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5 02:16: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路基工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路基作為道路的基礎,在公路工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設計藍圖與原地質地貌直接結合部,受自然環境影響因素較多,施工難度較大,并且施工工期較長,工程造價占總造價的比例相對較少,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經濟效益相對較差。本人根據多年施工管理經驗總結,認為需把握好幾個關鍵環節。
一、施工準備階段
路基施工準備階段是路基工程施工總體部署、調查作業范圍水文地質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編排施工進度計劃以及開工前的人員、機械、材料等方面準備的階段,該階段準備充分與否是直接關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進行的關鍵環節,因此我們要認真對待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在工程所在地要詳細調查了解公路沿線(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業范圍內的土質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數及含水量情況,制作標準擊實試驗和土的強度試驗(CBR值),制定施工方法。根據水文地質情況,進行分類、整理,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制定出路基各種不同類型土質、含水量的切實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處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現盲目性,避免走彎路,以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
(二)調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全年氣候特點,統計往年在施工期由于陰雨影響的天數,制定相應的作業方案及相應措施,并注意氣象形勢預報,以便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調整作業計劃和作業方案。
(三)詳細調查工程實際工程量,根據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劃分作業段,編排施工進度計劃,確定工程日進度計劃。并且日進度計劃要考慮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響。根據日進度計劃,組織人力、機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實現日進度計劃的落實。
(四)論證施工工序、作業方案,對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業方案全過程進行論證,排隊檢查有無人力、機械閑置浪費的環節,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決,使工程施工盡可能地達到最優化。
(五)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良好的質量保證體系是施工正常進行的保證,缺乏質量保證體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低下、返工,給工程帶來隱患,從而就影響施工進度、企業的信譽和經濟效益。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誤和經濟損失這方面的教訓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不僅是企業眼前利益的保證,而且是企業走向現代化企業的重要保證。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紙上,而要在實際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實,讓它真正發揮作用,要建立層層負責、責任到人、獎罰兌現的制度,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實行全員質量管理,保證工程質量。
(六)土質最大干密度的確定。
壓實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質量指標之一,因為只有保證路基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車的反復荷載作用和抵御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土質最大干密度直接影響壓實度大小,對同一土質來說它的數值大小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線各類土質分布情況較為復雜,在作業范圍內各類土質分層狀況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類土質的最大干密度差別也較大,再加上施工作業的千變萬化,使土質變得混雜,最大干密度的確定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我們不僅根據土質分布路段及土質類別進行確定,更需要根據每一回填層的具體情況進行確定,當然土質變化不大、最大干密度變化就小,對工程質量影響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確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確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標準,使得施工難以進行,造成浪費;也不要降低標準,使得工程質量低下,要根據施工現場土質情況進行確定。
(七)技術交底
在工程施工開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體安排、施工規范、設計要求、合同要求、作業流程和規程、施工要點向施工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全面交底,使全體人員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點。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計劃的落實。
二、施工階段
路基施工階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開、生產出成品的階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計劃和施工方案進行組織落實階段,是施工過程中遇見實際問題的階段,也是對施工計劃、施工方案調整、完善的階段和保證落實工程質量、工期的階段。要抓好下面幾個關鍵環節。(一)路基施工試驗段
