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0 17:23: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哲學觀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前言
莊子與尼采這兩位哲學家時間上古今有別,地域上分屬中西,都對人生觀、人的價值進行了深深的思索。他們在價值核心、對世俗的超脫、對自由的追求等方面都有著相似但不同的觀點。研究他們兩人思想的哲學內涵對我們更好地理解以人為本是很有意義的。
一、對自由的理解
莊子和尼采都把“自由”作為畢生追求的人生理想之一,都認為自由對于人來說是極端重要的,人必須擺脫各種各樣的束縛,才可以獲得精神的自由。但是兩人批判的對象、對自由的理解、實現自由的手段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莊子把批判的矛頭直指文化,在他的視野里,文化產生了“異化”,作為一種與人對立的力量存在著。在他看來,儒家學說提倡的“仁義禮智”從表面上看是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和避免爭端的手段,但是實質上卻成了使人道德淪喪、束縛人、使人不自由的工具。在以儒家學說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產生以前,人們頭腦中沒有“仁義禮智”這樣的概念,人們在真實自我本性的主導下自由地生活著,頭腦中也沒有壓迫、欺騙、爭端等意識,人和外部世界保持著原始和樸素的“和諧”本真狀態。在傳統文化產生以后,在“圣人”的倡導和推行下,“仁義禮智”開始泛濫,人的自然本性遭到極大破壞,并在外部人為因素的脅迫下走向了僵化和桎梏,這無疑是對人自然本性的磨滅,對人的自由的限制。作為人自然本性的對立面,“仁義禮智”給至善的實現設置著障礙,使人變得虛偽,使欺詐和戰爭延綿不斷。同時,“仁義禮智”也成為統治階級統治國家的工具,制造了貧富差距和階級壓迫。
莊子追求的自由狀態是“逍遙游”,這同時也是他整個人生哲學的最終追求。莊子倡導的自由是不受任何束縛的純粹的自由,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境界。“逍遙游”的特點是一種個體的自由,是拋開一切的依賴和憑借后的“無待”。在莊子看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1]“有待”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達到“無待”,即拋開外物的束縛,才能達到超脫、契合自然本性的心靈自由。莊子認為想達到“逍遙游”的境界,必須通過“心齋”、“坐忘”等方式來實現,借以使個體擺脫外界諸多干擾,不被外物奴役,不被傳統文化和人類喜怒哀樂情緒困擾,消除阻礙人心靈自由的種種羈絆。莊子認為,“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2]這里的“心齋”意即摒棄人自身的耳、心等感覺器官,不讓感覺器官得到的感觀表象干擾人對自然之道的體悟,要用虛無的“氣”來體悟宇宙的道。對于“坐忘”莊子認為,“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3]坐忘著重在“忘”,即通過對人的客觀形體和感覺質料的“忘”,來擺脫自身束縛和傳統文化的約束,與道相通。
尼采批判的對象主要是基督教,認為其是人類獲得自由之路上的首要障礙。他認為基督教否定人、人生和人的價值,尤其是否定現世生命的價值,使人變得消極、順從,形成缺乏自信、缺乏創造力的孱弱消沉的人生觀。只有“反上帝”、“反偶像”才能恢復人的主體地位,使人獲得創造力,并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尼采的理論視域中,“酒神狂歡”是其自由思想的最終境界。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他強調,“不但人與人重新團結了,而且疏遠、敵對、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慶祝她同她的浪子人類和解的節日。此刻,奴隸也是自由人。此刻,貧困、專斷或‘的時尚’在人與人之間樹立的僵硬敵對的藩籬土崩瓦解了。此刻,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每個人感到自己同鄰人團結、和解、款洽,甚至融為一體了。”[4]“酒神狂歡”是一種放縱自我的自由境界,在希臘神話中,日神代表著拘泥直覺表象,排斥人的主體性的精神,而酒神酒神則關注人的本體精神,反對表象和幻覺對人的干擾,主張直視生命中的困境和靈魂的痛苦。同時,酒神精神主張用人自身生命的沖動和創造力來解決沖突、脫離困境,解放人自身,釋放人的本性,從而獲得自由的狀態。與莊子的擺脫一切束縛的絕對的自由觀不同,尼采的自由觀側重積極與創造力,“精神三變”是尼采獲得自由的主要方式。在第一個階段,精神是駱駝,駱駝代表著生命本能和意志的堅強性,能夠負擔生命中的壓力并抵抗苦難。精神的第二個階段是獅子,獅子代表著一種沖創力,一種敢于否定現有權威和傳統文化的反叛精神。在第三個階段,精神是小孩,小孩代表一種拋棄舊價值體系并建立新的價值體系的創造精神,在創造新的價值體系后獲得真正的自由。
二、對人生觀的理解
在人生觀方面,莊子和尼采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莊子推崇的是一種無為的服從命運安排的悲觀主義人生觀,尼采崇尚的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樂觀主義人生觀。
莊子看到了社會的各種紛擾,看到了各種復雜的矛盾,在困境面前,他選擇了無為和順從,借以躲避矛盾。在莊子的理論視野中,充滿斗爭和壓迫的殘酷現實是人力無法抗拒的,都是命中注定的,也是無法改變的。他用他“天、命、道”等來解釋不可抗拒的命運,“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5]莊子首先認識到人的命運是由天和道決定的,具有不可改變性,進而主張在這種不可抗拒的外力的作用下要做道無欲無求,泰然處之,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人生中的痛苦,所有的改變命運和挑戰自然的行為都是徒勞的。莊子這種極度悲觀和順從的人生哲學也導致了他對生死的消極態度。在他看來,“生”不是什么值得喜悅的事情,“死”也不是什么值得悲哀的事情,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都是命中注定的。
同莊子的悲觀順從不同,尼采對人生采取的是積極與樂觀的態度。尼采也看到了人生中的痛苦與困境,與莊子不同的是,尼采沒有順從和安于天命,而是主張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積極、自信地面對人生困境。他把人生中困難看成磨煉自我的動力,困難越大,人反叛困境的主觀能動性越強,在困境中追求人生的幸福。尼采崇尚“超人”的人生觀,把人生困境當成是磨煉超人意志的機遇,在困境中不斷超越自我,打破一切傳統觀念和權威偶像的束縛,向“超人”的目標奮斗。尼采認為人生的困境是一種客觀存在,人生的價值意味著征服和創造,不斷征服自我,不斷創造新的價值。因此,總體上來說,尼采對人生的態度是積極主動的,對生命是充滿著熱愛的,并且主張客觀看待生命中的苦難,用“超人”精神克服困難,重塑自我,創造新的價值。超級秘書網
三、對宇宙觀的理解
莊子與尼采的宇宙觀都具有輪回性和歸一性,但是他們的側重點卻有所不同,莊子宇宙觀的核心是“道”,而尼采宇宙觀的核心是“權力意志”。
莊子的“道”師承老子,他認為,“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道無問,問無應。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6]“道”意蘊深奧,內涵豐富,充滿神秘色彩。莊子在闡述“道”時,并沒有拘泥于萬物源啟的本體論層面,表面上看他是在關注自然,實質上他更自然界中人的角色定位。“道”自身是無形并無所不在的,它生化了世間的萬物,自身具有永恒性與自為性,“道”是一切的源啟,并且是一切的歸宿。在處理人和“道”的關系時,莊子主張人要依照“道”的要求,使自己的天性和行為符合“道”的要求。
尼采的“權力意志”來源于叔本華,用“權力意志”替代了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并把其作為宇宙的源啟。關于“權力意志”的循環性,尼采描述道:“各種力量浪潮合演,亦多亦一,此起彼伏,一個奔騰泛濫的力量的海洋,永遠流傳易形,永遠在自流,無窮多的回流,以各種形態潮汐相間,從最簡單的涌向最復雜的,從最靜、最硬、最冷的通向最燙、最野、最自相矛盾的,然后再從豐盛返回簡單,從矛盾的糾纏回到單純的歡悅。”〔7]尼采承認矛盾的必然性,但是他卻認為萬物是發展只是簡單的循環往復的過程,而不是從低級走向高級。“權力意志”是其宇宙觀的主體,權力意志的輪回構成了整個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與莊子的“道”相似,尼采的“權力意志”也是無形的,并且滲透于自然界、社會學等各個領域之中。不同的是,莊子的“道”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色彩,而尼采的“權力意志”則充滿了主觀唯心主義的因素。
總之,莊子和尼采雖然分屬中西,但是他們的哲學思想都是當時思想的杰出代表。他們的很多思想相似但又絕不相同,反映出他們對當時社會現狀和人的發展的深刻思索,他們哲學思想中的諸多亮點是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以人為本”成為時代主旋律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全面審視莊子和尼采的哲學思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時代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一、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和運用哲學觀點,具備善于分析問題的哲學素養,總攬全局,做到思路嚴密。
學生在寫議論文時要注意合理運用正確的哲學觀點(主要包括發展、聯系、對立統一、一分為二、內因和外因及量度與質變的觀點等),使思維由單一變為雙向,由感性變為理性。在議論文的寫作中,用淺顯的哲學觀點來謀篇分析主要表現在:
(一)遵循發展的觀點,思考事物的可變性。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和“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講的就是這個觀點。
引導學生把論述的問題或準備使用的材料放到運動、發展、變化之中去考察,得出正確的結論。如結論1:“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到明天”,結論2:“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會發現很有趣的結果”。同樣的問題,用發展的觀點就往往會得出不同的正確結論。
(二)運用聯系的觀點,尋找維系點。如“鳥鳴山更幽,蟬噪林愈靜”之間的關系就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依存的。
