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5 02:10: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吃動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飲料怕色素……什么到底才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食品?吃什么才對我們的身體無害?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地想一想。
看看上面這些事例,食品一個給我們消除饑餓的好東西,逐漸變成導致人們生癌、染上腸道寄生蟲病、人體組織被大量破壞……的“毒藥”,我在此呼吁大家:應該高度重視食品衛生,為自己的身體負起責任!
我建議:1、有關部門加強打擊三無產品的力度,把個別廠家的三無產品進行銷毀。
2、在購買食品時小心小心再小心,必須注意生產廠家,產品名稱,檢驗合格證以及生產日期并保留購物小票。
一、食品質量中食品安全的現狀
1、農藥在農產品中的殘余量嚴重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各種農藥也不斷的翻新出現,并被廣泛應用于農作物生產之中,以致許多莊稼都或多或少存在農藥殘留問題,有的甚至嚴重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嚴重威脅著并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2、動物制品中的各種激素嚴重超過國家的規定標準
因為動物生長激素可以使動物生長速度加快,以縮短生長期,使農場職工和企業在更短的時間和更低的成本生產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效益。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肆意滋長,亂加使用各種激素。這類牲畜和家禽對廣大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3、各種添加劑嚴重超過了國家規定標準
科技快速的發展使各種食品添加劑應運而生,適量地使用添加劑可以使食物更美味,甚至更好看,這樣可以增強人們的食欲。但是,使用添加劑如果過多的的話,不但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還會危害人們的身心。目前,許多不法商販為了使食品的表面看起來好看,違法的使用各種食品色素,添加劑等,這些食品的添加劑和色素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
4、嚴重污染的生活環境狀況
人和自然應該和諧統一,共共同進步,但隨著人們走“先發展,后治理”的發展道路,于是,在開發和利用自然的時候,我們的生活環境也受到發展經濟而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特別是向自然環境中排放的各種污染物,使灌溉用水和人畜飲水都受到污染結合破壞,重金屬污染特別的嚴重,這些重金屬(如鉛,鎘,汞)能使人和動物的腎臟和神經系統損害。這些風險的來源,使產品在市場上,總會有安全性的問題存在,因此從目前看,我國的食品安全質量狀況令人擔憂。
二、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
1、微生物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微生物污染是影響我國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微生物對食品的污染,包括細菌污染、病毒污染和真菌污染三個方面。1990以來年發生食物中毒的事件表明,微生物食物中毒在各類食物中毒病原菌中毒事件中占在第一的位置上,占40%左右的數量份額的食物中毒事件。在食品加工、儲藏、運輸和銷售的過程中,在這些過程中都很容易導致微生物污染食品。
2、使用化學性物質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目前,食品安全中的生物和化學污染物的食品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存在著巨大在威脅和危害,這種方式的食品污染已成為一個非常受人們關注的問題。鑒于此,各國的政府相關部門都已經出臺了停止生產和使用化學農藥劇毒的規定,中國也陸續禁止了一部分農藥的使用。然而,國家食品的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檢驗結果表明,已禁止使用的高毒農藥的檢出率確仍然存在。
3、環境污染問題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據相關資料表明,85%至90%的人類腫瘤的引起為環境因素影響所致。通過集中的食物鏈富集,從食物中攝入對人類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近幾年以來,因為工業廢物和城市垃圾的胡亂排放,工業和城市廢水不按相關的標準排,致使我國的大部分的河流和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這樣嚴重導致各種有毒物質在動植物的體內造成富集,最終還是導致了食品的污染,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問題。
4、食品生產的管理水平低和規模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和增長異常的迅速和活躍,涌現了一批生產食品標準規范和實例強大的企業,但這種企業的比例仍然很低。在國家質檢總局的相關的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企業的規模和管理水平都相當的低。食品相關企業的規模小和食品的管理水平低,也是影響食品質量中食品安全和衛生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食品質量中食品安全要注意的問題
1、保證食品原料安全
在過去的大多數的食品安全事故中,通過相應的調查我們發現,究其原因往往是原材料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最終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如何有效的檢測出和消除農業原材料中的殘留農藥,以及動物中獸藥殘留,還有重金屬污染和非法添加到動物中的各中添加劑,已成為我國當前食品生產商主要關注和重視的問題之一了。
2、合理使用各種食品添加劑
中國食品添加劑的相關的法律和法規還處于發展階段,有些食品安全的標準和規定還需要及時的改進和創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就如何在研究、開發和生產更綠色的食品添加劑,確保食品更加健康和受人們喜歡,這是國內外食品生產廠家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3、從供應鏈整體角度考慮來保證綠色食品
現在,控制食品安全不僅是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而更應該關注糧食作物的物流環節(包括加工、包裝、儲存和運輸等),已被越來越多的食品生產企業和零售商關注。只有真正實現食品供應鏈的有效的來源和依據,才能充分的提高糧食物流管理技術和水平,保證食品安全和質量,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
