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8 01:40: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煤礦機電工作思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20__年機電運輸工作完成情況
(一)、20__年機電工作完成情況
1、突出龍東特色,創亮點工程。
20__年以來,我礦機電科緊緊圍繞創建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礦井年”工作目標。先后對西輔變電所和1#皮帶變電所進行了標準化硐室改造,實現了變電所內高低壓設備布置精細化,室內高低壓電纜全部實現封閉式鋪設,照明吊掛實現了“一線化”。室外電纜實現橫豎一條線吊掛。經過改造后,在井下機電硐室中形成了新的亮點工程,提升了井下變電所的標準化水平。
我礦機電科先后完成了副井下口車場和北段車場(500米)、西大巷2#皮帶機尾至西一擴區車場(2600米)、西輔無極繩絞車道和3#皮帶巷(1000余米)、1#皮帶機(800米)共4900余米電纜精細化吊掛。特別是在東西1#皮帶電纜精細化吊掛中首次使用新型角鐵沖壓式電纜鉤,使動力電纜與信號電纜處于同一電纜鉤平面上,使我礦井下大巷電纜吊掛形成了具有龍東特色的新亮點。提升了我礦井下大巷電攬吊掛的精細化水平。
2、精心組織,順利完成各項機電設備改造工作:
(1)、順利完成了裝載峒室東勾計量斗更換。09年3月份,機電科對使用長達10年的裝載峒室東勾計量斗進行了更換。通過對計量斗的上段和下段尺寸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方便了各部件的井筒運輸和就位起吊,提高了施工效率,確保了施工安全。
(2)、完成了地面壓風管路改造。09年5月份,機電科對空壓機房至副井口之間地面壓風管路進行了改造,通過從地面架設一趟新管路,解決了原壓風管路因地埋銹蝕而造成漏風的問題。通過對壓風機開機情況和電表計量統計,每年降低電量消耗116萬度,節省電費68萬余元。
(3)、完成了35kv變電所二臺動力變壓器的更換。09年3月份,我們對35kv變電所二臺SLJ-1000型高耗能動力變壓器進行更換,安裝了二臺S11-1000節能型動力變壓器。每年可降低電耗8萬余度,降低成本4.7萬余元。
(4)、完成井下奧灰水利用工程。我礦井下奧灰水具有壓力高、涌水量穩定的特點。為充分利用奧灰水這一特點;在通過大量的調研、論證及水質化驗等工作的基礎上。20__年3月份通過在中繞道安裝一臺奧灰水控制站,并改造大巷水管路1000余米,使井下奧灰水直接運用于井下生產。經計算,每月科節約用電1萬度,節約地表水4萬多噸,每年節約各項費用100多萬元。
(5)、完成了西擴運輸集控改造工程。西擴采區運輸系統中設有3部皮帶機和3部溜子,運輸系統總長達3700米。為充分降低運輸系統運行成本。20__年4月份機電科會同集控廠家技術人員對西擴采區運輸系統進行了集控改造。20__年5月份實現了西擴采區運輸系統自動控制。該項目的應用,達到了減少運輸系統操作人員,實現了減人提效;最大限度降低運輸設備空載運轉,實現了節能降耗;降低了原煤生產成本,每年節約成本30多萬元。
(6)、完成了副井下口銹蝕套架的更換工程。針對下井口施工危險性高,現場更換套架難度大、施工任務緊等不利因素。我們通過將立柱分為兩段,安裝時現場螺栓對接固定的新方法,簡化了施工步驟,節約了立柱就位時間,掃平了施工過程中的難點,確保了施工安全。副井下井口銹蝕套架更換完成,有力地保證了副井提升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7)、突出創新意識,安全高效完成副井提升容器更換。在副井提升容器更換工程中,機電科在施工工藝方面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實現了提升容器更換安全高效。先后在棚罐設施固定工藝方面實現機械化;在新舊提升容器進出工藝方面,通過自行設計移動式平臺運輸裝置完成新舊提升容器一次性整體進出,簡化了施工工藝,縮短了容器進出時間,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在提升容器升降工藝中通過采用YHT-40T型液壓調繩裝置完成提升容器的升降,實現了提升容器升降機械化控制,達到了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的目的。由于多項新施工工藝的成功應用,最大程度減少了施工人員在井筒危險環境下的施工作業時間和工作量,有效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提升容器的更換效率,施工時間僅用7個小時就完成了提升容器的更換。開創我公司提升容器更換時間最短紀錄。從安全角度和施工效率方面,提升容器更換新工藝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二)、20__年運輸工作完成情況
1、以服務一線為宗旨 確保礦井生產接續和生產任務的完成:
20__年,運輸系統安全高效的完成了4個工作面拆除安裝的設備運輸工作,累計運送液壓支架等大型設備1000余臺套。一年來我們累計為采區鋪設軌道 2170米。更換了西一擴區下山斜巷170m軌道。確保了全礦生產任務的完成和我礦的正常生產接續,。
2、以標準化為契機 不斷提升安全運輸水平:
結合中煤標準化推進會的召開,我們安裝了北段-285機軌合一大巷800m照明;更換安裝了井底東車場180米架線及照明燈具;更換了中繞道30kg/m軌道400m;井下主要運輸線路全部實現了30kg/m軌道。按期完成了西一擴區大巷、西輔斜巷、西輔猴車及西擴7183斜巷等地點約3000多米巷道的軌道調整及電纜吊掛的精品工程。為保證斜巷運輸安全,我們對西一軌道下山一甩道的軌道、道岔及安全設施進行了改造。完成了井下電機車充電房洞室的改造工作。對井下在用的三部架空架空乘人裝置全面防腐。為改善井底車場的調車功能,我們在井底東車場鋪設了30kg/m度線道岔。完成了地面充電房的改擴建工程。
二、20__年機電運輸工作思路
(一)、20__年機電工作思路
1、積極組織落實完成20__年機電科重點工程計劃(見附表)。
2、按照我礦井下精細化要求,繼續強化現場管理,加強責任落實,進一步強化機電系統現場安全檢查,確保我礦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化始終處于公司的前列。
3、繼續推進機電系統標準化建設工作,在20__年標準化基礎上,重點做好2#、3#采區變電所和3#皮帶變電所標準化機電硐室亮點工程的創建和井下東大巷電纜的精細化吊掛標準。以亮點工程和精細化創新不斷推進和提升礦井標準化建設。
4、進一步加大用電管理力度,對各單位用電指標進行分解,積極利用 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完成地面和井下各采掘區隊、生產輔助單位用電情況進行監測。特別是嚴格控制井下東西大巷皮帶空運轉時間,努力降低電力消耗。對超出用電計劃指標的單位將按照礦相關制度進行考核,堅決將全礦用電量控制在計劃指標以內。
(二)、20__年運輸工作思路
1、杜絕重傷事故;輕傷控制在1人以內,力爭為零;努力減少破皮傷。
2、杜絕重大運輸機械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確保運輸安全生產。
3、優化運輸管理,提高質量標準化水平,努力實現運輸精細化。
4、努力改善運輸安全環境,提高運輸服務水平,保證全礦運輸生產。
5、牢固樹立成本意識,降低單位材料消耗,確保節能減排計劃的圓滿完成。
三、20__年的重點工作、重點改造及檢修工程
(一)、機電方面
積極組織落實完成20__年機電科重點工程計劃(見附表)。
(二、)運輸方面
1、在清理斜巷、西輔斜巷上口安裝推車機。
2、對上井口液壓系統進行改造,實現雙系統運行,確保運輸提升工作不受影響。
3、西無極繩絞車安裝綜合保護裝置,確保無極繩絞車的安全運行。
4、對井下大巷、運輸科自管斜巷照明進行調整,部分線路重新安裝,達到精細化的要求。
5、對井下大巷軌道調整。全年列計劃對大巷所有永久軌道按精細化要求調整一遍。提升軌道質量,保證運輸安全。
6、5#皮帶機尾更換30kg/m軌道,進一步改善井下大行的運輸環境。
7、安裝礦車跟蹤管理系統,形成一個良好有序的運輸秩序。
8、對井下泄露通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努力實現運輸信息化和自動化。
9、對西大巷2.5m液壓絞車進行改造,保證斜巷提升安全。
10、對大巷架線分區開關進行改造,全部采用KKZ-100/550型分區開關,保證井下牽引網絡的供電安全。
11、全面改造大巷彎道報警裝置,實現蓄電瓶電機車報警,有效保證大巷的行車安全。
12、在矸石山安裝帶車機,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13、更新地面清車機;加強大底車的清理,提高車皮的利用率。
14、對地面新改建的電車修理間進行安裝,電機車的維修和充電質量,保證施工生產。
四、自動化建設項目20__年完成情況及20__年計劃實施情況
(一)、機電方面
1、20__年自動化項目中計劃對西風井通風機進行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由于生產廠家設備交貨推遲;目前正積極準備;設備到貨后將立即組織實施。
2、20__年,我礦將對主井絞車進行直流技術改造。計劃實施時間定于20__年12月份。
(二、)運輸方面
1、20__年我們在西輔架空成人裝置安裝了全程語音信號。對井下架線分區開關進行了改造,目前已部分使用了KKZ-100/550型。為部分蓄電瓶電機車安裝使用了漏電保護和容量指示器。安裝了架線供電網絡保護系統。為保證副井提升的準確配重,我們在上下井口安裝了軌道稱。
2、20__年,我們將對上井口液壓系統進行改造,實現雙系統運行,確保運輸提升工作不受影響。
3、20__年我們計劃在西無極繩絞車安裝綜合保護裝置,確保無極繩絞車的安全運行。
4、計劃安裝礦車跟蹤管理系統,形成一個良好有序的運輸秩序。
5、20__年,我們將對井下泄露通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努力實現運輸信息化和自動化。
五、關于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的建議及要求
1、突出龍東特色,創亮點工程。
xxxx年以來,我礦機電科緊緊圍繞創建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礦井年”工作目標。先后對西輔變電所和1#皮帶變電所進行了標準化硐室改造,實現了變電所內高低壓設備布置精細化,室內高低壓電纜全部實現封閉式鋪設,照明吊掛實現了“一線化”。室外電纜實現橫豎一條線吊掛。經過改造后,在井下機電硐室中形成了新的亮點工程,提升了井下變電所的標準化水平。
我礦機電科先后完成了副井下口車場和北段車場(500米)、西大巷2#皮帶機尾至西一擴區車場(2600米)、西輔無極繩絞車道和3#皮帶巷(1000余米)、1#皮帶機(800米)共4900余米電纜精細化吊掛。特別是在東西1#皮帶電纜精細化吊掛中首次使用新型角鐵沖壓式電纜鉤,使動力電纜與信號電纜處于同一電纜鉤平面上,使我礦井下大巷電纜吊掛形成了具有龍東特色的新亮點。提升了我礦井下大巷電攬吊掛的精細化水平。
2、精心組織,順利完成各項機電設備改造工作:
(1)、順利完成了裝載峒室東勾計量斗更換。09年3月份,機電科對使用長達10年的裝載峒室東勾計量斗進行了更換。通過對計量斗的上段和下段尺寸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方便了各部件的井筒運輸和就位起吊,提高了施工效率,確保了施工安全。
(2)、完成了地面壓風管路改造。09年5月份,機電科對空壓機房至副井口之間地面壓風管路進行了改造,通過從地面架設一趟新管路,解決了原壓風管路因地埋銹蝕而造成漏風的問題。通過對壓風機開機情況和電表計量統計,每年降低電量消耗116萬度,節省電費68萬余元。
(3)、完成了35kv變電所二臺動力變壓器的更換。09年3月份,我們對35kv變電所二臺SLJ-1000型高耗能動力變壓器進行更換,安裝了二臺S11-1000節能型動力變壓器。每年可降低電耗8萬余度,降低成本4.7萬余元。
(4)、完成井下奧灰水利用工程。我礦井下奧灰水具有壓力高、涌水量穩定的特點。為充分利用奧灰水這一特點;在通過大量的調研、論證及水質化驗等工作的基礎上。xxxx年3月份通過在中繞道安裝一臺奧灰水控制站,并改造大巷水管路1000余米,使井下奧灰水直接運用于井下生產。經計算,每月科節約用電1萬度,節約地表水4萬多噸,每年節約各項費用100多萬元。
(5)、完成了西擴運輸集控改造工程。西擴采區運輸系統中設有3部皮帶機和3部溜子,運輸系統總長達3700米。為充分降低運輸系統運行成本。xxxx年4月份機電科會同集控廠家技術人員對西擴采區運輸系統進行了集控改造。xxxx年5月份實現了西擴采區運輸系統自動控制。該項目的應用,達到了減少運輸系統操作人員,實現了減人提效;最大限度降低運輸設備空載運轉,實現了節能降耗;降低了原煤生產成本,每年節約成本30多萬元。
(6)、完成了副井下口銹蝕套架的更換工程。針對下井口施工危險性高,現場更換套架難度大、施工任務緊等不利因素。我們通過將立柱分為兩段,安裝時現場螺栓對接固定的新方法,簡化了施工步驟,節約了立柱就位時間,掃平了施工過程中的難點,確保了施工安全。副井下井口銹蝕套架更換完成,有力地保證了副井提升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7)、突出創新意識,安全高效完成副井提升容器更換。在副井提升容器更換工程中,機電科在施工工藝方面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實現了提升容器更換安全高效。先后在棚罐設施固定工藝方面實現機械化;在新舊提升容器進出工藝方面,通過自行設計移動式平臺運輸裝置完成新舊提升容器一次性整體進出,簡化了施工工藝,縮短了容器進出時間,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在提升容器升降工藝中通過采用YHT-40T型液壓調繩裝置完成提升容器的升降,實現了提升容器升降機械化控制,達到了安全可靠省時省力的目的。由于多項新施工工藝的成功應用,最大程度減少了施工人員在井筒危險環境下的施工作業時間和工作量,有效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提升容器的更換效率,施工時間僅用7個小時就完成了提升容器的更換。開創我公司提升容器更換時間最短紀錄。從安全角度和施工效率方面,提升容器更換新工藝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二)、xxxx年運輸工作完成情況
1、以服務一線為宗旨確保礦井生產接續和生產任務的完成:
xxxx年,運輸系統安全高效的完成了4個工作面拆除安裝的設備運輸工作,累計運送液壓支架等大型設備1000余臺套。一年來我們累計為采區鋪設軌道2170米。更換了西一擴區下山斜巷170m軌道。確保了全礦生產任務的完成和我礦的正常生產接續。
2、以標準化為契機不斷提升安全運輸水平:
結合中煤標準化推進會的召開,我們安裝了北段-285機軌合一大巷800m照明;更換安裝了井底東車場180米架線及照明燈具;更換了中繞道30kg/m軌道400m;井下主要運輸線路全部實現了30kg/m軌道。按期完成了西一擴區大巷、西輔斜巷、西輔猴車及西擴7183斜巷等地點約3000多米巷道的軌道調整及電纜吊掛的精品工程。為保證斜巷運輸安全,我們對西一軌道下山一甩道軌道、道岔及安全設施進行了改造。完成了井下電機車充電房洞室的改造工作。對井下在用的三部架空架空乘人裝置全面防腐。為改善井底車場的調車功能,我們在井底東車場鋪設了30kg/m度線道岔。完成了地面充電房的改擴建工程。
