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6 01:30: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和諧社會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深入本地中小學進行調查走訪,了解本地基礎教育的現狀,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
2、了解我校畢業生回生源地就業情況以及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意見反饋。
3、走訪調查身邊的先進基層黨員,了解基層黨建工作。
4、農村地區的同學,深入調查免征農業稅后農民的收入狀況,以及農村目前存在的其他問題。
5、城鎮學生深入社區調查城鎮居民中低保戶的生活狀況,以及政府對其改善生活質量所采取的措施。
6、調查了解本地農村的建設情況以及改革現狀。
7、開展送溫暖活動。為所在社區提供公益服務,如為軍烈屬,孤寡老人、殘疾人、下崗工人等社會扶助對象解決生活問題,幫助社區管理部門開展宣傳、咨詢工作,參加社區組織的義務勞動等。
8、結合實際,到廠礦、社區、健身中心等地方開展傳播體育健身理念,推動全民健身的活動。
二、具體要求
要求我校在校學生都要加入到實踐調查活動中來,開學后要交上不少于1500字的社會實踐報告或調查報告,校團委將根據調研報告的具體內容和其他有關情況評選出“先進個人”若干名、、“優秀實踐(調查)報告”若干名,頒發獎品及證書,對不合格和無故不參加活動的同學取消年度評優資格。
關于組織開展年年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青年健康成長的“四個新一代”的要求,引導青年學生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扎實推進我系部學生的“社會實踐經歷”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了力,特組織學生開展XX年那邊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現就有關工作安排提出如下意見。
(一)、活動主題
學會感恩*體驗成長*共建和諧*關注社會
(二)、指導思想
活動要緊緊圍繞我校學生培養目標,根據我部學生實際,幫助學生適應社會規范,明確社會角色,提高服務社會的技能,加速個人社會化進程,努力培養“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品德高尚、意志頑強、視野開闊、知識豐富,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青年,進一步增強青年學生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偉大實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動內容
活動要切合“學會感恩體驗成長共建和諧關注社會”的活動主題,以家庭角色體驗、社會角色體驗、專業素質拓展、特色實踐服務和服務社區行動為主要內容,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爭取建設一批基于長效機制、特色鮮明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崗位體驗實踐基地和服務社區平臺。
1.家庭體驗。以感恩父母、回報家庭為導向,在暑假期間,從事不少于二周的家務勞動,具體勞動內容包括每天做一次飯,打掃一次衛生,外加一項其他家務勞動。另外強調必須給父母親或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中的一位洗一次腳,深深體會一回長輩們的艱辛。目的是使同學們認識到服務社會要從回報家庭做起,家庭作為社會基本細胞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2.社會體驗
我所在的活動小組的主題是關注民生民情,共筑和諧家園。我系這次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從年月日開始至月日結束,前后經歷了準備工作、實施部分、后續工作三個階段。
(一)準備工作。年月日,師范學院《關于組織開展年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下發后,我系領導積極開展工作,確定活動主題,并把活動布置下來。年月日至日,在系學生會、團總支的努力下,最后確定了總的活動方案,明確分工,共同行動,參與活動的志愿者積極熱情,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圖片,形成宣傳材料。通過緊張有序的準備工作,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矗
(二)實施部分。年月日,我們“師范學院經濟與法學系年暑期‘三下鄉’青年志愿者服務團”一行15人來到了的一個千年古鎮——龔灘鎮,在歲后的三天時間里,我們積極熱情地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實地調查了當地的民生民情,并深入到當地的一個模范村——艾壩村體驗了農村生活,體會了社會和諧的真諦。我主要進行了以下活動:調查民生之就業問題,了解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外出就業、就近業的情況;調查民生之教育問題,著重關注“留守兒童”,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調查民生之分配問題,了解居民收入狀況以及當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調查民生之社保問題,前往當地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合作保險的情況了解當地和諧社會建設情況,并深入基層進行體驗;與當地政府或村委會座談,了解當地的一些基本情況,并做如實的記錄;在開展活動的同時,結合當地情況,做好宣傳工作。
我們在龔灘鎮艾壩村開展了改革開放30周年圖片展、禁毒、醫療衛生、節能減排宣傳、農村農業政策宣講、農民工法律服務及咨詢、關注留守兒童等一系列有關民生民情的活動,在與該村村長、支部書記和文書舉行會談時,了解該村的一些基本情況,結合自身專業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議,并在烈日下走進該村的烤煙種植基地,參觀了烤煙烘烤的烤棚,詳細詢問了烤煙烘烤技術。我們在龔灘鎮集鎮進行調查時,得到了鎮政府的大力配合,重點了解了當地政府在龔灘古鎮移民工作中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在移民搬遷過程中處理突發事件的辦法,還訪問了當地的革命老前輩。為了進一步了解民生的醫療合作問題,我們走進了龔灘鎮衛生院,在院長的幫助下,深刻地認識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后續工作。在活動結束后,整理在活動中獲取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和活動圖片,并進行分析,做好統計工作;活動小組分工負責,撰寫社會調查實踐報告;召開活動總結會議,與同學們分享所見所聞、所得所感。
二、主要體會
自去年進入師范學院以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參加社會調查實踐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不僅能讓同學們得到了一定的鍛煉,更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我們明顯感覺自己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完善,甚至是缺乏,這讓我們不得不在未來的學習中注意自己的知識的積累。這次活動能取得圓滿成功,得到了各個方面的支持,我的體會是:
(一)領導高度重視。暑期派遣在校學生參加社會調查實踐活動,也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我們這次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得到了院領導和系領導的關注的支持,系領導還專門給作了相應的部署。同時,我們也得到了龔灘鎮政府以及龔灘鎮艾壩村村委會的支持和熱情接待。
