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測實訓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9-01 20:36: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測實訓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測實訓總結

篇(1)

本次實訓目的與要求就是熟練掌握常用測量儀器(水準儀、經緯儀)的使用,熟悉全站儀的使用,掌握導線控制網的布設、碎部測量和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計算方法。分發儀器后,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訓。先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在校內劃定測區小組自行布設平面控制網,然后進行碎部測量和水準測量。水準點選在道路路邊(不得將點選在道路中間,以免發生交通事故),點位確定后做好標記并編號。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并且觀測的測站數為偶數。

二、水準儀的使用

1:安置儀器 2:粗略整平 3:瞄準水準尺 4:精確整平5:讀數

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我已經對DS3水準儀的使用有過實際操作,這次所使用的水準儀是自動安平水準儀,又比之前所試用的較之先進,每次讀數都省去了精平的操作,使我們的每次觀測都能順利的快速完成,大大的提高了我們的測量速度。這次實訓我們采用閉合水準路線的測量,在這第一次的實訓中我們就遇到了許多問題。比如:在學校我們部分點位為了能夠通視設置到了人流量比較多的過主干道上,過往的行人直接影響了我們測量的正常進行;現在正值嚴冬,寒冷的天氣,不但影響著儀器的讀數還考驗著我們同學門的耐力。但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我們保持平靜的心態來尋找合適的機會,用堅強的意志接受寒風的考驗。在檢驗所測數據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結果超限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表格中有計算校核,∑a一∑b=∑h,這只說明計算無誤,但不能反映測量成果的優劣。外業測量結束后,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范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直到合格為止。

三、經緯儀的使用

在導線測量中的水平角角度測量對于我們來說要求非常高,我們用了J2和J6型和電子經緯儀。由于我們在平時的日常學習中接觸過經緯儀較少,周新力老師又給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由于經緯儀的精確度很高,這就要求我們一直都秉著做事嚴謹的作風,對于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在每一站上都要進行盤左盤右讀數、一測回的數據是否超限進行檢驗,如果超限立即重測,直到符合限差再進入下一站。 在實訓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我們采用盤左和盤右觀測取平均數的方法,可消除照準部偏心誤差、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橫軸不垂直于豎軸的殘余誤差。又如在短邊上的端點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盡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換進行配置。在角度測量時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儀器下沉和路邊行人帶來的影響。由于做導線的時候選點都較遠,且都在馬路旁邊,過往的車輛行人都是很大干擾,想瞄準點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能抓住任何機會的能力。為了避免行人和車輛的干擾,所以我門每天都很早出門,必須在人少的時候抓緊時間干。角度測量過程中,讓我們都看到了同學們在實訓過程嚴謹的作風:在寒風中我們的立尺員能做到有毅力不動搖,光線不好且風大的天氣條件下我們的觀測員能能過耐著寒風用鉛錘做到嚴格對中,記錄員核算員能做到數據部出錯。

四、全站儀的使用

在現代工程測量中,全站儀的使用越來越多。因此作為高校的土木工程類學生是很有必要學會使用全站儀的。全站儀相對來說操作更簡單功能更加強大,距離、角度,而且可以直接算出坐標。我們此次實訓過程中主要使用了全站的基本測量(距離,角度,坐標)、放樣和野外采集點的功能。全站儀的使用和電子經緯儀類似,它的主要是通過鍵盤來進行人機對話的,全站儀和棱鏡配套使用。全站儀采集的數據能直接導入電腦,我們有個小組就采用這個方法進行了小面積范圍內的成圖。

五、實訓認識

通過這次測量實訓,我學到了很多,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訓中,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任務,來不得半點推委和逃避,野外作業也沒有給你回去翻書的時間,一切都必須在現場解決。因此,這讓我深深明白理論知識的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要安心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做到胸中有溝壑,一目了然。為以后實際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次實訓中讓我再次認識到實訓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個人的一個粗心,一個大意,都可能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甚至是帶來一生都無法彌補的損失。一次測量實訓要完整的做完,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訓快速而高效的完成.這次測量實訓培養了我們小組的分工協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組成員的默契感,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每個組都像一個大家庭,遇到問題都會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決,雖然有時我們會因為一些實訓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紅耳赤,但大家都想著把要完成的這次實訓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學習、實訓、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學會和同伴和睦相處,學會寬容。地形測量實訓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現在回想起來,收獲不小。同時,讓我們體會到了測會工作外業的艱辛,內業的耐心,也讓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讓我們了解到了團隊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測量中還要注意儀器的保護工作。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實訓的機會,讓我們體會現實,體會生活。這次測量實訓定會對我們的未來走向社會有很大幫助,并且為今后我們完成后續相關課程和面向社會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經驗教訓

當然在成功的背后有很多的辛酸和困難,我總結了一下實訓中的一些經驗教訓。比如儀器是否精平對實驗數據的誤差有一定的影響;如果是閉合的水準測量和水平角測量均需檢查閉合差,超過限差一定要重新測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小組成員的合作非常重要,有一個良好的實訓氛圍,工作環境,是實訓順利完工的重要保證。

今后的路還很長,本次實訓僅僅是個開頭。在以后,無論是實訓還是在工作崗位都要秉著嚴謹的工作態度,逐漸樹立行業精神。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使自己更加完善,真正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測量實訓報告(二)實訓時間:20XX年12月16日至20XX年12月19日

實訓地點:

1.地形圖測繪實訓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龍泉山地區

2.地形圖識圖實訓地點: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豹澥鎮花山地區

特說說明:因12月18日武漢大霧,無法進行測繪工作,故原定于18日進行的測繪實訓改為識圖實訓,19日繼續進行測繪實訓。實際日程安排為16、17、19三日進行測繪實訓,18日進行識圖實訓。

一、實訓目的與要求:

測量學實訓是測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使學生鞏固、擴大和加深從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測量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進一步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計算和繪圖能力,對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會認識地形圖,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并在實訓的過程中增強其獨立工作與團隊協作意識,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通過本次實訓應達到如下要求:

1. 掌握經緯儀、視距尺等測量儀器的操作方法;

2. 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能夠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 能夠根據給定的地形圖在實際中尋找到圖上所示的點;

4. 各小組分工明確、通過合作完成測量任務,增強獨立工作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二、實訓任務及內容:

(一)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

1.測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龍泉山地球科學學院011081班測繪區域

2.任務:通過3天的地形圖測繪實訓,每小組要取得200個左右的測點數據,并根據得到的數據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 m 的20 cm*20 cm的地形圖。

3.內容:

(1)校正儀器(經緯儀),工具及用品的準備(包括測量記錄計算手簿、2H繪圖鉛筆、三棱尺、半圓儀、圖板、膠帶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測繪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則,根據測區位置,在圖板上布設控制點;

(3)過程:

為期3天的測繪實訓是在江夏區的龍泉山進行。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這山測那山,高差不過幾米,地形圖居然可以用等高距為2米的等高線來描繪。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種--枯草、高矮不同的樹和最難纏的荊棘。對于我們的測繪而言,草是極具積極作用的,它們可以為我們的休息提供軟墊。而樹具有極強的阻擋視線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手機信號也受到樹兒們的強烈阻擋,以致于山間回蕩著彼此聲嘶力竭的呼喊。至于萬人的荊棘,它不僅刮壞了弟兄們的衣服褲子,劃傷了同志們的手,還嚴重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

控制點是已知高程(海拔)的點,我們需要在這些控制點上架設經緯儀,以它們為基準來測它與其他位置點的高差,進而推算位置點的高程(海拔)。因為控制點的個數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點更是稀少,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搶占有利控制點的意識與沖動。只有如此,我們的測繪才會更加高效。實訓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搶占有利控制點上做了充分準備。