二、xxxx年機電運輸工作思路
(一)、xxxx年機電工作思路
1、積極組織落實完成xxxx年機電科重點工程計劃(見附表)。
2、按照我礦井下精細化要求,繼續強化現場管理,加強責任落實,進一步強化機電系統現場安全檢查,確保我礦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化始終處于公司的前列。
3、繼續推進機電系統標準化建設工作,在xxxx年標準化基礎上,重點做好2#、3#采區變電所和3#皮帶變電所標準化機電硐室亮點工程的創建和井下東大巷電纜的精細化吊掛標準。以亮點工程和精細化創新不斷推進和提升礦井標準化建設。
4、進一步加大用電管理力度,對各單位用電指標進行分解,積極利用電力計量自動化系統完成地面和井下各采掘區隊、生產輔助單位用電情況進行監測。特別是嚴格控制井下東西大巷皮帶空運轉時間,努力降低電力消耗。對超出用電計劃指標的單位將按照礦相關制度進行考核,堅決將全礦用電量控制在計劃指標以內。
(二)、xxxx年運輸工作思路
1、杜絕重傷事故;輕傷控制在1人以內,力爭為零;努力減少破皮傷。
2、杜絕重大運輸機械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確保運輸安全生產。
3、優化運輸管理,提高質量標準化水平,努力實現運輸精細化。
4、努力改善運輸安全環境,提高運輸服務水平,保證全礦運輸生產。
5、牢固樹立成本意識,降低單位材料消耗,確保節能減排計劃的圓滿完成。
三、xxxx年的重點工作、重點改造及檢修工程
(一)、機電方面
積極組織落實完成xxxx年機電科重點工程計劃。
(二、)運輸方面
1、在清理斜巷、西輔斜巷上口安裝推車機。
2、對上井口液壓系統進行改造,實現雙系統運行,確保運輸提升工作不受影響。
3、西無極繩絞車安裝綜合保護裝置,確保無極繩絞車的安全運行。
4、對井下大巷、運輸科自管斜巷照明進行調整,部分線路重新安裝,達到精細化的要求。
5、對井下大巷軌道調整。全年列計劃對大巷所有永久軌道按精細化要求調整一遍。提升軌道質量,保證運輸安全。
6、5#皮帶機尾更換30kg/m軌道,進一步改善井下大行的運輸環境。
7、安裝礦車跟蹤管理系統,形成一個良好有序的運輸秩序。
8、對井下泄露通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努力實現運輸信息化和自動化。
9、對西大巷2.5m液壓絞車進行改造,保證斜巷提升安全。
10、對大巷架線分區開關進行改造,全部采用KKZ-100/550型分區開關,保證井下牽引網絡的供電安全。
11、全面改造大巷彎道報警裝置,實現蓄電瓶電機車報警,有效保證大巷的行車安全。
12、在矸石山安裝帶車機,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13、更新地面清車機;加強大底車的清理,提高車皮的利用率。
14、對地面新改建的電車修理間進行安裝,電機車的維修和充電質量,保證施工生產。
四、自動化建設項目xxxx年完成情況及xxxx年計劃實施情況
(一)、機電方面
1、xxxx年自動化項目中計劃對西風井通風機進行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由于生產廠家設備交貨推遲;目前正積極準備;設備到貨后將立即組織實施。
2、xxxx年,我礦將對主井絞車進行直流技術改造。計劃實施時間定于xxxx年12月份。
(二、)運輸方面
1、xxxx年我們在西輔架空成人裝置安裝了全程語音信號。對井下架線分區開關進行了改造,目前已部分使用了KKZ-100/550型。為部分蓄電瓶電機車安裝使用了漏電保護和容量指示器。安裝了架線供電網絡保護系統。為保證副井提升的準確配重,我們在上下井口安裝了軌道稱。
2、xxxx年,我們將對上井口液壓系統進行改造,實現雙系統運行,確保運輸提升工作不受影響。
3、xxxx年我們計劃在西無極繩絞車安裝綜合保護裝置,確保無極繩絞車的安全運行。
4、計劃安裝礦車跟蹤管理系統,形成一個良好有序的運輸秩序。
5、xxxx年,我們將對井下泄露通信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努力實現運輸信息化和自動化。
五、關于機電運輸管理工作的建議及要求
我是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煤礦電工》的負責人,從2005年課程改革到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申報成功,經歷了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為了大家不走我的彎路,為了大家申報成功,我愿意把我的經驗與大家交流,以供借鑒。
一、精品課建設步驟
收集資料:
收集資料又稱為知識準備。明確指導思想、任務內容、任務要求、工作思路。
1.行始于思
沒有一個正確的思想作指導,你的行動是盲目的,是無效的,因此,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政策依據和理論依據作為高職精品課的指導思想。
2.思始于學
正確的指導思想不是天生的,不是我們頭腦固有的,而是經過我們學習得來的。因此要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文件: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即《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國家精品課申報指南和評審指標,姜大源、趙志群、戴士弘、張治忠等職教理論家和實踐家的書籍、論文、講座,以及好的精品課網站,重點關注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理論探索”欄目。
3.學在于精
精就是精通、精準。精通就是不能一知半解,就是全面掌握,對于高職教育理論、課程建設與開發理論進行系統的學習。推薦學習姜大源的“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和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兩本書,對于精品課建設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精準就是概念清晰,不模糊。姜大源的“技術與技能辨”、“程序與過程辨”、“情境與情景辨”等8個辯證論文對于我們澄清概念很有幫助。通過學習明確以下幾點:
1.指導思想。即以16號文件精神作指導思想:“高等職業院校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教材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并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薄鞍压W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要重視學生校內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校內成績考核與企業實踐考核相結合,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的一體化;積極推行訂單培養,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要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加強和推進校外頂崗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
2.任務內容,也是精品課的評審依據,即①填寫《高職國家精品課程申報表》;②攝制課程整體設計介紹錄像、課程教學錄像;③建設網絡課程教學資源。
3.任務要求:以國家精品課評審指標為要求。也就是說精品課的評審依據都必須符合評審指標及其內涵的要求。
4.工作思路:以校企結合為宗旨,以評審指標為依據,以任務內容為任務,以任務要求為目標,按照以下步驟建設:①企業調研和企業共同確定學生就業崗位、任職要求和培養目標,用“以人為本、注重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的理念設計課程目標。②根據技術領域和崗位群任職要求開發專業課程體系。③企業發展需要和完成實際工作任務需要選取學習和實習實訓項目。④根據崗位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確定教學內容。
⑤按照教學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設計學習階段、排序教學內容和實訓內容。⑥按照對崗位技能養成起主要支撐作用、對綜合職業素養起促進作用的創新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開發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確定成績評定方法。⑦按照按照學習與工作過程一體化開發教學資源:編寫教材、教案、課件、學習工作任務書、實訓指導書、習題、案例等。⑧按照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為思路,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⑨按照設計課程設施教學。⑩走出去征求企業意見,請進來求職業院校專家、企業實踐專家和學生評價反饋,根據大家的意見改進完善、精益求精。
(1)制訂計劃
在學習的基礎上,明確了指導思想、任務要求和工作思路,課程負責人必須做出相應的工作計劃書,在計劃書中明確:工作任務、小組分工、工作步驟、任務要求。
(2)做出決策
在經過課程組討論、反復修改、做出最佳(任務明確、分工合理、要求具體、步驟清晰)的工作計劃書,報領導批準實施。
(3)實施計劃
在實施中,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注意各個環節的銜接,課程負責人要統把全局,協調小組成員間的合作。
(4)檢查控制
檢查包括自檢、互檢、負責人檢查幾個方面,對照計劃書檢查實施中是否每個人按照自己的分工保質、保量、保時地完成工作任務,負責人要對出現的問題或未完成的任務及時給予糾正或組織彌補。
(5)評價反饋
精品課能否滿足評審指標,能否獲得成功,不斷地進行評價、反饋、修改是必須的。評價包括專家評價、領導評價、同行評價,每次評價后都要針對大家的評價意見做認真的修改。我們的《煤礦電工》精品課曾經請省內外專家進行了多次指導、組織校內外職教專家和實踐專家進行了3次論證,我們在申報校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時進行了3次大的修改。小的修改不計其數。
二、精品課建設成果
(一 )重在“校企結合”,貴在“特色創新”,精在“落到實處”
1.重在“校企結合”
16號文件明確指出:“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因此,從課程定位到課程設計,從內容選取到教材編寫,從教學設計到實踐教學條件,從師資隊伍結構到師資隊伍建設,都要按照校企結合去建設,都要體現校企結合。
2.貴在“特色創新”
要想在眾多的精品課中脫穎而出,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閃光點。雖然評審依據、評審指標相同,但必須找出與他人的不同之處;雖然要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采用拿來主義,但是必須有自己的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注意創新必須符合政策,有理論支撐。衡量是否為特色的標準就是:你的特色放到別的課仍能適用,就不是特色。
3.精在“落到實處”
少講空話、多講實話,少講理論、多講實踐,少講別人、多講自己。對于評審指標中的每一個觀測點,都有自己實打實的做法,都要由事實說話。
(二)成果體現
1.申報表
申報表要填寫精煉,重點突出,尤其是標題,要深度提煉,千推萬敲,要能夠一語中的,標題和關鍵句要加粗,讓人一目了然。例如,“煤礦電工”精品課申報表中“4-1課程性質與作用”分為四個小標題,這四個小標題實際上是評審指標的四個觀測點:一是性質與作用,二是專業課程體系,三是支撐和促進作用,四是課程前后銜接。每個觀測點都有評審內涵,因此我們又按照評審內涵編寫關鍵句和小小標題。如4-1-1課程性質與作用中的性質,實際上就是一句話“礦山機電專業課程體系中的職業核心課程”,但是為了突出我的專業是主干專業,前面加了一系列定語“四部委確定的國家煤炭行業緊缺人才專業、國家示范培育院校重點建設專業”。課程作用簡單說就是培養各種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我就把這些
關鍵詞:加粗,使人一目了然。又如,4-1-2的標題:“專業課程體系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任職要求”,實際上就是評審指標中的評審內涵的縮寫。我認為,精品課課程開發實際上是在做一個命題作文,你必須保證你緊緊扣題,而不能跑題。但是扣題不止停留在題目上,還要言之有物,付諸于行動。因此,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們專業課程體系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崗位任職要求”,我們又定了2個小小標題:“1.與企業共同確定礦山機電專業的就業崗位、任職要求和培養目標?!辈⑺_定的就業崗位、任職要求、培養目標分別說明?!?.根據崗位任職要求開發專業課程體系”。并將開發的礦山機電專業的課程體系列表說明。由表可以看出,“煤礦電工”課程培養的能力屬于崗位能力,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屬于職業核心課程。
2.教學錄像
錄像又分為40分鐘說課與15分鐘教學錄像。
(1)40分鐘說課。包括教學設計以及相應的教學設施、環境和實訓實習場景等介紹,并附相應文字說明。因此先要編好文字說明,進一步寫出錄像腳本,哪里插圖、哪里插錄像片、哪里插PPT、哪里插佐證材料都要設計出來。通過錄像片能夠生動形象的反映出自己的課程特色與創新。
(2)15分鐘的教學錄像。要能體現一個完整的教學環節,體現課程特點、教學方法與手段特點,所以要選擇的教學內容能達到體現上述目的要求。最好有現場教學環節,有理論教師課堂教學環節和兼職教師現場指導環節。
3.課程網站
課程網站應至少提供有該門課程的課件、案例、習題、實訓實習項目、學習指南等教學相關資料和評審所需的申報表、教學錄像。
建設原則是能夠實現網絡教學,滿足學生自學的需求,同時滿足精品課評審的要求。因此要精心設計。
首先,便于專家評審。要把評審依據(申報表、教學錄像)以及評審指標菜單放在醒目的地方,并且便于打開(等候時間不能過長)、便于切換(切換新網頁的同時自動關閉看過的網頁)、便于評審;最好按照評審指標的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制定網頁的一級菜單和二級菜單,還有一個評審指標雖然未提及但是必須有的“課程標準”,相當于以前的教學大綱,它是所設計課程的具體體現和集中反映。具體包括:課程定位,課程培養對象,課程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的組織與排序)即學習任務和學習階段、教學目標(主要學習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課程實施(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課程考核(包括考核方法、評分方法),以及相關說明等。