(二)活動組織開展工作嚴緊。根據院文件精神以及系領導的要求,我們充分的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在短短的三天時間里,按照事先的計劃,一步一步地順利完成了各項任務,采集了大量的資料、圖片,為最后撰寫社會調查實踐報告奠定了基矗。
(三)注重活動宣傳。在我們進行社會調查實踐的同時,我們系專門安排了一名同學進行新聞的宣傳報道,及時把活動的開展情況向社會公開。
(四)團隊合作精神十分重要。在這次活動中雖然采取了“明確分工,共同行動”的原則,但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大家一起行動,各取所需的資料,互相幫助,互相合作,順利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團隊合作精神在這次活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加深了同學們彼此的了解,也加深了彼此友情。
三、主要成果與收獲
(一)通過這次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與才干,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閾與眼界,也讓同學們更加清楚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重新審視自己,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去完善自己。
(二)通過這次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展示了我們師范學院經濟與法學系學子的風采,向社會傳達了我們在校大學生注重社會調查實踐的訊息,讓我們們從過去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從書本知識里解放出來,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走出學校,涉足基層。
1、凈化農村文化市場 樹立鄉村文明新風
農民自辦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實踐活動吸引力強、內容比較健康、參與者身心滿足感強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在鄉村社會,農民自辦文化越多越普及,則深度參與其中的農民群眾必然越多,相應地,留連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農民群眾就會越少。從而為形成文明鄉風提供健康的養料和良好的導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多了,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動的少了,聚眾賭博的少了。
2、傳承鄉土文化 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相當一部分農民自辦文化源自鄉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對鄉村民俗文化的繼承。這是由于鄉村民俗文化在時間安排、內容和形式上往往與農民群眾的生產互補和平衡,與其生活相適應和相融合,容易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成為農民群眾豐富的文化資源,因而,鄉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農民群眾在生產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襲、所采用,很容易轉化為農民自辦文化。因此,農民自辦文化因具有文化的傳承功效,將為當代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3、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增強農民致富能力
中圖分類號 D916 文獻標識碼 A
一、引言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少年法及少年司法制度的發展最為迅猛,它在整個刑事法律體系中已經確立了“首領”和“先鋒”地位。正如龐德所言,“就傳統的司法而言,少年司法中確實有著極具革新性質的內容。”而這些在少年司法領域正處于摸索、試行的諸多制度(例如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由于契合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更出于“成人社會對未成年人的本能之愛”,故這些較成年人更高的權利保障措施往往能夠較容易地被社會接受、認可,經學理論證、實踐試行后,往往成為正式的制度,逐漸被程序化、固定化,亦即法制化。
但是,在少年司法領域內都尚處于初創摸索階段的措施,由于其操作程式尚未成熟統一、學理論證并不充分等諸因素,一旦徑直引入成人司法領域,由于成人并不具有未成年人身、心的特殊性,故而這些“較成年人更高的權利保障措施”往往容易被視為特殊利益的保護手段,其社會效果往往適得其反――特別是在中國法治初創的社會轉型期;社會民眾一旦形成心理抵制,進而會質疑這些舉措背后隱藏的司法用意――是深入貫徹“罪刑均衡”原則、切實保障涉案人合法權利的司法人性化舉措,還是相關人員為司法腐敗而暗渡陳倉?
本文以中國大陸門戶網站新浪網(省略/)“新聞中心”版塊“法治新聞”專欄中刊載了《北京法院首次將道德調查納入量刑參考》一文后,在該主題新聞的留言板(BBS)上采集的全部留言為標本形態,歸納對于“社會調查制度”(該制度在少年司法領域,尚處于摸索初創階段)施行于成人刑案的不同傾向性觀點,并試圖分析產生這種“抵制態度”的網絡“民意”背后所隱蘊的可能原由。
二、標本樣態
(一)標本說明
2007年4月20日,新華網、新浪網等各大網站轉載了《北京晨報》記者武新的文章《北京法院首次將道德調查納入量刑參考》。筆者依循新浪網一新聞中心一法治的路徑進入該新聞頁面,在“留言板”專欄內采集了從2007―04―20(04:22:09)至2007―06―15(19:51:41)時間跨度為56日內,IP地址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內蒙古省、黑龍江省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共計247條留言為標本樣態,由于所涉數據較為龐雜。僅以其中隨機抽取的72條匿名IP留言圖示如下:
(二)民意類型
對采集到的全部247條BBS留言作分析,粗略而言,可以將網絡民意歸結為兩種傾向性意見:肯定性意見(雖然對在成人司法領域內引入社會調查制度面臨的問題表示憂慮,但仍舊傾向于接受這一全新舉措),否定性意見(包括強烈的質疑,或者認為雖然具有某種程度上的進步意義,但弊大于利,故而仍舊采取一種排斥性態度)。
(三)小結
由表2可見,對在成人司法領域適用社會調查制度采排斥性態度占絕大多數(85.7%),而只有12.9%的網民對此表示贊同;在采排斥性態度的人群中,認為此舉措容易造成腐敗以及對在刑法量刑評價中涉及道德因素深表懷疑的又占了較大比重(分別為24.9%和25.8%)。
其實,進行此一司法舉措的法院在全國法院系統內都可謂銳意創新,為推動中國司法制度改革做出了有益嘗試。但是,為何社會民眾(特別是廣大網民)對此一改革舉措是如此態度?其背后原因值得我們深思審視。
三、初步分析
在此部分,本文欲圖較為簡潔地揭示并歸結網絡“民意”對成人司法適用社會調查制度采取排斥態度的內在動因。
(一)學理論證尚未厘清
盡管“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但在司法領域內、實踐操作層面推行之種種舉措,在法治國此一宏大語境下,如果試圖“制度化”固定,其背后必須具有堅實的理論根基,該制度推行的可行性、合理性均應獲得論證;而刑事案件中的社會調查制度,雖然近些年來不斷被全國各地法院、檢察院反復嘗試,但在理論界,對刑事案件中的社會調查制度卻研究得并不深入。該制度試行中出現的諸種問題,如果未獲得“理論指導實踐”式的背景支持,又如何進一步糾偏、改進并臻至完善呢?