在對路基施工全面展開以前,首先要分別對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軟土路基、路基回填層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進行試驗段施工,通過試驗段的施工檢驗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過試驗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土質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作業段的流程時間是否滿足工期要求,工程質量是否滿足技術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經濟,通過對試驗段的總結、研究,選擇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機組合,進行下一步的施工,經過工程質量、經濟、工期的驗證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進行施工作業。不可盲目不分情況展開大面積作業。
(二)質量控制
根據試驗段總結的施工方案、作業流程及工程質量要求認真進行施工,按照質量保證體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對每一工序進行嚴格自檢,對達不到要求的及時進行返工處理,認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屬人為原因造成的要對有關責任人強化教育或采取經濟處罰措施,如屬客觀原因,要及時研究對策,對施工進行調整。返工就是浪費,就是經濟效益的損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證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現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產品,因此強化質量保證體系,強化質量責任制是保證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流水作業
流水作業是我們施工管理人員經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經濟、最方便、施工進度較快、便于管理,而被廣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結構施工中,流水作業容易布置和展開,也比較直觀,但對于路基工程就比較復雜,由于路基填筑層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構造物、沿線需拆遷的建筑物等障礙,使流水作業難以部署和展開,但是作為路基施工,流水作業最終的目標是追求路基達到設計標高的路段的連續性,為路面結構層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這個目標,我們去編排流水作業計劃,同時根據恢復定線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設計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層次(包括坑塘等),根據這些不同的層次,尋找出較為普遍的層次,這些較為普遍的層次和少于普遍層數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遍回填層數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點,路基施工就是這些面和特殊的點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證路基流水作業的展開,點是制約整個路基流水作業的展開的,二者是對立的統一體,要實現整個路基的流水作業,就要消除這些特殊點的制約,就要針對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對沿線需拆遷的地段加大協調力度等措施,去消除這些特殊路段對路基施工的影響,保證路基施工流水作業順利開展。
1.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時,其所包含的施工項目較多,不僅需要進行路基本身的施工,還包括土方方、涵洞、擋土墻、邊坡及排水管線等多個項目的施工,所以需要做好施工中各項分工工作,各專業之間能夠有效的配合。
1.3路基施工過程中多數情況下都是以采用機械作業,在一些機械設備無法操作的地方則由人工作業進行補充,路基施工過程中其作業方式多以流水作業或是分段平行作業方式為主。在土方作業時由于需要人工進行配合,所以需要設置專人進行指揮。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施工測量施工測量指的是在工程開工之前及施工過程中,根據設計圖紙在現場進行恢復道路中線,并定出構造物的位置等.施工測量的目的是將圖紙上所設計的建筑物平面位置、形狀及高程標定在施工現場地面上,并在施工的過程中指導施工,使工程嚴格按照所設計的圖紙進行建設,路基施工過程主要包括:導線、中線及水準點復測.施工測量中,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認真熟悉圖紙,檢查圖紙與設計是不是存在一定的誤差;為了滿足路基施工期間需要,應在中線復測中增設臨時水準基點標高及加樁的地面標高;在每道工序的施工測量防線時,要保證縱橫斷面定位精度,使后期施工路基及構造物的定位和幾何尺寸滿足設計質量要求;要避免在施工損失,就必須仔細查找路面下覆蓋的各種管網路線。
2.2填方路基首先,在路堤填筑前,選擇一填方路段作為試驗段,在試驗段內測定土的松鋪系數、達到不同壓實要求所需的壓實遍數、設備的最佳組合、每臺班最大完成工作量及每臺班最合理完成工作量等技術參數以指導生產。施工前進必須行試驗路鋪筑,對設計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此路段路基填筑平均高度80cm時,對原地表面清理與挖除后,將表層翻松30cm,然后平整壓實(壓實度≥93%)后填筑;當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cm時,對原地表面清理與挖除后,將路堤基底整平處理并在填筑前進行碾壓(壓實度≥85%)后填筑。其次,在攤平過程中,注意保持每一土層的填筑保持一定的路拱,以確保施工期內路基的排水疏通,每層填土應超過相應標高下路基寬度,每側至少寬出50cm,以保證路基邊緣的壓實度滿足要求。
2.3路基填筑路基填筑需要分層進行,這樣就需要進行每層填筑時對土層厚度進行有效的控制,當土石方運送到攤鋪地點后,則需要對松土厚度利用盡進行測量,確保所填筑的土石方厚度大高于路堤的寬度,而且在確保具有足夠的余寬,這樣才能在壓實過程中,確保路基邊緣具有較好的壓實度。在進行壓實過程中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確定,確保壓實度達到規定的標準。
2.4路基壓實在對路基土進行壓實時,為了確保出現路拱,則需要先多路邊進行壓實,一點點向中部進行移動,同時在壓實過程中需要先輕后重,這樣可以更好的適應不斷增長的土基強度。在壓實時,為了避免松土被機械推動則需要先慢后快。利用壓實機對路基進行碾壓之前,需要先對道路進行整平處理,而在碾壓時則需要確保前后兩次輪跡重疊12~20cm,在確保壓實的均勻性,在路基壓實過程中,需要分層進行壓實,在每一層所填充的材料需要確保一致,對于路基存在軟土的情況,則需要將這部分軟土換填后再進行壓實。路基壓實度對于路基的質量至關重要,只有路基達到規定的壓實標準后才能減少路面病害的發生。所以在路基壓實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土質進行擊實試驗,根據試驗所獲取的參數進行施工,這樣可以有效的確保壓實的質量,同時在壓實作業中還要加強檢查的力度,不僅需要確保每層土厚度的均勻,而且還要對壓實度的均勻性進行檢查,確保路基壓實度達到規定的標準。
