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13:43: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美術鑒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8-0072-02
如何上好美術鑒賞選修課,筆者總結多年教學經驗,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體會:
一、旁征博引清概念
對于一門課程,明確概念,理清思路,是課程建設的首要問題。作為老師,必須教學目的明確,重點難點清晰;作為學生,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確“美術”和“鑒賞”的概念,了解“美術鑒賞”的基本特征,知曉“鑒賞”與“史論”、“鑒賞”與“欣賞”的區別,等等。在非美術專業的大學生中常出現“打體育”、“唱音樂”、“畫美術”等類似的語病。這些語病的出現就是因為概念不清造成的。
有人會說,那些概念,很多教科書上已經談過,老師不必擔心學生概念不清的問題。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層面和個體理解能力不同,教科書中涉及到的概念,未必所有學生都能弄清楚。也就是說,要弄清概念,光靠課本還不行,還要求老師去做一些“旁征博引”的工作。
“旁征博引”的工作,要從兩個方面去做,一是學生,二是老師,而關鍵是老師的引導。在備課時老師首先要了解學生,要考慮到課文中有哪些學生不易弄清的概念,對此先有一個預測,盡量多查一些資料,讓學生在弄清概念的基礎上,學到的知識能更豐富一些。比如關于“美術起源”問題。在美術鑒賞教材中,都是只講了“美術起源于勞動”,不曾論及其他觀點。“美術起源于勞動”只是眾多美術起源說之一,即是現代視覺文化中普遍認為的“起源說”。其實在之前西方就已有了“摹仿說”、“巫術說”和“游戲說”。這三種學說,雖然各有一定道理,但它們只是談到了藝術存在的“后天”因素,而忽略了藝術產生的更根本的原因――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藝術起源于勞動”的觀點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它不僅談到了藝術與勞動的關系,還涉及到了藝術與人腦機能、藝術活動與人體機能的相互作用及相互促進的關系。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認識到“美術產生于勞動”是藝術發生學說中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一種學說。
盡管旁征博引有擴大知識面和弄清概念的特點,但旁征博引并不是漫無邊際或面面俱到,而是主要針對那些與課文內容聯系緊密、學生比較關心或老師意欲解決的概念。比如,講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主要介紹一下“人文主義”;講魯本斯主要介紹一下“羅可可”藝術風格的基本特征及影響;講宋、元繪畫主要介紹一下“文人畫”的產生及發展;等等。
二、提綱挈領抓重點
所謂提綱挈領抓重點,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通曉系統的美術理論,以課本知識系統為線索,緊緊抓住課本知識重點這個“重中之重”。
美術一般包括“繪畫、雕塑、建筑和工藝”。在人類美術發展史上,各個時期大都存在這四種美術樣式,然而每個時期這四種美術樣式的發展則是不平衡的,于是便出現了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一個代表性的美術樣式。比如,新石器時期以“彩陶”為代表,先秦時期以“青銅器”為代表,唐代以“人物畫”為代表,宋、元時期以“山水畫”為代表,明清時期以“花鳥寫意畫”為代表。而每一個代表性的美術樣式中又有著核心的美術作品、美術家及美術流派。如青銅藝術的代表作品有《司母戊方鼎》、《立鶴方壺》,秦、漢雕塑藝術的代表作品是《秦陵兵馬俑》和《霍去病墓雕刻》,唐代的人物畫代表作品是閆立本的《步輦圖》、《歷代帝王圖》及周的《簪花仕女圖》,等等。
如果每一個時期只著重介紹一兩個美術樣式或作品,勢必使前后的內容變得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因此,我們在“抓重點”的同時,必須將其建立在“提綱挈領”的基礎上。在美術鑒賞課程中,“提綱挈領”主要表現在每一章的“概述”或每一課程內容前的提示或總論中。凡概述、總論中的內容,老師不僅要逐字逐句地分析、串連和講述,還要結合實際作品及美術家,使整個章節內容貫穿一氣。概述就像一條線,每個內容的重點就像穿在線上的珠子。“提綱挈領抓重點”就是使線穿珠而過,珠不離線,線不離珠。只有這樣,整個教學過程才顯得有血有肉,有條不紊,謹“毛”而不失“貌”。在概述中重點講解內容的聯系性,分講時重點突出它的時代特征及個性。
抓重點并不是孤立抓一點,而是要力求抓一點帶一片。比如我們把清代的石濤及其作品作為鑒賞的重點,從而聯系到、弘仁、髡殘的繪畫及其創作思想,以清初“四王”保守派繪畫來反襯石濤的大膽革新精神,以揚州八怪的藝術風格來論及石濤繪畫對后世的影響。如此這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既使重點鮮明突出,又避免了單調乏味,而且還給人一種“疏而不漏”的感覺。
三、明史通論重直觀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美術創作不單單是為了摹仿客觀形象,而且是無時不在地創造新的視覺形式美。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視覺形式也在不斷地翻新,而這種翻新無形中又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所以說,作為一位美術鑒賞者,對美術作品的直觀認識是極其重要的。
所謂“直觀”,就是人們對美術作品的直接的視覺認識和感受。達?芬奇的作品給人的直觀是“理智”;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給人的直觀是“雄強”;拉斐爾的作品給人的直觀是“秀雅”。人們對美術作品的直觀認識多是來自于作品的構圖、筆觸、色彩、形象等外在形式,而外在形式的演變往往隱伏著一些規律和內涵。古埃及人把高山、大漠、長河的神圣賦予皇權至上的金字塔,而金字塔那穩定、沉重、簡潔的感覺又對人們的靈魂產生一種威懾作用。古埃及神廟的出現,使人們的那種“靈魂威懾”由外表形態轉入內部空間。“羅馬風”教堂中的“穹頂”蘊涵著人們對天國的所有幻想,對天國的向往又促使教堂建筑的外部形態向上發展,于是便出現了后來的挺拔向上、直刺蒼穹的哥特式建筑。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在眾多藝術家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再現了往日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的輝煌。封建統治階級及教會的豪華、享樂,曾使“羅可可”和“巴羅克”藝術風行一時。德拉克羅瓦的浪漫主義美術雄風打破了過去古典主義美術的寧靜,印象派繪畫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對繪畫本體重新認識……
“明史通論”就是明晰社會、美術的發展歷史和通曉各個時期的美術理論。明史通論是我們準確把握各代美術作品視覺直觀印象的最好辦法。秦陵兵馬俑被國際友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數以千計的大型陶俑構成一個完整而威武壯觀的軍陣圖。它給人的這一“氣勢宏大”的直觀印象,正是秦王朝生氣勃勃、不可一世歷史的藝術再現。對唐、宋、元三代的藝術,后人曾做出“唐尚法、宋尚意、元尚趣”的理論總結和評述。唐尚法主要表現在“理法”、“法度”和“技法”三個方面。宋尚意主要表現在“意境”、“理意”和“詩意”上。如果說唐代的繪畫多突出在“外功”上,而宋代繪畫則多突出在“內功”上。元尚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意趣”、“情趣”和“墨趣”。以山水畫而論,吳道子及荊、關、董、巨是“尚法”的代表,文同、蘇軾及“南宋四家”是“尚意”的代表,“元四家”是“尚趣”的代表。以上事例說明,明史通論不僅能使人們很快地把握對各代美術的直觀認識,而且還能使人們的直觀把握更加深刻而準確。
古人在對美術的直觀把握上,曾總結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有人從風格上把握不同的直觀,如“黃家富貴,徐熙野逸”;有人從衣紋勾勒上顯示不同的直觀,如“雀爪郭熙,拖技馬遠”。
四、厚積薄發抒已見
美術鑒賞與美術欣賞的不同之處,在于鑒賞有鑒別和欣賞的意思,欣賞一般不具有鑒別的意思。就是說,“鑒賞”是人們帶著一種科學、審慎的態度來對美術作品進行觀賞。“欣賞”乃是人們帶有一種肯定、贊譽的態度來對美術作品進行觀賞。鑒賞與欣賞的區別在于能否對美術作品抒發個人見解上。大學生一般已進入成年人階段,世界觀已經形成,有了一定的知識面和思考能力。對美術作品或史論表示一些個人見解則是大學生“美術鑒賞”選修課中不容忽視的一環。
所謂“抒已見”就是讓學生談個人看法,這種看法必須是自己的真情實感,既能符合歷史實際和言之成理,而又不同于他人的觀點。
中國素質教育要改變那種“被動式”的教育模式,學生從小學知識,往往不是主動獲得,而是被動獲得,久而久之,使學生形成一種思想,即凡是課本上的都是正確的,不可改變。這種思想對抒發個人見解極為不利。當我們講授美術鑒賞選修課時,要盡力扭轉學生的這種觀念,使他們認識到,書本里的觀點和思想只是編著者個人的見解,當然也有可能缺乏正確性或全面性。美術鑒賞又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活動,對同一問題或事物有不同認識也是正常的;只有敢于否定才能敢于肯定。這樣一來,學生的思想就會馬上活躍起來,他們的個人見解也往往由此而產生了。
“個人見解”不是“妄發議論”,這是讓學生們必須理解的第二個問題。當學生提出某一見解時,老師要反問他:你的認識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你為什么要提出這一觀點,你準備用什么樣的事例和論證讓人們同意你的觀點?當然這種反問不是潑冷水,而是為促使學生更深入地閱讀課文,去豐富自己的知識,去查閱資料和進行深入的思考。要使學生懂得,“厚積”是“薄發”的基礎,只有“厚積薄發的見解”才是有意義、有價值和有說服力的。
1.研究現狀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尚未存在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及其教材,更未存在有關這方面建設的研究,然而,在挖掘、保護并發展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已成為全球熱點和國家策略的大好形勢下,以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為基礎的教學改革蔚然成風———如廣西藝術學院《美術教學論》課程負責教師長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廣西民族美術方面的文化資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術教學課程及其教材;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負責教師也長期深入研究并利用廣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教學課程及其教材。杭州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董春雷在《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上發表題為《民間美術與學校教育》的論文認為:民間美術根植于民間,是實用與審美、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一。它既蘊藏著民族精神,同時又歷經了時間的洗禮,顯示出強大的生命活力。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變革,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變化,民間美術的原生態面臨嚴峻的挑戰。河南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胡俊濤在《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期)發表的論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民間美術課程教學研究》也持相同的觀點———民間美術根植于民間,是實用與審美、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一。但該文更進一步地指出,民間美術的藝術形態的內涵與本質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愛與重視,許多教育研究者也在不斷地探索研究這個領域。為了能更廣泛、更深遠地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該文就民間美術的藝術特點,著重分析了課程設置意義、教學方法等問題,力求探索出一套較為合理的、適合藝術專業學生的民間美術課程的思路。
事實上,許多高校藝術類或人文類的教師都已經開始投入這一教學實踐中,就如何運用民間藝術資源(尤其是尚保持完整的邊遠地區少數民族民間藝術資源)來整合藝術類課程或人文類課程,掀起一股強勁的課程教學與教材改革創新之風。最為典型的成功范例是原任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王杰先生從1997年起,牽頭申報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教學改革項目“文藝學與少數民族文學的跨學科交融”,接著又組織文藝學、民俗學、民族學、少數民族文學等學科碩士點,聯合向自治區教育廳申請“審美人類學系列研究”,獲得立項后,他們便深入地對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以及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邊遠地區)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進行審美人類學田野調查,基于廣西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來搞科研與教學,以審美人類學理論與實踐為一條紅線,把中文系相關的人文學科的研究貫穿成為相互關聯的學術整體。在他的帶動下,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審美人類學課題組積極探討審美人類學學科建設的方案以及審美人類學的研究對象、方法、意義及其學理依據等等,自覺形成一門具有影響力的特色人文課程———審美人類學,該課程教學成果榮獲2005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很快,由王杰先生主編的《審美人類學概論》作為“十一五”國家級教材開始了立項建設。
2.研究內容及其方法
基于廣西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來開展高校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是一項具有時代性迫切要求的教學改革任務。然而,面對廣西11個少數民族許多不同族群或支系,分門別類地去挖掘、收集、整理其中的民間藝術資源,并形成一部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實際上是一個十分龐大而繁難的教學改革“工程”。因此,在立項建設研究方面,必須選擇這樣的思路:從壯族開始,逐個對這11個少數民族民間藝術資源進行研究,并逐個形成相關的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以壯族為例,具體研究內容為:整合并利用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資源———側重于壯族神話、山歌、舞蹈、戲曲(壯劇)、樂器、服飾、工藝美術等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運用網絡及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的研究。在具體的建設研究過程中,我們將采取以下的研究方法:
