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考核匯總十篇

時間:2022-02-28 13:38: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教師考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新教師考核

篇(1)

過程中,我得到了最大的滿足。現將半年來的學習、工作情況總結如下,以便于總結經驗教訓,反思不足之處,不斷完善自我。

一、德方面

作為一位教師我很清楚,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觀直接影響自己的教學方向、教學方法等。

所以,本人能夠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教師必須抓好兩項工作即教好書、育好人。要育好人絕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首先要做好表率即為人師表。在生活中,我扮演著多重身份:做學生的好老師、做學生的“好

家長”、做學生的好朋友、做學生的心理醫生,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侮辱學生人格。課堂上,我時刻注意規范自己的教學行為。 課后,我經常走進教室,與學生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當學生遭遇挫折時,適時地給予學生鼓勵,與學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以自己的 人生經歷去感化、教育學生。

二、能方面

教好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之一,在教學工作方面,我爭取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的信念 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在教學中,認真備課,認真閱讀各種教科參考書,認真編寫好教案制定好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向其他教師取得的經驗,不斷 地加以改善修改。在傳授學生知識時,不厭其煩,耐心教導學生,還耐心地輔導學生復習遺漏知識;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并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優生幫助 后進生。

三、勤方面

本學期,在教學方面,我擔任了高一年級三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此外,還擔任高一(三)班的班主任工作,對于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挑 戰,但同時也是一個自我鍛煉的機會。因此,我兢兢業業地對待自己的事業,按時、按質的完成每一項工作。在這些工作中,我堅持總結與反思,在每一個方面都寫 有工作心得,不斷改進,提高工作效率。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

耽誤工作的時間,并能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篇(2)

我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學習“xxxx”的重要精神。遵守工作紀律,團結同事,熱心幫助同事;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鉆研業務,工作踏實,關愛學生,有奉獻精神。

二、教學方面

1、備課

作為一個新教師,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各位同事的指導下進行備課,勤于聽課學習,領會精神實質。然后根據教學要求,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事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

為上好課,我常上網查資料,博采眾長。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盡量將課程形象化。復習階段,我把每一單元的詞語、重點內容記在備課本上,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復習印象。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有困難生的學習興趣,簡單的問題常找學困生回答。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的輔導。課后及時做授課后記,找出不足。

3、輔導

我利用課間對學生個別輔導,耐心講解,及時查漏補缺。并能積極與家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雙方配合輔導。輔導學困生,我常在課后進行適量的輔導,重在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

4、作業

根據減負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業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三、職業道德: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訣就是愛。師愛,它凝結著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師愛,沒有私利與目的,卻有種巨大的力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1、愛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基本情況的了解。這是做好教育工作、避免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為了解學生我常和他們在一起,課間和他們一起聊天,中午休息時和他們閑聊、下棋,在閑談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對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掌握了不少。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幫助他們。

2、愛是關懷。

師愛,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入冬以后,學生感冒的比較多,每次上課前都要叮囑學生注意身體。

3、愛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信賴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現有的學生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他們熱愛勞動,樂于助人,有很好的思想基礎,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我對于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有給予鼓勵,從不以分數論英雄,還適當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適時給予肯定。逐漸提高他們的自信,相信經過長時間的教育,同學會對他們另眼相看。這些學生的轉化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要熱愛每個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要多給些溫暖,理解、尊重、信任他們。理解尊重和信任是培養自主品格的養料。用心培育孩子對集體和他人的愛,一旦這種愛升華為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那么健全的人格形成了。

4、愛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堅持原則。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于學生的眼前,更注重學生的未來。

作為一個教師,我有責任引領他們走進知識殿堂,學到更多知識;有責任引領他們張開理想的風帆,駛向夢中的彼岸;有責任引領他們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無盡的天空。

在教學中我嘗試多種易于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特別是在課堂穿插適當的課外知識,由此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知識面明顯有了拓展。

在輔導學生學習時,一視同仁。我們班有些學生學習困難,于是,我盡可能為他們輔導。在學校我采取讓同學教,親自教,讓同學考他們,我親自考他們等方法,促使他們學習。通過期中考試我發現他們學習有了一點進步。

教師的責任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引導他們學會做人的基本行為準則。

剛入學的學生,只會隨心所欲地玩鬧。我不失時機地抓住一切機會輔助班主任進行常規教育。這樣讓他們心中有常規,時刻有常規意識。

四、業務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努力鉆研教學方法,適應當前教育形式,為進行教學做好準備。積極參與新教師進修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同時也盡可能幫助同事上網查找資料等。

五、事業心、責任心: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脈絡清晰。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多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篇(3)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良好的師德。因此一年來我堅持進行品德修養的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形成自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深知具有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去做到。平時,我虛心向學校老師學習教學經驗,共同進步。

二、教學工作

作為一名新老師,我認識到不斷提高,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自身的學識的重要性。所以,工作以來,我不斷學習,絲毫不敢松懈,除了參加新教師培訓,一有空閑時間,我便潛心研究教學方法,學習教學技術,將所學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雖然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的教學方法還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學到了很多并將繼續學習。在這一年里,我擔任七年級的語文和歷史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我積極虛心的聽取指導師及其他同事的意見,并進行及時的調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認真備課,并及時反思,針對學生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改進,致力于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注意與學生的交流、適時的引導學生,致力于營造快樂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學習并學有所獲。

三、班主任工作

篇(4)

中圖分類號:G7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6C-0006-05

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帶一路、精準扶貧等政策的深入實施,對職教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職業教育發展迎來重大機遇,也面臨更高要求。培養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和一線管理者是現代職業院校的重要任務。作為現代職教體系大環境下的職業教育教師,只有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綜合素養,才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一、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的內涵解讀

職業院校教師是指從事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層次的教師,職業教育突出特點是強調教育目標的“職業性”、育人標準的“社會性”、技術要求的“應用性”,職業教育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