1邊坡防護與加固治理措施
路基邊坡防護與加固應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經久耐用、節省造價和造型美觀”的原則。路基邊坡防護與加固包括植物防護、工程防護、柔性支護與防護、綜合防護等幾種類型。
植物防護就是在邊坡上種植草或植樹,以減緩邊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著邊坡表層土壤以減輕沖刷,從而達到保護邊坡的作用。植物防護不僅可以美化公路環境,調節邊坡的濕溫,起到固結和穩定邊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較簡單、經濟。一般來說,防護工程應優先考慮植物防護,當然其土壤必須適宜于植物的生長,而且邊坡比較平緩,坡高不大。在高速公路上,常用的植物防護有植草、鋪草皮和植樹等。
工程防護主要是針對不適宜植物生長的土質填、挖方邊坡或風化嚴重、節理發育的巖石路基邊坡,以及碎(礫)石土的挖方邊坡等,采取工程防護措施即設置人工構造物防護。工程防護的類型有護面墻防護、干砌片石防護、漿砌片石防護、水泥混凝土預制塊防護、錨桿防護、擋土墻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護等。
柔性支護與防護主要包括三維植被網、鋼繩網主動防護等防護形式。
2邊坡變形與失穩治理措施
對于邊坡破壞較嚴重的情況,如出現塌方、滑坡以及可能出現失穩等,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確保邊坡的穩定性(強度方面)和安全性(變形方面)。根據邊坡的不良工程地質特征和滑坡加固治理與防護工程特色,主要選取適用性強、易于操作、工程負效應小的措施,如抗滑樁、錨桿(索)、擋土墻、削坡和灌漿等,使其分別適用于不同塌方、滑坡的物理力學條件和地質條件。
3巖溶地區路基治理措施
對于巖溶地區路基的處治,首先要從地質條件上弄清巖溶的發展規律和分布規律,然后再慎重確定處治方案。在一般情況下,對局部嚴重的、大型的、不易搞清楚的巖溶地段,應盡量設法繞避;對不太嚴重的中、小型巖溶地段,選擇其最窄的、最易于采取措施的地段通過。
對巖溶水宜以疏導為主,采取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方法,不宜堵塞,一般可采用排水溝、泄水洞等疏導巖溶水。路基上方的巖溶泉和冒水洞,宜采用排水溝將水截流至路基外。對于路基基底的巖溶泉和冒水洞,宜設置集水明溝或滲溝,將水排出路基。對于穩定路塹邊坡上的干溶洞,洞內宜采用干砌片石填塞。位于路基基底的開口干溶洞,當洞的體積不大、深度較淺時,宜予以回填夯實;當洞的體積較大或深度較深時,宜采用構造物跨越。
對于有頂板但頂板強度不足的干溶洞,可炸除頂板后進行回填,或設構造物跨越。通過溶洞圍巖分級或計算判斷下伏溶洞有坍塌可能時,應進行加固處理。對于洞徑大、洞內施工條件好的無充填溶洞,宜采用漿砌片石或鋼筋混凝土的支撐墻、支撐柱進行加固;深而小的溶洞不便于洞內加固時,宜采用石蓋板或鋼筋混凝土蓋板跨越可能的破壞區;對于頂板較薄的溶洞,當采用地表構造物跨越有困難或不經濟時,可炸除頂板,按明洞的方式進行處理;對于有充填物的溶洞,宜優先采用注漿法、旋噴法進行加固,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宜采用構造物跨越;如需保持洞內流水通暢時,應設置排水通道。
對于路基范圍內的土洞應先判明土洞是否仍在發展。對于已停止發展的土洞可按一般地基進行評價,需加固時宜采用注漿、復合地基等方法進行處理;對于還在發展中的土洞,宜采用構造物跨越。
4采空區路基治理措施
由于開采時間與開采結束后上伏巖土體剩余沉陷變形時間都較長,以致于采空區對路基影響與危害持續時間也較長。對采空區路基的治理,首先應了解采空區的分布及發展情況,然后再慎重確定“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治理方案。
開挖回填處理的淺采空區的治理范圍,其治理長度為公路軸向采空區實際分布長度,處治寬度為路基底面寬度或構造物的寬度,處治深度為底板風化巖位置。公路采空區路基的處治設計應根據采空區的形成時間、埋深、采空厚度、采煤方法、頂板巖性及其力學性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等選擇治理方案。采空區路基的處治應從路基處治、開采協調兩個方面來進行。
(1)從路基處治角度來說,主要有開挖回填、充填、橋跨和注漿等四種。
①開挖回填:對于路基挖方邊坡上的采空區宜采用開挖回填方案。
②充填:采空區充填能有效地減小地表沉陷破壞程度。有條件時采用水砂充填,能保證公路安全無損。采深不大時,可采用覆巖離層充填,加固采動覆巖破壞區,限制地表沉陷破壞。對于煤層開采后頂板尚未垮落的采空區,可采用非注漿充填方案,包括干砌片石、漿砌片石、井下回填、鉆孔干濕料回填等方案。干砌(漿砌)片石適用于采空區未完全塌落、空間較大、埋深小、通風良好,并具備人工作業和材料運輸條件的采空區治理。一般路段路基用抗壓強度不應低于10MPa干砌片石回填;對有構造物路段,應用抗壓強度不應低于15MPa漿砌片石回填。
③橋跨:煤層開采規模較小、開采深度小于100m的采空區,可采用橋跨方案。
④注漿:采空區上覆巖層在有條件時會出現離層,離層經歷產生、發展、達到最大高度及最終離層閉合的移動過程。在離層帶中注漿減緩地表沉降,控制地表總的下沉量,減緩地表動態變形值,達到保護公路的目的。對于煤層開采規模較大、開采深度(埋深)小于250m的采空區,宜采用全充填注漿方法。對于埋深大于250m的采空區,宜根據其開采特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及其對公路工程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確定是否采用全充填注漿方案。
(2)從開采協調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調整路面板接縫的寬度。混凝土路面由于溫度或濕度變化及硬化時收縮的原因,會出現脹、縮和翹曲。設置接縫可減少混凝土板變形受約束影響而產生的內應力,增加路面板抵抗各種變形的能力。
②設置“雙層連續配筋混凝土結構”。對于采深與采厚比較大且地表變形連續時,高等級道路可設置這種路面結構形式,以增強整個路面的抗變形能力。
③合理安排開采時間。使地表劇烈變形破壞期避開冬季低溫期,以使路面材料變形適應采動地表變形。(溫度的降低使路面材料的脆性加大,收縮系數增大,抗變形能力降低,路面易于開裂,路面承載能力降低。)
④限制一次開采高度,沿公路軸向大面積協調開采。這種方法已在鐵路下開采煤層有成功的經驗,一般可以將地表位移變形降低到50%以下。由于采空區的工程地質條件復雜,處治方案靈活多樣,應針對采空區的具體情況,將幾種方案聯合使用,達到經濟合理的最佳治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方向池,柏松平等.高原山區高速公路邊坡防護[J].公路,2002,(7).
1.1機械施工
機械施工的技術原理為,采取科學、先進技術手段,以施工機械作載體,實現公路路基的高質量、高效率施工。機械施工是現代公路路基施工的首選方法,常常應用到一級公路工程以及高速公路工程中。
1.2簡易機械施工
簡易機械施工的主要立足點在人力,機械只是輔助設施,即,一種人力施工和簡單機械設備施工相結合的施工方法。比起人力施工,簡易機械施工因為應用了簡易機械,所以施工效率比人力施工效率要高,施工進度也相對較快,但無法達到機械施工的要求,只能在一些規模較大、工期較長的公路工程中使用。
