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1 05:56: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外語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基于PCK理論框架的外語教師教育發展路徑
1.打破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提升學科知識水平和能力
教學信念的含義是指教師對于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主體概念的看法,包括教育、教學、學習和學生等。教師的教學信念對于他們的教學行為有著較大的影響,課堂中教師的一系列的行為都是其教學理念的體現。PCK就是將教學中所必需的所有知識進行融合的統一,其中也包括了教師自身的一些認識和看法。所以,這些看法和觀點都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影響。教師的觀念也會影響到PCK的產生。在教學當中,教師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中思考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疑問會出現在什么地方,進而根據這些做出相應的策略調整,最后能夠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使得自身的PCK更加的豐富。教師的信念不論是非系統的還是帶有隱性性質的,都會對于課堂的教學活動帶有其影響。為了能夠將這種信念改變成為更加系統、顯性的信念,外語教師應該對教與學和心理學中的相關原理進行相應的學習,掌握其原理,使能夠在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外語PCK知識當中,學科的知識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外語教師要想能夠進行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首先自身要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曾經有人經過研究發現,如果教師的學科基礎知識非常扎實,那么他就能夠不斷地構建出新的教學活動,同時能夠發現一些內容并不利于學生對于目標內容的學習,可以選擇放棄,與此同時還能夠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適當的補充一些課本中沒有的知識。所以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科知識水平,完善學科知識體系的建設,了解英語知識的發展規律和內在聯系,鍛煉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另外,外語教師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對于語言背景文化的了解,以應對在教學當中學生們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提問,從而也能夠靈活的運用知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提高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也是外語教學能夠高效進行教學的前提。
2.強化學習教育知識,促使教育知識轉化成PCK
在進行PCK的構建過程中,教育知識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缺少了教育知識PCK知識的構建也就無從談起。為了能夠有效地將PCK進行構建,就必須要加強對于教育知識的學習。學習教育知識,教師能夠獲得教學中的一些方法,提高教學技能,掌握教學中的策略。一些外在的知識在英語教學中逐漸發揮了作用,因此也引起了外語界的重視,比如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的知識等等,通過運用這些知識,能夠是外語教學達到更加有效的效果。“從內到外”與“從外到內”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從外到內主要是對外語教師進行培訓,并且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知識,教師在這些過程中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通過接受專業的教育,對于教學當中的一些基礎知識有了認識,學習到一些教學當中需要具備的策略,掌握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對于他們更深層次的研究一些教育問題是有非常積極的幫助的。但是對于教師來講,專家所傳授的知識往往都是理論性的,公共性的知識,并沒有實踐性的特征。教師的教學活動以實踐為主,這樣二者之間沒有能夠很好地聯系。從內到外的視角注重從教師的實踐為出發點進而促進教師PCK的發展,讓教師成為了知識的建構者。所以,對于教師,其所具備的基礎知識應該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在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共同構成的。雖然“外在”的知識理論培訓對教師的實踐指導較少,但是它卻對教師教學問題的探索有指導作用,外語教師要將外在培訓跟內在的實踐相結合,接受培訓之后,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反復的實踐,互相補充兩種模式。外語教師雖然積累的大量的學科知識,擁有豐富的教育知識,但是這并不能夠促進教師的PCK體系的豐富,教師的教學能力也不一定就能夠得到提升。教師要想能夠提高課堂中的教學能力,就需要將理論的知識能夠跟教學的情境相關聯,這樣才能夠不斷促進PCK的形成。PCK知識的形成并不是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就能夠實現的,必須要進行實踐,獲得一定的經驗。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教師的PCK的獲得是帶有經驗性和實踐性的。教師只有帶著理論的知識,在教學當中進行反復的實踐,不斷地思考,最終形成個人認知。作為一名合格的外語教師,應該能夠具有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不斷地進行反思,進而能夠促使教育知識變成為自己的教學技能,才能夠促使PCK的真正形成。
3.外語教師要掌握PCK的形成方式
PCK知識的形成最大的特征就是通過實踐,所以,教師要想能夠不斷地增長PCK知識,就要不斷進行教學的實踐,增長教學實踐的知識。PCK的形成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它的結構是在不斷擴展的,帶有個體的明顯特征。與此同時,PCK知識并沒有好的傳授方法,它需要教師在自己所創建的情境當中去進行積極的摸索,并進行自主的構建。外語教師要想促進PCK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實踐的知識,具體的措施是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只有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外語的教學工作當中,才能夠不斷地進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保持著較強的動力,積極的發現問題,改進教學策略。同時也要關心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況,這就包括了外語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處于哪個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等,與此同時還要發現學生學習的需求,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方案。另外,教師也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利用,每一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都不相同,所以外語教師在使用教材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創造性,不能照搬教材內容,要學會合理取舍和拓展。在外語教師進行實踐的過程中,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并且進行深刻的反思,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夠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一些教師之所以能夠成為優秀的教師和專家,就是因為他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發現了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并且能夠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教學策略。教學反思有效的有教師日志等,教師通過日志的方式記錄教學中發生的一些情況,出現的問題,然后進行有效的思考,這樣的反思有助于教師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而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對策。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并不是一個獨立的部分,相互之間應該進行交流和學習,一些外語教師由于經驗較少,教學能力低,應該及時的學習經驗豐富教師的策略,不斷地加強學習。對于同一門課程的教師而言,相互之間的交流恰恰能夠發揮集體的智慧,一些共性的問題可以找到最好的解決對策,幫助教師深化對教學的認知。即便是交流中存在一些分歧,也能夠通過教師集體的實踐和理論學習進行有效地解決,這樣集體中的每一位教師都能夠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PCK。對教師進行教育的機構要針對外語教學中的案例建立PCK資源庫,把這些內容作為外語教師進行培訓的內容。教師通過對特殊案例的教學方式學習,結合自身教學中發現的問題,能夠制定出相應的對策,這樣推動了教師將學科知識轉化為教學能力。
1.反思內容可以分為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