教師能力,一是指教師履行教師職責所具備的一種適應能力,即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攢并表現出來的專項能力,以及教從事本職工作所需的一種潛在基本素質[1];二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習研究與創新實踐等形成的一種新的職業素養。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人的能力是多元的。本課題從多視角審視研究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問題,通過課題研究旨在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終身學習能力

教師要想適應本職工作,首先得具備教育教學最基本的能力。課堂教學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上好一節課,教師的基本能力是關鍵,優秀的教學設計是基礎,教師課堂的駕馭能力,語言的組織與表達能力,教師的業務功底(含知識與技能)等同樣重要。課堂教學充滿知識性、智慧性、啟迪性,教師的基本能力是教學魅力的體現。

未來工業,具有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等特征,要求企業對員工擁有系統化的思維、跨學科復合化素質、信息化素養,這些要求也給職業教育帶來四點啟示:一是要確立面向未來多方面素質發展的培養目標;二是打破學科界限的專業設置,形成以職業群為主體的院系組織方式;三是未來工業對員工的個性創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未來的教育變革應加強個性化的教育內容,實現教育內容的選擇性;四是面對信息化素養的需求,需要加強數字化教育,為更好地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大環境,就迫切需要職業院校的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與時俱進更新知識。

(二)課改實施能力

職業院校實施課程改革以來,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材建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建設、教學評價等方面都進行了比較大的改革。近年來,通過各類教學大賽,如:教學設計大賽、教學信息化大賽、課堂教學大賽、說課大賽、微課大賽等引導教師參與到課程改革中來,通過出國培訓、國培、省培、市培及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課改實施能力。課程改革的形式是多樣的,如:課堂教學主體的改革,轉變師生角色,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變以往的教師“一言堂”和“黑板上開機器”的現象,體現“做中教、做中學”的理念,通過小組學習、項目實施使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操能力、創新能力。

探索項目教學、任務引領的教學模式,探索問題導向的學習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關注學生協作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學生信息搜集、分析、整理的能力。

(三)信息技術能力

大數據時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實施教育質量工程的核心所在。信息技術能力是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之一,主要包括信息資源的開發與應用能力,如:信息技術的基本應用能力、信息技術的獲取能力、信息技術的編輯與創造能力、信息技術資源的開發與建設能力、信息技術的管理能力、信息技術的協作能力(教師應用信息技術分析、教學評價的能力,教育教學信息、傳播與交流的能力)。

信息化要求職業院校的教師能夠把信息技術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相互融合,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信息技術資源的開發工作,開發制作立體化的教學資源,以課程建設為抓手,開發專業核心課程的微課程資源(含MOOCS資源)和精品課程資源。二是加強自身信息技術業務水平的提升訓練,能將信息技術手段熟練運用到教學的全過程,發揮網絡平臺及其資源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四)教科研能力

教科研能力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習、研究、實踐、總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一種創新能力。提升教師業務水平,使其達到一定的深度、厚度、寬度,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具備教育科研能力。逐漸向“現代工匠”位移。目前職業院校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主要是指:教師開展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科技項目申報、教學成果獎申報等能力,從事教學工作的實踐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專業基礎與研修能力,開發應用型產品或與企業團隊合作進行企業生產技術改造以及新產品的研發,這些是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升華。一個人要想在科研的道路有所成就,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因為忙而沒有時間學習,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學習是基礎,實踐是保障。教科研能力不是簡單傳統的教育能力,而是在實踐基礎上超越、升華而逐步形成的。[2]

職業院校的教師要實現與時俱進,實現跨越發展,必須豐富和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理論,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為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培養會動腦會用腦的學生,新時代需要的是學習型、研究型、發展型的教師。

(五)創新能力

創新無處不在,無事不能,無人例外。馬克思說,人類發展的最高階段是人的自由與解放,人的自由與解放也是創新的最高境界。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是為現代企業服務的勞動者和管理者,企業用人標準對創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因為來自企業和市場的“倒逼”,讓職業院校意識到了開展創新教育的緊迫和必要,為適應新形勢、新需求,主動服務區域經濟,致力探索創新教育新模式,職業院校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論指引下,培養和提升教師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廣大教師應當不遺余力地探索、研究適合現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新體系。提升職業院校創新教育效果、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是關鍵,以“創新帶頭人為主導,骨干教師為主體,專兼結合為特色,新老結合為常規,提高素質為核心”,培養專兼結合的創新教師梯隊。

二、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的現實意義

現代職業教育迫切需要走上與社會發展同步的快車道,快速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核心能力已是當務之急。

(一)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德國“工業4.0”促使發達國家紛紛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由此引發產業升級和生產要素轉移步伐加快,對人類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將產生深遠的影響。[3]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經濟發展的換擋期、陣痛期、消化期,[4]“中國制造2025”“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職業教育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

面對當前職業教育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陳寶生部長在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推進會上提出要讓職業教育香起來、亮起來、忙起來、強起來、活起來、特起來的要求和期望。今年陳寶生部長又提出了“五個化”的意見:一是服務經濟社會全面化,二是教育對象群體多元化,三是社會需求多樣化,四是全民學習終身化,五是發展環境國際化。教育在服務功能、對象、需求等方面,前所未有地被加強和延伸。作為職業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切實增強創新發展意識,把教育創新發展作為迎接時代挑戰、回應人民期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社會對勞動力學歷層次要求的不斷提高,促使中等職業學校轉型升級,從專業設置、教師發展、管理模式等方面及早謀劃學校未來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經濟轉型升級帶動了教育的轉型升級,現代競爭關鍵是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擁有了市場。“十三五”期間,各地職業院校都做出重要戰略發展規劃,穩定規模,調整結構,加強管理,提升質量,推動院校全面達標,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明確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提升中職學校的辦學層次,提高中職學生的學歷層次。

