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24 04:30: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旅游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旅游文化論文

篇(1)

旅游管理作為現代管理學中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不僅包含了旅游學科自身的性質,同時也包含了管理學的普遍屬性。建立中國特色的旅游管理文化,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對旅游管理所產生的影響,并積極吸取其有利部分,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提升我國的旅游管理水平,培養我國特有的旅游管理文化。

旅游管理與我國傳統文化概述

我國的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而且無論是人文資源還是自然資源,其中幾乎都蘊含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國旅游資源中的自然景觀,幾乎都能跟歷史的著名事件或者是著名人物聯系在一起,因此為自然景觀添加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而我國的人文資源本身就是歷史文化的結晶,它往往都具有獨特的城市風貌、豐富的文物古跡以及眾多的風景名勝。正是由于我國在旅游文化資源上特有的民族特點和文化底蘊,因此在世界的旅游文化上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管理與文化之間具有共生性,管理會隨著人類文化的發展而不斷實現發展,文化發展水平、方式都會對管理的模式、水平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管理反過來在某些程度上也會對文化產生影響。旅游管理作為管理學中的一部分,也同時符合這種管理和文化之間共生性的原則。

傳統文化下旅游管理所具備的特點

這里所說的傳統文化下的旅游管理,具體指的是旅游管理中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在管理上必須要充分地考慮到文化旅游產品最基本的特征。

首先,文化旅游具有的非物質性和不可替代性。舉例而言,要想到看到敦煌壁畫的旅游者只有去敦煌莫高窟,去別的地方是無法感受的;

第二,文化旅游行業本身屬于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具備服務行業所共有的特點,服務僅僅是一種活動、是一種行為,是可以被交換的無形產品。這點體現在文化旅游當中,就表現出旅游文化產品中服務所占據的巨大比重,從某些層面上來說,服務就是文化旅游中的靈魂所在;

第三,文化旅游體現出了明顯的創新性和穩定性,旅游文化資源是處于不斷開發的過程中,但是一旦成為了旅游產品,基本上就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旅游市場。

我國傳統文化對旅游管理的影響

管理理念中的以人為本。正是由于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旅游管理上都離不開的人的因素,因此,傳統文化對旅游管理的影響上首先體現出來的必然是人。由于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對自身的作用逐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楚的認識,開始重視對人的尊嚴以及人自身價值重視和關注,因此就出現了“以人為本”的全新理念,而這個理念運用到旅游管理上,則必然更加的突出。近年來的旅游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提出了參與式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具體而言就是要讓每個旅游企業中的員工都能以一個主人翁的姿態和精神去參與到管理工作。

無論是旅游管理上的“以人為本”,還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對人的重視,這些在思想根源上都是一致的,例如著名思想家荀子所提出的“水可載舟,水亦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些傳統文化上對人的重視,對現代的旅游管理者所給予的啟示就是要在管理過程中將員工放置于最重要的位置。

企業發展中的以和為貴。由于旅游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內容,一條旅游線路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包括休閑娛樂、門票、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上無論是哪一項出了問題,都會對整個旅游行程產生一定的影響。只有每個環節都能做好相互配合,為旅游者提供最為優質的服務,才能實現旅游行業在管理中的最優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充分地體現出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為貴。

我國古代儒家思想中重視“和為貴”思想,這就可以運用在現在旅游管理中各環節之間的團結協作上。就現今企業的管理而言,和諧應該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無論提出什么樣的管理模式或者手段上的創新,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實現整體上的和諧。

管理者的人格力量。在旅游企業中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在具體的管理內容和環節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依靠一個管理者的人格力量。一個企業管理者的作風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一個企業的風格,這也是管理者人格力量的體現。儒家所提出的“內圣外王之道”,就彰顯出圣人的人格魅力,利用圣人的各人道德來做榜樣從而去影響他人,這也就說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就重視榜樣的作用,其中所展示的就是人格力量。

此外,在旅游管理者的人格力量具體體現上,還涉及對下屬員工的激勵。激勵和鼓舞不是一個簡單事情,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藝術,同時還具備極為深刻的文化內涵。在對員工的激勵上,首先是物質獎勵,然后給予一定的精神激勵作為配合,最后還要加上一定的考核制度來促進。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激勵方式,并不能實現較為長久的激勵效果。因此這就需要用到管理者的人格力量,在對員工的創造力和勞動者進行激發的同時,除了對員工的集團榮譽感進行培養的同時,更為重要是利用自身人格力量和下屬員工做到心靈上的溝通。具體做法就是要給予員工充分的尊重,對員工體察入微,利用內心的良善處處為員工著想。同時管理者還必須將這些付之于具體的行動。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提到“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人心之間的互動會更加有利于旅游企業的管理。

傳統文化傳承和旅游發展之間的協調發展

雖然傳統文化同我國的旅游管理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目前一些地區在旅游上缺乏管理,盲目開發,其旅游事業的發展給當地的文化遺產保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何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和旅游發展之間的協調發展,是目前我國旅游管理中所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傳統精神文化內涵。隨著我國旅游事業的不斷發展,新時期的旅游活動肯定不會僅僅局限為自然景物的觀光旅游,而是要朝向專門的文化旅游等高層次、高知識含量的旅游形式發展,因此在旅游過程中對精神消費以及文化感受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根據這種發展趨勢,在相關的旅游管理工作中,必須要不斷深入開發一些具有深厚傳統精神文化底蘊的新產品和新項目。具體來說,我國的廣大風景旅游區首先要對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和旅游者的客觀需求進行及時研究,同時要充分把握自身文化資源上的特點,在不斷完成創新的基礎上推出各方面都讓游客滿意的傳統文化旅游。

篇(2)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3115(2009)16-0023-04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課本中有關于“中國旅游標志”的解釋:“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早有各種旅游圖形標志,用以塑造和傳播某個國家和城市的旅游形象。中國國家旅游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于1983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曾命名“馬踏飛燕”。后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云:“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后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娶飛廉并銅馬”的記載,故正名“馬超龍雀”,簡稱“天馬”,俗稱“銅奔馬”。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游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征前程似錦的中國旅游業;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國盡興旅游;馬超龍雀的青銅制品,象征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了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可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在世界上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震憾力,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隨著國際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旅游大國,中外旅游文化的頻繁交流,使銅奔馬越來越多地以中國旅游大國的形象展示在世界各國人民的面前。

“天馬”凝聚著中國人天馬行空的最深層次的民族記憶,飽含著最具民族特色的古樸、典雅的傳統美學追求,體現出人類的創造精神、審美理想,展示著人類的生命記憶與精神源泉,是一件空前完美的藝術杰作。

有專家說,文物工作者不應只停留在考古、研究之上,而需要更多地考慮文化遺產的推廣、宣傳,讓看起來高高在上的文化遺產,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化大餐,從而實現古老文化的形象傳播。

中國出土的文物浩如煙海,惟獨銅奔馬出土時本身沒有名字,由于地位特殊、萬眾注目,所以,爭論不休,至今尚無定論。

“馬踏飛燕”與“馬踏匈奴”近似。“馬踏飛燕”中的“踏”字,有敵視、征服之意。匈奴是漢朝的敵人,可以踏。鳥是“天馬”的良友,不是敵人,沒有敵意,豈能踏?專家們仔細觀察銅奔馬后發現,“天馬”的蹄子與鳥之間其實是半蹭,并不是踏。

“馬超龍雀”中的“龍雀”即“飛廉”,有專家、學者質疑到底是人是神,是獸是禽,古人也無定論,現在爭議較大。另外,許多人不知道“龍雀”、“飛廉”為何物。

中國旅游標志是中國旅游文化的圖騰,是權威性的形象標志。中國旅游標志有一個寓意深刻、富有特色、簡單響亮的新稱名和清晰的象征意義,不僅是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國旅游界、文物界、文化界的熱望。只有解決了中國旅游標志的正確稱名,挖掘出其深刻的文化象征意義,才能把中國獨特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傳播出去,中國旅游標志晉升世界旅游標志才有競爭力。

中國人凡事講究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筆者認為,中國旅游標志需要一個古今中外相結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美稱。

銅奔馬是古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象,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古代藝術家創造出了一件極具浪漫主義的、空前完美的藝術杰作,其稱名卻不具浪漫主義,也不完美。如果沒有無名藝術家大膽的想象和夸張,沒有天馬行空的思維和理念,就絕對沒有這件絕世的魂寶。而我們的思路只有小心求證,卻沒有大膽假說,沒有天馬行空、風神飛揚的思維結果。

對于這件珍奇國寶的稱名,既要忠實于原來創作者的本意,又要賦予符合時代的新含義,要與時俱進;不能拘泥于教條的思維方式和純考古的觀點來命名。

中國旅游標志應該為中國國家利益服務。奧運會在中國成功舉辦之后,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對中國旅游標志的準確稱名有著十分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奧運會在中國舉行是暫時的,中國文化、旅游、體育走向世界,卻是長期的。要使中國旅游走向世界,申請世界旅游標志,沒有一個美好浪漫、雅俗共賞的準確名字和象征意義是不行的。

筆者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認為比較準確的新稱名應是“天馬賽風神”。

“天馬賽風神” 的新稱名能準確、完整、傳神、科學地體現這件絕世瑰寶的特征,前后貫通、上下完整、渾然一體地反映出“天下第一馬”這件稀世國寶的神韻。

天馬賽風神是一個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吉祥如意、中外皆宜、極具浪漫色彩的名字,可以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接受。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有“天馬”、“風神”的形象和描寫。“天馬”、“風神”的稱謂與中國的文化背景和世界的文化背景是近似的。

“天馬賽風神”這個稱名是在尊重了幾十年來大多數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和人民群眾的良好愿望以及國家旅游局當初選擇該文物原意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的結果。

中國是一個富于神話傳說的浪漫主義的國度,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天上神、人間神、冥間神。中國古代人民不僅生活在現實里,也生活在神話里。神話作為集體無意識的原型具有永恒的魅力,不會因現代科學的進步而減退。審美的魅力來自對源于生命深處的神秘事物的感受,即榮格所說的幻覺型作品。

天馬賽風神的稱名承載了中國5000年的文化歷史、歷史事件和神話傳說。“天馬”、“風神”、“賽風神”都會給人許多美好、豐富的聯想。從《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算起,關于“風神”的神話傳說已有5000年了,比天馬行空的故事早3000年。

“天馬”讓人首先聯想到天馬奔騰神速,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不拘一格、流暢自然,也指思維的不同尋常的跳躍。“天馬行空”這個成語,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深入人心,激發了多少中國人的想象力。