四、如何增強食品安全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生產者
1.1質量就是生命,這句話往往是食品企業經常要掛在嘴邊的聲音。但這句話也往往讓消費者痛徹心扉。為了讓人們能夠隨時吃到放心的安全的食品,生產商必須先建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意識不亂是在加工或者生產食品的過程中,說到底,食品的生產者才是食品的第一人安全生產的負責人,生產商要時時刻刻強化質量責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保證食品安全。
1.2此外,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和員工都要不斷的接受每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食品科學知識和行業規范,以及其他方面食品安全的道德和倫理的集中培訓和教育,在意識上和行動上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1.3加強食品企業內部食品安全的質量管理制度,保證和提高食品質量生產產品或食品質量的研究,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檢測,處理和信息反饋及其他食品安全的活動。
1.4更新設備,創新生產食品的方法和充分的利用新設備和新工藝,減少人工食物鏈的污染和破壞,從而達到減少不必要的食品污染。
2、消費者
2.1消費者在采購食品的過程中要看看食品經營者是否具有相應的食品經營許可證,主要經營機構的資格是合法的。
2.2此外,消費者還應掌握一些確定的食品安全的包裝和食品質量的一些方法。消費者在選購食品的過程中要選擇那些食品包裝完好、具有生產日期、有效日期。
2.3購買肉類產品,最好到放心店和具有長期信譽的食品店購買。
結語
民以食為天,食品質量的安全問題是一個不僅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還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加大對食品檢測檢驗的開發和研究以及應用,從源頭上加強對食品原材料、生產加工的具體過程中、食品的運輸以及市場銷售等程序中,做好相應的外部監督檢查規范和內部自我監控調節。只要我們從每個環節都做好了、落實了,一定能做好食品安全問題。
參考文獻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是人類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食品安全則是健康的基礎,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的穩定。為此,食品安全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關注。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食品行業基礎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業出現的質量安全問題,食品物流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滿足人們對于食品消費品不斷變換的需求同時,食品物流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主要包括食品物流由于涉及范圍較廣很難得到優化,食品生產過程中缺乏統一標準,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物流運輸基礎設施落后尤其是冷鏈物流工具設施得不到保障等造成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頻繁發生。
食品安全是大家非常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因為它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為了讓大家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體系至關重要。在此我們可以把這個安全體系簡單的分為三大塊:第一,食品源頭環節的安全;第二,物流運輸環節的安全;第三,銷售環節的安全。現在,我們重點探討一下物流運輸環節的重要性以及應該采取的監督方式。
在保證食品源頭環節安全和銷售環節安全的前提下,物流運輸環節就成了必不可少重要環節。如何能夠保證物流運輸環節的安全,首先要建立一個GPRS定位監控中心,對每一個物流車輛進行定位跟蹤和全程監控,及時收集數據并能時時保持通訊和下達中心的指令,在貨物交接到指定場所或保管人時,要得到安全確認并下載打印出從貨物上車起運開始一直到安全交接的詳細數據(此數據由監控中心提供下載)。因此,食品流通環節應該充分利用食品物流信息系統數據交流平臺,與政府各級食品安全監控部門實現業務信急共享,檢測與監控食品安全信息;通過業務監察和統計分析實現食品安全效能監察和輔助決策。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一臺經過認證的物流車輛,在陽澄湖裝上經過源頭食品安全檢測的合格優質大閘蟹運往北京一專賣店銷售。根據大閘蟹的運輸要求(運輸時間,運輸途中適合的溫度等等)。首先裝上調好溫度的物流車后對車輛進行鉛封并調好監控角度監控鉛封,這樣可以保證大閘蟹在運輸途中不會被調包;然后調好溫度監控用來監控整個運輸過程中溫度的變化,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合理溫度,一旦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被詳細記錄下來,并收到監控中心的呼叫提醒。在運輸途中無論是車輛加油、駕駛員短時間休息,還是更換駕駛員以及物流車輛出現狀況,都要及時與監控中心匯報,以免影響交貨時打印或造成確認數據時的麻煩。當物流車輛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到達地點時,接收貨物單位要首先檢查鉛封是否完好,監控攝像頭角度是否正常,并與監控中心取得聯系確認并打印數據,確認無誤后方可接收貨物。
近幾年,各類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如何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成為政府部門和食品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只有保證了食品在流通中各個環節的安全運行,建立并實施食品物流保障體系,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的安全問題。總而言之,我國的食品物流業有待進一步健康有序的發展,并逐漸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這些還需要政府部門、食品行業、消費者等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陳麗華,王麗穎.流通業變革與物流園區創新”系列連載我國物流園區發展內涵研究[J]. 物流技術與應用. 2012(11)
