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5 04:12: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監察審計部培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三、被審計單位要認真執行審計機關依法作出的審計決定。審計決定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執法文書,被審計單位如有異議,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沒有異議的,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執行。包括將應繳款項繳入指定帳戶,全面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財政、財務收支行為,處理有關責任人員,并將執行審計決定和整改情況書面報告審計機關等。被審計單位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執行審計決定的,審計機關應當責令執行;仍不執行的,審計機關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和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并及時向本級政府報告,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要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監督作用,抓好審計決定的落實。各級政府要從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高度,充分認識落實審計決定的重要性。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領導,支持審計部門依法監督,積極運用審計手段,加強對部門和單位的監管。對審計機關查出的違紀違規問題,特別是涉及面廣、處理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及時督促相關部門單位認真研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審計處理事項的落實。對延遲執行或拒不執行審計決定的單位及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向監察部門說明情況。政府組織的各項考核評比活動,將注意征求審計部門的意見。
二、要加強培訓與宣傳,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接受審計監督的自覺性。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繼續加大中央兩個“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培訓、宣傳力度,將有關財經、審計法律法規作為對各級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落實審計決定、切實整改問題的自覺性。
三、要認真執行審計機關依法作出的審計決定。審計決定書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執法文書,被審計單位如有異議,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沒有異議的,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執行。包括將應繳款項繳入指定賬戶,全面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財政、財務收支行為,處理有關責任人員,并將執行審計決定和整改情況書面報告審計機關等。被審計單位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執行審計決定的,審計機關應當責令執行;仍不執行的,審計機關可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和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并及時向本級政府報告,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要積極配合,共同促進審計決定及時全面落實。審計決定得到及時全面的落實,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監督部門要將審計決定執行情況檢查納入正常監察工作,使監察、審計聯合檢查審計決定落實情況正常化、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并依法對有關部門配合執行審計決定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財政部門對審計機關依法提請暫停撥付與被審計單位違紀違規行為有關的款項、代扣罰沒款等事項,要及時扣繳和清收應當上繳財政的款項。稅務機關對審計機關作出被審計單位補繳稅款的決定或移送處理的意見,應當依法足額征收。金融機構對審計機關建議保障貸款資金安全的措施等,應予以支持和配合。有關主管部門要督促下屬單位全面落實審計決定。
(二)監督不到位、信息來源不準確,反映不及時的漏洞和缺陷。特邀審計監督員制度是審計機關把在社會上具有較高聲譽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知名人士聘請為特邀審計監督員,對審計工作進行監督。這個制度其優點在于能夠用社會力量來監督審計機關執行審計紀律情況,具有一定積極性,但也有以下不足:一是就其信息來源看:信息主要來源于社會各界人士對審計工作總體的評價,這種信息是一種間接的反映審計組執行廉政情況,沒有更具體、更直接、更客觀地反映審計組執行廉政紀律情況。二是其本身知識水平、監督意識、責任心也有不適應現代審計工作反腐倡廉形勢和需求的地方。因為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對《廉政準則》和審計廉政紀律規定,只知道大概的概念,具體規定不太清楚,即使在社會上聽到審計組在執行廉政紀律中有不良情況反映,也是半路盜聽,情況拿不準,出現了不好向審計部門反映的現象。有的特邀監督員還認為監督審計組執行廉政紀律是審計和紀檢監察部門管的事,自己是民主人士,對執法部門的事,也不好多說,存在監督意識不強的問題。
(三)監督主體不明確、責任未落實,監督流于形式的缺陷。審前公告制度就是審計機關在印發審計通知書時,將“審計紀律八項規定及四項補充規定”一并發送被審計單位。審計進行時,由分管領導攜審計組向被審計單位宣講審計工作廉政紀律,公布審計監督舉報電話,并在被審計單位醒目位置張貼審計公示。這種制度其優點是讓被審計單位知道審計工作紀律、審計人員廉潔自律規定并對審計人員執行廉政紀律進行監督,但沒有明確由誰來監督,沒有監督好由誰來承擔責任的問題,出現了“職責與任務不對等,權力與責任不對應”的現狀,進而表現出說是大家都來監督,實際上都沒人管的狀況。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多數單位《審計組執行廉政紀律情況反饋單》是被審計單位財務人員負責填寫的,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中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多與財務人員有一定的關系,由財務人員填寫廉政情況反饋單,存在著更大的弊端。
