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設計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5-02 12:05: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游戲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游戲設計論文

篇(1)

2幼兒園室外游戲器材的創新設計

中日幼兒園室外游戲空間及設施設計的差異下,體現著兩國幼教理念的不同,日本強調對自然、感性的追求,中國則強調對科學、理性的追求。為保證幼兒期的健康發展,幼兒心智和情感必須得到滿足,幼兒積極地活動也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我國幼兒活動室內化傾向以及運動能力和體力均呈明顯下降的趨勢,因此在我國幼兒園固定模式的基礎上,可通過幼兒園室外游戲器材實現創新設計,一是將綠色自然結合課程設置引入到幼兒參與式活動中來;二是通過游戲器材的靈活多變打造多樣化的游戲空間,豐富幼兒的空間體驗;三是游戲器材結合數字信息時代的技術優勢,吸引幼兒在室外盡情地活動、玩耍。這同時也是彌補我國幼兒園室外游戲空間及設施設計不足的突破口。

2.1“口袋”植物栽種自然環境中有一種能促進幼兒探索與學習興趣的愉快氛圍,為幼兒的活動提供很多選擇。尤其當面對快速城市化下自然環境存在的形式化、細微化、隔離化整個城市環境的格局時,城市幼兒對于室外自然場所中的如泥土、生態景觀和動植物等自然特征直接體驗的機會越來越少。盧梭曾把鄉村設置為童年最理想的場所,大自然是“消極教育”最溫和適度的老師。近20年來,學校花園重新受到國外重視,成為美日歐范圍內的一場運動,國外相關學者也就學校花園對幼兒的益處進行了大量研究[7]。當前,我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技術和社會的變革,已經造成城市兒童日常生活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我國絕大多數幼兒園的場地條件限制,如何引入“自然”成為必須思考的問題。“口袋”植物栽種的理念是在不占用地面空間的情況下,通過創新性的植物栽種“口袋”懸掛或固定于室外立面,“口袋”是由100%可循環使用的塑料瓶材料制造的,透氣性好(內部濕度可控),可以模塊化拼接且材料表面是軟面,見圖3(圖片摘自百度圖庫)。幼兒園可利用它來創建室外花園課堂,通過陽光墻或者柵欄建立垂直可行走的綠色花園,這樣老師也容易指導幼兒如何進行植物(果蔬)的培育和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幼兒們在觀察植物在“口袋”中的生長過程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幼兒健康的飲食習慣,引入新的學習方式,并且帶來新鮮的食材。

2.2自由玩耍的“火柴條”一方面,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導致居住環境遭到嚴重污染及破壞,使得幼兒室外活動空間質量嚴重下降,孩子們被更多地封閉在住宅建筑空間的內部;另一方面,室外游戲空間量的不足或質的一成不變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兒童游戲意愿的喪失,并進一步迫使幼兒室外游戲活動行為陷入到惡性循環之中。如何通過游戲器材的靈活多變打造多樣化的游戲空間,自由玩耍的“火柴條”給出了答案。以“火柴條”為游戲器材的原型,通過排列組合概念設計可以打造出不同的游戲空間,見圖4(圖片摘自關島GUPEA網站),火柴條垂直組合可供幼兒穿越和躲藏;火柴條斜撐組合可供幼兒攀爬、坐臥,作為空間的指示,甚至可以充當植物栽種的擱架;火柴條階梯組合可以供幼兒站立和坐臥,模擬上下樓梯;火柴條平放組合可以作為長椅,等等。從環保的角度考慮,火柴柱條可以選用木質材料或者廢棄鐵軌,火柴頭作為固定連接設備嵌入地面,火柴柱條長度可以不一,并且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旋轉、固定,為了吸引幼兒玩耍,柱條被涂裝成鮮艷的顏色,柱條表面內嵌孔洞和掛鉤,便于搭建、攀爬繩索和插放旗幟,見圖5(圖片摘自關島GUPEA網站)。此外,考慮到幼兒使用的安全要求[8],該游戲器材表面可以覆蓋橡膠層。

2.3交互式“步徑”交互式“步徑”是游戲器材融合數字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它由兩根木梁及一系列的壓敏墊條組成,壓敏墊條間的距離為4歲幼兒的正常步長,每條壓敏墊都連接到兩邊木梁的相應電機,當幼兒踩踏了壓敏墊條,則電路貫通,相應兩側的電機開始工作并帶動附著物如彩條或鈴鐺進行旋轉,見圖6(圖片摘自walltrust網站)。在游戲器材的開發階段,除了專業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的安裝需要專業設計師外,其余材料的制作和涂裝均可由幼兒參與完成,幼兒參與式設計可以豐富幼兒探究現象、解決問題的經驗,獲得更多與人相處的機會,也能夠發展語言表達能力,鍛煉合作交流的技能,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在設計過程中,幼兒具有主動權,能體驗到被賦予權利的感受,這有利于自信心的培養。幼兒雖所知有限,卻擁有令人驚奇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不僅體現在他們針對交互式“步徑”這一游戲器材制作出了一系列充滿童趣的旋轉紙盤,而且還體現在他們對于交互式“步徑”的使用上[10]:除了步行、跑步、跳躍和站立在多個壓敏墊上外,翻跟頭、爬行、滾球、推騎玩具車等可以觸發多個壓敏墊條的更多復雜活動也得以激發,幼兒們還將多個交互式“步徑”器材連接在一起,以獲得更長的路徑體驗,可作為火車開行的軌道等。

篇(2)

二、適應性教育游戲設計

(一)適應性教育游戲設計策略不同的學習者,根據自己不同的學習風格,采取的學習策略是不一樣的。因此,教育游戲應遵循學習者的學習風格進行設計,以內容理解維度為例,在游戲界面中應該同時表現為如下設計策略,為學習者提供適應性學習導航:1.序列型知識導航學習內容主題排序的導航策略是將學習內容按邏輯劃分成小的單元,采用組塊的方式將學習內容按主題的邏輯關系進行排序,然后由學習者或系統控制導航過程,使學習者一步一步地按照學習內容主題的邏輯順序進行學習。例如,使用“下一個”的控制策略,當學習者學完某一組塊的內容之后,自己按或者系統自動切換“下一個”再進行接下來的一個組塊內容。這種控制策略可以讓學習者具有足夠的反思時間,同時也減少了學習者的認知負荷。2.綜合型知識導航學習內容主題采用的是全局導航策略,系統給學習者提供學習內容的整體視圖,能夠讓學習者在整體上把握學習內容的基本結構,使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思維過程控制導航過程,從而使學習內容呈現過程符合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過程。