“天馬”還讓人聯想到《西游記》中孫悟空當弼馬溫在天庭管理天馬的神話故事。

“風神”可以讓人聯想到龍王、風神、雨神、雷公、電母、天神、地神、日神、月神等中國天上諸神的很多神話傳說。

“賽風神”象征著勝利,寓意“馬到成功”。

筆者認為,“天馬”是“天下第一馬”、“天下最有名的馬”、“天下最好的馬”的廣義概念,不是狹義概念。

“天馬”是過去存在的現實主義之馬,“風神”是神話傳說中的浪漫主義之神。“天馬賽風神”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稱名。它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誰也未見過“天馬”,“天馬賽風神”就是“天馬行空”的再現。“天馬”就是漢武大帝、張衡和李白等歷代文人騷客贊美過的“天馬”,就是郭沫若、徐悲鴻、常書鴻、臧克家等著名大師、畫家、詩人心目中的“天馬行空”的形象。

筆者認為,“天馬”蹄下的鳥,不是一個具體的鳥,而是“風神鳥”,其實就是風神的化身。中國古人以為“風神鳥形”,故一開始把風字造得像一頭美麗的鳳凰。風神中國古代亦稱風伯、風師,其信仰起源甚早。《山海經?大荒北經》有“蚩尤作兵,伐黃帝。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之句。春秋戰國以后,風神信仰逐漸統一,中原一帶信仰的風神為星宿,南方一帶信仰的風神則為鳥形。風神之職,就是“掌八風消息,通五運之氣候”。風是氣候的主要因素,事關濟時育物,秦漢時就已列入國家祀典。《風俗通義》的《祀典》稱,風神“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養成萬物,有功於人。王者祀以報功也”。東漢蔡邕《獨斷》稱,“風伯神,箕星也。其象在天,能興風”。箕星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之一,此當以星宿為風神。風神現在是旋風的中國名稱之一(2000年國際氣象組織采用中國氣象局提供的十個新的熱帶氣旋名稱是:風神、電母、龍王、悟空、玉兔、海神、海馬、海燕、海棠、杜鵑)。

由于古代生產力水平很低,人類在較大程度上仍然受自然界的控制。在觀念中,對自然界的力量是敬畏、崇拜的。把自然界的力量偶像化,認為雨有雨神,風有風神,旱有旱魃,火有祝融,這也是宗教的起源。

世界各國崇拜風神、雷神等的例子比比皆是。風神、雷神最早出現于17世紀的日本畫家手下,隨后成為日本人信仰當中重要的神話形象。印尼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宗教文化的影響,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風神、水神、火神等。

人們常用風神字眼形容藝術家文采斐然,如風神遺韻、風神超逸、風神蕭逸、風神俊朗、風神俱全、風神意蘊、風神氣度等。“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師法古,三紙筆佳”。東晉書家王羲之出身門閥世族,風流瀟灑,不拘世俗,曾坦腹東床,他的書法亦是“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晉人風神瀟灑,不滯于物。”初唐王勃名文《滕王閣序》千古傳誦,傳說風神曾助其及時赴會。書畫藝術,各有千秋,“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天馬行空”比喻文學藝術家詩文氣勢豪放、不拘一格、流暢自然,也指不同思維。“天馬”、“風神”二詞都與文學藝術有密切的關系。

許多形容“天馬”的文字,都用一個成語“風馳電掣”。《現代漢語詞典》中“風馳電掣”的解釋為: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風馳電掣”就是“風神”、“電母”的寫照。筆者收集的古代50個駿馬的名稱,都與風、云、雷、電有關。著名詩人臧克家等人認為“銅奔馬”是“踏燕追風”、“天馬追風”。“追風”是有道理的,但是為什么要追風?追什么風?“天馬”追的是風神,“風神鳥形”,才是有形的。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天衣飛揚,滿壁風動,如果離開“風”,就不是飛天了。

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對“天馬”稱名的認同度較高。爭議較大的主要是馬蹄下的那只鳥。無論是什么鳥,當初創作者的本意是襯托“天馬”的神速。

筆者認為,只有非凡的風神能配得起偉大的“天馬”。

“賽”在當今是一個非常時尚的字。每天的電視、廣播、報紙、網絡都有大量的體育比賽新聞,國內外各種頻繁的體育賽事,如“賽馬”、“賽車”等等。

“天馬賽風神”中的一個“賽”字,把它的古今之義,把“天馬”與風神的關聯關系表達得完整無缺!

《辭海》對“象征”所下的定義為:用具體事物表示某種抽象要領或思想感情;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指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因此,可以說,象征是具體事物與抽象思維之間的一種橋梁,是智力活動(尤其是聯想)的結果,是人類具體地、形象地表達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的一種方法。我們只有了解了一個民族對一定事物所賦予的象征意義,才能加深對這個民族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一件作品所表現的事物的象征意義,才能深刻地理解這件作品。

馬和鳥到底象征什么?我們首先從馬說起。馬雄健、善良,性溫順而敏捷,善奔跑,馬的出現與人類幾乎同時或更早,已有近百萬年的歷史。馬分布于世界各國,自古是世界各國用于軍事、農業、交通的好幫手。古代人民對馬有一種特殊感情,馬對人類有獨特的作用。根據倫理觀點,馬是“人最高尚的征服”,馬是與眾不同的動物,馬是坐騎、車輛、船只的象征,所以,它的命運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

自古以來,巫術、占卜、煉金術、秘教以及各種神秘主義,都跟象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使象征帶有迷信色彩。惟其如此,人類文化才顯得五光十色、豐富多彩。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對同一件事物往往賦予不同和相同的象征意義。專家認為,世界許多民族都有共識,馬是冥神的象征,因此,具有最積極的意義,冥神象征的消極意義使馬成為陰間權力的表現。在農業文明史里,馬由冥神變成農神、水神的象征,馬作為力量、創造力和青春的意義。所以,在象征意義方面同時屬于陰間和天國。馬的象征意義延伸到宇宙的兩個極端――天上和地下(天堂與地獄)。馬輕而易舉地從黑夜到白晝,從死亡到復生,從情感到行動。因此,馬在一種連續的表現中連接對立國,它實質上是有形的,代表生命和繼續,擺脫了生命和死亡中的間斷。

馬又是和平的起源,在馬與人兩者間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辯證關系,那是精神與心理的辯證關系。這也令人想起希臘神話中“天馬”(珀伽索斯)的象征意義,不僅出現全部“天馬”,而且還有馬、鳥結合體。假若我們進一步去類比,根據馬屬于上蒼的含義,馬行動迅捷常使它成為風神的象征。在古希臘神話中,風神(波瑞阿斯)變成了一匹馬。在阿拉伯故事中,四匹馬代表四個方位。在印度,馬是“風神和空氣之神”(代由)的坐騎。在中國,穆天子的八匹駿馬與八面風相吻合。這不是簡單的巧合。

眾所周知,古代陵墓雕塑與皇權思想及宗教結合較為緊密。中國的厚葬習俗歷史悠久,漢朝最盛。古代人們關于靈魂不死的信仰,使陵墓雕塑產生了非凡的想象力和創作靈感,從而創作出構思巧妙、技藝高超、氣韻生動的作品。毋庸諱言,銅奔馬是甘肅武威雷臺漢墓中的一件明器。這匹馬不是用于戰爭、農耕和交通,而是作為協助死者靈魂升天的神靈之獸被雕塑的。馬與鳥是墓主靈魂的守護神,其作用是超度亡魂,負責將墓主的亡靈從冥間快速超度到天國。在古代的中國和外國,馬和鳥都是靈魂脫離身體的象征,是靈魂不朽的象征,是智慧的象征,在天地之間起中介作用。

筆者認為,“天馬賽風神”有六個文化象征意義。

“天馬賽風神” 象征世界各國的旅游者自由、快捷、盡興、平安;象征世界旅游業興旺發達、前程似錦;象征中國5000年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象征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傳統文化精神;象征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象征中國和世界精神文明發展水平更高,中國和世界的物質文明發展速度更快,中國和世界各民族和睦相處、共同繁榮的能力更強。

中國旅游標志造型之精美、力度之均勻,其天馬行空、自由自在、一日千里、風行天下、“以游無窮”,充分體現了中國2000多年前的先哲莊子《逍遙游》所渴望和描繪的高度自由、超越一切束縛的理想境界。

每個偉大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精神風貌,有區別于其他民族而為自己所特有的氣質,這便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當然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是最突出的中華民族精神。《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綿延發展的精神動力。《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載物”就是寬容、寬厚的精神。我們要以開放的胸襟,兼容并蓄、熱情好客的態度對待來華的友好人士。

“天馬”象征、開放進取、自強不息精神,“天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擁有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拼搏進取的無比勇氣。風神象征忍辱負重的厚德載物精神。身體長度只有四五個馬蹄大的風神,被高大的“天馬”在蹄下一踩就是近2000年,“天馬”的全部重量集中在半個蹄子上,十幾個平方厘米的面積,學過物理學力學原理的人都知道風神承受的壓力有多大。風神為了襯托“天馬”的偉大,默默地做無名英雄,依然無怨無悔。如果沒有忍辱負重的精神,如何“載龐大的天馬之物”呢?

天馬賽風神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無名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凌云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天馬”嘶鳴著,額鬃、尾巴都迎風飄揚,充滿了天馬行空的驕傲;風神回首而望,驚愕于同“天馬”的比賽結果。這簡直就是古人“揚鞭只共鳥爭飛”詩句的真實再現。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動物比賽的傳統和習慣,如賽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天馬賽風神的造型就是一個體育比賽的生動造型。“天馬”與風神比賽,各顯神威,風神以為“天馬”不是自己的對手,正在洋洋得意,回頭張望之時,“天馬”已風馳電掣般地賽過了風神,使風神驚詫不已,從而創造出了一個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

“天馬”是動物中的運動健將,以它所蘊涵的強勁的速度表達了“更快”的奧運精神,展示了中華民族騰飛的愿望。

篇(3)

2008年,國家對法定節假日做出調整,將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三大傳統節日增定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長假日。旅游業是為“窗口行業”和公認的“朝陽產業”,從文化象征角度探討中國傳統節日旅游的發展,不僅具有深刻的文化踐行意義,還可以使旅游業由于傳統文化的注入取得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終實現經濟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節文化象征意蘊挖掘

何星亮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象征系統進行論述時提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形式多樣,隱藏在社會和文化的各個方面,可以從多角度進行分析。他從文化習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維結構。根據端午節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表達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維結構,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視角對端午節的傳統文化象征進行解讀。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國的傳統節日無論是在節日設立的時間、節日的諸多風俗還是在節日的演變上,都體現了要順應自然節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針對端午節來講,關于端午節起源的說法很多,其中有一個便是“源于夏至說”。在中國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處于季節變化性較大的時間節點而備受重視,是中國古代兩個最重要的節氣,也被當做重要的節日來過。古語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節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經作為節來過,后來是端午節的盛行,夏至作為節日的活動內容才被挪到端午節了。從這個角度講,端午節的出現是和季節交替密切相關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對人的生活的制約,人對自然的一種認識、順應與把握。它是中華民族文明、智慧的結晶,是長期積累下來的智慧對變化自然的一種適應。

