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2 10:17: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作評估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今年1月12日以來,我市遭受到了197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雨雪冰凍災害,災害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全市12個縣(區)135個鄉鎮(街道)先后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雨雪冰凍災害。全市受災農業人口達245.26萬人。
__農業種植業經濟損失尤為嚴重。__河谷條件優越,通常引進很多熱帶亞熱帶品種,越冬品種(如蔬菜、甘蔗等)多達數十個,數量眾多且抗寒性不強,因此損失極為嚴重,同時此次冰凍災害對__河谷來說是歷史上前所未有,農民及技術員的準備和經驗都不足,解凍后的災害更加嚴重。而兩翼山區平地海拔一般在700米以上,特別是__、__和__等縣,由于品種多,涉及的技術措施和技術種類比別的地區都多,客觀地看,__的受災重和災后恢復生產的難度極大。據3月5日統計,全市12個縣(區)農作物大面積受災,受災農作物主要是蔬菜、甘蔗、水果、桑蠶、茶葉等,受災面積達250.63萬畝,成災面積188.09萬畝,絕收面積37.45萬畝,造成全市農業經濟損失16.27億元,其中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15.01億元。其中:
1.糧食作物
全市受災面積26.48萬畝(玉米12.07萬畝、紅薯6.97萬畝、大豆4.98萬畝),成災面積17.07萬畝(玉米8.19萬畝、紅薯4.48萬畝、大豆2.63萬畝),絕收面積9.36萬畝(玉米4.90萬畝、紅薯2.35萬畝、大豆1.21萬畝),全市糧食因災減收1.90萬噸,其中玉米損失0.98萬噸、紅薯損失0.49萬噸、大豆0.06萬噸。
2.經濟作物
全市受災面積224.15萬畝,成災面積171.02萬畝,絕收面積28.09萬畝。其中較為嚴重的是:甘蔗受災93.28萬畝,成災82.49萬畝,絕收5.00萬畝;因災減收134.94萬噸(其中蔗種損失37.42萬噸),約占全年產量的28%,經濟損失3.90億元。蔬菜受災74.52萬畝,成災61.40萬畝,絕收18.15萬畝;因災減收30.30萬噸,約占全年產量的13%,經濟損失達4.85億元。油菜受災14.18萬畝,成災9.36萬畝,絕收1.82萬畝;因災減收0.26萬噸。
3.園地作物
全市果樹受災面積73.55萬畝,成災面積43.91萬畝,絕收面積11.11萬畝;造成經濟損失2.39億元。其中香蕉受損最嚴重,受災13.08萬畝,成災10.83萬畝,絕收6.40萬畝。
全市茶葉受災8.23萬畝,經濟損失2378.18萬元。其中__縣絕收1.096萬畝,__縣絕收面積1萬畝。
全市桑園受害4.7萬畝,桑苗受害645畝。其中__縣桑園受災面積1.6萬畝;__縣桑園受災面積1萬畝、桑苗受災400畝;__縣桑園受災面積0.3萬畝、桑苗受災75畝;__縣受災面積0.5萬畝、桑苗受災170畝。
災情最為嚴重的是__河谷的__、__、__、__四縣(區)和北部山區__、__、__三縣。據3月5日統計,__區農作物受災面積43.57萬畝,成災面積38.38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22350.77萬元;田陽縣受災面積47.0萬畝,成災面積43.43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35670萬元;__縣受災面積30.40萬畝,成災面積23.88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25116.2萬元;__縣受災面積18.76萬畝,成災面積15.35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24850萬元;__縣全縣8個鄉鎮全部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3.66萬畝,成災面積5.22萬畝,造成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7887.35萬元;__縣受災面種14.21萬畝,成災面積5.68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3866萬元;__縣受災面積9.92萬畝,成災面積7.47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2722萬元;__縣受災面積15.26萬畝,成災面積8.44萬畝,種植業直接經濟損失10045萬元;其次是__縣、__縣、__縣和__縣等。
二、應對過程分析
1、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__市農業局于20__年1月29日下午17:25分啟動本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預案四級響應。市農業局領導親自掛帥擔任"__市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預案四級響應"領導小組組長,組長__,副組長__、__。下設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辦公室,由局辦公室主任韓勇同志兼任,辦公室內設聯絡組、信息組、技術組、后勤組。聯絡組負責與市委市政府、上級業務部門、市直有關單位聯絡,協調有關事項。信息組負責每日災情收集,每日一報,綠色通行證發放等。技術組負責編寫各種農作物的防寒和災后補救技術措施,負責日常防寒技術指導工作。后勤組負責后勤保障工作,補全補夠各種值班器材。聯絡組按照職責,很好地完成了聯絡工作。在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__年1月29日晚立即購進傳真機1臺、錄音電話機兩部,以及取暖器等其他值班器材,確保24小時值班。在此之前,我市已經啟動了ⅱ、ⅰ級響應,對此農業部門都能夠按照要求緊急部署,及時報送有關信息。在整個過程中,農業部門領導得力,機構、人員健全,工作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很好的應對了緊急情況,但是,仍然有一些情況值得我們反思,比如基層的縣鄉政府、農業部門認識不夠,領導重視不足,導致部分縣區信息不靈,通訊不暢;在工作的上下配合上不夠默契,產生脫節情況,比如一個災情進度,市應急辦同時通知各縣區和市直部門要情況,市直部門就和對應的縣直部門溝通要情況,但是部分縣區政府直接和鄉鎮聯系統計,結果,有的縣農業部門關系好的可以和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要統計數,否則只能片面了解后估計。因此,成立上下一致的應急辦,同時賦予應急時刻的災情統計、信息、物資資金統一調度等職能,是今后的一個重要課題。
2、緊急行動,市縣聯動
1月2日,市農業局代擬并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__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霜凍預防工作的緊急通知》,1月2日在凍災尚未成災之前就早早著手,成立了5個工作組,由市農業局
領導親自帶隊,組織技術人員,分片包干,分赴12個縣(區)指導農作物抗霜凍工作,同時督促指導各縣(區)農業局做好冬春農業生產各項工作。1月23日農業部門再次印發《關于認真做好農作物防霜凍災害工作的緊急通知》,指導各縣(區)農業部門做好農業抗災工作,確保冬季農業增產增收,保證春節前后農產品供應充足。1月29日晚,市農業局連夜發出《關于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預案四級響應有關事項的緊急通知》(百市農業電[20__]8號),要求各縣區農業局根據《自治區農業廳關于啟動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四級響應的緊急通知》(桂農業發[20__]12號)文件精神。各縣區也啟動相應應急響應,1月30日上午各縣區已將本縣的值班領導以及24小時值班人員名單報市農業局。農業部門上下形成良好的聯動工作局面,這是值得肯定的。
3、災情日報,暢通信息
從1月29日起,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災情日報制度,以便于上下信息傳遞的暢通。信息組專人負責信息收集、災情動態統計匯總上報。每天積極收集災情信息,做到每日一報。做好災情動態統計審核并每周上報一次。每周三到金都菜市、向陽菜市、人民菜市進行主要農產品采價并上報。在災害發生期間,在__農業信息網各縣、區災情信息、圖片等,保持信息通暢。但是,還存在著部分縣區對災害重視不夠,不及時上報災害有關情況的現象,有時還需要上級部門多次催促才能勉強提供,因此,在信息傳遞方面必須形成一個規范性的制度,有獎有罰,加強一盤棋思想,這樣才能讓上級及時、準確的了解有關情況,為下一步決策提供正確的參考。