家長讓孩子選擇職業教育,目的主要兩個:一是學到一技之長,力爭走升學之路,將來在社會有立足之本;二是學習做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自信,將來更好融入社會。這兩點職業學校都需要改革創新,一是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的有效結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有效結合、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有效結合、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有效結合;二是加強學校管理,強化德育,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為進入社會做好充分準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人才技術發展需求,培養“工匠型”中高級技術人才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提升教師核心能力已成為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的重點工作。因此,快速提升教師的核心能力,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三)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源頭活水。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關鍵是課程的建設,而課程改革的瓶頸一直都是教師,課程改革永遠在路上,新課改對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賦予了新的內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從世界課程改革的歷史經驗和教訓,還是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及教師的實際,進入課程實施階段,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師。只有擁有一支雙師素質高、基礎能力強、業務功底深、信息技術水平高、創新精神好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才能在職業院校最終落地落實。

職業教育自身發展需要一支有核心能力的師資隊伍,沒有教師參與的教育不成為教育,沒有核心能力的教師是沒有生命力的教師。[5]教師核心能力決定教師素質,教師素質決定教育質量。因此,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當務之急就是要快速提升教師的核心能力,這也是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

三、提升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的策略思考

近年來,課題組不斷探索實現教師核心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探索促進教師專業化、現代化發展的策略,實現學校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特色發展,整體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

(一)完善師資培養的機制體制

為確保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培養的科學性和系統性,以及師資培養的執行力,必須要健全管理體制。一是學校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教師發展領導小組,成立教師發展學校,下設各類學術研究委員會,強化校級層面的管理,實行“三到位”,即領導到位、責任到位、經費到位,充分發揮教師發展中心的積極性、創造性,保證教師核心能力發展有序推進。二是教師要制訂個人專業成長規劃。每個教師都要有長期、中期、短期各個階段專業發展的規劃,包括教師對專業發展目標和預計成就的設想,對專業發展方向和工作崗位的選擇,對專業素養各部分內容和各成長階段目標的設計。學校要建立教師成長檔案,根據教師個人專業成長規劃采取相應措施,幫助教師順利實現個人發展規劃。

(二)建立健全教師的多元評價體系

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職業院校教師的基本狀況存在差異,目前職業院校教師核心能力評價也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各個院校評價教師核心能力的側重點并不相同,更多的是以教師參加各類大賽,如:技能大賽、兩課評比、微課大賽、信息化大賽的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核心能力,忽視了教師對學生在校其他學業成果的教學指導作用。教育是一T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科學需要求真,藝術需要創造[6]。因此,一是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師德師風建設。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標準,引導教師重師德、重能力、重業績、重貢獻,讓教師能潛心教書育人,讓每一位教師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安安靜靜教書,踏踏實實做人,不浮躁,不折騰,真抓實干,一步一個腳印,抓鐵有痕,擲地有聲,大力弘揚吃苦奉獻精神,勇于創新。二是要構建多元評價體系。根據教師核心能力的要素,構建科學、規范、系統的多元的教師核心能力的評價標準,探索實行學校評教、學生評教、教師自評和企業評教等多方參與的評價辦法,充分激發教師的各項潛能,讓每位老師都有出彩的機會,讓每位老師都能出彩。

(三)搭建各教師的成長平臺

搭建教師多元成長平臺,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培訓,注重培訓的“自主性”“參與性”“情境性”和“創新性”,提升教師能力的深度、寬度和廣度。一是以“發展”為中心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主要對現代教學理論、教育思想、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教學改革實施能力、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等開展相應培訓。利用開展國家級、省級、市級和校級的各類培訓的機會,聘請院校專家、行業企業資深技術骨干為教師開設講座、學術沙龍,幫助教師提高水平。二是以“問題”為中心對教師進行分類培訓。主要對新教師教學能力達標工程、骨干教師能力專項提升等開展相應培訓。以“師徒結對”的形式,為每位新教師一對一安排有經驗的老教師結對,幫助新教師盡快實現角色轉換,使他們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對于骨干教師通過搭建名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優秀教學團隊等平臺,重點幫助他們解決教育教學中一些關鍵問題,促進他們快速成長。此外,每年安排不少于20%的專任專業教師下企業強化1-2個月的實踐鍛煉。組建雙創教師團隊,在省內外開展研討交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院校雙創教育模式與途徑,為我國職業院校雙創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提供參考模式。

(四)加強校企師培合作的深度融合

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就是為經濟發展培養所需要的人才,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辦學的指導思想之一,職業院校必須樹立為社會經濟服務的思想,以培養經濟領域急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為己任。一是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對專業教師進行專業理論和技能操作的融通學習,讓所有專業教師“理實”兼修。教師的專業教學內容、項目來源要與企業的工作內容、加工項目接軌,校企合作平臺是提升教師專業技術核心能力重要平臺。職業院校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教師培訓、鍛煉機制,通過搭建有效的“企業育師”平臺,保障職業院校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技能永遠保持是“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保證教師掌握實踐技能及時更新,具有前沿性和時效性。二是要大力引入企業導師。引進企業專門人才和能工巧匠走進課堂作為學生導師,采取定期走進企業、參觀訪問、跟崗見習、工學交替、專題研討、主題班會等形式,與校內師生一起分享產業發展前景、行業發展趨勢、企業發展藍圖,幫助教師了解企業文化、熟悉企業標準、增強工程經驗,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讓學生與企業實現無縫對接。

(五)營造校園濃郁的學術氛圍

“科研興校,科研興教"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師科研素養的有效途徑。職業院校教科研活動主要包括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科研項目申報、教學成果獎申報等,提升職業院校教師的科研能力。一是要建立機制。教育科研的高效運行需要有完善的機構組織和規范的制度管理作為支撐。要將教育科研工作納入學校年度工作目標,安排專人主抓,配備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參與研究,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和要求。二是要營造氛圍。將科研成果與評先評優、職稱申報、骨干申報等掛鉤,加大培養科研骨干及學術帶頭人的力度。定期組織教師教科研成果匯報會、交流會,向校內外同行展示研究成果,增加教師的被認可度,增加教師自豪感。三是要組建團隊。包括名師工作室、優秀教學團隊等,必須采用“抱團取暖”的方式,建立教師學術成長的梯隊。通過團隊形式且不斷調整“學術團隊”的結構組成,以開展發現教育為抓手,教師發展中心為平臺,開設各類學術沙龍,學術專家專題報告,各類骨干分享科研學術的成功經驗,把職業院校打造成教師科研攻堅發展的沃土。

參考文獻:

[1]閆智勇,周志剛.職業教育領域師生間專業能力共生發展機制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17).

