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6 17:37: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音樂專業結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法國的會考制度等同于中國的高考制度,早在拿破侖統治時期就已經創立,設考五種學科,并將通過的考生稱為 “業士”。直到現在,這個“老舊”的制度還有200年前的影子,當時擅長哲學和思辨的傳統依然得以保留,所有考生都必須參加哲學考試,所獲學位也稱為“哲學業士”。
一、20世紀末出版的兩部著作
1.《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
1978年7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是先生的第一本著作(后出版增訂本),也是我國出版較早且至今仍再版發行的、專業性的關于歌曲鋼琴伴奏寫作的著作。該書中的體例涵蓋了國內外的民歌、創作歌曲與藝術歌曲等,涉獵的曲目范圍廣泛,書中關于歌曲鋼琴伴奏基本寫作的重要技術原則一直到現在仍然發揮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影響。該書自出版發行三十多年來經久不衰,每個時期都發揮著它的專業性、基礎性作用,也為其后的歌曲鋼琴伴奏寫作與研究開辟了專業化道路。
2.《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
1993年11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則是我國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申克音樂分析理論的專著,1997年2月獲文化部高等藝術院校第三屆優秀教材二等獎。該著作首次出版發行時先生謙虛地標注為“編著”,后在2001年再次印刷出版時聽取出版社的建議改為“著”。
中國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引入申克的音樂分析理論體系,于先生也從此開始相關研究,并歷時七年完成了這部著作。期間,先生首先對申克的音樂分析理論進行理解消化,又對菲利克斯?薩爾澤(Felix Salzer 1904-1986)等申克的繼承者們的理論進行研究,逐漸用通俗簡潔的語言敘述出易于理解的申克理論體系。先生運用大量實踐證明了申克理論能夠分析、解釋西方早期音樂以及現代音樂,也論證了其繼承者們對申克理論的開拓,并為申克音樂理論增加了更為廣泛的內涵。正如先生所言,“申克的理論超越了歷史的局限而顯示出其廣闊性的價值和現代特征”。著書過程中,于先生進行大量具體作品的分析實踐的同時,在1989年完成書稿后又進行了幾年的教學實踐,至1993年才正式付梓出版,足見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申克音樂分析理論概要》的出版以及先生的申克理論教學實踐對我國的音樂分析及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之后一些有關申克的譯作、著作、論文陸續面世,申克音樂分析理論在中國也變得越來越普及。
二,21世紀初出版的三部系列復調專著
2001-2006年,于蘇賢先生先后出版了三部復調專著:
1.《復調音樂教程》
2001年5月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復調音樂教程》是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音樂卷)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級九部重點教材之一。于先生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本教程的編寫及教學實踐,并于80年代開始作為學校內部教材油印發行多次,當今很多享譽中外的作曲家就是通過本教材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復調音樂基礎。該著作從開始撰寫到正式出版經歷了于先生近半個世紀的分析、研究及教學實踐。先生現在家中還保留著每屆學生在復調課結業后創作的復調曲集,以及每位研究生學完該課程后的復調曲集,這些都是學習本教材的教學實踐成果。
《復調音樂教程》分上下兩卷,上卷開始為二聲部基本對位,強調了福克斯(J.J.Fux 1660-1741)體系對復調音樂寫作的基礎性作用。之后按照聲部數目的從簡到繁、先對比復調后模仿復調、先單對位后復對位元這樣循序漸進的順序,而且在二聲部復調技術之后還有二聲部卡農曲及創意曲的創作實踐章節,在三聲部復調技術之后還增加了三聲部復調合唱寫作的實踐環節。下卷主要是對復調體裁形式尤其是對賦格結構進行了從局部到整體的系統全面講解,并將二重賦格進行了科學分類,對三重賦格、其他結構的賦格以及賦格的應用進行了內容詳實的闡釋,其中還增加了中國傳統調式的賦格結構理論。總之,該著作結構嚴謹、邏輯縝密、清晰實用,可以說是目前作曲專業最全面、最完善的復調教材。書中也包含了于先生首次提出的理論概念。
比如關于多重賦格理論的創新成果有以下兩點:
(1)關于賦格主題數目與聲部數目的關系:于先生在講到二重賦格時寫到,“二重賦格與賦格的聲部數目不是同一范疇的概念,二重賦格是表明主題的數目是兩個,二重賦格可以用四聲部寫作,也可以用三聲部或二聲部寫作。……總之,不要將賦格主題數目與聲部數目相混淆”。(見教程第377頁)。這一理論成果為多重賦格的創作與分析留下很廣闊的空間:多重賦格的主題數目可以等同于聲部數目,也可以多于主題數目,甚至可以少于聲部數目。前兩種情況在實際創作中非常多見,而第三種形式也早有了創作實踐,比如俄羅斯作曲家戈登維捷爾就創作過二聲部三重賦格。
(2)關于多重賦格的分類:教程對多重賦格的類型進行了歸納總結,將二重賦格分為并列式結構、重疊式結構、循環間插式結構三種類型。并列式與重疊式的多重賦格的實例,在很多復調教材都有提及,但該教程首次提煉出這兩個概念。而循環間插式多重賦格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多重賦格的創作與分析的理論依據。這些對于多重賦格的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0世紀復調音樂》
2001年8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復調音樂》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20世紀現代復調音樂理論及技術原則的專著,2002年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于先生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了對該課題的研究,并于90年代在中央音樂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取得顯著的成果。寫作該著作時,先生對大量20世紀音樂作品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經過多年教學實踐進行不斷完善,從研究到正式出版歷經近15年的時間。
該著作認為20世紀西方音樂的共同思維基礎就是復調,認為20世紀是復調音樂的回歸時代。先生通過分析、研究、歸納、總結,同時也吸收、容納了20世紀眾多音樂理論家的學術前沿成果,在一個更新、更高、更廣的范圍與層面梳理出一條系統的20世紀西方現代復調發展脈絡,以復調結構的技術特點為章節劃分依據。著作中關于“非序列無調性音樂的復調結構”、“雙軸倒影”、“無軸倒影”等很多概念及理論都屬重要研究成果。
3.《中國傳統復調音樂》
2006年12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復調音樂》,是我國第一部集中研究中國傳統音樂中復調音樂技術類型、形式及技術原則的專著,填補了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空白,是關于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奠基性成果。70年代起,于先生開始對中國傳統音樂中復調現象的分析與研究,通過搜集中國民間音樂資料,分析研究了大量的中國傳統音樂作品,歷時近6年完成了該著作。蘇夏教授為本書的出版寫了情真意切的推薦書,對著作做了很高的評價。
該著作的研究以分析大量傳統音樂作品為基點,先生從作品中發現大量的復調音樂現象之后,系統梳理出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形式、結構、技術等等。通過研究,先生認為中國的傳統復調音樂實踐遠遠早于西方復調音樂理論體系的建立,但對于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復調音樂,諸如對比復調、模仿復調等一些技術概念,先生仍然沿用原有表述,認為沒必要創造新的概念術語。先生對中國傳統復調音樂本身特點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比如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的思維特性、調性結構特征、獨特的聲韻體系、結構體系等進行梳理,建立了中國傳統復調音樂理論體系。
《20世紀復調音樂》與《中國傳統復調音樂》兩部專著都具有教科書意義,因此,這三本涵蓋了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復調音樂專著,對于建立我國完整的復調音樂教學體系起到開創性的推動作用。
三、于蘇賢先生的音樂創作與
《24首鋼琴賦格曲及創作分析》
作為作曲家,于先生在1960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創作的三管編制畢業作品交響詩《青春之歌》曾由中央樂團演奏,韓中杰指揮,并于1981年被選至意大利參加國際女作曲家作品展。1981年4月她與李婉芬共同創作古箏獨奏曲《戰海河》發表于《中國音樂》;管弦樂《大地序曲》在全國管弦樂作曲大賽中獲獎等等。后來先生主要聚焦于復調音樂創作領域,同時也是其復調音樂理論的實踐過程,其中,賦格曲《兒童舞》被選編入全國鋼琴演奏考級作品集新編第一版第七級;混聲合唱與鋼琴三重賦格《元夕無雨》(丘逄甲詞)發表于《音樂創作》等等。
于先生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復調音樂作品就是2013年1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24首鋼琴賦格曲及創作分析》,這是先生歷時六年的嘔心之作,是先生數十年復調研究、教學的總結與論證。自1772年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問世以來,肖斯塔科維奇、謝德林、斯洛尼姆斯基、欣德米特等繼續著大師的音樂道路,在巴赫模式的基礎上加入本民族以及自己的創新進行繼承發展,為后世留下寶貴的音樂財富。而先生的24首賦格曲同樣是這條路線的延續,是我國第一部在24個大小調上創作的同類復調曲集。該曲集囊括了不同聲部數目、不同主題數目、不同結構形式等幾乎所有的賦格形式,創作技術精湛,重要的是先生將西方這種最高級的復調音樂體裁融入了鮮明的中國民族風格,正如杜曉十教授在該著序言中寫到:“先生正是通過對技術的錙銖必究和對藝術的孜孜以求,在嚴格的邏輯思維中放飛形象思維的翅膀,在傳統的西方模式中彰顯東方藝術的神韻,這才是24首賦格曲所著力追尋的主題。”先生在24首賦格曲之后均附有分析闡釋,為我們的學習、分析、研究、演奏提供了便利。總之,無論從創作角度還是從鋼琴角度,這套作品都具有教科書性質,為中國復調音樂創作與分析,為中國鋼琴復調音樂的教學與演奏提供了優秀范本。
四、于蘇賢先生的學術理念初探
筆者于2001年起有幸在先生門下學習多年,對她的理論研究、創作理念及教學理念也有一些粗淺的認識。