其次,便于學生學習。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設計教學資源。具體有:①課件。包括教案、電子課件、虛擬課件。虛擬課件要模擬真實環境和活動畫面,還要體現教學演示和學生動手實操及訓練的功能,即可以與學生互動,便于學生訓練。②案例。既要有工程案例,還要有事故案例。所有案例必須從工程實際出發,同時還有典型性和指導性,符合培養目標,能使學生受到實際工作的熏陶和啟迪;③習題既要有理論部分,也要有實操部分,既要有模擬試卷還要有技能鑒定題庫,既要有問題也要有答案,便于學生自我訓練和自我評價;④實習實訓項目。既要有實訓、實操,又要生產性實習和頂崗實習,而且還要成系統,即項目排序符合教學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此外,每個項目要有培養的能力或技能目標;⑤學習指南既要有學習工作任務書、又要有自學資料(包括技術書籍、技術資料、技術法規等)。
三、精品課實施
精品課實施即要按所設計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做到嚴格按照設計執行不走樣。同時,又要對所設計的課程進行檢驗,是否真正達到設計目標和評審指標要求。實施步驟大到每一學期、小到每一次課都要按照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控制、評價反饋幾個環節進行。
(一)計劃要周到
計劃包括學期計劃、授課計劃,每一次課的計劃(教學方案)必須考慮完善、周到。尤其是教學方案,要考慮到每一個細節,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我在精品課實施中就深有體會。在“電纜連接”課上,由于所選的電纜芯線較細(從節約成本考慮),而壓線模具最小的都比電纜芯線大,導致電纜無法壓接。
(二)實施要實際
實際就是要考慮學校的實際、學生的實際。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
1.符合學校的實際
一是教學班級較多,教學資源(如多媒體學訓室、電子閱覽室等)有限,而我們的課程都要占用這些資源,無法保證教學資源;二是其他課程還是按照學時排課,而我們理實一體化課程需要按照學日排課,無法單獨為我們排課。根據這一實際,我采取了將一周六學時的課集中到休息日上,這樣既滿足了按照學日排課要求,又保證了教學資源不被它班占用。
2.符合學生的實際
一是學生習慣了以前的教學方式,上課只帶耳朵,下課不帶自學。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如設計什么樣的小組活動形式能促使學生參與、確定什么問題能使學生討論起來、制定什么樣的評分標準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讓學生發言或展示成果能代替教師講授,怎么評價學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每一個環節都要圍繞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來實施。二是學生不會收集資料和自學、制訂和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和評價反饋。因此教師必須引導示范、降低難度、循序漸進,由教師扶著走到放開手,不能一味強調學生自學,完全放開手,導致學生無法完成任務。
(1)檢查要及時
在教學實施中要及時檢查是否按照計劃執行,是否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記錄,方可及時處理。要寫教學日記,積累教學經驗。
(2)控制要靈活
對于實施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對于沒有實施的環節要及時補救,對于產生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例如上述電纜太細無法壓接的問題,就及時采取附加自制模具以實現與電纜的配合,從而完成了電纜連接任務。
(3)評價要全面
一是評價環節全面: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同行評價、企業評價。每一個環節的評價都要有。二是評價內容全面:既有學生的知識評價、能力評價、素質評價,又有教師的教學能力評價、教學方法評價、教學手段評價、教學效果評價,還要有企業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工作能力、職業素養的評價;三是評價方面全面:既要有經驗總結,又要有問題和教訓。
煤礦人員述職報告1
搞好煤礦供電系統、安全生產,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是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事,是關系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大事。因而,認真總結過去安全生產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是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20__年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回顧過去的一年,風風雨雨,我們走過了一年比較艱辛的歷程。
一年來,我隊經歷了公司的調整,職工大量的流動,新工人的涌進,供電系統的不完善,量大,隊組素質普遍比較低,人員的缺乏等等不利于安全管理的情況下,應該說我們的工作是還是比較滿意的。
一、工作方面:
自從來到____公司以來,面對新的工作環境、新的人員組織,我們從思想上進行溝通,及時的融合在一起,給我們機電工作鋪設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一年里我們主要做了積極了解井上、井下供電現狀,分析供電系統的利與弊,逐步完成了東皮七、八橫川二個臨時變電所、西皮六橫川臨時變電所東軌臨時配變點、西軌臨時配電點。每天讓各隊組報各自的供電系統圖,每周組織防爆組查各隊組的供電系統,防止隊組亂接爛接現象的發生。
一年來,由于職工崗位需求,調進新人員頻繁,對系統管理沖擊性大,管理困難,我們盡力作了大量工作,首先是穩定工作,針對新工人技術業務低,從技術培訓,安全基礎知識上進行強化學習,從班前會、班后會、周三安全教育、周五技術學習中,逐步培養教育人才,使全隊干部職工團協作,凝聚力增進,為全年的安全生產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二、安全工作方面:
全年做到了安全生產,無輕傷以上人身事故,無機電設備嚴重事故,達到了安全工作的目的。從安全意識的淡薄到增強,我們走了曲折的過程,首先是外臨時工的到隊,文化素質低,自由懶散,給隊里安全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冒險作業,隱患不排查,違反常規,違章作業,致使我隊一般三違直線上升,嚴重三違有增無減,工程質量標準化中,埋下一定隱患,一度帶來利益和政治聲譽受創,對此,我們及時組織全隊干部職工盡心事故分析,反思總結工作,人人反思,人人教育,起到了明顯的效果,穩定情緒,鼓足干勁,加強質量工程和風險工作的跟班制度,不放心的人有人管,不放心的地點有人在,消滅隱患,排查事故。特別是今年以來,我隊經過了兩次大型的搬家倒面的工作,從設備回收安裝上作了大量的工作,91盤區回收掘進機兩臺,皮帶機5部,運輸路線既長又復雜,從二水平到一水平到地面,有斜井,有坡度,有大型設備,有小型配件,有生產材料,有日常工具,安裝回收,運輸一條線,它的工作難度和安全管理風險,可以說是機掘一隊建隊以來的最難的一個時期,只有經歷過的人員,他才能理解和感受到工作的困難和辛勞,擔風險、完計劃,他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天天講、班班念,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任務,因此我們感到問心無愧,我們做到了安全生產,給我礦的安全工作作出了貢獻,為我隊的安全工作寫下了更美好的一筆。
三、質量標準化工作方面:
質量標準化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礎。一年來,我們在質量標準化工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由于職工流動性大原因,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的變化多,即錨桿支護、設架棚支護工藝變化,還有長短大小工作面多,工藝改變頻繁,掌握困難等諸多因素,給我們質量標準化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們不能放棄,我們要增強認識,把質量標準化工作當作安全工作的起步工程來認真去抓好,排查現場隱患,以規程規定為準,以標準為準,以細從嚴,腳踏實地去作,不能以經驗說話為數,要以技術措施為依托,基本上完成了我們的計劃目標。
總結過去是為了有更好的將來,新的一年里,我們要發揚成績,糾正錯誤,以安全工作為主要工作,去組織好生產和各項工作,發揮長處,吸取教訓,更進一步的做好我們的工作。
1、加強思想教育,加強班組建設,以人心化管理增強凝聚力,相互理解,上下同心,建立創建管理制度,增強法制觀念,形成有效的制度化正規管理模式。強化業務學習培訓工作,進一步增強工作能力,有文化,有素養,有技術,有水平,是我們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
2、“安全第一”是我們不便的主題,以人為本是我們安全工作的前提,反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使我們安全工作的措施,以無輕傷,班組無嚴重違章,個人違章減少為我們新的一年的安全生奮斗目標。
3、以質量標準化工作為基礎工作,細化穩步,查死角隱患,樹標準化現象,是我們新的一年的任務。
團結起來,共同奮斗,為我隊我礦更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
煤礦人員述職報告2
各位、同事、職工代表:
首先,感謝組織、總經理、黨委書記及礦長、書記和班子成員一年來對我工作的關心指導,感謝各位及職工同志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
我的職務是__煤礦技術負責人。根據分工,我的主要工作是主持__煤礦的全面技術工作,分管礦“一通三防”工作。一年來,在礦黨政、總工程師的正確領導下,在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支持幫助下,我能認真履行職責,忠于職守,務實工作。本人緊緊圍繞礦井安全生產,全力協助礦長、總工程師抓好了分管范圍內的各項工作,促進了礦井整體工作健康協調發展,較好的完成了礦黨政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F將一年來的工作簡要如下,請審議。
一、嚴格要求自己,明確自身職責
積極配合隊長開展技術管理工作,認真組織區隊的生產,保證每項工程開工前規程、措施齊全,堅持一工程、一規程、一措施。定期復查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根據現場情況及上級有關規定及時修改補充完善。每月堅持入井不低于24個,深入現場,對生產工藝及職工操作進行指導規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規范區隊職工的安全質量操作規范,及每月的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區隊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
在掘進二隊領導班子的緊密團結配合下,掘進二隊20__年9月單月快速掘進進尺750m,實際圓滿完成當月安全生產任務,20__年10月份成功結束A6煤層泄水巷的掘進任務,解決了把A6煤層采空區的水引入到為A6煤層泄水巷,然后進行排水的問題。
二、刻苦鉆研專業技術知識,做好本職工作
在掘進隊期間負責編制各掘進工作面的施工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并向全體職工認真傳達貫徹,經常深入作業現場檢查規程的執行情況,當規程措施與現場不符時,及時編寫補充措施,并對原規程措施進行修訂,及負責本工區職工安全技術知識的學習和“三大規程”的落實,經常組織職工進行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教育職工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和業務水平。
協助區長認真搞好質量標準化和安全評估工作,抓好材料消耗和勞動管理工作,采取積極有效的技術措施,杜絕“三違”現象,避免安全事故、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認真抓好各掘進工作面的正規循環作業,搞好各迎頭的接續準備工作,分析研究各掘進隊的安全生產動態,嚴格執行事故的追查、分析和處理制度,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確保安全生產。深入職工、深入現場,搞好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本工區安全生產和技術方面的方法和經驗,不斷學習新知識,推廣新技術和新經驗。負責搜集本工區各種技術經濟指標的資料,及時分析完成情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完成各項技術經濟指標。
區隊工程質量管理主要是依靠驗收員和提高區隊班小組的質量標準化施工意識。
在對驗收員的管理中,一是對驗收員實行驗收失誤積分制,既不挫傷驗收員參與質量標準化管理的熱情,也規范和提高了驗收員的工作責任心;二是嚴格落實制度,使“制度+落實=落實”的口號不會停止到口號上。
在對區隊班小組的管理中,一是加大對班組長的罰款和扣分力度,二是加大對班組工程質量施工的優良工程的獎勵制度,利用獎罰制度提高班小組對區隊工程質量施工的意識和積極性。
三、適應發展的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知識不斷更新,在網上購買與掘進有關的技術圖書,不斷開闊和更新自己的業務視野,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使自己的業務水平有上了一個新臺階。
四、能力拓展、提高工作效率
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弘揚“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業作風,找準區隊文化建設與安全生產管理的切入點,不斷加強區隊管理文化建設。
五、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績與工作經驗總結。
