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3 12:05: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混凝土澆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對模板的要求與處理。在模板施工的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兩種模板就是木質模板和鋼制模板,模板的形狀和強度等多個參數必須要充分的滿足施工的要求。在開展模板施工之前一定要對模板進行徹底的清理。此外還要保證模板拼接的緊密性,如果模板之間有縫隙,應該使用水泥砂漿或者是海綿條對其進行及時的封堵。如果使用木模板,在使用之前應該先用水對其進行潤濕和養護少時誦詩書,鋼制模板上的脫模劑一定要保證均勻性,此外在這一過程中也不應該使用廢機油。在澆筑的時候,應該時常堆模板和支架等結構進行觀察,如果出現了異常現象,應該及時停止澆筑施工,同時還要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全面的處理。在模板拆除日期的確定上一定要保證其強度可以滿足施工要求,否則就會出現質量和安全隱患。
1.2對鋼筋的要求與處理。在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一定要對施工中所用的鋼筋進行嚴格的檢查,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要及時的更改。為了更好的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一定要在底部墊好墊塊。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發現鋼筋的密度過大,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加入適量的石子。如果鋼筋密度相對較大,在澆筑的時候可以使用豆石混凝土,此外,為了可以更好的避免施工中出現鋼筋移位的現象,不能使用振搗棒完成振搗施工。在操作的過程中也不能對鋼筋踩踏,如果出現了一些異常,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堆其及時處理。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常見問題
2.1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問題。在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著非常強的復雜性,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更加的謹慎。此外還要對影響施工效果的各種因素都予以仔細的考慮,特別腰注意到的是混凝土運輸的問題。這些問題是比較容易被人忽視的,但是這些問題會對工程的質量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
2.2受到混凝土的配比與攪拌的影響。在混凝土生產的時候,混凝土的強度不是一定的,其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化,而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不規范操作會使得混凝土結構受到十分不利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破損現象特別是混凝土生產的過程中砂石的含水量都和實驗室當中的材料存在差異,所以在施工中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
2.3受到水泥水化熱的影響。水泥水化的過程中水化所放出的熱量及峰值會對水泥水化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如果水化比較快,混凝土的脹縮就會比較明顯,這樣一來也就使得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受到較大的影響,此外,在這一過程中還會出現比較明顯的溫度裂縫,從而對結構的穩定性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2.4堿骨料反應。堿骨料反應也叫堿硅反應,是指混凝土中的堿性物質與骨料中的活性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引起混凝土內部自膨脹應力而開裂的現象;堿骨料反應給混凝土工程帶來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會導致混凝土疏松、強度降低、開裂等,造成混凝土的破壞,因為堿骨料反應時間較為緩慢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才能被發現。
3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技術
3.1材料的選取技術。在選擇混凝土材料的過程中,應該選擇那些對升溫控制比較有效的材料,這樣就可以減少水化過程的不利影響,減少了混凝土的溫度裂縫。其次是要對混凝土自身的配合比進行控制,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混凝土的泌水現象。這樣一來也就使得混凝土結構的抗變形能力明顯的得到提升,此外還要選擇優質的外加劑,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出現嚴重的收縮和變形現象。
3.2混凝土的攪拌。一般來說,混凝土的上料順序是:首先,把石子、水泥以及砂依次放入料斗中;然后把水加進鼓筒內,或者在料斗不斷提升進料的同時不斷把水加進料斗內;這樣以后,當向料斗內上料的時候,砂與石子之間夾著水泥,避免出現塵土飛揚的現象,并且,砂、石子與水泥在水的攪拌下也不至于黏住斗底。水泥和砂在筒內隨著上料的進行形成水泥漿,把包裹石子的過程縮短了,大大提高攪拌機的生產效率。并且,混凝土攪拌時,要嚴格控制原材料的配合比,要經常對施工中的原材料進行檢查,保證原材料配合的計量準確度。同時,對于外加劑的選用要合理,施工人員應該盡量熟悉各種外加劑,對于其品種與特性,要了解清楚。另外,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把混凝土拌合均勻,使顏色保持一致,這樣的話,就要求對混凝土進行攪拌的時間不能太短,要保證攪拌的粘合性;但是,如果攪拌的時間太長的話,又會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從而降低攪拌機的生產效率。在對外加劑進行摻和的時候,還要適當增加混凝土攪拌的時間,如果是輕混凝土的話,就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進行攪拌。
3.3混凝土的澆筑。在混凝土即將初凝的時候,要對混凝土進行初步的澆筑,而在澆筑之前混凝土已經出現了初凝的狀況,我們就需要對其進行重新的攪拌,等到混凝土的流動性滿足施工的要求之后,才能入模。而混凝土澆筑之前如果出現了離析的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重新的攪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施工的質量。在對樓板位置進行澆筑處理的時候。必須要將坍落度控制在1米以內。在下料的時候,要保證水平傾角的度數不超過30°,澆筑施工中采用分層澆筑的形式,同時還要在澆筑的同時做好振搗工作。
1.2全面分層就是在第一層全面澆筑,所有澆筑完成后,再開始澆筑第二層,這時要讓第一層混凝土還沒初凝,這樣一層層接連澆筑,直到結束為止。實用這種方案,適合于構造的平面大小通常不能太大,施工時從短邊起步,比較合適沿長邊推進。