在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中,以“社會調查報告(制度)”為“主題詞”在“全部數據”范圍內進行搜索,從1980到2007年間,只有如下所示的十余篇文章。顯然,上表中的7、9項,并非學理意義上的對“社會調查報告(制度)”之探討。排除掉這兩項,其實,近三十年內,也就只有9篇是以“社會調查制度”為主題詞的論文(而這些論文,無一例外的,均是嚴格限定在少年司法也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領域內予以探討)。①由此可以做出一個粗略的推論:即使是在少年司法領域,社會調查制度之討論都尚未得以充分展開(進行社會調查之合法主體、社會調查結論之文本性質、具體操作之程序性要求,等等),如果貿然將其在成人司法領域施行,如何面對公眾對其合法性的質疑?事實上,現實中已經出現了諸多質疑。
(二)制度建構尚付闕如
根據目前筆者所收集到的資料顯示,河南省蘭考縣法院于2000年6月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的《蘭考縣人民法院青少年刑事案件審判庭社會調查工作規則(試行)》是社會調查制度建構的先行者,被譽為“我國第一個關于未成年被告人個體情況社會調查制度的規范性文件”。此后,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會調查逐漸成為各地司法機關改革創新的舉措,北京、合肥、青島、成都、柳州等地方法院、檢察院也都在摸索試行這一制度。然而,在該制度試行的最終依據(或稱原始雛形)那里(也即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21條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16條),進行社會調查只是“可以”而非“應當”,換言之,只是任意性的規定而非強制性規范。因此,正如一份調查報告中所揭示的:XX市A、B、c、D四個區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負責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檢察官和法官的普遍的反應是“主觀上希望能對每一個未成年人案件都進行深入細致的社會調查,但受到現實客觀條件的限制。人手不夠、精力不足、時間倉促等因素都影響到了社會調查制度的貫徹落實”、“無奈的選擇是每年選幾個具有代表性的
案件進行社會調查,稱之為‘精品案件一’。無怪乎但凡某地法院或檢察院等司法機關一旦試行該制度,便會冠之以“首例”、 “第一次”等等稱謂以暗示本單位在司法改革探索方面地不遺余力;而媒體一旦將司法改革事件中尚待論證或細化的含混處歸結為極易激起民眾熱議關注的“法律/道德評價”、“法不容情”、“道德量刑”等關鍵詞時,往往會使得大眾對改革本身產生質疑,進而揣度改革事件背后的立場、動機。
綜上,理論層面論證不足,實踐層面缺乏詳細的程式規定,便造成了前述改革措施遭質疑、被排斥甚至被妖魔化的尷尬局面。須知:按照罪刑法定的基本要求,定罪量刑都應以刑法為準據,如果社會調查制度能夠對未成年被告人及成年被告人的量刑發揮作用,則其必須在刑法及其理論上找到生存空間,方才合法;而國家追究犯罪的一切行為,都應按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嚴格操控、規范進行,以最大限度保障人權。因此,正如筆者曾指出的“只有當從法律上將未成年犯罪人的社會調查制度作為刑罰適用的前置性必經程序予以明確規定,該制度才能真正成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一項程序性保障措施”。至于將其推廣至成人司法領域是否可行,尚待進一步論證。
四、結論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而司法改革也必須具有敢于創新的勇毅。刑案中的社會調查制度之試行,便是在少年司法領域內開辟的小范圍“試驗田”。針對“試驗田”出現的一些癥結,應當深入論證、研究。限于立法、學理、社會對該制度并未獲得一致肯認,盡管將道德調查納入量刑參考具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在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完善,最終,以獲得國家立法文件(及司法解釋)的支持、認可,民眾的理解、體認。
由于成人司法模式并不具備少年司法的特殊性,如果說社會調查制度試行于未成年被告人因成人社會的“本能之愛”而可以容忍其尚不規范之處――以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盡可能地復歸社會,達到教育、挽救之目的,那么,對于成人司法,社會調查這一尚處摸索階段的舉措欲圖在大范圍內施行,恐怕還有待時日(北京市某區法院率先在成人刑案中施行,便已遭致較多質疑)。而無論學理論證還是司法解釋,均未對諸種質疑做出有力的回應。例如:北京市某區法院委托司法所進行社會調查,由于法庭上可以提供的標志牌只有“公訴人”和“訴訟人”、“辯護人”幾種(均不符合司法所的法律身份),所以司法所的工作人員便匆匆找來幾張白紙,打印了“司法所”三個大字,用透明膠貼在了桌上,并放于公訴席旁邊。對此,有人評論到“司法所不能作為公訴人的代表,用白紙貼桌子上的方法也不行”。
可見,蔣少年司法中正處于嘗試階段的舉措適用于成人司法領域,并非如同“用白紙貼桌子”一般容易,其存有一個較長的實踐摸索、學理論證、回應質疑期。概言之,尚未成熟的少年司法制度不宜普適于成人司法。
五、可能的以及尚待展開的問題
誠然,本文雖名為實證分析,但由于標本樣態的選擇及顯露、網絡“民意”與現實“民意”之勾連等諸種原因,可能尚存如下問題須作進一步檢討:
第一,本文雖然以“新浪網一新聞中心一法治”的“留言板”內共計247條數據(從2007―04―20至2007―06―15、時間跨度為56日)為標本形態進行比對、分析,但由于網民留言須待網站管理員審核(所謂“信息審核制”),故最終能夠采集到的數據實則經歷了一次遴選,換言之,是通過審核后的、可以公開“顯示”的留言。對此,我們是否有理由猜測――更多的、言辭激烈的抨擊或許被信息審核制“過濾”掉了?倘若如此,則本文提供的數據實則遺漏了這些“黑數”。
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校園廣播、文化專欄、升國旗儀式等文化陣地,加強宣傳,使學生了解重陽節的由來,充分感受重陽節的感恩氛圍。
2、開展社會調查,體會老人生活
結合職業學校德育課的開展,在學生中開展“我身邊老人的生存狀況”的社會調查活動,了解身邊及周圍老人的生存情況。在活動中,德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既關注老人的物質生活又要了解他們的精神需求滿足情況,并親身體會老人的生活。實際調查之后,由老師指導書寫翔實的調查報告。
3、開好主題班會,升華感恩教育
開展以“念親恩”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開展“身邊孝老愛親故事演講”、“孝歌我會唱”、“爺爺奶奶我想說”、“愛心承諾”等活動,進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
4、走出校園,關愛社區老人
以社區敬老院中的老人為重點服務對象,帶領部分學生以結對關愛的方式,開展敬老愛老活動,提倡做一天老人的“臨時子女”,為這些老人送去溫暖。
5、“一個擁抱,一聲祝福,一份禮物”活動
教導和鼓勵學生:愛要勇敢的表達,愛要經常的表達。這樣,愛才會常駐心間,永遠溫暖。也因為這樣,我們才會時時鞭策自己,將愛的祝福化為行動。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一個擁抱,一聲祝福,一份禮物”活動,要求學生在周末回家時給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深情地祝福和一份小小的禮物,讓老人深切感受到孩子的孝心和孩子的愛。
6、“孝心重在行”活動
號召學生為家中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老人捶捶背,給老人洗洗頭、洗洗腳、洗洗澡,給老人做頓飯,為老人讀讀報,陪老人聊聊天等等,并通過做這件事情,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孝心重在行動的習慣。
二、指導思想:
-------走進重慶市武隆縣后坪鄉的社會調查報告
重慶郵電大學奉青隊
1 關鍵詞
經濟資源 經濟狀況 社區發展民主政治
2 摘要
這次我們的調研地點是重慶市武隆縣后坪鄉。武隆縣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而后坪鄉又是武隆縣最貧困的鄉。我們的調研方向包括:村莊經濟資源、農村經濟、社區發展、農民收入和政治民主五個方面。設計的問題很廣,經過我們的調查可以說能達到完全了解當地農村的效果。經過調查我們得知:后坪鄉在農業方面尚處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機械化程度極低,土地有一定程度的荒廢。因此,我們建議后坪鄉通過加快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小機械耕作),拋棄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充分利用農業社進行多戶合作,并充分利用荒地,最終形成規模經濟。當地產業結構不合理,絕大部分的村民都是以第一產業為生。我們建議鼓勵村民辦一些私營家庭作坊式企業,滿足鄉內生活需要,解決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據調查所知當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即擁有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因此我們認為可以加速旅游區的開發工作,積極發展第三產業,以此來改變產業結構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的問題,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從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村民的選舉權已基本實現,但是絕大部分的村民都不了解與他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惠民政策,導致誤解了政府的一些行為及一些國家政策。鄉里醫療衛生條件太差。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也十分了解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孩子們的基本權利之一。
3 引言
目前貧窮仍是我國面臨著的一個大問題。緩解和消除貧困,最終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黨和國家一個歷史重任。扶貧開發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一項歷史任務,我國目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較長時期內存在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和貧困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呼吁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共同探求其發展的可行之路,我們走進重慶市武隆縣后坪鄉進行實地調查。
4 背景
重慶作為全國四個直轄市之一,重慶的發展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目視重慶的騰飛,展望山城如畫的未來。日新月異的重慶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倡導下迅速發展,但其山區的落后卻為騰飛的重慶留下了瑕疵。關注貧困山區,加快重慶發展,得到了許多有志之士的認同。作為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關注祖國的發展,時刻準備著為社會做一份貢獻,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5 調查目的
(二)科技創新活動是在實踐中加強對科學認識和技術的掌握科技創新活動通過多種發明創造、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增強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青少年在浩瀚的科學海洋中,將各學科的知識與前人的理論融會貫通,學習和掌握科學技術和方法的真本領。
(三)科技創新活動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科技創新活動通過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能力、團隊協作溝通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養,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使青少年掌握學習的技能,領悟學習的方法,從而具有在未來社會生存、發展的決策能力、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科技創新活動是提高青少年綜合思維技能的重要途徑科技創新活動從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和判斷力等方面加強對學生綜合思維技能的訓練,激發了青少年極大的科學熱情與興趣,從而使他們從中受到探索求知的教育,形成創新意識,激勵自己去發現和再發現。
科技創新活動在德育課中的實施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社會實踐項目,既是一種科技創新的活動,又是一種能讓學生深入社會實踐的學習體驗活動。筆者將其做為德育課第二課堂活動進行開展,主要由申報項目、確定主題、開展調查研究(含舉辦主題活動)、撰寫調查報告、總結評價等環節組成。活動時間原則上是一學年。
(一)申報項目在德育課堂教學中貫穿創新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通過印發科技創新活動資料以及講授科技創新技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創新意識,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四周內,各班完成活動小組的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申報項目,各組限報一至兩個主題,使用申報表進行書面申報。
(二)確定主題各活動小組上報項目后,指導老師將依據項目主題需體現的創造性、科學性、可行性等要求,對申報項目進行篩選。創造性要求選擇的主題,必須是那些前人沒有提出來或者前人已經提出但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指導老師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進行查新,來確定所選的主題是否具有創造性。科學性要求選擇的主題要有事實根據,實事求是。可行性要求選擇的主題必須可操作性強,立足現有的或經過努力可能具備的主觀和客觀條件。
(三)開展調查研究主題確定后,各組制定出活動計劃表,開展約一學期的調查研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組織相關主題活動、網絡交流活動、定點采訪和隨機采訪等多種形式進行社會調查,活動開展過程基本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進行適時指導。在開展相關主題活動中,主要由學生完成方案的設計、活動的組織、活動的總結整個過程,教師在此過程引導學生根據活動主題,發揮創意,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包括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黑板報比賽、手抄報比賽、辯論賽、宣傳手冊、創建論壇和發起微博等。