(二)適應性教育游戲結構設計模型與實現1.適應性教育游戲設計結構模型本游戲是為小學五年級學生設計的練習四則運算題,其結構設計模型,如圖1所示[12]。由教師根據序列型和綜合型設計游戲界面,同時組織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采用兩種方法進行練習:一種是直接進入四則運算游戲,教育游戲默認為給學習者推薦序列型游戲界面,當然學習者也可以根據學習偏好自主選擇游戲界面;另一種,學習者首先經過一個基于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模型設計的所羅門學習風格量表[13],然后,教育游戲會根據測定后學習者學習風格適應性呈現游戲界面和學習內容。2.適應性教育游戲設計實現通常可以采用使用Flash、GameMaker或Scratch等軟件開發教育游戲,本研究則采用Flash教學軟件開發適合五年級學生練習的四則運算題。游戲學習過程為:當學習者算對一道題后,獎勵1枚小紅花(伴隨掌聲);算錯沒有紅花(伴隨鼓勵聲),同時學習者可以點擊游戲界面自動彈出的智能MSAgent[14],它會給予學習者一定指導,幫助其完成四則練習。為了適應學習者的學習風格,本游戲基于Felder—Silverman學習風格模型采用兩種設計策略:序列型四則運算游戲和綜合型四則運算游戲。(1)序列型四則運算游戲:序列型學習者傾向于線性學習,愿意采用小步子學習原則解決問題,在游戲中表現為提供“下一個”的控制策略,逐漸引導學習者完成“加、減、乘、除”學習任務,如圖2所示。(2)綜合型四則運算游戲:綜合型學習者更傾向于非線性學習,習慣先在整體上把握學習內容的基本結構,然后根據自己的思維過程控制學習導航,在游戲中表現為“加”、“減”、“乘”、“除”四項練習并排出現,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任意選擇練習直至完成學習任務,如圖3所示。

三、適應性教育游戲實驗設計與結果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討四個問題,一是調查學生學習風格對選擇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二是調查性別對選擇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三是研究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的教育游戲對學習者學習效率的影響;四是調查研究影響學習者使用教育游戲的因素。

(一)實驗設計本實驗選取吉林省某實驗小學五年級7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男生38人,女生32人,通過所羅門學習風格量表測定后,23人(男生11,女生12)學習風格屬于序列型,47人(男生27人,女生20人)學習風格屬于綜合型。此外,為了研究第三、第四兩個問題,將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呈現四則運算游戲界面)和控制組(默認呈現四則運算游戲界面),每組各35人。

(二)數據結果分析1.調查學生學習風格對選擇適應性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本研究面向70名小學生調查學習風格對選擇適應性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通過交叉表分析得出研究結果如表1所示,75.7%的學生選擇了綜合型教育游戲類型,僅24.3%的學生選擇了序列型教育游戲類型,可見大多數學生愿意采用綜合型教育游戲進行學習。此外,也可知序列型學習風格的學生73.9%選擇了綜合型教育游戲,綜合型學習風格的學生23.4%選擇了序列型教育游戲,進一步證實了綜合型教育游戲比較受學生歡迎。2.調查性別對選擇適應性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本研究面向70名小學生(男生38人,女生32人)進行調查性別對選擇適應性教育游戲類型的影響,通過交叉表分析得出研究結果如表2所示,38名男生中有31人選擇綜合型教育游戲,32名女生中有26人也選擇綜合型教育游戲,可見無論男生或是女生都愿意選擇綜合型教育游戲進行學習。此外,也可知序列型學習風格的男生中81.8%選擇了綜合型教育游戲,序列型學習風格的女生中75.0%選擇了綜合型教育游戲,同樣,進一步證實了綜合型教育游戲比較受學生歡迎。3.適應性教育游戲對學習效率的影響本研究通過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學生在相同學習時間內(設定5分鐘),獲得紅花數量為評價依據,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法探究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的適應性教育游戲對學習效率的影響,研究結果如表3a、3b所示。從表3a統計信息中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人數都是35人,其中實驗組在規定時間內所獲紅花數量均值是37.80,控制組在規定時間內所獲紅花數量均值是33.03;從表3b獨立樣本t檢驗統計信息中可以看出概率p值是0.000<0.05,說明在0.05顯著性水平上實驗組與控制組中的學生能力有顯著性差異,另外從兩樣本均值差為4.771可知,學習者在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的適應性教育游戲中學習效率更高。4.調查研究影響學習者使用教育游戲的因素教育游戲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自由、有趣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對培養學習者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游戲目前還無法真正融入到學校學科教學中,以至于出現各類游戲產品很多,但是真正得到有效應用的卻很少。排除一些人主觀主導因素之外,比如,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對教育游戲的認識嚴重缺失,對于教育游戲自身的設計受哪些因素影響,這正是本文重點要研究的問題。教育游戲軟件設計的好與壞,使用者的語言最有說服力。本研究主要圍繞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因素進行調查,通過實驗組和控制組兩組學生反饋信息,本文對其進行了梳理,總結出了四大因素,即“趣味性”、“愉悅性”、“易操作性”、“靈活性”,如表4所示。從表4數據統計可知,實驗組中71.4%的學生認為“趣味性”是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一個因素,控制組中65.7%的學生給出同樣認可;實驗組中65.7%的學生認為“愉悅性”是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一個因素,控制組中68.6%的學生給出同樣認可;實驗組中74.3%的學生認為“易操作性”是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一個因素,控制組中62.9%的學生給出同樣認可;實驗組中71.4%的學生認為“靈活性”是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一個因素,控制組中68.6%的學生給出同樣認可。由于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和控制組所用的教育游戲軟件是一樣的,給出幾乎一樣的反饋也不足為奇,可以說“趣味性”、“愉悅性”、“易操作性”、“靈活性”是目前多數游戲開發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公認的四要素。但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為什么一樣的游戲,在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幾乎沒有區別的前提下,實驗組和控制組卻有著不一樣的學習效率?”究其根本原因差別在于“適應性”和“非適應性”,實驗組的學生進行的是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呈現四則運算游戲,而控制組的學生則不是。也即實驗組的學生是一種個性化學習,四則運算游戲是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而呈現游戲界面,充分考慮了學習者學習偏好特性,正是因為個性化因素成分存在,導致實驗組的學生學習效率要高。因此,影響使用教育游戲進行學習的因素除了上述四大要素外,更重要的還應該具有“適應性”,也正是目前多數游戲都忽略了最重要人的因素,人的特性,沒有開發適應學習者學習風格的游戲,導致很多游戲即使開發出來,也不能被很好地利用,教育游戲的適應性是關鍵因素,即實現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教育游戲開發者一定要考慮學習者特征,才能使教育游戲被高效利用。