引導學生尋找要論述的問題和其他問題的聯系點,并根據論述中心的需要加以闡發,可以防止孤立地看問題造成的后果。如一則材料中提到作為農村改革初期實施的安徽鳳陽小崗村在農村“奔小康”的路上遠遠落后,全村適齡兒童竟然尚未完全入學。由此可分析出小崗村的教育狀況始終沒有明顯改進。用聯系的觀點推出中心,切實抓好農村基礎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素質,是農村建設中的長遠之計。
(三)理解對立統一的觀點,消除對立點,實現統一。如“禍兮福之所有倚,福兮,禍之所伏”就存在這個觀點。
引導學生在論述問題時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使矛盾對立的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向著相反方向轉化,如付出和吸收、奉獻和索取,助人和利己之間就存在著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的關系。又如命題《失敗乃成功之母》,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失敗與成功并非永恒,而是有暫時性的,失敗后努力不一定能成功,這要受環境和主觀能力的制約,所以要慎重分析兩者關系,同時指出對待失敗也不必沮喪,因為轉化成功的可能。
以上所列的是常用的哲學的觀點,并不是要求學生當作政治觀點去機械記憶,而是要聯系作文話題去領悟和運用。可單獨運用于某篇作文的寫作,也可綜合運用于辯證思維的訓練。學生積累多了,用得多了,可以盡快地打開作文思路,能準確地把握材料實質,使立意更深刻,克服“思路紊亂”的毛病。
二、指導學生深入領會和運用正確的思辯方法,發散集中思維,做到言之有序。
學生在寫議論文時,要清楚地理解題目或材料中諸多因素間的諸多關系,如條件、因果、轉化和包含關系等,以哲學的觀點綜合觀察,運用思辯方法,仔細辯析和解決問題,確立立意方向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運用思辯方法主要表現在:
(一)分析部分,綜合聯系,加以考察,得出正確的看法和思路。
引導學生首先在分析事理的基礎上綜合出材料本質的意義,經綜合形成的觀點就成為文章的中心,再回過來分析各個側面,嚴格安排材料。這樣,用中心論點統率各層次,各層次的內容又能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層次井然,從而達到觀點和材料的高度統一。
如一則材料提到唐代畫師閻立本觀看張僧繇之畫,第一次認為張不過是徒有虛名,第二次覺得張畫確實是一幅佳作,第三次仔細觀賞才領悟出其中妙處。學生分析這則材料時,就要抓住閻立本三次觀畫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正確的事實,來說明人們的正確認識不能一次完成,必須經過反復的觀察和研究,又從閻第一次觀畫得出的錯誤結論來說明沒有深入的調查研究就不可能產生正確的結論。以此分析為立意的基礎,又可推進一層,綜合出中心論點,即認識需要一個過程,但經過主觀努力則可以縮短這個過程。
(二)因果對照,抓住內在聯系,判明性質,顯示事物的意義。
中圖分類號:B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7-0041-03
伊壁鳩魯生于公元前341年的雅典,這個時期恰巧是柏拉圖去世的六年之后。同時,六年之后亞里士多德在呂克昂建立起了學校。
伊壁鳩魯哲學是在反對宗教的異端時建立起來的,他生活在馬其頓帝國霸權統治之下,統治者為了帝國的牢固到處征戰。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下決心建立一種全新的具有實踐意義的唯物主義。但是,由于他觸怒了當時的統治者,他的著作全部被銷毀。我們現在知道的僅僅是關于伊壁鳩魯的二手資料,在這些資料之中,只有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的《物性論》,充分地再現了伊壁鳩魯的思想及其語言風格。
當柏拉圖同科學的唯物主義者作斗爭時,伊壁鳩魯卻將自己的哲學基礎建立在唯物主義之上,他所拒絕的是機械決定論的理論。在伊壁鳩魯看來,機械決定論是一些人看待自然的錯誤觀點。在談到如何看待自然時,他指出要反對一切形式下沒有意義的目的論和一切自認為是徹底的決定論之上的。他進一步地解釋說,如果預成為自然哲學家們塑造的命運的奴隸,倒不如相信關于宗教的神話,相信后者人類還可以找尋心靈慰藉;相反如果相信前者,那么人類只能面對悲慘的人生。這是伊壁鳩魯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他致力于將一切目的論的原則從自然之中驅逐出去。誓將神力遠離自然,他相信即使宗教的神是存在的,那么它也是存在于世界之間的空間中。于是,他提出了這樣的論據,“任何東西都不可由來自虛無的神力所創造”以及“自然是絕不會將任何東西歸于無”。這種說法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我們所知的能量守恒定律。
由此可見,伊壁鳩魯的哲學是一個邏輯嚴密的體系。假設如果最初的幾個論據是成立的,那么之后的論述就一定具有道理,隨后的大部分內容都可以通過演繹而得到證實。其中,最著名的推論是無限時間與無限空間的觀點。對于這樣的推演,伊壁鳩魯將它運用于他的原子論之中,為他的原子論提供了理論依據。
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是受古希臘原子論者德謨克利特與留基伯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從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觀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認為原子是具有兩種基本屬性的:大小與形狀。在現實的生活中,一切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物質都是由無數個不變的原子所構成的,這些原子都是用肉眼無法看見的,但是原子還是具有重量的,并且具有各種不同的大小與形狀,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虛空之中。同時,這些原子具有運動的屬性,它們能夠以不同的方式結合與分離,于是它們就構成了不同的物質。按照德謨克利特的觀點,伊壁鳩魯發展了自己的原子論,但是伊壁鳩魯對于原子論的觀點與德謨克利特相比卻大相徑庭。伊壁鳩魯提出了自己的新主張,原子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運動的,其中一些原子會發生偏轉,并且這樣的偏轉是不可預知的,于是這樣就產生了偶然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形成。針對伊壁鳩魯的原子論觀點,不少學者給予了贊賞,并且接受了他的思想從而豐富自己的學說。
之后,馬克思在他的博士論文對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區別給予了分析。
首先,馬克思集中地分析伊壁鳩魯的原子偏斜說,因此,可以確定他是第一個真實地理解了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之間區別的人。最后,馬克思指出這兩位學者之間真正的不同之處是由于他們基礎性的知識理論不同,由此導致了他們的分歧。也就是說,“德謨克利特簡單地接受了這樣一種悖論:當表面的真理被發現時,原子的真理仍在人的感覺之外,因此它從根本上是遙遠的和不可知的。相反,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卻令他自己能夠深入研究人類感覺和存在的本質。”①
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哲學預示了科學發展的卓越水平,在英法的思想啟蒙運動之中,對唯物主義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他的唯物主義觀點作為17、18世紀那些思想家們的核心觀點。同時,他的哲學更是對17世紀科學的革命以及啟蒙運動中的大部分前沿科學家給予了很大的影響。
在17世紀英國的大學中仍然在向學生們灌輸著宗教化的亞里士多德哲學與經院哲學,而伊壁鳩魯哲學之所以在啟蒙運動中被關注,正是因為他采取了一種反對亞里士多德哲學的斗爭形式。亞里士多德哲學認為自然從其本質而論是在宗教教義之下發展起來的,而繁瑣的經院哲學是在宗教的模式下進行的分類。物質主要是由四種元素構成的:水、火、土、氣,這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自然在其本質上看似靜止的并且是沒有任何新意的。當然,這樣的觀點是不能站住腳的,由于當時的中世紀的社會制度很快瓦解了,之后充滿活力的資本主義制度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并且在英國的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中迅速地發展起來,因此,這樣的自然觀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不得不銷聲匿跡。
最后,大多數的科學家將精力全部轉向了古希臘的原子論,最重要的是接受了伊壁鳩魯的思想。在這個時期,托馬斯?霍爾評價伊壁鳩魯:“只要稍微了解一點后文藝復興時期的生理學(從笛卡爾到現在),就會看到伊壁鳩魯比任何古代科學家都更加接近現在突現論機械唯物主義。”②特別是弗朗西斯?培根,他深受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的影響。他接受了這樣一種事實,物質是由無數個原子所構成的。按照伊壁鳩魯的思想,物質的運動是由于原子的運動,物質的大小形狀都是由原子所決定的,因此很簡單地形成了一種本質上是機械論的觀點。但是,由于培根在進行自己的學說研究過程中大量地運用了伊壁鳩魯的思想,即原子論的精華,因此他嘗試用一種宗教的語言方式來解釋伊壁鳩魯的原子論,甚至他還爭論道:“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在任何一個方面都是遠遠超過于亞里士多德哲學的。”這樣的表述在其著作中屢見不鮮。“可變的四元素,加上不可變的第五元素,在不需要上帝的情況之下可以適時地和經常地被放置,遠比一群無窮無盡不能放置的小部分和小種子可信一千倍,它們無需神的安排而產生了這個世界的秩序和美麗。”③之后在他的《論學術的尊嚴和進步》中,他將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與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進行了對比,他認為后者對于自然的物理解釋是更為可靠的,并且是具有穿透力的,前者沒有將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討論終極原因之上,而后者則在一直不停地討論著終極的原因。在《論古人的智慧》中,培根將伊壁鳩魯的形象刻畫為普羅米修斯,他認為伊壁鳩魯是在唯物主義的裝束下真正的具有普羅米修斯精神的英雄品質的人。
17世紀中葉初期,法國的數學家、神學家、牧師以及作為同時代的機械論哲學的支持者伽桑狄,深受伊壁鳩魯的影響,他創造出一種重要的綜合體系將伊壁鳩魯與基督教結合,他這樣做的明確目的是舊的亞里士多德的自然觀。他對伊壁鳩魯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伊壁鳩魯用理性預見到了經驗,按照經驗,一切物體盡管重量和質量大不相同,當它們從上往下墜落的時候,速度卻是一樣的,這實在是太令人震驚了。”④
