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工程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10 20:13: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質量工程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質量工程管理論文

篇(1)

(1)外露螺紋偏長,螺紋處填料未清除;(2)管子配件處彎曲,管子彎曲;(3)外露螺紋及破壞鍍鋅層為及時作防腐處理;(4)連接消火栓的管子不垂直。

2糾正措施

(1)套絲應松緊適度,安裝后及時清除外露填料;(2)管子安裝前先調直管子;(3)外露螺紋防腐層寬度控制在外露螺紋寬度的1~1.5倍,損壞的鍍鋅層及時涂刷防銹漆;(4)按照消火栓箱的尺寸及箱內的預留洞的位置,確定管子與建筑物之間的間距。

(二)焊接連接管道

1常見的質量問題

(1)管子對接,管子與法蘭焊接,焊縫不平整,焊波不均勻,焊接后焊渣及飛濺物未清除;(2)管子對接不坡口或單邊坡口,管子與沖壓彎異徑管焊接管子不坡口,管子與法蘭對接管子法蘭的深度小于法蘭厚度的2/3內圈焊縫高出法蘭面;(3)管子切口斷面不平整、不光潔,焊接時無間隙;(4)管子與沖壓彎異徑管外徑尺寸不相符;(5)銅焊接頭完成后未及時防腐,焊縫生銅綠。

2糾正措施

(1)應用焊接技術較高的焊工操作,焊后及時去除焊渣,清除飛濺物;(2)與管配件連接的管子,管子對接必須坡口,角度約為60°焊接時應留有2~3mm的間隙,管子法蘭必須是法蘭厚度的2/3,法蘭內圈的焊縫不得高出法蘭表面;(3)管子切口端面必須平整,可防止焊縫表面寬度不一致及四周間隙不均勻;(4)管子與沖壓彎等管配件外徑尺寸不一致時,應對管子加工至與配件外徑一致后再施焊;(5)銅管焊接后及時清理焊縫,涂以還氧或其它防腐劑,銅管焊接時應防止接口發黑燒枯現象。

(三)塑料排水管安裝

1常見的質量問題

(1)金屬管卡與管子接觸偏緊,金屬管卡與管子接觸部位未使用整片軟墊圈;(2)管徑大于110mm的塑料管道穿出管弄井其明露部分防火套管長度小于200mm;(3)穿進地下構筑物內向下或向上安裝的立管無伸縮節;(4)水平管直管段長度大于等于2m無伸縮節,水平管道的伸縮節末節未設在水流匯合之上游;(5)住宅內成排管道的坡度不一致,造成上下錯位;(6)構筑物外的埋地排出管,管身下無黃沙層,管身上部未用黃沙或碎土覆蓋;(7)接至屋面和明溝的雨水管和陽臺落水距屋面或明溝底部偏高,進陰井的污排水管偏長未與陰井壁齊平;(8)埋地管道未采用專用的埋地管的管材及管配件;(9)室外雨水和空調排水管明顯不垂直。

2糾正措施

(1)金屬管箍不宜與管子接觸偏緊,影響管子伸縮。軟墊圈應使用整片墊圈;(2)管徑大于等于110mm的塑料管傳出管弄井時應配合土建,外露必須達到200mm,總長度不小于300mm;(3)穿進地下構筑物的排水立管必須設伸縮節,以防結構沉降造成管子斷裂;(4)水平管直管段長度大于等于2m必須設伸縮節,伸縮節位置應在水流匯合之上游;(5)成排管道坡度不一致時,小管道取最小坡度,大管道取最大坡度,使管道在同一平面上;(6)室內埋地排出管管身下部墊以150mm左右厚度的黃沙層,管身上部墊以150mm厚度的黃沙或碎土;(7)落置明溝或屋面的雨水管和空調排水管底部應距屋面或明溝底部60mm,且應45°彎頭;(8)埋地管道應按市建委通知要求采用專用埋地管管材及配件;(9)室外雨水和空調排水管在安裝后,腳手架未拆前調正至垂直。

篇(2)

第一,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雄厚的專業知識,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真正的技術,不按照技術規定和標準進行施工。第二,管理者缺乏足夠高的質量意識,根本不重視質量問題。更不要說著手解決質量問題了,使得質量管理工作無序進行。