(四)撰寫調查報告在調查結束后,各組在整理調查數據的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整理調查數據就是將調查過程中所得到的原始數據制成表格或圖表,并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活動的背景、目的、實踐方法、實踐過程、實踐體會和實踐結果等。(五)總結評價調查活動結束和報告撰寫完畢后,就需要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和師評。自評就是學生評價自己通過此次科技創新活動,在思想方面得到的啟示,在知識方面得到的收獲,在能力方面得到的提高。互評就是學生評價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包括評價組員的協作精神、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師評就是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的表現進行評價,包括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團結協作精神、科技創新能力等。
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德育課教學效能
(一)結合活動主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生在開始選擇、確定活動主題時,教師將結合德育課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選擇關于國計民生的課題,通過了解活動主題的背景和確立活動目的,學生就能深入地了解國家的需求、人民的期望、公民的責任。如開展“關于社區老年人文體生活現狀的調查”時,學生在研究活動背景時,就深入了解到本市老年人對文體生活的迫切需求與活動設施的現狀之間的差距。從而提出需“關注老年人文體生活,營造溫馨和諧社會”的呼吁,表達了對社會的關愛。而在確立課題研究目的時,也可引導、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如在開展“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的調查”時,學生通過進行課題研究目的的討論,進一步明確了肩上的責任和歷史使命,強化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要“增強學生責任意識,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高了自我的責任感。
(二)通過調查研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科技創新活動要求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在實踐中獲取科學的數據。學生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組織相關主題活動、網絡交流活動、定點采訪和隨機采訪等多種形式收集調查資料。通過深入一線實地調查,近距離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很好地培養了中職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如在開展“中職學生就業心理與就業觀念的調查”時,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就深入地了解到中職學生的就業心理和就業觀念與用人單位的需求之間的差距,從而導致部分中職學生無法順利就業。通過調查,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從而實事求是地審視自己的就業能力,不會存在過高的擇業期望值,并通過改變就業觀念來拓寬就業渠道。實踐證明,參與該研究課題的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都比較順利。
(三)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活躍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根據活動主題,發揮創意,設計并組織各種諸如知識競賽、演講比賽、黑板報比賽、手抄報比賽、辯論賽、宣傳手冊、創建論壇和發起微博等形式的活動。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的開展、活動的總結等整個過程都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提高了組織能力。通過參與活動,學生嘗試去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在實踐中形成了發現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體驗和感受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快樂。如在開展“中職學校社團活動開展情況的調查與研究”時,就舉行《快樂社團,伴我成長》知識競賽活動,舉辦《弘揚社團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的演講競賽活動,舉行《校園文化建設》的辯論比賽,進行《走進社團文化》的專題采訪活動,創建《中職學校社團建設情況調查》的論壇等,這些主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既活躍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通過總結及撰寫報告,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活動結束后,通過及時歸納總結,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演繹與推理等科學思維,將實踐結果升華到理論高度,并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在完成此項活動的過程中,科學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如學生通過對中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支出進行調查,然后整理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歸納,最后撰寫調查報告《樹立正確消費觀,引導學生科學理財——關于汕頭市中學生理財情況的調查》,提出家長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校應進行理財知識的普及,學生自身需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從而科學理財的建議。在整理調查數據的基礎上撰寫調查報告,需要學生運用“調查、分析、綜合、歸納”等科學研究的方法,要求學生善于把分析和綜合結合起來,把歸納和演繹結合起來,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
(五)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科技創新活動是以個人興趣為引導的團隊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從制作調查問卷、進行實地調查、開展主題活動、整理調查數據到撰寫調查報告,都離不開小組成員的集體協作,這就要求成員們必須具有團隊精神,懂得互相關心、互相支持與合作。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讓每個成員都融入團隊,一起構想方案,一起解決問題,一起克服困難。如開展“中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情況調查”時,就舉辦“愛心送關懷”系列活動——汕頭市福利院愛心探訪活動,該活動包括“捐愛物,獻愛心”活動,成立了愛心小組、“愛心送關懷,傾聽愛的聲音”活動這三個部分。而在號召本校學生捐物,與汕頭福利院聯系并探訪孤兒等活動的策劃與開展過程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難,小組內的成員面對困難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最后終于使問題迎刃而解,該活動得到福利院的表揚,而愛心活動也引起學生對公益事業的關注。學生們的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在實踐中慢慢得到提高,培養了企業最重視的團隊協作精神,從而為順利就業做好準備。