[2]許龍成,張培.基于創業教育的高職教師核心能力的培養[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3]王敏.專業化教師的核心能力圖譜探析[J].小作家選刊,2014(2).

[4]劉川生.新形勢下教師核心能力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0).

[5]陳亞軍.高職院校專任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調查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7(2).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218-02

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是湖南農業大學乃至湖南省相關高校的食品類專業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平臺。以提高農學院校食品科學與技術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為宗旨,實現有限教學資源的高效利用,2006年將食品化學和微生物實驗室、食品工程工藝實驗室合并組建為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構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科學類專業實驗教學體系。2008年6月本中心通過了國家財政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列為“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建設點”;同年,食品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成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點”。2006至2008年中心建設了3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實習教學基地”。

中心實驗用房使用面積4624m2,儀器設備1571臺(件),儀器設備總值1123萬元;中心現有教師5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3人,博士17人,碩士9人,國家農業部高級專家2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湖南省優秀教師1人,學校教學名師1人,學校優秀教師1人;專職實驗教學人員22人,正高級職稱教師3人,副高級職稱教師5人,博士4人,碩士11人。

中心下設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及其應用技術、食品工程原理與機械、食品工藝實驗、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五個模塊實驗室。中心承擔全校11個學院、20個專業24門課程的實驗,年實驗學生人數2362,年實驗人時數119572。實驗開出率為100%。并接受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畢業論文、碩士、博士學位論文實驗。

一、實驗教學中心教學質量保障制度措施

采取實驗教學改革立項、綜合性實驗單獨設課、教師科研成果引入教學等措施,鼓勵教師開展實驗教學內容改革,通過增加綜合性、設計性性、創新性實驗比例,設立獨立實驗課程與實驗教學學生評教評學指標體系,各級領導加強實驗教學管理,深入實驗教學各環節加強質量監控確保實驗教學質量,使教學內容符合不斷發展的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符合社會對食品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根據《湖南農業大學本科教學質量監控手冊》,形成了科學的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質量保證體系包括教師實驗課程規范、實驗室專職、兼職教師守則、實驗室學生守則、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入室教育制度、預習檢查制度、階段輔導制度、實驗驗收制度、期中檢查制度、期末考核等系統的開放實踐教學質量監控保證體系。實驗教學質量控制手段主要有:(1)領導聽課與檢查;(2)學校和學院督導團聽課與指導;(3)學生對實驗課的意見反饋;(4)同行教師聽課與評議;(5)教學文件檢查。

二、專業實驗成績評定辦法

采用多元化實驗課程考核辦法,重點考核學生知識點及實踐技能掌握情況,考核采取平時成績與期終考試成績結合、筆試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實驗課程學期末總評成績按100分計算,由考查成績(占70%)和考試成績(占30%)組成。

三、實驗項目考查成績記分辦法

1.驗證性實驗:課前預習分(20%)、課內實驗狀況分(40%)、課后實驗報告分(40%)。

2.綜合性實驗:實驗設計與操作(占50%)、實驗結果(占30%)、實驗報告(占20%)。

3.(設計)創新性實驗:設計方案(占40%)、實驗過程(占30%)、撰寫的科研論文或報告(占30%)。

4.研究性實驗,考核綜合能力,并將考核結果進行量化。從基本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撰寫科研論文的水平等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量化考核,考核后給予1~2個學分。

如果平時成績或期末考核成績低于及格,或期末考核成績低于60分(百分制),則總評成績為不及格。

實驗課如不及格,必須補考,補考不及格,則需重修。

根據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學生一學期無故缺課兩次以上者,則不得參加本實驗課程的考核,需重修。

四、實習考核、成績評定辦法

1.教學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按照實習教學大綱、教學指導書、實際內容,上交實習報告、實習記錄日記,方可參加實習考核。

2.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實習報告、實習日記、實習單位指導人員評價等進行實習考核綜合評分,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給予評定

3.實習考核等級為不及格的學生,要求下一年重修該項實習。

4.考核成績各等級評定標準:

優:完成實習教學大綱全部要求,實習報告內容詳細真實反映實習過程與收獲,并對實習進行全面的總結,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刻的分析,動手能力強,整個實習過程表現優秀。

良:完成實習教學大綱全部要求,實習報告內容詳細真實反映實習過程與收獲,并對實習進行全面的總結,動手能力較強,實習教學中表現良好。

中:完成實習教學大綱全部要求,實習報告內容詳細真實反映實習過程與收獲,并對實習進行全面的總結,動手能力一般,實習教學中無違紀現象。

及格:完成實習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實習報告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動手能力有待加強,實習過程中有輕微違紀表現,經教育后能改正。

不及格:不能成實習教學大綱中基本要求,實習期間在崗時間不足實時間2/3者,實習報告內容有明顯錯誤,動手能力較差不能完成考核,實習中有嚴重違紀現象,學習態度不端正且教而不改。

五、畢業論文

鼓勵學生個性與興趣相結合的研究,遵循一人一題的原則,每學年的選題應力求創新;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必須由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具有一定科研實踐經驗、教學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教師或實習單位中的科研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擔任。

六、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要求及成績評定

1.按照畢業論文(設計)時間安排,學生將畢業論文(設計)在各階段指定的時間內交給指導教師審查。答辯前由指導教師審查學生答辯資格。屬下列情況之一不得參加答辯:畢業論文(設計)有明顯錯誤;論文(設計)經指導教師提出修改而未修改者;論文(設計)格式不符合學校統一要求;抄襲或由他人代做。