1、在工作中自使至終注重工程質量管理,嚴把質量關。在金年的工作中始終如一地按照工程設計圖所規定的規格要求來嚴格檢查自己所負責的工程項目,做到精心設計施工之序、精心指導施工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指定工程任務,貫通巷道準確無誤。
2、重點工程重點管理,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始終抓住重點工程不放松,做到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如8月份由掘進二隊施工的A603工作面,為保證施工的A603工作面按照礦領導的安排的時間表準時交接給綜采隊,我隊是把它作為重點工程來組織生產的,做到天天跟進的原則,經過和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最終按時交接,并滿足了施工要求。
六、工作中的不足與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作為掘進技術人員:
一是積極配合隊長開展技術管理工作,認真組織區隊的生產,保證每項工程開工前規程、措施齊全,堅持一工程、一規程、一措施,和定期復查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根據現場情況及上級有關規定及時修改補充完善。
二是及時組織和落實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排查和處理現場存在的重大隱患和問題,保證區隊工程質量的良性發展。在20__年的工作中的主要存在的不足是:
一是區隊的工程質量工作還需進一步提高,離公司的要求還有差距。
二是區隊的安全培訓工作做得不夠細致,區隊職工習慣性“三違”并沒有完全杜絕。
煤礦人員述職報告3
過去的一年,在各級領導正確領導下,思想上、行動上與礦行政、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執行上級決議,能夠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的精神,遵章守紀、令行禁止。工作中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靠崗到位,加強督促和檢查,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臺階,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有不足,下面將個人一年來的思想和工作總結如下:
一、 政治思想方面
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的精神,認真貫徹行政、黨委下發的各項管理規定,嚴格遵守各項制度。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政治素質得到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得到明顯轉變,深刻認識到,科學發展觀從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角度用發展的觀點,指導我們的社會、企業和家庭工作、生活的指針。通過學習使自己提高了認識,明確了明年奮斗目標,提高了認識,堅定了信心,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加強了個人安全知識的學習。利用科學發展觀的觀點和方法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題,樹立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擅于發現解決困難的辦法或思路。基本確定了自己凡事早謀劃,遇事多考慮、多交流的工作思路,求真務實、艱苦奮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為礦井技改和盡早投入生產,在機電方面發揮自己的最大效能。通過學習,強化了組織觀念,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自己政治思想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二、技術業務工作方面
自己由許廠煤礦調入新河時,正是剛移交不久,工作千頭萬緒,人員少,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努力克服以上困難,在領導的正確指引下,堅持集團公司安全、穩定、有的序原則,重點做好了以下工作:
1、積極配合集團公司做好清產核資、實物盤點工作,對我礦現存設備使用、庫存狀況進行了詳細說明,摸清了家底,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完成了20__年、20__年機電維檢、安全費用及有關經營等計劃的編制,針對我礦大型固定設備年久失修、投入嚴重不足,現場隱患多等問題和設備狀況已不能滿足生產實際,全面編排完成了20__、20__年年機電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
3、副井提升系統:電控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更換了變頻器、PLC,副井防墜繩進行了調整,更換了34條鋼罐道和主提升鋼絲繩,井上、下信號進行了完善,確保了副井提升系統的安全運行。
4、主排水系統:-400主排水泵房、-240水平泵房、-650水平泵房、各更換新泵一臺,其余水泵進行了大修,安裝了兩臺真空泵,有一臺主排水泵安裝了底閥、使我礦主排水泵系統安全有了保障。
5、主提風系統:1#、2#主通風機變頻器更換,徹底根除了因變頻器故障而引起的停機事故,確保了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
6、主壓風系統:完成了-400壓風機房三臺MLGF20-8-132型螺桿空氣壓縮機的安裝,其中2臺工作,1臺備用,淘汰了原安裝于地面的三臺L22/7型舊空氣壓縮機,對原有壓風管路進行了全面改造,供風效率及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7、煤流主運輸系統:-240強力皮帶重新硫化6個皮帶接頭,安裝了KTC101-Z型膠帶運輸機集中控制系統,徹底消除了主運輸系統的安全隱患。
8、供電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對35KV變電站直流屏進行了改造,完成-240中央變電所至-400水平泵房兩條6KV高壓電纜的更換,并對地面供電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大大提高了地面及井下供電的安全可靠性。
9、供熱系統:通過前期調研、論證,利用嘉祥熱電廠余熱作為新河礦業熱源工程實施基本完工,供暖可靠性、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經濟社會效益實現了雙贏。
10、安裝了地面礦燈管理系統,并更換安裝了6架礦燈架,使五統一工作變得快捷、準確。
11、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強化職工培訓,突出抓了機電工作技能、理論業務素質和操作行為養成三大重點素質提升工程,使新河礦業機電口人員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
12、搞好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
13、加強機電科技術和業務管理,根據集團公司和礦發文件要求,對各種資料和記錄重新整理和完善,建立健全供電、設備、節能和計量臺帳,做到帳實相符。加強雨季三防工作,安全度過了汛期。對全礦的防爆電氣設備進行了全面的檢查排查,淘汰了各種開關設備46臺,通過檢查與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基本上杜絕了失爆現象。
14、制定了機電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機電方面的有關應急預案。
三、清正廉潔方面
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努力,拒絕不良習氣、拒腐蝕、永不沾。牢記黨的宗旨,不以權謀私,嚴守法紀,秉公盡責,依法辦事。在工作之余,嚴格自律,管理好自己,做到慎獨、慎行、慎吃、慎交,不斷加強自我教育,自我加壓,努力做到嚴于律己,無違法亂紀現象。
四、存在的`不足
從管理上存有一定的“老好人” 思想,工作中不夠大膽潑辣,工作中存在標準不高、管理不嚴的現象,理論知識水平還比較低,眼界不開闊,對新的技術不能及時掌握,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整天忙于事務性工作,工作中缺少創新等。
1 現代租賃業的產生
所謂租賃,是指所有權與使用權之間的一種信用關系,是在財產所有權不
改變的情況下租用使用權的經濟行為。
現代租賃是本世紀20年代初在美國開始形成的。其主要標志是租賃形成了獨立的行業并有專門經營租賃業務的機構,租賃的對象由不動產擴大到動產,包括再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所需要的機器設備、設施和交通工具。企業家認識到機器設備的所有權并不是利用該項設備創造利潤的必要條件,用較少的租金獲得機器設備的使用權,同樣地能創造利潤,而且更為經濟。同時,制造商和供應商也發現,租賃是增加商品銷售量的有效手段。銀行家通過租賃業務也開辟了一條資本生利的新渠道。于是,租賃業不僅在美國迅速發展,而且在西歐、日本、加拿大等國也興旺起來。到70年代,進一步發展成一項國際性的業務?,F在,幾乎任何一種資產都可以租賃,如機器、車輛、飛機、油輪、電子計算機、辦公設備、耐用消費品,甚至整座工廣、核電站、衛星等都成了租賃對象。需要指出的是,租賃與分期付款銷售不同,根本區別在于所有權的歸屬。
礦山機械設備事關施工生產的安全、質量、技術、進度和效益,在礦山機械施工中,機械設備租賃不但是其發展的主要載體,還是全面保證整個施工企業的施工進度和煤炭產量及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礦山機械設備有償托管和租賃工作,是市場新形勢下礦山機械設備擁有企業盤活資產必須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隨著礦井建設施工機械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各種規格型號的機械設備充實到礦井生產施工單位,如何管好用好如此龐大的設備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已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課題。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我們感到受以往計劃經濟思想的影響,造成設備資源的極大浪費,企業設備的配備與使用, 使用與效益脫節現象比較嚴重,機械設備的平均綜合年利用率僅在40 %左右。所以要擺脫舊觀念,打破舊框框,走出困境就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使資產設備管理由服務型向經營方向轉化, 創立集使用、維修、管理、經營于一體的新模式。本文就礦井施工機械設備租賃經營管理模式提出探討。
2、建立有利于租賃經營的新機制
2.1轉變思想觀念:
一是思想上的轉變,要使煤炭集團公司決策層領導與資產設備管理人員在思想上達成共識,認識到機械設備管理改革是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企業自身增強活力,發展壯大的需要, 改革勢在必行。二是在觀念上實現轉變,樹立強烈的效益觀念,把工作重點和工作核心從單純注重機械實物形態管理轉變為價值形態和實物形態并重的管理;從為工程服務過程的管理轉為合理的經營過程的管理, 從主要追求資產占用的最大化,轉為更關心投入的回報率,形成設備投入回報再投入的設備資金良性循環,促進設備資金向回報率高的方向流動,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
2.2 改革管理機構:
在集團公司內部,成立機械租賃公司,將分散于各礦生產單位的大型的或精良的機械設備調入租賃公司,對企業內部設備實行專管專營,實現使用、維護、管理、經營一體化,人才、技術、管理方面專業化。機械租賃公司以租賃機械為主導,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
2.3 改革管理模式:
在公司內外礦山機械一律實行有償服務,全部實行租賃制,開拓內外兩個市場,加強設備周轉、增強設備潛能,提高設備利用率,使企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單位內部租用施工機械,要認真、及時地填寫“機械使用報表”, 由工程項目負責人簽字后,內部財務每月轉帳一次;向社會出租施工機械, 一般可按天計算,或按工程量計算,應實行合同管理和預付租金制度。
2.4 改革工資分配制度:
打破“大鍋飯”, 實行按勞取酬的結構工資制, 從設備資產經營的效益出發,進行考核,有利于調動從事機械設備管理人員和機械操作手的勞動積極性。
3 煤礦機電設備的基本現狀
1)長期以來, 煤礦重生產、輕維護,影響了機電設備的正常維護和保養。備品、備件較多, 每個工區都把避免影響生產作為第一借口,導致倉庫庫存積壓,占用了大量的周轉資金。
2)工區無償使用設備,造成設備的使用、運輸環節中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 增大維修成本,甚至提前報廢。
3)設備出現故障后,工區與修理單位易出現相互扯皮現象,影響正常的安全生產。
4)設備的使用率較低。設備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方式可以說是煤炭。
企業成本管理的一個關鍵,因為某臺、某套設備從基本建設或更新改造一投入,就意味著在一定時期它的成本管理模式相對成為定勢。那么對設備不同形式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方式,必然對應著某種成本管理模式。顯然從成本管理模式的對比中便可反映出設備投入、管理和使用方式的優劣。另外,煤炭行業老企業較多,轉制后大多面臨著改造問題,從資產角度講,難免出現設備老化和不配套問題,如只考慮新的投入,無疑會加重企業負擔。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盤活原有設備,并使其低成本運行應是經營過程中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
4 礦山機械租賃管理模式
1)在企業內部組建機械租賃公司,負責機械設備的統一調配與租賃經營以及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
2)實行租賃經營目標制。企業對機械租賃公司,按所擁有的機械設備產值, 確定年上繳企業金額。機械設備租賃公司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可利用以“三定三包”作為租賃經營的主要內容。即:定人員、定利潤、定任務指標,包支出費用、包安全生產、包管理責任。上繳了的資金選擇回報率高的設備再投入,確保機械設備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