1.關于理論研究:先生認為,理論研究要腳踏實地,沒有捷徑可走,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斷章取義,作曲技術理論的研究要以對音樂作品的大量分析與研究為基礎,研究的論點需從音樂作品中來,任何結論要有充分的論據論證。比如對于布里頓,很多音樂學家把他定位為古典保守派作曲家,但先生通過分析后指出,布里頓其實是很時尚、很現代的作曲家。此外,對于理論研究要開放思想,要有開闊的胸懷,無論蘇俄、英美,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是優秀的、正確的成果就要吸收。最后,理論研究還要有專業學術精神,理論家、作曲家要有平和的心態,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研究過程要先后進行分析、概括、提煉、總結,最后將其邏輯化、圍繞論點、建立概念,從而達到學術研究的目的。
2.關于音樂創作:音樂作品不能以淺層次的好聽與不好聽來評判。只要各種音樂參數符合音樂內容的審美需要,用的合適的、能夠表達音樂內涵的具有其審美價值的音樂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此外,作曲技術理論無論古今中外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學習就是為了應用。音樂創作實踐主要是用何種作曲技術、如何運用作曲技術的問題,只要運用得當,符合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就是好的技術、就是好的運用。
出生日期19**.7婚姻狀況未婚
學歷本科體重65KG身高177CM、
專業小學教育(中文)健康情況健康
畢業院校XxXxXxXx郵箱Xx@
聯系電話XxXxXxXx郵編XxXxXxXxXxXx
個人知識結構以中文專業知識為主,擁有一定的美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法律和關系學知識。
個人經歷學習經歷:
20**年9月
進入Xx學院教育系學習中文專業。先后參加黨課和團課的學習,并順利結業;通過CET4、計算機二級考試等。
20**年11月
進入學院記者團實習,期間寫作能力大有提升,培養了良好的信息接收、分析和處理能力。
20**年6月~8月
組織Xx區暑期支教活動(Xx縣Xx),向山區的家長傳授并講解了新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并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和尊敬。增強了交際能力和中文的應用能力。
20**年9月
參加青年志愿者協會宣傳部,在后來的工作中主要負責展板的制作和書寫。
20**年春節前
在Xx心理咨詢中心短期見習,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心理咨詢的方式和方法。
20**年底~20**年1月
準備研究生考試,先后學習了管理學,關系學,教育學和法律碩士的專業課。
創業經歷:
20**年3月~10月
與朋友在Xx市Xx社區(Xx小學對面)開辦‘Xx’小型服裝店積累了一些銷售經驗。與顧客的交流增強了判斷能力。
20**年4月~2009年4月
入股‘Xx’美發店,由于事前做了充分的調查分析,對工作的管理和要求也得到了廣大顧客的認同(大多數是在校大學生),轉讓前曾兩次創造月收入過萬的記錄。
個人能力
1:本人喜于寫作,書法,舞蹈。時常在博客和校內發表文章和詩篇,曾獲“挑戰杯”論文優秀獎,書法比賽二等獎。
2:本人精通國語,有做校園廣播臺主持人和實習記者的經歷,有短期的心理咨詢和實驗的見習經歷,善于交流。
3:本人曾在校創業,積累了一定的管理、銷售、協調利益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適應工作的能力強,能快速融入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關系。
個人愛好擊劍,籃球,寫作,以及一些展現人類智慧和技巧的活動。
個人評價本人性格開朗、樂觀向上、興趣廣泛、為人和諧、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適應能力、并有較強的信息接收、處理和協調能力。
求職意向本人欲求一份文事部門的工作。另附:名校是社會共有的,經驗是工作積累的,適應能力才是自己的。希望貴集團能給我一個展現的平臺,也讓我為千億的效益使一份力。
大學所學課程專業課:
古代漢語、現代漢語、寫作,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概論、大學美學,基礎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生心理輔導,課程與教學論、邏輯學。
中圖分類號:G65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09-0161-02
合唱是群體藝術中最容易被接受及實現的藝術形式,與樂隊、舞蹈、獨唱、樂器演奏等藝術形式被各種條件所制約、而不能讓大眾參與的藝術形式相對比,合唱這種藝術形式的包容性更強。因此,近年來合唱這種藝術表演形式越來越受到集體活動的青睞,無論是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還是學校,在音樂類人才引進時,都越來越重視合唱指揮能力的掌握,這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的藝術鑒賞以及參與能力的提高所出現的必然趨勢。提高學生合唱指揮方向的專業技能、高校音樂類專業勢在必行。
一、合唱指揮的重要性及其應具備的素養
合唱指揮是合唱的組織者、指導者,也是合唱音樂藝術當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時,還要加強對學生們合唱指揮的技能培養,以達到學生們可以獨立進行合唱作品的組織、編排、創新、實踐以及對合唱藝術進一步的探索的能力。
高校音樂專業必須培養、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理論基礎的重視,以提升其對音樂理論基礎掌握的扎實度。這樣才可以從合唱作品的譜面上真正地理解創作者的創作思想,并對其曲式結構、調式調性以及和聲織體等音樂本體素材進行全面分析與把握,并完成創作者的表現意圖。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們對合唱作品創作者的創作風格、創作思想以及文化、歷史背景等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學生們對合唱作品的綜合認知與理解。通過以上對合唱作品理論基礎的分析、理解之后,在指揮的過程中,才能更加有效地結合自身,對合唱作品的二度創作、創新更加準確、合理。同時,當學生們掌握了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之后,才會對不同的合唱作品以及其他的音樂作品具有一種更加全面、準確、深入的認知與理解,也會在指揮實踐中將自己對作品深刻的理解與把握通過指揮語言傳遞給全體演唱者,不但可以使演唱者將音樂作品的表現意圖更好地表現出來,也為自己在未來的合唱指揮中的進一步創新、探索、再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并達至更高的境界。
二、合唱指揮應用性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
合唱指揮技巧的提高需要多門音樂專業課的鋪墊,具體有視唱練耳、作曲、和聲、曲式、音樂史、音樂欣賞、音樂美學、鋼琴、聲樂等等。因此合理設定培養方案是師范類高校音樂專業需要重視的。根據筆者對多所師范類高校的培養方案的了解,合唱指揮課程大多排在三年級,其原因就是需要學生具備比較全面的音樂素養。大多師范類高校音樂專業的畢業生理論方面較強,但實踐能力非常欠缺,這是由各種客觀因素造成的,如合唱隊的建設不足、表演舞臺匱缺等,照成的情況。因此合唱指揮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一)合唱指揮課程設置
目前高校合唱指揮課程大多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將合唱和指揮分開,分別開設合唱課和指揮課。第二類是因為各種因素將合唱指揮開設為一門課程,合唱與指揮,此類課程培養方案多在西南地區開設。兩類課程設置方案各有利弊,因此在此基礎上做出以下建議:
(1)在合唱指揮課時比例分配、教學內容側重點中側重指揮方面的教學,并增添中小學音樂新課標合唱作品的內容。
(2)在二年級增設藝術實踐課程,有條件的可以和當地的中小學校結合,舉辦合唱節,使學生了解合唱指揮學習的重要性。
(3)三年級的結業考核以舞臺實踐的形式來進行。
(二)合唱指揮與教學實習的聯系
任何一門技巧課程,實踐都是極其重要的。將所學技巧真正應用起來是需要時間來進行磨合的。但現在社會的就業壓力,使畢業生沒有機會在工作中進行磨合,因此這項工作就只能在教學實習中去解決,這就迫使培養方案要做出相應的變化。
(1)與教學實習相結合。實現在實習過程中,應用合唱指揮技能技巧,為更快適應社會環境做出良好的基礎。
(2)制定具體服務范圍,提高合唱與指揮專業課程的指向性。
(3)建設與地方事業單位、企業單位的實踐平臺。加強學生在合唱指揮技能技巧方面的應用能力。
(4)以論文或畢業設計的形式,更深刻地理解合唱指揮的意義。
三、結語
近年來我國的合唱藝術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開辦了各種合唱指揮培訓班,舉辦了“合唱指揮講座”、“合唱藝術系列講座”。此外,每逢合唱大賽時,馬革順、嚴良堃等老指揮家、教授作“合唱指揮排練示范講座”,邊帶團邊排邊講,使中國年輕一代的指揮們受益匪淺,另外在作品創作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以中國15億人口的基數來說,這樣的成果還遠遠不夠。中小學的音樂教學是下一代音樂發展的重要平臺,但就目前來說,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合唱指揮能力令人堪憂,高校培養應用性人才迫在眉睫。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加快和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合唱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幾乎一年一個面貌。在合唱舞臺越來越肥沃的今天,有效提高合唱指揮的音樂素養、培養更專業的合唱指揮是高校音樂專業必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為培養更多合唱指揮應用性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合唱指揮人才培養渠道的思考[J].濟南:中國成人教育,2007(11).
[2]中國合唱協會.神話中國[N].中國合唱協會報道.
藝術類選修課課程幾個方面,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專業課程進行了重新設置。
關鍵詞:技巧課 理論課和技能課 實踐類課程 姊妹藝術類選修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各級師范院校要積極配合我國基礎教育改
革,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內容,及時調整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結構、
教學觀念,爭取盡早培養出適合新課程教學工作需要的音樂師資。響應這一要求筆者
