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21:37: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學多媒體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日漸廣泛,從而對教學改革和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成為教學方式改革的一種潮流。多媒體課件利用聲、光、電技術把計算機作為媒體平臺,通過提供圖像、聲音和文本等多媒體素材,生動、形象、交互地向學生傳授知識[1]。
近年來我校各學科也在積極探索和開展多媒體教學,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在中醫專業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概念、知識及病例,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原有基礎知識的直覺中,借助形、聲、色、情的配合,不僅為教師提供直觀、形象、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素質的有效途徑。多媒體技術給中醫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我們僅就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醫課教學后談談幾點體會。
1 傳統中醫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單一
枯燥傳統的中醫教學方法是以板書形式講課,利用掛圖、幻燈等資料輔助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演示時形式單一,特別是在講解中醫名詞如陰陽、經絡、腧穴等基本概念時,既抽象又繁雜,學生不便理解和記憶;在演示經絡分布、循行、走向,腧穴定位等,只能用平面掛圖演示,既模棱兩可,又很難理解想象,因此大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1.2 見習場地少,教學病例短缺
由于近年學校招生不斷增加,臨床見習時,學生多、病例少的矛盾突出。一些年輕老師臨床經驗不足,教學比較生硬,只能照本宣科,這種灌輸式教學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1.3 醫學教育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更新緩慢
教育內容更新緩慢,不能及時反映科技發展的成果和適應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的需要。傳統教學方法仍以課堂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忽視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培養,這在信息時代是絕對不能適應的。
1.4 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創造性人才培養
課堂教學模式既不能保證中醫學教學質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 更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因此改進中醫學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是中醫學教學改革的關鍵之一。
2 多媒體中醫教學具有的優勢
2.1 中醫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更能充分地接受、理解、消化知識。中醫學是在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的影響和指導下,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的醫學學科,它具有獨特的、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并糅合了中國傳統的文化,因而在學習中醫時,其思維方式給初學者帶來了不少困惑。
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學生普遍反映理解困難,教師若只是簡單地用口授的方式進行灌輸教學,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從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如中醫的陰陽學說非常抽象,中醫學基礎是以陰陽為中心,其變化規律在五臟六腑的生理、病理中得到體現,如果單憑教師用語言來形容和描繪,學生反應是聽得一頭霧水,教師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學生也聽得筋疲力盡,索然無味。而利用多媒體形象、具體、生動的畫面來呈現有關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抽象的、復雜的、不易理解的問題簡單化、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和諧的信號刺激。如多媒體課件可以隨時變換顏色與圖片,配合適當動畫、聲音,加上教師的身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和適當板書,可極大地調動課堂氣氛,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記憶深刻。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主動探索中醫的奧秘,切實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2.2 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增強感知效果。眾所周知,西醫學相對直觀,比較容易理解,中醫學的理論不容易理解和體會。在古代醫學中一般是師帶徒,手把手的教育,而現在的中醫教育面臨大鍋飯,同時中醫學的核心在于臨床實踐,因此教學的核心自然也在多讓學生多接觸和臨床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學的重點就是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理論的熱情,如果一點熱情都沒有,談學習中醫學也沒有任何意義。多媒體教育的引入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聽效果,比單純一個老師在講課生動很多。比如老師可以收集一些電視的關于中醫的短片,尤其在操作上,如《神醫喜來樂》電視中一個外國人經其針灸后馬上見效的鏡頭,如果學生看了肯定終生不忘,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是關鍵,關鍵的引入就在視聽效果。
古人有云“傳心豈如會目”,在中醫課程的課堂上,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某些方面單靠口傳心授更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如中藥學、中醫診斷、針灸學那些有較多圖像和圖譜而適宜直觀教學的課程,就非常適合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臨床教學中能夠通過多媒體見到臨床上積累起來的多種標本資料和罕見的病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們年輕教師臨床病例不足的缺點。在針灸、推拿課教學中,教材中許多手法、動作要領內容很難掌握,而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手法,于是運用現代化教學來補充這些不足,把客觀事物形象化、具體化,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訴注于學生的感官。學生見其形聞其聲,就易于接受并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必然會深刻的多,會更快、更準確、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識。
2.3 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
多媒體教學使中醫知識來源豐富、容量更大、內容更充實。并且能及時、充分的反映科學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結果,利用它把多學科的知識交叉,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上來,增加信息知識的傳授量。
3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取長補短
不可否認,多媒體的應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確實有著積極的一面,給中醫教學的手段帶來了改革性的新變化。但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多媒體也是如此[2]。在一些教師的多媒體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縱觀整個教學過程,絕大部分的時間里,老師都是“藏”在計算機的后面,全神貫注于自己面前的顯示器,點擊鼠標,演示課件。而大屏幕上連續滾動的文字、圖片使學生應接不暇,一節課下來,學生光忙著看課件、記筆記了,但老師講的很多內容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沒多少,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是失敗的,是不足取的。中醫理論知識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難以感悟,如中醫診斷強調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醫之不可缺一,如果僅以一診代之,即所謂窺管而已[1]。所以,作為教師不能讓“鼠標”牽著鼻子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是多媒體所不具備的,也是多媒體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粉筆+講述”的教學手段,仍有多媒體教學無法替代的長處。某些中醫基礎知識及經典原著,我們認為不宜過分強調依賴多媒體課件。因為這些知識不是靠直觀地觀察去理解,而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板書和生動講授加學生的認真聽講和閱讀去感悟的。其次,師生交互性強。對于一些推導、推理過程,“板書+敘述”的方式有時會比使用多媒體表現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因此,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忽略因材施教。因為機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醫多媒體教學定位在“輔助”上,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更不能濫用。換言之中醫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完全代替中醫教師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針對中醫教學的內容與特點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努力尋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取長補短,取得最佳教學效果[3]。
【參考文獻】
[1]姜曉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醫課教學.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2006,2(8):763-764.
[2]李娜,張宇輝,孫妍.從我院多媒體教學觀摩課談多媒體教學的再定位[J].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1,(3):279-280.