3)實行單機成本核算制。成本是反映機械租賃經營管理好壞的一個綜合性指標,一是搞好成本計劃,二是搞好成本核算分析,三是搞好成本控制,四是搞好成本核算上報,即“單機單車經濟技術指標考核表”。這樣以成本、工作量、機況、盈余額為主要考核指標,與工資分配直接掛鉤,廢除原有的工資制,實行按勞取酬的結構工資制。
4)加強機械管理, 實行“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保修原則,一是加強維修力度,冬季停置后的集中整修和換季保養;二是加強檢查力度,進行不同層次的自檢、互檢、抽檢和年度檢查工作等;三是加大考核力度,搞好機械管理優勝單位,紅旗設備和優秀操作手評比等活動,使機械設備經常保持良好的機容、機貌和機況,這是設備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的基本保證。
5)開拓設備租賃的內外兩個市場,實行“先內后外、內外有別”的原則, 先內后外就是在確保企業內部施工所承擔的工程任務需要的前提下,要積極尋找對外出租,實現煤炭集團公司機械設備資源共享,從而增加設備的周轉率,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增加效益。
6)嚴格租賃合同管理。嚴格制定《機械設備租賃辦法》,對租賃原則、租賃審批、租賃合同、隨機人員、調度遷移、燃料材料、維修保養、施工補貼、租費標準、計費辦法、費用收費、爭議仲裁等有關租賃事項做出明確規定,統一印制合同文本。所有機械租賃業務一律簽訂并嚴格執行租賃合同。
5推行設備租賃的方法
金融危機導致煤礦企業的利潤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煤礦企業應注意盤活設備的周轉使用, 降低閑置, 充分發揮設備的最佳優化配置, 保持設備資產保值增值。
5.1 推進三改建立有利于租賃的新機制
1)改變思想觀念。各級設備管理人員是設備管理的具體實施者, 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直接決定著租賃的情況。因此, 崔莊煤礦首先從改變人員的思想觀念入手, 利用各種學習、會議等時機, 講租賃面臨的形勢, 擺設備無償使用存在的弊端, 談租賃的意義及前景。使大家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 認為勢在必行。
2)改革管理機構。成立專門的設備租賃辦公室, 將全礦固定資產統一管理。對各工區實行有償使用設備, 租金單獨核算, 超罰節獎。
3)改革管理模式。定期考核, 月結月清, 財務內部轉賬, 實行合同管理。
5.2 嚴把四關抓好租賃的過程管理
1)把好用人關。搞好崗前培訓、考核, 使之持證上崗。
2)把好考核關。每月根據生產情況對設備租賃嚴格考核, 對各工區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3)把好獎懲關。采取重獎重罰的經濟手段對設備租賃中存在的情況進行處理。
4)把好租賃合同關。各工區統一使用租賃合同, 對租賃費用、爭議仲裁等情況進行了明確規定。
6 開展設備租賃業務的幾點建議
6.1 設置設備租賃部門,以靈活的經營方式,積極拓展外部租賃市場;
在充分的市場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對集團公司各煤礦現有設備進行盤點、維修或淘汰,并適當購進一批新設備。同時,設置專門負責設備租賃業務的部門,引進或大力培養租賃業務人才,著眼于未來,調整工作思路,以靈活的經營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收集信息、開展業務,擴大市場覆蓋面,全面擴張設備租賃業務, 實現量的積累和質的提升。加大開展工程設備租賃業務的工作力度, 積極拓展外部租賃市場。
6.2 苦練內功, 強化各項管理, 樹立服務意識、增強競爭觀念
對于一個從事施工設備租賃業的企業來講, 加強各項管理, 苦練內功, 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和經濟效益, 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一定的外部環境是發展的條件, 但內因才是發展的根本。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機制; 其次要加強設備的內部管理, 以人為本, 重點做好設備維修、保養、安拆和安全運行的管理體系建設, 強化機械設備動態管理, 以優質的服務占領市場, 全面提高經濟效益,求得長遠的發展。
(1) 加強租賃合同的標準化管理。目前, 國內租賃業存在著法規不健全、市場混亂、惡性競爭和拖欠租賃款等問題。因此, 加強合同的標準化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設備進場前雙方必須簽訂設備租賃合同, 協商好合同具體條款。在合同中, 確定所租賃設備的價格和租金收取辦法, 明確設備進退場、組拆以及日常維修、搶修、檢查、安全等管理工作中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其中, 租金標準是租賃合同的核心, 是引起租賃糾紛的主要原因, 也是加強租賃管理的重點之一。因此, 租金的收取標準及收取方法一定要嚴格界定, 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2) 加強教育培養,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隊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企業競爭, 人才是根本。工程機械租賃行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服務行業, 機械作業隊伍的素質直接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因此, 應加強各級管理、操作和維修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 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 以適應市場需求, 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首先, 抓好管理人員的選配和培養, 通過送出去培訓、在職自學及函授等形式, 提高他們的素質, 使之具有現代科學管理知識和以法管理的能力, 并能在復雜條件下實施有效管理。其次, 抓好操作、維修人員的選擇和培訓, 結合實際, 自培或引進中等專業人才, 并分層次地進行政治理論和專業技術培訓。真正把機械設備管好、用好、修好, 確保生產的安全、高效、低耗。
(3) 加強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維護。現場管理是產生效益的源泉, 設備操作和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使用維修成本和設備使用壽命。對于出租設備的現場使用管理, 應以精、嚴、細、實、快的工作作風, 搞好施工現場的服務配合, 為施工生產的正常進行保駕護航。為了避免使用方急功近利拼設備, 應嚴格堅持進出場驗收制度, 設備檢查維護制度。操作人員每天進行自檢, 使用單位每周或每月對設備進行自查, 出租方進行定期聯檢和不定期抽檢。明確各級設備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 做到專管成線, 群管成網。把操作人員的經濟利益與機械設備的經濟效益相聯系, 充分調動全體操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降低機械設備故障率和運行成本, 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進而提高設備的經濟效益。
(4) 轉變思想觀念, 提高服務質量, 真心實意為客戶服務, 樹立良好的信譽。隨著市場競爭的深入,施工單位除了關心租賃價格, 更關心后期服務的質量和管理的水平。用戶的需求正從 單純設備需求!向著 解決方案和服務需求!的方向轉化。操作人員既要精通業務知識, 滿足客戶的施工需求, 又要成為客戶的好參謀, 在操作好設備的同時協助客戶( 尤其是那些缺乏經驗的客戶) 作好設備管理和安全檢查等工作。
7 結語
領導重視、積極推行改革是搞好機械設備租賃經營的動力源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是搞好機械租賃經營的關鍵;完善可行的規章制度是搞好機械租賃經營的保障;多渠道捕捉市場需求信息是搞好機械租賃的前提;加強重點環節管理是搞好機械租賃經營的有效手段。機械租賃經營是設備管理機制的一項重大變革,有利于盤活資源,優化設備資源配置,挖掘設備資源潛能,以達到設備資產保值增值,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康聰芳,侯超普,魏延昭. 淺談小浪底大型施工設備的租賃經營管理[J]. 水利電力機械
[2]王琦. 對煤炭設備租賃業務由內到外的思考[J]. 現代經濟信息
一、1—10月份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完成情況及全年預測
(一)產量完成情況
1、1—10月份原煤產量完成176.6萬噸,比公司計劃167萬噸多產9.6萬噸,完成計劃的105.75%。同比增產13.9萬噸,增長15.85%。預計后兩月完成33.4萬噸,全年可完成公司計劃210萬噸。
2、1—10月份洗煤產量實際完成154.2592萬噸,其中:洗精煤實際完成114.1447萬噸,比公司計劃110萬噸,多洗4.1447萬噸,完成計劃的103.77%。同比增洗13.9萬噸,增長15.85%。預計后兩月完成20.8553萬噸,全年可完成135萬噸。屬==站-原創文章,還是到,更多原創
(二)掘進進尺完成情況
1—10月份實際完成10380米,比公司計劃10003米多掘377米,完成公司下達計劃的103.77%。同比多掘314米,增長5.23%。預計后兩月完成2005米,全年可完成公司計劃12008米。
(三)成本完成情況
1、原煤成本:1—10月份原煤單位成本完成267.24元/噸,比公司計劃268.66元/噸,噸煤節支1.42元。預計后兩月完成276.19元/噸,全年可完成公司計劃。
2、洗煤成本:1—10月份洗煤單位成本完成289.31元/噸,比公司計劃288.38元/噸,噸煤超支0.93元。預計后兩月完成283.71元/噸,全年可完成公司計劃。
(四)產品銷售完成情況
1—10月份我礦共銷售煤炭產品303.1萬噸,實現收入93565萬元。其中:
(1)1—10月份原煤外銷9萬噸,實現收入2358萬元;內銷(入洗原料煤)16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5533萬元,共實現收入37891萬元。
(2)1—10月份洗精煤銷售109.3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4332萬元,分別比公司計劃少銷售精煤2.35萬噸、少實現收入1168萬元。
(3)1—10月份洗混煤銷售16.7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42萬元。
(五)利潤完成情況
1、股份公司1—10月份實現利潤4045萬元,比公司年平均計劃4392萬元,比公司計劃少盈347萬元。其主要原因是10月末我礦有精煤未打票6.1萬噸,影響利潤730萬元。若考慮這一因素,我礦利潤將比公司計劃增盈383萬元。預計后兩月利潤完成1226萬元,全年可完成計劃5271萬元。
2、集團公司1—10月份實現利潤-2441萬元,比公司年平均計劃-2360萬元增虧81萬元。其主要原因是10月份公司增加支付離退休人員一次性生活補貼84萬元所致。預計后兩月利潤完成-475萬元,全年可完成公司計劃-2916萬元。
(六)儲備資金完成情況
10月末,我礦庫存材料配件周轉天數為20天,與公司計劃持平。按公司統一口徑計算,10月末我礦的儲備資金實際占用384萬元,比公司定額457萬元減少73萬元。
(七)其他應收款占用情況
10月末我礦其他應收款占用143萬元,比公司定額13萬元超占130萬元,全年可完成在公司定額以內。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及其特點
(一)精心組織,合理配采,礦井單水平生產創歷史最高紀錄
今年,我礦主要在五個工作面進行回采。工作面儲量和煤質差異較,地質構造復雜,搬家倒面頻繁,生產組織非常困難。一方面,我們超前進行煤質化驗,合理調配隊伍。另一方面,優化采掘銜接和工作面設計,準確設定停產線位置,增加有效回采長度,采用旋轉及調斜采煤法,調整采高與縮短工作面端頭端尾不放煤距離,優化順槽沿頂布置工作面綜放回采工藝,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化。1—10月份生產原煤176.6萬噸,最高月產達20.3萬噸,全年可達210萬噸,創礦井單水平生產歷史之最。
(二)加強溝通,挖掘潛能,精煤銷售再創歷史新高。在煤質不穩、配采困難、外運受阻、設備老化、產能低下、任務增加的特殊情況下,我們得到了公司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一方面主動與用戶溝通,積極與鐵路協調,開辟地銷渠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強化內部生產組織,狠抓煤質管理,加檢修改造力度,提高設備運轉率,從而實現了產銷平衡。1-10月份生產精煤114.1447萬噸,外銷109.32萬噸,9月份生產精煤15.1825萬噸,創歷史同期銷售最高紀錄。
(三)科學統籌,優化工藝,困難條件下超額完成了掘進任務
全年掘進工作主要圍繞7802工作面準備、南豐進風井與井底車場貫通及75、51采區尋找工作面進行,瓦斯與淋頭水,斷層與陷落柱多,風量供需緊張,煤墻頂板酥軟,給掘進工作帶來很困難。3月份,作為xx掘進主力的綜掘三隊成建制調往屯留煤礦,使采掘關系更加緊張。一方面,我們及時調整隊伍,充實掘進力量,強化生產組織,提高工時利用率。另一方面,優化掘進工藝,創新布置方式,采用反向掘進方式,變沿底板掘進為沿頂板掘進順利通過斷層,為快速掘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因地制宜,膽創新,多項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運用取得突破
1、高瓦斯區破碎圍巖沿頂板布置順槽工作面放頂煤開采技術見成效。在7601高瓦斯工作面,月產達到10萬噸,回收率達到94.15%。
2、綜采工作面收尾旋轉采煤法獲得成功。5100和7513綜放工作面通過旋轉調斜,增加回采長度,多回收邊角煤45200噸。
3、錨支護巷道實現計算機模擬設計。與中煤科院合作開發《錨支護設計軟件》,并對7802、5110綜放工作面進行了模擬設計,實現了方便快捷,顯現出良好效果,為提高錨支護巷道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科學依據。