[2] 姜國輝,章偉,吳麗雅.食品物流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之初探――對蘇丹紅事件的反思[J].管理學報. 2005(S2)
(一)學校食堂是容易導致食物中毒的場所。學校食堂是人流量很大的場所,每天承擔著成千上萬名師生就餐,提供的食品是否安全直接關系到每一個師生的生命安全,也會影響著校園的穩定。當前校園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歸根結底,中毒事件的背后就是監管不力,沒有加強學校食品安全檔案規范化管理,保證校園食品安全。
(二)學校食堂是食品安全的高風險場所。學校食堂面向的人群是眾多的老師與學生,每天消耗的食材不計其數,在購買食材方面缺乏有效監管,不能保證所購買的食材質量合格。其加工服務方式也多種多樣,這樣就容易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學校食堂成為了一個高風險場所。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食品安全事件,釀成大錯。
(三)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十分薄弱。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學校后勤檔案管理也不斷規范化,但是許多學校并沒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食堂食品檔案管理進行有效加強。許多學校食堂的設備仍然很陳舊,食堂工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甚至沒有健康證。許多食堂只是以營利為目的,完全不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二、加強學校食品安全檔案管理的策略
(一)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1)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近年來,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越來越密切,有些由于食品安全知識的缺乏,促使不法經營者有利可圖,在校園中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斬斷不法商販在校園中利益的源頭。首先可以印制一批校刊文書,內容具體到食品?碓吹刂貳⒅譜鞴?程、主要危害成分等,附一些非法食品的圖片,讓中小學生課后閱讀和家長瀏覽。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做相關宣傳,可利用多媒體檢索一些非法食品對身體的害處,并教給學生使用食品安全信息化系統進行查詢。(2)管理人員培訓。其次是對中小學校后勤部門工作人員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可以對后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針對不同學校的具體情況,確定有效的培訓內容,使相關工作人員尤其是采購人員熟練掌握相關食品安全知識,可定期安排考核,提高管理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提升他們對食品檔案管理的水平。
(二)完善食品安全檔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設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也應該引起當地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學校要以《食品安全法》為依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檔案管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性,保障師生的切身利益。食品安全檔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應該多個方面進行,包括食品的采購、食品的加工、食品的存放、食品的檢測等。還要建立合理的安全評價體系,有效責任制度等。以此加強學校食品安全檔案規范化管理,保證校園食品安全。
中圖分類號:TS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10-0201-1
老百姓以食為天,糧油食品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的基本保證,糧油食品的質量安全監測事關重大,關系民生,糧油食品的安全與否,直接關系到百姓的身體健康,特別是近年來糧油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更是給百姓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比如說地溝油的產生,大米等農產品農藥超標、面粉中的增白劑、以及陳化糧拋光打磨后冒充新糧、轉基因糧食豆油的產生、運輸途中和包裝過程的污染等等,都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糧油食品衛生和質量安全監測是關系到國家和百姓利益的頭等大事。
1 糧油食品質量衛生安全必須從源頭抓起
正所謂追根溯源,這里所說的源是指進貨渠道。做為糧食監測部門,嚴把糧油供應部門的進貨源頭是十分重要的,貨源關把得好,相當于把住了進貨動脈,才能防止劣質污染等不合格糧油流入市場。
防止包裝過程及運輸途中的污染。正規的包裝和運輸很重要,它可以防止二次污染。所以首先包裝物要用無毒合格產品。糧食行政部門在對于所收購的糧油從運輸存儲的個個環節中,都應做到細仔入微、責任到人落到實處。
2 認真做好糧油質量安全的檢測,讓百姓重拾對食品質量安全的信心
近年來食品安全這個話題讓人越來越敏感,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讓嬰兒變成了大頭娃娃、地溝垃圾提煉的食用油,簡稱地溝油,堂而皇之地上了百姓餐桌;白面里邊加了增白劑;饅頭里面放了色素,人們還能放心地吃什么呢?針對這些問題食品,做為一名糧油質量安全監測工作者,更覺責任重大。所以加強對糧油質量安全的監測力度勢在必行。就拿吉林省通化地區來說,吉林省是農業大省,又是主要產糧基地,從糧食種植加工到流通至市場,多個環節都要我們糧油監測部門嚴加管控。開放搞活經濟政策實施后,通化地區的個體糧油店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面對工作量的加大,我們工作人員沒有氣餒,逐一對糧油店及超市的糧油加強檢測,并一跟到底,不定期抽查,確保了市面流通糧油的質量安全。
通過對通化地區近年來對糧油市場的規范化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實行了上下一體化,舉報有獎化,管理市場化、企業化的有效機制和模式,實行承諾服務制度,引進競爭機制,競聘上崗,績效考核。并提出“服務第一,服務就要一流”的理念,從而為監管部門營造了公開、公正、公平的服務環境,工作人員各個嚴以律己,恪盡職守,從而連續多年的統計調查數據表明,群眾對糧油監管部門的滿意度在百分之九十三以上,對在公眾形象和政策創新,工作人員自我約束行為,也走在了同行業前列。由于工作措施給力,使通化地區多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存在安全問題的糧油流入市場現象,從而讓百姓吃上了放心糧油,確保了百姓健康,為創造安定和諧社會盡了一份力,讓百姓重新拾起對糧油質量安全的信心。