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2.1施工準備(1)施工用水、電要事先引接到位,確保線路順暢,同時備用一條電源線路和一臺發電機,避免主線路發生故障影響生產。(2)混凝土輸送道路依預先供應的線路圖進行交通管制,設專人調解。(3)在混凝土開盤之前一次備足現場攪拌站生產所需的砂石料、外加劑等材料,全部水泥罐、粉煤灰罐儲滿,并貨源提早落實,確保依生產需要接連提供。(4)采用拌和站集中生產混凝土。砼生產前,向攪拌站提出砼供應計劃(數量和連續生產時間),攪拌站按計劃要求備夠原材料,試驗部門要對原材料的各項指標測試(材質、含水量)以調整施工配合比。書面通知攪拌站,掛牌生產。如采用商品混凝土,提早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原材料準備、供應能力、產品質量等資源配置狀況和其備用攪拌站狀況實施考察,和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簽署協議,商定混凝土澆筑期間只同意提供本工程混凝土,不能另外承接別的業務,并需要在澆筑期間攪拌站派負責人和質檢人員進駐現場,保證連續供應與產品質量。
2.2混凝土的攪拌和運輸在原材料的規格、指標與產地保證不變,確保混凝土提供的質量跟施工的要求相符。在選取混凝土的攪拌場地時,要遵守就近原則,場地盡量選取在施工現場周圍,這樣在混凝土輸送的經過中能防止損失過度的材料熱量,同時還要依據不一樣容器的體積大小、形狀和保溫辦法正確的選取輸送容器。輸送作為一個動態經過,會受到天氣、人員素質、輸送機械等很多原因制約,因此,必須要對輸送人員綜合素質予以強化,并依據混凝土的特別性能,把其坍落度、數目、標號等指標加以仔細填寫,而且嚴格實施驗收的步驟,對輸送經過混凝土的易性與拌合物都要實施監控,從而確保在混凝土輸送經過中不會有分層、結團、離析等情況的出現。
2.3混凝土澆筑模板內的雜物在混凝土澆筑前要清理、檢查,澆水濕潤模板。澆筑時派人監護模板和鋼筋骨架固定狀況,發覺異常及時實行加固處理。混凝土的澆筑、振搗經過中,上涌的泌水與浮漿順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要把泌水及時排出基坑。對因振搗與分層導致表面和局部范圍混凝土石子含量偏少的狀況,可增撒5~10mm細石,以提升混凝土質量,把表面裂縫減少。混凝土振搗密實后,表面要以木抹子搓平。基礎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前實施2遍壓光,底板面混凝土在初凝后,還要增強二次壓光,防止表面收縮微裂縫的出現。
2.4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后澆帶現在,很多國家都使用設置溫度伸縮縫的辦法控制裂縫(通常伸縮縫的距離為6~40m)。然而,伸縮縫容易發生滲漏的情況,尤其是地下項目,所以在施工條件和施工技術都比較困難的條件下,經常使用臨時性變形縫來控制裂縫。后澆帶的距離較小,通常為20~40m,能讓施工期間激烈溫差和收縮應力獲得明顯的釋放。封閉后澆帶的時間距離愈長愈好,通常不少于40d,太短會失去作用。封閉后澆帶的材料能使用比縫兩邊混凝土高一個強度等級的一般混凝土或膨脹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要把接縫處的混凝土表面鑿毛,沖洗干凈,井維持濕潤。后澆縫混凝土澆筑后,其不能少于28d的養護時間。
2.5混凝土養護時的溫度控制在混凝土養護階段的溫度控制要遵循下面4點:(1)混凝土的中心溫度和表面溫度中間、混凝土表面溫度和室外最低氣溫中間的差值都要小于20℃;當構造混凝土具備充足的抗裂能力時,不大于25℃~30℃。(2)混凝土拆模時,不超過20℃的混凝土溫差。其溫差要包含表面溫度、中心溫度與外界氣溫中間的溫差。(3)想要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就要使用內部降溫法。在混凝土內部預埋水管,通入冷卻水,把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降低就是內部降溫法。冷卻在混凝土剛澆筑完時就開始實施,還有經常見的投毛石法,都能夠有效地控制由于混凝土內外溫差而引發的混凝土開裂。(4)保溫法是在構造物外露的混凝土表面和模板外側覆蓋保溫材料,在慢慢的散熱經過中,讓混凝土得到必要的強度,來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小于20℃。
混凝土澆筑后養護期間應注意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后,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采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來源:文章屋網 )
在當前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主要施工材料之一,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作為一種由膠凝材料、水、骨料等多種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實性和膠著性,甚至于部分在配制中添加了外加劑的混凝土還具有其他特性,如裝飾、美觀等。由于國內建筑施工都會應用到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澆筑及施工工藝便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下面對該問題作詳細論述。
1.混凝土澆筑前期準備
首先,在混凝土澆筑前期,必須先確保相關模板的軸線位置、截面尺寸等設置數據都能與設計施工圖紙一致,也就是說,混凝土施工中的模板軸線、截面尺寸必須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來設置,以保證模板這一支撐體系的穩定性能能充分滿足設計要求。
其次,要對鋼筋材料的規格、型號進行檢查,同時保證鋼筋的搭接長度能滿足設計要求,做好混凝土隱蔽工程的質量檢驗。
再次,混凝土澆筑前期應該先將模板內殘留的垃圾、雜物徹底清除掉;避免有質量缺陷的鋼筋進入施工現場,同時清除掉鋼筋表面的各種污漬;模板使用之前,必須先用水將模板澆濕,方便后期混凝土澆筑。
最后,如果施工中選擇在現場拌制混凝土,必須在施工前期就布設好相應的混凝土運輸通道,結合混凝土澆筑工藝流程,合理搭接運輸線路;但如果施工中選用的材料為商品混凝土,澆筑方法為泵送,則除了要根據施工流程合理搭接運輸線路以外,還要將混凝土輸送管架搭接布設到混凝土澆筑的地方。
2.混凝土澆筑工藝
2.1澆筑技術要點分析
混凝土澆筑是混凝土施工的重頭戲,必須加以高度重視。現筆者結合以往混凝土澆筑實踐,給出幾點關于混凝土澆筑技術要點,具體如下:
(1)為了避免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發生離析,在高處傾落混凝土時,務必要選好傾落高度。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從高處自由傾落的高度不應超過2米;但如果因施工條件限制,傾落高度大于2米時,要使用溜槽、串筒等工具作輔助,防止混凝土在傾落時產生離析,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
(2)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振搗工具性能的限制,導致混凝土厚度太大,必須使用分層澆筑方式。采用分層澆筑方法澆筑混凝土時,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厚度過大問題,混凝土的厚度一定要控制得盡量小,分層澆筑中所允許鋪設的混凝土厚度為振搗器振搗部分長度的1.25倍,理論上不應超過50厘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澆筑中采用的振搗器是平板振動器,則所鋪設的混凝土厚度不可超過200厘米。
(3)施工人員在澆筑豎向結構混凝土時,要對新老混凝土的結合部位作高度重視,為了使新澆筑的混凝土能夠和原混凝土進行有效銜接,實際澆筑時所使用的混凝土原料——水泥砂漿必須要相同。
2.2混凝土澆筑要求
首先,要確保混凝土的澆筑具有均勻性。原因在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發生離析現象,尤其是在混凝土傾落高度比較大,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控制混凝土澆筑的均勻性。當混凝土傾落高度大于2米時,可選擇使用溜槽或串筒工具;超過8米時采用帶節管的振動串筒,盡量避免混凝土在澆筑中發生離析。