第一天,大家都沒有一點經驗。到達指定區域后,各組殺向各方,去尋找前一日展在圖上的控制點。不論是基地班、地質一班還是地質二班,絕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尋找控制點,而基地班的點對于我們是沒有意義的。我延著似乎有人走過的小路獨自前行。在路邊發現了“地大I17”,短暫的興奮后,我繼續前行,I17并不是我們要找的點。走了大約80米,“地大I15”的樁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樣不是我的目標。旁邊的山上似乎有片草叢,那里或許有控制點吧。看了看周邊,還沒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決定上山。拿著圖板,穿過了一片荊棘,累得滿頭大汗,終于到了山頂。這里果然有點,“地大I05”,這不是我們的點。又一次抬頭時,我已經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斷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時的路了。沒路了怎么辦,開路唄。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鐘開了一條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這樣找到的,它在I15對面的山坡上。估計這座山上還會有控制點,我就爬了上去。這時時的我已有些疲憊。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

突然,下面的一片草叢里的一塊大石頭吸引了我。經過一番與荊棘的斗爭,我到了那個地方。這里果然有控制點,“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們6組展在圖上的點。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連召集全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難。在幾乎喊啞了大家的嗓子后,我們7個人總算湊齊了。對前一段的尋點做了短暫總結,我們決定在控制點旁邊架設支點,代替控制點。實際證明,這是多么英名而偉大的決定啊!這次會議成為了6組測繪全程的轉折。一切就緒后,已經10點多了,離當日結束測繪時間還有2個半小時。經過我組同志的全力奮戰,我們后來居上,當日測得50個點,為后兩日測繪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我組對困難預計不足,導致全組成員在當日的實訓中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找控制點上。當日測繪工作結束后,我們6組成員聚在一起交流了經驗,并對第二天的測量做了更加具體的安排。大家相互鼓勵,要在后兩日的測繪工作中發揚今天我組在找控制點的過程中表現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高質量地完成測繪任務。

12月17日早,大家吃過飯后坐中國地質大學校車又一次前往龍泉山。沿途的景物已經變得熟悉,大家都沒有了前一天的好奇,各自拿著圖板和記錄本為即將開始的工作做著積極的準備。40分鐘后,我們到達龍泉山。一下車,我們測量6組按照事先的安排不跟隨大部隊,直接前往我們的控制點--“地大I06”。I06的位置是在兩個山之間的鞍部,周圍高樹較多,短暫地商量后,我們果斷地放棄了它,決定在其附近視野更加開闊地地方建立支點I06-1。將經緯儀對中整平、消除視差后,我組的測繪工作正式開始,大家立即投入工作狀態。負責選點跑尺的朱令和崔永國同學先是圍繞著I06-1樹立視距尺。我讀取的數據經檢驗出現多次出現“零誤差”。負責計算的辛悅和孫軍同學也加快了步伐,一組組數據很快傳遞給負責繪圖的江曉斌和劉超同學手里。整個小組緊張而忙碌。I06-1的支點位置之優越,視野之開闊很快得到驗證。我們在這里所能測到的最遠的點就是011081班測繪區域的邊緣。在中午補給的時間,組長召集全組交流上午工作經驗,負責各項工作的組員都提出了相應建議,決定接下來先繼續在I06-1進行測繪,結合上午描出的圖上點的位置,在測區邊緣進行補點,然后轉到“地大I16”控制點。

變成了泥土的顏色,衣服也弄臟了,頭發上都是灰塵的痕跡。有的同學坐下一會就睡著了。這一天是疲憊而幸福的。

篇(2)

關鍵詞:單基站;CORS系統;CORS-RTK

Key words: single base station;CORS system;CORS-RTK

中圖分類號: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178-02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GPS技術的飛速發展,RTK技術在測量中的應用也逐漸增多,但是常規RTK測量在工作范圍、通訊數據鏈路、模糊度求解及基站設置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局限性。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RS)可以定義為一個或若干個固定的、連續運行的GPS參考站,利用現代計算機、數據通信和互聯網(LAN/WAN)技術組成的網絡,實時地向不同類型、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用戶自動地提供經過檢驗的不同類型的GPS觀測值(載波相位,偽距)、各種改正數、狀態信息、以及其他有關GPS服務項目的系統。與傳統的GPS作業相比,單基站CORS具有投入較少、可隨時升級和擴展、數據穩定、精度高、作業范圍廣等優點。

1 系統介紹及原理

我院是一所以交通運輸類和土木工程類專業為主干,培養鐵路、公路及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急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為滿足教學及社會服務需求,學院立項建立單基站CORS系統。系統設計指標:覆蓋整個渭南市區及周邊地區、精度要求平面≤±3cm,高程≤±5cm。根據渭南地區的實際情況,經過踏勘選址、技術設計、CORS參考站的建設、網絡通訊的建設、系統的性能測試,于2010年7月全部建設及精度驗收完成,并投入使用。

根據系統功能的要求,本系統由如下幾個單元組成:GPS基站、網絡服務器、電源系統、用戶系統,整個系統的原理如圖1所示。

單基站系統總體數據流程如圖2所示。

2 單基站CORS系統的建立

2.1 觀測墩的建立 觀測墩選取在符合選點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選在建筑物的主承重支柱上;對于無法確定或主承柱已有其它建筑物時,可選在主承重橫梁上。我院CORS觀測墩設置在主教學樓(12層)樓頂,屬于屋頂站。(圖3)

經過觀測墩基礎施工、鋼筋籠綁扎、不銹鋼管安裝、PVC線管布置、澆筑、裝修等施工后觀測墩就建設完成了。

2.2 機房的建設 考慮GPS信號線保護管的布設方便及機房到觀測墩的信號線保護管的折線總長度不能超過60米。我院機房建設在樓頂一閑置小房間,處于觀測墩正下方,面積約6平方米。從教學樓總閘拉一條強電專線,專門為機房供電,并在房間內配置空調,照明燈、網線等設備。

2.3 防雷設備安裝 室外天線防雷的接地地網使用觀測墩所在的教學樓的防雷地網,避雷針采用提前放電式避雷針,避雷針的引線采用雙接點與防雷帶焊接,焊接點做好防銹措施。

機房內的所有設備都做接地處理,機房的市電做好防浪涌保護措施,防浪涌設備性能不能低于美國MCG防浪涌設備的性能指標。防浪涌保護設備要并聯裝在給UPS供電的市電前。GPS接收機信號線做好饋線防雷,性能指標不低于3400.41.0098射頻線保護器的指標,防雷設備安裝在靠近接收機端的信號線上。

2.4 網絡及軟件 機房的上網方式為專線方式的ADSL,有固定的IP地址,以便測量工作時輸入基站IP地址。我院CORS基準站軟件為GSR Reference Station,通過近3年的應用,本軟件系統表現非常穩定。

3 CORS站的應用

由于CORS站具有精度高、全天候、穩定性強、范圍廣等優點,我院CORS站建立之后便應用于日常教學、新校區建設及渭南周邊地區工程施工服務,為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應用如下:

3.1 新校區建設 我院新校區占地898畝,規劃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建成后,從根本上改變了我院的辦學條件,為學院上規模、上層次發展奠定了基礎。新校區一期建設包括:教學樓、實訓樓、餐飲中心及宿舍樓各一棟,建成后,可容納5000學生入住。利用新建CORS站順利完成新校區一期工程的地形圖測量、平場標高測量、土方量計算及建筑物精確定位測量等工作。

