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5 18:12: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西醫理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提高中醫院校西醫診斷教學質量的對策
2.1轉變觀念,增加學時
中醫診療源自豐富的哲學內涵和人體認識,西醫診療則源于精細的人體解剖學知識,中西醫診斷的共識都源自遠古時代的對人體的基本認識[3]。西醫診斷學是解決中醫院校理論與實踐分離、基礎與臨床脫節等弊端的最佳途徑。因此,有必要加強認識,了解西醫診斷學教學在中醫院校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保證足夠的教學時數;轉變學生觀念,使其充分認識到學習西醫診斷學的重要性。
2.2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西醫診斷學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有機結合問題式(PBL)與授課式(LBL)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是培養全面型人才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的一種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手段,模擬或恢復教學內容情境[4]。LBL教學法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將學生引入問題后激發其積極思考能力,通過自我討論、探究及總結,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知識[5]。PBL教學法則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中學習[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傳授采用PBL與LBL教學模式進行,臨床實踐中準備典型案例讓學生模擬患者或選擇標準化患者,教師讓學生通過詢問病情、采集病史、書面記錄達到教學目的。學生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3教學與臨床相結合
教學過程別是體格檢查和癥狀學部分應盡最大可能地將書本知識與日常的常見病、多發病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自身患過或接觸過某種疾病的患者,很快會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認知相結合;講完癥狀及體征后,可選擇常見病例,包括患者病史、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及器械檢查等,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疾病判斷等,不但鞏固了學生的課堂知識,而且鍛煉了其診斷能力。
2.4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教學技術是將網絡、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充分結合的綜合教學技術,是理論知識最好的教學形式。具有內容豐富、直觀、高效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演示視頻、圖片及動畫,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生動,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學習主動性的調動都具有重要意義。課堂上采取教師講解一段后,再播放正確的及錯誤的操作錄像,正常的及異常的體征對比,使學生加深印象。諸如,教師可以將心臟雜音和心臟搏動的動畫、心電圖利用多媒體同步播放,再與其他各類型雜音進行比較,幫助學生加深感性認識,提高教學質量。
一、橫向打通文論要點與
柏格森認為笑是“鑲嵌在活的東西上面的某種機械刻板的東西”,介紹他的生命哲學,“笑”的理論更易吃透。講“精神分析學說”的文論,就必須介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人格是一個整體,指人的個性構成,與通常所指的人的品質有所區別。人格整體包括3個部分,分別稱為本我、自我、超我。人格中的3個部分彼此交互影響,在不同時間內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支配作用。與本我、自我、超我相對應的是快樂原則、現實原則和理想原則。如果只介紹“潛意識”、“俄狄浦斯情結”、或者夢的理論,沒有精神分析理論基礎的介紹就顯得很突兀。對榮格“原型”理論的認識必須在弗洛伊德個人“潛意識”理論的基礎上,引進“集體無意識”的概念,“分析心理學”的“原始意象”、“自主情結”等文論要點就會迎刃而解。再如,解構主義文論,羅蘭·巴特是從對結構主義文論的反思走向解構主義的。他在《S/Z》中開宗明義:“從每個故事里抽取出它的模型,以這些模型再建立一個巨大的敘述結構,然后(為了驗證)又回到任何一部作品上去:這件任務使人筋疲力盡,而且索然寡味,因為文本因此而失去了差異。”而德里達是從語言學出發,反對邏各斯(語言)中心主義,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特色。這里須適當介紹索緒爾的語言學知識。在索緒爾看來,語言符號是能指和所指的結合體,就具體語言符號而言,能指是隨意的,與所指沒有必然的聯系。任意性、差別性局限于能指領域。語言優于文字,文字的首要用途是記錄語言。德里達認為“所指”領域同樣存在任意性和差別性,語言并不優于文字。為此,他解構了邏各斯中心主義,達到反傳統的目的,說明“所指”世界構成一個流動的意義指涉過程,它也是不確定的。至此,德里達在深廣的背景下,打開了解構主義的大門。“言雖不能言,非言無以傳”,他后來自造“分延”(differance)、“播撒”(dissemination),“蹤跡”(trace)等新詞也正是以自己的理論為基礎的。
二、縱向梳理相關文論流派的發展
脈絡,抓住不同流派嬗變的聯結點20世紀是一個充滿動蕩和激變的世紀,具有鮮明的反傳統傾向。在傳統的權威之下,人們充滿了影響的焦慮。每一個流派都試圖在前輩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突破。要講透西方文論的知識點,就必須把握好各流派之間嬗變的聯結點。就20世紀盛行的文本批評而言,它發端于俄羅斯形式主義文論,重點是什克羅夫斯基等人對“陌生化”的研究,雅各布森對隱喻和換喻的探索。另外還有普羅普對童話形態的研究,他從童話中總結出31個要素。形式主義文論打破了傳統內容和形式的二分法,認為文學形式是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形成的系統,形式與形式相比較而存在,傳統的內容,比如情節的安排是有機形式的重要部分。文學研究的重點是研究文學性。后來的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是對形式主義文論的深入發展。布萊希特吸收什氏理論的精髓,綜合黑格爾的辯證法、的社會批評理論,提出了自己的“間離效果”(也譯為“陌生化”),他側重在敘事劇領域倡導文學手法的革新,使演員和觀眾都能跳出單純的情境幻覺、情感體驗,以“旁觀者的”目光來進行理性反思,充分發揮文學的社會作用。同是“陌生化”,一個脫離社會現實,認為:“藝術永遠是獨立于生活的,它的顏色從不反映飄揚在城堡上空的旗幟的顏色。”一個講究文學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功能。后者雖然受到前者的影響,其本體論精神實質卻是迥異的。雅各布森的兩個概念,與漢語中的比喻和借代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對此的講解可以聯系語言學縱向聚合與橫向組合,共時性與歷時性,弗洛伊德關于夢的“凝縮”與“移置”機制,歐洲文學中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思潮,原始巫術的相似律與相關律,現代科學中右腦與左腦的主要功能,以及電影的蒙太奇、長鏡頭等知識點,把它們放在一起考察,可以看出這些兩兩一組的概念中相似性和相關性是核心。文藝概念蘊含著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宏觀梳理,易于闡明。結構主義學者格雷馬斯等對神話的探索發端于普羅普的理論,他把31個要素概括為7個主要因素,重點研究神話,提出關于人類起源于大地或交媾的二元理論,這又是后來解構主義的分析目標。通過相關流派脈絡的梳理,在先后映照的關系中更容易理解知識點。又如,西方文論的主要特點是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關系審視文學的意識形態性,高度重視文學的能動功能,很多理論觀點是糅合經典馬列文論、心理分析學說、存在主義等流派,結合當代現實條件下更徹底、更深入,有的也是更偏執的探索。適當介紹經典馬列文論中“異化勞動”,人的“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產物”,國家機器,藝術生產,乃至黑格爾的“藝術終結論”等相關理論,更容易切入“西馬”重點。關于藝術起源,馬克思、普列漢諾夫等人認為文藝起源于生產勞動。盧卡奇從勞動與巫術的相互一體、相互作用出發,認為原始人類的勞動和巫術模仿活動一起對藝術的起源產生決定作用,這一理論,既深化了賴納等人關于藝術的巫術起源說,又豐富了經典關于藝術的勞動起源說,為藝術發生學做出了新的貢獻。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觀念、政治、工會、文化傳播,具有非強制性)的理論是對暴力國家機器理論的豐富和補充。馬爾庫塞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的“消費控制”把人變成“單面人”,這個命題是“異化”理論的深入發展。他結合“”壓抑的理論,認為當代藝術能夠造就“新感性”,提出藝術的實質是“革命”和“造反”,是游離了經典馬列文論,對藝術功能的過度發揮。本雅明認為古典藝術突出“膜拜價值”,具有獨一無二性,當代藝術彰顯“展示價值”,帶有民主性,古典藝術在當代喪失了一時一地性,消失了“光暈”,這與當代社會藝術進入了機器復制的時代密切關聯。這是在現實條件下對藝術的特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對藝術生產的“二重性”理論的創造性發揮。現象學文論家伽達默爾探索藝術與游戲、藝術與節日的關系,闡明藝術的象征性、特殊感受性、無目的性、共同參與性等特性,努力打通古典藝術與當代藝術的鴻溝,認為無論是古典藝術還是當代藝術,其基礎都是人類交往共在的原初要求。當代藝術努力消除觀眾群、消費者群以及讀者圈子與藝術作品之間保持的對立距離,使觀看者和表演者邂逅,為當代藝術尋找合法性。這是“藝術終結論”在現實條件下激起的深度反思。總之,抓住文論要點的前后銜接處,對于理解當代西方文論是一把鑰匙。當代西方很多文學名流集評論和創作于一身。講解文藝理論既要打通銜接處,又要講透知識點,即做到橫向聯結,縱向打通。與此同時,還要熟悉百余年的西方文學,這樣參照文本便可信手拈來。西方文論不僅理論性很強,而且普適性、可操作性也很強。通過學習,學生可以獲得研究中外文藝現象的嶄新視角。比如,講象征主義文論,可以聯系波德萊爾《應和》、《憂郁之四》等。講荒誕派戲劇可以結合尤奈斯庫的《椅子》、《禿頭歌女》、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講意識流文學可以選講普魯斯特、喬伊斯、福克納等人的創作。邁克爾·布萊頓用形式主義、性別批評等八種方法解讀莎士比亞的《李爾王》,用十多種方法來闡釋莫瑞森的《藍色的眼睛》,在評論家筆下文學像紅魔方一樣展示色彩斑斕的藝術魅力。又如,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女性主義文論分析《三國演義》,用結構主義敘事學賞析《祝福》,用原型批評理論分析《雷雨》。這樣便可避免用生澀的話語講解外國的文論,達到深入淺出、學以致用的效果。講授西方文藝理論在認清理論重心的同時,必須把握學界理論轉型和熱點。比如,20世紀后半期西方文藝理論宏觀上出現了反中心、反確定性的特點,這在后結構主義、女性主義、后殖民主義、生態批評、酷兒理論等思潮中均有體現,與此同時,當下文論界在文本轉向、讀者轉向后又出現了傳播學轉向,重點和熱點的結合不僅有助于學生打好基礎,同時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目前我國的教學論中非師范院校的高等教育是個相對薄弱的環節,實際上,高等教育不同于中小學教育,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各自都需要研究教學論。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需要教師發揮在理論深度上的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僅要讓學生吃透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我更新知識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理論思維的創造性。課程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提高。
作者:田兆耀 單位: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概述
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通過辯論,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如對“翻譯”,“翻譯研究”,“翻譯科學”等概念、范疇的理解已趨于一致,對“翻譯是科學”等一類命題的本質認識已有深化(楊自儉:2000)。但是,在一些較大的問題上,如翻譯的藝術論和科學論,翻譯理論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等問題上,誰也沒說服誰。這些是雙方交鋒的焦點,要解決是一些核心問題。不過,這些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對象。筆者要探討的是辯論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新問題,筆者稱之為邊緣問題。之所以將這些問題稱為邊緣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還沒有成為辯論的焦點,不太為眾人關注。但是,這不等于說這些問題不重要。筆者擬就了四個這樣的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翻譯學辯論的核心,但筆者認為如果讓這些問題存在并任其發展,將會影響翻譯學辯論的效果,進而影響辯論中核心問題的解決,因而不可忽視。