其次,采用分層澆筑法澆筑混凝土時,為了確保混凝土的澆筑密實性,必須在澆筑的同時做好分層搗實。實際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根據振搗工具的實際情況鋪設混凝土厚度,施工同時按照施工要求控制好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間隔時間。
再次,正確留置施工縫。施工縫是新澆筑混凝土與已經凝固混凝土的結合面,它是結構的薄弱環節。為保證結構的整體性,混凝土一般應連續澆筑,如因技術或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澆筑,且停歇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則應預先確定在適當的位置留置施工縫。
3.混凝土的搗實
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應選擇表面振搗器,對振搗器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大結構的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表面層混凝土拌和物振動過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動不足結構不勻;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動力能于振動器抽出時均勻填滿振動器留下的空間。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同時不再出現氣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水泥漿時為準。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只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4.混凝土拌合物的養護
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須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逐漸硬化。混凝土養護分人工養護和自然養護。為保證混凝土養護期間內的濕潤狀態,應每天不斷的澆水,只有強度達設計要求強度70%以上,方可停止養護。
5.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時間早晚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轉率。拆模時間應根據設計要求、氣溫和混凝土強度等級情況而定。對非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會因為拆模造成損壞時,方可拆除模板。對承重構件,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混凝土設計標號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當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前拆除。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在拆模的過程中是一項重要的施工工序。在拆模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混凝土拆模的工序,更是要檢查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各個質量問題和其中容易出現的額各種缺陷,在發現缺陷的過程中要及時的進行修補措施。避免日后的維修帶來影響和不利因素。對面積小、數量不多的蜂窩或露石的混凝土,先通過鋼絲刷或者壓水進行沖洗和沖刷其基層部位,然后在使用其主要的水泥漿進行找平。對較大面積的蜂窩、露石和露筋應按其全部深度鑿去薄弱的混凝土層,然后再進行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沖刷的施工過程,這樣有利于在施工的過程中良好的搗實過程,避免在施工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與影響因素。
6.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建筑施工事業得到了更加快速的發展,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也隨著變得越來越廣泛,掌握良好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已經成為業內施工人員的必要職能。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基于混凝土的應用廣泛性,對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及相關的質量控制措施作了詳細探討,得出了一系列相關結論,為提高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進一步確保建筑工程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 [科]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混凝土施工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混凝土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物的質量問題。因此,在施工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a) 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主要的質量指標是抗壓強度,混凝土的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泥的強度是成正比的。根據相關的計算公式可以得知,如果水和灰的比例是確定的時候,對于標號高的水泥要比標號低的所配置得到的混凝土的強度要高。因此,混凝土在施工時應該注意水泥的選擇。此外,水和灰的比例也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水灰比大,孔隙率高,強度就低,水灰比越小。孔隙率越低,強度就越高。所以,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混凝土的強度與水灰比和水泥的強度是息息相關的,要想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質量就要嚴把水泥質量關和合理科學的水灰比。
b) 混凝土的澆筑。混凝土的澆筑是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在施工前,要進行建筑工人的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將相關的工藝和施工要點詳細的告訴施工人員。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四個問題:首先是自由高度。在澆筑時為了防止混凝土的離析現象,要對翻斗車的料斗與基坑的高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在落入基坑內的高度在 2m 以內,并且嚴格要求施工人員密切的注意離析現象的出現,一旦出現要重新進行。其次是分層澆筑。由于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中板墻和梁柱比較大所以澆筑很難一次性完成,所以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要進行分層澆筑,來避免由于混凝土太厚而造成的蜂窩孔現象。第三是澆筑的間歇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混凝土的澆筑是不允許間隔進行的,需要連續作業,但是實際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間歇澆筑,這樣就要求人員做好記錄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最后是施工縫的置留。在進行梁板和柱基的澆筑時,要留有一定的施工縫,而且應該位于柱基的頂面或者是梁板最小的受力位置處,這樣就避免了結構上的薄弱,施工縫的預留是需要科學的。