二、完善審計機關廉政制度的建議
眾所周知,經濟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資源配置,審計管理也同樣離不開資源的合理配置。審計資源是指一切直接或間接地為審計監督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包括審計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社會資源等。科學整合審計資源就是為實現審計目標,運用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方法,通過制度、機制創新,將審計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形成最優化組合,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成果質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審計部門的整體功效。
一、高校內部審計資源現狀
(一)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有獨立設置、與紀委監察合署辦公、與財務合署辦公、在監察處下設審計科等幾種不同的形式。以天津市屬17所高校為例,獨立設置審計部門的只有7所高校,不到50%。合署辦公等形式影響了審計的獨立性,影響了審計職能作用的發揮,難以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
(二)審計人員編制少,審計力量不足
高校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不僅獨立性不強,而且人員編制不足。同樣以天津市屬高校為例,天津市屬17所高校的專職審計人員只有43人。審計人員編制的不足影響了審計工作的開展,制約了審計作用的發揮。
(三)審計人員專業結構不甚合理
隨著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審計工作范圍越來越廣,審計任務越來越重。新形勢對審計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審計人員不僅精通財務會計,還要熟練掌握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科學、信息科學及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成為能勝任多種業務的多面手。而高校內審人員的專業多為會計、審計,只有少量的工程造價專業,與審計領域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四)審計經費不足
審計部門的經費主要來自于學校預算,以天津市屬高校為例,審計部門的經費一般只有1-2萬元,甚至有的高校一年的經費只有幾千元。部門經費的緊張造成一些審計項目、審計調查和審計程序不能開展,無法購買有關的審計軟件,審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有效開展計算機審計,影響了審計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增加了審計風險。同時,由于經費的缺乏,審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培訓受到局限,視野無法開拓,業務水平亦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高校內審任務現狀
目前,高校內審部門不僅普遍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建設修繕項目審計、財務收支審計等方面的工作,還在逐步推進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同時介入學校設備物資采購、工程項目招標等工作。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許多高校還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新校區的建設,雖然學校一般都引進社會造價咨詢公司對新校區建設進行全過程的跟蹤審計,但內審部門溝通協調的任務也是非常重的。
三、有效整合高校內審資源的幾點建議
(一)獨立設置審計部門
為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客觀性,保證審計質量,提高審計效率,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應設置獨立的審計部門。
(二)有效整合人力資源
解決審計部門的編制問題,構建復合型的專業隊伍,使審計隊伍具有合理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能力結構。當編制問題無法解決時,對現有審計人員實行不同專業領域輪崗,增強學習新業務知識的壓力,提高業務素質。在實際工作中打破科室界限,統籌安排審計力量,對審計人員進行優化和整合,發揮審計人員的專業特長,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集中力量,對審計任務逐個攻破。
(三)給予審計部門適當的經費保障
為充分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進行審計部門的信息化水平建設,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有效地規避審計風險,保證審計人員繼續教育與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水平,確保審計質量,應為審計部門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并建立相對固定的經費預算和撥付制度,使審計經費制度化、規范化、剛性化,以保障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合理安排審計計劃
1.結合部門人力資源情況,對重點審計工作,將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相結合,確定一個審計周期(3-5年),從項目實施的全局統籌安排年度審計計劃。同時,年度審計計劃又可對長期規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補充。2.堅持“突出重點”的方針,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領導關注的重點、教職工關注的熱點問題確定審計項目。3.科學確定審計計劃項目基數,使計劃留有余地。4.在審計項目計劃上將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和其他專項審計和調查相結合,充分利用交叉審計方式,節省有效的工作時間,避免重復審計造成的資源浪費。