4、抗災救災
1月30日起,以農業局為牽頭的抗災減災技術培訓隊開災區農業防凍抗寒工作第一線,開展茶葉、水果、桑蠶、糧食等農作物防寒防凍技術培訓,指導幫助災民采取應對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努力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部分工作組到除夕之夜才匆忙趕回家吃團圓飯。2月13日春節收假的第一天市農業局就組織9個抗凍救災恢復生產和春耕指導組,采取分片包干的辦法,深入縣區、鄉鎮和村屯,開展培訓,指導災后恢復生產和春耕工作、新農村建設工作等,要求工作組要深入基層15天以上,沒有特殊事情不能提前返回。在啟動緊急響應期間,市農業局除局辦公室外全部實行"關門辦公",將辦公地點下移到村屯、到田間地頭,技術服務組保持通訊24小時暢通,確保隨時解答災民的任何問題。自1月以來,農業局系統先后三次組織技術隊伍下鄉包村服務,建立起了縱到底、橫到邊的技術服務網,一直堅持在抗災減災工作一線和群眾共同奮斗。農業部門印發各部門專家編寫的農作物災后技術資料并及時下發到災民手中。農業部門采取的技術措施得力,但由于鄉鎮農技服務中心仍然歸鄉鎮政府管,農業部門的技術措施往往到縣級就斷了鏈,不能及時傳遞到農戶,因此,加快基層農業技術體系改革步伐,理順縣鄉農業技術部門管理關系對今后的農業生產特別是災后恢復生產尤為重要。
5、災后重建及生產恢復
在中央和自治區的關懷支持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農業抗災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農業各項救災以及災后恢復生產工作有序展開。到3月15日止,各級農業部門組織送發當期主要農作物受低溫凍害表現及應對措施資料92.83萬份,已經投入抗災人數221.46萬人次,投入抗災資金1727.5萬元,累計投入抗災機具15027臺,清溝排水32.76萬畝,已采取覆膜、蓋秸稈等保溫措施面積82.65萬畝,搶收甘蔗36.37萬畝,搶收蔬菜25.17萬畝。全市補改種各種農作物91.25萬畝,占因災絕收面積(50.43萬畝)的181%,其中,災后補種玉米46.96萬畝、補種甘蔗18.89萬畝、補種蔬菜16.47萬畝,補種西瓜1.02萬畝,補種桑苗1.20萬畝,補種果樹1.96萬畝,移栽煙苗1.68萬畝,補育煙苗3300畝,補育茶苗20畝,補改種其他作物5.84萬畝等。災后派出技術指導員22410人次。市農業局未雨綢繆,在業務經費極其緊張的情況下,自籌資金18萬元下撥到各縣、區,用于防控災后易暴發大面積農作物病蟲災害的應急資金,3月3日,該筆經費已落實到12個縣、區農業部門,并迅速投入災后農業恢復生產工作中。但是,由于受災面積大、范圍廣,加上地方財力有限,災后恢復生產的投入遠不能滿足需要。僅農業種植業部分,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所需專項資金就要23775.42萬元,目前自治區財政僅到位617萬元作為農業種植業甘蔗災后恢復生產專用資金,其他災后恢復重建生產資金沒有落實到位,資金缺口很大。
6、應急資金保障
在這次災害中,市農業局在工作經費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通過單位出一點、干部墊資一點等方式自籌經費,先后派出324人次下鄉指導,人均28各工日以上。此后僅獲市財政下撥2.7萬元應急工作經費,下鄉專家人均補助不足100元,后勤保障遠遠滿足不了工作的需要。雖然在災害面前技術干部沒有任何怨言,一直堅持在抗災一線工作,表現出了農業技術人員的高尚情操,但是,由于工作經費難以保障,難免會影響部分同志的工作積極性,對今后面臨同樣的情況時工作將有所被動。
(一)完善機制、加強扶貧組織領導
局黨組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各項工作,成立局黨組書記、局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其他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各管理所、局機關有關股室、局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自然資源和規劃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根據人事調動并及時做出調整。集中學習討論各級下發的各項扶貧文件政策,深入貫徹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年初制定并印發《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扶貧工作計劃》,對各項扶困工作進行專題安排部署,對扶貧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不定期調度,真正將扶貧工作落實到實處。
(二)精準施策,全方位推進各項扶貧工作
根據市局及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主動與縣扶貧辦對接,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第一書記”幫包、機關干部聯系困難群眾等工作領域,深入調研,確保各項工作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貧困戶,確保國家扶貧資金及單位扶貧力量向貧困村、貧困戶重點傾斜。
1、加大行業扶貧力度。積極研究保障項目用地措施,年度用地計劃指標優先向扶貧攻堅項目傾斜,盤活挖潛用地優先用于扶貧攻堅項目,重點保障貧困鎮(辦)、村居基礎設施和脫貧致富項目用地,為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用地保障。配合發展改革、財政、扶貧等部門,積極運用增減掛鉤政策,整合政策、資金、資源,有效推進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需要,統籌安排建設用地規模和布局,貧困鎮(辦)、村居開展增減掛鉤的,節余指標在縣區和全市范圍內流轉使用,積極引導節余指標合理流轉,盡快實現增減掛鉤收益,為貧困村居脫貧致富提供增減掛鉤政策支持。積極開展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根據當地群眾的實際生產需求進行工程布置,最大化滿足貧困村的農業生產需求。
2、實行機關干部聯系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開展扶貧開發“五個一、三個一”幫包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53名機關干部與鎮9村53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并開展了“遍訪核查”專項行動,制定方案對“遍訪核查”成果進行問題排查整改。局黨組高度重視結對幫扶工作,經常把扶貧工作列入黨組議事日程,及時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各項工作,按照上級要求,結合貧困村的實際情況,細化干部幫包戶的具體任務,提出扶貧工作的各項要求,保證扶貧工作扎實有序開展。一是精準制定幫扶措施,在入戶走訪、核實貧困戶收支情況、摸清致貧原因的基礎上,全體幫包責任人認真完善貧困戶檔案資料,本著“一戶一策”的原則,精準制定幫扶措施。二是及時入戶走訪,積極開展幫扶“講策解難”活動。今年來扶貧幫包責任人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每季度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貧困戶入戶走訪工作。三是及時完善貧困戶檔案資料,按照上級要求積極和鎮扶貧辦對接,配合做好貧困戶信息動態調整工作和貧困戶資料相關完善工作。
3、做好選派“第一書記”幫包扶貧工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及縣選派“第一書記”工作要求,2016年以來,共選派3名第一書記赴鎮郭家梨行村、清河鎮樓子孫村、淄角鎮沙窩翟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抓黨建引領,促基礎設施建設,全力實現摘帽脫貧,有效的促進了貧困村社會經濟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
4、做好美麗鄉村建設幫包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以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為目標,分別對皂戶李鎮淄角鎮鞠家村。局黨組對幫扶工作非常重視,召開黨組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并成立工作組,先后多次到鎮、村對接,實地查看,研究分析具體困難和問題,制定措施,主動參與幫扶村美麗鄉村建設全過程,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涉及的有關問題,加快推進美麗鄉村的建設。
