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3 11:17: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重點工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建造難點及應對技術
(1)上海中心大廈垂直分區多
建造面積大,管理難度大,上安集團采用分區建造管理模式,按地下室、裙房、辦公區、酒店塔冠區四大區域展開施工和管理。
(2)機電專業深化設計要求高
設備、管線布置難度大,與各中標設備供應商和系統供應商的專業配合程度高。上安集團以BIM模型為先導,以管井、標準層、設備層、機房間為序,逐步開展圖紙深化工作,滿足現場施工進度需求。
(3)超高層建筑的垂直特性
給機電設備和材料的運輸吊裝帶來很大難度,可利用的吊運設備單一、量少,主要依靠塔吊和施工電梯,還要與土建、結構、裝飾單位同時使用,上安集團將機電材料設備進行分類處理、采用最合理的運吊方案和技術措施。
(4)總量57萬m2的機電安裝,涉及管道、電氣、通風系統大量的實物工作量,加工預制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大。
而超高層的特性是樓層面積小,不利于設置預制場地;且上海中心的雙層幕墻的結構特性造成空氣流動性差,對施工環境控制的要求高。上安集團對上海中心確定的總體技術路線是加大廠外預制深度和預制量,現場盡量多地裝配施工,現場減少焊接和油漆作業;工廠化預制的全面應用為上海中心大廈的順利建造發揮了重要作用。
(5)上海中心大廈垂直分區多的特點,造就了系統的疊加性和龐大性。
而分區施工管理又把系統進行了分割施工,給水電風各系統的構成開通調試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因此,上安集團根據各專業的系統調試需求、以子系統構成開通調試為基本單元,開展機電系統完整性檢查和子系統收尾;以正式通水、通電,臨水臨電切換為先機,以低區冷熱源系統、高區冷源系統、消防系統調試驗收為主線,開展系統完善收尾調試工作。
(6)在上海中心大廈的機電建造實施過程中,基本建造程序和其它項目比并無特殊,但需確定相關的關鍵過程,作為建造過程中里程碑目標實現的關鍵工序過程,確保進度、質量、安全三統一進行。
例如以變配電站的高壓受電確定的垂直電纜吊裝過程,地下室機房設備的吊裝過程,幕墻部位的V槽LED電子屏和翅片散熱系統的安裝過程。關鍵過程的確定和實施,保證了機電系統的整體安裝的進度、質量和安全。
(7)弱電系統在本項目共配置
13大系統,約30個子系統。運用的特點是系統規模大,應用技術復雜且同時運行的系統多、維護和保養任務重。傳統情況下通常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來保證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轉。機電總承包方為突破自身各類資源及相關條件的限制,且為更好地完成總承包合同履約,引進了總集成管理思路及辦法。采用總集成管理能融合非已所長,充分利用各參建單位、企業的軟硬件產品及相應的專業技術支持團隊的力量。總集成管理主要分為技術集成、要素或資源集成和智力集成,還存在信息集成、管理文化集成等形態。技術集成是整個系統總集成的核心關鍵。
(8)機電系統已完工未交付,又不得不提前使用投運的系統
例如永久電梯、高低壓變配電站、生活消防給水系統、冷凍站冷卻塔系統等均提前投運。如何保證運行管理和施工生產的合理結合,上安集團在上海中心大廈引入了物業化管理概念,把提前投運系統和系統施工有組織的結合和分離,確保機電系統的運行有序和施工安全。
3BIM建模和機電深化設計
(1)以BIM為基礎的深化設計
工作是提高施工質量、控制工程進度的最好支持。上海中心大廈外形輕盈流暢,似一條盤龍直上云霄。然而獨特的外形必定帶來同樣不同一般的復雜結構。同時,上海中心大廈在機電設計中的眾多超新理念又使得整個機電系統極其紛繁。尤其是在幾大施工的重點難點部位,例如:高、低區能源中心、塔冠設備區、各區設備層乃至與幕墻、鋼結構配合緊密的極小細節,如果沒有BIM的三維設計模型,無法想像機電各專業系統之間、機電與土建、鋼結構、幕墻之間是如何搭建各種空間關系的。其次,在機電安裝的實施過程中,由三維模型導出的二維深化設計圖紙,使得深化設計質量得到了保證;以三維形式的施工交底以及四維形式為基礎的工藝安排與施工方案的確立,已經適時地滲透到安裝工程的管理過程中。此外,以BIM參數化設計為基礎的管道預制加工,使得機電安裝工程的模塊化、工廠化進程也進入了數字化、信息化的階段。由于BIM的界入使“上海中心”機電深化設計以及施工管理工作更加的直觀了然,也為后續深化設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2)以BIM串聯起的協調平臺,是優質深化設計服務最佳方案。
上海中心大廈的BIM工作平臺是一項多專業、多工種協調溝通平臺,相通的語言與相同的標準成為最大限度確保模型信息準確性與即時性的重要保證。因此,上安集團積極與總承包部BIM團隊保持一致,全面采用AutodesdRevit與Navisworks系列軟件并與總包同步升級。同時,將這一要求傳達至各專業分包、系統供應商以及主設備供應商,并對沒有條件的分包、供應商提供技術支持。
(3)基于BIM的管線綜合
傳統的管線綜合設計都是以二維圖紙為基礎,在本項目中利用BIM的三維可視化進行設計。在三維環境下將建筑、結構以及機電等專業的模型進行疊加,并將其導入到Navisworks軟件中進行碰撞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加以調整。通過BIM三維可視化的特點彌補個人空間想象不足,實現復雜區域管線合理高效排布,確保各深化區域可行性和合理性。
(4)基于BIM的管線優化
在三維環境下,可以通過任意角度的查看模型中的任意位置。所以,通過BIM軟件進行方案對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的管線排布方式,創建更加合理美觀的管線排列。在不影響原管線機能及施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將機電管線進行適當調整,優化空間,快速解決碰撞問題,管線合理布留。同時,通過高效的現場資料管理工作,即時修改快速反映到模型中,獲得一個與現場情況高度一致的最佳管線布局方案,有效提高一次安裝的成功率,減少返工。
(5)基于BIM的設計成果檢測
在制定施工圖紙階段,若相關各專業沒有經過充分的協調,可能直接導致施工圖出圖進度的延后,甚至進一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施工進度。BIM技術則通過將各專業模型匯總到一起之后應用碰撞檢測的功能,快速檢測到并提示空間某一點碰撞,同時可高亮顯示、以便于快速定位和調整管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項目中利用Navisworks軟件的碰撞檢測功能,直觀地觀察到了管線的碰撞檢測情況和位置。然后,返回到Revit軟件中根據碰撞的情況將各個碰撞點一一調整解決,調整完成之后再次對模型進行第二次的檢測,如有碰撞則繼續進行修改,直至最終檢測結果為“零“碰撞。BIM碰撞檢測流程的制定又為上海中心這一超大型項目的管線綜合提供有效保障。
(6)圖紙會審、技術交底
項目施工前,上安集團項目部對施工圖進行初步熟悉與復核,通過深入了解設計意圖與系統情況,為施工進度與施工方案的編制提供支持。通過對施工設計的了解,查找項目重點、難點部位,制定合理的專項施工方案。將施工設計中不明確、不全面的問題記錄下來,與設計院、業主進行溝通與討論。例如:系統優化、機電完成標高以及施工關鍵方案的確定等問題。本項目中,利用BIM模型的設計能力與可視性進行技術交底,減少各方的溝通障礙,提供最為便利、直觀的溝通方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基于BIM技術的工程出圖在確保模型“零”碰撞的情況下,利用模型指導深化設計出圖。根據調整后的模型,有效指導深化設計出圖,每一類圖紙都有其固定的出圖流程以確保圖紙準確性及可靠性。通過BIM模型輔助深化設計出圖,不僅能夠確保圖紙精確性,便于施工安裝,還能利用BIM模型的三維可視性模型配圖方式,方便現場施工人員理解辨認系統,上海中心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配以剖面、平面、軸測、大樣圖等多種形式輔助施工人員施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4工業化建造,預制技術
由于施工現場面積有限,故管道的加工采用工廠預制的形式。上海中心的空調通風系統的風管加工,分為標準件和加工件,全部由上安集團的暖通設備加工廠在工廠內完成加工生產;樓層內水、電、風、弱電的各類支吊架全部采用輕型組合支吊架,只進行切割作業和組合安裝,避免了焊接和油漆等大量的聲、光、味的環境影響;管道安裝涉及溝槽、螺紋等非焊接連接的安裝,各區域就近建立小型預制場地,盡量加大預制深度,高比例的工廠化預制施工技術切實推進了安裝實物量的進程。風管工廠加工實現了機械化流水線生產,工人只要將風管的尺寸參數輸入計算機,車床就可根據輸入的信息進行切割。另外,風管的咬口、翻邊和角碼帖附等工作也使用機械裝置,跟傳統的手工捶打成型相比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保證了產品質量。空調水管的預制加工主要以塔冠區的DN800冷卻水管為主,制作中以業主確認的深化圖為依據,現場管理人員經過實地復核后,將圖紙中的管段尺寸轉化到單線圖中;繪圖員根據施工員出具的單線圖或尺寸復核圖,繪制管段加工圖;加工圖得到確認后,交付后方預制加工組。同時,后方管道加工工廠根據項目部提供的加工圖和現場施工計劃,按時保質完成相應管段成品或半成品的預制加工工作。支吊架的預制加工,傳統工藝制作支吊架的方式為現場切割、鉆孔、焊接,對于材料的用量不易控制,經常會造成嚴重浪費,且無法做到統一的外觀,切割、焊接和涂裝都會產生外觀的缺陷。本工程中各類輕型管槽支吊架采用工廠化預制,制作流程為型材切割、煨彎、焊接、鉆孔,最后進行刷漆。大部分支吊架的預制都經過鍍鋅、熱浸鋅或噴塑的表面處理,送至現場安裝時就已是美觀大方的成品。同時,支吊架加工后送至現場,無須動火,支架重量輕,組裝方便。
