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實訓報告匯總十篇

時間:2022-11-09 15:45: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服裝實訓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服裝實訓報告

篇(1)

首先,部分服裝專業教師對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組織實踐教學還不明確,在實踐實習過程中出現放任自流的情形。其次,學生對實踐教學也普遍存在片面認識和消極情緒,仍然只關注服裝設計的造型與美感,追求藝術設計的創新,認為工程技術是服裝技師的工作。他們都忽略了設計教育的終極目的,即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單一的知識結構難以適應現代服裝行業的需求。本專業培養的人才需要系統掌握服裝設計、產品開發、商品企劃、生產管理及銷售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及知識,精通服裝結構和工藝的基本原理與技能,通曉服裝紙樣設計、成衣工藝設計、工業推板、服裝CAD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基本具備鑒別、選用、初步開發制衣材料的能力;具備從事服裝設計、服裝制版、產品開發、服裝營銷、服裝展示、服裝工業化成產和管理等崗位實際工作的能力。

(二)就業壓力影響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建設

近幾年,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服裝專業的學生數量也在成倍增長,就業壓力很大。許多服裝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忙于四處求職、考研,實習實訓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在第七、八學期設置的專業實習、專業考察以及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中,多數學生以求職、應聘等為借口,簡單應付實踐課程,而學校和教師也不得不放寬要求。以我院服裝專業第八學期的畢業設計為例,畢業設計是檢驗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但因為就業或在外地實習等緣故,許多學生不得不簡化程序或降低畢業作品的質量,更有甚者花錢雇人做畢業作品。雖然學院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但仍有學生報有僥幸心理。

二、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踐課程建設對策

(一)建立和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學院堅持以國家需要為前提、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原則,于2010年重新制訂了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目標上強調培養“注重實踐,能夠在服裝行業從事設計、企劃、制版、工藝技術、管理營銷等相關工作的應用型、技術性專門人才”。在課程設置上,加大了專業實踐課程的學時比例。針對服裝設計與工程本科專業四年學習的特點,從專業考察、服裝工藝實踐、服裝設計實踐、生產實習、服裝專題設計、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等七個環節來設置實踐課程。重要環節又劃分為不同難易內容,循序漸進地安排在不同學期。例如,服裝工藝實踐劃分為基礎實踐、課程實踐和針織工藝實踐。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設計方向設置為:第二、三學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藝基礎實踐;第五學期安排二周的工藝課程實踐;第六學期安排一周的針織工藝實踐。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工程方向設置為:第一學期安排一周的工藝基礎實踐;第三、五學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藝課程實踐;第六學期安排一周的針織工藝實踐。這樣的實踐環節合理地分布在本科四年的學習中,優化了專業實踐課程的結構。

(二)更新觀念,改革實踐課程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踐課程越來重要,實踐工作量不斷加大,難度也在逐漸增加。因此,要大力宣傳實踐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深入細致地做好教師、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們認識到實踐課程的重要性,明確目標,變被動為主動。實踐課與理論課是同樣重要的,但我校現在實行的實踐課程課時的計算方法還很原始,與理論課的工作量差距甚遠,而且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實踐課程的工作量不能充分體現出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工作量的不平衡不能體現出重視能力教育,不能使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所以,建議學校根據實踐教學的特點,制定出符合實際的管理辦法,并且為教師提供企業實習和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師科研與教學的水平。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規范化管理

每一門實踐課程都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根據實踐教學大綱制定好本門課程的教學計劃。其次,制定實踐項目指導書或實踐手冊以及考核標準,這些材料既為實訓提出了詳細的目的、要求和任務,也規定了考核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從理論的理解到實踐操作有一個整體實訓規劃,同時也有助于督促教師和學生認真完成實踐任務。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建設,有效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例如,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服裝款式或工藝復雜的零部件的制作過程錄制成光碟,在實訓室中播放,讓學生反復觀摩,更清晰地了解服裝制作的工藝過程,使實踐操作的步驟更程序化。利用攝影機、數碼相機等設備將現代化服裝工廠里的科技化含量較高的流水線設備以及生產工藝流程攝錄下來,配以詳細的講解和說明,播放給學生觀看,既緩解了學校資金短缺、設備更新速度慢的問題,又可以將現代數字化的服裝生產線展示給學生。通過這些教學形式,教師的教學勞動更具知識化,還可以節省出時間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解決學生在實操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課程效率。

篇(2)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253-01

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而企業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謀求發展,對那些既有理論基礎, 又有實際動手能力的技術人才非常的歡迎。中國是服裝生產大國,和其它行業一樣,需要大批的服裝技術工人。那么, 如何培養出生產第一線所渴求的服裝技術人才, 就成了中職學校當今教學活動中的一大重要課題。

近幾年來我們學校除了安排理論基礎課程,還增加了實訓實習課程,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強的實際操作能力。而以往我們的服裝專業實訓,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平時的知識,相當于集中時間強化一下學習內容,和企業生產沒有多大的關聯。所以學生兩年學校學習,進入企業后還是不能馬上進入角色,對企業的要求和操作還不適應。對此,為了更好的和企業對接,我們對二年級服裝專業學生在服裝實訓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企業對我校服裝專業學生的能力給予肯定,下面就如何加強服裝實訓教學談幾點體會。

1.抓好常規實訓,保證教學效果

為了使服裝實訓達到預期效果, 必須抓好實訓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常規環節。服裝實訓教學與其它專業的實訓教學一樣, 都要有實訓前的準備、組織實施及實訓后的總結。準備工作包括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將要完成實訓內容的預習,但它和實結常常被老師忽視。有的老師甚至認為服裝實習沒有預習和總結的必要, 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在預習環節中, 讓學生熟悉實訓指導過程, 復習相關理論知識, 明確實訓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實訓的方法和步驟,并對實訓中必須注意的事項做到心中有數。同時, 還要掌握服裝實訓的安全規則(雖然我們實行實訓車間的6S管理,但安全教育還是必須要強調的),只有做好了實訓前的準備工作, 才能確保實訓的順利進行。

而在總結環節中, 應要求學生認真寫好實訓總結報告, 將實訓的情況完整、真實地表達出來。其中包括實訓課題、實訓目的、實訓工藝流程、各部件操作方法、實訓效果、自我評價。做好實訓總結是對所學技能的有效鞏固, 是提高技能操作能力的必要環節。

同時在實訓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應提出具體要求。首先, 要求學生熟悉操作設備的性能及安全使用原則。例如: 熨斗溫度的控制, 高速平縫機的安全使用及日常保養等等。其次, 要求學生認真觀看指導老師的操作示范, 并在自己的操作過程中勤學、勤問、勤拆、勤練, 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后, 做好車間設備的保養、整理以及衛生等工作。