四“、適應性”教育游戲應用思考

中國有句老話,“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示范,我可能會記得;讓我參與,我將真正理解。”“適應性”教育游戲讓學習變得更“沉浸”,使呆板、無趣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情趣,這不僅實現了游戲課件根據學習者特性適應性地呈現知識內容的需求,而且也能夠根據學習者根據自身學習偏好自選、定制游戲學習過程,給予學習者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個性化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成績。誠然,伴隨著翻轉課堂、在線MOOC、大數據學習分析等時代的到來,也給“適應性”教育游戲應用發展帶來新思路。1.大數據時代的“適應性”教育游戲學習分析大數據學習分析能夠為每一位學生都創設一個量身定做的“適應性”游戲化學習環境,通過記錄學習歷史數據,分析和預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和知識掌握程度,并提供可視化的精準跟蹤報告,通過條形圖、扇形圖等可視化方式,詳細呈現學習概況、問題集中點、整體水平等數據,為教師教學或者學習者自學提供可靠的參考[15]。教師可以幫助避免課堂講解難度過大或過小,自學者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掌握水平,通過這種與自我的信息對稱過程,能夠讓學習者感受到自我掌控的成就感。腦神經學的研究已經可以證明,當人們有自我掌控的感覺,內啡肽、催產素都會分泌的更多,一種叫做“樂觀”的東西就出現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就會因此提高,展開行動和追求成就的動力相應增強。同時,學習環境向每個學生提供獨特的個性化學習建議,推薦恰當的學習進度、難易適中的學習內容,滿足適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學習,解決“有教無類”問題,不但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而且利于培養學習者的創造性思維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智慧學習發展。2.MOOC建設中融入“適應性”教育游戲策略MOOC以其豐富的資源和開放的、隨時隨地的學習方式,受到渴求知識的人們的青睞。然而在眾多學習者中,爭取堅持到最后,獲得認證的學習者所占比率很少,就其原因除了需要考慮完善MOOC平臺的技術交互功能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如何在課程內容建設中進行改變。MOOC的學習應該是基于興趣而產生的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是一種針對自己的個性化學習,也是社會化學習。MOOC的真正問題是,如何提高課程的“玩課率”而不是“完課率”。讓MOOC課程發展得更有趣,學習者能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下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能在MOOC課程中盡情享受與老師、同學交流互動的喜悅,讓課堂自然而然充滿學習的氛圍,成為真正意義上(而非形式上)的學習型組織。“適應性”教育游戲策略為MOOC的建設帶來福音,即形成個性化MOOC,不但給學習者帶來學習愉悅,還能為不同學習者在游戲化學習中推送不同的學習知識點,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習者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提高學生個體對知識的成就感和認知程度,為降低輟學率、提升完成率提供了有力保障。3.翻轉課堂與“適應性”教育游戲相融合傳統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教育研究者都知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跟學生之間的溝通與討論是最有效的學習。可汗學院顛覆了傳統模式,開發了“翻轉課堂”模式,將學習流程“反過來”,即學生在家里學,然后到學校上課跟老師和同學討論。在“反轉式教學”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然而,書本常常是無趣無味的,即使在課堂中有教師親身指導情況下,學生都未必用心學好,何況沒有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效果又是如何得到保障?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從何而來?不排除天生的好奇心驅使,但更多學生需要的是后天巧妙的引導,而書本知識或老師講課大多缺乏因勢利導,對學生的心理沒有把握,不能帶領他們入門;游戲卻充分利用了對人性心理的認知,環環相扣,如果能在游戲中培養孩子對學科知識的興趣不是很好嗎?事實證明,情況的確如此,課后的知識學習如果是以一種游戲化方式呈現,尤其是融入了“適應性”教育游戲,在學習進行中不斷獲得一些小小的激勵,進步越大獎勵越多,同時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適應性地呈現學習內容,學習者玩出了樂趣,結果就很不一樣了。比如,當學生答題正確,就會出現所獲得分數,就會朝學習終點線移動更近,同時下一個問題變得更難,因此有了“適應性”。

總之,游戲互動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最終實現精準化、個性化的服務。基于學生個體的興趣、特長,取其所長補己之短,更好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個人盲區。“適應性“教育游戲可最大限度地激發用戶的內在動機,提高學生的粘性和忠誠度,進而對學習者在認知(如可以改善注意力、專注力和反應時間)、動機(如鼓勵成長)、情感(如引發積極的情緒狀態)等方面產生正面影響。當然,在課堂上引入“適應性”教育游戲,并不意味著紙質書籍的末路。混合式學習也并不意味著取代線下課堂。但是,“適應性”教育游戲可以通過新的技術方案來幫助解決需要時間檢驗的教學實踐的長期問題,同時可以擁有最好的新事物和最好的舊事物。大數據時代的“適應性”教育游戲學習分析可以幫助教師回答關于評估的問題,培養孩子們的自我認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等元認知能力。然而,“適應性”教育游戲課程效果好,需要教師付出得更多,同時也意味著教師要有更高的水平。一個主題怎樣展開,需要設計哪些活動,如何使活動更具有整體性、綜合性,需要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發展情況、學習風格偏好等學習個性特征進行調整,都要靠教師動腦筋把握。正如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貝瑞特博士曾說“計算機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師才是真正的魔術師!”

篇(3)

設計游戲的目的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所以,設計數學游戲,安排課堂教學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思想性,激勵性

游戲必須寓教育于教學之中,以正確的思想激發學生競爭精神,樹立為祖國爭光的學習動機。如游戲“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在高聳入云的山峰兩側貼上題卡,選兩隊隊員當“登山隊員”分別從兩側向頂峰挺進。其他學生當裁判,哪隊答對一題就插上一面紅旗表示前進了若干米,哪隊先到達頂峰,哪隊奪取山上的“先鋒號”紅旗。在游戲中,參賽隊員像登山運動員那樣堅韌不拔,勇往直前,裁判員們默默地搶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確評判。全體學生愉快地在游戲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并借此了解一項我國的世界之最,滲透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情感,激發昂揚奮進的精神。

2.多樣性,情趣性

游戲新穎,形式多樣,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使他們主動地學、愉快地學。

如形式活潑又有競爭性的“數學撲克”:“爭上游”、“拍大數”;富于思考啟發性的“猜謎”、“問號旅游”;富有情趣的“小貓釣魚”、“摘蘋果”、“幫白兔收蘿卜”、“小鳥回家”;結合地理知識教學的“火車開往北京城”等游戲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于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并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3.直觀性,形象性

直觀形象的數學游戲可以在學生“具體形象的思維”與“抽象概念的數學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則等知識,引導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形象地表演“數的組成”、“數的分解”、“數字歌”、“找鄰居”、“找朋友”、“送信”、“爭當優秀售貨員”等游戲都是借助學生的表演動作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兒歌“2字像小鴨,圓圓小腦瓜,斜著長脖子,直著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數字“2”的字形和書寫要領。如“找兄弟”,學生拿著數字卡片“6”說:“我今年6歲,弟弟比我小兩歲,弟弟在哪里?”學生們想出答案舉起數字卡片“4”說:“我今年4歲,比你小兩歲的弟弟在這里。”學生繼續問:“比我大1歲的哥哥在哪里?”學生舉起卡片“7”說:“今年我7歲,比你大1歲的哥哥在這里。”在這個游戲中,開始學生依據數序知識想出結果,為學習有關的應用題做了鋪墊。

4.針對性、啟發性

數學游戲的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設計游戲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要有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會思維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1)“數學接力賽”可以突出分析問題的層次,培養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如分析應用題:“桃樹有8棵,梨樹比桃樹多3棵,梨樹有多少棵?”請4名同學參加數學接力賽,每個學生完成一層任務。

第一棒:從“梨樹比桃樹多3棵”這句話里知道了誰和誰比。(梨樹和桃樹比。)第二棒:還知道了誰的棵數多?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梨樹的棵數多,梨樹的棵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樹同樣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桃樹多的3棵。)第三棒:求梨樹有多少棵,應該怎樣做?用什么方法計算?(求梨樹有多少棵,應該把這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第四棒:列式6+3=9(棵)答:梨樹有9棵。

篇(4)