[3]許成鋼.中醫多媒體教學的反思與探索.中醫研究,2005,18(9):5-6.
轉貼于
2.2 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增強感知效果。眾所周知,西醫學相對直觀,比較容易理解,中醫學的理論不容易理解和體會。在古代醫學中一般是師帶徒,手把手的教育,而現在的中醫教育面臨大鍋飯,同時中醫學的核心在于臨床實踐,因此教學的核心自然也在多讓學生多接觸和臨床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學的重點就是激發學生學習中醫理論的熱情,如果一點熱情都沒有,談學習中醫學也沒有任何意義。多媒體教育的引入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視聽效果,比單純一個老師在講課生動很多。比如老師可以收集一些電視的關于中醫的短片,尤其在操作上,如《神醫喜來樂》電視中一個外國人經其針灸后馬上見效的鏡頭,如果學生看了肯定終生不忘,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是關鍵,關鍵的引入就在視聽效果。
古人有云“傳心豈如會目”,在中醫課程的課堂上,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某些方面單靠口傳心授更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如中藥學、中醫診斷、針灸學那些有較多圖像和圖譜而適宜直觀教學的課程,就非常適合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臨床教學中能夠通過多媒體見到臨床上積累起來的多種標本資料和罕見的病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我們年輕教師臨床病例不足的缺點。在針灸、推拿課教學中,教材中許多手法、動作要領內容很難掌握,而又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手法,于是運用現代化教學來補充這些不足,把客觀事物形象化、具體化,使事物的形、聲、色直接訴注于學生的感官。學生見其形聞其聲,就易于接受并上升到理性認識。學生對中醫知識的理解必然會深刻的多,會更快、更準確、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識。
2.3 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
多媒體教學使中醫知識來源豐富、容量更大、內容更充實。并且能及時、充分的反映科學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結果,利用它把多學科的知識交叉,滲透反映到教學內容上來,增加信息知識的傳授量。
3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結合,取長補短
不可否認,多媒體的應用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確實有著積極的一面,給中醫教學的手段帶來了改革性的新變化。但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多媒體也是如此[2]。在一些教師的多媒體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一種現象:縱觀整個教學過程,絕大部分的時間里,老師都是“藏”在計算機的后面,全神貫注于自己面前的顯示器,點擊鼠標,演示課件。而大屏幕上連續滾動的文字、圖片使學生應接不暇,一節課下來,學生光忙著看課件、記筆記了,但老師講的很多內容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沒多少,這樣的多媒體教學是失敗的,是不足取的。中醫理論知識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難以感悟,如中醫診斷強調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醫之不可缺一,如果僅以一診代之,即所謂窺管而已[1]。所以,作為教師不能讓“鼠標”牽著鼻子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時.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是多媒體所不具備的,也是多媒體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多媒體教學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征的“黑板+粉筆+講述”的教學手段,仍有多媒體教學無法替代的長處。某些中醫基礎知識及經典原著,我們認為不宜過分強調依賴多媒體課件。因為這些知識不是靠直觀地觀察去理解,而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板書和生動講授加學生的認真聽講和閱讀去感悟的。其次,師生交互性強。對于一些推導、推理過程,“板書+敘述”的方式有時會比使用多媒體表現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思考。因此,不能忽略教師的主導作用,忽略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忽略因材施教。因為機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醫多媒體教學定位在“輔助”上,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更不能濫用。換言之中醫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完全代替中醫教師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針對中醫教學的內容與特點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手段),努力尋找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取長補短,取得最佳教學效果[3]。
【參考文獻】
[1]姜曉君.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中醫課教學.中華現代中醫學雜志,2006,2(8):763-764.
眾所周知,現代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實驗,在高等醫學的教學中的實驗更是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多媒體的應用能夠有效配合醫學教學中實驗的模擬,由于多媒體技術的可操作性,使教師在展示過程中可放慢或重復回放實驗過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明晰地了解過程與原理,教師可在演示過程中隨時就某一細節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并對相關疾病進行描述與講解,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把實驗過程中的重點進行有效的突出,把實驗的難點進行良好的分散,也可由此彌補現階段醫學專業臨床教學實踐局限性造成的缺憾。
1.2多媒體教學便于教師進行目標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組織各種無紙化測試,對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及時檢測和定期評估以快速反饋教學信息。課外教學方面,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建立檔案數據庫,并進行成績分析以此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配合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個人教學網頁將課堂教學擴展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引導、提供輔教學。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如在組織學生復習時,利用多媒體易重現的特點可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1.3多媒體教學在對學生知識人門引導的過程中效果良好
對于醫學專業學生來說,人門引導對于幫助學生了解專業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樹立良好的學習信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運用多媒體手段使醫學專業的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醫療實踐和臨床科研,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醫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學習自覺性的強大動力,可以借此培養學生力求盡善盡美把事情做好的品質,也會對學生日后工作中富有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產生重要影響。奧蘇貝爾說過:“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擁有了良好的學習動機,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開拓視野,獨立探索醫學的未知領域,并因此領悟醫學專業的真諦;同時專業知識的深人學習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成就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習興趣與動機。
2高等醫學教學中多媒體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多媒體課件內容的設計華而不實
現在很多教師將多種媒體信息毫無規則地進行組合堆積,并一味盲目地追求展示頁面的動感和炫麗[2j。很多時候教師在制作課件過程中加人大量的圖片、視頻和制作多種動畫,希望借此來贏得學生的更多的注意力以增進課堂教學的效果,但恰恰適得其反,這種方式忽視了教學中對醫學專業知識的解析和運用,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高等醫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將書本知識通過多種形式和多種視角來進行信息的傳遞,但有很多課件僅是簡單對教材內容的翻版,而且使用大量超鏈接呈現課件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無明確的學習路線形成,有礙學生有效地接收和消化知識,影響學習效果。