2.模擬企業生產流程,提高實訓強度

以前學生實訓,都是各自完成幾件服裝成品,和平時的工藝課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時間長一點而已。有些同學進度很慢,像平時做作業一樣,在實訓結束后還有作品未完成。這種風格和企業追求效益是格格不入的。所以,現在我們的實訓,都有一個環節,就是模擬企業生產流程,安排實訓內容。

我們學校每年都有一年級學生要購置實訓服,現在我們把這一個任務接下來,由服裝班的學生在實訓中完成各專業實訓服的制作,這樣一來就有條件實現流水作業了。在這個環節中,完全模擬了企業生產的過程:生產訂單——訂單分析——原料采購——生產加工——質量檢驗——成品配送。

在接到訂單后,對訂單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是全班共同參與,再下來的任務就分組進行,原料采購組、制板組,這兩個組先行完成前期工作,然后重新加入生產加工的分工小組。生產加工采取流水作業,全班按工藝流程進行分工,老師示范完一個工藝部件后就由各組去完成,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都有一個質量檢驗組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保證產品質量。在最后完成所有產品后按原訂單配送到各班級,并跟蹤聽取反饋產品使用信息,不足之處進行技術分析,逐步完善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那么經過這樣一個實訓后,學生對企業的生產就有了一個大概了解,為了不影響其它組的進程,每個人都必須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的操作速度自然加快了,實際上無形中加強了實訓強度,更貼近企業生產,就加快了和企業的對接。

3.實施導生制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

這是我們學校實訓教學的特色,導生制教學經過幾年來的發展,對提高實訓教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實訓過程中,通過技能強手,安全標兵培養,再由他們配合教學,效果非常好。他們負責指導其他同學,就相當于企業生產中的各班、組長,逐步積累一些管理組識和技術指導能力,以后進入企業工作有較廣的發展間空。

篇(3)

系部

班級

姓名

學號

日期

目 錄

一、實訓的基本要求……………………………………..3

二、實訓綱要……………………………………………..4

三、實訓報告的內容

(一)酒精擦浴………………………………………….4

(二)生命體征的測量………………………………….5

(三)氧氣吸入療法…………………………………….6

(四)鼻飼法…………………………………………….7

(五)導尿術…………………………………………….8

(六)大量不保留灌腸法……………………………….9

(七)給藥法…………………………………………….10

(八)靜脈輸液與輸血方法…………………………….11

(九)搶救技術………………………………………….12

(十)護理文件記錄…………………………………….13

四、見習日志…………………………………………….17

五、問卷調查表………………………………………….18

實訓的基本要求

(一)實訓前準備

1.了解實訓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2.復習有關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實訓的意義。做到心中有數,以提高實訓課的學習效果。

(二)實訓期間

1.遵守規則,服從指導,認真執行實訓室守則,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服裝整齊,儀表符合要求,正確操作,認真聽取指導教師的講解,注意觀察示教過程;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實訓儀器,注意安全,愛護護理模型人,節省消耗性實訓物品。

3.應積極參與實訓,并執行三查七對及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

4.講究衛生,實訓儀器的擺放要整齊、清潔、有序。

篇(4)

眾所周知,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必須寫下當天的訓練小結,今天哪些地方進步了,哪些地方不足了,自己有何改進的方法,詳細記敘心得體會,做到心中有數。教練根據這個小結改進訓練的內容,而且對其他運動員訓練提供了借鑒,互相促進,相得益彰。同樣的,為了規范專業技能課的實訓環節,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能更加好的掌握專業技能,適應企業和行業的要求,每次一個實訓項目結束的時候,我都要求學生上交一份該項目的實訓報告書。實訓報告書要寫好,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

1.備

即準備。一是鉆研實訓項目的內容:一個項目的實訓不是單一的,往往和其他課程的內容有關聯,這樣我們在拿到一個實訓項目的時候首先要分析其和哪些課程相關聯,并且把該部分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找出項目的難點,理清實訓的的順序。二是材料的準備:要把實訓報告寫好,除了要有良好的實訓順序,一般要配有相機或錄像機,便于記錄每個實訓步驟。

2.范

即教師講授示范。對實訓項目的講解分析:如實訓項目在企業的操作流程、知識前后的連貫、加工要求和生產的條件及技術指標等的講解分析。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并給出解決的方案。學生明確實訓項目的流程和相關的技術指標,寫出實訓項目的的流程并標明相關注意事項。

3.訓

即學生操作。這是實訓課的核心環節,學生不僅是要注重練習的效果,同時要注意練習的過程和安全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使用相機等記錄操作的過程和操作的成品,為最后進行資料的整合留下完整的影像記錄。對于不會操作的地方更是要做好記錄及時詢問老師和同學。

4.評

即評價。這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學生的自評,對于已經完成實訓的成品按照老師所給的相關標準進行評價。自評主要是考察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實訓項目的內容、成品是否達到標準。二是師評,主要是從記錄的操作過程和成品的質量著手。檢查操作過程是否有遺漏和操作失誤,成品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5.理

即整理。對所有的實訓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如圖片資料要加入文字說明,操作中疑難點、老師指出的不足之處等都要表示出來。這個環節旨在讓學生復習整個實訓的過程,也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一個參考。案例見下表:

專業課教師可以利用讓學生做實訓報告書這個辦法切實可行地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記錄學生實訓的點點滴滴,積攢起來可以作為專業課程校本教材。這樣的工作肯定繁瑣枯燥,需要花費很多精力,但如果不厭其煩地去做,學生真正學有所得,那教師的專業教學也會有所提高。

篇(5)

廣西紡織工業學校與國內五十多家紡織企業成功開展了工學交替等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在工學交替模式下開展了校企精神、制度、物質、行為、課程、環境等文化對接的研究與實踐。采用了漸進式滲透、立體化融合、多層次、多樣化、全方位對接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校企文化成功對接,極大地促進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校企文化建設。如下是校企文化對接的一些經驗、方法和成果。

1開展精神文化對接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以精神文化為重點,開展德育工作對接,開展感恩、勵志、創業、生存教育等主題活動,對師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1.1工學交替下開展德育工作對接研究

1.1.1邀請企業相關人員參與德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德育教育的合作框架和體系

具體的做法是:加入學校德育領導機構,企業參與制訂學校對于進企業學習的班級的德育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德育活動內容和德育評價體系,營造校企共同參與德育工作的氛圍。另外還定期邀請企業管理層、先進員工、對口部門到校進這些冠名班級做報告,進行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教育,按企業的要求來規范學生的言行。

1.1.2引入企業用人標準和培養人才的標準,豐富德育評價的內容和體系

1.1.3深化德育工作的教學、教材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發展

大力營造“企業文化氛圍”,編寫德育校本教材、企業教材;多層面、多渠道、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拓寬德育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我們在合作企業廣西鵬達服裝公司和廣西立盛繭絲綢公司各掛有兩塊牌子“廣西紡校實訓基地”、“廣西紡校德育教育基地”,建立校外德育教育基地,德育工作有事半功倍之妙。.