從課程結構方面談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充分認識和明確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藝術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藝術教育所包含的相應課程和教育方式及手段都能很好的開發學生的潛能。在進行專業技術教學當中,適當的安排進藝術教育課程,可以有效地發掘學生的興趣點和特長,讓學生擺脫單一的、枯燥的技能或技術學習。從生理學的角度講,藝術教育對音樂、美術等的學習還可以充分開發人腦的右半球,而技能或技術學習多半由左半腦來完成。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在課程中設置藝術類科目,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藝術教育的開展也是幫助學生更好地與社會對接的窗口。這一點,是由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的。其一是,高職教育培養的專業技能人才畢業即就業,直接進入職業體系。其二是,高職教育年限較普通高等教育年限短,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廣度有限。進行藝術教育,就可以彌補學生只有一技之長的短板,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開展藝術教育,特別是影視、音樂等科目,能夠讓學生通過理論到實踐的學習,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中主流的文化現象及其實質。這樣就為學生打造了一個從學校內部了解社會文化的窗口,讓學生有了先人一步的社會文化體驗,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這對在校生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樹立也是畢業生進入職業體系,順利開展工作的思想基礎。
二、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藝術素質狀況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校生藝術素質普遍堪憂。主要表現在,在校學生的文化意識比較淡薄,缺乏藝術基本知識,對藝術的概念較為模糊,很大一部分學生將藝術教育視為輔修課,甚至認為藝術是旁門左道,不實用。很多在校生對藝術的理解也較為偏頗,其中較為明顯的一個普遍現象就是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諸如藝術節、文化節、音樂節等綜合類文化活動,即使參加也常是敷衍了事。另一方面,當今高校高度的社會化,也導致了很多學生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了很多社會非主流文化現象的影響,并在對其理解上出現偏差,一部分在校生進行盲目的模仿,甚至出現沉迷于某種文化現象之中而影響正常專業技能學習的情況。
三、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現狀
高職在校生的藝術素質堪憂,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缺乏系統性,專門的藝術教育科目設置不健全,院校中專門從事藝術教育的優秀教師匱乏,缺乏相應的藝術教育實踐。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一般都是從市場需求出發,實行“對口”制。這種課程設置原則雖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又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但勢必造成學生的學習較為單一,是專才而不是通才。因為課程設置的原因,一部分高職院校出現了藝術類教師的空檔,即使部分學生有藝術方面的興趣或天賦,都不能得到及時的培養和發掘,導致學生只能憑借自己對音樂、美術的理解自行發展,使得其藝術修養沒有得到應有的完善。高職在校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比較多,如機車車輛、通信信號、計算機等應用學科一般都是邊學習邊實習,結業即可進入工作崗位。在常規的學習時間內,能夠用于藝術學習和實踐的機會較少。還有一點,是現今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中一個被忽略的問題,就是藝術教育思想的普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學生教材缺少相應的藝術類讀物,使得一部分有一定藝術素質的學生不能得到正確藝術理論的指導,藝術素質長期難以得到提高。
四、在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加強藝術教育的做法
面對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普遍滯后的現狀,主要做法有主動引入藝術課程,注重校園的文化環境及相關設置的軟硬件建設,廣泛開展藝術教育實踐并一步步完善教師隊伍。在高職院中成立大學生藝術教育中心,主動引入藝術課程,對原有的課程設置進行調整,根據高職院校的學制將藝術類課程安排到學生的常規課程學習中。另外藝術教育中心還承擔本校大學生藝術類社團的教學和指導,特別是大學生藝術團的指導培訓。負責擬定全校文化藝術工作方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藝術活動。負責學校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開展與教學課程相適應的藝術實踐活動。開展藝術及藝術教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切實的把工作重點主要放在藝術普及方面,使藝術教育真正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五、改善高職藝術教育現狀的主要對策
改善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現狀的方法很多,其中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主要的對策之一。只有建立了健全的師資隊伍,尤其是引進和培養出一批優秀的藝術教師,才能從院校教育體系內部搭建起相對完整的藝術教育平臺,才能對在校生進行較為系統的藝術教育,從而改變藝術教育滯后的現狀,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除此之外,加強藝術教育十分關鍵的一點就是注重實踐,科學的實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藝術領域內各類知識,還能幫助學生在學習藝術理論的養成上形成更加完善的藝術思維能力。藝術思維能力的加強,使學生在更廣闊領域內對各類知識、技能的理解更加深入。通過藝術知識和理論的學習,會由內而外的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產生良性的影響。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藝術素質教育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是一個具有長期性和建設性的話題,加強藝術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在激烈競爭的教育環境下生存和發展所必須進行的改革和嘗試,其模式和實踐手段還要在不斷的教育實踐中摸索的發現。
參考文獻:
[1].周冠:高職院校藝術素質教育對非藝術專業學生[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1)
[2].彭軼、鐘朝玲:對高職院校藝術素質教育的思考[j],美術大觀,2008(9)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許多中小學校將美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大力加強了音樂教育在內的藝術課程的教學;普通高校紛紛開設以審美為核心內容的音樂藝術課程;音樂教育專業招生規模迅速擴大,教學質量同時在不斷提高,尤其是國家重新制訂和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學校藝術類課程標準……,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我國音樂教育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培養我國音樂教育事業所需師資的工作母機—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在為國家音樂教育事業作出很大貢獻的同時,現行的音樂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估體系等各個方面顯然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已嚴重影響高師音樂專業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高,制約著我國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而,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近年來,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應對社會需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在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如何突出師范性,適應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拓寬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改革音樂教育專業招生考試內容及方法,進而探索形成有別于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課題,并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
為了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學改革的方向與路子,我院兩次舉行
“音樂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討論會”,分學科、分教研室就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課程體系的整合、如何突出專業特點、拓寬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提高師資隊伍素質與水平等問題進行大討論,針對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和任務,并根據新的形勢要求,確定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
1、提出樹立培養“社會人”的全新的人才培養觀,破除以往我們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局限于培養“單位人”——學校對學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結果助長了學生的惰性、依賴思想,造成學生競爭性弱、能力不強的做法;
2、加強教育思想的創新,破除一些陳舊教育教學的觀念、制度、做法,總結辦學經驗,開拓辦學思路,大膽創新實踐;