2 建筑施工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點與工藝
a) 混凝土的澆筑。建筑物混凝土施工中,涉及到混凝土的澆筑,其中主要有墻體混凝土澆筑、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頂板混凝土澆筑、樓體混凝土澆筑等。因為基礎底板一般來說都比較厚,混凝土的施工工作量比較大,所以要充分的考慮到混凝土的散熱問題,避免產生溫度裂縫,并且完好的保持混凝土的受力能力,所以施工中不能留有施工縫,注意材料和設備選擇以及供應,從而確保基礎底板澆筑的連續性。在墻體混凝土澆筑時,需要事先在地步澆筑 5 厘米與墻體所用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漿,澆筑要均勻,并且選用鐵鍬下料替代吊斗直接灌模,還要控制澆筑的高度在 40 厘米左右最佳。分層澆筑時,上下相鄰層面見的澆筑時間間隔不能超過 2 個小時。進行頂板澆筑時,要保證虛鋪的厚度大于板厚度,振搗器要選擇平板類的,沿著垂直的方向往返的振搗。當板頂比較厚時,要根據實際狀況選用插入式的振搗器來進行振搗。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用木抹子完成找平處理。
b) 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建筑工程的施工,對于鋼纖維混凝土的施工特別是其攪拌的過程要進行嚴格監管。在攪拌過程中,混凝土內含的鋼纖維要均勻的分布,需要使用強制的攪拌機,從而保證攪拌的均勻度能夠到達要求。同時,要不定時的進行施工抽查,確保施工的質量。在攪拌方式的選擇上,主要有干拌和濕拌。攪拌時間和投料順序也是需要注意的,這主要是要確保鋼纖維在混凝土中能夠結成團狀,進而有利于施工進程和確保工程的質量。
c) 混凝土拆模。對于混凝土模板的拆除,一般是按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順序進行,并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再拆除承重的部分。拆模的時間也會影響到混凝土最終的質量,時間的設計應該根據要求、氣溫以及強度等級這些情況綜合確定。對于不承重的部分,要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 后拆除這樣就可以不會破壞其表面和棱角;對于承重的部件,需要在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規定的設計標號后才可拆除。模板的拆除不能對樓層造成沖擊負荷并且拆掉的支架和模板要及時的運走。
d)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在完成澆筑以及振搗之后,需要在 12 個小時以內,對混凝土進行覆蓋處理,澆水和養護。在拆模之后,要對混凝土進行噴水,通常條件下這種噴水養護要大于 7 天,噴水的頻率需要根據混凝土自身的濕潤情況而且混凝土要保證具有足夠的濕潤狀態。現在,常用的養護方法主要有圍水養護法、浸水養護法、覆蓋澆水養護法以及塑料薄膜法等,但是常用的通常為覆蓋澆水發、浸水養護法以及塑料薄膜法這三種。在冬季施工時,如果氣溫連續 5 天平均低于 5℃,就要按照冬季施工進行處理,采用蓄熱法以及添加外加劑等方法進行養護,防治混凝土受凍而降低強度。
e)混凝土的測溫控制方法。混凝土施工時, 混凝土內部熱量較難散發,外部表面熱量散發較快(在夜間及下雨天氣時更甚),內部和外部熱脹冷縮過程相應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 溫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應力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時, 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有害裂縫,有時甚至形成貫穿裂縫。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隨溫度降低也會產生收縮,由于受到地基約束,會產生很大外約束力,當超過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時,也會產生裂縫。為了解基礎混凝土內部由于水化熱引起的溫度升降規律,掌握基礎混凝土中心與表面、表面與大氣溫度間的溫度變化情況,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于工程混凝土的測溫,施工者應制定嚴格的溫控方案加以控制, 即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在 25 ℃以內,根據混凝土的澆搗方向和底板厚度來考慮測溫點的布置。自混凝土入模至澆搗完畢的前 3h 期間內每 1h測溫 1 次;第 4~6 小時,每 2 h 測溫 1 次;以后每 4 h 測溫 1 次。一般 10~14 h 后可停止測溫,或溫度梯度<20℃時,可停止測溫。 每測溫一次,應記錄、計算每個測溫點的升降值及溫差值。 當混凝土中心溫度差超過 22 ℃時,必須向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報警。 當超過 25 ℃時,現場施工方必須采取有效技術措施。 當溫度梯度小于 20℃通知施工現場可消除混凝土表面保溫材料。
采用國內先進的智能溫度巡檢系統 XX—16 型多點測溫儀,WZC—010 銅熱電阻作為測溫探頭進行測溫,配以導線。 銅熱電阻與導線必須焊接可靠,然后用環氧樹脂封閉,并進行防老化處理,確保不滲水。
f) 混凝土后期修補缺陷。在拆模之后,如果發現有缺陷,應該給予及時的修補,確保工程質量。對于面積較小、數量較少的露石或者是蜂窩的混凝土,要用鋼絲刷進行基層的洗刷,之后用 1:2 的水泥砂漿完成找平處理。而對于大面積的蜂窩、露石或者是露筋應該砸去薄弱的混凝土層,之后用鋼絲沖刷,之后需要用比原來混凝土強的等級高的細骨料混凝土進行填塞,并搗實。對于那些對工程質量構成安全威脅的缺陷,需要跟設計單位、建設以及建立單位研究完成處理,確保施工質量。
g) 高層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堵管及控制措施。在高層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場地一般較小,加之高度不斷加大,傳統的吊斗式提升設備已經無法滿足高層建筑施工混凝土的需求,泵送混凝土由此產生。混凝土泵送設備主要包括混凝土泵和配套的混凝土泵管。泵輸送管道內壁不干凈也會導致堵管;輸送泵的管線路太長,彎管太多,也會不同程度的造成堵管;另外,由于混凝土輸送過程中操作不當,致使混凝土停留時間過長,也會導致堵管的發生。
控制混凝土輸送管堵管的措施:在泵送混凝土砼施工前必須根據高層施工工程特點科學選擇合適的混凝土泵,并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和專業培訓;在混凝土輸送管連接時,必須清除泵管中及管接頭外殘留的混凝土,盡可能少用彎管,同時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連接、固定管路;在泵送高層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先對輸送管路進行清洗,確保器清潔,再進行泵送混凝土施工。
3 結束語
總之,混凝土的施工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其對我國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建立單位等都應該按照科學的方法和工藝進行,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從而確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 牛加順. 淺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J]. 科技資訊,2011, 10.