二、存在問題及不足
發揮部門優勢,認真做好幫扶工作,為幫扶村辦實事、辦好事,也存在深入幫扶村實地調查研究不夠、在指導村民脫貧措施方面不足等問題。下一步,將進一步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幫扶工作力度,指導村民結合實際發展生產,使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使幫扶工作更加深入。
1、加強政策學習。繼續學習貫徹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全面認識新常態、準確把握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面臨的新挑戰,進一步深化拓展新常態下對脫貧攻堅的新認識、新理念、新舉措、新作風。
2、繼續加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組織領導。把扶貧工作納入全局年度重點工作議程,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并力求扶貧成效。
3、強化服務意識,在用地保障、土地登記等方面,全力為我縣扶貧項目及扶貧村提供優質服務,推進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脫困。
4、督促幫包干部繼續深入幫扶村、戶,認真開展調研,摸清村情、戶情,了解貧困戶發展意愿,有針對性的制定短期增收與長期致富相結合的幫扶計劃,科學制定幫扶措施。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及政策宣傳,努力轉變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挖掘貧困戶自身發展潛力,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積極引導貧困戶自主脫貧。
5、繼續為扶貧聯系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
三、下一步工作
將深入總結2016年以來扶貧攻堅經驗成效,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要求,在縣委縣政府和扶貧辦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緊盯問題,持續用力,做好下一步脫貧攻堅工作。
(一)強化認識,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
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精神,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的整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以解決突出問題為重點,以落實精準到戶到人的幫扶措施為抓手,以補齊短板為突破口,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抓好常態化推進,把前段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固化下來。
(二)發揮行業優勢,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將繼續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的系列工作部署,發揮自然資源行業優勢,持續發力,使扶貧整合資金重點向貧困村傾斜。同時,加大對貧困村的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等項目的用地支持力度,專人組織報批,在不占用基本農田的情況下,實行建設用地應保盡保,優先報批。
(三)繼續加強結對幫扶管理
繼續加強結對幫扶管理。同時,局黨組將從群眾滿意度和知曉度等方面加大對結對幫扶的督查,不斷促進結對幫扶工作成效,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知曉度。
(四)落實扶貧政策,切實解決群眾困難
㈠領導職責
1、確立地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鎮教育工作的目標,我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鎮政府工作計劃,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個”優先:即在制定發展計劃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在制定年度經費計劃時優先保證教育事業的需要;在研究具體工作時優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我們把落實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為教育辦實事、組織協調各部門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和多種形式的助學活動作為常規工作來抓,并建立了有效的運行機制,教育的優先發展的地位得到保障。如:鎮黨委、政府對教育工作實行定點包干責任制,建立健全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鎮黨委督查機制,全面開展督政督學工作,建立了教育工作執行情況、通報制度,從而增強鎮、村兩級及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
2、履行職責。鎮黨委、政府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順應教育發展形勢,在制定*鎮“*”、“*”規劃中把教育的發展納入規劃中并出臺了獎教獎學及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和決定,確保了義務教育政策得到落實。如:結合我鎮人口出生及經濟發展情況,就近就便推進了小學布局調整,將*、*、*等較遠山村的學校撤并到*和*小學,借城市道路建設之機異地新建更能適應城市發展需要的*小學,既優化了教育資源,又適應義務教育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為推動*鎮教育事業發展,充分發揮鎮村組織在農村義務教育中的作用,鞏固“雙高普九”成果,充分發揮學校綜合功能,實施“三教”統籌,服務“三農”,把加強勞動專業技術培訓作為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手段。
(二)經費投入與管理
為了推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保證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投入,同時規范了經費管理,使經費用在刀刃上。
1、根據區財政文件規定,對全區教育財政撥款,預算內年生均教育事業費、教師工資、預算內年生均公用經費實行以區統籌的原則,明確了對教育事業經費的保障責任,保證了教育事業經費、生均公用經費和教師工資逐年增長和及時到位。從未出現拖欠、扣發、擠占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的現象。
2、預算外資金、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全部及時足額撥付,并用于學校教育。20*—20*年,鎮財政對教育總投入預算內支出合計*萬元,預算外支出累計投入*萬元。
3、保證了“兩免一補”資金。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政策,全面推進公示督導、責任追究、教育收費資金“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截留、平調、挪用、擠占學校經費。“兩免一補”優惠政策得到落實,上級下撥的“兩免一補”及資助貧困學生的資金專款專用,足額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4、建立健全助學制度,開展多形式的助學活動,鎮政府和學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體系,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采取學校減免、社會捐助等形式,對貧困學生進行扶助。我鎮適齡少年兒童無一例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促進我鎮義務教育發展。