(五)疏通信息交流渠道
建立審計信息化的平臺,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共享,在審計項目和審計組之間建立暢通的審計信息交流渠道,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審計結果。比如,對某二級學院或校辦企業負責人開展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可充分利用以前年度該學院的任中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及該校辦企業的財務收支審計結果等有用信息,加以借鑒和啟發,對其進行必要的補充審計和取證,減化審計程序,減少審計資源的消耗,提高審計效率和科學化水平。另外,還要注重對審計檔案的學習與回顧,利用審計檔案所揭示的問題或感知到的審計線索對來年的審計提供幫助支持,使同一類型的項目審計更具有監督力。
(六)整合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資源
各高校在開展處級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同時,也都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制度,審計部門應進一步與紀檢監察部門、組織人事部門溝通,發揮聯席會議在經濟責任審計全過程中的作用,及時將重點資金、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的審計信息反饋給他們,以便加強監督,及時整改。
【主要參考文獻】
一、審計成果運用存在的問題
A公司系成本中心,沒有業務收入來源,公司實行扁平化管理,管理職能集中在公司本部,會計集中核算,下級單位不單獨設置財務部門,公司本部審計部門不獨立,與紀檢監察部門合署辦公,規章制度統一應用省級主管部門通用制度,審計成果運用存在以下問題:
(一)審計成果運用未有相應的企業內部資源支撐
內部審計部門與被監督部門同級。內部審計機構直屬領導的層次越高,其獨立性越強,權威性越高,工作也就容易開展。A公司內部審計部門處于同級監督狀態,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較低。
內部審計部門與紀檢監察部門合署辦公,人力資源配置受限,兩種不同的監督業務混雜,不利用審計成果運用的專項開展。
內部審計部門統一運用上級主管部門的規章制度,與自身實際情況脫節。
(二)審計成果運用流于形式
A公司高層很重視審計報告發現的問題,每次審計報告特別是上級審計報告出爐后,都會及時指示整改,業務部門也兢兢業業開展整改工作,但整改后,類似問題不久就會卷土重來,一再重復發生。經營風險未達到有效控制。
(三)審計成果運用未持續深入
A公司對審計成果的運用停留在問題整改的層面上,未進一步深挖審計成果,除了問題整改,未進一步采取防控措施,使風險點仍然是出血點。
(四)審計成果運用未與員工獎懲掛鉤
A公司審計報告發現問題的整改未與員工獎懲機制掛鉤,什么人對問題負責不確定,什么時間整改完畢不確定,整改效果如何不確定。
二、利用審計成果開展企業經營風險立體防控
針對前文所述問題,A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指示審計部人員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變現狀,A公司審計人員采取以下方式,充分利用審計成果,構建全方位的經營風險防控系統。
(一)制度審計成果運用規章制度,為風險防控提供立足之本
在A公司本部各部門及下屬單位中充分開展調研工作,聽取多方意見,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對上級部門制定的《審計成果運用實施細則》進行了修訂,從運用原則、程序及內容上明確相關部門的權限和職責,對下屬單位負責人的績效考核辦法中,明確了被內外部審計發現的問題,如果未按有關規定做好問題整改、檢查、督促和落實工作的要進行考核的規定。特別強調了已發現問題的再次發生,將考核相關責任人,從制度上保障審計工作的權威性。
由于A公司無法對內審機構進行增設,職能采取增加審計人員,審計人員與紀檢監察人員的工作職責相對獨立,以增強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二)建立督辦程序,為風險防控搭建防范大堤
(1)審計人員整理審計報告相關內容,形成審計決定,報公司總經理審批,再將審計決定以整改通知書的形式下發相關整改單位,整改通知書明確整改時限。
(2)整改單位整改完畢后,將整改情況及今后的防控措施形成整改報告報送審計部門。對未整改事項,要專題說明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明確最終整改期限。
(3)審計部門對整改情況不定期抽查,確定整改事項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對不按期整改及弄虛作假行為進行通報,并扣減當期績效工資。
(三)建立審計分析會制度,為風險防控提供正反饋
在每次審計結束后,審計部門及時召開審計分析會,聯合公司各部門、各單位討論審計報告發現的問題,一方面對審計成果予以通報,另一方面讓相關部門參與審計成果運用的討論,提高了審計整改工作的可行性。
(四)宣貫風險防控手冊,將風險防控關口前移
審計部門主動將風險防控的職責前移,加強事前監督的力度,匯總分析公司歷次內外部審計發現的共性問題,以業務流程為主線,逐個分析風險點,提出防控措施。將以上成果以手冊形式,通過教育培訓的方式開展宣貫工作,使業務工作人員對工作中存在的經營風險了然于心。
三、利用審計成果開展經營風險防控的原則
綜合A公司案例,我們發現在利用審計成果開展風險防控時,我們應該把握以下原則:
(一)注意防控工作的職責界面
審計部門在風險防控中只是監督和提示部門,不是執行單位,要注意“到位不越位”,不能跳過業務部門開展經營風險防控,更不能替代業務部門開展風險防控工作。
(二)注意防控工作的實效性
防控工作應該與企業的業務工作密切相關,不建空中樓閣,腳踏實地,以內部審計的基礎數據為準,有的放矢的開展風險防控工作。
1 內部審計對民營企業的促進作用以及意義
1.1 內部審計提高民營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
任何一個企業內部審計功能的完善,都需要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的設計和運轉進行充分的了解,管理者才會對企業的運行系統做出正確的評價;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抵抗市場波動能力相對較弱,其隊伍建設、資金配備、技術實力與國有企業有很大的差距。進入21 世紀以來, 民營企業興起和倒閉的速度非常快,許多民營企業剛興起就面臨倒閉的危險,這是由于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缺陷而導致的;由于審計功能的缺失,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的根本情況沒有充分的了解,在進行評價時便出現了錯誤,導致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出現了嚴重性的問題時不能夠采取相應的對策,最終才導致了企業的破產;所以,民營企業越早完善內部審計功能,就會越早了解企業自身管理的漏洞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從而發現內部控制系統的薄弱環節,并且及時確定應對措施,保證民營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1.2 內部審計保證民營企業合理化經營