1.2開展勵志、創業、感恩、生存教育等主題活動實踐

1.2.1開展校企精神文化建設活動

我們以學校和企業為載體,以學生和企業員工為主體,在學生與合作企業的班組之間、員工之間開展多種文娛活動、思想交流座談會,利用服裝專業特長開展服裝設計制作小型展示和表演,企業派人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慶?;顒雍托F蠼涣骰顒樱叫_M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活動等等。

1.2.2獻愛心活動

通過本班級師生向患病同學捐款、向旱災水災和困難學生等愛心傳遞活動,激發學生相互幫助的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精神。

1.2.3苦練崗位技能和愛崗敬業

舉辦“我為公司添磚瓦”等崗位練兵技能比賽、創業和勵志等主題班會與活動,提高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紀律。

1.3開展冠名實習企業的雙向選擇活動對接實踐

每年秋季新學年開學,學校就著手組建企業冠名班,開展入學新生或在校二年級學生與企業的雙選活動:企業文化推介、學生選擇企業、企業選擇學生,成立如“廣西鵬達服裝班”等十多個冠名班開展工學交替辦學。

2開展制度文化對接模式實踐

2.1制度文化對接的內容

我們結合廣西鵬達服裝公司和廣西立盛繭絲綢公司等合作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文化內容,分別構建、創立和完善了“1+1”、“2+1”等工學交替冠名辦學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規定,重點放在教學管理、德育工作、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和創建上。如:工學交替實習學生德育工作管理和實施方案、冠名班主任考核評定辦法、工學交替教學管理制度、文明班級綜合考核、文明教室評比辦法、冠名班級學生綜合測評辦法、教學質量考核制度、教學責任事故制度、實踐教學管理制度、頂崗實習準員工管理制度等。

2.2教學實訓制度對接

冠名班的教學由合作企業與學校共同探討、制訂方案與實施并分析改進。第一學年在校學習期間引入企業管理理念,開展5S現場管理活動;模仿企業制訂學校實訓管理制度,如打卡上班、實行勞動值周制等。第二年起在企業學習實習期間完全按照企業準員工管理制度執行。

2.3日常行為規范及企業管理制度對接

推行嚴格規范管理模式,如采用刷卡上下班制度、生產車間管理包括安全操作、環境衛生、嚴禁煙火等規定。對教師考勤、上課紀律、課堂效果、學生評價等進行規范管理,對違反者實行較嚴格的處罰。對學生寢室、教室、實訓實驗場所、公共場所等,均按企業的要求進行布置和管理。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企業的公共場所,統一按照紡織行業的安全生產要求,比如在師生當中開展禁煙運動,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

2.4學生考核、考證制度對接

學校制訂并實施了校企雙向管理的有關規定,包括學生接受學校制定的學習、生活及紀律管理,同時也接受企業考勤、考核、安全、勞防、保密等規章制度的教育與約束。按高素質員工的要求來培養、考核、評定學生。

2.5簽訂相關合約協議的對接

協商并簽訂訂單企業、學校、學生三方面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的合約:校企合作協議、訂單式教學合作協議、定向生福利政策協議、實習生(干部)招聘協議、企業與定向生合約、競業限制合同等。

3開展物質文化對接實踐

3.1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

企業投資實訓設備和部分資金共建實訓基地;企業深度參與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從方案的制訂、安裝調試、實訓教材的編寫到培訓過程全方位參與,全過程跟蹤。企業可以把自己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用人標準要求通過自編教材、參與授課、教師座談等方式體現進去。校企先后共同創建江蘇景盟、上海偉航、深圳鄂爾多斯、寧波雅戈爾、浙江新陽、廣東溢達、香港中大實業等實(培)訓基地,企業捐贈設備價值約500萬元人民幣,學校定向為企業培養和輸送所需人才。

3.2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基地

建設具有多媒體教學、演練實訓、實驗、訓練和考工等多種功能的專業實訓基地。教師邊授課邊示范,學生邊學習邊操作。如服裝實訓基地、針織CAD實訓室、圖印實訓室等。

4開展行為文化對接模式研究

4.1舉辦校企文化交流會等大型活動

大型活動內容包括開展主題大會、校企座談會、企業推介會、學術交流會、專題報告會、組建冠名班、文化交流會、工學交替洽談會、項目簽約、大型校慶等內容,促進有效對接。

4.2舉辦畢業生雙向選擇會

就業雙選會的企業規模和人才需求量很大,吸引到自治區內外100多家的企業報名參加,招聘崗位覆蓋了我校所有專業。既為企業提供了合適的技術人才,又滿足了畢業生對就業崗位自主選擇的要求,達到“共贏”效果。

4.3舉辦“企業杯”專業技能競賽

舉辦以企業名稱命名的專業技能競賽。如廣西“福匯杯服裝技能比賽”、廣西“富怡杯服裝技能比賽”等,成為校企行為文化對接的成功模式。

4.4與企業或行業協會合作開辦各類技能培訓

每年都與國內知名繅絲企業、廣西絲綢協會聯合開辦繭絲綢各種技能培訓班,與合作企業開辦針織橫機工藝培訓班、服裝設計與制作培訓班等。

4.5共建師資培養模式

從理論提高、技能培訓、崗位研修三個模塊進行培訓,要求老師每年到企業實踐2個月以上,深入對口企業頂崗實踐操作。

5課程文化對接研究

以課程文化為亮點,依據“訂單”確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實施項目培訓,強化實踐教學;構建精品課程、改革核心課程、編寫生產性實訓教材和校本教材;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創新教學內容;以“應用性”為主旨,以職業崗位為參照系,以能力培養為核心,追加員工禮儀規范、職業道德基礎、企業文化、工作技能、操作規程等崗位需求課程,補充企業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課程。

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的研究: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教材開發;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實施;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構成教學板塊、制訂教學大綱;考核形式等。實現“三個零距離”:即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與企業和社會零距離的配合,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零距離的貼近,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的接觸。

6開展環境文化對接模式研究

6.1營造特色實訓場所

實訓樓、實驗室等教學環境設計為工廠模式。按合作企業生產場景布置,張貼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融人企業文化氛圍。并以冠名班形式命名和布置實訓場所。

6.2突出職業特征

在整個校園環境中營造突出職業特征的校魂、校風、校訓、名言牌、經典言論,營造出真實的職業氛圍和環境。

6-3弘揚企業文化

在全校教室走廊等公共場所營造校企文化的宣傳圖片、畫冊和相關內容。如“時間就是金錢,質量就是生命”、“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等企業文化。