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在翻譯學辯論中,客觀規律這一概念常常被雙方提到。爭論的雙方,使用同樣的概念,理解卻不同,由此得出的結論具有天壤之別。主張建立翻譯學的一方聲稱,翻譯“有其特有的客觀規律,一旦發現這些規律,并把這些規律以理論的形態加以系統化,就可以成為科學”(王東風,楚至大:1996)。反對派則認為“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支配。所以,翻譯不可能成為科學”(勞隴:1996a)。這不太可能是一種偶然現象,因為翻譯是主觀創造性思維起決定作用,而不受客觀規律的約束的觀點被多次強調過(勞隴:1994,1996a,1996b,2000a,2000b)。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客觀規律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個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領域都有其內在的,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消滅它。但是,人可以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并利用規律(華崗:1982)。既然如此,反對派說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的支配,過于主觀,有悖于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
坦率地說,對以上提到的反對派的這些認識筆者有不同的看法。在《試論現代翻譯研究的探索途徑》一文中,作者將英漢某些詞句進行簡單對比之后,以兩種語言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為前提,斷言語言符號之間“找不到共同規律”(勞隴:1994)。筆者認為該結論有悖于語言學常識,有重新修正的余地。他的對比只能能說明,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時,企圖尋求詞層或者句層的絕對一一對應是行不通的,而要上升到推斷語言系統之間不存在共同規律,則缺乏足夠的論證。根據現在已達成共識,語言之間存在著共性,這是不同語言之間能夠進行翻譯的基礎。關于這一點,早有人論述過,此處不準備展開。
在翻譯學辯論中有不少受人尊重,影響廣泛的譯界前輩,筆者無意指責誰。但是,筆者在這里不得不指出,他們的某些認識上的失誤,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些結論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2000年第5期《中國翻譯》發表《不存在所謂的翻譯(科)學》(李田心)一文。其某些觀點,參考了某些名家的文章,常識性的錯誤非常嚴重,比如將客觀規律說成是時而存在,時而消失的怪物一樣的東西。這樣的說法,在沒有足夠的解釋和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
實際上,以上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失誤涉及到理論探討中的哲學認識論問題。筆者并不是教條主義者。對同一問題,不同的人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認識論。但是,一旦我們選擇了某一認識論為基礎,就不能隨意曲解與其密切相關的概念,否則,爭論就會成為一種毫無意義的爭吵。
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
辯論本應該體現平等磋商、相互交流、互相尊重、以理服人的原則。這一點絕大多數人做得相當不錯。但是,也有部分人,由于話語風格方面的選擇不當,影響到辯論的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辯論的效果。
《丟掉幻想聯系實踐――揭破翻譯(科)學的迷夢》(勞隴:1996a)一文的副標題甚為刺眼。也許作者完全是出于一番善意,卻無意之中用了一過于武斷的話語。這里有極大的商榷余地。對于同一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正常的現象。不管如何,在沒有進行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就將別人的研究探索說成是走上了絕路,判斷過于肯定、絕對。也許這種話語會造成某種轟動效應,但是,這種話語不利于學術探討。會給人某中錯覺,好像是某位權威在宣布已成定論的判決,或者是某位得道禪師在“棒喝”執迷不悟的弟子。所幸的是,《中國翻譯》的編輯先生當年沒有將該標題照直譯成英語,而是比較籠統地譯為“MyViewonTranslatology”。
香港城市大學的朱純深認為,在學術研究中,最好先消除中國傳統話語習慣對研究的影響,否則,容易造成聳人聽聞的效果(朱純深:2000)。據筆者觀察,朱純深先生所指的那種中國話語的特點,在學術研究領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過在某些學者的學術論文中,這種風格的話語仍不時出現。《翻譯學:一個未圓且難圓的夢》(張經浩:1999)一文回顧了翻譯研究的歷史,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翻譯研究的憂慮。有些提法雖有不妥之處,純屬一家之言,倒也無大妨。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充滿個人感彩,缺乏理性的話語。如“出言大膽的要數楊自儉先生”(張經浩:1999)。也許楊自儉先生對翻譯學已創立的判斷缺乏足夠的依據而值得商榷,但也不至于不允許別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吧。又如“有人提出‘信、達、貼’,還有人提出‘信、達、切’,但‘貼’什么?‘切’什么?”(張經浩:1999)。筆者覺得,這不像是一種學術研究話語。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不足為奇。不想看他人寫的書或文章也是個人的自由,即便是老師也不能強迫學生讀自己的書。但是,如果要評論別人的觀點,最好先全面了解別人的闡述之后再發表看法。如果連別人提法的含義都沒弄懂,就大聲叱責“‘切’什么?”,是很難讓人信服的。我們當然不能因此就認為這是一種“學霸”的表現,但是毫無疑問,這種話語風格在學術領域是一種不健康的現象。
話語風格某種程度上反映個人的心態。在心里對他人的研究成果如何評價,誰也管不著。而要作學術探討,最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注意自己的話語,以免渲染一種過于主觀的氣氛。爭論者如果能以一種客觀、冷靜、理性的心態對待翻譯研究,就能正確對待不同的觀點,而不至于一見到不同的觀點就動肝火,以至于在辯論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用情緒發泄代替嚴密的論證。
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
前些年,不少人認為翻譯無理論,全憑譯者的天賦與靈感。近年來,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不少人接受了翻譯需要理論這種觀點。但是,不容樂觀的是,談理論必須是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那些純理論的研究仍然遭到普遍的拒絕。也許是由于這種具體條件的牽制,各家在構建翻譯理論框架時,總要給翻譯實踐劃出一塊地盤來,不然的話,很可能會被指責為脫離實際,而遭拒絕。因此,不少理論研究者不得不追求大而全的研究思路,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論自身的發展。
劉宓慶在其專著《現代翻譯理論》(1990,18~22)中,將翻譯學的學科框架劃為“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林璋認為“這個開放的翻譯理論作為理論的觀念若不指向翻譯實踐,那么翻譯的內部系統即翻譯理論便成了與翻譯實踐無關的純粹的概念游戲”(林璋:1999)。針對劉宓慶的翻譯理論模式,林璋強調,翻譯理論體系必須指向翻譯操作,理論本身有必要避免走向“玄”,“澀”(林璋:1999)。這種觀點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不少譯家和部分翻譯理論研究工作者在翻譯理論研究上重實用的價值取向。這也體現了我國科學研究傳統重實用的特點。
《中西科學技術思想比較》(曾近義等:1993)一書將中西科學傳統進行了全面對比,對今天的翻譯研究頗有啟發。現摘兩點:1.在科學思維方式方面,中國古代重直觀、經驗,輕邏輯,從而形成了科學技術上的工匠傳統。西方人重理智,邏輯理性方法,重視知識的完善,因而西方人善于構造科學理體系,其科技傳統為典型的學者型(曾近義等:1993,58~59)。2.研究動機方面,中國古代科學傳統注重實用目的。孔子就不主張研完捉摸不定遠離人世的天道。荀子也說:“唯圣人不求知天。”這種重實用的科學傳統體現在王文學研究方面就是為訂歷法、看風水等而研究。數學也主要是發展了計算等較實用方面技巧。西方科學傳統主要不是為了實用研究,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為求知而從事研究。如牛頓理論在當時與生產生活沒有任何關系(曾近義等:1993,212)。近代中國沒有形成真正現代意義的科學,而落后于西方,其中有外部的原因,也有科學傳統本身內部的原因(曾近義等:1993,136)。我們的傳統中當然有許多優秀的成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對于今天強調翻譯理論研究的呼聲,也許會有人認為我們拋棄了傳統。我們的翻譯傳統沒有純理論的成分,同樣成果輝煌。也許從翻譯領域內部很難看出問題來,如果從科學傳統的比較中反觀翻譯研究的現狀,問題會更清楚。回顧我國近代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艱難歷程,我們感觸很深。真希望我們的后代能會有自己的翻譯理論而不要再去西方“取經”(當然對話和交流是必要的)。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有了不少有遠見的翻譯理論工作者。他們已經意識到翻譯理論的獨立性和重要性。張南峰先生指出,現階段中國翻譯理論體系大體上是應用理論體系,或起碼有很多種應用成分(張南峰:2000)。他認為翻譯研究的任務不單單是指導實踐(張南峰:1998)。“如果沒有純理論的歷史眼光,只看到眼前的應用問題,有可能把一時的表現看作內在的特質,把自認為切合某種文化,某個時代的需要的翻譯標準視為永恒的真理”(張南峰:2000)。
王東風博士呼吁在新世紀的翻譯研究中,要重視理論研究(王東風:1999)。這應該不是一時的突發奇想,或者偶然的隨感而發,而應該是反思翻譯學傳統,比較中西差異之后的理智選擇。
有必要加以說明的是,本文雖然強調純理論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要否認翻譯實踐和實用翻譯理論的含義。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需要探討,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這已超出了本文的目的。
“翻譯學”一詞的使用
霍姆斯曾經提出過翻譯學的規劃,他將翻譯學分為描寫翻譯理論,理論翻譯學,應用翻譯學(吳義誠:1997)。劉宓慶先生也對翻譯學的理論進行了宏觀設想(1999,11~21)。楊自儉先生最近又闡述了他對翻譯學的新認識,翻譯學是翻譯科學的理論核心或叫基礎理論,包括翻譯性質,原理,標準,方法,翻譯家論,翻譯史等(楊自儉:2000)。可見“翻譯學”是一概括性很強的學科概念,指系統的翻譯理論。
許均教授指出,現在中國有不少學者寫了大部頭的著作,冠之以《翻譯學》或《翻譯學概論》(許均:1996)。R·阿埃瑟朗認為,就目前而言,“翻譯學”只能看作是不同途徑、角度和方法的翻譯理論研究的一種總稱(許均:1996)。劉重德教授認為翻譯學是比較系統比較成熟的翻譯理論代稱,并提醒要謹慎使用“翻譯學”一詞(劉重德:2000)。
可見,目前“翻譯學”一詞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濫用。筆者認為,目前的大多數以《翻譯學》,《×××翻譯學》命名的的譯學著作,缺乏系統的理論闡述,大篇幅的是翻譯實踐實例,稱為《×××教程》比較合適。并不是筆者求全責備,準確描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應該是一個理論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對這點,筆者不產生太大的懷疑。《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10期的編者按語頗為意味深長,“學科建設需要扎實細致的基礎工作,克服搶占山頭占地盤的浮躁心理”(編輯按語,《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0,p44)。翻譯學若能創立與完善,必定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業。踏踏實實,淡薄名利,或許是創立翻譯學所需要具備的一種境界。
順便說一句,使用過于寬泛,不嚴謹的概念也容易招致反感。
結束語
新的一輪翻譯學大辯論已經開始。通過辯論,翻譯理論研究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辯論來澄清事實,解決問題,推動翻譯事業向前發展。因此,筆者希望各方能從翻譯事業的大局出發,服從理性,遵循一定的規則,真正做到辨明是非,解決問題的目的。筆者不希望拙文所提到的類似問題再次干擾辯論,希望新的一輪翻譯學辯論發揮出更高的效率。
參考書目:
華崗.《規律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勞隴.試論現代翻譯理論研究的探索途徑[J].《外國語》,1994,(4).
勞隴.丟掉幻想聯系實踐----揭破翻譯(科)學的迷夢[J].《中國翻譯》,1996a,(2).
勞隴.譯意論[J].《外國語》,1996b,(4).
勞隴.翻譯活動是藝術還是科學?[J].《中國翻譯》,2000a,(4).
勞隴.翻譯活動是藝術還是科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b,(9).
李田心.不存在所謂的翻譯(科)學[J].《中國翻譯》,2000,(5).
林璋.論翻譯學的基礎研究[J].《外國語》,1999,(6).
劉宓慶.現代翻譯理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劉宓慶.現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劉重德.事實勝于雄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7).
王東風.中國翻譯學研究:世紀末的思考[J].《中國翻譯》,1999,(1),(2).
王東風,楚至大.翻譯學之我見----與勞隴商榷[J].《外國語》,1996,(5).
吳義誠.關于翻譯學論爭的思考[J].《外國語》,1997,(5).
許均.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J].《中國翻譯》,1996,(1).
楊自儉.對譯學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新認識[J].《中國翻譯》,2000,(5).
曾近義等.中西科學技術思想比較[J].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張經浩.翻譯學:一個未圓且難圓的夢[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0).