傳統的土方量計算一般依據技術人員的經驗在現場拉皮尺或者統計拉土車的數量估算土方量的大小,計算結果不準確。引入CORS-RTK技術后,利用移動站觀測測區特征點的三維坐標,將觀測成果的坐標文件導入南方CASS軟件,可精確計算所測土方量,結果真實、客觀。

建筑物精確定位時,如利用傳統全站儀進行放樣,需先做控制測量將已知控制點的坐標引測基坑附近,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誤差。而利用GPS-RKT進行放樣時,只需利用規劃局提供的控制點坐標進行點校正,然后即可輸入放樣點坐標進行精確放樣,無誤差積累,能夠提高建筑物的定位精度。

3.2 數字地形測量 我院測繪綜合實訓基地是由單項測量實訓場、控制測量實訓場、土木工程施工測量實訓場、變形監測實訓場、數據處理與軟件應用中心組成。該基地可提供的測量教學實習、實訓項目主要有:傳統儀器的操作訓練、控制測量、數字化測圖和施工測量等項目。

在學生進行數字化測圖實訓時,每組需配備1臺全站儀、2個棱鏡及其他附件,4名同學用時1周才能完成300多畝實訓基地的測繪工作。現在,每組使用1臺移動站,每組只需2名同學,1名同學負責觀測,另外一人負責畫草圖,2天即可完成實訓基地的測繪工作。充分發揮了CORS-RTK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優勢,與傳統的測圖方法相比,人員少,效率高。

4 小結

4.1 CORS在建設時要考慮可升級性及兼容性。目前全球定位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投入使用的定位衛星包含GPS、GNSS及北斗衛星,這就要求建站時要為以后的設備升級留有足夠的軟硬件空間。另外,生產流動站的廠家比較多,比如天寶、萊卡、索佳、中海達、華測、南方等品牌。CORS站要能夠兼容市場主流的國內外接收機,擴大CORS站應用的廣泛性。

4.2 在電離層和對流層強烈活動的情況下,CORS-RTK定位誤差會很大甚至無法得到固定解,在工作時應盡量避開此時段。

4.3 CORS-RTK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CORS使用時要通過Internet網絡、GPRS網絡傳輸數據,如果這兩個網絡不穩定也會造成定位精度較差。另外,信號遮擋、多路徑效應也對CORS-RTK的定位精度有影響。

參考文獻:

[1]陽力,呂超.CORS系統衛星跟蹤基準站建設的探討評論推薦[J].地理空間信息,2007,5(1).

[2]孔祥元,郭際明,劉宗泉等.大地測量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3]劉經南,劉暉.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3,28(3).

[4]Richard Snay, Gordon Adams, Miranda Chin, Stephen Frakes,Tomás Soler, NeilWeston, The Synergistic CORS Program Continuesto Evolve, Proceedings of ION GPS, 2002: 2630-2639.

[5]李征航,黃勁松.GPS測量與數據處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篇(3)

1. “任務驅動法”教學

“任務驅動法”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和協作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1]。它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

“任務驅動法”教學最根本的特點就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2]。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

2. “任務驅動法”教學設計思路

《海洋測量學》是一門實踐性強、操作要求高的課程,在教學中要求理論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強化實訓,并盡可能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機地融為一體。鑒于此,將“任務驅動法”引入到海洋測量學的教學過程中,旨在使學生直接參與到測量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本文以“測設已知高程”為例,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工作任務為主線,按照“制定任務 — 任務描述 — 任務實施— 評價總結”的設計思路,將理論課與實訓課按照課時數1:1的方式進行教學,探索“任務引領型”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并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2.1 明確目標,制定任務

通過水準測量的學習,學生已經熟悉并掌握了水準儀的操作和水準測量的工作流程。而在具體施工測量中,測設的基本工作之一便是將圖紙上坐標物的高程位置標定到地面上,即測設已知高程。為了使學生清晰明確施工現場的需要,特在學生已有水準測量知識的基礎上,制定“測設已知高程”的任務。

2.2 安排教學組織形式

在海洋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中,實施1名主講教師負責集中教學,配備2名教師分組指導學生實訓的教學方式。考慮到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本次課程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集中教學與分組實訓。

授課班級共31名學生,理論課集中在教室講解,實訓課分組展開,每組5人,共6組,分別由3位老師負責(其中每個指導老師負責2個組),并由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在分組時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距,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組成小組,選取1名工作積極并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團結協作,互幫互助,以便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共同完成任務。

2.3 提出任務

集中教學階段,主講教師結合施工現場應用案例引出本次任務,并對任務進行描述;分組實訓階段,由指導老師創設情境,提出任務,并說明注意事項。

2.4 任務實施

任務提出之后,便進入實施階段,分為集中和分組實施兩個部分。集中實施階段是在主講教師啟發下思考任務的具體實施方案,重點在于對任務的分析研究,使學生掌握高程測設的方法與數據的整理計算。分組實訓則是任務實施的重要環節,在指導教師布置好任務后,小組成員根據具體的實施方案完成任務。指導教師監督學生的任務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提供必要的引導。

2.5 評價總結

對學生任務實施過程的評價,評價采用小組成員互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

3. “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實施過程

3.1 集中教學

總結評價

5分鐘 對實訓情況的總體評價 學生總結歸納

教師點評 總結 通過實訓鞏固理論知識

4. 教學反饋與總結

按照“任務驅動法” 進行的教學思路進行實施,實施效果較為良好。一方面,在集中教學階段,學生能發揮各自的主動性,積極探索,尋找并制定任務實施方案,并能有效地將任務與工程實踐相結合進行思考。另一方面,在分組實訓階段,小組成員在指導老師的監督與引導下,通過實施 — 總結 — 再實施 — 總結評價,能分工合作,并及時查漏補缺,完成任務。

4.1 教學反饋

課后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學生認為很明確本次教學應完成的工作任務,也很明白本次教學內容與相對應的工作崗位的關系;其余的學生表示基本明確本次教學任務和明白與對應崗位的關系。在教學方法方面,全體學生認為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更便于知識的掌握。

在教學效果方面,37%的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透徹掌握了完成工作任務有關的知識,60%的學生表示基本掌握相關知識,僅有3%的學生表示沒有掌握相關知識。在培養與學習任務相關的技能方面,70%的學生認為得到了充分鍛煉,30%的學生表示有所鍛煉。在教學活動中,60%的學生很好地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40%的學生基本完成了任務。在向學生征求的意見中,大部分學生表示本次教學的實踐時間安排仍需更多一些。

通過以上的反饋結果可以發現:(1)在選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時,從施工現場角度和學生就業崗位出發來選取和設計任務至關重要,只有設計合理,學生才能明確教學內容和任務與工作崗位的關系。(2)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帶著任務學習,主動探索任務實施的具體方案并付諸于實踐,使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便于知識的掌握。(3)“任務驅動法”教學在分組實訓時的成效明顯,通過任務的實施,學生基本掌握了“高程測設”的操作技能,同時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2 結論

“任務驅動法”是設法營造的一種真實情境,讓學生能夠了解、熟悉、掌握工程測量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積累經驗,形成能力。通過教學實踐,證明任務驅動法教學在海洋測量課程的實踐中是非常有效的,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給學生布置具體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從而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逐步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了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

此外,在“任務驅動法”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雖然按照“設計任務 — 任務實施 — 評價總結”的思路,弱化了理論知識,強化了實操訓練,將理論融入到實訓過程,但是由于實訓場地、測量儀器、師資配備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我們仍沒有完全打破理論課、實訓課的界限,無法完全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的“任務驅動法”教學。因此,在今后的海洋測量學課程改革中,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來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的“任務驅動法”教學。

(1)加強測量實訓室的利用,將集中教學部分轉移至測量實訓室;

