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條例匯總十篇

時間:2022-01-30 18:59:10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宗教事務條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zhì),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宗教事務條例

篇(1)

第二條公民有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第三條國家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穩(wěn)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

第四條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在友好、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在對外經(jīng)濟、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動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行政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nèi)依法負責有關的行政管理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聽取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xié)調(diào)宗教事務管理工作。

第二章宗教團體

第六條宗教團體的成立、變更和注銷,應當依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辦理登記。

宗教團體章程應當符合《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

宗教團體按照章程開展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宗教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可以編印宗教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出版公開發(fā)行的宗教出版物,按照國家出版管理的規(guī)定辦理。

涉及宗教內(nèi)容的出版物,應當符合《出版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并不得含有下列內(nèi)容:

(一)破壞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和睦相處的;

(二)破壞不同宗教之間和睦以及宗教內(nèi)部和睦的;

(三)歧視、侮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教公民的;

(四)宣揚宗教極端主義的;

(五)違背宗教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的。

第八條設立宗教院校,應當由全國性宗教團體向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或者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向擬設立的宗教院校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意見,對擬同意的,報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設立宗教院校的報告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九條設立宗教院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辦學章程和課程設置計劃;

(二)有符合培養(yǎng)條件的生源;

(三)有必要的辦學資金和穩(wěn)定的經(jīng)費來源;

(四)有教學任務和辦學規(guī)模所必需的教學場所、設施設備;

(五)有專職的院校負責人、合格的專職教師和內(nèi)部管理組織;

(六)布局合理。

第十條全國性宗教團體可以根據(jù)本宗教的需要按照規(guī)定選派和接收宗教留學人員。

第十一條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公民前往國外朝覲,由伊斯蘭教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組織。

第三章宗教活動場所

第十二條信教公民的集體宗教活動,一般應當在經(jīng)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內(nèi)舉行,由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宗教團體組織,由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guī)定的其他人員主持,按照教義教規(guī)進行。

第十三條籌備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由宗教團體向擬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對擬同意的,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報告之日起30日內(nèi),對擬同意設立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的,提出審核意見,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對設立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的,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擬同意設立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的報告之日起30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宗教團體在宗教活動場所的設立申請獲批準后,方可辦理該宗教活動場所的籌建事項。

第十四條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設立宗旨不違背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的規(guī)定;

(二)當?shù)匦沤坦裼薪?jīng)常進行集體宗教活動的需要;

(三)有擬主持宗教活動的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guī)定的其他人員;

(四)有必要的資金;

(五)布局合理,不妨礙周圍單位和居民的正常生產(chǎn)、生活。

第十五條宗教活動場所經(jīng)批準籌備并建設完工后,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申請登記。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對該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組織、規(guī)章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發(fā)給《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

第十六條宗教活動場所合并、分立、終止或者變更登記內(nèi)容的,應當?shù)皆怯浌芾頇C關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手續(xù)。

第十七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成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的成員,經(jīng)民主協(xié)商推選,并報該場所的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八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加強內(nèi)部管理,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建立健全人員、財務、會計、治安、消防、文物保護、衛(wèi)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接受當?shù)厝嗣裾嘘P部門的指導、監(jiān)督、檢查。

第十九條宗教事務部門應當對宗教活動場所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情況,建立和執(zhí)行場所管理制度情況,登記項目變更情況,以及宗教活動和涉外活動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接受宗教事務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

第二十條宗教活動場所可以按照宗教習慣接受公民的捐獻,但不得強迫或者攤派。

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獻。

第二十一條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可以經(jīng)銷宗教用品、宗教藝術品和宗教出版物。

經(jīng)登記為宗教活動場所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稱寺觀教堂)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可以編印宗教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

第二十二條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舉行超過宗教活動場所容納規(guī)模的大型宗教活動,或者在宗教活動場所外舉行大型宗教活動,應當由主辦的宗教團體、寺觀教堂在擬舉行日的30日前,向大型宗教活動舉辦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大型宗教活動應當按照批準通知書載明的要求依宗教儀軌進行,不得違反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的有關規(guī)定。主辦的宗教團體、寺觀教堂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大型宗教活動舉辦地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據(jù)各自職責實施必要的管理,保證大型宗教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第二十三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防范本場所內(nèi)發(fā)生重大事故或者發(fā)生違犯宗教禁忌等傷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壞民族團結(jié)、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事件。

發(fā)生前款所列事故或者事件時,宗教活動場所應當立即報告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

第二十四條宗教團體、寺觀教堂擬在宗教活動場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應當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意見,擬同意的,報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在宗教活動場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報告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宗教團體、寺觀教堂以外的組織以及個人不得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

第二十五條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應當事先征得該宗教活動場所和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同意。

第二十六條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風景名勝區(qū),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協(xié)調(diào)、處理宗教活動場所與園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

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風景名勝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應當與宗教活動場所的風格、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第四章宗教教職人員

第二十七條宗教教職人員經(jīng)宗教團體認定,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可以從事宗教教務活動。

藏傳佛教活佛傳承繼位,在佛教團體的指導下,依照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辦理,報設區(qū)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或者設區(qū)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天主教的主教由天主教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報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二十八條宗教教職人員擔任或者離任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經(jīng)本宗教的宗教團體同意后,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宗教教職人員主持宗教活動、舉行宗教儀式、從事宗教典籍整理、進行宗教文化研究等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五章宗教財產(chǎn)

第三十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合法使用的土地,合法所有或者使用的房屋、構(gòu)筑物、設施,以及其他合法財產(chǎn)、收益,受法律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哄搶、私分、損毀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jié)、沒收、處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財產(chǎn),不得損毀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占有、使用的文物。

第三十一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chǎn)、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所有權、使用權證書;產(chǎn)權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手續(xù)。

土地管理部門在確定和變更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土地使用權時,應當征求本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三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用于宗教活動的房屋、構(gòu)筑物及其附屬的宗教教職人員生活用房不得轉(zhuǎn)讓、抵押或者作為實物投資。

第三十三條因城市規(guī)劃或者重點工程建設需要拆遷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的房屋、構(gòu)筑物的,拆遷人應當與該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協(xié)商,并征求有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經(jīng)各方協(xié)商同意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的房屋、構(gòu)筑物予以重建,或者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按照被拆遷房屋、構(gòu)筑物的市場評估價格予以補償。

第三十四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可以依法興辦社會公益事業(yè),所獲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應當納入財務、會計管理,用于與該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社會公益事業(yè)。

第三十五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接受境內(nèi)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用于與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相符的活動。

第三十六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執(zhí)行國家的財務、會計、稅收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享受稅收減免優(yōu)惠。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報告財務收支情況和接受、使用捐贈情況,并以適當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

第三十七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注銷或者終止的,應當進行財產(chǎn)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財產(chǎn)應當用于與該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相符的事業(yè)。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宗教事務管理工作中、、,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九條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擾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正常的宗教活動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改正;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侵犯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合法權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利,妨害社會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財產(chǎn)等違法活動,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gòu)成犯罪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大型宗教活動過程中發(fā)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情況的,依照有關集會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進行現(xiàn)場處置和處罰;主辦的宗教團體、寺觀教堂負有責任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其登記。

擅自舉行大型宗教活動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其中,大型宗教活動是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擅自舉辦的,登記管理機關還可以責令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第四十一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改正;情節(jié)較重的,由登記管理機關責令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情節(jié)嚴重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登記;有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

(一)未按規(guī)定辦理變更登記或者備案手續(xù)的;

(二)宗教活動場所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guī)定,未建立有關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的;

(三)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發(fā)生重大事故、重大事件未及時報告,造成嚴重后果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條規(guī)定,違背宗教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的;

(五)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接受境內(nèi)外捐贈的;

(六)拒不接受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實施的監(jiān)督管理的。

第四十二條涉及宗教內(nèi)容的出版物有本條例第七條第二款禁止內(nèi)容的,對相關責任單位及人員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擅自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的,宗教活動場所已被撤銷登記仍然進行宗教活動的,或者擅自設立宗教院校的,由宗教事務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有違法房屋、構(gòu)筑物的,由建設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非宗教團體、非宗教活動場所組織、舉行宗教活動,接受宗教性捐獻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擅自組織信教公民到國外朝覲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篇(2)

二、健全體系,進一步加強市、縣(市、區(qū))執(zhí)法主體、基層網(wǎng)絡和宗教團體的建設。要針對我省日益繁重的宗教執(zhí)法工作任務和市、縣兩級民宗部門合署辦公、經(jīng)費合用、編制偏少、工作條件落后等問題,加強市、縣(市、區(qū))民宗機構(gòu)的執(zhí)法主體建設,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加強基層網(wǎng)絡和信息員隊伍建設。要依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指導宗教團體搞好自身建設。要圍繞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活動、宗教教職人員三個載體,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宗教方面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健全長效協(xié)調(diào)機制,切實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確保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