2.管理模式滯后,呈現高位脫節的狀況。

建筑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在這種情況下,轉包、分包工程的現象比比皆是,這就產生了問題,層層的轉包和分包會導致施工人員受不到建筑單位的直接管轄和控制,而項目承建方對施工質量也不重視,他們只看重施工進度,最終導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得不到控制和保證。

3.施工管理人員缺乏專業技能。

要想提高房屋建筑物的質量、加快施工進度,提升房屋建筑管理的效果,一支專業能力過硬、責任意識極強、個人素養很高的管理隊伍極為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打造一支高能力、高水平、高素質的房屋建筑項目管理隊伍是不可或缺的。數據表明有一部分管理人員都是農民工,然而,一般來說,農民工接受的知識教育較少,自身素質相對低下,專業水平也不夠高,加大了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幾率。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既對管理人員的數量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建筑市場上存在供不應求的問題,導致相關單位忽視了人員質量的高低,最終使得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極為低下。

4.質量監督與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建筑施工單位內部缺少一套具有系統性、完整的、全面的、專門的質量管理體系,既包括監管制度,也包括管理模式的現代化,致使施工質量得不到監管和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體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機構和生產體系及其工作人員在其位不謀其職,并不發揮實效,不會切實有效的發揮其保證質量和安全的作用。

二、如何加強工程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量

1.要千方百計地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可以在物質或者施工條件上給予補助和支持,改善施工人員的食宿條件,或者在物質方面給予積極的獎勵和支持,來調動他們努力工作的決心和愿望,施工項目管理人員要積極和施工人員進行有效溝通,對他們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和支持,讓他們在人性化管理的制度下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心甘情愿為工作付出。

2.做好工程建設前的預測和治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驗收工作也必須得做到位。當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為了保險起見,自己應該對施工質量進行簡要的評估與監測,在感覺沒什么大的問題之后,交由專門的驗收機構進行專業驗收,在驗收過程中,如果發現工程存在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就需要施工單位進行修復或改進甚至重建工作,這個過程中要盡力一次性滿足質量標準,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終滿足戶主或開發商對質量的要求。

3.提高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

人作為施工工程中的最為活躍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對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從每一個與施工有關的人員身上著手,著力于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又包括科學文化素質,可以開設專門的培訓的機構,聘請專業的人員對施工和管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培訓,以達到提高專業水平,增強專業技能,豐富專業知識的目的,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還是表象的東西,所以還有必要增強實踐能力,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除了提高相關人員的自身素質之外,還要提高從業人員的資格準入標準與門檻,保證引進的工作人員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從以上兩個方面下足功夫,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與安全。

4.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依靠制度體系加強質量監督與管理水平。

法律體系雖然沒有人為監督的靈活性,但卻有強制性,是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基礎,像一只無形的手敦促著相關施工單位和人員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管理,最后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有效監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相關的工程建設法律體系。建立健全比較完善的工程建設法律體系是國家對建筑業進行宏觀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建筑市場高效有序運作的根本保障。所以,要發揮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的重要作用,制定合適的法律條文。完善合同當中的內容,以合同規范相關方面的行為,以制度優勢確保工程質量。

篇(3)

2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質量必須要得到良好的的保證,這項工作主要由施工現場負責人負責,材料綜合質量、交貨期等材料是兩大主要方面施工材料的生產廠商需要確保貨物的充足,不應該出現斷貨缺貨情況的發生,同時,售后服務也不容忽視,當材料供應沒有什么問題后,不能放松,時刻準備好為顧客提供到位的售后服務。另外,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前,需要一個提前測量和檢查質量的步驟,只有材料滿足國家的質量標準和施工要求,方可允許其進入施工場地,在這里保證材料質量標準的主要依據就是質量合格證,當施工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后,必能立即投入使用,還需進一步的質量測量工作,應該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通過檢測部分材料的質量來推斷整體的質量情況。

3建立施工質量目標責任制。

為了保證每一位施工人員投入到質量管理與控制工作中,提升其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施工前的人員定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人員主要包括施工管理人員、負責技術的人員和項目經理。對此,施工單位法定代表人和項目經理需要承擔工程項目領導職責與終身責任,對施工單位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依靠的手段就是法律法規,這是因為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特點。另外,基本原則的設立不是隨便的,而是有其真正的用途,這些原則的設立就是要保證施工材料與設備,施工人員及技術等因素完全符合標準,達到保證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的目的。