(三)辦學條件
1、為確保教育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資源,調整學校布局,學校布局合理、班生規模適中,文化戶口、綜合報表健全;建立了文化技術學校,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培訓材料齊全,實現了勞動力的適時轉移。
2、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視學校管理與維護,更重視學校基礎設施的整改與建設。對學校安全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檔案,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有關會議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個安全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具體學校及人員身上,限期整改,確保了學校安全。
3、調動村級辦學積極性。鎮多次召開教育工作會,協調解決學校實際困難,20*、20*年村級社會投資*萬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心系家鎮教育事業于*年*月*日委托其女兒將節儉下來的*萬元捐贈給*中心小學建食堂。從20*年度起*村對屬*村籍的在校小學生課本費、本子費、保險費全部由村負責支付。鎮、*村及*村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更換學生課桌椅。
3、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近三年*鎮為*十中解決綜合樓及教工宿舍、學生公寓及謝洋小學欠款,鎮財政實際支付*萬元;同時為*小學解決操場歷史遺留問題,每年由鎮財政支付*元。多次召開鎮村學校協調會,解決*幼兒園、*中心園的遺留問題,為*小學食堂建設積極籌資*萬多元。
(四)教師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把校長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頭戲來抓。一是完善校長負責制度。擇優聘任了德才兼備的村小學校長,中小學校長都按要求參加各級舉辦的校長崗位培訓班和提高培訓班。二是規范教師編制管理。根據小學生源和邊遠地區學校實際情況,在上級下達的編制總額內,調整了各完小教職工編制。三是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崗位培訓,中小學專任教師全部參加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貫徹《義務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規進村入戶,深入人心,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圍。
2、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我鎮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重點整治,對轄區中小學和所有的幼兒園不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同時對轄區網吧的清理整頓工作堅持每月開展一次。鎮綜治辦、*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積極開展“以法護航,關愛青少年”活動,深入學校與師生座談,上法制課,進行以案釋法,并到學校上法制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鎮婦聯對在校家庭貧困女童實行扶助。鎮將教育工作納入對村及鎮干部的目標考核當中,形成大家關心教育的良好氛圍。
3、認真對待區級教育工作督導檢查,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及時組織開展鎮級教育工作督查,并完善了檢查機制。
(六)教育改革與發展
制定并下發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對輟學學生實施跟蹤管理,由學校摸底建檔,鎮政府發出復學通知,下村干部入戶動員,教師分類指導教育,保證進得來留得住。教育事業發展指標得到落實,各項表、冊、卡健全,義務教育檔案完備,并實行滾動跟蹤管理,通過加大控輟保學力度,我們扎實把好了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關,建立了“三殘”人員檔案,我鎮“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保障了我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初中輟學率控制在*%
3、農村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做到教學場所、培訓措施、培訓經費、教學制度和培訓活動四到位。文技校備有兼職老師,有教材教案,有教學管理制度,并作出了每年度培訓計劃及培訓總結,有學員花名冊、簽到表等有關資料,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加大勞動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不僅促進勞動力轉移,也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術水平,有力推進產業的調整。
(七)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1、設立獎教獎學制度。鎮每年教師節評選一批先進教育工作者,并對其進行表彰獎勵;鎮對*中學中考、高考實行獎勵,各村對各完小教師實行獎教。根據學校及教師在同類校的評分結果實行獎勵,積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經濟條件好的村對本村學生中考、高考進行獎勵如赤水村對學習好的本鎮學生,鎮政府給予一定獎勵。
2、建立扶貧助困制度。協調關系,采取社會的幫扶、采取與貧困生結對子等措施,解決他們的學習費用來源;努力貫徹“兩免一補”政策,讓所有的貧困生都能繼續上學。
二、存在問題
我鎮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鎮教育改革和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教育事業發展還不能很好適應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的需要,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很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是由于鎮、村財有限教育經費投入還不能完全滿足教育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學校建設和發展經費比較短缺。
2、要實現“教育強區”目標,任務艱巨。從教育工作督導評做復查的情況看,“辦學條件”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等各項指標得分率不高。因此,實現“教育強區”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發展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區委、區政府確定的2010年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
三、“督導評估”驗收后的奮斗目標
盡管我們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教育督導評估后,我們將更加扎實地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突發公共事件基本情況。200x年,教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把安全穩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實,成立教育了局應急管理工作機構,完成了《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共完成 2356 個專項應急預案,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應急預案體系和預警體系。預案體系和預警體系基本覆蓋了我市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教育局保障公共安全和防范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明顯提高, 200x年教育系統并未發生自然災害、校園衛生事件、校園安全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為200x年“教育年”活動的開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二、總體應對工作及分析評估