課前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展前進行反思,充分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在可預見的前提下使教學設計向學生易于理解的方向發展。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學生不是被動知識的接受者,而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構建新的知識架構和體系。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前,要先了解學生對將要學習內容的現有知識水平,才能讓教學設計滿足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習重點和難點進行有效突破。對外語教師而言,需要用錯誤理論分析學生的中介語中的不地道的表達方式,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預判,提高外語教學設計的質量。因為教學設計的質量決定一堂課的教學質量,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關鍵環節。教學設計反思不僅是一般地回顧教學設計情況,而是深究之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不合理的行為、言語、環節、設計和思維方式進行完善和變革,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反思教學設計是對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再調整,思考它們的計劃性與必然性。課中反思指的是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進行反思,具有及時性和自動性的特點,能使教學高效地進行。在課堂教學中,外語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外語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教學效果,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的靈感,迅速地完善或調整教學活動和環節設計,使所有學生最大程度地享受最適合他們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的課堂。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過程,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順應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的發展需要。在課堂中及時進行反思,外語教師要善于抓住契機,提高課堂有效提問的頻率,讓師生互動的問題不是一般的疑問句,僅僅考查學生對某個知識點和語法點的記憶,而應該多設計些開放式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設計應盡量能體現出真實的溝通和交流,而不僅僅是為了練習而練習,明知故問,成為“偽交流”的典范。教師要讓學生在外語學習中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通過親身的體驗讓他們感受生生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練習、記筆記等,要適當地分配時間與監控,精練課堂語言,把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思考,真正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轉變。課后反思指的是教師教授完一堂課后,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與實施進行回顧,針對教學過程中的“亮點”、“敗筆”、“偶得”進行總結和分析。其實,教師課后反思的過程等同于教師課后的自我評價。
2.反思形式包括教學日志、聽課、錄像和行動研究
(1)教學日志。結束一天的工作和教學之后,教師以日志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出色的日志是以解決問題、發現新的教學想法和對實踐經驗的理性化為特征的。
(2)聽課。傳統指導思想下的聽課活動是管理方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評價手段,是獎懲性評價指標的一個重要部分,給被評價對象以一種壓力,使其難以充分有效地開展聽課活動。值得提倡的聽課活動應該是,教師對彼此課堂教學中所觀察到的情境進行描述,相互交換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不帶個人主觀色彩的分析。
(3)錄像。觀看自己或同事的課堂教學錄像,是培養教師特定教學情境中的自我意識的有效途徑之一。這種形式的反饋極易引發教師的反思性思維。
(4)行動研究。行動研究通常被稱為實踐者的行動研究,因為研究使實踐者在工作中發現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可以想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涉及實踐者的思考,反映人們的工作,是一種自我反思的實踐過程。
(二)群體反思單純的個體
內省反思活動通常比較片面,難以深入,而在進行團體對話時,可以使人的思維清晰活躍起來,而來自交談對象的反饋又會激起更加深入的思考。因此,構建共同體,通過與同伴的溝通與交流來引領自己的反思,是深化反思、提高反思水平的重要保障。
1.以問題為中心舉行專題論壇
外語教師經常就某一個問題組成討論共同體,展開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思考自己的思想和心理感受進行思考,比較教學體驗,明晰思想觀念,分享同行的成果。有效的專題論壇活動是不斷激活反思動機、強化反思行為、促進個體反思性思維的自我調整,從而使教師反思層次得以提高,養成自覺反思的習慣。就設計而言,首先,精心選擇和確立論壇的議題,其直接的素材來源于教師個體的反思性敘事,從近期外語教師所關注的問題、困惑中理出值得議論的題目。其次,編寫主持人的串聯詞,起到引申、導向、激發自問自詰的作用。再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努力創造民主寬松的心理氛圍,鼓勵教師暢所欲言,同時隨機接入,展開引領開掘,盡可能地讓教師的思路向縱深邁進,形成問題引領、步步深入的討論態勢,在問題探究中,在引人入勝的互動中,提高教師的反思性思維水平。
2.以教研室為中心深度會談
以教研室為中心進行的深度會談更側重于對英語教學大綱、每堂英語課的教學目標、英語課程改革和學校管理方面的反思。如果說以問題為中心的專題論壇著眼于微觀層面的問題解決,那么深度會談更強調宏觀層面上的教學反思。深度會談不同于一般的討論可以看出有效的深度會談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所有參與者必須將心中的假設“懸掛”在面前,參與教師要對所要探討的問題有自己的看法。第二,所有參與者必須視彼此為工作伙伴,建立起一種成員彼此間心理相容的良好氣氛。第三,必須有一位參與者來掌握深度會談的精義與架構,對深度會談的結果負責,保持對話進行順暢而有效率。
二、啟示
重視教學團隊建設,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領頭作用,對新進教師“傳幫帶”,促進其盡快轉換進入教師角色。優秀的教學團隊是由不同職稱與年齡的教師組成的,團隊成員在教學技能、學術專長、知識素養等方面互相補充、借鑒,教學團隊的目標是實現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來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教師評價體系對教師教學反思具有反撥作用,倡導多元評價主體。在傳統的教師評價中,學校領導通常是評價者,教師通常是被動者,是被評價的對象,因此要突出教師的主體性。他們既是評價對象,又是評價者,教師擁有知情權和決策權,積極開展發展性教師評價制度,比如微格教學評價法、目標合同評價法和教師自我評價法。
1.微格教學評價法指的是借鑒和采用
微格教學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讓評價對象輪流上5到10分鐘的課,展示各自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能,通過錄像和重新播放錄像,開展教師自我評價、同事互評和專家點評。微格教學評價法的特點是規模小、集中、省時、寬松、直觀、反饋及時等。
2.目標合同評價
是指通過教師個體和學校組織共同制定目標合同并實現目標合同的評價方法。目標合同評價法一方面要求教師根據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把教師個人的發展目標納入學校總體發展目標中;另一方面發揮教師的自主性、自覺性、積極性和獨創性,自覺地履行目標合同。該評價法能體現出教師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發展特點,具有實現共同發展、尊重教師、共同協商、目標明確、注重成果的特征。
Abstract:Basedontherelevantliteratureofteachingefficiencyofforeignteachers,thispapersumsupandcombsthebasicconnotations,mainfeatures,generalcontents,maintheories,hinderingfactorsandimprovingstrategiesoftheteachingefficiencyofteachers.Italsopointsoutthemaincontributionsandcontradictionsofthepreviousstudies,andputsforwardtheemphasisofthisstudyinthefuture.
Keywords:teacher;teachingaction;teachingefficiency
一、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界定
直接定義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概念幾乎沒有,但相關概念相當多。如Raspberry(1993)的“有效教師”(effectiveteacher);DonaldRCruickshank等(1999)的“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HarveyDaniels等的“最佳課堂教學”;KathrynCastle(2006)的“自治的教師”(Autonomyteacher);RobertJ.Marzano等的“有效課堂”(Classroominstructionthatworks)。所有這些說法,幾乎都沒有對自身的概念給予清晰的界定,似乎只是使人意識到“優秀的”、“不錯的”、“時髦的”、“主流的”這類含義。實際上,國外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定義,大多是對其特征進行描述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理念特征。KathrynCastle(2006)認為,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取決于教師是否把教學作為教育學的取向;是否把教學作為科學研究的取向;是否把教學作為教師自治行動的取向;是否把教師作為教學研究者的取向等理念[1](P1094)。
二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個體素質特征。W.C.Bably認為,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取決于教師的10項個性品質:同情心(sympathy);儀表(personalappearance);談吐(address);誠懇(sincerity);樂觀(optimism);熱心(enthusiasm);好學(scholarship);活力(physicalvitality);公正(fairness);嚴謹(reserveanddignity)[2]。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1999)則認為,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個人性格特征包括熱情、熱心、幽默、可信任、對成功抱有很高的期望、激勵、支持、有條理、靈活、適應性強、博學等方面[3](P299)。
三是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特征。StanleyJ.Zehnand,JeffreyA.Kottler(1993)從3個方面論述了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特征:(1)一名人際關系的專家(arelationshipspecialist)。具有真實的、無偏見的、同情的和樂于接受學生的態度;注意用眼神接觸,用人體語言表達的非語言行為;支持性的、顯示同情的、用心理解的、關注學生的策略。(2)營造真誠關心的氣氛。有效的班級交往規劃;促進全體學生有效交往;規范有效交往的實踐。(3)一名幫助者(ahelper):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同情學生[4]。