1.3人力施工
人力施工是最傳統,使用時間也最久的一種路基施工方法,特點是完全手工。該方法的施工效率比較低,并且難以保證路基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現代公路路基施工已經不再廣泛應用人力施工技術,更多的是將其作為施工補充和施工輔助。
1.4爆破施工
爆破施工技術原理為,利用爆破手使路基土石松化,然后推移。有觀點認為爆破施工屬于機械施工范疇,只是爆破施工技術的應用范圍比較狹窄,只能在路塹開挖中使用。
二、做好土質路基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
公路土質路基施工前期必須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工作,以此來保證土質路基施工活動的順利開展。土質路基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即施工組織準備、施工物資和機械設備準備、施工技術準備。
2.1施工組織準備
施工組織準備的具體要求為,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擬定一套合理的施工計劃,并建立相應的施工隊伍與施工管理機制,確定出公路工程的施工目標。施工組織準備是工程施工前提,對后期施工活動起著指導作用。
2.2施工物資和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
施工物資主要指土質路基施工所需的施工材料,必須在施工前期對其做好全面的施工控制。另外,施工中涉及到的各類機械設備也要籌備完善,確保施工活動的順利進行。
2.3施工技術準備這里的施工技術主要包括施工測量、施工準備情況復查、現場清理、鋪筑試驗等相關技術,是土質路基施工前期必須要完成的工作,對土質路基施工質量有直接影響。具體做法為:
2.3.1落實施工測量指檢查補測橫斷面、復測水準點和中線、校對并根據需要增加水準點。需指出的是,為盡可能滿足施工要求,施工前固定路基平曲線主點和交點同時全面恢復路基中線,并且在復測路中線過程中根據需要適量加固和加密指示樁,必要情況下可做斷鏈處理相應調整縱坡或及時查明原因呈報。
2.3.2在檢查核對路基縱橫斷面過程中,應參照已恢復的路中線并嚴格按照施工規定和預先設計的要求,清晰標出路塹坡頂、路基邊溝和路基用地界樁等路基附屬設施的具置,以為路基施工提供指示和參照,降低出錯概率。
2.3.3復查施工準備情況指于施工前參考設計文件提供的相關數據參數,詳細勘察施工現場水文和地質狀況、地形構造特征和路基的物理力學性能等,并參照相關標準(如《公路土工試驗規程》)對勘察結果作出判定,以為路基工程施工提供技術指導。
2.3.4清理施工現場指依法選擇性拆除或遷移路基施工區域內影響施工開展的房屋、溝渠、道路和水利電力設施等,或保護施工區域內的文物古跡,適當加固施工區三、施工中常見問題及防治措施。
三、公路土質路基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域防治
公路土質路基施工常常會發生胡亂取土、路堤填筑失誤、路基排水不當、壓實度達不到要求等施工問題,影響路基強度和質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種防治措施:
3.1胡亂取土問題及其防治
為了防止在路基施工中發生胡亂取土現象,筆者建議施工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技術標準施工,熟練掌握路基取土原則,樹立不胡亂挖取的路基取土意識。另外,建議施工技術人員按照工程實際情況挖取路基,正確選用取土方式,盡可能的考慮到坑內排水、土方運輸、路基加寬等技術難題。
3.2對路堤填筑方法錯誤或使用填料不當的措施
3.2.1在施工前認真進行土質調查檢測,作出用土規劃,擬頂合理的調配方案。
3.2.2采取正確的填筑施工方案和層次安排,填筑施工與方案。
3.2.3在填筑施工中要加強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3在水網及水田地區的措施
3.3.1注意石路基邊緣與水道內的高差保持穩定路基所必要的最小值,從而盡可能的減少路堤高度,減少占用農田的面積。
3.3.2盡可能采取縱向的運土填筑路堤,避免路側取土,否則硬件路旁去土坑表層的種植土妥善保留,待竣工后,再將其勻鋪與坑底,以便恢復原有農田。妥善安排施工時間,爭取在晴朗少雨的季節施工,其計劃進度應采取逐段安排推進,防止全線鋪開,或程序先后倒置。切實加強施工排水工作,使之保證有效暢通,特別是雨水排除通道更應加以密切關注。
(一)地質條件不良地段的路基選線
某些山區道路路基工程的設計坡度能達到70°以上,設計高度多在15-40m以上,最高可達60m,而且個別地段還有順層高陡路基工程,所以,不穩定的崩塌落石點特別多。山區道路周圍的傾倒崩塌,位于構造破碎的巖層地帶,設計路基工程高度較高,坡度較陡。在構造破碎基巖地段不適宜地設計高陡路基工程是崩塌落石嚴重的原因。所以在山區道路路基工程的設計選線中,這是必須注意的一點。
(二)切坡過多破壞了原有平衡使路基工程災害形成和發展
我國很多山區公路和鐵路沿線的巖石殘積物是以松散堆積物為主體,它們的水穩性差,遇水易崩解。公路切坡過多,破壞了原有的植被及其力學平衡,又設計成高陡路基工程,坡高多在15-30m以上,坡度多在40°以上,使水動力強度增大,是造成坡面沖刷侵蝕、水土流失、坍塌、滑坡的重要原因。
(三)施工方法不當、質量不高、留下后患
山區道路施工中深挖土石方往往很大,施工方法多采用大爆破,使原本存在裂隙發育的巖體發生松動、裂隙張開、寬度擴大。加上施工質量不高,巖質路基工程施工不規范,坡面不平,巖體參差不齊;施工后期對危巖、浮石未進行清理,使大多數高陡路基工程上都殘留大量危巖,給長期行車安全帶來后患。
二、山區道路路基的工程特點
山區由于山區地形、地質等特點和公路路基設計要求特別是高速公路路基設計的更高要求,山區公路路基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變異性和不確定性大,道路沿線的地形、地質和水文等自然條件往往變化很大,即便在較短的路段內,路基的填挖情況、巖質和土質以及水文條件都可能有較大差別,從而使路基的物理和力學性能有很大的差異;由于自然地面的起伏不平,路基形式有填方路堤、挖方路塹、半填半挖路基等三種類型,在縱、橫向均存在填挖交界過渡區,容易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山區公路路基的不均勻沉降造成路面局部裂紋、沉陷的現象,不但會導致路基本身損壞,還將導致路面結構損壞;由于地形變化復雜,路基邊坡高度和填挖高度相差較大,在路線跨越深溝時常常出現高路堤,且不可避免地存在陡坡、斜坡路基、路塹高邊坡;由于地形限制,山區路基工程往往需要通過設置支擋防護工程以確保路基穩定,同的由于路基寬度大、土石方數量相對較大,有時也需要采用支擋工程以減少土石方數量;路基工程由于填挖造成地表植被損害等,破壞了自然景觀,且容易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故山區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設計應重視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從地質構造上講,巖層的結構與構造,對山坡的穩定性、滑動面的形成以及滑坡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如堆積與巖層的接觸面愈陡,則堆積層土地體的重力作用就愈大,極易發生滑坡的危險。
三、山區道路路基災害防治措施
(一)山區道路路基常見災害
1、崩塌現象