17世紀英國最著名保守派的支持者約翰?伊芙琳,他不僅僅是伊壁鳩魯的崇拜者,更是“皇家學會”組織的重要幕后人物之一。伊芙琳將曾經將盧克萊修的《物性論》第一卷翻譯成英文,在自己的著作《森林,或論上帝神圣統治下的樹林和木材的生長》以及《驅散煙霧:彌漫于倫敦之煙塵和空氣難題》中深刻地總結了英國倫敦的環境現狀,通過對倫敦的空氣污染的總結,他得出的結論是并不是家庭用火導致了環境的污染,而污染的源泉則是工業場所排放出來的有毒氣體。這些都表明了他深受盧克萊修唯物主義的影響,在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基礎上對自己的唯物主義觀進行了發展。
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在科學界是倍受關注的,如波義耳、牛頓他們發展了一種物質世界的機械論,但是他們在物質世界中仍然把上帝完整地安置在自然第一原動力的位置上。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偉大的科學家都是在伊壁鳩魯原子論的基礎上進行的創造性的工作。之后,他們舍棄了一些原子論的早期觀點,無疑是因為伊壁鳩魯學派中反對宗教的實質。曾經寫有多部權威的關于啟蒙思想研究著作的彼得?蓋伊寫道:“伽桑狄的微粒子物理學明顯地影響了波義耳,并通過波義耳影響了牛頓。當伊壁鳩魯在虛空中旋轉的原子世界模型還比較粗糙和隨意的時候,它成為對統治基督教文明幾個世紀的科學的世界圖景的一種有用的糾正。”⑤在之后的18世紀中,伊壁鳩魯學派對英國和歐洲大陸的唯物主義發展也具有很深的影響。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恰恰為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給予了有利證明,如大衛?休謨、伏爾泰、霍爾巴赫、康德、謝林以及黑格爾,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了伊壁鳩魯的影響,他們稱伊壁鳩魯學派的學者們是古希臘思想家中最杰出的自然哲學家,將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描繪成為無生命的機械論哲學,一種需要向其注入一種神秘精神的自然哲學。
在1841年,馬克思提交了他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甄別》,這篇論文的論點是圍繞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之間的區別為中心的。在論文中馬克思為伊壁鳩魯的原子偏斜說給予了肯定。在有限的資料下,馬克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否定了傳統的觀點,認為伊壁鳩魯原盤照搬了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馬克思指出德謨克利特的觀點是當某種表面的真理被發現時,其內部原子的真理是在人們的感覺之外的,從根本上它是不可知的。而恰恰相反,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卻認為人們可以探究事物的真實的存在及本質。即從根本上來講,世界上的事物存在就是可知的。通過馬克思細致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他是第一位真正認識到伊壁鳩魯與德謨克利特之間區別的人,通過研究,最終他得出的結論是二者之間的真正不同之處在于他們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的不同。
馬克思認為追隨伊壁鳩魯是充滿光明的,伊壁鳩魯是行進在黑暗的道路中的燈塔,這樣的信任來自于伊壁鳩魯對自然宗教觀的排斥,這樣的一種形式是源于唯物主義、人文主義與自然主義作為基礎的。馬克思認為之所以德謨克利特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超越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正是因為伊壁鳩魯終止了以往的討論關于事物的終極原因,并且成功地將上帝與精神從事物的構成中驅逐了出去。馬克思在后來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盧克萊修贊頌伊壁鳩魯是最先打倒宗教統治的人,所以在普魯塔克直到路德所有的宗教支持者都稱伊壁鳩魯是頭號的無神論的豬。然而這樣的稱謂對于伊壁鳩魯來說是極其荒誕的,伊壁鳩魯的哲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展起來的。首先,他認為一個人如果想擁有真正的自由,他完全可以獻身于哲學之中,在哲學的世界中他可以找到自己想擁有的自由。對此馬克思總結說伊壁鳩魯哲學的核心正是他所強調的沒有限制的自由。
馬克思的博士論文雖然沒有提出之后的唯物史觀,也沒有剩余價值學說理論,但是這篇博士論文是馬克思最早的專業研究的成果。這篇論文充分地顯示了馬克思在哲學方面的造詣,它也預示了伊壁鳩魯將永遠作為這位偉大哲學家的導師。換句話說,也是受到伊壁鳩魯的影響才擁有了馬克思后來一系列的思想成果,可以說馬克思一生的哲學思想都滲透著伊壁鳩魯的影響。
注 釋:
①西里爾?貝利《卡爾?馬克思論希臘原子論》,經典季刊,第22卷,第205-206頁。
②霍爾《關于生命和物質的思考》(第1卷),第136頁。
議論文寫作中,我們通常要圍繞某個話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且“自選角度”“自主確定立意”。比如說圍繞“時尚”這一話題,無論你怎樣擬定標題,實際上這里都蘊含著“我”說時尚、“我”論時尚的關系。這個關系就發生在“你自己”和“時尚”這一話題之間。當你選取了一個角度、確定了一個論點時,這里真正發生的是,你將你自己的某些東西滲透貫徹到了“時尚”這一話題中。同樣的,當這個話題是“誠信”或“幸福”時,你依然是將自己的某些東西滲透于其中。
可以被討論的話題不勝枚舉,我們不可能在頭腦中都一一思考過;而針對一個話題表述了一番觀點時,也不見得我們頭腦中本已儲存了這些觀點。“一個水滴可以折射出整個世界”,更何況人的心靈呢?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來自生活世界的信息,耳濡目染中,實際上每個人都潛藏著一個和世界同樣圓融的內心。
背景知識的積累和個人的學術興趣是學位論文選題最主要的來源,也是確定選題時必須考慮的最為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文獻的保障、支持和導師的指導、啟發在學位論文的選題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可忽視。本文所選的三篇分析的樣本論文在以上幾個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現,盡管論文完成者的學科不同,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在資料的占有和運用方面十分詳盡、全面和準確,同時從這三篇論文的后記,也可以看出,論文和選題與三位研究者的學術興趣結合得十分緊密。具體分析見表5。
學術論文更強調一個“新”字,相同或相似于以前已發表過的學術論文就毫無價值;議論文雖然也講究一個“新”,但有時可重復議論。例如,某年如發生洪水泛濫,中央和各省市的報刊都要發表一些強調保持水土,提倡可持續發展之類的議論文章,過了若干年如又遇特大洪水泛濫,全國各類報刊又會而且應當發表一系列同一內容的議論文,以增強社會教育效果。
學術論文強調論據的確鑿、充分、可靠、典型、有力,尤其要強調用第一手材料;而議論文雖然也用論據,但不特別苛求。甚至有的議論文是作者靠思辯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的觀點的。
學術論文的論證及格式講究規范,而議論文卻不拘一格。
由于沒有把學術論文或科學論文與普通議論文區別開來,對學術論文的了解不夠,有的同志就自覺不自覺的寫成了普通議論文,因而呈現出三個相應的缺點:一是缺乏新意,有的甚至炒陳飯,談一些人們早已熟悉的觀點;二是比較空泛,論據不足,又不典型,沒有說服力;三是論文的格式不規范。
所以,我們在寫新聞傳播學術論文時要提醒自己:不要寫成普通議論文了,要按學術論文的規范來寫。
學術規范來寫學術論文,首先在確定選題上就很講究。如寫普通議論文,其題目常常是自己隨意定的,而寫學術論文,其題目的確定就不那么隨便了。在確定題目之前還要做幾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把握新聞傳播研究的動態。
據我了解,我們新聞傳播學術論文的作者在確定論文題目之前大多數沒有做過這一工作,或沒有認真地全面地了解新聞傳播研究的動態。這是不符合學術研究規范的。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應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然而,當前高中生普遍存在思辨意識薄弱的問題,導致議論文僅停留在感性層面,缺乏思想的深刻性。因此,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成為寫作教學的當務之急,應培養學生“就公共事務理性表達”,鼓勵學生在議論文中創新表達、個性化表達。本文嘗試從教學實踐出發,以哲學辯證觀點中的聯系、發展、全面觀點為基礎,提出一些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具體方法,以期增強議論文教學效果。
一、退一步,海闊天空――聯系觀點的運用
以退為進,兵法古已有之。捉住事物之間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對于某些問題,尤其是一些特殊問題,從結論往回推,退回去思考,或許會使問題簡單化。運用“即使”、“如果”等假設形式,采用“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迂回”戰術,可能會使文章進入嶄新的天地。
如一次作文訓練:“面對大海”的觀點與“老子騎青牛,出函谷,西渡流沙”的材料如何聯系呢?是啊,一個是朝東面對大海,一個是向西走向沙漠,仿佛八竿子打不著。這時候,引導學生只需附加一個條件:假如老子有朝一日面對大海,老子會怎樣呢?他或許從此改變哲學思想,重寫一部《道德經》。因為大海容納污溪濁流的寬廣胸襟點化了老子,他覺得自己為了個體生命的愉悅而棄世,為世間有齷齪的不平事而出關,實在是一種悲觀的人生、一種狹隘的人生。從此,老子策回牛首,回到人間,以大海般的胸襟包容世間的一切。你看,這樣一“假如”,這樣一聯系,思路不就拓展開了嗎?如此思考問題,什么樣的辯證文章寫不出來呢?
二、進一層,山高水長――發展觀點的運用
進一層就是運用辯證思維的發展觀考察思維對象,從時間考察思維對象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縱向發展過程,從而揭示事物的本質、前瞻事物的發展。
說理分析時泛泛而談、浮于表面,只會羅列不會分析,只會使文章流于淺薄;而由表及里、透過事物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并恰當揭示,或由此及彼、由點及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分析論證,會使文章高屋建瓴且富有理性。如2015年山東高考優秀作文《功利主義可以休矣》節選:
“孩子想把自家庭院里的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分辨開來,可是卻把它們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認為好笑并且告訴孩子種它們是用來吃的,無需分辨,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功利主義思想在作祟,孩子本想將它們的莖葉分辨開來,可是由于不得要領,事與愿違,弄斷了它們的莖葉。此時作為家長的父親,不是教給孩子分辨的方法,而是認為好笑,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這是多么荒唐的教子方法。”
作者透過父親與孩子爭辯這一表象,看到了事情的本質――功利主義思想在作祟,進而提出自己的見解,指出了功利主義的危害。所以這篇文章“進一層,山高水長”,著重突出一個“深”字,是本文能夠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
三、換一面,柳暗花明――全面觀點的運用
面對“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正義與邪惡”、“進步與落后”等話題時,要避免“二元對立”的絕對化思維,而要一分為二,即從正面分析之后,還要從反面分析其合理性,反之亦然。
1.關注己方漏洞,走出“選擇性失明”的誤區。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故意對一些事情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有選擇性地挑選某種利于自己的觀點,把不利自己的觀點遮蔽,稱它為“選擇性失明”。
如“我不吃狗肉,但是我不反對別人吃狗肉”。這個完整的信息表達,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通過“選擇性失明”的方式,進行曲線傳播,混淆視聽。
他們可以說“他不吃狗肉”,表明陳述者反對吃狗肉;
也可以這樣傳播,“他不反對吃狗肉”,表明陳述者支持吃狗肉。
2.關注他方角度,培養兼容意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價值判斷,當人們持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發生對抗和沖突的時候,如果有一方試圖用己方的態度和觀念壓制或者取代對方的態度、觀念,溝通與對話就會發生短路。
目前,中國哲學史課程在非哲學專業的本科教學形勢不容樂觀,雖然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有中國哲學史這門課程,但其教學成果遠遠沒有達到老師的期望值和學科建設本身應該達到的高度。中國哲學史課程教學所遇到的這種困窘與處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作為非哲學專業的本科院校,中國哲學史課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一些辦學資歷不是很深,同時又相對缺乏哲學社會科學傳統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現按照自己的師資力量及現有教師專業特點隨意調整教學計劃,任意安排哲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哲學課程的開設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設課的情況。其他專業要么只開設西方哲學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學等同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不包括儒道禪等中國的智慧[1]。這導致了人們將哲學看做為政治,有時甚至是時事政治。所以哲學在很多大學只是作為一個學科存在著,教師的教學是為了維持這個學科延續而不至于衰亡、絕種而為之,或者是為了保持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罷了。
2.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中國大學的哲學專業設置過少,并非每個大學都設有哲學系,就是在僅有的幾個哲學系里,幾乎沒有多少學生將哲學作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也沒有人將哲學作為第二專業選修[1]。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都認為,哲學史的學習不但抽象乏味,晦澀難懂,而且都是幾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難免與現實社會脫節。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選課現實中不難發現,選修中國哲學史的學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學生,但總體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在課堂上看其他書籍,背外語的較多,很難展開教學互動,收效較微。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對中國哲學史學習興趣不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了無用,二是上課聽不懂,主要是為了修夠學校指定學分才不得已選之。
3.課程自身建設不足。由于課程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中國哲學史課程建設相應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哲學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師資隊伍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師資是立教之基、興教之本、強教之源。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課程教育改革發展、提高課程教育質量水平的關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國哲學課程的師資嚴重不足,在開設中國哲學課程的專業中,也是一個人同時上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等多門課程,或者直接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時教授中國哲學史,這樣往往造成課程教學與課程建設之間的惡性循環。其次,相關配套課程開設不足。如果單是開設一門中國哲學史或單是一門西方哲學史課程,很難形成學生學習的哲學氛圍,也容易造成同學對哲學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選修課時限制下,大多數專業開設的中國哲學史很難系統地讓同學窺其全貌,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只能有選擇性地講解,容易造成知識鏈條的脫節。
二、中國哲學教學現狀的原因剖析
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學專業高等院校,中國哲學史本科教學存在諸多不理想情況,其建設與發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國哲學史目前的困境呢?筆者認為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1.教學理念的世俗化。在傳統的眼里,哲學給人們的一般印象是時代的精華和民族的靈魂,從而受到“禮遇”。然而在這種崇尚的“禮遇”之后卻迎來了人們對哲學的“敬而遠之”,因為在市場經濟的價值原則沖擊下,哲學已經被人們在心靈上束之高閣了,此緣于這個大而無用的東西確實不能解決我們現實的冷暖與饑餓。這在近年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學校專業設置上看,絕大部分高校的新增專業及舊有專業的改革都朝著實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發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來的是專業越分越細、領域越分越小,越來越接近與與現代市場經濟對接的專業培訓,造成傳統的哲學無人問津,而有了諸如法哲學、經濟哲學、管理哲學等邊緣學科的熱門。從學生對專業的選擇上和用人單位看,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學習目前的“熱門”專業,他們給自己預設的目標就是通過大學四年的集中培訓與學習,畢業就能“學以致用”,派上大用場,而用人單位也傾向于專業人才,看重專業對口,學法學的就到公、檢、法等部門就業,學管理的就到企業單位、管理部門就業,這使得哲學專業就無對口的就業單位,面臨著嚴峻的就業挑戰。
2.課程設置的程式化。教學理念可以通過課程設置來體現。當前中國高校哲學課程設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八個二級學科及其三級學科開設的。在哲學專業,設有哲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邏輯學、倫理學、美學、科技哲學等。但這些課程,不論是概論、原理,還是通史、選讀,大多只能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大概的知識,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哲學自身。換句話說,哲學課程的設置最多就讓同學們記住了一些觀點、原理、流派,而沒有達到哲學成智成人之終極關懷功能。在非哲學專業開設的哲學課程,這種“形而上學式”的課程設置更為突出,往往把哲學課程簡單地等同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或西方哲學,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選讀相關課程設置和哲學素質訓練。
