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5 07:08: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工程科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從十年間各國(地區)發表的論文總數看,美國、日本、德國、英格蘭、中國占據榜單前五位。其中,美國在過去10年共發表SCI論文297.4萬篇,是日本論文總數的3倍多,中國10年發表了65萬篇SCI論文,與上期排名一樣列第五。
比較各國(地區)論文的總引用次數,前四位仍舊是美、德、英(英格蘭)、日,中國被論文總數排名第六的法國擠出前五,且落后于加拿大、意大利和荷蘭,居第九。不過,中國的這一成績較上期排名上升了一位,也算小有進步。
若以論文的影響力(即單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評判各國(地區)科研實力,榜單上的位次則被徹底打亂。瑞士以每篇論文被引15.73次的高引用率,取代了美國的“冠軍”地位,美國以15.02次/篇的引用率屈居亞軍,緊隨其后的分別是丹麥、荷蘭和蘇格蘭,英格蘭、瑞典、芬蘭、比利時和加拿大分列第六至第十名。
中國論文的影響力究竟如何?記者查閱到的平均引用次數為5.24次/篇,引用頻次僅為瑞士的1/3。雖說中國論文的關注度略高于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5.08次/篇),比鄰國俄羅斯(4.39次/篇)表現稍好,可國內科學界怎么也“笑不起來”。因為,即便是上榜的“最低門檻”也高達10.52次/篇。亞洲近鄰日本和韓國的單篇論文引用頻次分別為9.64和6.38。
一個國家科學論文的影響力,能從一個側面反映該國的整體科研水平。論文大國無緣論文影響力榜單的現實表明,中國距離科研強國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許多圈內專家表示,“唯論文是才”的科研評價標準若不改變,中國科研的影響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出現質的飛躍。
主管單位:上海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主辦單位: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7-080X
國內刊號:31-1714/TM
郵發代號:4-565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5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主管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2456
國內刊號:42-1040/C
郵發代號:38-38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55
期刊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
本書對現代凝聚態物理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各個關鍵領域提供了一個非常及時與全面的綜述。書中19篇原創性質的論文被分成了三個主要的領域,即無序與動態系統;結構與玻璃;電性質與磁性質。這些論文的作者中間就包括了像M?E?Fish-er,A?A?Maradudin,M?F?Thorpe,M?Balkansk,T?Fujiwara這樣著名的科學家。因此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本書的卷首是R?J埃利奧特教授的開幕式演講“物理學中的有序與無序”。其余的文章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共19章。第一部分無序與動態系統,包含第1-5章。1 對有趣但與愿望相違球面模型的反思;2 向量自旋玻璃的相位轉換;3 轉換、動態特性與無序從平衡到不平衡系統;4 3分量2維生長與競爭交互作用的混合;5 混沌邊緣玻璃狀的動態特性。第二部分結構與玻璃,包含第6-12章。6 生命分子中的柔性;7 碳納米管的點陣動態特性;8 由于運動約束的玻璃狀特性,從拓撲學泡沫到巴加門;9 玻璃轉變與急驟冷卻效應;10 介質損耗作用及為玻璃形成中的馳豫尋求簡單的模型;11 圖靈模式構成理論;12 雙八面癸基胺單分子層:非平衡相疇。第三部分電性質與磁性質,包括第13-19章。13 隨機粗糙金屬表面光反射二次諧波產生的多散射效應;14 大規模電子結構計算理論;15 對稱磁團簇;16 維半導體量子線中的光學與費米界異常;17 利用疇壁激發探測多分子層中的磁耦合;18 量子滲透問題中的電子狀態密度;19 熔化描述動力學作用構建中的功率項。
本書可供從事凝聚態物理及統計物理的物理學家及研究生閱讀借鑒。
“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程,從1990年開始圍繞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興趣而在泰山學院中文系進行藝術鑒賞講座,1995年面向中文系學生開設藝術哲學課,1998年3月成為泰山學院教學改革立項,目標是創建一門面向全校學生的人文素質類藝術鑒賞課,旨在通過藝術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藝術名作的鑒賞,培養大學生敏銳的感受力、積極的情感力、豐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考力、堅強的意志力、超常的創造力,造就心靈健康和諧的高素質人才。1998—2007年,在中文、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等專業開設“美學與藝術鑒賞”“藝術鑒賞”兩門課。2002年3月,“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被確立為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學校撥專款予以支持,并將藝術鑒賞確立為全校人文素質類公共選修課。2004年開始,成熟的藝術鑒賞公選課面向全校開課,深受學生歡迎。其間“藝術鑒賞”還曾應邀為多校開課,均受到熱烈歡迎。
我國自1957年將“美育”從教育方針中刪除之后,直到20世紀80年代美育類課程才逐漸恢復。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才逐漸開設音樂鑒賞等藝術教育課程,但國內高校大都是進行部分門類的藝術教育,缺少藝術門類全面的以鑒賞陶冶為主的藝術審美教育。我們所實施的“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程的特點是:針對當前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專注應試教育、情感世界沒有得到陶冶、想象力普遍偏低、意志力普遍較弱、審美潛力沒有及時開發的實際,本工程重視藝術審美教育而淡化技能訓練。一邊授課,一邊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地教學相結合,綜合運用了啟發式教學、情境教學、異步教學、快樂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收到了十分滿意的教學效果。
教學成果“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程的基本內容包括:第一,兩門課程:(一)美學與藝術鑒賞。已在學校中文系各專業開設5年,所講內容主要包括美學基本理論和各門藝術基本理論與名作鑒賞。(二)藝術鑒賞。2004年被確定為全校選修課,所講內容為藝術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藝術的本質與特征,以及建筑、園林、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書法、戲曲、攝影、影視等藝術門類的中外藝術名作鑒賞。第二,兩種教材:(一)《美育概論》,李長風、姚傳志編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由曾任全國高校美育學會會長的山東大學校長曾繁仁教授作序,被泰山學院、山東科技大學成教學院、山東電力學校等大中專學校作為美育課、藝術鑒賞課教材使用多年,獲得廣泛好評。(二)《美學與藝術鑒賞》,教育部確定的面向21世紀人文素質教育教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中國人民大學金元浦教授主編,筆者也是主要編寫者之一。教育部領導作序推薦。第三,兩項教改實驗:(一)學校1998年教改改革立項“實施藝術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已完成,得到省內專家評議組的好評。