中國古典建筑文化源遠流長,造型豐富多彩:亭臺樓閣、殿堂榭舫、廊軒廳齋,并且各代建筑均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如秦漢宮殿之古樸威嚴、隋唐宮殿之華麗恢弘、明清宮殿之宏大壯美。在園林建筑之中,亭臺樓榭、山石花木、池沼溪流,皆因地制宜,可謂巧奪天工,渾然天成。其他如寺院的肅穆莊嚴,清遠寧靜,沉定人心;民宅的古樸親切,生活氣息濃厚等。傳統建筑藝術讓游戲設計師有了豐富的信息和資源以在虛擬世界中開荒拓土,搭建一個全新的世界。在多數國產網游中,對游戲建筑的造型設計,都大量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造型進行創作,即便個別游戲為了游戲風格的統一加以夸張,但其背后的傳統風格依然顯而易見。在國產網游《大話西游》的場景設計中,亭臺樓閣的造型設計保持了中國傳統建筑的風格特點。這種對傳統建筑語言的直接轉化讓游戲場景更給人真實感。它的模型制作精良并結合中國古典元素進行了創新,如亭子橫梁上的太極圖,配合木質對聯的裝飾,整體造型古樸典雅。這種對文化元素的汲取、解構、整合也是很多游戲場景設計的慣用手段,用來增加畫面美感;大殿朱紅色柱子配合鎏金的龍紋裝飾,皇家氣派盡顯無疑。之所以對“門”大加修飾,因為在中華文化數千年演變中,門變得越來越厚重莊嚴,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建筑體現出的威嚴與溫馨、辟邪與祈福、驅惡與迎祥、高尚與正直、血腥與祥瑞,所有這些都是借助“門”這個獨特的載體,糅合、統一、發揚并展示出來的。這種設計不僅保留了傳統建筑文化的基礎元素,維系了游戲基礎世界觀的架構,符合了人們傳統的理念,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需求,達到了商業性、社會性與藝術性和諧共融的效果。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國,傳統建筑的造型也極具地域特色,這種地域性、民族性也被運用在網游設計中。在網游《夢幻西游》中,Q版的游戲風格難掩徽派建筑的神韻:高墻翹角、黑瓦白墻。在《天下3》中,九黎這一關卡的建筑造型獨具民族特色: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建筑的底層,整體造型依山就勢,鱗次櫛比,層疊而上。這種穿斗式的造型便是設計師借鑒了苗族傳統的吊腳樓造型設計而成的(圖2右)。這種建筑的設計思想,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始終遵循的指導思想之一。可以說,無論是傳統徽派建筑還是民族建筑文化,對游戲藝術創作尤其是場景設計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歐美傳統建筑的造型特點在角色扮演游戲中的體現

歐美傳統建筑以石材為主,造型帶有明顯的宗教神秘色彩,這源于歐美人對宗教虔誠的信仰。歐美傳統建筑的造型風格多樣:羅馬式、希臘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種種鮮明的造型特點也是游戲師最佳的靈感與取材來源。在游戲設計中市井文化同樣不能忽略。在諸多歐美網游的建筑中,比如小酒館、鐵匠鋪、民房都是根據歐美傳統建筑石木搭砌的特點來設計的。玩家對于游戲世界觀的第一印象,是建立在已有文化基礎上的,這種文化的認同感對任何一款網游都是極為重要的要素。

二、游戲景觀的造型設計與傳統文化

(一)中國傳統宮殿、園林對游戲景觀設計的影響

中國傳統建筑景觀具有明顯的時代性與地域性,北方以恢弘大氣的宮殿群落聞名,南方以山明水秀的江南園林著稱,二者也成為游戲設計師的設計源泉。中國宮殿建筑斗拱碩大,金黃琉璃瓦鋪頂,配有絢麗的彩畫粱柱、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臺基、欄板,以及周圍的建筑小品。在國產網游中,宮殿造型的場景可以提升游戲自身的文化品位,需要設計師加以藝術化的創新。中國的園林建筑歷史悠久,以山水為主的中國園林風格獨特,其布局靈活多變,將人工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形成巧奪天工的奇異效果。這些園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隱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將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在角色扮演類的游戲中,這種建筑文化恰恰為游戲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場景。

(二)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對網游自然景觀設計的影響

作為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國畫在技法上也深深影響了網絡游戲在自然風景上的構圖設計。中國畫講究散點透視,這樣可以讓畫面擁有更加寬闊的視野,構圖靈活自由,畫中的物象可以隨意列位置、沖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以表現壯美景觀的磅礴氣勢。

篇(5)

一、引言

動漫游戲中場景設計是動漫作品構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場景設計是指動漫游戲中除角色造型以外的隨著時間改變而變化的一切物的造型設計。好的場景設計可以提升動畫影片的美感、強化渲染主題,它能夠使動畫影片的渲染效果更加飽滿。恰當的場景設計更能為影視作品提升附加值,直接影響著整部作品的風格和藝術水平。

二、場景設計在動漫游戲中的作用

場景設計既要求有高度的創作性,又要求有很強的藝術性。動漫游戲場景不僅僅是繪景,更不同于環境設計。它是一門為動漫游戲服務,為展現故事情節,完成戲劇沖突,刻畫人物性格服務的時空造型藝術。它的創作是依據動漫游戲劇本、依據角色造型、依據特定的時間線索規定的。動漫游戲場景設計對鏡頭畫面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場景空間設計制約著鏡頭畫面。設計一般是依據場景空間的創意思維來安排鏡頭畫面中景別的變化、視角的變化、鏡頭的運動方式以及場景氣氛效果的營造。

場景設計還有可能影響到劇情發展,比如古代對建筑規模和建筑形制的規定都很嚴格,那么古裝角色要根據自己的身份選擇合適的建筑去居住和生活,活動范圍也會受到限制,劇情要依照這些場景來展開。

場景設計不但影響著角色與劇情,而且還影響著影視動畫的欣賞。動畫片給觀眾帶來的感受是動畫片中多種元素綜合產生的,它讓觀眾隨著劇情的發展而緊張、憂傷、欣喜、興奮,在欣賞過程中,觀眾最直接感受到的還是場景設計所傳達出來的復雜情緒。場景設計對動畫中的場面施加主觀影響,通過色彩、構圖、光影等設計手法來強化影視動畫的視覺表現,使恐怖氣氛更加恐怖,優雅場面更加優雅。

三、動漫游戲場景設計原則

3.1整體上把握作品主題與基調

設計游戲場景設計需要從宏觀上把握游戲的場景造型,要有駕馭整個作品的主體意識。場景總體設計的切入點在于把握整個動漫作品的主題;場景的總體設計必須圍繞主題進行;主題反映于場景的視覺形象中。正確完整的思維方式應該是:整體構思——局部構成——總體歸納。也就是先有一個整體的思路,再進行每個局部的設計,然后再進行總體的歸納整理。具體的做法就是要從調度著手,充分考慮場面的調度,以動作為依據。強調造型的意識,以造型的表意性、敘事性取代說明性。如何表現場景的視覺形象,就是要找出動漫作品的藝術基調。基調就好似音樂的主旋律,無論樂章如何變化,總會有一個基本情調;或歡樂、或悲壯、或莊嚴、或詼諧等等。而基調就是通過動漫游戲中角色的造型、色彩、故事的節奏以及獨特的場景設計等表現出的一種特有風格。

3.2營造恰當的氣氛

動漫游戲的場景設計也是一種藝術表現,是一種世界觀的設計,不管是什么樣類型的作品,還是采用了二維或是三維的空間形式,都可以應用視覺藝術的表現原則來實現區別于現實世界的虛擬電子空間。氣氛的營造是游戲場景設計的第一位,白天、夜晚、明亮、清新、陰暗、詭異……不同的環境、氣候和色彩能給玩家帶來不同的感受;然后就是真實感的實現,年代、地域、氣候、風俗習慣等客觀依據,這種真實不一定是現實中的那種真實,可以是制作者自己營造出來的一個小社會中的真實。最后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真實與夸張之中找到一種統一、平衡。動漫世界不可能完全的再現現實,卻能濃縮現實,建造一個屬于自己真實,這種真實感可以說是來自于人類社會,但卻比人類社會更有趣。當然,這需要設計師的靈感和想象力去實現。好的氣氛營造、真實感和適當的取舍夸張,也就構成了動漫游戲的世界觀,這種世界觀決定了作品的成敗。