3.教學內容的古老化。現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國哲學教材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編寫的,這些教材的編寫大多明顯地帶有時代的痕跡,難免和現在的時代內容和新的考古發現不符。中山大學哲學系馮達文老師在談到中國哲學史課程內容改革目標時就指出,近幾十年,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中國哲學史研究受前蘇聯教條主義的研究方法影響甚深,許多研究著作與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學四大塊(自然觀、發展觀、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的模式解析中國哲學,以為這樣可以使中國哲學科學化,其結果是不僅沒有能夠把中國哲學發展的內在理路還原出來,而且使中國哲學更支離破碎,更不成體系了[2]。這種古老化的教材編寫模式,雖然在近年來有所改觀,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過去教材內容改良,以為刪減了馬克思的觀點就還中國哲學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編寫是“集體智慧”,即把整個中國哲學體系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寫,結果大多知識材料的集合和觀點的匯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體感和個性化。
4.教學形式的單一化。課堂講授是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環節。哲學課程的教學過程有其自身特點,它不可能像上計算機或法律課程那樣具體,也不可能像上外語課那樣淺顯,哲學的形而上性質決定了教學課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對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頭講解和書面教材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給學生留出恰當的獨立思考空間,帶學生走進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和藝術性的工作。當前的哲學教學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師很難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表達自己的思想,其授課方式也大多還是填鴨式教學,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學相長,這恰恰磨滅了哲學教學師生間討論、思辨的本質。
5.教學考核的死板化。教學考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的考核,二是對學生的考核。對教師的考核而言,評價一個哲學教師教學的優秀與否主要就看學校發放的調查問卷和督學的一次聽課打分,姑且不去評論這種評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與規范性也存在很大問題。因為其調查問卷過于表面和簡單,所有學科的問卷內容整齊劃一,不能反映學科之間的不同性質和特點,更不能體現教師之間的不同風格。進而言之,學生在評價的時候,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學過程,特別是本科學生,很難以理性的思維去評價一門課程教學的好壞。至于督學的一次甚至兩次評課打分帶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學性就毋庸置疑了。對學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學校的對學生的中國哲學課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閉卷或開卷形式進行,或以論文形式通過,相比較而言,閉卷考試是其間最無價值的一種形式,它不能有效評估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問題的能力。這導致學生間高分低能現象的普遍存在,與哲學學習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國哲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學專業中的中國哲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現狀,筆者認為其教學改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扭轉教學理念。從思想上加強對中國哲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是有效進行課程改革及建設的前提與保證,在這個意義上,扭轉世俗的哲學教學理念,是解決好哲學教學問題及尋找其出路的關鍵。我們只有突破庸俗的實用觀點和狹隘的市場經濟價值原則,才能自覺把中國哲學教學真正納入素質教育體系,才能真正發揮哲學在增強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鍛造強烈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良好的個人品格和道德意識等方面的功能,這種成智成人的哲學素養應該成為現代大學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內容,學校應該在其大學專業中學習的范圍,提高其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讓不論是學生、學校還是社會都感到,在哲學學習中學到的為人之道,所訓練出來的研讀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觀點中公認的預設能力、建構關于自己觀點的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能力以及論證中的文字表達能力,是普遍實用于其他學科和其他職業領域的[3]。
2.合理課程設置。作為非哲學專業開設的哲學課程,不宜設置太多必修課,但作為對哲學的一般理解的哲學概論或導論,應該規定學生必須修夠足夠學分,讓學生能夠了解哲學領域的重大問題,主要針對哲學史上產生的不同觀點、重要問題的歷史發展線索等,從而使學生對哲學所思考的問題及哲學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學概論或導論是哲學思維的入門課程,之后學校應該以二級學科為范圍,開設一系列選修課菜單。作為選修的哲學課,可以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質,可以根據教師的專業優勢設不同的專題,可以定時聘請知名專家以講座形式進行教學和交流。這樣既把基礎的哲學素養訓練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有利于入門后的學生及對哲學感興趣的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學問題。
3.更新教學內容。目前慣用的中國哲學史教材主要有丁禎彥的《中國哲學史教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任繼愈的《中國哲學史》、蕭萐父的《中國哲學史》等,雖然這些教材的編寫水平均較高,但都是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為主線,闡述每一個哲學家的思想,這種體例的優點是內容詳盡,便于講授,其缺點是詳略不分,支離破碎[4]。在內容的設置上,作為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不宜對每個思想家具體觀點的學習和研究,要拋開以往的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為基本線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內容設置,而應該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以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哲學思維(認知)方式,分析哲學家們對某一重要問題的討論與思考,以此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學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種哲學體系框架,而是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創新。
一、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認識社會現象的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是哲學的持點和要求,也是哲學理論教學的一個根本方法。但怎樣聯系實際,聯系什么實際.二者的有機結合離不開科學的思維方式。把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例子與科學的邏輯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去說明抽象的理論,既思路清晰,又通俗易懂,學生易于接受。如在學習中,學生對‘'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相互關系”感到難以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首先運用現實生活中最通俗的“人"為例,指出教師面對全班學生憑借自己的視覺感官和記憶能分辨出每個同學,正是由于每個同學具體形態模樣不同,有其自己的個性。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具備人的特征,都是人。人這個概念正是拋開了形形人的個性特征而抽象出來的,是對人的共同屬性的反映,它離不開具體人而存在,即矛盾的共性存在于個性之中;反過來,我們每一個之所以是人,也就在于我們都具有人的共同屬性,即矛盾的個性也離不開共性s可見,“矛盾的共性與個性相互聯結”的原理,正是隊諸如“張三是人”廣梨是水果電視機是商品”等具體事物中概括出來的,反映了所有事物的矛盾關系。在學生掌握原理的基礎上,我又進一步向學生分析說明,從認識具體的人上升到抽象的人,不僅揭示了人們認識事物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的科學思維方法,而且還給我們指明了"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原理的理解,我要求學生用這一原理分析說明“建設具有中國持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性=總之,在講理論時,并不只是講原理本身是什么,而是講這些結論是用什么思維方法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教給學生求得真理的科學思維方法。聯系實際,不僅僅是用例子去說明原理或去解釋例子.而應詼是教會學生運用原理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分析、認識問題,寓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于解決問題之中。
二、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和針對性,