(二)2002年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立項“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已完成,并有論文《論藝術審美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獲山東省高校藝術教育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第四,一種綜合多種教學方法的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我們沒有固守某一種教學方式,而是從學生的收益出發,綜合啟發式教學、異步教學、情境教學、討論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教師主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第五,一套多媒體藝術鑒賞課件。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從網上下載各門類古今中外藝術名作,通過自拍藝術名作、反拍典籍中外名作,錄音、剪輯等手段,制成多媒體課件,并配以簡要講解、鑒賞。實踐證明,配合教學能夠“圖文并茂、情境真實、效果顯著”(學生評價)。第六,創建了多處審美(藝術)教育基地,實施多樣化的實地教學。筆者對泰山文化——特別是泰山的建筑、園林、書法、繪畫、雕塑、碑刻、民俗、詩歌、散文等門類的藝術有較多的觀察、體驗和研究,發表過許多有較大影響的論文。得到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和岱廟、普照寺等景區的大力支持,我們將岱廟、普照寺等景區作為泰山學院學生的審美(藝術)教育基地,實行多樣化的開放的實地教學。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親自帶領整班同學,實地觀賞,現場講解;一種是教師帶領“藝術教育學習興趣小組”的同學實地參觀、考察、研究、賞析,之后由“藝術教育學習興趣小組”的同學分頭帶領班內同學實地游覽、觀賞、學習。這種“把讀書與行路、做人與做事、游玩與學習、弘揚泰山地方文化與藝術審美教育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深受學生歡迎,教育效果和社會影響都十分顯著。
“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程的創新點:在我國的審美教育課、藝術鑒賞課中斷幾十年后,一線的教師異常缺乏的情況下,我們幾位教師在承擔文學理論、中國文化概論、藝術概論、西方美術史、西方音樂史等多門中文、美術、音樂課的同時,一邊在科研中提升自己,一邊為學生搞講座、開課。新開設的“美學與藝術鑒賞”(中文系)、“藝術鑒賞”(公選課),使黨的教育方針中的“美育”真正落到實處。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創新。筆者參編的《美學與藝術鑒賞》教材被教育部確定為21世紀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類教材,填補了我國美學教材建設方面的一項空白,編著的《美育概論》也屬于“創新簡明科學實用”、在全國范圍有較大影響的美育教材。具體課堂教學中,本項目沒有固守某一教學方法,而是根據教學實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還利用幻燈、錄音、錄像、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實地觀摩測量體驗等多種教學手段,使教學形式多樣化、趣味化,學生學習藝術課的興趣和效率都大大提高。錄音剪輯合成、多媒體課件制作都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而利用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泰山所積淀的審美(藝術)資源進行富有地方特色的多層次開放式實地的審美(藝術)教育更具有創新意義。
“藝術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程的社會效益:以《美學與藝術鑒賞》《美育概論》為教材的藝術鑒賞課,得到泰山學院、國家公務員泰安培訓中心、山東科技大學、山東電力學校、山東新汶中學等多家院校、培訓機構的應用。聽課學生普遍反映,筆者所講的藝術鑒賞課、美育課形象生動、思路開闊、邏輯性強,加上幻燈、錄音、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廣泛而又恰當運用,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效率大增。通過開設藝術鑒賞,學生的藝術修養得到迅速提高,審美能力大幅度提升,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取得的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工程十幾年來一直得到泰山學院等學校和山東省的大力支持,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創新且便于操作的成果。該成果2007年獲泰山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其中總結教學效果的論文《論藝術審美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2005年獲得山東省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一等獎、全國高校藝術教育科學論文三等獎。該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必將在更大范圍帶來更大的育人效益。
參考文獻
[1]曾繁仁.美育十講.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美)霍華德·加德納.藝術與人的發展.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年版.
[3](美)霍華德·加德納.智能結構.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
[4]張志勇.情感教育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國內有關大學效率評價定量分析的文獻很少見,僅有武書連等人用大學排行榜上大學得分除以大學教師數和科研員工數得到的效率值。由于大學排行榜的得分是一個綜合數據,含有投入、產出和大學基本條件或環境等信息,實質上沒有所謂效率的意義,只有人均排行榜之意。
國外對大學效率的評價,近10年來頗有進展。由于國外大學的教育規模發展迅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資源配置已從強調公平向義務和效率轉化。12Clelli131>Avkiran14、Abbott和Doucouliagos151等人對澳大利亞大學,Ahn、Charnes和Coppeij6、Robst171、Salemo181等人對美國大學,Athanassopouios和Shale19、Stevens110、Izadi、Johns、Oskro-chi和Crouchley1111等人對英國大學,McMillan和Data1121對加拿大大學,JongbloedEtAl1131>Jongb-loed和Koelman1141、Vink115等對荷蘭等大學的效率問題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分別以學校單元、學術單元和非學術單元進行,有的研究整體效率,有的研究學術產出效率,有的研究管理效率。他們使用的方法是數據包絡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和隨機前沿面(StochasticFrontier,SF),其中2/3的研究采用的是DEA方法。
研究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生產力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界定其產出和投入。國外學者將學校或其研究單元作為一個黑箱,而由黑箱的投入與產出計算效率。對于高等教育機構的多種產出,一般引用EstelleJames'16所說的“學術產品”。學術產品可以簡單地劃分為研究與教育兩項產出。
研究教育產出的問題是如何用“最好”的方法來量化(quantify)。比如,同樣數目的學生數,有人會說誰的學生更杰出一些或更差一些,因而不能認為是同等的。如果不論誰更杰出,那么,學生人數越多越好,這顯然也是不妥的。為此,通常的思路是給他們加權',但是,要取得令人滿意的權重,談何容易。
