經濟、軍事那樣大起大落,而是比較緩慢的、潛移默化的;節日的形成是長期的,在發展中有變異,在傳承中有發展;農業文明的連續性和歷代統治階級的提倡使中國傳統節日具有頑強的生命力。[6]這些頗有見地的觀點,為后來學者們關于“如何確定節日”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7]
關于節日的特征與功能,也有很多學者進行研究。楊景震1998年《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將節日風俗的特征歸納為特征:禮儀性、理想性、時代性、民族性、傳承性、變異性、群眾性、地方性。關于這一點,一些學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節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認為,節日大約有下面幾個特征:節日的文娛性(休假性)與勞動性、節日習俗具有最大的復合性、民族節日的簇新性與守舊性、傳統節日的宗教性與新節日的非宗教性、節日的全民性與階級性、節日的獨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論文《淺析民族節日文化的社會功能》[10]中歸納出民族節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際調節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產導向功能、文娛體育功能、教育宣傳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文化傳播功能、商品紐帶功能,他還分別進行了細致的闡釋。
(二)春節文化研究的狀況
這個時段春節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續八十年代的研究路術,將春節置于節日總體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為節日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開的。
提到方法論,不得不提1998年簡濤用德文寫成《立春風俗考》[11],他運用法國結構主義與英國功能主義理論方法對立春禮俗進行探究,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優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論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這個時代對春節文化的研究,除了對春節習俗事象的資料展示外,關于春節起源的研究上三種較流行的代表性觀點已經形成。
1.臘(蠟)祭說
“臘祭”據說原是神農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事之”的年終祭祀習俗,主要內容是感謝百神上一年的賜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同時伴隨著人們為祈求驅疫禳災而舉行的祭祀活動。范玉梅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說“春節,大抵是從原始公社時代的‘臘祭’演變而來的。臘祭期間,人們聚飲會替,歌舞戲耍,盡情歡愉。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眾多的春節習俗。”[12]王景琳、徐匋《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春節”條:“關于春節的由來,或說源于上古社會的臘祭,臘即歳終祭眾神之名,因而春節乃是由一年農事畢后為報答深的恩賜而來。”[13]段寶林《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蠟祭與儺》也認可上述源于上古蠟祭的觀點。[14]
2.巫術儀式說
王娟1995年在中國文化講座叢書發表了《中國的春節》,筆者從春節儀式活動內容角度來探,認為“春節應該源于古代的巫術儀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術的具體表現。人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和表演等來驅趕或避開邪惡,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隨著社會的發展,春節逐漸失去了其巫術的內涵而演變成一種慶祝活動。”[15]
3.鬼節說
徐華龍1997年在《春節源于鬼節考》[16]一文中說“古時候人們由于科學知識的貧乏和生產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差,常為冬天的寒潮所侵擾,又為糧食的匱乏所提心吊膽,早春更是青黃不接、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老人和兒童首先會因饑餓、寒冷及其他各種惡劣的原因而相繼死去。看到這種情景,人們會恐懼,會以為是鬼神的作祟。”
相對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隊伍迅速壯大、研究領域得到擴展,研究方法也相對多樣化。絕大部分論文都是在理論上對節日的起源、分類、特征、內涵、功能、變遷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論文成果尤為顯著,理論研究相當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頗,節日文化理論研究充分,對各民族單一節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數僅僅流于一般的簡要的介紹,挖掘力度不夠;其次,可以說,這一階段對于春節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開展,真正專門研究春節的不多,除個別專題研究外,多數還是僅限于八十年代資料匯編狀態,或者只是隨感式的記述。
三、21世紀以來的節日及春節文化研究
21世紀前十年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一些學者以前人研究為基礎,將節日文化理論深入到底,另一類學者則另辟新徑,著力于個案和專題研究。百節之首的春節,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快速進入了學界研究的視野,成為一門顯學。
(一)宏觀的一般理論研究
楊琳2000年出版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17]一書,可以說是這一時期理論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為二十一世紀節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趙東玉論著《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研究》[18]也是比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獨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視角相結合,圍繞“闡發傳統節慶文化的類型和特征”“厘定傳統節慶文化的要素和影響因素”“分析傳統節慶中的男女角色”“探討傳統節慶文化的時代意義”等四個方面展開論題,全書分中華傳統節慶文化概論、文化要素論、文化影響因素論等七章,提出了許多新穎扎實的理論觀點。