3、不斷提出新的科學的合理的目標,在辦學規模、學科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機制上實現新的突破;
4、在繼承和發揚原有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探索新的辦學途徑、辦學手段,在穩步推進本科教育的同時,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并以發展網絡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研究生教育、復合型的音樂教育為突破,努力培養更多更好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音樂教育優秀人才;
5、在強調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6、發揮優勢和特點,加大對外交流合作,培養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
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其前身為藝術師范系的音樂師范專業,32年來為國家培養了數千名音樂師范人才,取得很大的成績。面對國內外音樂教育的新形勢,經過社會調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學習,我們對培養目標重新進行科學的定位:即能上好講臺、多能一專、先博而后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校音樂師資、社會教育機構師資以及為音樂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層次培養后備人才。我們不僅應當要求他們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和把握學校音樂課程的性質、價值和培養目標,能深入地理解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而且還應當要求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審美能力、教育實踐能力,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質。
培養目標緊扣“以人為本”的宗旨,教育教學是為了學生的一切學習,為了一切學生(面向全體)的學習,突出“人本主義”。
三、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為與培養目標和規格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培養目標的定位決定了學科課程設置及課程結構的思路。考研了國內外高師音教的最新動態,結合我院教學實際,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大高新寬全大課堂"的理念:
“深”——深厚的基礎;
“大”——大量的信息;
“高”——較高的實踐能力訓練;
“新”——新的藝術視野;
“寬”——拓寬的專業口徑;
“全”——全方位的知識、全面素質的培養。
(一)探索有別于傳統音樂學校的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
客觀來說,過去一個時期,由于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夠明確,至使我們的專業課程教學出現過一些失誤。我們發現,在教學上承襲和借鑒的基本上是普通音樂學院式音樂表演專業的一整套教學思想、內容、方法、質量觀及評估機制,音樂技術課則長期沿襲傳統“一對一”個別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對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樂教育專業與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招生入學選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這一模式,就容易將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變成了低水平地重復傳統音樂學院專業培養模式了,這十分不可取。眾所周知,音樂學院培養的主要是上好舞臺的音樂表演人才和音樂創作人才,而音教專業則是培養上好講臺的音樂師資,目標不一致,教育教學就必須突出各自的特點,因此音樂教育專業只能是吸取傳統音樂學院教學模式中有利于發展音樂教育專業的東西,而不能全盤照搬。
(二)整合與培養目標、規格和教育教學規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我們認為,一名合格的高師音樂本科畢業生,從專業學習的角度來看,除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外,必須大大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動口、動手、動體的能力。因此根據國家教委《關于改革與發展藝術師范教育的若干意見》及《關于下發高等師范專科二年制(三年制)音樂(美術)專業學科課程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參照文化部印發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本科專業教學方案》,尤其是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音樂的《音樂課程標準》之后,對應新的標準提出的教育教學新的理念、新課程的目標、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評估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重新整合課程體系,設置了兩大類課程:
第一大類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公共文化課;
第二大類是專業課程,并將專業課程的結構分為四大板塊:
1、音樂基礎理論及音樂創作、鑒賞知識板塊: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常識(含小樂隊編配)、中外音樂史、音樂名著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概論、電腦音樂制作等。
2、聲樂演唱知識與技能板塊:聲樂(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合唱與指揮等。
3、鍵盤演奏知識與技能板塊: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演奏、鋼琴伴奏編配(含即興伴奏)。
4、音樂教育理論與藝術實踐板塊:教育學、心理學、中學音樂教育法、舞蹈、美術常識、藝術實踐、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
此外,為使學生的專長得到進一步發揮,知識面得到拓寬,還將選修課程逐步擴大到100余門,開設了作曲、音樂史論、音樂教育理論、音樂文學、各種器樂演奏、美術常識等選修課和有關講座。
四、突出師范性——多能一專、全面發展。
我們認為突出師范性,首先必須要大力夯實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四大基礎:
1、公共文化課的基礎;
2、專業理論課的基礎;
3、專業技能課的基礎;
4、音樂教育理論課的基礎。
高等師范教育的特點決定于其培養人才的職業定向性,其他教育教學的理念必須體現以人為本。作為教學單位,我們培養出可以迅速勝任教師職業的音樂師范生,既滿足了國家對教師的急需,也確立了自身在社會上的專業形象——師范性的形象。師范性應該是師范教育最具本質、最具特性的東西,它既遵循藝術師范教育學科的內在規律,又與師范的培養目標緊緊相扣,從學科建立到課程設置,從教育指導思想到教學管理,從授課方式到教學內容,從教學方法到教材使用、到實踐環節等,都應是全面的、系統的、科學的、有別于其他學科特點的教育體系,在每門課的施教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而教學法則是貫穿教與學的主線,明明白白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學什么、怎樣學、如何教”。一句話,高師音樂教育的一切應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服務于基礎教育的素質教育,才是最大的師范性。因此高師音樂專業的教育體系必然只能是多能一專、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就此,全院領導、教師逐步達成了共識: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師范性。
五、拓寬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口徑
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復合型人才。因為科學技術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每種社會職能也無不交叉涉及多種領域的業務,勢必要求人才的知識能力結構復合化。我們要求學生按前面培養目標努力做到“多能一專、先博而后深”。
所謂“多能”是在專業知識的范圍內,力求專業基礎理論和知識扎實、全面及求得知識能力結構的多樣化,以利于增強人才的靈活性、適應性;在“多能”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一個課程作為提高與發展的專長方向,以滿足音樂教學各種工作崗位的需要,也利于發揮人才自身的特長。“多能一專”型人才則蘊集了無可估量的能量,將大大推進整個音教事業的發展。
我院在拓寬師范生業務口徑的途徑有,如:
1、增設電腦音樂基礎課程,講授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及課件制作知識等;
2、在音樂教育學課程增加國家音樂課程標準等最新內容的講授;
3、擴大選修課,除傳統選修課聲樂、鋼琴、電子琴、手風琴、民樂、作曲理論、舞蹈等課程以外,增設教師口語、播音與主持、音樂鑒賞等一百多門選修課程,大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實用性。版權所有
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與水平是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重要條件
1、認真學習“新課標”,明確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師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就是為基礎音樂教育服務,即為基礎音樂教育培養合格的師資。《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標》)的出臺,給高師音樂教育的改革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作為基礎音樂教育師資的“搖籃”,其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不僅直接影響到《課標》的實施,而且也關系到本身的生存和發展。然而,要使學生日后服務于基礎教育,教師就首先要立足為基礎教育服務,因此我們認為要求教師學習貫徹新課標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學習中,我們的老師充分認識到《課標》所闡述的十個新的基本理念,更是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在不同的層面和側面上,均體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