崩塌是巨大的巖體與基層失去聯系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瞬時突然從邊坡陡崖上倒塌下來,巖塊被撞碎的破壞形式。崩塌屬于坡體的破壞,其危害程度比較嚴重。對于山區的道路,由于山區地質環境的特殊性,路基橫斷面容易形成路堤路塹形式,加陡了開挖路塹邊坡的坡度,加之雨水天大量涌入路塹的雨水沖刷,使得土質較差、巖性松軟、風化嚴重的的路基段產生破壞,經常斷絕交通,給行人帶來不便。
2、翻漿的發生
潮濕地段的路基在冰凍過程中,土中的水分不斷地向上移動,使路基上部的含水量增大;再加上行車的作用,路面便會發生鼓包、冒泥等現象,人們稱之為翻漿。山區道路翻漿主要暴露在路基潮濕、冰凍作用嚴重、筑路材料缺乏等路段。山區道路翻漿也是山區路基破壞的主要形式之一。
3、水毀的出現
山區公路地形復雜,坡陡彎急,路面較窄,防護工程設置較少。而山溪河流變化幅度較大,洪水來勢兇猛,經常造成水淹路面,導致排水不暢,山洪直沖路面,形成路基缺口,加之雨水滲入,使覆蓋層與山體巖層的粘結面摩擦力減小,而部分覆蓋層失穩,致使深挖路段邊坡滑塌。水毀也是山區道路路基破壞的主要形式之一。
4、泥石流
地山嶺地區,由于瀑雨或大量的融雪水在溝浴中造成突然的短暫的間歇性水流,它挾帶著大量的固體物質(如風化后產物和山坡上的土體上的土粒、碎石、塊等,流動過程中還挾帶砂礫石)而形成泥石流。泥石流的造成,主要是在瀑雨地區很短的時間的大量降水產生集中水流而形成山洪,而當集水落石出區內巖層風化具有大量的松散堆積物,當山坡坡面受到集中水落石出流及溝谷下切產生坍塌、崩塌、滑坡現象以后,成為泥石流固體的來源。泥石流是山區公路常見的一種病害,泥石流發生時,常沖毀路基,破壞橋涵等建筑物,斷絕交通。
(二)高路堤災害防治設計
高路堤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占地多、技術要求高、工后出現災害的風險較大。因此,山區高速公路高路堤應與高架橋在工期、水土保持、造價等方面綜合比較,在挖余土石方較少或較為合理(符合環保、水保要求)時,一般不要采用高填土方案。為減少工后剩余沉降和破壞,應適當提高路堤填土的壓實度。對于一般細粒土(含黃土)和粗粒土,當填土高度大于10m時,其下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0cm以下)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3%以上;當填土高度為20-30m時,其上路堤(路床頂面以下—150cm)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5%以上,下路堤的壓實度應控制在93%以上3而對于填土高度大于30m的超高路堤,其上、下路堤的壓實度均應控制在95%以上。高路堤土石方數量大,填筑用土料一般來源于多個取土場或多個路塹段的挖余土方、石渣,土性成分比一般路段復雜,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變化較大,壓實指標不易控制,常導致路基壓實施工不勻,造成路基不均勻沉降及浸水附加沉陷。因此,路堤填筑必須嚴格按重型標準擊實試驗所得的最佳含水量來進行填筑,并改進檢測方法,加大檢測頻率,嚴格控制填土干密度。對有可能發生公路路基病害的地段,經常進行檢查和觀察,以便根據病害現象和原因,擬定防治措施,根據判斷可能發生的公路路基病害:新開挖的邊坡坡腳有水沖刷;有平行于斜坡的裂縫,斜坡上有不規則的鼓起;坡腳周圍有破裂和損壞現象,并有傾倒的樹木;在地面上有地下水流的地方,構成山坡巖石的層時甚薄并有裂縫或滑動或滑層的走向與路線垂直等;由于設計或施工不良,造成開劈石不徹底或坡度過陡,又受開山炸藥震動,石坡裂縫,故經過風化或雨水沖刷而出現大小不等的塌方。
在工后剩余沉降的處理上,建議在采取分層強夯、沖擊碾壓等各種技術措施盡可能減小工后剩余沉降量的前提下,根據工后沉降主要集中在路堤竣工后較短時間內的特點,利用預壓沉降期再使路堤完成絕大部分剩余沉降;通過沉降觀測,待路堤沉降接近穩定沉降量時再實施路面防護、排水及其它附屬工程。防止坍塌和崩塌的辦法,要根據坍塌的形成的原因,結合具體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常用的辦法有:引起表面水流:該法主要有修建起圍護作用的截水溝,把塌方以上斜坡處流下的水落石出截斷,引導到別處去,在塌方體表面上修建排水系統,把水匯集到塌方體以外;調整或改變塌方地區以內人工灌溉設施。截斷地下水流:為了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塌方體的重量滲透壓力,采取設置支撐盲溝的辦法把水截斷,使塌方體干燥、聚集和排出斜縫中的地下水。用種植物和鋪砌塊石護坡等方法,增加邊坡防止上沖刷的能力進行加固。設置支撐構造物:設置擋土墻建筑物可增加邊坡的支撐力量,以維持土體的平衡,防止土體塌落下來,同時使路基內側(挖方)坡腳變陡,減少邊坡挖方數量,加強坡腳土體的穩定性。擋土墻結構的選擇,斷面設計按有關的規范進行驗算設計。刷方減載:刷方減載通常在防止塌方中采用,其數量需根據土石的物理力學性質進行驗算,并考慮邊坡的地質條件。改道繞線:當塌方規模較大時,難以根治而路線不可能繞避時,可考慮改線,但應作經濟技術方案的比較后才能確定。高路堤邊坡必須進行穩定性驗算。當穩定系數達不到要求時,需要進行加固處理。為提高高路堤的穩定性,應設置完善的防護和排水系統。地基和路堤可采用土工格柵、土工格室等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處理;邊坡宜設置骨架(方格、拱形、菱形等)加生物防護;路肩應設攔水帶集中排水。對于壩式路基(高路堤跨越沖溝且溝底無涵),上游有積水可能時,洪水位以下尚應設防滲及護坡工程。
四、應用研究實例
2壓實機具的選擇
路基施工中,要采用重型壓實機具進行施工,因為土基密實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可以提高路基的回彈模量。路基壓實度反映路基每一層的密實狀態,彎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體強度,當兩者都達到合格要求時,路基的整體強度、穩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路基施工的技術要求并不復雜,只要我們嚴格執行規程,在施工中認真負責,一定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道路。依據自身使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合理選擇合適的壓實機械,一般情況下,振動壓路機適合用于粗集料的大顆粒混合料的負壓,而重型的輪胎壓路機則適合密級配瀝青混合路面的負壓。瀝青路面施工中,要保證合理的碾壓溫度,避免溫度對于瀝青混合料的壓實質量造成負面的影響。這里所說的最佳碾壓溫度,是指在材料允許的情況下,為使壓路機不產生水平推移,使瀝青混合料具備足夠的支撐力,從而產生的壓實阻力較小的溫度。保證科學的碾壓速度,壓實機具數量,避免出現速度不均勻,銜接不吻合,質量不一致,混合料不壓實的問題,確保碾壓效果的實現。
3路基路面壓實含水量控制
在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應對土的最適宜含水量進行準確控制。一般情況下,大多參考土的夯擊試驗數據予以確定。土的實際含水量將會對土的壓實度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該值越大,相應的干密度則會越小。所以,在實際施工環節,應針對含水量這一問題展開嚴格控制,并保證其和最適宜含水量之間的差異在±2%的水平,這是取得良好壓實效果的一大保證。當土壤中的含水量偏高時,那么壓實度則會相應的變小,造成路基穩定性偏差,嚴重情況下,甚至誘發彈簧土的出現;當土壤中的含水量偏低時,將不利于碾壓施工的正常進行,造成壓實度無法達到既定標準。
4材料配比控制