對于研究產出,有學者用的數量來計算,也有學者以研究支出(受資助金額)作為產出(實際上也是研究收入,至少與研究支出高度相關)。當然,關于研究支出,有學者認為其可以被認為是投入或產出。比如,MelvilleL.Mcmillan和DebasishDatta'18就指出美國州政府資助的研究基金是投入,而企業和聯邦政府資助的科研基金是產出。與此同時,支出沒有質量信息。相反,有人說并非所有研究成果都是以文章形式發表的,比如,專利、許可等。為此,Cohn'19也提出用加權的方法。當然,這同樣要用先驗的判斷,并且要求足夠客觀以讓人們接受,但是,這是不易做到的。
投入的測量也是如此困難。比如,學術人員數或全體教職員工數同樣也不存在質量信息。比如,北大、清華的教師通常被認為是更有水平的,所以,有文章提出可以用員工工薪水平來測度員工水平。然而,這又會增加有關地區差別的考慮,從而使研究更加復雜。
事實上,一個學校,其教育產出多、研究產出少或相反,只能表明它的價值取向如此。從綜合效率來看,只能說明其效率是否相對有效,而不能說誰更勝一籌。使用加權(這些權對所有學校是平等的)的方法是將不同決策單元的產出或投入“扯平”,從而又歸為單一投入與單一產出的問題,它并沒有突破單一投入與單一產出的評價方法。
事實上,在多產出、多投入的情形下,沒有一種統一的權重可以讓所有被評估者信服,因為它無法反映各自的價值取向。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是適合于綜合效率評估的方法,其權重取法是最有利于被評估者的。
二、模型DEA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的優點是不要求有先驗的生產函數,對投入和產出也不要求有統一的量綱,困此,該方法具有相當的靈活性。所以,在國外的大學效率計算中,約有2/3的研究采用的是DEA方法,而另一些研究使用的是隨機前沿面(SF)方法,且主要適用于成本效率等只有一個產出的情形,而且要有關于產出或成本的函數形式假設,同時還要有關于其回歸殘差分布形態的假設。所以,本文認為還是選擇DEA方法為佳。
其含義是當新的投入組合不大于原投入時,新的產出組合能比原產出多$倍。此問題一定存在解,而且Vd>1。當Vd=1且S+,S-均為0時,稱DEA有效。DEA有效的經濟含義是除非增加一種或多種投入,或減少其他種類的產出,無法再增加任何產出;除非增加一種或多種投入,或減少其他種類產品的產出,無法再減少任何投入。在大學效率研究中,視大學為決策單元。
線性規劃模型(D)是面向輸出的DEA模型,它也可以轉化為面向輸入的模型。模型(D)的約束條件中,如果加上條件:E1則稱此模型為假設j-1是規模收益可變(variablereturntoscale,VRS)下的VRS模型,它得到的效率值可作為純技術效率。而當沒有此條件時稱為CRS模型(constantreturntoscale),此時得到的技術效率被認為是規模效率與純技術效率相乘作用下的結果,所以據此可以確定規模效率。還有非遞增(NIR)與非遞減(NDR)規模收益等1211,在此,不再多述。
三、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分析框架
在傳統的學校效率分析框架中,將學校或其研究單元作為一個黑箱,并根據黑箱的投入與產出計算效率。其中,兩個問題必須明確:第一是作為黑箱的分析單元,可以是整個學校,也可以是學校的部門機構。第二是黑箱的投入和產出包括哪些內容。
分析單元是容易確定的,而投入與產出是較難確定的。Coelli122在以澳大利亞的大學為單元的模型分析中,認為產出是學生在冊數(折算為全日制學生數)、發表指標,投入是總員工數和非員工費用;在以學院為單元的模型分析中,認為產出是學生數和發表指標,投入是學術員工數和其他費用;在以管理部門為單元的模型分析中,產出是學生數、總員工數,投入是管理員工(金額計)、其他管理費用。Avkiran1231研究了總體績效、教育服務績效、付費生教育的績效。他在三個模型中用的投入全是學術員工數和非學術員工數,產出則按不同模型分為:(1)本科生數、研究生數、研究成果等;(2)學生保持率、學生進階率、畢業生就業率等;(3)海外付費生數、非海外付費研究生數。Abbot和doucouliagos124對Coelli的數據重新建模計算,對分析單元集合則按研究與教育的不同比重區別對待。他采用的投入仍是學術員工數、非學術員工數、非人工支出、非現金資產的價值等,而其產出是以學生數代表教育,以研究工作量代表研究產出。Ahn、Charnes和Cooper125首次對美國大學的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進行了研究。他們的投入是課程支出、材料投入和管理支出,而產出是大學生數、研究生數和聯邦研究項目支出。Athanassopoulos和Shale1261對英國的45所“老”大學進行研究。他們研究了成本(cost)效率和成果(outcome)效率。二個模型都用三個產出:成功畢業數、獲得學位數、加權研究比率。而成本模型的投入則分別為一般學術支出、研究收入(income);成果模型的投入是大學生數、研究生數、學術員工數、平均A級入學分數、研究收入、圖書館與計算機支出等。McMillan和Data1271用DEA分析了加拿大45所大學。他用了九個DEA模型并比較它們的結果。他采用的投入與產出更為復雜,針對不同的模型,采取不同的選擇:產出為在校本科生數或理科在校本科生數、其他學科本科生數、研究生數、碩士研究生數、博士研究生數、受資助的研究生支出總額、國家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委員會資助人占員工比例(%)、國家自然基金和工程研究委員會資助的員工比例(%)等指標的部分組合,而投入是有三級職稱的教師數、理科教師數、其他教師數、其他費用、總費用支出等指標的部分組合。
在國內,類似的研究,僅有邱均平等人A在評價大學科技競爭力時指出投入指標為人力、RD基地、項目、經費,產出指標是成果應用(專利,技術轉讓)、論文數、論文質量、獲獎等。
雖然DEA模型分析大學效率時,其投入與產出的選擇各有不同,但學生數或畢業生數通常用來作為產出,而學術員工數或非學術員工數也常作為投入,發表文章數常作為研究產出,但研究收入或研究支出,則有時可作為投入,有時作為產出,等等。事實上,這些選擇大體是根據研究角度或研究目的的不同以及數據可得性的考慮來決定的。
本文的研究單元是大學,其內容是研究生教育的效率。因此,筆者采用國外的研究方案,專門針對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與產出給出界定,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
研究生教育投入的是人力和科研經費。在大學,與研究生教育最相關的因素是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和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以及科研經費,因此,將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設定為導師數、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數和科研經費數。研究生教育的產出則包含研究生數和科研成果兩部分。科研成果很可能含有非研究生教育的成果,但是,本科生的研究成果畢竟是少數,而研究型大學中低職稱者的工作與本單位研究生教育緊密相關,所以,將科研成果作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產出。
由于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與產出具有數量與質量兩方面的信息,雖然在前面的論述中認為只是價值取向不同而不必拘泥于質量,但在效率分析框架上區分數量與質量的信息是有必要。比如,對于教育產出,既要考慮學生數量產出的效率,也要考慮學生質量產出的效率;同樣的,大學科研項目的獲取是大學的收入(產出),它表明的是學校研究數量上的信息,并無質量的信息,而質量的信息,應當是這些研究項目所得資助的使用效率,即所謂的研究成果。為此,本文提出二階段框架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第一階段可認為是研究生教育的數量效率,諸如導師得到課題數、博士碩士生人數和科研經費數,它們沒有或很少具有質量信息,更多的則是數量信息,而第二階段是將第一階段獲得的資源合理利用,最終產出論文和科技成果等。顯然,在資源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得到更多的論文和科研成果,那么,就表明這些學校的研究生教育是高質量的。
四、數據來源和處理