劉魁立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靈魂》[19]一文,指出節日的核心是節日本身所具有的、自傳統以來就已經形成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才是節日的靈魂所在,該篇論文對于把握春節習俗的內在本質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非物質文化保護語境下的春節文化研究
1.理論上的研究內容多涉及春節起源、文化內涵(文化意義)、社會意義(社會功能)、變遷等方面。
對春節起源問題的探討,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種說法占據。需要補充的是,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一書中對上述三種說法分別進行了分析論證,認為,由于文獻不足,很難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是他根據前人的研究和現有文獻,做出了推斷,“我國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時間概念是不成問題的,有年自然就有過年的習俗,所以春節可以說是一個極其古老的節日。”[20]陳連山基本贊同楊琳的觀點。[21]
而關于春節民俗的研究主要體現在對春節內涵和原始意義的研究上。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闡釋出不同的內涵與意義。
陳連山2004年發表《春節民俗的社會功能、文化意義與當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對春節習俗的社會功能和文化象征意義進行了總結分析,認為春節作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階級、甚至超越國界的民俗節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全民族的認同感。而且,春節是一筆現成的文化則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順利地進入大眾生活,有利于建設新的全民族各階層共同享有的節日文化。[22]
吳正彪運用文化人類學的獨特視角解讀春節習俗的文化內涵,2005年他在《春節習俗的文化人類學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節習俗與其說是一種文化行為,不如說更是一種文化需要。”因此,“春節作為一種文化,對中華民族而言就有獨特性和充分的價值。”[23]
蕭放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習俗意義》 “以春節為例,分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價值。”認為“春節在長期的歷史傳承中已經內化民族的心結,我們享受春節,就是集中體驗、傳承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這種以節日為載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是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我們應積極開掘春節的文化資源價值,對這一特殊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將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與和諧社會的建設。”[24]
除了上述學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論春節的傳統意義》中提出“傳統春節的核心意義正在于它是維系傳統宗法血緣共同體和熟人社會得以和諧運轉的一種節日儀式,它為具有強烈的宗法觀念和情感的人們提供了一種親情交流的契機和紐帶。”[25]劉守華《春節的文化精神》[26]中則用《周易》的一句哲言來概括春節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朱華穎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27]還有,黃濤等學者也對春節的文化內涵、社會功能進行過研究。
有些學者還對春節的變遷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巫肇勝在《文化社會學視野下中國春節習俗與文化變遷》[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節習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討了春節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還對春節衰變的具體原因進行了考察,總結出:經濟發展是文化變遷的根本動力,城市文化的傳播影響傳統文化的變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傳入沖擊傳統文化的變革,傳統文化自身特點影響。而覃祥菊《春節習俗的城市變遷及其文化內涵》[29]從政府行為的引導、新型習俗產生、拜年方式多樣化、旅游等城市新潮過節方式涌現等因素探索春節習俗在城市的變遷原因。李松潔[30]則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以20世紀30年代以來黑龍江地區為個案研究了春節習俗變遷。
2.回顧二十一世紀以來,節日民俗研究的整體面貌,給人們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論探索上的收獲所得,更突出的乃是這近十年間出現了一大批具有開創性意義、以單一節日研究為對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紀以來,節日民俗文化研究從一個量的積累達到了一個質的突破,相對于20世紀的研究而言,這個時期理論研究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個案專題研究等新的研究領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學者們逐漸轉換了研究視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對節日民俗,特別是單一傳統節日進行重新認識、重新研究,成果卓著,這在學術史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節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趨向。春節文化研究在這個驅動力作用下蓬勃發展。
注 釋:
[1]羅啟榮,歐仁煊.中國年節[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時,更名為《中國傳統節日》。
[2]韓養民,郭興文.中國古代節日風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覺與民族國家的時間管理——中國節假日制度的現代問題及其解決之道[A]. 中國民俗學會、北京民俗博物館.節日文化論文集[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3.