4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素質。

人作為施工工程中的最為活躍的因素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對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從每一個與施工有關的人員身上著手,著力于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又包括科學文化素質,可以開設專門的培訓的機構,聘請專業的人員對施工和管理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培訓,以達到提高專業水平,增強專業技能,豐富專業知識的目的,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畢竟還是表象的東西,所以還有必要增強實踐能力,獲取更多的實踐經驗。除了提高相關人員的自身素質之外,還要提高從業人員的資格準入標準與門檻,保證引進的工作人員具有很高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從以上兩個方面下足功夫,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與安全。

5加強建筑工程施工驗收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后的驗收工作也必須得做到位。當工程竣工后,施工單位為了保險起見,自己應該對施工質量進行簡要的評估與監測,在感覺沒什么大的問題之后,交由專門的驗收機構進行專業驗收,在驗收過程中,如果發現工程存在質量問題或安全隱患,就需要施工單位進行修復或改進甚至重建工作,這個過程中要盡力一次性滿足質量標準,不要再有第二次返工。最終滿足戶主或開發商對質量的要求。

篇(4)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很多影響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展開論述:

(1)施工設備。設備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響著施工的質量,如果相關的設備操作人員操作不規范,就會給建筑單位帶來嚴重的質量問題;

(2)施工人員。筆者指出,建筑單位要想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施工的質量,就必須科學、合理的分配施工人員,此外,還要針對施工人員展開有針對性的工作;

(3)施工環境。水利工程施工中,自然環境的變化引人注目,面對不同的環境,建筑單位必須采取可行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施工的質量;

(4)施工材料。

1.2解決措施分析

1.2.1加強對水利工程質量的重視就水利工程質量控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對水利工程質量的重視,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施工必須遵守相關的管理程序。水利工程施工不是毫無根據的展開的,相反的,它必須要遵循國家有關水利建設的相關法規和條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落實工程設計審批制度;其次,為達到預期的施工目標,企業必須建立相關的、切實可行的目標,這既有利于建立科學的質量控制依據以及方法、制度,也有利于實現建筑單位的全面發展;再次,水利工程質量問題應引起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水利工程施工能否順利完成,最基本的就是看全體工程工作人員夠不夠重視這項工程。

1.2.2切實提高監管部門的管理效率作為專門的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單位,建立部門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在項目質量安全管理中有主要責任。然而,在過去的一些建筑工程中,人們常常會忽視監理的這一作用,甚至的,有的只給相關部門監理責任而不給權利,這使得監理部門根本無法展開工作。為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相關建設單位一定要重視監理問題,比如在監理部門實施賞罰制度、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以及工作積極性、提高監理人員在項目管理中的作用等,這既有利于使施工單位從心理上重視現場監理,也有利于提高監理部門的安全質量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的為項目管理服務,促進水利工程施工有效管理的展開。值得重視的,監理必須以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為依據,這樣的監理才能稱得上是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篇(5)

1.2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在質量管理體系方面,質量管理人員職責不明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質量管理責任的落實,勘察技術不齊全、驗收記錄五無簽字、設計計算書有錯項等工程施工質量違反強制性的標準要求,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1.3質量管理技術水平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不同地區、不同建設單位之間的質量管理技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綜合水平方面,工程技術人員沒有透徹理解標準性規范,沒有深入掌握技術內容,欠缺技術管理經驗等。

2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措施

2.1規范工程質量管理行為首先對施工圖進行嚴格的審查,在審查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需要參考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等,對工程項目的施工圖進行核實,同時在抗震、消防等方面與施工設計要求進行對比。通過對施工圖進行審查,經審查批準后,一般情況下,不能隨意更改施工設計圖,如果需要變更施工設計圖,需要向原審批部門提出申請,然后再委托審查機構進行相應的審查核實,經過審查合格后,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對施工圖紙進行更改。其次監督檢查質量,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作為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督主體,其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工程項目質量。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由于工程項目數量比較多,所有的日常檢查工作對于這些部門來說,不可能在較長的周期內進行監督和檢查。因此,通常情況下,通過委托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項目進行監督和檢查。按照政府部門的委托要求,質量監督機構需要建立和完善質量監督制度,同時制定質量監督管理方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檢查施工現場建設主體的質量行為、工程實體的質量等。再次檢驗工程項目質量,對現場的地基基礎工程、主體結構工程、建筑幕墻工程、鋼結構工程等,參照建設部頒布實施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辦法》,以及其他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開展質量檢查,同時對水泥、鋼筋、砂石等原材料進行相應的抽樣檢測。