4、強力錨桿與桁架錨索支護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在7517切眼采用桁架錨索支護,解決了斷面錨桿支護技術難題;在7802回風巷推廣應用強力錨桿支護技術,提高了巷道支護安全系數,為安全高效掘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5、綜采工作面聯合布置實現資源利用最化。地質構造多生區域對綜采工作面布置影響較,為了合理開采煤炭資源,將5110工作面和7301下分層工作面進行了聯合布置,為持續穩產高效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我礦《破碎圍巖斷面巷道桁架錨索聯合控制技術》獲長治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高強度開采條件下村莊房屋破壞規律與保護技術研究》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榮獲2005年度山西省科技“金牛獎”集體一等獎。
(五)嚴格標準,強化管理,礦井防災抗災能力顯著增強
重點強化“九個特殊環節”,全面升級“33669”瓦斯高標準管理,構建了以“六化”為基礎的實戰型重事故預防體系;采用多種科學手段預測預報礦井水文活動規律,構建以“一個機制兩個系統”為主要內容的奧灰水預防體系,確保了礦井承壓開采;加周邊小煤礦監管和巡河監察力度,加強汛情信息溝通,牢筑防洪基礎工程,連續13年實現了礦井安全度汛。(*-“ˇˇˇ”:)
(六)快速推進,科學調整,礦井通風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
南豐進風井工程于2005年5月30日開工建設,今年7月16日與井底車場順利貫通,完成井筒進尺553米,共穿經17個于203/含水層,實際工期為226天,比合同工期提前3個月,比南豐回風井工期減少2年。與此同時,我們對礦井通風系統先后兩次進行了重調整,形成了更加科學合理的分區對角式通風系統,總進風量由原來的144513/n增加到178133/n,基本上滿足了礦井用風需求。
(七)依托優勢,挖掘潛能,瓦斯綜合利用促進了瓦斯抽采技術的升級
南豐低濃度瓦斯發電站于2月23日開工建設,5月28日竣工投運,僅用了95天時間,破解了瓦斯濃度低于30%不能發電的技術難題,率先在國內實現了6%-16%低濃度瓦斯發電。目前,機組運行平穩,累計發電239萬度,實現利潤67萬元,并完成了余熱利用設計,將于近期施工,已成為潞安瓦斯綜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低濃度瓦斯發電站的建成投運,促進了礦井瓦斯抽采技術的升級、抽采規模的擴,形成了全方位、多方式、立體化的瓦斯抽采體系。截止目前,瓦斯抽采累計330萬3,預計全年可抽采3703,完成公司計劃的185%;瓦斯超限次數同比幅下降(瓦斯超限次數去年為522次,今年為53次)。
(八)精益求精,整體推進,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初見成效
以建設精品礦井為目標,堅持“質量就是人品”的理念,開展了“一通三防”、機電、運輸、頂板管理、監測監控、防治水等專業會戰,突出了精品工作面和精品線路的建設,實行了業務副總包線,科長、副科長包面的責任制考核辦法,強化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深化、細化了各管理環節,重點從質量標準化規劃和外部環境整治入手,形成了“122338”的精品工程:“1”是一條走廓(井上連接走廓);“2”是兩個車場(井底車場、74車場);“2”是兩個衛生間(井底、74);“3”是三個等候室(井底、74、75);“3”是三條線路(南巷至集中猴車巷、73軌道至78軌道、75皮帶至78皮帶巷);“8”是八個采掘工作面,促進了礦井質量標準化水平的持續提升,且被中煤協會授予“行業級高產高效礦井”。
(九)多業并舉,加速發展,礦井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
1、弘峰焦化公司建設工程快速推進。一號焦爐于8月6日進行試生產,10月1日正式投產,目前已全面達產,創造了同類型焦化企業調試最短、達產最快的好水平。截止11月25日共生產焦炭6.6876萬噸、焦油1337噸,實現銷售收入4800萬元,貨款回收100%。60萬噸焦化建設項目已完成整體工程的三分之二,化產區正在規劃和設計之中。
2、善福聯營煤礦生產經營運行良好。充分發揮我礦人才、技術、管理等優勢,加強溝通協調,理順各種關系,做到安全生產正規化,作業環境標準化,經營管理制度化,效率效益最優化。對運輸、提升、通風系統進行了改造,目前60萬噸礦井產能已通過省局驗收,各種相關證件正在辦理中。1-10月份實現銷售收入6347萬元,歸還股份公司借款4000萬元,預計全年實現利潤245萬元。
3、多經產業發展空間不斷拓展。三個多經公司的各廠點在產品質量上求精,品種項目上求新,經營管理上求活,在選洗加工、電石生產、礦用產品、修造土建、運輸服務等方面,不斷拓寬外部市場,擴經營規模。1-10月份實現銷售收入14285.88萬元,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可達2.01億元。
(十)轉變觀念,穩步實施,改革改制及礦井關閉破產工作有序進行
為了貫徹任董事長6月11日xx現場辦公指示精神,我們加宣傳、教育、引導力度,在全礦范圍內形成了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的良好氛圍;開展摸底調查,界定主輔資產,擬定改制方案,完成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前期準備工作;先后兩次赴西山焦煤集團馬蘭礦進行參觀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制定實施細則,完善計量設施,分步實施了后勤服務市場化管理;公開房價測算標準,深入社區釋疑解惑,全面推行了公有住房的產權置換改革;通力協作攻關,完善相關資料,加強協調溝通,我礦已列入新增擬關閉破產中央下放煤炭企業名單,目前,礦井關閉破產的各項工作正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十一)加投入,夯實基礎,職工生活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堅持“環境也是生產力”的理念,按照礦區發展建設規劃,將原老年活動中心改造為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雅的康樂苑;按照社區建設與國際安全社區建設標準,對怡陽、華陽、朝陽三個小區進行了樓體粉刷和樓間美化、綠化、硬化;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將工會辦公樓改造為學生公寓(將在年底竣工投運),礦容礦貌和職工生活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十二)注重實效,持續創新,企業管理躍上了新的臺階
“我為集團建設做什么”和“xx發展,我的責任”主題活動頗具特色,富有成效;企業文化建設扎實推進,不斷引深;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突出亮點,注重實效。特別是在機關科室和后勤服務系統廣泛深入開展“三體”(即體驗、體會、體貼)、“三實”(即想實、抓實、落實)活動,增強了責任意識,轉變了工作作風,提高了服務質量;通過推行全礦一體化的“a+b”管理模式,考核范圍覆蓋全礦所有單位,考核人員涉及全體干部職工,考核內容由重點工作向基礎工作延伸,進一步突出了層次管理,細化了目標責任,提升了工作績效,形成了一套“言必責實、行必責實、功必責實”的管理考核機制,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命名為“雙十佳礦井”。
第二部分“十一五”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間,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建設“中國潞安”能化集團的重要階段。我們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國家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優惠政策,為我們提供了發展空間;公司提出的“七六五四三二一,方方面面爭第一”的戰略目標,為我們提供了發展平臺;近年來礦井戰略發展成果,為我們奠定了發展基礎。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各兄弟單位都在你追我趕,爭先發展,勢頭強勁,王莊、常村、屯留等正朝著千萬噸現代化礦井邁進,已列入煤炭生產第一方陣,我礦與漳村、司馬等被列入第二方陣,加快發展勢在必行;我礦發展循環經濟、構筑產業鏈條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形成規模經營的任務還十分繁重;礦井長遠發展的許多深層次矛盾仍然存在,不確定因素還很多。因此,我們一定要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創新發展思路,提升發展境界,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努力實現礦井跨越發展。
總體發展思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堅持以建設安全型、效益型、集約型、科技型、環保型、和諧型礦井為發展目標,以建設“十化”礦井為發展方向,堅持內涵發展與外延擴張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好五條發展道路,加快循環經濟建設,壯“煤-電-焦-化”一體化產業規模,全力打造具有五陽特色和強競爭實力的新型能化基地。
總體發展目標:到2010年,原煤產量達500萬噸以上(包括整合礦井產量),精煤產量達290萬噸以上,全礦銷售收入達40億元以上,實現利稅總額超過4億元,職工工資收入突破6萬元,成為公司煤炭生產第二方陣的排頭兵,經濟效益力爭躋入第一方陣,確保職工生活質量處于全公司領先水平。
“十化”發展方向
煤炭生產集約化,技術裝備現代化,安全管理人文化,作業環境精品化,循環經濟規模化,資源整合多元化,非煤產業品牌化,企業管理精細化,礦區環境宜居化,三個文明特色化。
五條發展道路
一是走好主業擴張之路,加快資源整合步伐。本礦原煤年產量穩定在300萬噸以上;整合地方煤炭資源達200萬噸以上,到2010年全礦原煤總產量達500萬噸以上(一年打基礎,2007年本礦產能達300萬噸,整合礦井產能達100萬噸;兩年上水平,2008年“3+1”主業擴張戰略落實到位;五年跨越,2010年“3+2”主業擴張戰略全面落實到位)。同時加緊加快選煤廠改造,實現洗選設備模塊化、工藝流程立體化的集約高效生產。
二是走好科技強礦之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完善創新機制,加科技投入,鼓勵發明創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集中解決好影響礦井發展的關鍵性技術問題:探索新的采煤工藝和快速掘進技術,抓好通風系統優化、瓦斯抽采及回風流瓦斯綜合利用、機電一體化、地質安全保障、礦井數字化、“煤—電—焦—化”一體化產業產品開發項目的技術研究與應用,為實現復雜條件下高產高效及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強技術支持。到2010年,礦井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同類型礦井先進水平。
三是走好循環經濟之路,建設新型工業園區。積極推進五東焦化、西灣電化、南豐電氣三個工業園區建設,拉長加粗“煤焦化——煤電化——電氣化”三條產業鏈,提升礦井綜合經濟實力。
四是走好規模經營之路,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非煤產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拳頭產品,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市場空間,形成規模經營,構建煤炭生產、洗選加工、機械修造、建筑安裝、建材制造、餐飲服務等產業群,到2010年,非煤產業產值突破10億元,成為礦井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是走好和諧發展之路,提升礦區人居環境。按照“人與自然相和諧、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相協調、人文環境與礦山形象相映襯”的原則,加緊“濱河公園”建設和“旭日園”改造,形成“五景區”,興建學生公寓、型停車場、生活區綜合市場、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完成生活區供暖改造、體育場棚頂等工程。與此同時,繼續完善社區設施,著力提高居民素質,不斷豐富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礦區形象,努力構建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環境優美的新xx。
第三部分二七年工作打算
2007年將是我礦戰略發展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一方面,公司新井建設和資源整合快速推進,煤炭產量將達到4000萬噸,四循環經濟園區規模不斷壯,三條主產業鏈拉長加粗,資本運營更加多元化,改革改制更加實質化。另一方面,各兄弟礦井煤炭產量幅提升,循環經濟強勢發展,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發展速度明顯加快。xx作為一個產能低、規模小、條件差、基礎弱的礦井,要適應能化集團建設,在下一輪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發展的壓力很,面臨的困難不小。一是在距離遠、戰線長、瓦斯涌出量、風量供需緊張、地質構造復雜、搬家倒面頻繁的情況下,礦井產能必須想方設法提升;二是在煤質發生變化、粘結指數下降、配采難度很、選煤廠進行規模改造的情況下,事關潞安和xx長遠利益的九級精煤品牌永遠不能丟;三是通風、運輸、供電、儲裝運等系統設備老化,必須進行改造;四是五東焦化園區、西灣電化園區、南豐電氣園區必須盡快形成規模經營;五是租憑經營的善福聯營煤礦在進一步提升產能與效益的同時,必須逐步進行協商,加緊股份制改造,為下一步資源整合探索出一條成功的路子;六是企業改革改制必須有新舉措,礦井關閉破產必須有新進展,礦區環境建設必須有新突破,等等,都是xx戰略發展必須逾越的難關,必須解決的難事。為此,我們將2007年確定為實現礦井跨越發展、xx強勢崛起的“準備年”。
主要生產經營預期目標為:全年生產原煤200萬噸,力爭210萬噸;掘進進尺12000米,力爭12800米;洗精煤135萬噸,力爭140萬噸;安全生產事故為零;原煤單位成本265.38元/噸,洗精煤單位成本285.96元/噸,實現利潤5340萬元。
總體工作思路:緊緊圍繞“中國潞安”能化集團建設“七六五四三二一,方方面面爭第一”的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五條發展道路,以建設“十化”礦井為發展方向,實施三戰略,打造三園區,夯實六基礎,建立六市場,實現九提升,全面建設適應潞安發展要求、具有xx特色和強競爭力的新型能化基地。
全年工作概括為“33669”。
一、實施三戰略
(一)“3+1”主業擴張戰略
“3”即本礦原煤年產能提升到300萬噸,“1”即善福聯營煤礦產能達100萬噸。