2.經過答辯資格審查的畢業論文(設計),由答辯小組組織公開答辯。答辯前,答辯專家須詳細審閱答辯的畢業論文(設計),了解論文(設計)的內容和水平,提前為答辯作好準備。答辯中,學生報告自己畢業論文(設計)主要內容(10分鐘左右),認真回答答辯小組專家提問(10分鐘左右)。答辯時間為每個學生20分鐘左右。

3.答辯過程中,由答辯小組秘書認真做好答辯記錄,答辯記錄應包括答辯的時間、地點、答辯專家成員、專家提問及學生回答等。

4.答辯工作結束后,答辯專家組按統一評分標準和評分辦法,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成績評定,并給出相應等級,按照以下五個等級評定:優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具體辦法參照《湖南農業大學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評分參考標準》。

5.答辯委員會審查畢業論文(設計)最終答辯成績,對其中評定等級為優秀、不及格及成績評定有爭議的畢業論文(設計)重點審核,有爭議時可組織第二次院級答辯,最終給予成績及等級評定,并向學生公開公布。

6.最終統計時,所有專業學生的成績應近似于正態分布。其中成績優秀的比例應小于15%,良好、中等、及格比例控制在75%左右,不及格比例小于10%。

7.畢業論文(設計)成績獲及格及以上等級學生,方可獲畢業論文(設計)學分。凡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或被取消答辯資格者,不能獲得畢業論文(設計)學分。按照要求同下屆畢業生再次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實施及答辯,答辯合格方可取得畢業論文(設計)學分。

8.對抄襲的畢業論文(設計)的學生,按照課程舞弊進行處理。學校與實驗教學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為實驗教學中心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參考文獻:

[1]易有金,鄧放明.食品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0,13(6):1-2.

篇(6)

在新形勢下,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將營銷工作放在首位,重視對銷售人員的考核工作,發揮雙刃劍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考核中的問題,為企業競爭提供人力資源保證。那么,如何對銷售人員進行全面、科學有效的考核,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是急需解決的一個最大問題。

一、銷售人員考核新視角

目前企業對銷售人員的考核大多只是考評銷售量、貨款回收率、市場占有率等業務量指標,這種考核容易造成銷售人員為了單純完成銷售任務,獲得提成而工作。他們不會從企業的大局出發來開展銷售工作,甚至有的銷售人員為了追求完成單純的定量指標,不惜損害企業的整體利益和形象。這樣當然不利于企業發展,甚至產生負面效用。為此企業必須更新傳統觀念從銷售人員崗位職責這個全新的視角全面考核企業銷售人員,以適應企業環境變化的需要,強化人力資源管理,充分發揮銷售人才的作用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銷售人員考核新視角是指從銷售人員所在的崗位職責出發,采用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全面考核其工作的行為、表現及其結果,具有多維性和動態性,以到達評估過往,改善現在和供員工未來發展需要的目的。

二、銷售崗位特點

崗位是指承擔一系列工作職責的某一任職者所對應的組織位置,它是企業最基本的單位。每個崗位均包括:第一、工作要素: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動作單位;第二、工作任務: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從事的一系列活動;第三、、職權。是指依法或企業的規定所賦予職位的相應權利,以提供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保障。第四、職責。是指承擔一定職務的員工,對其工作標準與要求的同意或承諾。崗位有千差萬別,可依據業務性質、工作難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術水平高低等尺度進行分類,從事不同崗位的工作的人員必須依據不同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銷售崗位是企業各類崗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銷售崗位上的銷售人員在從事具體銷售工作時必須接受銷售副總經理指示監督,同時還要負責生產監督工作并向銷售專管指示;妥善處理好與質量保證部和制造部的協作關系;要處理好與客戶的采購部發、質量部和財務部的關系,完成每個環節的具體業務;當企業有產品出口時,處理好與海關、貨代、船生的業務。其工作權限表現為:對下屬人員臨時調動、工作指導、工作監督和考核;對客戶標準交貨期、重復訂單的確認;對訂單交貨期改變的申請;依據客戶要求在線暫停訂單;建議對客戶資信評價等。

三、銷售人員相關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指一個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內容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職責是職務與責任的統一,由授權范圍和相應的責任兩部分組成。銷售人員崗位職責是依據銷售人員崗位特點通過崗位分析制定。

第一、負責本企業產品在目標市場的渠道開拓與銷售工作,按照企業產品年度銷售計劃完成既定任務。

第二、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市場營銷策略,負責提升品牌價值,控制銷售成本,不斷擴大產品銷售量,積極完成銷售目標。

第三、負責保持與客戶的溝通,了解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第四、根據企業具體產品的價格及市場營銷策略,負責做好詢盤、報價、合同條款的協商及合同簽訂等工作。在執行合同過程中,協調并監督企業各職能部門操作。

第五、負責把握市場價格動態,定期向企業相關部門提供市場分析及預測報告,完成個人工作周報。

第六、負責在維護老客戶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銷售渠道和新客戶。

第七、負責收集反饋一線營銷信息和用戶意見,為改進企業營銷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四、銷售人員考核

考核標準具有導向作用,需要依據行業、企業的特點建立標準編制小組,提出工作計劃;編制標準草案;標準草案的審定等步驟制定一個對企業發展最有利的考核標準體系。定量和定性指標的設計。對銷售人員的定量考核主要包括銷售量、回款額、利潤額、市場占有率和客戶數;銷售員每天平均拜訪客戶的次數、每次訪問所用時間、訪問的成功率、每天銷售訪問的平均收入、銷售費用與費用率、一定時間內開發的新客戶數、一定時間內失去的老客戶數、客戶滿意度等。定性考核主要考核業務員的團隊合作精神、工作熱情、創新能力、學習精神、對企業的忠誠度、對用戶信息的及時準確捕捉等,還可以用公司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上有明確的流程和規定來考核銷售人員工作是否規范等。