在鋪筑路基路面的過程中,應對材料配比的均勻性進行嚴格控制,因為當外摻料含量與設計存在一定差異時,比如石灰土,隨著土含量的不斷增大,壓實后的混合料密度也會表現出上升的趨勢。所以,受標準擊實土含量差值的有關影響,導致壓實度存在虛漲的弊端。但由于在施工環節,往往難以精確實現設計外摻料含量,所以,在外摻料的過程中,應根據具體需要,繪制針對不同外摻料劑量建立相對應的最大干密度曲線顯得尤為重要。
1.1玉鐵鐵路簡介玉鐵鐵路工程北起黎湛鐵路玉林站,終到鐵山港,整體歷程約為132km。由2009年12月28日施工,共通過21座隧道。其中,A路段主要經過風化巖層等復雜地貌,具有施工難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等特點。
1.2路機注漿加固技術施工要求1)設計加固深度與范圍。A路段加固范圍主要為風化巖層區域,孔間距為1.5m,孔深分為2m、4m兩種形式。采用先外后內的注漿順序,形成“帷幕”;行“隔行跳打”施工工藝,先排為主、后排補注,避免出現冒漿、跑漿等現象[1]。2)施工設備。簡單統計在A路段施工中的施工設備情況見表1。
2鉆孔與注漿
2.1主要注漿材料主要采用P.042.5袋裝水泥,根據相關標準進行水泥采購、入場與儲存管理,保證水泥質量滿足A路段施工建設的實際要求。水泥漿水灰比為1∶0.9。
2.2施工工藝A路段路基注漿加固工藝具體流程見圖1。圖1A路段路基注漿加固工藝流程
2.3主要施工工序在A路段施工過程中,其施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1)準備注漿、鉆機設備。根據測量點位,當鉆機準備就緒后,將鉆機平穩安放,將水平鉆頭水平角度調整為垂直(參照鉆機水平角度);注意注漿機、制漿機及其配套設施安置,固定注漿管線,通常情況下,注漿管線的長度應為(40±10)m,長度過長容易增加壓力損失。現場準備拌合設備與材料,如粉煤灰、水玻璃等。2)鉆孔施工方法。采用200型盤式鉆孔機旋轉鉆進,使用50mm鉆頭,并依靠48普管護壁。整個鉆孔過程嚴格采用干鉆法,切忌在鉆孔過程中加水[2]。3)漿液配置。按照上文分析合理配比水漿泥。根據制漿機容量取水;根據水灰比例選取相應重量的水泥,開啟制漿機后邊攪拌邊添加水泥。通常情況下,攪拌時間可控制在(5±2)min(漿液無大范圍沉淀即可),攪拌結束后將水泥漿置入儲漿桶。水泥漿置入儲漿桶后要不斷進行人工攪拌,避免漿液沉淀。在A路段施工中,主要水泥漿配置原料為水、P.042.5水泥。先加水,后添加水泥與外加劑,拌合(15±5)min。水泥漿流過過濾篩后應過濾2~3邊,再存入漿液池。4)注入壓力。注漿壓力與土質強度、重度有關,而這部分數值難以確定,因此在A路段施工中根據傳統施工經驗,將注漿壓力控制為0.4MPa。5)終孔標準。采用壓力-流量雙控的方法控制注漿量,當注漿壓力達到設計注漿壓力并穩定時基本原則(穩定時間為4min)。注漿壓力大于2倍設計壓力并無法注漿可終孔。個別注漿孔注漿量偏大應停止注漿,分析注漿量偏大的原因后繼續注漿。6)注漿結束封孔。注漿結束后,應立即拔出套管并用水泥將漿孔封堵。清洗制漿機、注漿泵后,移至下一處并施工。7)注漿效果檢查。①注漿結束后,與物探結果資料進行對比,結合漿孔縫合效果,判斷注漿效果。②注漿前后,對比鉆孔注水實驗單位吸水量,正常條件下,注漿后單位吸水量應略小于注漿前(約為5%),且未發現漏水現象。③鉆孔效果檢查,采取抽樣檢測方法,選取4%的注漿孔,根據芯漿情況判斷注漿效果[3]。
3施工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處理
3.1施工注意事項在A路段施工時,為提高施工質量,主要進行以下幾方面控制:①施工之前正確判斷管溝具置。②在高壓線下施工過程中,鉆探機根據具體施工條件進行相應改裝,并重視保護高壓線路。③注漿孔應采取跳孔施鉆的方式,切忌出現鉆完全部注漿孔在注漿的情況,避免孔位串漿。注漿流程應按照“自路基坡腳向線路中心”的順序,先兩側注漿再中間注漿,保證注漿質量。④注漿鉆孔的孔位移動距離為0.5±0.1m,大于這個范圍時必須進行處理。⑤注漿過程中,要重視地面觀測記錄;記錄鉆孔與注漿流程。⑥注漿過程應加強技術指導和基礎數據統計工作,為日后進行數據分析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⑦注漿過程中應加強環境保護,及時處理漿液廢棄物。例如,在整理好場坪后,應在注漿場坪四周修建排水設施,保證污水能及時。⑧注漿結束后及時采用水泥砂漿、C15混凝土將注漿孔封填,并飽滿至孔口[4]。
3.2路基注漿加固技術常見問題處理1)在A路段施工中,主要出現以下幾點問題:①在注漿孔定位中,鉆機受施工場地的影響,回轉半徑變小,定位速度減慢;同時鉆塔較大,增加鉆孔難度,經常出現鉆孔偏離的現象。面對這一問題時,在鉆孔過程中要盡量靠近最初的設計位置,對一些容易出現偏差的地形可進行簡單加工后在進行處理。②由于A路段鉆孔地層雜質較多,若鉆孔振動較大可引發塌孔等現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借助PVC管護孔,可有效避免塌孔等現象。③在注入漿液時,容易出現攪拌漿液不均勻與儲漿桶內漿液沉淀現象,因此必須要緊抓攪拌環節,避免沉淀現象發生。④在注漿孔裂縫處理中,要不斷觀察裂縫變化問題,及時調整注漿壓力值,必要時可停止注漿。2)要特別注意是注漿流程的連續性,若受外力因素而中斷可采取一下措施進行處理:①應盡快恢復注漿,若注漿間隔時間過長應沖洗鉆孔再進行注漿(若無法沖洗,應清理鉆孔后再注漿)。②恢復注漿時,應繼續使用同級水泥漿(注漿率與中斷前相近即可),使用中斷前同級水泥漿灌注最佳,注漿率與中斷前相比減少較少則應使用加濃漿液灌注。③注漿后,若注漿率低于中斷前且在短時間內停止吸漿,必須立即采取補救措施。例如,可增加相鄰孔注漿壓力或適當增加注漿孔數量。
3.3施工質量控制與檢驗方法1)分期、分批供應符合設計要求的水泥與外加劑等材料,在每次原材料供給之前應及時檢查驗收,并做好管理、發放工作。水泥與中砂等施工材料必須接受檢驗,試驗師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2)注漿后,對比鉆孔注水實驗單位吸水量,正常條件下,注漿后單位吸水量應略小于注漿前(約為5%),且無法發現漏水現象,若發現漏水情況,應立即進行處理。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技術措施
2.1壓實作業工作必須做好
首先要保持壓實速度和碾壓段長度之間的穩定關系,對二者做好協調工作。其中一些情況需要得到特別關注。氣溫、風速等也會對碾壓段長度的確定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碾壓長度會隨溫度增高而增長,而風速增大時碾壓長度則需要相應變短一些。其次在碾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瀝青混合料黏附在輪子上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通常可以通過灑水在碾壓輪上的方法得到解決。再者絕對不可以把機械設備、礦料油料放置于剛剛碾壓還未冷卻的路面瀝青混合料面層上,以避免對路段造成損害。有些路段可能會因為某些因素無法開展壓路機壓實工作,此時的壓實作業工作則需要振動夯板的幫助。最后碾壓段長度的確定必須還要考慮路面瀝青的出場溫度、材料性質等多方面因素。結合多方面因素方可以保證確定碾壓段長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2壓實質量的檢測必須完備
目前實際生產中對壓實質量進行檢測通常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核子密度儀法和灌砂法兩種。