(二)地:鮮明的農業文明特色

端午的產生主要是源于農耕生產中產生的應時而作,張弛有度的自然生活習慣。端午節萬物孳生,它的選定正是夏伏這一特色的最好體現。入夏,農事漸忙。收獲的季節尚未到來,青黃不接,而且此時天氣春意已消,逐漸燥熱,天災地孽開始出現。端午節期間的多種民俗事項都表達了人們對農業豐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習俗來講,粽子古稱角黍。黍是中國古代五谷(稻、黍、稷、麥、菽)之一。古人認為黍具陽火之性,又稱“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葉包裹,是因為菰葉生于水中而屬陰。菰葉包于黍外,象征“陰外陽內”、“陰陽相合”之狀。表達古代中國人祈求端午之后陰陽調和,風調雨順的愿望。

(三)人:對個體生命的關愛,對家庭親情的重視和對愛國主義的弘揚

中國的傳統節日處處顯示出人的主體地位,對個人、家庭、國家三者的關注幾乎是中國每一個傳統節日的核心內容。端午節中,采用多種厭勝之物如艾蒿、符圖、雄黃酒等進行驅邪避瘟,體現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姻親交往、朋友相聚、師生互禮則表達了對社會人際關系的重視;尤以家庭關系為重,寄托了人們以過節的形式維持家庭和睦、其樂融融的美好愿望;通過吃粽子、劃龍舟等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體現了端午節對愛國主義這一國家、民族永恒主題的弘揚。

二、文化象征視角下端午節日旅游發展對策探析

從“天”、“地”、“人”的視角對端午節進行傳統文化象征解讀可知,端午節以其獨特的節日象征符號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品質。在運用端午節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進行旅游載體化運作時,要在宏觀上把握好端午節日旅游這個基本特征。具體來說可以從“處理好三對關系”和“發展好一個產業”兩個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

(一)處理好三對關系

1.西方外來文化與東方本土文化之間的關系。象征具有群體性的特征。絕大部分象征符號反映群體的價值取向和心理狀態。傳統節日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群體文化心理寫照。中國的傳統節日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折射。在全球化發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傳統節日在中國大行其道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洋節日文化個性化強,沒有固定模式,對好奇心強、愛趕時髦、愛模仿的年輕人有吸引力,結果使得傳統節日備受冷落。對此,一方面順應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趨勢,認清并承認西方傳統節日在中國盛行的事實;另一方面,不能對此狀況“聽之任之”,而應審時度勢,加大本土節日文化宣傳和建設:保護中國古老文化的根。同時,積極吸收西方傳統節日中有益的、能喚起人類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為己所用。

2.社會政治文化與大眾娛樂文化之間的關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現之一為同一種象征符號因其本身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而被人們賦予多種不同的象征意義。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符號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項使其蘊含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目前,對于端午節文化的宣傳大都停留在其作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的狹隘范圍內,過分強調其紀念性的內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這導致了端午節日的嚴肅性有余,活潑性不足,使得普通民眾融入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匱乏,形式單一。因此,在發展端午節旅游時要充分展示其傳統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發揮其社會政治功能外,還要積極地融人大眾娛樂文化,創新各種節日文化活動形式,讓人們在較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去感知并尋找傳統文化的靈魂。

3.現代流行文化與傳統古典文化之間的關系。象征具有傳承性的特征。傳承性強調象征符號在社會演變中基本的表現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層文化內涵的穩定性。節日符號的傳承性決定了其在文脈相傳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著節日具體表達方式和內容的固步自封。傳統節日產生和發展都是在不斷變換的社會時空中進行的,其演變與與時俱進是一種歷史衍義的潮流。符合民眾心理的節日文化形式的“以舊換新”是十分必要的。在發展端午節日文化旅游的過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節就是吃粽子、劃龍舟的單調節日模式,積極利用現代流行文化載體和手段,通過探索流行文化的創意、生產、傳播與青少年的審美、志趣、利益情感訴求以及休閑娛樂之間的內在聯系,努力吸收其中極具活力的、能喚起強大的市場感召力和情感共鳴度的流行文化元素,來充實傳統節日的現代感,實現現代流行文化和傳統古典文化的有機融合。

(二)發展好一個產業

文化產業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潛能的產業。旅游產業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產業的范疇之內,旅游產業的綜合性特點和文化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開展端午旅游時,要堅持文化大產業的發展觀念,積極利用旅游產業關聯性強、帶動性大的優勢,將端午節諸多傳統文化象征符號訴諸于能夠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感性載體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篇(4)

在課程教學體系中,關聯度較大的諸多課程內容一般存在較多的重疊或重復。從“微觀”層面上來看,任何一門單獨的課程教改,是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幾門課程又達不到專業教學“宏觀”層面的全課程、全方位教學目的。①課程群是從“中觀”層面提出的教學改革,一般是指由3門以上內容相關或相近的單門課程組成的連環式的課程群體,它不只是將幾門課程簡單地湊合在一起的“摻合體”,而是將內容密切相關、相承、滲透、互補的幾門課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②并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和師資團隊等方面進行重新規劃、設計,③按大課程框架進行課程建設。

1.2旅游文化課程群

旅游人才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必須具備較好的旅游文化理論與知識,層次越高要求就越系統、越全面。為適應現代旅游人才培養,旅游文化課程要打破以傳授知識或理論研究為中心的模式,建立旅游文化課程群,理順學科的理論體系,貫通技能之間的關聯,形成深度不同的課程層次,以適應層次不同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群教學的層次性、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根據旅游文化內容龐大和復雜的特點,各層次教學所涉及到課程名稱相當多,旅游文化課程群最少應選擇五門課程納入其中,包括為旅游從業人員學習掌握最基本文化知識的導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理論論述,更重要的是旅游文化知識的系統全面介紹的中國旅游地理、中國旅游文化和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等課程;研究旅游文化基本理論,適宜更高層次教育的旅游文化學。

2當前旅游文化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

旅游文化類課程根據專業和層次不同,其教學任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事實知識為主體,為學生獲取旅游文化知識的重要來源之一;二是以原理性知識為主體,使學生掌握旅游文化知識體系,以適應旅游發展對知識的更新;三是以研究探索為主體,培養學生旅游文化研究能力。由于旅游文化是一門年輕的學科,當前的這類課程存在理論薄弱、內容重疊或重復多、表達枯燥等問題。

2.1結構體系不完善

旅游文化類課程的內容以旅游主體文化、客體文化、介體文化為主線,基本停留在旅游客體文化的介紹上。旅游主體、旅游介體的內容都少有涉及,中西文化比較和跨文化交流的內容更是缺少。這與現代旅游業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態化發展是很不相適宜的。旅游文化類課程內容應隨著旅游業發展態勢變化,吸收新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諸如消費文化、經營文化、審美文化、服務文化、外國文化、中外比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完善課程內容的結構體系。

2.2理論貫通性不強

在對現有有關旅游文化類課程內容研讀中,可以看出都還是從其從屬的學科角度,對旅游文化事項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分析。作為獨立的各門課程論述是精辟深入的,但多憑借研究的直覺,缺少從旅游文化學科體系的系統分析。主要表現為:一是現有的旅游文化類課程都強調資源方面的文化,多是資料分析和直覺的成分,沒有深入的田野調查,理論薄弱,造成了課程內容的許多重復,表達枯燥等問題,課程間理論貫通性不強。二是理論與實踐斷層,要么只有理論的闡述,沒有實際案例,或者引用其他案例;要么只是各種文化現象的綜合,缺少理論的系統化,課程內缺少理論貫通性。

2.3課程內容雷同重復

目前,旅游專業開設的旅游文化類課程較多,這些課程在內容編排上有許多交叉,導致了課程內容的很多重疊和教學內容的重復。主要問題在于:一是將旅游文化課程內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資源,只是對旅游景區景點涉及的文化現象進行描述,對其本質和規律探究不夠深入;二是將旅游文化課程內容等同于導游文化基礎,導致諸多課程很多的內容與導游基礎知識重復。

2.4教學內容封閉僵硬

旅游文化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現有課程內容封閉,啟發性和探討性不足,缺少文化現象的深刻描述、案例。現有考核以考試為主,條條框框的“標準”答案,也導致內容封閉呆板。課程間缺乏橫向交叉與溝通,不可避免出現重復現象,課程的低效率重復,導致學生興趣喪失。

3旅游文化類課程群建設與優化的方式

3.1整合課程內容,實現知識貫通

旅游文化內容是一個龐大而復雜,課程內容就要透過現象提煉本質和精華,既要有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又要梳理各類文化使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導游基礎知識涉及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中國旅游文化、中國旅游地理、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等課程的內容,還包括旅游其他學科和地方旅游文化內容。中國旅游文化、中國旅游地理分別從傳統文化和地理資源視角,對中國旅游文化進行的系統梳理。旅游文化學應該是對旅游文化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的課程,理論性比較強,要以豐富的旅游文化知識為基礎。各類旅游文化通過梳理后以專題形式進入課程群平臺,作為各門課程內容的拓展和補充。通過課程群的建設,明確界定各課程之間的邊界,重新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剔除各課程中不必要的重復內容。課程群的建設要對群內課程進行分解,區分核心課程和拓展課程,實現對素質和能力培養的目標。課程群內五門課程各有分工:導游基礎知識課程為旅游從業人員必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識,還服務于導游考證,無疑是核心課程;中國旅游文化、中國旅游地理、中國旅游客源國概況等為拓展類課程,都是導游基礎知識課程內容的拓展,有理論論述,更是旅游文化知識的系統全面介紹;旅游文化學課程研究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論,是高層次教育的核心課程,也可作為低層次教育的拓展課程。

3.2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是高等教育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旅游文化課程群應確立以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培養為目的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表現作為成績的一部分,改變傳統的以期末一張試卷定成績、定優劣的教學評價體系。結合課程群平臺建立的各項文化專題,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拓展學習,考核引進平時考核、口試、實際操作、課程論文等方式,提升自學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旅游應用型人才培養,重在“應用”二字。應用型人才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職業勝任能力,突出實踐動手能力。旅游文化課程群的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地方旅游文化引進教學中,在對地方文化與旅游發展的實證分析過程中,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3.3重視實踐教學,搭建課程群平臺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課程與專題相結合的方式,建立旅游文化課程群教學網絡平臺,拓展教學空間,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課程群網站要以精品課程建設模式,建立健全的與課程群教學有關的素材,包括課件、教學大綱、教案、參考書、教學錄像等課程資源。同時,利用課程群網站制作專題資料、匯編案例,進行教學交流互動,使課堂教學有效延伸到課外。充分利用旅游文化課程群教學網絡平臺,以多媒體的形式給學生觀看相關內容,既生動又直觀,對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很大幫助;通過多種合作,選擇有建設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區建立觀摩基地,供學生實地觀摩學習與分析研究,深化學生對旅游文化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掌握。