5垂直運輸管理和技術
(1)設備和大宗材料吊裝和運輸的工程量巨大,樓層材料垂直吊運4000t,樓層設備吊運、安裝共3500t;地下室材料垂直吊運2000t,地下室設備吊運、安裝共2500t;總計12000t。
設備安裝的數量多,且接收單位復雜。施工周期和施工高峰期長。垂直吊運機械資源緊張。設備層的物資進場難,外部施工協調困難,大型設備吊裝的高度高,施工環境復雜,技術難度也高。
(2)設備、大宗材料垂直吊運和設備安裝的施工機械準備上安集團項目部根據上海中心的業務范圍、特點和難點,對機械和機具做了精心準備。
常規的吊機、鏟車、卷揚機、液壓搬運車、葫蘆、鋼絲繩等機械和機具,一應俱全。針對高空吊裝的特點,定制了10t級(尺寸5500×3500)與20t級(尺寸6000×3500)兩套吊裝平臺。此外還添置了6t級電動牽引車;5t級液壓搬運車和5t級加長液壓搬運車,設備在吊裝平臺內定位和吊裝,這一做法在平臺到樓面口后的定位中發揮了奇效。2013年4月,地下5層的冰蓄冷設備大批排管,由于沒有吊裝孔,排管只能從坡道運入地下室。由于排管的幾何尺寸較大,卡車裝太高,叉車運太長,小平車運沒有剎車不安全,為此添置一臺低重心(600)大車盤2m×6m掛車。為了提高施工電梯使用效率,滿足大批量散件的運吊,項目上定制了9輛1t級的手推廂式搬運車。廂式搬運車尺寸為長1.3m,寬0.8m,高0.6m。該車的前、后兩扇門為翻板式,需要時可運4m長的材料。
(3)材料和設備吊裝、運輸主要采用設備吊運重心位移法和設備吊裝移動平臺拖運法。
6關鍵建造過程的確定和機電四新技術實施
關鍵建造過程的確定和實施,保證了機電系統整體安裝的進度、質量和安全。在上海中心大廈機電工程的各系統中,四新技術的應用層出不窮,諸如給排水系統中的廢水回收、中水處理系統;虹吸雨水排水系統;同層排水系統;消防系統中的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預留系統;供配電的電能管理系統;智能照明管理系統;LED泛光照明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地源熱泵系統;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冰蓄冷系統等等。項目部正確理解各系統的原理,合理準確地進行深化設計,嚴謹科學地方案組織,規范地施工管理實施,最終實現系統的功能合并。
7弱電工程總集成技術
(1)項目部為使上海中心大廈建筑內的環境達到舒適、安全、快捷的目的,配置安裝了各種用途的系統和設備。
包括:各大型機電系統,如給排水系統、消防水系統、虹吸系統、水處理系統(中水、雨水)、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大堂地暖系統、暖通空調系統(AHU、FPB、VAV等大型設備)、防排煙系統、送排風系統、加藥系統、三聯供系統、冰蓄冷系統、地源熱泵系統、變配電系統、電氣火災系統、應急照明系統、SPD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及泛光照明、燈光秀等系統。為使上述這些復雜而又相對獨立的設備、系統能協同工作,并保證各系統自動化、正常通信、穩定的運行,項目部設計配備了種類繁多的智能化系統設備,項目上共配置13大系統,約30個子系統,如:
1)綜合布線系統、固話通信系統、信息系統;
2)無線對講系統(消防用、物業用);
3)衛星通訊系統、衛星電視系統、有線電視系統;
4)消防報警系統、公共/應急廣播系統;
5)一卡通系統(含出入口控制及電子巡更、訪客管理、速通門、梯控)、電子鑰匙管理系統;
6)安全防范系統(含視頻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視頻分析系統);
7)車庫管理系統、防爆安全檢查系統;
8)樓宇自控BA系統、能源計量管理系統;
9)CPMS多能源管理系統;
10)IBMS、時鐘系統;•EMC合同能源管理系統;•通訊配套系統、室內無線覆蓋;•會議系統、擴聲系統、舞臺燈光系統等。這些機電及弱電系統在本項目上運用的特點是系統規模大,應用技術復雜且同時運行的系統多、維護和保養任務重,傳統情況下通常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來保證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進了總集成管理思路及辦法。
(2)本項目采用系統總集成管理
除了能取長補短、資源整合、集中調配等優勢外,其根本性目的是為了:
1)集中管理:對各系統進行集中統一監視和管理,將各集成系統的信息統一存儲、顯示和管理在同一平臺上,并為其他信息系統提供數據訪問接口。
2)分散控制:各系統進行分布式控制,保持各系統的相對獨立性,利于分離故障、分散風險,便于排查和管理。
3)系統聯動:以各系統的狀態能數為基礎,要根據可設置的條件實現各系統之間的相關硬件、軟件聯動。
4)優化運行:在各系統運行良好的基礎上,提供設備節能控制、運行計劃制定,優化策略設定、實施、評估等功能。
(3)本項目中組成系統總集成管理的基本類型總集成管理可以主要分為技術集成、要素或資源集成和智力集成,技術集成是整個系統總集成的核心關鍵,根據技術集成管理辦法梳理了以下界面內容:
1)系統功能界面;
2)系統操作平臺接口與界面;
3)系統應用軟件的界面;
4)設備材料、軟件供應界面確定;
5)系統的技術接口界面確定;
6)施工安裝界面的確定。根據工程不同的承包方式,對上述各道工序由誰來負責施工和指導應該事先予以明確。主要管理內容包括以下幾點:•明確并落實主要設備安裝負責人。•明確并落實未端設備安裝負責人。•明確并落實執行機、閥門等控制設備安裝、施工負責人及配合單位負責人。•明確并落實線槽、管線敷設負責•各子系統單體調試負責人。集成系統的調試,由系統集成商負責。
8物業化管理融入技術
上海中心項目中機電系統已完工未交付,卻又不得不提前投運的系統,例如永久電梯、高低壓變配電站、生活消防給水系統、冷凍站冷卻塔系統等,上安集團項目部引入機電臨時物業管理概念,組建施工過程中的機電物業化管理,保證關鍵部位和設施的正常運行。
(1)電梯運行管理
隨著臨時施工電梯的逐步退出,正式電梯逐步進入提前使用,按照原規劃的Y1~Y9電梯,分批投入使用,由機電臨時物業開始管理永久電梯臨時使用,納入工程協調部的統一管理。項目部對依次投入運行的9臺電梯進行24h運行維護管理。電梯運行管理:電梯轎廂內運行維護人員負責每日電梯的開啟、關閉、操作、人員出入核實、材料運行檢查等工作,確保每臺運行的電梯外觀完好,運行平穩,施工用梯安全、有序、規范。電梯維護管理:電梯運行管理人員做好電梯及轎廂內設施日常的清潔、維護管理,同時在運行過程中發現電梯故障,做好記錄,并上報主管部門,并配合專業維修單位做好維修、保養工作,確保電梯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
(2)變配電站運行管理
在10kV變配電站施工完成,高壓端受電完成,低壓端準備向大樓開始供電之前,由機電臨時物業人員接手管理變配電站。他們從施工狀態中,提前脫離,進入正式移交使用前的準工作狀態,以確保此類關鍵部位和設備設施處于安全受控臨時使用狀態。為了保證上海中心大廈已經投入運營的10kV變電站安全、正常運行,項目部派駐變電所運行人員對10kV變電站進行24h運行管理,確保變電所運行從施工到正式運行的無縫鏈接。每天至少4次對所有變電站設備巡視檢查,做好巡視記錄,包括:高壓進線的電壓、電流、低壓總開關電流的計量記錄,變壓器溫度等相關記錄。并負責已投入運行變配電站的日常操作、維護、緊急故障處置匯報、突發事故處理、停、送電操作。
從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和相關統計文獻資料表明,電氣施工發生安全隱患,一方面由于電氣施工臨時系統設計不合理、繼電保護器保護不匹配、接地接線不規范等系統設備自身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電氣施工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夠,綜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因素引起。
1.2加強水利水電工程電氣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全過程中,承包企業應該結合工程特性,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從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施工現場安全用電管理、危險源識別與防護等方面,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對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采取動態監督,嚴格執行和監督檢查各項安全管理條例和措施體系,并制定相應的事故應急預案,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可靠、節能經濟的建設發展。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電氣常見的不安全因素