(六)通過總結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等。因此,對成績考核不能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為了更好地達到德育的目的,需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如通過自評,學生可以如實地評價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揚長補短,增強自信心。通過互評,學生可以學習其他組員的優點,而避免犯相似的錯誤。通過師評,指導老師可以看到學生的成長,激勵學生,激發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的創新欲望和創新意識,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
一、在大自然中學習科學
大自然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環境,還是孩子們永遠都學不完的“百科全書”,里面蘊含著很多知識奧秘,這些,都會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如果把學生局限在教室里,教具、課件雖好,卻遠遠跟不上自然界的百轉千回、生機盎然,常此以往,只會束縛孩子們的思維,削弱其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因此,要帶學生走出教室,步入自然。我在教《青蛙》《螞蟻》、《蝸牛》、《蚯蚓》等課文時,孩子們對這些小動物都很熟悉,有些甚至都玩過,所以,我讓孩子們去校園里捕捉這些小動物、再拿到課堂上來觀察。雖然耗費了一節課,但收獲頗豐,學生的興趣也非常濃厚。假如上課只是照本宣科,學生雖然還坐在教室里,可心早就插上翅膀飛向窗外,這樣就會讓學生已經構筑的經驗知識倒塌,使學生把書中學到的知識與大自然相脫節,得不償失。
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科學
課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現實的大教材,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體會知識力量的強大。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疑問,進行探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初冬的一天,一位學生問我:為什么早上起床時,我臥室的窗玻璃上都沾滿了水珠?學生能提出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我非常欣喜,但我沒有回答,決定把這個問題拋向全體同學。于是在我的提議下,成立了“神秘的水珠”專案組,讓學生象大偵探一樣去搜尋這神秘的水珠來歷。幾天后,學生找到了許許多多出現“神秘水珠”的地方:“我在燒飯時發現鍋蓋上有水珠”“我在玻璃上呼氣也會出現水珠”“我從冰箱里拿出飲料,外面很快也出現水珠”。一位戴眼鏡的同學匯報:“我的眼鏡有時也會莫名其妙地出現水珠。”……學生紛紛匯報自己的發現,氣氛異常激烈。我再引導學生找出出現水珠時的相同條件,最后經過討論后,大家形成統一意見:熱的水蒸氣碰到冷的東西,就會形成水珠。這時,我抓住機會引導學生學習了水的三態變化,我想,這塊內容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印象深刻的,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從生活中發現的。學生在家中做家務也經常會有問題,燒水時水溢出水壺;燒雞蛋時雞蛋燒爆了;冷天里,倒開水后塞上熱水瓶塞,瓶塞會蹦出來等。當他們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們正好可以引導他們學習熱脹冷縮知識,學生帶著問題去學,并且已有經驗,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知識只有運用起來才是活的,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區和家庭生活了。比如學了《食物的營養》之后,讓學生回家給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補充營養;學了《植物和環境》《動物和環境》之后,他們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在社區里宣傳買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廢舊電池不能亂扔,會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
三、鼓勵學生搞好社會調查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這說明了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調查學會了分析數據,與人合作等研究科學的方法,通過社會實踐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我校的科學興趣小組,展開對商丘市附近水質的調查。學生通過訪談、調查、取樣,并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了水質檢測,引導學生從網上搜尋有關環保方面的資料,最后找出水質變壞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進措施,寫出調查報告。這樣把學生盡可能地推向社會,使他們逐漸養成關心社會,關注環境的意識和習慣,凈化了學生的心靈。
一、充分認識做好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的重要性
病殘兒醫學鑒定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健康水平。多年來,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的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于種種原因,仍存在著鑒定診斷標準把握不嚴格、審批程序不規范等問題,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影響了全市人口和計生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高度,充分認識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事業心,認真汲取教訓,增強工作自覺性、主動性,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抓好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切實做好病殘兒醫學鑒定的清理核查工作
(一)清查內容和重點
市政府確定,從10月10日開始至11月10日,用一個月的時間對20*年以來審批的病殘兒情況,進行認真清理清查。清查內容主要包括是否有冒名頂替病殘兒現象,是否有出具假醫學鑒定材料行為;審批的病殘兒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申報、初審、復審程序是否規范;病殘兒醫學鑒定后是否按規定進行了公示,在申報、初審、鑒定過程中是否存在不正之風等。清點是城鎮和公職家庭,特別是具有多個病殘兒的部門和單位。
(二)實施步驟