篇(3)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宗教事務,指宗教同國家、社會、公民之間存在的各種社會公共事務。

第三條本市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宗教事務管理運用本條例。

本市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國家機關、企業(yè)單位、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公民有的自由。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仰宗教的公民、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互相尊重。

第五條宗教活動必須遵守憲法、法律、法規(guī),維護國家統(tǒng)—、民族團結(jié)和社會安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的行政、司法和教育。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六條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應當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七條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以下簡稱市宗教事務部門)是本市宗教事務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本條例的實施。

區(qū)、縣級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是所在區(qū)、縣級市宗教事務的行政主管部門,對所轄區(qū)域的宗教事務負有管理的職責。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各自的職責,并協(xié)同宗教事務部門實施本條例。

第二章宗教團體

第八條本條例所稱宗教團體,指在本市依法成立的市佛教協(xié)會、市道教協(xié)會、市伊斯蘭教協(xié)會、市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教區(qū)、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市基督教協(xié)會以及在市、區(qū)、縣級市依法成立的宗教團體。

第九條宗教團體必須依照國家關于社會團體管理的規(guī)定申請登記,經(jīng)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后方可以進行活動。

第十條宗教團體應當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

第十一條宗教團體應當協(xié)助政府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宗教法律、法規(guī),對信教公民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法制教育,維護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組織正常的宗教活動,辦理教務。

第十二條宗教團體可以進行宗教文化學術研究和交流,按照國家規(guī)定出版、印刷、復制、發(fā)行宗教出版物,申辦以自養(yǎng)為目的的企業(yè)和事業(yè),舉辦社會公益事業(yè),開展宗教方面的對外友好交往。

第十三條宗教團體舉辦宗教院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三章宗教教職人員

第十四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教職人員,指佛教的比丘、比丘尼,道教的道士、道姑,伊斯蘭教的阿訇、依瑪目,天主教的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基督教的牧師、宣教師、傳道以及宗教團體認定的其他人員。

第十五條宗教教職人員身份由市宗教團體根據(jù)本宗教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認定,報市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經(jīng)認定并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按照本宗教的規(guī)定履行職責,可以在宗教活動場所主持宗教活動、辦理教務和參與民主管理。

未經(jīng)認定備案、已經(jīng)辭去或者被解除宗教教職人員身份的人員,不得以宗教教職人員身份進行宗教活動。

第十七條宗教教職人員應當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遵守所在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第十八條本市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市外或者市外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本市舉行和主持宗教活動,應當征得市以上宗教團體同意并報市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四章宗教活動場所

第十九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活動場所,指信教公民進行宗教活動的佛教寺庵、道教宮觀、伊斯蘭教清真寺、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堂以及經(jīng)宗教事務部門確認的其他固定處所。

第二十條設立宗教活動場所必須經(jīng)區(qū)、縣級市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并按照《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履行登記手續(xù)。

宗教活動場所終止、合并、遷移或者變更登記的內(nèi)容,應當向原登記機關辦理相應手續(xù)。

第二十一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管理組織,建立和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

第二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可以接受信徒個人和團體的布施、乜帖、奉獻以及其他宗教性的捐贈。

第二十三條宗教活動場所可以申辦以自養(yǎng)為目的的企業(yè)、事業(yè),舉辦社會公益事業(yè),按照國家規(guī)定經(jīng)營宗教用品、宗教藝術品和宗教出版物。

第二十四條宗教活動場所的常住人員和外來暫住人員,應當遵守國家戶籍管理的規(guī)定。

第二十五條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拍攝電影、電視,設立商業(yè)、服務性網(wǎng)點,舉辦陳列、展覽等活動,應當征得該場所管理組織同意,并報當?shù)刈诮淌聞詹块T批準。

第二十六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進行不同宗教或者不同信仰的宣傳和爭論。

第二十七條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不得進行占卜、算命、看相、求簽、驅(qū)鬼治病等活動。

第二十八條未經(jīng)批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建造寺庵、宮觀、教堂、神廟、露天神像和佛像。

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拆除、改建或者新建寺庵、宮觀、教堂,修建露天神像和佛像,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申報手續(xù)。

第五章宗教活動

第二十九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活動,指信教公民按照宗教教義、教規(guī)以及宗教傳統(tǒng)、習慣進行的活動。

第三十條宗教活動應當在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宗教事務部門認可的場所內(nèi)進行。

信教公民可以在自己家里過宗教生活。

第三十一條信教公民舉行集體宗教活動,應當由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人員主持。

第三十二條舉行非常規(guī)性的宗教活動,應當由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事先向市宗教事務部門申報。

第三十三條非宗教單位不得舉行宗教活動,不得設置宗教設施,不得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宗教性捐贈,未經(jīng)批準不得生產(chǎn)、出售宗教用品。

第三十四條宗教活動不得妨礙社會秩序、生產(chǎn)秩序、生活秩序,不得損害公民身心健康,不得侵犯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

第六章宗教財產(chǎn)

第三十五條本條例所稱宗教財產(chǎn),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地產(chǎn)、構(gòu)筑物、墳場、各類設施、用品、文物、工藝品、宗教收入、所屬企業(yè),事業(yè)以及其他合法擁有的資產(chǎn)和收益。

第三十六條宗教財產(chǎn)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攤派和無償調(diào)用。

第三十七條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健全宗教財產(chǎn)管理機構(gòu)和管理制度,并接受宗教事務部門和有關部門的指導。

第三十八條宗教房地產(chǎn)和墳場由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向房地產(chǎn)登記機關申請登記,經(jīng)依法核準后領取權屬證書,并向市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三十九條因市政建設需要征用、拆遷宗教活動場所,應當事先征詢市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并與產(chǎn)權當事人協(xié)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guī)劃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辦理。

除市政建設需要外,征用、拆遷宗教房地產(chǎn)和墳場,應當事先征得市有關宗教團體和市宗教事務部門的同意,并給予合理補償、適當照顧、妥善安置。

第四十條凡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保護單位的宗教活動場所、應當由市規(guī)劃部門規(guī)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確需征用、拆遷的,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

第七章宗教出版物

第四十一條本條例所稱宗教出版物,指宗教的經(jīng)籍、書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以及其他宗教宣傳品。

第四十二條出版、印刷、復制、發(fā)行宗教出版物,應當經(jīng)市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同意,并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宗教出版物應當在符合國家規(guī)定條件的印制單位印制。

第四十四條經(jīng)批準出版、印刷、復制的宗教出版物應當按照批準的數(shù)量和范圍發(fā)行。

第四十五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院校接受國外宗教機構(gòu)和個人捐贈的宗教出版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四十六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運送、銷售、復制和散發(fā)私自印制或者非法人境的宗教出版物。

第八章宗教涉外事務

第四十七條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與國外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進行交往以及宗教學術文化交流,應當遵循獨立自主、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平等友好的原則。

第四十八條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應邀出訪或者邀請國外宗教組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應邀出訪或者邀請國外宗教組織、宗教人士來訪,宗教團體派遣宗教留學生,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四十九條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接受國外宗教組織和個人捐贈,應當按照國家關于接受宗教捐贈的規(guī)定辦理。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接受國外的宗教津貼和傳教經(jīng)費。

第五十條本市非宗教組織、個人與國外進行經(jīng)貿(mào),科技、文化、教育、旅游、衛(wèi)生、體育等合作交流或者舉辦社會公益事業(yè),均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條件。

本市非宗教組織、個人接待國外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或者應國外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邀請出訪,應當事先征詢市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五十一條外國人在本市可以到經(jīng)批準、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參加宗教活動,可以在經(jīng)市宗教事務部門認可的場所舉行外國人參加的宗教活動,可以邀請本市宗教教職人員為其舉行洗禮、婚禮、葬禮的道場法會等宗教儀式。

第五十二條外國人在本市不得成立宗教組織、建立宗教辦事機構(gòu)、設立宗教活動場所和開辦宗教院校,不得在中國公民中發(fā)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不得私自招收宗教留學生,不得散發(fā)宗教出版物以及進行其他傳教活動。

第五十三條外國人應邀在本市宗教活動場所講經(jīng)、講道以及進行其他宗教學術文化交流,應當按照國家關于中國境內(nèi)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的規(guī)定辦理。

第五十四條外國人入境可以攜帶本人自用的宗教出版物和其他宗教用品。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予以警告,情節(jié)嚴重的,予以撤銷宗教活動場所登記,并可以對責任組織和直接責任人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jīng)批準本市宗教教職人員到外地或者外地宗教教職人員到本市舉行、主持宗教活動的;

(二)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進行占卜、算命、看相、求簽、驅(qū)鬼治病等活動的;