2.2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使教師學生之間失去互動性
過度地依賴多媒體教學使教學過程變得機械化,教師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對課堂教學內容應有的把握能力,學生了解到的只是書本內容的復制品,不再是教師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沒有了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專業的感悟和質疑,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師和學生同時形成子隋性:教師成了一個僅會點擊鼠標的工具,電子板書占據了整節課,學生也不會冉:認真地去做筆記,整理自己的學習思路和知識體系,而是變得更愿意去依賴拷貝教師的多媒體教案。短時間內過大信息量的灌輸使得部分學生無法真正領會教師課堂傳遞的專業知識以至于落后課程進度,教師也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嚴重受阻。聽覺和視覺成了一節課最重要的環節。殊不知對于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親手演練才是學習及鞏固專業知識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式方法。
當前部分教師在醫學影像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時,會出現變相的“填鴨式”教學的方式。雖然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不同,但有的教師在應用時把過多的內容溶入到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還是以被動接受的形式來接受知識的傳輸①,甚至有的思維完成跟上不多媒體展示的節奏,讓其對知識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厭學情緒。加之由于展示的教學內容過多,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狀態不能及時地掌握,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二)教學內容繁雜不利于教育改革
目前,在醫學影像學多媒體教學中,有的教師會把一些較為繁雜的知識內容過多地傳授給學生,這樣會導致所學知識內容信息量過大,學生無法對這些知識進行吸引,嚴重影響了多媒體教學的質量。比如有一些教師會從網絡中下載一些臨床罕見病的資料,并且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把這些發病率并不高的知識大量地傳授給學生,不僅占用了學生過多的學習時間,也浪費了教師制作課件的精力②。由于這些內容難以理解,學生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厭學情緒,失去學習興趣。此外,由于占用時間過多,課堂教學中無法保證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違背了現代教學的理念,不有利于醫學教育改革的進展。
(三)缺少教學思路影響教學質量
有的教師在采用多媒體教學時缺少一定的靈活性,多媒體課件多半都是復制別人的內容,沒有自己的教學思路,對于學生的思維發散有嚴重的影響。有的教師甚至不進行備課,重復使用教學課件,對于新知識不進行及時的更新,導致知識點的僵化,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同時也影響到了影像學的教學質量。
二、醫學影像學多媒體教學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理清學生學習思路
在開展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多媒體技術進行研究,熟練掌握其技術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搭配。比如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讓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到動態的病變以及影像學表現。通過多媒體展示,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對于學習影像學的興趣更加深厚。比如在講解肺內多發結節灶不同類型知識時,我們要針對其病理的影像學表現及病理學基礎來展示出淋巴道分布結節以及支氣管血管束分布情況,傳統教學無法讓學生直觀地進行了解,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多媒體制作相應的視頻來展示,即把小葉間隔增厚、結節病及胃腸道轉移瘤等影像進行展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其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住多媒體展示的速度,不要在短時間內展示過多的知識內容,應留夠時間給學生進行觀看與記憶,以便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結合傳統黑板教學增強學生理解
傳統教學中,教師多半都是利用黑板進行輔助講解。雖然現在多媒體技術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黑板同樣是現代教學中的有力輔助教具,它可以彌補多媒體技術的不足。比如在講解骨關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把一些關鍵知識點書寫在黑板上,然后進行二級分類,把相關的內容結合多媒體進行講解。這樣做,學生更容易整理課堂筆記以及理解教學內容,同時也方便教師針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歸納與總結。此外,利用黑板書寫知識點分類,還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按照教師所分類的標題進行復習。而對于影像學的某些知識點和教學理念,利用多媒體是無法進行充分表現的③。這樣的情況在很多時候會發生,比如多媒體課件所需展示的圖片不足,無法全面收集到每一個系統的教學資料,這樣就不得不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講述肺內結節的動態變化,即在整個變化過程中是如何從良性轉變為惡性的過程,這些相關的影像圖片和資料是難以尋找到的。像這種情況就只能采用黑板來繪制出惡性結節病變的發展過程,再記錄下腫瘤病變的倍增時間。
(三)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學課件解決講解困難
針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教師要進行仔細的講解,并合理安排多媒體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比如在講解泌尿生殖系統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腎徑線的測量,通過直觀的圖像讓學生了解到腎脊以及腎脊角等知識點,有效地解決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困難的問題。
醫學影像教學多媒體腳本220個,586電腦加外置光驅及其光盤,帶透掃的愛克發掃描儀一臺,錄像機、VCD機、刻錄儀各一臺。電腦安裝 PowerPoin、PhotshoP和 Record電腦軟件。制作方法:(1)打開PowerPoin軟件,選好應用模版,按照腳本內容在軟件的大綱形式下輸人文字部分內容;(2)使用掃描儀通過Photoshop軟件把腳本的插圖掃描存盤,或外置的650MB的OM光盤,掃描條件選用真彩色32位、200~600dPi。(3)在播放狀態下通過Record軟件剪接錄象帶或VCD影像內容,(4)在Powerpoin軟件幻燈片形式下進行多媒體編排、加工、加符、加色的修飾及背景的制作。(5)通過插入功能把圖像及影像文件調進PowerPoin文件并進行放大編排等處理;為了增加圖文并茂效果,盡可能在插圖的同一張演示電子幻燈片上編寫必要的文字;(6)幻燈片的動畫設計和編排;(7)放映形式下多媒觀摩,觀察放映效果。
二、結果
1、本文完成了各個系統醫學影像多媒體教學課件220個,共11000多張文字和4000多張插圖的和2小時的影像文件的多媒體演示圖像。2、每個多媒體課件全面地包括了腳本的內容,遵循規定的格式:“教學目的與要求一基本原理一病理一病理與影像學聯系一影像學檢查方法一影像學表現一診斷和鑒別診斷要點一小結”。3、圖像或影像文件插入快捷,恰當、生動、并能順利播放;4、演示稿播放簡單、方便;5、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成為包含圖、文、聲、色并茂,動、靜態結合的演示稿。
三、體會
人的感知系統有視覺系統、味覺系統、嗅覺系統、聽覺系統和觸覺系統。在這其中,視覺系統是人類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感官。教師在每次授課時,都會預先設計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話題,以便學生更快更好地都投入到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較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點。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出學生積極探索的情感,調動學生對臨床醫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講授消化性潰瘍時,我們首先向大家講授該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但是她卻能導致多種并發癥,更是疾病惡化的主要原因。用圖片展示它的病理特征,然后闡述它的類型、臨床表現,用新聞引用講訴人們在生活中時如何使自己健康的身體出現該疾病的,最后結合視頻的播放講解中內外最常見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同學們就會帶著問題與老師共同分析、共同學習消化潰瘍這種疾病,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維主動性,教學效果自亦良好。
1.2多媒體教學能夠突出教學重難點