2.1施工現場環境因素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周期較長、工程技術復雜,通常位于較為偏僻的山區,加上受到工程區地質環境、流域水文氣象、工程移動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會對工程施工用電安全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如:在施工過程中,風吹、日曬、沙塵、洪水、人為破壞等,均可能引起施工用電系統或電氣設備發生失靈、大面積停電、漏電、短路等事故,造成嚴重的施工臨時用電安全事故發生。
2.2施工電氣安全管理不完善因素
由于受“重施工、輕管理”,“重質量進度、輕安全成本”等固有施工管理意識的影響,一些水利水電工程承包企業項目負責人通常對于施工質量和進度較重視,忽略施工安全用電管理,相應存在施工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沒有設立專門用電安全管理崗位、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人員素質水平偏低等問題,相應施工臨時用電安全防護水平偏低。另外,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用電管理制度沒按照規范要求認真落實,執行力和監督檢查力度不夠,電氣施工中存在較多的技術和管理隱患。不重視安全用電的檢測和檢修維護記錄,加上項目部安全用電管理經費的不到位,是的一些分項分部工程的臨時用電系統安全防護體系不到位,給工程電氣施工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
2.3臨時用電系統不規范因素
在施工臨時用電組織設計編制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要求,由專門的電氣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臨時用電系統設計過程中,沒有按照TN-S系統要求,設置獨立的保護零線;沒有做到“三級配電、三級保護”;沒有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箱一漏”防護體系;三級配電箱間的漏電保護額定電流不匹配,存在“誤動、拒動、越級跳閘”等問題;供電線路敷設不規范,埋深或搭接長度不符合要求;線路保護過于簡單,無法保障施工工地現場的安全用電。用電管理人員安全意識不高、責任感不強、綜合操控技能水平偏低等人為因素,也大大影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用電水平。
3、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電氣安全防護水平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管理意識
要保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電氣具有較高的安全防護水平,首先要建立科學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實各種安全防護制度、組織結構和人員配置,并在施工全過程中進行全程監督,確保制度措施按照設計要求具有較高的執行力和落實度。要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漏電保護器安裝和運行(GB139552-92)等國家或企業規范要求,認真編制施工臨時用電設計方案,確保施工臨時用電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可行性和經濟性。加強崗前安全教育培訓,要組織相應安全操控技能培訓和用電事故分析,加強現場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用電意識,使其充分了解到安全用電的重要性和掌握安全用電操控技巧,減少或杜絕人為誤操作的習慣性違章行為發生,確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用電安全。
3.2加強施工電氣機具安全的動態檢測管理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前和施工全過程中,應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和安裝使用要求,對電氣施工中的電氣機具的電氣性能進行綜合檢測(包括:耐壓能力檢測、漏電檢測、絕緣性能檢測等),只有電氣、機械性能均滿足工程施工需求時,方能進入施工現場。另外,還需要在施工全過程中,定期對施工機具設備的電氣、機械性能進行綜合檢測。對于檢測資料,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分類管理,避免電氣設備和機具存在“帶病”作業問題,提高施工現場用電安全。
3.3加強施工全過程電氣安全管理
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電氣安全管理過程中,要結合工程特性合理辨識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危險源,并針對不同的危險源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體系。要保障施工電氣機具相應指標在人體安全耐受范圍(人體耐受電壓為36V,漏電電流為36mA)。對于超出人體安全的機具設備,應采取穿戴絕緣衣物、增加絕緣隔離層等技術手段進行處理。優選滿足施工實際需求和工程特性的成套供配電設備,以適應各種用電環節需求,便于維護管理。要動態檢測漏電保護器、斷路器等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性能,確保出現用電故障后,保護設備能準確動作切除故障。要叮囑和監督操控人員安全要求進行安全操作,避免安全用電事故發生。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體制于20世紀80年代進行改革,雖然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施工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時間相對較短,市場運作規范性不足。多數情況下業主單位掌握著市場的主動權,在簽訂施工承包合同過程中,施工企業往往面對不公平、不公正的情況。而企業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潤,外部制約和內部訴求方面都促使企業做好施工成本控制,從而使得成本最小化。
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進行制度控制
推進相應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有效地對水利水電施工的成本進行控制,降低各種費用支出,避免浪費,減少損失。例如,嚴格規范勞動紀律,推行計件工資制度,將工人的勞動報酬所得與勞動成果直接聯系起來;建立獎懲制度,對節約工程材料的人員給予獎勵,浪費的則要受到懲罰;推進利益激勵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可以通過設立激勵獎項,如安全質量獎等來激勵員工提高成本控制意識;明確費用開支標準和范圍,切實落實國家財經制度,對施工費用開支的標準和范圍作出明確的規定。
3.2優化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與工程施工進度、質量等密切相關,直接對工程施工成本產生影響。所以在工程項目中標后,就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考察,及時制定可行合理的施工方案。項目工程師在綜合考慮施工現場地理狀況、施工工藝、設備選型等情況的基礎上,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審查和論證,通過比較確定最優施工方案。工程技術部門應當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對圖紙、施工方案進行研究設計,結合現場情況,調整和優化方案,并及時上報監理進行審批。生產管理部門要充分運用項目計劃管理知識,對施工進度計劃進行研究,及時配置人員、材料和設備,若施工計劃需要優化,要向相關部門及時報告。
3.3大力推行新技術、新工藝
大力推行新技術、新工藝能夠有效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體而言,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以機械化施工代替大量勞動力,能夠減少工資支出,同時能夠減少相應的勞保費、生活設施費,并且能夠縮短工期,減少施工管理費用。因此,可以按照施工合同的規定以及施工進度安排、配置合理的施工機械,采取先進的生產工藝,從而提升勞動生產率,降低施工成本。
3.4實施責任成本控制