(三)宗教教職人員到未經(jīng)履準、登記或者認可的場所舉行、主持宗教活動的;

(四)未經(jīng)批準開設宗教院校的。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予以警告;情節(jié)嚴重的,予以撤消宗教活動場所登記,并可以對責任組織和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干擾、妨礙正常宗教活動的;

(二)強迫公民信教或者不信教,歧視信教公民或者不信教公民,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的;

(四)宗教活動妨礙社會秧序、生產(chǎn)秩序、生活秩序,損害公民身心健康,侵犯其他公民合法權利的;

(五)非宗教組織、個人在涉外活動中接受附加宗教條件的;

(六)未經(jīng)認定備案、已經(jīng)辭去或者被解除宗教教職人員身份的人員以宗教教職人員身份進行宗教活動的。

第五十七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宗教事務部門和有關部門責令停止活動、予以警告;情況嚴重的,予以撤消宗教活動場所登記,并可以對責任組織和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jīng)批準、登記設立宗教組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的;

(二)未經(jīng)批準接受國外宗教組織和個人捐贈的;

(三)未經(jīng)批準建造寺庵、宮觀、教堂、神廟、露天神像和佛像的;

(四)非宗教組織和個人舉行宗教活動的;

(五)非宗教組織設置宗教設施、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宗教性捐贈的;

(六)非宗教組織和個人未經(jīng)批準生產(chǎn)、銷售宗教用品的;

(七)接受國外宗教津貼和辦教經(jīng)費的。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侵占或者損壞宗教財產(chǎn)的,分別由宗教事務部門和有關部門責令停止侵權活動、退還或者恢復原狀,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五十九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宗教事務管理工作中違反本條例有關規(guī)定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責令改正,并可以給予行政處分;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和其他法規(guī)的,由公安部門和有關部門按照規(guī)定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當事人對處罰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復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申請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十二條外國人違反本條例的,由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予以警告;構(gòu)成違反入境出境管理規(guī)定或者治安管理規(guī)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進行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章附則

第六十三條本市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澳門、臺灣的宗教組織和宗教人士進行交往和宗教活動,參照本條例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篇(4)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宗教事務,是指宗教與國家、社會、公民之間存在的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事務。

第三條公民有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稱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第四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及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和干預。

第五條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違反憲法、法律、法規(guī)的活動。

堅持宗教不干預國家行政、司法、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的原則。

第六條各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聽取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意見,協(xié)調(diào)宗教事務管理工作,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第八條省、設區(qū)的市和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以下簡稱宗教事務部門)對本轄區(qū)的宗教事務負有管理、指導、協(xié)調(diào)、監(jiān)督的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有關工作。

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xié)助宗教事務部門做好宗教事務工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各級人民政府做好相關工作。

第二章宗教團體

第九條成立宗教團體應當按照國務院《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有關規(guī)定,經(jīng)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審查同意后,向所在地縣級以上民政部門申請登記。

第十條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可以進行宗教文化學術研究和交流。

第十一條宗教團體和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稱寺觀教堂)經(jīng)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批準,可以舉辦宗教教職人員和義工培訓班。

宗教團體和寺觀教堂舉辦宗教教職人員和義工培訓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培訓計劃;

(二)有具備一定宗教學識的宗教教職人員;

(三)培訓人數(shù)不得超過舉辦場所的容納規(guī)模;

(四)培訓內(nèi)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

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十二條鼓勵宗教團體培養(yǎng)愛國愛教、遵守法律法規(guī)、有較高宗教造詣的宗教教職人員。

第十三條鼓勵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guī)定舉辦社會公益事業(yè)。

第十四條宗教團體應當遵守憲法、法律、法規(guī),接受當?shù)厝嗣裾男姓芾怼?/p>

宗教團體在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活動的同時,應當協(xié)助人民政府貫徹實施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guī),對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進行愛國主義和法制教育。

第十五條出版公開發(fā)行的宗教出版物,按照國家出版管理的規(guī)定辦理。

宗教團體、寺觀教堂編印宗教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應當經(jīng)省宗教事務部門批準,并取得省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核發(fā)的準印證。

第三章宗教教職人員

第十六條宗教教職人員的身份由有關宗教團體認定,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經(jīng)認定并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本宗教規(guī)定的其他人員,可以依照本教規(guī)定的職責主持宗教活動。其他人員不得主持宗教活動。

第十八條宗教教職人員在省內(nèi)跨縣(市、區(qū))或者跨設區(qū)的市主持宗教活動,應當經(jīng)所在地和前往地相應的宗教團體同意,并由該宗教團體報相應的縣(市、區(qū))或者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備案;天主教教職人員在省內(nèi)跨教區(qū)主持宗教活動,應當經(jīng)省天主教團體同意,并由其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本省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省外主持宗教活動或者擔任宗教教職的、省外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本省主持宗教活動或者擔任宗教教職的,應當經(jīng)本省有關宗教團體同意,并由該宗教團體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經(jīng)認定并備案的非本省戶籍的宗教教職人員,其戶籍需要遷入本省的,應當在本省擔任宗教教職三年以上,由有關宗教團體推薦,逐級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再按照戶籍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手續(xù)。

省內(nèi)宗教教職人員戶籍遷移,參照前款規(guī)定辦理。

第二十條符合參加本省社會保障基本條件的宗教教職人員和宗教團體專職工作人員,可以自愿參加社會保險。

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招用人員,應當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并按照國家和省的有關規(guī)定參加社會保險。

第四章宗教活動場所

第二十一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活動場所,是指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依法登記,供信教公民進行宗教活動的寺觀教堂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

第二十二條籌備設立寺觀教堂的,應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條件,由宗教團體向擬設場所所在地的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對擬同意的,提出初審意見,報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審核。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縣級宗教事務部門的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對擬同意的,提出審核意見,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審批。省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擬同意設立的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籌備設立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的,應當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條件,由宗教團體向擬設場所所在地的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對擬同意的,提出審核意見,報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審批。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擬同意設立的報告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宗教團體在宗教活動場所的設立申請獲批準后,再依法辦理基本建設工程等審批手續(xù)。

第二十三條設立宗教活動場所,必須按照國務院《宗教事務條例》、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活動場所設立審批和登記辦法》的規(guī)定,辦理登記手續(xù)。

個人和非宗教團體不得建立宗教活動場所,不得在公眾場所設置宗教設施。

第二十四條擴建、遷建寺觀教堂,由有關宗教活動場所向擬擴建、遷建場所所在地的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并由宗教事務部門逐級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審批。省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報告之日起二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擴建、遷建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由有關宗教活動場所向擬擴建、遷建場所所在地的縣級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并由縣級宗教事務部門報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審批。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報告之日起二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擴建、遷建宗教活動場所的申請獲批準后,再依法辦理基本建設工程等審批手續(xù)。

第二十五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在有關宗教團體的指導下,由該場所的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民主協(xié)商推選產(chǎn)生,報該場所的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管理組織每屆任期五年,其成員可以連選連任。管理組織成員不履行職責的,應當進行調(diào)整。

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健全人員、財務、會計、治安、消防、檔案、環(huán)境保護、文物保護、衛(wèi)生防疫等管理制度,加強內(nèi)部管理,接受當?shù)厝嗣裾嘘P部門的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

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應當在每年第一季度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上一年度的管理情況報告。

第二十六條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管理組織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jīng)營銷售宗教用品、宗教藝術品、合法宗教出版物。

第二十七條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應當遵守國家戶籍管理的規(guī)定,及時辦理常住人員和外來暫住人員的戶口登記手續(xù)。

第二十八條宗教活動場所、宗教團體可以按照國家、省的有關規(guī)定和宗教習慣接受組織和個人的捐贈。

非宗教活動場所、非宗教團體不得接受或者變相接受宗教性的捐贈。

第二十九條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風景名勝區(qū),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協(xié)調(diào)、處理宗教活動場所與園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

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要游覽內(nèi)容的風景名勝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應當與宗教活動場所的風格、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第三十條各地在制定或者調(diào)整與宗教活動場所有關的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時,應當充分聽取宗教事務部門、有關宗教團體、游覽參觀點內(nèi)宗教活動場所代表及有關方面的意見,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宗教團體、寺觀教堂在宗教活動場所外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在宗教活動場所外修建、制作其他形式的大型露天宗教景觀,應當由有關宗教團體向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提出意見,擬同意的,報省宗教事務部門審批。省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報告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宗教團體、寺觀教堂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修建、制作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和其他形式的大型露天宗教景觀。

第三十二條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舉辦陳列展覽或者拍攝電影電視片,應當事先征得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同意。

在宗教活動場所出入通道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應當尊重有關宗教的信仰和傳統(tǒng),遵守宗教活動場所的各項規(guī)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審批前應當征求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三十三條屬于不可移動文物的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按照有關文物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予以保護,并接受有關部門的指導、監(jiān)督。