[4]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張建世.中國年節文化[M].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國古代節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楊景震.中國傳統節日風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華文化論壇,1998(3).
[9]朱宜初.民族節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88(3).
[10]金毅.淺析民族節日文化的社會功能[J].黑龍江民族叢刊,1992(4).
[11]簡濤.立春風俗考[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國的民間節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
[14]段寶林.中國古代的狂歡節——春節、蠟祭與儺[J].中國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國的春節[A].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國文化講座叢書第二輯[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168.
[16]徐華龍.春節源于鬼節考[J].浙江學刊,1997(3).
[17][20]楊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趙東玉.中國傳統節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劉魁立.文化內涵——傳統節日的靈魂[J].民間文化論壇,2005(3).
[21]陳連山.春節風俗的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A]節日文化論文集[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23.
[22]陳連山.春節民俗的社會功能、文化意義與當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論壇,2004(5).
[23]吳正彪.春節習俗的文化人類學解析[N].中國民族報.2005-3-4(6).
[24]蕭放.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現代語境下的春節習俗意義[J].江西社會科學,2006(2).
[25]李俊群.論春節的傳統意義[J].廣西民族研究,2007(1).
[26]劉守華.春節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華穎.港客談春節: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N].新華每日電訊,2008-2-13(4).
[28]巫肇勝.文化社會學視野下中國春節習俗與文化變遷[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8(8).
[29]覃祥菊.春節習俗的城市變遷及其文化內涵[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8(6).
一、我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現狀
節日之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各國人民為了適應生產和生活需要而創造的一種儀式。我國的傳統節日從遠古流傳至今,形式內容豐富多彩,體現了中國人民勤勞奮進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廣大民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正所謂“生活中不可無節日,節日里不可無活動。”同時,傳統節日有著定位清晰、指向鮮明、含蘊雋永的節日文化內涵,其傳達的是較直觀、質樸、濃郁的人文和情感信息。而節日文化作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蘊涵著大量歷史人文的內容,有著無窮的魅力和底蘊。它是我們民族的特征,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情感方式和審美方式,顯現了我們的民族自己獨有的生活習慣和美好愿望。它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然而由于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傳統節日逐漸被切斷了它與人們實際生活經驗的內在聯系,慢慢喪失了其內在的寶貴的價值。以往一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有實際上的準備工作,家里會開始備年貨、給小孩子添置新衣、家庭成員悉數到齊以便團圓。這是一種對團圓的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反映說過節特別是過春節的時候,“節味”越來越淡了,很多人過春節的時候就在外面的餐館吃一餐來代表團圓飯。并且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中,傳統節日受到了外來節日的嚴重威脅,圣誕節、情人節的火爆情景一年更勝于一年。這主要也是由于這些外來節日外在表現形式的豐富多樣,物質承載較多,消費效果比較明顯。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更側重于內斂,沒有過多的物質承載,這就使得傳統節日在現在這個消費社會中面臨著困境。因而,傳統節日想要進一步發展下去,可以嘗試順勢接收一些消費主義的理念,借助于消費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同時利用大眾傳播媒介的商業性推廣,吸引大眾眼球,提升節日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