7工學交替模式下文化對接對校企合作的促進作用

7.1對學校的積極作用

夯實了校企合作的基礎,為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增強了學校的辦學凝聚力,解決中職學校實訓基地、教育基地場所、辦學硬件和軟件不足等問題,促進了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效果,將校企合作、工學交替模式推向縱深開展,提高學生實習和就業穩定率,提高中職學校核心競爭力。

7.2對學生的幫助作用

提高了學生的責任心、上進心、吃苦耐勞精神、熟練的專業技能、扎實的知識基礎、協調的人際相處關系、團隊合作精神等,增強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中職生迅速適應企業,實習、就業穩定,流失率低,促進學生更貼近社會、貼近企業,真正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工學交替有益于減輕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

7.3對企業的促進作用

使合作企業增加了高技能人才的來源渠道,有益于幫助企業開展科研攻關、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等活動。

8校企文化對接中仍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篇(6)

綜合國家統計局、商務部、工信部、行業協會等權威部門的統計信息和統計數據,糅合各類年鑒信息數據、各類財經媒體信息數據、各類商用數據庫信息數據,宇博智業撰寫了《2012-2016年中國服裝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服裝行業的市場狀況和發展趨勢.報告中指出,中國服裝業現在主要呈現出四大特征:規模大、產量大、水平低、結構差.其中,水平低指的就是“服裝設計”水平低,這也是我國服裝業只能替別人加工高檔名牌服裝、自己的產品難以成名的原因.這樣的指責無疑打擊了我國的服裝教育,從側面說明了先進的服裝專業教育與市場脫節.中國的服裝業要想走出被人掐脖斷后的困境,必須著眼于打造世界品牌,這一需求督促服裝高校培養更多符合社會和企業需要的服裝專業人才.因此,服裝專業教育市場化改革迫在眉睫.

1服裝設計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服裝設計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許多高校應用實訓教學、多媒體教學、工作室教學等多種形式,但是仍然必不可免存在“紙上談兵”,“黑板上交游泳”的現象.有人說中國的服裝行業是一個能夠創造外匯,但并不能創造價值的行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服裝產業還停留在比較低級的加工層面,雖然也形成了一些品牌,但是缺少國際性的品牌,整體市場競爭力不強,這也從側面折射出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

1.1教學內容滯后于市場需求

一幅油畫歷經歷史滄桑,歷久彌新,但是服裝設計不同于繪畫,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許多畢業生都反饋,學校老師教的東西沒錯,但是過時了.學生在校期間未能及時了解到新技術,新觀念,一旦畢業進入企業,只能從頭開始學習.

1.2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國家一直在提素質教育,許多服裝高校也將課堂搬到了工作室,實訓場所等,但是許多高校呈現出換湯不換藥的狀態,大多數仍是按部就班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課,課堂練習,教師指導點評等.從教室換到工作室教學,并為從本質上改變服裝專業教育,仍然與企業實踐存在較大差距.

1.3教師對于缺乏經驗

許多服裝專業教師都是研究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從未參與企業的實際產品開發與生產,偏于理論,實踐實戰能力較弱,不利于專業教學.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有企業經驗,但是容易老調重彈,缺乏創新,不利于專業教學與市場接軌.

2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育市場化改革策略

2.1教師隊伍市場化

要使服裝的專業教育市場化,教師是基礎.如果教師都不知道企業的真實情況,那么專業教育與市場接軌無疑是“空中樓閣”,無從談起.專業教師需要清楚的了解企業中服裝設計師的具體工作職責與內容,企業的設計師掌握什么軟件,具備何種技能,日常需要完成哪些文件的編制等等,然后,根據企業服裝設計師的真實工作,結合課堂教學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最終才能展示出與市場貼近的課堂教學.高校在選聘教師時,學歷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門檻,誠然,較高學歷的教師具有更高的科研精神,能夠給課堂帶來許多前沿的信息,甚至讓學生接觸到服裝的高科技領域.許多高校會邀請服裝企業的專業人才做老師或者在學校中開設專題講座,向學生傳達最前沿的市場信息.但是,要使服裝專業教育貼近市場,這樣遠遠不夠.講座的效應相對比較短暫,服裝企業的專業人才專業技術過硬,但是未必能夠把握課堂,因此,筆者認為,高校要培育教師隊伍市場化.第一,專業教師必須是去企業工作,而非實習.許多高校的教師利用寒暑假去企業實習,但是效果甚微,最終流于形式,即使有所收獲,也不過皮毛而已.教師被派遣去學習,企業大多以“客人”的身份來接待,參觀完企業后教師就自由活動了,無所事事.企業不會分配事情請一個客人去做,即使教師主動要求參與企業的任務,也不可能深入其中,最終,企業實習的教師就淪為了一個看客.筆者建議教師企業工作時間至少一年,服裝產品具有典型的季節性,因此,企業產品的開發工作也具有明顯的差異,一年的時間可以讓教師充分的體驗服裝企業的淡旺季,從而更全面的了解服裝行業的實際情況.而且,一年的時間中,教師從基礎入手,逐漸深入,參與市場調研,四季產品的開發,訂貨會,庫存處理等系列活動,有助于教師了解服裝企業的各個方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教師是去企業工作,就接受企業制度的約束,企業方面管理,教師也能比較好的融入企業的工作氛圍中,否則就會一直是“編外人員”,無法融入其中,當然就無法真正地學到精髓.第二,專業教師在企業兼職.下企業工作,使得專業教師充分了解了企業的實際情況,教學更貼近市場,但是,變化是永恒的,所以教師要時刻保持與企業同步發展,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專業教師具備“教師”和“服裝設計師”雙重身份.教師在服裝企業兼職設計師,參與企業的產品研發,可以保障專業教師的專業與市場接軌,而非紙上談兵.同時,利用企業的資源,可以獲得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不僅可以應用于教學,同時也為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數據,將其總結凝練,最終也會形成大量的科研成果.此外,專業課教師具有“某企業設計師”的頭銜,一方面代表了教師的專業,另一方面容易讓學生產生崇拜心理,覺得老師“有才”,學生認可了老師,才會認可老師的教學,才會積極地參與.

2.2改造教學環境,環境育人

大學以某一職業為中心,接受系統化的學習,在還沒有走出校門之前,許多學生對于這個“職業”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想象中,而想象與真實職業的崗位職責可能相差甚遠,看不到,摸不著,教師的描述蒼白無力,很難將他們帶入真實的情景中,學校可以改造教學環境,設置與企業類似的場景,將學生帶入情景之中,讓學生首先就能進入“職業氛圍”.如在教學場所中布置當年或下一年度流行趨勢的PP板,時尚的服裝效果圖,成衣展示、面料小樣展示等;設置流動的課桌椅,圍桌布置,這樣可以方便學生展開專題討論,老師做會議的主持人就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他們思考,創新.