通過優化采區設計、實施村莊搬遷、改造環節系統、提升裝備水平、創新采掘工藝,不斷挖掘潛能,夯實發展基礎,確保年內本礦產能達到300萬噸;通過挖潛改造礦井、規范經營管理,確保善福聯營煤礦年內產能達到100萬噸,為2008年“3+1”主業擴張戰略落實到位創造條件;同時,積極開辟新的途徑,力爭近幾年內再整合一個100萬噸的地方煤礦,到“十一五”期末全礦原煤年產量達500萬噸以上,實現“3+2”主業擴張戰略目標。
(二)循環經濟戰略
依托煤炭資源,整合電力資源,挖掘瓦斯資源,不斷延伸“煤焦化——煤電化——電氣化”三條產業鏈條;一手抓生產,一手搞建設,精心打造三工業園區,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多業并舉的發展模式,規模經營的發展道路。
(三)企業改革改制戰略
一是主輔分離和輔業改制。積極探索新途徑、新方法,穩妥、有序地實施主輔分離與輔業改制。堅持“人員不減、收入增加、補貼下降、效益提高”的原則,對主業以外的全部資產及主業中的閑置資產作為輔業資產進行剝離、實施改制,做到準備充分,方案合理,措施科學,實施有序,分離徹底,改制到位,為全面完成輔業改制任務奠定基礎。
二是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改革。全面引入市場機制,將企業內部細分為六市場主體,科學界定各主體的業務范圍、工作任務、質量標準、材料經費、工資定額,確定試點,逐步推廣,以產品和服務價格為紐帶,進行月度單位收入結算,實現各單位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
三是礦井關閉破產工作。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妥善處理各種矛盾,實現各項工作有效對接,切實抓緊抓好我礦關閉破產正式立項后的各項工作,爭取年內列入國家關井破產正式計劃,確保此項事關潞安發展局和xx長遠利益的工作早日落實到位。
二、打造三園區
(一)五東焦化園區
在抓好生產組織、產品質量、市場營銷的同時,積極協調溝通,落實規劃方案,加緊加快弘峰焦化公司2#焦爐、化產項目、煤氣輸送及煤氣發電工程建設,實現環保標準化、產品多樣化、生產規?;?、效益最化,成為潞安焦化產業的示范園區。
(二)南豐電氣園區
在做好礦井瓦斯抽采銜接、提升瓦斯抽采技術、確保目前兩臺機組平穩運行的同時,增加兩臺發電機組,上馬余熱利用工程,探索新的開發項目,實現瓦斯資源綜合利用最化,把南豐電氣園區打造成潞安循環經濟的希望工程、效益工程、精品工程和樣板工程。
(三)西灣電化園區
依托弘峰焦化下游產品焦粒資源優勢,改造現在生產設施,有效降低成本;盡快上馬2#電石爐,擴生產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及早調研乙炔氣生產項目和西灣閑置土地(107.3畝)利用。
三、夯實六基礎
固本培元,挖潛改造,提升礦井現代化裝備水平,實現通風系統簡約化、瓦斯抽采立體化、運輸系統快捷化、供電系統最優化、監測監控集成化、選洗系統模塊化。
四、建立六市場
穩步實施,扎實推進,建立企業內部六市場管理體系:煤炭生產市場、煤炭銷售市場、輔助生產服務市場、后勤服務市場、多種經營市場、人力資源市場。
五、實現九提升
(一)加投入力度,突出環節改造,實現原煤產能提升
1、通風系統簡約化。在抓好南風進風井井筒設備安裝的同時,對北風井、南豐回風井主扇進行改造,實現變三臺主扇為兩臺主扇聯合運轉的兩翼對角式通風系統,提高礦井有效風量。
2、瓦斯抽采立體化。在充分應用本煤層、裂隙帶和采空區三結合抽放技術的基礎上,對地面鉆孔煤層壓裂瓦斯抽采和地面鉆孔動壓采空區瓦斯抽采試驗進行研究,全面構建礦井立體化抽采體系。
3、運輸系統快捷化。對主井提升電控系統進行改造的同時,兼顧提升能力達到300萬噸/年的方案,并力爭付諸實施;完善78采區主運輸及輔助運輸系統(更換主膠帶運輸機,安裝猴車等);建設高標準的運輸巷(更換道軌及電機車,完善安全設施等);改造和完善地面儲裝運系統(更換牽引絞車,改造選矸系統等)。
4、供電系統最優化。新建工業廣場6kv變電所,徹底解決井上下供電系統不合理的問題;新建78采區變電所,解決75采區供電系統不合理的問題;對751#、753#變電所部分設備進行更換,以適應質量標準化精品礦建設要求,確保礦井供電的安全、可靠、穩定。
5、監測監控集成化。按照建設數字化礦井的要求,將掘進工作面錨桿支護巷道頂板離層人員靜態觀察改為動態不間斷監測系統,在生產工作面安裝礦壓數據自動觀察記錄和傳輸系統,完善奧灰水監測系統,開發應用井下人員跟蹤定位系統,完善通風、瓦斯、乳化液監測系統,改造生產調度模擬動態顯示系統,建立信息集成、信息傳輸兩平臺,實現各種監測監控系統數據傳輸和信息共享。
6、選洗系統模塊化。堅持生產與建設并重的原則,引進一流設備,高質高效施工,縮短新舊系統對接時間,新建240萬噸/年重介-浮選工藝的模塊型選煤廠,確保精煤選洗正常有序,新廠建設有條不紊。
上述環節系統改造確保10月份前全面完成,后兩個月原煤生產、入洗具備300萬噸/年的能力。
(二)科學組織生產,注重自主創新,實現煤炭生產集約高效水平提升
在抓好7601主采工作面正常生產的同時,對其他配采工作面進行超前安裝布置,科學調配隊伍,有序高效接替,合理進行配采;在51、75采區繼續尋找工作面,創新和推廣輕型放頂煤回采工藝,積極籌建邊角煤輕放隊,做到精采細采,提高回采效率,不斷挖掘優質煤炭資源潛力;推廣強力錨桿支護技術,試驗機載臨時支護系統,研究破碎圍巖動壓期間高效快速掘進技術,縮短工序循環時間,提高掘進單進效率。
(三)創新管理機制,嚴格責任考核,實現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深入開展“三?!保ǔVv案例,常思危害,常敲警鐘)活動,形成具有xx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長效機制;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突出一通三防、雨季三防、奧灰水防治三個重點,堅決執行安全事故和重隱患問責制;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作業規程和安全措施的審批程序,健全源頭管理長效機制;嚴格落實干部跟班制度、業務科室現場查崗制度、隱患快速排查制度、巡回檢查制度,進一步加對偏遠作業地點和零散崗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形成過程管理長效機制;完善xx煤礦安全生產獎懲條例,擴各業務、各專業獎懲范圍,建立高激勵、強約束的安全生產獎懲機制。
(四)嚴細標準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實現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水平提升
認真對照公司精品礦井標準和要求,強化“質量就是人品”理念,實施質量標準化品牌制勝戰略,強力推行“質量否決工作量”考核機制、“質量標準化一票否決”用人機制、“質量標準化評分與工資總額掛鉤”激勵機制,嚴格實行業務副總牽頭包線、業務科室科長和副科長包面的包保責任制,加質量標準化科技難題攻關和薄弱環節整改力度,實現點、面、線、區高標準整體推進,全面建設具有xx特色的復雜地質條件下安全質量標準化精品礦井。
(五)做實資源整合,做活多經產業,實現礦井綜合經濟實力提升
一是開拓思路,高效運作,實現資源整合多元化。充分發揮我礦人才、技術、管理等優勢,在下力氣抓好善福聯營煤礦的生產經營和技術改造的同時,以“互利共贏”為原則,積極協調溝通,爭取多方支持,加快股份制改造,確保全年原煤生產在60萬噸以上,產能達100萬噸/年。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用足用活政策,積極探索買斷、控股、參股等多元化資源整合的新路子。
二是以質取勝,以優搏強,實現非煤產業品牌化。非煤產業各廠點要嚴格原料進貨,優化工藝流程,在產品質量上求精;把握外部市場需求,適應潞安發展形勢,發揮現有人才和資源優勢,積極尋求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在品種項目上求新;創新經營機制,高薪聘用技術、管理、營銷人才,建立健全質量、產量、成本、效益激勵機制,在經營管理上求活,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不斷拓寬發展空間,發展壯經營規模。特別是要抓好五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整合地方資源、煤炭精細加工、礦山支護產品、礦山機械修造、建筑安裝工程。
(六)完善考評體系,引入市場機制,實現企業管理水平提升
繼續完善和推行“a+b”管理模式,考核范圍覆蓋全礦所有單位,考核人員涉及全體干部職工,考核內容由重點工作向基礎工作延伸,對各單位領導實行月度工作業績評價,深化責、權、利、效激勵和約束機制,對各單位的工作任務、安全管理、質量標準化等業務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繼續推行績效評價,進一步突出層次管理,細化目標責任,提升工作績效,不斷提高管理執行力。以“a+b”績效考核為手段,促進內部六市場良性運行,從而強化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局意識、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不斷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質效。
(七)嚴格成本控制,挖掘效益潛能,實現經營質效提升
堅持“集中管理,統一核算,分層控制”的原則,將“以銷定產,以產定耗,以購定資”管理流程貫穿于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根據預算責任目標,對預算責任主體的成本、費用及資金進行源頭控制;強化現金流動監控,規范預算分析,及時糾正偏差;結合經營實際,嚴格審批程序,審慎預算調整,形成全面、系統的立體預算模式和分析控制體系。同時,做到細化預算管理,為成本控制提供依據,嚴格資金計劃,為預算管理提供保障,形成預算管理、成本控制、資金計劃相互結合和共同制約機制;建立以班組和個人為市場主體的內部核算體系,推行以利潤為目標、以成本為基礎、以買賣為手段、以財務核算為中心、以利益為動力的內部市場運行機制。
(八)落實礦區規劃,加緊加快建設,實現礦區整體形象提升
按照“人與自然相和諧、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相協調、人文環境與礦山形象相映襯”的原則,不斷完善礦區發展規劃,繼續優化職工生活環境。建成投運濱河公園,改建街心花園為旭日園,興建工人村停車場,建設生活區綜合商貿廈,全面實施氣改水暖工程,完善居民日常生活和文體活動基礎設施,實現社區建設和國際安全社區建設標準化。
(九)構建文化特色,引深主題活動,實現三個文明建設水平提升
全面引深“三體”、“三實”活動,推行黨委績效管理評價體系;針對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熱點和焦點問題,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繼續抓好特色支部建設,深化“五個十”典型選樹工作;扎實推進理念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建設,力選樹十文明創建工程的示范點、示范區,展示xx“三個文明”建設成就,努力向全國文明單位邁進。
第四部分影響礦井發展的突出問題及建議
一、影響主業發展的問題
一是礦井地質條件非常復雜,煤質指數發生變化,工作面儲量小,配采難度,直接制約煤炭生產;二是為實現2008年“3+1”煤炭生產戰略,2007年將進行重系統改造,要做許多準備工作,產量不可能有的提升;三是要保證7517、7802工作面正常開采,急需對東周、侯村和馬家莊村實施搬遷;四是掘進效率低下,急需改善掘進裝備、組建新的掘進隊伍;五是租賃經營的善福聯營煤礦在經營體制上不能適應發展需求,必須考慮改組改制、合法化經營。
二、制約發展園區經濟的問題
上半年,全礦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各項指標任務,積極應對生產接續緊張、地質條件差、搬遷難度大等新的困難和考驗,堅持發展不放松,咬定目標不動搖,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在被動中爭主動,在創新中求突破,主要經營指標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整體工作繼續保持良好局面,企業呈現出健康、協調發展的和諧態勢。
(一)堅持率先發展,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完成較好
上半年,全礦共生產原煤88.63萬噸,超計劃3.63萬噸,完成全年計劃的52.1%,全員工效7.345噸/工,同比增加0.35噸/工。綜合進尺完成6207米,超計劃61米,完成全年計劃的50.5%,開拓進尺1579米,超計劃149米,完成全年計劃的55.2%。累計完成制造成本115.76元/噸,比計劃節約2.62元/噸,期間費用支出3790.73萬元,比計劃節約409.27萬元。實現利潤3124.79萬元,超計劃874.79萬元,完成年度指標的69.44%。主業外出分流人員137人,完成全年計劃的23.7%。實業公司完成銷售收入9083萬元,其中外銷4844萬元,實現利潤25.35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50.46%,完成全年計劃的45.41%,同比分別增長了55.32%、38%和191.47%;物業公司完成營業收入807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67.25%,實現利潤4.5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90%,外出創業收入116.3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116.3%。全礦職工人均收入11922元(在冊),同比增加1290元,增長了12.31%;外購外銷收入計劃1.5億元,實際完成2684.17萬元,完成計劃的17.89%,外出創業人員187人,全年勞務收入計劃為4000萬元,上半年實際完成196.4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
按照集團公司排名,上半年我礦按市場價還原后的營業收入完成4.38億元,位居集團公司第二位,利潤實現1.18億元,位居集團公司第三位。從集團公司排名榜和上述指標上來看,整體經營情況良好,成績值得肯定。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應當看到個別指標完成不理想。綜合進尺勉強完成生產計劃,外購外銷收入、勞務收入距離全年目標差距甚大,下半年的工作絲毫不得放松。