責任成本控制通常是通過對責任成本預算的科學編制,對各種成本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在對比預算成本和實際成本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所在,并分析出其具體的原因,獲得相關數據信息,向成本決策部門及時匯報,從而針對性地采取改進措施,糾正偏差,全面完成目標成本。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項目中,責任成本控制按照責任到人的原則,對可控制成本進行歸集,對施工項目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有效控制,它對施工成本的控制是一種預見性的控制,使得在工程施工中,能夠按照預先的預算編制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
3.5嚴格控制施工直接成本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包括施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兩個方面。嚴格控制施工直接成本控制具體而言,首先要進行施工材料成本的控制,施工材料的使用量要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合理控制;制定損耗標準,對于易損耗的施工材料要限額領料,施工人員要根據實際需求領取施工材料;做好庫存管理,不僅要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而且還要盡量減少搬運和庫存成本。其次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要根據工程的實際項目量,安排組織施工人員;強化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增強其責任意識,積極提升施工效率,做好施工成本控制。
3.6加強質量監管,降低間接成本
在施工過程中,各級質檢人員要切實履行崗位職責,將責任落實到位,嚴格把控各個施工工序的質量,同時要采取質量防范措施,防止出現質量問題,避免出現返工或返修的情況,這樣能夠有效減少施工過程的間接成本。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間接成本是很難有效控制的,所以必須強化對施工質量的監管,做到每一個施工環節都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監管,力爭一次性完成工程。
根據《強條》,事故放油閥門首先應該布置在安全的位置。在以往的工程設計中,事故放油閥門均按照DL/T5204—2005《火力發電廠油氣管道設計規程》將2個鋼制閥門布置在距主油箱5m之外,然后將第1個閥門的操作手輪加傳動裝置傳動至運轉層上。“有2條通道可以到達”的要求在零米很難實現,因為零米設備布置較多,廠房內空間較小,留出的通道一般是曲折的,而且總有1條通道需要經過主油箱,在主油箱發生事故時不能保證這條通道可以安全通行。
主油箱一般靠近A列布置,主油箱與A列之間只有5m的距離(有的甚至達不到5m)。靠近A列設置了閥門后要留出2條通道,則只能是閥門兩側順著A列的通道;而總有1臺機的主油箱是靠邊的,所以這側的通道只能通過主油箱,但事故放油管道一般從溝道內通向室外事故油池,這樣2個閥門之間的檢漏點不便于運行巡視。
實例說明
圖1為常規300MW級工程事故放油閥門的布置方式。如圖所示,事故放油閥門與主油箱留出了足夠的距離,但“2條通道可以到達”的要求沒有滿足:左側為檢修場地,開有大門,可以算作1條通道;而右側是空冷汽機的大排汽管道和采暖抽汽大管道的管溝等,布置復雜,很難留出合適的通道。此工程為1臺機組,若是2臺機組,則必有1臺機組靠主油箱,靠近主油箱這一端為廠房的端部(固定端或擴建端),實現“2條通道可以到達”則更難:左側通道必須通過主油箱,右側則需要通過排汽大管道及采暖管溝等。另外,圖中2個閥門之間的檢漏點不易操作,檢查巡視不方便;在事故放油閥門上方,本是1條從廠房內通往精處理取樣架及進入精處理靠A軸這一側的通道,但在事故放油閥門上加裝的傳動裝置正好在此通道上,嚴重阻礙通行。
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現場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1)主油箱應緊靠A列布置,在主油箱另一側留通道,事故放油管道從地上穿出主廠房,然后在A列外設置閥門小間以布置事故放油閥門及檢漏點,事故放油管再從地下通向事故油池。
(2)主油箱及事故放油管道維持原設計不變,將事故放油的2道閥門全部布置在室外,同樣在A列外設置閥門小間。這樣布置可以緩解空間緊張的問題,而且將閥門設置在室外的安全性遠遠大于室內,同時也滿足了《強條》的規定。
汽水及油管道布置
1條文內容及解釋
DL5000—2000《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部分《強條》規定:“單元控制室、電子設備間及其電纜夾層內,應設消防報警和信號設施,嚴禁汽水及油管道穿越。”
按照規定,在布置管道時應避開單元控制室、電子設備間及其電纜夾層,而對于其他電氣熱控的房間及設備雖沒有明確規定,但在設計中也應盡量避開管道。如果布置電氣熱控的房間及設備旁邊的汽水管道的閥門法蘭處發生泄漏,將會損壞電氣設備。
2常規的汽水及油管道布置
在以往工程設計中,空冷設備間側循環水及有無壓放水管道進出主廠房時,總要穿越空冷電子設備間,在穿越時有采用整體加套管的方式,也有采用降低標高徹底直埋在空冷電子設備間下的方式。加套管的方式對預留套管及墻壁的防水要求高,容易漏水;直埋的方式不利于日后檢修。因此按照《強條》規定,在布置汽水及油管道時應該徹底避開空冷設備間,從其他方向進出主廠房。
常規設計中,電氣低壓配電間是封閉的,管道及閥門一般不會布置在房間中(即使布置在房間中也很容易發現,能夠盡早修改),一般都是順著房間的墻邊布置,即使閥門法蘭泄漏也不會直接對配電間中的配電柜造成損壞,及時消除泄漏不會產生次生危險。還有一些工程設計中,電氣低壓配電間采用敞開式設置,周圍用欄桿圍起來,管道閥門就不能布置在其周圍,否則閥門法蘭或管道等泄漏將對配電間造成威脅。
3實例分析
3.1布置方式存在的問題
以科右中電廠為例,如圖2所示,配電間在固定端為敞開式設置,按照常規設計在1軸處,在1軸的A列與1/A列之間為室外管道進入主廠房的空間,除鹽水管道進入主廠房后設置了1道閥門,氫氣管道從此處進來后也設置了閥門。在安裝期間,除鹽水管道閥門法蘭泄漏,導致周圍配電柜進水,幸好配電柜未帶電,沒有造成重大事故;后統一將配電間周圍的閥門移至遠離配電間的地方,同時對配電間周圍的管道焊縫均做了射線探傷,徹底消除了隱患。
3.2建議
建議敞開式的配電間周圍不要設置法蘭閥門、法蘭對夾式的流量測量裝置或用法蘭連接管道;同時應在圖紙上標明周圍的管道焊縫以便做射線探傷,確保日后運行的安全性。
制粉系統防爆和滅火設施設置
1條文內容
選自DL5000—2000《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部分的《強條》規定:“制粉系統(全部燒無煙煤除外)必須有防爆和滅火設施。對煤粉倉、磨煤機及制粉系統,應設有通惰化介質和滅火介質的設施。
2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工程設計中,磨煤機、給煤機只有蒸汽滅火設施,并沒有設計通惰化介質設施,只有煤斗既有通惰化介質設施也有蒸汽滅火設施。目前多數給煤機廠家在設備上沒有設計消防蒸汽的接口,因此在設計中也就取消了蒸汽滅火設施。這些設置方式都不滿足《強條》的規定。
3實例說明
在科右中電廠工程設計中,只給磨煤機設置蒸汽滅火設施,蒸汽從除氧器引出;煤斗設計了通惰化介質的設施;由于給煤機廠家沒有設置消防滅火接口,所以沒有設計消防滅火設施。之后為給煤機加裝消防滅火設施;蒸汽從暖通用減溫減壓器后引出,然后與磨煤機消防蒸汽母管連接,磨煤機與給煤機的消防蒸汽成為雙路汽源。正常運行時用除氧器內的汽作為滅火汽源,停機狀態下用暖通減溫減壓器后的汽作為滅火汽源。更改后的系統見圖3。
這樣更改的原因是:此工程為單機運行,長期停機的可能性較大,在停機狀態下,除氧器中是沒有蒸汽的,為防止給煤機中存煤在停機狀態下自燃(燃用煤種為褐煤),單從除氧器接出的消防蒸汽汽源是不可靠的;而停機時的蒸汽來源只有啟動鍋爐房來汽,蒸汽進入輔汽聯箱后向各個用汽點分配。為提高消防蒸汽的可靠性,從暖通減溫減壓器后引出1路汽源作為停機狀態下的消防蒸汽汽源。這樣更改后,制粉系統的主要設備均有了滅火設施,任一設備事故都能及時消除,確保運行的安全性,但這樣不滿足《強條》中“應設有通惰化介質和滅火介質的設施”的要求。
4建議
針對此問題,在以后的設計中應該嚴格按照《強條》的規定,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設置;同時將事故情況進行認真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消防蒸汽汽源。
抗燃油集裝裝置基礎設計
選自DL5000—2000《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部分的《強條》規定:“當汽輪機調速系統和旁路系統的控制油采用抗燃油時,應有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室內空氣中有害物的濃度值不應超過現行的國家有關衛生標準的規定。”