3.3場景空間的表現和造型形式

動漫游戲場景的空間要素主要包括物質要素:景觀、建筑、道具、人物、裝飾等等;效果要素:外觀、顏色、光源等等。利用景深加強場景可以有效的擴大場景的空間感;利用光影塑造距離和深度感;利用引力感可以產生不同的空間效果。場景可以很容易的創造出危機感和神秘感。通過復雜互動的場景空間強調懸念感。在場景的設計制作上,應將場景處理的盡量的豐富些、多變些、信息量大些,使觀眾不會感到不真實,太單調。由于動漫場景制作手段多元化,使用數字造型動畫軟件可以較方便的創造出超現實、幻想的內容。在場景設計方面有效的配合魔幻的效果,營造神秘感,但是任何的藝術創作都需要把握尺度,豐富多變的場景空間,并不是要求創作者一味的追求復雜,過于復雜也會造成繁瑣眩目的效果。最恰當的動漫游戲場景設計就是在豐富的場景空間中,能最快地、最準確地傳達出信息、突出主題、使參與者在豐富生動的視覺效果中,沉浸其中,娛樂其中。

優秀的動漫游戲作品應該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造型形式,特別是場景的造型形式,是體現影片整體形式風格、藝術追求的重要因素。場景的造型形式直接體現出游戲的空間結構、色彩搭配、繪畫風格,設計者需要探求游戲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形成游戲造型形式的基本風格。場景的造型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造型變得更復雜細致,實時渲染也變得更快。游戲廠商不斷的在過分追求游戲畫面的寫實性,將寫實做到極端,勢必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游戲場景的造型風格應吸納全世界各地域文化的特點。

四、常用動漫游戲場景設計軟件

數碼技術的出現對場景設計而言無論是創作工具還是創作方法上來說都有了較大的改變和突破。使得藝術設計師可以創作出全新的藝術設計形式。數字化場景設計在風格上有寫實、裝飾、漫畫等風格。根據風格的不同在手段上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種,一是借助電腦軟件繪制完成的場景設計,目前常用的軟件是PHOTOSHOP、PAITER。這種類型的場景設計繪畫性較強。二是通過電腦合成照片,還有就是通過三維軟件創作場景中所需要的模型。我們所熟悉的軟件像3DSMAX、MAYA等。通過合成等手段完成的場景設計能輕松實現對真實場景的模仿,而且能將真實世界很難同時出現的場景合成展現在我們眼前。合成的手段目前主要還是依賴軟件,流行的合成軟件有:PAINT、AFTEREFFECTS、MAYAFUSION、FLINT/INFORNO等,這些軟件的功能都十分強大,而且在此基礎上又有各自獨特而擅長的功能,以處理各種不同的合成需要。利用三維軟件的輔助設計,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深度和立體感。通過計算機軟件,使得許多以往不可能實現的效果成為了可能。但是任何三維軟件都是非常龐大復雜的軟件,學習使用起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熟練掌握基本要求才能更好的提高。首先要鍛煉三維空間想象能力,熟練掌握視圖、坐標與物體的位置關系,這是最基本的要掌握的內容。其次要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選擇、移動、旋轉、縮放、鏡像、對齊、陣列、視圖工具,這些命令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幾乎所有制作都用到,在這些基礎之上學維圖案的編輯,很多三維物體的生成和效果都是取決于二維圖案。最后,對于場景設計來說,就要掌握好最基本的特效制作,掌握常用的材質參數、貼圖的原理和應用;熟悉燈光的參數及與材質效果的關系;另外也要加強藝術方面的修養,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美術方面的修養,加強色彩方面的知識,多注意觀察實際生活中的效果。

五、結論

動漫游戲場景設計不僅僅是繪景,更是一門為展現故事情節、完成戲劇沖突、刻畫人物性格服務的時空造型藝術。在創作過程中,經常只要場景一出現,整部作品的情緒基調就會立刻顯得更為突出,更為鮮明。場景運用得當,節奏就更加流暢,更加富有韻律美感;反之,場景處理失誤也會破壞影片的整體感覺。因此,在動漫游戲的創作中應充分認識、充分利用場景對于情緒氛圍的推動作用,在塑造聲畫合一的視聽綜合藝術形象的同時,營造出最佳的總體效果。

參考文獻:

篇(6)

2中國游戲美術設計中的人物造型特點

與歐美和日本的游戲美術設計相比,中國的游戲美術人物造型具有很強的中國風格。目前,經典的中國游戲美術設計作品,比如《仙劍奇俠傳》系列、《傳奇》系列等是成功的中國風格的游戲美術設計作品。但是,基于中國文化應用基礎上的游戲作品雖然數目繁多,但局限于程式化的發展模式,大多是對于特定樣式的再現。在這種背景下,設計師們要更加重視游戲中的人物造型與其他方面的融合,運用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民族游戲之路,設計出完美的中國游戲人物的經典形象。在具體的人物造型設計中,可以分為很多類型,目前,流行的中國游戲美術設計中的人物造型角色主要是“成長型”角色。比如,經典的網游《仙劍奇俠傳》中的主角“李逍遙”就屬于一種成長型的人物造型塑造。李逍遙從一個天資聰穎的鄉下客棧萌版的店小二,到經歷重重磨難成長為一代曠世奇俠,再到出任蜀山掌門,成為御劍行遍天下、行俠仗義、斬妖除魔的英雄人物,經歷了多重的人物造型設計過程。李逍遙的人物造型設計與他的經歷形成完美的一致,這可以稱得上是人物造型藝術的敘述功能表現。

篇(7)

一旦粘度變差,就會使得設備面對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零件和系統中的油液出現大量的滲漏,泵的容積率受到影響。油液流經節流小孔或隙縫式閥口的流量增大,此時之前的工作速率就會發生改變,干擾到穩定性,而且會導致精度明顯的變低。除此之外,一旦粘度變差還會導致零件表層的膜變得非常薄,此時機械就會更容易受到磨損。

1.2導致氧化速率變快。

如果溫度大于55℃時,每當溫度增加10℃,其使用年限將降低一半。而且,氧化還會生成很多的膠裝物體,使得零件的小孔擁堵,干擾系統的活動。

1.3零件因為受熱而發生形變。

一旦溫度變高,就會使得零件因為受熱而發生變形現象,此時之前零件之間的縫隙就會改變,導致阻力變大,有時候還會導致閥門卡死。另外,這種熱變形還會使得零件接觸區域的油膜發生變化,致使磨損變嚴重,進而導致液壓系統的泵、閥、馬達等的精密配合面因過度磨損而失效或報廢。

1.4一些零件的老化速率加快。

絕大部分的零件都是橡膠材料的,如果液壓油溫度太高的話,就會使得這些零件的使用時間大大的縮減。所以,要認真的分析系統高溫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且采取正確的方法應對。

2液壓系統設計缺陷對液壓油高溫故障的影響分析

通過分析發現,高溫問題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類型。第一是因為系統的設計不當導致溫度變高,第二是因為系統的使用或是維護工作開展的不到位導致溫度變高。由于設計不合理導致的溫度變高,一般是因為設計不當或是沒有正確的安裝,此時就使得熱量大量的產生,或是因為系統生成的熱無法盡快的排放,最終導致溫度過高。設計不當導致的問題一般涵蓋如下的幾類。