1.宣傳教育階段。凡20*年以來被批準有病殘兒的單位,要認真做好病殘兒家庭的思想教育工作,講明政策,分析利害,積極協助搞好病殘兒清理清查工作。2.調查階段。農村鄉鎮、村民委員會,城區辦事處、社區,各部門、單位,要對20*年以來的病殘兒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澄清病殘兒真偽,弄清事實,并按調查內容由鄉鎮(辦事處)逐一寫出調查報告。同時將調查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3.審查和處理階段。各縣區要成立清查小組,清查小組根據工作要求,吸收熱愛計生工作、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秉公辦事的有關專業醫務技術人員參加。清查小組根據20*年以來的申報、初審、鑒定材料及鄉鎮(辦事處)調查報告,逐一進行審核和分析。審查中發現有問題的,按程序收回二胎生育證,已懷孕的勸其流產;對于不服審查處理意見的家庭,可進行復議或復查,或由市組織重新鑒定。具有弄虛作假行為的個人要主動自報,并主動繳回二胎生育證;主動進行流產手術的,按照有關政策予以從輕處理。對申報和鑒定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單位和個人,在本次清理清查工作中思想認識到位、態度端正的,予以從輕處理;對不配合工作,掩蓋事實,再次弄虛作假的,嚴格按照《*市計劃生育有關工作人員責任追究辦法》及補充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三、扎實做好病殘兒醫學鑒定工作
(一)嚴格申報程序
縣區計劃生育局負責本轄區病殘兒鑒定的管理和組織工作。子女有明顯傷殘或患有嚴重疾病并符合有關病殘兒規定的家庭,可向女方單位或女方戶籍所在地村委會(社區)提出書面申請,申請人所在單位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及其子女情況進行必要的社會調查,核實申報對象的病殘史、家庭史及病殘兒真偽,由單位計生工作人員帶病殘兒到醫療部門確診病情,鄉鎮(辦事處)計劃生育辦公室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發給《獨生子女病殘兒醫學鑒定申請審批表》。之后,鄉鎮(辦事處)計劃生育辦公室對申請人及其子女情況再次核實并進行必要的社會和家系調查,并將有關材料報縣區計生局。縣區計生局成立初審小組,初審小組對各鄉鎮(辦事處)上報的材料進行認真把關和嚴格審核,初審合格后報市計生委進行復審。
(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1.建立逐級調查制。申報人所在的村、居、單位,在接到個人申請后,要組織人員對申報人進行社會調查,形成調查材料后,加蓋單位和主要負責人印章,向所在鄉鎮(辦事處)申報。鄉鎮(辦事處)對申報的病殘兒要逐個進行社會和家系調查,形成調查材料加蓋公章和負責人印章報縣區主管部門。縣區主管部門對申報的材料要進行認真審核,對病殘兒父母為公職干部、職工的,要逐一進行調查,并形成調查材料。初審前,要會同有關醫務人員對鄉鎮辦事處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查,之后按照程序進行縣級病殘兒初審。2.堅持公示制。對于申報的病殘兒情況,堅持三級公示制。單位上報鄉鎮(辦事處)前在本單位公示七天;縣級初審后上報市級鑒定前在病殘兒父母雙方單位公示七天;市級鑒定結束在父母雙方單位公示30天無異議后,方能辦理有關證件。對三級公示情況,縣區要派出督導組進行專門督導。3.嚴格責任追究制。對在病殘兒申報工作中采取騙取、偽造、變造等手段索取病殘兒鑒定證明及二胎生育證的個人,按照《*市違法生育當事人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規定,給予黨政紀直至開除公職處分;對于提供不實診斷證明的醫療人員和在申報、初審、鑒定過程中、弄虛作假的鑒定專家和工作人員,按照《*市計劃生育有關工作人員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規定,給予黨政紀處分;對于工作失職、造成不良后果的單位負責人,按照《*市計劃生育領導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等規定,給予黨政紀處分,并對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實行重點管理,取消其各種評先獲獎資格。
學院黨政領導始終高度重視暑期社會實踐工作,把實踐活動列入學生培養的總體框架之中,并作為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組織好2007年暑期社會實踐,做到統籌規劃,周密布置,精心實施,學院專門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余傳杰為組長的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落實有關學校和校團委關于社會實踐的各項要求,做好暑期社會實踐的各項準備工作。暑假前夕,我們通過召開班主任、輔導員會議、班會、年級會、社會實踐動員會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動員發動,并對今年的暑期實踐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任務和時間上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把社會實踐成績納入綜合測評分的計算中。同時為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安全進行,凡是組隊參加社會實踐的小分隊,我們都落實了指導老師,帶隊參加實踐。
二、精心組織,內容豐富,注重實效
為保證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學院適當轉變組團方式,注重點面結合,把集中組團與分散實踐的方式結合起來,以學院社會實踐重點團隊為重點,以建立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實現組隊形式多樣化,課題多樣化,積極探索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與地方特點相結合,與熱點話題相結合為目標,本著“走向社會、服務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能力”的活動宗旨,采用“二多樣”、“三結合”的組織方式(提倡組隊形式多樣化,課題多樣化,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與地方特點相結合,與熱點話題相結合),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全院學生均按照要求參加了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重走路,傳承報國志——赴欒川、魯山、安康、天水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去年“重走路,傳承報國志”調研服務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我院社會實踐小分隊以紅二十五軍“欒川—魯山——安康——天水”為路線,繼續深入調研途中在當地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博物館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路上的新農村建設狀況,挖掘精神,讓廣大同學在實踐中感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并在新時期新的議題下,組織開展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化交流、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支教新農村,支援老區人民,宣傳2008北京奧運會等活動。并以建團85周年為契機,組織揚五四精神繼續革命道路活動,把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做到基層支援老區建設。活動得到了安康日報社“漢江晨報”,安康電視臺“金州播報”欄目、欒川電視臺等媒體的報道。