目前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經濟效益的審計;在民營企業各項工程的開展前,完善的內部審計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合理的決算統計, 這不僅有利于控制工程的成本,增加運營的收益, 而且還可以維護民營企業本身的合法權益,保證其不受侵犯。完善的內部審計可以強化內部的監督機制,而且有利于民營企業內部的領導班子廉政建設, 避免腐敗行為,為政府的獎勵裁撤提供可靠的依據;而且可以通過對歷任領導的審計來準確評價不同時期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有利于提高目前企業的管理水平,并為現任領導提供充足的經驗;此外,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還可以更好的協調各種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 全面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審計部門還可以規范下屬的各種行為,保證其遵規守紀,正當經營;最后,內部審計還可以降低民營企業運營的成本,創造更高的收益,保證各種權益的合法維護。
2 民營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內部審計也加速發展到現在為止,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目前在各民營公司的大力發展下,國內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畢竟我國發展內部審計的時間較為短暫,在許多方面還仍有欠缺,滿足不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在現實生活中,國內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2.1 內部管理體系不完善
一是,缺乏內部審計人員系統培訓和管理,民營企業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不高,在困難面前縮頭縮腦,消極情緒十分嚴重,而且更有少數審計人員受社會不良風氣的感染,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與他人做不正當的交易;另外許多內部審計部門的審計人員工作質量不高,審計行為不規范,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審計人員的威信和形象,而且也阻礙了公司的健康發展;其次,民營企業制度下,仍有許多內部審計人員保持著傳統的思維,難以適應新事物的發展,導致了一定的弊端;而且許多中小型民營公司由于剛剛起步,缺乏專業的審計人員。二是審計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和用人制度的不健全,讓一些從事財務會計工作的人員轉入到內部審計部門, 而會計工作具有單一、縝密、細致等專業特點,所以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也慢慢形成了注重微觀的思維方式;更有一些小型民營企業為了節約資金,節省人力資源,致使許多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從事審計工作的審計人員往往還從事著其他的工作,所以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來做好審計工作前的籌備工作,更沒有足夠的精力來細化決策前的分析,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2.2 內部審計部門員工隊伍建設落后
民營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普遍比較單一,缺乏財政、金融、基建等現代經濟所需要的寬領域的專業知識,他們并非審計專業人員,有的是學會計或相關專業經濟的,他們在財務方面的知識比較豐富, 但是缺乏審計工作中的專業知識;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計算機應用能力已經成為評價審計人員綜合素養的重要指標,而現在的許多審計人員沒有接受計算機專業培訓,所以計算機應用能力往往較差,他們僅僅能夠完成普通的財務收支審計工作,但是對于一些諸如計算機審計、收支審計等較高層次審計工作往往難以全面開展,嚴重影響審計工作進度和質量,而且也阻礙計部門監督和服務職能的實現。
2.3 內部審計組織結構不協調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確保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能夠客觀公正的前提就是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我國民營企業在管理上存在一權獨大的現象,部分民營企業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未能參加由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舉行的與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治理程序等有關的會議,難以了解重要經濟活動的決策與運行及管理情況,造成審計工作被動。多數民營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受民營企業負責人的干擾,而且許多部門的領導越職越權,去影響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此外,內部審計組織結構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許多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看似獨立運行,但是實際上內部的審計工作受董事會、經理層等領導的干擾和制約;最后,內部審計部門的體系不夠完善,責任分工不夠明確,當工作運轉出現問題時,難以發現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3 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強化民營審計隊伍建設,加大審計人員培訓力度