(一)組織領導體系方面。各縣(市)區、市直各院校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均建立了突發事件等信息溝通和聯動機制。總體來看,應急管理組織領導體系的不斷健全和工作機制的日益完善,為突發公共事件防范應對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應急準備方面。一是全市教育系統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類預案2356件,并切實舉行了演練。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各院校積極組織開展防汛搶險、地震應急、火災逃生、集體中毒等安全事故處置等方面的演練活動。200x年全市教育系統共開展預案演練500余 次。二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對應急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普法教育,并相繼成立了有關專家咨詢機構。三是加大資金物資投入力度。為市直各院校配備滅火器615個,改造d級危房5.2萬平方米。總體來看,應急預案、隊伍、資金、物資等準備工作的進一步加強,為防范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根據《衛生部民政部關于開展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的意見》(衛農衛發〔2010〕53號)、《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主要任務和工作目標的通知》(云政辦發〔2011〕48號)、《云南省衛生廳 云南省民政廳關于擴大云南省提高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試點工作范圍的通知》(云衛發〔2011〕639號)等文件要求,我局積極開展試點工作,現將試點工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積極安排
按照有關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選定市延安醫藥和市兒童醫院作為定點治療醫院,其中市兒童醫藥為農村兒童白血病和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治療定點醫院,市延安醫院為農村兒童先天性心臟病治療定點醫院。
二、圍繞目標,扎實開展
(一)市兒童醫院:**市兒童醫院作為云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省級定點醫療機構,截止目前先后與石屏縣、大姚縣、建水縣、晉寧縣、永平縣、南澗縣、會澤縣、雙江縣簽訂了《云南省提高農村兒童白血病先心病定點醫療服務協議》。2011年1—11月,在既往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了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的試點工作,共收治相關住院患兒共計19人,其中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住院患兒2人,平均住院日為15天;房間隔缺損5人,平均住院日為8天;,室間隔缺損11人,平均住院日為12天;動脈導管未閉1人,平均住院日為8天。白血病患兒經治療均誘導緩解,先心病患兒手術均治愈出院。
(二)市延安醫院:2011年1—11月,在既往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了提高農村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的試點工作,共收治相關住院患兒共計18人,其中房間隔缺損1人,住院日為17天;室間隔缺損12人,平均住院日為15.6天;房間隔缺損并室間隔缺損1人,住院日為23天;房間隔缺損并肺動脈高壓1人,住院日為19天;動脈導管未閉3人,平均住院日為15天。先心病患兒手術均治愈出院。
三、存在問題
根據《云南省衛生廳 云南省民政廳關于擴大云南省提高兒童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試點工作范圍的通知》(云衛發〔2011〕639號)的精神和要求,試點工作范圍已覆蓋全省,但現實中到市兒童醫院和市延安醫院就診的諸多患兒家長反映,所轄地區并未收悉該文件,并不知曉需三方簽訂服務協議、提供證明、核銷報賬等有關信息,患兒費用報銷存在推諉和拒絕問題,使本來就貧困的患兒家長們路程往返,造成了精神和經濟的耗費等。
四、建議
嘉祥縣從今年4月份開始著手機構編制評估工作,前期重點探索評估指標和評估方法。7、8月份進行試點評估,完善評估體系。從9月份開始進行正式評估。目前,已完成環保、住房和城鄉建設等7個部門的評估工作。評估工作的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構建評估體系,夯實評估基礎。嘉祥縣編辦利用“每周學習例會”和“編辦業務論壇”,研究探索評估指標和方法,經過反復探討、調整和修改,制定了《嘉祥縣行政部門機構編制評估計分表》。指標設計上突出四個重點:一是突出指標的層次性。按照“由總到分、層層細化”的思路,設置三級指標體系。對政府部門評估內容進行分解歸類,設置6個一級指標,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科學確定其權重分值,實現指標權重的科學量化,即:職責配置(10分)、職責落實(20分)、履職效果(15分)、機構編制配置執行及人員情況(24分)、內設機構配置及運行情況(26分)、所屬單位設置及運行情況(5分);對一級指標采用魚骨分析法并結合職責性質進行分解后設置23個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則結合部門業務工作,進一步細化具體。二是突出指標的系統性。評估指標涵蓋職責、機構編制、內設機構、所屬單位及運行機制等,全面覆蓋政府部門評估要素。三是突出職能評估。職能是評估工作的核心,在評估內容和方法上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圍繞職能評估設置了職責配置、職責落實、履職效果三個一級指標,其分值占總分的45%。四是突出可操作性。按照“定量定性結合、定性為主、定量為輔”的原則,調整制定指標和計分方法,使評估體系與實際工作更加契合。總體上,能利用計分公式計算的指標,直接計算得分;難以量化的就定性賦分。設定好、中、差三個等次標準,參照標準定性確定等次,依據等次得分,力求評估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二是開展試點評估,積累評估經驗。評估重在分析評價事物內部的機構、功能、機制等要素。鑒于評估的復雜性,7月份,選擇縣科技局和安監局開展試點評估。對兩個局試點評估后,各用一天時間及時召開分析會,調整評估指標,改進評估方法,完善評估體系。根據試點情況,做了以下改進:一是制定了《自評指導手冊》和《操作手冊》。《自評指導手冊》由被評估部門使用,解決部門自評中感覺內容繁雜、無從下手和資料不規范、自評質量和效率不高的問題。《自評指導手冊》設計了8種表格,提供了自評報告參考提綱和提交資料清單。《操作手冊》用于幫助評估組外單位成員熟悉業務。二是強化學習培訓。組織評估人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明確責任和分工,確保評估程序統一規范。自評材料上報后,評估人員集中研究自評資料,熟悉被評估部門的情況,找出問題,做到心中有譜,從而增強評估的主動性和針對性。三是實行民主評議。借用社會評議結果,確定被評估部門的社會滿意度,既提高了評估權威性,又提高了評議效率。
三是政府強力推動,開展正式評估。為深入推進政府部門機構編制評估,嘉祥縣政府第20次常務(擴大)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機構編制評估工作,所有縣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都列席會議。會議聽取了專題匯報,審議了《嘉祥縣行政部門機構編制評估工作實施方案》,并以嘉政發〔2013〕29號文件印發。會后,嘉祥縣政府分管領導又召開了被評估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評估工作會議,進一步部署評估工作。