醫學是一門非常嚴肅而且高難的學科,它講述的人們生活中名對的各種疾病。對于一名初學者來說,疾病真是太抽象的事物了,因為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它時就會素手無策,更何況讓我們正在的去掌握它。傳統的教學在講授疾病時,注重的是語言,通過語言來傳授知識點,學生在繁重并較難的學習中,往往忽略了重難點的區分,最后復習時無從下手。而運用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教師可以較合理的分配時間,運用生動而且真實的圖片講解疾病的病理特征,用最近的距離展示疾病治療的具體操作。使學生能夠較快的掌握知識的結構分布,區分重難點,用較短的時間整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1.3多媒體教學能夠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傳統教學中,教師注重語言的表達,所以在課堂外的時間,教師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語言和知識含量的積累上,通過閱讀書籍提高自身的素質。而如今多媒體的應用,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了。首先要懂得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燈片的制作方法,學會如何在課件中插入圖片和視頻,并配帶動畫效果等。因此教師在掌握臨床疾病的同時,也要多加努力練習多媒體的操作,學習相關的計算機網絡知識,提高自身素質。
2多媒體在臨床醫學教學中面對的問題
2.1多媒體教學不能代替黑板和教師
教師方面的調查以座談會方式進行,參加座談教師10人,7人為有10年以上上大課經驗的教授及副教授;3人為講師,主要是帶實習。全部教師均用多媒體形式進行教學,學期課時20小時以上。座談的內容,包括多媒體教學對授課內容的貫徹是否全面,上課演講難易度,示教效果,備課所需時間及效果等。學生調查形式為問卷調查。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為94級醫學影像專業學生,28人。在接受多媒體教學之前,這些學生已經通過傳統教學方法上完了放射診斷學中的呼吸、循環、頭顱五官系統。消化、泌尿、骨關節系統則采用多媒體教學。
二、結果
1、全部教師認為與傳統教學方法對比,多媒體教材信息量大,圖文并茂。所包括內容完全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課前準備所花時間少,借助電腦優勢,相當于在課前把所需要貫徹的內容首先輸入電腦。
2、上課時演講方便,輕松自如,生動,得心應手,易于講深講透。
3、避免了過去上課中由于記憶不深可能出現講漏或少講的情況。
4、有時因工作需要,教學中可能臨時需要更換教師,因為教研室有同一的多媒體教材,替換上的教師稍加備課也能掌握授課內容與進度,保證授課內容的前后銜接,承上啟下。
5、多媒體教學已不需要板書,減少了傳統的煩瑣和不衛生的黑板書寫教學工作
6、學生調查結果見表。
教學效果調查表
課堂生動 圖文清晰 筆記易記 易理解 課后不必復習 課后稍復習即可記憶 多媒多媒體教學 68%
100%
43%
64%
20%
60%傳統教學
32%
18%
67%
36%
5%
50%
轉貼于
三、討論
1、多媒體教材代替了傳統的講義。多媒體教材由有豐富教學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編寫腳本,根據教學大綱以統一的格式編寫每一次課的腳本,并將豐富的教學經驗及教學技巧融入多媒體教材。編成的多媒體腳本通過Powerpoint的形式制作成多媒體演示稿,并儲存于電腦。便于保存、修改及重復使用。教師上課前通過提供的多媒體教材進行備課,改變了過去備課時寫教案背教案的教學準備方法,也可根據自已的教學習慣和當時需要進行教材的修改、補充,添加新的知識。在教學中,即使不同的教師講課,也可能獲得到相同的教學效果。
1.1學生情況的調查目前我科承擔的安徽醫科大學本科生急診醫學理論課程的教學是安排在學生實習結束后回校等待畢業的期間內,而此前已經有部分學生在相關教學醫院急救醫學科(中心)實習,接觸過急救醫學;急診醫學是選修課,且一些學生由于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常有部分學生曠課的情況。為提高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我們以實用性為原則指導教案與授課方式的選擇,獲得了學生的好評,選修人數逐年增加,從最初的開課班級學生上課率的70%提高到今年的90%,同時也提高了授課老師的綜合素質。
1.2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學生已完成醫學基礎課程,有一定的內外科知識,已經歷了臨床畢業實習階段,在這個時段學生求知求新欲望強,渴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高,這是開設“急診醫學”選修課的較適宜時機。且他們即將成為一名臨床醫師,作為一名臨床醫師,無論從事何專業,面對的患者是一個整體,可遇到各種本專業或本專業外的突發急癥,故必須具有一定的急診基礎理論,掌握基本的急診搶救技術,熟悉常用的監護技術。我們以集中大課授課形式進行教學,并以多媒體教學。
1.2.1大課教學內容我們參考目前主要的急診醫學方面教科書。內容包括了急診醫學的專有概念和理論,提供了實用的診療知識和具體的急診搶救操作步驟。力求條理清楚,敘述簡潔,通俗易懂。授課過程中,授課老師以教材為基礎,對某些知識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校正和補充,如講解心肺腦復蘇這一章節時,以“2005年復蘇指南”為依據,也結合講述相關的急診醫學進展性知識,并舉了許多親自診治的臨床實例,增加了內容的生動性。在授課休克章節時,增加休克治療指南方面的知識,在介紹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時,增加目前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的技術進展,講解多發傷章節時,增加損傷控制外科和損傷控制手術;同時介紹重癥醫學方面的進展。隨著急診醫學發展,我們逐年增加授課內容,并貼近現實。
1.2.2大課教學方式全部理論課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由中、高級職稱醫師負責授課。對教學各環節質量監控。急診醫學教研室按照學校統一部署,制定了急診醫學教學的質量標準,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到成績考核及記載等均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首先授課前一周備好教案。對年青醫師授課前科室先進行集體備課,并嚴格執行試講制度,先在科內試講,經教研室考核合格后方可授課。保證授課內容的準確與課時安排的合理性。其次嚴格按照按教學計劃編寫教案,保存教案以供檢查。按教學計劃的進度教學,按規定時間輔導答疑。定期征求學生教學意見和建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做好課程結束前考試復習和命題工作,及時閱卷并進行試卷分析、報送考試成績,按照試卷分析報告,改進教學方法。
1.2.3多媒體教學具有極大的優勢多媒體教學具有巨大優勢:1)豐富和增大了課堂教學信息量,可及時獲取、充實和更新課堂授課內容,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進度,實現了多種教學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2)通過大量的圖像、視頻及動畫,使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抽象、靜止、局限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動態和全面。有效改善學生的認知環境,教師的描述性講授大為減少,可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啟發學生思考疾病產生的原因、機制及疾病發展的趨勢等,從錯綜復雜的癥狀中找出影響生命體征的要害因素,提出治療要點,活躍學生思維[2],增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3)具有可重復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中,對某一重點、難點或課堂反饋上來的問題,可反復點擊圖片或點擊尋找圖文并茂的相關內容,進行多次演示和比較,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和思考,有利于師生共同分析和總結。有些課件學生可以帶回宿舍復習。4)時間利用率高。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可以節省大量板書和懸掛掛圖的時間,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了教學的信息量,擴展了教學內容,有利于講清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師生的互動;為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效率,提供時間上的保證。從而引發了教育思想的轉變,有力地推動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當然現實中,學生長時間、單一的注視大屏幕投影,因視覺上的疲勞,容易使大腦進入抑制和嗜睡狀態,根據多媒體教學實際情況的反映,學生上課打嗑睡現象明顯高于傳統方式的授課,還有部分同學反映教學節奏快,不容易跟上教師的思路等。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要避免出現這些缺點,老師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1)保證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幻燈片上的文字要少而精,提綱攜領、簡明扼要,切忌全文照搬教科書。2)把握教學的節奏和氣氛,適當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消化。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活躍課堂氣氛,及時掌握和解決學習中反饋上來的問題[3]。3)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4]。4)強調學生課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
1.3教學結果對學生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情況的評估采用期末書面的考試方式,有選擇題、名詞解釋、問答題,考核成績合格率達99%以上。成績欠佳的學生都是因缺課之故,而考核的知識點正是對書中知識點的校正或補充,學生很滿意。
2臨床教學