2混凝土施工中澆筑技術的應用研究
本文以某混凝土商業樓建筑施工過程為例,對混凝土澆筑技術問題進行實例分析。為滿足建筑施工要求和建筑耐久性等問題,混凝土澆筑技術需要保障混凝土具有整體性、密實性和較好的強度性能。2.1墻混凝土澆筑開展砼灌筑作業前,要在下部砼和新燒制砼的連接位置勻稱灌筑四十毫米厚的和砼一樣配比的水泥砂漿。灌筑砂漿的程序中要使用鐵鏟入模,防止直接把砂漿抖入模內。砼的灌筑厚度要掌控在四百九十毫米左右,砼灌筑使用分層灌筑,并且每層要進行搗實。砼下料程序中關鍵要按照持續灌筑、按照順序、散布部署的準則。在使用砼灌筑墻體的洞口時,確保洞口兩處的砼高度差不多一樣。振搗砼要勻稱密實。特別是在門框以及窗框構造加筋和鋼筋縱橫交錯密集的位置抑或墻壁不太厚的位置更需要搗實。2.2梁、板混凝土澆筑對于肋形樓板的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推進,先將梁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樓板澆筑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澆筑方向來進行振搗。同時不斷用移動標志以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搗緊實后,將混凝土表面用拖板或者刮尺等工具處理平整。對聯接墻與柱之間的梁板進行澆筑時,要注意控制一次澆筑完畢后停歇1.2小時左右。停歇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獲得沉實,為下次的澆筑打好基礎。按照次梁的方向對施工縫進行澆筑施工,在次梁跨度三分之一的范圍內提前預留施工縫,保持次梁的梁軸與施工縫表面成垂直狀態。澆筑施工縫前先測量已澆筑混凝土強度是否到達1.2Pa,只有施工縫處已澆筑混凝土壓強高于此值,方可對施工縫進行澆筑。
3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的控制
3.1加強混凝土澆筑后溫度控制和養護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初步凝結之前,先按照標準高度用刮尺進行初步刮平。然后用木蟹砂板打磨壓實。待混凝土初步凝結并脫水后,再用木蟹砂板繼續進行磨搓,直到有效閉合混凝土因收水而產生的裂縫。最后,混凝土最終凝結后,開始用刮尺和抹子對混凝土進行收光工作,收光后的混凝土需要覆蓋蓄水養護薄膜。混凝土澆筑中通常內部會存有不易散發水泥水化而產生的熱量,這部分熱量會從內部是混凝土溫度升高而產生裂縫。本文建議,要密切注意混凝土終凝后的內外溫差,采取控制溫差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裂縫的產生。具體操作是在澆筑完成,終凝之后,在混凝土表面覆蓋蓄水塑料膜,對混凝土進行蓄水養護,一般水深不超過2厘米,這樣能夠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在一定范圍內。根據時間經驗,水養護時間大約為2星期。3.2做好成品保護在砼灌筑實現,同時并沒有顯著的腳印痕跡,就要對其開展遮蓋保養作業。保養中要留意檢測砼強度符合行走規范同時灌筑砼內部外部溫度差在二十六攝氏度以下時才能夠在上面開展行走保養作業。除去模具時一定要輕,尤其留意對砼邊角位置的呵護。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引言
混凝土澆筑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澆筑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整體質量。對混凝土澆筑的各個環節中的技術要點,往往被人忽略,現將混凝土澆筑的技術要點進行簡單的探討。
1混凝土澆筑的一般要求
1.1混凝土澆筑前倉面要清理干凈,澆筑面驗倉合格后才允許進行混凝土澆筑。
1.2為保證新老混凝土施工縫面結合良好,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應鋪與混凝土同標號的水泥砂漿2㎝~3㎝,鋪設的砂漿面積應與混凝土澆筑強度相適應,鋪設厚度要均勻,避免產生過厚或過薄現象。
1.3混凝土的澆筑應采用平鋪法或臺階法施工,嚴禁采用滾澆法,應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層進行,且澆筑層面平整,澆筑墻體時應對稱均勻上升,澆筑厚度一般為30㎝~50㎝。
1.4混凝土澆筑應先平倉后振搗,嚴禁以振搗代替平倉。振搗時間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顯著下沉,并開始泛漿為準,將混凝土內的氣泡振搗出,避免振搗時間太短或過長,造成欠振、漏振及過振,振搗完應慢慢拔出,嚴禁速度過快。混凝土的振搗半徑應不超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5倍,應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左右,不應過深,以免造成下層混凝土的過振。
1.5混凝土澆筑期間,如表面溢水較多,應及時清除,并采取措施減少溢水。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以免帶走灰漿。
1.6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尤其是澆筑頂板,應設置位移變形觀測點,設專人定期觀測模板是否偏移,設專人檢查、加固模板。
1.7為減少混凝土在澆筑后由于運輸導致的離析,混凝土的制備應該盡可能靠近最后澆筑的地方。它應該分層澆筑以使每層可被均壓實。每層澆筑間隔的時間應該限制在能夠保證新澆筑的混凝土與前面澆筑的有良好的結合。
1.8 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應立即用手提振搗器或機器振搗器進行搗密就應該移走,否則就會發生骨料離析。一般來說,振搗器不應該集中在先前提起的混凝土上。
1.9寒冷天氣時混凝土澆筑應該注意的問題:
當混凝土在寒冷天氣下澆筑時,通常有必要預先加熱水、骨料或兩者同時預熱,以便使其初始溫度能夠保證混凝土的初凝并獲得強度。對水進行預熱是提供必要的溫度最有效方法。出于這一目的,蓄水池應該安裝一個通有蒸氣的蛇形管或將蒸氣可以直接通到水中,這是可以使用多個排氣口以提供良好的熱量分布。
冬期澆筑的混凝土摻負溫復合外加劑時,應根據溫度情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負溫外加劑。且在使用前必須經專門試驗及有關單位技術鑒定。柱、墻養護宜采用養護靈。
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污垢 。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
運輸澆筑過程中,溫度應符合熱工計算所確定的數據,如不符時,應采取措施進行調整。采用加熱養護中,混凝土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于2℃。
整體式結構加熱養護時,澆筑程序和施工縫位置,應能防止發生較大的溫度應力,如加熱溫度超過40℃時,應征求設計單位意見后確定。混凝土升、降溫度不得超過規范規定。
混凝土試塊除正常規定組數制作外,還應增設二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一組用以檢驗混凝土受凍前的強度,另一組用以檢驗轉入常溫養護28d的強度。
當混合料的溫度已知溫度,一些專用圖可以用來計算混凝土的溫度。一條直線穿過所有三種比例,通過任意兩個已知溫度,就可以確定出第三個溫度。如果砂的表面干燥,則應使用實線計算混凝土的溫度。然而,如果砂含有3%的水分,則應使用虛線。
2柱的混凝土澆筑
2.1柱澆筑前底部應先填以5~10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于50cm,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2.2 柱高在3m之內,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筑,超過3m時,應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安裝斜溜槽分段澆筑。每段高度不得超過2m,每段混凝土澆筑后將門子洞模板封閉嚴實,并用箍箍牢。
2.3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無梁樓板應留在柱帽下面。在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澆筑完畢后停歇1~1.5h,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
2.4 澆筑完后,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3梁、板的混凝土澆筑