以上這些都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所應該具備的行為特征,但并非就是教師行為有效性本身。
二、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內容
關于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內容的描述,筆者根據收集的資料,主要從教師教學行為的專業表現、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技能技巧等方面進行綜述。
一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教學專業表現。波士頓學校委員會(BostonSchoolCommittee)(2006)提出了教師教學行為的8個維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職業主義(Professionalism):主要指模式化的職業行為,包括工作職能、區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樣性的社區里的工作目標;(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負責任的學習共同體;(4)學校、家庭與社區的伙伴關系;(5)指導學生學習的計劃和策略;(6)實質性知識:具有廣泛前沿性知識,關鍵概念、事實、相關的研究、質疑的方法,具體到各自學科的交流風格等;(7)發展性過程的監控與評估;(8)反思、合作和個體成長[5]。
二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結構。CharlotteDanielson(1996)認為,教學的重要目標是要創造出學習者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使學生能夠從事重要內容的學習,并使所有師生感覺到尊嚴和榮耀。一般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過程結構體系有4個板塊,每一板塊標志著教學的不同側面。(1)教學計劃和備課。包括選擇教學目標;展現教學內容、資源知識、教學法的知識;展現內在教學設計、學習評價等內容;(2)課堂環境。包括創建尊重與和睦的課堂環境,形成學習的文化氛圍,課堂程序管理、學生行為管理、具體環境布置等內容;(3)課堂教學。包括清晰而準確的交流、提問和討論技術,使學生認真學習,給予學生反饋、靈活性和反應性;(4)專業職責。包括教學反思、保持精確記錄、家庭交流、對學校和學區的貢獻、專業成長和發展、專業主義展示等方面[6]。
三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教學技能技巧。Cruicshank(1990)從教學技巧的角度涉及到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內容。包括“創設環境;教學模式的多樣性;指導時間最優化;提問題;提供清晰的指導;注意學生的進步;提供反饋和強化”等7個方面[3](P318)。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提出了最佳課堂教學的6種教學行為技能:整合性單元;小組活動;呈現式學習;課堂工作室;真實體驗;反思性評估等等。它有助于創建最佳課堂教學[7](P7)。
三、區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與無效性的標準
教師怎樣的教學行為才具有效性或無效性?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1998)關于課堂教學應該增加和減少的因素的研究,對于提高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或減少無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參考價值。
課堂教學應該盡量增加的因素:(1)體驗性、引導性、操作性的學習;(2)課堂上活躍的學習氣氛;(3)強調學生更高級的思維,學習某領域中的關鍵概念和原理;(4)選擇為數不多的幾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掌握研究該領域的方法;(5)讓學生花時間去閱讀那些具有完整性、原創性和真實性的書籍;(6)培養學生對待工作的責任感,幫助他們完成設定目標、記錄、管理和評估的任務;(7)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讓他們自主決定書籍、寫作主題、學習伙伴和研究項目;(8)在學校建立并運用民主原則;(9)關注學生個體不同的認知風格和情感風格;(10)組織合作性活動,將教室建設成為一個相互依賴的社團;(11)將學生進行異質分組,通過個性化的活動不把學生分別孤立起來;(12)在常規課堂上給學生以特殊的幫助;(13)教師要扮演多樣性、合作性角色;(14)依靠教師對學生發展所進行的描述性評價[7](P3)。
課堂教學應該盡量減少的因素:(1)面向全班進行的教學指導,如演講;(2)學生被動活動,包括靜坐、聆聽、接受和吸收信息;(3)對教室里的安靜狀態給予表揚和獎勵;(4)要求學生將課間時間用來完成工作表、練習冊、或者仍然坐著,做其它功課;(5)對覆蓋每個領域中的大量材料作蜻蜓點水的介紹;(6)死記硬背事實和細節;(7)強調學生分數和學生之間的競爭;(8)將學生進行能力分組;(9)采用某些特殊方案對學生進行篩選;(10)采用并依賴標準化測驗[7](P4)。
雖然這一研究不是直接論述教學行為的有效性與無效性的,但對于我們區分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和無效性有一定參考價值。
四、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基礎理論
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是如何發生的?或者說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影響因素及內部機理是什么?除了上面所述的教師個體素質、課程結構與教學技巧等影響因素以外,還有以下方面的理論成果:
一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形成過程的本質。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形成過程的實質是教師學習教學的過程。FredKorthagen,JohnLoughran,TomRussell(2006)通過對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教師教育的研究,指出了提高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7個基本原理:(1)學習教學是一個充滿沖突和競爭的過程;(2)學習教學要求認為知識是有待于創造的學科而不是一個已經創造的科目;(3)學習教學要求從關注課程轉向關注學習者;(4)學習教學是在師生共同探討中進行并得以促進和加強的;(5)學習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與同伴合作;(6)學習教學要求中小學,大學和實習生之間的有意義的聯系;(7)學習教學要求教師教育家在自己提倡的教學項目中實踐自己的教學方法,并且在示范作用中得到強化[8]。這7個原理可以說是對教師行為有效性形成過程本質的恰當描述。
二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形成的思想變量。不同的思想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具有不同的影響。佐藤正夫(1987)從教學史論的角度,認為必須揚棄與統一赫爾巴特與杜威的教學過程思想,提出了“學習課題系列學習”的思想,主要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1)提出問題與課題,使學生直面矛盾與障礙,引起學習動機;(2)使學生分析問題與課題的目標與條件,抓住真正意義上的問題;(3)使學生探討適當的解決原理、方法與手段,計劃解決活動;(4)實施解決活動的計劃,實現問題與課題目標;(5)檢驗、評價、總結學習結果,使學生進一步練習與應用[9]。雖然這一思想對赫爾巴特與杜威的教學過程的思想有所超越,但仍然帶有傳統教育中的程式化習慣和明顯的杜威教學過程思想的痕跡。
當前比較流行、且大家比較接受的當屬建構主義。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了建構主義的指導原則,包括:(1)提出與學生相關的問題;(2)圍繞基本概念組織學習活動,探究問題的本質;(3)尋求并重視學生的觀點;(4)課程設置要適于學生提出假設;(5)在教學背景下評價學生的學習[10](P43-103)。在建構主義看來,教學過程的核心就是創設一種環境。
三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形成的環境變量。許多人認為,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受教學環境的制約。KennethM.Tyler,A.WadeBoykin,TiaR.Walton(2006)通過歐洲與非洲文化差異在課堂學生學業成績的表現的研究,得到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與文化環境具有高相關性的結論,并強調“個人主義與競爭能力”的歐洲文化與強調“合作與活力”的非洲文化相比,前者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業成績比后者的更具有突出表現[11]。因此,隨著教育的國際化與開放化程度越來越高,離開文化考量談老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是沒有意義的。CliveHarber,JeffSerf(2006)則從民主政治的角度探討了教師教學有效性的問題。他們以英國與南非兩個國家為對比,主要通過兩國文學、其它證據和(大學生)實習教師的面試等手段,得出教師教學有效性與民主政治有密切關系的結論[12],并且指出現代教育結構、教育實踐與教育的民主要求存在矛盾。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2006)探討了課堂中的人類學接觸(Humancontact)問題,發現教師將與學生的接觸作為他們教學的自然過程。這種接觸沿著兩個軸心進行:第一個軸心表示參與者的教師是如何認識背景及背景是如何促進或限制人們的聯系的。第二個軸心表示有關人類接觸的談話顯示在教學中是如何促進教師的自我發展的[13]。這個研究對于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具有理論價值。
五、提升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之策略
關于提升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大致有如下幾方面成果:
一是認知改變策略。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2006)研究了通過教師教育者,改變未來教師的理念與行為的理論模型,提出了與傳統教師教育方法不同的5個維度:(1)變通的、靈活的和非固定背景下的專業報告,而不是復述詳細精確的事實及固定背景中技術的精確運用;(2)學習中的調節作用而不是向學生傳遞信息;(3)學生是認知網絡活動中的積極建構者而不是信息的接受者;(4)關注明確的問題及其多樣性解決方法,而不是著眼于運算程序的應用和單一的正確答案;(5)關注社會環境的重要性,在此環境中,失敗是學習的一部分,贊賞自我調節的學習,其他的學生也是學習的來源[14]。可見,這些觀點與傳統觀點相比,無疑具有革命性意義。