二、電視媒體對于大眾節日體驗轉變的引導作用
1、消費行為改變了人們的傳統節日體驗
鮑德里亞曾在其《消費社會》中提到:“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富現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我們生活在物的時代……”。這種現代化進程給人類帶來了一個盲區,使人們認為似乎已經走過了需求階段,正邁向滿足階段,這其中就伴隨著消費社會的理念傳播。鮑德里亞又曾指出被消費的東西永遠不是物品,而是關系本身。因而,消費行為應該被看成是一種非物質性的實踐,這種消費行為已經不是一種單純的滿足需求的“被動”程序,而是一種“主動”的關系模式,這不僅僅是人與物品之間的關系,也是人與集體、與世界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系統性的活動和全面性的回應。正是在這一消費之上,文化體系的整體才得以建立。由此可見,我國傳統節日文化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外在的表現形式已經在逐步改變,人們對于傳統節日的生活體驗也已經在自己的消費行為中逐漸被改變。節日文化不單是作為一種獨立存在的研究對象,而要放在整個消費社會中去研究,與商業行為、消費行為都有著萬千聯系。
處于消費社會中的我們,很容易被商家所引導,節日文化又為他們推行消費理念提供了新的領域。商家借助大眾傳媒手段,利用“現代”、“時尚”等概念,將節日植入了現實生活,經過海量的不間斷宣傳,我們無奈地接受著情人節的高價玫瑰、平安夜的狂歡等等。此外,眾多的商家還利用節日的文化內涵做文章,例如中秋的團圓、冬至的長壽、春節的喜慶都可以成為宣傳的內容,以至于每逢年節,鋪天蓋地的各種宣傳應接不暇。更為深遠的影響是,消費社會理念的傳播正在單一化乃至改變著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得節日的傳統日常體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消費體驗,節日的內涵發生巨大變化。因而節假日的消費活動已經成為人們過節時想到的第一件事,因為這時商家的促銷力度最大,可以買到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黑色星期五”,以感恩節的第二天為名展開的全年最大促銷活動,使得人們在提及感恩節時最多的話題就是在黑色星期五那天消費了什么。于是,商家便樂此不疲地營造著富足、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從而帶來了購物、郊游、聚會的消費狂潮。節日成為消費社會中一種獨特的不可缺少的經濟現象。而在這些商家的宣傳中,大眾傳媒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電視這種普及率極高的大眾傳播媒介為例,分析媒介對于節日的商業性推廣提供了哪些便利。
2、電視媒體推動了節日的商業化
在當代中國,以電視為代表的媒體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不再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獲取信息,而是坐在家里讓電視把社會生活的畫面直接送到眼前,消費社會同時也變成了一個媒體社會。沒有任何其他一種媒體可以像電視這樣充斥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之中,電視的滲透面是如此之廣,深刻的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看法。
同時我們處在消費社會中,節日的日趨商業化可以說是現代不可避免的一種發展趨勢,隨著現在世界經濟不斷的向前而去,人們心里對于形式上一層不變的節日多少存在些創新的欲望。商業化是帶有目的性的推薦引導,商業化是節日發展的必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人們的心理需求。因而,在保留節日中不可改變的傳統習俗的基礎上,一定程度商業化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是可以接受的。
作為大眾媒體的中堅力量,電視對于節日的商業化進程也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每逢過年過節,電視新聞總是會報道一些商家的促銷活動以及民眾的瘋狂消費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更多的人在看到電視之后加入到瘋狂的消費當中,擴大了商家在節假日促銷的影響范圍。還有每年的春晚,春晚的植入性廣告一年多于一年,人們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在不停的吸收著這些廣告的內容,使人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接收到了這些商業信息,培養著潛在的消費行為。當然,電視媒體不光起到了推動節日商業化的作用,還為人們提供了新的節日體驗方式。
3、電視媒體拓展了人們的節日體驗
與其他大眾傳播媒介相比,電視能夠調動人們的一切感官,是人們感到最輕松的媒介接觸方式,從而電視的普及率遠遠大于其他媒介。電視媒體是一種感觀上視覺和聽覺相協調、聲像上動態和靜態相結合的綜合藝術,它有聲有色、有形有情,以逼真的直觀形象和生動的表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信息生動化,從而吸引公眾、感染公眾、說服公眾。不論文化程度,不論年齡大小,公眾都可以從電視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復聲像,使其多次出現,反復刺激人們的感觀,加深公眾的理解,這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特別重要。