為提高評估科學性,我們對每個部門都采取“五評”模式進行正式評估。一是單位自評。被評估部門按照評估方案和自評手冊,梳理職責、人員、內設機構等事項,填寫表格,形成自評報告。二是模擬評估。到部門評估前,評估組對照評估指標體系,結合自評資料,對照被評估部門的“三定”規定和編制手冊,開展模擬評估。通過模擬評估熟悉被評估部門的工作業務,發現存在的問題,增強評估的主動性,提高了評估質量。三是分組評估。針對現場評估局限于看材料的問題,為避免出現“資料評估”,我們設置綜合評估組和科室評估組。綜合評估組主要對職責、機構、編制及人員情況進行評估。圍繞指標和評估標度,查閱資料,征詢座談,核實印證,分析評判。科室評估組到部門內設機構和所屬事業單位進行實地評估,重點查看現場、查閱業務資料,評估科室機構編制人員、科室履職、科室工作流程、科室職責界定及所屬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履職等情況。兩組相互印證,增加評估深度,提高評估效率。四是延伸評估。對于部門間互相關聯的職責再到相關部門進行延伸評估,聽取雙方意見以厘清職責。同時,還對能體現被評估部門履職成果的重要現場進行了查看。五是計分評估。評議組成員圍繞每項指標進行分析評價,并依據各項指標按評估標度和計分方法進行量化計分,并通過媒體公布各被評估部門的得分和排名。
四是形成評估報告,督導部門整改。評估結束后,評估組分析匯總各部門的評估情況,形成綜合性的評估報告,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并向被評估部門反饋整改意見,部署督導整改工作。
對評估中發現的職能轉變落實不到位,存在職責交叉、權責脫節等問題的部門,通過科學配置職能、合理調整機構設置予以解決。對部門職能弱化或工作不飽滿的,及時調整機構或縮減編制,確保機構編制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對評估中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屬于機構編制部門研究解決的,及時研究提出處理意見;屬于被評估部門整改或者改進的,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好落實。評估組在部門整改后,開展評估工作“回頭看”活動,對整改情況及時進行了督導檢查。
二、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了職責配置。通過對職能的分析評估,有助于調整職責,理順體制,使工作銜接順暢。如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監管職責上,中央和省市由經信局監管,而嘉祥縣由安監局監管,工作上下不理順,通過整改明確縣經信局負責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監管,理順了管理體制。通過對縣安監局的評估,發現該部門存在履職缺位、錯位、越位等問題,如其“三定”規定明確了履行工礦商貿作業場所(煤礦作業場所除外)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的職責,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履行,通過督導,要求縣安監局切實履行這一職責。
二是規范了行政審批事項。設置“行政審批事項落實情況”評估指標,主要查看該取消的審批事項是否取消,保留的審批事項流程是否規范,審批職能是否集中到一個股室,是否進駐審批服務大廳。評估中,發現某部門在一項審批收費職責取消后依然違規審批收費,及時采取措施,督導該部門整改落實。
三是促進了機構編制執行。在機構設置方面,重點評估內設機構及政府部門所屬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對評估中發現的縣住建局違規設置7個內設機構、單位的問題,責令其進行了整改,規范了機構設置。在人員編制方面,重點核查長期借用、編外用人、超編用人、在編不在崗及“吃空餉”等情況。通過評估加強編制對人員的約束控制作用,減少編外用人,規范了人員管理。
四是糾正了機構編制違規行為。通過評估內設科室設置及職責履行、工作流程運行和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履職情況,及時發現了縣環保局擅自設立與編制部門批準設置的環境監測站、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辦公室業務性質相近的監控中心和污控辦兩個機構,責成該局立即撤銷了自行設立的機構。
五是提供了機構編制調整參考依據。評估工作使機構編制部門掌握了行政部門的真實情況和存在問題,使機構編制調整更加客觀、全面、真實。如縣住建局承擔了40多項城建工程,工作任務重,核定編制少,實有人員少,鑒于其事業單位缺編嚴重的問題,提出了編制調整的建議,提高了編制配置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三、工作體會
一是評估能夠使機構編制工作更好地貼近中心、服務大局。通過評估,能夠規范審批事項,界定職責界限,明確部門職責,督導部門履職到位,提高政府運行和管理服務質量,使機構編制工作更好地貼近中心、服務大局。
二是評估能夠改進機構編制管理工作。通過機構編制評估能夠推動機構編制管理由靜態向動態、由重配置向重監管轉變,彌補了監管環節的缺失,強化了機構編制部門的監管職責。同時,通過評估加強了對政府部門的監管,有利于增強機構編制部門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各縣(區)衛生局:
《**市衛生局關于開展2009-2011年全市農村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總結和評估工作的通知》,為了貫徹落實衛生部辦公廳《2009-2011年中西部地區農村衛生人員培訓項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據《自治區衛生廳關于做好2009-2011年農村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總結和評估工作的通知》(寧衛科教[2011]328號)要求,縣衛生局決定,抽調人員組成督導評估組,從2011年9月14日開始,對全縣(區)鄉村兩級衛生人員近三年來開展的內兒科、公共衛生、婦產科專業知識和技能實踐培訓工作進行評估,請各縣(區)衛生局認真抓好培訓總結和自評工作。
一、督導評估目的
按照自治區衛生廳2009-2011年度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我市認真落實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工作,相繼完成了鄉村兩級衛生人員開展的內兒科、公共衛生和婦產科專業知識和技能實踐培訓,三年培訓任務已基本完成,為了更好地總結培訓工作經驗、查找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制度,形成與農村衛生改革發展相適應的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工作體制和機制,落實醫改近期五項重點任務,組織開展本次總結和評估工作。
二、督導評估時間
2011年9月14日-20日。
三、督導評估范圍
(一)查閱各縣(區)衛生局2009-2011年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工作資料;
(二)每縣(區)隨即抽取1個鄉鎮衛生院和1個村衛生室查驗培訓資料和培訓效果。
四、督導評估內容
(一)培訓的組織管理。建立培訓領導小組、責任分工;培訓實施方案或計劃;管理制度落實;項目人員培訓指標落實情況。
(二)培訓實施情況。臨床實踐師資隊伍情況;教學設施與場地;培訓的組織形式;教學活動記錄。
(三)培訓效果與督導考核情況。培訓期間督導檢查次數;培訓前后的考試成績對比。
(四)培訓經費使用管理情況。專項經費管理制度的建立;每年經費使用情況。
(五)培訓工作的主要成績和問題。重點總結近三年組織開展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經驗;主要做法和亮點工作;查找存在的問題;還有那些好的意見和建議。
(六)所轄鄉、村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人員基本情況,完成培訓人次。
五、督導評估過程
(一)自評。各縣(區)衛生局應成立自評領導小組,盡快組織自評。自評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對照《評估表》(總分100分),自評結果大于80分為合格,小于80分為不合格。
(二)復評。各縣(區)自評結果合格后,向市衛生局申請進行復評。市衛生局將組織人員進行實地抽查,對自評結果進行復核。并對全市農村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評價,將評估報告報自治區衛生廳。
六、要求