模型不應根據數據的可得性而設計,但在實證時必須適當地遷就可得性。本研究根據《教育部直屬高校二oo三年基本情況統計資料匯編》整理。教育部部屬高校有72所,加上中科院和國防科工委所屬8所大學,共80所。由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數據有若干缺失,故排除在外,余下79所大學。在進一步研究時,發現有一些純文科大學沒有自然科學的數據,所以將不具有自然科學方面數據的學校排除在外,共有66所大學。雖然本研究也曾對79所大學進行過研究,但以下只給出66所大學的研究結果,而對于79所大學的研究結果和沒有列出的其他結果,可以向作者索取。
研究生教育的人力投入指標用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數、博士生導師數和碩士生導師數表示。其中,博士生導師數是由碩博連導的導師和只指導博士的導師數合并,碩士生導師是由碩博連導的導師和只指導碩士的導師數合并。由于筆者沒有按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分類的有關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的數據,所以,只能將導師以大學為單位匯總。科研經費由人文社科經費、自然科學經費等兩項指標表示(單位:萬元)。
研究生教育的教育產出以博士生在校生數、碩士生在校生數等兩項指標表示。同樣,研究生數不能按學科區別對待。科研產出以人文社會科學專著數、人文社會科學論文數、自然科學專著數、自然科學論文數等四項指標表示,不區分論文的級別,是因為沒有相關數據(曾只用國外論文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不大)。科技專利等在此不予體現的原因,是由于難以量化,而且對于研究生教育來講,幾乎所有大學都以和專著作為畢業答辯的前提。
五、計算結果
1.傳統分析框架下的計算結果
在傳統分析框架下,投入是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數、博士生導師數、碩士生導師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經費、自然科學研究經費,而產出是人文社會科學論文數、人文社會科學專著數、自然科學論文數、自然科學專著數。
表1顯示,66所大學中,有46.97%即31所大學是CRS有效的,有71.21%即47所是VRS有效的。純技術效率的平均數是105.75%,規模平均效率是111.10%。這表明,大多數學校處于相對接近的狀態,即所謂“有效”。但是,我們不能說這些相對有效的學校是很有生產力的,因為相對效率只是表明相對有效性。從規模效率來看,35所非CRS有效的學校(其中16所大學是VRS有效的)中,32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只有3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可見,47所大學的純技術效率是有效的,但有超過一半的學校是非規模有效的,而非規模有效主要是規模遞增收益非有效。所以,經過高等教育規模擴張之后的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工作應是提高規模效率,盡快消化規模擴張形成的無效率,比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同時,如果認為近一半“相對有效”的學校是具有很高生產力的,那么,適當地增加規模,籌集新的資源,對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產出,仍然是大有可為的。但是,這需要更進一步的分析(比如研究成本效率,或與國外同行相比較等)才能得出是否有足夠生產力的結論。
為了更明確有關學校的產出潛力,可以應用DEA的加性模型。即如果要使那些非有效的學校變得有效(VRS),可以增加產出。如表2(沒有產出潛力的有效率學校不列出)所示。
表2中的產出潛力是根據部分大學現有產出的組合計算得到的。如果所有大學的研究生教育都有效,則人文社會科學專著可增加至1041部、人文社會科學論文增加至3439篇、自然科學專著增加至437部、自然科學論文增加至7456篇、博士生增加到7025人、碩士生增加到17699人。如果只限定部分產出是可能改變的,其他的不予變動(比如只增加博士生人數而其他產出不增加),那么,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數應當增加到2150人,即增加1268人左右,在此不一一計算。
2.二階段分析框架下的計算結果
本研究提出的二階段分析框架,認為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階段,以具有高級職稱教師數和導師數為投入、以研究生數和課題數(其中自助資金不予考慮,因為很難從全校資金中分離出來)為產出,第二階段則以研究生數和課題數為投入,以論文和專著篇數、專利數等為產出。
第一階段的分析,僅用大學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數和博士生導師數、碩士生導師數作為投入,而其產出是博士生數、碩士生數、課題數和科研經費數,因為科研經費撥入和支出有時有出入,有時基本相近,所以,以撥入與支出的平均數作為科研經費數。第一階段的結果是研究生教育的數量效率,如表3所示。由表3可看出,有33所大學(占50%)是純技術有效的,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有18所(占27%)是總體技術有效的,處于規模收益不變階段;15所(占23%)處于規模收益增加階段。這表明,在數量效率方面,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的15所大學在研究生教育的數量規模上還有擴大的可能性。
第二階段的分析,以第一階段的產出為第二階段的投入,而產出的是專著數、論文數等。其效率可以作為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效率。其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表4顯示,有24所大學(占36%)總體技術有效,37所(占56%)純技術有效;有39所(占59%)大學處于規模遞減收益階段,24所處于規模收益不變階段,3所處于規模收益增加階段。因此,從質量角度來講,一半以上的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是高質量的,同時接近六成的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需要提高管理效率。
從研究生教育的數量效率與質量效率來看,同時達到純技術有效的大學有18所(占27%),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而有些學校則是數量上有效而質量上無效,或質量上有效而數量上無效。
六、結論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31所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是相對有效的,47所大學是純技術有效的。即便不論是否有效,平均效率也是相當高的。與Avkiran發現的澳大利亞大學一樣,中國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在以“令人尊敬的”(respectable)效率水平上運行。但是,這并不是說這些學校可以“引為自豪”了,這只能說大多數大學的研究生教育的效率是相對有效的。另一方面,既然大多數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是有效的,那么如果不繼續籌集資源,擴大規模,就無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教育與研究成果。
(2)用傳統模型計算有32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用數量效率模型計算有33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用質量效率模型計算有39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這表明,我國大學研究生教育的當務之急是提高規模效率,而規模效率往往與管理水平相關,所以提高管理水平是其首要的任務。同時,有若干大學處于規模收益不變階段,如果進一步籌集資源,是有所作為的。根據數量效率模型的計算結果,有15所大學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表明這些大學在研究生教育的數量規模上是應當有所增加的。
1前言
表格是為了直觀比較數據、快速瀏覽項目,進行各種運算的一種書面表達方式。在科技論文中表格的出現頻率較高,采用表格來表達實驗數據,比使用文字敘述更為直觀,也更易比較。而表格的編制與編輯排版質量也直接影響著讀者對論文內容的理解。因此,表格在科技論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通常而言,科技論文中的表格主要分為掛線表、無線表、有線表(卡線表)3類,最常用到的是有線表,而國際上通用的是三線表。表格主要由表題、橫表頭、縱表頭、表身、表注 5部分組成。表格的使用看似簡單,然而一些作者由于對其相關概念與注意事項理解不清,可能導致誤用、錯用表格。如適宜用圖片時卻采用表格、表格設計過于復雜、表中項目安排不合理等,這些都可能直接降低論文的可讀性,甚至影響到論文的學術價值。