1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工程設計中,抗燃油集裝裝置基礎均設計為直接做1個基礎臺面,或做1個槽鋼架子,將設備放在上面,并沒有按照條文中所要求的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2建議
抗燃油屬于有毒介質,為防止其泄漏造成事故擴散,同時為了檢修時易清理泵內殘留的油,基礎應該類似于油區的圍堰,在抗燃油集裝裝置底部的基礎臺面四周也做1圈。圍堰的底部留出排油口,放置1個小油桶接收事故及檢修時泄漏的抗燃油,防止事故及檢修時抗燃油泄漏而造成次生危害;在基礎平臺的表面要求貼防腐瓷磚,以便在基礎沾油后易于清除,盡可能地減少其揮發量。
排汽口設置
1條文內容
DL/T5054—1996《火力發電廠汽水管道設計技術規定》部分《強條》規定:“排汽管道出口噴出的擴散汽流,不應危及工作人員和鄰近設施。排汽口離屋面(或露面、平臺)的高度,應不小于2500mm。”
2排汽口設置形式選擇
實際設計中,“排汽口離屋面(或露面、平臺)的高度,應不小于2500mm”的要求一般都能滿足,但是部分設計不滿足“排汽管道出口噴出的擴散汽流,不應危及工作人員和鄰近設施”的要求,主要是由于采用的排汽口形式不同,噴出的擴散汽流差別較大。室外排汽口的設置大致可分為6種形式(見圖4)。在以往的設計中,從側墻引出的排汽口大部分采用圖4中a的形式,排出的汽流有斜向下擴散的趨勢,但高度很難計算,因為汽流高度與排汽時的壓力及排汽時長等均有關系,而這些數據不確定,即使排汽口標高大于2500mm后,也不能確定是否會危及工作人員和鄰近設施;采用方式e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若采用這2種方式,為保證噴出的擴散汽流不危及工作人員和鄰近設施,只能在2500mm的基礎上進一步抬高排汽口的標高,這樣勢必增加排汽阻力并浪費材料,而且標高也受廠房結構的限制。除此2種方式外,其余4種方式噴出的汽流均為向上擴散,在滿足2500mm的情況下一般也能達到擴散汽流不危及工作人員和鄰近設施的要求。這4種方式可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來選擇。同1個工程應選擇1種排汽口方式,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在選擇時要注意,c、d、f3種方式均有可能導致雨水進入排氣口,需要做防雨罩。防雨罩的設置也比較麻煩,不如直接使用方式b好一些。
3建議
一些小排汽管道宜采用方式b,因為小的排汽管道排汽反力小,支架容易設置,同時也滿足《強條》的規定;對于一些大的排汽管道類似定排擴容后的排汽管道,則宜采用方式d,因為這類排汽管道不怕雨水不易從排汽口進入設備,同時管道管徑比較大,排汽反力大,可以較好地平衡管道排汽時的水力,垂直的反力利用支架來承受,整個管系的穩定性較好。
燃油管道補償能力設計
1條文內容
DL/T5047—19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的《強條》規定:“燃油系統管道安裝結束后應進行清水沖洗或蒸汽吹洗,吹洗前止回閥芯、調整閥芯和孔板等應取出;靶式流量計應整體取下,以短管代替;吹洗次數應不少于2次,直至吹掃出介質潔凈為合格;吹掃結束后應清除死角積渣。”
《火力發電廠油氣管道設計規程》規定:“伴熱管道應留有足夠的熱補償,應按設計溫度計算布置π形補償器的距離”“,在燃油管道的熱補償計算中,管材的熱態許用應力和彈性模量應選用在燃油管道掃線介質溫度下的數值”。
2條文解釋
從上面條款中可以看出,燃油管道在安裝結束后要進行吹洗。以往的常規設計中,燃油管道的吹洗均為蒸汽吹洗,蒸汽管道均設計了π形補償彎。
對于燃油管道補償,管線若為管溝內的布置方式,因在設計溝道時就考慮了蒸汽管道的π形補償彎,最終的溝道就是帶π形彎的走向,所以燃油管道布置時也只能順著溝道走π形彎,同時也實現了燃油管道的熱補償,不容易漏掉補償彎。然而,隨著電廠管理日趨人性化,為方便日后巡視維護,很多電廠在設計中要求而不設置管溝。
3實例分析
科右中電廠采用綜合管架的布置方式,綜合管架一般為直線式,順著管架有將近200m的直管段。管道補償則可在管架內或超出管架通過上下管架的方式設置補償彎,不需要補償的可以順著管架一直走下去,而不受溝道走向的約束;但對于一些有高溫工況而長期在低溫狀態下運行的管道,容易漏掉補償彎。
管道安裝結束后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蒸汽吹洗,整條管道一起吹洗,而不是分段吹洗;吹洗時從鍋爐房一端進汽,一直吹到燃油泵房排汽。由于燃油管道直管段太長,導致靠燃油泵房一側位移量過大,將接入燃油管道的吹掃點撕裂,管道支架也均滑出了滑動支架的底座。為確保日后運行的安全性,最終取消中間設置的吹掃點,只留兩端的吹掃點,在管道中部設置放油點。
4燃油管道補償能力的建議
針對以上的問題,燃油管道布置,尤其是綜合管架上的燃油管道布置應考慮足夠的補償能力,計算補償時的溫度,應按照規程要求采用吹掃蒸汽的溫度,以免在吹掃時補償不夠位移太大而造成焊縫撕裂;尤其應該考慮的是管道安裝結束后吹洗時的補償能力,因為安裝結束后的吹洗都是從開始的一端一直吹洗到結束的一端,這樣就相當于整個管系處于高溫狀態下,若沒有設計足夠的補償能力,則容易產生裂紋,甚至造成焊縫撕裂的事故,給日后的運行留下隱患。
管道對接焊口距離設計
1條文內容
DL/T869—2004《火力發電廠焊接技術規程》部分的《強文》規定“:管道對接焊口,其中心線距離管道彎曲起點不小于管道外徑,且不小于100mm(定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邊緣不小于50mm。同管道2個對接焊口間距離一般不得小于150mm,當管道公稱直徑大于500mm時,同管道2個對接焊口間距離不得小于500mm。”
2條文解釋
在管道設計時,應該嚴格按照規定留出足夠的間距。對閥門密集或空間小的地方,通過調整布置,使管道對接焊口滿足條文要求,否則將造成施工不合格,焊接后再更改布置較困難。
3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在以往工程設計中,出現焊縫間距不符合規定的主要有凝結水管道的閥門站、各低加進出口及旁路閥門(集中布置時)、循環冷卻水管道閥門(集中布置時)、高低加危急疏水管道靠疏水擴容器側的閥門站、軸封供汽管道的閥門站。在這些管道設計時,閥門前后的直管段一定要滿足要求,因為管道穿越樓板或墻板的孔洞已經開好,如果現場因為焊縫間距不夠而平移管道,勢必會造成預留的孔洞偏離。
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更新下,一系列先進的教學成果展現在教育者面前,通過實踐證明教學改革下全新的教學方極具科學性,值得借鑒與推廣,因此,基于現有的優勢教學資源能夠為信息資源整合的實現奠定基礎。加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化,并能夠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的資源基礎。在此過程中,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需要從自身的實際出發,要確保這一教學資源的引入適合專業教學需求,同時也要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1.2構建信息資源庫
要想實現對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資源庫,而從當前高校信息資源庫建設的現狀看,由于重視程度不足致使信息庫建設資金投入等受限,信息化教學還停留在視頻教學等初級階段。而實現信息資源整合不僅要求要建立完善的教研資源庫,同時還需要針對學習資源進行高度的整合,進而才能確保信息資源在教學中得到高效利用。
2電工電子專業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作用與基礎
2.1實現二者整合的作用
當前,實現中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教改下該專業教學的必然發展方向,同時也是落實教學目標與提升人才質量的基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該專業教學中,能夠以全新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落實,即通過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來確保學生實現對專業知識的自由構建。與此同時,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活動的開展突破了時間、地點等條件的束縛,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以信息技術為媒介能夠為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等提供基礎,強化師生交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以EAD技術將仿真軟件應用到教學中,同時,基于當前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特點,可以進一步實現Protel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以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確保教學模式的有效更新。
2.2實現二者整合的基礎
