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15 16:36: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老年護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自制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表。被調查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執業資格及工作單位。老年護理培訓需求調查問卷:老年護理培訓意愿1項(非常愿意、愿意、一般及不愿意,單項選擇)、老年護理培訓目的1項(單項選擇,提高工作能力、更新專業知識、上級要求、增加社交機會及不愿意落后別人)、培訓時間1項(單項選擇,半個月、1個月、3個月、半年及1年)、培訓方式1項(多項選擇,系統培訓、短期培訓、業余自學、經驗交流、專題討論、調研考察及其他)、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1項(多項選擇,工作繁重、領導不重視、經費不足、沒有時間、學和不學一樣、家務重及其他)、老年護理培訓內容1項(多項選擇,護理保險、護理法學、人際溝通、社會福利、社會學、老年護理心理學、老年護理倫理學、老年康復學、老年營養學、老年精神護理學、臨終關懷、老年護理研究、老年生理與病理、老年用藥護理、老年健康評估、老年健康教育及老年健康管理,每項選擇為需要、不需要,以需要為評分標準)。
1.2.2調查方法選取荊門市三級醫院15名護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0名社區護士及養老機構5名養老護理員通過預調查,間隔2周后重測,測得問卷信度系數為0.94,內容效度0.93。在2013年6月實習前由項目組負責人對荊楚理工學院2010級護理本科班實習并參與本次課題項目的18名學生進行統一培訓,18名學生分別在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荊州市、宜昌市、襄樊市及荊門市10所三級臨床醫院實習,由18名護生在實習醫院及實習醫院附近的6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所養老院,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現場發放問卷,并解釋調查目的,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410份,回收有效問卷392份,有效回收率為95.6%。
1.2.3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a軟件輸入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被調查者一般資料392名被調查者均為女性,年齡20歲~65歲(32.33歲±10.17歲);學歷:中專以下18人,中專89人,專科168人,本科及以上117人;職稱:無職稱31人,護士157人,護師117人,主管護師及81人,副主任護師6人;護士執業資格:無資格43人,有資格349人;工作單位:臨床醫院229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31人,養老機構32人。
2.2被調查者培訓意愿、目的、時間、方式及影響因素老年護理培訓意愿:非常愿意82人(20.9%),愿意226人(57.7%),一般66人(16.8%),不愿意18人(4.6%)。老年護理培訓目的:提高工作能力214人(54.6%),更新專業知識136人(34.7%),上級要求22人(5.6%),增加社交機會9人(2.3%),不愿意落后別人11人(2.8%)。培訓時間:半個月47人(12.0%),1個月82人(20.9%),3個月164人(41.8%),半年78人(19.8%),1年21人(5.4%)。培訓方式:系統培訓284人(72.4%),短期培訓265人(67.6%),業余自學181人(46.2%),經驗交流256人(65.3%),專題討論218人(55.6%),調研考察185人(47.2%),其他23人(5.9%)。影響參加培訓的因素:工作繁重274人(69.9%),領導不重視174人(44.4%),經費不足214人(54.6%),沒有時間228人(58.2%),學和不學一樣67人(17.1%),家務重142人(36.2),其他35人(8.9%)。
2.3老年護理培訓內容排列前5位分別是:老年護理心理學307人(78.3%),老年營養學290人(74.0%),人際溝通284人(72.4%),老年康復學283人(72.2%),社會學241人(61.5%),其次是護理法學237人(60.5%),社會福利206人(52.6%),老年護理倫理學195人(49.7%),老年用藥護理192人(49.0%),護理保險184人(46.9%),臨終關懷182人(46.4%),老年健康教育177人(45.2%),老年精神護理學163人(41.6%),老年健康評估136人(34.7%),老年健康管理125人(31.9%),排列最后2位是老年生理與病理116人(29.6%)與老年護理研究52人(13.3%)。
3討論
隨機選取2014年3—12月齊齊哈爾市老年人1328人,男性730人,女性598人,年齡在61~84歲間,平均(71.7±4.3)歲;城鎮居民812人,農村居民516人。
2.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形式,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護理服務質量是否滿意;(2)護理服務機構是否足夠;(3)護理服務機構分布是否合理;(4)護理服務工作人員是否足夠;(5)對護理服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有何評價;(6)是否掌握老年護理的基本常識。問卷調查由專業工作者負責,由問卷調查人員提問并記錄,老年人回答相關問題。
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
二、結果齊齊哈爾市老年護理存在的問題依次是
護理服務機構分布不合理、護理服務機構偏少、老年人缺乏足夠的自我護理知識、護理服務工作人員偏少、護理工作人員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護理服務質量不滿意。討論老年護理存在的問題:(1)護理服務機構的問題:本文的老年人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護理服務機構分布不合理率、護理服務機構偏少率分別達到61.1%、59.7%。目前齊齊哈爾市的老年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醫療保健中心、社區日間照料室等護理服務機構主要集中在市區,而在克山縣、甘南縣等縣城則缺乏相應的服務機構,大部分偏遠地區以敬老院形式存在,護理機構分布嚴重不合理,且我市的老年服務中心僅有178個,老年活動中心僅有152個,這對于86萬齊齊哈爾市老年人來說只是“杯水車薪”。(2)護理服務工作人員的問題:本文的老年人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護理工作人員偏少率、護理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扎實率、護理服務質量不滿意率分別達到39.2%、36.4%、30.9%。護理工作人員偏少的問題一直是困擾著我市甚至我國醫療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醫院每天面臨著大量的病人,但由于觀念問題、薪金問題等使許多人不愿意進入這一工作崗位。大部分的護理工作人員學歷僅為專科或者中專,這部分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相對不足。由于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提供護理時需要認真、耐心,態度需和藹,若護理工作者稍微疏忽,容易造成老年人對護理工作產生不滿意。(3)老年自我護理知識的問題:本文的老年人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自我護理知識缺乏率達到53.0%。之所以缺乏自我護理知識,很可能是因為醫院/社區在提供護理服務時,著重“供”,但卻忽視增強老年人自我護理知識。