二是學習合作策略。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2003)提出了學生學習合作分析,即CASL(CollaborativeAnalysisofStudentLearning)。CASL是一種促進教師發展的教師教育體系。它圍繞學生學業標準目標,幫助教師形成一種合作探究文化,加深理解教與學之間的內在聯系。該體系由4個要素組成:(1)反思探究的框架;(2)合作探究的文化;(3)CASL的探究階段;(4)促進、領導和支持CASL,如制度安排、行政支持等[15]。可見,合作成為教學過程或者教學過程就是合作的具體教學形式,這不僅是提高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重要策略,也是師生教學相長的實現途徑。
三是反思、建構性策略。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2006)提出教師教學行為發展系統包括教師的經驗、反思、學習結果和進一步的實證研究[16]。因此,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強有力的學校環境的支持,學校政策要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提高注入具有挑戰性與冒險性的要素。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1999)提出的建構主義策略是:(1)鼓勵和接納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2)運用原始的、主要的以及可操作的、互相作用的材料;(3)運用諸如分類、分析、預測和創見之類的認知術語;(4)根據學生的反應實施課程與教學策略;(5)先了解學生對即將交流概念的看法;(6)鼓勵學生參與到與教師和同伴的對話中;(7)激發學生研究的手段是提出富有創見、開放的問題;(8)注意學生最初的詳細闡述;(9)使學生參與到與其最初假設相矛盾的活動中,繼而鼓勵他們討論;(10)提出問題之后為學生留出等待時間;(11)為學生提供建構聯系及隱喻的時間;(12)頻繁使用學習循環模式,培養學生好奇心[10](P125-145)。總之,教師經常反思自身行為,考量不同教學行為、假設、信念和觀點,沉穩深邃地考察教學環境、隨機應變地把握教學局勢并采取相應策略是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必須堅守的重要思想。
四是課堂實踐策略。JosephCiaccio(2004)提出了“完全積極策略”。意謂使教師明顯地看到教學的積極方面,避免或消除消極方面。具體內容包括滿足彼此的需求;改變起反作用的情緒;結束行為問題;幫助后進生;運用積極學習策略等5個方面[17]。KathrynCastle(2006)研究了新手教師如何作為一個教學研究者,在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自動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7個自治的主題:(1)對錯誤問題的察覺;(2)質疑;(3)從他人那里尋求答案;(4)冒險;(5)反思到自信;(6)增強對學生理解的理解;(7)采取行動[1](P1094-1103)。RobertJ.Marzano,DebraJ.pickering,JaneE.Polloch(2000)提出了9種有效課堂教學指導策略:(1)鑒別相似性和相異性;(2)總結和筆記;(3)提倡努力和給予認可;(4)家庭作業和練習;(5)非語言表征;(6)合作學習;(7)建立目標和提供反饋;(8)產生假設和檢驗假設;(9)問題、線索和先行組織者[18]。StephenD.Brookfield,StephenPreskill歸納了實現民主課堂的主要技巧,包括熱情傾聽、積極參與、高度注意、謙遜、相互性、共同商議、正確評價、信心、及自治(autonomy)等方面[19]。由此可以看出,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標準相比,最近的研究強調課堂教學更具有反思、建構與批判的韻味。
五是教師教學檔案袋策略。CatherineDeRijdt,EvaTiquet,FilipDochy,MauriceDevolder(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學檔案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影響,還檢測了教師對于教學檔案的態度。研究表明,教學檔案是一種能夠帶來重要積極影響的工具。它能夠激發教師去反思他們的教學行為,尋求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內容,改善課程材料[20]。
綜上所述,國外相關研究成果,對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具有參考價值:(1)關于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特征、內容體系及實現策略的研究成果,對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具有指導意義。(2)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必須以一定的專業實踐體系及其標準為基礎,否則教師專業化就無法與醫生、會計、律師、建筑師等職業的專業化相提并論。(3)教學行為有效性不只是依賴于教學理性思維的規則的按部就班的操作性程序,它具有復雜性。這種復雜性表現不只限于教師與醫生、會計、律師、建筑師等職業有相似之處,更在于它與其它許多職業如政治家、人類學家、公共關系者、演藝者等也有相似之處。所以,雖然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必須要求教學行為遵循一些公共教學準則,以使自身行為具有本行業的特殊標準,但是,標準與準則在多樣性文化、政治與生活環境中很難發揮作用,應變思維才是教師教學行為更為需要的。KennethM.Tyler等(2006)課堂的文化差異研究,CliveHarber等(2006)的課堂民主政治研究,CareyE.Andrzejewski等(2006)的課堂人類學研究等都說明了這一問題。
以上研究也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教師專業化要求教師行為具有自身專業的不可替代性質,教師教學有效性取決于我們必須堅持教師教學的現代性理性設計,需要有一定規則性知識與程序結構,以此完成教師行為的專業化要求。也就是說,教師教學行為需要一定的模式化與自動化;另一方面教學活動的復雜性需要我們采用更多的反思性與建構性思維與策略,以應對變動不拘的教學環境的要求。由此,教師教學行為已經超越課堂時空范圍而導致教師專業化特征的淡化。以上兩方面構成了教師行為有效性研究的矛盾性。
本課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一是關于哲學思想與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關系及相關策略研究,以此應對未來變動不拘的教學與外部環境。因為隨著教學環境的國際化與文化多元化,任何一種模式化的教學行為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都顯得蹩腳。對教師個體來說,一種在自身教學哲學指導下的應變性教學顯得非常必要。二是關于擬像背景下教師特別是大學教師行為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以此保持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的時代性與未來指導性。因為以往的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是在課堂教學背景下進行研究的,而課堂教學是在工業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組織形式,隨著人類進入擬像時代,教師教學范式及其行為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如果我們的研究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也許我們的研究成果會成為擬像時代下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提高的桎梏。因此,從以上兩個方面可以解決前述矛盾性。
[參考文獻]
[1]KathrynCastle,Autonomythroughpedagogicalresearch[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
[2]王連生.教育概念[M].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8.276.
[3]DonaldRCruickshank,DeborahL.Bainer,KimK.Metcalf.教學行為指導[M].時綺,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4]StanleyJ.ZehmandJeffreyA.Koggler,OnBeingaTeacher,CorwinPress,INC,1993.
[5]Adoptedbythebostonschoolcommittee.February1,2006.
[6]CharlotteDanielson.教學框架——一個新教學體系的作用[M].張新立,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48-52.
[7]HarveyDaniels,MarilynBizar.最佳課堂教學案例——六種模式的總結與應用[M].余艷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7.
[8]FredKorthagena,JohnLoughranb,TomRussellc.Developingfundamentalprinciplesforteachereducationprogramsandpractice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20-1041.
[9]佐藤正夫.教學論原理[M].鐘啟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18.
[10]JacquelineGrennonBrooks,MartinG.Brooks.建構主義課堂教學同案例[M].范瑋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11]KennethM.Tylera,A.WadeBoykinb,TiaR.Waltonb.Culturalconsiderationsinteachers’perceptionsofstudentclassroombehaviorandachievement.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98-1005.
[12]CliveHarbera,JeffSerfb.TeachereducationforademocraticsocietyinEnglandandSouthAfrica[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986-997.
[13]CareyE.Andrzejewski,HeatherA.Davis.Humancontactintheclassroom:Exploringhowteacherstalkaboutandnegotiatetouchingstudent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1-12.
[14]MiekeLunenberg,FredKorthagen,AnjaSwennen.Theteachereducatorasarolemodel[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7,(23):586-601.
[15]GeorgeaM.Langer,ArmyB.Colton,LorettaS.Goff.學生學習合作分析[M].方彤,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13-14.
[16]JenniferHarrison,SueDymoke,TonyPell.Mentoringbeginningteachersinsecondaryschools:Ananalysisofpractice[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2006,(22):1055-1067.
