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8 07:18: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校德育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據新華網北京5月17日報道,我國已成為全球信息通信業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到1.44億,其中寬帶上網用戶9700萬戶。由此可見,互聯網在我國各地、各領域的迅速發展,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發展,各門學科爭相占據這一互動交往平臺。網絡所涉及的內容除了科學技術外,人文科學領域的知識也逐步地豐富了起來,蘊涵于其中的價值思想也是多種多樣。網絡內容呈現出多樣復雜性特征,對于普通的網絡使用者來說,由于時間和地理的跨度,以及內容的信息符號化,網絡交往的確是具有虛擬隱蔽性。而從網絡使用者的年齡分布來看,18歲以下的用戶2000年1月僅占2.4%,到2002年7月就達到了16.3%,到2006年學生用戶已經達到了40%,這體現了互聯網生力軍年輕化的國際性趨勢。在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們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的特殊性格、心理往往使他們脫離集體,自我封閉,這使得他們更加愿意通過網絡來傾訴自己的煩惱,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網絡成為他們表達內心世界的最好渠道。但是由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理性分辨是非的能力差,而信息量巨大,內容豐富,方式多樣的網絡使得特教學校對學生德育管理的難度與日俱增。特別是多樣復雜的內容,多元的價值,虛擬隱蔽的交往將使特教學校的德育在網絡時代面臨嚴峻的挑戰。
在網絡化時代,特教學校德育管理并非是一帆風順的。網絡時代的德育管理者必須對網絡影響德育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不是一味簡單地拒絕、抵制,而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對網絡進行充分地開發利用。我們特教學校德育管理者應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按照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政策適時地調整學校德育方法手段,發揮學校德育管理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德育管理應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一致的前提下,遵循導、督、防、誨四項原則。
一、因勢利導原則
由于特教學校學生理性思維發展不成熟,辨別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較差,思想免疫力不強,學生主體行為容易失范。因此,要求教師加強網絡資源的利用,發揮德育管理的主導功能,優化網絡環境利用網絡開展多樣的德育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實現自我教育和管理。而引導的關鍵所在是,使學生進行目的性學習、娛樂活動,提供有益的網絡活動場所。為此,學校應給學生介紹一些有益學習的網站,并自覺建設形式靈活多樣、輕松活潑的校園網站,滿足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因勢利導”,把學生吸引過來。而不是放縱學生的行為,使學生流向非法網頁或沉迷于游戲等,影響學生的學業和思想品德。也不是一味的禁止,導致學生的逆反,或落后于時展的步伐。
為此,網絡時代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質基礎。首先要有網絡德育意識。在網絡時代,增強教師網絡德育意識是搞好德育管理的關鍵。在網絡多元文化的價值沖突中,我們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網絡技術對學生思想品德影響的橋梁紐帶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按照黨和國家既定的教育方針政策進行德育管理,保證德育管理的方向的可靠性,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其次,是網絡主體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互聯網得以完整體現。為此,教師必須改變工作作風,認識到學生自主性對德育管理的意義,以“人本”關懷學生方能適應網絡背景下的德育。第三,教師應有一定的網絡資源意識。網絡資源非常豐富,教師只要能主動獲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就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選擇信息提供指導。
二、勤查嚴督原則
目前,學生的網絡技術水平普遍比較高,教師除了過硬的思想素質外,同時,還必須具有嫻熟的現代教育技術,因此,提高廣大教師計算機技術和運用網絡技術的能力已是當務之急。熟練地操縱網絡、駕御網絡能及時地處理網絡中所產生的問題,比如說,制作網頁,設置防火墻,服務器等等。不僅保證了德育的方向性,還使德育工作更加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也只有在教師熟練地掌握了網絡的技能和技巧后,教師才能真正在網絡時代起到德育管理過程中的引導和監督作用。
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和隨意性,互聯網有使學生個體的獨立性、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個性得到了張揚的一面,但是,殘疾學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會形成與健全孩子不同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他們把握道德認知能力較差、政治方向的能力和思想抵御能力不強,因此,在積極引導,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勤查嚴督。經常性地檢查瀏覽歷史記錄,對于合理的予以鼓勵;對于非法地行為應及時地教育、制止。學校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師使用網絡的主動性也較強,易于操控。較難的是,社會中的“網吧”和家庭網絡的使用控制。因此除了學校外,家庭和社會都應該對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負起責任來,加強德育網絡的有機聯系。這樣才能對學生網絡使用真正的“勤查嚴督”。
三、防微杜漸原則
“防微杜漸”原則,不是禁止學生使用互聯網,而是針對學生個體多樣性、差異性的客觀存在而作出必要且適當的反應。在網絡信息良莠不齊的情形下,構建相關的監控機制,加強對網絡信息的控制,或運用行政、法律、技術等手段控制信息源也是必要的。
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這要更多地依賴于社會網絡技術。特教學校德育工作者的網絡技術是比較有限,而目前的特教學校學生的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有時也是有心無力,對學生的說教如“過耳之風”難見成效。有人說,新時代的文盲是不識電腦網絡者。因此,不僅學校教師要普及網絡應用知識,家長們也要對此問題加于重視。如今,不少家長還是“電腦盲”,對孩子的思想品德的管理乏力。
就如此情況而言,有關技術部門應承擔起在思想價值等方面保護特教學校生的義務和責任。通過編寫一定的程序限制學生登錄不良網站瀏覽不良的信息,并為他們引入科學、健康的信息軟件,搭建健康有益的網絡信息平臺。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借助行政手段加強對社會上網吧的監控和管理,取締非法網吧。盡可能從源頭上減少黑、黃、賭、毒等信息垃圾的傳播。貫徹“防微杜漸”原則,真正做到德育內容上純潔性,增強學校德育效果。
四、諄諄教誨原則
一些學生“道聽途說”,或使用搜索引擎時獲得的某些網站極具蠱惑性和誘惑性的信息,只要思想上稍微懈怠就容易誤入歧途。為了特教學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貫徹“諄諄教誨”原則。正如孔子所說:“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1]在這里,貫徹“諄諄教誨”原則,應以鼓勵先進為主,批評教育為輔,樹立榜樣模范積極引導,逐步規范網絡德育。