篇(5)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2)02-0146-04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旅游翻譯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國內許多學者對旅游翻譯中的文化因素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通過收集近20年國內發表的相關論文,發現大多數文章多限于隨感式或經驗式的總結,往往是從中英文化差異入手,探討旅游翻譯中文化差異的處理及相應的翻譯策略,因而研究角度總體比較單一,重復研究的現象嚴重,且這些研究忽視了作為翻譯要素之一的譯者的主體性。針對這一研究現狀及在全球語境下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研究熱潮的背景下,筆者首次提出了旅游文化翻譯這一概念。同時筆者認為應加強結合最新翻譯學或其他學科的理論研究成果來探討旅游文化翻譯,為旅游文化翻譯找尋理論依據,實現旅游文化翻譯的真正突破。正如朱純深所言:“在有些課題的研究中,換一個觀察角度,便可以帶來新發現新見解。”[1]

作為對傳統翻譯理論的重大突破,翻譯適應選擇論的提出受到譯界的普遍關注。然而,任何理論的價值和意義都在于它解釋和指導實際的程度。本文擬從翻譯適應選擇論的生態翻譯視角闡述漢英旅游文化翻譯中譯者的適應與選擇,以期在旅游翻譯研究方面作出全新的探討。

二、翻譯適應選擇論與旅游文化翻譯

1.翻譯適應選擇論概述

翻譯適應選擇論是胡庚申教授于新世紀提出的新譯論,也是生態翻譯學的奠基理論。該理論將翻譯定義為“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翻譯生態環境”是指原文、原語和譯語所呈現的世界,即語言、交際、文化、社會以及作者、讀者、委托者等互聯互動的整體。該理論認為,翻譯的過程是譯者適應與譯者選擇交替進行的循環過程;翻譯的原則是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翻譯的方法是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譯文的評價標準是多維轉換程度、讀者反饋、譯者素質等;最佳翻譯是“整合適應選擇度”最高的翻譯,而“整合適應選擇度”,是指譯者產生譯文時,在多維度適應和繼而依次、并照顧到其他翻譯生態環境因素的適應性選擇程度的總和。①

傳統譯學研究囿于原語與譯語的語言轉換,原作者、譯者、譯文讀者的三元關系,將翻譯看作靜態封閉的系統,因而忽略了翻譯過程中其他的諸多相關因素及這些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而翻譯適應選擇論的理論框架為翻譯學提供了一個相對開放的動態系統,這一系統內部的諸多要素處于相對獨立、又和諧統一的生態關系。

2.旅游文化翻譯

在闡述旅游文化翻譯這一概念之前,應先了解旅游文化的內涵。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在旅游活動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交融滲透著的傳統文化遺存的人文關照。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發強烈,旅游者將愈來愈不滿足于山水景物或文化場景的淺層觀賞,而追求從文化的高品位上、從自然、人文景觀與文化的契合點上去獲得一種深度審美愉悅和感悟一種文化的深厚底蘊。旅游文化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物質文化層,包括旅游活動中提供欣賞和享樂的各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物質產品;二是行為文化層,包括行為規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與生活制度等;三是心理文化層,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趣味、宗教情感等。[2]

劉宓慶認為鑒于翻譯學明顯的綜合性、復雜性特點,翻譯研究中的文化必須涵蓋翻譯所涉及的語言中的文化信息問題,包括種種文化行為――具有特征的文化生理行為、集體和個體的文化心理行為和文化語言行為。[3]而文化翻譯的任務不是翻譯文化,而是翻譯蘊含或容載著文化信息的意義。至此,筆者認為旅游文化翻譯兼具旅游翻譯和文化翻譯的特點,強調旅游翻譯的文化屬性和跨文化、跨社會、跨語言、跨心理、跨學科的特性。而旅游文化翻譯又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翻譯和文化翻譯,它通過對旅游文化內核、身份、共性和異性及其宏、微觀層次的整體效應性的研究,進而盡量縮短不同旅游文化特質造成的文化心理和審美差距,達到異質旅游文化溫和抵抗、互尊互愛、和諧交融的關系。因此,旅游文化翻譯是依托語言,實現旅游文化信息的轉化、闡釋與傳播的跨文化交際行為,是兼顧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承傳的創造。同其他旅游翻譯一樣,旅游文化翻譯的功能特點表現為傳遞旅游文化信息、增強游客的文化情感體驗、激發文化旅游興趣,即文化信息性、文化情感性和文化誘導性。這三者各有側重,互為因果,是相互依存的和諧統一關系。

三、漢英旅游文化翻譯中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翻譯適應選擇論通過對翻譯過程中“適應”與“選擇”的系統闡述,試圖構建一個以譯者為中心的生態翻譯理論。這一理論對漢英旅游文化翻譯的啟示之一是:轉換翻譯研究視角,將重點轉向譯者。長久以來,譯者在翻譯活動中一直處于一種被壓制、被排斥的一仆二主的邊緣化狀態,他既要忠實于原文和原文作者,又要小心謹慎地為譯文讀者服務。而翻譯適應選擇論首次將“以譯者為中心”的生態翻譯理念明確地體現在翻譯的定義之中,從而確立了譯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基于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譯者不再是被動的信息復制者,而是主動的信息創造者,因此他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更強的自主性、能動性、目的性和創造性。而這種高度的創造性和靈活性對于漢英旅游文化翻譯尤其重要。

翻譯適應選擇論對漢英旅游文化翻譯的另一啟示是:翻譯適應選擇論的核心概念是“適應”、“選擇”。“譯者從事翻譯活動的心理過程是:盡量適應翻譯的生態環境,努力表現自己的適應能力,主動優化多維的選擇轉換,不斷追求較高的整合適應選擇度。” [注:《翻譯適應選擇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9頁。]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旅游文化翻譯的讀者或游客在長期各自特定的語言文化環境熏陶下,已形成一種既定的文化心理和認知習慣。這種心理和習慣上的定勢制約著他們對陌生文化的開放程度和接受程度。而全球化語境下的漢英旅游文化翻譯在翻譯適應選擇論的理論指導下關注的不再是個別、孤立的中國文化信息的傳遞,而是中國文化與異域文化相交流、相融合的大目標,關注譯者對翻譯生態環境的動態適應與選擇。

1.譯者的多維動態適應

翻譯生態環境構成的要素包含了原文、原語和譯語系統,是譯者和譯文生存狀態的總體環境。事實上,譯者對翻譯生態環境的適應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翻譯活動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維度的譯者適應。依據翻譯適應選擇論,譯者“適應”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譯者對“能力”的適應。由于旅游文化翻譯是一種文化模式向另類文化模式的引導性的傳播,其關鍵在于譯者。而旅游文化翻譯的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的特點對譯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合格的漢英旅游文化翻譯者,不僅需要扎實的雙語語言功底和嫻熟的翻譯技巧,還需要敏感的跨文化意識和廣博的多學科知識,同時還應具有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中國旅游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側面,一個分支,同樣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因此,漢英旅游文化翻譯者首先應適應對其能力的要求,努力充當民族文化傳播者和中西文明橋梁的建設者,以實現中國旅游文化的有效傳播和多元文化的和諧發展。

譯者對“能力”的適應可看作是譯者對以自身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環境的適應,而譯者對“翻譯生態環境”的適應還包括對以譯文讀者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環境的適應。由于旅游文化翻譯是一種跨文化體驗活動,它決定譯文讀者是整個翻譯生態環境系統中最不容忽視、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對于旅游文化翻譯的譯者而言,無論其翻譯是哪種內在動因和目的,他們都不謀而合地有著共同的目標,即盡量適應讀者,贏得讀者,從而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文化效益或社會效益。根據Newmark對讀者的分類方法,漢英旅游文化翻譯的預期讀者可分為學者型讀者,受過良好教育的普通讀者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讀者。這三類讀者之間既存在共性又各有特點。他們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審美習慣以及對中國文化不同的熟悉度和認同感,但他們都是懷著對中華文明古國的深切向往和期盼,想通過旅游深度感受中國豐富的山水文化、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多彩的現代文化。一般認為,譯文讀者對譯文的理解具有無法消除的歷史特殊性和文化局限性,這就會限制特定的讀者對譯文的理解與認同。然而,依據翻譯適應選擇論,譯者與原文、譯文和譯文讀者是處于一種不斷變化的動態的生態系統中。而跨文化旅游者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文化旅行時,往往會經歷文化興奮期、文化危機期和文化適應期的階段。從這一意義上說,在翻譯過程中,譯者要積極、動態地適應外國讀者或游客對異域文化不斷超越、不斷拓寬的文化視野和審美期待。因此,漢英旅游文化翻譯的過程不是譯者與譯文讀者的單向文化信息傳遞過程,而是譯者與譯文、譯文讀者等翻譯生態環境的辯證對話關系。譯者一方面要多維適應外國讀者或游客的固有文化定勢和認知心理,堅持“尊重游客、尊重文化差異”的適應性原則,靈活處理文化差異和沖突,引導讀者進行中國旅游文化的閱讀、鑒賞和體驗;另一方面,譯者不能一味消極、被動地適應外國讀者或游客,而要有創新意識和革新的膽量,適時拓展、打破、超越、創造他們的文化認知心理,以實現中國旅游文化的深度、廣度和效度傳播。

2.譯者的“自然”優化選擇

翻譯適應選擇論認為,翻譯是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即譯文生成的過程就是以原文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環境選擇譯者和以譯文為典型要件的翻譯生態環境選擇譯文的總和。[注:《翻譯適應選擇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6頁。]而處于“選擇”階段的譯者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泛指的譯者,而是特定的、被翻譯生態環境“激活”的譯者,他具有動態的“雙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與制約,另一方面又以翻譯生態環境的身份實施對譯文的選擇與操縱。事實上,譯者的選擇發生在翻譯活動的各個方面,存在于翻譯過程的各個階段,出現在翻譯轉換的各個層次。這種選擇的內在機制和動機正是“適者生存”、“汰弱留強”。而這里的“適”或“不適”,“強”或“弱”都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是對譯者/譯品的整合適應選擇度和選擇程度的一種概括。因此,翻譯適應選擇論為漢英旅游文化翻譯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提供了理論基礎。對于漢英旅游文化翻譯來說,基于其動態變化的翻譯生態環境,不同的譯本或譯文由于適應了不同的翻譯目的、不同的讀者對象、不同的文化群體、不同的市場需求,甚至文本資料翻譯和導游口譯的不同文體特點,因而有可能共生共存,共同生效。