[17]JosephCiaccio.完全積極的教學——激勵師生的五種策略[M].鄭莉,閆慧敏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4.
二、影視材料對高職外語教學的意義
首先,影視材料能為語言學習提供真實的語境。影視材料提供的語言信息具有語境豐富的特點,它所展現的語言材料和交際場景是對人類生活的真實再現和模擬加工,為學生構建了一個真實的語境,使學生身臨其境。特別是影視材料中配合情感、肢體語言的表達,使語言更富沖擊力。其次,影視材料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傳統的教材、教學內容相比,影視材料是聲音與圖像的結合體,以聲像形式出現的語言方式能顯著提高外語學習者的理解能力。影視材料豐富的語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方位、多角度地給學生感官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再次,影視材料能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影視材料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能夠從多方面展示外國的社會狀況、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及民俗習慣等。最后,選取影視材料作為教學內容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的客觀要求。生態外語教學觀認為,傳統外語課堂教學忽視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課堂中存在的多種因素及其之間的關系,客觀上抑制了諸因素的互動與課堂教學的發展,甚至破壞了課堂的自然生態。影視材料進入課堂可以實現教師、學生、教學設備的互動,調動各因素協調作用,符合教學規律。
三、影視材料的選取原則
影視材料在高職外語教學中有著其他文字或單純聽力材料所不具備的優越性,它不僅打破了外語教學的傳統模式,還突破了課堂外語教學和教材的局限性。如果能合理選取影視材料,就可以把立體化的語言及其文化呈現給學生。
1.影視材料的選取
影視材料的選取要以教學為目的,同時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進行選擇。選擇時要注意語言文化信息含量、情節內容及語音語調等。清晰、生動、易懂,精彩的影視片斷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剛開始要選擇一些語言和內容較簡單、輕松的材料。逐步對電影語言熟悉之后,再選擇些語速較快、情節較復雜的,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2.不同課程的具體應用
目前,許多影視材料的運用多局限在聽力或視聽課上,其他課程試用視聽材料較少。影視材料的運用,不應局限于某個課程,而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單元選擇。若能在綜合課、國情概況課選擇適當的影視材料應用,一定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如《韓國概況》課,在講到婚禮風俗時,可把《結婚》里男女主人公的婚禮現場作為教學材料進行講解;《綜合韓語》課,在講到自我介紹的章節時,可把《浪漫滿屋》里出現的各種自我介紹的場景進行展示并模仿。影視資料的選擇,一定是要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片斷,對教學內容進行闡述。課堂時間有限,影視材料必定以選取某個場景或片段的形式播放,所以盡可能地選擇普及率較高的影片,也可以提前利用課外時間給學生單獨播放。另外,許多影視材料往往摻雜著各種方言,所以教師更要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對影視資料片斷進行合理的整合。
3.注重培養聽說表達能力,堅持“精泛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體驗式外語教學的理論探索
隨著我國大規模的開展體驗式英語教學實踐,我國的研究人員也探究了體驗式外語教學的機理,雖然說我國的教育界對體驗式教學的理解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但是體驗的理念已經在不同的教學中被廣泛的應用,而且體驗式外語教學的實踐隊體驗式外語教學進行相應的理論分析,使得體驗式外語教學已經具備了全新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是特定的,也就是說只有體驗式教學才具備這一教學模式。我們所說的教學模式是在相關的教育思想和教學原則的指導下,在一定的環境中開展的教學活動的結構形式,也就是說體驗式外語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心里體驗為前提,以情景教學,任務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基本方法,借助了現代的先進信息技術來收集外語教學資源,從而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從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體驗式外語教學的特點比較突出,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這一英語教學非常的關注學生在外語學習的時候內心的變化,比較強調的是語言學習的動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語言生態環境,所以說體驗式外語教學是一種融合了時代性、人文性和科學性的一種全新的外語教學模式。我國在2002年提出的大學體驗英語中,提出了體驗英語、體驗快樂、體驗成功的教學目的。是要感受英語學習時帶來的全新感受。隨著體驗式外語教學模式的發展,體驗式外語教學模式的成功機理也得到了印證,包括了參與、共鳴、愉悅和環境四個主要的要素,在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扮演的角色是知識傳播的客體,而體驗式外語教學的四個要素則是都圍繞著學生這一主題展開,而參與、共鳴和愉悅這三個要素更是專門針對學生出現的,這也真實的反映出了外語學習心理過程中的特殊性,參與指的是學生不再是教學的客體,而是作為教學的主題來主動的參與到外語學習中,愉悅主要是指學生在外語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快樂、喜悅等情感狀態,這種情感狀態一般情況下在傳統的外語教學中是很難看到的,而共鳴則是指當學生的主體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的時候,學生的情緒和思維等方面會和所學的外語內容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精神上的共振。這樣在體驗成功之后,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愉悅和參與欲望,我們一直在說三個要素,環境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環境要素不能夠直接的切入到學習者的內心世界當中,但是卻是外語教學體驗機理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充分的利用高新科技技術,收集外語教學資源,這樣就成功的營造出了利于學生交流互動的人文環境,也就實現了體驗式外語教學的教學目標。
(一)結合漢文化挖掘教學內容,啟發漢語思維
在給學生講解語言點時,要時刻注意到漢語與其他語言的異同。喀麥隆學生精通英語和法語兩種語言。因此,我們在講授漢語知識時主要還是強調漢語與英語的異同,要預先充分設想學生可能會產生的理解困難。漢語作為一種綜合性語言,虛詞和語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會導致有些問題學生不太好理解。如漢語中的修飾語,不論長短,都放置在被修飾成分之前。如學生會說“我喜歡杭州非常”“我想家很”等等。這就需要耐心地向學生解釋,漢語是“流水式”的語言,中心語和修飾語往往同時出現,而且修飾部分一定位于中心語之前。應該說“我非常喜歡杭州”“我很想家”等。然后再讓他們自己組織幾個類似的句子,有錯誤及時糾正。經過反復講解和訓練,學生們加深了認識并成功掌握這一現象。提到漢語語序,漢語的時間表達方式也不同于英語。漢語的語序是從整體到個體,如“2013年3月28日下午3點20分”“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下沙學源街998號”“每周五晚上我都要在學校教學樓旁邊的花園里坐一會兒”等,這也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認知語言學家認為,時間順序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現象,是人類認知結構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漢語中,往往是先發生的事先講,后發生的事后講,從無到有,逐步展開,語序與時序有較高的象似對應性,兩者往往自然合拍。這說明漢語的語序結構直接反映現實的時序結構,漢民族的認知猶如對現實生活的臨摹一樣。然后讓他們體會現實生活中順序的特點,再反復操練,他們會在認知的基礎上深刻理解并掌握這一語言現象。
(二)遇到難的知識點,盡可能運用恰當的理論
來啟發教學在漢語學習中,詞匯教學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漢語有的詞匯,如“量詞”,仔細分析之后我們會發現,實際上英語中是沒有專門一類量詞的。而漢語中有一類詞專門只做量詞,沒有其他用處,所以說“形形量詞的大量使用”是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給留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例如:為什么說“一顆米粒”,而不說“一顆西瓜”;為什么說“一條黃瓜”,而不說“一條西紅柿”。這就需要教師對“顆、條”等量詞的詞義做形象解釋,以便讓他們理解并掌握。要理解“顆”,先看其形旁“頁”。“頁”是個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是“”,像個人頭,所以《說文》“頁,頭也”[1]4355。因此,“顆”在《漢語大字典》中被這樣解釋:《說文》“顆”,小頭也。從頁,果聲[1]4378。發展到后來引申為量詞,僅與體積比較小的物體搭配。“米粒”較小,用“顆”;而“西瓜”較大,不用“顆”。而“條”則是《說文》“條”,小枝也[1]176。因此,它的本義是“細長的樹枝”,引申為量詞,用于細長的東西。這樣講解他們既了解了漢字文化,又較深刻地理解了這些量詞的用法。方塊型漢字的書寫和認讀對于留學生來講也是一大難題。首先要學習的是筆畫。學生曾提出“筆畫‘’(提)和‘丿’(撇)為什么寫法不一樣,但寫出來看起來是一樣的啊”,我便帶了本毛筆字帖來,告訴他們,漢字最初都是軟筆來寫的。可以看到,這兩個筆畫的運筆方向及最后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雖然我們硬筆寫出來有時看著一樣,實際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筆畫,漢字就是由這些各不相同的筆畫通過空間組合形成的。這樣他們就知道了這些筆畫的來歷以及具體的運筆方法,也可借機向學生介紹漢語書法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然后我送了他們每人一本字帖,一支毛筆,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去學習中國書法。這樣,既有效地講解和學習了漢字的筆畫,也成功地向他們推薦了一門中國文化,可謂“一石二鳥”。語言學習離不開學習者對如上一個個語言點知識和技能的逐步掌握。教師需要在恰當時間精心組織關于中國文化的主題活動,鞏固和升華學生對漢語特點的整體把握能力。
(三)創設多種體驗模式,促進內化漢語思維