首先,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積極抵制網絡不良文化的影響,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吸收網絡文化,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和道德判斷能力,這也確實是網絡德育的任務之一。并且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倫理”,杜絕不文明的網上行為,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自覺規范網上行為,杜絕網上破壞的發生。與此同時,還要對學生通過網絡取得的成績予與鼓勵和表彰,以模范榜樣典型促進學生健康使用網絡。其次,學校也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網絡心理咨詢,及時地對非正常心理行為進行疏導、糾偏,以解決學校德育中存在的隱患。長時間的上網,對學生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很容易患上網絡成癮綜合癥。建立網絡心理咨詢站,借助網絡的匿名性,隱蔽性,在自身努力及老師的幫助下,可以使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求得心理平衡,達到醫治心理疾病的效果。最后,還應提及的是,對學生的監督教育也絕不是學校一方的事情,也要求家長和社會共同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要給特教學校德育營建一個良好的小環境,而且還要給特教學校德育營建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
學校管理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種要素,以實現培育人的學校管理活動。現代學校管理是一種系統管理,管理者應該把對象作為一個動態的系統,以整體優化的觀點協調各基本要素(包括:人、財、物、信息和任務五項)間的關系,使之向共同的管理目標逼近。成功管理就是旨在幫助每一位教師在教育工作中取得成功,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獲得諸方面成功的現代學校管理模式。其基本含義是:成功管理是針對全體教師而實施的一種管理;成功管理是幫助全體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獲取成功為價值取向的管理過程和活動;成功管理是通過幫助教師的成功而促進全體學生獲取諸方面成功的管理模式和類型。
成功管理既要改革原有的管理目標,又要改革原有的管理方法。現代管理的真諦在于發揮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尤其在知識經濟呼喚創新精神的時代,學校管理更應當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全體教師全心全意為社會培養成功者,真正提高教育的實效。成功管理把激發、形成教師的內部動力機制作為管理目標,強調通過讓每一位教師取得成功,促使全體學生取得成功,最終實現教育取得成功的目標。改革管理方法即要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管理,通過為全體教師創造成功機會,讓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工作,使教師得到成功的體驗,轉變消極自卑的自我概念,改變被動接受的行為方式,能將學校管理的要求內化為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保證自身主動、全面發展,并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全面發展。
二、成功管理的理論依據
1.學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學校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其價值就在于“提高、擴展人的價值,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創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義,更有人的尊嚴,人格更高尚,意識到自我存在的意義。”(注:孫喜亭:《人的價值、教育價值、德育價值》(下),《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價值提高了,才可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聚焦我們當前的學校德育,其過程就是教育者把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范傳授給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這種品德的過程,具有明確的規定性和必須服從的強制性。“不顧品德內化規律,否定道德學習主體化,用規范宣講取代心性修養的純外礪過程成為中國德育現實的主流特征。”(注:檀傳室:《德育美學觀探討》,《南京師大1996年博士論文集》第4頁。)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傾向不同于倫理學上的功利主義。功利主義是一種倫理學說,它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注:楊昌勇:《也論德育的適應與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認為“個人利益是人類行為的基礎,要求公眾利益服從個利益。”(注:楊昌勇:《也論德育的適應與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說的功利化是指學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強調外在價值(社會公眾價值),而忽視本體價值(育人價值),總要求德育出現即時的、顯性的功效,忽視或輕視德育的長期效益。
2.學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現。首先,在考慮德育問題時,重政治而輕道德。長期以來,學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義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完全從屬于政治形勢的需要,而忽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是驅使青少年參加政治學習和大量的社會政治活動,忽視了對青少年的國民基礎文明教育、行為習慣訓練和道德情操的培養。其次,把現實生活中的品德問題政治化。學校德育習慣以政治的立場和尺度,來認識道德問題,把一些本來屬于道德教育與評價的問題,當作政治問題來解決。如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與其政治立場相聯系,把道德品質的好壞,當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據,使一些本來屬于道德范圍內的問題政治化;或者干脆從工具主義立場出發,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當成政治上進身的手段,將學校德育窄化為政治教育,使德育無法獲得相對獨立的品格與地位,無法實現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動上的偏差來自理論上的誤解,把德育只理解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德”;同樣把德育只理解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質教育,就會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義語”(注:王逢賢:《德育原理綱要》,東北師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頁。),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簡稱”(注:王逢賢:《德育原理綱要》,東北師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頁。)。在理論上,對德育的內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實踐中就會出現偏差,甚至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受到歷史的懲罰。
3.學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傷害了真正意義上的德育。由于過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體實施德育時,人們對政治問題過分敏感,而對道德問題卻麻木不仁。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對于道德問題的普遍失敏現象,對各種不道德行為熟視無睹,聽之任之。由此,很難形成現代生活所必須的國民基礎道德。