2.2.1核子密度儀法瀝青混合料路面的壓實質量檢測通常采用核子密度儀法。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被檢測層厚度不能超過20cm。目前在瀝青表面層的壓實密度的測定工作中,散射法測定發揮重要作用,而直接透射則應用于土基層材料的壓實質量的測定工作中。核子密度儀法的實際操作步驟通常分為以下三步:
①確定儀器檢測位置并預熱儀器。目前測試位置的確定多采用隨機取樣法,將儀器放置在待檢測位置,保持其能夠穩定進行測試;
②開始測量并收集測量數據。測量過程必須嚴格按照儀器說明要求和相關規范進行,嚴格遵循測量方案,避免出現誤差,測量數據的收集要求做到準確無誤;
③測試結束后將儀器妥善保管,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2.2.2灌砂法目前路面壓實質量檢測的標準方法就是灌砂法。但此法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測量并不可以采取此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利用均勻砂自由落體至測試洞口中,結合實驗數據進行路面壓實檢測。方法簡便易行,結果較為準確,目前得到廣泛應用。
3壓實度控制的措施
3.1路基填土或路面結構材料需符合的要求
在選擇路基填土時應該綜合考慮土的顆粒組成特征、塑性指標(液限、塑限、塑性指數)、有機質的含量等多方面因素,并與所建公路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選擇經濟適宜、性質優良、符合路基用土要求的土料。為了保證路面結構的穩定性,路面結構材料則必須具備較好的強度和適配性。只有這樣方可保證路面結構的密實度和強度。
3.2地基和下基層需符合的要求
地基必須具備一定的強度方可開展下一步施工工序。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不難發現,很多地區地基尚不符合基本要求,還需要對其進行碾壓工作。而對于一些尤為濕軟的地基,碾壓工作面臨更大問題,此時必須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加固地基。目前在地基加固過程中主要采用換填土層、強夯、振沖、擠密樁等方法來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加固效果也較為明顯。
3.3含水量需符合的要求
在實際工程中,通常會對路面進行含水量和標準擊實試驗。含水量試驗。目前常用于公路施工的含水量檢測方法主要有烘干法和酒精燃燒法兩種。兩種方法使用的范圍也存在一些差異。黏性土、砂性土和有機質土類的含水量測試通常采用烘干法。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酒精燃燒法能夠快速地測定含水量且較為簡單,目前得到較廣泛的使用。標準擊實試驗。實際生產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相關規定選擇恰當的試驗方法,目前標準擊實有輕型和重型兩種方法。通常情況下可以采取加水法進行測定,加水法也被稱為干法,具備土可以循環使用的優點,但也存在一些缺陷。而濕法則應用于含水量較高的土中,以避免干燥處理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3.4壓實機具的選擇和壓實方法的確定
為適應不斷增長的土體強度,選用壓實機時須滿足先輕后重的特點要求,而在碾壓速度方面為了減少被機械推走樣土造成的損失,速度應滿足先慢后快的特點。與此同時為達到規定壓實度的要求還要對土的含水量和密實度進行檢查,并采取一定措施保證含水量和密實度達到最佳狀態。在實際路段施工中,還需要注意壓實機工作路線的合理性,保持直線段先兩側后中間的施工順序和彎道先低后高碾壓的順序。為了避免產生漏壓現象,還需要采取人工或小型機械對邊角進行夯實處理。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技術體系的健全
在現階段公路工程路面壓實過程中,進行壓實技術模塊的優化是必要的,路面質量與壓實作業質量密切相關,進行攤鋪速度及其壓路機碾壓長度的控制,保證好這兩者的協調性。這樣即使應對較高的氣溫,也可以滿足壓實作業的質量工作需要。在實際施工中,碾壓環節也容易出現瀝青混凝土材料的牯輪現象,可以利用碾壓輪的灑水進行控制。在路面瀝青混合料的施工環節中,如果路面的瀝青混合料表層沒有冷卻完畢,就不能進行相當重量物體的放置,避免往上面放油料、礦料等物體。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如果無法確定壓路機的壓實性,就需要進行振動夯板的應用,進一步的提升壓實性。這就需要針對路面瀝青的出場溫度等進行碾壓段的長度控制,保證公路工程質量的優化。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環節中,進行壓實質量的控制非常必要,這可以進行相關質量檢測方法的應用,比如進行核子密度儀法等的應用,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路基路面的整體壓實度的控制。這種方法是需要做好壓實質量的檢測工作,比如需要進行測定層的厚度控制。在瀝青表面層的壓實密度控制過程中,進行散射法的測定非常必要。在土基層材料的壓實控制過程中,可以進行直接透射的方法應用。做好相關的測試,比如進行儀器位置的確定,保證儀器的預熱工作。可以按照隨機取樣的方法進行測試位置的確定,進行儀器的預熱,再進行核子儀測試位置的放置。通過對儀器測量及其測量數據的應用,保證路面的整體密實度。測量設備要進行打開,按照相關的測量方案進行工作,保證對測量結果的讀取,要保證核子密度儀器的良好工作及其放置。在路基路面壓實過程中,進行灌砂法也能保證路面的壓實質量,但是這種測量方法具備一定的局限性。其不能進行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施工。要進行這種方法的應用,需要進行一定規格的均勻砂的配制,并且按照一定的高度進行測試,從而落實好路基路面的壓實質量檢測工作。為了保證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壓實性,進行壓實度的控制體系的健全是必要的,這需要滿足路基填土及其路面結構材料的應用需要,滿足公路路基用土的需要。需要針對土的塑性指標、土層的有機質含量等進行分析,保證路基的填筑,對公路進行修建。在路面結構層的施工中,進行碎石、礫石集料質量的控制是必要的,這也要進行級配的控制,保證結構層的良好密實性,以提升其強度及其穩定性。在路堤的填筑環節中,進行堤基的碾壓是必要的,這樣能夠保證路面的足夠強度。在路堤填筑環節中,需要注意到不同層次的路基的壓實施工。比如在第二層路面碾壓中,如果進行重型壓路機的不合理應用,很可能就出現土層的坍塌情況,這種情況可能隨著碾壓遍數的增加而不斷嚴重。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做好含水量的試驗工作也是必要的,主要有烘干法及其酒精燃燒法。通過方法的應用,可以進行土層的含水量的檢測,這種方法比較快捷簡易,但是,不適合進行有機質土層的檢測,在一些施工工程中應用比較普遍。標準擊實試驗分輕型和重型兩種試驗方法,采用哪種方法,應根據有關規范的規定或工程科學試驗的實際需要選定。在一般情況下,加水法也是比較好測試手段。在施工過程中,土層可以反復進行使用。但是不能反復使用比較容易擊碎的試料。針對高含量的土,為了保證試驗的良好性,可以進行減水法的應用,這種方法適合進行試料的干燥處理。在方法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不同土樣的含水量狀態的采集。這里需要明確好含水量及其干密度的關系,從而進行著兩者關系圖的確立,這里可以進行曲線的設置,做好相關的計算及其重做工作。合理選擇壓實機具和采用正確的壓實方法,采用的壓實機具應先輕后重,以便能適應土體強度的增長。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以免樣土被機械推走。組織壓實機具合理的工作路線,直線段一般先兩側后中間,以便保持路拱;在彎道部分沒有超高時,由低的一側開始逐漸向高的一側碾壓。相鄰的兩次輪跡應重疊輪寬的三分之一,保證壓實均勻不得漏壓,對于壓不到的邊角,應輔以人工或小型機械夯實。