3 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
做為糧油監管部門不僅要為市場流通的糧油監管,還要為糧庫儲備糧提供有效儲藏依據,例如玉米、稻子什么時間儲藏,什么溫度、濕度更能保證其外觀更新鮮和內在的營養價值更豐富,什么樣的情況不至于發生發芽、霉變、陳化、品質劣變及微生物的滋生和鼠害蟲害的侵襲,過去在糧食儲備中,大多只重視數量和外觀指標,而沒有重視糧食的內在質量及糧食的有效利用和糧食的最佳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傳統儲藏觀念是,只要糧食進了儲備庫,就只重數量外觀,其他一般不聞不問,至于腐爛變質失去食用價值也與我無關,由國家買單。自從加大糧油監管力度,完善糧油監控制度責任后,基本杜絕了以上不良現象發生。糧食入庫時,監管部門根據糧食品質情況,如等級、水分等情況進行儲藏,在糧食儲藏過程中,糧油監管工作人員,隨時隨地、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查,監測糧食的各項指標,檢測糧食品質的變化情況,指導儲藏方式,調整方法工藝。一般情況下通過測定糧食的各項指標如粘度,發芽率、面筋吸水率、脂肪酸值、蛋白質溶解比率,油脂酸價、油脂過氧化值等等控制指標來決定是否存留,以確保糧食的質量安全,延緩陳化。通過以上手段科學地指導糧庫儲備糧的質量,為國家儲備糧食提供了有力保證,避免了浪費損失。這些精準的糧食檢測數據,也為提高糧食的經濟效益提供了有利保證。
目前,中國人口的問題仍未得到完全的解決,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量,一直遞增。因此,環境的污染問題越發嚴重,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不容樂觀。如: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土壤荒漠化、土壤鹽堿化、重金屬污染、酸雨加劇、林木減少、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等。以上種種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大的阻礙力,食品安全是目前亟不可待去解決的高難度問題,為了迎接這個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立足于環境保護的角度,多方面的發掘和創新新技術去整治我們的地球。微生物作為一種分解者,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其積極意義非凡,具體表現在: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并具有開發的潛力,更重要的是微生物的分布相當廣泛,幾乎不存在微生物資源缺乏的問題。同時,微生物還具有生態保護、綠色生活、綠色消費、循環利用、講解轉化等作用,因而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對微生物進行研究和開發。為了讓微生物技術更好更快的發展,在高等院校中,如何將微生物技術教學課程的質量提高是教育的重點和難點,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微生物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
一、重視并做好微生物基礎知識部分
高職院校的一個特點在于部分專業不分文理科,直接招生,部分學生在高中階段是文科生,到了大學之后轉型成了理科生,又或許部分理科生在高中時期的生物就已經學得不夠扎實,以致在大學學習微生物技術時感到困難重重。但需要重視的一點是,微生物技術是一門基礎知識要求較高的課程,由于涉及到各種實驗和數據的處理等,因而基礎知識必須牢固、扎實。
第一點,是課程的改革和優化,根據專業的特點,對相應的基礎課程作出調整和規劃,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條件。
第二點,是建立健全的考核評估體系,高等院校與初中、高中不同,高校的學習成果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學生個人,課程也相對較少,要想在高校中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平時就必須努力的學習,而督促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帶著壓力去努力學習的一個有效措施則是――考核。為了通過考核,學生通常會針對考核的內容,花時間、花精力去學習和研究,因此,建立健全的考核評估體系,是督促學生重視并掌握基礎知識的有效手段。
二、重視微生物技術的實踐教學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微生物的應用越發廣泛,而要將微生物技術的教育工作做好,一個關鍵的核心因素在于實踐。微生物技術的實踐的范圍很廣,例如:污水的處理、土壤的修復以及降解某些有機物,特別對于部分有毒有害的有機物而言,微生物技術幾乎是它的克星。因此,在微生物技術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微生物技術的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是食品安全工程中一大重要舉措。
為了提高微生物技術的實踐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注重兩個基本點,一是細節問題;二是安全問題,唯有將這個基本點做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微生物技術的能力。關于細節問題,即便教師反復的提醒和教導,由于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不大,學生往往不重視,忽略細節部分。因此,教師必須采取新措施,避免學生再出現細節的錯誤。
此外,是安全問題,微生物技術的實踐教學相對起分析化學、大氣污染分析、水體溶解氧的分析等實驗相對安全一些,但,對于實驗過程中的硫酸、鹽酸、硝酸、EDTA等各種試劑,務必讓學生謹慎再謹慎,習慣性的不謹慎,很有可能就在某次實驗過程中受傷。同時,除了學生的安全問題,還有就是儀器的安全問題,如:微生物技術常用的顯微鏡,對顯微鏡的保護一定要細心,在轉換物鏡時,必須將載物臺的高度降下來,以免打碎了標本的玻片和損害了鏡頭。同時,顯微鏡使用完畢后,必須將其外表擦干凈,儲存的地方要干燥、清潔,并還需要注意防腐蝕、防熱以及防撞擊。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微生物技術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細節問題、安全問題是時刻牢記并警覺的兩點,但是,微生物技術所需要注重的不僅僅如此,更多更細的問題會越來越多,為了環境保護工程的順利進行,在微生物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學會更多,學得更精,為環境保護工程盡一份力,為社會做貢獻。