具有宗教屬性的文物的認定、使用,應當征求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三十四條宗教活動場所終止、合并、遷移以及變更登記的,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有關手續(xù);宗教活動場所終止的,其財產(chǎn)按照有關規(guī)定處理。

第五章宗教活動

第三十五條集體宗教活動應當在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或經(jīng)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認可的場合內(nèi)進行。

第三十六條信教公民可以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按照本宗教的教義、教規(guī)和習慣進行宗教活動。

信教公民也可以在本人家里過宗教生活,但不得影響他人正常生活。

第三十七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進行不同信仰和不同教派之間的宣傳和爭論,也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傳教。

任何組織和個人進入宗教活動場所,應當遵守宗教活動場所的各項規(guī)定,尊重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的習慣。

第三十八條舉辦跨縣(市、區(qū))、設區(qū)的市等非通常的宗教活動,應當報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審批。其中,跨縣(市、區(qū))的,應當報經(jīng)設區(qū)的市宗教事務部門審批;跨設區(qū)的市的,應當報經(jīng)省宗教事務部門審批。

舉辦非通常的宗教活動,應當在舉辦日的三十日前向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宗教事務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舉辦非通常的宗教活動,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宗教教義、教規(guī)和宗教習慣;

(二)確有舉辦非通常宗教活動的需要;

(三)有具體的活動方案,包括發(fā)生意外事件的應急預案;

(四)其他應當具備的條件。

舉辦非通常的宗教活動的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活動舉辦地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實施必要的管理,保證非通常的宗教活動安全、有序進行。

非通常的宗教活動及其管理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九條涉外宗教活動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六章宗教財產(chǎn)

第四十條本條例所稱宗教財產(chǎn),是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屋、構(gòu)筑物、各類設施、土地、山林、文物、企業(yè)事業(yè)的資產(chǎn),宗教活動場所的門票收入,各類捐贈以及其他合法擁有的資產(chǎn)和收入。

宗教財產(chǎn)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哄搶、私分、毀損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jié)、沒收、處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財產(chǎn),不得毀損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占有、使用的文物。

宗教活動場所收藏、使用的文物以及受國家委托代管、使用的文物不得擅自饋贈或者轉(zhuǎn)讓,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

第四十一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依法所有的房屋和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等,由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管理組織按照有關規(guī)定申領房屋所有權證、土地使用權證、林權證書;發(fā)生變更時,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

有關部門在確定和變更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土地使用權、林權時,應當征求本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四十二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執(zhí)行國家的財務、會計、稅收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稅收的規(guī)定履行納稅義務,享受稅收減免優(yōu)惠。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應當以適當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財務收支情況和接受、使用捐贈情況,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報告上一年度的上述情況。

第四十三條因城市規(guī)劃或者重點工程建設需要拆遷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的房屋、構(gòu)筑物的,拆遷人應當與該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協(xié)商,并征求有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經(jīng)各方協(xié)商同意拆遷的,拆遷人應當對被拆遷的房屋、構(gòu)筑物予以重建,或者根據(jù)國家有關規(guī)定,按照被拆遷房屋、構(gòu)筑物的市場評估價格予以補償。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guī)已有處罰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一)在宗教活動場所外或者未經(jīng)宗教事務部門認可的場合主持、組織宗教活動的;

(二)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傳教的;

(三)未經(jīng)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批準舉辦宗教培訓活動的;

(四)未經(jīng)認定并備案的人員主持宗教活動的;

(五)宗教教職人員未經(jīng)批準擅自跨地區(qū)主持宗教活動的。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責令改正或者停止活動,可以對有關單位和個人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房屋、構(gòu)筑物、違法用地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一)個人和非宗教團體在公眾場所設置宗教設施的;

(二)未經(jīng)批準,擴建、遷建宗教活動場所的。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修建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的,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罰;修建、制作其他形式的大型露天宗教景觀的,由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拆除;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未經(jīng)批準擅自舉辦非通常的宗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宗教事務部門責令停止活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登記管理機關可以責令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第四十九條國家工作人員在宗教事務管理工作中、、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5)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宗教院校,是指宗教團體舉辦的培養(yǎng)宗教教職人員和其他宗教專門人才的全日制院校。

宗教院校分為高等和中等。高等宗教學院學制為四年以上,畢業(yè)生學歷為本科以上;中等宗教學校學制為二至三年,畢業(yè)生學歷為中專或大專。

第三條宗教院校由全國性宗教團體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舉辦。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舉辦宗教院校。

第四條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宗教院校進行監(jiān)督、檢查、指導。

第二章設立條件和標準

第五條設立宗教院校應符合《宗教事務條例》第九條規(guī)定的條件。

第六條在同一省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已設立宗教院校的,一般不再批準設立新的同類宗教院校。

第七條設立高等宗教學院應符合下列標準:

(一)招生對象至少具備中等宗教院校或普通高級中學學歷,或具有同等學力;

(二)任課教師總數(shù)不少于學生總額的10%,其中至少50%為專職教師;

(三)有獨立的教學場所,其建筑設施應保證教學、研究和師生的宗教生活、日常生活、體育鍛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劃、建設、消防等方面的規(guī)定;

(四)有必要的教學設備和現(xiàn)代化教學器材,適用圖書不少于3萬冊;

(五)有必要的辦學資金。

第八條設立中等宗教學校應符合下列標準:

(一)招生對象至少具備普通初級中學學歷;

(二)任課教師總數(shù)不少于學生總額的8%,其中至少50%為專職教師;

(三)有獨立的教學場所,其建筑設施應保證教學和師生的宗教生活、日常生活、體育鍛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并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劃、建設、消防等方面的規(guī)定;

(四)有必要的教學設備,適用圖書不少于2萬冊;

(五)有必要的辦學資金。

第三章審批程序

第九條申請設立宗教院校,須填寫《宗教院校設立籌備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辦學章程及培養(yǎng)方案;

(二)符合培養(yǎng)條件的生源情況說明;

(三)必要的籌備設立資金證明,辦學經(jīng)費主要來源情況說明及有關證明文件;

(四)擬聘任教師、學校負責人和擬組建的管理組織成員的基本情況說明;

(五)已有校舍等基礎設施和設備情況說明,或擬新建校舍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六)其他有關材料。

第十條全國性宗教團體擬設立宗教院校的,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擬設立宗教院校的,向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意見。對擬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審批。

第十一條國家宗教事務局自收到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設立宗教院校的報告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不予批準的,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二條宗教團體接到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設立宗教院校的批復后,方可開始籌備設立工作。籌備設立期一般不超過3年,特殊情況報經(jīng)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后可適當延長。

第十三條宗教院校完成籌備設立后,由舉辦的宗教團體按本辦法第十條規(guī)定的程序報國家宗教事務局審核驗收。審核驗收合格后方可掛牌招生。

第十四條宗教院校的變更、撤銷與合并,均應按申請設立宗教院校的相關要求辦理。宗教院校的變更包括更改校址、校名、隸屬關系,改變校舍規(guī)模、培養(yǎng)目標、學制、辦學規(guī)模、招生對象及范圍等。

第四章罰則

第十五條違反本辦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或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分別責令其限期改正、停止招生直至停辦:

(一)籌建期間擅自招生的;

(二)超過籌建期限仍達不到招生條件的;

(三)不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和政策,違反培養(yǎng)目標、辦學章程和課程設置要求的;

(四)畢業(yè)生經(jīng)考核或評估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的;

(五)教師配備長期達不到要求的;

(六)擅自變更校址、校名、隸屬關系、校舍規(guī)模、培養(yǎng)目標、學制、招生規(guī)模及范圍等的;

(七)沒有必要的辦學經(jīng)費的;

(八)建筑設施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

第十六條擅自設立宗教院校的,由有關部門依照《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予以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宗教事務條例》施行前已經(jīng)國務院或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開辦的宗教院校,不再重新履行設立審批手續(xù),但需由國家宗教事務局依據(jù)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guī)定進行評估,確認其學制、辦學規(guī)模、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招生對象及范圍等。

第十八條《宗教事務條例》施行前未經(jīng)國務院或國務院宗教事務部門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宗教院校,應當按照《宗教事務條例》和本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履行設立審批手續(xù)。

篇(6)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是指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

本條例所稱宗教事務,是指宗教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和行為,以及社會公共活動涉及宗教界權益的關系和行為。

第三條本省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宗教事務適用本條例。

第四條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第五條宗教活動應當在憲法、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行政、司法、教育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和信仰宗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及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

宗教團體、宗教教職人員和信仰宗教的公民應當堅持愛國主義,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守法律、法規(guī)。

第六條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應當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負責本條例的實施。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xié)助做好宗教事務管理工作。