如何解釋意識不控制狀態下全身自動協調行為呢?顯然應該想到有一個意識以外的監視、控制、協調人體全身活動的機制在起作用。
2、自動控制系統──監視、控制、協調全身活動的動物性機制。有一位外國學者提出的一個觀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認為,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進化過程中,不可能把原來的能力全部除去,全部換上新的。他認為,人所特有的功能是進化時附加在動物具有的功能之上的。新的功能生成以后,原來的動物還可以起作用。我們用他的觀點看待意核:生成意核前,動物就有一個主管全身活動相互配合的機制,意核是人特有的監視、控制功能,它是附加在動物原有的協調全身活動功能之上的。后者是一個意識以外的,動物性的監視、控制、協調全身活動的機制,我們叫它自動控制系統。意核生成之后,這個自動控制系統還會起作用。
觀察動物的行為就會發現:動物沒有意識,但是動物的大腦也具有協調全身活動的功能。比如,動物中行動最迅速的獵豹,它的快速捕捉獵物的行動必然需要一個協調全身活動的機制,這個協調全身活動的機制起著監視、控制并調整全身活動的作用。獵豹沒有意識,這個協調全身活動的機制顯然不是意識。我把它叫做腦神經自動控制全身活動系統,簡稱自動控制系統。
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兒童在生成意識以前也能夠監視、控制、協調全身的活動,表明他們的大腦有自動控制系統。發現狼孩時,狼孩也沒有意識,但是他們能夠靈活地捕捉獵物,表明他們的大腦也有自動控制系統。這些例子表明,人體內是有自動控制系統的,它是一個動物性協調全身活動的機制。意核生成后這個機制不會消失,意核通過控制這個機制(向這個機制發出指示)獲得對人體全身活動的監視、控制權。我們從意核的生成中知道,意核是大腦的“認識存儲區”發展出來的功能。因此,它不可能在人體中生長出一套獨立的監視、控制系統,通過控制自動控制系統獲得對全身的控制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3、意核與自動控制系統的關系。意核與自動控制系統實際是雙向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的作用是監視、控制、協調全身活動的,所以從本質上講,仍舊是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意核,這是它的職責。在它控制意核時,它把意核認識的內容翻譯給自己,這種翻譯能力是在言語活動過程中形成的。而當意核試圖發出指揮命令時,自動控制系統仍然翻譯這種指示(這不過是執行監視職責),接著便去執行這些指示,把這些指示傳達給人體的各個器官。于是,控制就轉變為被控制。
由于直接向全身各活動部位下達命令的是自動控制系統,在意核對自動控制系統控制的時侯,自動控制系統轉達意核對各部位下達的活動指示,意核就處于對全身活動的控制狀態;在意核放棄對自動控制系統的控制時,自動控制系統可能在休息,也可能自己向各部位下達活動指示,意核對全身活動就處于不控制狀態。由于意核的控制與否對外就表現為意識的控制與否,我們又叫這兩種狀態為意識的控制狀態和意識的不控制狀態。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在介紹自動控制系統時總是提到協調全身活動,在提到意核或意識時只談監視、控制,不再提協調。實際上意核和意識都沒有獲得對全身活動的協調權,這個全身活動的協調功能仍然被自動控制系統掌握。通過對自己活動的自省,你也會發現,你對全身活動的協調基本上毫無所知。這顯然表明意識沒有協調權。在特別需要的時侯,意識通過對活動的控制實現全身各個活動的協調,因此意識施行的協調工作往往很笨拙。在這種時侯,為了更好地實現活動的協調,往往通過訓練達到熟練實現更好的協調。在以后的討論中將會知道,通過訓練達到熟練實現協調,正是把協調工作交給自動控制系統去做。
二、轉意識活動理論
1、人體活動的三種狀態。考察人體的活動與意識的關系,就會發現從意識對活動的影響角度看,實際有三種不同狀態。
人體的有些活動是意識不能監視、控制的。例如心臟的跳動,胃腸的消化活動等。這時活動處于無意識控制狀態。大多數活動可以由意識進行監視、控制,這時活動處于有意識控制狀態。有些活動經過反復進行可以形成習慣、或達到熟練,這些活動就又可以在擺脫意識控制的情況下自動進行。由于這種意識不控制(擺脫控制)的活動是由意識控制的活動轉變成的,是這些活動在習慣或熟練后擺脫意識控制自動化進行的,我們稱這些活動處于轉意識控制狀態。這三種狀態又簡稱為無意識狀態、有意識狀態和轉意識狀態。前面提到的乒乓球運動員的“反應”、“不適應”,就是他們進行著轉意識狀態活動的表現。
我們以后如果說XX狀態的活動,指的是在這種狀態的一些活動,其中包括很多活動。如果說XX狀態下的XX活動,是指在這種狀態下的一類活動。比如說轉意識狀態記憶,就是指擺脫意識而自動活動的記憶活動。這種用法既適用于上段的兩種狀態,也適用于本段的三種狀態。
我們前面提到意識的控制狀態和意識的不控制狀態,那是從意識對活動的控制情況考慮的。這里我們又提出的無意識狀態、有意識狀態和轉意識狀態,這是從活動受意識的影響角度考慮的。控制和監視也可以看作是影響,但影響則不只是控制和監視。因此它們之間有類似,也有區別。有意識狀態是指活動過程中有意識的監視和控制,顯然與意識的控制狀態是一致的。而無意識狀態與轉意識狀態雖然情況很不一樣,但是它們從意識控制的角度看,都是意識的不控制狀態。
同是意識不控制狀態的活動,無意識活動與轉意識活動差別非常大。無意識狀態的活動大多是一些低級的活動,它大多是沒有意識特征的活動,如內臟活動,動物的活動,孩子生成意識前的活動。但是也有像無意識記憶這樣的活動不是低級記憶活動,其不低級之處不在于記憶活動的水平,而是由于這些記憶的對象是意識活動的結果。也可以說是低級記憶活動保存高級活動產生的資料。轉意識活動都是一些高級的活動,它們是集有意識活動之精華后,能夠擺脫意識控制而自動進行的那些活動。如運動員的反應,演員的感覺,偵察員的直覺,科學家和藝術家的靈感等等。
2、轉意識狀態。轉意識狀態是我們在本文中首次提出的概念。
從生成順序上看,轉意識狀態的活動一定生成于該活動的有意識狀態之后。某種活動往往在有意識狀態下大量進行后,具有明顯的意識特征后,才成為自動進行的、擺脫意識控制的轉意識狀態活動。轉意識狀態中“轉”的含義是指它是由有意識狀態轉化而來的。
我們以習慣性活動和熟練性活動為例介紹轉意識狀態活動,而所有轉意識狀態活動都與習慣和熟練有同樣的成因:由同樣活動的大量重復進行,進而擺脫意識控制使活動自動化完成。我們沒有象一些心理學著作那樣孤立地看待習慣和熟練。我們把習慣和熟練看作是一個線索,把習慣和熟練的成因看成是一條使活動自動化,從而使活動由有意識狀態到擺脫意識控制的超意識狀態的規律,并形成一個自動控制系統──轉意識狀態──自動化執行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不僅解釋了“直覺、靈感的生成”這個難度很大的課題,還解釋和揭示了很多有用的轉意識狀態活動。
由于轉意識狀態活動是自動化進行的,它在速度、省力程度、利用資料的廣泛程度、使用方法的靈活程度等方面都超過同類的有意識狀態活動。所以我們曾經把轉意識狀態活動叫做超意識狀態活動。后來由于“超”字太容易引起人們往別的方面聯想,所以改用轉化的“轉”。
從辯證法角度看,無意識狀態──有意識狀態──轉意識狀態是對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最好注釋。動物性的活動是無意識狀態的,人類生成意識后,活動進步為有意識狀態的,有意識是對無意識的否定,活動提高了一級。人類大量活動后,活動由有意識狀態進步為轉意識狀態,活動擺脫了意識的控制,又是一次否定,活動又提高了一級。
3、習慣和熟練與轉意識狀態活動。習慣和熟練是轉意識狀態活動的主要形式。從形成原理看習慣和熟練是類似的,都是由于反復地做同樣的活動而使活動達到能夠自動化完成的程度。在心理學上把它們作為兩個概念考慮,是因為習慣是無意識形成的,熟練是有意識訓練的。也就是說養成習慣的活動(對某種活動形成習慣的活動)是無意識狀態的活動,達到熟練的活動(對某種活動達到熟練的活動)是有意識狀態的活動。
人們一般較為關注肢體活動的習慣和熟練,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活動也有習慣和熟練。感覺活動、記憶活動、需要活動、情感活動、思維活動都可以形成習慣或達到熟練。憑知覺進行識別,就是憑習慣在進行的識別。思維定勢就是一種習慣思維。對答如流,就是熟練思維的表現。思維敏捷、腦子反應快的人不僅需要有較好的思維技巧,還要有大量的習慣思維和熟練思維。很多快速記憶法、牢固記憶法也需要大量習慣記憶和熟練記憶為基礎。而一目十行閱讀,既要有一些閱讀技巧,更要有快速閱讀的習慣和對語言接受、分析、理解的熟練。
在我們把習慣與熟練現象用來分析感覺活動、記憶活動、需要活動、情感活動、思維活動以后,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習慣與熟練的成因,就是一切有意識活動自動化進行的成因,是很多意識不知道過程的高級活動的成因。這樣,在大量進行同樣活動后,活動達到能夠自動地、擺脫意識控制地進行的程度,就不只要產生習慣和熟練了,還可以產生高級的擺脫意識控制的活動。因此有必要用一個概念作為這類自動化進行的活動的總代表,這個新概念就是轉意識狀態活動。
習慣和熟練僅僅是轉意識狀態活動的兩種,但它們是轉意識狀態活動的基本形式。思維定勢、對答如流、思維敏捷、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直覺、靈感、演員表演中的感覺、被西方人搞得神神秘秘的第六感等現象,都是轉意識狀態活動的種種形式。
稍加比較,就可以發現:轉意識狀態的活動比有意識狀態的活動要省時、省力、準確性高。轉意識狀態活動省時的原因在于:這些活動是擺脫意識控制自動化進行的,活動中沒有每一步要由感覺向意識報告,而活動部位要等待意識的進一步指示的過程。報告、指示這些信息的往返要花費時間,等待更要花費時間。沒有了這些過程,省時是必然的了。轉意識狀態活動省力主要是省腦力,原因在于:意識控制活動時要動用思維、記憶、感覺等活動共同完成控制,用來分析活動的情況,提出下一步活動的方案。因此要花費大量腦力勞動。特別是意識控制智力活動時,所有工作全在大腦進行,大腦的勞動量非常大。而且在智力活動中思維的精力會很被分散,一會兒它要對智力活動的對象進行操作,一會兒它要對意識活動控制的智力活動進行操作,記憶活動要隨思維對象的變化“保存現場”,也是很費腦力的。當活動擺脫意識自動進行時,與意識控制有關的腦力勞動全免了,即便是進行智力活動,大腦也會感覺到很省腦力。轉意識狀態活動準確性高在于:這些活動曾經多次進行過,彼此的順序、配合都在多次活動中訓練好了,活動的準確性就高了。而意識控制的活動,每次活動的順序、配合要臨時決定,臨時決定有時要有“試圖”參與,難免不準確。
由于轉意識狀態的活動具有省時、省力、準確性高的優點,因此無論以肢體活動為主的藝術(繪畫、美術工藝、舞蹈、樂器演奏、歌唱等)、操作技術(工業技術、實驗技術、辦公室技術)、體育運動,還是以智力活動為主的學習、寫作、經濟、政治、科學研究、發明創造,人們都要大量地進行轉意識狀態活動。轉意識狀態活動雖然好,但是培養習慣和訓練熟練都是十分艱苦的事情,是需要毅力的。
三、意識對活動的強控制、弱控制和壓抑
1、意識對活動的強控制、弱控制和壓抑。前面說過,意識對活動的控制情況有不控制狀態和控制狀態,有意識的控制狀態又可以分強控制狀態、弱控制狀態和壓抑狀態三種。
在活動時,意識毫不放松地對活動進行控制,就是意識對活動的強控制狀態。處于意識強控制下的活動,我們叫做意識強控制活動。意識強控制活動時,活動的每一步都要向意識報告情況,再由意識確定下一步行動,往返傳遞信息,使活動速度很慢。這就是意識強控制的活動費時的原因。意識控制各種活動的時侯,要動腦筋分析活動情況,考慮活動的下一步方案,因此要進行大量的腦力勞動。特別是意識強控制智力活動的時侯,意識和智力活動都只在大腦進行,大腦相當勞累。這就是意識強控制的活動費腦力的原因。所以意識強控制的活動有費時費力的缺點。
有時,意識對活動的控制有所放松,對活動的監視也有所放松,出現一種時而意識監視、控制活動,時而意識不監視控制活動的狀態。這就是意識對活動的弱控制狀態,處于意識弱控制狀態下活動就是意識弱控制的活動。邊洗衣服邊考慮問題時,洗衣服的活動往往就是弱控制狀態活動。弱控制活動是有意識狀態和轉意識狀態中間的一種狀態。弱控制狀態活動與轉意識狀態的活動有很多類似,它是半自動完成的。即,它在意識時而控制的情況下是不自動的,在意識時而不控制的情況下是自動的。弱意識狀態下意識對活動并不是全無所知,而是模模糊糊地了解,感覺只把一部分活動情況報告給意識,另一些則隱瞞不報。靈感和反壓抑現象大多以意識弱控制狀態的活動為前提條件。
當意識不允許一些活動進行的時侯,就出現意識對活動的壓抑狀態。壓抑就是意識禁止某種活動的進行。意識對活動的壓抑是依據認識進行的。當意識接收發動活動的需要活動的報告后,根據對活動條件、活動環境等的分析,然后確定活動是進行,還是要壓抑。別處文字中的“等”往往是一種可有可無的字,這里“對……等的分析”卻是大有文章。這里的“等”包括了對道德、輿論、名聲的分析,它們也算是活動環境,但卻是一些復雜的、高級的活動環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有很多內容就是對這里的“等”的分析。我們就不在這兒討論了。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一種活動要進行總是由需要發動。對活動的壓抑必然造成該需要的不能滿足,也就是同時對需要的產生壓抑,因此又引起相應的情感活動表達這種需要的不滿。情感活動表達的不滿往往會激發起活動的原始控制者──自動控制系統對意識控制的反抗,產生人體的反壓抑現象。感情用事,感情控制不住了就是反壓抑的表現。弗洛伊德理論中提出的“潛意識”現象就是一些反壓抑現象。我們以后要專門討論反壓抑現象。如果是由于簡單的活動條件不具備、活動環境不允許而壓抑活動,需要的不滿還不致于很強烈,反壓抑活動也不會很強烈。而由道德、輿論、名聲的原因產生的壓抑,造成的不滿就會很強烈,反壓抑活動就會很強烈。這是因為道德、輿論、名聲都是主觀色彩很強、客觀性很差的東西,其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很多,對它們的看法也相差甚遠。即便是一個人的意識中,也會有對道德、輿論、名聲的幾種互相對立的不同看法(角度不同),因此壓抑和反壓抑會令人奇怪地并存在一個人身上。
2、意識控制能力的發展。意識的控制能力也是發展的:由最初的不靠意識控制發展到依靠意識(意核的生成),再由對控制能力認識不夠的控制發展為靠對意識控制能力的認識有經驗的、科學的控制。對控制能力的認識,是意識自己對自己的認識,這種認識作為意識活動的依據,會提高意識的控制活動的科學性。
人類個體在意識生成前和動物類似,控制活動的是自動控制系統,不靠意識。然后就進入意識的生成階段,由沒有意識發展為有意識。
在意識生成后,又進入一個意識對意識的控制能力認識的階段。意識在獲得對人體活動的控制后,先是力圖把一切活動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這就使人類個體心理發展中出現一個自我實現、自我發揮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由于意識對自己的控制能力認識不夠,往往夸大自己的控制能力。這時人會感覺到肢體活動、感覺活動、記憶活動、需要活動、情感活動、言語活動、思維活動、意志活動都是在意識的控制下進行的,自己的意識是萬能的、隨心所欲的。但這不是事實。事實是一些處于無意識狀態的活動繼續進行,如內臟器官的活動;如感覺活動只有在注意的引導下才處于意識控制之下;如需要活動、情感活動經常沖破意識的控制而自行其事,表現出感情沖動(這時他個人還以為是意識控制著感情);如還有大量的轉意識狀態活動在自動進行。由于意識對自己控制能力認識不夠,夸大自己的控制能力,過分地表現意識的能力,使很多人出現自我膨脹現象。
意識對自己控制能力的認識也經歷一個“試圖”的過程。首先是試圖控制自身活動的一切,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又試圖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改變外界。這些試圖有些能夠成功,有些不能成功。由此,意識獲得對自己控制能力的認識。經歷不同的人,認識意識有限性的程度就不同。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對意識控制能力的正確認識的。認識的對錯不同,認識水平不同,都影響著這個人意識控制活動能力的發展。
在意識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有了認識后,意識對全身活動的控制又出現一次大的發展。認識正確、科學的那些人,就發展到能夠科學控制活動的水平。
在意識對控制能力有了認識以后,認識程度的不同人對意識控制活動的態度也不同,有下面四種情況:第一、有些人漸漸地認識到意識對活動控制能力的有限性,較為科學地處理意識與其它活動的關系,大量進行意識弱控制活動和轉意識狀態活動,使它們發揮出省時省力的優勢。這些人就會比別人聰明一些。第二、有些人不能認識到意識對活動控制能力的有限性,不能科學地處理意識與其它活動的關系,生硬地用意識強控制著活動,活動進行得費時費力,效果很差。這些人就變得比較笨。第三、有些人迷信意識的控制能力,自我膨脹,行事主觀武斷,自作聰明,往往辦出很多違背他人意愿、違背客觀現實的蠢事。第四、有些人過分放松意識對行為的控制,在該由意識控制的時侯不加以控制,出現活動不清醒現象,感情用事的現象。也會危害社會和他人。
四、直覺和靈感理論
1、智力活動。智力活動是人類活動的一個類別。智力活動是以思維為核心由記憶、感覺(接受)、思維、實際操作等活動參與的綜合活動。智力活動既不是按活動的性質分類,也不是按活動的內容分類,它是以一種活動為核心,眾多活動參與的一種綜合活動。
智力活動在定類方式上有些與意識活動類似。意識活動也是以一種活動為核心,由多種活動共同參與的綜合活動。意識活動的核心活動是意核,并由記憶、感覺、思維、肢體活動、情感活動、需要活動、意志活動共同參與,組成一種綜合活動。智力活動與意識活動的核心活動不同,參與智力活動的沒有情感活動、需要活動和意志活動。
由于參與智力活動的沒有情感活動、需要活動和意志活動,就出現一種提法,把沒有參與智力活動綜合的情感活動、需要活動和意志活動叫做非智力心理因素。這種提法并不準確,因素一詞表示組成某事物的基本元素。但是感情活動、需要活動、意志活動都需要記憶、思維等活動參與。它們既然是有智力活動參與的心理活動,叫做非智力因素就很不合適。因此叫做非智力心理活動更為妥當。
事實上,沒有不由智力活動參與的非智力活動,也沒有不受非智力活動影響的智力活動。它們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嚴格定義智力,定義非智力,并沒有多大意義。