(2)注重施工現場調研,完善測量實訓場地,使實訓場地與施工現場零距離;

(3)加強指導教師的行業培訓力度,重視與企業合作,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的作用,使得學生、

“所學即所用”;

(4)可以打破整班制教學,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5名同學。取消現行的主講教師到課堂進行

集中教學的方式,而是為每2-3個組安排1名指導老師,由指導教師負責每次新任務的設計與布置。

篇(4)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新型產業和傳統產業呈現出明顯的分化走勢,創新型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個人技能和未來的創新,行業分化對人才的需求也趨向多元化。為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對人才素質及知識結構要求的變化,終身學習尤其是通過再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的從業技能已成為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由此也推動了成人教育培訓的改革創新,傳統的教育培訓法已難以為繼。近年來,先后出現了案例、翻轉課堂、情景、仿真、體驗式教學法等,各行業的成人教育培訓都在研究探索應用現代培訓法。氣象部門是科技密集型行業,歷來注重人才體系隊伍建設,提升干部隊伍職業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始終是氣象培訓工作者的目標,也是解決氣象事業發展人才支撐動力不足的有效途徑。因此,研究思考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在氣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作用,探索其在氣象干部培訓中的實踐應用,對氣象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與特點

1.1實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1.1.1顛覆傳統教學,重構課堂教學模式氣象部門基層人員培訓主要是注重培養實踐型和應用型人才,要想通過培訓提高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能力,就要解決傳統課堂教學“教師講、學員聽、滿堂灌、照單收”的灌輸被動式教學,改變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重構課堂的教學模式。而通過搭建仿真模擬實際業務環境的實訓基地,緊密結合業務實際設置實訓教學科目,通過仿真模擬實際業務場景提高學員解決、處置實際工作的能力,改變了學員在課堂的角色,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解決了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應用脫鉤的問題,促進理論與實際深度融合[1]。1.1.2架設“理論與實踐”之橋,縮短崗位適應期我國成人現代培訓法起步應用較晚,許多培訓機構依然延用傳統學歷教育的教學法,由于沒有實際的業務環境氛圍,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業務對接,延長了消化吸收及應用的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搭建仿真模擬實際業務環境實訓基地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現場對接(如自動站儀器、人影火箭高炮、預報預測平臺),使課本上的枯燥的文字、抽象的圖像在教學現場變為可以看到、找到和動手實踐運用的具體儀器及業務環境,極大地縮短實際應用周期,加快了人才在崗位成長的速度。1.2實訓基地的特點1.2.1高度仿真,激發學習興趣課堂實習實訓教學由傳統的理論灌輸方式向注重實踐操作教學環節轉變,將枯燥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實際業務工作流程和規范在實訓基地課堂呈現,構建模擬實際業務的教學情景,實現了課堂與業務“零距離”對接,可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學習的參與者,縮短了理解、消化吸收的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1.2.2以問促學,實現主動學習學員從基層業務崗位來參加培訓,大多是帶著問題和目的來學習的。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場所即實訓基地能夠實現教學情景構建,模擬真實的業務內容和流程,強調以學員為中心,使學習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可解決學員業務中的現實問題。1.2.3交流互動空間,促進協作學習實訓基地是仿真模擬實際業務的實踐場所,支持師生之間和學員之間的交流互動,學員可通過實踐操作體驗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和途徑,學員在基層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又各不相同,也可互相交流學習,通過互動拓展了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協作學習,進而達到深度學習。1.2.4以賽促學,實現教學實踐資源共享實訓基地具備教學實習和仿真模擬實際業務實踐為一體的功能,通過承辦各種行業業務競賽活動(如預報、綜合觀測競賽)營造學員自主訓練氛圍,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技能訓練與競賽活動,檢驗業務人員技能與教研水平,推動培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促進教學、科研能力共同提高。

2實訓基地建設的現狀分析

2.1存在問題2.1.1部分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落后近年來,氣象部門創新改變傳統的教育培訓教學模式,先后在地面觀測業務人員、預報員專業培訓上初步探索建設了實習實訓基地,并針對這兩類培訓開展了仿真式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后續開展其它類培訓奠定了基礎。但在人工影響天氣、遙感監測、防雷減災服務、信息網絡應用,農業服務等專業培訓上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緩慢,專業人員培訓基本還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仍舊維持重理論輕實訓的教學局面,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聯系不夠緊密,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無法在培訓中得到真正解決。2.1.2缺乏科學合理的統一建設標準氣象部門正在積極改變成人培訓理論和實踐銜接不夠、教學內容脫節的局面,各地培訓機構也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實訓基地建設的步伐。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也在積極探索制定實訓基地建設指導標準,目前只有部分實訓基地制定了建設指導意見,各地基本是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開發建設(包括資金、場地、技術力量、規模等)。由于氣象部門培訓實訓基地建設標準發展緩慢,造成部分實訓基地建設缺乏前瞻性、標準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制約了各地教學實踐經驗的交流和提高,也不利于構建科學的仿真式教學管理模式。2.1.3管理體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實習實訓基地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目前氣象部門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經費大都是一次性撥付的,后期教學實習設備的更新、維護維修缺乏維持經費,實習經費及實習實訓教材滯后,這些缺陷制約著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困擾和阻礙著仿真教學法在氣象部門的發展。2.1.4實訓師資亟待培養近年來,氣象部門培訓機構的實習實訓環境建設有了較大發展,而師資建設步伐相對落后,各培訓機構的師資多是從事理論基礎知識教學的,對一線實際業務發展了解不夠,難以滿足實踐教學需求,教學的硬件和軟件建設發展不平衡。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舉辦專業類師資培訓班(預報、觀測),各基層培訓機構派人跟班學習等,為全國氣象部門各分院培養了一些專業類教師(如地面觀測、預報、案例教學等),提升了部分分院專業師資隊伍的能力,但這種途徑過于單一緩慢,無法滿足仿真教學法在氣象部門成人培訓方面的需求[2]。2.2取得的成效目前,地面綜合氣象觀測員和基層預報員實訓基地建設已經在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和分院進行了嘗試,先后分類開展了省級預報員、地市級預報員、觀測員上崗資格試點和師資骨干培養培訓,取得了一定的實效,初步改變了過去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鉤的局面,培訓以崗位任務需求為核心,以崗位真實場景模擬再現為支撐,改變了傳統學歷教學法在成人培訓中延用的狀況,學員在模擬培訓中能夠親自實踐(基層業務系統、自動站設備等在業務運行中,不能隨意操作),檢驗理論教學中的知識結論,提升了基層業務人員的技能水平,逐步實現“來源于崗位,服務于崗位”的目的。中國氣象局干部培訓學院通過前期試點班的總結和評估,對比分析后認為,依托實訓基地開展仿真教學法是快速提高基層人員綜合業務技能的有效途徑[3]。

3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設想

3.1制訂實訓基地建設的規范與標準實訓基地應與氣象業務的發展相適應,應緊密結合氣象事業發展的核心業務規劃和建設,標準具有指導和規范的作用,既考慮短期建設內容又注重長期發展規劃,從而保障基地建設規劃科學、合理,有利于各地的教學實踐交流,有利于仿真教學應用的發展和提高[4]。3.2加強專職實訓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實習實訓師資主要來自業務一線,他們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也缺乏穩定性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要保障實訓師資隊伍的健康長遠發展,就要制定相關的專職實訓教師的培養計劃和措施。可以建立專職教師輪訓制度或支持專業教師到業務部門實習和實踐,也可組織派出骨干教師進修學習,如參加師資班學習,逐步建立起一支穩定的實訓專業師資隊伍[2-3]。3.3加快各類業務實習基地的建設目前,氣象部門的實訓基地建設還比較單一,應在探索建設預報和地面綜合觀測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加快基地建設標準的制訂,推動各類業務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改進培訓的理念和教學方法。3.4加強實訓基地的科學管理實訓基地的管理體制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設備和系統要登記備案,設有專人負責管理,要注重日常的維護管理,保障系統和設備的正常運轉,并且定期對實訓基地支撐教學實踐活動的效果實行考評考核制度,以利于改進和提高實訓基地的科學化管理水平。