2.1以田野調查和文獻資料研究為基礎,展開多種學科理論及其方法的運用。課題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研究理論及其方法,對適合自己研究的課題內容進行研究,但要求在嚴謹的調查研究———深入壯族村寨開展田野調查以及進行相應的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研究———的基礎上,圍繞“民間藝術鑒賞”中的“鑒賞”來展開教材建設研究,這一“鑒賞”要求從起源、發展、演變等方面以及從政治、經濟或文化等方面,充分揭示該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尤其是審美方面)的本質內涵及其特征意義。
2.2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影視、錄像、攝影、多媒體等,制作相應的課件,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課堂教學實踐,在實踐中形成有效的教案或講義,在此基礎上,完成相應的教材內容的編撰工作。眾所周知,如果一門課程的教材在實踐中被證明是無效的,則說明這部教材并非從扎實的教學實踐中來,而是憑主觀想象得來,而適合教學實踐并能夠推動教學實踐的發展并產生良好的教學效益的教材,才是真正有效的教材,才能成為教學改革的豐碩成果。當前,我們必須學會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相應的受學生喜愛的課件,在多媒體教室或通過網絡技術開展當代廣西壯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課堂教學實踐,這是與時俱進的表現,也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表現。總之,以壯族為例,我們對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的建設研究,將會有一個好的開端,為以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3.研究意義
在高科技和全球化迅猛發展的當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感覺到人類危機四伏———能源危機、生態危機、人的精神危機等等,造成人本身的許多焦慮和不安。人們開始追尋自己的精神家園,懷念過去,在無所適從的時候,這只能更增加精神的焦慮和不安。為了解決危機,人類學家們引導人們關注處于“文明的邊緣”的少數民族———那些還沒有被現代文明同化的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族群,深入到其中開展人類學田野調查,以尋求解決人類危機的“原生態文化方案”。在這樣的情形下,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課題組通過田野調查,展開對當代廣西共計11個少數民族———壯、瑤、苗、侗、彝、水、回、京、仡佬、仫佬、毛南———民間文化藝術的比較研究,收集整理其中已經瀕臨消亡的民間藝術,經過提煉加工,形成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學內容,事實上,這是一種解決人類危機的“原生態文化方案”。因此,該課程所講授的“民間藝術”,專指“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是指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存活于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的原生態的民間藝術。所謂“原生態”,是以自然生態之義喻指這些藝術均由該少數民族某一族群集體創造并世代傳承下來的尚保存完好的活態藝術,是非官方的、非現代的、非個人的元文化。其藝術表達可以變化發展,但其所蘊涵的該民族精神和基本話語結構沒有改變,比如作為壯族族群之一的那坡縣黑衣壯的山歌藝術中的“過山腔”,依然用黑衣壯話演唱,尚保留著古代完整的藝術表達方式和押韻風格,傳達著古代黑衣壯特有的精神風貌。#p#分頁標題#e#
毫無疑問,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一旦進入我們的研究視野,就明顯表現出兩大相互矛盾的特性———當代性和原生態性。所謂“當代性”是指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具有當代的特征,反映當今時代的個性和追求。所謂“原生態性”,是指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保持有自古以來的精神內涵和話語結構,由民間集體傳承著,具有原始原創性和集體傳承性,任何個人或官方都無法改變。之所以具有突出的“當代性”,是因為處于“文明的邊緣”的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在市場經濟、高科技和全球化的浪潮沖擊下,或多或少地受到當代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和都市文化的“侵入”或“滲入”而產生了“當代性因素”,與此同時產生了“對抗性”因素———“原生態性”。“原生態性”“對抗性”的接納或反利用這些外來的“當代性因素”,在碰撞與交流中發生聚合性的“雜語共生”的文化景觀———“原生態性”和“當代性”矛盾統一而和諧地構成了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事象。在這里,“當代性因素”獲得了另一種表達,而“原生態性因素”也逐漸發生了當代性轉型,當代性危機或原生態性危機因此而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化解。正因為這樣,學習和研究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以及開展當代廣西少數民族民間藝術鑒賞課程教材建設研究,便具有了以下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06-071-2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都在大力提倡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開設的藝術課程門類多達數十門,其內容涉及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書法、攝影、美學、文藝理論等方面,為學校素質教育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還存在藝術欣賞形式的多樣與教學方法的單調之間的矛盾,太多的求知欲望與文化素質課課時較少等矛盾。如何在藝術鑒賞課教學課時稀少的情況下,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使大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真正短時高效并得到提高,這必須有科學的素質教育理念和方法。
一、藝術鑒賞的內涵和功能
藝術鑒賞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一種審美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美育社會功能的重要環節,也是一種通過藝術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藝術鑒賞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欣賞,是“人們對藝術形象感知、理解和評判的過程。人們在鑒賞中的思維活動和感情活動一般都從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出發,實現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飛躍”。因此,鑒賞本身便是一種審美的再創造。
藝術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開展藝術鑒賞課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與健康的個性,培養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在藝術接受的過程中,審美主體從中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通過經常性的審美活動,可以陶冶他們的性情,凈化心靈。從而使學生達到人格完善的目的。
二、藝術接受
藝術接受是指一定時代、社會的人們按照一定的審美、文化和心理要求在鑒賞、讀解、闡釋和評論藝術作品過程中,對藝術作品的選擇性認同和創造性實現。這種接受是主動而非被動的,它包含著欣賞者的感知、體驗、理解、想象及再創造等等心理活動。
按照接受美學觀點,任何藝術作品都具有兩極:一極是藝術的,即創造主體生產的文本――未經讀者鑒賞的藝術家的“一度創造”的產品;另一極是審美的,即接受主體對文本的具體化或實現――經過讀者閱讀、品評、鑒賞等檢驗的作品,它是接受者在“一度創造”基礎上進行“二度創造”的產物。接受者對“文本”進行“二度創造”并現實地鑒賞作品和實現作品的過程,就是藝術接受。
解讀藝術作品之前必須要有一定的能力,要有各方面的知識儲備。首先必須了解各藝術門類自己獨特的語言,如繪畫的語言是點、線、面和色彩;雕塑的語言是空間中形與形關系和質感;音樂的語言是聲音、節奏和韻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閱讀文學作品讀者也應有相當的程度。首先是識字,其次是大體的知識,而思想和感情,也須大抵達到相當的水平線。否則和文藝即不能發生聯系。”譬如欣賞水墨畫,你必須了解中國古典藝術的理想是氣韻、神韻、淡、味、妙、意境等具有想象性、精神性的一些范疇,熟悉中國藝術一直秉承的理想,比如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講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傳達,講究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意味,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等等。只有這樣,你才能對藝術作品其內在的人、事、物、景及思想、感情、哲理等內容美與語言、結構等形式美進行感知、理解、評析,也即審美。
所以,必須構建審美心理結構。接受美學的“期待視野”就是由此而發的。認知心理結構、審美心理結構所構成的框架完善程度,將決定藝術鑒賞能力的高低。在這一點上所有藝術都是相通的,如鑒賞古希臘藝術家阿耶桑德羅斯等3人創作的雕像《拉奧孔》。如果你從作品中得出:人物刻劃非常逼真、比例協調,作品表現了雕塑家對人體解剖學的精通和對自然的精確觀察,以及純熟的藝術表現力和雕塑技巧。這只是對古希臘雕塑的再現性和形式感的表面認識。如果你能在充分了解希臘神話故事,再運用雕塑、美學等知識進行鑒賞。你就會發現雕像中的拉奧孔雖然遭受巨大痛苦,但并不號啕大叫,而是節制著自己的感情,口僅微張,顯示出希臘藝術所特有的古典理想:“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并發現由于作品過于強調人物極度痛苦的外在形態,缺少更深刻的心理刻劃,所以并非是藝術上極臻完美之作。但《拉奧孔》鮮明又突出地顯示了希臘化時代雕塑的激情特征,從而成為該一時代的典型代表作品。如果能得出以上評價,說明你的鑒賞能力比一般的欣賞者要高了一層。頭腦最簡單的人可以看到細節;專業知識較為豐富的人可以看到形式語言的表達方式,比如對比、均衡、節奏、韻律;只有那些具有更高理解力和敏感性的人則可以發現某種逐漸揭示出來的內容意義。
三、藝術鑒賞能力培養的途徑
藝術鑒賞是審美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中,審美活動要開展首先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客體方面的條件;主體方面的條件;需要一定的審美環境。
大學生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在客體方面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優秀的藝術作品
審美活動的開展在客體方面的條件,首先要有審美對象的存在,而且對象要有鮮明生動的形式和吸引人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授課時,充分利用教學設備和軟件,比如多媒體等,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形象生動。在授課方式上要有互動,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也可采用分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有成就感,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更有利于欣賞能力的培養。
(二)藝術欣賞要尊重大學生的個體感受
1.審美活動的進行必須以個人的審美能力的存在為前提
一個人的審美能力是審美方面的生理能力與心理能力的總和,包括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審美辨識能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充分說明對美的對象的欣賞需要審美主體本身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得到美的感受,欣賞美的對象。審美活動的進行首先要通過感官去感知到美的對象的存在,然后才可能做出生理、心理的反映,基本的生理感官的感受能力是審美活動得以產生的一個前提。完全喑啞的世界,完全黑暗的世界,完全色盲的世界,是我們正常人無法想象的單調。那樣,《梁祝》、《二泉映月》對某些人而言等于不存在,《大衛》、兵馬俑也只是虛設。
每個人的教育背景,愛好也不一樣,欣賞水平也不一樣。這就不能沿用舊有的“百分制”的作業評價抽象評價每一個學生的實踐結果。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有利于藝術的個性發展,對藝術鑒賞評價的改革應首先注重藝術的這種個性發展,對每一個學生的實踐都給予極其個性化的評價。多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參與課外學習和實踐,要指導功夫在詩外。
2.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審美需要
審美活動的產生要以人的審美需要的存在為前提。人具有多種多樣的需要,審美需要是最高級的需要之一。人有這種審美的需要是審美得以產生的一個前提,因為一個人如果還只是處于低級的生理需要,沒有審美的需要,那他就不會去審美,得不到審美感受。這種需要有時又建立在教師的關注和期待以及善意的評價上。這種評價方式可以采用“皮格馬利翁”的心理效應模式淋漓盡致的發揮,如“你太有創意了”、“你的觀點很新穎”、“你的想法有意思”……,這種建立在對每一個學生充分尊重其個性發展基礎上的評價方式,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注和期待,使他們的學習信心百倍,有助于藝術鑒賞能力的提高。