以2009年中央電視臺制作的22個清明節特別節目為例,可以看出電視媒體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節日內涵知識,拓展人們的節日體驗。從這次電視呈現的清明節文化內容來看,集中在下面四點:一是比較集中地展現中華民族祭祖的文化行為,如祭奠親人、追思逝者、公祭先祖、緬懷英烈等;二是展現清明節的傳統習俗,如遠足踏青、禁火寒食等;三是展現祭掃文明風,倡導祭掃新風尚和殯葬新形式,如花祭、音樂祭奠、網祭、花葬、樹葬等;四是以電視的手段,通過詩歌朗誦、講故事、民樂演奏、交響樂等藝術形式,傳達清明哀思、歌頌青春和生命。電視媒介以自身的優勢,營造清明節日文化氛圍,傳播清明習俗和節日文化內涵,一定程度地推動著傳統節日適應現代生活。使得很多對于清明節不了解或是了解不深刻的民眾都能廣泛獲知,并且為他們在清明節時提供更多的體驗方式,比如提倡殯葬新形式。
2009年中央電視臺曾做過一期特別節目《中國節·端午》,請來于丹、蔡瀾、方文山等在各自領域都造詣非凡的文化學者、專家等,在主持人朱軍的引導下,以論壇的演講和對話形式,與到場的國外留學生一起對話,互動解讀中華文化的節日。嘉賓從飲食文化、個人閱歷融入節目交流之中,對話平和輕松,語言通俗富有趣味,賦予了節日內涵多樣化的內容,將歷史和現代通過親切的交談融會貫通。使得各種層次的受眾都能在輕松的環境下獲取深層的內容,在談笑間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深奧內涵,不枯燥、不造作。將電視媒體的傳播力量最大化,從形式和內容上都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淺。這又在思想領域加深了人們的節日體驗。
參考文獻
①[英]邁克·費瑟斯通 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與后現代主義》[m].譯林出版社,2000
②[英]戴維·莫利 著,史安斌 譯:《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m].新華出版社,2005
③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每一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民族的獨特的傳統節日,它反映了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意識,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中美傳統節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統中發展起來的,有著各自的特點。本文將對中美傳統節日進行了比較,以此對節日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
一、中美傳統節日在飲食方式上的共性與差異
1.1中美傳統節日在飲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傳統節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紀念意義和象征意義。首先,紀念意義,或紀念某些事,或紀念某些人。中國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為國而死的屈原。在美國,感恩節吃火雞是為了紀念先民勇于開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義。“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的月餅香又甜”。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人們邊賞月品嘗月餅,邊思念親人,圓圓的月餅在中國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節的象征,也是家庭合樂,美滿團圓的象征。在美國,2月14日是美國的情人節,一提到情人節,人們自然會想到巧克力。在這一天,不論是恩愛的夫妻,甜蜜的戀人,還是親朋好友,都會贈送巧克力,表示關懷。于是在美國人們的心里,巧克力當之無愧地就成為了幸福美滿、溫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傳統節日在飲食方式上的差異
第一,飲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為天”的古語反映出中國人對飲食的重視。特別是節日的飲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節要吃餃子,端午節要吃粽子,中秋節要吃月餅,小年要吃灶糖等。飲食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國傳統節日中,慶祝、紀念的活動占比重較大,飲食習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較吃什么食物,圣誕節時,圣誕樹、圣誕老人和圣誕賀卡則更具代表性;感恩節時,舉行游行活動才是最重要的內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國人慶祝節日時,大家喜歡圍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國人慶祝節日時,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節日食品反映的內容不同。在我國,傳統的節日食品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餃子,意為財源廣進;南方人過年吃年糕,意為年年高;元宵節吃元宵,象征著招財進寶等。而在美國,節日食品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節日通過慶祝的方式表達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傳統節日在活動方式上的比較