2.2建立質量管理體系首先勘察設計單位作為工程質量的自控主體需要對勘察設計進行質量管理,通常情況下,對于工程項目勘察設計文件的編制、勘察設計質量的保障、勘察設計進度的控制等,需要結合國家勘察設計的相關規定和強制性技術標準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甲方對勘察設計的要求,同時能夠滿足合同條款的相關規定。其次對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和檢查,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對進場施工現場的材料設備、施工工序、工程關鍵部位等施工的每道工序都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同時督管理人員需要對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等進行驗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工程項目的質量進行控制。結合工程項目施工經驗,對工作制度、程序和方法等需要工程監理工程單位進行總結,同時對工程項目質量檢查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為檢查工程質量奠定基礎。最后政府相關部門監督檢查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對工程設計、建設、施工等質量管理等,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委托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代表政府部門開展相應的監督檢查工作,同時進行相應的引導,但是設計、建設、施工單位依然承擔質量管理的職能,代表政府相關部門各級工程質量監督單位需要履行職責,以第三方的身份強制性監督工程建設。

2.3控制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首先控制人。所謂控制人,通常情況下是指對參與工程建設的所有工作人員進行管理,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同時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勞動紀律、職業道德、工作能力、技能知識等綜合素質,在工程質量控制的過程中,人的控制是關鍵。一是組織開展技術技能教育和培訓,在上崗之前,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掌握施工工藝,同時做好施工技術質量交底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崗位責任制,通過責任制進一步明確所有人員的崗位職責,借助完善的責任制度,在質量保證的范圍內,進一步確保工程項目的各項業務活動有序進行。三是在企業內部引入獎懲機制,衡量每個人的工作能力、職業道德、規范遵守等,通過獎懲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每個人的綜合素質。其次材料控制。一是在材料采購環節控制材料的質量,原材料是在源頭上對工程項目質量進行控制的關鍵措施,通過對貨物進行對比,進一步選擇和確定優質的材料供應商。在對材料進行采購之前,通常情況下需要報監理單位進行審查。對于大宗材料來說,可以通過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對于瓷磚等裝飾材料,為了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色差等質量問題,一般都是一次性訂貨。二是從運輸、儲存環節對材料質量進行控制,在原材料進行運輸和儲存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材料的實際情況,選擇確定合理的搬運工具,并且確定妥善的儲存場所,對于儲存的材料,需要委派專人進行管理。三是對進場的材料進行嚴格的檢驗,檢查內容主要包括產品的合格證、質量保證書等,材料使用前,需要進行復檢,檢查合格后,再進行使用。四是對于材料的使用、回收、丟棄等,需要安排專人進行監督。再次控制設備。一是采購或租賃的設備,選擇有質量保證的廠家或租賃人,采購的設備需要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等,對于淘汰或存在質量問題的設備,禁止進入施工現場。二是對于設備的型號、性能和運行狀況等,在設備進場的時候,監理單位需要對其進行復核檢查,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設備能夠正常作業。三是對于垂直運輸機械人員、安裝拆卸人員、起重設備操作人員等需要有特種作業上崗證,進一步確保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

篇(6)