(二)和諧社會千里行,中原崛起獻青春——赴周口、南陽、駐馬店、內黃開展科學發展觀調研、服務新農村建設活動
以“三下鄉”活動開展十周年,建團85周年和88周年為契機,以和諧社會建設和中原崛起為切入點,組織“和諧鄭州社區行”、“和諧農村支教行”、“和諧城鄉調研行”、“和諧校園科創行”、“和諧奧運宣傳行”、“和諧實踐自覺行”六支小分隊,組織大學生利用暑假走訪各地,尤其是我省經濟發展較快和欠發展到的地區,以及有特別代表性的地區,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考察、學習和調研各地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經驗,為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建言獻策。
調研服務團赴南陽小分隊開展了“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社會”活動、“關注環保,關注奧運,共建和諧社會”主題簽名及問卷調查宣傳活動以及“關注三農獻愛心,共建和諧社會”活動,活動得到了南陽日報、南陽電視臺的報道;調研服務團赴周口開展了“牽手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和新農村建設調研服務活動,活動得到了周口電視臺、周口日報的報道;調研服務團赴駐馬店嵖岈山衛星公社開展科學發展觀調研服務活動,活動得到了市天中晚報等媒體的采訪和報道。調研服務團赴內黃小分隊開展了以“不忘紅色歷史,體驗革命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多次被新聞媒體報道,并在國家人文、革命圣地二帝陵建立了“工業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抓學風,長才能”——赴青島開展專業實習見習實踐活動
以“抓學風,加強專業學習、長才能,增強就業能力”為中心,組織學生根據專業特點,赴青島了開展專業實習和就業見習等方面的活動。小分隊以調查走訪的形式在市6個社區,300戶小區居民中開展了“合理使用空調,共建綠色家園”主題宣傳調研活動,讓廣大居民對如何正確使用空調,了解室內裝修的注意事項,增強環保意識,共建綠色家園,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活動得到了青島早報、青島開發區電視臺的報道。;小分隊還結合專業赴青島海信集團開展了專業實習見習調研活動,在公司負責同志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海信日立空調高科技展覽館,生產車間、成品檢驗室、機械實驗室等,并對各種實驗設備和實驗原理進行了認識和了解,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對在課本上所學的專業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加堅定了同學們的專業思想,也為今后更好地學習指明了目標,打下了基礎。
(四)熱情迎奧運、文明我先行——赴鄭州綠城廣場開展倡議宣傳活動
以“貢獻一份力量,讓北京奧運更美”為中心,學院社會實踐鄭州小分隊,在市綠城廣場開展了奧運知識宣講、志愿服務宣傳、文明禮儀宣講、奧運籌備建設狀況調研等方面的活動,活動得到了大河報、商報等媒體的報道。
(五)志愿社會、澤被你我——赴市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結合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學院社會實踐鄭州小分隊以“志愿服務社會,展現工大形象”為中心,積極倡導志愿服務行為的重要性,赴市郊開展“牽手——留守子女”、助殘助困、支教支農、勇作義工、參與各種公益活動等多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六)增強藝術修養,傳承建筑文化——赴桂林陽朔、鄭州城隍廟開展建筑學實習社會實踐活動
根據專業特色,土木建筑學院建筑學05級學生赴桂林陽朔進行為期半月的寫生實習實踐活動,寫生實習社會實踐就是根據同學們所學知識,一邊實習,一邊感受當地的自然風光、民風民情,體味名勝建筑的文化底蘊,以在實踐中讓同學們放開思維的翅膀,去理解、感悟中國古建筑的無窮魅力,增強自身藝術修養,傳承中國古老而嶄新的建筑文化。建筑學04級學生在我院古建測繪實習基地——明初所建的鄭州城隍廟內,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古建測繪實習,并制作了同學們在古建測繪實習中所做的鄭州城隍廟內各建筑的等比例縮小全仿真木制模型。
(七)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和諧新農村——拓寬渠道,創新思路,開展各種社會調研實踐活動
為了增加社會實踐的影響,使更多的同學參與到活動中來,我院組織學生參與返鄉社會實踐,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并提供介紹信等政策支持。學生們根據專業和年級特點,按照一年級學生以了解和認識社會、進行社會調查為主;二年級學生以到工廠、農村參加勞動為主;三年級學生及研究生以利用所學專業為社會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為主的指導思想的要求,同學們以地區為單位,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中心,對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生態開發、能源利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等方面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踐調研與研究;并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和前景、農村基礎教育現狀、農民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狀況、農民工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農村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狀況、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態等問題進行調研實踐。各調查小組深入農戶家、到達田間、進入村支部。搜集了大量的資料,掌握了許多具體的現實情況,每位同學都寫了詳盡的調研報告。學生們在活動中了解、體驗了國情民情,紛紛表示此次社會實踐將使他們終身受益。
(八)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備賽社會實踐活動
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組織參加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的同學,進行專題培訓,并做好立項、調研、資料整理等“挑戰杯”備賽工作,為做好“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九)加強基地建設,建立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
學院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與城市社區、農村鄉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企事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等聯系,努力建立多種類型的、相對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積極探索和建立規范、有效的社會實踐機制。今年我院分別與市西化縣南關小學、縣二帝陵、豫西革命紀念館、區康樂養老院、縣后河鎮等5個單位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