第二章宗教團體

第八條本條例所稱宗教團體,是指依法成立的縣以上佛教協(xié)會、道教協(xié)會、伊斯蘭教協(xié)會、天主教愛國會、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天主教教區(qū)、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基督教協(xié)會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宗教團體。

第九條成立宗教團體應當依法提出申請,經(jīng)當?shù)乜h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查同意后,到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依法取得法人資格。

第十條宗教團體應當按照各自的章程開展工作,組織或者協(xié)助組織宗教活動,維護宗教教職人員和信仰宗教公民的合法權益。

宗教團體應當協(xié)助人民政府貫徹宗教政策,在信仰宗教的公民中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法制教育。

宗教團體應當加強內(nèi)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接受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十一條宗教團體可以進行宗教文化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出版、印制、發(fā)行宗教出版物,應當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后,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二條宗教團體可以按照國家的有關規(guī)定舉辦以自養(yǎng)為目的的經(jīng)濟實體和社會公益事業(yè)。

第三章宗教教職人員

第十三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教職人員,是指佛教的比丘、比丘尼、活佛、喇嘛,道教的乾道、坤道,伊斯蘭教的阿訇,天主教的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基督教的牧師、長老等。

第十四條宗教教職人員身份由省宗教團體認定和解除,并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備案。

經(jīng)認定并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由省宗教團體發(fā)給證書,方可按照本教規(guī)定,在確定的教務活動區(qū)域內(nèi)主持或者從事宗教活動。

未經(jīng)認定或已被解除宗教教職人員身份者,不得以宗教教職人員身份主持宗教活動。

第十五條宗教教職人員可以接受宗教團體、寺觀教堂給予的生活費用,其合法收入受法律保護。

第十六條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到確定的教務活動區(qū)域以外主持宗教活動,應當事先經(jīng)當?shù)乜h以上宗教團體同意,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備案。

外省宗教教職人員到本省主持宗教活動或者任職、兼職的,需經(jīng)當?shù)赜嘘P宗教團體審核、省宗教團體復核同意后,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備案。

第四章宗教活動場所

第十七條本條例所稱宗教活動場所,是指開展宗教活動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及其他固定處所。

第十八條設立宗教活動場所,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按規(guī)定的程序履行登記手續(xù)。

宗教活動場所應當依法進行年檢。

宗教活動場所終止、合并、遷移以及變更登記的,應當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手續(xù)。

第十九條較大規(guī)模的修繕、改建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應當經(jī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同意。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辦理。

新建、重建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提出意見,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

第二十條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建立管理組織,實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教務、財務、接待等各項管理制度。

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應當建立安全責任制,防火、防盜、防事故,防止出現(xiàn)禁忌物。

第二十一條公民進入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尊重宗教習俗和管理制度,不得攜帶宗教的禁忌物進入宗教活動場所。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進行無神論的宣傳,不得進行不同信仰或者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間的爭論。

第二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組織可以接受公民和團體自愿捐獻的布施、乜貼、奉獻和其它捐贈。

第二十三條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經(jīng)有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生產(chǎn)、經(jīng)營、銷售宗教用品、宗教藝術品、合法的宗教出版物。

第二十四條宗教活動場所范圍內(nèi)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或者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等活動,必須征得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同意,并到有關部門辦理手續(xù)。

第二十五條宗教活動場所對管理范圍內(nèi)的文物、建筑、園林和環(huán)境應當做好安全保護工作,接受有關管理部門的指導、監(jiān)督。

第二十六條風景名勝區(qū)和旅游景區(qū)的管理機構(gòu)應當遵守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guī),切實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支持風景名勝區(qū)和旅游景區(qū)的發(fā)展和建設。

第五章宗教活動

第二十七條宗教活動應當在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進行。

第二十八條信仰宗教公民舉行集體宗教活動,應當由宗教教職人員或者符合該教規(guī)定條件的人員主持。

第二十九條舉辦跨縣、自治縣、縣級市的宗教活動,應當經(jīng)設區(qū)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批;舉辦跨設區(qū)市的宗教活動,應當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批;舉辦跨省的宗教活動,應當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后,按有關規(guī)定辦理。

舉辦前款規(guī)定的宗教活動,應當在舉辦日的30日前,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的10日內(nèi)予以批復。

第三十條宗教活動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和統(tǒng)一,不得妨礙社會秩序、生產(chǎn)秩序、生活秩序,不得損害公民身心健康。

第三十一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宗教活動場所以外傳教、布道、散發(fā)宗教宣傳品。

第三十二條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宗教名義傳播和組織;不得利用宗教活動詐騙錢財;不得以宗教名義組織、煽動、脅迫信教公民參與非法集會、游行,擾亂國家機關和公共場所秩序。

第六章宗教院校

第三十三條設立宗教院校,由省宗教團體提出申請,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報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國務院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批。

宗教院校由省宗教團體開辦和管理。

第三十四條宗教院校的任務是培養(yǎng)愛國愛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有較高學識的宗教教職人員。

宗教院校應當對受教育者進行宗教知識、宗教修持方面的教育,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進行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教育。

第三十五條宗教院校招生,應當根據(jù)考生本人自愿的原則,由宗教團體推薦,經(jī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后,通過考試,擇優(yōu)錄取。

第三十六條宗教院校應當加強內(nèi)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

宗教院校的招生計劃、課程設置、教學管理等,由開辦宗教院校的宗教團體審查后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審核。

第三十七條宗教院校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可以聘請外籍專業(yè)人員在本省宗教院校任教或者講學。

第三十八條宗教團體舉辦宗教教職人員培訓班和其它培訓班,應當經(jīng)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批準。

第七章宗教財產(chǎn)

第三十九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依法所有或者管理、使用的房地產(chǎn)、山林、建筑物、文物、各類設施等財產(chǎn),所屬企事業(yè)資產(chǎn)、各類捐贈以及其他合法擁有的資產(chǎn)和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挪用。

第四十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依法使用的土地,以及依法所有或者管理的山林、房屋等,由該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組織按照有關規(guī)定領取產(chǎn)權證書;發(fā)生變更時,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

第四十一條因建設需要拆遷的宗教房產(chǎn),應當征得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同意,向當?shù)乜h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備案,并按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給予妥善安置和合理補償。

征用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使用的集體土地或者占用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四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不得出租和轉(zhuǎn)讓。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附屬的房產(chǎn)可以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出租和轉(zhuǎn)讓。

第八章宗教涉外事務

第四十三條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組織和宗教教職人員在同國外宗教界開展友好往來或者文化學術交流活動中,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平等友好的原則。

第四十四條宗教團體和宗教教職人員應邀出訪或者邀請國外宗教組織、宗教教職人員來訪,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手續(xù)。

宗教教職人員到國外留學或者進修,需經(jīng)省有關宗教團體同意,并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批準。

第四十五條經(jīng)核準登記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可以接納外國人參加宗教活動。經(jīng)省有關宗教團體同意,外國人可以邀請宗教教職人員為其舉行道場、法會、洗禮、婚禮、葬禮等宗教儀式。

經(jīng)省有關宗教團體邀請,并經(jīng)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同意,國外宗教教職人員可以在本省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講經(jīng)、講道。

第四十六條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接受外國人的捐贈,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

任何宗教組織和教職人員不得接受國外宗教組織和個人的指令、委任、宗教津貼和辦教經(jīng)費。

第四十七條經(jīng)省有關宗教團體同意并報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批準,外國人根據(jù)有關宗教文化學術交流的項目或者協(xié)議,并按照國家海關的有關規(guī)定,可以攜帶用于宗教文化學術交流的宗教用品進入本省。

第四十八條國外下列宗教出版物和其他宗教用品不得進入本省:

(一)超出個人自用數(shù)量,且不屬于本《條例》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范圍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內(nèi)容的。

第四十九條國外宗教組織和個人在本省參加宗教活動,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本條例,不得成立宗教組織、建立宗教辦事機構(gòu)、設立宗教活動場所、開辦宗教院校或者舉辦宗教培訓班,不得在公民中發(fā)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以及進行其它傳教活動。

外國人不得干涉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設立和變更,不得干涉宗教團體對宗教教職人員的選任和變更,不得干涉和支配宗教團體的其它內(nèi)部事務。

第九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未經(jīng)核準登記,擅自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予以取締。

第五十一條侵害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合法財產(chǎn)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侵害行為,返還侵占的財產(chǎn);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停止活動:

(一)干擾宗教活動場所正常秩序,干擾宗教團體、宗教教職人員履行正常教務活動的;

(二)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傳教、布道、散發(fā)宗教宣傳品的;

(三)未取得宗教教職人員合法身份者,主持宗教活動、教務活動的;(四)未經(jīng)登記設立宗教團體和宗教組織的;

(五)涂改、轉(zhuǎn)讓、偽造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證件、證書的;