其次,它阻礙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順利開展。政治是一種帶有很強權威性的領域,人們無法對其掉以輕心。而當政治影響全面地向社會進行強制滲透時,處于對切身利益的關注與憂慮,人們就會十分敏感和謹慎地對待政治問題。長此以往,人們對政治問題普遍產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熱忱和參與意識,給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另外,學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種社會意志。因此在實際過程中就會把學生當做單純的客體看待,而喪失了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維護,學生對規則和條例的遵守不一定是處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壓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為的自律性,更談不上行為主體的責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蘊。
二、學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學校德育功利化傾向,在我國有其獨特的歷史根源和現實根源。
1.傳統倫理的政治化傾向使道德的倫理學意味喪失殆盡。中國文化是一種“倫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倫理事功兩大核心內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齊治平思想和內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倫理思想與政治融為一體的具體體現。
“倫理政治化”不僅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獲得了物質與精神、政治與倫理的有機結合,而且成為導致中國傳統社會穩定運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這種傾向往往用某種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標來固定道德,將政治功能與道德的功能混為一談,使道德的工具價值與目的的理性價值等同起來,使道德的實踐規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因此,失去了超越現實經驗、批判和引導現實不斷趨于完善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力量。
傳統倫理以群體為本位,造成了個人意識的淡薄。傳統倫理強調以家族血緣關系為主體的人倫關系,這種群體本位的思想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忽視個體的獨立性,壓抑個性的缺陷,導致了個體意識的喪失。學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會輕個人、追求道德社會功效的傾向,不能說沒有這種文化積淀因素的影響。
2.革命戰爭年代道德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融為一體的成功經驗,框定建國以后的道德建設的基本方向,使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濃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開放,這種傾向才有所改變。遺憾的是改革開放二十年,學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從社會需要的角度強調學校德育的重要性,作為個體人的價值問題及人格獨立性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3.規范性倫理實質上是學校德育功利化傾向最根本的認識根源。規范性倫理學把道德理解為“調節人們行為規范的總和”,把規范和社會約束作為道德的最本質特征。其缺陷主要是“過于強調道德的社會性本質和整體性價值意義,忽視了道德的個體性、內在主體性,致使這種倫理學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規范缺乏主體內化的理論力量,而置于客觀形式化、外在約束性的地位,不易為個體所自覺認同與踐履。”(注:萬俊人:《倫理學研究》,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頁。)不得不走上灌輸和強制的道路,使道德成為一種外在于人的東西,道德教育成為一種強制性、規范行為的服務工具,表現出強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學校德育功利化的變革思路
在師德的問題上,美國的學校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學生”。這一要求的提出與現代社會美國學校的發展以及教育對兒童研究的重視并把研究的成果運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聯系。19世紀后期,被稱為“美國進步教育之父”的美國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運動”中,就提出了教育應當“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的主張,在教育觀念和師德內容上進行了大膽的變革。在他看來,兒童或者學生應當成為學校的中心,教師應當尊重兒童,關注兒童的需要、興趣,促進兒童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進入20世紀以后,隨著進步教育運動的進一步的發展,美國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直接參與了這一運動,并闡述了許多重要的思想。杜威認為,兒童應當成為“教育的起點”和“中心”,“教師在學校中并不是要給兒童強加某種概念,或形成某種習慣,而是作為集體的一個成員來選擇對于兒童起作用的影響,并幫助兒童對這些影響作出適當的反應[1]。”20世紀以來,“尊重學生”的思想已經成為美國學校教育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反對教師對學生進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有許多對教師行為的具體要求。如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對學生要和藹,禁止教師對學生進行言語傷害和身體傷害等。如果有教師對學生管教過嚴的,甚至任何對教師的不滿,都可能構成學生或家長對教師的訴訟。這使得教師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美國學校被譽為兒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不能因為強調知識學習的重要而增加學生的負擔,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在美國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十分注意活躍課堂的氣氛,強調學生應當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課外,美國教師很少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在他們看來,如果學生在課后花許多時間來完成家庭作業,就有可能占用從事其他活動和游戲的時間,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是要求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美國許多學校都有明確的校規來保證學生在校所應享受的權利。如美國俄亥俄州某學校的校規規定:學生在學校里“應當獲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學生“作為一個個人而得到公平的對待”;學生“可以通過個人或者學校的代表組織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如果有違法紀律的問題,應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樣,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教師不能以個人的好惡,喜愛某些學生,而厭惡另一些學生。