3.要展開審美活動就必須具有良好的審美態度
所謂審美態度,主要是指一種非實用功利的和非抽象邏輯的態度,即從實用功利考慮和科學探索中解放出來,在自由的心態下只擬欣賞事物的“形象”本身。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只有完善大學生的認知心理結構和審美心理結構,才能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在自由的心態下進入審美。首先,要求我們的教師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課堂講授中真正做到“授業解惑”。比如在講解藝術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形式美的同時,講授作者的奮斗歷程,激發學生的崇敬之情,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態度。
(三)創造適宜的審美環境
審美環境是人與世界(對象)能否交往、對話,能否展開審美關系的外部客觀條件。這一點有時也相當重要,因為它會影響到人的心境和人對審美對象的看法。學校審美環境,不只限于藝術鑒賞的課堂教學,除此之外,還有校園環境、人文環境等都需要營造。比如幫扶學生完善藝術社團;組織書畫展覽、音樂會;舉辦藝術名家的講座、演出;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藝術比賽等對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都是有益的。
總之,藝術鑒賞是高等院校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課程,我們只有遵循藝術教育的根本目標,認識藝術教育的特點,尊重藝術鑒賞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建立和完善認知心理結構和審美心理結構,在期待視野的形成變化中逐步培養審美能力,才能獲得藝術欣賞教學的藝術效果,提高大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德)姚斯.接受美學和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影視文瑙冷是電影文學與電視文學的合稱,是新興的文學樣式。影視文學的歷史遠不及傳統的詩歌、兌肩女文漢戈劇,然而,憑借電影、電視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巨大影響,影視文學在一個世紀以來迅玉孟發月是,成為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棄了影視文學,當代文學便顯得殘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響人終身發展的影視文學批評教學卻是一個薄弱點。因此,加強影視文學作品的教學是時展的寰導璧薯,影視欣賞的開展將會為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化撫岑一個新的生長點。
一、存在的問題
豐目又寸于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劇而言,影視文學應該說是一種新興的文學樣式,人們對影視文學的認識非但不及傳統的文學樣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視藝術的了解。我們已有數以百計的交日本文學史和對各類傳統文學體裁的研究專論,我們也刁盡乏影視藝術史、影飛見哩論甚至影視制作各個環布虧的專論,但說到影視文學作品教學的習究狀況,則不免相形見細。當今的影視文學還處在年輕階毛n,雖然影視文學批評的教學應該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任務,但就目前課堂教學現來看,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在鑒賞實踐訓練課上會發現:學生分不清戲劇藝術與劇本之間的差異、分不清景爹視藝術與影視文學之間的差異,且在對劇本與藻絲視文學進行鑒賞時不能結合戲劇與影視藝術的特點和要求;在鑒賞交流活動中,學生交流最多的是詩歌和刁、說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個同學涉及居鑒賞,基本沒有涉及影視文學的鑒賞。即便涉及到影視文學,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層次學生通常會被作品情節的曲折、場面的火爆、人物命運的坎坷等吸引,為之動容和感慨,遠未達到對影視文學內涵和意蘊“鑒賞”和“批評”的高度。更為尹龍重的是,在對我校民族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他在7TH少觀看電視作品,電影則更少,這樣扎七鑒賞根本天訪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綜合分析上述大學生在影視文學鑒賞中存在的問題彥割京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視文等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影視文學批評既是一門藝術教育課,又是一門美育課。由于影視藝術的大眾化特點和影視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樂的特點,能夠通過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分析和鑒賞,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影視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待點以及風格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培養和增強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那么,這樣的一門課是應該受到重視的,可事實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學現狀來看,影視文學教學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高度,有時甚至處于可有可無的越圖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專科階段沒有安排影視文學扎七評課程,本科階段這門課也只是屬于選修課。同時配備的教師也很少具備這方面的專業素質,實際授課也很隨意。對于嚴重缺乏影視作品積累的民族學生沒能夠做適當的引導,而是直接進行王里論講授,這就如同從未看過《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吳孫蒲這一人物形象一樣,絕對不會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視文學批評教學的內容簡單化。就筆者了解到的情況看,各校對于影主見文學批評教學內容的設計可謂五花/又門,或者手巴這門設訓一為影視基礎知果,或者將計‘為影視作品分析課,甚至索性把它設計為影視作品又見摩課。問其故,都說因為缺乏一部比較成熟的教材作為設計程內容的依據。誠然,不拘泥于教材本應是素質教育和創新型教學的-勇原貝,同樣一門課程也允許有與眾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總得有個規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無定法也并非隨心所欲,不然,這些既缺乏目標規定性又缺乏講授系統性的故法就會給該門課程的教學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那么,聯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視文學批評課的選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進行影片分析時側重選擇一些有代表勝的反應民族生活的作品,這樣對課程內容的靈活置能夠以興趣帶動學習,然而實際教學中一直存在著教學內容簡單化的問題,真正聯系學生實際清況的教學探索很少。再次,影視文學教學的方式單調化。目前我們在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時,方式極類單攀調,基本忽視了影視文學獨有的特點,而簡單的將影視文學作品作為一般的文學作品來教授,導致影視文學作品獨有的感染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不能真正打動學生,提升文學審美能力。另一極端做法就是大量運用現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學內容,用觀看影視作品代替文學作品的解讀,用新技術代替對語言的,用圖像和聲音代替對文字的體認,學生的興奮點往往只停留在視聽堯鄉覺上,只滿足于聲像畫面帶來的直覺衫習惑,感官的愉悅替代了}勝層面的思考追問,以膚淺的感性內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體驗,批變萬丈了看電影看電主見劇,成了一種休閑交是樂活動。綜上,影視文導特比評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教學內容簡單七、教學方式單調化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文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學教育除了加強傳統的詩歌、小說、散文、戲居文學樣式的教學之外,還需要補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視文學的教學應該說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學、音樂親留舀、美術、雕刻等多種藝術形態特點尸手力口上電腦合成等科技手段,無侖是畫面的動感、質感還是音響效果,都是相當出色的。影視文學暑本本身來源于文學,和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文學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達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說的敘事手法、結構樣式、表現技巧,詩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為影視文學創作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營養。影視文學作品教學是實施語文綜合活動的最佳平臺。它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對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產生感清的共鳴;它可以讓學生發掘作品的豐富內蘊和深層意義,對作品有獨到的感受和創造性理解;它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誦、表演房論等方式來提高鑒賞水平。在影視文學作品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者階導以提高,審美能力不斷得到加強,藝術品位也隨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學生良好的個勝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應該把影視文學作品澳女學方文在文學教育的衛匡璧慈位置。
2.影視文學批評教學是提高民族學生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鑒賞影視文學作品質己指具備了一定的藝術修養,又寸影視藝術的美學規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賞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積累與體驗,因而能夕讀彭視文學作品的各個層面進行更深人的讀解,并在址匕著鰲礎上通過欣賞,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悅。這就說明如果學生對影視作品沒有一滬定的感受和積累,則提高審美與鑒賞能力等目標京允無異于一紙空談。那么,如何提高學生這方面的素質,就成了我們首先需要關注的問題。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進行比較鑒賞,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人點。學生下門對原著小說的理解和我們對改編的影視文學作品的講解可以互為參照,其間的異同可以幫助學生衫成對影視文學作品的初步感受與經驗素材積累,學生頭腦當中會對影視作品的獨特之處留下深刻印象,對人物形象的理助釋更加彩磷夕火,特別提歲寸影視文學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從而使其對影視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通過影視文學扎七評教學來提高民族學生的文化素養顯得尤為重要。其原因是:現代的中小學生刃見看影視作品已成為他們繼學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徑之一,而觀看影視作品對其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初步刃爹成影響重大,所以,他下門的鄧昨譽行為必須受到正確的引導。而類似于筆者所從教的學校培育的大學生將來恰好是民族地區中小學生們的教育者,即未來的中刁、學語文教師,其清感態度和價值勸職寸中小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異綺與難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師范院校中文專業大學生的影視鑒賞能力是一項有益于后展的、意義深遠的事業。
四、影視文學批評能力培養途徑的探討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中華民族立足于世界之巔,關鍵是人才,尤其是高級人才,而藝術教育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紀初,我國教育家先生就指出,應當把美育列為國民教育的宗旨之一,并規劃了全民藝術教育的實施藍圖。[1]一個世紀過去了,國家對發展藝術教育高度重視,頒布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以及實施辦法,如《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關于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等,中國大學藝術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藝術教育正迎來姹紫嫣紅的春天。