2.3改革作業形式

服裝設計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講解,展示,示范,指導等多種形式傳授服裝設計技巧,最終學生按照教師限定的主題進行“虛擬”的課程訓練,完成服裝效果圖、款式圖等作業.但是,這些是否是消費者需要的產品?是否有市場?能否經濟的大批量生產?繪制服裝效果圖、款式圖,是否是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必備技能?等等,存在諸多疑問.“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適當而優質的作業有助于學生鞏固深化課堂所學,也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思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升華,也是教師改革教學的切入點.要使服裝專業教學與市場接軌,需要對學生的作業再設計,讓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變成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此外,學生作業可以適當減負,如以小組的形式團隊合作完成一份作業,減少作業量,但是提高作業質量要求,力求讓學生通過完成作業,逐步熟悉服裝企業常用文件類型,編制內容和要求,逐步接近企業的用人要求,實現學生畢業時就業零距離接軌.

2.4實戰化教學

許多高校都建設有大量的校內外實訓基地,開展實訓教學,讓學生更貼近企業實際.但是,模擬實訓存在諸多限制,如訂單、設備、場景等都與現實存在差距,而且學生在心理上講實訓當成課程來上,所以容易有懈怠心理.實戰化教學即讓學生完成真實的企業任務,在可能的情況下,安排出時間,將課堂搬到企業,由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承擔教學任務,教師負責管理和指導.為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給予適當的經濟獎勵,讓學生真實體會到“知識創造財富”,形成成就感和價值感,這種感覺會轉化成學生后期認真學習的動力.

2.5深化課程間的融合,凸現畢業設計效應

服裝設計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設計師設計的作品無法大批量生產,或者設計的作品不符合消費者需求.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是一個體系的,包含基礎設計課程、專業設計課程、服裝結構、服裝工藝、服裝材料學、服裝生產管理、服裝市場營銷等等,經過系統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掌握的全盤的知識,但是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是由不同的老師零散傳授的,需要有一條線貫穿起來,系統融合才能使學生更靈活的使用專業知識,實現增值.畢業設計無疑是一條很好的主線,串聯各門專業課知識點,在畢業前,綜合利用大學期間所學專業知識,交一份綜合的答卷.大多數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都是學校設定設計方向,學生做系列成衣設計,并完成成衣制作工作,最后做一個畢業成衣的動態展示.這樣,確實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做了綜合檢測,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許多不足.如許多學生為了壓縮成本,面輔料的采購能省則省;學校的設備有限,許多成衣的加工需要特種專機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許多成衣需要定制特殊的面輔料,而學生不具備此能力;等等這些成本、技術、面輔料采購、設備的問題都一定程度影響了畢業生畢業設計的效果.筆者認為,學校可以將畢業設計環節與公司合作,獲得公司的技術和資金贊助.如將畢業設計主題與某服裝公司的下一季新品研發主題融合,公開選稿,通過公司設計總監篩選的稿件,可以在公司中去完成制作,由公司采購部協助面輔料的獲得,公司技術部和生產車間可以提供相應的設備和技術支持,保障成衣制作效果.這樣,形成良性競爭,提高學生對畢業設計的重視程度,最終提高學生畢業設計的整體水平.此外,也可以將畢業設計環節與服裝設計類大賽相融合,刺激學生的積極性.

2.6重視非專業課程教育

服裝設計專業的核心不是繪畫,而是創意,因此,服裝專業教育應立足于服裝,同時跳出服裝的圈子,設置一些創新思維培養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藝術賞析、攝影、音樂、服裝創新訓練等課程,一方面,陶冶學生的藝術修養;另一方面,從另一個藝術方向刺激學生的創新思維.

3總結

針對當前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實際,高校應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加強學生的實踐訓練,理論結合實踐,加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隊伍等的改革,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與聯系,深化產學結合,逐漸使服裝專業教育市場化.

參考文獻:

〔1〕鄭美卉.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育的市場化研究[J]..大眾文藝,2015(04).

篇(7)

【中圖分類號】J523-4

《服裝CAD》是中職學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的主干課程,是學習成衣設計、成衣結構設計等課程后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專業課程,主要培養學生運用CAD軟件的制版能力。隨著服裝CAD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加快《服裝CAD》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和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出適應服裝企業崗位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

一、《服裝CAD》教學現狀分析

通過對市內、外中職學校服裝專業的調研,在《服裝CAD》課程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講解、演示為主,教學內容以CAD軟件的操作應用為主,沒有結合服裝企業崗位的生產項目來進行操作技能的講解和訓練,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主體性沒有得到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夠獨立地完成設計任務。

(二)課程銜接不夠緊密

在課程建設中,沒有對接服裝企業崗位需求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置,在《服裝CAD》課程教學過程中,僅把CAD軟件作為一個設計工具進行操作過程的講授,沒有與其他前、后續專業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整合,缺乏與實踐教學的緊密銜接。

(三)考核評價方式單一

在課程考核中,一般是以完成實訓報告和期末理論考試的形式進行考核,這種方式很難考察出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弱化了學習過程和實踐環節在課程考核評價中的重要性,不能夠對實踐教學起到正面的引導作用,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二、《服裝CAD》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基于工作過程優化課程設置

通過企業調研,明確崗位典型工作任眨對接崗位需求系統化設置課程。根據部頒專業教學標準,《服裝CAD》課程的前、后續課程主要有:《服裝畫技法》、《服裝材料識別》、《成衣設計》、《成衣結構設計》、《成衣制作》等,《服裝CAD》是對前面所學課程的復習和總結,應用CAD軟件完成服裝的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打板、排料等操作,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在學生學習完成衣結構設計、成衣設計等專業課程,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把專業課程分為從自主創意設計到樣板制作,再到成衣設計、制作,這樣課程的銜接就更加緊密和系統化,學生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學習中逐步增強職業能力。

(二)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是指在教師的組織、協調與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與同伴合作,在合作中“獲取資訊、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反饋評價”,在親自“動手做”的實踐中,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習得對應的專業知識。目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

1.任務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是“基于工作過程導向”模式的核心理念。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必須密切聯系工作任務,建立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的知識結構,做到知識與任務的整合,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包括四個步驟: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評估任務。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載體,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實踐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把以軟件操作講授為目標轉向以實踐項目為目標,依據循序漸進原則確定教學項目,結合專業課程建設做好教學項目設計是項目教學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模擬服裝企業生產實際情況,教師給出任務工單,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對客戶訂單的服裝結構分析,運用服裝CAD軟件完成服裝打板、推板、排料等過程。通過小組間的學習、討論,可以互相促進,互相學習。通過小組匯報展示,教師可以有效掌握小組成員學習情況,也可以使同學們互相了解進程,并給其他小組提供學習建議。

3.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以“實例分析”為載體進行知識和技能教學。教師選擇經典服裝款式作為案例進行教學,對所舉案例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講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既生動又具體,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讓學生根據所舉案例的服裝款式進行上機實踐訓練,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方式