本文就科技論文中表格使用所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并對表格使用的規范化提出相關建議。
2表格使用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科技論文中,表格使用方面所存在的問題通常有以下幾方面:
2.1表題文字與表身內容對應不當
表1所示為不同熔體超溫處理溫度下的合金枝干與枝間化學成分。由表1可以看出,表題說的是合金枝干與枝間的化學成分,但在表中,如1500℃時Ni的化學成分分別為66.001 與64.282 ,但僅從表中無從得知哪個值是枝干、哪個值是枝間。在表1中,表題文字與表身內容存在著明顯的對應不當、含混不清,進而影響了對于文章的理解。因此,將表1稍作改動,就能使表題文字與表身內容相互對應、一目了然。改動后的表如表2所示,在表題文字中“枝干”與“枝間”加了一個斜杠,而表身中不同溫度下每個元素的兩個含量值之間也相應加了斜杠。如此改動,即可便于理解斜杠之前數值代表“枝干”的化學成分,斜杠之后代表“枝間”的化學成分,從而較好的體現了表題文字與表身內容的對應關系,也改善了文章的可讀性。
2.2 缺少橫表頭
橫表頭是表格中橫行項目的名稱,一般格式為:項目名稱/單位。表3所示為實驗用K4648合金的成分。由表3可以看出,“Cr、W、Mo”等為元素名稱,而它們所屬的項目名稱應為“元素”;wt%與at%分別代表元素的質量分數值和原子分數值,而它們的項目名稱應為“含量”。顯然,在表3中橫表頭的說明不夠完善,使表格的自明性大為降低。表4為添加橫縱表頭后K4648合金的化學成分表。由表4可以看出,此表較之于表3的表達更為清楚和完整。
2.3 表格橫向數據欄目太多
表5為Cu72Al26.5Nb1.5合金組成相能譜分析結果。由表5可以看出,縱表頭的名稱為“Matrix”(基體)和“Precipitation”(析出相),而“Precipitation”(析出相)又包括3類:“Dark”(黑色相)、“Short rods”(短棒狀相)、“Irregular shape”(不規則相)。橫向欄目數據為各個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數值。此表中所列數據較多,且排列不當、顯得混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將縱表頭改成橫表頭,則將改善表格的自明性。改換后的表如表6所示。從表6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基體與析出相所含各個不同類型相中“Cu、Al、Nb”的原子分數值。
2.4 適宜采用表格的數據卻使用圖片表示
圖1為鑄帶和鑄錠工藝制備的磁體性能示意圖。可以看出,在圖1中橫坐標的物理量為(BH)m磁能積、iHc飽和磁化強度、Br矯頑力,而縱坐標清楚的標出了兩種工藝下的磁性能值。在這種情況下,圖中的柱狀圖只是起到比較數據相對大小的作用,并無其它含義。而對于同類型數據的比較,通常而言,表格往往比之于柱狀圖等圖片形式更為直觀有效。因此,可將圖1作改為表7所示。在表7中,橫縱坐標物理量之間如果沒有線性關系,也應列于表中。在實際應用中,當表述內容既可用圖又可用表來表達時,應按具體情況來合理選擇表達形式:當表述內容為具體數值的定量分析時,必須列表而不能做圖;當表述內容為定性分析時,就盡量作圖而不列表,做成圖變化趨勢一目了然。
2.5 表中內容過于簡單
在科技論文中,如果需要說明的數據內容過于簡單,則不需要列表,選擇直接用文字表達將會更為清楚明白。表8所示為Al-Ti-C的配料比,所要表達的是這種材料中各種元素的含量,內容較為簡單,即可直接在文中使用文字 “Al的含量為68.61%,Ti的含量為68.61%,C的含量為68.61%” 說明即可。諸如此類相對簡單的表達問題,如果不加注意,往往在論文寫作中也會成為文章的不足之處。
3對于表格使用存在問題的相關建議
通過對于科技論文中表格使用的幾類常見問題分析,希望對于科技論文的作者提供幫助,以期有助于提高論文中表格的自明性,進而提升科技論文的整體質量。基于此,提出使用表格的幾點相關建議:
(1)表題文字必須準確反映表身內容,二者應相互對應。
(2)三線表格中不能缺少表頭中的各項欄目名稱。
(3)表格橫向數據欄目過多時,可考慮采用縱表頭。
(4)只用于標明具體數據的準確數字或數據量較大時應列表說明,不宜作圖表示。
(5)盡量使用三線表,表頭不要重復表題。
(6)表中內容務必要與正文保持一致(如單位等)。
(7)表格的排版原則是頂天立地,盡可能將表格置于頂端或底部。
參考文獻:
[1]汪繼祥等.作者編輯手冊[M].北京: 科技出版社,2004
[2]譚炳煜等.怎樣撰寫科學論文[M].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2
[3]劉祥娥,林琳.科技期刊三線表使用中的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 900-902
[4]汪玲,周世慧.醫學期刊三線表設計中常見問題例釋[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1(4): 106-109
[5]馬奮華,倪東鴻,王小曼等.三線表設計中欄目設置的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6): 929-931
[6]葛趙青,杜秀杰,王煥雪 等. 關于三線表的爭鳴[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 226-229
[7]錢暢. 三線表使用中的幾個問題[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14(6): 1-702
[8]劉少華,謝桂英.科技期刊表格的規范化[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 96-100
[9]金德年.科技期刊的表格[J].編輯學報,1991,3(增刊): 21~25
[10]杜云祥.科技期刊編排格式的標準化和規范化[J].編輯學報,2000,12(2):105-108
[11]陳浩元主編.科技書刊標準化十八講[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目前總的來看,高校學報的欄目設置簡單、單調,嚴重影響了學報功能的發揮和質量的提升,深入研究欄目的優化設置有著重要意義。
1. 國際著名期刊的欄目設置情況及特點分析
縱觀世界上著名的期刊,暫不說其內容質量,僅看其欄目設置的豐富多彩,就很值得我們學習研究了。本文僅以三家國際著名期刊的欄目設置為例進行簡析。
美國的Science,主要欄目有:“報告(Reports)”、“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技術評論(Technical Comments)”、“《科學》指南(Science's Compass)”、“來信(Letters)”、“政策論壇(Policy Forum)”、“科學與社會短文(Essays on Science and Society)”、“書評及其他(Books et al.)”、“研究評述(Perspectives)”、“綜述(Review)”等。這些欄目不僅滿足了作者和讀者的廣泛興趣和要求,而且有很高的引用頻次。
英國的Nature主要欄目有:“社論(Editorials)”、“研究集萃(Research Highlights)”、“爭鳴(Opinion)”、“新聞(News)”、“新聞特寫(News Features)”、“論文(Articles)”、“簡報(Briefings)”、“新聞分析(News Ana lysis)”、
“通信(Correspondence)”、“評論(Commentary)”、“新聞觀察(News and Views)”、“來信(Letters)”、“問答(Q & A)”等。
英國的The Lancet,主要欄目有:“社論(Editorial)”、“評論(Commentary)”、“論著(Original Articles)”、“研究動態(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方法與設計(Methods and Devices)”、“短篇報道(Short Reports)”、“醫學科學(Medical Science)”、“綜述(Review Article)”、“假設(Hypothesis)”、“觀點(Viewpoint)”、“臨床服務(Clinical Practice)”、“醫院服務(Hospital Practice)”、“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新聞(News)”、“倫敦透視(London Perspective)”、“環游世界(Round the World)”、“醫學與法律(Medical and Law)”、“今日英國(In England Now)”、“札記與新聞(Notes and News)”、“當代觀察(Occasional Survey)”、“書訊(Book Shelf)”、“讀者來信(Letter to the Editor)”。