三、結語
微生物技術的前景十分可觀,微生物技術的教學策略有待創新和發掘,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廣大教師需要堅持不懈的繼續奮斗,鉆研微生物技術的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更全的微生物技術知識,促進現代化微生物技術的發展,并讓微生物技術真正落實到食品安全中去。
參考文獻:
[1]解彥剛.高職環境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探討[J]. 化學工程與裝備. 2011(03)
[2]潘少兵,孫慧群.環境工程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內容優化研究[J]. 中國微生態學雜志. 2010(09)
[3] 李慶新.《環境工程微生物學》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 大眾科技, 2007(06)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 Agency,EMA)在GLP規范中,對供試品的檢測提出了要求。各大制藥公司內部的標準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也對供試品檢測有具體要求。
我國的GLP對供試品檢測也有原則性要求。但由于在新藥申報和相關技術評價指導原則中未對此有明確要求,故當前不是每個GLP試驗室、或每個安全性試驗都進行供試品檢測。
2供試品檢測的適用范圍
安全性試驗中供試品檢測的要求,應該適用于所有新藥研究。中藥成分復雜,結構不清楚的成分多,但如中藥一類(單一成分)可參考化藥執行。歐美對生物制品也要求進行供試品檢測,內容在化藥的穩定性、均一性等的基礎上增加蛋白含量分析和生物活性分析。對于生物制品供試品檢測的要求,建議參照化藥的方法,遵從Case by case的原則。
3供試品檢測的內容
供試品的基本理化性質檢驗報告包含來源、批號、純度、濃度、處方組成(包括輔料)、穩定性、溶解性、有效期、保存條件等信息。
若供試品需經溶解后(混合、混懸、溶解)給藥,則應提供供試品在溶劑中的穩定性、均一性(非溶液體系)等檢測報告(濃度范圍需能覆蓋全部毒理試驗的濃度范圍),以及配制后的供試品濃度分析報告。
針對檢測供試品濃度和含量分析的方法學驗證報告。
4供試品檢測的時間
在首次配制前應完成穩定性分析,在前期穩定研究的基礎上,對配制過程和配制后可能影響穩定性的因素都應進行研究,如溶媒、濃度、攪拌方法、溫度、配制后儲存時間等。
無需在每次配藥時均進行濃度分析。短期給藥試驗(如14 d的試驗)一般僅需在首次配制時檢測供試品的濃度,但試驗中如果伴隨有毒代動力學(toxicokinetics,TK)試驗,則TK給藥當日的供試品也需進行濃度分析。對于長期試驗(如1個月),一般在首次及末次配制給藥時進行供試品濃度分析(如果是每天配制,那么首末次配制日也就是進行TK試驗的日期)。如果試驗周期更長(如3個月或大于3個月時),除首末次配制外,還需增加供試品濃度的檢測次數,以確保供試品在該條件下的穩定性滿足使用要求。
5供試品檢測的影響因素
供試品的配制溫度、攪拌時間和轉速、混懸液溶劑的選擇、不同批號的樣品、穩定性(光穩定性、熱穩定性)等,都會影響所配制的供試品最終濃度,以致影響非臨床安全性試驗結果。
6供試品檢測報告的提供
中圖分類號:R15;D91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02
一、引言
食品質量安全一直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政府也一直努力通過加強監管來降低食品質量安全的發生率。其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食品安全法》的頒布及調整,相應的,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模式不斷變遷。地方政府也被要求承擔更多的保證食品質量安全的責任和被賦予了更多的權力。學者指出政府這種單中心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難以達到效果,需要向多中心的食品質量安全治理模式演進(秦利等,2009)。在這個多中心的治理模式中,政府、市場、行業協會、公眾都應該共同發揮作用,才能有效的對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進行治理(張峻豪,2014)。目前,大量的文獻,對公眾的食品消費安全維護及監管參與行為進行了研究,但對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獻較少。基于此,本文對于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內涵,構成要素進行了分析,并描述其的形成機制。
二、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內涵
在國內外的研究中,學者都認為公眾在食品安全監管中不應該被當作無知者,而應該讓他們參與其中。公眾(Pubilc)一詞本身就代表一個由個人與組織組成的集合的含義,在公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個人部分可以很明確的指出是公民或居民,組織部分則可以分為協會組織、消費者維權組織等。公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合法性與內涵,首次得到承認與描述是在我國頒布的《食品安全法》之中。在2015年的進一步完善的《食品安全法》中,第九、十、十二、一百一十三等條款,對消費者協會、行業協會、媒體、個人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督中的權利進行了界定。同時,《食品安全法》的規定,意味著公眾參與包括了消費者個人、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媒體等不同的部分的參與。能力是完成一項任務或項目的素質,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就是個人與組織能夠參與到食品質量安全監督之中的素質,其內涵實際上包括了食品質量安全個人參與能力與食品質量安全組織參與能力,其中尤其以后者為重要部分。
三、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構成要素
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應該包括能力主體、能力客體、能力環境等三個部分。
1.能力主體
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的能力主體是指參與到食品質量安全社會監督中的公眾,如上所述,包括了個人和組織。在食品安全公眾參與的研究中,個人的參與實際上受到關注,在實證研究中,個人的食品安全關注度、認知度和參與意愿三個因素被認為是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最主要內容。這意味著,公眾實際上主要被個人代表,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個人在復雜的食品安全問題面前,顯得很無知,而個人的集合由于不是一個組織概念,盡管規模巨大但參與效果一樣不佳。因此,實際上公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的主體是組織,而組織參與能力的大小,應該是衡量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到,組織參與是一個積極的反映,組織性也給公眾在參與中帶有更大的談判能力。