由于學生在實習前理論學習主要按系統疾病學習各科科危重癥。它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而明顯地橫向性聯系不足,使急診教學內容凌亂,影響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使學生在較短的急診科實習期內了解更多的急危重癥,并且將各科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我們對照具體病例加強急診理論知識的教學。
2.1多方面提高教師水平我們對急診帶教教師進行全面培訓,我們有兩位赴香港學習,取得急救醫師培訓導師資格。當前醫學教育發展較快,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必須要提高急診醫學教師的素質,這不僅在專業技術方面,而且在師德、人文素質方面也需要培養。近兩年,我教研室認真進行集體備課制度、試講課制度,要求每位教師認真撰寫教案,并對年資較低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以利于教師掌握基本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融教于學,收到較好的效果;對于高年資教師,一方面提高自身對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學習,同時對低年資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建設性意見。以從多方面促進全教研室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2多元化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5]提高診斷、鑒別診斷的能力及處理疾病的水平。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對實習生進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1)通過帶教教師在臨床工作當中實行疾病的規范化診療流程來進行臨床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對某一種疾病采用規范化診療程序,以便使學生形成一個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特殊的急診思維方式。從急診醫學實際出發,針對急診患者個體差異大、疾病癥狀暴露不充分,臨床診斷時間緊、資料收集可能不完整的情況,運用綜合的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科學判斷。2)專門安排小講課,對于臨床常見疾病和癥狀的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對實習生進行講授,以培養實習生知識的全面性和對醫學理論知識的歸納性。3)開展疑難危重病討論和典型病例討論制度,由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指導,對此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先由實習生自己討論并提出診斷處理意見,后由教師進行臨床病例分析及點評,以糾正實習醫生討論中出現的錯誤概念和補充不全的知識點。4)開展教學查房,針對某一典型病例或有較強鑒別意義的病例,由帶教老師充分準備后帶領實習生進行教學查房,同時規范實習生的臨床查體操作,培養實習生的對疾病的整體觀念。5)強化學生的綜合運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特別注意對學生的診斷及治療預以總結,幫助分析把握不同病癥的根本區別。6)進行道德意識和良好心理素質的示范和教育。讓學生了解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就可以防止和減少醫療糾紛。
3模擬教學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診療安全知識的空前強調以及醫學倫理學的發展[6],模擬教學技術也開始應用于醫學臨床教學[7-8]。我院教育科引進了一批輔助模擬設備,為我們的模擬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急診最大的特點是“急”:病情急、時間急、患者與家屬的情緒容易急。因此急診醫學中任何工作失誤和差錯都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危害,甚至直接威脅生命,易產生醫療糾紛。因而模擬教學規避了包括患者由于所接受的操作不當而引發的傷害甚至死亡以及受訓者本身可能因操作缺陷受到的傷害。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的特點,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和科學的設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與視頻、文字、聲音、圖像等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現代化教學形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模式改革的推進,多媒體教學以圖文聲并茂、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使得學生的各個感覺器官都可以得到激發,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掌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將多媒體教學引入醫學課堂教學能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環境,從而確立了其在今后各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的主導性地位。多媒體教學在醫學教學過程中應用至今,多媒體教學仍處在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階段,在醫學教學過程中一些問題就會凸顯出來,因此對于多媒體教學應該重新思考,從而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提高與保障多媒體教學的質量。
一、多媒體教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優越性
醫學是包含眾多學科的一個完整體系,各學科知識嚴謹而聯系緊密,且每個學科都有獨特而深厚的理論基礎、邏輯方法。而在醫學教學過程中,諸多人體形態、原理、機制十分抽象、復雜,難以用實物來展現,尤其是人體的生理及病理的動態變化過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很好地解決醫學教
學中的這些難題。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特點和教學對象運用多媒體技術再
現或創設教學所需情境。多媒體技術通過圖像、動畫、聲音等演示把抽象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使許多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呈現事物現象的本質特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有利于學生對抽象生命現象的理解與掌握
同屬于形態學科的人體解剖學、組織與胚胎學和病原微生物著重從形態學的角度闡述各器官、組織的大體和鏡下變化。由于形態學科的特殊性,醫學詞匯量大而難于記憶,知識點間的關聯性不強,邏輯推理少。尤其對一些形態的改變教師難以用語言描述,傳統的教學方式僅通過少量的靜態圖片展現,學生也難以理解,只靠死記硬背的僵化模式,使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學習效率低。多媒體教學將大量標本、電鏡照片、病理組織切片等通過圖像、動畫、聲音、色彩等演示形象、生動、高效地呈現,使抽象的形態結構變得具體而生動了,讓學生能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得到了理解與掌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而生物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闡述生命過程、機制的學科,需對抽象的作用機制使用大量文字進行解釋與闡述,迫切需要運用直觀的動態畫面闡述機制變化過程。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觀看一些缺乏豐富的色彩、不夠清晰的投影圖片,而疾病的發生、發展等動態變化僅借助教師形象化的比喻來引導學生進行抽象化思維,這種形式單調呆板的教學手段,不僅教學難度大,而且使學生難以產生學習興趣。但多媒體教學集視、聽觸、等效果于一體,結合圖像、文字的說明,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可以再現或創設具有生動的畫面或場景,對學生產生全方位的動態信息刺激,使學生通過多種感覺器官同時獲得豐富的信息。生理學細微、動態、抽象,如肌肉收縮原理和過程、神經的傳導、血液的循環等可采用醫學動畫,伴以解說、音樂來補充和加強信息傳送效果將抽象的過程具體化,可使學習者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2.節約了有效課堂教學時間,增加了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質量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醫學教育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是對傳統的黑板加粉筆和掛圖教學模式的一種變革。在傳統的醫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節奏由教師板書與語音的速度控制,費時耗力,而多媒體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能迅速地將教學資源展現在學生面前[4]。利用多媒體教學既能極大地節省教師用于板書的時間,緩解了課時少、醫學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又能在有限的學時里著重對課程的難點、重點進行詳細的講解,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多媒體教學通過動畫的形式,運用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醫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