4結語

利用現代培訓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是教育培訓改革和發展的永恒主題,學習型社會需要每個人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推動教學模式與方法的不斷革新。結合氣象部門實訓基地建設的發展現狀及實踐應用狀況,總結分析取得的建設成績,也客觀的指出發展中的不足,提出應對策略。地面綜合氣象觀測員和預報員基地建設的實踐,支撐探索了仿真教學法在氣象職業教育培訓中的有益探索與運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也為探究仿真教學法在氣象職業教育中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在后續的研究中,將對實訓基地支撐下的仿真教學法的培訓模型、模式、流程應用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白龍巖.論新常態下高校創業教育問題[J].繼續教育研究,2016(8):13-15.

[2]梁卓欣.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多元培訓模式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6(8):26-29.

篇(5)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C-0083-02

控制測量是高職院校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程。主要闡述控制網的布設、控制測量技術設計、衛星定位測量技術、導線測量、高程控制測量和控制測量技術總結等內容,是一門理論知識較深、數據處理量大、儀器操作性教強的課程。在中高職銜接“2+3”教育模式下,這門課的短板較為明顯,一方面中職學生沒有經歷3年高中階段的學習,理論基礎薄弱,理解能力欠缺;另一方面這門課理論知識深,數據處理多,需要學生具有很好的理論基礎和計算能力。

為了提高控制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在中高職銜接“2+3”教育模式下,我們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把“工學結合”作為本門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適當弱化理論知識,加強實踐能力培養,引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相應改革,滿足“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目標要求。

一、控制測量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實踐教學體系運作過程中企業參與色彩不濃。工學結合的“工”強調的是實訓、實踐,其“精髓”就是把課堂學習和工作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可以在職業環境中強化實踐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控制測量課程的實訓、實踐往往只是在學校范圍內進行簡單的控制網模擬練習,實訓的外業環境,控制點布設,控制網精度、范圍和觀測數據處理等方面都無法跟實際工作中的控制測量任務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學生在實訓過后仍然達不到企業的要求,無法完成工作中的實際任務。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測繪企業的積極參與,學校只有與測繪企業密切合作,建立聯合辦學機制,由企業定期派遣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控制測量實訓指導,跟校內實訓教師一起完善實訓指導書,在指導書中引入真實的測量任務,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嚴格按照企業的工作制度、規章和相應技術要求完成實訓任務,達到學以致用,才能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快速適應測繪工作崗位,實現就業零距離對接。但由于目前行業、企業聯合辦學的體制機制還沒有理順,無法形成利益共同體,往往是學院積極想和企業聯合辦學,引企入校,但企I由于各種原因參與積極性不高,敷衍了事。

(二)教材內容脫離工作實際需要的現象比較普遍,理論性太強。教材是課程的記錄,更應該是課程的設計,體現教學設計思想。目前高職控制測量課程的教材是在本科院校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修改,內容以三角網理論為主,理論性強,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很高,不利于高職學生掌握,導致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很差。而且教材中介紹的測量儀器以J2型精密光學經緯儀和電磁波測距儀為主,這類儀器操作復雜,在控制測量外業中已經很少使用。隨著電子技術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常規控制測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目前測繪企業在野外控制測量中使用的儀器以全站儀和GNSS為主,布設的常用網型是導線網和GNSS網,數據處理以電算化為主,不需要很強的理論知識,只需掌握簡單的儀器操作和相應計算軟件即可。但這類知識在控制測量課本中很少被詳細敘述,只是作簡要介紹,一筆帶過。可見,教材內容沒有與時俱進,脫離了工作實際需要,導致學生畢業后在控制測量崗位上不能學以致用,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篇(6)

一.概況描述

本次競賽為2012年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技能大賽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選拔賽測繪競賽。3月初通知有三項測量測繪競賽,只是知道三個標題,沒有技術文件,只能開始前期準備工作,組建指導教師隊伍,組織學生報名,收集相關測量規范,填寫競賽項目申請表。

4月6日參加第一次競賽技術文件研討會,確認本次競賽共五項,確定儀器種類。原本比賽只有二等水準,測量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等3項,但專業性太強,一般院校很難參加,故又增加一級導線和全站儀放樣兩項。每校可組3隊,每項只能報2隊。

4月10日,我校建工學院經過集訓,測試選拔,正試確定由建工和道橋專業8位同學組建兩支隊伍參賽,每隊5項全報。由于電子水準儀及卡西歐9750-GⅡ仍在采購中,只能開展數字測圖,全站儀放樣和一級導線測量的準備工作。4月12日, 競賽技術文件頒布。研讀文件,訓練全面展開。參賽學生每天下午集訓,周六周日全天集訓。比賽時間定為5月11-13。

4月24日,新購的2臺萊卡電子水準儀及6部卡西歐FX9750-GⅡ計算器到位,但離比賽時間很近了,訓練難度很大。完善儀器使用、軟件使用、數據傳輸、報表生成等科目。

4月底, 競賽補充通知,就細節及個別項目時間,路線進行調整。訓練也相應調整。

5月1日-10日學生全天集訓,完善比賽各環節。5月11-13參加競賽。

二.競賽分析

1.參賽院校實力分析

本次競賽共有18所高職高專院校參賽,其中4所學校有測繪專業,這4所學校應該實力較強,其他學校只是把測量作為一門課程而開設的,但各參賽院校積極性很高,希望借此練兵和提高。

2.競賽項目分析

本次競賽設二等水準測量、測繪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5個單項,其中前三項也作為團體項目,而后兩項是在4月初才增加的,主要面向一般院校。5個項目中二等水準測量和測繪計算器編程一般院校均未開設,儀器設備等不具備,參賽中發現很多院校都是為了參賽緊急購買的電子水準儀和CASIO FX-9750GⅡ計算器; 數字測圖、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這三項一般院校均可參與,其中數字測圖難度較大。5個項目中,只有數字測圖項目我校2011年下半年開始加入實訓教學; 二等水準測量和測繪計算器編程項目未開展,而且也只能緊急采夠儀器設備; 一級導線項目開展較少,但相對容易,介入方便。測繪計算器編程項目成本低(CASIO FX-9750GⅡ計算器單價600),但比較費時,短時間內很難出成績,應該在平時加強。

3.我校競賽條件及獲獎項目分析

我校2011上半年完成了校園測量控制點成果測設,2011年下半年完成了測量儀器的采購,擁有新的TOPCON全站儀23臺,針對全站儀相關的項目均能進行模擬訓練。4月底電子水準儀到位后開展強化訓練。

獲獎項目基本反映了我們的準備情況和實力, 我校參賽隊伍在本次競賽的二等水準測量、測繪計算器編程、數字測圖中均獲獎,其中數字測圖項目成績相對較好,但在一級導線、全站儀坐標放樣兩個項目中沒有收獲,確實是參賽項目太多,隊員精力分散,這兩個項目投入時間少。

4.參賽院校獲獎分析

共18所院校參賽,獲一等獎的學校有3所,獲二等獎的學校有10所,獲三等獎的學校有11所,5所學校未獲獎。各項目獲獎比例是一樣的,因此獲獎項目總數基本反映了各校在測量測繪項目上的整體水平。我校隊伍獲獎項目總數靠前,但強勢項目較少。