民營企業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首先要落實審計人才的培養政策, 認識到審計人才對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注重吸取同類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經驗,并能夠結合當前企業經濟現狀,保證民營企業制度和指導方針能夠適應我國的市場國情。在管理理念上能與世界接軌是保證我國民營企業取得長足發展的保證,民營企業制度內容要基于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完善企業內部審計人才培訓制度,增強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監督意識,優化企業制度與國家政策的融合程度。其次,落實企業業績考核政策,將審計人員在工作中監督能力和監督意識納入考核標準,強化現代民營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定位,促進民營企業的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培養監督意識。將監督納入日常的審計工作范圍,按審計人員履行的職責對日常工作進行鑒定和評定,將企業管理與內部審計控制體系相結合,有效加強管理中的內部審計控制的能力。有很多民營企業因為工作人員喪失了職業道德而導致企業面臨倒閉或破產的危機,為了適應民營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激烈的社會競爭給內部審計人員的品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為只有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才會保證民營企業良好風氣的建立,這也是保證民營企業內部審計質量的必要條件;客觀、公正、廉潔的工作作風已經保證民營企業朝著正確方向發展,只有打造一個具有高超職業道德水平的內部審計人員隊伍,才能保證民營企業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
3.2 優化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監督體系
首先,民營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制度對被審計單位有一定的監督作用,能夠細化民營企業管理,維護財經紀律,保證民營企業嚴格遵守國家的財經紀律, 嚴格打擊各種違規行為,從而避免了違法違紀行為的產生,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而有力的基礎;其次,在民營企業內部的審計信息披露中及時對一些錯誤和弊端進行清除,保證公司對外公布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而保證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到公司的真實情況,才會更加有利于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在資本投資中做出正確的選擇,減少信息舞弊行為的發生,保證公司又好又快發展,并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對于任何一個民營企業而言,其內部審計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保證信息披露時的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及時反映出生產經濟的事實;然而當前許多單位的信息資料存在錯誤,虛假性十分嚴重, 完善的內部審計部門便可以及時消除這種不良現象,進而保障企業的良性運作;最后,許多紀檢監察部門職能的發揮也離不開內部審計部門的配合,在一些財務收支審計、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紀檢監察部門只有結合內部審計部門提供的證據和信息,才能及時的發現公司內部的錯誤,并對一些損失浪費、貪污腐化現象進行嚴格的打擊,進而保證監察部門的特殊作用。
3.3 構建民營企業內部獨立審計機構
供電企業可以通過制定審計整改流程和管理辦法,固化審計整改工作標準,明確審計結果應用的程序、內容、范圍、分工和考核,對已下達審計決定和審計意見的項目,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要求被審計單位在規定時間內落實整改措施,并將整改情況及有關書面材料報公司審計部,審計部建立各單位整改情況檔案。同時將督導責任落實到個人,尤其是屢查屢犯問題的責任人,嚴格考核,絕不姑息,從制度上保證和提升了審計的成效和成果的轉化與運用。
(二)提高審計經濟成果的利用價值
一是對審計發現問題,結合業務部門職責分工,梳理分析,將整改任務進行分解,下發整改要求,明確責任部門的整改措施、完成時間,并將整改責任落實到分管領導,部門主任及成員。二是對復雜且難以整改的問題組織相關部門討論,制定整改措施,督促整改實施進度,形成專項整改報告。三是對審計發現問題持續跟蹤,避免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對于整改不到位或屢查屢犯的問題,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通過上述方法加強審計經濟成果的落實,提高審計經濟成果的利用。
(三)建立跟蹤機制,加強后續審計,開展審計“回頭看”工作
按照“四不放過”原則,認真督促審計意見及建議的落實,有選擇地開展后續審計,確保審計發現問題得到全面糾正和整改,形成閉環管理,解決“審而不改,審用脫節”的問題。可以針對全年的審計項目整改事項進行排查和梳理,著力跟蹤歷史遺留問題和整改難度較大的問題,形成書面報告提交總經理辦公會議進行集體決策,根據決議結果開展監督整改落實工作。
(四)提升審計經濟成果轉化率,建立溝通與協調機制
發現問題、披露風險、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進行審計評價是審計部門的職責,但對問題的處理或進一步落實整改,涉及許多人和事,則是各業務部門的職責,審計部門僅起監督和報告的作用,不能直接去處理,因此必須加強溝通與協調,強化業務部門在審計整改中的作用,明確責任追究主體,建立審前、審中、審后的全過程溝通機制。及時向其他管理部門、監督部門通報審計經濟成果,如通過開展其他費用專項調查和線損管理審計調查,及時將結果反饋給營銷部、財務部、基建部等,促進監督管理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有效避免重復監督,業務部門能更好地利用審計成果,夯實基礎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優化管理流程,從源頭進行治理,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經濟成果轉化率。
(五)擴大審計經濟成果的影響和透明度,建立披露機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供電企業可以在完成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后,組織被審計單位召開審計結果見面會,在一定范圍內對審計情況進行通報,通過審計結果的公開制度,通報企業經濟活動中的薄弱環節和管理漏洞,使錯誤觀念和違規違紀行為得到糾正,切實提高各級管理人員依法辦事、依法管理、依法決策的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增加審計結果透明度,引導職工參與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六)實行定期報告制度