培養學生探索新問理、新理論的興趣和能力多次調查表明,學生對政治理論教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是大多數學生認為“學了沒用”或"用處不大'不能解決他們關心的實際問題,不能適應他們思考人生,思考在多元化社會中生存的現實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系統的理論講解中,聯系學生的實際褊要?介紹一些新的理論動態、社會發展趨勢、特點及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例如,在介紹事物聯系系統性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對自主擇業的心理需求,介紹了信息的特點、掌握信息的方法。圍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介紹了前蘇聯及東歐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一些情況等,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在討論中,他們聯系自己的親身感受,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如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現狀、發展方向、農民素質等。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僅涉及面廣,有些思考還較為深刻。面對學生個性與群體的思想實際,面對我國與世界形勢迅速變化的實際,切實增強社會現實因素的含量,并寓立場、觀點和方法于各神社會現象的剖析過程中,能使學生感到哲學蓬勃的生命力,有利于確立其廣闊的時空視野,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朝著開拓型方向發展。
blob.png
三、勤寫多練.注意培養學生總結概括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即便是學生對哲學理論背得滾瓜爛熟,但若讓他們用語言或文字形式概括說明問題時,卻往往是語無倫次,答案簡單,內容空洞.缺乏內在聯系,普遍感到力不從心=針對這種情況,對學生的作業,采取了由淺人深的兩步練習法。
通過課堂提問或書面作業的形式,荽求學生把原理變成自己的話表述出來。在學生理解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哲學原理和實踐意義之間的雙向思維練習。如學習了“世界統一于物質原理后,使學生明白既然世界統一干物質,物質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性,那么在實踐中就要求我們做一切工作都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反過來,義使學生懂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包含著“世界統一于物質”的深刻哲理。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學生反復的作業練習,學生清晰表述自己見解的能力有了明顯提高_也逐步增強了答題的邏輯性和
寫作技巧, 其次,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化,及時把習題作業轉變為“大作業”,引導學生練習寫作“哲學小論文'寫論文難度比較大,是對學生慨括能力的綜合訓練,它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分析現實社會問題.得出自己的結論。為了使學生對論文寫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克服學生對論文寫作的畏難心理,我首先用一些真人事例,反復向學生講明論文寫作在將來自己擇業和工作實踐中的重要性,并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哲學小論文,給學生進行論文寫作的入門教學,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寫作。在每次寫作之前,都出了具體要求,題目由老師規定或學生自定,規定字數.限期完成,每次成績按一定比例計入期末考試的總成績中^實踐證明,這種作法給學生的論文寫作注入了較大的內驅力,使學生的慨括何題的能力得到了綜合鍛煉^
四、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學法進行能力培養
首先,采取民主教學法,建立一種教育吉與受教育者平等的雙向交流的教育模式。現在的學生是以抽象思維為主,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越來越強,無論對誰都不愿輕信盲隊.在選擇、決斷時總喜歡運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論=在教學過程中,允許并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不同觀點,提出質疑,對學生一時想不通的問題,給以充分的時間,使他們有一個內部消化過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鑒別分析問題的能力。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10-0005-05
“新唯物主義”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稱自己所主張的與舊唯物主義相區別的唯物主義。正因如此,人們往往把1845年的《提綱》與時間上相差不遠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視為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建立的標志,認為馬克思是在吸收、借鑒和轉化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構建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這種主流敘事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然而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中就已經可以看到其新唯物主義思想的端倪,因此武斷地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僅僅看作是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移植是不夠嚴謹的。
《博士論文》是馬克思為數不多的以古希臘自然哲學史為主題的研究作品。馬克思的興趣顯然既不在哲學史實的考察,也不在自然哲學的論證,而是力圖通過對古希臘兩位原子論者唯物主義觀點的對比,發掘出足以沖破黑格爾觀念論藩籬的思想資源。這在唯心主義哲學大行其道的后黑格爾時代,無疑具有理論上的革命意義。
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的研究上,人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其第二部分(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物理學上的差異),特別是伊壁鳩魯原子偏斜的討論上。實際上正如馬克思在論文的題目中表明的那樣,他探討的是古希臘兩位哲學家自然哲學的差異,而原子論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如果僅關注對原子論的討論,就會把《博士論文》矮化為自然哲學或哲學史方面的研究,實際上,馬克思在論文的序言中早已闡明,他的研究不是細節的研究,而是“為了喚起對于這些體系的歷史重要性的記憶。”[1]14換句話說,馬克思力圖通過對特殊問題的考察,探尋希臘哲學走向暗淡命運的普遍性原因,并借此達到挽救德國古典哲學的現實性目的。不以這一宏觀的眼光來審視《博士論文》,就很難明白這一作品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意義,無法理解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整個發展歷程。
實際上在后黑格爾時代,批判和超越黑格爾的觀念論幾乎是一切有野心的哲學家所努力的方向,而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展現的批判也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與其他人不同,《博士論文》對黑格爾的批判更多體現對一種尚未完善的唯物史觀方法的潛在運用。那么馬克思這種唯物史觀的武器來源于何處呢?長久以來,人們有這樣一種印象,即馬克思是借助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才得以打破黑格爾觀念論的桎梏的,這實際上是受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影響。可是必須指出,雖然恩格斯晚年的這部著作力圖闡明馬恩兩人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吸收和繼承,但是恩格斯更多地是回應兩人唯物史觀成熟時期的理論來源,其關注點并不在《博士論文》時期的馬克思。在序言部分,恩格斯明確提到,“在這篇稿子送去付印以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舊稿找出來看了一遍。其中關于費爾巴哈的一章沒有寫完。已寫好的部分是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種闡述只是表明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么不夠。”[2]4就此來說,《博士論文》時的青年馬克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費爾巴哈的影響恩格斯并未言明,故而是值得商榷的。
況且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直到1841年才出版,此時馬克思《博士論文》已經完成。從其對唯心史觀所采取的批判方法來看,馬克思運用了歷史分析法,即回到歷代哲人對伊壁鳩魯討論的語境和細節展開分析,并以此來駁斥黑格爾以精神發展邏輯所推演的哲學史框架,這跟直接否定精神造神運動的費爾巴哈大異其趣,因此簡單地將其視為受費爾巴哈的影響是很難成立的。
那么青年馬克思這種的唯物史觀的萌芽會不會來源于時間上稍早一點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們呢?應該說,就唯物主義的某些自然觀念方面,馬克思可能受益于法國的唯物主義者,但是就唯物史觀的構造方面,法國的機械唯物主義則受自身局限性而難當重任。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十八世紀上半葉的自然科學在知識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是這樣地高于希臘古代,它在觀念地掌握這些材料方面,在一般的自然觀上卻是這樣地低于希臘古代。”[3]9這倒不是說古希臘的唯物主義成就一定比近代的唯物主義要高,而是說在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元哲學的工作上,古希臘自然哲學規定了后來唯物主義者的看待世界的思維導向,在這一點上法國的唯物主義者并沒有實質上的超越。