培養學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發展學生音樂興趣,終生享受音樂——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使每一個學生音樂潛能得到開發并從音樂中受益——面向全體學生;
讓每一個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注重個性發展;
增強學生表現音樂的自信心——重視音樂實踐;
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想象力——鼓勵音樂創造;
開闊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倡學科綜合;
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民族音樂;
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理解多元文化;
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評價機制。
新課程給音樂教育最根本的變化將是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變化,這一點,也正是音樂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明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強調學科的綜合性,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課程評價要發揮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21世紀是一個“知識化時代”和“學習化時代”,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習者固定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自由人格,音樂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如何感受鑒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終生熱愛音樂,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學會如何生存。近十幾年來,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變化和發展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體現了21世紀音樂教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版權所有
2、加強師資隊伍和學科人才建設也是我院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們采取的辦法是:
(1)“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學習借鑒兄弟院校先進教改經驗,改進我院教學管理。通過派員赴美、加、日、俄、越、泰等國和港澳臺地區訪問、交流和演出,邀請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伊斯曼音樂學院、波蘭音樂學院肖邦鋼琴學院等中外著名專家教授來院講學,以及舉辦“樂器演示會”等活動使師生們開拓了藝術視野,學到國內外許多新的音樂知識及新信息。
(2)注重業務學習和提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連年派出部分教師分赴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著名音樂院校進行學習、訪問、交流,或赴北京、上海的重點音樂院校學習進修。并且由院領導帶頭率全院共有20余位中青年教師參加“音樂學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研修班”學習并已順利結業。此外,部分青年教師已考上碩士研究生,另有一批青年教師積極地就讀在職研究生,形成全院重新學習充電提高業務水平的良好風氣。
七、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成果
我院經過幾年來教育教學的改革,并已初見成效。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強調音樂師范生應練好“音樂書法”——即樂譜書寫的基本功,并在新生的《樂理》課及畢業班的《配器常識》課上加以嚴格要求,同時充分發揮《配器常識》課綜合性、實用性、創造性較強的特點,使這門課成為提高學生的音樂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能解決實際應用的課程。
(二)
改革音樂學院式的視唱練耳教學探索有師范特色的視唱練耳教學路子。建立視唱分級教材及分級考試制度,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保證全體學生按教學大綱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讓部分學有余力以及有興趣繼續學習視唱的學生能向更高級別層次邁進;運用固定調唱名與首調唱名法并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視唱的熟練程度和賀御能力得以提高,這些均大大提高了視唱練耳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改革《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概論》三門史論課的授課方式,由原來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改為教師課堂授課與指導學生自學并舉方式,教師隔周上課講授本課主要內容,并列出參考書目及布置課后作業、論文題,指導學生自學,使學生學會更充分地利用圖書館、欣賞室等的各種信息、資料,大大提高了學生對這三門課的參與意識和自學能力。
(四)在鍵盤樂器的教學中,采取了小組課、集體課與個別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改變了原來鋼琴、手風琴課單純“一對一”式的授課辦法。學生在集體課或小組課上,不但能互相觀摩學習,學到了演奏技巧,還學到了如何教學的方法。由于在集體課中運用了先進的數碼電鋼琴教學系統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優于個別課的授課方式。鋼琴課還準備在2004新學年啟用分級教程教材。
(五)加大對音樂教學的投入,早在1991年建立了全國高校中最早的電鋼琴教學系統,后又相繼增建了電子琴教室、midi教室、教學錄音工作室等。
(六)應對基礎教育的需求,將電子琴課納入了必修課,還提出并推行“手風琴與電子琴同步教學”的課題,大膽進行相關教學實踐,使學生在這些健盤樂器的學習上融匯貫通,大大提升了教學質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這方面的能力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七)將原有的鋼琴、和聲、鋼琴伴奏編配幾門課三門課程串起來成為一個大的課程組合,將這些課程的教師組成課題組,根據這幾門課的最終要求來設計教學指導思想、教學計劃、教學方式:鋼琴(演奏、歌曲伴奏及一些簡單規范的鍵盤和聲彈奏訓練相結合)——和聲(和聲知識與規律、習題、作品應用的分析與鍵盤和聲彈奏訓練相結合)——鋼琴伴奏編配(加強鋼琴伴奏織體音型的移調訓練、伴奏編寫、即興伴奏配彈等)。加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
(八)及時將《電腦音樂基礎》作為必修課。我們充分認識到,在21世紀,主導知識經濟的必將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計算機是打開21世紀大門的金鑰匙”這一理念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計算機作為最基礎、最前沿、發展最快的學科和專業,是當今迅猛發展的信息科技中的核心,它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電腦音樂制作技術是打開新世紀音樂殿堂大門的金鑰匙”的理念同樣地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士所接受,應對基礎教育的要求,順應這一發展趨勢,學習計算機,學習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就成了高等音樂教育教學的需要和必然。早在2000年,我院便為全體學生開設了《電腦音樂基礎》的課程,使廣大學生能盡快地結合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來進行電腦音樂制作技術的學習。進而學習和掌握音樂教學課件的制作、開發和應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許多學生在畢業實習就制作和應用音樂課件進行教學,受到學生及用人單位歡迎和好評。
(九)聲樂課改變以往套用音樂學院聲樂專業一對一個別課的授課方法,進行了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的辦法的嘗試。努力將教學法貫穿于整個課程當中。
(十)舞蹈課得到了重視與加強;增加了課時;設立了側重舞蹈的選修;教學內容中還增加了校園小歌舞編排等方面的實用技能學習。
(十一)2001年開始至今,在《音樂教育學》的課堂上組織全院學生學習貫徹國家音樂課程標準,了解最新的音樂教育理念、了解新課程音樂標準的音樂鑒賞與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領域的教學方法,并從新的角度認識音樂教育的功能、目標,音樂教學原則、音樂課程理論、音樂教學藝術、音樂教學(含教育實習)指導策略、現代音樂教學技術、音樂教師的知識結構與培養措施、音樂教育研究、國外著名音樂教育體系運用等。使全院學生注重國家新音樂課程標準頒發后新的教育觀念與教學方法的創新。密切聯系了我國和我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最新教改實際,并實踐于教育實習中,有助于培養音樂師范生成為新型的合格音樂教師。
(十二)大力加強藝術實踐,將藝術實踐作為一門必修課列入教學計劃中,并進行考核和量化評分。藝術實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下鄉采風及創作實踐。廣西地處少數民族地區,每年3月,是少數民族民俗藝術活動較多的時期,我院堅持安排二年級學生下鄉采風,同時就地搞當地學校藝術教育狀況調查活動,對學生進行直觀的民族音樂藝術教育,讓他們了解基礎教育實際情況,大大增強他們學習民族文化藝術的興趣和堅定他們從事音樂教育專業的決心,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同時激發了他們運用所學知識結合采風的感受,創作了許多音樂作品,有的獲全國音樂比賽獲獎,有的在全國音樂刊物發表,更多的是自己的匯報音樂會上演,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創作實踐,學生們反映了這些活動是“終生難忘、終生受益”