依據翻譯適應選擇論,在漢英旅游文化翻譯中,譯者應在翻譯生態環境的不同層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維,至少三維(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適應的基礎上,遵循“以中國旅游文化為取向,以外國讀者或游客為中心,內容先于形式,傳承優于傳達”的翻譯原則,靈活動態地優化選擇翻譯策略以產生整合適應選擇度較高的譯文。通常,外國讀者或游客對特定中國旅游文化信息了解得越少,譯者適應他們認知結構的必要性就越大,越需要對原語進行適應性的文化信息處理。事實上,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等維度是相互交織、互聯互動的,它們會同時作用于譯者的適應和選擇程度。譯者在翻譯旅游文化信息時應盡力集“信息、情感、誘導”于一體,融“語言、文化、交際”于一爐,在多維動態適應翻譯生態環境中的作者維、社會維、讀者維、市場維、目的維等多維度基礎上作出最佳適應與優化選擇從而得出整體適應選擇度最高的譯文。

五、結 語

旅游國際化時代的到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跨文化交流變成一種生存需要,也使旅游文化翻譯成為一項值得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翻譯適應選擇論從翻譯生態環境的視角解讀翻譯過程和翻譯實質,是一種新的生態翻譯研究途徑。這一理論對漢英旅游文化翻譯實踐同樣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釋力。根據翻譯適應選擇論,漢英旅游文化翻譯是以譯者為主導,以旅游文本為依托,以中國旅游文化信息轉換為宗旨的譯者不斷自我適應、優化選擇的循環過程。這是一項極具悟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但又并非絕對自由。本文從翻譯適應選擇論的角度探討漢英旅游文化翻譯中譯者的多維動態適應和“自然”優化選擇,希望對實際的漢英旅游文化翻譯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朱純深.翻譯探微:語言•文本•詩學[M].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2]華國梁.中國旅游文化[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3.

[3]劉宓慶.文化翻譯論綱[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Effective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Tourism

LIU Yan-fang

篇(6)

[摘 要]通過對國內有關旅游研究博士論文(包括博士后研究報告)與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的對比分析發現,國內和北關參與高層次旅

>> 旅游學學科樹構建及旅游學研究的時空特征分析 以學術研究引領旅游學科發展 從體驗視角看旅游的本質及旅游學科體系的構建 從2000~2009年《旅游學刊》載文統計探究旅游學術研究的發展 解構與重構:旅游學學科發展的新思維 試論旅游學的學科基礎 淺議高等旅游教育發展與旅游學科體系構建 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旅游業發展變遷的旅游學科知識體系建設 社會學框架下的旅游學學科屬性定位分析 評《旅游學學科體系框架與前沿領域》 旅游學科視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從混沌理論哲學觀對旅游學混沌態及學科體系探討 我國旅游學研究現狀與學科體系建構研究 旅游學科研究進展及當前研究熱點領域 中國旅游發展筆談――旅游學術研究的前沿關注(二) 旅游學的邏輯:在有關旅游學科問題的紛紜爭論背后 關于旅游學科發展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 旅游學研究方法論體系研究 近五年國外旅游學研究趨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藝術 > 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看旅游學學科發展 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看旅游學學科發展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請告知我們")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通過對國內有關旅游研究博士論文(包括博士后研究報告)與北美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的對比分析發現,國內和北關參與高層次旅游研究的學科類別、學科參與度及選題背景等方面都有較大差異,同時學科參與總體上分散但又相對集中的趨勢都比較明顯。文章最后就中國旅游學學科發展問題提出了建議。[關鍵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旅游學學科;中國國內;北美[中圖分類號]P5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5006(2004)06―0009―06

篇(7)

相對于英語世界對旅游文化的研究,我國國內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要晚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英語世界對旅游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紀30年代,我國國內的旅游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1984年,旅游文化作為一個專業概念出現。此后,有關旅游文化的零星論述,頻頻出現于報刊雜志之中,部分文化學的論著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問題。但總體上。這些研究還是很零散的。未引起旅游理論界和旅游實業界的足夠重視。

一、旅游文化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關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論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義之爭。界定旅游文化是進行實質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竇石認為,旅游文化是一個金字塔結構的文化體系。其“主體應當是鮮明地反映了旅游經濟和旅游活動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體外,旅游文化還有廣泛的部分,它表現在一般社會文化素養的普遍提高及其與旅游活動和旅游服務體系相交錯的瞬間。楊時進在其由中國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專著《旅游述略》中對這一見解進行了進一步完善。魏小安則認為,旅游文化是通過旅游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滿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樂、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綜合性現代文化現象。晏亞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據發展旅游事業的規劃和旅游基地的建設,以自然景觀和文化設施為依托,以包括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內容,以文學、藝術、游樂、展覽和科研等多種活動形式為手段,為國內外廣大旅游者服務的一種特定的綜合性事業。”陳遼主張“旅游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游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喻學才在《中國旅游文化傳統》第一章中寫道:“所謂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體和旅游客體之間各種關系的總和”。20世紀90年代后期,賈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盡管旅游文化研究在我國已經發展近30年時間,對于旅游文化的具體指向,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仍然沒有一個基本共識,旅游文化的基本內涵與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來的研究中將仍是爭論的焦點問題。

2、旅游文化的學科地位之爭。隨著旅游文化研究熱的出現,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還出現了專門討論“旅游文化學”的學科地位的論文。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學發凡》已經意識到旅游文化是一種“從本質的高度對旅游進行綜合研究,進行宏觀的規律性的研究”的學科。據北京劉垣生《文化――旅游的靈魂――第二屆旅游文化學術研討會側記》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會上代表們也曾對旅游文化學科的建立問題進行了討論。毛桃青的《旅游文化應有自己的學科地位》認為無論是對旅游業健康發展,還是從學科分類的角度上都應設立旅游文化學科。它標志著高等旅游教育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了旅游業對旅游文化的呼聲,也從學科建設角度顯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學中的重要地位。與上述學者急于賦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學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東、傅吉新兩位學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種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認為旅游文化研究能夠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旅游文化應該被看成是一種概念――“對旅游文化含義進行了闡述。認為旅游文化其實是一種概念而不是一種現實。它是過去發展起來的一種思想,并且與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結合的一種表現形式;作為一個概念,旅游文化不斷地體現一種矛盾:一方面,它吸納了一種均質化的政治議程,它暗示生活在一個特定旅游地場的人以相同的總體方式活動,并為一個群體劃出界限來確定該群體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仔細觀察被描述的行為模式,將會發現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劃出界限。因此,對旅游文化是一種概念的理解應側重于:作為一種繼承。旅游文化可視為從過去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作為一種選擇,旅游文化可以被視為一種接受和妥善處理變化的創造性力量。”在論文主體部分,他們對于這個提法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盡管事實上人們說旅游文化是‘真實的’,確實‘在那里’存在的,但實際上它卻是一種知識觀念,用以表達一系列復雜的人類行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學者們提出這一點已經幾十年了。人類學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寫道‘文化不變的是一種為方便之目的而分離出來的人造單元’。克羅伯(Kroeber)在1945年進行了類似的斷言。人類學家格爾茨認為:‘描述一種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過程中,并非陳列某種古怪的事物……而是盡力引誘某處的某人來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親眼所見和對話所引誘而看它們那樣’,與其陷入對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爭論和尋找一種(或多種)本質含義,也許不如聰明地采取實際的觀點來問一問:當提及旅游文化時,傾向于表達什么具體問題?”

3、關于旅游文化在旅游業中的作用的研究。1985年,上海旅游學會率先開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討活動。代表們指出:從旅游業的特殊性來看,旅游經濟結構的綜合性、時間和空間的延伸性、形體景觀的趣味性和活動內容的啟示性,及其滿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樣化的客觀規律性,迫使旅游業必須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形態。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會組織召開的首屆中國旅游學學術討論會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討活動。代表們普遍認為:發展旅游事業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導是不可思議的。由于旅游從業人員缺乏對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務中出現了許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誤。加強旅游文化研究,無疑是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深層開發的前提。20世紀90年代以來,很多學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的靈魂和支柱。謝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質特征,是國際旅游名城的主要標志之一,其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旅游業提高競爭力的法寶。費振家認為旅游者和旅游資源都是一定社會文化背景的產物。旅游設施和旅游服務也是一定社會文化環境的反映,并強調重視旅游文化營銷。罕華興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于邦成、陳曉輝也指出旅游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活動,發展旅游業必須加強旅游文化建設。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內質(特質),是旅游的高級形式和精神享受”;“發展旅游業要樹立大文化觀”。(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續發

展的源泉。黃佛君、金海龍、許豫東提出“在旅游活動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旅游活動的過程是從經濟中進去,從文化中出來的過程,旅游開發的價值最終是體現文化的經濟價值”;“可持續旅游業要求生態文化作為發展支撐”;“旅游文化的可持續成為可持續旅游業的基礎”。趙文紅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動的內涵,旅游文化的載體是旅游資源,而旅游資源又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源泉。”

(二)關于旅游文化建設及應用的研究

1、關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設及應用的研究。宗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歷史現象。據估計,全世界宗教徒占總人口的3/5以上。我國從來沒有陷入到宗教極端主義的狂熱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懷兼容了許多外來文化,始終沒有被宗教化。楊文棋認為,宗教旅游文化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秦永紅提出,宗教與旅游通過文化相聯,兩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途徑之一是通過旅游得以實現的,同時宗教文化又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進程日益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專項旅游宗教文化之旅。朱桂鳳提出,在新的環境下,作為特殊的旅游文化資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僅僅是佛教信徒以朝覲為目的進行佛教文化傳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們在旅游中將其作為一種人文景觀加以追求和欣賞。王亞欣提出,藏傳佛教文化是藏區的文化特色和優勢資源。是以旅游業促進藏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們可以看出,旅游與宗教有著密切的關系,宗教文化已經成為我國人文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2、關于旅游飲食文化建設及應用的研究。人類的飲食生活是一定歷史階段文明基準與文化風貌的綜合反映。如馬曉京提出,我國清真飲食文化的旅游價值主要表現在它的食用性價值和通過清真飲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現出來的美學價值兩方面。唐留雄提出,我們要繼承與發揚中華飲食的精華,滿足旅游者對“吃”的需要,推進旅游業的發展;營造、提升中華飲食文化氛圍,增強飲食文化作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飲食、飲食文化溶入到旅游節目中去,使其真正成為旅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劉瑞新提出,只有深層次挖掘飲食文化資源、開發多種特色飲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揚中華飲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綜合吸引力,促進餐飲業和資源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中華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飲食生活中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無法比擬的,因此中華民族的文化有著更為鮮明獨特的“飲食色彩”。這便是中華民族長期積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3、關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設及應用的研究。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礎部分,同時也是旅游者最感興趣的部分之一。如錦英提出,民俗文化與社會生活是水融、混為一體的,民俗從一個角度看。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張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為人類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為旅游審美的重要內容。劉雷提出,旅游市場的消費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或者說民俗文化轉變為旅游資源的基本動因。張軍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對穩定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民俗傳統也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發生變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這種繼承和發展的綜合作用下才得到延續。人人都有獵奇的心理,人人都想從旅游中獲得新奇的體驗和感受,作為具有異國他鄉的民俗文化,正好滿足廣大旅游者獵奇的心理需要。