2加強對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

2.1準備工作。測繪工程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明確測繪的具置,掌握地理環境因素,觀測天氣因素,籌劃施工材料和裝備,制定明確的測繪目標與方案,檢測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檢查和監督技術設備和技術人員,從而保障測繪工作可以順利開展。企業要保障測繪工作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符合安全標準。測繪工作進行前,制定有效的質量管理條例與合理的系統控制與檢測方案,保障質量管理與系統控制可以被應用于測繪工作之中,讓工作人員可以明確自身的責任義務,從而完美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能,保障測繪工作質量符合標準,運行環節合理有效。2.2增加工作人員的觀念意識。測繪工作在對質量工作人員和系統控制人員選擇的過程中,要保障工作人員可以具備高水平的測繪工作能力,具備專業的設備使用知識,具備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從而保障在測繪工作正式進行之前,可以對測繪設備進行有效的檢修校對,保障對設備的使用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從而保障測繪工作不會因為設備故障而不能正常進行。企業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便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讓其在測繪培訓中不斷增強自身的工作經驗,可以對測繪系統和測繪地點有明確的了解,可以有效的檢測信息,收集測繪數據,繪制測繪圖像,從而保障測繪工作的順利進行。企業還應不斷調整系統管理制度,保障測繪管理和系統調控的專業性和靈活性,保障測繪工程體系的健全性,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不斷提升。2.3增加對測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加強對測繪工程的控制與管理,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規定,從而保障對測繪工程質量管理與系統調控可以有具體的依據。測繪工程需要一定的體系來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而對測繪質量進行管理主要就是對工程中質量檢驗、質量審核、質量調控、質量使用成本、保障質量的方針政策進行有效的監管,從而保障工程質量符合標準,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這就需要在對工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充分了解可能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因素,從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進測繪工程合理有效的進行,對各種突發狀況和不完善的工作環節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便于及時解決測繪工程進行過程中發生的困難。要及時根據市場發展的信息進行相關的政策調控,并積極借鑒先進的測繪工程管理方式,促進測繪工程的有效進行。2.4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我國要想加強測繪工程質量管理和系統調控,就必須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從而對測繪工程進行強有力的法律制度規范,要保障相關的法律制度對測繪工作的各個環節具有針對意義,具有可操作能力,完善《計量法》、《質量法》、《測繪法》等法律法規,加強企業對測繪工程的重視程度,對其進行有效的法律約束和管制,從而保障測繪工程的有效開展,保障測繪工程質量標準和管理規范。

3結束語

測繪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對其質量管理和系統調控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這項工作的難度也是十分困難的,這就要求要不斷加強對測繪工作的重視程度,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法律制度,促進我國測繪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李江,陸濟璞,黃志強.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青藏高原1:2523萬區域地質調查質量管理的做法及體會[J].南方國土資源,2013,(12).

[2]楊生德,陳建強,馬明霞,等.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定在測繪質量管理中的運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5).

篇(7)

二、對近期3個月存在主要問題的統計分析

利用ABC分析法對近期3個月設計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統計如下:其一配套材料、工程量表雖然有所好轉,但仍是A類問題,經過對其中的30%項目進行抽樣復核發現,有32%是新員工編制的配套材料工程量表,其中型號錯誤的占68,數量不準的占30%;61%是校對及審核原因造成的,其它占7%,由此了解了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從而有針對性的對新員工進行材料選型及用量方面的專題進行了培訓,對校對、審核人員進行考核;其二文本格式2月份是下降的,但3月份又上升,說明校對、審核人員把關不嚴格,需要加強考核力度;第三技術方案仍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且沒有轉變,說明設計人員對現網資源不夠熟悉,審核人員沒有對方案進行把關所致,為有效解決此問題,建立了師徒小組的工作方式,并采取了跟蹤驗證抓落實等相關措施。

三、責任分析、評價與考核

從上述近期3個月設計質量存在的問題統計可以看出,由于涉及質量審核管理的人員有校對、審核及審定,評價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不良數逐級減少,說明校對、審核有成效;2)不良數逐級增多,說明校對、審核不到位;3)不良數為多、少、多等,總是可以找出審核不到位的責任主體。在找出問題的責任主體后,我們對A類問題,實行重點管理和控制,對A類問題的責任人重點考核,采取誡勉談話,扣罰績效等措施;對B類問題的責任人采取相對于A類責任人來說簡單的管理,按辦法僅扣罰相應的績效,對C類問題責任人采取一般的程序化管理。

篇(8)

1.2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監督力度不夠,沒有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項目負責人、建設單位、監督單位及其他管理人員應參與到土木工程施工建設中,但是,當前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監督管理不到位的現象,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項周期長、施工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加強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也需要加強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工藝的管理,但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土木工程施工進度的管理,當遇到狂風暴雨等天氣時,就需要停止土木工程施工,特別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施工是露天施工,若混凝土受雨水侵濕度,則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結構剛度不能達到規范標準,混凝土施工質量是確保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此,受環境因素的限制,土木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都難以得到控制。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存在監理機制不完善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監理人員不到施工現場的現象,即使有監理人員到施工現場,也存在監理人員不足的現象,監理人員專業水平低,業務素質不高,同時監理人員工作負擔比較重,這就導致施工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當施工現場出現問題時,監理人員不能及時到場解決,導致施工工期延長,進而影響土木工程施工進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現場施工的監督管理,從而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