老年護理的相關對策:(1)調整護理服務機構的布局,合理分布:應根據老年人人口分布密度,調整布局,合理地設立護理服務機構;應重視縣級護理服務機構的設立工作,不僅僅只讓市區老年人享受“星級”服務,還要重視偏遠地區老年人的護理服務。(2)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定期舉辦護理培訓的講座、學習班等,通過交流、學習,不斷鞏固和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增強護理意識,提高綜合素質。(3)加大老年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培養投入,制定職業規劃,提供再培訓、再學習途徑,增強護理工作者的使命感、責任感,使其安心工作,減少人員流失率。(4)完善老年護理的保障制度:現階段,我市的大部分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經濟水平有限,在“未富先老”的社會中缺乏足夠的社會保障措施,無法滿足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因而應進一步完善老年護理的保障制度,是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5)提供多渠道護理知識宣教途徑:因老年人基數大,護理工作者提供的護理服務有限,所以老年人自我護理知識尤為重要。應通過宣傳海報、宣傳冊、講座等方式,向廣大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護理常識,提高自我護理意識,促進患者病情穩定,減少護理工作者工作量。
一、心理問題及護理原則
1.焦慮不安
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每個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為明顯。他們對自己所患何病,嚴重程度,何時才能治好等還不清楚,因此焦慮不安,表現為煩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護理原則:解釋一支持一放松訓練。針對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認真的解釋,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況除外如癌癥患者等),指出焦慮不安產生的原因及不利影響,并進行放松訓練(自我按摩,簡易保健操等)。患者均能接納護士的意見,在較短的時間里消除或減輕這種心理,睡眠及飲食狀況會有明顯改善。
例1:男,“歲,以心源性暈厥”首次入院。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了何種嚴重的心臟病或是腦血管病,因此焦慮不安,經用上述原則進行心理護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確診后二周出院。
2、孤獨寂寞
主要出現在住院時間較長缺少親人陪護的病人。這類病人多性格內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語,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來探視,病人感到非常孤獨,十分寂寞,表現為無所事是,情緒低沉,常常臥床等。
護理原則:建立與病友進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獨寂寞的最好方法。這類病人雖表面沉寂,但內心情感豐富。在護理上要主動與病人接觸,交流思想,首先成為病人交往的對象,然后幫助病人與其它病友建立交流的通道,還可引導病人參加一些切實可行的活動,如讀書、下棋、打太極拳等。
例2:男,68歲,臨床診斷“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病人很少講話,獨自活動,常在床上長時間靜臥。我們就主動同他交談,有針對性地將同病室的病人集中起來參加一些活動,并向病人講解交往的好處和方法,鼓勵他多和別人接觸。經過一段時間,病人已和病友們建立了感情,不再感到孤獨寂寞了。
3、悲觀消極
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種日落黃昏的感覺,這種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負性增強,產生悲觀失望的心理,認為自己沒用了,還要給別人增加負擔,所以求治的主動性不高,往往被動配合治療。主要見于平素自尊心和獨立性較強且病情較重的病人。
護理原則:關心一支持一鼓勵。病人這一心理產生的基礎是不敢面對現實,其實是一種逃避行為。針對這種情況要取得家屬的配合,主動關心病人,使病人認識到親人們愛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復,講解主動配合治療的意義,在精神上要首先戰勝自己。對病人每一點認識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應該指出的是,家屬的關心與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例3:女,62歲,以“缺血性腦血管病恢復期伴消化性潰瘍”而入院。平素生活能力很強,患腦血管病后左側肢體功能未完全恢復,又患新病,思想負擔較重,認為年齡偏大,恢復無望,遂產生悲觀心理,甚至不想活了。經與家屬配合,關心病人,講清道理,積極配合治療并加強營養和功能恢復訓練,經三個月的住院治療,生活能夠完全自理。
4、恐懼緊張
主要見于病情加重或癌癥病人,認為病入膏育,正向死亡靠近,與求生的本能形成強烈沖突,因此產生恐懼緊張。
對這類病人要給以更多的同情,護理要更加細心,服務周到,言行要謹慎,不要讓病人感覺到病情危重,盡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同時向病人講明病情波動是常見的,可以減輕恐懼心理。
例4:女,68歲,肺癌,病情加重,咳嗽加劇伴咳血,胸痛明顯加重,病人異常恐懼。我們在加強醫療護理措施減輕病人痛苦的同時,告訴病人這是肺結核所致,隨著上述癥狀的緩解,病人也減輕了心理負性壓力,后雖死亡,但在這期間病人恐懼緊張心理明顯減輕,減少了臨終前期的心理壓力。5、疑病
在老年病人中較為多見,此類病人多具有固執、吝嗇、謹慎小心和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的性格特點。表現為過分關心自己的健康,如有一點不適,就懷疑自己是否患有何種疾病。護理原則:有充分依據的適度保證一疏導一解釋。