3.1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3.2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于1m的梁,允許單獨澆筑,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cm處。澆搗時,澆筑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幫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3.3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此處混凝土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3.4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筑方向托拉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3.5施工縫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澆筑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3.6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筑。在繼續澆筑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易除浮動石子,并用水沖洗干凈后,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4剪力墻的混凝土澆筑
4.1如柱、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筑,反之宜先澆筑柱混凝土,預埋剪力墻錨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綁剪力墻鋼筋、支模、澆筑混凝土。
4.2剪力墻澆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并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
4.3 澆筑墻體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
4.4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于50cm,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cm。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并在此處澆筑振搗。
4.5混凝土墻體澆筑完畢之后,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標高線將墻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5樓梯的混凝土澆筑
Abstract: The large volume concrete: concrete structure entity minimum size is equal to or greater than 1m, or is expected due to cement hydration heat cau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ncrete and lead to excessive cracking of concrete. Th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f inverted siphon large section size, wall thickness, bottom thickness of 1.36M, belong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volume concrete, mass concrete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construction, far-reaching effect to structure security, is always an important control point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most prone to problems of finished concrete cracks, thus lead to the decline of impermeability, crack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e influence of permanent and the safety of the whole building, especially such apressure operation buildings for inverted siphon, more to do the pre-control measures, the maximum to prevent crack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ass concrete cracks, discusses the mass concrete crack control measure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mass concrete; temperature; crack;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V544+.91
1 緒論
從不同的國家來看,各國的規范對混凝土構筑物的裂縫都有不同的控制范圍和要求,要保證混凝土構筑物不出現裂縫可以說是不可能的。在我國,對在不同環境下混凝土構筑物,在不同的介質情況下,所規定的混凝土裂縫寬度也不同。所以說,對混凝土構筑物的裂縫我國規范規定在設計上有一定的允許寬度。國際上也都根據本國的特點,對混凝土的裂縫都有明確的規定,說明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在一定范圍內是允許的,要想控制混凝土構筑物不裂縫是很難的,關鍵是怎么控制能讓在施工中盡量小產生裂縫和把裂縫的寬度應該控制在什么范圍內,能使我們在施工中不受經濟損失。
在重大工程項目和高層建筑施工中,通常混凝土一次澆筑量較大,這種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極易出現裂縫,如果施工中不加以控制,會產生許多嚴重的后果。所以,在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一定要認真組織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才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本文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裂縫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施工主要技術難點進行了簡要的闡述,以供討論。
2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
2.1 前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和建筑技術的發展,建筑規模不斷擴大,大型現代化技術設施或構筑物不斷增多,而混凝土結構以其材料廉價物美、施工方便、承載力大、可裝飾強的特點,日益受到人們的歡迎,于是大體積混凝土逐漸成為構成大型設施或構筑物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大體積混凝土,一般理解為尺寸較大的混凝土,美國混凝土學會給出了大體積混凝土的定義:任何現澆混凝土,其尺寸達到必須解決水化熱及隨之引起的體積變形問題,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開裂影響的,即稱為大體積混凝土。這就提出了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的問題,開裂問題是在工程建設中帶有一定普遍性的技術問題,裂縫一旦形成,特別是基礎貫穿或者裂縫出現在重要的結構部位,危害極大,它會降低結構的耐久性,削弱構件的承載力,同時會可能危害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所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體積混凝土的開裂,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2.2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形成的原因