2針對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2.1加強土木工程現場施工監督管理,完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尤其是現場施工監督管理機制的建設,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明確監理人員的工作職責,使監督管理機制落到實處,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不僅可以提高監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也可以讓監理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整個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中,首先,在施工準備階段,應明確土木工程的施工政策,以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為核心,做好土木工程施工設計,在施工設計過程中,應根據客戶的要求進行施工設計,制定施工設計方案,相關項目負責人應與施工單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相關負責人應向施工人員講解需要注意的細節,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注重施工質量的控制;其次,在施工階段,應充分考慮施工中各個工序的管理建設,注重土木工程成本控制,加強建筑原材料、機械設備的管理控制,建筑材料進場前,需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材料檢驗,帶檢驗合格后,建筑材料才能進場,禁止不合格或未檢驗的材料進場,同時做好材料的記錄保存;對于機械設備,在施工前期,應做好機械設備檢驗工作,選用優質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性能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土木工程施工質量,因此,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避免因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故障而影響土木工程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

2.2提高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施工人員、監理人員在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施工人員的施工行為直接決定了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由于大多數施工人員主要來自農村,施工人員的情緒容易工資報酬的影響,若施工人員報酬低,則容易波動情緒,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人性化管理,保證施工人員的勞動報酬,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于技術水平高的施工人員,加大施工人員的經濟收入,通過實行激勵措施,從而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而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關系著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施工人員、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的培訓活動,這就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加強內部人員的培訓,在培訓活動中,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應加強法律知識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道德素質,樹立施工安全意識,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安全施工,監理人員做好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尤其是特殊部位的管理,當施工完成后,也應加強施工后期的竣工驗收工作,確保各個施工工序的質量后,才能與其他單位進行交接工作。另外,土木工程建設方應選擇優秀的施工隊伍,充分了解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選擇誠信度較高的施工隊伍,只有施工隊伍的素質提高了,才能保證土木工程施工質量。

篇(9)

建筑施工企業要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進行技術管理,施工組織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尤為重要。因此,技術管理的控制點和有效性是衡量企業技術發展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標準,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保障。

加強對建筑工程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大致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施工技術的準備

項目部在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對圖紙中的問題進行匯總,由總工辦組織項目部及營業部結合本公司的施工特點,提出具體的修正方案,報甲方及設計單位共同探討,以達成一致,使得問題能夠在進場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決。項目技術人員在工程部及總工辦的指導下,結合工程項目特點,編制出施工組織設計,內容包括工程概況及施工特點,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材料及機具需要量計劃,施工平面布署及項目管理人員職責分配等。在多年的施工過程中,總結出一套比較成熟的施工作業方法,并編制成作業指導書,供項目人員參考,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對施工操作人員的培訓。

1.2施工操作人員準備

工程部依據項目部提出的勞動力計劃,結合整體施工項目的進展情況,準備各工種人員,并組織項目部有關人員對入場工人進行入場前的教育及相應的技術安全培訓,使工人在入場前對工程項目的技術難度、質量要求有所了解。針對工程的特殊工藝對項目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如果工程單項需要分承包方,則由營業部負責分承包方的聯系,由工程部進行工程考察確認,分承包方一旦確定,則由工程部組織項目部針對本工程對其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技術、質量、安全、進度、現場文明施工等方面。從而保證了在施工過程中,各班組均能全面執行公司的各項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夠由項目部對其進度、質量進行控制。

1.3施工材料的準備

為了提高計劃材料的準確性,由項目部依據營業部下發的分項材料表對各分項材料用量進行核對,及時將修正材料量返回營業部預算員處,由預算員下發材料計劃表,此計劃表做為采購人員的采購依據提前聯系供貨單位,從而保證材料的供應。項目部同時向采購人員提供材料進場時間要求,從而使采購人員做到心中有數,按部就班的進行材料的準備。

1.4施工機具的準備

建筑工程所用施工機具大致可分為手使工具及電動工具,電動工具由公司采購部門供應,采購部門依據項目部提供的機具名稱,對機具進行檢修維護,從而保證機具在施工過程中的正常運轉。

1.5施工現場的準備

工程開工前,項目經理組織項目部管理人員對工地進行實地勘察,了解施工現場的環境,確定材料堆放地點、施工用水及用電情況,對原有建筑的情況進行摸底,并將實際勘察結果填入《交接備忘錄》中。原有結構影響裝飾施工質量及效果之處,以及修正措施要及時知會顧客,爭取顧客的同意。在特殊環境下要注意允許施工時間及道路運輸情況。