這些刊物通過多樣化的欄目設置來傳達方方面面的信息,以滿足讀者的多層次需求,同時欄目的多樣化帶來體裁的多樣化,作者可以將自己的思想通過恰當的體裁更完美清晰地表達。英國的《柳葉刀》雜志刊登了大量的讀者來信,這個欄目的影響因子高達4.4,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2. 高校學報欄目設置的建議
(1) 全力構建專題欄目
在通常以學科為依據設置欄目的情況下,也可以針對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開辟專欄。這樣的熱點問題或處于學科前沿,或密切結合生產實際,富有理論和實際意義,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以此為專題,更容易吸引同領域的高水平論文,形成局部優勢。專題欄目既適用于總體水平較高的重點大學學報,又適合于具有某學科優勢的普通高校學報。有些大學學報已經作了有益的嘗試,如《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的“分布式能源”欄目。分布式能源是一種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形式,是新興事物,該欄目的開設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受到了國家能源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該欄目已成為該刊發展的切入點和特色標志[1]。再如,《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的“煙草工程”、“園林工程”等特色欄目,這些欄目追蹤報道了該校“葡萄引種及高校無公害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等一系列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2]。這些學報欄目劃分的特點不是以學科為依據,而是以研究領域或方向作為依據,這樣更容易結合實際發展需求,更容易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也更能集中力量,從而更有優勢,更有競爭力。
(2) 積極開設互動欄目
互動性欄目是開展學術交流,溝通作者、編者、讀者的好形式,辦好這個欄目,期刊的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3]。常用的互動性欄目有:“編讀往來”、“讀者來信”、“大家談”等。這些欄目能拉近讀者與雜志的距離,形式活躍,能增強讀者訂閱的積極性。如有的刊物開辟了“編者·作者·讀者”欄目,在這個欄目中介紹科技寫作知識、編排規范,對提高作者隊伍整體素質起到很好的作用。有的刊物通過開辟“讀者來信”等欄目及時反饋讀者的閱讀感受和對刊物的意見,這樣就形成了一條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例如,可以開設“讀者評選好文章”、“我來當主編”等欄目,激發讀者的參與意識。網絡版期刊在這方面就更有優勢,可通過網上論壇、留言簿、電子信箱等實現互動。對于讀者來信,也應該按照相關標準付稿酬。
(3) 高度重視評論性欄目
評論性欄目嚴格來講,也是互動性欄目,但由于其在科學研究中的獨特作用,因而一直被當做單獨一項內容來研究。學術貴在爭鳴,評論也是創造。前不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的創建一流大學研討會上,與會者認為,創建一流大學過程中,大學文化和精神的缺失是我們中國大學面臨的重要問題[4]。人文的包容與學術的批判是形成大學創新文化的前提,創新的背后隱含著批判的精神。高校學報應在此方面有所作為。國內外的一些著名期刊都有大量的評論性欄目,如“綜述”、“述評”、“社論”、“評論”、“書評”等,這些欄目對加強學術導向、深入開展研究、及時糾正謬誤、開辟新的研究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學報也應廣泛開辟評論性欄目,約請專家寫綜述、述評,編輯部發表社論等等,這樣可以有效活躍學術氣氛。對于一些有爭議的稿件,先不要一下子就打入“冷宮”,給他發表的一席之地。過后,也可以通過廣泛的評論鑒別其真假、優劣,真理總會愈辯愈明,有創見的論文也許就在爭論中產生。在評論過程中,切忌以權威壓人,而要以理服人。
(4) 不能缺少報道性欄目
作為以高校名稱冠名的高校學報,開辟報道性欄目,經常報道校內的重要學術活動、學術成果等信息一定會吸引讀者的眼球,滿足讀者對本校的關注。特別是本校的校友、合作單位等可以從學報這個窗口了解更多學校的最新消息。報道性欄目有“學術動態”、“消息”、“人物專訪”等。
Science雜志社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該雜志的報道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 第一部分由科技新聞記者撰稿。 雜志社設有科學新聞部,在華盛頓、東京、倫敦等地設有報道員,同時還有一些特約通訊記者從倫敦、巴黎、柏林、布魯塞爾、莫斯科、東京和北京發回報道。此外,每年另有至少7位獨立記者從世界各地投送新聞稿件。第二部分以自由投稿為主。主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出類拔萃的科學家們所撰寫的科學論文和研究簡報。
目前有些高校學報也開設了報道性欄目,但大多是以補白的形式,內容不夠豐富,連續性、整體性不強。國際著名雜志都有專職記者,但國內高校學報人員有限,因此有的主編提出了高校學報編輯應做記者型編輯,這也正是出于刊發報道性文章的考慮。報道性欄目的文章可以由編輯撰寫,也可以由作者撰寫,還可以聘任一些寫作能力強的作者做兼職記者,專門搜集報道各部門、各學院的科技新聞。
科學研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科技成果有多種表達形式,讀者更有多樣的閱讀需求。高校學報在欄目設置上應努力全方位滿足這一需求,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學術影響力,才能辦成讀者、作者都喜愛的“雙愛”期刊[5]。
參考文獻
[1] 王喜魁.立足學科優勢 創辦特色期刊[EB/OL].[20071008]. http:∥/newversion/Huixun/Detail.php Id=266.
[2] 熊楚才.精耕細作打造名刊[EB/OL].[20071008]. http:///newversion/Huixun/Detail.php Id=270.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思想,出臺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黨的十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創新驅動中國經濟發展轉型成為共識。建國以來,經過六十余年的科技創新、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文化發展,中國科技資源投入發生了巨大變化,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科技資源投入變化
科技資源投入規模與強度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活動規模、評價國家科技實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一)科技人力資源投入
1952年,全國科技人員達到42.5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4萬人,農業科技人員1.5萬人,衛生技術人員12.6萬人,科學研究人員8000人。到1978年,全國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員達到434.5萬人,相當于1952年的10.2倍,其中工程技術人員達到157.1萬人,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27.6萬人,農業技術人員29.4萬人,科學研究人員31.0萬人。改革開放后,中國全時從事研發工作研究人員數穩步增加。1980年僅為32萬人,2000年達到69萬人,比1980年翻了一番。2005年,中國全時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達到111.9萬人,占世界總量比重達到13.5%,超過日本。2007年增至19.7%,接近美國和歐盟。2013年中國R&D人員總數為353.3萬人,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2010~2014年,中國研究開發人員全時當量投入從255.4萬人年快速增至393.7萬人年,增長了54.2%,基本上形成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以及科學研究以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為主,實驗開發以企業為主的研究開發人員投入格局。