(六)未經(jīng)批準舉辦宗教培訓班的;

(七)擅自跨地區(qū)舉辦宗教活動的。

第五十三條違反本條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情節(jié)嚴重的,處以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罰款;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非宗教活動場所接受宗教教職人員舉行宗教活動的;

(二)接受國外宗教組織和個人委任、宗教津貼和辦教經(jīng)費的;

(三)未經(jīng)批準在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范圍內(nèi)進行經(jīng)貿(mào)活動或者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的;

(四)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發(fā)生火災、盜竊,引發(fā)各類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五十四條擅自出版、印制、發(fā)行宗教出版物的,由縣級以上新聞出版或文化行政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

第五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宗教事務管理工作中,,收受賄賂,違反規(guī)定審批;,不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六條在本省的外國人違反本條例進行宗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行政部門和有關行政部門依法予以制止;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七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篇(7)

二、行政許可條件

1、經(jīng)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開辦,學制3年以上并已正式開辦4年以上;

2、有負責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的專門管理機構(gòu)或者專職、兼職人員;

3、有健全的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的規(guī)章制度;

4、能夠為外籍專業(yè)人員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并具備相應的外事接待能力和安全保衛(wèi)能力;

5、有對外籍專業(yè)人員教學評估和鑒定制度。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資格申請表;

2、宗教院校簡介;

3、具備許可條件的證明、說明或文本;

4、擬聘請渠道情況說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全國性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院校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收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的申請材料后,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外國專家歸口管理部門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會同國家外國專家局進行審查,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外國專家歸口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2、國家宗教事務局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自受理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收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3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二項宗教院校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5。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能夠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2、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一般應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或者具有相當?shù)膶W力,在擬聘任的專業(yè)學科領域有較高造詣;

3、擬聘從事語言教學的外籍專業(yè)人員,應受過語言教學的專門訓練并具有一定的語言教學經(jīng)驗;

4、外籍專業(yè)人員授課的課時比例不超過院校總課時的30%。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

2、宗教院校的《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證書》復印件;

3、擬聘請外籍專業(yè)人員的計劃(包括聘用人數(shù)、擬教授課程、課時安排和在華工作期限等內(nèi)容);

4、宗教院校課程設置及其任課教師情況;

5、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學歷證明、所服務的機構(gòu)及派遣單位、經(jīng)派遣單位審核的簡歷、派遣單位出具的無不良記錄的證明。其中,擬聘擔任語言教學的外籍專業(yè)人員,還應提供受過語言教學專門訓練和從事過語言教學的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全國性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院校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收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的申請材料后,提出審核意見,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2、國家宗教事務局自受理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收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曰起3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三項我國五種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外的外國宗教組織

與我國政府部門或宗教界等交往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7。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外國宗教組織在所在國(地區(qū))有合法地位并無不良記錄;

2、外國宗教組織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擬在中國境內(nèi)的交往話動不違反中國的法律;

3、外國宗教組織對華友好。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中方單位的申請書,包括活動的內(nèi)容、時間、地點、人數(shù)等;

2、中方單位及主要參加人員的基本情況;

3、外國宗教組織及其主要成員的基本情況。

四、行政許可程序

1、中方單位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

2、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四項外國人攜帶用于宗教文化學術交流(超出自用數(shù)量)的宗教用品入境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8。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所攜帶的宗教用品不含有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以及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構(gòu)成危害的內(nèi)容;

2、所攜帶的宗教用品接收單位是我國宗教團體或宗教活動場所;

3、經(jīng)有關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接收單位的申請書;

2、所攜帶的宗教用品的目錄、樣品、數(shù)量及用途說明;

3、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的書面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經(jīng)全國性宗教團體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的,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或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六、附則

自用數(shù)量的范圍指每種1至3個基本單位(本、冊、盒等)。

第五項邀請以非宗教身份入境的外國人講經(jīng)講道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9。

二、行政許可條件

1、被邀請人遵守中國的法律,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2、被邀請人為宗教教職人員;

3、擬講經(jīng)、講道的場所是經(jīng)依法登記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簡稱寺觀教堂);

4、邀請方是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邀請單位的申請書;

2、被邀請人的有關背景情況、宗教教職身份及入境身份說明;

3、被邀請人擬講經(jīng)、講道的寺觀教堂的情況;

4、被邀請人擬講經(jīng)、講道的寺觀教堂民主管理組織同意的書面材料。

四、行政許可程序

全國性宗教團體提出邀請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提出邀請的,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或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六項大型宗教活動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二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內(nèi)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符合宗教儀軌和宗教傳統(tǒng)習慣;

2、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不會對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3、確有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需要,并具備組織大型宗教活動的能力和必要的條件;

4、擬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場所建筑、設施、場地符合安全要求;

5、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有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安全責任明確、措施有效:

6、擬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宗教團體或者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簡稱寺觀教堂)三年內(nèi)舉辦的大型活動沒有不良安全信息記錄;

7、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應當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事先批準的,應當?shù)玫秸嘘P部門的批準。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活動的目的、內(nèi)容、地點(路線)、起止時間、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參加活動的人數(shù)、參加活動的人員所在地域構(gòu)成等情況;

2、安全工作方案,包括安全工作組織系統(tǒng)、安全工作人員數(shù)量和崗位職責,場所建筑、設施的消防安全措施,車輛停放、疏導措施,現(xiàn)場秩序維護、人員疏導措施,突發(fā)事件或意外事故應急措施等;

3、符合宗教儀軌和宗教傳統(tǒng)習慣的說明;

4、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上述行政許可條件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的說明和承諾書;

5、有關部門對擬用于大型宗教活動的場所建筑、設施的安全鑒定文件;

6、上述行政許可條件第七項規(guī)定的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7、其他材料(擬使用宗教活動場所以外場所的,應當提交場所提供方同意使用的證明,場所提供方有行政主管部門的,應當提交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四、行政許可程序

1、舉辦活動的宗教團體、寺觀教堂在擬舉行活動日的30日前向活動舉辦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聽取活動舉辦地設區(qū)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作出許可決定。

邀請境外宗教組織或個人參加的,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相關手續(xù)。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七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2、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符合該宗教的建筑規(guī)制,與該場所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3、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劃、文物、建設、消防、環(huán)保等方面的規(guī)定;

4、施工期間能夠基本保證信教群眾開展宗教活動;

5、有必要的建設資金。

三、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項目說明及理由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擬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設計草圖、位置圖、效果圖及可行性報告;

4、規(guī)劃、文物、建設、消防、環(huán)保等部門的審核意見;

5、有權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相關證明;

6、保證宗教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說明;

7、建設資金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不影響宗教活動場所現(xiàn)有布局和功能的,由宗教活動場所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2、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改變宗教活動場所現(xiàn)有布局和功能的,由宗教活動場所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后,屬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的,經(jīng)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報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決定:屬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的,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或者提出審核意見。

2、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收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或者提出審核意見。

3、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收到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八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2、不影響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3、擬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的經(jīng)營內(nèi)容不違背該宗教的禁忌;

4、擬設立的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與該場所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5、符合國家有關文物、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guī)定。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設立商業(yè)網(wǎng)點的經(jīng)營范圍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擬設立商業(yè)網(wǎng)點的位置示意圖。

四、行政許可程序

宗教活動場所向其登記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登記管理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登記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九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舉辦的陳列展覽、擬拍攝的電影電視片已經(jīng)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準;

2、展覽和拍攝內(nèi)容不違背我國宗教法規(guī)、政策和該宗教的儀軌;

3、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4、不影響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5、不違反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在宗教活動場所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的理由及展覽、拍攝內(nèi)容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四、行政許可程序

申請方向宗教活動場所登記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登記管理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登記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目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十項宗教團體、寺觀教堂編印宗教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或者其他宗教印刷品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七條、第二十一條,《印刷業(y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三十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編印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信教群眾的宗教生活或者宗教教學、宗教研究的需要:

2、符合《宗教事務條例》、《印刷業(yè)管理條例》、《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等的有關規(guī)定;

3、主要編寫人員具有較高的宗教學識;

4、有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出具的審核意見。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編印目的、內(nèi)容提要、字數(shù)、印刷數(shù)量、發(fā)送范圍等:

2、擬印制的書稿或者擬印制的樣品;

3、編寫人員情況說明;

4、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出具的審核意見書。

四、行政許可程序

編印單位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經(jīng)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后,到省級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準印證。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日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批意見。

第十一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四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該宗教在當?shù)赜杏凭玫膫鞑v史,信教群眾眾多;

2、當?shù)匦沤倘罕娪袕娏乙螅⒄鞯卯數(shù)鼐用竦耐猓?/p>

3、擬建造的造像符合該宗教教義教規(guī)的要求;

4、有必要的建設資金,其來源為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自籌,政府、企業(yè)以及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為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投資;