二、我國旅游文化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回歸文化成為旅游的核心內容和發展方向的趨勢

篇(8)

2006年10月27日國家旅游局邵琪偉局長在全國導游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十五’時期我國擁有導游資格證人數由2000年底的14.8萬人,增長到2005年底的37.3萬人,年均增長20.3%。至2006年9月全國擁有導游資格證的人數達47.27萬人,其中執業導游32.05萬人。與此同時,我國導游隊伍呈現年輕化、平均學歷偏低的狀況。在32萬名執業導游中,30歲以下的占80%。大專及以下學歷者占80%。我國導游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能適應旅游業發展需要,與我國旅游產業素質全面提升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建設世界旅游強國要求不相適應。”

有關導游素質問題常常見諸報端,業界學界對此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筆者認為,要全面提升導游隊伍的整體素質,首先要從文化素質這一關鍵著手,其切入點就是要對導游文化知識體系進行研究。以往我們對這一問題有所忽視,或者說研究不深。上至政府行政部門所定的導游行業的準入點,下至高職院校的教學和旅游部門的培訓,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使得這一工作沒有了一定的標準和可操作方案。因此,本文將從現行的導游考試、導游教學、旅游發展現狀等方面入手,提出對導游文化知識體系進行研究,以期對培養導游的文化知識和提升導游隊伍的文化素質有所幫助。

一、現有的導游文化知識體系分析

導游文化知識體系現狀調查可以從國家導游資格證考試要求和高職院校培養模式兩方面進行,國家導游證考試由四個板塊或說四門組成:導游文化基礎知識、導游業務、導游政策法規和現場導游等。本文涉及的課題主要是其中的導游文化基礎知識,調取四個樣本進行分析。高職院校培養模式本文調取兩所院校的課程設置為樣本進行分析。

(一)導游資格證考試及培訓內容

國家導游資格證書考試主要考三門筆試和一門面試,即“導游文化基礎知識”、“導游實務”、“政策法規”和現場導游。其中的“導游文化基礎知識”考試教材通常采用本省旅游行政部門組織編寫的教材,如浙江省采用浙江省旅游局組織編寫的《導游文化基礎知識》(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年04月第二版)。全省各地的培訓中心也采用該書。下面舉四例以了解導游文化知識體系現狀。

例一,導游基礎知識(第三版)――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系列教材

作者:國家旅游局人事勞動教育司編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時間:2005年07月

本書共分為十一章,主要內容包括旅游業發展概述、中國歷史常識、中國旅游地理、中國的民族民俗、中國的四大宗教、中國的古代建筑、中國的古代園林、中國烹飪主要風味流派、中國的風物特產、中國臺、港、澳地區概況等。

例二,導游文化基礎知識浙江省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

作者:浙江省旅游局編 出版社: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年04月

本書共分為九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歷史文化、中國民族民俗、中國旅游地理、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代建筑、中國四大宗教、中國飲食文化、江浙滬旅游、江浙滬名勝詩詞楹聯游記選等。

例三,云南導游基礎知識 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

作者:云南省旅游局編 出版社: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6年06月

本書共分為八章,主要內容包括云南歷史概述、云南地理概況、云南的民族與民族文化、云南旅游資源及風景名勝、 云南古今名人和重點文物和歷史文化名城、云南飲食文化與風物特產、云南經濟與旅游業、云南風景名勝楹聯與詩歌選讀等。

例四,導游基礎知識(高職高專旅游與飯店管理專業系列教材)

作者:李文芬主編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3年12月

本書共分為六章,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的歷史與文化、中國的民俗文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的館藏文物及工藝品、中國的宗教、中國的風物特產與烹飪等。

(二)高校導游專業(或導游方向)開設課程(教學計劃)情況

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對導游培養的課程體系比較能說明現有的導游文化知識體系。

例五,某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

在培養高等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指引下,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不斷調整與改革中,構建了科學合理、層次分明的專業課程體系。

公共基礎課:略。

專業基礎課:中國旅游地理、導游文化基礎知識、旅游概論、旅游心理學、英語聽力、旅游英語、中國旅游文學等。

專業課:導游實務、杭州模擬導游、旅游政策與法規、華東模擬導游、英語導游講解、旅行社經營管理、客源國概論(雙語教學)等。

實訓課:杭州模擬導游、華東模擬導游、英語導游講解實訓、旅行社經營管理實訓等。

專業選修課:宗教文化、中國古建筑園林、旅游電子商務、江浙滬旅游文化、商務旅游、旅行社計調業務、旅游美學、市場營銷等。

院級公共選修課:旅游新聞實務、影視藝術欣賞、生態旅游、音樂欣賞、旅游景觀鑒賞、影視英語、英語報刊選讀、新詩賞析、攝影基礎、插花藝術、汽車駕駛培訓、排球、跆拳道、交誼舞、調酒、特色菜制作、就業指導等。

例六,某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

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導游專門化方向)教學進程表

公共基礎課:略。

專業基礎課:旅游概論、禮儀規范、旅游職業道德、管理學原理、旅游心理學、旅游法規

專業課:中國歷史文化、旅游地理、民族與民俗、宗教文化、中國古建筑園林、中國飲食文化、中國旅游文學、導游實務、客源國概況、地方旅游文學、模擬導游、旅游英語、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企業財務管理

選修課:公共關系、演講與口才、旅游美學、旅游攝影、旅行社計調業務、旅游市場營銷、旅游電子商務。

實踐課: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分析:

第一,就導游資格證考試的《導游文化基礎知識》教材來看,四個教材11章到6章不等,其中只有3章是相同的:歷史文化、民族民俗、飲食文化。教材不一,表明各地要求不一,同時也說明培養導游的標準不一,是否也說明對導游文化知識體系認同的混亂?如果把四個教材綜合而成,是否就是一個統一的體系,那也是值得研究的。有一點可以肯定,有如此大的不同,應該認為是有問題的。

第二,就兩個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分析,其培養的目標也模糊的。仔細分析可以發現知識體系混亂導致課程的重復設置:知識體系不明使之課程設置不全。如案例五專業基礎課中的“導游文化基礎知識”是本論題的核心課程,調查發現該教材目錄

中已含蓋了9門學科(章節),而專業基礎課中的“中國旅游文學”、“中國旅游地理”和專業選修課中的“宗教文化”、“中國古建筑園林”、“江浙滬旅游文化”等都是相同相近的課程。兩個院校對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也有很大的區別,都沒有“中國傳統文化”這門重要的課程。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不一一分析。問題的嚴重性告訴我們:無論是一般導游(導游資格證考試)的準入還是優秀導游(高職院校培養)的培養,在其起步之初,就有了偏差和缺陷。究其原因就是導游文化知識體系的建立還不規范,這就影響了對導游的培養,進而也將影響行業的發展。

二、導游文化知識體系建立應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為依據

其一,1987年12月1日國家旅游局的《導游人員暫行規定》中,對于導游工作的基本職責第二點是這樣表述的:負責向旅游者導游、講解和傳播中國文化。1999年5月14日國家旅游局了《導游人員管理條例》(下稱《條例》)。該《條例》對導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第十二條導游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遵守職業道德,著裝整潔,禮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慣。導游人員進行導游活動時。應當向旅游者講解旅游地點的人文和自然情況,介紹風土人情和習俗;但是,不得迎合個別旅游者的低級趣味,在講解、介紹中摻雜庸俗下流的內容。”該條例對導游的文化知識提出了綱領性的要求:即由人文和自然兩大部分,突出傳播中國文化、風土人情和習俗。我們可以認作是對導游文化知識體系的原則性要求。

其二,旅游資源是導游文化知識組成的依據,也是導游在工作時所面對的主要范圍。所謂旅游資源,在國家旅游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起草的《旅游規劃通則》中是這么定義的:“旅游資源tourism resourees,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均稱為旅游資源。”

2003年,國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該標準將旅游資源分8主類、31亞類、155基本類型。8主類是: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遺跡、建筑與設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動。31個亞類:地文景觀有綜合自然旅游地、沉積與構造、地質地貌過程形跡、自然變動遺跡、島礁;水域風光有河段、天然湖泊與池沼、瀑布、泉、河口與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觀有樹木、草原與草地、花卉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天象與氣候景觀有光現象、天氣與氣候現象;遺址遺跡有史前人類活動場所、社會經濟文化活動遺址遺跡;建筑與設施有綜合人文旅游地、單體活動場館、景觀建筑與附屬型建筑、居住地與社區、歸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有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動有人事記錄、藝術、民間習俗、現代節慶。

國家制定的旅游資源標準是最具權威性的標準,非常客觀地反映了我們目前存在的旅游客體。筆者做過搜索,可以說旅游資源的8主類、31亞類、155基本類型目前都有可游覽的目的地。肖星、嚴江平主編由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旅游資源與開發》一書,分19章,其分類方法和幾個章節的設立對建立導游文化知識體系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如書中提出“按照屬性分類的旅游資源分級系統”為(引至2級分類,3級分類略):

自然景觀旅游資源:地文景觀、水域風光、氣候天象、生物景觀等。

人文景觀旅游資源:文物古跡、民俗風情、城鄉風貌、現代設施、宗教文化、文學藝術、飲食購物等。

建立導游文化知識體系應以以上兩個文件為依據和確定范圍。

三、導游文化知識體系建立應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研究所在1996年編了一本《中國文化概要》(華文出版社出版),書中闡述了“什么是文化”這一概念,認為“從普及意義說,一般可把文化結構分為三個層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精神文化主要指一個民族文化的意識形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教育、文學、藝術、美學、哲學、宗教、社會心理、風俗習慣等。制度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制度,如宗法制度、姓氏制度、婚姻制度、教育制度、科舉制度、官制、兵制等等。”物質文化“指體現一個民族一定生活方式的具體物質形態,如園林、住宅、服飾、器具等等。”

以旅游資源為范圍,以提煉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為準則,可以概括為導游應該掌握的文化知識――即導游文化知識體系。對于旅游文化的定義,目前學術界和行業都還處在探討過程中,有許多不同側重的說法,筆者比較贊同的是“旅游文化是與旅游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凡人們在旅游活動中遇到的人類在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在這個范疇之內。