要想確保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的有效整合,首要基礎條件是具備相應的信息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同時需要具備專業能力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確保該專業的教師能夠具備信息化教育的理念,能夠基于信息化技術下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此外,在實現二者整合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每一階段教學成果的總結來制定相應的改進與實施計劃,進而才能夠確保基于信息技術下的專業教學能夠實現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3實現信息技術與中職電工電子專業課程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
3.1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
在中職院校電工電子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想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以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確保專業學生的能力素質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實際要求,就需要教師更新教育理念,積極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進而通過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在素質教學下,需要打破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比如:將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將電工電子專業課程內容以“圖+文字”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能夠實現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進而使學生帶著興趣走進知識,為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3.2因材施教,實現教學課程與內容的合理設置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來講,其本身的知識基礎差,缺乏主動性,自身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加上電工電子專業課程內容的理論性相對較強,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對專業不感興趣,也就無法具備相應的能力。與此同時,這一專業教學內容過于陳舊,與高職院校的教材內容相近,而中職生與高職生本身的知識基礎是不同的,一概而論的教學內容定然不符合中職生的實際狀況與需求。同時,相應的課程設置不合理,缺少實踐課程內容。因此,在實施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整合的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學生的實際特點需求為切入點,并要實現課程的合理設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鞏固理論知識,并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滿足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實際要求。
3.3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信息素養是當今時展對人才素質的必然要求。實現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專業課程相結合,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加以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切實提高人才的綜合能力素質。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指導來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逐漸融入到信息技術下的教學范圍中。再如:為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來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是要確保案例要具備可操作性,這樣學生才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實現自身的進步與成長。此外,教師還應該以信息技術為媒介來構建仿真模擬實驗,將知識立體化、形象化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以在調動學生主觀積極性的基礎上,確保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信息化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2重要電力工程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
2.1串聯補償中的使用
我國電力相關部門批準并且大力投身建設的伊馮500kVTCSC項目具有很大的優勢。這個項目是C-EPRIScience&TechnologyCo.Ltd組織建立起來的,同時,利用一些實驗把伊馮500kVTCSC項目的額定功率有效地從1460000kW提升到2500000kW。并且在這個科研項目中,所使用的TCSC等設備都是由我國獨立進行研發和生產的,并且得到了成功的安裝和調試。這一套設備的成功應用直接說明了我國已經有能力在極其寒冷的地方安裝運用電力工程技術,并有能力實現HVTCSC的工業化。
2.2常規電力技術在電力工程中的應用
某些公司中的一些電力負載對電壓的變化以及電源突然中斷非常的敏感。當供電系統中的電源及其不穩定或者突然出現斷電,會對該公司的負載產生致命的傷害,根據這一公司實際用電情況,研發人員經過研究而使用兩套常規的電力設備來解決相關問題。在正常投入使用后,這一套設施極大地改善了電力質量。
2新增梁與粘貼纖維復合材相結合的加固法
(1)對于個別跨度較大且新增填充墻布置較為復雜的結構板,采用新增板下梁與樓板粘貼碳纖維布相結合的承重方案。出于施工方便的考慮,可以在板和梁之間預留縫隙來澆筑混凝土,待新增梁混凝土終凝以后用高性能復合灌漿料填充。在樓板的上方,可以通過粘貼碳纖維布解決新增板下梁的次生問題。原有結構板在改造加固之前已經處于了一種平衡狀態,在原有面荷載作用下產生了撓度。由于改造后來自于樓板的恒荷載和活荷載數值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在填充墻施工前,新梁對原結構板不會起到任何支撐作用。在填充墻施工后,樓蓋受到線荷載和面荷載共同作用,樓板的撓度會有增大的趨勢,新梁會受到樓板傳遞下來的荷載,從而發揮其承載功能。(2)對上部新增填充墻段內有門洞的板,為了減小填充墻直接對板產生的線荷載作用,可以采用了新增墻中梁與樓板粘貼碳纖維布相結合承重方案,即通過墻中梁來承擔梁上部新增填充墻線荷載,通過樓板粘貼碳纖維布來承擔墻中梁下部的新增填充墻荷載。實際工程中可以在門窗洞口上方設置一道同板跨度的墻中梁兼做過梁使用,并承擔上部新增填充墻體產生的線荷載。如(圖4)所示,新增墻中梁根據現場條件可擱置于原結構框架柱上,或通過增設構造柱,擱置于構造柱上。
3方案可行性分析
在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優先考慮新增梁和粘貼碳纖維布兩種措施結合使用的方案。這是因為,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造價相對較高,且不能解決正截面承載力超過40%板構件問題;新增梁加固法對建筑使用功能要求較高,且會導致原結構板產生負彎矩等次生問題。此外,在選擇新增梁與碳纖維布結合使用加固法時,出于施工方便的考慮,優先采用墻中梁與碳纖維布結合使用方案,而且,墻中梁與碳纖維布結合使用方案還能解決正截面承載力需要提高超過40%板的加固。本文來自于《福建建筑》雜志。福建建筑雜志簡介詳見
一、盲目設計、施工
現在房地產市場上出售的房子有很大一部分是毛坯房,沒有裝修,有的甚至連門都沒有,為了達到我們自己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所以必須進行裝修,一部分工程,特別是一些老百姓自己裝修,為了節省費用,私雇資質等級不符合要求的設計人員及施工單位(或個體戶)設計或承包工程。由于設計和施工人員技術水平有限,致使一些安裝工程達不規范要求,由于在裝修工程中電氣負荷較大,用電設備種類多,如果不經過有資質的設計人員的嚴格計算,僅憑電工經驗施工,電氣開關及導線選擇不當,負荷分配不合理等,都會在裝修過程中埋下隱患。房子對于我們老百姓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千萬不能為了圖省事、圖省錢給自己留下遺憾。