例5:男,65歲,以“高血壓原因待查”入院,一周后血壓恢復正常,查無器質性原因。然而病人自覺身體多處不適,對找不到病因感到很不滿意。對此我們采用疏導的方法,耐心地向病人解釋血壓升高而住院期間查不出器質性病變原因,說明與病人入院前一天與人吵架有關,并作了適度的保證性說明,二夭后病人高興出院。
6、情緒不穩
多見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愛挑剔等特點的病人,對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適及稍不如意的事情都要發泄出來,對象常常是護士或陪護人員。
對此類病人要理解,寬容和忍讓,同時進行開導,給以周到的服務去感動病人,使其改變態度。
例6:男,71歲,冠心病,總是嫌別人講話聲音大,護士打針太疼,動作不輕柔等而大聲斥責。對此,我們不計較,反而更加關心他幫助他,在護理操作上動作更加柔和細致,病人很受感動,后來向我們再三道歉7、過分依賴
老年住院病人不同程度存在這一心理,但以依賴性較強和長期有人陪護的病人為明顯。他們事事想讓別人幫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想去做,完全適應了在別人的照料下生活,形成了依賴性,對康復十分有害。
護理原則:向病人講解活動的重要性,鼓勵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少不必要的幫助,根據病情制定每日活動計劃。
例7:女,64歲,腎孟腎炎,經治療已顯著進步,但病人已臥床一月余,很少起床活動,凡事由家屬或護士幫助完成。根據該病人的具體情況,我們首先改變了護理級別,讓病人下床作適度的活動,并規定每日活動次數和時間,在家屬陪護下鼓勵病人做生活自理訓練,三周后病情痊愈出院。
二、內科老年病人心理護理創新性研究——有效溝通
1語言性溝通
1.1勸說開導
《素問·湯液·醴論》曰:“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也。”歷代名醫一再提倡“善醫者,必先醫其心,而后醫其身”。故護理人員應“視人猶已”,滿腔熱情對待病人,要主動找病人交談,對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關心同情和體諒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視為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病人悲觀失望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地鼓勵病人,使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語言是情感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故護理人員與患者應“兩神相照,兩心相注”,耐心說理開導,達到有效溝通,通過護理人員的語言威力,誘導鼓勵患者,使其提高機體對情感刺激的耐受性,以促使臟腑功能的協調,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復。
1.2交心談心
可以通過交心談心的方式,接近患者,閑談,聊天,拉家常,“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這樣可以詳細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狀態,尤其是疾病發生以后的思想情緒的急劇變化,可以進一步了解病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知識基礎,以及對疾病的認識,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對疾病的態度,是緊張害怕、恐懼還是樂觀,有沒有戰勝疾病的堅強意志,同時還可以了解病人家屬的思想狀況,想法,要求及存在的實際困難。這樣,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消極因素,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為治療疾病做好心理上的準備。2非語言性溝通
2.1移情相制
2.1.1移情
移情就是注意力的轉移。通過語言、行動等方式,調動病人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內守狀態,移易精氣,變利氣血,調動人體自身的祛除病邪的能力。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將注意力經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變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響工作、勞動、學習和生活,整天圍繞著疾病胡思亂想,陷入苦悶,煩惱和憂愁之中,甚至緊張、惶惶不可終日。對于這類病人,護理中可采取誘導的方法轉移注意力,轉內病為外病,轉心病為腿病,以不治為乃治,每每收到不藥而愈的療效。還可以在病區加強有效衛生宣教,組織衛生知識小講課,講些預后好的病例給病人聽,以解除顧慮。也可以在病區建立病房閱覽室,購些書報雜志給病人看,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一些體育活動,如做健身操、氣功、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還可以組織病人搞些娛樂活動,看看電視等。正如清代醫家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中所說,七情之病也看花解悶,心曲消愁,有勝于服藥也。
2.1.2相制
相制,即是以一種情志抑制另一種情志,達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的一種精神療法。如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對憂傷的患者給予更多的照顧,關心他們的生活,以真誠的態度聆聽他們的煩惱的訴說,并且有意識地多說些令人愉快的事或笑話,讓其聽聽相聲,看看喜劇,保持一種愉快的情緒,以制約憂傷之情,這正是中醫學中獨特的情志治療方法——“喜勝憂”的思想體現。
在新的護理模式中,護理工作已不是簡單的打針、發藥等技能工作,而是包括了有心理護理在內的更為復雜的,具有獨立性的、創造性的活動。這些創造性活動需要通過有效的護患溝通來完成,有效溝通則是實施心身整體護理的關鍵,通過有效溝通來提高護理質量,使病人從身心兩方面得到最滿意的康復。
參考文獻:
1.2方法
1.2.1護理分級根據文獻[1-2]將老年人護理分為3個等級:①一般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尚好,個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者,提供一般照顧護理服務,定為自理。②半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一般,功能減退,活動受限,個人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喪失者,提供半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助。③全照顧護理。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功能活動障礙或減退,喪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專人照顧護理者,提供全照顧護理服務,定為介護。