在智力活動中,直覺和靈感是其中最為神秘的現象,人們都承認它們對寫作、發明、創造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意識不能察覺直覺和靈感進行的過程,也就無法解釋直覺和靈感是如何產生的問題,無法解決培養直覺和靈感的問題。在認識了意識對活動的不控制狀態和轉意識狀態以后,意識不能察覺活動進行的過程就不再是奇怪的事情,直覺和靈感的產生和進行過程也就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直覺和靈感的培養也就可以找到一條有效的途徑。
2、直覺的進行過程和直覺的培養。什么是直覺?就是人們在一看見、一接觸某件事情、某個人、某種環境后,就立刻產生一種看法,得出一種結論,做出一種判斷。但是你無法說清你的看法、結論、判斷有什么依據,無法說出得出看法、結論、判斷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你的看法、結論、判斷都會被證明是正確的。因此,直覺就是一種立刻得出結論而意識不知道過程、不知道依據的智力活動。
直覺是一種處于轉意識狀態的智力活動。眾所周知,所謂的知道,就是意識的知道,所謂的不知道,就是意識的不知道。由于直覺是處于轉意識狀態下的智力活動,這些活動是擺脫意識控制進行的,意識對這些智力活動是不控制、不監視的,意識也就自然地不會知道這些智力活動的進行情況。直覺的結論能夠立刻得出,正表現了轉意識狀態的活動的快速性。
直覺的進行過程就是在本人意識不知道的情況下,大腦通過熟練(或習慣)自動完成了接受、分析、回憶、聯想、推理、判斷等一系列的智力活動的全過程。因為活動是自動化的,這一系列過程就能一下子完成,馬上得出結論。由于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不要意識為之安排活動步驟,活動的過程也不要向意識匯報,活動出現問題也不要意識出面解決,所以意識對活動情況毫無所知。這便是直覺得出結論快和意識不知道其過程的原因。由于整個過程不是深思熟慮的,得出的結論也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由于這種思考過程中不受情面、他人思想、猶豫不決等的干擾,所以正確率是很高的。直覺產生的結論由于不能說明理由,對他人的說服力不強,往往是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直覺產生的結論由于無法知道產生過程,也不能作為科學研究的依據,但是在科學研究中,直覺可以引導研究的方向。在那些需要馬上決策,而又依據不足的場合,直覺的作用顯得特別重要。例如破案時、戰場上、遇到災害和危險時。
順便指出,通常的思考過程往往會受很多干擾。比如情面的干擾。領導、老師、好朋友、親愛的人提供的意見,有時會出于情面而成為考慮的依據、出發點、參考思路,反而影響自己正常的思考。再比如他人思想,你所在的小組、你周圍的同事,他們有各種意見、想法會影響你思考的方向。還比如決策上的猶豫不決,當面臨多種選擇時,就會出現這種決策上的猶豫不決,有時會使你思維過程中斷。這些干擾都與意識活動有關。大腦的動物性自動控制系統不懂得情面,不懂得他人思想,不懂得猶豫不決,反而使直覺的思維過程不受干擾。
在很多人眼里很神秘的直覺的過程就是這樣簡單。它不過是一系列習慣性智力活動和熟練性智力活動產生的結果而已。直覺過程中的接受是由感覺活動、識別活動(有思維參與)共同完成的活動,直覺過程中的分析、推理、判斷是思維活動的一些操作,直覺過程中的回憶、聯想是記憶活動的一些操作。這些活動和操作在意識控制下多次進行后,都會形成相應的習慣性活動和熟練性活動。形成相應的習慣性活動和熟練性活動后,這些活動就會擺脫意識控制自動進行。不僅那些活動單獨可以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它們的一些組合形式,也可以在多次進行后,達到擺脫意識控制自動化進行的程度。這一大批可以自動化進行的活動,足以保證直覺的完成了。
了解了直覺的產生過程,培養直覺也就不難了。培養直覺有這樣幾條:第一條是要相信直覺,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斷(相信當然不等于盲目自信)。不相信直覺的人,即使產生了直覺,也會由于對直覺的不相信而泯滅了直覺。第二條是養成快速思考的習慣,克服思考過程中猶猶豫豫的毛病。直覺是一種速度非常快的智力活動,沒有快速思維的習慣或訓練出來的思維熟練,直覺是不會產生的。有些人已經養成慢騰騰的思維習慣,就需要用反復訓練達到熟練的方式克服這種壞毛病。第三條是多思多想,形成高品質的思維能力。平時懶得動腦,思維能力不會強。多思多想才能使思維能力發達,同時也會使大量思維方式達到自動化進行的程度。還要經常分析自己的思維情況,總結自己好的思維經驗,學習他人好的思維方式,克服、改正自己壞的思維方式、思維毛病。這樣才能具有高品質的思維能力。第四條是多多積累與專業相應的經驗。直覺往往是專業性的,要積累專業方面的經驗,而不必積累各方面經驗。個人經驗中包含了專業性強的思維方式,也包含了與專業有關的記憶資料。它們在直覺進行過程中有很大的作用。
了解了直覺的形成原理、進行過程、培養方法并不等于就能夠產生直覺,要想真正產生直覺,還要經過一些艱苦的過程。但是只要相信直覺,堅持培養,直覺一定會出現的。
3、靈感的產生過程和靈感的培養。靈感是歷時比較長的智力過程。它往往是在意識強控制的苦思苦想以后,在意識放松的情況下,猛然產生一種沖動的感覺,你覺得你已經解決了問題,已經找到了辦法,已經完成了構思,已經勝券在握,等等。然后通過回憶,把不知什么原因得到的東西表達出來。靈感對于作家、藝術家、科學家的作用非常大,很受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人們不知道靈感的結果是怎樣產生的,所以對靈感也感到很神秘。
靈感與直覺的區別有三點:一是它的產生經歷的時間比直覺長,結果也比直覺復雜;二是它產生前有一個苦思苦想的激發期。三是產生靈感還需要一個使大腦休息或注意從原來主題上轉移的放松期。在意識不知道進行過程和結果突然產生方面,靈感和直覺是一樣的。所以,有些人把直覺與靈感混為一談。
靈感也是一種處于轉意識狀態下的智力活動。由于它與直覺同樣工作于轉意識狀態,意識對活動不監視、不控制,所以意識不知道靈感的工作情況。產生靈感的人也就不知道靈感產生的過程。根據靈感的這三個特征和轉意識狀態理論,我們就可以弄青靈感產生的過程。靈感的產生是突然的,這個突然產生的階段叫做突發期。激發期、放松期、突發期是靈感產生的三個階段。
靈感是一個過程遠比直覺復雜的轉意識狀態智力活動。靈感產生需要由有意識狀態智力活動加以激發,沒有這個激發,后面的轉意識狀態的智力活動一般也不會發生。這個激發靈感的過程叫靈感的激發期。靈感產生還必須有暫時停止苦思苦想的階段(或在停止后休息,或在停止后進行其它活動),沒有這個階段靈感一般也不會發生。這個過程叫靈感的放松期。最后靈感以突然的方式產生,并伴隨有一種感情沖動的感覺。這個突然產生結果的過程叫靈感的突發期。
靈感產生的具體過程是這樣:在激發期,苦思苦想是意識強控制下通過控制自動控制系統完成的智力活動,因此自動控制系統也處于強烈的激發狀態。但是它必須接受意識的控制。由于大腦的功能是分工的,苦思苦想的內容不同,自動控制系統被激發的部分也就不同。在放松期,當意識休息或轉移去控制其它活動時,自動控制系統和大腦因思考而被激發的部分仍然保持興奮狀態,它們沒有因為意識休息或轉移而停止工作,而在意識不控制的狀態下繼續工作。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下自動進行的智力活動中,大量啟動習慣的或熟練的智力活動,進行轉意識狀態的智力活動。由于這些活動不受意識控制的思路的影響(意識控制的思維往往受個人偏見、他人思想、社會壓力、思路狹窄等的影響),不受因回憶不出而思考不成的影響(自動控制系統可以“隨意”使用大腦的全部存儲資料),還可以利用已經遺忘的知識、思路留下的痕跡,使它們受到激發而重新發揮作用(即回憶出已經遺忘的知識和思路)。這樣,自動控制系統進行的這種智力活動比意識控制的智力活動,在思路上、使用資料上、在沒有局限方面都比處于有意識狀態的智力活動強。因此可以解決苦思苦想時解決不了的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思維經驗中包括很多有關思路的記錄,保存在記憶中,它們是按思維對象分類保存的,專業性較強。一個專業的思維經驗應用到另一個專業,叫能力轉移。在意識強控制下,這種轉移很難發生。而在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時,由于這個動物性機制不懂什么是專業,在使用思路時有點“亂點鴛鴦譜”,反而有利于思路的轉移。第二、在思維時,要以記憶中的資料為依據。但是意識并不知道記憶中資料保存的方式和位置,意識只能提供一個線索,由記憶機制自動按線索去尋找記憶中的資料,把它們調入意識功能區,供思維使用。意識提供的線索有時會限制回憶的方向,使記憶機制回憶不出思維需要的資料。在轉意識狀態的記憶活動進行時,不受意識提供線索的限制,反而能夠找到思維所需要資料。第三、不常使用的資料、不常使用的思路,就會被遺忘。但記憶機制對遺忘的東西并不是完全丟失,而是在大腦神經細胞中保留一些痕跡,這些痕跡在一般回憶的激發下不能夠恢復,但是在強回憶的激發下可以恢復。靈感產生的激發期,強思維會使很多這樣的痕跡受到激發。但是由于意識強控制,這些被激發的痕跡得不到重視。自動控制系統不懂得重視不重視,反而有利于被激發的痕跡的被利用。
眾所周知,一般情況下,人們是不能讓自動控制系統進行轉意識狀態的智力活動的,只有苦思苦想時對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激發,只有意識休息或轉移給自動控制系統活動創造機會,靈感才能發生。靈感產生以前,還有一個前期準備階段。前期準備指的是平時的積累,沒有平時的大量思考使大腦中保存豐富的思維經驗,沒有平時大量的知識積累使大腦保存很多思維所需的資料,靈感也是不會產生的。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理論經過杜威的經驗性學習理論、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布魯納的發展心理學和維果茨基的語言習得理論、凱利的個人建構理論、后現代主義理論等理論的發展,對傳統認識論的反思和批判越來越深刻。建構主義反對機械的認知學習觀,不滿足于如何使客觀的知識結構內化為個體的認知結構的途徑探討,而是更強調認識的建構性原則。這些思想對課程教學改革產生了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過程不簡單是信息從外到內的輸人過程,而是新舊知識經驗之間通過雙向的反復的相互作用過程,使新舊知識得以聯系和融合、新知識得以增長的過程。換句話說,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學習者依賴他們各自腦中儲存的知識,通過自己擁有的背景知識及情感因素,積極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并進而對新知識做出合理的解釋過程。因此,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激發學生的相關原有經驗,促進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從而使新知識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生長”起來。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課堂實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的學習方法是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學生主動建構過程的教學的輔導者、組織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講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式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
2.1精心分析教學目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為醫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情境等條件,激發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并以此知識經驗為基礎,進行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以發展性評價強化學習的主動意識,以利于他們能夠自主地建構起良好的認知結構。其教學模式主要有探究式、問題式、情境式、參與式教學模式等。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要求,在進行教學目標分析時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整合醫學倫理學的課程知識結構,沒注重建立學習情境,精心編選案例和設計問題,建立起科學的學習評價體系。
2.2創設有利于學生意義建構的情境
有了先進的教學理念,還要有先進的教學手段。情境化教學的實現有利于深化學習意境,培養起學生建構知識意義的能力。可是,要想達到此目標,還得依靠一定的教學手段。情境的創設主要依賴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實現。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融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錄像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其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等特點,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克服了板書花費時間長、講解內容少、枯燥乏味等局限,利用其層次清晰明燎、結構嚴謹、容量大、視聽結合等特點展現知識點,將一些抽象的知識講解直觀化、動態化,深人淺出地表述授課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態為動態,化乏味為有味,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思維。尤其是以視頻錄像表現出來的案例,真實再現了疾病診治的全過程,角色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對醫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有助于醫學生了解醫患沖突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方面進行情境創設,另一方面也增強了教學的交互性,其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不同感官的共同參與,既重視智力因素中的認知因素,也重視非智力因素中的情感因素。所以,多媒體教學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為實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創造客觀的便利條件。
2.3建立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網絡資源
在自主學習設計時要注意體現以醫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思想,以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拓展醫學生的學習空間,注重發揮學生的首創精神,突出學生的自主建構,我們建立了一個醫學倫理學教學網站。這樣,學生利用醫學倫理學教學網站資源就可以進人自主學習狀態。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搜索、獲取自己與學習主題相關的網絡資源,繼續學習有關內容,讓醫學生發揮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主動建構自己完整的認知體系和觀念體系。
要明確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的作用。比如我們選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視頻案例,并用其創設情境,這是為了設計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以問題為中心來展開討論,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始。提出問題,是建構主義教學設計模式的核心和重點。建構主義學習是基于問題驅動的學習,要求以問題為核心來驅動學習。學生每看完一段錄像案例,教師就要從中提煉出相關的醫學倫理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這里首要的是根據教學目標,細化分解出許多具體的小問題。比如在講醫患關系時,我們通過案例提煉出諸如此類的問題,如什么是醫患關系?它包括哪些內容?為什么醫患關系的非技術方面是醫患關系的主要方面?如何構建起以病人為中心的醫患關系?“醫生給病人看病,可是為什么有時病人非但不感激,反而惡言相對,甚至拳腳相加?為什么有時病人病治愈了對醫務人員反倒是滿肚子的怨言?”等等。這里所提煉的問題是真實情境下的問題,因此,這會比單純就問題來講問題效果要好些。在涉及問題時,還要把握一些原則。比如設計出的問題要與學生能力與知識水平相當,難度要適中;問題要有意義,且是真實情景下的問題;問題要隱含所要傳授的知識;問題要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歧義性;問題要有開放性。同時,要避免問題設計出現“濫、多、雜”的情況。問題要精要管用,既要有助于學生學習的開展,也要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2.4設計有利于開展分組討論的協作學習環境