(一)要充分重視農村衛生人員培訓總結和評估工作的重要性,認真組織,加強領導,扎實開展工作。
(二)要對照《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培訓工作評估表》(附件),有效完成自評工作。
(三)請各縣(區)衛生局于2011年9月30日前將總結和自評工作報告(加蓋單位公章、含電子版)報自治區衛生廳科教處和市衛生局。
聯系人:張仁祥 電話:0954-2088104
電子郵箱:gyzrx2009@163.com
附件:
1、**市2009-2011年農村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總結和評估工作領導小組
2、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培訓工作評估表
3、村衛生室人員在崗培訓工作評估表
**市衛生局
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主題詞:農村衛生 在職培訓 總結和評估 通知
抄送:市委、人大、政府、政協,自治區衛生廳、科教處,本局各局長
附件1:
**市2009-2011年農村
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總結和評估領導小組
組 長:童全成 市衛生局局長
副組長:胡秉平 市衛生局副局長
成 員: 雷秉海 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主任
張 立 **區衛生局局長
朱寧政 **縣衛生局局長
張忠相 **縣衛生局局長
馬德才 **源縣衛生局局長
章建波 **縣衛生局局長
張仁祥 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
根據《榆中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準備工作的通知》精神,現將我鄉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抓政務公開推進。成立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政府公開工作組織體系。堅持把落實政務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中,召開政務公開專題會議4次,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業務干部具體負責的工作格局。根據中央和省、市、縣政務公開工作部署和各項任務要求,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制定了《小康營鄉政務公開工作實施辦法》。
(二)強化職責履行,深入自查自糾。接到《通知》后,我鄉高度重視,迅速召開了全鄉政務公開工作會,專題傳達學習會議精神,要求對照《榆中縣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和《2020年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指標責任分解清單》進行自查自糾,查漏補缺。根據《通知》要求,我鄉積極組織開展自查分析,對照第三方評估清單公開渠道、政策文件、機構職能、權責清單、政府采購、依申請公開、政策解讀等7個方面對全鄉政務公開進行全面開展自查,以信息公開目錄和公開要點為基礎,統計各欄目信息的數量,檢查每個欄目是否更新到位,列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將問題歸納匯總,按照職責分工,補差補缺,對照檢查存在問題逐項進行整改。
(三)強化管理抓實效。把政務公開納入全年量化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嚴把公開內容和項目關,實現政務公開提質增效。通過推行政務公開,監督和制約行政權力的運行,促進廉政勤政建設,促進政務公開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鄉在政務公開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對照目標任務和指標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信息公開不及時,主動公開政府信息內容與公眾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方便公眾獲取政府信息的形式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二是網上辦事指南內容不準確不完善,網上辦事率低,宣傳力度不夠,對網上服務事項編制尚未完成,未向社會公開;三是便民服務信息公開方式單一,政務公開隊伍的專業化、理論化水平不夠高,對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夠強。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鄉將按照《通知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工作制度;進一步簡化優化辦事流程;進一步充實政務公開內容,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借助甘肅政務服務網,打造透明陽光的政務公開平臺。
二、辦園理念與園務管理
在辦園中,我們堅持正確的辦園理念。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3到6歲幼兒發展指南》。以面向未來、服務家長、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為辦園宗旨,堅持保教結合,既面向全體幼兒又注重個體差異性,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每位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在管理上我們充分調動每一位教職工的積極性,發揮她們的長處和優勢,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各類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健全,職責明確,激勵機制完善。與此同時,我園勤奮求實、團結嚴謹、熱情奉獻、開拓創新作為園風。在教職工中積極提倡,做到熱愛幼兒園、熱愛孩子、樹立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同時,我們結合幼兒禮儀品格教育,向家長進行《幼兒家庭禮儀品格教育專題講座》不定期的召開家長會,與家長相互溝通談討家園共育。積極做好家長工作。讓家長隨時了解幼兒園教學進度及幼兒在園表現,通過這些多層次、多途徑的交流溝通,讓家長全方位了解幼兒園動態,參與了幼兒園的課程互動,?實現了家園共育的目的。
三、衛生保健與安全防護
我園廚房配備有消毒柜、冰柜、不銹鋼廚具等標準設施,干凈衛生。操作人員有健康證,建立食堂食品衛生檢查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制度,制定合理的營養食譜,食品、餐具、炊具均按規定消毒、我園教師、幼兒每學年體檢一次,體檢率達100%。并建立了合理的幼兒作息制度,確保幼兒身體健康發育。我園從制度上規定安全措施,從設施上保證安全無隱患,從人員管理上加強督促檢查。做到經常性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并經常組織教職工學習安全防護知識,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同時堅持每天晨檢,檢查幼兒隨身攜帶物品,及時消除隱患。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共同重視幼兒安全工作,堅持確認接送的幼兒家長,確保幼兒安全離園。我園有兩輛接送車輛,車輛均通過檢驗,接送車輛有專人負責,每天接送完后進行點名,確保每位接送幼兒進班。我園還與公安部門經常性的聯系,配備了警棍等警備器材,制定各種應急預案,以確保及時處理突發事件。由于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幼兒園自開辦以來無一起大小安全事故,并迎接了甘肅省學校安全大檢查,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
四、環境創設與教育教學
1、我園認真貫徹執行幼兒教育的方針、政策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一日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游戲活動,戶外活動和各生活環節活動的時間,充分體現動靜交替,保教結合的原把團結嚴謹。主題創設與保教相適應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參與布置,體現孩子參與的痕跡。重視幼兒的情感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情緒愉快。