編制《審計綜合分析報告》,就審計結果向公司領導進行專題匯報,形成有數據證明、情況分析和對策建議的綜合分析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從提高審計工作的建設性,推進制度機制著眼,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從企業經營管理和主要業務流程中深入分析,查找根源,揭示管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總結成功的管理經驗,更多的是發現存在問題,提出針對性、操作性強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幫助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規范企業經營行為,規避經營風險,使審計工作效益最大化。
(七)提升審計人員業務素質
長期的業務積累和經驗判斷會影響到工作深度和廣度,近年來加大內審人員專業培訓力不斷加強度。通過組織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如可以讓參加培訓的審計人員寫出培訓心得,有助于培訓效果的應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現有審計人員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擴展其知識結構,優化審計隊伍結構,適應不斷拓展的審計業務需要。通過培訓使審計人員熟練掌握審計方法和技巧,熟悉企業生產流程,并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做到依據充分,取證適當,才能進一步提高確認程度,提高審計質量,做到客觀公正,最終提高審計經濟成果利用率。(八)審計與紀檢相結合,提高工作實效性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違規違紀行為時,可將線索提供給紀檢監察部門,經進一步查實后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同時紀檢監察部門將較具體的舉報線索交由審計部查證落實,從這個意義上講,審計與紀檢密不可分,相輔相成,也實現了資源共享,節約了人力、財力。審計與紀檢同作為供電企業監督部門,可發揮協同監督的作用,以實現管理效益。
二、供電企業審計經濟成果運用目標和方向的探討
與被審計單位建立溝通機制,溝通方式主要有:在實施常規審計項目期間,對前期審計整改事項進行“回頭看”,持續跟蹤,加強后續審計,督促審計經濟成果有效落實,確保發現問題得到全面糾正和整改。同時通過審計人員實現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起到了“審、幫、促”的作用。
二、審計機制建設的具體措施
1.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之間的聯系
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是對同一經濟業務過程進行控制的不同階段,兩者都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衡量企業經濟行為和活動的合法性。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都是以企業的會計資料為基礎,會計信息是監督的重要依據,其監督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企業能夠不斷提高經濟效益,保證企業根本目的的順利實現,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都會涉及到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兩者開展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預先制定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要有可靠真實的財務信息,以便對企業的資金營運情況和財務狀況進行跟蹤調查,保證資金運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通過財務過程的監督和控制,進而保證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督之間的區別
審計監督是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測試和監督,了解內控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為企業改進內控工作和保證資金合理使用提供基礎。財務監管則是企業的財務部門根據會計準則對生產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合法性進行監管,合理編制企業的預算,合理配置資金,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整,做好資產管理工作。其次,審計監督是為了確保經營者或者企業所有者的利益而產生的,審計監督主要是對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監督,審計監督具有外部性和獨立性。財務監管是企業為了適應企業內部核算工作的需要產生的,財務監管主要是對企業的資金運用過程進行監督,財務監管具有內部性和依賴性。再者,審計監督體系主要由規劃、實施和管理等三個主要部分組成,實施方法主要有資料檢查法、實物檢查法、審計抽樣法和審計調查法等等;而財務監管體系主要由財務核算、財務分析和財務檢查等主要部分組成,其審查辦法主要由賬戶設置、賬簿登記、財產清查和會計報表等審查辦法。
二、審計監督和財務監察工作實施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審計監督和財務監察工作都需要以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要求為審查基礎和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財務管理制度是企業財務活動的行為規范,也是監督人員的行動準則。在開展審計監督和財務監察工作時,要以國家有關法律和財務制度為準繩,實行依法監督,提高監督活動的合法性。
2.客觀性原則
在開展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督工作時要基于客觀和公正的財務信息,要科學地排除種種不良因素的干擾,應該依據事實并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實事求是,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認真分析,可以采取科學的計量分析方法對信息進行定量分析,為定性分析提供基礎,進而對企業財務活動做出客觀的評價。
3.持續性原則