銷售人員考核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德”的考核,主要指職業道德。是指在從事銷售活動中,用高尚的道德指導本職崗位職業活動的具體實踐。包括職業上的原則性、事業心、責任感、政策性等。第二、“能”即才能的考核。所謂能力是有效的認識、改造和控制客觀世界的綜合力量。銷售人員的能力是指在信息、價格、技術和交貨期的溝通;維護和服務客戶,聽取客戶意見;審查客戶資料,提供報價、合同評審,簽訂合同,監控生產進度,制定發貨計劃;提供送貨等服務和評價;負責客戶反饋的內部傳遞,解決,評價問題解決的滿意程度;按規定開發票且在規定賬期內收回貨款等方面的能力;第三、勤,關鍵是考核其工作態度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的勤奮敬業精神和勞動工作紀律情況。第四、績效主要指所負責產品的銷售量;銷售利潤;應收賬款回收;銷售成本;客戶滿意率;合同履約率(違約率)等指標的完成情況。

采用量表考績法考核銷售人員。員工考核量表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張考核表,但它區別于傳統的考核表,它將傳統意義上的目標分解表、工作計劃表、考核溝通表等多種完全不同功能的表格全部揉合在了一起。它通過維度分解,并沿各維度劃分等級。設置量表可實現量化考評,而且操作也簡捷,具備較高效度和信度。員工考核量表的最大特點是所有項目都是為如何實現和評價“工作事項”服務的,在員工考核量表的所有構成欄目中,工作事項是考核量表的核心和基礎。

篇(7)

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記憶是基礎,運用是目標,理解是關鍵。歷史基礎知識是實現能力培養、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和載體。沒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能力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高考試題仍然是立足課程主干知識,緊緊圍繞《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設置題目。

高考命題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鮮明特點,避開教材談課程,利用教材中沒有出現過的史料設題是最好的體現。各地高考試題無一例外的都是增加了史料的運用,利用史料創設情境,設置問題。考查的就是學生從史料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正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能力。

史料呈現的方式、種類也是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包括:

文字、表格、圖片、圖表、漫畫等等。通過史料的設置,不僅僅使題目新穎,考查學生知識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綜合和概括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更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外的史料,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閱讀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靈活運用奠定基礎。

二、把史料、史論、史觀引入課堂,加強對學生歷史理論和歷史方法的指導

史料的運用不僅在于創設新情境,還是進行歷史學習和歷史研究的基礎,分析史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方法;史論是指關于客觀歷史,如:史事、人物、歷史現象等的評論,是研究史料得出的結論;史觀則是研究歷史的角度和方法,是方法論和世界觀的反映。

這類題目的呈現方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要求考生對史

料、史論、史觀進行閱讀、理解,分析、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第二種是讓考生結合所學知識判斷史料、史論、史觀的真偽或者評價。第三種是對史料、史論、史觀相互間的關系進行闡釋、論證,得出歷史研究的原則和方法。這類題目構建了史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框架,呈現了史學研究的基本過程,也考查了學生的基本歷史觀以及多層次、多角度、辯證地、創造性地分析和論證問題的能力,以及歷史學習與歷史研究的方法和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基本人文素養。

鑒于這種考查角度,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史料、史論、史觀的教育,除了讓學生明白三者的基本概念,還要引導學生大膽設疑、小心求證、史論結合、有理有據、自圓其說。既使用基本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也要關注學科發展的新成果、新趨勢,把生態史觀、社會史觀、全球史觀、近代化史觀等及時引入,加強利用。

三、關注時代與社會,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高考試題還體現了緊扣熱點、關注社會和時代的特點,也是通過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和時代主題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

歷史教育實際上是培養“人”的教育。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是歷史教育的人本追求。《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就從個人、國家和民族、世界和人類三個維度明確地提出了“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要求:包括個人的人文精神、人生境界、人生態度、健全人格、堅強意志、團隊精神和科學態度的形成與完善;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祖國和民族的責任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等。

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關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社會問題,適度關注時代主題與社會熱點,做到學科特點和時代特征有機結合,科學性與人文性相得益彰。

歷史是一門可以“鑒往知來”的人文學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導、決策參考和社會改造的功能。教師要不失時機的教育學生弄明白什么是民主、共和、、理性、人文精神、和平與發展,還有思想解放、制度創新、和諧社會、社會保障、民族主義等,要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心國家大事和人類命運,使學生初步具有一個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核心價值觀念。

四、重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個性發展

新高考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倡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學會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近年來,各省高考題都增加了開放性題目,把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學習能力作為考點,更加重視對考生創新品質的考查。

開放性試題鼓勵學生個性發展與獨立思考,給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維的空間,評分標準的設計也是多元化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開放性,強調思維水平的區分。雖然開放,但也并非無章可循,不管哪一種類型的答案知識基礎還是主要的得分點,答題技巧要符合題目中給出的具體要求。主要是多角度分析,全面的認識問題,語言組織和表達上盡可能地采用書面語言、學科語言組織答案,觀點明確、理由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自圓其說。

篇(8)

一、研究背景

當前,我國傳統的中學教育模式,是由教師對整個教學課堂來進行主宰。教師單一的將知識或問題呈現給學生,學生只需被動的接受,這就造成了學生無法充分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不利于發揮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

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也是確保民族進步的靈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評價人才的標準除了知識淵博之外,還有是否具備創新精神及能力。中學教育承擔著培養人才的基礎工作,因此除了培養全面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幾方面之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能力。

二、信息技術課程與創新教育

1、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信息技術課程要求中學教師能夠轉變觀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他們需要將自己從主宰課堂的角色,轉變為組織、引導和參與課堂的教學工作的角色。而這一要求,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挑戰,不僅要求教師需要系統地掌握教育科學理論,還要求他們轉變觀念,營造一種民主、平等、輕松的課堂學習氣氛與學生一同發現和探索知識。只有具有了比較系統的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學習理論、和教育理論等方面的知識和改變了傳統的課堂主宰觀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課程改革和信息技術課程實施創新教育的的必要性、目的及意義。