(二)科技物力資源投入
建國初期,國內僅有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公共圖書館只有55個。1957年全國科研機構共有580多個,達到建國初期的19倍多。1965年底達到1714個,比1957年翻了兩番。1991年全國科研機構數量已達到5463家,相比1965年再次翻了兩番。但隨著科研機構轉制,1991~2010年,中國科研機構數量不斷遞減,2010年已降至3696家。但高等學校作為培育科研人才和從事基礎研究的重要機構,從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發展到3321所,比1991年翻了三番。2014年,我國基本上形成了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以及科學研究以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為主,實驗開發以企業為主的格局。全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余家,國家高新區115家,成為“中國創造”的主力軍。
(三)科技財力資源投入
我國科技研發投入一直在持續不斷增長。1978年,中國全社會R&D經費支出不足40億元,1990年超過100億元,1997年達到509.16億元。2001年突破1000億元,達到1042.5億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2006年超過3000億元。2012年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298.4億元,名列世界第二。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科技研發投入強度(即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開始穩步提高。2000年突破1%,2007年達到1.49%,遠高于俄羅斯的1.12%、巴西的1.11%、南非的0.92%、阿根廷的0.51%等發展中大國,穩居發展中國家首位。2012年達到1.98%,與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當。2013年首次超過2%,達到2.01%,高于歐盟28國平均1.92%的投入強度。2014年,科技研發投入強度上升至2.05%,接近“十二五”規劃目標(2.2%)。OECD公布的《經合組織2014年科學技術與工業展望》顯示,中國的研發支出預計將在2019年前后超過美國和歐盟,躍居世界首位。
二、科技創新能力提升
在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度越來越高,科技創新能力成為國家競爭的制高點,加快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一)科學創新能力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科技論文產出的數量和質量都出現了爆炸性增長。根據SCI數據庫統計,1994~2004年十年段,中國科技在世界的排位在第18位。從2006年起,中國的論文數量先后超過了日本、英國、和德國,僅次于美國位列世界第二。2001~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十年間中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83.6萬篇,論文共被引用519.1萬次,排在世界第7位,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6.21次。中國12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0位以內,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技術、數學等4個領域論文的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2位。2013年,中國已進入世界前5位,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6.92次,提前7年實現《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規劃發展綱要(2006-2020)》提出的“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進入世界前5位”的目標。2004~2014年(截至2014年9月)十年間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論文共被引用1037.1萬次,中國居世界第4位,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7.57次,其中高被引論文占全球10.4%,有16個學科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前10位。
(二)技術創新能力
1985年中國申請國際發明專利(PCT)數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01%,1995年提高到0.3%, 2011年已經達到9.0%。2012年3月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2011年國際專利申請情況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達到了16406件,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3年期間,中國PCT申請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7.5%,為世界最高。2014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26169件,從世界第四位上升為第三位。排在美國和日本之后,美國和日本相當于中國的2.41倍和1.66倍。2014年,中國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9件,超過“十二五”規劃目標(3.3件)。
(三)科技市場創新能力
1980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世界總量比重為0.03%。1990年上升至0.6%。2000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為370.43億美元,占世界總量的比重為3.7%。2006年超過了美國和歐盟(27國),成為世界第一。2010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達到5488.3億美元,是2000年的14.8倍,占世界總量的比重達到20.4%,相當于歐盟的1.30倍、美國的1.42倍、日本的3.40倍。2000~2010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率高達31%。2012年,中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達到6011.73億美元。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走向“新常態”的新增長點。