三. 測量競賽的訓練總結及競賽對測量教學的作用

1. 關于精神狀態

集訓之初,我校參賽隊伍就確定了每隊五項全參加(一支隊伍五項全參加的很少)的信念,與其他院校交流,借此檢驗我們的實力,找到我們的差距。持續一個多月的訓練確實辛苦,但隊員們都堅持了下來。比賽過程中,我們是最辛苦的參賽隊伍,第一個開始(早上8點),最后一個結束(晚上7點),但我們的參賽隊伍表現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全程積極的完成競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展現了金職院的風采。

在本次競賽中,個別院校即使借儀器(主要是二等水準測量中)也要參加競賽(雖然效果不明顯),這也反映了一種參與的精神,值得尊敬和學習。

2. 關于參賽隊伍組建

集訓隊伍組建應提早, 集訓期間應從多方面測試集訓隊員,需考慮的因素包括身體條件(體力、身高、敏捷性) 、計算能力、CAD繪圖能力、書寫能力、心理素質、吃苦耐勞、主動性、團結協作能力、專業搭配。本次集訓及隊員確定已盡可能從各方面考慮,但經驗及心理的歷練只能在大賽中完成。有幾所院校均派出了三支隊伍,以減輕單支隊伍的壓力,我校也可以考慮組建隊伍時將單個隊伍的參賽項目分散,但不應放棄,這樣可以集中精力獲得更好成績。

3.關于競賽集訓對學生課程的影響

競賽集訓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受天氣影響,想取得進展必需進行大量訓練,對學生課程有影響,雖辦理了請假手續,但持續的高強度訓練確實辛苦。本次競賽有的學校直接給學生請了一個月的假,集中訓練,效果明顯。因此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

4.關于項目模擬訓練

集訓中,針對各項目進行了模擬訓練,如場地條件、路線、可能出現的狀況,經過大賽驗證,我校在二等水準測量、數字測圖、全站儀坐標放樣項目中模擬訓練較好,但一級導線項目中邊長設置不夠長, 全站儀坐標放樣項目訓練時間太短。

5. 關于女生參賽

本次競賽有幾所學校派出了女生組隊。女生的優勢在于細心、計算能力強,但本次我校只組建了兩支隊伍,每支隊伍參加全部五項比賽,對體力消耗很大,因此未派女生組隊,如果3支隊伍,則可以考慮女生組隊。本次項目一級導線測量,我校兩支隊伍未在規定時間完成坐標計算,值得反思。

6.競賽對測量教學的作用

競賽中發現,限于各校的教學條件和重視程度,很多院校都只能開展一級導線和全站儀放樣項目。如何合理利用已擁有的先進儀器設備(如我校已購有萊卡電子水準儀, FX-9750GⅡ計算器,TOPCONRTK GPS)值得我們思考, 應該將這些先進的儀器設備增加到實驗實訓中,相信這也是對測量教學質量一個大的提升。

競賽技術文件和裁判均由浙江省測繪局質檢站制訂和擔任,比較嚴謹和科學,各院校參加競賽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交流。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08-0027-03[ZW(N]

[作者簡介]吳興(1973―),男,浙江桐廬人,本科,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實訓中心辦公室主任,實驗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及工藝,教學管理。

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任務,其實踐教學比重占到50%左右,因此,實踐教學對高職院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實踐教學存在職業性強、教學內容和方法多樣、從業人員差異性大等特點,如何正確、規范地評價實踐指導教師的教學質量是當下職業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一、評價指標的選擇

影響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評價指標的選擇是關鍵,采用不一樣的評價指標,就會獲得不同的評價結果。通過調查研究,學生覺得好的實踐指導教師有一些共同特點:1.內容準備充分,講授思路清晰;2.課堂內容重點突出,貫穿啟發式;3.操作演示動作干凈利落,一次成功;4.對工作認真負責、充滿熱情,注重教書育人;5.實習時間安排井然有序;6.實習內容動手動腦緊密結合;7.讓學生在實習中有成就感。

評價實踐指導教師教學質量的指標可以參考上述幾點,確定評價項目包括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基本素養三個方面。其中教學過程的二級指標有課堂導入、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教學基本素養的二級指標有語言表達、儀表儀態。

二、評價項目主要觀測點

(一)教學準備

1.學綱、鉆研教材。大綱是實訓教學活動的指導性文件,教材則是實訓教學活動的參考依據和基本素材。實訓指導教師在承擔實訓教學任務時要詳細了解大綱要求的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熟練掌握教材所列基本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特別是安全操作規程和文明生產要求。

2.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指導教師要提前深入參加實訓班級,了解其專業類別、學制、生源、男女生數目等基本情況和相關課程與實踐環節的教學情況,并進行分析研究,以便準確制訂實訓教學計劃、擬定教案。

3.制訂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計劃要依據了解到的具體班級實際情況制訂,要有針對性。實訓教學計劃的具體內容包括:教學內容(項目)與教學方法、課時分配、實訓場地及學生分組和教師分工情況等。同時要提出實訓所需器材、教具清單和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

4.教學現場及教具準備。無論是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還是操作示范,都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和現代教學技術設施,特別是與實習項目直接相關的訓練項目樣件、工夾量具、典型器件等。并且上課前事先準備好器材、教具,調試好所需設備、儀器。

(二)教學過程

實踐教學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入門教育與理論教學階段、現場教學與操作示范階段、巡回指導階段。不同階段考察評價教師的重點也不一樣。

1.入門教育與理論教學階段。入門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本課程(環節)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其基本要求、考核辦法,以及安全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組織紀律要求等。這個階段主要采用課堂教學形式,理論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生產實際和本次實習教學內容,要求采用多媒體教學、現場教學、電化教學等各種形式,并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和現場設備設施。

2.現場教學與操作示范階段。現場教學與操作示范實行分組教學,同一層次、同一項目實行分組現場教學時,要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時間,以保證教學內容相同、教學目標一致、教學進度同步。現場教學的關鍵是采用不同于課堂教學的教學手段。要充分利用實訓現場的設備、儀器和各種實物教具,結合設備儀器的運行情況或實際加工工藝進行教學,把基本知識講解、基本操作演示和實訓項目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實行“講、演、做”一體化教學。各種設備儀器使用和生產工藝的操作示范,程序要規范,動作要標準。要講究教學技巧,語言教學和操作示范相輔相成,循序漸進,突出重點、難點。學生單獨訓練前,指導教師必須詳細介紹設備儀器安全操作規程和文明生產要求,并進行適當示范。

3.巡回指導階段。巡回指導是指學生分工單獨或合作進行訓練時,教師對其進行的個別輔導,是實訓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要求指導教師在學生開始作業訓練前逐個檢查設備儀器準備情況。要加強巡視和個別輔導,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錯誤的、不規范的操作方法,排除設備儀器故障,消除安全隱患,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主動教導學生正確使用工量具、操作設備儀器。發現共性的問題應及時組織集中指導,并加以現場總結。

此外,在實訓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實訓指導教師必須牢牢把住安全生產這道關,確保人身與設備安全。同時,為了使學生有效養成職業素質,也要把文明生產和職業基本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實訓教學過程。

(三)教學基本素養

教學基本素養主要觀測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如語言表達流暢、生動,概念表述簡練清晰,講授條理性強,聲音洪亮,有感染力,教學期間行為舉止大方、得體。