2.能力客體
一般來說,客體是實踐主體作用的對象,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客體就是指主體能夠用以借助的來完成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行為的工具。這些工具大致包括:(1)知識與信息。這些知識包括了與食品安全相關的知識,以及與消費者關于食品消費權益維護相關的知識與信息。(2)規則。其包括了那些由政府部門下達的,有利于公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的非法律性條文與規章制度。以及消費者進行訴訟的相關規則。(3)正式法律。公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的與途徑需要由正式的法律條文來確定,而消費者的權益也需要正式法律來確定。(4)媒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懂得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曝光,以及對這些問題形成關注,甚至是公共輿論壓力。而媒體也通過相關新聞的公布來引導輿論的導向。
3.能力環境
居民是否愿意和時候能有效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監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參與能力相關的各種環境條件。這些環境包括了:(1)制度環境。制度環境是一個外生變量,由規章制度與正式法律組成,其是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的能力主體行為的基礎條件。(2)技術環境。技術進步可以使得居民更方便的參與到食品質量安全監督之中,正是這些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傳遞渠道,利益表達渠道。(3)文化環境。文化環境是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的能力嵌入的一個最深層背景。中國古人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傳統,可能導致難以形成有效地食品安全社會監督機制。(4)市場環境。如果存在強大的第三方監督機制配合市場機制一起發生作用的話,市場中能夠通過聲譽機制的形成,起到良好的抑制食品不安全的作用。(5)社會組織環境。社會組織的存在實際上被看作是一種社會秩序的行程,這種社會秩序可以完善市場機制,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
基于對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內涵與構成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對于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并不能僅僅將其視為公眾的認知、關注度及參與意愿,還應該包含更廣泛的內容。因此本文希望全面分析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
1.個人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
個人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主要是指個體通過一系列相關行為,達成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社會監督的可能性和效果,這個可能性和效果越大,參與能力就越高,反之亦然。一般來看,個人實際實現參與食品質量安全社會監督的途徑有三個:(1)個人信息獲取與傳遞。這是指居民個人能夠積極的獲取到食品安全相關信息并愿意通過宣傳的方式與其他居民進行分享,通過提升消費者知識儲備來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目前,互聯網與新媒體成為個人知識獲取和傳遞的主要方式。(2)個人消費權維護。消費者會有維護自身權利的動力,在相關法律和規則的保障下,消費者會進行維權行為。但居民個人在進行這種維權行為時,要受到制度環境、文化環境、社會組織環境的制約。好的環境意味著消費者維權成本下降,相反,維權成本就高。當成本過高時,消費者會選擇放棄。而這種放棄行為有可能是在維權行為之前發生的。(3)個人舉報激勵。政府為激勵消費者參與到食品質量安全的社會監督之中,有時候會采用社會舉報獎勵機制。但面對極其分散化的食品產業特征,這種舉報激勵制度很難有效治理路邊攤中的食品不安全問題。而對于大企業來說,個人也很難去獲取其違規的證據,這時個人往往借助媒體的力量,向媒體舉報。
2.組織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
組織參與到食品質量安全社會監督之中的途徑大致有兩條:(1)組織成為個人維權的共同呼吁者,例如組成消費者協會,以組織名義進行維權行為。組織的實力大于個人,相較于個人更能實現維權的目的。因此,組織的參與能力更強。但這條路徑上組織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取決于政府對社會組織的培育政策,以及政府部門是否愿意與消費者協會進行合作。換句話說,消費者組織在參與中還是極為依賴于政府。(2)組織成為社會信譽機制的推動者,通過市場來形成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的能力。這種能力形成的途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對政府的依賴,組織作為第三方治理的主體,通過強化市場上食品銷售的信譽機制,通過質量信號來實現淘汰劣質食品的目的。這種組織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其形成依然取決于政府對社會組織的培育程度,以及組織能夠形成的社會信譽秩序的程度。
綜上,本文首先從個人與組織組成的公眾概念入手,全面的分析了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內涵,指出組織參與能力才是這個內涵中的主體部分。其次本文分析了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三個構成部分:能力主體、能力客體和能力環境。并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分別指出了個人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和個人食品質量安全公眾參與能力的形成機制。
參考文獻:
[1]秦利,王青松,佟光霽.基于多中心合作治理的食品安全問題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3).