一、我國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必要性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工科院校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而藝術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跨世紀的新一代大學生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工科大學的學生來說,感受藝術的魅力,了解藝術的內涵,也同樣是出自提高自身素質,全面發展的內心的渴望。國家“面向二十一世紀高校美育課程方案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問卷調查,于1998年初就在全國部分地區展開,以廣州地區為例,向廣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等七所高校部分大學生發出2900份問卷,回卷2376份。[2]從對工科院校回收問卷的分中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日益注意自身綜合素質的當代大學生中,普遍表現出對藝術選修課的高度熱情,他們在對中外優秀傳統藝術表現了濃厚興趣的同時,也對中西方現代藝術表現出了強烈的求知欲;在重視藝術理論修養的同時,也積極從事藝術實踐活動。
因而,在工科大學開展藝術教育十分必要。它可以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適應未來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彬同志在1996年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在整個教育事業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美育是運用藝術學、自然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僅是自身,而且滲透在諸育之中,以美輔智,以美促勞,以美健體,美育對德、智、體各個方面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其次,工科大學開展藝術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一個社會的國民藝術素質不高,勢必會影響到精神文明的發展水平,而工科大學生作為大學生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的文化代表,要提高全社會的藝術素養,首先必須提高他們的藝術素養。高等教育的本質就是素質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因而,當代大學生不僅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品質,過硬的專業技能、健康的體魄,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通過培養一代又一代具有一定藝術素養的大學生群體,并通過他們帶動整個社會的藝術氛圍,以提高全社會的藝術素養。
再次,工科大學開展藝術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既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也具有一些負面影響。它的趨利性往往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態浮躁,工作的快節奏又使人們倍感勞頓、疲乏,很容易使人變成“經濟動物”。而藝術具有陶冶性情、凈化心靈、升華精神的作用,是人們煩躁時的鎮靜劑、勞累時的棲息地,是人生寧靜的港灣,是人免于淪為“經濟動物”的一大引力。市場經濟越發達,藝術在這方面的作用就越突出。而工科大學生一畢業,就將置身于市場經濟的最前沿,如果不具有一定的藝術精神,就很難能夠保持平靜的心態和旺盛的精力。此外,對他們而言,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創造力,培養一定的藝術素養,無疑更增強了他們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
二、我國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規律性
由于種種原因,工科院校藝術教育發展水平與一些綜合類、師范類院校相比還存在差異,因而,工科院校必須充分認識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遵循教育規律,科學有效地開展藝術教育、教學活動。在教育的諸單元中,藝術教育自身的規律具備了“感染人類追尋美感的歡悅”的特點,因而具有巨大的靈魂感召力和震撼力。正如法國藝術家羅丹所說:“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所以使人感動,不但因為它使人得到多少適意的感覺,實則因為它所驚起的思想”[3]可以說,藝術教育對培養人的人格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具有關鍵作用。
從全國大學生藝術教育狀況的抽樣調查來看,一些狀況令人驚詫:許多人不知道中國當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徐悲鴻、梅蘭芳、蓋叫天是何許人也,不知道中國四大名著出自何時、何處、何人,不識五線譜者大有人在,更惶論國外的名家、名著,這其中工科大學生此種情況則更為突出。本來,有些是屬于中小學藝術教育中要解決的基本常識,到了大學,還要補這一課,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要提高藝術教育的水平,使藝術教育能夠適應新世紀的挑戰,就一定要徹底破除“應試教育”的思想,徹底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走出一條以“素質教育”為主的道路。
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雖然是一種艱難的轉變,但已越來越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素質教育”是一種全面的教育,藝術教育要面向新世紀,就必須建立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指導思想,只有堅持這一指導思想,藝術教育才有可能擺脫種種偏見,全面地、辯證地認識藝術學科的性質,進一步推動藝術教育的發展,形成一整套適應新世紀挑戰的藝術教育新體系。
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本質是素質教育,是向所有在校大學生打開大門的藝術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完善人格、塑造靈魂的藝術文化教育,而非以藝術中的某個門類為業,求其專、攀其高的專業技能教育或尖子教育。
工科大學開展藝術教育首先要遵循藝術教育本身的規律。藝術教育不同于其他一些類型的教育,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具備三種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凈化”,三是“”。[4]藝術可以幫助人們獲得知識,陶冶性情,得到。藝術教育作為特有的審美教育,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首先,藝術審美教育是“以情感人”。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作品,使受育者受到強烈的感染和熏陶;從中得到教育:其次,藝術審美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藝術作品對于人的教育,是在長期作用下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從而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最后,藝術審美教育是“寓教于樂”,通過藝術欣賞活動,使人們的精神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身心得到積極愉快的休息,而且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其次,藝術教育也要遵循人類素質形成發展的規律。藝術教育在人的素質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這不是哪個人的好惡,而是客觀規律。人的素質是分層次的,優秀素質需要多方面的滋養,需要長期細致深入的充分的培養過程。“素質教育”不是一門課,如果不溶于各門課程、不落實于教學過程之中,便不過是一句空話;同樣,離開了具體、生動的優秀藝術形式,以及與其相應同樣具體、生動的藝術課程的教學活動,藝術美育、藝術素質教育乃至全面的美育、素質教育的完成與實現,都是難以實現的。
藝術教育、教學活動作用于對象,逐步積累,潛移默化,形成素質的過程,是一個既連綿不斷、滲透融合、貫通始終的統一過程;又是一個相對有序、曲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由不同環節組成,相銜遞進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序列是有規律的,這一規律同人的生理、心理、認識、實踐等方面的基本規律保持一致。由于工科院校藝術教育不僅取決于它的性質、目的,也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的素質形成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的制約,因此,其開展藝術教育教學的安排和要求的基本順序是:
——使學生增強對高雅藝術、高文化含量的經典藝術的興趣與愛好;
——使學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藝術知識;
——使學生提高感受、理解、鑒賞藝術作品和表演的實際能力;
——使學生養成欣賞美好藝術的生活需求和文明習慣;
——使學生積累起較豐富的藝術修養;
——使學生逐步形成高尚的藝術審美情趣,審美理想;
——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提高全面素質的目的。
與藝術教育的規律及形成人的素質的基本過程相適應,藝術教育教學的原則歸納如下:
1、在與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課程相應的水平上起步,以藝術作品和學生參預藝術審美實踐活動的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為順序安排教學的原則;
2、以加強和深化對藝術作品本身的藝術感受、理解、表現等審美實踐為主線組織教學的原則;
3、以對藝術作品整體特點的把握、評價、表現等為主要內容展開教學的原則;
4、以正確的觀點,按照揭示藝術作品的表現及其規律的實際需要,介紹、練習有關知識和技能的原則。
三、我國工科大學藝術教育的現實性
面對21世紀,藝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將越來越重要,如何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實現藝術教育的現代化,是探討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在藝術教育過程中,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學而又系統的教學方法,優化整個教學過程,探索出一條符合工科院校的藝術教育的新模式,使藝術教育更科學、更合理、更具挑戰性。
首先,注重優秀的傳統教育方法。開展藝術教育,應注重繼承和學習中國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中國畫的氣韻軒昂、筆墨淋漓,中國民族音樂的悠揚、自然,中國文學的燦爛、輝煌,中國民間藝術的質樸、渾厚等,都是藝術教育的源泉。而中國傳統教育方法一向是提倡教學相長、由淺入深,傳統藝術教育也注重理論指導實踐活動,沿襲了中國傳統的師傅帶徒弟的學習教育方法,臨摹、模仿,學習前人的經驗是傳統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工科院校開展藝術教育離不開中國教育的大環境,更要積極吸收和借鑒傳統教育方法,即以講授理論為主,實踐為輔,循序漸進地開展藝術教學活動。
其次,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科學。國外一些先進國家的現代教育理論已經發展到較高水平,其共同的特點是運用現代系統論、現代心理學、現代信息學等最前沿學科和邊緣學科的成果作為科學基礎,從教育、文化、科學、審美等方面對現代教育的體系做出思考和重構。比如美國的《零點項目》的研究,就對未來人才素質的培養,對如何通過實施藝術教育來進一步完善人格作了深層次的研究,為美國21世紀的戰略決策提出重要的科學依據。
近年來,工科院校藝術教育在教育方法的科學化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比如,藝術教育主要以普及藝術知識為主,相對提高為輔的原則,在開展藝術教學課程的同時,結合課外藝術活動實踐,讓學生參與體驗藝術創造過程,提高其競爭意識和應變能力。這種開放性教學解決了工科院校藝術教育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很少在課堂上直接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問題。課內課外相結合的辦法,不但進一步提高了理論與實踐的聯系,而且根據藝術教育的特點,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從理性到感性的認識。總之,在如何實現藝術教育方法科學化的問題上,只要我們善于吸收和借鑒國外先進的教育科學并與中國優秀和傳統教育方法相結合,就一定能夠實現藝術教育方法的科學化。
藝術教育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必須優化教學過程,即根據教學理論、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所做出的最佳選擇,以期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工科院校開展藝術教育,根據國家教委的相關規定,從大的方面分為美術、音樂和影視三大部分,美術方面又包含中國畫、書法、美術鑒賞、環境藝術賞析、商業美術賞析等課程內容;音樂方法包含了聲樂演唱藝術、器樂基礎、合唱與指揮、舞蹈、音樂欣賞等課程內容;影視方面則包含了影視劇作引論、電影學原理、電影名片賞析等課程內容。根據藝術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從教學方法出發,大致分為兩大部分:一理藝術鑒賞(即理論部分),二是藝術實踐(即技能、技巧的訓練)。作為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的,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藝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濃厚興趣,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
1、藝術鑒賞
根據工科大學生的年齡差異、專業特點和文化層次,選擇中外優秀的美術、音樂、影視等藝術作品以及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以其不同的形式開展教學。
(1)賞析。教師從作品的思想內容、精神內涵、時代背景以及藝術手法等方面,貫徹美學原理,讓學生鑒別作品的優劣。通過大量的古今中外優秀藝術作品的展示,從而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加以賞析,以增強學生審美能力的認知廣度和深度。