三、評價標準的制訂

依據以上實踐教學指導教師質量評價主要觀測點,綜合實際工作確定各指標的評價權重,得到如下表所示的評價標準總表。

四、結束語

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工作是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一個重要環節,其評價標準也是動態變化的。教學質量評價方法雖然很多,但沒有一種絕對完美的評價方法。關鍵是要及時收集和分析學生、教師、督導等反饋的意見,做好指標、權重動態調整工作,從而不斷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評價標準對教師的督促、激勵和提高作用。

篇(8)

由于在個人通信、多媒體通信業務、Internet應用、各種信息網絡的綜合與融合具有無可取代地位,移動通信終端――手機已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顯示,2010年上半年,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5797萬戶,總數達到8.33億,手機已經成為當今信息互動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手機普及率的提高以及手機功能的日益復雜化,手機發生故障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這也使得手機售后維修服務有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在與多家通信類企業的技術人員和行業專家共同研究,探討了通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之后,認為高職通信技術專業學生應面向移動通信終端設備的安裝、測試、維修等崗位群就業,決定開設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作為職業核心技能課程,采取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安排52學時(兩周時間)集中進行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進行課程定位與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教育思想的內涵是重視職業技能及知識在工作過程中的獲得,形成以職業綜合能力為基礎,勝任工作崗位要求的教學體系,其核心就是如何使學生具備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須的職業能力,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就是依據這種思想進行課程定位與設計。

作為通信技術專業的職業核心技能課程,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旨在培養從事移動電話維護、維修、營銷、生產等領域的高技能型人才。根據企業調研,以及與行業專家、技術人員進行探討,我們掌握并確定了目前移動通信類企業所需求的工作崗位,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典型項目設置為工作任務,并針對每項任務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析,如圖1所示。

通過對企業需求工作崗位的確定、明確生產過程相應的工作任務、掌握學生應具備職業能力后,再來確定學生在校內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應具備的實踐能力,設置相應的課程。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安排在第四學期,先修課程有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模電與數電)、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子設計應用、通信技術基礎、移動通信網絡與設備、通信網絡技術。后續課程有手機應用程序開發、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該實踐類課程是對先修課程的總結和驗證,要求將通信技術專業各門課程融會貫通,并通過實踐操作驗證移動通信的各個環節的實現過程,最主要的還是培養學生相應的職業能力,為其頂崗實習和就業奠定基礎。

由企業崗位需求直接確定職業能力

通過市場調查和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多方面的交流,確定了學生就業主要在移動終端設備生產、測試、檢修、裝配、技術支持等方向。這些崗位要求學生熟練使用移動通信終端測試的儀器儀表、熟練掌握移動通信終端相關性能指標的測試、掌握移動通信終端的常見維修手段或常見故障維修技術。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充分考慮到崗位需求所對應的職業能力,我們對典型的工作任務所應具備的崗位專業能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見表1),并通過實訓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圍繞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重點講解和實踐,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在手機上進行拆裝、檢測、檢修、焊接,最終讓學生學會分析及排除手機常見故障。

經過市場調研及對移動終端設備相關崗位的考察,我們選定了目前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MT6226芯片組,針對該芯片組的手機工作原理和外圍電路,設計了一些典型的故障作為課程項目。我們在市場上收集了較多的MT6226芯片組的故障手機,要求學生在實訓時直接在故障手機上找到對應的故障點進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在進行維修的同時,穿插講解手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可能的原因,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真正達到掌握MT6226芯片組手機的典型故障維修的能力要求。在實踐過程中,比對企業崗位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進行重點練習,如BGA芯片的焊接、整機電路圖的識別、各種手機的拆裝、手機軟件編程與升級等,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表2為移動通信終端檢測與維修實訓項目化實施安排情況。

教學內容突出“教學做”一體化

我們按照企業所需求的崗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設置實訓各個環節,而如何在以實踐為主的實訓教學中穿插相應的理論知識點是一個難題。針對手機檢測與維修目的性比較強的特點,我們在設置項目時突出手機工作時容易遇到的故障,以框圖的形式給學生講解故障產生的過程和產生原因,并要求學生在實體手機上根據整機電路圖找到故障點所在位置,用各種儀器進行檢測。對可能產生故障的外圍電路進行逐一排查,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掌握該類型所有故障排查方法,如在項目十四中設置了藍牙功能失靈這個故障點。首先要學生根據整機電路圖找到藍牙芯片所在的位置以及其外圍電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出藍牙工作時的電路框圖,如圖2所示,簡單講解其工作過程。然后要求學生在自己的故障手機中測試藍牙功能是否正常。針對藍牙芯片可能出現的其他故障,如不能啟動藍牙功能、藍牙傳輸距離縮短、藍牙的接收能力或發射能力下降,要求學生自己總結可能是哪些芯片產生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檢修方法及步驟:(1)測藍牙供電是否產生,如果沒有則測U702的3腳有無啟動信號,沒有則換CPU或借信號,有則更換U702(借電壓);(2)代換U701,或更換CPU;(3)檢查藍牙天線回路;(4)刷手機軟件資料;(5)更換藍牙模塊。

篇(9)

《電工學》是研究電磁現象及其基本規律在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其任務是使學員具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電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員操作技能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員后續課程、適應職業崗位要求打下扎實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職業技術教育下的《電工學》課程教學亟待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從幾個方面總結了提高學員學習《電工學》積極性的方法。

一、結合工作生活實例,突出實用性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知識的產生、發展、檢驗與深化都離不開生活實際。《電工學》是與生活實際聯系最緊密的學科之一,實用性很強。學習《電工學》要力求做到“從生活走向電工,從電工走向生活”。通過采用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在學習電阻率這一知識點時,我是這樣做的。在講完電阻率的定義、計算式之后,我告訴學員電阻率的物理意義就是衡量導體的導電性能。根據導電性的不同,將物質分為三類: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但是,聯系工作生活中的實例,單單是電線,就有很多種不同的材料,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選擇上的差異呢?選用材料的標準是什么呢?這些確實是現實存在的問題。我要求學員們從導電性、價格及質量等幾個角度進行思考。學員們開始進行討論,并踴躍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我進行總結。

首先,從導電性能上來說,銀、銅、鋁這三者的導電性是比較好的。但是,銀這種材料是比較貴的,造價很高,所以一般選擇銅和鋁。比較銅和鋁的相關物理特性,我們發現,銅的電阻率較鋁低,即導電性較好,但是密度較鋁大,即質量較重,而且單價較高。綜合這多種因素,結合實際現象觀察,得出結論,實驗室中所用的短導線優先考慮導電性能,一般選用銅質材料;而家用電線由于耗材較多,從質量、價格上綜合考慮一般選用鋁制材料。

經過這樣一個發現現象、分析解答問題的過程,學員恍然大悟,不僅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存在,而且搞清楚它存在的原因,從而由簡單的電阻率的學習拓展到生活實際中電線材料的選取,實現了從電工走向生活。

這樣就對教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員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電工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盡可能多地聯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與電工學相關的內容,將知識點細化到工作生活實際中,引導學員不斷深入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提高學員學習電工學的積極性。

二、加強實驗動手操作,展示趣味性

任務驅動模式下的《電工學》課程中安排了很多實訓任務,以實訓任務為牽引展開教學。理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都是為實訓課程做準備的,最終必將在實訓中使用和驗證。實訓課堂上,將理論知識糅合到案例中,讓學員從實例中獲取知識,在“做中學”,可以提高學員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電工學》課程的實訓任務中,介紹機械式萬用表時,我們講到它的基本功能有測交直流電壓、直流電流和測電阻等。電壓、電流是電路中的基本物理量,要測量其數值無可厚非,那為什么要測阻值呢?機械式萬用表的歐姆擋僅僅只有測電阻值的功能嗎?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我設置了這樣一個案例:拿出一捆實驗室的連接導線,告訴學員,這里面部分導線已經出現了斷裂,不能導電,要求利用萬用表來挑選出導通性良好的導線。