[2]湯寶金.食品安全管制中的公眾參與現狀的調查分析[J].管理論壇,2010(4).
[3]高秦偉.科學民主化: 食品安全規制中的公眾參與[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5).
[4]譚志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之公眾參與:借鑒與創新[J].湘潭大學學報,2012(3).
[5]丁鵬,王淑娟.公眾參與下的食品安全規制[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1.1有機物對食品的污染
食品的化學污染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食品污染問題,如農藥、添加劑、包裝材料等都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隱患.教學過程可以根據相關內容,有針對性地滲透有機物對食品造成的污染,并告訴學生化學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危害.比如,在講烯烴的化學性質———聚合反應時,可以插入包裝材料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內容及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作為包裝材料,聚乙烯、聚丙烯比較安全,而聚氯乙烯單體———氯乙烯不僅具有麻醉作用,還具有致癌、致畸作用,以此說明如果食品包裝材料選用不當,會造成食品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再比如,有些不法商人為了提高食品的色澤,吸引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蘇丹紅.可以此例引出偶氮化合物的學習,并介紹一些天然食用色素如辣椒紅素等.在有機化學中,類似的例子很多,通過這些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明白有機化學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起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食品安全意識的效果
.1.2食品污染的危害性
食品安全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它所形成的困惑已經將人類包圍.然而,人們卻忽視它的存在,并且將這種威脅置之度外,這與人們的錯誤觀念和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以及對食品污染危害的認識有關.因此,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食品污染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防范,從而增加他們的憂患意識,消除食品污染帶來的隱患.曾經震驚世界的日本公害事件“水俁病”,原因就是汞在水體中通過食物鏈逐漸富集,最后危及到人們的健康.把這個事件與乙炔水合反應結合起來,一方面加深學生對乙炔水合反應的學習,另一方面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食品污染對人類造成的嚴重危害.例如,2006年9月,上海300多人因食用豬肉、豬內臟,出現肌肉震顫、頭暈、嘔吐、心悸等中毒癥狀,后被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確認為瘦肉精中毒.如果在胺類化合物的學習中插入瘦肉精事件這一生活實例,講述食品污染給人類生存帶來的危害,更容易增強學生的食品憂患意識和食品安全防范意識.
1.3食品營養衛生知識
在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爆發,同國民對食品營養衛生知識的重視程度以及國家對國民的食品衛生教育程度不夠有很大關系.因此,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相關內容對學生進行食品營養衛生知識的滲透.比如,苯并芘是一種由5個苯環構成的多環芳烴,是含碳染料及有機物熱解的產物,具有強致癌性,在燒烤、燻制食品如烤鴨烤羊肉串中含量較多.對于苯并芘的危害可結合芳香烴的學習,提醒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衛生習慣,以減少致癌物對身體的侵害.在蛋白質一章的學習中,以阜陽空殼奶粉事件為例,讓學生明確認識到食品營養與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如果食品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或營養成分缺乏,即使不受到任何污染,它同樣會危及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通過這些知識的滲透,可以使學生杜絕陋習,改變不良的食用方式,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以防止學生在食用時或食用前的處理不當造成食品污染.
2進行專題知識講座
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的食品安全知識,是有機化學與食品安全融合、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有效途徑,但這只是一些零星的、分散的知識,學生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識缺乏一種整體感.為了使學生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的認識由零星、分散走向整體、統一,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應對同類食品污染物進行歸納總結,以專題講座的方式和學生一起討論有機化學中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學生對該方面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此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提升食品安全防范能力.