然而,在現實中真正做到這些的,并不是很多。那些能夠系統的掌握教育科學理論、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由于受幾十年主宰教育思想的影響,其創新教育觀念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離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而那些能夠較快接受創新教育觀念的年輕教師,在教學理論、課程理論、學習理論、和教育理論等方面又較為欠缺。

為了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創新教育,各學校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把創新教育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將新教育理念有效地轉化為教師所認可的教育觀念,同時進行相關信息技術課程的課例,要求教師進行深入地體會、分析,再進行相關的模仿,將其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當中。課程培訓結束后,要求參加培訓的教師,就如何組織、設問、引導和構建四位一體的課程,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開展合作與自主學習等問題展開討論;同時還利用各自教研活動的時間相互對同組教師的教學錄像,進行分析和研討,從而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2、教學方式應符合學生和課堂教學實際

信息技術課程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學習前、學習中和學習后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完成相關的活動,進行高層次的自主學習。例如,要求學生在學習前自己能夠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目標、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中能夠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控制學習進度,合理的自我調節、自我監控;在學習后能夠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反饋、總結、檢查、評價和補救等,只有這樣才算是自主學習。

然而,實踐證明,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已習慣于教師主導課堂,只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才能夠較好的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難以適應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這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原有的意識、知識技能較為欠缺,依賴性較大,還難以達到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式的要求。在合作學習中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參與性不強,有的還可能完全的游離在自主學習活動之外,甚至是自暴自棄,完全的放棄了學習。

為了實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創新教育的有效運用,我們應該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課程實施創新教育的過程中,要避免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的盲目性及主觀性。這就要求在分析教學目標要體現多維性,即從學習能力、知識技能、學習態度等幾個方面來對教學內容所提出的目標進行分析。課程標準中通常會把教學目標分為總目標和各具體教學目標。在進行總目標分析時要明確對學生學習能力、知識技能和學習態度所提出的要求,在進行具體教學目標分析時,要再逐步具體到某一知識點、某一課時、某一教學單元的具體目標。同時,還要分析教學內容中哪些可以培養學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哪些包含德育教育成分,以及采用什么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積極的情感并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最后,還應該考慮還可以進行哪些引申和拓展,有哪些該進行的養成培訓,以及學生在學習時應采用什么樣的態度等。

三、研究小結

信息技術課程是基礎教育、學習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門集知識性與技能性為一體的基礎學科,它有著多方面的功能,而創新意識是其核心功能。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今天,也更加的強調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而學生的創新素養和信息素養也是信息時代學生必須具有的。因此,開展好中學信息技課程的創新教育,培養出既懂得學習又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當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黃友志.淺談中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的創新教法.《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

篇(9)

實訓教學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高職教育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實訓教育環節的成敗得失,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環節成敗得失的關鍵在于其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合理與否。因此,我們探討了目的性、針對性強的實訓考核新方式。

一、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創新的重要性

改革現行的考核方式,構建多樣化的、重視課程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的激勵型考核方式勢在必行。對于培養學生實訓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高職院校來講,改革傳統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通過實訓教學環節考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改革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是落實高職教育目標的需要,實訓教學環節的科學設計是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關鍵。傳統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只注重學生對“三基”的運用,而忽視了創新精神和實訓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缺乏科學合理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指標,對所設置的各種實訓教學環節要達到什么樣的基本目標沒有清醒的認識,實訓教學環節考核走過場,沒有一個明確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大綱和實訓手冊。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只注重結果,沒有過程考核,只有一次期末考核。

改革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是社會用人單位的需要。傳統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往往采取平時成績和閉卷考試相結合、實驗考核、開卷考試、項目設計等方式,主要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由于一些任課教師缺乏社會實訓經驗,不能很好地掌握職業關鍵能力,致使實訓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和考核內容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部分院校由于條件的限制,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內容只是驗證理論教學內容,脫離社會用人單位對學生實訓能力的考核標準。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沒有與社會用人單位的崗位標準相結合,任課教師的主觀印象占有較大的比重。

改革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適當的考核方式能使學生明確奮斗方向,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傳統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走過場,沒有與社會用人結合實行定單培養,致使學生平時不學習,在實訓教學環節中從事其他活動,期末搞突擊或投機取巧。學習缺乏主動性,得過且過,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不善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考核方法單一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在實訓教學環節中實習單位、實習學生不參與考核或實習單位的考核只是形式,校內任課教師成為唯一的考核主體,往往導致考核具有片面性,學生意見很大。

必須改革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實行多樣化的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有力地推動高職的實訓教學改革,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訓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

二、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渠道不同,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再加上近年來高職院校的逐年擴招,致使學生整體素質偏低。常規的理論基礎課的考核和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都面臨尷尬的處境,高等學校的素質教育和高職院校強化職業能力培養促使高職院校必須解決以往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環節考核方式的改革必須以職業能力標準為核心,即以國家勞動保障部下屬的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和勞動保障部職業技能開發司實施的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為核心,以崗位工作任務完成過程和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依據,重視某一崗位、某一特定的職業能力或從業能力的考核。

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要多樣化,分為以下幾部分:考證。高職教育要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需要,建立完善的實訓教學考證體系。對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的職業技能課程必須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接軌,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以證代考;對培養學生基本實訓能力與操作技能的實訓課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庫應用等課程,可由學校根據崗位從業能力標準制定考核辦法進行考核,頒發校內資格證書。階段性達標。我院計算機類專業的上機課程已經實施了階段性達標制度和無紙化考試,取消補考和重修制度,學院在每學期開學初公布階段性達標時間和上機考核科目,不及格或對自己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以提出申請,以自己考過的最高成績計入。口試。目前,學生在應聘和實際工作中都需要具有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交往和溝通能力,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口語理論與實訓、導游服務管理的導游口語訓練、市場營銷的商務談判和全院的公共外語考試(一部分)都采用口試,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現場小組測試。為了強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把一些崗位性比較強的實訓考核盡量放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強調考核內容的真實性、情境性,使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或模擬環境中進行現場操作。除了以上幾種考核方式外,還可以使用案例分析、無紙化、現場實際操作、小論文、小設計等多種考核方式。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應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個性特點,注意多種考核方式的綜合運用,重視“四種”能力、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與考核。