1.6施工管理人員的準備

施工現場項目管理人員包括項目經理、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材料員、統計核算員、安全管理員等幾個崗位,工程部依據工程規模及難易程度確定管理人員的數量并進行職能分配,項目經理做為項目的負責人,在工程部的領導下,組織本項目人員認真熟悉圖紙,與營業部溝通現場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員及機具計劃,在公司要求工期內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

2加強施工項目的過程控制

2.1施工工藝的控制

施工工藝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關鍵,有好的工藝,能使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保證工藝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公司對于不太成熟的工藝安排專人在加工廠進行試驗,將成熟的工藝編制成作業指導書,并下發各施工主管,施工管理人員在現場指導生產時則依此為依據對工人進行書面交底,并由班組長簽字接收。工藝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

2.2施工人員的控制

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由項目經理統一指揮,各自按照崗位標準進行工作,工程部隨時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進行考查,并如實記錄考查結果存入工程檔案之中。各崗位依據其性質,量化為若干小的考評項目。考評結果將是工程部對管理人員進行評定的依據,評定結果與獎罰掛鉤。施工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相對穩定的施工隊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保證,每一個操作人員對公司的管理都清清楚楚,這樣便于工程質量的穩定提高。現場施工員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合理安排人力,力爭做到人員流水作業,降低窩工損耗。

2.3施工材料的控制

裝飾材料品種繁雜,質量及檔次相差懸殊,建筑工程所用材料又受到業主的客觀影響,因此,裝飾施工材料控制比較麻煩。在材料進場前必須先報驗,將業主同意的材料樣品一式兩份封樣保存,一份留項目,一份留業主,在材料進場后,依樣品及相關檢測報告進行報驗,報驗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采購人員在采購時,也要嚴格執行材料的檢查驗收手續,保證采購材料一次合格。為了便于管理,公司將各種材料的檢查方法及檢驗標準編輯成冊,采購人員、質檢人員、施工人員全部用同一標準來衡量材料是否合格。在進場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額領料制度,由施工人員簽發限額領料單,庫管員按單發貨,從而即能保證質量又能節約成本,對于易碎或貴重材料,在施工現場單獨存放,盡量減少人為的搬運次數。對于現場發現的不合格材料,如果不能及時退庫,則單獨放置并在明顯位置標注不合格品字樣,這樣能夠防止錯發錯拿現象。現場所剩邊角余料如不能使用,則及時退回公司輔料庫,以便其它工程使用。

2.4施工環境的控制

施工環境對建筑工程的影響很大,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必須控制好施工環境,這就要求施工管理人員在進行工序安排時要合理,避免施工污染,同時保證各工序所需環境要求,如室溫要求、基體干燥要求、空氣清潔要求等。因此一般結構方面的工作先進行,飾面工作后進行;頭頂工作先進行,頭頂以下工作后進行;隱蔽工程先進行,包封工作后進行;水電管線工作先進行,燈具、開關、插座、潔具、五金配件安裝工作后進行;易受污染或貴重材料,保養不易的工作(玻璃制品、鏡面、壁紙、面料、地毯等)應最后再做。

2.5施工機具的控制

庫管員要對施工機具妥善保管,分類存放,實行施工機具領用登記制度,以誰領用誰保管誰負責為原則,操作人員在領用工具時要向庫管員說明機具的使用目的,庫管員按照機具使用要求發放機具,保證機具正常的使用壽命。為了保證正常施工生產,公司對每一臺設備都建立了維修檔案,從而保證了進場設備都已經過檢測合格。對于工人手使工具,由工程部按工種不同列出必備工具明細,入場前檢查各工種自備工具是否齊全,保養是否良好。

3完工后的內部檢驗

工程完工后,在交付顧客使用前,由公司工程部、設計部及營業部等對工程進行全面的驗收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書面通知項目部及時整改,如有必要則進行二次內驗,只有在內部驗收通過后,工程才能交付顧客進行驗收。從而保證顧客一次性驗收合格,達到顧客的滿意。

總之,企業的技術管理工作一定要隨著時代而發展,不斷地改進完善管理方式和內容是技術管理的長久任務。通過技術管理使科技人員、技術人員和員工的意識和價值觀以及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得到升華,使企業取得技術進步和發展,實現技術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10)