良好的語言環境對語言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語言環境分為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兩種。物質環境指在學習者的生活環境中精心布置漢語標識、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飾物符號,多看漢語書籍,多聽漢語歌曲、多看漢語的影像資料等。人文環境指創設一個有利于漢語學習者進行漢語交往、學習與生活的環境。對于在我國學習的學習者,我們可以鼓勵他們多結識中國朋友,多參加本地的一些活動(如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踢足球、打籃球等),盡可能增加接觸和運用漢語的機會。在本研究中,我們共創設了如下一些體驗模式,效果還不錯。1.在具體情境中體驗。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習者學習語言非常重要。漢語學習也不例外。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營造更多符合真實生活場景的情境。例如,買東西、問路、打電話等。在我們學習買東西這一節時,提到了一些表達,如“請問,這個怎么賣”“這個多少錢”“蘋果多少錢一斤”“蘋果一斤多少錢”“多少錢一斤蘋果”等等。課堂學習后做練習還是有點生疏。下課時告訴學生,課后可以自己去練習買東西。接著又安排一次實習課,帶他們去菜市場和數碼市場這些真實的情境中,去和老板練習買東西用語。經過一上午的走訪,他們已經能流利地使用有關詢問價格和商量價格的用語,如“可以便宜/少點嗎”“太貴了”“很便宜”等等。每到一個柜臺或攤位前,會很自然說“你好,請問這個怎么賣”“可以便宜點嗎”等。同時還學會了很多蔬菜以及電子產品的中文名稱,如蘿卜、紅薯、玉米、白菜、山藥等,還有移動硬盤、手機外殼、內存條等。這樣看來,實際的生活情境對于學習語言來說,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習者身處這樣一個環境,親身體驗到了語言的語境及表達方式以及是否對錯等。總之,我們應該就不同話題多多開展學生合作互動的活動,多到現實情境中去體驗,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多媒體互動中體驗。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多渠道的輸入學習內容,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各種感官,特別是視覺和聽覺,能使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有關研究也同時表明,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有其自身的規律,他們已具備了對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認知的能力,缺少的只是第二語言的表達能力。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作用,利用形象直觀的圖形圖像作為橋梁,使學生盡快地建立起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關系。例如,學生最初學習拼音和聲調時,看些較為夸張的口型發音訓練的視頻資料很有幫助。非洲學生有些發音分不清楚,如“b”和“p”,“z”和“c”等等,另外聲調也比較難。通過多媒體視頻反復播放口型的變化,講解發音技巧,讓他們互相看彼此的口型與視頻里的是否一致,聽自己的發音和準確發音是否相同,反復訓練。課后練習的時候注意口型的準確性,平時上課的時候遇到錯誤的地方就糾正。一個學期結束,發現他們的發音和聲調的準確性大大增強,而且也比較自然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規范的語音、語調,還可提供真實的語言使用范例。如我們講到幾個能愿動詞(如“可以、能、會、要”等)的區別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多選擇幾組體現這些詞匯不同點的真實語境,讓他們真正體會其中的差異。然后再自己多設計幾組對話,多造幾個句子,反復訓練,最終效果還是不錯的。
(四)采用多種操練方法,養成漢語思維習慣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不可否認大量的語言材料輸入是學習外語不可缺少的環節。成功掌握9門外語的語言學家斯蒂夫•考夫曼在總結他學習漢語的經歷時就提到課堂學習之外自己大量的密集學習。就漢字而言,他每天都要加大自己識記漢字的量,后來,每一天都差不多要掌握30多個生詞。所以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料輸入,不斷練習,也是學好語言的必經之路。除了課外的大量聽說訓練外,課堂上教師要組織多種形式的練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筆者所嘗試過的教學法有快速回答法、復述法、概括法等。快速回答法是教師提出問題后,讓學生用簡短的語句快速回答的一種思維教學法。多用于初級階段。筆者所帶的班級正好是零起點,所以此類教學法就是重點。課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內容比較少,逐步加快回答速度,可以逐步強化他們的漢語思維,以免總是通過翻譯成英語再來理解漢語。通過將近半個學期的訓練,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學生基本可以用漢語思維來直接理解課文內容。復述法是讓學習者把讀過的課文內容和情節簡略地復述出來的思維教學法。本學期學生進入了第二個學期的學習,逐步要求他們用復述法來回答問題。學生在復述課文內容時,既可以用書中的語句,也可以摻進自己的話語。因為是剛剛讀過的課文內容,學習者無須用母語幫助思維,用漢語直接來表述大意,多少帶有一點兒創造性,所以是培養、訓練漢語思維的好辦法。實踐中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概括法是要求外國學生對課文或閱讀材料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進行概括的思維訓練法。要求學習者在對課文內容融會貫通的基礎上,重新組織和創造語句。這是在培養、訓練、檢驗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更能促進學習者形成漢語思維的習慣。但是由于學生還只是第二個學期的學習,所以這種方法還沒有正式實施。這些操練的方法都有助于學生在體驗漢語表達方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直接用漢語來思維的習慣。實際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五)選擇恰當“體驗”方式,注重學生的語言輸出
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能力的培養,最終的目的是要達到更好的語言交流效果,即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輸出。因此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及時修正語言知識,鞏固并提高漢語表達技能。當然,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方法。對于初學者而言,語言訓練的主要場所是課堂。他們練習的對象應該是教師或同學。練習中要以鼓勵為主,注意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信心,使他們越來越敢說。到了高級階段,則要鼓勵他們走向具體情境,大膽地與漢語使用者進行交流和溝通,有錯必糾,能夠準確大膽地使用漢語。
戴煒棟、王雪梅(2011)提出,現代信息化環境賦予了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新的內涵,包括教師信息與通信素養、網絡元評價能力以及網絡教育敘事研究能力。從宏觀來看,教師信息與通信素養(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和媒介素養已經成為了新內涵和高要求。就微觀而言,網絡教育敘事研究能力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微博、微信、微課、慕課(MOOC)等網絡新名詞的出現,學習者似乎不用中規中矩地坐在教室就可以聽課,可以獲得知識,于是學習習慣趨于碎片化、泛在化,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平板等便攜上網設備,短暫的時間內就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文秋芳教授稱這種泛在化的學習方式為4A學習(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在顛覆傳統的學習模式變革之下,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更應該借助網絡,利用敘事研究方法,通過描述和記錄個體教育生活,搜集和講述教育故事,在解構和重構教育敘事材料過程中對個體行為和經驗進行分析和解釋,以超脫故事本身,獲得隱含在故事中的教育規律和價值,最終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二)可行性和優勢
首先,高校青年外語教師相對年輕,因專業特點經常接受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熏陶,多有出國接受教育或進修的經歷,因此網絡媒介素養較高,網絡媒體使用頻繁,多媒體操作能力強,更易于借用網絡媒介幫助教學和科研,這是他們的自身優勢,也為他們進修網絡敘事研究奠定了基礎。其次,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wifi等的快速普及,使得網絡教育敘事較之傳統的教育敘事有其獨特的優勢。傳統的教育敘事研究往往是教師通過紙和筆記錄下有關的校園生活和教育教學事件及其反思,花費時間較長,易受時空限制,局限在個人經驗中難以共享和互評,且隨著量的增多,難以管理和查閱。而高校外語教師承擔的教學工作量已非常繁重,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反映每周平均課時可達16節,忙碌的工作生活往往會讓他們疲于奔命,很難有時間靜下來專門撰寫教育故事,等到終于抽出空來,留在腦海中的教學問題和沖突細節又尋不到蹤跡,而有了網絡,教師則可以擺脫時空限制,及時記錄(或錄制)現場文本,即時,即時更新,具有強大的云存儲功能,可以時間為軸自動歸檔,便于查閱,更容易交流和分享,相互促進。
(三)提倡基于微視頻的網絡教育敘事研究
目前,網絡教育敘事研究主要通過文字方式進行記錄。張仙、黎加厚(2004)總結了基于網絡博客教育敘事的特點:開放型、共享型、動態型、發展型、展示型。筆者認為,教師研究者們可以借助影音方式來記錄,通過微視頻等方式直接錄制現場“文本”。在高像素手機等便捷設備普及之下,微視頻相比文字記錄而言,更加快捷、直觀、真實且生動地反映當時當地的教學細節、思維變化等過程。學術界對敘事當中的教育故事虛實問題有過很多討論,例如劉良華(2007)認為,敘事研究并不拒絕虛構的敘事,也沒有必要否認虛構的敘事。而鮑道宏(2007)則強調教育敘事研究不宜虛構教育之事。筆者以為,文學敘事適用的虛構手法不能否認教育敘事研究“求真”的態度,所以視頻錄制的方式避免了敘述者在文字符號轉碼過程中偏離了研究對象的第一本意,主觀歪曲也好,客觀誤解也罷,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一定的“失真”,而視頻錄制則盡最大可能避免這種不必要的“失真”。因此,微視頻應該作為一種更為有效的網絡教育敘事手段被研究者們廣泛使用。好萊塢生化大片里經常有這樣一幕:一位生物學家用視頻錄制自己試驗進程,匯報試驗數據、重大調整、研究突破等,這個過程就是客觀、理性的記錄和分析,以備后續跟蹤研究。只是在網絡教育敘事研究環境中,鏡頭里的敘事者不是生物學家,而是描述教育故事、試圖掌握教育價值和規律的教師科研者,研究對象不是某種新型藥物對大猩猩智力提升的影響,而是通過對教育問題和沖突的描述、分析和解釋,得出對教師教學、科研、學生學習成果的促進效果。視頻錄制的客觀性、真實性、科學性對一門系統且嚴謹的科學研究而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有助于構建生態化的教學研究網絡環境