食品的有機污染物很多,通過調研我們得知,有毒重金屬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且對食品的污染日益嚴重.由于重金屬常以慢性中毒的隱蔽方式危害人類,因此常被消費者忽視.而在有機教學中,重金屬往往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有機反應中,為了引起學生對重金屬這一重要食品污染因子的重視,我們以曾昭瓊主編的《有機化學》為教材,將涉及到的有毒重金屬的有機反應進行總結.以此為平臺,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專題講座.相關講座的主要內容包括:重金屬汞的危害及相關有機反應;重金屬鉛的危害及相關有機反應;重金屬鎘的危害及相關有機反應;錳元素的危害及其相關有機反應;鉻元素的危害及其相關有機反應;砷元素的危害及其相關有機反應等.通過專題講座,學生關于重金屬對食品安全的危害有了一整體的認識.由于我們在講座中結合了大量的案例,學生反應強烈,在進行激烈討論時認為有機化學就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類造福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如環境、食品安全等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為化學專業的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發展綠色化學,消除有機反應中的有害因子,改善我們的環境以及食品安全現狀.
3課外討論及小論文撰寫
通過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滲透以及專題講座的途徑,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但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的限制,學生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同時,學生在上述途徑中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處于“被動”的地位,如何讓學生主動來認知食品安全知識,從更深層次認識到食品安全產生的危害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認為,課外討論及小論文撰寫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能夠彌補前兩種途徑的不足,有助于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教育與有機化學教學的融合.
課外討論和小論文的具體實施過程是: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有選擇地布置課外討論作業,可以是具體的題目,也可以是一個范圍,讓學生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課外討論或撰寫小論文.如2011年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劑風波,我們將其融入酯類化合物的學習過程,因為塑化劑的化學本質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其中最常用的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為了使學生對塑化劑用途、危害有更多了解,我們讓學生撰寫與塑化劑相關內容的小論文,學生完成得很好.他們不僅通過文獻資料對塑化劑的化學本質、種類、在工業上的用途、被用作起云劑的原因、對人類的潛在危害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總結,而且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有的學生在論文中提出:既然塑化劑是鄰苯二甲酸酯,那我們在實驗課上所制備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是不是也有起云劑的效果?鄰苯二甲酸二甲酯是否也可以?有的學生還設計出相關實驗來揭秘商家加入塑化劑的目的.更有的學生從塑化劑偶然被發現,感覺到化學專業的學生擔負著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因為有機化學中涉及的波譜分析是現在質檢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學習鹵代烴融合塑料的相關內容時,要求學生收集資料,討論塑料對食品安全影響.結果,同學們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進行了非常激烈的討論,認為塑料對食品安全造成嚴重危害的原因之一在于塑料對環境的污染.在焚燒塑料時,易產生世紀之毒“二惡英”,只要吸入一點點,就可以造成各式各樣的文明病,如心臟病、糖尿病、過敏、不孕、癌癥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塑料在800℃高溫情況下銷毀不會產生二惡英,提出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學生通過課外討論和小論文撰寫,對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激起了學生將來從事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的熱情.因此,通過課題討論,也間接培養了“專業的食品質量與安全”人才.類似小論文撰寫和課外討論的內容還有蘇丹紅、三聚氰胺等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和危害,都達到了滿意的效果.
4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
眾所周知,我國食品安全狀況非常嚴峻.嚴峻的食品安全狀況和國民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水平低下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狀況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水平.但是,在我國由于長期缺失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與普及,造成了國民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缺乏,食品安全意識比較薄弱,從而導致了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現狀.提高民眾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對民眾宣教食品安全知識.該課題實施的最終目的,是在有機化學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滲透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一定的平臺,將了解和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識進行宣傳,讓更多的民眾來關注食品安全,從而改善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基于此,我們組織學生在節假日開展了食品安全知識宣講社會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成效.活動的開展,一方面使同學們積極將課堂上了解到的以及自己通過文獻資料收集而來的食品安全知識進行整理總結,在宣講過程中實現學以致用,使有機化學教學與食品安全知識有機融合;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民眾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民眾對食品安全知識的認知水平,為改善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做出貢獻.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組員由學校行政成員、各班班主任組成。明確了由各班班主任為具體實施人員,為開展好食品宣傳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方案具體,目的明確
圍繞食品安全宣傳活動主題,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開展食品安全國旗下講話,食品安全教育課等活動,以主題班會、宣傳欄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大力營造人人關心、重視食品安全的氛圍。
三、活動內容豐富,效果明顯
1.在食品安全教育活動中,各班利用班級微信群,向家長宣傳食品安全的知識和正確的飲食觀念和食品安全觀念。使他們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形成人人關心和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2.各班利用晨讀、班會課等形式向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總務處每天都對食堂員工進行食品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