由此可以說導游文化涉及的學科有政治學、經濟學、法學、道德學、教育學、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學、美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民俗學、博物館學、考古學、體育學、金融學、人文地理、飲食學、醫學、建筑學、風水學、文化生態學、園藝學、色彩學、交通學、公共管理、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市場營銷、旅游規劃與管理、飯店經營與管理、公共衛生與健康、食品學、茶學、環境與資源、園林學、信息軟件等。

這里其實涉及了兩個概念,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范疇,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界定。從范疇角度來說,導游涉及的學科太多太廣,如果要掌握,其中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做到,更談何學好,但是,我們可以與旅游資源的標準一起研究,進行分類合并,以掌握學科的文化特點為要求,這應該能做到;從內涵來說,所有涉及的學科,我們都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來統領,概括出中國文化特質,人們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全國的,越是民間的就越是高雅的。不能像現行考試和培養課程那樣,只重知識而輕文化。比如,在講山水時,我們只講山水的客體數據,而不講中國人對山水的認識。忽視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那就講不好中國人對山水的特有的感情;忽視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沫總相宜”,杭州西湖也就成為了一般的蓄水池了。目前,我國導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知識面較窄,只求一知半解,沒有文化層面的高度。有的導游人員只滿足于背誦導游詞,在講解時,單調生硬,激不起游客的游興,更有甚者,竟杜撰史實,張冠李戴,胡言亂語,欺騙游客。這不僅有違導游人員的職業道德,而且也有損于我國導游服務的聲譽。不利于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游景觀吸引力的淵藪,是旅游業的靈魂。”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些知識是導游講解的素材,是導游服務的“原料”。是導游人員知識的看家本領。導游人員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更要對旅游景點的風土

人情、歷史掌故、民間傳說等了如指掌,并對國內外的主要風景名勝、景區景點有所了解,還要善于將本地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典故、文學名著、名人軼事等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總之,對中國文化知識的綜合理解并將其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對導游人員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是一名合格導游人員的必備條件。

就導游文化知識體系來說,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單設“中國傳統文化”課程或章節,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由儒、道、釋文化組成,而我們的教材和課程里就缺儒家文化。二是在所有的章節或課程中突出中國傳統文化。也就是說知識點要簡要,知識點中文化內涵要突出。

四、現代旅游的發展事實是導游文化知識的補充

培養優秀導游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未來旅游活動的發展趨勢對導游服務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并提出新的要求,對導游內容的高知識化是未來旅游的必然趨勢。

現行旅游產品的種類很多,比如觀光型旅游產品、度假型旅游產品、商務會展型旅游產品、獎勵旅游(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現代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商務旅游、休閑娛樂與企業文化的結合)、文化型旅游產品、綠色生態型旅游產品、健身康復型旅游產品、獵奇刺激型旅游產品、各類主題公園等等。旅游產品的種類發展和變化雖然對導游知識體系沒有多大的突破,但對導游知識的要求卻在往綜合型發展,也對導游知識和文化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自駕車導游,導游對交通知識不熟悉因而勝任不了。再比如筆者有一次在隨團往機場的途中導游介紹了該省的公路、高速公路的發展及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而推論出該省特有的商業文化,使游客受益非淺。這些在導游文化知識體系中都應該考慮進去。

另外旅游者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旅游的本質就是一種追求文化的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旅游活動更加趨向于對文化、知識的追求,人們出游除了消遣。還想通過旅游活動增長知識,擴大閱歷,獲取教益。這樣就對導游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9)

 

一、韓中旅游文化產生后對兩國旅游經濟的影響 

 

1992年8月24日中韓正式建交,根據1995年中韓往來數據統計顯示,中國人訪問韓國人數為17.8萬余人,韓國人訪問中國人數為40.4萬余人。2004年據中國國家旅游局統計,韓國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二大客源國。但是到2005年韓國訪問中國人數達到355萬,但當年日本訪問中國的人數是339萬(兩國訪華人數相差16萬)。這也就是說在2005年,韓國取代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客源國。據統計,從2006年1月截止到10月韓國訪問中國的人數已經達到326萬,與此同時日本訪問中國的人數是308萬人,到2006年年末韓國訪問中國的人數將達到400萬之多。2005年中國訪問韓國的人數達84萬余人,2006年1月到10月中國訪問韓國的人數已達92萬人,韓國觀光公社預計到2006年年末人數將達110萬之多。從以上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兩國互訪的人數已經達到500萬人,兩國客流量呈大幅度增加趨勢。現在中韓兩國的旅客都已經成為兩國旅游產業中穩定的消費者,給兩國都帶來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收入。旅游者的互訪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高速增長的旅游人數,很大一部分是受“韓流”和“漢風”文化影響的。很多中國人因為喜歡“韓流”文化中影視劇所表現的自然風光和生活方式而希望到韓旅游,韓國人也在學習漢語的熱潮推動下,紛紛到中國留學,踏上尋訪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遺跡之路。韓中旅游發展得如此迅速,文化功不可沒。正是因為這種日益增多的文化交流,使韓中的旅游業保持了活力和發展機遇。文化對旅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貫穿旅游的始終,吸引著游客的目光。 

 

二、“韓流”對韓國旅游產業的影響 

 

韓國旅游觀光公社的“韓流部”在促進“韓流”對旅游的影響方面,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韓流”文化的巨大魅力及其對韓國旅游業的貢獻。下面是中國的“新京報”和新浪網合作的一項調查數據(“韓劇啟示錄”聯合調查): 

性別:男8.59%,女91.41%;是否看過韓劇:是98.99%,否1.01%;是否會因為喜歡韓劇明星,而購買他的周邊:會82.32%,不會17.68%;是否會因為熱愛韓劇,前往韓國旅游:會76.77%,不會17.68%。 

數據顯示,76.77%的中國人會因為對韓劇的喜歡而去韓國旅游,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份額,因為在中國,喜歡看韓劇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比例,有46.97%的中國觀眾觀看過10到50部韓劇。中國人越來越多的選擇了韓劇,也使“韓流”得到發展。這樣,在“韓流”的影響下,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韓國旅游,“韓流”文化為韓國旅游業帶來了機遇,也為韓中旅游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韓流”產業的廣泛性對旅游業的影響 

“韓流”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從最初韓國的歌曲、音樂、戲劇、舞蹈、電影、電視劇、足球,進一步擴展到韓國的游戲、服裝、化妝品、餐飲、電子產品和汽車等各個領域。這些與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本身就具有廣告作用,以其自身對韓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做好了鋪墊和宣傳。同時,在這些行業中又涌現出一批大腕歌星、影星、球星、音樂人、舞蹈家、模特等吸引了大批中國觀眾的目光。這些明星的宣傳作用和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韓流”所包含的方方面面,已極大地吸引了中國人的目光,決定著人們的旅游選擇。電視劇《大長今》在中國的播放更使“韓流”的傳播面越來越廣,借助于現代媒體,“韓流”風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一直吹到一些內地城鎮和鄉村。“韓流”的影響是巨大的,人們從“韓流”中了解韓國的文化,發現了韓國的產品,產生了好感,很多人選擇了韓國作為旅游目的地。 

 

2、客流量 

到韓國旅游的入境游客中,中國人所占的比例日益升高。幾年來持續增長的旅游人數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中國,年輕人一般比較喜歡韓劇,現今到韓國旅游的游客中以年輕人居多,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因為受到“韓流”文化的吸引而喜歡韓國,希望利用假期時間去韓國親身體會自己在銀幕上看到的感覺。因而在去韓國旅游的中國游客中,年輕人高達70%以上。在對韓國的總體印象中,大多數人的反應都較好,其中年輕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從韓國觀光公社在2001年的外來游客調查中,對501個中國人分年齡段進行的調查分析,大部分中國人對韓國的印象很好,其中又以年輕人的比例居多。也就是說,受“韓流”文化影響的人數較多。“韓流”讓中國人認識了韓國,也讓中國人選擇到韓國旅游。 

韓國文化觀光部公布的“2004年來韓旅游出入境動向”統計公報顯示,2004年在“韓流”的帶動作用下,來韓國旅行的外國旅游者達到582萬人,創歷史新高。2004年外國游客人數比2003年增加22.4%,比預期目標(559萬人)多4.1%。從國家和地區情況看,中國臺灣地區的旅游者比上年增加56.7%,增長率最高。日本游客占來韓游客的40%以上,比上年增加35.5%。亞洲地區是受“韓流”影響最多的地方,不難看出,“韓流”所蘊藏的巨大的旅游商機。 

“韓流”帶動了旅游熱。顯然,這種持續增長的客流量,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于“韓流”文化來實現的。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后,韓國旅游業一直不景氣,連續5年旅游服務收入下降,借助韓流文化,2004年才止跌回升。據韓國觀光公社委托韓國學者做的一份“韓流旅游營銷效果分析及發展方向調查”,2004年,來自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日本的游客中,有27.1%(約71萬人次)是直接或間接受到韓國影視劇的影響來韓旅游的。這些“韓流游客”共為韓國帶來了7.8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美國的《紐約時報》將裴勇俊稱為“創匯23億美元的男人”。韓國經濟研究院的一份報告則認為,“勇樣經濟效果”本身就超過29億美元,其中為韓國旅游業創造10億美元收入,相關產品出口到日本則賺取約19億美元。拍攝裴勇俊出演的電視劇《冬季戀歌》外景地,一個私人擁有的小島每天接待的游客量要以千計,光門票收入都使小島的產權所有者賺得盆滿缽滿。隨著《大長今》的熱播,韓國的“大長今主題公園”游客怕得日以數千計了。 

 

三、兩國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共同改進的方面 

 

1、韓國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1)飲食。中國人喜歡吃炒菜、多油的食物,而韓餐以非常清淡的小咸菜、泡菜、湯為主。中國飲食講究用油,而韓國料理講究去油。現在中國團隊在韓國用餐的餐廳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只接中國團的餐廳,一類是既接中國團又接待韓國本地人的餐廳。從實際情況看,同時接待中國人、外國人的餐廳客人意見不大,而專門接待中國團的餐廳由于旅行社的報價低導致餐費也很低,提供的飯菜質量較為低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游客的旅游心情。 

(2)飲水。韓國人飲水以涼水為主,大部分的賓館飯店都不供應熱開水,所以中國游客在韓國很難喝上熱開水。 

(3)導游。現在90%以上的中文導游都是旅居韓國的華僑或是近幾年由中國去韓國的留學生或打工者,他們的韓文中文都很流利,但是普遍缺乏對韓國歷史及文化的深層次了解,致使對中國游客的導游介紹上只停留在淺層次上,同時缺乏導游的專業服務意識,服務質量不高。 