分析可得,選用萬用表的歐姆擋在靜態下測量其電阻值可以達到目的。中間斷開的導線,測量其阻值時,結果應該為無窮大;而導通性良好的導線,其阻值應該為一個接近于零的值。了解到這個之后,學員們紛紛動手開始測量,熟練地挑選出優質導線。

通過這樣一個動手操作過程,學員認識到萬用表的歐姆擋不僅有測阻值的功能,還能進行通斷檢測,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并由此引申到在檢修電器電路的時候,同樣可以用來排除故障。這樣的教學形式就將趣味性融入了枯燥的理論學習中。

此外,加強實驗動手操作,還可體現在項目制作及實際維修電器等方面。例如,根據學員課程開展實際組織科技“四小”活動,鼓勵學員多進行小發明小創造,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學員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得到質的提高,自然更能激發其進行后續學習的動力和信心。

三、調動課堂教學情緒,彰顯情感性

教學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傳遞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員應該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愛學生的情感,投入教學實踐中。

學員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家庭、社會等的影響,心理會受到沖擊。這個時候,教員不能對其施加強壓,逼迫其學習,適時的心理疏導反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員除了向學員傳授知識以外,更多地應該突破學科的限制,多進行情感交流,用“心”施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員,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員對未來的人生充滿憧憬和期待,鼓勵他們為夢想和希望而努力,增強學習的動力。

教學活動是一個情知相依、共存的過程,適時采用情感教學法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篇(10)

1 引言

為適應時代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對于光電相關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具備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素養,如掌握光電子器件和光電子信息系統開發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光學元件是所有光電儀器的基礎[1-2],針對光學元件開展的系列檢測會綜合應用到工程光學、物理光學、信息光學等基本原理與知識[3-4]。通過開展光學元件組裝實訓,可以訓練學生綜合應用基礎知識、綜合應用光學實驗儀器的能力,并提高學生光學元件裝配動手能力。為此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開設“光學元件組裝實訓”課程具有重要意義[5]。

2 具體實訓項目

結合光電信息專業的學科特點,具體開展了以下幾項實訓內容。

1)光學元件清潔包裝與光潔度檢測

在日常使用中,光學元件會接觸灰塵,水和皮膚油脂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增加了光學表面的散射和對入射光的吸收,這會在光學表面形成熱點和腐蝕點,造成永久性的損傷。由于光學元件的材料,尺寸,精度等因素不同,使用正確的處理和清潔方法非常重要。

本實習工位內容涵蓋了光學元件的拿取、清潔、包裝、光潔度檢驗。實訓中,學生學習光學元件的拿取、清潔、包裝方法及注意事項,并進行操作實習;在自己動手對待測光學元件進行清潔后,用三目顯微鏡對光學元件的光潔度進行檢測,對光學窗口、透鏡、棱鏡、反射鏡、濾光片、分劃板的光潔度進行檢測與分級,并對給定的光學元件進行崩邊檢查。

2)光學元件外形與面型檢測

該實訓工位要求學生了解、學習光學元件外形尺寸檢測的注意事項,學習光學元件圖紙標注外形尺寸的檢測方法,并進行光學元件檢測操作實習。實訓時采用數顯游標卡尺,千分尺,高度儀,對光學透鏡、光學棱鏡以及光學窗口的的外形尺寸和面型進行檢測。充分鍛煉學生的識圖和動手測試能力。

3)光學元件拋光面形位公差檢測

自準直儀是一種光學測角儀器它是利用光學自準直原理來觀測目標位置的變化,廣泛應用于直線度和平面度的測量。它和多面棱鏡、標準量塊等配合可以檢測分度機構的分度誤差,此外還可以測量零部件的垂直度、平行度等。

“光學元件拋光面形位公差檢測”實訓工位要求學生學會光學自準直儀的使用方法,用自準直儀檢測平面光學窗口的平行度誤差,對分光棱鏡的分光角度、直角棱鏡90°角、直角光學元件塔差進行誤差測量。通過該工位的實訓練習,使學生對前期所學光學光路知識得到鞏固,讓學生在掌握光學原理的基礎上,鍛煉學生動手調試儀器、認真觀察讀數、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

4)分光、偏振、衍射光學元件檢測

光在傳播過程中有不同的振動方向,即光在振動方向上具有偏向性,亦被后來稱為“偏振光”。光在傳播過程中的不同振動方向增加了一個可被控制的自由度,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光路安排或者特殊材料、鍍膜等光學元件進一步將偏振狀態的改變按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傳播方向、位相、頻率以及光強的改變,進而分析一些光參量;反之我們通過光強變化和光參量來測量一些特殊光學元件的分光比和消光比。

本實訓工位旨在讓學生認知常用的光學分光、偏振光學元件;學習分光元件的分光比檢測,并進行操作實習;學習偏振元件的消光比檢測,并進行操作實習;以及學習光學元件的衍射現象及衍射效率測試。相關實驗通過激光器配合激光功率計進行結果測量。該工位對光電專業的學生來講,是對其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形象化普及和鞏固,將平時學生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學到的光學元件和光學原理實際展現在眼前手邊,通過觀察和自己動手操作,對這些知識進一步理解。

5)光學鏡頭組裝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光學鏡頭組裝工位主要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調節能力,使學生在理解光學鏡頭種類和基本光路原理的前提下,對準直鏡、遠心成像鏡頭以及變倍鏡頭等幾組光學鏡頭進行動手拆裝,并配合激光器對組裝后的光學鏡頭進行相應的檢測校準及參數測量。

6)鏡片鍍膜檢測

使用光學方法測量薄膜厚度有多種方式,例如:棱鏡耦合法、光譜法和橢偏法。本實驗所使用的是光譜法,利用白光干涉的原理測量薄膜厚度,具有設備成本低,易于搭建光路的優點,是目前在線測量薄膜厚度的主流光學方法之一。

本實訓工位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白光干涉測定薄膜厚度的基本原理,通過使用擬合算法和快速傅立葉變換算法來測量薄膜厚度,測量多種類型濾光片的透射光譜并對其參數進行計算。

7)原子發射光譜測量

原子發射光譜法,是依據各種元素的原子或離子在熱激發或電激發下,發射特征的電磁輻射,而進行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譜學各個分支中最為古老的一種,在發現新元素和推進原子結構理論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

本實驗使用光譜管組來觀測多種氣體的原子發射光譜。光譜管組是一種低氣壓放電管,共包括五支直形光譜管,每支光譜管兩端均裝有電極。實驗時,通過在光譜管的兩端加以高壓,使管內的氣體產生輝光放電,發出一定顏色的光。原子不同,發射的明線光譜也不同,每種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線光譜。每種原子只能發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長的光,因此,明線光譜的譜線叫做原子的特征譜線,據此可對元素進行定性分析。實訓時,學生使用光譜儀對發射光譜進行采集,通過譜線的條數、位置、顏色來識別出它是由哪種元素發出的,并對相應光管進行標定。

3總結

《光學元件組裝實訓》是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重要獨立實踐課程之一,是一門綜合性的實驗選修課程。教學目的在于通過課程學習及實際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夠識別光學元件、知道其光學作用、掌握光學元件的組裝和調試等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課程涉及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綜合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綜合素質將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郁道銀,談恒英. 工程光學[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梁銓廷,劉翠紅. 物理光學簡明教程[M]. 北京:電子工I出版社,2010.

上一篇: 加固設計論文 下一篇: 混凝土澆筑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永久性国产盗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