(2)課堂討論。藝術作品的賞析,采取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通過互相切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開啟學生的藝術想象力。這一教學方式,對于大學生層次的教學階段是非常需要的,它的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直接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成為教學中的主體。
(3)提問。在教學中運用提問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對藝術作品鑒賞的興趣以及對作品的思考。提問指的是雙向,即教師問學生、學生問教師。教師在提問題時,要注意到工科大學生對藝術理解的綜合起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充分思考;反之,學生向教師提問題,往往更尖銳、更深刻。這種雙向的提問,擺脫了傳統教學中只是“教師問,學生答的家長式教法,有利于調動教學積極因素,加深教與學之間的磨合和溝通。”
(4)現代教學媒體。根據藝術教育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現代教學媒體,是提高藝術教學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因為藝術教育通常以藝術作品作業鑒賞對象,特別富有直觀性和生動性,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可以直接感受到。此外,采用媒體組合教學方式,有利于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場景聲情并茂,圖文并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使藝術教育課程真正成為一門藝術,學生也可從中得到高品位的藝術熏陶。
2、藝術實踐
藝術教育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相結合的學科,因而,工科院校進行藝術教育,除了應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之外,還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一定的藝術實踐,增強從理性到感性的認識,這對他們的全面發展很有必要。
(1)觀察法。蘇聯教育家馬申斯基認為:“沒有觀察就沒有明確的觀念,沒有明了清楚的觀念就沒有繪畫。”[6]觀察是人類知識的主要來源,是智力開發的基礎,知識的百分之八十源于觀察。這一點突出表現在藝術教學中的美術技法訓練。比如說要表現物象,不論是個體或組合物體,都必須從整體觀察出發,而表現整體的方法是從整體出發直線取形,局部深入,再回到整體。那么,在深入作畫過程中,就要不斷進行比較觀察,如形態的大小、寬窄,位置的高低、遠近,色彩的明暗、冷暖等,通過觀察對比,從中找到物體富有共性和個性的地方。在教學中,要根據繪畫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的觀察、比較,找出形體、結構、虛實、光影等的變化。
(2)練習法。藝術實踐課中,技能、技巧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如“聲樂演唱藝術”、“舞蹈”、“器樂基礎”、“合唱與指揮”、“中國畫”、“書法”等,都是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聲樂演唱藝術”除了讓學生了解歌唱器官的構造,正確的歌唱姿勢以及歌唱呼吸、共鳴、咬字等的基本知識以外,還要對學生進行聲樂基本技巧的訓練,通過訓練讓學生進一步得到感性上的認識,初步掌握聲樂演唱技巧,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參與組織一些演唱活動。又如“書法”,除要了解中國書法的基本知識和中國書法史綱要,理解書法何以為中國獨特的傳統藝術,結合欣賞歷代書法作品,提高書法審美能力之外,還要通過對歷代書法碑貼范本的臨摹練習,逐步掌握各種書體的寫法,為今后進一步創作書法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礎。在練習時,教師始終處于輔導地位,應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差錯。
(3)示范講評。藝術實踐本身是一種直觀性較強的課程,技能、技巧通常通過教師的示范表演、輔導來進行。比如中國畫的用筆、用墨以及各種技法,都離不開教師的示范表演。示范可以是課前準備好示范圖例,也可以在課堂即興示范表演,學生通過模仿、訓練,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所以,這種直觀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另外,對學生所完成的作品進行講評,通過教學和學生的雙向交流,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4)實習。實習是讓學生參加具體社會活動,把在課堂上掌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技巧,應用到實踐中去。由于工科院校藝術選修課時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實習,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師可以根據所授的課程內容,結合社會、校園的熱點宣傳活動、文藝活動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從中得到鍛煉。
(5)參觀博覽。藝術教育通常采用大量的視覺形象資料以及視聽材料,開闊學生的眼界。在教學中,有目的、有組織地讓學生到各類藝術館、博物院、音樂廳去參觀學習,百聞不如一見,實地參觀考察,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對中外優秀文化藝術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開拓藝術視野。
〔參考文獻〕
[1]·全集[M]·中國研究會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國教育年鑒1998[M]·中國教育年鑒編輯部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首先,2019年語文考綱的字詞表述有略微調整,在考核目標中,兩處提到“根據普通高校對新生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要求”這一指導思想,2018年僅表述為“文化素質的要求”,這表明2019年高考將強化“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和對理性邏輯思維的考查。
其次,試卷設題順序有變化。在考試范圍與要求部分,將現代文閱讀從2018年的順序——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調整為一般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
最后,考綱里題型示例有所變化,有增刪,但沒有什么較大影響。
2019年語文考試大綱提示,學生備考不要單純關注審美鑒賞類文章,還需要多關注、訓練理性思維,注重對文本整體閱讀、篇章結構梳理、內容要點的概括和表達技巧的掌握等。對寫作來說,實用類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強調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關鍵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
建議考生應廣泛閱讀,除了文藝隨筆外,還應閱讀一些小論文、時事評論等,反映當下變化成就類、傳統文化類等都要涉獵,還要多進行邏輯思維訓練。
一、強調理性思維的正確性
上述解讀以“更注重對理性邏輯思維考查”為標題,突顯了2019年語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們在語文教學領域見得多的是閱讀體驗、體悟、經驗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語詞,乍一看“理性思維”,中小學語文教師可能會有些不習慣。
強調語文的理性思維是非常正確的,是對語言及文章本質特征的回歸。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沒有思維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確的語言(包括書面語言)表達;語言和文章是思維活動的外部顯現,包括那些極具抒情性的文學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維的,是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交互作用的產物。但是最近十幾年來的語文教學,包括語文課程標準、教材教參等,都特別強調對語言文章的感性體驗與積累,貶低、忽視甚至否定語文教學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維。2019年語文高考大綱對“識別和記憶語文基礎知識”“領會并解讀詞語、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篩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關現象和問題,并予以整合歸納”等理性思維元素的強調,真讓人有久違之感。
事實上,無論是否明確強調,在任何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都不可能沒有或者完全避開理性思維,否則,語文教學就必然含混,或天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緒高昂地朗讀幾遍,學生卻恍恍惚惚,難以理解實質內容。
邏輯思維是在專門指導下,經過長期訓練而逐步發展的,讓學生在高考前“多進行邏輯思維訓練”是解決不了燃眉之急的。當下,我們的學生普遍缺乏邏輯思維能力,這不僅表現在語文學習及語文問題的分析解決中,還表現在數學和自然科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這類需要高度理性思維的學科學習中,以及其他人文學科(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的學習中。理性思維缺失帶來的惡果是,我們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維能力不足,缺乏發現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確思路乃至興趣和熱情。
2019年語文高考大綱發出了教學改革重視理性思維的信號,這應該是語文教學回歸“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和情感共同決定語言文章內涵”這一本質的重要一步。
二、鑒賞評價與理性思維并非是對立的
很遺憾的是,上述解讀認為“2019年語文考試大綱提示,學生備考不要單純關注審美鑒賞類文章,還需要多關注、訓練理性思維”。這句話看似沒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當的用詞會引起理解偏頗和錯誤傳言。
“不要單純關注”的說法,其背后是將審美與理性思維相對立,這是對審美或鑒賞評價的嚴重誤解,是中國長期以來缺乏美育(現在的音樂、美術課程的目標定位和實施都遠遠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標和任務)所帶來的后果。這種后果在語文教學中的表現就是重視感性積累和大量閱讀。教學中,教師似乎不乏說“美”字,會使用一連串的審美形容詞,但事實上,可能對什么是美,什么是語言文學之美,乃至什么是視覺藝術之美(美術之美)、什么是聽覺藝術之美(音樂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師只會采用當下流行的語文教學思路和方法,并沒有真正進行語言文章的審美鑒賞教育,學生也并沒有真正學會鑒賞語言文學之美的方法,普遍嚴重缺乏關于語言文學的審美鑒賞評價能力。師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師生都缺乏審美與人文素養,是因為我們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語言文章的審美鑒賞評價教育已經太久。
美是整體中各個部分或要素,內在邏輯與外在形式的有機匹配(關系與結構),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悅(美感體驗)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們會用這樣一些詞匯來表述美:形象、生動、清新、優雅、壯闊、新穎、自由、經典、時尚、創新等等。這些詞匯,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現內在邏輯的美,例如科學符號及圖像的形式形象、生動、新穎,公式及模型的簡約,概念和定律精要、內涵豐富等。語言文章知識精準,結構精致,語言準確、鮮明、生動等,都是對語言文章的內在邏輯性與外在表現形式的審美和鑒賞。
21世紀初,作為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宣言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有“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改變課程內容……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的提法,后來不知何時起就演變成了要“淡化知識”“不講概念”等說法,這使得學校教學,尤其小學教學普遍回避知識、回避概念,偏重經驗和體驗,并使教學出現了形式化傾向。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學校是傳播知識和真理的場所,不是講不講知識的問題,而是如何講知識的問題。理性思維是伴隨嚴謹的知識教學和學習過程而發展起來的,是人腦的一種獨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沒有認真且透徹的知識學習,根本無從獲得理性思維能力,沒有知識尤其是系統知識支撐的“理性思維訓練”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學生理性思維能力普遍不高,與這些年淡化知識、不講概念的教學不無關系。
正如沒有知識和理性思維的高水平教學,包括語文和所有學科的高水平教學,是不存在的;與理性思維對立的所謂審美鑒賞教學,包括語文、音樂、美術和所有學科的審美鑒賞教學,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維與鑒賞評價的統一
2019年高考大綱有如下內容:
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要求,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以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為基本遵循,科學構建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的高考評價體系。(總綱)
高考語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
考試內容分為閱讀和表達兩個部分。閱讀部分包括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表達部分包括語言文字應用和寫作。(語文)