1.2.2護理級別的評定方法2所養老機構現行分級護理資料從其主管業務的行政人員處取得,由筆者和4位經培訓的大三護理本科學生對選取對象的當日醫囑的照護級別(自理、介助及介護)進行登記(醫囑護理分級)。然后,根據《廣州市托老服務工作守則》[1]、《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中的護理分級依據[2],評估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即自理、介助、介護(標準護理分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3],對老年人進行分級,Barthel指數計分≤40分為介護,41~60分為介助,>60分為自理。
1.3統計學方法所得數據輸入計算機,邏輯檢錯后采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χ2檢驗。
2結果
3種護理分級方法評估結果,見表1。
表1示,醫囑分級與標準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χ2=10·95、20·43,均P<0·01,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后兩者比較,χ2=1·97,P>0·05,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討論
分級護理是護理工作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4]。養老機構中護理分級制度明確規定了各級護理級別的依據和護理要求,對養老機構中護理工作以及管理起著規范性的作用。因此,落實分級護理制度是規范指導護工的護理工作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有力保證。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囑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及標準護理分級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均P<0·01),而Barthel指數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可見,醫囑分級與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存在差距。其主要原因可能與在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劃分由醫生、行政人員及老年人家屬共同參與有關。調查中發現,醫生的人員配備遠低于實際需求,從而導致老年人的病情變化難以得到及時的監測與治療,老年人的護理等級也就很難根據其實際需求來調整;由于不同的護理等級的收費也有所不同及家屬的參與,使得老年人可以享受何種護理等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家庭的經濟狀況及其家屬的意愿。除此以外,負責執行護理工作的護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當護理級別與老年人自理能力有差異時,只能簡單機械的執行,使得需要調整護理等級的老年人不能得到最恰當的照顧
。
以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需求為依據的標準護理分級,雖能體現老年人實際需要的護理,為老年人提供滿意的服務,但我國養老機構劃分老年人護理等級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2001年才出臺,且全國各地大都依據本地實際情況,各自制定護理等級及護理內容,至今許多養老機構中護理等級的劃分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依據。
Barthel指數分級法是被國際上公認的ADL評定方法之一,它評定簡單、可信度及靈敏度高,是臨床應用最廣、研究最多的ADL評定方法之一[5]。臨床上對于護理分級差異性分析,大都采用了中文版Bar-thel指數分級法[4-6],它不僅可以用來評定治療前后的功能狀況,而且可以預測治療結果及預后,體現需要護理程度。本組老年人采用Barthel指數計分法對其生活自理能力缺陷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分級,其結果與標準護理分級評估結果一致,而其評定更簡單。因此,Barthel指數適用于我國的老年人,可用于評定其功能的高低。
綜上所述,不同護理分級方法之間存在差異,尤其是醫囑分級較老年人實際需求相差較遠,因而建議將Barthel指數分級作為現行標準護理分級的補充內容,以完善現行標準護理分級制度,同時應借鑒發達國家“以人為本”的理念、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護理的經驗[7],針對老年人的個性差異和不同需求,提供合適的護理設施和護理方式,以充分體現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論文關鍵詞:老年人養老機構分級護理差異性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護理級別是否與護理服務需求一致,為照護老年人提供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方法將153例等級護理老年人分別按醫囑護理分級、標準護理分級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分為一般照顧護理(自理)、半照顧護理(介助)、全照顧護理(介護)三級,比較不同分級法的差異。結果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均P<0·01),后兩者之間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醫囑分級法較老年人實際需求較遠,改進措施除增加醫護人員和改善相關條件外,可將Barthel指數分級法作為標準分級的補充來替代醫囑分級法,以盡可能滿足老年人需求。
養老機構中,分級護理由醫生根據老年人自理能力和需求,結合其家屬及養老機構行政人員的意見后制定,以醫囑的形式下達,由護工提供護理服務。因此,此護理分級方法受到醫生主觀因素和外界客觀因素的雙重影響。為了解其是否與“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相適應,并探討較為準確的護理分級評定方法,筆者于2005年5月對廣州市2所養老機構護理分級方法和內容進行了調查,同時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評定方法對老年人進行了評估和量化分析。
參考文獻:
[1]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托老機構照顧護理分級標準及護理內容[S].粵發[2000]2號,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MZ008-2001)[S].民發[2001]24號,2001.