5、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宗教團體或該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

6、符合有關建設規(guī)劃要求;

7、布局合理。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

2、該宗教在擬建造像所在的設區(qū)的市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歷史情況說明;

3、擬建造像所在的縣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信教群眾情況說明;

4、征求擬建造像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范圍內(nèi)居民意見的情況說明;

5、符合當?shù)亟ㄔO規(guī)劃的證明;

6、資金預算及資金來源情況說明;

7、初步設計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8、該宗教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出具的關于造像符合教義教規(guī)要求的意見書;

9、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宗教團體或者該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承諾書。

四、行政許可程序

1、擬修建大型宗教造像的宗教團體或者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將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征求擬建造像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以及縣級人民政府的意見,必要時,征求當?shù)厥〖壢嗣裾恋亍⒔ㄔO等部門的意見。擬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2、國家宗教事務局自收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6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六、附則

本項行政許可所指的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是指單體的造像高度(含基座)或長度超過10米,群體造像數(shù)量超過10尊。

第十二項建造大型露天佛像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3。

二、行政許可條件

1、佛教在當?shù)赜杏凭玫膫鞑v史,信教群眾眾多;

2、當?shù)匦沤倘罕娪袕娏乙螅⒄鞯卯數(shù)鼐用竦耐猓?/p>

3、擬建造的造像符合佛教教義教規(guī)的要求;

4、有必要的建設資金,其來源為佛教協(xié)會或寺院自籌,政府、企業(yè)以及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為建造大型露天佛像投資;

5、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佛教協(xié)會或者寺院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

6、符合有關建設規(guī)劃要求;

7、布局合理。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

2、在擬建造像所在的設區(qū)的市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佛教的歷史情況說明;

3、擬建造像所在的縣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信教群眾情況說明;

4、征求擬建造像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范圍內(nèi)居民意見的情況說明;

5、符合當?shù)亟ㄔO規(guī)劃的證明;

6、資金預算及資金來源情況說明;

7、初步設計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8、中國佛教協(xié)會出具的關于造像符合教義教規(guī)要求的意見書;

9、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佛教協(xié)會或者寺院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承諾書。

四、行政許可程序

1、擬修建大型露天佛像的佛教協(xié)會或者寺院將申請材料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佛教協(xié)會,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佛教協(xié)會向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征求擬建造像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以及縣級人民政府的意見,必要時,征求當?shù)厥〖壢嗣裾恋亍⒔ㄔO部門的意見。擬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篇(8)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4。

二、行政許可條件

1、經(jīng)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開辦,學制3年以上并已正式開辦4年以上;

2、有負責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的專門管理機構(gòu)或者專職、兼職人員;

3、有健全的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的規(guī)章制度;

4、能夠為外籍專業(yè)人員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并具備相應的外事接待能力和安全保衛(wèi)能力;

5、有對外籍專業(yè)人員教學評估和鑒定制度。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資格申請表;

2、宗教院校簡介;

3、具備許可條件的證明、說明或文本;

4、擬聘請渠道情況說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全國性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院校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收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的申請材料后,會同同級人民政府外國專家歸口管理部門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會同國家外國專家局進行審查,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外國專家歸口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2、國家宗教事務局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自受理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收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3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二項宗教院校聘用外籍專業(yè)人員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5。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能夠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2、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一般應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或者具有相當?shù)膶W力,在擬聘任的專業(yè)學科領域有較高造詣;

3、擬聘從事語言教學的外籍專業(yè)人員,應受過語言教學的專門訓練并具有一定的語言教學經(jīng)驗;

4、外籍專業(yè)人員授課的課時比例不超過院校總課時的30%。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

2、宗教院校的《聘請外國文教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證書》復印件;

3、擬聘請外籍專業(yè)人員的計劃(包括聘用人數(shù)、擬教授課程、課時安排和在華工作期限等內(nèi)容);

4、宗教院校課程設置及其任課教師情況;

5、擬聘的外籍專業(yè)人員的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學歷證明、所服務的機構(gòu)及派遣單位、經(jīng)派遣單位審核的簡歷、派遣單位出具的無不良記錄的證明。其中,擬聘擔任語言教學的外籍專業(yè)人員,還應提供受過語言教學專門訓練和從事過語言教學的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全國性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舉辦的宗教院校,由該宗教團體向院校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收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的申請材料后,提出審核意見,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核意見。

2、國家宗教事務局自受理全國性宗教團體的申請或者收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曰起3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三項我國五種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外的外國宗教組織

與我國政府部門或宗教界等交往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7。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外國宗教組織在所在國(地區(qū))有合法地位并無不良記錄;

2、外國宗教組織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擬在中國境內(nèi)的交往話動不違反中國的法律;

3、外國宗教組織對華友好。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中方單位的申請書,包括活動的內(nèi)容、時間、地點、人數(shù)等;

2、中方單位及主要參加人員的基本情況;

3、外國宗教組織及其主要成員的基本情況。

四、行政許可程序

1、中方單位向國家宗教事務局提出申請。

2、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四項外國人攜帶用于宗教文化學術交流(超出自用數(shù)量)的宗教用品入境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8。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所攜帶的宗教用品不含有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以及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構(gòu)成危害的內(nèi)容;

2、所攜帶的宗教用品接收單位是我國宗教團體或宗教活動場所;

3、經(jīng)有關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接收單位的申請書;

2、所攜帶的宗教用品的目錄、樣品、數(shù)量及用途說明;

3、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的書面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經(jīng)全國性宗教團體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同意的,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或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六、附則

自用數(shù)量的范圍指每種1至3個基本單位(本、冊、盒等)。

第五項邀請以非宗教身份入境的外國人講經(jīng)講道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序號369。

二、行政許可條件

1、被邀請人遵守中國的法律,尊重中國各宗教堅持的獨立自主自辦原則;

2、被邀請人為宗教教職人員;

3、擬講經(jīng)、講道的場所是經(jīng)依法登記的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簡稱寺觀教堂);

4、邀請方是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邀請單位的申請書;

2、被邀請人的有關背景情況、宗教教職身份及入境身份說明;

3、被邀請人擬講經(jīng)、講道的寺觀教堂的情況;

4、被邀請人擬講經(jīng)、講道的寺觀教堂民主管理組織同意的書面材料。

四、行政許可程序

全國性宗教團體提出邀請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提出邀請的,報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國家宗教事務局或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六項大型宗教活動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二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內(nèi)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符合宗教儀軌和宗教傳統(tǒng)習慣;

2、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不會對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社會公共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3、確有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需要,并具備組織大型宗教活動的能力和必要的條件;

4、擬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場所建筑、設施、場地符合安全要求;

5、擬舉辦的大型宗教活動有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安全責任明確、措施有效:

6、擬舉辦大型宗教活動的宗教團體或者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以下簡稱寺觀教堂)三年內(nèi)舉辦的大型活動沒有不良安全信息記錄;

7、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應當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事先批準的,應當?shù)玫秸嘘P部門的批準。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活動的目的、內(nèi)容、地點(路線)、起止時間、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參加活動的人數(shù)、參加活動的人員所在地域構(gòu)成等情況;

2、安全工作方案,包括安全工作組織系統(tǒng)、安全工作人員數(shù)量和崗位職責,場所建筑、設施的消防安全措施,車輛停放、疏導措施,現(xiàn)場秩序維護、人員疏導措施,突發(fā)事件或意外事故應急措施等;

3、符合宗教儀軌和宗教傳統(tǒng)習慣的說明;

4、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上述行政許可條件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的說明和承諾書;

5、有關部門對擬用于大型宗教活動的場所建筑、設施的安全鑒定文件;

6、上述行政許可條件第七項規(guī)定的政府有關部門的批準文件;

7、其他材料(擬使用宗教活動場所以外場所的,應當提交場所提供方同意使用的證明,場所提供方有行政主管部門的,應當提交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四、行政許可程序

1、舉辦活動的宗教團體、寺觀教堂在擬舉行活動日的30日前向活動舉辦地的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受理申請后,應當聽取活動舉辦地設區(qū)的市級、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作出許可決定。

邀請境外宗教組織或個人參加的,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辦理相關手續(xù)。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七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2、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符合該宗教的建筑規(guī)制,與該場所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3、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劃、文物、建設、消防、環(huán)保等方面的規(guī)定;

4、施工期間能夠基本保證信教群眾開展宗教活動;

5、有必要的建設資金。

三、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項目說明及理由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擬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設計草圖、位置圖、效果圖及可行性報告;

4、規(guī)劃、文物、建設、消防、環(huán)保等部門的審核意見;

5、有權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的相關證明;

6、保證宗教活動正常開展的情況說明;