四是要求教師在道德行為和品質上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的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如美國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曾經針對教師的道德為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師應具有好奇心、耐心、誠實、正直、尊重多樣性、重視文化差異等品質;教師應當具有推斷能力、從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創造和冒險的能力、持一種實驗性的和問題解決取向的能力等等。這個委員會認為,教師具有這些能力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3]。
總之,美國學校在師德問題上提出的關于教師“尊重學生”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特征,即“尊重學生”是教師進行教育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較好的氛圍,才有利于教育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
教學與師德
一般來說,教師的職業總是與教學工作分不開。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傳授知識,如何看待學生的學習,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等等,都與教師個人對教學的認知有密切的聯系。在美國教師看來,教師對教學的認知、努力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師德的重要內容之一。在20世紀初期,美國教育家杜威就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努力必須同兒童不依賴于教師而獨立發展結合起來,否則,教師的努力就會變成外部的陰力,束縛兒童的發展。這樣的教育不能稱之為教育[4]。在當代,美國教育家認為,在教學上,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當以真誠,無知和謙虛的態度幫助學生成為知識的積極追求者,使學生成為在學習上不依賴于別人的人。
美國教師的這種教學上強調“無知”的態度是繼承西方教育傳統的結果。古代希臘教育中的“蘇格拉底方法”不僅提出了一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思想,也提出了教師在教學方面所應具有的品質和態度,即謙虛品質和真誠的“無知”態度。蘇格拉底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共同探尋真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抱有一種真誠的“無知”態度,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幫助學生獲取真理。在蘇格拉底來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如果沒有真誠的“無知”態度,即指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提出問題,卻不回答這些問題,從而把學習變成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的過程;同時,教師堅持“無知”態度,也可以使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同等的地位。教師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炫耀者,也不是學生的訓導者;教師是與學生一樣的知識探求者。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在教學上促進學生學習的催化劑和推動力[5]。
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蘇格拉底的這種“無知”態度和教學模式正為美國的教師所繼承和發揚,它演化為一種教師追求“不知道”的教學模式。如在教學中,當學生對某個問題有疑問時,一些教師便經常反問學生:“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有時候,教師面對學生的提問會直言相告:“我也不知道。”甚至轉而向教室的其他學生詢問:“你們誰知道這一問題?”結果在課堂上雖然教師沒有回答問題,卻使得學生們有了暢所欲言的機會[6]。
美國教師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也反映在其他課程上。如在一些技能課上,美國教師不是向學生介紹一些基本的操作要領,也不是教學生一些理論和方法,而是介紹完工具及其他注意事項后,就讓學生自己做。如果有學生還繼續讓教師介紹技巧和效果時,教師就會對學生說:“我不能告訴你,我知道的也有限,不如你自己試試看怎樣才能制造出效果來。”如果再繼續問,教師可能會拋出一個問題反問學生,或者列出幾種可能性,但并不確切指出哪一種最好,而在于是讓學生自己做出選擇。在一些以知識為主的課上,美國教師也不只是講課本,而是把課文內容分派給各個小組,小組的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一份任務,最后由每個小組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匯報所讀的內容。
可見,美國教師這種追求“不知道”教學模式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要求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獨立地完成學習。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的這種做法是得到社會肯定的,如美國教師專業標準委員會曾經提出過評價成功教師的5項標準,其中第一條就是:一個好教師能告訴他的學生關于許多問題的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師能夠不說話,而是幫助他的學生自己去思考出答案[7]。
應當指出,美國教師之所以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并不是他們不知道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需要和渴望,也并不是他們對教學和學生不負責,而是反映出他們對現代教育和教學的一種獨特的理解。在美國教師看來,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雖然許多已知的知識已經代替了未知的知識,但仍有許多未知的東西在向已知挑戰。僅僅給學生已知的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培養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已知和未知。教育應當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與思考來充實自己的頭腦,而不是依賴別人的頭腦。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使學生善于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判斷,并得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否則學生學到的東西再多,也是別人的死的東西,不能夠繼續豐富與創新。
美國教師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也反映了現代科學精神對美國學校教育及教師行為的影響。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指出: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測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級質疑留有余地。對科學家來說,承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余地,是科學發展所必須的。在科學知識體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信度的知識,而沒有哪個理論具有絕對的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于科學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不確定性才有疑問,才會從新的角度尋找新的解決方法。科學發展的速度不僅僅是指一個人進行多少實驗,獲得了多少實驗數據,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們檢驗的新思想和新觀念[8]。