2.1沒有正確的設計油箱。

通過分析發現很多時候的溫度升高都是因為沒有設計好油箱而導致的。對于該系統來說,油箱存在的意義是存儲液壓油,而且還有散熱以及隔離水的功效。而設計不到位主要體現在油箱太小或是結構方面的問題。如果油箱太小,就會導致儲液量非常少,進而使得系統不具備較高的流量,無法把產生的熱帶走,此時就使得溫度變高。而結構方面的問題主要指的是因為吸油管和回油管的間隔太近,中間沒有做好隔離工作,此時就會使得絕大多數的油沒有合理的冷卻就進到吸油管中,將使溫度升高。所以,為了避免問題產生,必須要將油箱的體積適當的調整,而且開工至好兩個油管間的距離,在兩者間做好隔離工作。

2.2沒有正確的設計散熱體系。

散熱系統的設計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冷卻回路流量過小,空冷器散熱能力與系統產熱不相匹配兩個方面。冷卻回路的循環流量必須與液壓系統所要求的散熱量相匹配。流量過小,則冷卻系統的換熱能力降低,必將導致液壓系統油溫的不斷升高。冷卻同路的循環流量是由冷卻回路的阻力特性和液壓泵的動力特性共同確定的(冷卻回路的流量一阻力特陛曲線與液壓泵的流量一揚程特陛曲線的交點對應的流量,即為冷卻回路的循環流量),對于冷卻回路流量過小的散熱系統,可以通過調整冷卻回路的阻力特性(管徑大小、閥門開度等)或更換輸送能力較大的液壓泵等措施,提高冷卻回路的循環流量。空冷器散熱能力與系統產熱不相匹配,主要表現在空冷器散熱面積過小及空冷器空氣側的對流換熱能力不足兩個方面。空冷器散熱面積過小,主要是由于空冷器熱工設計參數選用不合理或設計計算存在錯誤造成的。對于這個問題,可以在重新進行準確的熱T計算的基礎上,更換散熱面積滿足要求的空冷器,以增強空冷器的散熱能力;空冷器空氣側的對流換熱能力不足,則主要是由于空冷器空氣側的空氣流量不足造成的。可以通過采用更換大風量風扇等措施,強化空冷器空氣側的對流換熱效果,保證空冷器的冷卻散熱能力。

2.3沒有選擇合適的液壓零件。

液壓系統中的液壓元件,主要包括換向閥、溢流閥和順序閥等。這些元件的選型設計,必須滿足液壓元件工作壓力、所通過流量及所要求的壓力和流量的調節范圍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流量指標是選擇液壓元件的重要依據。根據流量選擇液壓元件,其實只是保證所選擇的液壓元件的局部阻力系數具有合適的取值,以保證液壓元件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阻力損失不致過大。因此,液壓元件選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所選液壓元件局部阻力系數過大,從而導致液壓系統在正常的工作流量下產生較大的阻力損失。這部分阻力損失最終轉化為摩擦熱被液壓油吸收,從而導致液壓油的較大溫升。所以,一旦選擇的零件型號不當,也會使得設備發生高溫問題。

2.4管線設計以及安裝工作開展的不到位。

系統管路的阻力有兩種,一種是沿程阻力,另一種是局部的阻力。不論是哪種阻力,只要其變大就會導致熱量變多,最終使得油溫變高。因此,要積極的做好管線系統設計工作,將阻力損失掌控在一定的范圍之內。站在控制阻力損失的層面上來看的話,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管徑選擇。在選擇管徑的時候要結合回路流量以及設計規定的比摩阻來綜合分析,這樣就能夠防止發生管徑太大或是太小的現象了。(2)管路長度。在確保功效合理,運行穩定的前提之下,在設計管路的時候一定要秉承著精簡的理念,最好是短一些,這樣就能夠避免過多的彎折以及轉彎等。(3)管路附件。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液壓油管路盡量減少彎頭、變徑及不必要的閥門等附件,以減少管路系統的局部阻力損失。

篇(8)

2空調系統設計

2.1冷熱源設計

該工程空調計算冷負荷為1058kW,計算熱負荷為423kW。由于該項目的功能特性決定了其空調設備同時開啟的情況極少,故在冷熱源裝機容量的選擇上取同時使用系數為較小值,制冷時的同時使用系數約為0.8,制熱時約為0.6。由此,該工程選用了2臺60冷噸(211kW)的螺桿式水冷冷水機組(其中有1臺為熱回收型機組)、1臺120冷噸(422kW)熱回收型螺桿式水冷冷水機組作為冷源,集中放置于地下一層空調主機房。熱源選用2臺額定制熱量為130kW模塊式風冷熱泵機組作為熱源,同時該風冷熱泵機組可兼作過渡季節或夜間的極低負荷以及高峰負荷時的冷源。冷源系統的冷卻塔及風冷模塊式熱泵機組放置于二層露天平臺處,水泵則統一置于地下一層主機房內,方便集中統一管理。如圖1所示為空調冷熱源系統流程圖。

2.2空調水系統設計

結合本工程業主方的要求及整體管理水平,該空調水系統以方便有效的管理為原則,以合理的節能運行為目的進行設計。空調水系統采用分區兩管制,按照建筑功能,分為客房區域、餐飲區域及辦公會議區域。各區供冷/供熱轉換在主機房內分集水缸的各環路總管上設手動蝶閥實現手動切換。空調冷卻水、冷凍水、供暖熱水系統均為水泵與主機一對一的一次泵定流量系統。冷凍水/冷卻水/供暖水系統均采用二管制異程式系統。冷凍水供回水溫度為7℃/12℃;冷卻水供回水溫度為32℃/37℃;供熱系統供回水溫度為45℃/40℃。

2.3熱回收系統設計

為了降低能耗,酒店建筑一般需要設計空調熱回收系統,利用回收其冷水機組的冷凝熱來獲得免費的生活熱水,而廣東地區明確規定采用集中空調系統的大面積酒店建筑應當配套設計和建設空調廢熱回收利用裝置[1]。本工程空調熱回收系統分別由1臺制冷量為60RT(211kW)的熱回收型螺桿式冷水機組和1臺制冷量為120RT(422kW)的熱回收型螺桿式冷水機組、2臺熱回收循環水泵以及2個梯級蓄熱水罐組成。空調熱回收熱水系統主要為該工程的客房區及廚房區提供生活熱水,同時綜合考慮了熱水管網的回水加熱循環。空調熱回收系統的設計熱水供/回水溫度為60℃/35℃。如圖2、圖3所示分別為冷凝熱回收系統流程圖(空調主機側)及冷凝熱回收系統流程圖(水專業側)。

3系統節能性分析

3.1冷源系統節能分析該空調系統的冷源具有大小主機搭配、并且與風冷熱泵機組互為備用,基本可以滿足該項目的各種不同運行工況,同時有效避免了冷源容量配置過大,可降低初投資成本,其運行也比較節能。

3.2空調水系統節能分析空調水系統根據項目特點設計為分區兩管制系統,實現客房區及餐廳區不同時段冷熱負荷需求,在滿足實際需求的同時運行更加節能。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及熱水泵與主機采用一對一的連接方式,以達到合理的流量分配及穩定的運行效果,同時采用定流量系統運行,減少了系統控制的復雜性,運行更加可靠,但是系統節能性相對變流量系統會差一些。