傳統的醫學教育是以考試分數的多少作為主要考核標準,而在現代醫學教育中信息含量的大小是一個重要內容。隨著現代醫學教育的發展,不僅要求教師重視傳授給學生所必需的基本醫學理論知識與基本病理過程,更需要隨著醫學科學發展進一步了解醫學的最新發展動態。而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信息資源豐富且傳輸質量高等特點恰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同時也為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3.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引入醫學課堂教學,給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多媒體技術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以其獨特的、聲、色、景、意全方位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創設出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的教學情境,從而解決在傳統教學過程中醫學學生廣泛存在的具體與抽象、理論與實踐、感性與理性的關系和矛盾,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直覺思維,促使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醫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常有一些人體形態結構、發病機制的細微改變,無法借助儀器設備直觀具體地向學生展示。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出一些身臨其境、輕松和諧的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具有啟發性、創造性的學習場景,進而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多媒體教學在醫學教育中的思考
教學過程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極為復雜的教育過程。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具有傳統性教學不具備的獨特優勢。但在醫學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一味地簡單“播放”式運用,成為單一的人-機對話,缺乏傳統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運用多媒體只是一個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應突出教師應有的引導作用,同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更好地服務于醫學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用于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有些教師的多媒體課件只是將教材、教案“搬家”,多媒體課件質量亟需提高。
1.處理好課堂師生感情交流的友好互動
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課堂上從頭到尾使用多媒體課件,完全依賴于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師形同播音員和解說員,從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尤其是在醫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速度過快,學生急于做筆記,思維難以跟進,課堂信息吸收率較差,缺乏傳統課堂教學的師生友好互動,學生會感到所學內容比較枯燥。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注意課件的播放速度,每張幻燈需有必要的停頓時間,讓學生有時間對信息進行整理并做出跟進反應,并對知識點及時地理解與消化。課件激課件應在重點、難點處設置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新知的欲望。應盡量避免使用多媒體課件容易產生的情感交流的不足,教師應對每個章節的重點、難點進行必要的講解加以板書,并根據學生的問題反饋,進行現場分析和答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互動。
2.多媒體教學應與傳統教學法有機結合
在醫學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片面、盲目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從而忽視了傳統教學法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的運用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而不是為了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多媒體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是醫學教學的有效輔助教學工具與學生課后復習的工具,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的應用有機地結合產生優勢互補、相輔相成以便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使用多媒體教學后,比傳統教學的授課速度明顯加快,應吸取傳統教學方式的精華,有針對性地進行板書,有效地提問能明確指向、活躍學生思維和深化理解,從而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各自的優勢,提高授課效率。
3.多媒體課件質量有待提高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用于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其制作是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融于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媒體素材在時間與空間上進行集成,無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有些多媒體課件只是將教材、教案、簡單地“搬家”,其運用絕不是簡單的教學內容堆積與展示,課件單頁的文字太多會使得重點不突出,學生對所學容易主次難分。模板底色和文字顏色反差不大,增加大腦的分辨負擔,干擾視覺,有些文字甚至無法辨認,有些畫面設置與教學內容沒有絲毫的關系,學生容易被過于花哨的聲音和動畫吸引,從而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忽視教學內容本身,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應該文字簡潔、內容精練、突出重點,并將復雜的內容以流程圖、列表的形式輸出可以對教材中運用大量繁雜的文字描述更能直觀概括地說明,同時也可減輕因大量的文字說明引起學生的視覺疲乏。模板底色和文字顏色應選擇視覺相對柔和的藍底白字。畫面清晰美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件制作體現出教師對課程教學改革方向的正確把握,這不僅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更要掌握與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
4.規范多媒體教學的環境與資源建設
良好的現代信息化教育環境與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各高等醫學院校開展信息化教育及多媒體教學的前提條件與基礎。且只有將兩者合理、有效的利用結合起來,才能夠充分發揮現代信息化教育的先進性與教學優勢。但目前各高等醫學院校已投入使用的多媒體教室、教師課件與音頻等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滿足現行教學的需求。所有信息技術設備都是學校重要財產和教學的必備設備,而信息技術管理人員很好地履行職責是確保多媒體正常使用的關鍵。信息技術管理人員應及時向教師宣傳信息技術設備的特性、使用方法、日常保養方法及注意事項,及時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維護、查殺病毒,及時處理突發故障等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同時,信息技術管理人員應為教學資源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對教師開展教育技術、信息技術及多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功能,以保障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
三、總結
多媒體教學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課件制作時素材的收集、選擇正確的表達方式、課件與教材知識的銜接、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等都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難以用實物來展現的抽象、復雜的生命過程、作用機理通過圖像、視頻或動畫形象地表現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確保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方式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要求信息技術管理人員為教學資源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使得教師熟練掌握與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更應該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的應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升多媒體教學實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祖軍,解剖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2,20(3):55-56.