考核并不是教學的目的,而是一種促進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手段,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那么手段是可以多種多樣的。高職院校應積極改革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強化對學生職業技能的考核,實訓教學環節的考核方式要多樣化,要加大平時實訓考核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最終實現高職教育的目標。

篇(10)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傳統能源經濟學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單調、乏味且陳舊

大多數本科院校的教師在講授能源經濟學時,仍然奉行傳統的教學理念,即“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上面滔滔不絕地講理論、畫圖表、講模型、推公式等,學生坐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調查發現,有46%的被調查大學生認為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而不是“靈活多樣,經常按照學生需要而定”來授課。82%的大學生表示“在學習時是被動接受教師講給的知識而不是主動獲得自己想要的知識”。在被問及“你喜歡現在老師講的方式嗎”,僅有 40%的大學生表示“喜歡”,還有 40%和20%的大學生分別選擇了“一般”和“不喜歡”。

1.2 教學考核方式呆板且被動

據調查,大多數學生學習能源經濟學學習效果的考查,是用總評成績(一般用百分數表示)來反映的,總評成績又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一般包括作業和考勤兩個方面,占總評成績的30%左右;期末成績占總評成績的70%左右,大多采取試卷考核的方式(一般采用閉卷形式)。由于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占總評成績的大部分,因而很多學生平時不看書甚至不上課,作業敷衍了事甚至抄襲、不做,到期末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只要考試及格就萬事大吉,教學效果不理想。

調查顯示,問卷設計了“你學習能源經濟學這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考查學生的學習動機時,調查結果是:60%左右被調查大學生選擇了“應付考試”,15%的大學生選擇了提高自己思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5%的大學生選擇了“接受,獲得,并積累知識”。這表明,能源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單一,較注重結果而輕視過程,不利于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當問及“你覺得能源經濟學平時的作業量多嗎”,80%左右的大學生選擇了“不是”,主要只采用書面形式,這說明教師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特別是對作業考核方法還存在著內容或形式上的缺陷。

2 創新能源經濟學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的對策思考

2.1 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應在傳統講授的基礎上,輔之以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啟發式、討論式等方法。實行多媒體教學,用圖、文、聲、像并茂的形式把理論演示出來,這樣既可以節省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加大課堂信息量,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前導入、課堂穿插與討論、章節總結、組織專題講座與報告等方式實施案例教學,多選擇與國內外能源經濟問題及學生日常生活緊密關聯的案例。通過開展能源經濟調研、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小組討論、課后網上答疑、將課件傳送到校園教學網站等方式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教師要教育學生意識到計量知識在能源經濟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針對能源經濟學屬概論性質,概念較多,系統性論述較多。而同學反映上課被動接受學習內容,對所感興趣的內容則感覺“吃不飽”。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首先,調研同學們對能源經濟學課程別感興趣的內容。其次,調研同學們接觸較多、理解較為深刻的內容。最后,根據調研的結果,確定幾個專題,讓同學們準備“課堂演講”。“課堂演講”方法:根據確定的專題,同學準備相關內容,老師課前看同學們的小論文,PPT,并提出修改意見;課上,教師教授完相關內容后,讓同學到講臺上演講,演講時間為 5~10分鐘,其他同學提問5分鐘。同學的論文須反映其對所確定內容強烈的興趣,或者是貼近自己的生活,并讓同學去查閱相關文獻,撰寫論文,同學的積極性較高;鼓勵同學們結合當今世界能源經濟發展新趨勢,準備自己的小論文和演講的內容。這樣,不僅能傳授知識,也引導同學積極探索能源經濟的現實問題與前沿問題。采用新的“課堂演講”的教學方法之后,同學們既可以接受老師教授的有關能源經濟的內容,同時又能積極主動地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利用課余時間準備相關材料,制作PPT,在課堂短暫的時間,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而在其他同學進行“演講”時,同學們能夠認真傾聽,并提出相關問題,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學生的出勤率會相應提高,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通過同學們自主地查閱相關資料,深入學習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

2.2 完善教學考核制度

考核中應進一步細化考核指標,建立以基本知識和理論、基本技能為基礎,以綜合運用能力為重點,以學習態度為參照物的綜合考評體系,可以采取筆試、口試、討論、作業、考勤等方式進行考核。在考核指標的設計上,劃分出不同的分值權重: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占總評成績的 50%左右,主要以閉卷形式進行,其余的 50%由任課教師根據專業特點和自主性教學內容自由命題,作為期末總評的一部分。筆試和口試主要考核學生對教學基本內容的掌握情況,討論和作業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考勤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保證考核的科學性,系及教研室應該加強能源經濟學課程試題庫建設,根據學生綜合水平與日常課題表現,確定不同的主客觀題比重,對口試、討論、作業和考勤的評分標準要通過分解小項進行量化處理,以提高考評結果的真實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課后小論文,在期末總評中給予適當的附加分。

3 結語

能源經濟學有兩個特點:一是該課程信息量大,屬于概論性質;二、與能源產業實踐聯系緊密。在能源經濟學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新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的效果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明顯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出勤率。其二,學生課后積極、主動查閱能源經濟相關文獻。通過改進能源經濟學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有利于調動教與學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的參與度與互動水平提升,學生專業知識面拓寬了,興趣也提高了。能源經濟學的教學在采用了新的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之后,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大學生科技發明論文 下一篇: 七年級段考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 | 一级a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宅女的午夜福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