教師敘事研究對象可以是教師自己本人,也可以是其他教師,還可以是你的學生。例如某教師對一位年輕教師或者教學經驗豐富老教師教學行為的敘事研究,抑或是對某一種類型學生學習特點的敘事研究,抑或是針對新入職青年教師在科研意識覺醒、科研理論和方法掌握、科研成長和進步質變過程的研究。簡言之,一切與教師教育、教學、科研、專業成長有關的故事、反思、評價都可以作為網絡教育敘事研究的內容。而教師、學生、同行、教與學、教學與科研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元、復雜的共同體。教師、學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網絡教育敘事平臺,試圖構建一個和諧的網絡授課、信息共享、經驗交流、網絡敘事教學反思、師生互評、同行互評與指導的生態網絡環境。包括教學科研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教學科研專業領域創新平臺、教學科研專業成長交流平臺。
(五)局限性
首先,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教育理論儲備不足。高校青年教師立足于高等學校教育環境中,而高等教育學也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不同于普通教育學,研究方法和范式還需要教育學者們的不斷探索,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更要注意彌補高等教育學理論基礎,用于指導教學和科研實踐。其次,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應系統學習教育敘事研究理論。從發現教學問題、檢索前人教學研究成果、設計研究方案、執行和調整方案、收集分析數據到撰寫敘事研究報告,這是一個教師本人親身參與的完整過程。雖然敘事研究注重個人經驗和參與,但絕不等于日常教學活動的流水賬,需要系統嚴謹的理論指導。苗洪霞、徐瑞(2007)指出,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厚重的,研究視野是寬闊的。后現代哲學、現象學、解釋學、文學敘事理論、現代知識論、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理論為敘事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近年來,高校教師招聘往往注重高學歷,而忽略了教育教學和科研理論方面的儲備,青年外語教師往往學歷較高,語言專業知識基礎牢固,但是教育教學科研理論不足,需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主動培養和加強教育敘事研究方面的理論素養和指導。例如補充年代學方法和理論,因為敘事的基本因素就是以時間為線索追蹤豐滿的教育故事,這必然涉及年代學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又如學習多種敘事結構,掌握如何對原始故事(現場文本)進行編碼和轉錄,使其再現(retell-ing)。關于敘事結構,可以借鑒目前比較權威的基本敘事結構,一種是Creswell(2002)提出的組織故事元素成為問題解決的敘事結構,將故事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分解為:背景、人物、活動、問題和解答五個方面;另一種是Clandinin與Connelly(2003)提出的三維空間敘事結構:相互作用、連續性和情境。限于篇幅,筆者不在此贅述。另外,要特別注意教育敘事和教育敘事研究的區別。既是研究,就要體現其科學性。目前教育敘事研究的困境在于,教師(研究者們)由于缺乏敘事研究理論指導,容易將敘事流于形式,變成了單純的記流水賬,這不是敘事研究,僅止于敘事而已。教育敘事研究固然離不開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但是在敘事過程中更應該記錄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思維變化過程,并對這些過程做出分析、解釋和評價,企圖找到理論依據,發現教育規律和價值。卜玉華(2003)在縱觀西方教育學領域的敘事研究之后指出,“在敘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須以對話者、傾聽者的身份同時與三種聲音(至少)進行交流:敘事者的聲音(包括錄音帶或文本作者的聲音)、理論框架(為解釋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對解釋與閱讀的反思性批判(即對材料所作結論的自我評價與反思)”,筆者以為這是進行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要求。所以教育敘事的本質是教師的反思,沒有反思、沒有總結和評價,即使視頻制作再精彩,教育故事描述得再豐滿,也很難從根本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體驗式學習理論的主要倡導者考爾博在他的著作中對體驗式學習教育理論進行介紹。他認為它由四個基本階段構成,包括:體驗—思考—抽象—實驗。體驗階段指學習者在真實的情境中去體驗世界和生活,并且在體驗過程中獲得各種感悟與知識。思考階段指體驗者描述并思考自己的體驗活動,對自己的體驗活動進行歸納、分析與反思。抽象階段指體驗者加工與處理所獲的初步經驗,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并抽象成概念。試驗階段指體驗者在新的情境中檢驗自己的理論假設,并且將所獲得的經驗和概念運用于其他新的情境中。
(二)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
體驗式教學理論是基于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所提出的教學理論。情感理論指的是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克拉申把情感分成動力、自信和焦慮三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動機不足、缺乏自信以及過度焦慮會阻礙語言的習得。相反,動機明確、自信滿滿和低焦慮感會加速語言習得。因此,根據他的情感過濾假說,教師的任務就是如何引導學生把焦慮降低到最低程度。體驗式外語教學能夠減少外語學習中的焦慮和恐懼。在體驗式外語課堂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和友好的課堂氛圍,確保學生有效地進行體驗式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身上必須要散發快樂的愉悅情緒。教師快樂的情緒必然會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放松下來,消除焦慮,帶動學生快樂的學習,更好地接受新的信息。
二、體驗式外語教學理論在大學英語中的應用
在體驗式外語教學中,“參與”是前提,“愉悅”是共鳴的先導,“共鳴”和“環境”是外語教學體驗機理賴以發生的依存條件。成功的體驗式外語教學需要將“參與”“愉悅”“共鳴”和“環境”四個要素相互融合。
1.鼓勵學生全身心投入在體驗式外語教學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發和主動地學習,積極發言,參與多樣的課堂合作交際活動,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學生只有最大限度投入到語言學習的活動中,在平等、友好、協商、自主的氣氛中學習,才能提高語言綜合應用能力。
2.愉悅的情感體驗體驗式外語教學活動所追求的積極體驗,總是與學生獲得“愉悅”緊密關聯。學習者只有在快樂中學習,體驗到樂趣,才能激發、保持和提升學習者的興趣,才能持續地獲得前行的動力。因此,在外語教學中,只有讓外語學習者體驗語言學習的快樂,反過來促進外語認知和使用經驗的增長,才能培養出“知情合一”終生學習者。
3.和諧生態和人文環境的共鳴營造體驗式外語教學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體驗式教學原則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師生關系、教學氛圍等要素,積極營造自然語境,使學生保持輕松愉快的學習心情,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三個基本參量。該理論認為,特定性、實踐性和社會可行性三個參量是組織外語教學的原則。特定性指教師要根據時間、地點和受授對象來使用教學技巧,教師通過“觀察—反思—行動”的循環來了解和掌握具體教學環境信息,由此提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并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反饋隨時調整。實踐性指教師要努力從自己的實踐中獲取理論來理解和確認現存的問題,從而選取最好的教學方式,也就是說,這些認識是基于實踐的,是實用的和動態發展的。可行性指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適合社會、文化和政治,教學應該利用帶入課堂的社會政治意識,滿足參與者的語言和社會雙重要求。
(二)三種身份的新解。一是教師,教師應是知識型、技能型和自主型的,善于學習和檢驗各種理論,在總結經驗教訓和修正自己信念的基礎上逐步構建一套切合教學實際的概念和原則,形成自己的教學理論,同時,明晰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學習者,理想的學習者是自主的,能在教師指導下自我調控,具有合作精神和責任感,善于協商解決問題和抓住機會。三是教師教育者,他們要指導未來的教師確立外語教學的理念和掌握外語教學的研究方法并指導其進行教學思考及反思,重視信仰、價值觀、經驗和知識作用,為其提供展示教育理念的機會。
(三)十個宏觀策略。一是學習機會最大化;二是意圖曲解最小化;三是促進協商式的互動交流;四是培養學習自主性;五是增強外語語感;六是啟發式語法教學;七是外語輸入的語境化;八是語言技能綜合化;九是語言教學的社會依賴性;十是提高文化意識。
英語寫作教師的發展
“后方法”教學理論是一種開放的、創造性的動態理論,它破除了教學法的“神話”,瓦解了教學法在教師心中的統治地位,因此,教師理念的作用就越發凸現出來。本文認為,在“后方法”外語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可以通過對英語寫作教師的理念在寫作教學方法的認識、英語語言的認識、師生關系的認識和教師與教師教育者的關系的認識等方面的重構來尋求發展策略。
(一)對寫作教學方法的認識重構
根據“后方法”教學理論,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理念可歸結為:不是“教學方法”左右教師,而是教師調控“教學方法”。英語寫作教學長期在方法上進行探討,試圖以一種普適性的“餅干模子”寫作方法來滿足和適應寫作教學的不同需求。而且,傳統的寫作教學遵循的是一種“由上至下”的課堂運行模式,即由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學法專家對寫作方法進行理論系統化,讓處于研究“”的一線教師負責在具體的寫作教學中理解、運用這些抽象理論。這樣,寫作教學理論是在理想化了的教學實踐中被理想化地運用,對諸如教與學的認知、社會需求、文化背景等因素綜合作用的寫作教學現象無法進行科學的解釋。由此可見,教師應辯證地認識“教學法”,沒有一種現成的最佳方法可以一勞永逸地用于寫作教學,應該以“后方法”教學理論為指導來探求超越方法觀的教學新理念和新途徑。寫作教師應該根據自身對寫作教學的理解、教學理念、風格和經驗來構建一個“由下至上”的、適應具體教學場景、立足課堂教學的、屬于教學實踐者自己的教學理論體系,這時,它具有了“后方法”教學理論所倡導的具體性、實踐性和可能性。
(二)對英語語言認識的重構