電氣裝修的程序如下:
1.我們裝修時應該先找一個有國家正規資質的設計單位根據自己家的實際情況進行正規設計,不能為了好看盲目的增加各種燈具和電器設備,這樣會增加電氣負荷,千萬別有這種思想“我家也沒有增加多少負荷沒有關系”,這種思想千萬不能有,因為一個新建的小區有上千戶的家庭,如果都象這樣,整個小區的電力負荷會增加很多,電源進線和變壓器的容量是有限的,開發商絕對不會因為整個小區的負荷增加了而去更換電源和變壓器。如果將來有一天真的負荷不夠了,受傷害的還是我們老百姓。
2.設計圖完成后,必須找一個有正規資質的裝修公司進行施工,最好能夠找個懂電的技術人員進行監督施工,一般好多家庭裝修根本做不到,如果你找的裝修公司不正規或是個體戶他們在施工中圖省事、圖快、根本不管你的工程質量,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根本就不懂這些專業性很強的東西。為了避免我們遭受更大的損失一定要找正規有資質的裝修公司,以防將來萬一出了問題我們也能有個說理的地方,如果找的隊伍不正規或是個人將來你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3.在施工過程中所用的電氣材料我們要嚴格把管,最好這些東西我們自己去采購,電料的選購切忌不能為了省錢,購買劣質產品,否則在使用中會麻煩不斷,后患無窮。選購電料應該去正規的商店選一些信的過的知名品牌,看準是否有3C認證。
4.在施工過程中最好能夠翻閱一下關于這方面的圖書,我們不要求你多么的精通,只要能夠略懂一二就可以了,把握住一些關鍵性的東西。
二、施工中容易存在的質量問題
1.線管敷設
根據設計圖的要求,需要在房間內增加插座、燈具,相應的也會增加線路,所增加的各種線路必須要穿電線管(一般是PVC管),對導線進行保護,并且能夠利于進行二次維修,有的施工隊伍為了圖省事把線直接敷設在了吊頂或地面內,大大影響了導線的使用壽命,而且將來出了問題無法進行維修。也有的裝修雖然也進行了穿管保護但是這些管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壁薄很容易被壓扁,需要彎曲的地方直接折彎沒有彎曲度,穿線管彎曲半徑太小,連接處沒有接頭,在吊頂內明敷設的導管走向不規則,吊桿設置的距離過大并且把管子直接搭在了龍骨上用鐵絲或導線固定,并且把強電和弱電共用一條線路。這些都是細節問題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正確的做法是PVC管子要根據內徑選用不同規格的彈簧彎管,做到管子彎曲后,管皮不皺、不裂、不變質。配管的彎曲半徑如下:明配管只有一個彎90°彎時,彎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4倍,暗配管的彎曲半徑大于等于管外徑的6倍。PVC管的接頭處建議用套管對接法,并粘接牢固。強電線路和弱電線路千萬不能敷設在一個管內,強弱電的電磁波會相互進行干擾。2.導線敷設
在敷設導線時對整個線路來說,分支的回路數量不應該過少,一般是燈一路,空調走兩路,一般插座走三到四路,好處是一個回路停電其他回路不受影響。有的裝修在進行穿線時不分清線的顏色、長度不夠時在電線管內進行接頭、接頭處沒有涮錫、膠布所包的接頭也不合理、有的燈具和插座沒有安裝接地線等等。正確的做法是在穿線時要分清線的顏色一般零線用淡蘭色、地線用雙色,導線在穿入電線管內時不能扭曲,電線管內嚴禁接頭,接頭涮錫是國家規范所要求的,接頭涮完錫后必須用兩層膠布進行纏繞,一層用耐高壓、耐腐蝕的,一層用防水的,有的甚至用醫學上所用的膠布進行包扎。地線對于整個家庭的電氣系統來說都相當重要,絕對不能省去。
3.電器開關的安裝
前面已經講到,我們一定要用質量好的電器開關這個是很重要的,質量差的導電金屬片彈性不好,接觸不好,容易發熱,達不到安全要求,塑料產品阻燃低、耐溫、安全性能差。由于衛生間內的水汽比較大,插座的安裝高度一般在1.8米左右并且要用防濺型的。
4.衛生間的等電位
有的家庭進行裝修把衛生間原有的局部等電位系統破壞掉了,沒有進行恢復,衛生間一般兼作洗浴室,洗浴時人體皮膚潮濕,阻抗下降,沿金屬管道傳導來的較小電壓即可引起電擊事故,在衛生間內作“局部等電位聯結”可使衛生間處于同一電位,防止出現危險的接觸電壓。所以我們裝修完成后對原來破壞掉的局部等電位要恢復掉。
5.各種燈具的安裝
各種漂亮的燈具會點綴出裝修的效果,但是我們不能為了漂亮而去盲目的選購一些漂亮的燈具,在選購之前必須要聽取設計師的意見,在裝修時可能會選擇一些易燃容易怕熱的裝飾材料,而有的燈具是屬于熱光源的,竟管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是他在點亮之后會很熱,可能會對周圍的裝飾材料造成不好的影響,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這時就需要我們選一些發熱性小的燈具。
2建設過程中建設科技的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關系到人民以及國家的切身利益,因此對其的技術進行關注、發展意義重大,在施工技術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2.1施工導流對于水利水電工程來說,導流對工程具有重大意義。利用導流技術可以使工程的質量得到保障。導流技術的落實主要依靠鑄造圍壩,說的直白一些利用裝置對水流進行暫時性的阻擋,來提高工程的品質。由于在進行施工導流過程中的水的流速極快,這部分水能夠使河道的規模得到降低,因此在進行建立圍壩時,要對技術進行合理分析。要確保技術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施工導流工藝的順利運用。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導流能夠起到控制河床的作用,所以關乎到工程建設的穩定性和速率。
2.2防滲加固通過多個水利水電工程的使用檢驗發現,在土壩中經常出現滲水問題。滲水問題會對項目的建設造成嚴重的干擾。如果不及時對滲水問題進行解決那么勢必會給工程建設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施工人員掌握加固科技是十分必要的。防滲加固技術的最大作用就是對土壩的變形和滲透進行處理,進而使壩體可以劈裂灌漿,這時候在壩體內將會有一種防滲體形成,從而成功地避免了滲漏現象的發生,保證了壩體的加固和穩定。在壩體劈裂灌漿過程中要依據壩體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灌漿孔。在壩軸線上面設置副排孔(通常情況下副排孔距離軸線的長度為1.50m),同時沿著壩軸線設置主排孔。主排孔和副排孔要分開設置并保持4m左右的距離,為了形成一道可靠的防滲體,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灌漿孔穿透壩體達到壩基。
2.3壩體填筑壩體填筑技術的關鍵就是壩面流水作業。在實際操作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完成流水作業后,要進行平料和卸料,并制定出相應的施工工序。第二,在壩體填筑過程中要依據施工要求做好填筑及鋪料工作。第三,在對壩體進行輾壓時要依據壩面的劃分進行,這樣做可使建筑面積得到保障。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減少熱量的損失對填筑涂料時間做好安排,縮短工期。
2.4合理運用添加材料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可以說混凝土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目前常用的外添加劑有修理外表添加劑、處理外表添加劑、改善色澤的外加劑、增加外表強度的增加劑,此外還有一些可以提高混凝土抗變形的添加劑,合理的使用外加劑可以對混凝土的質量得到改善,從而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質量,但在外加劑的使用中一定要合理,不能為了添加外加劑而增添。
3技術管理的作用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技術管理意義重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技術管理工作,使工程依照科學的發展規律進行,縮短工期,保證工程在工期內高質量完成。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受水利水電工程本身特點限制,技術管理是施工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對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管理,不僅會導致施工的有效性受到影響,而且會導致工程的整體質量有所下降。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視程度,在合理的情況下,大力加強技術管理措施。加強技術管理工作,不但可以使水利水電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時也會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技術水平。合理的技術管理能夠使工作人員及時地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尤其是在遇到技術問題時,通過有效的技術管理可以將一些質量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多個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經驗表明合理的技術管理能夠提高工程的質量。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工作,可以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對材料、人員以及設別的合理運用降低工程的成本。技術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對技術管理起到的效果有著積極的影響。