[3]南登昆.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3-44.
[4]王淑琴,劉雁梅,湯紅梅,等.軍隊醫院病人分級護理差異性分析[J].護理研究,2005,19(6):51-52.
1.2方法整理與歸納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觀察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變化,并將護理成果記錄下來。
2結果
根據臨床觀察資料統計,老年精神病人在護理過程中各項風險因素的發生率。
3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護理對策
3.1飲食不當這里的飲食不當既是指老年精神病患者吞咽食物時發生噎食現象。有的精神病人會有暴飲暴食的癥狀,這就更加增加了發生噎食現象的幾率。對此,護理人員應該:①在病人進食時,要做好陪護工作,一旦發現病人噎食就要馬上進行救治;同時也要防止病人偷偷食用來路不明的東西;②給病人提供的食物要以易于消化且富含營養為準則,防止病人食用堅硬的食物;③病人進食完畢后,要讓病人在餐廳休息,不可讓他們離開護理人員的視線范圍。
3.2跌倒據研究資料表明,65歲以上的老人跌倒的幾率會隨年齡的增加而呈上升的趨勢。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服用大量的抗精神病藥物,造成理解力較差、對護士的安全宣教接受能力較差的情形。此外,老年精神病患者長期待在醫院中,封閉的環境也給他們的身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大多數老人患有骨質疏松癥,跌倒的幾率比較大。對此護理人員要做的工作有:①在醫院的公共活動領域安裝盡可能多的扶手,使病人在需要幫扶的時候能夠得到有力的支撐;②在浴室、水房等比較容易造成跌倒的地方鋪設防滑墊;③病房門口不能有門檻等障礙物。
2注重老年護理的實驗教學
老年護理工作不僅內容復雜繁瑣,工作技能要求較高,而且服務對象為老年人,應用性和專業性要求也較高。因此,各級衛生職業院校在培養老年護理人才的時候,既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理論基礎知識,又需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從而滿足在實際老年護理工作中的需求。各級衛生職業院校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實習機會,讓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付諸于實際的護理工作中。衛生職業院校可以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開設電教課預實驗課,并建立和完善實驗技能測試的考核方案,在保證實驗課教學質量的同時,調動學生參與實踐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需要為衛生職業院校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學校建設現代化的實驗室以及老年護理教學的實訓中心,以滿足學校實際的老年護理教學需求。
3建設老年護理實習基地
養老事業不僅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而且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其中,共同保障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例如各級衛生職業學校可以和社會養老機構聯合起來,建立老年護理的實習基地,這樣既有利于社會養老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又有利于衛生職業院校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在建立老年護理實習基地的時候,衛生職業院校需要和社會養老機構做好溝通交流工作,在自覺自愿的前提下,以協商和協議等合作方式,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以及老年護理實習基地的職能,并建立完善的實習制度,這樣不但可以保持雙方合作長久,實現雙方共贏,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實踐鍛煉中,真正掌握老年護理的方法和技能。
4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老年人群體不但身體的機能已經退化,在生活中多有不便,而且需要時刻面對死亡的威脅,心理壓力較大。老年護理人員在照顧老年人的過程中,需要做到耐心細致,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感受,盡可能在照顧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同時,滿足其心理需求。因此,衛生職業院校在培養老年護理人才的時候,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其具有良好的奉獻精神和高度責任心。一方面,衛生職業院校需要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加強對職業素養和道德教育的宣傳,讓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深入學生心中,落體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使其真正養成尊重老人、愛護老年的服務觀念。另一方面,老年護理專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和生活中為學生樹立典范,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讓學生在護理服務中做到耐心細致。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治療的100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的對比分析。在每一位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隨機分為試驗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在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紀56~73歲,平均年齡(64±4.32)歲。