3.3熱回收系統節能分析

3.3.1熱回收的基本原理本工程的空調熱回收系統采用了回收冷水機組的冷凝熱。冷水機組冷凝熱回收系統就是把制冷循環中制冷工質冷凝放熱過程釋放的熱量利用來制備生活熱水。所示為冷水機組排氣熱回收系統原理圖。由文獻[2]及相關廠家的實際測試數據可知,標準測試條件下(熱水供回水溫度一般為55℃/30℃)冷水機組的顯熱回收量約為制冷量的12.5%~15%范圍內,很多時候可按照15%計算。當熱水的供回水工況與測試工況不一致時則需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具體方法可按照文獻的分析方法計算得出總熱回收量。

3.3.2熱回收系統設計分析由于傳統熱回收系統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故本文在文獻的熱回收系統基礎上進行了以下幾點的優化設計。

(1)為了減少熱水罐的蓄水時間以及為了避免進水溫度對主機性能系數產生較大的影響,設計工況下的進出水溫度為35℃/60℃,溫差25℃。

(2)蓄熱水罐采用立式水罐,更好的實現了水溫分層作用及熱水的梯級利用。

(3)本工程的熱回收系統考慮了熱水管網的回水加熱循環,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冷水機組的冷凝熱,更加節能。

(4)控制方面,在熱回收系統的回水管上設置溫度傳感器,當回水溫度超過58℃時,輸出信號關閉熱回收水泵,同時在用水點最遠段的回水管上設置溫度傳感器,當回水溫度低于55℃時,輸出信號開啟水專業的回水循環水泵。按照一臺120RT(422kW)的熱回收機組來分析,由文獻]的計算方法可得,該熱回收機組的顯熱回收量為63.3kW,熱回收水流量為2.47m3/h,從而根據此水流量及25℃的設計供回水溫差即可求出總熱回收量為71.8kW,熱回收系統設計的總熱回收量為制冷量的17%左右。由此可知,供回水溫差越大,同等制冷量的情況下的熱回收量就越大,但相應的對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影響也就越大。由以上分析可知,熱回收系統的實際供回水工況是一直在不斷變化的,其熱回收量也是一個變數,嚴格來說分析一個工況范圍內的熱回收量才更有參考價值,這部分還有待于下一步做更詳細的分析計算。

篇(9)

(1)調節情緒。美國工效學家ick的實驗證明,室內色彩會影響人的情緒,人們在喜愛的環境里積極的情緒反應如友好的言詞、微笑能增加53%,消極的情緒反應如煩躁、敵意等下降了12%。可見良好的色彩環境對船員的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色彩與情緒效應情況如表2所示。

(2)調節溫度。色彩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來測定色彩的溫度變化。結果發現,在藍綠色調房間工作的人,當溫度下降到15oC時就會感到寒冷,而在紅橙色房間工作的人,當溫度降低到10-12oC時,才有寒冷的感覺,藍綠和紅橙兩種色彩感覺造成的溫差竟達到3-5oC。可見,在特殊航海環境里,利用色彩可調節溫度特性可以調節船員對海上環境的不適。

(3)調節時間認知。美國色彩學家弗•比林指出:在長波系的色彩裝飾房間,即暖色調房間里時間感知長,短波系的色彩裝飾房間里,時間感知短。這是因為高純度、暖色對視覺刺激較強,連帶著疲勞感,所以易產生時間意識。因此,在娛樂餐飲等主張短時間停留的區域多使用高純度涂裝,而在工作、學習區域采用乳白色系低純度涂裝可以淡薄時間意識,便于集中精力工作和學習。

人性化艙室色彩設計的實現

“人性化”是人本主義思想在室內設計中的體現,它強調設計為滿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而存在,關心空間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至情感的需要。從室內設計創作思想的演變史來看,人性環境設計已成為主流,設計以人為中心,開始注重人的因素和空間使用者的生理、心理及情感需求。色彩是室內環境設計的靈魂,它一經與具體的空間形體結合,便具有強大的精神影響,能喚起人的各種情緒和表達不同的情感,所以色彩是人性化設計表達情感、意境最重要的因素。

人性化的色彩設計從色彩的功能出發,運用色彩生理學、色彩心理學等理論,合理配置色彩與照明,避免色彩視覺引起的疲勞、緊張與錯視等不良影響,從而緩解人們因工作和環境帶來的精神壓抑和緊張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船舶艙室色彩設計的“人性化”肯定了船員在空間色彩創造中的主導地位,強調色彩設計因空間使用者而存在,這是現代船舶艙室設計的方向,也是設計的最終歸宿。在水上運動的特殊建筑空間里,探討色彩與船員的生理、心理關系的問題,是個重要而且值得研究的課題。

1工作環境中的人性化色彩設計

駕駛艙在環境、采光、通風方面均好于其他區域,由于水手目光需室內外高頻率交換,單調的室內外色環境容易導致船員色辨力降低,造成誤讀、誤判、誤操作。因此,在操縱區域的色彩配置上,應注意緩解疲勞,儀表局部采用橙色、黃色或者紅色等明亮醒目色,起到警示功效。機艙內溫度高、噪音大、采光差,應避免選用刺激性的暖亮色,宜選用以清、靜、冷色為宜,以起到降溫的心理作用。具體配色建議如表3所示。

2生活環境中的人性化色彩設計

(1)居住艙室的色彩裝飾配色建議。居住艙室是調節船員心理的主要場所,宜用調和的同類色、鄰近色等親切靜謐之色,有助于睡眠、休息。應避免選用易產生性幻想和曖昧感色彩,如粉紅色等,或易使人興奮和加快血液循環的紅色和橙色等。配色調和時明度的構成是最重要的,一般對于接近膚色的明度6-8的亮度會產生親近感。地面、艙壁及天花板的色相不要做明顯變化,地面、墻面和頂棚的明度差依次相差1,使其逐漸亮起來,給人以安定感。例如,地面明度為6,艙壁7,天花板8,沙發的顏色比地面暗的時候,可以使用明度居于地面色和家具色之間的地墊,減少明度差,使空間穩定。具體配色建議如表4所示。

篇(10)

一、郵輪經濟的含義

郵輪業涉及的行業范圍廣,主要元素包括:

1.所有旅游行業的關鍵元素(酒店、飯店、娛樂、參觀旅游及交通)

2.全球航運業最復雜的元素(航行、引擎、安全、造船及維護、政府關系)

3.多樣化、及時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

4.需要在不同國家市場進行產品營銷、促銷、公共關系及銷售

世界現代郵輪產業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于北美,30年來以8%――9%的速度增長。截至2002年底,世界上共有265艘郵輪,其主要市場在北美和歐洲。2010年,北美的郵輪乘客總數為1110萬人,共乘坐146條郵輪,滿艙率103%,產生郵輪收入約180億美元,約有14.04萬人直接參與郵輪行業工作;在歐洲,2010年共有540萬游客乘坐過郵輪,共乘坐110條郵輪,產生郵輪收入約85億美元,約有14.32萬人直接參與郵輪行業工作;在亞太,2010年共有43.8萬游客乘坐過郵輪,共乘坐14條郵輪。

根據Cruise Market Watch分析師預測;2012年全球郵輪旅客數量將達到2030萬人,較2011年增長5.6%。到2015年,全球郵輪旅客人數將增長至2230萬人,并估計全球郵輪市場價值為341億美元。數據還顯示,郵輪旅客和船員在港口的消費總額為155億美元。預計2012年,每日每位郵輪旅客的平均收益為240美元。另外,世界上從來訪的郵輪本身帶來的收入看,一個載有2000名游客的郵輪每次停靠母港將給港口產生45萬美元的收入,這筆收入來自于包括停靠費、碼頭費、船塢費和用于旅館、飲用水、關稅等費用。通常郵輪造訪會使停靠城市名聲遠揚,將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來游覽,為城市帶來額外