4技術管理的措施
在對水利水電工程進行技術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際需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相應的技術管理措施。
4.1重視程度不夠在加強對水利水電工程技術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從深化技術管理改革、加強執行力度、完善管理手段幾個方面入手,只有意識到技術管理的重要性,才能通過技術管理得到預期的效果。
4.2明確目標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必須要有明確目標,并以此目標為工作中心而展開相應的技術管理工作,使水利水電工程能夠在此目標的指導下,取得理想的效果。
4.3建立技術管理制度制定相應的技術管理制度十分必要,可以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需要,提高執行效果。
4.4健全技術管理手段要認真地對技術管理進行分析,對現有的技術管理方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擴充,對已有的技術手段進行變更,探索出更加合理的技術管理方式,提高技術管理質量。
1.2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我們都知道,電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應該是融入到電力系統的整體維護當中,落到實處,可是一到實際工作當中,大多數的領導與管理者只是把電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放到了會議桌上或者空洞的安全口號上,沒有深入實踐的探討安全對策,常常流于形式,沒有取得實際地效果。
1.3安全規章制度不健全雖然我國存在現行的電力工程管理工作規定與制度,可是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與企業的不斷發展,許多新的問題不斷涌現出來。不僅已有的制度得不到落實并完善,而且在如今的電力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不按規定進行操作的情況數不勝數,因此安全事故也頻繁發生。
1.4安全責任工作落實不到位理論上講,在生產過程中,電力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必須簽訂安全責任書,可是在現實操作中,管理者們就忽略了這一點,他們通常只有敷衍的口頭講述或者紙上談兵,在需要它的時候就不能發揮任何作用了。一旦發生事故,就出現互相推諉的情況,沒法按照相關文件追究具體責任,結果就是不了了之,使得電力企業的經濟損失慘重。
2電力工程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設措施
2.1健全電力工程管理體制完善電力工程的管理體制是促進實際生產安全進行的保障,要把安全生產作為所有工作的基礎,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規章制度,綜合考慮每一個因素,認真處理每一個細節。時常給全體職工提供具體的學習機會,使其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真執行相關規定,樹立安全生產意識。①要有制度,用制度去考核員工、獎懲員工以及約束員工。②建立健全的安全施工責任制度,并嚴格按照要求實施,做到安全任務目標的細化、量化。然后,從上到下,必須確保每一個人都簽訂了安全責任書,做到不留死角、不空崗位、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做到每一個人都有任務,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每一個人都有目標。同時,對于安全責任書,要確保其內容的完整性、實效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嚴謹性,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落實責任書所規定義務與職責,同時也可以充分享受權利,管理者要做好考核工作,確保一一達標。
2.2安全制度文化的完善安全文化制度是指在電力工程管理工作的開展中建立并逐漸完善起的安全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是安全文化中較為硬性的管理指標,包括著負責安全管理的部門的組織架構、責任分工、安全生產條例及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等。電力行業中基本建立起針對電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但制度中依然存在著尚需改進完善的地方,因此,管理工作者要進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的強化完善,對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運行、施工等的作業體系進行完善;對電力工程管理的安全形勢進行及時的全面系統分析,以新的設備、新的技術完善具體的施工及運行,減少電力工程建設及運行中的安全事故,以新的安全理念的融匯使用,健全安全生產的管理條例及管理制度;分析電力行業的發展給電力工程管理帶來的影響,以更加適應電力行業發展需求的安全管理的管理目標、安全行為規范、安全機制及規章制度等,引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2.3進一步提升思想認識對于建設安全文化工作而言,關鍵在于企業管理者。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然后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將安全文化工作落到實處,思想上更加重視安全文化建設。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個要點來實施:①必須要將企業安全問題融入到工作中去,時刻分析掌握發現的安全問題,如此便可以快速解決問題。②培養高度的敏感性,洞悉隱藏的安全問題,通過分析找出解決措施。在實際工作當中,管理者需深入實踐,了解施工基層,體驗具體工作,通過這樣的實踐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現實工作當中,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如果領導重視度高,發生安全事故的次數越少。
2.4安全環境文化的建設安全環境文化也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組成,主要包括著設備、技術、工藝等的硬件環境及員工精神及企業安全品牌形象等軟環境。在進行電力工程管理中安全文化的建設,需要管理人員確保安全環境文化建設所需資金的投入,以施工建設。運營生產及企業管理中的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應用,構筑堅強型的安全環境文化;重視員工在安全文化建設中所表現出的精神層次的需求,將企業文化與安全文化實施同步建設,樹立起安全文化品牌,增強人員參與安全環境文化建設中的凝聚力等。
2.5加強安全意識培訓,重視預防工作安全教育是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基礎。管理工作者需根據具體操作狀況,制定出一個合理有效的培訓計劃,做好全體員工的安全文化培訓工作。并教育職工在日常工作當中注重積累安全施工的經驗,這樣可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次數。要有定期的安全培訓平臺,這樣能讓到職工感受到公司對安全文化的重視度,從而積極學習安全文化。與此同時,做好預防工作,從員工的日常工作習慣與細節到機械設備的維護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確保順利開展電力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