總之,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師德是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密切聯系的。在教學中,一個教師如何處理教學內容,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師希望把學生培養成為什么樣人的教育理念。從美國教育家關于師德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學校教育對“教書育人”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他們雖然強調教師對教學和學生應當具有責任心,但并不是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一切學習行為全面負責。在他們看來,教師對學生提供細心周到的幫助,并不意味著這位教育就是一個好教師,相反,這種幫助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
教師的人格與師德
美國許多教育家強調,教師不僅應當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且還要對自身人格有更高的追求。這種人格的追求不僅是品德的修養和思想的凈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中的公正和正義的追求。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影響使學生也成為一個追求正義的人。美國學校教育中關于師德的這一思想與西方的教育傳統有密切的聯系。
在西方教育傳統中,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對“德即知識”的闡述及其自身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蘇格拉底來看,德行是關于善的知識。一個人知道什么是善的,必須會行善;如果一個人自稱知道一件事情是好的但又不去實現,則是自相矛盾的,這說明,他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知道這件事的好處。蘇格拉底強調“德即知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當一個人認識的真理和正義以后,就應當義無返顧地去追求,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在這方面,蘇格拉底本人就是一個典范。當他被判以極型后,他有多次逃生的選擇:他可以交付一筆贖金以換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贖金;他還可以把妻子和孩子帶上法庭求情,用情感化陪審團;另外,在臨型之前,朋友又為他安排逃走的道路。但他認為這些行為都是與法律相抵觸的不正義的行為。他在知道什么是正義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義的事情。蘇格拉底追求正義和真理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這一行為成為西方師德教育中的重要范例之一。
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雖然不至于像蘇格拉底那樣為追求自己的信仰而獻出生命,但為了追求教育的正義,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在美國教育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自然課上,兩個初中男生由于課題匯報的內容與任課女教師的觀點不合而與她發生沖突。這位女教師很快將此事向學校進行了報告,并要求對他們實行“停學”的處分。這件事情引起了另一位男教師的關注,他決定介入此事,但他同時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從通常情況來看,學校的教育都應站在學校的立場上,為自己的同事說話;學校的領導也應站在教師一邊,替自己的職員說話;這位男教育又是與學校簽有合同的,他應當是為學校工作的;況且,在一般人看來,教師工作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這位男教師沒有必要為了保護學生而丟掉自己的工作。因此,這兩個學生開始并沒有對這位男教師的參與抱有任何幻想,但是這位男教師在聽了兩個學生的陳述以后,經過思考,分別向校長助理和校長寫了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位男教師認為,這兩個學生雖然有些調皮,但他們絕不是壞孩子,他們是坦誠和學習努力的。最終,學校接受了這位男教師的建議,沒有處分這兩個學生。事情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同時也給兩個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生看來,這位男教師是一個不顧個人得失,主持正義的人,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正教書育人的好教師[9]。
總之,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現代社會里,任何一個人都是從屬于一定的組織的,都是受一定角色制約的,教師也不例外。但上面的例子卻說明,作為現代教育,不僅需要對一定組織負責,受一定角色制約,更重要的還有對組織中正義的追求。這種追求可能要暫時打破組織、角色對自我的約束,可能意味著失去許多東西,但正是這種使學生懂得了什么是正義,并激勵學生勇敢地去追求正義。可以說,這位教師對正義的不懈追求及對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深遠的。正像上面其中有的一個學生所說:“那個男教師不只是教社會研究課,他還教會了我一個男子漢能做什么[10]。”
通過上述分析和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美國學校教育中“師德”內涵的基本特征和追求。應當指出,美國學校教育中“師德”的這三個方面是互相聯系的。首先,“尊重學生”是進行教育的前提,沒有對學生的尊重,一切所謂的教育都不能稱之為教育;其次,“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的,教學只有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才可能有以學生獨立性的培養;只為傳授知識、而忽視學生獨立性發展的教學只是一個低級的教學;第三,“培養學生對正義的追求”是建立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的培養學生獨立性方面的最高追求,它是建立社會和確保教育公正的需要。總之,這三個方面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性,為學生創造性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美國學校教育關于師德問題的觀點對我們認識現代學校的師德建設是有一定意義的。教育是以培養人為主主要特色的一種社會活動,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而其中又以學生為重。學校教育必須對教師的言行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它是保證學生發展的基本條件。另外,只有具有獨立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獨立性的學生。因此,應當鼓勵教師敢于向學校教育中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或規則挑戰,當然這種挑戰的最終目的仍然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健康發展。從我國教育改革的現實來看,強調教師對教育正義的追求是非常必須的,它是現代教育制度創新的需要,更是尋求社會公正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當教師去追求社會正義或教育正義時,其行為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是無限的和終生的。
參考文獻:
[1]杜威,我的教育信條,引自《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王承緒等編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2]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131
[3]葉讕等著,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93
[4]杜威,我的教育信條,引自《西方現代教育論著選》,王承緒等編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5]趙敦華著,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56