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工作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應該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對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系統和長期的監察,將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督貫穿于財務活動的始終,保證資金運作的合法性,解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制度漏洞問題。持續性原則要求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工作要對財務信息進行跟蹤記錄,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開展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管工作的措施
1.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做好機構設置工作
審計監督和財務監督工作的開展基礎之一就是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組織結構對監督工作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企業可以設立獨立的審計機構,將審計機構作為企業的常設機構,并根據審計工作的需要來做好定員編制工作,要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企業要合理劃分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的職責和權利,可以通過組織結構的分工解決審計環節的設置問題,可以讓各個職能部門相互制約,保證財務監督和審計監督之間的結合,提高監督工作的體系化和系統化。
2.要不斷完善監督制度,提高監督工作的規范性
按照集團提出強總部項目管理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公司發展現狀與特點,以“三支持、四集中、兩控制”為核心內容;以推進項目規范化、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強化總部服務功能、集約經營和管控責任;把項目部打造成為成本中心、項目執行中心和實施主體:將總部構建成為利潤中心、項目決策中心和管控主體:使總部真正成為培育和引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龍頭。
二、存在的障礙及基本對策
(一)存在的障礙
1、管理中的慣性思維,對強總部項目管理新模式有一定的排斥性。
2、對強總部認識不到位、觀念轉變慢、受既得利益牽制的問題。
3、實施強總部項目管理新模式的心理準備不足,缺乏“兩級管控,一級核算”的管控經驗。
4、總部人才結構不太合理,主要是缺乏熟悉項目經營管理的行家里手,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
5、少數員工有畏難心理,對強總部信心不足,抱懷疑、觀望態度。
(二)基本對策
1、加強對集團強總部項目管理制度體系的學習宣貫,在員工中開展培訓,營造強總部項目管理的氛圍。
2、理解消化集團強總部項目管理制度體系,結合實際,創新與完善公司相關管理細則。
3、學習與借鑒先進施工企業的項目管理經驗,培育新管控,改進舊模式,穩步推進新老項目管控模式的交替。
4、在公司總經理的領導下,分別明確項目管理新老模式的負責人,確保新模式的循序漸進、老模式的平穩終結。
5、明晰新舊體制運行與交替路徑,推進“兩級管控,一級核算”及“法人管項目”新體制的落地,逐步改進舊的“多級管控,多級核算”模式;
逐步規范組織結構管理,到2013年,公司項目管理組織結構規范程度達到零中間層標準,實現總部與市場的零距離對接。
6、完善項目管理責權利對等機制,優化人才配置,培育強總部項目管理團隊;加強硬件設施等方面的建設,涵養人才成長與發展的環境,為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三、組織領導
1、成立公司強總部項目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胡建軍
副組長:謝幫銀
成員:肖云亮、路惠明、胡建偉、寧偉志、付燕、黎勝良、薛滄洋、龍鐵橋。
2、領導小組下設制度機構組、人力資源組、綜合宣傳組。胡建軍分管制度機構組,謝幫銀分管人力資源組,胡建偉分管綜合宣傳組。其職責分工是:
⑴制度機構組由辦公室、管理審計部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公司管理制度的編制、組織架構、人員總編制、有關職級職數、部室職責職能的設計。
⑵人力資源組由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公司各部室、各子分公司及項目部定編、定員、定崗以及各崗位職責的設計;負責人員的競聘上崗以及培訓、轉崗、分流配置等工作。
⑶綜合宣傳組由黨群工作部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公司強總部項目管理實施過程中的宣傳、發動及思想政治工作。
3、關于項目管理新老模式交替的工作分工。考慮到目前新老模式的運行處在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階段,為保證兩不誤,對新模式推行與老模式交替的工作分工如下:
⑴董事長兼總經理胡建軍:為新模式推行與老模式交替的總負責人,在新舊體系交替過程中,工作重心放在老項目的運營與平穩過渡上,確保舊模式向新模式的順利交替。
⑵黨委書記謝幫銀:協助總經理做好新模式的推行工作,公司各部室按照強總部運行的分項方案及項目管理職能路徑予以推進。
四.推行實施的分項方案
1、公司強總部組織機構建議。設“十一部一室”:辦公室、黨群工作部、人力資源部、紀檢監察部、管理審計部、市場經營部、成本預結算部、財務部、工程管理部、技術信息部、安全環保部、采購管理部。其中工程管理部、技術信息部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2、總部部室定編定員建議。除10名公司領導外,總部部室人員總編制暫時控制在現有的113人以內。下一步將依據集團對各部室職能職責的劃分進行人員的調整,各部室現有人數情況如下:
⑴辦公室15人;
⑵黨群工作部10人;
⑶人力資源部9人;
⑷紀檢監察部7人;
⑸管理審計部7人;
⑹市場經營部12人;
⑺成本預結算部22人;
⑻財務部11人;
⑼工程(技術信息)管理部9人;
⑽安全環保部6人;
⑾采購管理部5人。
3、部室負責人崗位編制基本原則。公司總部各部室負責人的崗位編制,分別按照各部室總編制控制;部室10人(含10人)以下設1正1副;部室11人(含11人)以上設1正2副。
4、硬件設施建設。
⑴總部辦公樓設株洲市紅旗中路嘉盛華府456號;
⑵單身公寓設株洲市荷塘區紅旗北路新城一號,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可容納單身員工60名。
5、強總部建安項目的選擇。根據強總部項目管理模式要求,擬將以下項目首批納入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