(4)路線安排。由于價格原因,一些真正反映韓國自然文化精華的旅游景點往往不被安排到旅游行程中,使中國公民在韓國旅游后有時會覺得“不值得”。 

2、中國旅游業存在的問題 

(1)中國經營韓國旅游市場的旅行社大部分掌握在承包和掛靠的個體經營者手中,其經營成本低,價格靈活,不受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的約束,經營范圍混亂,攪亂了正常旅游市場,給韓中雙邊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雖然中國這些年接待了大量的韓國旅游者,但旅行社的經濟收入普遍很少,拖欠款的問題十分普遍。同時,由于一些旅游團隊接待質量低,引起了韓國旅游者強烈反感。 

(2)一些韓國旅行社的代表或私人,以掛靠、就職或承包等不同形式,進入中國旅行社從事旅華市場的銷售。這些人不僅向韓國旅行社通報經營成本,還存在中國旅行社與各景點、購物點之間的協議,以至韓國旅行社要求報價時把各種回扣、“人頭稅”計入利潤,將原本已經很低的報價再向下壓,形成市場削價競爭的惡性循環。 

(3)推出的旅游線路過于大眾化,熱點集中,缺少有針對性的深層開發,現有的市場面狹窄。現在向韓國旅華市場推出的是近幾年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率較高的大眾線路。但實際上,由于文化、歷史原因,韓國旅游者有著和其他傳統客源市場不同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傳統線路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多種需求和特殊偏好。 

(4)缺少優秀的韓語導游。科班出身或經過正規培訓的韓語導游不多,韓國旅游者來中國各城市,韓語導游大多數是來自延邊的朝鮮族,其中相當部分未經培訓、無證上崗,這些人也多是掛靠某家旅行社交納“人頭稅”,過著半自由職業者的生涯,其導游業務素質、敬業精神令人擔憂。 

3、兩國共同改進的方面 

首先,韓中兩國政府要共同加強對旅游的宏觀調控。針對目前韓中旅游存在的弊端,兩國政府要結合實際,出臺相關管理政策,進一步規范韓中旅游市場。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韓中旅游市場目前還存在許多不足,如旅行社及導游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游客的旅游心情,給他們留下不好的印象,勢必會給韓中旅游帶來負面影響。所以,韓中政府都應根據各自的市場特征,對目前存在的不良現象加以控制和調整。同時,通過出臺政策加強管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 

其次,兩國政府應針對目前的市場需求,指導企業大力開發針對對方的特色旅游路線。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韓流”與“漢風”文化分別給中韓旅游市場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針對這種發展機遇,創造相關的特色旅游文化路線,將會吸引大批游客,繁榮旅游市場。因此,政府應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比如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指導和協助企業開發特色旅游路線,促進兩國旅游業的發展。同時,要進一步發展跨國旅游產品,打造連接相關國家、面向全世界的旅游精品。 

再次,韓中兩國應共同抓好旅游資源向旅游產品的轉化。沒有豐富多彩的旅游產品,沒有配套完善的旅游設施,沒有良好的旅游環境、旅游服務和安全保障,旅游業就不可能興旺發達。韓中兩國要進一步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就必須針對相應的旅游產品,建立相關配套設施、優化旅游環境、在安全保障上做更多努力,以游客的滿意為基本要求,盡量做到最好。 

最后,要進一步加強韓中兩國在發展旅游業方面的經驗交流,共同促進旅游業發展水平的全面提高。雖然韓中兩國的旅游業在經濟、政治、資源特色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下各有發展特色,也處于不同的發展水平,韓中旅游逆差也讓韓國專家頗為擔憂,但兩國各取所長,通過交流和學習共同促進旅游的發展,則是毋庸置疑的。韓國旅游業利用近年來廣泛流行的“韓流”文化,創造特色旅游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值得效仿和學習;中國旅游在近年來努力改造旅游基礎設施,通過完善旅游服務、開發特色線路等措施取得的成功也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所以說,加強韓中兩國在發展旅游業方面的經驗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就能共同加快兩國旅游業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胡林:略論旅游文化內涵的創新[j],江西社會科學,2003(1). 

[2]李學江:旅游文化論[j],東岳論叢,2004(11). 

篇(10)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語意的豐富性,多年來一直是文化學者、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考古學家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個問題。美國學者克羅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回顧》中列舉了歐美對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種定義。就西方而言,基本能夠達成共識的,在最寬泛的意義上,文化指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著名人類學學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這樣給文化定義:“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為社會成員的人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風俗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就對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義上說,在不同社會中的文化條件是一個適于對人類思想和活動法則進行研究的主題。”(引自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顧建光、高云霞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頁)它將文化定義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體,包括觀念形態和行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規范。它是學習而得的行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學,而且為社會成員所共有。文化作為信息、知識和工具的載體,它是社會生活環境的映照。文化作為制序(institution)、器物與精神產品,它給予我們以歷史感、自豪感,據此我們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義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化作為人類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的符號系統,它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

“旅游”一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沈約的《悲哉行》一詩:“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從沈詩中看,旅游在當時已含有外出旅行游覽的意思了。從字面上理解,旅游是指人在空間中有目的的活動,到異地他鄉去旅行游覽。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爭取最佳生存空間,采取了種種方式,其中就包括旅游。人們在崇拜遠方的心理的驅使下,懷著對異地的憧憬,不知不覺邁出了旅游的第一步,從此一發不可收。近現代意義的旅游,始于十九世紀中葉。從此,人類的旅游活動出現了嶄新的面貌,旅游業逐漸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旅游,作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旅游和文化的關系

2.1民族文化關系著旅游產品的競爭力。

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發展的依托。旅游產品的競爭力最終體現為文化的競爭。業內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體現著對文化的應用、旅游產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劃、規劃、開發者對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與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更具有生命力。這個基本規律對于民族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更是表現得極為突出和典型,例如:西雙版納的傣族潑水節、楊麗萍的原生態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對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運用的典型。

2.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為旅游的靈魂,始終蘊含在旅游活動中,表現出極大的魅力。綜觀旅游發展史,雖然各個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但在本質上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強的民族性和發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們的地域性決定了文化的差異性。但是,地域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必然相互聯系、相互交流,而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各種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結合的運動。旅游的主旨和內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組織旅游和參與旅游的一切活動,必然與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

2.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它是環繞旅游活動有機形成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托,以旅游主體、旅游客體、旅游中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始終作用于旅游活動整個過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們對旅游的理論研究成果,如旅游經濟學、旅游管理學、旅游心理學、旅游美學、旅游文學、旅游地學、旅游教育學、旅游影視藝術等,具有為旅游業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與多學科的結合、碰撞、融會過程中形成的學科和專業,它主旨鮮明、內容豐富、研究內容獨具特色。此外,它還肩負著為旅游業服務,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調的任務,如主要體現在行、吃、住、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中的特色文化。對旅游者來說,旅行游覽、食宿、服務、旅游環境的文化氛圍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旅游活動。最后,與旅游有關的文化載體,如機場、車站、餐館、市場、導游人員等,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多種方式給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因此,旅游與文化是分不開的,旅游要發展就必須與文化聯系在一起。

3.湖北省旅游業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旅游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旅游文化性競爭日益激烈,利用文化來發展旅游,繁榮經濟,已成為世界旅游發展的大趨勢和主潮流。有“千湖之省”之稱的湖北省在人文資源的開發上面明顯不足。

3.1旅游資源的賦存狀況與開發錯位。

湖北省自然風景資源豐富,人文景觀博大精深。但是,從資源開發的現狀來看,全省旅游資源的開發與賦存狀況存在著錯位現象,一是在資源開發種類方面,各地更注重自然旅游資源的開發,對人文資源的開發明顯不足;二是在資源及其開發的匹配方面,全省旅游行業與資源開發的匹配現狀不理想。湖北省目前的旅游行業開發層次主要是基本層次,提高層次的開發薄弱,專業層次的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程度低。

3.2旅游產品同質化、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嚴重。

從總體上看,全省旅游產品的開發還主要停留在傳統旅游產品的設計與組合上,旅游新產品的開發明顯不足,特別是對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缺少高品位、大規模、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旅游產品。由于對資源特色與開發方向把握不夠,出現了較嚴重的旅游產品同質化和區域旅游產業同構化現象,突出地表現為各地的旅游產品多以觀光型為主。

4.發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4.1充分發掘文化內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湖北省旅游資源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開發利用潛力巨大。全省各地要深入調查研究,大力加強對旅游歷史文獻的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使蘊含在旅游資源中的文化潛能得以充分釋放;要通過舉辦一系列的旅游節慶活動或者建設一批主題文化公園來顯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內涵;要特別重視旅游文化策劃工作,切實解決存在的整體旅游形象不夠清晰、旅游產品文化檔次不高、旅游市場文化營銷策略不高明的問題,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4.2加強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

作為旅游經營者必須了解旅游消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國旅游者來中國,除了欣賞我國秀美的山川名勝、體會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品嘗中國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夠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了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信仰、娛樂等方面的習俗。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

4.3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

當前,旅游需求消費的重心正在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和生態型等方面轉化。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從今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農架等8個城市組成的“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壯大湖北旅游產業。武漢城市圈,三峽與神農架、武當山,武當山與三國、鐘祥明顯陵,以及鄂東地區,或以都市度假旅游為概念,或以一江兩山(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為標榜,或以世界遺產、紅色旅游為主題,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省要下功夫打造一批旅游精品,重點開發有關生態文化、健康娛樂、度假休閑、會務和商務型旅游產品,以及獨具楚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4.4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

旅游業是一項涉及“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綜合性產業,其文化建設除抓好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外,還要抓好旅行社、旅游賓館、旅游車船公司等企業、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設。旅游企業的有形產品,除了要具備實用的功能外,還必須滿足顧客求美、求新、求知的文化功能。作為主要接待的旅游飯店,要突出其建筑文化、裝潢文化、功能文化和服務文化的建設,重視大堂文化、樓同文化、衛生間文化、餐廳文化和休閑娛樂文化等方面的設計和建設。旅游目的地要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借以提高旅游區的品位和檔次。旅游市場營銷,除加大產品的文化內涵外,營銷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言談舉止、禮節禮儀都要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區域的文化特征,給人以鮮明的高品位文化形象。

論文關鍵詞:文化旅游旅游文化發展

論文摘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從旅游文化學的角度,論述了旅游和文化的關系,以及旅游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并指出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態勢——旅游文化,剖析了湖北省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提出了湖北省發展旅游文化的主要對策。

參考文獻:

[1]馬文·哈里斯著.顧建光,高云霞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上一篇: 工作匯報材料 下一篇: 考研學習計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激情小视频第一页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蜜芽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