[6]陳燕妮輯,出國遭遇,中國城市出版社,1998.185~188
[7]奧恩斯坦著,美國教育學基礎,劉付忱等譯.人教社,1984.326
1.社會環境變化對德育工作的影響
(1)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商品經濟、市場經濟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消極的雙重效應。當前居民學生對職工下崗的困惑、農村學生對蠶繭價格的調控,學生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觀念、新行為規范的認識有不少差距。如何以社會主義為導向,以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法制觀念和行為規范對他們施以正確教育,防止商品經濟、等價交換原則侵入思想道德領域,要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理想,不至于論為鼠目寸光,見利忘義的金錢拜物教徒。
(2)政治環境變化的影響。當前政治生活日趨完善和透明,經濟、文化生活己以“三個有利于”來判別,學生對民主要求和參與意識大大增強,對政治教育的選擇明顯增強。我們既要鼓勵發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識、獨立思考意識,又要提高他們的政治判斷能力,增強法制觀念。
(3)文化環境變化的影響。當前社會文化是豐富的、多元的,復雜的、五顏六色紛繁復雜的。如何探求學生道德成長與文化環境的本質聯系,給他們以正確的價值觀,進行道德選擇,將新思想、新觀念與封建渣滓,外來污毒區別開來,成為德育工作的新課題。
(4)其他環境變化的影響;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社會心理環境、生活、消費方式變化,人口和家庭結構變化,就業方式和職業結構的變化,獲取信息的渠道與方式變化,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教育對象變化對德育工作的影響
(1)思想開放、道德取向多樣化。現在學生思想活躍、思路開闊。敢想敢說,求新求異、不崇拜權威,評人論事不拘一格,敢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在人生價值、道德取向出現了多樣化、多層次的新特點。他們希望擁有一切,但不懂要為他人作奉獻或犧牲:渴望得到別人理解,但不懂得體諒別人:只知受愛不知愛人。經濟意識增強,理想觀念趨于現實化,追求實惠,擇業取向偏重個人的經濟利益。他們在思維方式上由求同轉向求新求異,在思想觀念上由接受灌輸轉向獨立思考;平等探討:在集體生活中由被動追隨到主動參與;在審美需求上,從他擇轉向自擇;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導奉為行為指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辦。他們思想言語的獨立與行動有較大的反差,獨立意識和獨立行為不一致,順利時的獨立性與挫折時的軟弱性、依賴性很明顯。生活條件的優越導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發展不成熟。
3.學校德育工作的特點
當前社會影響因素在學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對上升,大環境消極影響增多,學校德育的可控性明顯減弱。信息化時代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幾乎沒有提前量,教師對學生接受信息內容和反饋方式又難于把握手口預測,使教育和指導指導增加了許多因難。
二、建立良好的德育管理機制是德育管理的組織保證
建立良好的德育機制主要是解決德育運行中誰來管、管什么、怎樣管的題,是把德育目標決策付諸實施,并取得預期效果的保證。
1.要健全完善學校的德育管理組織。要建立權丸責任編制、控制層次,控制幅度,信息傳輸的穩定結構,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當前學校的黨、團組織,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德育教師就是一個完整配套的德育組織系統,它既有決策指揮層,又有具體的執行層,職責范圍明確合理,較適合新形勢下德育工作新特點的要求、能接德育規律辦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規管理。上級行政部門,教委頒布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內一日常規,外生活常規,學習常規,活動常規等,可以用來約束和調節學生的品德行為,在這里既有國家立法、政策、法令、條例等宏觀內容,又有校內制定的規章制度等微觀內容。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礎性、政策性、強制性、可操作性特點。沒有德育常規管理,學校的德工作就無章可循,無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管理方法。德育管理方法是達到德盲目標,實現德育管理職能所應遵守的活動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工具和手段。它主要有德育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前看是要正確反映客觀實際進行德育的決策,后者是控制和協調德育組織內的組成要素,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手段。在實踐方法上(一)是可積極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它可以直接組織指揮調節德育管理對象,通過權威和服從關系。直接對管理對象發生影響,(二)是可采取動機激勵法,設置大、中、小、遠,中、近具體目標,激發師生積極參與活動過程,要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廣泛地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要讓學生參與管理,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感。(三)可以采取自我管理的辦法,通過團委、學生會等組織實施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駕馭,要引導學生開展行為方式的訓練,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日積月累,逐步行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構建德育網絡是德育管理的必要手段
家庭、社會與學校共同構成了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整體環境,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缺少。這三部分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家庭與社會上的不良因素都會對孩子的思想道德、價值取向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且這些影響很難通過學校的德育工作進行消除。也正是因為這樣,家庭與社會往往對學校的德育工作產生嚴重的制約。現在社會上審美意識的錯位,再加上家長對孩子的縱容與溺愛,讓孩子養成了很多錯誤的習慣,例如小小年紀就開始追星、沉迷于上網、玩游戲等,有的甚至還不會尊重父母,認為父母都必須圍著他(她)轉才是正確的。這樣發展的結果是讓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漸的下降甚至是導致以后的犯罪。同時還有很多家長長期在外務工,很少在家對孩子進行管教,而在家對孩子進行管教的一般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輩的,他們大都對孩子很溺愛,這又無形之中助長了孩子的負面思想品質。
(二)原有的德育評價機制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學生
在小學階段,一個人會初步的形成對這個社會和世界的觀感,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會在這個時期形成一個雛形,當人長大之后,這個世界所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對他們產生嚴重的影響。然而很多的學校只是將分數作為了評判教育水平的唯一標準,忽視了德育對學生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的學校評三好生、優秀學生都是只看學習成績。雖然現在的小學生中存在著很多不良的習慣,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仍然還有著比較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環保意識,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平等、獨立、寬容等等。但是在很多時候孩子們通過行動所表現出來的民主意識、平等、獨立,在家長眼中就成了不尊重長輩、桀驁不馴。這些都是因為人們還在用傳統的品德標準來進行衡量而造成的。因此建立起新的品德衡量標準已經勢在必行。