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首先,把授課班級分成不同小組,通過課堂現場抽簽讓這些小組分組扮演醫務人員、患者及其家屬、醫院管理者、醫學倫理學專家等角色。這些小組在獲得相應的任務后,就可以結合我們的學習型網站來獲取相應資源(理論參考、案例、圖片等),并最終制作成課件。為了保證課件制作得成功,要根據組員的特色進行組員內部的分工,有的制作課件,有的收集圖片,有的編輯文字資料,有的作理論的剖析和推敲等。所以在分配小組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注意組員的搭配。課件制作出來以后,就要由各小組選出一名形象好、口才佳的同學進行討論結果的匯報。在這樣的討論過程中,既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E-mail,論壇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評、點撥和輔導),也有小組內部成員的互動,更有小組之間的互動。建構主義不僅注重發揮個體的主動性,提倡一種更加主動的學習,強調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而非被動的過程,而且突出了個體的差異性。因為建構主義提倡一種更加開放的學習。對每個個體來說,這種開放的學習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結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在自主學習階段,每個學生總是從自身的知識經驗出發來建構新知識,而學生的知識背景千差萬別,也就是說,醫學生的知識生成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所以小組討論必然引發不同觀點的交鋒和碰撞。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糾正原有的錯誤理解或片面認識,從廣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從深度上加深知識的內涵,對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深刻,最終達到符合要求的意義建構。最后,由教師講解,講解時要把重點放在學生觀點分歧處。由于小組之間的學習能力不可能是一致的,對于學習進展慢的小組,教師還要附帶著提出一些帶有啟示性的后續問題,讓他們繼續展開討論。同時,要告訴學生各種媒體在解決各種問題時所起的作用,
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于學生以后解決類似問題提供正確的范例。這些討論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精神,發揮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愿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參與能力,有利于營造寬松、輕松、溫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和教學局面,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人際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
2.5突出發展性評價在學習效果評價中的地位
發展性評價適應了當前評價發展的需要,是建構主義理論在學習效果評價領域的應用,其科學性集中體現在評價內容、評價指標、多元評價、質性評價等方面。為此,我們首先確立起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這主要包括4個方面,即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過程中做出的貢獻,是否達到知識意義建構的要求,能否解決現實的醫學倫理問題等。醫學倫理學是一門考查課,所以我們把對學習的要求分為4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進行質性評價。與此同時,還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把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社會評價等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打分。首先讓每一個學生結合自己在小組中的表現自我評價打分,然后進行同伴互評,再者是老師結合學生的表現、問題解決的狀況、能力培養的差異等進行打分,最后是社會評價打分。把這4種分相加,取一個平均數,這就是該名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由于學習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這種評價不需要另外進行獨立于教學過程的專門測驗,不僅注重結果,而且注重過程;不僅關注智力因素,而且關注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由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隨時處于其他人的觀察和記錄狀態下,因而學生在課堂中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的可能性比較小。由于這種評價突出了學生自我評價,學生會對自身進行客觀的評估,以避免自我評價與同伴互評、教師評價、社會評價等結果出人比較大。由于這種評價鼓勵被評者主動參與評價,因而會激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自我表現,同時又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學習壓力。由于這種評價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因而評價出的綜合分比較能客觀反映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發展性評價的應用具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彰顯學生的創新人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建構知識經驗過程的開展。
2.6在練習和實踐中提高學習能力
比如缺乏公德、論文造假、不尊師重教或者考試作弊等,這些問題和現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醫學生良好職業行為習慣以及倫理規范意識的形成、培養,繼而進一步影響其今后上崗操作。
2.教學和課程設置中過于重視技術忽略了倫理教育
很多醫學生在學習期間簡單地認為只要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術即可,對于醫學倫理學方面的知識不夠重視,認為其可有可無,其實不然當醫學生進入到實踐工作崗位以后,若缺失良好職業人文素養,很容易迷失在價值困惑或者道德困惑中,影響和干擾其人生道路。
3.缺失無私奉獻的意識和競爭,同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以及單純經濟主義等現象嚴重。
因受利己主義的干擾以及影響,部分醫學生以及醫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多做一點就會抱怨,遇到困難或者加班等退縮,再加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使得部分醫學生和醫生過于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而使得醫療服務逐漸商品化,自愿奉獻的人逐漸減少,一味追求個人利益以及經濟指標,而缺失作為一名醫生應有的素養以及道德。
二、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分析
1.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
醫學倫理學所研究的內容主要為醫學道德,經醫德現象研究,將其所表現于醫德關系中各種問題矛盾和其發展規律揭示出來,醫學倫理學著重從三個方面對醫務人員提出了要求,即醫德倫理、醫德實踐以及醫德規范。目前就國內醫患關系來看,普遍都比較緊張,醫患糾紛事故頻發,所以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使其成為一個技術精湛以及具有良好醫德的醫生應變得尤為重要。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和其他行業工作者相比,醫療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從事該項工作的人要更為嚴格地按照職業倫理要求和規范操作
在工作中不僅要及時緩解患者疼痛,同時還應保護好患者隱,尊重其人身權利,若忽略了這些很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對此,只有醫務工作者具備良好職業倫理素養和規范意識,自覺約束自身行為,才可更好地擔負起自身工作使命,減少和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因醫療工作自身比較繁雜
一旦出錯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嚴重時還會引起醫療事故,在這種形勢下對醫務工作者的倫理規范意識和技術水平所提要求也就更高。只有具有良好倫理規范意識以及道德操守,同時具備高水準職業道德的醫務工作者才可更好擔任起作為醫師的責任,本著對患者負責這一態度,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操作,且甘于奉獻,能夠和他人進行密切配合,以此最大程度避免和降低錯誤、醫療事故的發生。
2.對策
基于上述醫學生倫理教育所存問題和加強倫理教育必然性的分析,下面就如何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提出相關對策:
(1)改變以往陳舊教育觀念,加大倫理教育重要性的宣傳,正確引導。
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均應改變其以往的陳舊教育觀念,將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以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培養有機結合,強化醫學生人文意識。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媒體技術宣傳醫學倫理教育重要性,比如網絡、報紙以及電視等。同時樹立先進榜樣和典型,正確引導學生,從而幫助其提升自我修養,使其倫理規范意識得到增強。
(2)合理且有效地應用各種教育方式和培養方法。
在教學中應避免照本宣教和教條主義,綜合考慮學生自身情況和當前醫學行業的需求,和臨床實例有機結合,經具體實例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倫理教育重要性。或者設定相應的醫療工作場景,要求學生來扮演病人,以此實現換位思考。構建合理且有效的課程體系,大力實施課外教育,比如講座、心理咨詢、衛生服務、知識競賽以及社會時間等,充分利用網絡實施現代化教育,加強學生人際協調交往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應對突發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相關法律法規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等的培養。此外,還應健全醫學倫理教育方面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核與評價學生各項素養和能力。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研究探討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反映外語教與學規律的新成果,也因此引發了外語教學界關于教學理念、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材料的選擇、學習者自主學習及測試與評估等課程體系的大變革。學習者從傳統的依賴教師和課堂,被動地接受what,到自主地思考和探索why和how,從而實現了知識體系的建構,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認為,建構主義不僅帶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化,而且促使我們將自主學習者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作為另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來看,其思想源頗為復雜,它主要源于心理學,又與哲學、社會學密切相關。瑞士心理學日內瓦學派的代表J.Piaget(1972)的發生認識論認為的發生認識論認為,兒童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對外部世界的認識,而兒童的認知結構通過同化和順應過程逐步建構起來,并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循環中得到豐富、提高和發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蘇聯認知心理學家Vygotsky的語言習得理論對原有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進行了補充和發展。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的社會活動是人的知識內化和外化的橋梁”.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正確理解教育與發展的關系有極重要的意義”(張建偉陳琦,1996)(12),揭示了教育對心理發展的重要性,強調了他人在主體知識建構中的顯著作用。Wittrock(1983)(citedinJonassen,1995)則提出了“學習生成過程”假設,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腦并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的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對信息的解釋”。“學習者對事物意義的理解總是與其已有的經驗相結合”.“并借助信息加策略,對信息進行主動選擇。”Rogers(1988)(4)則提出合作學習成為建構主義在課堂上構筑“社會活動橋梁”的主要教學途徑。
近十年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引起了更多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和興趣.并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豐富和發展了這一理論。集各家之言.其核心內容就是: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由此可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了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而在外語環境下,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是否有意識地、科學合理地使用學習策略.與他人合作則自始至終貫穿整個自主學習及學習策略的使用過程。
二學習者學習策略
1.學習策略的定義及分類
學習策略及其培養機制是80年代來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研究者們從認知過程或學習過程等不同角度解釋學習策略。其中O''''MalleyandChamot(1990)解釋和分類更具有代表性,得到廣泛的認可。他們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采取合適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以幫助理解、學習或記住新的信息。策略可以劃分為:
認知策略:直接學習新內容所采取的策略,包括記筆記.聯想,重組,分析,歸納及將所學內容內在外的策略。
元認知策略:關于如何學習即計劃、管理、監制、評價一個人的學習技巧。
社交中介策略:與人打交道的策略即與本族、非本族語交際、交往的策略,合作的策略。
2.英語學習策略的功能
近年來,教育教學中對智商的關注轉移到對學習者的學習策略的指導和培訓上來。認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及其研究成果.強調了學習策略指導應成為教學活動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應成為重要的教學目的之一。Oxford(1990)指出使用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習者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英語學習策略的差異對學習成績有決定性的影響(文秋芳,1995)。