因而馬克思的這種唯物史觀來源,很可能就是其主題所表達的,來源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這里古希臘唯物主義既是他研究的內容,也為他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啟示。馬克思沒有借助近代的費爾巴哈或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方法來反對黑格爾,反倒是求助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的源頭,從活生生的歷史語境中和感性直觀來反思黑格爾唯心史觀所預定的“必然”邏輯。因而,其主題選擇比較伊壁鳩魯對德謨克利特的超越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方法論意義了。
伊壁鳩魯追求快樂主義的惡名及其與德謨克利特類似的原子論,往往令許多哲學家們武斷地認為其思想無非是對德謨克利特的抄襲;然而馬克思卻發現了伊壁鳩魯的獨到之處,并堅信如果能夠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精華予以析取,進而將其優點引入唯物主義,就有可能克服當時觀念論哲學的困境并發展出真正的可以影響世界的的實踐哲學。而要進行這項工作,就要完成這樣幾個任務:首先就必須闡明伊壁鳩魯在哲學史中被誤解的原因,并通過這一過程揭示出唯心史觀固有的內在矛盾性;其次必須指出伊壁鳩魯不同于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臘唯物主義的理論優勢;最后,借助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來重構被唯心史觀一再歪曲的哲學發展史。遺憾的是《博士論文》最后一部分亡佚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前兩個部分卻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而從這一部分及相關的七個筆記中可以看到,馬克思此一哲學工作的步驟與我們所設想的邏輯基本符合。
一、馬克思對黑格爾以唯心史觀解讀伊壁鳩魯的批判
馬克思首先對歷代先哲們關于伊壁鳩魯的種種誤解進行了批判。這一批判工作實際上包含了兩個任務,一是從肯定方面看,要重新顯示出伊壁鳩魯哲學的價值;二是從否定方面看,要批判之前的哲學史中的錯誤看法。而在進行哲學史批判的過程中,馬克思實際上批判了三個對象:1.哲學史中對伊壁鳩魯產生誤解的哲學家們的具體觀點;2.哲學史中誤解伊壁鳩魯的一般性的唯心主義思想傾向;3.黑格爾所繼承并系統化的唯心史觀。
為什么要區分這三者呢,這是因為歸根到底馬克思的任務是指向對黑格爾唯心史觀的批判,但是為了論證的需要,這些不同層次的批判又必須被綜合起來。如果不能準確地區分,就有可能迷失于細節而忘記了馬克思的任務。
實際上,“哲學史”概念本身就是黑格爾的發明,正因為有了“哲學史”的視域,歷史上的哲學爭論才不致淪為偶然隨意和無目的的詭辯,而成為可以被系統化綜合看待的演進歷程。馬克思接受這一概念的積極因素,但是卻不認可其所謂絕對精神的神秘必然性。馬克思在論文中說,“希臘哲學看起來似乎遇到了一個好的悲劇不應遇到的結局,即暗淡的結局……說發生、繁榮和衰亡是每一個人事方面的事物所注定了必定要走一通的鐵環,這確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真理……不過英雄的死亡與太陽的西落相似,而不像青蛙鼓脹了肚皮因而破裂致死那樣。”[1]13
正是在唯心史觀的邏輯推演下,伊壁鳩魯的命運就被黑格爾裹挾到其絕對精神的運動系統中。在馬克思看來,這恰恰暗示了伊壁鳩魯不同于唯心史觀的真正價值,因為只有具備唯物主義價值的東西才會被黑格爾刻意整合并忽略。
同時,黑格爾對伊壁鳩魯的偏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歷史中唯心主義傳統的模仿和必然結果。即,正因為歷史上各個時代的哲學家都對伊壁鳩魯懷有偏見,認為其思想是亞里士多德之后的唯物主義的別子,才會有黑格爾對其的輕視。因此,馬克思要想駁倒黑格爾,就要先揭示出歷史上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們對伊壁鳩魯的理解為什么是錯誤的。
(一)從形而上學的角度看
如果以亞里士多德(約公元前384―前322)作為古希臘哲學的最高峰,那么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前370年)和伊壁鳩魯(約公元前341―前270年)兩人恰恰處在分水嶺的兩邊。人們自然就會根據歷史順序,認為后者剽竊了前者,普魯塔克甚至把兩者的不一致解釋為伊壁鳩魯只吸收了錯誤的東西。
然而僅憑時間上的先后和學說上的相似這兩點就得出后者剽竊前者的結論就未免過于武斷了,因為不同之處也可能恰好是后者對前者的改進。馬克思發現,歷史上的確也曾經有人看到過這一點,但遺憾的是由于羅馬帝國和基督教意識形態的偏見,這種理解在歷史上被湮沒了。馬克思說,“當西塞羅說伊壁鳩魯把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弄壞了的時候,他至少還承認伊壁鳩魯有改進德謨克利特學問的意向,還想張開眼睛去看它的缺點;而當普魯塔克說它的思想不一貫,并說他對于壞的東西有一種天生的偏愛時,因而也就懷疑他的意向,那么萊布尼茨則甚至于連他善于摘錄德謨克利特的能力也都否定了。”[1]18這其實揭示出哲學史邏輯之外的問題,即歷史的和文化的現實環境對哲學思想的篩選。就此而言,并不存在真正超越歷史與階級之上的所謂價值中立的評價,某種思想能不能被尊重和接受,必然要受某時某地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這現象本身就是時代經濟生活的反映。
在歐洲主流的神學和哲學影響下,唯物主義的哲學非但不會被重視,而且無法逃脫被邊緣化的命運。且不說普通人不會關注其細節,即使飽學之士也往往會忽視不同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間的內在差異,而把他們進行粗略的歸類。正是在這些原因的作用之下,伊壁鳩魯被當做對德謨克利特的粗略模仿才成為唯心主義哲學史上的共識。
(二)從知識論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強調感性直觀能力,這對于以沉思為主要特征的西方哲學傳統來說必然屬于異端。對此黑格爾是心知肚明的,“伊壁鳩魯并不把存在看作一般的存在,而看作感覺到的東西,把以個體的形式出現的意識看作本質的東西……這樣也就很明顯,既然把感覺到的存在認作真實的東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離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義,而是肯定了對于事物的一般流俗的觀點;這樣,事實上它并未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常識,或者毋寧說是把一切降低到一般普通人的常識觀點”。[4]48黑格爾的諷刺,實際上代表了整個西方哲學傳統對伊壁鳩魯的否定,這并不難理解,特別是在康德之后,德國唯心論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遠離感性直觀。然而,馬克思卻看到這種對伊壁鳩魯哲學狂妄自大的否定恰恰說明了西方哲學已經病入膏肓,哲學必須再一次從理性的天上走入感性的人間。
(三)從倫理學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最容易被誤解為享樂主義,因為伊壁鳩魯把感性直觀作為一項原則,所以如果不仔細分析就難免就會演繹出這樣一種理論結果,即伊壁鳩魯承認肉體的歡愉就是幸福,所以在中世紀伊壁鳩魯的作品會被列為禁書。另一方面,歷史上的哲學家們雖然能夠比較公允地對待伊壁鳩魯的倫理學,黑格爾甚至說道德學是伊壁鳩魯哲學中最好的部分,但是卻總是力圖把這種倫理學變為自己唯心主義道德系統中的教條。馬克思諷刺天主教的伽桑狄時說他總是力圖“使他的良心和他的異教的知識相協調,使他的伊壁鳩魯和教會相適合,這當然是白費氣力的。這正如一個人想要在希臘名妓雷伊斯的皎潔美好的身體上披上一件基督教尼姑的道衣。”[1]9由此可見,歷史上對伊壁鳩魯倫理學的兩種極端態度,實際上都不可救藥地誤解了伊壁鳩魯。
對馬克思來說,這些誤解在另一個側面反倒證明了伊壁鳩魯的特殊價值。在形而上學上堅持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態度,必然會反對空洞的純粹思辨;在認識論上堅持感性直觀的原則,必然要求倫理學上對幸福目標的踐行。這就給予正在尋找突破黑格爾唯心主義困局的馬克思最為有力的武器,然而這一武器究竟能不能被運用,還需要被進一步檢驗和闡明。也就是說,馬克思必須證明伊壁鳩魯的哲學具有超越其他唯物主義的優勢,即他的原子論不能僅僅是某種突發奇想的先驗設定,而必須是能夠獲得合理證明的認識條件,這實際上就是馬克思《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
二、兩種唯物主義自然哲學的差別
一提到兩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差別,就難免讓人想到原子論;在繼續討論之前,這里有必要稍微對古希臘的原子概念進行一點澄清。在古希臘哲學中所運用的“原子”概念不同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近代物理學把原子假定為組成事物的最小顆粒,這就意味著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原子是可以被經驗到的。而古希臘的原子說到底是一種形而上學概念,它絕不在經驗之內,而毋寧說是保證經驗得以成立的某種理念。亞里士多德在談論德謨克利特時,也沒有把原子作為其哲學的核心概念來看待。他說,“留基伯與他的同門德謨克利特以“空”與“實”為元素,他們舉“實”為“是”,舉“空”為“無是”:他們并謂是即不離于無是,故當空不逾實,實不逾空。”[5]14亞里士多德的意思很清楚,即德謨克利特哲學的根本原則是“實”與“空”這一對相互對立統一之范疇,即使把此處的“實”定義為原子,這個“實”也不是經驗意義上的“實物”,而是先驗意義上的“是”。因此要理解馬克思對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評價,就必須清楚這一論證的關鍵并不在經驗領域,而是在形而上學領域。
《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第三節對兩者自然哲學的區分是一般性的區分,這不同于論文第二部分對兩種原子論具體細節的區分。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既然一般性的區分是兩者的主要區別,那么為何篇幅只占用了一節,而原子論只是形而上學中的一個部分,為什么還要把它單獨拿出來并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呢?