語文考查的六種能力,其中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應用四種能力,都直接與理性思維有關,甚至就是理性思維的完整過程;而鑒賞評價,需要學生有很高的語言文章的審美鑒賞力。鑒賞不同于一般的欣賞。欣賞比較隨心隨意,只要自己覺得美,有美感體驗即可;鑒賞之“鑒”,強調基于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客觀標準,是在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基礎上,帶有理性色彩的審美、鑒別、判斷與表達的活動,而這才是審美活動的本質。美,不僅是外在“花花綠綠”的辭藻,更重要的是內在邏輯形象生動的外顯。嚴謹簡明的理性思維,就是理性美,是審美的內在骨力。這是審美鑒賞評價所不可或缺的,我們以前在語文教學中忽視語言文章的內在邏輯美,這是不應該的,應當全力糾正。總之,高考六種語文能力其實就涵蓋了理性思維與鑒賞評價兩種活動的邏輯統一的精華。
2019年高考大綱“總綱”強調“以德樹人”的價值取向,結合語文考綱中注重理性思維和鑒賞評價考查的內容,總的來看,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統一。2019年高考大綱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并最終達成“科學構建基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的高考評價體系”之目的,我們看到了國家教育方針終于再次回歸“德智體美勞”,并力求在高考大綱中實現國家對教育的堅定主張。
四、明確中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路
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各學科教學的目標指向及內容選擇,包括理性思維和審美鑒賞等能力的考核與培養,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題的指揮棒;另一方面,所有這一切都必須落實到學校所有學科的教學之中才能實現;且只有落實到精心、精準、精美的審美化教學中,才能高質量地實現。
作為國家高等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高校不僅承擔著提高學生知識儲備和操作能力的重任,更擔負著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重任。作為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各大高校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著重強化大美術的教學理念,對美術課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其中,對課程內容的改革參照了當代美術的發展方向與時展的前沿,課程結構的調整直接體現了人才培養的規格、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結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代藝術的意義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當代藝術不僅具有美術價值,更具有社會價值,對社會的發展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一、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影響
(一)增強學生的審美創造性
當代藝術是指“今天的藝術”,其表現形式具備當今的時代內涵與時代特征。為了與“現代派藝術”相區別,便引用了當代藝術這種提法。當代藝術的作品不僅具有現代性,更飽含著藝術家的創作特征和生活體驗的現代性,不拘一格、獨具創造性,深刻反映出當代社會的發展風貌與時代特征。現階段,當代藝術通過美術教育走入大學課堂,以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沖擊著大學生的眼球。當代藝術作為一種創造性較強的活動,集中表現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藝術家獨特的審美特征。在美術課堂中,通過對各種創意、設計、制作、表達、交流,以及多視角的連接和轉換,賦予學生聯想和創造的空間,實現自我表達與自我創造。當代藝術讓藝術存在于生活的每個角落,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感知藝術、創造藝術,增強審美的創造性。就當前的教學內容而言,美術教育與時代形成了完美的結合,藝術家將當今社會的戰爭、種族歧視、生態、環保、弱勢群體等問題恰到好處地與藝術相結合,將社會熱點推向藝術舞臺。在這種創作形勢的影響下,學生能夠從中受到熏陶和影響,自覺地投入藝術形式的創造中,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自覺關注社會的熱點問題,將大眾的視線吸引至此,以自身的審美創造增強藝術與生活的聯系,以獨特的藝術形式推動社會的發展。
(二)提升道德情操和審美素養
當代藝術與美術課程的融合能夠從根本上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其思想道德境界。首先,將當代藝術理論引入美術課本,學生通過對美術理論和專業論文的閱讀和思考,可以增加對美術學科的認識和思考,更好地了解當代藝術的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同時,可以根據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感知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并結合課本和指導教師的專業點評,加深對當代藝術理論和美術的理解,能夠自主進行相關理念的學習和理解,從而提升專業的理論水平。其次,將當代藝術引入美術課本能夠使學生拓寬理論知識渠道。課本中一些專有名詞在引用時,通過注釋的方法標明了來源及專業作者,這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對注釋的查找和專業理論資料的閱讀進一步增加對相關理念的理解與認知,無形之中提升自己的藝術底蘊,學會鑒賞和評論,在加深對美術概念理解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審美境界。最后,美術教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為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在筆者所在學校的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如評述辯論、作品搜集、資料展示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機會。同時,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以及音頻、視頻的使用豐富了課堂表現形式,同時提高了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和專注力,提高了課堂效率,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
(三)推動學生審美取向的轉型
當代藝術審美取向的轉型已經成為美術界共同關注的熱點,甚至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藝術取向不僅取決于藝術家的審美素養,更受到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直接影響著藝術作品的表達方式,各種社會問題以不同的形式走向了藝術的舞臺。學者李西建曾在學術報告《審美文化與美學學科的當代轉型》中,對審美取向的發展做出了專業的闡述。當今時代,審美文化作為第三種文化形式,是一種人類文化較高的藝術表現形態,是人類文化發展與精神交流的產物,其貼近人類最為真實的生活狀態,使當今文化日益趨向審美化。審美取向的轉型必然會導致以人的精神體驗和審美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審美取向的轉型衍生出審美文化的發展,二者能夠很好地實現相互促進與共同發展。同時,審美文化的發展能夠帶動美術課程的轉型,使之更加人性化,更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并形成新的文化意識,以文化闡釋為主要內容更新當代美術理論,為美術的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這種較高水平的人類文化水平的更新與發展,不僅能夠推動當代藝術與美術理論的發展,更能夠在全社會形成審美轉型的潮流,學生在其中受到影響和熏陶,主動接受審美文化,實現審美取向的轉型。
二、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
教育是民族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基石,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審美素養與綜合素質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當代藝術與高校美術課堂的融合,能夠使美術的價值得到更好的實現,推進當代藝術的不斷發展。藝術家通過藝術作品展演為美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很多高校的美術院系都設有美術館,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藝術的熏陶。
(一)當代藝術的發展能夠創造良好的審美氛圍
當代藝術的不斷發展,以及與高校美術課程的不斷融合,間接創設了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藝術走出殿堂逐漸深入大眾的視野,美術教育在繼承其他教育的優秀特征之外,本身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與審美情操。首先,美術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發展,通過對美術知識的整體感知、對美術理論的研究與學習、對當代藝術文化作品的觀摩,于無形之中提高整體審美素養。其次,美術是社會與藝術連接的紐帶,在學生進行當代藝術的學習時,能夠不斷培養自己發現美的眼睛,更好地深入社會、了解社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當學生對身邊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時,便會增強對理論的理解。一方面,能夠增加對學科的興趣,將藝術與生活更好地結合。另一方面,尋找生活的樂趣,增強自信心與自豪感,從而更好地進行美術學科的學習。最后,美術學科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以一種精神力量對每個受教育者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在美術教育不斷深入的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的智力和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培養感性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實現藝術與人生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通過美術教育,能夠不斷提高人們的綜合素養,進而增強社會的精神內涵與文化底蘊,創建良好的文化審美氛圍,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二)促進大學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形成
在傳統的教學實踐中,往往重視邏輯思維的發展而忽略形象思維的發展。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必須具備足夠的形象思維,以實現對周圍事物的感知,更好地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藝術作品很好地將藝術家對周圍生活的感知和邏輯思考結合在一起。當前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雙重培養。在師資方面,高校派遣美術教師進行考察學習、出國留學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另外,聘請國內外一流的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組織教師進行定期的學習;不斷完善美術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創造更好的環境;采用多層次教育體制,增設環境藝術、視覺傳達、包裝設計等其他當代藝術學科;加強美術教育的學科建設,開設美術鑒賞課。在課時的設置上要注意連貫性和緊密性,除了教師的講授,還需要大量資料豐富課堂內容。另外,結合專家點評,使學生對藝術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認知,將學生培養為多元化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通過藝術作品的熏陶和感染,不斷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在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時,能夠培養邏輯思維,加深對藝術理念的理解和認知。
(三)促進跨專業的學習和交流
當代藝術作品不局限于美術領域,社會各個角落都有當代藝術的存在。高校的美術教育不應局限于對當代藝術的學習,更要注重專業與非專業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可以開設美術研究社團,將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通過專業教師的指導,增加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和認同,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推進藝術領域的繁榮發展。總而言之,當代藝術融入高校美術課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培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當代藝術在塑造學生審美情趣、提升人格素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將為我國經濟社會更好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斐.論當代藝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影響與價值[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96-97.
[2]張娜.淺談實用美術教育對當代高校美術師范教學的影響[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100-101.
[3]張賀.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現當代藝術內容的重要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4(11):166.