眾所周知,外語學習受年齡、性別、個性、需求、態度、學能、動機、情感因素、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等影響.而學習過程中科學、合理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學習者加強自我管理,克服困惑和憂慮,端正學習態度,保持學習興趣和熱情,強化學習動力。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Vandergrift(1996)認為,元認知策略可以使學習者全面了解其學習過程.確立明確的目標,制定完善計劃,預見困難,控制錯誤.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評估。學習策略因人而異.應根據學習者的個性,動機.需求,認知風格,學習水平等提供可行的、高效的學習策略的建議,以期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爭取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毋容置疑.在建構注意學習理論下,要提高學習者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與他人合作策略貫穿與學習過程(詞匯、聽說、讀、寫)和策略使用過程至關重要。
3.學習策略的應用
下表列舉了一些提高英語語言技能及運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習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運用。
O''''Malley(1990)研究了不同類的學習策略對不同語言技能的影響,發現學習策略對說的能力有顯著的效果,而對聽的能力則無效。而且將聽、說分別訓練對聽、說能力的提高有害而無一益。聽、說本應同時訓練。
4、元認知策略
幫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激活相關元認知策略成分,學習材料和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習者認識和運用元認知策略,并為其提供機會參與學習活動計劃、監控、調節和評估。如教材上可以各種形式提供學習者自我檢測和評估的機會,教師指導和組織學習者之間對學習過程中和學習效果形成督促和監控。研究表明,元認知能力是可教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應適時地對學習者進行元認知意識和相關知識的培訓,讓學習者對外語學習規律、學習任務的特點及自身的個性、學習動機、認知風格等形成正確的認識,并知道在何時何地如何使用相應的學習策略。學習者只有在不斷地學習、實踐、評估、反思、糾錯、再實踐、再評估、再反思中最終形成有效的知識建構。
計劃策略:計劃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元認知技能。成功的外語學習決不是被教材和教師牽著鼻子走,他們會主動地對學習過程、學習環境、語言技能的特點進行思考、預測,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完成作業、應付考試,都會在內容、目標、時間的安排,采用的策略等方面形成清晰的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監控策略:有計劃就得有監控。學習過程中不時地檢查計劃是否仍在實施之中?進展如何?監控策略可以保證計劃的順利完成,使學習者朝既定的目標一步一步邁進,監控可以有自我監控,教師監控,學習伙伴監控。
評估策略:通過診斷性和形成性評估就學習者學習過程及學習成效即是否強化了學習動機,產生了學習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地使用了學習策略,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了計劃中的目標等進行評估,經過反復的反思,調整和完善,最終形成更加有效的知識建構。可以采用自我評估,教師評估和學習伙伴評估等多種形式。
三指導大學生運用學習策略值得注密的幾個問題
1.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樣本
實現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可選途徑—任務型教學,即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完成意義的交際。在傳授知識技能、傳遞信息的同時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其獲取、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受益終身。
2.加強形成性評估
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進步,及所反映出來的情感、態度、策略的使用等方向的發展比考試成績更有憊義。充分尊重學生英語水平、認知風格、個性和要求,加強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和進展的監控和評估,能夠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調動學習積極性,使之成為自主的語言學習者。
3.強調合作學習
對建構主義使用最廣泛、最深刻的是社會學領域,建構主義被人們公認為社會學領域內的概念或方法。這也是國際關系領域內的建構主義被稱為“國際政治社會學”的原因。在這一領域,建構主義主要是指一種系統的社會學方法論,即從社會化、規范化的宏觀整體出發,研究社會體系、構成這一體系的個體及其觀念、身份和行為實踐。
國際關系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可以從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社會理論、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韋伯的政治社會學、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等找到其深厚的社會學淵源。[2](P1)然而,作為一種足以挑戰國際關系主流理性主義學派的全新理論,建構主義首先要做的就是夯實它整個理論大廈的根基,建立與之相聯系的深厚哲學基礎。
哲學是什么?形而上地說,“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或智慧”。形而下地說,哲學是人們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和方法,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價值觀。哲學源于人類好奇的本能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它的永恒主題是人。[3](P4)
亞歷山大·溫特的《國際政治社會理論》是全面提出和闡述國際關系建構主義理論的代表作,著作的第一部分基本上是社會理論和哲學理論。[4](P3)溫特從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各個方面討論了社會建構問題,同時建構了他“溫和建構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一是基礎性層面,即第二層面問題,涉及有什么內容以及我們怎樣解釋和理解建構主義”。[4](P5)建構主義在其理論部分的中心詞語是:社會結構,施動者,共有觀念,建構。即認為:國際社會的結構是由國際體系的施動者通過其共有觀念來建構的社會性結構,而非純粹的物質性結構;即使是行為體自身的身份和利益也不是天然固有的,而是由共有觀念和與之相應的社會性結構來建構的。這是國際關系幾大要素的基本關系問題。
從哲學的角度來理解,建構主義承認社會結構和行為者身份是一種存在,觀念屬于思維范疇,但是這一存在并不是先驗的、絕對的存在,而是物質因素和思維共同建構的存在。它們的聯系就在于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在,同時建構了存在。而存在既是已有的物質存在,同時也是受思維影響的存在。因為世界畢竟只是人們所認知的世界。(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其實只是感受到了它在幾分鐘以前放射出的光芒,而不是此刻真正的太陽的狀態。)這也就是說,建構主義并不否認理性主義所討論的世界具有客觀性,并且可以認識,但是這種客觀性只有在認識的主體間才能得到體現。因為認識客觀世界必須在認知實踐中才能實現。[5](P30)
建構主義試圖以整體主義和觀念主義的方法,詮釋國際政治的體系和個體及其相互作用,對觀念的建構作用、社會結構和行為體的相互作用的闡發帶有明顯的黑格爾辯證唯心主義哲學的痕跡。它所宣稱的“探求國際政治環境從洛克文化到康德文化的過渡”,追尋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友誼的目標取向,則更鮮明地展現了建構主義類似哲學的價值追求。
二、建構主義與人、社會、觀念
在國際關系的動力和構成問題上,建構主義認為,國際社會的主要施動者“國家”實際上是無法看到的,國家行動依賴于個人活動,個人的共有知識再造了國家作為團體人或團體自我的觀念,“國家也是人”[4](P272-278)。實際上,相對于理性主義把國家設定為“理性經濟人”的那種人格化來說,建構主義更加深刻地分析了個體主義的人和人性,它揭示出,施動者(國家)是由個人組成的,個人意愿的多元化作用建構了國家的共同觀念,從而影響國際政治。它甚至把國家比擬為人,但它是一個有觀念和主觀性的“人”,而不是一個客觀的符號。從這一點來說,建構主義可以稱得上是人本主義。
而人恰恰是哲學的主題。哲學探討人的肉體與靈魂、生存與毀滅、精神與價值以及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建構主義從具有主觀觀念和主體認識功能的“人”的角度來觀察世界,考察國際關系,實質上是在闡述關于人、人的觀念、人與社會(國家層次和國際層次的)相互關系的建構主義主張。
建構主義認為,人是社會的人,社會關系規定了人的存在,而社會的人及其觀念共同建構國家,從而建構整個世界。建構主義從它的角度揭示了人存在的意義以及國際關系的實質:即國際關系從根本上說是人與人的關系,從特征上看是擴大了的人際關系,是人以及人們的共有觀念建構起來的一種社會關系。由此,國際社會與國際關系的產生和發展不是憑空的,不是先驗的,而是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動的結果;不是不包含人的觀念與價值的“冰冷的機器”,而是能夠體現人的主體性、社會實踐性和主觀能動性的政治現象。它跟國內政治一樣,是公民的意愿與選擇的多元化作用的結果。建構主義發掘人,人的觀念和國際社會與國際關系的聯系,把三者有機地統一了起來。它拉近了個人與國際關系的距離,使國際關系變得人性化,使國際關系不再是實質上只作為概念存在的“國家”之間的事,使人性回歸國際政治。[4](P31)這不能不說是建構主義對國際關系理論的重要貢獻。
三、建構主義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所謂世界觀,通常是指人們對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價值觀則反映人們的需要、取舍、傾向和意愿。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注重價值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反映哲學的特性。
建構主義的世界觀是明確的。它認為,“世界無政府狀態”是一種特定事實,但是它不是先驗的、自在的。它是世界體系的施動者及其共有觀念建構的,因而也是可變的。這在哲學上就是說,世界是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也是我們的世界,人對世界來說不是無為的。這樣,建構主義既肯定了現實主義關于世界無政府狀態的實在性,肯定了新現實主義關于世界體系的結構性,又修正了這兩者的觀點,把這兩種理論避而不談的“世界無政府狀態到底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提了出來,并且深入研究,進而提出了自己革命性的理念主義觀點:“人類關系的結構主要是由共有觀念而不是由物質力量決定的”[4](P1)。與此同時,建構主義用辯證主義哲學的方法,把新現實主義體系理論所忽略的單位層次因素對體系的建構作用,作為建構主義所要解決的另一個中心問題。而它的答案就是:“結構引導角色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重新界定它們的利益和認同甚至角色自身。”[6](P380)簡言之,這個國際關系的世界,實質上是體系和施動者(包括共有觀念)之間的相互建構。這是國際關系的基本狀態問題。
與此相應的,在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問題上,建構主義堅決摒棄了科學行為主義的所謂價值中立,在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了國際關系研究的價值觀問題,提出了理性的“理想主義”。它認為,既然國際體系的施動者國家是個體人共有觀念的集合,世界體系是由施動者及其共有觀念建構的,體系也建構了施動者的身份和利益,而和平、幸福與友誼是正常的個人的需要,那么也就有理由相信,國際社會可以堅決地拋棄“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霍布斯式無政府文化,從競爭對手式的當代洛克文化狀態走向相互友愛的康德文化,從而確保世界的和平和人類的福祉。建構主義認為,國際體系結構可以變化,變化的方向是向前的、進步的、樂觀的,從而國際關系也將向著和解與和平的方向發展。它斷然拒絕了現實主義關于國家的自私本能導致國際關系悲劇循環的理論,在肯定由于國家的選擇和實踐的消極和失誤有導致國際社會“依然陷于洛克文化之中不能自拔”[4](P42)的可能性的同時,展望了國際社會的光明前途,并對有實力的大國以及它們的選擇和努力寄予厚望。這一點與哲學中關于社會發展的螺旋式上升理論殊途同歸。四、建構主義的方法論
建構主義成型于舊的國際格局解體、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的國際關系大變革時代,實踐的需要呼喚理論的創新,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由此應運而生。但是,理性主義方法統治國際關系理論界已有多年,建構主義如何引導人們擺脫絕對理性主義的束縛,從一個嶄新的視角來分析和研究國際關系呢?
建構主義的方法論特征是整體主義,它從國際體系結構的總體出發,強調體系對國家的建構作用,特別是國際體系文化對國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構。首先,它引導人們懷疑理性主義關于行為體身份不變的假定前提,通過兩個相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關系和觀念,[4](P40)輕而易舉地對理性主義理論的這一固有缺陷進行證偽。國家間關系是變化的,國家之間彼此的看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點人人皆知,因而理性主義理論派別對此根本無從反駁。然后,進一步歸納得出:建立在實證主義和因果性解釋基礎上的理論假定———國際關系是一個外在的客觀現實,可以通過自然科學方法加以證實的觀念———是錯誤的。因為社會歷史事件是不可逆轉、不可還原的,它只能由我們,站在各自不同的位置,帶著各自特有的知識、經驗、價值和道德觀念去認知。進一步說,完全客觀的現象即使存在,對于人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理論研究者詮釋的所有事件都是人們主觀認知的現象,它不能脫離物質因素的作用,但觀念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而國際關系的實質,就是結構、施動者和共有觀念的互相建構。建構主義用普通的哲學邏輯方法,向人展示了一個建構主義的國際關系世界。
但是,如果我們追問,建構主義最初是何以發現和斷言國際關系的這種建構主義特征的?因為觀念建構體系,體系與施動者互構本身也是不能由科學加以證實的,恐怕這只能歸功于建構主義的最初創立者們所謂“智的直覺”了。
五、結語
從哲學視角考察和分析建構主義,無疑會讓對這種理論更加充滿期待。溫特的建構主義理論是辯證的,它重視理念的作用,又不否定物質;它是實踐的,它把國際關系中問題的最終解決出路放在國家的實踐上;在分析體系結構和國家時,它實際上是真正承認現實的理性主張,卻又對國際社會達到互相友愛的康德文化狀態充滿理想主義的激情;它把國家比擬為人,從人本、人性來考察國際關系的真實屬性。溫特“溫和建構主義”的本意是要在傳統理性主義與反思主義之間找到一條中間道路[4](P2),卻開辟了一方研究國際關系理論的全新領域。
摘要:建構主義有著深厚的哲學基礎。哲學的主題是人,而人正是建構主義理論的邏輯起點和歸宿;哲學強調世界觀、價值觀,而建構主義有著鮮明的和平、友誼等價值取向;建構主義理論以之得名的“建構”,更是一種重要的哲學方法。
關鍵詞:哲學;建構主義;國際關系
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際關系理論開始突破了現實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朝多元化、跨學科、交叉性的方向發展。冷戰結束后,這種多元競爭的局面更加活躍。這一時期興起和逐步完善的以亞歷山大·溫特(AlexanderWendt)為突出代表的國際政治社會建構主義理論日益受到人們重視,成長為勢頭強勁的理論學派。它與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一起,成為了當代最有影響的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且漸有后來居上之勢。建構主義的理論基礎,探討的主題,考察問題的角度、方法和思路都與哲學有著緊密的關聯,或者說有著鮮明的哲學特征。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中學語文教學,2002(8)
[2]郭樹勇,葉凡美試論建構主義國關理論及其社會學淵源[J]國際觀察,2002(1)