裂縫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兩類:一是結構型裂縫,是由外荷載引起的,包括常規結構計算中的主要應力以及其他的結構次應力造成的受力裂縫。二是材料型裂縫,是由非受力變形變化引起的,主要是由溫度應力和混凝土的收縮引起的。
造成大體積混凝土開裂的主要原因是溫度應力和收縮引起的裂縫。
2.2.1溫差裂縫
混凝土內外部溫差過大會產生裂縫。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溫差過大。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更易發生此類裂縫。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一般要求一次性整體澆筑。澆筑后,水泥因水化引起水化熱,由于混凝土體積大,聚集在內部的水泥水化熱不易散發,混凝土內部溫度將顯著升高,而其表面則散熱較快,形成了較大的溫度差,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此時,混凝齡期短,抗拉強度很低。當溫差產生的表面抗拉應力超過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則會在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
一、混凝土的澆筑
澆筑前的準備工作
1、澆筑前模板的軸線位置,截面尺寸是否與施工圖一直模板的支撐系統穩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2、鋼筋的規格型號、數量 、搭接長度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3、澆筑前要把模板內掉入的雜物,鋼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凈;對模板的焊縫和孔洞堵嚴;對模板應適當澆水濕潤。
4、現場拌制、現場運輸的混凝土應在樓面搭好運輸道(用鋼管架子搭設,高度里板面30~50cm),搭設的線路應根據澆筑的程序確定。若為泵送商品混凝土,則應以澆筑程序的先后,把輸送管架至澆搗區域。
二、混凝土建筑
1、澆混凝土時,為避免發生離析現象,混凝土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自由下落高度)不應超過2m,自由下落高度較大時,應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混凝土產生離析。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薄鋼板,使用時其水平傾角不宜超過30°C;串筒用薄鋼板制成,每節筒長700mm左右,用鉤環連接,筒內設有緩沖擋板。
2、由于振搗工具的性能因素混凝土厚度太大時需分層澆筑。每次澆筑所允許鋪的混凝土厚度為: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時,允許鋪的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一般約50cm;用平板振動器,則允許鋪厚度為200mm。
3、澆筑豎向結構的混凝土時,在新澆筑混凝土與原混凝土結合處應先在底部澆筑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4、框架柱的澆灌。
(1)澆灌前先清理柱內根部的雜物,并用壓力水沖凈、濕潤,封好根部封口模板,準備下料。用同混凝土內砂漿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先填鋪5~10cm,用鐵鍬在柱根均勻撒開。再根據柱子高度如超過3m時,要用串筒掛入送料;不超過3m高,可直接用小車倒入。一般填料深為40~50cm時,即可用插入式振搗器插入振搗。根部可在柱子中部開的“門子板”處插入振搗。待澆筑至“門子板”口下10cm時,把“門子板”封死,振搗器移至尾樁頂處,這時柱內的傳統也可以拿走,在上部邊澆灌邊振搗。一般柱高小于3m的,振搗器在柱頂也夠得到,那么門子板就不設置了。
(2)澆灌至梁底標高下10cm左右,柱子第一次澆灌完成,若以梁板連續澆筑需過2h,混凝土自然沉降后,再繼續澆筑梁柱接頭處混凝土。可能的情況下盡量不再連續澆筑梁板柱。
(3)澆灌過程中隨時檢查模板的垂直度,并注意柱模是否脹模。
5、梁板澆筑。
(1)澆筑前清理梁板模板內雜物,澆水濕潤模板。墊塊要墊好,負筋要加鐵馬凳。
(2)澆筑時從最遠端開始,逐漸減少混凝土運距,避免振搗后擾動。
(3)肋形樓板的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段開始用“趕漿法”,推進,先將梁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和板連接成整體的大斷面梁允許單獨澆筑,第一層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搗實后再下第二層。同“趕漿法”使水泥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進,振搗時要避免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4)樓板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在澆灌完一段后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灌方向振搗。并不斷移動的標志,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搗后用刮杠及木抹子抹平表面。
6、剪力墻澆筑。
墻體澆筑混凝土前在于下層混凝土結合處先澆筑5cm厚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向模板內用鐵鍬裝填混凝土,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在60cm左右。
洞口澆筑混凝土時,應使洞口兩側混凝土高度大體一致。振搗時,振搗棒應距洞邊30cm以上,從兩側同時振搗,以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并補充振搗。構造柱混凝土應分層澆筑,內外墻交接處的構造柱和墻同時澆筑,振搗要密實。
三、施工縫留置
混凝土澆筑量大不能連續澆筑完畢可留施工縫。施工縫的留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柱子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
2、和板練成整體的大斷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在梁托下部。
3、雙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范圍內。施工縫出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澆筑的混凝土強度不小于1.2MPa。
5、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一級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不得積水。
6、在澆筑混凝土前,施工縫出宜先鋪水泥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澆筑時混凝土應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7、混凝土的振搗方法分人工振搗和機械振搗兩種,以機械振搗的效果最佳。人工振搗作為輔助。
四、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為加速凝結硬化過程,應及時進行養護,使水泥充分水化。尤其是在氣候炎熱、空氣干燥的情況下,如果養護不及時,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出現脫水現象,使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轉化為穩定的結晶,缺乏足夠的粘結力。
混凝土養護一般以自然養護為主。自然養護是指在常溫(平均氣溫不低于5°C)條件下與一定時間內使混凝土保持濕潤狀態。自然養護包括澆水養護、噴灑薄膜養生液養護和薄膜布養護。