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意義
公共藝術教育是在學科綜合專業基礎和公共藝術專業方向基礎課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分別對各種公共藝術理論知識、實踐知識進行研究和學習,涵蓋公共藝術本體形態、藝術形式、創作形式、創作觀念、方法、技巧及審美意識等綜合內容。自從我國教育部在2006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印發以來,公共藝術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很多高校陸續開設了以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為主的選修課,如《音樂欣賞》、《藝術導論》、《舞蹈賞析》、《影視鑒賞》等。同時藝術理論的研究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現象。但是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開展至今尚存在很多不足,這就需要系統的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進行深入研究,以解決現階段的問題,為今后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提供有效的平臺。
二、期刊論文、學術論文研究內容現狀分析
(一)論文檢索結果統計分析
2015年4月20日,筆者在知網中通過對“公共藝術教育”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截止到2016年3月16日,共檢索到期刊論文1097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藝術教育的有317篇;關鍵詞含有公共藝術教育的有382篇;主題是公共藝術教育的有413篇。學位論文260篇;其中摘要中含有公共藝術教育的有33篇;關鍵詞含有公共藝術教育的有30篇;主題是公共藝術教育的有36篇。以同樣的方式在萬方數據資源系統進行檢索得出以下結論。
根據表二我們不難看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論文在2012年處于高峰狀態,隨后的兩年研究數量有所下降,應該說在2010-2014這五年期間從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從穩步上升到略有回落的現象,說明學術界的研究從狂熱的探索到進入思考的狀態,為迎來新的一次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改革做準備。
(三)公共藝術教育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年度研究熱點主題詞統計
期刊和學術論文的研究的內容,主要是以主題詞所概括出來的,所以筆者檢索高頻率出現的四項主題詞來統計研究的熱點問題。
由表三可以看出,5年間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研究著重在課程、功能、教學、改革四個方面。
(四)公共藝術教育期刊論文和學術論文研究分支學科的統計通過對高校藝術課程的開設情況統計,可以對研究者的研究領域有所了解。
通過表四可以看出,對于公共藝術教育中藝術教育的研究占有很大的比重達到66.3%,其次是音樂教育,占23%。對于美術、影視、舞蹈、書法的研究顯然較弱。這明顯說明普通高校學生對藝術教育和音樂教育更容易接受,對于美術、影視、舞蹈、書法的藝術門類接受能力也較弱。
三、2010年-2014年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現狀剖析
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從1995年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了,從最初的確定公共藝術教育概念,到近些年來的各項深入研究,無疑對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但是發展的同時也有著不斷地嘗試、不斷的探索與不斷的創新。通過對2010年-2014年的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研究的統計分析,筆者總結出三個方面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第一,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應在“美育”教育的功能方面的研究予以加強
邵陽學院姚武認為:全國的公共藝術教育大多還停留在提倡豐富學生文娛活動方面,對于藝術教育、審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徑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湖南理工學院徐振祥認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重在提高學生個體文化藝術素養和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第二,高校公共藝術課程開設的科目、教材和課程教學內容需得到統一;
中國美術學院教師曲琳琳認為:各普通高校一般都是根據學校自身的師資量、教學水平開設的公共藝術選修課程,增強了課程設置的隨意性。陜西警官職業學院仲晴晴認為:公共藝術課程設置,需要分層次、選修必修兼有、統編教材。河池學院曾宏華認為公共藝術課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過于專業化,沒有找好課程定位。南通職業大學唐勁松認為:公共藝術課程應該是藝術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以增強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為原則。
第三,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需加強。
河南大學王新認為:高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師應精通藝術理論和專業技能,掌握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同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先進的文化價值觀。
鄭州師范學院韓若男認為:有很多非藝術專業領域的教師也由于種種原因承擔了藝術類課程,最終將導致藝術教育的嚴重偏差。阻礙了公共藝術教育的快速發展。
鹽城師范學院潘龍瑞認為:公共藝術教育專職教師少,教師的自身素質也同樣存在的不同的差異,這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受教育程度。
參考文獻:
一、挖掘影視美術教育資源的意義
隨著網絡在社會中的普及、數字電視的推廣、手機上網看電影、電視的實現,大學生網民數量不斷攀升。有調查顯示大學生上網觀看影視作品的占60%以上。作為最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最大眾化的影視藝術,它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進行思想和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綜合感知能力,提高藝術審美修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大學生通過優秀影視作品的欣賞活動,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鼓舞和啟迪,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理想和追求發生深刻變化。通過影視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使他們自覺抵制不健康的影視作品的侵蝕,當前的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高專的大學生,對電影知識了解得較少。在沒有正確的藝術教育引導下,學生們常常由于缺乏正確的審美觀點而良莠不分,覺得只要熱鬧好看就是好片子。加上近幾年來一些進口大片,被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并且以其高昂的票價吊起消費者的胃口,學生們也紛紛一睹為快。但是,由于沒有一定的理論指導,看后很難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修養,最終成為熱鬧的看客。因此把美術教育與當下學生對影視作品這種高度的熱情相結合,在大學美術教育中合理恰當地利用影視美術資源優勢,勢必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優化大學生的美術教學。
二、影視資源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
(一)影視美術教育資源與大學生美術欣賞課的結合
美術欣賞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當前大學美術教育的重要學科,但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對傳統的欣賞教學有很強烈的倦怠情緒,美術欣賞課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如果把枯燥的美術理論和學生感興趣的影視作品相結合,深入挖掘影視作品的美術元素,比如在美術欣賞課中挖掘優秀影視作品的“形”“色”“光”“構圖”“意境”等重要內容,來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水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在電影藝術作品中,以形傳情達意是電影藝術創作主要手段之一。優秀的以形寫神的作品不勝枚舉,比如《泰坦尼克號》男女主人公相擁在船頭迎風展臂的鏡頭,《戰艦波將金號》的經典鏡頭系列—— “敖得薩階梯”之所以具有不朽的震撼力,其本質就在于畫面的造型語義激發了人們的情感。通過這類影片中的具有典型意義的造型的討論,感受到造型藝術的魅力。
色彩是藝術家傳遞感情,表達思想最有效、最直接的表現手段,這也是美術欣賞課的重要內容。色彩的基調、變化往往是劇情、感情產生張力的有效手段,同時它對于作品的背景、制作人的審美特點、表現習慣有著深層次的反映。我國被稱為“第五代”的導演大腕們對于色彩的應用是相對比較成功的。《紅高粱》的色彩以紅為基調,將黃褐色的土地、綠油油的高粱和大紅、雪白的衣褲放在一起,造成了鮮明的原色對比,粗獷而強烈,很有視覺沖擊力和中國西部農村景色的美感,奏出了燦爛熱烈、生機勃勃的紅色交響。紅高粱,十八里紅,紅轎子,最后是天、地、人全部沐浴在血與太陽的色彩空間中,創造了符合影片生命主題的粗獷、濃郁、騷動不安的生存環境。影片的主題、人物的塑造通過貫穿于其中的紅色基調強有力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并深深地印刻在觀眾心中。影片《黃土地》《花腰新娘》《角斗士》等在色彩運用上都是很成功的。
電影藝術作品中不同景別的動態構圖(特寫、近景、中景、全景、遠景等),隱含著豐富的、耐人尋味的、激發觀者想象的電影語言內容,通過這樣的構圖來表情達意。電影美術通過獨特的、讓觀眾的心靈為之震撼的構圖展示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性格。在構圖、用圖等方面的運用堪稱為典范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單》《戰艦波將金號》《阿拉伯的勞倫斯》《 精神病患者》《 伊萬的童年》《英雄》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的。
欣賞優秀影視作品的“光”。色彩的產生源于光,有光才有色,太陽有七色之光,七色合一為白光,有色才有形。在電影美術的造型設計中,光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造型元素之一,它與色、形融合一體。在銀幕影像世界里的每一個藝術空間、每一人物形象,形成光調、色調和影調。光不論以什么面目出現在鏡像畫面中,它都是電影美術造型設計中的重要構成內容,是顯示空間、塑造氣氛、刻畫人物、展示矛盾沖突的重要造型元素。美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太陽帝國》、大衛·里恩執導的《阿拉伯的勞倫斯》、何平拍攝的《天地英雄》等影片,都是“ 光”為銀幕影像主角的最優秀的例證。
電影作品中的意境是指創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劇中人物命運、景物環境密切融合而達到的一種情與景、意與境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思想深邃、意味雋永,易使觀者產生回味和聯想,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銀幕影像世界里,創造優美意境的影片數不勝數:《黃土地》《孩子王》《秋菊打官司》《雙旗鎮刀客》《暖》《十面埋伏》等。
(二)影視美術資源與技能課的有效結合
影視資源為高校美術技能課提供豐富的內容,比如色彩風景寫生、色彩構成、電影海報設計、色彩設計、專業基礎課專題教學、畫家生平、服裝美術、建筑美術等。影視資源因其直觀、形象而具有可視性(娛樂性、趣味性)和可讀性,它使寓教于樂的理想部分地成為現實。影視課程資源的介入,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果影視課程資源能夠與學科課程進行有機的結合,則可以彌補傳統教材在深度廣度上的不足。對于這樣一種運用人類高科技技術創造出的豐富資源,我們應該深入挖掘其內在的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學。
(三)影視美術資源與大學生實踐活動的有效結合
大學生學習的突出特點就是實踐活動的增加,各種社團活動異常活躍。如果把影視美術資源和大學生的課外活動有機結合,對提高大學生的美術修養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引導學生觀看影片,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的特點、差異性、多樣性;足不出戶卻能觀賞到世界各地的美麗風景;通過影片觀看名家作畫,領略大師的藝術風采;與偉人、名人“對話”,達到心靈的溝通。在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吸收世界經典文化,了解各國的歷史文化、科技與風土人情,在他們心中架起一座與世界各國文化溝通的橋梁。通過看電影、寫電影、說電影、拍DV、服裝展示等活動,利用影視資源指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三、影視美術資源在美術教育中運用過程
(一)建立影視資料庫
專業美術課中,有許多課題適合運用影視題材進行教學,如色彩風景寫生,色彩構成,美術欣賞,專業基礎課專題教學,畫家生平,服裝美術等,根據這些內容,分門別類地搜集整理,建立電影電視資料庫,如藝術長廊(美術欣賞、畫家生平)、名山大川、專業課教學輔助電影、服裝設計等。教師建立影視資源庫的過程是長期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建立資源庫的工作非常繁雜,教師要對資源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使得資源更加有序和全面。
(二)制作教學課件
依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影片是有效利用影視美術資源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選擇時教師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氛圍而盲目地使用這種教學輔助手段,否則不僅畫蛇添足,更重要的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干擾學生對正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影視美術資源輔助教學時要依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放映時機,既可以課前帶著問題預覽,也可以在課上截取片段分析,也可以對當下大學生喜愛的影片進行討論、分析,讓大學生自己判斷影片的美術效果,提高大學生的影視美術鑒賞能力。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注重影視美術資源輔助教學是否順利地解決教學問題,是否真正提高大學生的美術素養。
(四)在課后進行討論總結
作為一種尚在實驗、探索階段的教學輔助手段,課后討論總結是十分必要的。總結可以是語言的討論,也可以論文的形式總結,這樣不僅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教學效果,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探究、表達能力。
四、應用影視美術資源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內容的選擇要體現影視美術的特點,選擇要有針對性
影視資源的定位是為了“服務教學”的,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恰當地選擇和使用影視信息,切不可為了看電影而看電影,脫離了教學內容。教學中不能只為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忽略客觀效果。所運用的影視信息應緊扣教材,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與教學內容聯系密切,把教育性與趣味性相結合,針對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寓教于樂,合理運用影視信息,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切合大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有主流性
在選擇影視教學資源時,不僅要選擇思想性、藝術性強的經典藝術片,還要考慮大學生喜歡的、當下引起大學生廣泛關注的時尚的商業大片進行藝術剖析,比如在教授色彩內容時有許多色彩成功的范例,如果選擇國內著名導演張藝謀的作品,學生的關注度會更高,教學效果會更好。
(三)運用影視資源要注意適度性