[3]胡軍哲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傳統的企業理論認為,企業目標是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企業治理結構是“資本雇傭勞動”型的單邊治理結構,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全部歸股東所有。這就是所謂的“股東至上”理論。然而,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的時代里,隨著物質資本社會化及證券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的專用性和團隊性的不斷增強以及企業之間戰略伙伴關系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日益關注,致使“股東至上”理論受到了越來越強烈的挑戰。利益相關者理論便應運而生,受到了人們越來越普遍的關注。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本內容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形成過程。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思想由來已久。20世紀中葉以來,知識經濟引領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對公司治理理論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直接促成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產生。1929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位經理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不僅股東,而且雇員、顧客和廣大公眾都在公司中有一種利益,因此公司的經理人員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發表了相關論述,表明在“股東至上”理論盛行的同時,少數學者“已有了不同的聲音”。
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是美國經濟學家Freeman的《戰略性管理:一種利益相關者方法》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問世后,學術界出現了討論利益相關者概念的熱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關者理論成為當今企業和社會至少某一個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實,則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和國際組織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普遍重視。1990年,美國商業圈桌會議的《公司治理聲明》指出,對公司而言,善待員工、優質服務于消費者、鼓勵供應商長期合作、償還債務并擁有良好的社會責任聲譽都是股東長期利益所在……事實上,美國一些州已經頒布法令以特別授權董事會要考慮股東及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還有少數州通過立法來要求企業要考慮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此后,英國、韓國、日本、德國、英聯邦等國家的公司治理原則也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有著不同程度的關注,“股東至上”理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利益相關者理論對“股東至上”理論的批判開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關者的涵義。自196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研究小組首次定義利益相關者以來,迄今經濟學家已提出了近30種定義。米切爾(Mitchell,1997)歸納了其中的27種,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是最寬泛的定義,即凡是能影響企業活動或被企業活動所影響的人或團體都是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雇員、供應商、消費者、政府部門、相關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周邊的社會成員等。第二類是稍窄的定義,即凡是與企業有直接關系的人或團體才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團體、社會成員等。第三類的定義最窄,認為只有在企業中下了“賭注”的人或團體才是利益相關者。這個定義直接與主流經濟學中的“資產專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業中投入了專用性資產(如專用設備等,一旦挪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團體才是利益相關者。[1]
可以用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和真實的利益相關者兩分法把三種定義協調起來,凡是符合第一類定義的都是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只有當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向企業投入專用性資產時,才轉化為真實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認為,作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一般應符合如下四個標準:第一,向企業投入了專用性資產,如資本、勞動或服務等;第二,必須分享企業的收益,即從企業獲得工資、獎金、股利等各種報酬;第三,必須承擔企業的風險,當企業經營不善失敗時會蒙受一定的損失。第四,分享企業的控制權。符合這四條標準的利益相關者就是目前主要經濟學所關注的“真實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職工等。這些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如果沒有他們投入的專用性資產,構成企業經營的物質基礎,企業就不可能作為一個經營主體而存在。[2]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進步性
一些學者認為:如果僅僅強調經理人對股東負責,那么勢必導致經理人為了股東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經營決策影響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經理人就應該對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公司決策應該是平衡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不是僅僅最大化股東的利益。
近幾年來,國內的一些學者也提出了與利益相關者理論類似的觀點。他們認為,隨著企業關系復雜程度的加深,利益關系的多元化,一個企業的經理人也應該對其他利益相關者負責。現代社會幾乎成了“公司社會”,大量處于統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離“股權至上”邏輯的,是新經濟環境下公司治理理論的必然選擇,他們的具體理由如下:
(一)從理論上說,出資者購買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其資本所有權就轉變為股權。股權是公司賦予股東的權利,無論適用范圍還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資本所有權。這意味著所謂股東對公司的絕對權威是不存在的,因為股權的運用受到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制約。再者,出資者投資形成的資產與債權人的債權,以及公司運營過程中的財產增值和無形資產共同組成公司的法人財產,公司憑借法人財產獲得相對獨立的法人財產權,由此得以成為人格化的永續的獨立法人實體。顯然,公司行為的物質基礎是法人財產,而不是股東的資產,其權利基礎是法人財產權,而不是股權。公司的目標是確保法人財產的保值與增值,那么不僅僅是股東,債權人、經營者、工人等等都為法人財產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貢獻。因此,公司應歸利益相關者共同所有,他們通過剩余索取權的合理分配來實現自身的權益,通過控制權的分配來相互牽制、約束,從而達到長期穩定合作的目的,而這種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模式稱為“共同治理”。
(二)從現實中來看,20世紀70年代左右,出現了企業倫理問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和環境管理問題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問題都與企業經營時是否要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密切相關。再次,其他利益相關者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使他們承擔了比以往更大的風險和責任。股東作為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擁有企業的控制權,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實際上,股東只承擔了有限責任,隨著現代資本市場的發展,股東所承擔的風險可以通過投資的多樣化來分解,同時股票的自由轉讓也降低了股東的風險,一旦企業發生危機狀況,出資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慮怎樣挽救企業于危難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風險越來越大,成為真正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操心者。[3]所以應該設計一定的契約安排和治理制度來分配給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一定的企業控制權,即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應參與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強調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我們把企業看作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約,僅僅對股東的利益進行保護是遠遠不夠的,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利益相關者理論所倡導的就是這種理念。
1.對雇員利益的保護。人力資本的興起,使以人力資本所有者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如企業的雇員)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漸超越股東。企業的所有參與者中,股東投入的是物質資本,企業雇員投入的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專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擔公司的剩余風險。[4]在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物質資本相對短缺,企業對物質資本高度依賴,在企業資源中物質資本最具有重要性,企業屬于物質資本所有者天經地義。然而隨著只是經濟時代的來臨,占有知識的人力資本在企業活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正在成為財富創造的核心動力。按照“擁有企業最有價值資源的所有者是企業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這個原則,人力資本的擁有者當然有權利參與公司的治理。
2.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從企業籌資的角度來看,企業的資金一般都是由權益性資金和債權性資金構成,只是構成比例不一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大再生產的內在要求與競爭規律的客觀作用,必然導致企業內部的積累額不能滿足內外投資的需要,從而外部籌資成為一種客觀的必然要求。債權人作為企業資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5]因此,與貸款人建立穩定的信譽關系,讓債權人參與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對經營者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激勵他們為公司長遠績效的提高而努力。對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勵債權人進行專用性資產的投資是極為必要的。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局限性
盡管持有以上觀點的學者的論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實踐表明,與利益相關者理論相適應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確能給公司帶來更理想的傳統意義上的業績指標,但利益相關者模式所面臨的問題決定了其最終無法成為公司治理的效率標準。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無法解決各個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加總問題,也就是說企業在決策時,無法明確知道以什么樣的目標為決策目標。作為多個人的集合,企業的決策必須以一定的目標為前提,目標越單一可量化,決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關者理論,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是企業的委托人,經理人必須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間進行平衡,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管理層真的能做到嗎?這顯然有相當大的難度,不僅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偏好和目標差異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東偏好投資的收益;債權人偏好債權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員工偏好高工資和就業穩定;客戶偏好物美價廉;當地居民偏好優美的環境和就業機會;政府偏好穩定增加的稅收。因此,管理層在偏好差異很大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之間進行加總是十分困難的。但是盡管不同的股東之間的偏好不完全一樣,但股東相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而言,他們的利益更加容易加總。股票的價值是企業未來利潤的貼現值,不論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多少,股票的價值與企業的總價值是成比例變化的,股東們都樂于看到未來企業步入良性循環和股票價格持續上漲。但是,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內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為企業的員工,新員工渴望企業能夠擴大規模,以提供更多的個人發展空間,老員工則希望把擴大規模的資金用來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東利益的相對容易加總使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這個缺陷表現得更為明顯。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另外一個局限性就是相關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競爭性。一方利益的實現必然是以犧牲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比如員工希望獲得更高的工資,而在企業利潤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資必然會影響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時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員工的高工資,企業必然要提高價格,這時,消費者的利益又會受損,但如果考慮消費者的利益,則企業的利潤必然會有相應的下降,此時,國家的稅收就會隨之減少。[7]由此可見,在相關者的利益存在競爭性的情況下,要同時兼顧他們的利益是不現實的。