2、組織文藝活動及登臺演出實踐。如每年舉辦的音樂教育專業技能五項全能(即演唱、演奏、舞蹈、講演、板書)大賽、校園文化藝術節、“藝苑杯”聲樂大賽、詩歌朗誦、大學生口才及講演比賽等;還有每學年的教學匯報音樂會、作品音樂會和音樂舞蹈晚會等。讓學生有許多機會來展現他們的藝術才華。
3、積極組織我系學生參與社會的藝術實踐活動,為學生畢業后能更快地適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我院學生節目曾獲教育部舉辦的大學生藝術節二等獎、三等獎多項,學生合唱團多次獲全廣西合唱比賽特等獎,并榮獲廣西區教育廳頒發“廣西大學生愛樂合唱團”稱號
(十三)多元的音樂教育實習方式。我院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探索與改革:
1、定點實習。加強音樂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已建一批實習基地學校:如有柳州三中、廣西壯文學校、邕寧高中、邕寧職業高中、南寧第一職業高中、南寧地區第一師范學校等。
2、學生分散實習,教師帶頭指導實習。采用了讓學生回原生源地實習的辦法。接納我院實習生的各級學校已達200余所,使實習生有更多機會在教學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課外活動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鍛煉與提高。同時為畢業生進行畢業“雙向選擇”提前作了準備,增強了我院與社會各界溝通聯系的機會,使畢業生就業途徑更多,渠道更通暢,擴大了學院在社會的影響,生源得到擴大。
3、抓好實習準備工作。為使實習生能在畢業學年分散到全區各地實習,獨立地進行實習工作,我們抓好了教育見習環節。帶領學生到學院所在地——南寧市有關學校聽課、評課、參加課外音樂活動的輔導。并在教育實習前一學期,根據音樂教育內容(樂理、聲樂、欣賞等)逐項進行試教、試講,以取得教學的體驗,學會分析教材、備課、上課、評課、總結等環節。為他們進行下學期的教育實習打下基礎。我院教師還承擔省級教育教學科研課題——《音樂師范生教育實際指導策略》,獲得的成果很好地直接指導了學生的教育實習工作。
(十四)緊抓畢業論文寫作環節。蔡世賢院長、陳玉丹教授一起經過兩年多時間開設系列的講座和積累,完成了近七萬字的《音樂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指導》的書稿,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題庫,以指導學生通過論文寫作,提高音樂師范生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調研的能力、查閱報刊、文獻資料的能力和充分利用全方位的資訊的能力。
(十五)2002—2003年,本著適應社會發展、社會需求、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對我院課程銜接進行了較大的改變,使之更合理更有利于學科知識與能力教學的銜接。
1、舞蹈普修課調至一、二年級上課,舞蹈條件及基礎較好的學生三、四年級可以繼續選修舞蹈課,這樣,使學生有了更充分的時間學習舞蹈基本技能,同時有機會將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應用到實踐中。
2、《鋼琴伴奏編配》課安排在本科第三學年,專科在第二學年開設,比原來提早了一年開設,保證了學生鋼琴學習的延續性和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3、《教師口語》課由原來在第三學年開調在了第一學年上,以保證我們廣西少數民族部分學生克服語音不準的問題。
4、將原在最后學期安排的大部分課程分布到前面其他幾個學期進行,一改畢業班最后一個學期安排的課程內容較多的情況,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教學實習、畢業論文的撰寫或找工作,做好準備迎接社會的挑選。
(十六)為了應對社會對人才需求方向的變化,拓寬辦學思路。增加了音樂學(音樂教育)新的專業方向:電腦音樂制作專業方向、舞蹈教育專業方向。
(十七)《視唱練耳》、《樂理》、《曲式分析》、《和聲》、《中國音樂史》、《音樂教育理論》等課程,將最適應教學需要的教材應用到教學當中。
(十八)改革招生考試。招生確保規模擴大和生源質量兩方面的需要。1996年始,我院積極承辦廣西高校藝術類專業統考工作,改過去各院校分散招生為全區(省)性的統考,貫徹執行寬口徑、重基礎、重素質的選拔性考試,考試的內容、形式和評分辦法、評分標準都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使考試走向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統考成績在區(省)屬院校同類專業中通用,改變了一校一考,報多校必多考的狀況,有利于考生公平競爭;有利于學校公正選拔,有利于合理利用生源,提高音樂專業新生的整體質量,并有利于減輕考生的負擔,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堅持了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了應對社會需求,堅持了多能一專、先博后深、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了突出師范性,堅持學習借鑒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體系而有所突破創新……。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路子是正確的,成績是可喜的。然而,時代在不斷前進。應該看到,雖然在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面,高等師范音樂教育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師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不斷探索并形成有中國特色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
我以為,改革和與時俱進地發展,是我們高等音樂教育專業永恒的課題。有志者共同努力吧!
注:1、參考書目:
①《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
②《面向21世紀教育目標研討會報告》潘懋元著。
③《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突出師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紀的教學體系》
論文摘要:工業設計教學應把好意識關創意關造型關科學關人文關實踐關和結業關優化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
隨著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在設計人才培養目標與力一式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小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在工業設計專業教育教學中應把握循序浙進的7個問題.以此對形成相關的課程體系與構建學科平臺。
第一意識關。建立與構建一個設計意識平臺.是工業設計教育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最為重要的一道關.是貫穿于整個設計教育的一條主線。設計意識是一種動態的設計思維.它包含了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正確思維習慣。對于進入工業設計領域即將從事設計工作.尤其是進行產品設計的人員來說.樹立他們的專業意識(設計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什么是工業設計.在設計教育中將要學什么、怎么學、以及學了后能十什么等。這些良好的設計意識平臺構建.為學生了解設計世界。自主學習、施展藝術構想開創了廣闊空問。囚此.在設計教育中.適時的開設設計概論、工業設計史等系列課程、講座.加強對學生進行專業意識的引導與培養.加強同外界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工業設計專家和知名人士開辦學術講座,介紹本專業學科的發展趨勢與學科前沿動態、信息和資訊。專業意識的培養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要牽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在設計教育教學中應將專業意識的培養作為長期的目標和任務.并貫穿于教育過程的始終。
第二.創意關。一個國家需要有創新的機制一個民族需要有創新的思想與能力。作為一名工業設計師史要有異于常人的創新意識和創意思維。一件產品.如果小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心理.將無法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也就難以為市場所接受.小能實現其增加附加值的設計目的。從這一點上說.創意是設計的靈魂。創意的關鍵又在于“創新”.它來源于創新意識和創意思維教學上應一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淡化其過于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力一而則要博采眾長.從前人的問接經驗和現實生活中汲取養分.做到“舉一反二”、“無中生有”
第二.造烈關“造烈”是工業設計特別是設計的最H_觀和最H_接的載體。工業設計最初在我國的出現與普及時和和被稱作“工業美術造烈設計”.并日_在很長的一段時問內都在沿用。可見造烈對工業設計的重要程度。一項設計.無論它的功能如何先進.內部構造如們精細.選用材料如們科學合理.它都將通過產品自身的形態體現出來.長短、力一圓、厚薄等基本體量以及配色力一案始終是消費者對該產品的第一印象.消費者是否接受該產品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第一印象.囚此.作為設計師.最初的創意也是以具體的產品造烈(形態)為依托.逐步完善其設計的。工業造烈設計與 一般設計的區別就在于設計最初的觀念中就要體現出求美的意向。工業設計.首先要看產品造烈的款式是否新穎。本專業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缺少藝術靈性.最終很難創造出新穎的設計學生形態創造能力需盡早在學校里培養。
培養學生基本“手頭功夫”的設計索描(速寫)、設計色彩、效果圖(草圖)、構成術等課程就構成了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造烈學習階段的課程體系。如何掌握與運用這些技能.是擺在教師而前的首要課題造烈能力的培養一般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達到:一是臨摹.通過對前人優秀作品的分析、理解與學習.掌握相應的規律和技術;二是寫生.通過對實物、產品進行寫生.提高對結構、形態、色彩、比例等的分析與應用能力;二是設計創作.造烈的主要目的并小在于能將現成的事物通過 一定手段與方法表達出來.而在于設計、創作設計創作能綜合考察學生對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的把握.體現一定的應用能力和創造力。