7、建設資金證明。

四、行政許可程序

1、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不影響宗教活動場所現(xiàn)有布局和功能的,由宗教活動場所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2、擬改建或者新建的建筑物改變宗教活動場所現(xiàn)有布局和功能的,由宗教活動場所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后,屬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的,經(jīng)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核,報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決定:屬其他固定宗教活動處所的,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1、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或者提出審核意見。

2、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收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或者提出審核意見。

3、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收到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審核意見和材料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八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2、不影響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3、擬設立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的經(jīng)營內(nèi)容不違背該宗教的禁忌;

4、擬設立的商業(yè)服務網(wǎng)點與該場所的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

5、符合國家有關文物、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規(guī)定。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設立商業(yè)網(wǎng)點的經(jīng)營范圍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擬設立商業(yè)網(wǎng)點的位置示意圖。

四、行政許可程序

宗教活動場所向其登記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登記管理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登記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九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nèi)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五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擬舉辦的陳列展覽、擬拍攝的電影電視片已經(jīng)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批準;

2、展覽和拍攝內(nèi)容不違背我國宗教法規(guī)、政策和該宗教的儀軌;

3、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

4、不影響信教群眾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5、不違反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guī)定。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擬在宗教活動場所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片的理由及展覽、拍攝內(nèi)容等;

2、宗教活動場所管理研究同意的書面材料;

3、有關主管部門的批準文件。

四、行政許可程序

申請方向宗教活動場所登記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登記管理部門作出許可決定。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登記管理部門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目內(nèi),作出許可決定。

第十項宗教團體、寺觀教堂編印宗教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或者其他宗教印刷品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七條、第二十一條,《印刷業(yè)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第三十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編印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信教群眾的宗教生活或者宗教教學、宗教研究的需要:

2、符合《宗教事務條例》、《印刷業(yè)管理條例》、《內(nèi)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等的有關規(guī)定;

3、主要編寫人員具有較高的宗教學識;

4、有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出具的審核意見。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內(nèi)容包括編印目的、內(nèi)容提要、字數(shù)、印刷數(shù)量、發(fā)送范圍等:

2、擬印制的書稿或者擬印制的樣品;

3、編寫人員情況說明;

4、全國性宗教團體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出具的審核意見書。

四、行政許可程序

編印單位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經(jīng)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后,到省級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門辦理準印證。

五、行政許可辦理期限

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日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nèi),提出審批意見。

第十一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外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審批

一、行政許可依據(jù)

《宗教事務條例》第二十四條。

二、行政許可條件

1、該宗教在當?shù)赜杏凭玫膫鞑v史,信教群眾眾多;

2、當?shù)匦沤倘罕娪袕娏乙螅⒄鞯卯數(shù)鼐用竦耐猓?/p>

3、擬建造的造像符合該宗教教義教規(guī)的要求;

4、有必要的建設資金,其來源為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自籌,政府、企業(yè)以及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為建造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投資;

5、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宗教團體或該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

6、符合有關建設規(guī)劃要求;

7、布局合理。

三、行政許可申請材料

1、申請書;

2、該宗教在擬建造像所在的設區(qū)的市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歷史情況說明;

3、擬建造像所在的縣級行政區(qū)域內(nèi)信教群眾情況說明;

4、征求擬建造像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范圍內(nèi)居民意見的情況說明;

5、符合當?shù)亟ㄔO規(guī)劃的證明;

6、資金預算及資金來源情況說明;

7、初步設計方案及可行性研究報告;

8、該宗教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出具的關于造像符合教義教規(guī)要求的意見書;

9、保證所得收益用于符合該宗教團體或者該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的活動以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yè)的承諾書。

四、行政許可程序

1、擬修建大型宗教造像的宗教團體或者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將申請材料報所在地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宗教團體向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

2、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征求擬建造像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級以及縣級人民政府的意見,必要時,征求當?shù)厥〖壢嗣裾恋亍⒔ㄔO等部門的意見。擬同意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

3、國家宗教事務局作出許可決定。

篇(9)

活佛轉(zhuǎn)世尊重藏傳佛教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但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封建特權。

活佛轉(zhuǎn)世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個人的干涉和支配。

第三條活佛轉(zhuǎn)世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當?shù)囟鄶?shù)信教群眾和寺廟管理組織要求轉(zhuǎn)世;

(二)轉(zhuǎn)世系統(tǒng)真實并傳承至今;

(三)申請活佛轉(zhuǎn)世的寺廟系擬轉(zhuǎn)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并為依法登記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且具備培養(yǎng)和供養(yǎng)轉(zhuǎn)世活佛的能力。

第四條申請轉(zhuǎn)世活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轉(zhuǎn)世:

(一)藏傳佛教教義規(guī)定不得轉(zhuǎn)世的;

(二)設區(qū)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明令不得轉(zhuǎn)世的。

第五條活佛轉(zhuǎn)世應當履行申請報批手續(xù)。申請報批程序是:

由擬轉(zhuǎn)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廟管理組織或者所在地佛教協(xié)會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轉(zhuǎn)世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提出意見后,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逐級上報,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審批。其中,在佛教界有較大影響的,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有重大影響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有特別重大影響的,報國務院批準。

審核批準活佛轉(zhuǎn)世申請,應當征求相應的佛教協(xié)會的意見。第六條對活佛影響大小有爭議的,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認定,報國家宗教事務局備案。

第七條活佛轉(zhuǎn)世申請獲得批準后,根據(jù)活佛影響大小,由相應的佛教協(xié)會成立轉(zhuǎn)世指導小組;由擬轉(zhuǎn)世活佛僧籍所在寺廟管理組織或者相應的佛教協(xié)會組建轉(zhuǎn)世靈童尋訪小組,在指導小組的指導下實施尋訪事宜。

轉(zhuǎn)世靈童由省、自治區(qū)佛教協(xié)會或者中國佛教協(xié)會根據(jù)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認定。

任何團體或者個人不得擅自開展有關活佛轉(zhuǎn)世靈童的尋訪及認定活動。

第八條歷史上經(jīng)金瓶掣簽認定的活佛,其轉(zhuǎn)世靈童認定實行金瓶掣簽。

請求免予金瓶掣簽的,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有特別重大影響的,報國務院批準。第九條活佛轉(zhuǎn)世靈童認定后,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批準。在佛教界有較大影響的,報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有重大影響的,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準;有特別重大影響的,報國務院批準。

經(jīng)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的轉(zhuǎn)世活佛,報國家宗教事務局備案。

第十條轉(zhuǎn)世活佛繼位時,由批準機關代表宣讀批文,由相應的佛教協(xié)會頒發(fā)活佛證書。

活佛證書的式樣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統(tǒng)一制作,報國家宗教事務局備案。

第十一條違反本辦法,擅自辦理活佛轉(zhuǎn)世事宜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照《宗教事務條例》的規(guī)定,對責任人和責任單位予以行政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10)

第三條宗教教職人員擔任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應當經(jīng)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后10日內(nèi),由該宗教活動場所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第四條宗教教職人員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擔任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應當由擬任用該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活動場所征得該場所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后,報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逐級報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征求該宗教教職人員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意見后,予以備案。

第五條履行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備案,應當填寫《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備案表》,同時提交下列材料:

(一)該場所管理組織民主協(xié)商情況的說明;

(二)擬任職人員的戶籍證明復印件和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宗教教職人員證書復印件。

此前在其他宗教活動場所擔任主要教職的,還須提交離任其他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的注銷備案證明。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自收到宗教活動場所提交的材料之日起30日內(nèi),作出書面答復,逾期未答復的,視為已完成備案程序。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備案:

(一)未按照本宗教的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辦法任用的;

(二)未經(jīng)該場所管理組織民主協(xié)商的;

(三)擬任職人員離任其他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未辦理注銷備案手續(xù)的;

(四)提供的備案材料不屬實的。

第八條宗教活動場所在備案程序完成后,可為擔任主要教職的宗教教職人員舉行任職儀式,并正式賦予其職責。

第九條宗教教職人員離任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應當按照任職備案程序辦理注銷備案手續(xù)。辦理注銷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該場所管理組織民主協(xié)商情況的說明;

(二)該場所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的書面意見;

(三)擬離任人員離任財務審查情況的報告。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銷備案:

(一)未經(jīng)該場所管理組織民主協(xié)商同意的;

(二)未經(jīng)該場所所在地宗教團體同意的;

(三)未辦理離任財務審查的。

第十一條擔任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的宗教教職人員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情節(jié)嚴重的,除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外,宗教活動場所應當按照任職備案程序,在辦理注銷備案手續(xù)后,解除其擔任的主要教職。

第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未按照本辦法辦理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任職備案手續(xù),或者備案時弄虛作假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責令改正,并視情節(jié)輕重,按照《宗教事務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予以行政處罰。

上一篇: 人大調(diào)研匯報材料 下一篇: 英文面試自我介紹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