公路設計是決定公路建設項目工程價值和使用價值的重要階段,設計質量對工程的總體質量和安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由于公路是帶狀構造物,對于每一個公路項目而言,項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氣象、社會環境、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公路使用者的審美特點等都是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無論是公路的新建還是改造,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對于每一個公路建設項目,設計者均面臨著在保證公路行車安全與將所設計公路充分融入周圍環境之間尋求一種協調和統一的任務,這就要求設計者必須靈活、創造性地進行公路設計。筆者結合多年來從事公路設計的實踐經驗,對一般公路中路基路面工程的設計理念和安全評價進行了認真探索。
一、路基路面的安全評價
(一)路基的安全評價。路基的安全評價包含:路基強度評價、邊坡穩定評價、排水結構物評價與支檔結構評價。路基強度影響路基的穩定性、承載力、路面使用功能,進而影響行車安全。路基的原始地面承載力強度小于150kPa要進行處理,存在軟基、巖溶等不良地質要采用換填、袋裝砂井、碎石樁、灌漿等方法進行治理。路基填料要通過試驗后選用,不能土石混填以保證路基的壓實度。對于膨脹土作為路基填料應進行摻石灰、固化材料處理,同時進行防水處治。
路基邊坡安全評價主要考慮邊坡的穩定性。近幾年因路基邊坡失穩造成的安全事故越來越多,因此路基的高填深切邊坡均應經過穩定性驗算,不滿足穩定性要求的需采用防護及加固措施;邊坡存在崩塌、滑坡的可能要采用卸載、擋墻、抗滑樁、綜合排水等措施一次處理到位,不留隱患。對于山區山體橫坡較陡地段的高填深切應與橋隧構造物進行比較,填方大于20m宜改填為橋梁,切方大于30m宜改切為隧道。對于高大邊坡要加強施工觀測,確保安全。
排水結構物評價:路基的排水不暢影響路基的穩定性。邊溝、排水溝、滲溝、暗溝的設置位置、斷面尺寸、防沖刷能力影響排水的使用功能,每條路都應進行計算,不能照搬照抄。滲溝、暗溝本身應有足夠的強度,不能影響路基的整體穩定性。
支檔結構物評價:擋墻本身強度、抗滑移能力、抗傾覆能力、抗剪能力、地基承載力都是安全評價的重要指標,應滿足規范要求。從安全、經濟的角度考慮重力式擋墻的高度宜控制在12m以內,超過12m,則可采用板樁墻、錨桿式擋墻、加筋擋墻等形式。擋墻的基底埋置深度應經計算確定,一般在可能的滑動面或沖刷以下至少1m,板樁墻樁的埋置深度對于巖石地基宜嵌巖1/3樁長,對于土質地基應嵌巖1/2樁長。
(二)公路路面的安全評價。路面強度的安全評價:因路面承受的軸載噸位以及軸載通行次數高,行車速度快,故對路面的強度要求就高;而路面強度低,產生安全隱患的機率就高。影響瀝青路面強度的主要因素有瀝青質量、石料的性質、粒料的級配等。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壞的主要原因是路基的不均勻沉降和汽車超載,設計時應充分考慮。路面的抗滑安全評價:抗滑性能是保證雨天高速行車安全的重要技術指標,摩擦系數是直接影響抗滑安全的控制指標,摩擦系數越高,抗滑性能就越好。石料磨光值是保證路面防滑的基本指標,磨光值高才能獲得高的摩擦系數。路面的排水安全評價:高速公路因其路幅寬,降到路面上的雨水量較多,排水不暢,形成積水,高速行車會使積水霧化,迷霧遮擋駕駛員視線,增加行車事故。同時積水會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使車輪產生液面滑移,增加行車的危險性。在我省某段二級公路發生16起交通事故中,因路面積水造成事故11起,占總事故的68.7%。因此公路路面要采用系統排水的方法進行設計,確保路面水的流暢。路面的平整度評價:路面不平整易使汽車產生顛簸,容易造成事故。平整度的影響除了路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外,攤鋪機的性能及操作對攤鋪平整度影響很大,另外面層攤鋪材料的質量、碾壓質量對平整度有影響,接縫處理不好容易產生缺陷以及由于接縫壓實度不夠和結合強度不足而產生裂紋。
二、擋土墻的靈活運用
公路擋土墻的形式,可借鑒國內一些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范例,積極探索坡面防護新技術,配合路段自然環境,靈活進行設計。如目前湖南省部分高速公路采用的花池墻、階梯柵欄擋土墻等新型防護結構形式,既起到了防護作用,又豐富了路容景觀。鑒于目前多數公路沿線的擋土墻人工痕跡較重,嚴重影響了公路景觀。因此在一般公路設計中應靈活性設計,根據沿線地質條件和邊坡高度,盡量減小防護工程體積,如擋土墻的高度和長度,并結合地形起伏特點,適當變化擋土墻高度,提高結構物自身景觀效果。
在材料上,擋土墻可根據公路所在地區條件,靈活就地取材,如采用當地的塊石、碎石干砌擋土墻,盡量避免采用光面混凝土擋土墻,以使擋土墻構造物表面貼近自然。另外,還可結合路域特有的文化和建筑風格,通過設置文化符號以賦予公路文化內涵,對擋土墻進行特殊設計,使司乘人員在行駛過程中感受到特有的公路民俗文化。
三、安全護欄設計
按照我國設計標準,要求護欄在中央分隔帶連續設置,在路側的最小段落為70m,不必要路段可以不設,它與主體工程的關系與其所處的路段有關。
石方區護欄:石方區護欄基礎應與路基同步施工,路基開挖時,預留護欄混凝土基礎的槽孔,或者直接在槽孔內現澆護欄基礎,以避免2次開挖石方。
路肩擋墻區路側護欄:護欄基礎落在連續路肩擋墻區時,當擋墻施工至護欄基礎底標高時,應預留護欄基礎槽孔,也可現澆護欄基礎,以避免后期護欄安裝時開拆擋墻,對于連續護面墻區段,當護面墻施工至護欄基礎底標高時,應預留護欄基礎槽孔,也可現澆護欄基礎,以避免后期護欄無法生根。
構造物護欄:對于特大、大、中橋護欄一般由主體工程設計單位設計。通常為砼剛性護欄,并由交通工程設計單位負責護欄過渡段設計。
四、路基邊坡處理與環保
路基邊坡形式是影響公路景觀的主要因素。路基邊坡坡率及形式的選擇不僅影響邊坡的穩定,同時也影響環境保護和景觀效果。邊坡坡率應靈活自然、因地制宜,盡量使邊坡外形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看不出明顯的人工痕跡。在設計中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邊坡高度及周圍環境特點對每個邊坡逐個研究確定適宜的邊坡形式和坡率。對于挖方邊坡坡腳、坡頂取消人工痕跡過重的折角,而采用貼近自然的圓弧過渡,以達到與路線所經自然地帶的地形地貌相適應。對于部分低填或隧道進出口填方路段,放緩邊坡或直接填平進行植草綠化處理。這既有利于路堤與原地貌融為一體,使填筑痕跡得以遮掩;同時也增加路側凈區,形成一定的行車緩沖帶,使過往車輛駛離路面后有一個安全的感覺。
公路設計靈活性和創造性的理念并不是試圖去創建一個新的標準,而是建立在靈活應用現有的規范、標準、規章制度的基礎之上,公路設計人員應在嚴格遵循項目規劃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想象力、獨創性及靈活性,以規范為依據,在標準范圍內靈活應用設計指標,切實設計出既能滿足使用功能,又能確保安全運營,同時還能很好地融于自然及人文環境的公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