(三)對德育觀念的漠視
有的學校在工作上雖然接受“五育并舉,德育為首”,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卻出現“德育讓位”的現象,這樣就造成了學校領導對德育的不重視,那么教師也就不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的開展,這樣只能造成德育觀念淡化、學生德育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在小學,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在排課的時候,學生的德育課程都往后排而且課時也很少,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標與學生的實際需要脫節;德育教育與學生的社會實踐相脫離;德育教學方式也比較單一等等,這些都是德育觀念淡化出現的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
二、對改善當前學校德育管理現狀的思考
(一)以校園文化為基點減少外部環境對學生的負面影響
校園文化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環境,是學校教育的必然產物。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是最能體現校園文化的本質內容。校園文化具有互動性,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可以引導學生往好的方面進行發展。校園文化具有滲透性,象和熙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通過良好的校園風氣來最大可能的降低社會所帶來的各種負面的影響。
(二)更新德育評判標準,提高教師與家長的德育水平
在傳統的觀念中認為孩子只要聽話、學習成績好就是一個好學生,在現在這個社會上衡量學生品德的好壞并不僅僅是只有這兩方面,而且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民主意識只是希望與長輩進行合理的溝通,應該進行鼓勵。同時在小學德育開展中,教師和家長的德育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都知道教師是“為人師表”的典范,特別是在小學,教師的言行對小學生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而家長對小學生的德育也有著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家長是小學生仿效較多的對象,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重要的影響。總之,只有教師和家長的德育水平提高了,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配合下,使學生盡量避免社會中不良風氣的影響,促進小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在教育教學的目標中要凸顯德育目的
二、降低身份,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德育管理活動實質上并不是強制行為,而是一個引導與感染的過程。在以往小學德育管理中,學校管理層更多是通過要求形式對學生進行管理,結果常常出現“說”和“做”不統一的現象,甚至學校管理者認為學生和管理者之間在年齡、知識、經驗等方面存在差異,故而只要求學生而不要求自己,德育內化更多成為一種形式。同時,因傳統教育中教師更多是站在統治者角度來進行管理,服務意識不強,德育管理只是作為學校管理日常活動展開,沒有立足學生發展角度展開。從學校德育管理的實質來看,在管理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的引導者而非統治者,在德育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要去引導學生怎么做,而不是單純地要求學生怎么做。以“衛生管理”為例,無論是學校的公共衛生還是班級衛生,學校管理層更多的是向學生提出要求,如公共衛生要做到清掃干凈、沒有死角、注意保持等,要求提出后就讓學生實施,然后看結果。忽視了過程在德育管理中的重要性。降低身份,就是要讓學校管理者從統治者的角色轉變為服務者、引導者,在德育管理活動中充分發揮好學校管理者的榜樣示范作用,關注過程去內涵德育管理。以“衛生管理”為例,學校要求學生不亂扔垃圾,首先就要要求教師做到這一點,在實施過程中,可發揮學生的監督作用,采用舉報方式來監督教師,通過教師的行為規范來給予學生榜樣示范。又如學校要求學生保持環境衛生,在實踐中以“彎腰行動”(凡教師或學生,只要見到地上有垃圾就應彎腰撿起并扔垃圾桶)方式來進行,在教師的示范和引導下,學生被帶動起來,然后輔以衛生評比、衛生標兵等獎勵,學生的行為習慣逐漸養成,德育教育目的得到實現。
三、關注差異,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德育管理所面對的對象是學生,而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個體。在以往小學德育管理過程中,學校所提出的要求常常是“大”而“統一”,如學校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書寫習慣,展開了“晨讀午寫”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要求學生早八點開始晨讀,對超過該時間段的學生進行相應的懲罰。在實踐中發現有的學生常常因為諸多原因而受到懲罰,不僅其習慣未能得到培養,反而對活動失去了興趣。從這一實踐來看,目的是較好的,但因忽視了學生的差異而未受到預期的效果。相反,如果在德育管理中能以獎勵優秀、鼓勵后進、減少批評的方式進行,其效果會更好。關注差異,就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構建德育管理機制,從而讓學生在德育管理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展。以“熱愛勞動”的主題德育教育活動為例,在實踐中展開了“勞動創造美好未來”的主題班會活動,以“我勞動我光榮”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在勞動實踐中感受勞動所帶來的快樂,然后以“勞動小標兵”的評選活動來對學生實施鼓勵。從活動效果來看,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更多得到了是獎勵,其興趣更加濃厚,參與度更高。又如在個人衛生管理活動中,學校制定要求后,班級根據學校要求再制定班級要求,學生在班級中根據班級目標、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個人衛生計劃,然后再展開實踐活動,這種從上到下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要求讓學生從自己需要出發去實踐,讓德育教育具有了豐富內涵,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發展。
(一)學校管理過程中重視德育教育,確立人本管理理念
傳統的小學教學管理中總是以剛性管理方法為主,缺乏一定的彈性和自主性,管理者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和分配任務,教師則多以遵守和執行為主,缺乏必要的自,整個管理機構呈現金字塔式、由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學校教學工作較為呆板、僵硬,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的改革中,要求學校管理人員應該以人為本,重視德育教育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小學管理人員應該重視教師的地位,給予教師一定的自,充分發掘每個人身上的優勢,通過多種方法鼓勵其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學任務,正如著名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曾說的那樣:“用人不在于如何減少人的短處,而在于如何發揮人的長處。”相比較于剛性的管理方法,德育教育通過個人品德、修養等內在品質影響他人,采用協商等方法解決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這樣不僅能使學校的工作氛圍更加融洽,也有利于教師積極參言獻策,有效提高學校的整體水平。
(二)實行科學民主化管理,優化制度建設