2利用質量管理組織實現管理目標和任務

2.1建立項目靜態的組織關系。

1)掌握項目結構分析。掌握項目的結構分析,就是指要建立完整的項目結構圖,項目結構圖是一個組織工具,它是通過樹狀圖的方式對一個項目結構進行逐層的分解,以此來反映組成該項目的所有工作任務一些常見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可以肯局其建設的時間對項目結構進行分解,比如將項目結構分解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等等。而一些工業建設項目則往往按其生產子系統的構成對項目結構進行逐層分解。而同一個建設工程又可以有不同的項目結構劃分方法,項目的結構分解要和整個項目工程的實施部署相結合起來,做到因地制宜如地鐵工程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分解方案。

2)明確施工質量管理的工作任務分工。制定項目質量管理任務分工表,首先應對項目實施的各階段的管理控制任務其他管理任務進行詳細的分解,然后在項目管理任務的分解基礎之上,再確定項目經理和成本控制、安全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等主管部門活主管人員的主要工作任務。在項目管理任務分工前,應結合項目特點,對項目各主管部門的人員和主要工作任務進行集中的磋商和制定,然后再編制質量管理工作任務分工表。

3)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工作流程圖。工作流程包括:a.管理工作流程組織,建立質量控制流程,如:各質量控制點的驗收流。b.信息處理工作流程組織,如與生產月度進度報告有關的數據處理流程。c.物質流程組織,如鋼結構深化設計工作流程,弱電工程物資采購工作流程,對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這就是工作流程的組織任務,及定義工作的流程,并建立相應的工作流程圖工作流程圖可以客觀明確的反應出一個項目管理系統中各分項工程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它可以用以描述工作流程組織,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2.2采用項目動態的組織關系

控制質量管理目標和實現質量管理任務。運用動態控制原理進行項目質量目標控制將有利于項目質量目標的實現,并有利于促進施工方管理體系的科學化進程:運用施工動態控制方法控制施工質量的工作步驟與進度控制和成本控制近似質量控制目標不僅是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它還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和有關設備等質量。在某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開始前,首先對質量目標進行分解,然后定期的對施工質量的計劃值和實際值進行比較,如果發現質量有偏差,則必須采用相應的糾偏措施進行糾偏。

3創新性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模式

首先要為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的公信力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所以要建立相關的工作制度對其質量監督的具體工作要做定期的匯報以保證業內人士對其工作進行細致的了解,這樣能夠大大的提高相關監督部門的工作的透明度,從而避免設法逃避質量監管的施工方以及想利用監督職務之便進行灰色利益收入的工作人員有可乘之機,進而切實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此外,還要建立集體監督制度以保證相關的工程質量監管的執法機構工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通過互相監督和第三方監督等多種方法來保證監督部門工作的質量。提高工程質量監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強監督執法,增強執法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因此應改變現有的監督方法,建立集體監督機制,一個專業配備兩名以上監督人員,并對相關的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規定要持證上崗。在日常工程質量監督和調查違法行為過程中,推行“一人為私、兩人為公”的執法理念。同時規定不同級別的監督文書分別由各科室的監督人員、科長以及站領導按權限范圍簽發。推行責任監督員的辦法,保證執法檢查和處罰的嚴肅性和準確性。為了保證監督工作科學、公正,監督機構應配備必要的檢測儀器和設備,尤其現場檢查已由手摸、眼看、尺量等一般檢查手段轉變為采用鋼筋掃描儀、回彈儀、激光測距儀等先進儀器、設備,以數據采集、數理分析為依據的科學檢查手段,真正做到用數據說話,保證監督工作科學、公正、準確。建立預見性、服務性的質量監督模式,做到服務與執法有機結合。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針對工程質量的事前控制、工程過程和事后控制3大環節,在做好過程監督和工程違規行為的嚴肅查處的同時,加強工程質量的事前監督。提高監督工作的預見性、服務性。當工程質量出現下降的趨勢或工程施工到難點部位、易出現質量通病的部位時。監督人員應及時到現場提示和指導,以此扭轉滯后監督、被動應對的局面。

上一篇: 出納工作內容總結 下一篇: 幼兒園網上教學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日本午夜aⅴ |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国产综合久久天堂 |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