不能矯枉過正,不分時間、內容,過多引用影視信息,喧賓奪主,那樣反而會弄巧成拙。應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盡量選擇最形象、最快捷、最能體現動態、最能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媒體,來運用影視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教學資源,發揮影視信息的積極影響,獲得最佳效果。
(四)審美教育要有完整性
通過多種途徑,不應只局限于課堂 ,可以把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優勢和資源,引導學生從影視信息中獲取知識和效益,形成全面性和整體性的教育,充分發掘人的天賦條件,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的發展。把課前準備和課后的討論、總結相結合,綜合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提高影視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美術課堂效果。
作為一種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輔助手段,合理恰當地使用影視美術資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改變了單調、沉悶的傳統教學模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高其審美鑒賞能力。
1 前言
藝術設計類專業能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藝術觀,陶冶大學生的高尚情操,培養大學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風尚,引導大學生對美的追求,提高大學生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開闊他們的視野,促使他們塑造完美的人格。藝術家或設計師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深,思想越進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創作的藝術品或設計作品就越能給人們深刻的教育和積極的影響。這說明好的藝術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藝術必須求真、求善、求美。真善美在好的藝術品里可以得到集中體現。我們在欣賞一幅繪畫、一幅書法、一幅設計作品的時候。除了感受作品的藝術美之外,無形之中會受到作者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的感染。作為情感教育的藝術教育是道德情感的基礎,也是強化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2 藝術設計類專業有助于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
藝術設計類專業是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對提高工科學生人文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形成工科院校豐富的人文氛圍,培育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環境。藝術設計類專業通過舉辦各種作品展覽、開展各種藝術活動、舉行藝術講座等形式,可以讓更多的工科學生參與到藝術設計中來,在校園內形成濃郁的人文環境,加強對工科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2)提高工科學生的藝術修養,完善工科院校人文知識體系。人文知識是人類關于人文領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也涵蓋了藝術知識。通過開設藝術設計類的公選課,既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又普及了藝術類知識,進而完善了工科學生的人文知識體系。(3)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質教育的展開,便于學生理解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內容。藝術源于生活、再現生活、高于生活,藝術不僅反映現實生活的表象,而且反映現實生活的精神和本質,揭示生活本身的規律。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越深,思想越進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創作的藝術作品就越能給人們深刻的教育和積極的影響。好的藝術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一些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不僅是藝術家個人人格的折射,更集中地反映了一個國家、民族、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文化水平。選修藝術設計類公選課,通過藝術設計作品可以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內容。
3 如何構建藝術設計類公選課來促進人文素質教育
為了發揮藝術設計類專業促進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通常可以采取開設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舉行藝術性講座、開展藝術性的校園活動、舉辦藝術類展覽及設置第二專業等形式,其中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最主要、最常規、最有效的方法。
公選課是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程,它已成為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跨專業、跨年級、跨學科的特點。公選課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接觸學習其它專業或學科的計劃,它不但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修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由此可知,公選課是高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平臺。因此,要充分發揮藝術設計類專業人文素質教育的功能,首先應開設全校性的公選課,構建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課程群,并納入到全校公選課體系中,以提升工科院校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根據人文素質教育要求,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筆者認為可開設以下幾種類型的公選課:一是知識普及類課程;二是藝術史論類課程;三是作品賞析類課程;四是實踐體驗類課程。
(1)知識普及類課程,如《藝術設計概論》、《工業設計概論》、《動漫藝術概論》、《流行色概論》等,并設置1.5-2個學分。通過這些公選課的學習,可使學生了解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概念、研究對象和研究范疇,體會藝術設計對現代社會發展的作用與意義,理解其它學科與美術、與設計的相互關系,掌握這些專業的研究方法和創新思路,并最終讓學生把這些知識融入到其自身專業中,增強他們在其他專業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2)藝術史論類課程,包括《中外美術簡史》、《工藝美術簡史》、《藝術設計簡史》、《工業設計簡史》等,可設置1.5個學分。這些公選課能讓學生了解美術與設計的起源、發展脈絡與發展動力,認識對美術或設計具有重要影響的風格流派、歷史名家與設計大師,并追蹤現代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潮流前線,正確把握藝術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
(3)作品賞析類課程,有《美術欣賞》、《藝術設計欣賞》、《動漫藝術欣賞》、《產品設計欣賞》、《公共藝術欣賞》等課程,應設置1個學分。通過這些課程讓學生認識一些著名的、經典的作品(包括繪畫作品、工藝品、設計作品和動漫作品等),教會學生如何去欣賞作品、分析作品,懂得從哪些角度去評價作品的美與丑、好與壞、高雅與庸俗、獨特與普通,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靈感來源和創意思想,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并最終學會如何去欣賞美,怎樣去創作美。
(4)實踐體驗類課程,涵蓋了《基礎繪畫》、《陶藝制作》、《平面廣告設計》、《居家空間設計》、《網頁設計與制作》、《產品模型制作》等課程,需設置2個學分。這些課程是把藝術設計知識在實際動手中傳授給選修的學生,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設計的方法和步驟,讓選修的學生體會到了藝術設計的樂趣,這即陶冶他們的情操,也增強了他們的人文素質修養。
4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與藝術設計類的專業課程的關系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源于藝術設計類的專業課程,但由于他們的授課對象和教學目的不同,兩者之間又有明顯的區別。在授課對象上,藝術設計類公選課面向的是全校所有專業、所有年級的學生,其受眾面非常廣泛;而后者面向的是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受眾范圍較窄。在教學目的上,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以提高工科院校學生的藝術修養和人文素質為目的,屬于學科普及性課程;而后者則是講授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培養合格的能從事藝術設計工作的專業人才為目的。因此,可以說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對藝術設計類專業課程的綜合與概括。綜合是指一門公選課綜合了幾門藝術設計類課程的內容,如《藝術設計概論》是《平面設計》、《包裝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課程的綜合,而《基礎繪畫》就綜合了《素描》、《色彩》和《透視》等課程。概括是指公選課不可能像專業課那樣深入、詳細,它只有對某些專業課程的概括與簡化,才能讓非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工科學生聽得懂、學得進、理得透。如《中外美術簡史》就是對《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課程的概括、提煉與簡化。
總之,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與藝術設計類的專業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后者是前者的源泉,而前者是對后者的綜合與概括,有的課程還是對后者的一個擴展和補充,尤其是欣賞類的公選課。
5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與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關系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有利于工科學生更形象、更直觀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內容。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有許多是通過作品的形式來展現,作品不單有構圖、有形象、有色彩,同時作品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觀、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或時代精神、民族特性、風土人情等等內涵。因此,通過賞析,學生不但能感受作品給人的視覺美和藝術美,還能更直觀、更形象地從中體會到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識,便于學生對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理解。反過來,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又有助于藝術設計類公選課的學習和解讀。藝術設計類專業是綜合性很高的交叉學科,它需要融入美術學、社會學、文學、哲學、歷史學等人文學科的知識。學生只有通過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學習,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識背景,才能更好賞析作品、讀懂蘊含作品背后的內容。如藝術設計的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等風格,都發源于文學或哲學,如果先選修了文學或哲學方面的公選課,必然能加深對某些畫派或設計風格的理解。同樣,掌握了德國的歷史知識,能更好地理解現代的設計的發展過程。
總之,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高校人文素質公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它人文素質公選課也有利于藝術設計類公選課的學習。兩者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互為完善的關系,前者是后者的視覺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論化。
6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的教學方法與考核辦法
藝術設計類公選課不同于藝術設計類的專業課程,其教學方法和考核辦法應有自身的特點,盡量有利于其教學目的的實現,并根據藝術設計類公選課的類型采取相應的措施。由前文可知,藝術設計類公選課分為作品欣賞類、藝術史論類、知識普及類和實踐體驗類四種。
對于作品欣賞類公選課,應該以作品案例的分析教學為主,并通過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考核分為兩部分,一是課堂里完成的對單件作品分析,二是課程結束后完成的對系列作品或者對某一作品展覽的評論。
對于藝術史論類公選課,最好的方式是以故事的方式講授美術或設計的發展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容易讓非專業理解和明白,并在課程結束后以綜合報告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綜合報告可以有PPT和論文兩種形式,綜合報告主要研究有關藝術設計發展過程中的某一歷史片段、某一美術風格形成過程、某一藝術大師的成名之路。
對于知識普及類的公選課,在授課的過程中增加案例的講解,通過案例來形象藝術設計的基本常識,并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結合選修學生的專業背景展開討論。在課程結束后,同樣以研究報告的形式為考核依據,并規定研究報告的主題應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
對于實踐體驗類公選課,其選修的學生人數不宜多,其教學方法自然以教師的動手示范為主,適當講解理論,并要求學生參與到作品的制作或設計過程中,親身體驗設計樂趣。在課程結束后,通過對選修學生的制作成品或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并以此為考核依據。
總體上,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要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內容上應遵循簡潔、知識面廣、通俗易懂的原則,并真正起到提高工科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藝術修養的目的;教學上要以案例為主、理論為輔,并加強課堂討論;考核辦法應體現課堂學習的能動性、課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7 結語
人文素質是大學生諸多素質當中最根本、最基礎的素質,是人類發展中起基礎性作用的品質,對于其它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對于人文氛圍相對缺乏的工科院校,只有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而藝術設計類專業對工科院校人文素質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它能形成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環境,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完善工科院校的人文知識體系,并有助于開展其它人文素質教育。同時通過開設藝術設計類公選課、舉行藝術性講座、開展藝術性的校園活動、舉辦藝術類展覽等多種形式來實施。其中,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最主要、最常規的方式,它與藝術設計類的專業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后者是前者的源泉,前者又是對后者的綜合與概括。且藝術設計類公選課是高校人文素質公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互為補充、互為促進、互為完善,前者是后者的視覺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論化。此外,藝術設計類公選課在內容上、教學方法上和考核辦法上都應有自身的特點。
參考文獻:
[1]傅進軍.大學素質教育概論[M].科學出版社,2005.1.
[2]楊叔子.在理工科大學生中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