(四)信息獲取能力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開始從國外引進和應用互聯網。1997年中國上網用戶數只有62萬,其中通過撥號方式上網的用戶數占75%, 2007年,中國互聯網用戶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網民數第一大國。2011年12月達到5.13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為3.56億,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國的網民總數達到5.6億人,為美國的2倍多。2010~2014年,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從4.57億人上升至6.59億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達到5.57億人,寬帶用戶超過7.8億戶,成為世界最大的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市場。
三、結論與展望
中國已經進入科技創新增長期,具備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投入基礎。中國科技發展水平已開始由“追趕式發展”向“自主創新跨越式發展”轉變。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創新型科技人才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人才支撐,相對于我國人口和經濟規模而言,我國的創新型科技人才總量還不夠多,無法滿足創新驅動發展的巨大需求,必須依托科研院所、大學、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創新型研究團隊,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其次,我國在創新型國際前沿領域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必須在能源開發、節能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鏈條,推動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藥品安全、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領域的科技創新,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科技支撐。再者,我國科技創新體制仍不完善,必須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的轉化機制,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推動科技和經濟的緊密結合,搶占科技發展戰略制高點。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84[R].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
[2]劉國光.中國十個五年計劃研究報告[R].人民出版社,2006.
[3]訪楊衛:中國基礎科學研究要積極面對復雜形勢[N].光明日報,2015-2-26.
這些名字,幾乎都是我省行業、領域或地區的領軍人物,其拳拳報國之心無一例外,心音鏗鏘,那么悠遠,遼闊,深沉。(文/肖露)
涂光熾:要想成為人才,首先要對本職工作熱愛。
名片: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導,現任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業績:參與全國富鐵礦會戰、全國黃金攻關、湘黔地區金剛石尋找和新疆礦產資源開發研究,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放射性元素、分散元素和油氣礦產都進行過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發表的科學論文169篇、科普與其他論文38篇,出版科學著作21部,對礦產資源的尋找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榮譽:華南花崗巖類地球化學研究國家科委二等獎、竺可楨野外工作獎、中國科學院一等獎、我國金礦成礦模式、找礦方向及找礦選礦技術方法研究國家科技部一等獎,成巖成礦低溫地球化學研究中國科學院一等獎、貴州最高科技獎。
歐陽自遠:人才要有一顆赤子之心,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熱奉獻給社會。
名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業績:長期從事隕石學、比較行星學、天體化學與資源環境地球化學的研究,是我國天體化學學科的開創者。特別是他提出的地球演化的“兩非論”、吉林隕石形成與演化模式、宇宙塵的鑒別標志等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為我國的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理論的發展與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我國月球探測與研究領域做出獨特貢獻,是我國月球探測的首席科學家。
榮譽:獲國務院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5年獲貴州省最高科技獎。
徐采棟:人才最基本的素質就是“學以致用”。
名片: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貴州省副省長。
業績:1953-1955年主持和參加高爐煉汞試驗,大幅度提高了產量和回收率,改善了勞動條件并可處理低品位礦石,為貴州汞礦及國內其他汞礦采用,成為當時國內主要生產方法。1956年主持電解法制取高錳酸鉀,在國內首次試驗,并擴大在遵義建廠,成為國內高錳酸鉀生產重要基地。至今這種方法仍是國內主要生產方法。長期從事有色物理化學的研究,在硫化礦焙燒產物的穩定區間問題上,提出了新的熱力學處理方法,探討了鈷鎳等第八族元素在置換和電極過程中的特殊行為。
榮譽:省級勞動模范、獲全國科學大會頒發先進個人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星火計劃榮譽獎、全國星火計劃特殊榮譽獎。
侯國佐:天才在于積累,實踐造就人才。
名片:貴州省油料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業績:從事油菜雜優育種、配套制種栽培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開發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攻關和863項目7項,貴州省科技攻關及基金項目8項,省農業廳項目7項。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主持優質油菜雜交育種工作,緊跟國際油菜育種的趨勢,并創造性地將油菜的優質育種與雜交優勢育種結合起來,先后育成了低芥酸雜交油菜油研五號和雙低雜交油菜油研七號、油研八號和油研九號。
榮譽: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事部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科研貢獻獎、全國農業先進工作者、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馬克儉:人才就是具有某種專業能力的、富有創新精神的、并對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有貢獻的人。
名片:貴州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貴州大學空間結構研究所所長、貴州大學勘察設計研究院(甲級)總工程師。
業績:在建筑結構科學領域里,結合西部經濟發展特點,長期從事“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工作,有20余項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轉化為實際工程。如“鋼筋混凝土空腹網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空腹夾層板樓蓋結構”等科研成果已在全國10多個省、市、自治區應用,總面積達110萬平方米。
榮譽:曾先后兩次獲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和勞動模范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多次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貴州省省管專家、國務院津貼獲得者。
季克良:堅持做成事、做成好事的人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