⑴四川威遠360O燒結項目,簽約量約1個億;
⑵重慶鋼廠1350m³;高爐項目,簽約量約1.5~2個億;
⑶北京遼寧大廈項目,簽約量約1.6個億;
⑷友誼房地產康馨家園項目,簽約量約1.5~2個億。
6、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的啟動與考核。
⑴項目啟動。①公司總部及時與業主及內部相關人員溝通明確,闡述有關要求,并獲得相關支持;②明確項目目標和定位;③召開開工會或項目管理策劃交底會,統一思想,明確強總部項目管理工作標準及運作制度。
⑵項目考核。依據強總部項目管理工作標準運行考核規定,公司將細化考核辦法,并按照強總部項目管理考核模塊,從以下11個方面擬對總部各部室及項目部予以考核。
①組織管理:項目部部門設置;項目部部門負責人配置;項目部組建;分公司組織管理。
②項目策劃:市場經營策劃編制與執行;項目實施策劃編制與執行;項目交竣工策劃編制與執行。
③市場經營支持:承接的項目質量;市場經營計劃編制與執行;業務信息立項及跟蹤管理;項目投(議)標管理;主合同簽訂與交底;客戶關系管理執行;市場開拓獎勵方案制定與執行。
④人力資源支持:人力資源整體規劃;項目部人力資源配置;定崗定編;人力資源的激勵;項目解散后人員分流管理。
⑤技術支持:技術投入的年度預算編制;施工技術資料支持與管理;技術進步與成果推廣;總部技術信息支持。
⑥采購集中管理:物資采購權限規定的執行;采購計劃的編制與執行;《合格供應商名錄》建立、更新與應用;采購招標;采購合同的簽訂與管理;物資配送、驗收、結算;供應商的評價。
⑦租賃集中管理:租賃權限規定的執行;租賃計劃的編制與執行;《合格供應商名錄》建立、更新與應用;租賃招標;租賃合同的簽訂與管理;配送、驗收、結算;供應商的評價;自有設備資產的保值增值。
⑧分包集中管理:分包權限規定的執行;分包計劃的編制與執行;《合格分包商名錄》建立、更新與應用;分包招標;分包合同的簽訂與管理;分包隊伍的現場管理、考核;分包結算;分包商的評價。
⑨資金集中管理:項目財務人員管理;項目成本核算;資金賬戶管理;資金預算管理;資金收入管理;資金支付管理。
⑩預結算控制:項目預結算人員管理;項目各項預算的編制與執行;項目各項結算工作安排與執行;預結算資料管理。
⑪;責任成本控制:項目成本管理策劃;項目成本控制;項目成本分析與考核;項目成本總結報告。
6.強總部項目管理制度建設。公司擬制組織與行政、黨群工作、紀檢監察、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商務合約、工程、技術、財務、項目等10個管理手冊,共計100余個管理辦法。為對接集團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以上公司管理手冊將按集團強總部項目“兩級管控,一級核算”模式予以修編,修編后的管理手冊計劃在四季度初頒發。
五、公司強總部項目管理運行的路徑
1、法人管項目體制運行路徑。
一是逐步推進公司法人管項目體制。即從2011年9月份開始,凡公司新開工項目,一律納入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并實施“兩級管控、一級核算”模式,公司總部為利潤中心、經營成本控制中心,主要實施項目經營與效益的管控;項目部為施工生產成本中心,主要實施項目施工組織與責任成本的管控。
二是逐步改進公司原有項目管理體制。即2011年8月份以前,凡公司在建項目,不納入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依然按原有的項目管控模式運行;但老項目終結后,其原有的項目管理體制不再延續,若再接續新的項目,則新項目一律納入公司法人管項目體系。
三是先行撤銷部分分公司。即從2012年開始,撤銷項目管理分公司,并視情組建項目部;撤銷物資設備租賃分公司,建議并入集團租賃公司。
四是保留下來的安裝分公司、鋼結構分公司和各區域分公司,其定位與運營按集團的要求進行。
2、強總部項目管理各階段職能運行路徑
⑴項目經營開拓階段。
①市場經營部:編制市場開拓計劃,制定業務承接范圍與標準;負責所有業務信息的匯總;進行業務信息的評審立項;組織市場策劃的編制。
②管理審計部:負責項目經營開拓全過程的風險管理。
③辦公室:組織市場策劃的審議。
⑵項目投標階段。
①市場經營部:負責投標資料的準備;組織投標預審與投標評審;負責投標的實施。
②成本預結算部:進行成本預測,負責商務標的編制。
③工程管理部:負責技術標的編制。
④管理審計部:負責投標工作中的法律事務。
⑤紀檢監察部:負責對投標過程進行監管。
⑶項目合同簽訂階段。
①市場經營部:進行合同的起草、洽談;組織合同的評審與簽訂。
⑷項目部組建階段。
①辦公室:歸口管理項目部的組建。
②人力資源部:組織項目經理的競聘;協助項目經理完成項目部的人員配備工作。
⑸項目實施策劃階段。
①公司總經理:為項目實施策劃總負責人。
②辦公室:為項目實施策劃的組織部門;組織項目策劃書的審批。
③工程管理部:協同技術信息部、項目部編制施工方案、專項方案、交竣工方案等。
④市場經營部:負責合同交底等相關事項。
⑤成本預結算部:編制施工預算,總成本計劃。
⑥采購管理部:編制物資采購、租賃、分包總計劃,及相應的成本控制計劃。
⑹施工生產階段。
①管理審計部:組織《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的簽訂。
②采購管理部:負責采購、租賃、分包工作。
③財務部:負責項目資金的收支管理。
④技術信息部:負責項目施工與技術管理的支持與服務。
⑤安全環保部:負責項目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等工作。
⑥管理審計部:負責招標工作中的法律事務。
⑦紀檢監察部:負責對招標過程進行監管。
⑧黨群工作部:監管施工現場的企業宣傳與思想政治動員。
⑨總部各部室:對項目部上報的信息或提出的需求進行處理,及時反饋意見;工程管理部、技術信息部、安全環保部、管理審計部、紀檢監察部等部室對項目施工及時進行過程檢查和監督。
⑺項目竣工驗收階段。
①辦公室:組織交竣工策劃。
②工程管理部:組織工程的竣工驗收工作。
③成本預結算部:完成工程的結算工作。
④財務部:完成工程的回款工作。
⑻項目審計兌現階段。
①管理審計部:進行項目最終審計和兌現審計。
②紀檢監察部:負責效能監察。
⑼項目結束階段。
①工程管理部:與項目部進行項目資料及工程的移交,以及歸檔總結。
②人力資源部:負責項目部解散后的人員分流工作。
③黨群工作部負責項目部解散后人員分流的維穩工作。
⑽工程回訪與維修階段。
①市場經營部:負責工程回訪工作。
②工程管理部:負責工程的維修和保修。
六、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實施步驟、措施及時間安排
1、由辦公室牽頭,人力資源部配合,在全司管理人員中開展集團強總部項目管理體系21個相關制度的學習培訓,并于2011年9月30日前完成。
2、由辦公室牽頭,管理審計部配合,依據集團強總部項目管理21個相關制度,修編完善公司有關實施細則,并于2011年10月30日前完成,11月頒布。
3、由人力資源部牽頭,實施強總部定編、定崗、定員工作,并于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總部“三定”方案的編寫。
4、由黨群工作部牽頭,做好公司單身公寓的改造,并于2011年11月30日前完成。
5、公司各部室依照強總部項目管理“兩級管控,一級核算”要求,做好相關分公司的撤并工作,并按規定的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