2013年,共完成投資779萬元,完成人飲工程7處,實際解決20011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為民辦事實人數3984人。
二、加大治理病險水庫,增強防災抗災能力。
投入資金900萬元,開工建設完成了6座小(Ⅱ)型國家投資計劃規劃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6座小(Ⅱ)型水庫分別是谷母溪、蘭州、水美拱壩、小桶、上馬坪、旱塘。
三、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動綠色建設。
2012年我縣成功通過遴選,列入全國第四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分三年實施,專項資金總投資達6000萬元。我縣2012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位于黃甲嶺鄉,項目總投資1731.23萬元,該項目擬整治山塘61座、改造河壩17座、改造灌排渠道66條共66.2㎞、新建低壓管道輸水灌溉面積600畝,項目于2013年1月25日正式開工,5月18日全部完工。2013年5月22日,市水利局、市財政局組成驗收組對工程進行了市級驗收,6月14日省財政廳、省水利廳組織了聯合驗收小組對該項目進行了省級驗收,順利通過省市驗收,并被評優良等次。
四、加強水資源管理。
一方面,嚴格控制污水排放。全面加強水利綜合執法,加強用水監督管理,加強飲用水源地日常巡查,加大水事案件懲治力度,嚴格執行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堅定不移推進節能減排,確保水質達標。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防護機制。全面推進“綠色”建設,建立和完善水質監測體系、水資源論證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保護機制,強化計劃用水和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批管理,著力構建水生態防護長效機制,從制度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
五、嚴厲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事件。
在專項整治期間,全縣共召開沿河村鎮座談會5次,參加人員300人次,懸掛橫幅標語25條,張貼宣傳標語127張,縣電視臺跟蹤報道有關河道整治新聞7次,利用手機平臺發送信息4200多條。同時,縣政府了《關于河道采砂管理的通告》,公布了禁采區,在全縣各鄉鎮和主要街道廣泛張貼。突出抓好河道采砂的日常監管,采取日常檢查、突擊檢查等形式,不斷加大巡查力度,監督采砂行為。建立了群眾舉報有獎制度,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擴大了監管工作的點和面,推動了河道采砂日常監管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嚴厲查處無證采砂船采砂行為,依法對無證作業的采砂船予以扣留,拆除動力,做到發生一例,消滅一例。專項整治期間,全縣共集中整治行動10次,出動聯合執法人員280多人次,取締非法采砂船4艘,拆除動力15臺。目前,全縣已無一處違法違規的采砂船進行作業。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我局站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高度,充分認識績效評估工作,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績效評估工作領導小組。績效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在績效評估工作過程中,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為做好績效評估工作工作提供組織和人員保證,使績效評估工作的整個工作得到順利進行。
2、整合資金,嚴格使用。績效評估工作涉及的工程建設,資金是“瓶頸”,難題在籌資。除了中央的補助及省、市配套外,還有相當部分資金要靠縣財政及當地群眾自籌解決。對此,我局一方面積極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積極申報項目,爭取國家投入。另一方面,按照省政府明確的籌資比例,籌集配套資金。在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管理上,設立了項目專戶,專款專用,并嚴格按照工程建設進度撥款,以確保資金的專款專用,及時到位,促進了工程的順利進行。
3、強化管理,確保質量。為確保績效評估工作的施工質量,我縣嚴格按工程實施管理辦法及時組建了項目法人、簽訂責任書,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制”四制管理。做到每座工程有規劃、有設計、有圖紙、有專人負責施工,并嚴把“四關”。一是嚴把設計關。全縣績效評估工作項目的設計均已通過市水利局審查把關,如因實際情況需要變更,須經集體研究報批;二是嚴把監督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及安全生產制度,確保工程達標,同時由縣水務局派出技術人員常駐工地指導并監督施工,對隱蔽工程和關鍵部位由施工隊、技術責任人和行政責任人三方到場簽證。另外還聘請所在村、組的村干部為社會監督員,不定時的到工地跟班監督;三是嚴把驗收關。我縣制定了統一的驗收辦法和標準,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縣水務局組織專業人員集體驗收,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未整改的不予認可。四是嚴把進度關。為了搶晴天、爭進度、保質量,我縣績效評估工作均采用鏟車、挖機等機械化設備施工,既營造了水利建設聲勢,又加快了施工進度。
4、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我們堅持“建管并重”和“管理從建設開始、改制從產權入手”的原則,明晰工程所有權、落實責任主體。全縣水利工程項目建成后,產權歸縣水務局,統一由縣水務局經營和管理,縣水務局直接承擔全縣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統管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制定水費的合理收取辦法和有關規章制度。分散的工程由村、組、戶分級落實管理責任,專人管理。合理收取水費,實行以水養水,加強工程看守,搞好工程的運行管理,確保工程正常運行。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需縣財政投入大量配套資金及群眾自籌部分資金,由于我縣財政基礎薄弱,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還不高,縣財政配套資金和群眾集資較為困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我縣現有各類水利設施2845處,其中中小型水庫68座,骨干山塘1818口,小型河壩625座,但這些水利設施大都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加上經常遭受洪澇災害襲擊,抗旱、排澇設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險水庫面大,農業抗災能力弱防汛抗旱壓力大。
下一步打算:
2013年,通過全局上下奮力攻堅,工作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下一步的工作任務仍然很艱巨,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抓住國家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好機遇,增加水利投入,依法治水,科學治水,全面完成市縣提出的各項水務工作任務。
1、切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積極做好防大旱、抗大災的準備,確保現有水利工程充分發揮作用,為農業用水、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2、切實抓好病險水庫整治工作,確保水庫運行安全。做好已列入國家2014年度規劃內的重點小二型、一般小二型水庫在2014年底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