良好造烈能力的培養與造烈習慣的養成.在于平時要養成“二多”、“二勤”的好習慣.即“多看、多想、多練”和與之相對應的“眼勤、腦勤、手勤”.其中“多看、多想”比“多練”史為重要。須知平時的觀察與思考對設計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僅把技術訓練作為造烈練習的唯一目的.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充其量也就是“工具”而已。
第四.科學關。工業設計要求以科學的思考和藝術的陶冶為基礎.對學生進行創造力培養的綜合訓練。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大師Raymond I}c}ewy有一名名言:“當我能夠把美學的感覺與我的工程技術基礎結合起來的時候一個小平兒的時刻必將到來。”當代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我l玉l召開“科學與藝術展覽”開幕式上所作的“科學與藝術”的專題發言中曾指出:“科學和藝術是小可分割的.它們的關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關聯的。偉大藝術的美學鑒賞和偉大科學觀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隨后的感受升華和情感又是分小開的……藝術和科學事實上是一個硬幣的兩而.源于人類活動最高尚的部分.共同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識。”
現代工業設計相對于最初的“造烈設計”而言.已經發生了質的飛躍.它把物化的工程技術與文化、環境、美學、市場等設計要索結合起來.協調產品及其系統與人(使用者、消費者)的關系.協調人一機一環境的關系.涉及到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生理學、力學、材料科學等范疇。設計師在完成設計力一案時應充分考慮產品的實用性、宜人性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同時應考慮產品的結構、力學與周邊環境的融洽程度以及用材、涂飾工藝、色彩等力一而的個性特征。
第I t..人文關。工業設計廣泛涉及到人文科學領域。哲學、人類學、文化學、民族學、藝術、語言學、心理學、宗教、歷史等人文學科都在小同程度上與工業設計相關。它們向工業設計的滲透.正在產生的設計文化學、設計哲學、設計心理學、設計符號學.行為心理學、生態倫理學、技術倫理學等對工業設計有著較大的影響。從設計哲學的視野看來.工業設計的實質是設計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力一式.而小僅是設計物。正確的設計思想應是通過物的設計體現出人的力量、人的本質、人的生存力一式。
工業設計的目的.是通過物的創造滿足人類自身對物的各種需要.這與文化的目的小謀而合:“文化就是人類為了以一定的方式來滿足自身需要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可以預見.末來的工業設計的竟爭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化的竟爭。
在整個工業設計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在學好本專業的課程的同時.選修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創造工程學、創造學原理、中外經典音樂作品欣賞、中國美術欣賞、中國傳統文化、文學鑒賞等公共選修課.以充實自己的人文索養.增強設計的后勁。
第六.實踐關。實踐是工業設計專業小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在“純理論”基礎上的“紙上淡兵”和“效果圖”的設計無疑難以解決產品創新的實際需要。這實際上就對設計教育學提出了一個關于如何處理理論與實踐關系的課題目前國內設計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片而強調課堂理論教學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忽視實踐教學。出現這種現象有其深刻現實客觀原囚一力一而.工業設計專業師資緊缺.專業實踐教學人員隊伍也嚴重缺乏,難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另一力一而.“實踐課”的界定也存在許多誤卜_.如將“實踐課”完全與理論課劃清界線.而導致理論教學小管實踐.實踐教學撇開理論.相與_脫節囚此我們應從以下幾個力一而下大力氣改革實踐教學
一是構建與專業培養要求相適應的科學、規范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是加強校企合作.擴大實踐教學的內容與領域使學生能H_接從企業中得到實踐經驗,補充課堂教學的小足.同時增強“實戰意識”.體會真實市場的“殘酷性”而企業則可以充分享用學生(包括指導教師)所帶來的豐富而充滿活力的創意。
【摘 要】最為著名的黎族本土音樂學者的代表王文華先生,為了黎族本土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以王文華的求學之路為切入點,通過介紹其坎坷的音樂學習經歷,分析當前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的斷層問題,并給出一些培養建議。 【關鍵詞】王文華;求學之路;黎族;本土音樂;學者中圖分類號:J6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03-01一、王文華求學之路(一)王文華簡介。王文華,1944年出生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介村,是我國著名的少數民族音樂家。王文華是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同時兼任海南省音樂家協會理事。王文華先生深入研究了黎族音樂典型特征,對海南黎族本土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王文華著有《黎族音樂史》《黎族樂器集錦》等書籍,先后發表了《黎族竹管樂器――利咧》《黎族民歌特征》等大量的關于黎族本土音樂的論文,其先進事跡被《中國人物志》等文獻所收錄,并于1994年被評為海南省先進文化工作者,此后一直在瓊州大學音樂系做兼職教師。(二)王文華求學之路。王文華先生求學之路充滿坎坷,無論是孩提時代的學習,還是后來在歌舞劇團的實踐學習過程,以及中年時代的大學教育,王文華先生經歷了極不平凡的學習之路。王文華先生6歲時,跟隨王亞華(當地的音樂教師)學習黎族本土樂器演奏,13歲時考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劇團,又師從潘家修以及韓應疇,比較系統地學習了樂理知識,通過不斷的實踐鍛煉,年少的王文華還學習了其他地區的黎族方言,并于1957年至1962年這幾年中,先后在莫斯科、越南以及赫爾辛基進行演出并屢次獲獎。為了進一步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王文華先生先后于1959年到廣州音樂學院進行學習,1961年到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學習(師從著名三弦演奏家李乙)。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王文華先生的音樂素養逐步的提升,尤其是在1985年,年過40歲的王文華仍然參加了85屆中國函授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的學習,同時,王文華又于1990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進修班學習并結業。二、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斷層危機分析上文通過簡述王文華先生的黎族本土音樂學習經歷,分析當前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斷層危機,主要在語言問題以及傳承問題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語言問題。首先語言問題是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過程中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一方面,本土的音樂學者,需要具備海南黎族方言能力,而黎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僅僅有發音,另外海南黎族聚集地的五大方言區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本土的音樂者培養過程中,語言障礙往往成了其進行交流溝通的難以逾越的障礙;另一方面,黎族本土學者還需掌握漢語普通話的交流能力,積極吸取其他民族的音樂優勢,不斷完善和發展黎族本土音樂,這是黎族音樂發展的需求。(二)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傳統繼承問題。除了語言問題,對于本土音樂學者音樂傳統繼承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從上文中王文華的學習經歷過程中就可以看出,對于黎族本土音樂的學習,不僅僅是需要熱情,還需要幾年甚至于幾十年不斷的積累過程,這是一種對待黎族文化的興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當前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浮躁、金錢、青春、地位等都是巨大的誘惑力,這對于黎族本土音樂學者都是巨大的挑戰。對于黎族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不僅僅需要傳承人的培養、還需要社會的關心以及政府的重視。三、加強黎族本土音樂學者培養的建議結合海南省黎族的實際情況,本文建議可以加強與本省高校的合作,開設黎族音樂特色民族專業,并提供一定的崗位支持,全面提升本土音樂學者培養,努力形成人才供應鏈條,將黎族本土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結合黎族本土音樂特點,有針對性地展開語言方面、黎族文化、文化傳承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夠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推動本土音樂學者的培養。另外,對于一些海南省黎族分布區域的民間藝人,應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通過政府、社會提供一定的平臺,一方面加強其知識結構與音樂素養的培養,使得具備更為專業的音樂素養,在不失民間藝術特點的基礎上,加強其音樂能力,另一方面提升文化效應,提供民間藝人生存的空間。最后,應大力宣揚王文華先生為代表的黎族本土音樂人,有效地利用網絡平臺、電視平臺等媒體,將其對于本民族音樂的熱愛以及堅韌不拔的學習毅力大力推廣,使得越來越多的黎族人能夠喜愛民族音樂。參考文獻:[1]張睿,徐敦廣.管窺海南本土音樂文化教育傳承中的困境及解決方案――以海南黎族民歌為例[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54-57.[2]伊樂.試論海南本土音樂在海南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音樂,2015,(13):108-109+115.[3]張艷軍.黎族音樂學者王文華生平研究[J].黃河之聲,2013,(11):90-91.作者簡介:張艷軍(1973-),男,畢業于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博士,現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藝術學院(海南省三亞市)工作,主要從事海南黎苗族音樂研究、音樂教育研究。