在試驗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54~75歲,平均為(65±3.78)歲。兩組患者的病情、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主要進行常規護理,例如用藥控制,避免患者吃辛辣、油膩、高糖的食物等等。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優質護理主要包括良好的護理氛圍、積極的心理疏通、科學的護理指導等方面。良好的護理氛圍主要表現為在對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為患者創建一個良好的恢復環境,保證環境的清新和舒適,老年人通常都喜歡安靜的氛圍,所以要盡量避免吵吵鬧鬧的環境,可以使老年人平心靜氣。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把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視為朋友和家人,親和而待之,使老年性腦梗死患者能夠感覺到家的溫暖。積極的心理疏通表現為在良好的氛圍基礎上,多為患者做一些思想工作,老年人害怕孤獨,護理人員可以時常與他們聊天,使他們能夠從病情的低谷中走出,感受到希望,積極配合醫院進行有效的救治。科學的護理指導指的是在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留意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為患者進行科學的指導,比如您應該多吃哪些食物、不要吃哪些食物等等,使患者能夠得到全方位的治療,促進患者的快速恢復。
1.3觀察指標
主要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接受護理研究的100例老年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意見征詢。調查的內容主要為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和對病情知識的了解程度。
2結果
接受優質護理的50例試驗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接受普通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試驗組中,45例患者感到十分滿意,5例感到比較滿意,不滿意的患者為0。滿意度達到100%。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感到十分滿意的患者為24例,比較滿意的患者為17例,不滿意的患者為9例,滿意率為82%。兩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護理專業人員從事老年護理的相關研究現狀
2.1國外護理專業人才從事老年護理現況根據英國皇家護理學會(theRoyalCollegeofNursing)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過去3年中英國的社區護士人數下降了6%,衛生訪視員下降了0.4%。人口老齡化問題一方面體現在老人對國民護理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加大了護理行業的壓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在英國護士團隊內部。據統計,在2010年英國有2/3的注冊護士年齡在40歲以上,其中有73000名護士的年齡在50歲~55歲,這些護士很快就會退休。英國護士內部的老齡化問題很讓人擔憂,1990年以來30歲以下的英國護士人數減少了17%,從26%減少到9%。而55歲以上的護士人數則上升了6%,升至15%。2011年有28000個護士職位空缺(按3月空缺計算)。僅在英格蘭醫療機構的人員福利支出劇增到52900萬英鎊,但每年仍是有2萬多名護士離職。就地區而言,英格蘭東南部和大倫敦地區、北愛爾蘭和威爾士等地區護士較為缺乏。德國目前有超過78%的醫療機構反映缺乏專業及醫療護理人員。新西蘭從事老年護理行業的員工只有3091人,占醫療衛生保健工作者的8.9%,老年護理行業已成為新西蘭醫療保健和福利的最主要部分,由于新西蘭老年人口的不斷增長,新西蘭需要引進大量的護理工作者去應對日益嚴重的老年護理人才短缺危機。
2.2國內護理專業人才從事老年護理現況目前我國醫院中護理人員配置匱乏。衛生部《2013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我國各地區注冊護士數為2496599人,與全球每千人口注冊護士人數應有2.8人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目前國內養老護理人才需求缺口較大,情況如下。護士與床位比情況:據季曉穎等對上海地區的53家老年護理醫院的人力資源現狀的調查研究結果可知,其結果為護士/床位比為1.0:4.7,世界衛生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護士/床位比要求標準為1:2,供需矛盾較為突出,結果顯示該市老年護理人才缺口較大。在職稱情況方面,龍驊指出老年護理行業存在著醫護人員大多數未受過老年護理相關知識教育現象,其中執業護士高級、中級、初級職稱之比為1.0:5.5:10.5。有關養老護理人員的學歷情況,曹梅娟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調查結果顯示,年齡在40歲~49歲的人中學歷為高中或中專占33.64%,大專學歷占26.17%,本科學歷占6.54%;多數護理人員來自農村或城市的下崗職工群體。就持證率情況而言,張慧清等指出持有養老護理員執業資格證者僅為5.71%。在養老護理人才的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個人福利等方面,劉宇等對我國不同地區的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結果一致認為,工作環境比較差、工作壓力大、工資待遇低、在社會上不被人重視、沒有晉升的機會,多數人表示若其他行業的工作機會將不愿意從事該行業。
在婦產科工作中,手術治療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手術既是治療的過程,也是創傷的過程。尤其是婦科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