“后方法”教學理論指出教師理念應強調語言的意識形態性。該理論認為在課堂教學里,話語的社會文化方面的理解不能靠淺層的交際行為或會話方式來獲得,只能靠課堂內紛紜復雜、競爭有加的真實世界存在的話語來實現的。教師在課堂內進行話語分析等活動時,就要超越課堂來考察更廣泛的、承載課堂輸入和互動的社會、文化、政治、歷史等,他們應成為教學的主人,要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而不是盲目迷信崇拜西方教學模式。可見,寫作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和寫作教學研究、在借鑒國外寫作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同時,要時刻關注、認清國內英語寫作教學和研究的性質和發展道路,強調英語寫作研究的實踐性、本土性和科學性。
對師生關系認識的重構
二、教師需注重反饋的情感性
課堂,作為師生間交流的場所,它不同于工廠。因為教師和學生同為社會中的活生生的人,所以他們之間的交流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與心之間的情感的交流。反饋過程是課堂交際、師生互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漢語教師的課堂反饋同樣也是與留學生互動交流的一種方式,是認知和情感交流的過程。它不僅是為了提供正確的答案,更是師生間的人際互動。如果漢語教師能夠關注來華留學生對反饋反應上的情感需要,并努力滿足這種需要,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與輕松的學習氛圍,提供反饋時做到情感上肯定先于認知方面的糾正,保護他們的自信,必定能誘發積極的學習情感狀態,進而促進留學生的語言學習。因此,漢語教師不僅要對留學生多多給予真誠的肯定性反饋,經常性地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進步,以提高其漢語學習興趣,而且要從內心深處尊重他們,欣賞他們,關愛他們,信任他們,讓身處異國他鄉的留學生體會到溫暖,有種歸屬感。這樣就容易調動留學生的積極性,增強留學生的學習動機,使留學生熱心參與到漢語課堂學習中來。同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強勢力量,應該利用自身的中介地位,保護學生弱勢力量的自尊和自信,降低焦慮,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也有利于將教師的反饋輸入真正轉化為學生攝入。
三、教師需注重反饋的時效性
在漢語教學中對留學生的課堂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是必要的。了解自己活動的進展情況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量,會激發來華留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教師及時提供反饋信息能幫助學生及時發現、糾正錯誤,調整學習的進度,使用合適的學習策略來完成學習任務。反之,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不能知道其進展情況,也就不能指望學生會繼續保持巨大的學習熱情。但同時漢語教師要注意的是,對于開放性問題,特別是學生處于繼續思考的狀態中,教師則可以留給學生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和足夠的討論時間,不要匆匆做出終結性的評判,要延遲反饋,給學生以適當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互啟發,使他們的思維得到啟迪。
四、教師需注重反饋的啟發性
要保證反饋的啟發性,教師需保證反饋的準確性、針對性、選擇性和指向性。準確的反饋能使學生迅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準確把握個人的語言水平。其次,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語言水平,給出具體恰當的反饋方式,對激發學習興趣極有幫助。且要根據當時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特定的教學情境做出準確的回應,避免籠統和含糊。再次,由于課時有限,教師反饋必須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最后,反饋還要有指向性,反饋就是要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是要強化、修正學生學習內容,總之,教師要通過認可、點評或糾錯等反饋信息,給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方向性的引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
五、教師需注重反饋的有效性
一般說來,肯定性反饋比否定性反饋能更有效地激勵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學生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愉悅感和自我滿足,后者則會挫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肯定性反饋語可以濫用。任何的肯定和否定都應讓學生感到是有理有據的,教師不恰當的反饋會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實踐證明,不斷發出否定式的反饋已經不利于形成學生積極健康的學習心理,無實質性內容的肯定式反饋也于事無補。因此,要適當使用肯定性反饋和否定性反饋,確保教師反饋語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
(一)關于教師如何有效使用肯定性反饋語
人們通常認為教師肯定性反饋的頻率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成正比、與學生的學習收獲成正比,但事實上并非總能達到這一效果。這是人們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僅僅只有有效的肯定性反饋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從宏觀上講,基于研究過程中所發現的,對于肯定性反饋語,學習層次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反應和偏好。教師在使用肯定性反饋語時應恰如其分,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真誠有效的認可和鼓勵,有幾點原則:(1)肯定宜明確,避免大話、套話;(2)肯定要一貫,避免心血來潮;(3)有選擇地肯定,避免泛泛而談;(4)肯定要得體,避免事與愿違。具體教學上,目前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性反饋多為一種簡單的認可,無論是什么樣的課堂表現或回答,都只是說“好”、“很好”,這樣的反饋會流于形式。低年級的學生也許尚能從中獲得一些強化,到了高年級,這種表揚就會越來越低效。學生已經太習慣于教師這種“簡單認可”,在接受認可時可能根本感覺不到成就感。“簡單認可”不應該成為教師的自動反應,肯定性反饋應該更真誠才行。有效的肯定性反饋會高度注意學生的學習進步的取得和技能的掌握,其關注點在于學生的努力或成績本身,而非被“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所束縛。因此,教師在進行肯定性反饋時必須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進步所在,知道自己已取得的成績,總結出已有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進一步有效地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具體來說,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好”、“很好”之類的肯定話語之外,還應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詳細點評”或“重復”學生的表述,這都能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和勝任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教師對課前演講同學做點評,既可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又讓演講的學生感受到自身表現的價值,有一種“器重”的暗示,課上他/她的注意力將更集中,發言也更積極。而對于不算完美的回答,教師也應帶著欣賞性的口吻給予反饋,指出其中有價值的地方。為了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只要學生做出了努力,如回答問題或是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不管是否完全正確與否,教師都應該對學生的熱情給予肯定和表揚,特別是那些比較沉默的學生,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就應該對他們進行恰當的表揚。
(二)關于教師如何有效使用否定性反饋語
對于學生在課堂表現中出現的錯誤,教師在反饋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應避免使用完全否定的評價結構。教師可首先對其表現加以肯定、認可,然后再通過適當地轉換語言形式提供內隱性的否定反饋,委婉地提出建議,盡量避免傷及學生的自尊。用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或者做得不好,如何才能改正,從而有意識引導學生自我修正,達到良好的反饋效果。當然,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如果老師能以幽默的語言進行反饋則是最好的,可以委婉地指出學生的錯誤又可活躍課堂的氣氛,但要把握好度,否則就會變成諷刺,而且,并不是人人都很有幽默感。教師糾錯是語言課堂上不可避免的行為,也是學生評價較高和比較期待的行為。教師不要總是直接提供正確答案,應給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修正錯誤,為學生提供更多語言輸出和與教師互動的機會,這更有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應根據學生錯誤的類型選擇有利于其修正的否定反饋形式。對語音錯誤應選擇由教師提供正確答案的糾錯方式,即正確示范和讓他人回答;對語法錯誤應選擇形式協商的糾錯方式,即重構、要求重述、引導自我修正和疑問式重復,來幫助學生自主地監控和調整自己的語言。另外,雖說教師應考慮學生的愿望和需求,給他們及時的指導。但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不能過于頻繁糾錯,以免增加學生的學習焦慮和壓力,影響交際的連貫進行,同時避免其他學生因怕出錯而放棄參與的念頭,使課堂中應有的互動減少。
六、教師需注重反饋的多樣性
“行動勝于言語”。有時,面帶微笑、眼神關注、仔細傾聽比用詞語反饋效果更好。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或走近學生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頭等暗示、鼓勵的方式,可能勝過千言萬語。所以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應利用好自己的肢體語言,比如眼睛多與學生接觸,以一種欣賞、溫柔的目光注視學生,講課時與學生近距離交流等,這些都可以改進學生的學習狀態。漢語教師還可采取口頭反饋和書面反饋相結合的方式。如:在作業評語中針對當天課上該留學生的表現給予書面反饋。另外,課堂競賽勝者加分、贈送小禮物的辦法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反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