行動導向教學中的評價是一種過程性、激勵性、發展性、職業導向性的多元評價。在課程教學評價中要著重改進以下兩個方面:

1.注重過程考核。針對課程考核評價中對實踐環節技能考核不夠重視和全面的問題,將考核評價分為過程考評和期末考評。過程考評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提問、分組競賽、實訓項目作品和實訓報告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應知和應會技能,過程考評成績在綜合成績評定中占60%。通過強化過程考核,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打下扎實的崗位基礎技能。

篇(8)

在經濟起飛的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產業特色尚不清晰的沙溪鎮,卻優先發展職業教育,大膽創辦了中山市第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以培養技能人才來帶動經濟發展。這種在當時頗顯“另辟蹊徑”的舉措,卻成就了地方發展服裝特色產業的先天優勢。隨著沙溪逐漸發展成為休閑服裝名鎮,沙溪理工也貢獻了教育的力量。學校堅持“校產合作、校企一體和工學結合”之路,為當地服裝企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談到此,陳仕楷校長說:“與其說我對紡織服裝業做貢獻,不如說我們對中國紡織服裝業不斷培養人才、在教育和產業對接方面做出了努力。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沙溪理工緊緊依托和服務于當地社會經濟,大膽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創新的思路,全面實施專業對接產業鏈,效益對接價值鏈的辦學模式,目前已成為首批中等職業教育國家改革發展示范?!?。

陳校長稱,沙溪鎮是我國休閑服裝名鎮,素有“休閑服裝看沙溪”的美譽,當地有幾千家服裝企業,每年的產值也有200個億左右,具備完善的服裝產業鏈。從研發到銷售,以服裝為龍頭,依托當地服裝產業共同發展,是學校最大的優勢。“從十七大報告中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到十報告中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賦予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的目標和內涵——職業教育不光要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對學生現代職業道德、職業素質的培養,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目標要同市場‘零距離’對接,大力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現社會需求與辦學相結合,產業發展和專業建設相結合,教學內容與生產過程相結合?!?/p>

“一個基地,三個中心”

沙溪理工的服裝專業有機地整合了“一個基地,三個中心”,即國家級服裝專業教學實訓基地,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建的紡織品檢測中心,中山市休閑服裝工程研究開發中心,服裝電子商務營運中心,為企業培訓設計、生產、展示、檢測、營銷、管理等適應現代服裝行業發展的高技能人才。

“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實訓基地對接產業鏈,這是第一個對接。實習車間和培訓中心完全是按照社會的產業需求來設置,并且引領潮流,包括服裝人體三圍測量設備、CAD、CAM以及各種電腦印花、電腦繡花設備等,與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共建的紡織品檢測中心現在正在申報國家紡織品實驗室,配備了高科技設備設施,能夠更好的為當地產業服務?!?/p>

同時,學校還分別與上海和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智能化生產實訓中心、與深圳市百利達深貿易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百利達產品研發生產實訓中心、以及與中山英仕服裝公司成立婚紗與禮服產學研實訓中心等,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實習基地。

“上課如上崗,上學如上班”

“第二個對接是專業教學對接產業鏈,實現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突破和特點”,陳校長稱,學校逐步打造“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教學工廠”,量身定做為企業培養人才,企業車間開到學校,學校實習室也是企業車間,實現了“上課如上崗,上學如上班”。同時實現了教師跟企業融合在一起,教師是企業設計師,甚至是設計總監,學生是企業設計師助理,共同為企業承擔開發、設計、打樣、檢測、展示、營銷等一系列工作。師生通過“與企業負責人溝通設計理念—款式繪制—選取面料—繪制紙樣—剪裁裁片—印花繡花—成衣生產—產品展示銷售”等環節,制作出休閑服、晚禮服等服裝產品,實現從“學生作品到企業產品,企業產品再到社會商品”。

“服裝如果細分門類很多,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和精力有限,應該讓他們能夠學習得更精更專,因此學校又做了一些有意識的分類,如T恤類、晚禮服婚紗類、牛仔系列等。每一品類從面料到商品都要經過很多個環節,學校單靠自己的教學力量遠遠不夠,于是通過與企業合作加強學生的實操能力”。陳校長稱,以婚紗和晚禮服為例,學校就與總部在臺灣、且已在美國上市的英仕服裝集團合作。實習車間搬到了學校,企業里還專門開設了一條沙溪理工學校的生產線,學生第一年學習基礎理論,第二年就開始在學校的英仕車間里學習制作婚紗禮服的各個環節,要求必須要熟練掌握18個流程?!皩W生在學校里就開始追夢了,熱情高漲,串珠、刺繡、褶皺,像是對待藝術品一樣去完成每一個細節。而且學生做出的作品全部是要成為產品,接受市場最終的檢驗?!闭f到這里,陳校長的臉上也洋溢著一種追夢者的自豪。

他說,學校對學生的考核也很特別。比如電子商務的考核就是進行一次網絡銷售的比賽,學生能夠銷售多少件,就登記多少分,這考量的不僅僅是服裝方面的知識,還要懂得營銷、貿易,公關、廣告等各方面的應用。服裝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談到教育,陳校長顯得莊重而嚴肅,他表示:“做真正的職業教育,只有文憑沒有實用是不行的,需要一些務實的東西?!?/p>

就這樣一批批的學生接受了這樣的教育工作式的培訓,一畢業就能夠馬上適應專業崗位需求,深受企業的歡迎和肯定。對于企業來說,學校于無形當中提前為企業定制了他們所需的技術員工。按企業用工的實際標準進行專門化人才的培養,使學生不需培訓,便可直接上崗,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內容與企業需求標準”的校企無縫對接。

“新興專業,適度超前”

市場是在變動的,作為職業教育陣地的沙溪理工,其專業設置也在不斷調整。以市場需要為導向,及時更新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完善優勢專業,發展新興專業,重組交叉專業,從過去單一的培養技術專業轉變為根據行業需求調整專業方向,發展新興專業,于是如紡織品檢測專業、服裝網絡營銷等專業便應運而生。

“考慮到電子商務是服裝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而既懂服裝又懂計算機的人才較為稀缺,于是早在5年前我們就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如今一些中小型企業的電子商務運營總部都已經放到了學校里,學校幫助企業開網店,進行市場運作?!?/p>

篇(9)

《服裝工藝》是我校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主干課程。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且在服裝裁剪、服裝設計等方面有著廣泛應用的專業課,是集綜合性、設計性、技術性于一身的特色課程。自1994年開設以來,通過十多年教學歷程與教學積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為推動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教與學方法的更新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探索出了適應產業需求、與產業相對應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階段為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原有課程建設的基礎上進行了更為廣泛的調研。結合歷屆畢業生的追蹤反饋信息及本專業對教學的要求,確定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必需、夠用”為度的教學改革思想,按照“以職業崗位為課程目標,以職業標準為課程內容,以教學模塊為課程結構,以最新技術為課程視野,以職業能力為課程核心”的原則,結合企業專家的意見,進行了大膽的課程改革:

一、課程設置建立在職業行為和能力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模塊化課程模式

我們對諸多服裝專業職業崗位進行了職業分析和界定,設計了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課程。從該崗位的職責和任務出發,了解并分析服裝企業對中初級技能型人才的實際要求,特別是制板、裁剪、工藝、質量檢驗等實際需求量較大的技術人才的具體要求,根據這些具體要求,我們確立具體崗位應具備的職業專項能力,以此為基礎進一步調節實際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幫助不同特長和就業方向的學生掌握不同的專業能力和素養。使專項能力課程具有較強的職業針對性。同時為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思想,強化學生服裝設計能力和服裝制作技能的基本訓練,選擇相應獨立而完整的學習單元。教學內容整合為模塊:通過女裝、男裝、職業裝、童裝、創藝裝等教學項目,進一步拓展校外“產、學、研、訓”基地,實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校內實訓逐漸過渡到校外實訓,從單一的課程實訓到綜合性技能實訓,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

二、課程內容中理論以“夠用、實用”為度,以實踐操作為主

我們原有的教學內容陳舊。尤其表現在工藝教材上——由于受到時間性、靈活性、地區性的限制,目前中職服裝專業工藝教材所采用的款式主要是考慮到它的代表性,對學生來說,只能起到入門作用,和實用性聯系不緊。實際上,服裝業是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永遠走在時尚的前列,服裝的款式千變萬化,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服裝專業教材的編寫永遠跟不上服裝行業發展的步伐,但如果以此為借口,不去主動靠近、貼合服裝行業的實際生產,實踐教學內容過于陳舊,就會使我們的學生“學無所用”。

由此校本教材編定就成了重中之重了。就服裝專業而言,因為其日新月異的進步,教材建設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教材應及時反映服裝專業科學技術與行業的發展進步,在校本教材中應該及時體現出知識、技術與觀念的更新;同時校本教材也應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和指導性,校本教材的編寫應遵循完成服裝專業實踐教學培養目標的要求,在內容上應當包括具體項目的操作所要求的場地、設備、安全注意事項、操作規范和考核標準等。為了緊跟技術進步,吸收最新的動態,為適應先進實踐教學手段的運用,服裝專業的校本教材也必須做好多媒體配套工作。同時應根據企業所需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突出服裝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在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及時了解掌握本領域的最新技術發展及相關技能,達到專業教學基礎性與先進性的統一。學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課堂設在實訓場地,教師邊授課邊示范,學生邊學習邊操作,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三、“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訓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它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殿堂,更是學生成長的舞臺,課堂教學要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和重組,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尋找、開發、制作、整合教學資源,學會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開發利用校內外的一切課程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服裝造型的過程與規律,體會人體與服裝的相互關系,并從實踐中得到理論的升華及動手能力的提高。較好的解決了服裝組合、服裝造型、服裝設計與制作等重點與難點問題。 職校生的能力差別很大,尤其是技能課的教學方法很忌諱單一化、模式化、公式化?!半p師型”教師要求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能力,利用先進的教法,根據每個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實施分層教學法,布置不同程度的作業和訓練,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來感受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專業意識,讓每個學生得實踐能力都得到發展。采用任務驅動法教學,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任務去練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共同練習、發展評價完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環節采取與服裝產業運作一一對應,組建校內服裝實訓基地,教師學生雙重身份的教學形式,創造模擬仿真教學環境等,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轉貼于

四、采用多媒體視聽、計算機輔助等先進教學方式

利用現代化教具輔助教學,教學手段主要通過大量的圖片、課件、案例,同步展示進行教學,直觀性地傳達知識內容的信息。在實際的操作訓練過程中,教師采用案例分析和示范操作等手段進行教學,建了“部位操作——整體把握——藝術造型”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示范動作、技巧,將課程知識內容直觀性地傳授給學生。即運用多媒體直觀展示進行服裝的部件練習、組裝整件服裝的技能實訓,直觀再現了從服裝部位小綜合到服裝整體綜合到藝術造型大綜合的漸進過程。我們在實踐教學中做到訓練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強調立體造型思維,突出方法的應用,堅持“從實踐中提出問題,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有效調動了學生的設計、打板、制作的興趣和主動性,為個性化培養提供了空間。

同時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可以在網上尋找大量素材,了解流行時裝會的信息、動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另外它互動的教學形式對提高教學效率和豐富學生形象思維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五、教學考核也是本課程改革的內容之一

中職服裝專業實踐教學的訓練是以技能項目為單位進行的,是以掌握服裝專業技能為目標的,因此實踐教學的考核也要圍繞單個項目的考核來進行;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實踐教學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現場操作等綜合考核方法,單純筆試的形式應該減少;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應該與社會技能證書考核相結合,可以以職業技術中級工證書(具體服裝專業中級工證書,如服裝工藝中級工、服裝表演中級工)作為主要考核項目來評價教學效果。

效果預期:80%學生初步具備了服裝企業的職業素質特征;掌握成衣工藝設計知識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對應市場開發成衣產品的設計能力;70%左右的學生能對成衣品牌類型、品牌風格、品牌運營策略及流行信息進行調查、整理和分析,并形成報告;掌握工藝設計元素、風格在不同成衣類型的應用設計,了解和遵循企業的設計與生產規范,并獨立完成單項和系列化的設計,包括策劃、設計方案、生產設計規范圖、工藝生產流程文件、成本預算等,達到了企業的標準規范要求。

綜上所述,課程改革要科學而具體,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社會的需求來隨時調整。我們應當不斷思考和探索,勇于實踐,讓課改的步伐更好地合上時代的節拍??傊灰覀儓猿植恍傅厝ヌ剿髋c實踐,一定會把教學水平提高的一個嶄新的高度,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篇(10)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66

1引言

當前我國的經濟呈高速增長趨勢,電工應用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因而企業急需大量的具有實際操作技能的專業技術人員。實踐教學在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質量。但現在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著某些基礎教學環節薄弱,特別是實驗和實訓環節的弱化,使得畢業生不具備相應的實踐技能,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大學本科教育需要開設以電工技術為理論的實踐課程――電工技能實訓,主要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制定培養方案

北京服裝學院是藝工類專業結合的院校,我們既有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等電類專業,也有高分子材料、輕化工程、服裝工程、工業設計等非電類工科專業,還有服裝設計、藝術設計、會計學、廣告學等文科藝術類專業。針對不同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我們分別制定了相應《電工技能實訓》課程培養方案。

對于電類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電類專業)課程的學習及訓練,使他們在掌握電路基本理論知識及完成電路實驗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訓練,通過該實訓課程使他們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及對儀器儀表的使用能力、數據與結果的分析處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設計、安裝、調試和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能。