老年人由于年齡的增大,重要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消化、吸收、應激、代償、修復、愈合等功能低下,因此,對手術的耐受性差。老年婦科患者由于生殖解剖特點的特殊性,生殖系統有自己獨特的功能,又與其他系統的功能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其護理工作亦有相應的特殊性。有計劃、針對性地做好精心的術后護理,是保證手術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證。近年來由于手術技術的提高,術式的改進及與手術有關條件的完善,盡管老年婦科手術風險大,機體抵抗力差,并發癥發生率高,但實踐證明老年婦女是可以接受大手術治療的,關鍵是加強術后的護理。
1病情觀察
患者術畢回到病房后,需依手術大小、病情,認真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通常術后每0.5~1h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并記錄1次,平穩后,每4h觀察1次。術后至少每天測量體溫、血壓、脈搏、呼吸4次,直至正常后3d。術后1~2d體溫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38℃,此為手術正常反應,術后持續高熱,或體溫正常后再次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注意傷口有無滲血,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及量。老年患者常伴有多器官疾患,病情變化常有隱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有些癥狀臨床表現不典型,故在護理中有足夠認識,如出現嗜唾,精神差,低熱時應考慮并發癥的可能。為防止電解質紊亂,應嚴格記錄出入量,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2
按手術及麻醉方式決定術后。全身麻醉患者在尚未清醒前應有專人守護,去枕平臥,頭側向一旁,稍墊高一側肩胸,以免嘔吐物、分泌物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蛛網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臥12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臥6~8h。由于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穿刺留下的針孔約需2周方能愈合,蛛網膜下腔的壓力較硬膜外間隙高,腦脊液有可能經穿刺孔不斷流出至硬膜外,致使顱內壓力降低,顱內血管擴張而引起頭痛,尤其在頭部抬高時頭痛加劇;平臥時,封閉針孔的血凝塊不易脫落,可減少腦脊液流失量,減緩頭痛。為此,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者術后宜平臥一段時間,以防頭痛。如果患者情況穩定,術后次晨可取半臥位。這樣有助于腹部肌肉松弛,降低腹部切口張力,減輕疼痛;有利于深呼吸,增加肺活量,減少肺不張情況的發生。同時,半臥位也有利于腹腔引流,術后腹腔內血性液體、炎癥滲出液以重力作用向直腸子宮陷凹引流,避免對膈肌激惹,減少臟器刺激。
護士要經常巡視患者,注意觀察患者意識及肢體感覺的恢復情況;保持床單清潔、平整,協助患者維持正確的。鼓勵患者活動肢體,每15min進行1次腿部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每2h翻身、咳嗽、做深呼吸1次,有助于改善循環和促進良好的呼吸功能。老年患者的臥床時間、活動方式及活動量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注意防止老年人因變化引起血壓不穩定,突然起床時發生跌倒的情況,隨時提供必要的扶助,特別需要耐心反復交待相關事項,直到確定其完全掌握為止,例如呼喚開關的使用等。
3飲食
根據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術后24h內進食少量流食,48h進半流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逐漸增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對進食不足者,應靜脈補充營養及電解質。
4緩解疼痛
雖然術后疼痛是常見的問題,但婦產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并不嚴重。腹式子宮切除術后疼痛和不適通常集中在切口處,其他還可能有下背部和肩膀,多因在手術臺上的所致。患者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會感到傷口疼痛,通常手術后24h內最為明顯。持續而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產生焦慮、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甚至保持被動,拒絕翻身、檢查和護理。護士應牢記:患者只有在不痛的情況下才能主動配合護理活動,進行深呼吸、咳嗽和翻身。為此,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時給予止痛處理,以保證患者在舒適狀態下配合完成護理活動。按醫囑術后24h內可用鹽酸哌替啶等止痛藥物或使用鎮痛泵為術后患者充分止痛,保證患者得到充分休息。止痛劑的使用應在術后48h后逐漸減少,否則提示切口血腫、感染等異常情況,需報告醫師及時給予處理。
5并發癥護理
手術后主要的護理目標就是預防并發癥。無論手術大小,都有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危險,術后并發癥可直接發生在傷口,也可以在手術位置周圍的器官,或遠離手術的部位或體腔內。并發癥可能在術后立即發生,或遲些時間發生。為了預防術后并發癥,護士必須熟知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
5.1腹脹術后腹脹多因術中腸管受到激惹使腸蠕動減弱所致。患者術后、抽泣、憋氣等可咽入大量不易被腸黏膜吸收的氣體,加重腹脹。一般情況下腸蠕動于術后12~24h開始恢復,此時可聞及腸鳴音。通常術后48h恢復正常腸蠕動,一經排氣,腹脹即可緩解。如果術后48h腸蠕動仍未恢復正常,應排除麻痹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的可能。刺激腸蠕動、緩解腹脹的措施很多,例如采用生理鹽水低位灌腸,1、2、3灌腸,熱敷下腹部等。在腸蠕動已恢復但仍不能排氣時,可針刺足三里,或遵醫囑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mg),肛管排氣等。術后早期下床活動可改善胃腸功能,預防或減輕腹脹。如因炎性反應或缺鉀引起,則按醫囑分別補以抗生素或鉀;形成膿腫者則應及早切開引流。