收益。

二、世界著名母港簡介

國際上郵輪經濟發展得較好的港口城市,包括全球排名前20位的郵輪港口,均設有5至9個停泊位置,可供巨型郵輪停泊之用,如邁阿密、巴塞羅納、新加坡與香港等。

美國邁阿密享有“世界郵輪之都”美稱,擁有12個超級郵輪碼頭,2000米岸線,主要泊位18個,泊位水深達12米,可同時停泊20艘郵輪,皇家加勒比郵輪總部設在這里,每年邁阿密接待的郵輪旅客超過300萬人次,經濟效益達百億美元左右;離機場距離9.3英里,約15公里。

勞德代爾港的碼頭的地理位置條件良好,是世界上第二大繁忙的郵輪港口。430多公里的沿岸線,共有12個郵輪泊位為各大郵輪服務,每年接待300萬郵輪游客。如1號泊位,碼頭面積達434平方米,主要為New Sea Escape郵輪使用。距市中心和機場僅十幾分鐘車程。

巴塞羅那港是地中海的主要郵輪港,設有7個專門郵輪碼頭,可同時停靠多艘郵輪,其賓館、餐飲、交通的便利性在地中海各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年接待一到二百萬郵輪游客,根據皇家國際郵輪雜志的統計資料,巴塞羅那是歐洲及地中海最受歡迎的郵輪目的地港口。其中郵輪碼頭B有6500平方米的面積,長為700米的泊位可停泊14萬噸、載客量為3600的郵輪;郵輪碼頭D 南北郵輪碼頭共有824米長的停泊岸線,其中南碼頭可以同時停泊2艘郵輪,最長的有253米。距離巴塞羅那機場25 分鐘車程,約18公里。

新加坡郵輪中心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郵輪公司在東南亞的樞紐港,年均接待約700萬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新加坡郵輪中心分為新加坡國際郵輪碼頭及地方客運碼頭。國際郵輪碼頭有2個郵輪泊位,達到12米的天然水深,長度分別為310米、270米的兩個泊位。從新加坡郵輪中心到達附近的旅游城市都可享用便利的交通接比,從新加坡游輪中心到新加坡機場,更是提供全年24小時的交通接駁服務,可以選擇公共交通,也選擇私家車接駁。至2013年3月,靠泊于新加坡濱海灣郵輪中心的船次有達75次,當中85%以新加坡濱海灣郵輪中心為郵輪母港,預期旅客達10萬人次。距離實里達機場約26.2公里,約25分鐘車程。

這些郵輪母港,研究分析,都具備以下一些特點:

1)都是濱海城市,港區靠近城市中心,水深條件、岸線長度和航道條件都較好;

2)到泊郵輪數量和郵輪客流量大,一般而言,每年到訪郵輪在200艘以上,游客在30萬以上;

3)這些城市本身都是旅游勝地,周邊旅游景點質優量多。有些是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人文古跡,有些具有大都市深厚的文化旅游資源,有些又是公認的世界購物天堂,同時,這些大都市附近又聯結了眾多的特色旅游城鎮,以此為據點,可以形成一日和半日的往返游;

4)陸、空交通條件較為便利,為了方便大量的郵輪旅客到離碼頭,這些城市都具有完善的陸上交通網絡和國際航空線路;

5)建有世界級的現代化碼頭、停泊設施及潛在的擴展條件,有較好的輪船維護基地;

6)符合國際法規和慣例的出入關程序和口岸管理程序。

三、上海發展郵輪經濟的分析

1. 就中國郵輪經濟的發展程度來說,上海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無論從硬件建設還是客流量以及在全國的影響力來看,上海都遠遠領先于天津、廈門等城市。為打造一流的國際郵輪母港,上海在虹口區北外灘建成“上海國際客運中心”。上海國際客運中心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主要由國際客運碼頭、客運綜合樓、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大樓及與國際客運配套的賓館、商業、辦公等建筑和設施組成。其中:國際客運碼頭總長880米;“一滴水”球體建筑面積約4000平方米;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大樓36000平方米;國際客運配套的商業、辦公、劇場、酒店、公寓等建筑12萬平方米。國際客運碼頭和國際客運站已交付使用,可滿足3艘8萬噸級國際郵輪同時停靠,具備年接納100萬游客進出上海港的能力,距離上海虹橋機場約18.8公里。同時,上海吳淞港碼頭已經建成,將最高可以容納22萬噸級的郵輪,成為國內國際郵輪碼頭靠泊能力等級最高的港口,即使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綠洲號來訪,上海港也能接待。7萬噸以上的郵輪,不能通過楊浦大橋,因此新建成的吳淞港跟上海國際客運中心實現功能互補,錯位發展,上海將形成“一港兩碼頭”的郵輪組合港。2012年上海“雙母港”同時運營,郵輪客流量大幅增加。2012年上海共計出入境各類郵輪247艘次,比2011年增長了4%,共計檢查旅客船員50.3萬余人次,比2011年大幅增長了52%。

2.現在世界發展郵輪經濟的主要動力來源于亞洲,具體來說就是東南亞地區,新加坡的郵輪經濟發展較為成熟,已經不再進行大規模的郵輪基礎設施建設,現階段著力于郵輪人才的培養、行業標準的建設等,而中國和韓國尚在郵輪經濟的初始發展階段。綜合考慮國土面積市場容量以及經濟發展速度等情況來看,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遠遠大于韓國,可以說,中國市場就是世界郵輪經濟發展的最強勁的動力。上海作為中國郵輪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最完善,知名度最高,無疑是中國發展郵輪經濟過程中受益最大的城市。上海地處中國最富庶的長三角地區,江浙滬三個地區的總居民人數達到1.5億,人均GDP已經突破了1萬美元。長三角地區的交通也十分便利,由于距離較近,從江蘇和浙江到上海選擇火車和汽車都十分方便,不用乘坐飛機,這就大大減少了江浙地區到上海乘坐郵輪出游的時間以及經濟成本,而且無論是上海的火車站汽車站還是浦東虹橋兩個機場,距離吳淞口和國際客運中心兩個碼頭都較近,最遠的在2個小時左右也能到達,如果選擇汽車或者火車的話則更快。而天津港郵輪碼頭距離市區40公里,花費時間較長,既費時又費力。

3.上海的郵輪經濟雖然發展迅猛,但是仍然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從長遠角度來看,上海郵輪市場目前的規模尚未達到頂峰。從現在的市場形勢來看,很多問題還存在。

(1)應著力于產業轉型而不是盲目的硬件建設: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雖然通過舊城改造試圖把高端的服務業集聚在這里。但北外灘的開發還需要繼續做配套,可以說是剛剛開始;吳淞口的國際郵輪港更是這樣,它所在的寶山區,沿江40多公里的濱江岸線,而寶山又是老的生產區。作為上海“十二五”規劃中一個重要的啟動點,吳淞口郵輪港雖然本身營收有限,但是它的示范效果明顯,經濟功能具有很強的輻射帶動

作用。

上一篇: 飲食禮儀 下一篇: 機修主任工作思路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丝瓜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中国久久99视频免费看 | 日本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 | 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色鬼色无需播放器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