對于非電類工科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非電類工科專業)課程的學習及訓練,使他們在掌握電工電子學理論知識及完成電工電子學實驗課程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安全用電的訓練及常用工具儀表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電路圖的識讀、常用元件的識別與測試、基本焊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

對于文科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文科藝術類專業)課程的學習及訓練,使學生在掌握中學物理電學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安全用電常識的了解、電工工具的使用、電線的連接、通信線材的認識及開關與插座等多功能組合插座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換接家庭用電器、保險元件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

3相關實訓內容的安排

針對不同專業的培養方案我們編寫了《電工技能實訓》(電類專業)實訓指導書、《電工技能實訓》(非電類工科專業)實訓指導書和《電工技能實訓》(文科藝術類專業)實訓指導書。

(1)對于電類專業,在其實訓指導書中安排了如下實訓內容:

實訓項目一日光燈的安裝

目的及要求:進一步熟悉日光燈的構造和工作原理;練習安裝日光燈電路和排除簡單的故障。

實訓項目二電燈的異地控制

目的及要求:熟悉實訓工具的使用;掌握簡單照明路線的基本接線;進行異地與三地照明控制系統設計。

實訓項目三家用吊燈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了解家用吊燈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吊燈數碼分段開關的構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自行設計吊燈的連接電路及采用分控器的控制電路。

實訓項目四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進一步熟悉交流接觸器、熱繼電器、按鈕的結構及其在控制電路中的應用;學習異步電動機基本控制電路的連接;學習利用萬用表檢查控制電路的方法;初步培養分析和排除實際電路故障的能力。

實訓項目五電路配線與安裝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照明燈具的選擇與使用方法;掌握室內照明線路的配線方法;熟悉室內照明線路的安裝操作。

實訓項目六家用電器安裝專題(以波輪式雙桶洗衣機為例)

目的及要求:熟悉波輪式雙桶洗衣機的結構;掌握波輪式雙桶洗衣機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熟悉波輪式雙桶洗衣機的電路;學會檢測洗滌電動機、脫水電動機及定時器的方法;掌握波輪式雙桶洗衣機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

(2)非電類工科專業,在其實訓指導書中安排了如下實訓內容:

實訓項目一安全用電的訓練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電安全技術規程(包括電氣裝置檢修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學會防止低壓觸電的安全措施;掌握觸電者的救護方法和電氣設備的滅火方法;掌握漏電保護器的選型、安裝與檢測。

實訓項目二常用工具和常用儀表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電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各類電工工具的安全知識;掌握使用常用電工儀表測量電壓、電流、電阻的基本方法。

實訓項目三導線的連接和絕緣恢復

目的及要求:掌握導線絕緣層剖削、連接和絕緣層恢復的方法;能正確使用合適的工具剖削導線絕緣層;能正確連接常用導線;能正確恢復接線頭絕緣層。

實訓項目四電路圖的識讀、常用元件的識別與測試

目的及要求:認識功能較簡單的電路圖;熟悉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外形結構;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參數的識別;掌握使用萬用表測試常用電子元器件參數的方法。

實訓項目五基本焊接訓練及產品的焊接和調試

目的及要求:了解焊接工具的名稱、型號、規格、用途,并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電子元件的安裝方法及安裝形式,引腳的處理與成型。

(3)文科藝術類專業,在其實訓指導書中安排了如下實訓內容:

實訓項目一安全用電的訓練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電安全技術規程;學會防止低壓觸電的安全措施;掌握觸電者的救護方法和電氣設備的滅火方法;掌握漏電保護器的選型、安裝與檢測。

實訓項目二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電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各類電工工具的安全知識;掌握使用常用電工儀表測量交流電壓的基本方法。

實訓項目三導線的連接及通信線材的認識

目的及要求:掌握導線絕緣層剖削、連接和絕緣層恢復的方法;能正確使用合適的工具剖削導線絕緣層;能正確連接常用導線。

實訓項目四開關與插座及多功能組合插座的拆裝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的照明裝置、開關、插座的安裝;掌握單控開關、雙控開關的安裝、接線。

實訓項目五照明電路的連接

目的及要求:熟悉電工工具的使用;掌握簡單照明路線的基本接線。

4電工技能實訓課程的特色

41構建前續課程與實訓課程相結合的實踐性教學體系

(1)對于電類專業的學生,有機地把電路實驗與電工實訓課程相結合,強化基礎訓練、注重培育創新能力。

(2)對于非電工科類專業的學生,把電工電子學與電工實訓課程相結合,加強基礎訓練,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對于文科藝術類學生,把中學物理電學知識與電工實訓課程相結合,進行基礎訓練,消除他們由于電知識的匱乏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的諸多不便及存在的用電安全的隱患。

42設計分層次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著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方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注重創新的原則,組織不同層次電工實訓內容。

(1)對于電類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操作過程及對實訓現象的觀察分析和對儀器儀表的使用,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使用電工儀器儀表,正確設計電路并能準確測量電路參數,能整理分析數據、說明實訓結果、排除實訓中出現的故障并對實訓中出現的現象進行合理解釋。

(2)對于非電工科類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操作過程及對實訓中現象的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安全用電的相關知識,掌握常用工具和常用儀表的使用及導線的連接和絕緣恢復等方法,正確識別電路圖,學習常用元件的識別與測試并進行基本焊接訓練。能夠運用理論知識對實訓中出現的現象進行一定的分析判斷、說明實訓結果、撰寫實訓報告。

(3)對于文科藝術類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工技能實訓操作過程及對實訓中現象的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安全用電的常識,掌握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及導線的連接等方法,學習掌握開關與插座等多功能組合插座的使用。能夠通過閱讀教材或資料,做好實訓前的預習;能夠借助教材或儀器說明書正確使用常用儀器;能夠正確紀錄實訓數據、說明實訓結果、撰寫實訓報告。

(4)通過電工實訓課程的訓練,培養各個專業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主動研究的探索精神;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團結協作和愛護公共財產的優良品德。

43建立有學生參與的教研活動方法

在開展電工實訓的教研過程中,注重傾聽學生對實踐教學及教改的意見和建議,有計劃地組織有學生代表參加的教研活動,對于學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確建議,給予采納,及時調整實訓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研的實效性。

5結論

電工技能實訓作為實踐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但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而且還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重要性已被很多工科院校所認同。但實訓內容、實訓方法、實訓手段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以逐步提高電工技能實訓的質量和效果。

本實訓課程的進一步研究和實踐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1)進一步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根據電氣設備的技術發展,根據企業對電氣人才的需求,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將新技術新工藝及時引入課堂。

上一篇: 語文新課標心得體會 下一篇: 辯護意見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每日更新 | 亚洲性爱视屏在线观看 | 一级A午夜福利免费区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