小學管理工作不能僅僅憑借過去的管理經驗,完全憑借個人經驗進行主觀化管理方式,而是有其科學性的,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加上民主化的管理方式,才能使管理工作進行得更加高效、順利,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實施。在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下,學校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學校的決策和發展,因此必須具有專業化管理知識,實行管理、指導、評價等科學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民主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的討論中來,開展多種參與式、研討式的教研活動,解決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另外,學校制度的優劣也關系到教師主動性的發揮,因此,要給予教師一定的自,破除那些束縛教師發展的傳統規章制度,制定適應學校發展的新型規章制度,使之符合教師的成長需要。
二、加強小學安全管理措施,打造和諧校園
安全管理是小學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是保證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對安全的認識能力還不足,防范意識相對比較差,也更容易受傷或發生安全問題,因此,作為學校的管理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如體罰事件、食物安全衛生問題、學生踩踏事件和火災等,都是需要重點預防的,切實保證小學生的人身安全,保護其健康、快樂的成長。小學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學校應重視校風建設,減少或基本杜絕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一個學校的校風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言行舉止,良好的校風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謙虛謹慎、積極進取、團結統一等優秀的道德品質,學生身處于這樣的學習氣氛下,自然會遠離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打架斗毆現象也沒有了發生的土壤;其次,學校管理人員應制定嚴格的校園規章制度,明確哪些行為應該被獎勵,而哪些行為應該被處罰或者絕對不允許,有了這些行為依據,學生才能明確行為的后果并引起重視,而管理工作者才能清楚各自的職責和責任,一旦發生意外事件時必須分清責任,嚴肅認真處理,以示警戒。最后,學校應建立安全預警系統,對學生定期實施安全教育。例如,學校應具備必要的火災防御系統,安全出口標示和緊急急救藥品等,還應該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組織學生安全逃生演練,通過各種措施降低意外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盡量將意外傷亡事故降低到最小。
二、強調德育的全方位觀念。學校強調每位員工都要參與德育管理,并能自覺地落實在行動上,學校發揮每位教職工的作用,無論在教室、操場、圖書館微機房、音樂室、美術室,只要有學生活動,必須有教師負責管理,包括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落實有效的常規措施;此外,我們還應注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德育,通過啟發、討論、探究等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置必要的空間,讓學生多思、多想、多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使教育真正進入學生的成長過程。
三、設置合理的德育課程。加強各門學科的德育功能的開發,使其自然地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因素,發揮德育的輻射功能,如發揮中學思想政治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舉足輕重的作用,發揮地理和歷史學科的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等教育資源優勢,同時學校德育還應切入學校的教育過程和課程設計,根據學校實際、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品質養成和素質發展不同,設置相關的德育課程,把德育教育作為學生的一種能力來培養,在實踐中提煉。形成特色、開發校本課程。
二、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
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常規教育和訓練,在課堂上要利用一切時間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嚴格要求,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學生在讀書、寫字時,要做到精神集中,不能左顧右盼,接頭接耳,要保持正確的坐姿,不能離書本太近,這樣不僅能形成好的習慣而且能避免近視、駝背等狀況的發生。其次,學生在發言時要起立站直,雙眼要平視前方,態度自然大方,而且聲音響亮,吐詞清楚。這樣不僅是對教師的尊重,也可以讓學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耐心教育學生,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贊美
學生難免會做錯事,犯了錯應該受到批評或者懲罰,但批評和懲罰應該建立在尊重學生的自尊心的基礎上,讓他們能夠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評。另外,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立,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很多教師會有這樣的感覺,在班上總有一些學生不用功,所有課堂活動既不反對抗議,也沒有積極參與,在通常情況下,他們既不會得到教師的表揚,也受不到教師的批評,很容易被“遺忘”。因此,班主任要關注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同樣的關愛和尊重。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對于某一問題、某一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方面也各有差異,這就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和學生交朋友,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因人而異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如學生的考試成績沒考好,不要嚴厲的批評,向家長抱怨孩子的不足,而要當著家長的面鼓勵學生在某些知識的掌握比上次進步了,但還需要繼續努力,爭取下次考個好成績,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間接指出了他們的不足。
四、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情緒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學校,班主任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最長,對他們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榜樣。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班主任應帶頭去做: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禮貌對待每個學生;教育學生熱愛勞動,自己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參加勞動;教育學生搞好團結,自己要先和各位教師搞好團結,和學生交朋友。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在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以高尚道德來影響學生,當好學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