2.1中美主要傳統節日在活動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進行前期準備。在重要的傳統節日來臨之前,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人們都會提前進行購,準備好所需的食品。第二,慶祝活動。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人們都會在節日期間進行戶外慶祝活動,如中國的舞龍、舞獅、鬧花燈、猜燈謎等等,美國的復活節游行等。第三,聚會。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不論是中國春節的年夜飯,還是美國萬圣節的化妝舞會,人們都喜歡用聚會的方式來慶祝節日,以此來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2.2中美主要傳統節日在活動方式上的差異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慶祝節日的活動方式上,中美兩國也有著各自的特點。中國人在慶祝節日時,往往表現的更為含蓄和內斂,如清明節的掃墓祭祖,中秋節賞月以寄相思,重陽節登高望遠等等。與美國人全民狂歡的活動方式不同,中國人更喜歡用靜態的方式來慶祝節日,表達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人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來慶祝節日,重視家的概念,講究闔家團聚。特別是像春節和中秋節這樣重要的節日,很少會邀請外人參加,大都是家庭內部成員,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佳節。然而,美國人則更注重個人的價值。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人們通常會把節日活動看作是是發泄情緒、緩解壓力的最好平臺。在節日期間,人們會打破社會的束縛和社會地位的限制,不分長幼,不論貧富,盡情狂歡。
三、中美傳統節日所反映的文化內涵的差異
3.1集體主義和個性張揚
中國幾千年來都處于封建農耕社會,而農耕勞動主要依賴于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強調個體與群體的和諧統一。而且中國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儒家思想的統治之下,推崇社會有序和諧,提倡個人要對群體忠誠,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緣和家庭、強調團圓和集體主義的價值觀。當中國的春節來臨,人們不管離家多遠,都會想方設法地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與中國不同,美國的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強調個人貢獻,崇尚和追求個體的價值。他們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個人價值和自由主義。每當節日來臨的時候,人們無所顧忌地瘋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張揚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農耕思想與宗教思想
中國在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因此直接決定農業生產狀況的歲時節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視,是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起源和發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都來源于歲時節令。同時,由于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自然規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靈,逐漸形成了祭天、祭祖等節日活動,例如春節前的祭灶神;中秋節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國的傳統節日透露出一種濃濃的宗教文化色彩。無論是節日的飲食還是節日的活動,無不帶有濃濃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誕節是慶祝耶穌誕生的日子,復活節是耶穌受難后重生的日子。人們在復活節互贈彩蛋,因為彩蛋象征著耶穌的重生。而復活節吃烤羊肉是為了紀念和感謝耶穌為洗刷人類的罪惡而奉獻自己的生命。
3.3傳統觀念的影響和現代思潮的顯現
由于長期受封建社會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的節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會傳統的烙印。雖經歷史的變遷和社會制度的變革,節日的傳統性有所減小,但節日的骨血里仍然強調宗法、家族和集體等傳統觀念。“親情”和“團圓”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永恒的主題。相反,在美國,現代思潮則是影響美國節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沒有經過漫長的傳統社會,人本主義對美國人民的影響較深。傳統的節日文化更多地體現了現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個人的價值,強調個人的獨立和追求個性的張揚。“浪漫”、“狂歡”和“個性張揚”是美國傳統節日的精神核心,體現了現代思潮對美國節日影響。
四、總結
中美兩國由于歷史背景,文化內容和社會傳統方面的不同,使得兩國的傳統節日在形式和內涵上有很大的差異。節日文化作為中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理解中美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能幫助中美兩國更有效地交流思想、達到相互理解,促進友誼和建立互信。
參考文獻:
[1]于桂敏,賀麗勵.中美傳統節日折射出的深層文化內涵[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