(三)相關利益人的價值具有不可計量性,雖然目前有學者用“顧客滿意度”、“平衡積分卡”等理論來測量利益相關人的價值,但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難量化。至于建立決策理論模型也是十分困難的。
(四)利益相關者理論所主張的對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負責,使經理人的責任歸屬問題難以衡量。利益相關者利益目標的各異性導致企業管理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關者理論提供的多重目標,那么,決策者也就是經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和科學的理財行為。可以說,讓經理人對所有人負責就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著沖突,在這些沖突當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經理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協調,而另外一部分沖突,則非單憑經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業同時實現短期利潤、市場份額、利潤增長率最大化,這只會讓經理人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同樣,如果讓他們同時對工人、客戶、消費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樣,這樣,經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責任。
(五)利益相關者理論對傳統的企業理論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種補充,最大貢獻就在于提醒公司應該更多地關注股東以外地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以確保實現公司價值長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會代表誰的利益這個問題上仍然有著較大的爭議。在傳統的理論中,董事的角色被定義為所有者的“自己人”,與股東之間在利益關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會至高無上的權力源自股東的絕對信任,因此他們首先必須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員、經理、消費者或政府部門等其他主體。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董事以及董事會應該代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而應該由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團體任命和選舉自己的代言人進入董事會。也就是說只要屬于利益相關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進入董事會,參與決策過程。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董事會必須以某種方式平衡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這誤解了董事會的職責,也是不合理不實際的。如果潛在的投資者知道自己用來增加利潤、承擔市場風險的資本將會被董事會用來協調其他主體的利益,那么作為一個理性人,他是不會向這樣的公司投資的。
(六)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對于任何一個機構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同樣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企業經營存在的目標是什么。按照傳統的企業理論,追求利潤是企業得以與其他非盈利組織相區別的一個最大特征,企業是因為投資者的投資而存在,實現價值增值是企業的動力源泉。利益相關者理論主張公司的目標是協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贏,也應采取中立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運作的目的將有可能會把保證就業、保護環境甚至保護人權等政治性的責任放在股東價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從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方面,體現在利益相關者治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上,還沒有確定的實證依據。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利益相關者治理有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促進企業發展。而這些是所有企業為了在商業競爭中生存所必須考慮的,不能作為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與企業業績之間呈正相關的依據。事實上,由于利益相關者的制約,企業會缺乏高效決策和適應性,有可能喪失必須的效率和競爭力。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業失去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商業性目標,就會變成企業不像企業的奇怪結局,在實施的實際效果上,可能對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都無法做到有效保護,從而導致所有利益相關者被“鎖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與利益相關者模式相比,選擇股東主導模式對所有利益相關者而言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如果一個利益相關者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在股東主導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過成為股東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護。股東價值最大化對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而言,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個人參與理性,而且是激勵相容的。
四、結束語
本文并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理論或“股東至上”理論孰好孰壞做出定論,但是通過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主要思想實際上是經濟理論中早已論述的東西。因為對公司而言,善待員工、向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鼓勵供應商長期合作、償還債務并培育良好的社會剩余都是股東長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是以公司為載體的,只有確保公司持續、健康運營,這些利益才能兌現,而股東以及潛在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是這一邏輯過程的必備前提。從長期來看,股東利益最大化與協調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沖突。為了股東的長期利益運營公司,管理層和董事必須考慮公司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導經理人決策的最高準則必須是股東價值的最大化。所以,筆者認為只要企業在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就能使企業進入以下的良性循環:設定股東價值最大化,企業進行健康的經營,從而實現企業股東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合理的價值分配,然后企業聲譽不斷提高,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瑞龍,周業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張兆國.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治理效應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姜濤.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11).
[4]黃少安,宮明波.共同治理理論評析[J].經濟學動態,2002,(4).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8)10(b)-076-02
醫院信息系統(HIS)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施的現代化醫院管理模式和優化醫療工作流程的一種重大變革。我院也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經過13年的不斷升級改造,整個醫院信息系統已初具規模。總結13年來醫院信息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的經驗,深感建立和制定相應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證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維護和管理的重要性,也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現總結如下:
1結合實際,制定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
醫院信息系統是把醫院產生的各種信息輸入計算機網絡系統,由計算機完成信息的儲存、處理、傳輸和輸出,在院內形成信息共享,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工程。但這些最終都是由人來操作和掌握的,醫院信息系統只是得以完成這些任務的工具和手段。而一個好的管理手段必須要依靠健全的制度來保證落實,切不可以為上了醫院信息系統就萬事大吉,存在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了[1]。要使醫院信息系統安全運行,達到科學管理的目的,一定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制度來管理醫院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
我院實施醫院信息系統伊始,就將制度的建立作為首要工作,依據醫院信息系統建設的實際狀況,逐步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以制度規范醫院信息系統的安全操作,以制度促進系統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一整套較為完善的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
我院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涉及工作流程、操作規范、崗位職責、工作制度四個大類,每類都有若干種。具體為《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總則》、《醫院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規則》、《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各項制度》、《醫院信息系統工作流程》、《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獎懲細則》。
1.1《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總則》
《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總則》是一個公共性的制度,分為四章二十三條。從總則、技術管理、工作站管理等共性管理的角度規范了醫院信息系統的操作,確定了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的意義及目的,對醫院信息系統的技術管理提出了要求,對所有接入醫院信息系統的工作站點做了統一要求。
1.2《醫院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規則》
《醫院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規則》共有五章二十六條。從安全保護、安全監督、相關責任等方面對醫院信息系統中的數據信息及網絡中一切設備的安全進行了詳盡規定,并提出了對違反規定而應承擔的責任。要加強醫院信息系統的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2]。
1.3《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各項制度》
《醫院信息網絡系統管理各項制度》共有九章六十六條,具體針對計算機信息中心工作職責、機房的管理、信息儲存及保管、互連網站、數據備份、應急恢復、網絡設備的購置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1.4《醫院信息系統工作流程》
《醫院信息系統工作流程》涉及到實際操作的各個環節,共有二十四項流程。實踐證明,如果不及時制定相應的流程規范,在醫院信息系統的運行中必然會出現混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1.5《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獎懲細則》
《醫院信息系統管理獎懲細則》分為十一條,依據上述各項規定及醫院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對平時醫院信息系統應用中易出現的不規范操作而造成的各種損害所制定的獎懲辦法,是對上述各種規定的有力補充。
2狠抓落實,確保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的實施
建章立制并不只是寫在紙上,訂在墻上,而是要落在實處。自制度建立以來,狠抓制度的落實也就成為醫院信息系統成功運行的關鍵因素。只有嚴格執行這些制度,才能保證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行,達到建設和應用醫院信息系統的目的。
2.1組織學習,領會制度的實質
整套規章制度在頒布后,印文下發到各個部門,要求有關人員認真學習。不但對原來在崗人員,而且對新上崗人員更是廣泛宣傳,組織學習,并將其作為崗前培訓的重要方面,列為上崗考核的內容,使之人人知曉,從而強化這些制度的執行意識。
2.2加強監督,促進制度的執行
有了規章制度還必須要有一定的監督機制來督促這些制度的執行。為此,我們將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的監督執行納入醫院綜合目標責任考核中,形成以制度監督制度執行情況的局面。通過這種方法,促進了制度的執行,使制度的執行成為全院各類人員的自覺行為。
2.3建立記錄,細化制度的管理
可操作性是建立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度得以落實的前提。為此,我們根據制度內容,建立了各種相應的記錄本,如《服務器維護記錄表》、《網絡系統維護記錄表》、《系統軟件維護記錄表》、《HIS應用軟件維護記錄表》、《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維護更新記錄表》、《數據備份日志》、《日常工作日志》等各種表格和日志,從而細化制度的執行,明確各級各類操作人員的職責。
3拾遺補缺,進一步完善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
醫院信息系統管理制度實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醫院管理的要求和整個醫院信息系統的運行,做相應的調整,原有的規章制度必然要隨著新的要求的提出而補充和修改。而且規章制度多半是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過程中制訂的,當醫院信息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往往會有一些不適應的地方,也需要補充和修改[2]。如社會醫療保險政策實施后,我院對醫院信息系統中有關費用結算部分做了新的規定,流程也有一定的改動;再者醫院信息系統中增加的一些新子系統上線后,也都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醫院信息系統能夠正常運轉和有效應用和推廣的重要保證。同時,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也提升了醫院的管理水平[4]。
[參考文獻]
[1]梁珂.醫院信息化建設成功的關鍵因素.中國醫藥研究,2005,3(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