5.2泌尿系統感染尿潴留是發生膀胱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留置尿管,盡管注意無菌操作技術,也難免發生細菌上行性感染。尿潴留是盆腔內和經陰道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多數患者因不習慣臥床排尿而致尿潴留;術后留置尿管的機械性刺激,或因麻醉性止痛劑的使用減低了膀胱膨脹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為了預防尿潴留的發生,術后鼓勵患者定期坐起來排尿,床邊加用屏風,增加液體出入量;拔除存留尿管前,注意夾管定時開放以訓練膀胱恢復收縮力。如上述措施無效,則應導尿。一次導尿量超過1000ml者,宜暫時留置尿管,每3~4h開放1次。
老年患者、術后必須長期臥床者,以及過去有尿路感染史的患者都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術后出現尿頻、尿痛、并有高熱等癥者,應按醫囑做尿培養,確定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受術者一般在拔管后4~8h內可自解小便,注意記錄尿量和時間。
5.3傷口血腫、感染、裂開多數傷口是清潔封閉創口,能迅速愈合,甚少形成瘢痕。如果創口上沒有引流物,直到拆線都不必更換敷料。創口出血甚多,或切口壓痛明顯、腫脹、檢查有波動感,應考慮為切口血腫。血腫極易感染,常為傷口感染的重要原因。遇到異常情況,護士切忌慌張、失態,應及時報告醫師,協助處理。同時避免混亂,盡量減少在床邊作技術性討論,為患者提供安全感。少數患者,尤其年老體弱或過度肥胖者,可出現傷口裂開的嚴重并發癥。此時,患者自覺切口部位輕度疼痛,有滲液從傷口流出;更有甚者,腹部敷料下可見大網膜、腸管脫出。護士在通知醫師同時,立即用無菌手術巾覆蓋包扎,送手術室協助縫合處理。
6心理護理
1臨床資料
自1991年元月至2001年12月接受同種異體尸腎移植術高齡患者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心臟擴大,心胸比〉0.5者31例,占85%;肺淤血16例,占44%;心律紊亂8例,占20%;心包積液10例,占27%;糖尿病腎病1例,占0.2%。
2結果
2.1并發癥轉歸
本組術前心胸比〉0.5的31例中,二月復查心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心胸比低于0.5有29例(93%)。
肺淤血、心包積液、心律紊亂患者在出院時全部治愈。
糖尿病腎病患者出院時尿糖基本恢復正常。
2.2成功率
本組患者36例出院時腎功能均恢復正常。
3護理
3.1根據老年患者的生理特點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各系統、器官功能逐漸減退,主要臟器的代謝能力和機體儲備能力及營養狀態逐步下降,對“手術侵襲”的反應和處理能力也減弱。因此,術前對高齡患者應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深入病房詳問病史,仔細檢查和觀察,正確估計手術耐受力,術后根據合并癥評估危險因素,預測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制定護理計劃,進行針對性護理。
3.2對于腹水較多的患者,術中在麻醉醫師的監護下,間斷放腹水,避免術后因腹水造成呼吸困難及胃腸功能不佳,進入ICU后密切觀察病情。
3.3注意心肺功能的監測及護理
術后回ICU立即吸氧,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給予心電監護,根據尿量和中心靜脈壓補充液體,尿量每小時超過300ml,適當補充碳酸氫鈉和鉀,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嚴格掌握輸液速度,以免液體過快加重心臟負擔。對于尿量少,有可能補液過多造成心衰的患者,預防性給予強心藥物,防止心衰的發生。
3.4對于術后低血壓者,應用多巴胺升壓,(0.3~0.5ug.kg-1/min)擴張腎血管,防止休克腎發生,擴容補充膠體,及時找尋及消除血壓下降的因素。
3.5對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嚴密監測,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
3.6對移植腎急性腎衰的患者,按急性腎衰的處理原則,適時透析治療,嚴格掌握入水量,等待移植腎功能的恢復。
3.7預防肺部并發癥
注意肺部聽診,連續監測血氧飽和度(SO2)的變化。做好肺部體療,協助病人咳嗽、咳痰。術后平臥6小時后搖高床頭,不易咳出分泌物時應采取拍背輔助咳嗽、排痰或用霧化吸入等方法清理呼吸道保持通常。
3.8皮膚護理
協助病人翻身每2小時1次,并定時給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也可用氣墊床。保持床鋪清潔干燥,更換床單時注意動作要輕柔,以防塤傷皮膚。
3.9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
高齡也是深靜脈血栓的危險因素。高齡患者由于術前活動減少,術后制動且合并心肺功能減退導致靜脈血流緩慢,因此鼓勵患者在床上活動各關節。我們編制了四八拍床上活動操,每班護士協助病人做1~2次。
3.10飲食指導
術后飲食因人而異,因病制宜。囑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面粉、米粉、魚、瘦肉、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類食物。如:肥肉、煎炸的食品[1]。高齡患者由于年齡大,鈣質流失嚴重,形成骨質蔬松,還應補充鈣。如:牛奶、豆漿等。糖尿病患者應選用優質白蛋白飲食。如:動物食品中的奶類、禽蛋類、水產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利于保護腎臟。
3.11康復指導
患者由于長期疾病的折磨,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尤其是高齡病人,在護理過程中,針對影響病人心理狀態的相關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采用個別講解的方式向病人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常見并發癥防治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幫助病人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