馬克思的這一設計大概出于以下考慮,即原子論雖然只是形而上學的一個部分,但卻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直接決定某種唯物主義的基礎是否牢固。如果絲毫沒有論證,只是憑空把原子和虛空作為自然哲學的基本原則,那么這種自然哲學即使是唯物主義的,也仍然是一種獨斷的迷信。在馬克思看來,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超越德謨克利特,最為核心的原因實際上就是他對原子的規定和說明,因此必須給予最大的篇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般性的區分不重要,恰恰相反,一般性的差異暗示了馬克思以伊壁鳩魯哲學為武器批判黑格爾唯心史觀的目的。
綜合考慮《博士論文》對兩種自然哲學的一般和具體的雙重論證,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考察伊壁鳩魯對古希臘唯物主義的創新與超越。
(一)在真理問題上的分歧:兩者對現象與本體關系認識的差異
馬克思發現,兩位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的共同點在于兩者都承認“原子和虛空”的形而上學原則,但是德謨克利特在對這一原則的運用中卻出現了巨大的矛盾。
這個矛盾最先表現為“真”的問題。真理問題表面上看是屬于知識論問題,實際上涉及形而上學問題,因為知識論問題只關注認知的條件及過程,而真理問題卻關注認知的對象和前提,涉及對世界的設定。德謨克利特在這些問題的表述上的確粗糙,一方面由于他堅持現象與本質的差異,認為除了本體(或者說原子、實有)為真以外,其他一切現象都是主觀的因而是不可信的,這樣他就把真理存在的基礎給否定掉了。而另一方面他又發現現象顯然是被靈魂所把握的,而靈魂則是實有的本體,既然如此,那么被靈魂所把握的現象顯然也應該具有真理性,這樣他又把真理性的標準從認識論上樹立了起來。馬克思將這一情況稱為德謨克利特的“二律背反”。其實說到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德謨克利特在追求本體的同時不愿意承認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的真實性,這就等于在本體論上堅持唯物主義的同時,在認識論上卻堅持唯心主義,如此一來怎能不產生矛盾呢。
而伊壁鳩魯卻克服了這一矛盾,他堅持感性確定性的第一原則,認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報道者”,而概念必須以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為標準進行校正。這樣來看,伊壁鳩魯的原子理念就不是一種先驗設定的東西,而是借助經驗所推演出來的東西,當然由于并不具有更多文獻上的支持,馬克思也沒有就此繼續展開。
這卻給人們留下一個問題,一個如此重視感性確定性的人,為何沒有將這一經驗論原則貫徹到底,反倒還篤信原子論的形而上學,休謨不就是太強調經驗而最終成為了懷疑論者嗎?馬克思后文中的解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一疑問,實際上伊壁鳩魯區分了“始基的原子”與“元素的原子”,前者是質料性的,類似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而后者則是構成性的,具有形而上學原則的意味。因此不要小看伊壁鳩魯強調感性確定性的認識方式,這一認識方式本身其實就是他的原子論原理。馬克思說,“正如原子是他的原理一樣,同樣他的認識方式本身也是原子論。發展的每一環節,對于他,立即就轉變成一個固定的、仿佛通過空虛的空間從它們的聯系中分離開了的現實;一切規定性都采取了孤立的個體性的形態。”[1]45因此雖然表面上看,伊壁鳩魯可能有堅持感性確定性原則而放棄原子論的傾向,但是實際上他以另外一種動態的方式理解并承認了原子論。也就是說,他堅持的感性確定性本身實際上是“元素的原子”的實踐過程,而他借助這一行動所否定的原子,則是質料意義上的“始基的原子”。而這種放棄也不是徹底的放棄,最終它必然通過元素原子的運動重新被構建出來。
(二)尋求知識與追求幸福:兩種哲學目標的差異
由于德謨克利特在形而上學問題上堅決區分本體和現象,因此處于本體領域內的原則就不可能對現象界產生影響。但是同時由于他在認識論問題上,又堅決認為只能通過經驗才能達到本體的認識,所以他又必然廣泛地涉獵一切實證知識。“古代的軼事就算是一個傳聞吧,但也不失為一個真實的傳聞,因為它描述了德謨克利特的本質的矛盾。據說德謨克利特曾經自己弄瞎他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理智的敏銳。正如西塞羅所說,這個自己弄瞎眼睛的人也就是那走遍了半個世界的同一個人。但是他沒有獲得他所尋求的東西。”[1]21
而伊壁鳩魯恰恰相反,盡管他一再強調感性直觀的重要性,但是他卻并不因此就毫無節制地汲取一切經驗。這是因為,伊壁鳩魯唯物主義的哲學目標不是為了獲取純粹的知識,不是那種把握本體,而是最終指向幸福的生活。因此伊壁鳩魯始終把他的哲學看做活生生的實踐哲學,具有倫理學意義上的現實關懷。“伊壁鳩魯在哲學里面感到幸福和滿足。他說,‘你必須為哲學服務,如是你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一個人傾心降志以從事于哲學,他用不著等待;他立刻就會得到解放。因為服務于哲學本身就是自由’。”[1]22通過伊壁鳩魯,人們最終發現哲學最根本的任務不是“真”,而是“善”,這也是人們尋求知識的目的和真諦。如果知識無助于人們獲得生活的幸福,那么此類知識的價值何在。
通過這一比較,馬克思發現德謨克利特雖然是唯物主義,但是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上的內在矛盾性卻決定了他的唯物主義最終不但會走向懷疑論和不可知論,而且無論擁有多少知識,也只能在空洞的理念世界中徘徊。反觀伊壁鳩魯的哲學,則始終把感性直觀的現實作為判斷的基礎,把生活幸福的現實關懷作為實踐的原則,因而伊壁鳩魯的哲學是健康的實踐哲學,這才是馬克思努力尋找的打破唯心主義哲學的鑰匙。
(三)必然與偶然:現實的可能性是自由的條件
如果說實踐的原因是要把握本體,實踐的結果是要獲得幸福,那么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內在矛盾就注定了他這種唯物主義的悲劇,即一方面無法追溯到實踐的原因,另一方面無法獲得實踐的結果。哲學家實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世界和思想之間建立一般性關系的過程。而這一悲劇就造成了德謨克利特把必然性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思形式。換句話說,德謨克利特對必然性的強烈要求實際出于他對待實踐問題上的絕望。
伊壁鳩魯不但避免了這一困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進一步對必然性和偶然性進行了重新規范。在他看來,必然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指必然性由于超出了人類經驗認知的范圍,因此必然性不是可以被直觀把握的概念,而是被推論出來的概念。也就是說,偶然性和主觀任性都是可以通過直觀被把握的,人們只有在觀察到偶然性和主觀隨意性之后,在掌握了經驗資料后才有可能推論出事物發展順序的規定和聯結,即必然性。因此,馬克思指出伊壁鳩魯的必然性是一種有條件的必然性,即“在有限的自然里,必然性表現為相對的必然性,表現為決定論。而相對的必然性只能從真實的可能性推演出來,這就是說,有一系列的條件、原因、根據等等,那種必然性是通過這些東西的中介的。真實的可能性就是必然性的顯現。”[1]24而偶然性對他來說則只是一種具有可能性價值的現實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則正是真實的可能性的反面。所以偶然性要么是被感性直觀直接捕捉到,要么則是通過理性自身的想象所獲得。以這樣一種視角來看待世界,當然不免有其消極意義,但是伊壁鳩魯的本意并不是否認一切聯系和原理,而是認為物理學中的定理恰恰不是第一重要的,說到底定理所規定的必然性的出現也是建立在人類構造的偶然性基礎上。因此,自由才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向人類敞開,人們通過實踐去追尋自由并獲得幸福,才是可能的和可以被期待的。對自由的規定才成為馬克思進一步來論述原子偏斜的目的。
三、結語
麥克萊倫在評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機和旨趣時寫道,“馬克思選擇這一題目是想通過考察希臘歷史上相似的時期來闡明當代的后黑格爾哲學境況……黑格爾哲學正是由于它的完整性和普遍性,從而具有非現實性,并且反對著這個繼續被分裂的世界……馬克思認為在這樣的時期會出現兩個可供選擇的替代:要么無力地模仿以前的東西;要么進行真正的徹底的變革。”[6]27的確,當唯心史觀成為新的宗教,絕對精神化身新上帝的時候,如何能夠打破這一悲劇的命運,重新發現一條自由之路,就成為后黑格爾時代哲學家的必然使命。
馬克思在為唯物史觀尋找出路的過程中,再次發現了古希臘唯物主義的豐富資源。與德謨克利特的內在矛盾相比,伊壁鳩魯對感性直觀的重視、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偶然性與自由辯證關系等問題的闡釋無不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在此基礎上,馬克思看到了哲學中另一條隱蔽的林中小路。雖然青年馬克思此時還沒有投身于“改變世界”的革命實踐,但是他對伊壁鳩魯的哲學史意義上的辯護和他對伊壁鳩魯感性直觀的褒揚,已經迸發出了哲學革命的火種,就此而言《博士論文》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作唯物史觀的理論萌芽。正是在馬克思的重新詮釋下,由伊壁鳩魯開啟的具有樸素辯證意味的唯物主義實踐哲學最終為馬克思在20世紀重寫哲學史提供了銳利武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馬克思博士論文[M].賀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M].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97.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于光遠譯.人民出版社,1984.
[4]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3卷)[M].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