[2]張敏,生理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利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14(9):90-91.
[3]劉康棟,趙明耀,董子明.多媒體技術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22(4):400-402.
[4]寧煥梅.淺談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197-198.
[5]金艷麗.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問題及解決措施[J].時代教育,2009,(3): 241-242.
[6]姚玉獻.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0): 59-61.
[7]余久久,張佑生,孫海霞.高校教師多媒體教學能力培養方案的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8):237-239.
[8]王新國.高校多媒體教學準入制探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3:23-25.
[9]郭紅建,況廣收.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措施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5(19):89-90.
[10]劉揚,陳章其,張敏.保障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22(2):117-120.
1.1 多媒體教學將文字、數據、圖形、圖像和聲音等信息作為一個集成體應用到教學中,提高了教學質量,是醫學教學現代化的一大特點。教育心理學認為。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新穎性、多樣化、趣味性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條件。相對教師的語言和傳統的直觀教具來說,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它融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各種媒體信息于一體。把一些枯燥抽象的概念、復雜的變化過程以及宏觀或微觀世界,以生動逼真的視聽形式展現出來,強化了學生的感官刺激,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以生理學為例,“骨骼肌的收縮機制”是難點,過去教師只能憑借一只粉筆,用箭頭的方式一步步在黑板上寫出收縮過程,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教學效果不好。而多媒體教學則可彌補這一不足: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骨骼肌的立體示意圖。使學生對于骨骼肌的微細結構先有一個清晰鮮明的感性認識,然后大屏幕上迅速出現醒目的“骨骼肌收縮機制――滑行學說”的標題,給學生留下強烈的視覺印象,接著再以生動的動畫效果模擬出肌凝蛋白的橫橋在分解ATP獲取能量后,橫橋向M線方向扭動,從而帶動細肌絲向粗肌絲滑行的過程。逼真的動畫效果,再配以教師的細致講解,其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可比擬的。
1.2 多媒體教學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某些教師的教學技能上的不足:醫學課程,尤其是形態學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要求教師要有過硬的繪制板圖的技能,而這恰恰是某些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所欠缺的。過去可以靠掛圖、放錄像等手段加以彌補,但是伴隨著高校擴招,學生越來越多,授課大多已轉移到大教室進行,過去的方法顯然已經難以滿足教學要求。而互聯網上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方面的資源,在不涉及版權的情況下,將它們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既彌補了不足。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方便備課,利于更新:過去,教師為了講好一門課,要翻閱資料、書寫教案,其中不乏重復勞動,耗去了大量寶貴時間,而用來總結經驗、理順思路、揣摩教案、拓展知識的時間自然就少了。而現在,只需輕點及下鼠標,從互聯網上下載相關資料,就可以利用軟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根據需要可對內容隨意插入、刪除、修改,調用極為方便。既有利于案,又有利于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使教案各具風格,同時也便于保存和交流。
1.4 多媒體教學能有機地將各門課程聯結起來,加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現代醫學的發展,使得各醫學課程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彼此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因此對教師的知識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處處精通,因此在教學中。對于繁雜的相關學科的內容,可將它們巧妙地“粘貼”在多媒體課件中。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此外,多媒體技術因其信息傳輸通道寬闊多樣,容量大,速度快。加大了課堂教學密度。拓寬和延長了課堂教學的時空。
2 多媒體教學中日益暴露出的問題
2.1 推崇多媒體教學至尊,形式主義嚴重:各種課堂教學比賽常常把是否有計算機輔助教學、是否運用多媒體課件作為評比的標準,使一些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熱衷于此,結果是不分課程、不分主次地統統使用多媒體,卻忽視了教學基本技能的培養,以至于一旦遇上停電或大屏幕放不下來等情況,就顯得手足無措,甚至不能講課,這顯然違背了我們將新技術引入課堂教學的初衷。筆者認為,多媒體教學應該講求實用性、有效性,對一些淺顯的內容、非重點的內容,沒有必要非要使用多媒體,而應針對教學難點和重點內容,制作適當的多媒體課件,將抽象難懂的東西具體形象地展示出來。
2.2 過分追求課件的華麗的視覺效果,卻忽略了內容的建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使教師的教學風格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關鍵在于課件。離開課件,再好的硬件設施也只能成為擺設的花瓶。好的多媒體課件,無不包含著作對教材和教法的理解,同時又融合了教師的審美情趣在里面,絕不僅僅是各種音頻、視頻的簡單“堆砌”,或者把本來簡明的東西,非要搞得繁雜,使學生滿頭霧水,不知所措,這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輔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而有的教師恰恰忽略了這一點。例如,在生理學講授“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一節時,有的同學就飽受這樣的感官轟炸:一會兒是小橋流水的聲音,一會兒是樓梯咚咚作響的聲音,一會兒是急剎車的聲音,一會兒又是玻璃碎裂的聲音,各種聲音輪番上陣,極大地影響學生了注意力和思維的連續性,背景和字體的顏色也像變色龍一樣變來變去。結果一堂課下來,形式上搞得“轟轟烈烈”。可聽課的同學卻早已是頭暈目眩,不知所云。所以,課件的設計應是內容為主、形式為輔,方能體現出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2.3 本末倒置,“教師”為主導成了“機器”為主導: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教學中,教師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來感染學生,大到課堂氣氛的調度,小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如能運用得恰到好處,都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這種對學生心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是任何形式的媒體所不能達到的。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只是單純地操縱機器,忽視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無法關注學生的知識接受與情感狀況。于是課堂教學中,就出現了“機器”為主,“教師”為輔的本末倒置的現象。造成教與學、師與生的嚴重疏離。