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內應加以覆蓋并澆水養護。干硬性的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后立即養護。混凝土表面應覆蓋吸水能力強的材料。如麻袋、草席等。
2、灑水養護的期限與水泥品種有關。普通硅酸鹽水泥和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7d,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少于14d;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
3、養護澆水的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波處于濕潤狀態。水化初期,水泥化學反應充分,水分應充足,可增加澆水次數。氣溫在15°C左右時每天澆水次數2~次,氣溫升高根據情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用水應與混凝土攪拌用水一致,在平均氣溫低于5°C時不宜澆水養護。
采用塑料薄膜養護是將混凝土外露部分全部用塑料布覆蓋嚴密,保證塑料布內有凝結水,達到濕潤養護的目的。
在缺水地區及不易進行澆水養護的高大建筑物可采用噴灑塑料薄膜養生液進行養護。即將養生液用噴槍灑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揮發后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塑料薄膜,是混凝土與空氣隔絕,阻止其中水分的蒸發,以保證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一般在混凝土澆完后2~4h,而泌水剛好失散,不見浮水,用手指輕按無指印時,即可噴灑薄膜養生液。
1 混凝土攪拌前的注意事項
1.1施工混凝土的性能標號;由此來選擇用什么樣的攪拌主機。 另外,還應根據可攪拌混凝土物料種類選配配料站及貯料倉。
1.2 施工混凝土的任務量及其工期;用此兩項參數來選擇用多大規格的攪拌站。設混凝土總任務量為M;混凝土澆注天數為T;每天工作小時數為H;利用系數為K,則應選用攪拌站的規格X=M/T*H*K ,其中K為0.7-0.9。在選用中還要考慮成品混凝土的運輸狀況。
1.3 施工環境和施工對象;在選擇購買混凝土攪拌站時,應充分考慮施工對象和施工環境的影響,從而保證施工順利和施工質量。
1.4 操作人員素質;一般來說,小型攪拌站結構較簡單,控制系統也較簡單,所以對操作維修人員要求較低。而較大的站結構復雜,自動化程度高,因此對操作人員的要求也較高。所以您在購買攪拌站時除考慮前面幾項因素之外,還應考慮本條因素。
1.5 配制選擇;在一般情況下,生產廠家有成熟的產品配制,如規格、數量、品種等。您在產品訂購時可提出您的特殊要求。我們會盡力滿足您的要求。但是在選購產品時切忌貪大求全,這樣會造成經濟上不不要的浪費。另外在選購產品時除參照不同生產廠家的價格以外,還應特別注意不同廠家的配制清單。除上述的規格、品種和數量外,最重要的是配套件的生產廠家。綜以上逐條,您總能選擇最合適您的機型。在選擇機型時不要追求最好的,而應追求最合適和滿足您需求的,因為這樣的選擇才是最經濟和最有效的。
2 澆筑要求
2.1 防止離析,保證混凝土的均勻性澆筑中,當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較大時,易產生離析現象,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過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當混凝土澆筑深度超過8m時,則應采用帶節管的振動串筒,即在串筒上每隔2~3節管裝一臺振動器。
2.2 分層澆筑,分層搗實。混凝土進行分層澆筑時,分層厚度可按相關的規定。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會出現冷縫,使混凝土層間的抗滲、抗剪能力明顯下降,嚴重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其允許間隔時間要符合規范要求。
2.3 正確留置施工縫。施工縫是新澆筑混凝土與已經凝固混凝土的結合面,它是結構的薄弱環節。為保證結構的整體性,混凝土一般應連續澆筑,如因技術或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澆筑,且停歇時間有可能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則應預先確定在適當的位置留置施工縫。施工縫宜留在剪力較小處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留水平施工縫,梁、板留垂直施工縫。柱施工縫留在基礎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盞柱帽的下面;梁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在梁托下部;單面板施工縫留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板,宜順次梁方向澆筑,其施工縫應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待已澆筑的混凝土達1.2N/mm2強度后,清除施工縫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經濕潤、沖洗干凈,再抹水泥砂漿或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然后澆筑混凝土,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結合緊密。
3 混凝土的搗實
混凝土的振搗首先要根據設計混凝土的厚度來選擇振搗器,一般平面面積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應選擇表面振搗器,對振搗器面積尺寸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構件或厚大結構的混凝土應選擇插入式振搗器。操作時應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表面層混凝土拌和物振動過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動不足結構不勻;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動力能于振動器抽出時均勻填滿振動器留下的空間。振搗時間視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同時不再出現氣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現水泥漿時為準。插入點應均勻交錯排列,插點間距不應超過振動棒作用半徑的1.5倍,只有遵守了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搗密實。
4 混凝土拌合物的養護
混凝土的凝結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須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而逐漸硬化。混凝土養護分人工養護和養護。自然養護就是在常溫(平均氣溫不低于5℃)下,用澆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規定的時間內有適宜的溫濕條件進行硬化。人工養護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和濕度,使混凝土強度增長,如蒸汽養護、熱水養護、太陽能養護等,一般用于預制構件的生產。現澆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的覆蓋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較好的材料如草簾、麻袋。為保證混凝土養護期間內的濕潤狀態,應每天不斷的澆水,只有強度達設計要求強度70%以上,方可停止養護。新澆筑混凝土早期失水嚴重,在澆筑后2~3天內應加強養護。對混凝土表面的養護要求:
①塑性混凝土應在澆筑完畢后6~18h內開始灑水養護,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澆筑完畢后立即噴霧養護,并及早開始灑水養護。②混凝土應該連續養護,養護期內必須確保混凝土表面處于濕潤狀態。③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宜少于28d。
5 混凝土的拆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