自從拉莫于1722年完成他的第一部理論著作《還原到其自然原則的和聲學》至今,和聲學這門學科經歷了30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聲學是研究多聲部音樂寫作技巧與創作原則的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是高校音樂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必修課程之一。
長期以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一直沿用音樂學院的模式,以四部和聲寫作訓練為主要內容。誠然,這樣非常細致、系統的訓練,對于作曲與指揮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對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就不相適應了。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和聲課一般開設一年。此外,學生入學時的基礎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樂理掌握得都不夠扎實。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和聲教學如果還走以“四部和聲寫作為主線”的道路,勢必會使學生在學習和聲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并且會覺得和聲課枯燥無味,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由于對和聲學掌握得不夠扎實,自然會對后續課程如鋼琴即興伴奏、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等的學習產生影響,乃至對其專業的發展、今后的就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在學習和聲學這一課程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平行五、八度”、“反向五、八度”等不良聲部進行。這樣,本應該充滿絢麗音響色彩的和聲課就成為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枯燥的“數學課”。學生越學越沒有興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更別說去感受和聲的美感了。真正能夠學得好、用得上的人更是寥寥。
而且,由于課程開設的時間一般很短,學生所學的內容勢必會大大縮減。學生剛剛學完前面的自然音體系部分,后面很多重要的內容還沒有接觸,或者對其只是有粗淺的了解就已結業,從而對和聲了解得不夠全面,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由此,在對某些作品進行和聲分析時,就會有很多解釋不了的和聲現象,其實踐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此,一個緊迫的問題就顯現出來。即在新形勢下,和聲課程教學在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結構的設置等方面就急需改革,以使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以往的教學內容是進行到一級關系調轉調,后面的內容只涉及一部分,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可是如果照顧到了知識的全面性,由于時間關系就勢必會形成囫圇吞棗、淺嘗輒止、掌握得不扎實的情況。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下面的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成效:
一、教學內容總體安排
總體上說,就是有些重要章節的內容重點講解,有些章節則可以合并到一起講解,而有些章節的內容了解即可,可作為自學內容或略講。
1.自然音體系部分以合唱織體的四部和聲寫作為主,和聲分析為輔
自然音體系部分是基礎,需要掌握得非常扎實。因為變化音體系中的內容都與自然音體系部分的內容緊密相關,如果前面基礎部分掌握得不夠扎實,就會影響到后面的深入學習;而如果前面的基礎掌握得非常扎實,那么在學習后面與之有關的內容時,就會形成“遷移”效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入鋼琴伴奏編配與合唱編寫的內容,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解決學而不會用的問題。
2.變化音體系部分以和聲分析為主,寫作次之
在基礎和聲當中,所有的基本和弦連接方法都已經學習過。所以,由于時間的關系,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后面變化音體系部分中寫作的內容就可以適當減少,留下更多的時間來分析完整的名家名作。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學生從世界藝術寶庫中充分汲取營養,把一些優秀的和聲語匯、和聲手法變成自己的藝術財富,并增強學生對和聲藝術的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課程結構設置
課程結構的設置分為四部和聲寫作、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合唱及和聲分析四個教學模塊。
1.四部和聲寫作
四部和聲寫作訓練是和聲學習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內容。此項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和聲寫作總的原則及和弦連接的基礎方法。進行該項訓練可以根據教學的進度,將寫作的內容適當簡化。如在為旋律配寫四部和聲時,在給出高音部旋律的同時給出低音聲部或和聲功能,抑或給出關鍵部位的和聲功能等等。這樣,降低了四部和聲寫作難度的同時,在和聲寫作訓練的初期,還可以起到引導學生進行規范化寫作的作用。
2.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
在實際工作中,為歌曲旋律編配及彈奏鋼琴伴奏是一項很實用的技能。
此項訓練主要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和弦的基本連接方法的基礎上,熟悉各種和聲語匯及音響,熟練掌握幾種常見的鋼琴伴奏音型,熟悉為歌曲編配鋼琴伴奏的基本方法。具體的訓練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每次作業布置一定量的鍵盤和聲練習,主要是和弦連接,內容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2)將和弦連接用特定的伴奏音型彈奏。
(3)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也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一教學模塊在訓練學生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的同時,還注重其為同一旋律選配多種和聲方案的能力。有的和聲學專著將這一訓練叫做“和聲的變奏性寫作”。經過這樣的練習能夠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和聲的音響上。在應用和聲時,能夠真正從音響需要出發,這對于拓展學生的和聲思維大有裨益。
3.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二、三、四聲部的合唱
每學完一部分內容,在進行和聲的四部寫作訓練的同時,進行為單聲部歌曲編配合唱的練習。通過這一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進行實踐,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沒有興趣”等問題。在歌曲的選擇方面應注重實用性,即盡量選擇中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歌曲作為課堂實例、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內容。以便使學生盡早熟悉中小學的課本,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和聲分析
和聲的規則來源于實際的音樂作品,反過來又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創作。因此學習和聲就有必要對前人所創作的優秀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在對前人音樂作品的分析當中理解和聲的真諦,學習和聲運用的經驗和技巧。
“和聲分析是指對一首完整音樂作品結合音樂內容、旋律音調、曲式結構、織體寫法等諸方面對和聲(包括和聲風格、和聲序進、和弦運用、調性布局、和聲的陳述發展手法等)所進行的一種全面的綜合分析。”通過和聲分析使學生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去體驗和理解和聲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價值,使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由此提高學習者對多聲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自身的藝術修養。
眾所周知,和聲學的學習過程則是本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有一定順序的。而在音樂作品的創作當中和聲的應用則是“按需取材”,并沒有一定的順序。因此和聲分析材料的選擇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和聲材料的識別階段。在這一階段可多選擇一些片段性的譜例作為分析的材料。二是學習的深入階段。此時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和聲知識,所掌握的和聲材料也已經達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增大對完整或相對完整譜例分析的比重,從而全面把握音樂作品的藝術特征。
以上是對和聲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以及課程結構設置方面的一點想法。還有待于與同行進一步商榷,也懇請專家批評斧正。以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形成理論,指導我們的和聲教學,使之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桑桐著.和聲的理論與應用.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
[2]伊•斯波索賓、伊•杜伊波夫等合著.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
[3]王安國著.多聲部音樂寫作.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