2.4 “人灌”改“機灌”,教材大搬家:一些教師對“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認識不夠,脫離開教材,從互聯網上下載大量的相關內容,不適當地帶到課堂上,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人灌”為多媒體教學外衣下的“機灌”,名為“拓展知識面”,實則主次不分、舍本逐末,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學效果并不好。有的則把課件當作板書的替代,無論形式還是內容都千千癟癟,毫無生氣,甚至干脆來個講稿、教材大搬家,使得多媒體教學徒有其表,無有其實。
2.5 警惕多媒體教學對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基本技能的負面影響:以解剖學授課為例,倘若任課教師只是寥寥幾筆。就可在黑板上畫出線條流暢、對比鮮明、結構準確的解剖示意圖,必將大大增強任課教師的自信心,同時也能使學生尊重老師的辛勤勞動,激發學生的興趣,無形中拉近了師生距離,強化了教學效果。而這一切都需要教師課下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如今,教師要做的只是點幾下鼠標,精準無誤的圖例就會呈現在同學面前。另外,教師再也不用費時費力地摳教材和寫教案了,鼠標指處,拼拼湊湊,也就萬事大吉了。面對如此誘惑,還會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鉆研教學,時間一長,“寫、講、解、畫、背”等基本教學技能的退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出現“沒電就不能講課”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3-0072-02
一、前言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但限于條件,不可能所有的課程都采用多媒體教學,另外是否所有課程都需要多媒體教學及傳統教學是否可以退出也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解決這一問題,同時探索合理科學的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及如何更好地結合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為教師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二、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選取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2014、2013兩個年級不同專業共12個教學班級,每個班級56~60人,共700人。隨機分為兩組,命名為A組與B組,A組358人,B組342人。A組所有課程均采用多媒體教學,B組所有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同一門課程由同一個教師授課。為避免教師個人因素帶來的誤差,對教師進行研究前培訓,要求其盡量避免教師個人因素帶來的偏倚。
2.研究方法。學期結束后,通過對兩組學生進行訪談及發放調查問卷搜集在學習興趣、知識拓展面、對教師的評價、學習進度、課堂收獲等方面的信息,并分析兩組學生考試成績均分、課堂考勤率、考試不及格率等指標。
3.統計方法。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考試成績均分比較采用t檢驗,課堂考勤路、考試不及格率等采用卡方檢驗。
三、結果
兩組間比較,在成績均分、知識拓展面、學習興趣方面,A組優于B組(p0.05),結果見表1、表2。
四、討論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正在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本校幾乎所有教師都希望在多媒體教室授課。多媒體教學較之傳統教學方法有許多優勢,但傳統教學方法也有自身優點。在此次調查研究中兩種教學方法也都展現了各自的優勢與不足,這就需要我們正確地認識并科學合理地使用兩種教學方法以達到優勢互補提高教學效果。
1.多媒體教學的優勢。①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多媒體能廣泛地使用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素材,給學生形象、直觀、生動的視覺體驗,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②多媒體教學能夠加快教學進度:由于多媒體課件是課前制作好的,節約了教師課堂書寫的時間,可以把全部課堂時間用于講授,從而加快教學進度。③多媒體課件知識豐富:教師可以充分地準備,最大限度地完善課件,盡可能多地傳授學生更多更新的知識,甚至可以加入學科新進展、相關知識理論及前沿科學,使學生及時了解新技術、新動態。
2.多媒體教學的不足:①多媒體教學由于容量過大,授課速度快,有學生反映上課跟不上進度及無法記筆記,課堂知識在短時間難以消化,不利于課后的自學與復習。②多媒體教學對硬件要求較高,比如教室的環境、光線、后期的維護保養等,學校需投入的財力較大。③多媒體教學容易導致教師“照本宣科”,無法很好地展現教師的基本素質,限制了教師的現場發揮,很難突出教師的教學功底。④多媒體課件需要教師課下投入較大精力制作課件及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
3.傳統教學的優勢。①更利于從整體上掌控課堂:傳統講授非常靈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隨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②更容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傳統教學法注重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性強,使學生與教師的思維同步,讓學生一直緊跟老師的進度,師生相互配合,更容易得到學生的尊重。
4.傳統教學的不足。①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必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主要是被動地聽取教師的教授,對枯燥的知識缺乏形象的認識,阻礙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②教師課堂工作量大:教師花費大量精力進行備課,而現今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也就要求教師隨時更新自己的教案。除此外,還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既辛苦、勞累,又有損于健康。
綜合以上各點,不難看出,傳統教學手段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醫學教學中各有長短處。傳統教學需要更高的教師個人教學藝術及教學特長,而多媒體教學則更多地依賴于課件,弱化了教師的主體作用,而不同的教師,課件的制作水平也參差不齊,效果也就有很大差異,更有人把多媒體當成了電子黑板,自己演變為講解員,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盡管如此,多媒體的優勢仍然是顯而易見的,它是廣大教育者最愛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我們在醫學教學中即發揮教師個人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多媒體作用的新的教學模式,使兩種教學方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取長補短,發揮它們的優勢作用,將會更適合當前信息時代的學校教育,也將能顯著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