(二)堅持落實責任,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認真開展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以“增強意識,規范行為,提高技能”為主題,按照集中學習、排查分析和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不同重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初步達到了“四個明顯”的效果。組織開展本質安全宣傳教育。修訂完善安全宣傳教育管理規定,實行獎懲考核制度,細化分解每一階段的教育重點,認真上好安全大課,積極組織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增強了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深入開展“三違”治理。實行正反向激勵相結合,明確下達指標,按月考核,季度兌現,對因治理“三違”不力、完不成指標任務的責任人停班學習。采取措施狠剎說情風,克服厭戰情緒和老好人思想,對“三違”人員嚴格過“八關”程序,確保治理質量和治理效果。上半年全礦共治理各類“三違”人員528人次,其中嚴重“三違”12人次。深入開展無“三違”區隊創建活動,建成了2個無“三違”區隊。加強異地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集團公司關于加強異地項目安全管理的各項規定,嚴格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保證了安全生產。截止到目前,全礦已連續安全生產1310多天。質量標準化工作進步明顯。以深化本質安全型礦井創建為主線,以創建精品樣板線路和星級場所為著力點,抓基礎、促短板、樹亮點、創精品,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開展“三個薄弱點”專項整治,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促進礦井整體達標水平提檔升級。建成了7411綜放面、西翼巖巷掘進、7415綜掘、7124炮掘、副井底到南翼-980五條精品樣板線路,以及井下大巷、南翼絞車房、炸藥庫等標準化星級場所。質量標準化建設由工程質量達標向工作質量和科技創新轉變,連續兩個季度名列集團公司第一名。
(三)堅持科學組織,生產任務再創新水平
原煤生產完成計劃指標。按照精產、穩產的工作思路,加強生產組織,積極做好生產準備工作。采煤一區繼續發揚優良作風,克服運輸道淋水大、材料道壓力大等困難,強化煤質管理,精心組織生產,上半年共生產原煤73.74萬噸。采煤三區克服傾角大,沖擊地壓傾向明顯等困難,順利完成了7122工作面回采工作,隨后搬遷至9202面,在沖擊地壓、大傾角和復合頂板等多種困難條件下,精心組織生產,上半年生產原煤9.5萬噸。各掘進區隊按照年度進尺計劃,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安排勞動組合,上半年綜合進尺完成6207米,開拓進尺1579米,為緩解礦井接續緊張作出了突出貢獻。生產準備工作平穩有序。總調等部門科學組織,統籌協調,機電、皮帶、通風、運搬、準備等單位相互配合,盡職盡責,如期完成了7413、7122、7421等工作面的安裝拆除工作,順利完成了-980水平系統改造、西二軌道下山改造等一大批生產準備任務,為下一步南翼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堅持精細管理,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效益是企業永恒的追求。為最大限度實現管理增效,促進企業效益最大化,年初,組織有關部門結合成本管理創新和內部市場化建設,對經營管理體系進行修訂,制定出臺了《廢舊物資處理規定》、《增產、提質、降耗、增資辦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為進一步細化管理提供了依據。強化成本控制,加強期間費用管理。按照9號文規定,細化指標,嚴格考核,有重點地加以控制管理,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強化管理糾偏工作。承擔管理糾偏責任的單位立足實際,查找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訂整改措施,上半年完成管理糾偏項目14項,較好地解決了企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對促進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效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抓好品種煤生產銷售工作。在確保混篩煤正常支運的同時,上半年生產銷售甲級精煤3.62萬噸,塊煤5.09萬噸,保證了煤質創收,增加了企業效益,實現了產銷平衡,煤質管理在集團公司質量標準化檢查中名列前茅。煤質增收應該是上半年工作的一個亮點,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五)堅持增收創效,創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
新疆天池能源項目成功重組。在集團公司的直接領導和特變電工、眾和股份的配合下,新疆天池能源項目順利重組。這是集團公司采取“一拖一”項目開發模式,建設異地煤炭生產基地并取得成功的第一家,天池項目的成功重組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評價。目前,該公司整體工作運行正常,但也存在許多現實的困難。主要問題是股東方在運行中有許多合同無法界定的標準,出現了異常。但經理層的運作正常,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天山施工隊啟程赴疆。根據集團公司的統一協調,積極組織人員成立天山施工隊,做好支援天山公司5103工作面的綜掘任務。克服異地創業、生活不便等重重困難,精心組織生產,狠抓工程質量,較好地完成了施工任務,目前已完成進尺103米。顧北項目部生產穩定。自正式施工以來,已完成進尺50多米,其過硬的工程質量和優良的隊伍作風受到了合作方的好評。湖西項目部終止運作。由于國家明確規定,礦井井下采掘頭面實行區域性外包屬于重大安全隱患,基于安全與效益的雙重考慮,湖西項目部正式終止運作。湖西項目部生產的2個多月的時間里,克服地質條件差、溫度高等影響,先后生產原煤6.45萬噸,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與淮南通海君康洗煤廠簽定為期2年的勞務技術輸出合同,首批32名職工已于7月11日抵達該廠,承擔洗煤生產任務,整體工作運行正常。
(六)堅持搶抓機遇,循序漸進,輔業發展步入正常軌道
實業公司緊緊抓住主輔分離契機,牢固樹立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積極走出去創業,取得明顯成效,呈現出企業效益連續攀升的良好態勢。穩固內部市場份額。依據過硬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積極參與內部市場競標,各項產品中標額達70%以上。針對市場需求,及時整合內部資源,利用九里山閑置的廠房和設備,通過技術改造更新,建立了六大產品標準化生產線專業基地,占據了局內市場的主導地位。合理開發外部市場。利用集團公司異地辦礦帶來的產業聯動效應,西進新疆,南下貴州,拓展陜甘,在主導產品銷售比較集中的地區,采取設立銷售網點、聯合辦廠、控股經營等策略,在全集團公司率先成功籌建了新疆烏魯木齊機械制造分廠,原機械制造廠由一個廠變成了三個廠。強化內部管理。本著“精干高效”原則,對機關科室實行“瘦身”,機關人員由原來的29人縮減為15人,大大減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自主創新。建成產品研發中心和狄遠德勞模工作室,通過掌握國內外最先進的行業咨詢,研究可能出現的替代產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逐步由加工制造向自主創新創造轉變。
物業公司積極落實主輔分離方案,對內不斷深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務保障水平,對外努力開拓市場,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按照完全成本和零利潤的原則,起草了公司內部價格結算辦法,為實施內部市場化運作提供了依據。圍繞創建整潔、文明、安全的小區規劃,對工人村及礦內環境重新美化亮化,完成了礦內工業廣場施工改造。加強地面環境衛生整治,由專人負責進行檢查考核,定期通報,使礦區環境有了明顯改觀。改進后勤服務質量。提高后勤服務標準,積極做好“兩堂一舍”和食品衛生管理,為職工營造了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堅持外向發展,成功注冊了某某州君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營業執照,初步具備了從事建筑工程小型土建、裝潢、保潔服務等資質,為下一步外向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正視差距,科學定位,著重解決十個方面的問題
總體看來,上半年各項工作進展平穩,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和足夠重視。
一是個別單項工作仍需加快進度,確保完成集團公司年度計劃指標。
二是礦井本質安全程度仍需進一步鞏固。
三是單產單進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四是質量標準化創新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五是內部市場化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充實完善。
六是輔業發展需要保持平衡,尋求突破。
七是精細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強。
八是工作作風有待于進一步轉變,工作效能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九是職工隊伍距離打造品牌要求仍有差距。
十是外出創業質量效能仍需進一步提高。
客觀分析當前形勢,面臨的優勢和機遇依然存在。因此,大家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刻認識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勇于開拓,迎難而上,從容應對變革,積極適應現實,譜寫嶄新篇章。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要把握機遇,再接再厲,爭創更大成績;完成有差距的單位要迎頭趕上,努力超越,堅定不移完成全年奮斗目標。
三、全力以赴,重點突破,全面完成下半年各項任務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攻堅階段,全礦上下要繼續堅持目標任務不動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算好時間任務帳,按照集團公司下半年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目標不變、干勁不松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兌現,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下半年工作的奮斗目標是:原煤產量力爭88.6萬噸;綜合進尺力爭8000米;開拓進尺力爭1300米;原煤制造成本控制在125.97元/噸以內,期間費用控制在4227萬元以內;企業利潤確保2263萬元;物業公司收入力爭650萬元;實業公司收入力爭1.1億元;杜絕重大人身傷害和生產事故,實現安全年;質量標準化全面上臺階,繼續保持集團公司領先水平;建成集團公司星級文明礦。
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科學組織,統籌協調,促進單產單進再創水平
正確認識礦井生產形勢。按照集團公司規劃,我礦技改后年產量將逐步達到180萬噸。目前,南翼采區戰場已經打開,生產模式已由“一綜一高”轉變為“兩綜一高”。生產工藝的變化,礦井主提改造在即,有效生產時間縮短,這些都給組織正常生產帶來了壓力。值得大家關注的是,礦井技改后,主提系統能力雖然大幅提高,而其他系統還是維持在原有120萬噸—150萬噸的運轉水平。因此,要實現集團公司給定的計劃指標,對整個礦井生產系統、對全礦干部職工無疑將是一個重大考驗。結合實際,我礦年初提出了高檔單產達到3萬噸/月、綜掘單進達到450米/月的目標,但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高檔單產平均保持在1.9萬噸/月、綜掘單進保持在198.2米/月的水平,距離目標要求差距甚遠,創高產、多進尺的氛圍沒有形成,提高高檔及綜掘單產單進任務艱巨。切實提高單產單進水平。按照“打造隊伍、開辟戰場、儲備技術、改進工藝”的思路,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合理組織生產。針對地質條件復雜、安拆頻繁等不利因素,采煤一區要充分發揮機械化生產威力,利用現有生產條件,優化生產組織,抓好資源回收,力爭下半年完成原煤產量25萬噸。采煤二區要抓住機遇,加強鍛煉隊伍,提高工作水平,嚴格正規循環,保證正常生產,確保日產量在3000噸以上。采煤三區要抓好9202小面沖擊地壓防治、復合頂板管理等收尾工作,保證安全生產。掘一、掘二要以提高單進水平為重點,勇挑重擔,大打開掘硬仗,加強勞動組織,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礦井生產接續。三個煤巷單位,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優化施工隊伍,推進精品工程建設,確保年度綜合進尺突破15000米。機關科室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切實解決基層區隊在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工會、勞資等部門要廣泛深入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為提高單產單進水平創造條件。
二、爭分奪秒,一著不讓,嚴肅有序地抓好生產準備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礦井技改工作。集團公司已將我礦技改工作列為下半年的重點工程之一。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認真落實技術實施方案,提前編制資金預算,做好材料設備以及相關施工準備工作,確保按照既定時間進度完成施工任務,盡快提高生產能力。超前做好重大生產準備工作??傉{要全面協調,科學組織,機電、運搬、準備、通風等單位要服務大局,相互配合,完成南大巷強力皮帶機安裝、南翼軌道上山絞車安裝、運輸下山皮帶安裝等重大生產準備任務,加快南翼-980泵房、變電所安裝、更換軌道等收尾任務,為安全生產創造有利條件。科學規劃生產布局?;诘V井生產模式的轉變,要緊緊圍繞“年產180萬噸”目標,堅持集約高效方針,超前做好材料、設備準備,大力發揮機械化生產優勢,繼續抓好薄煤層開采,努力提高資源回收率,穩定礦井產量,增強發展潛能。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繼續做好東四采區7423、7425、7427的開采論證工作,超前謀劃,縝密思考,千方百計延長礦井特別是東翼的服務年限,努力緩減接續壓力。
三、明確目標,把握關鍵,深化本質安全礦井創建
上半年,我礦共發生10起輕傷事故,136次生產事故,影響時間470.1小時,不僅影響了產能的發揮,其中個別隱性事故還相當嚴重,個別管理人員疏于管理,少數職工安全意識不強,操作行為不規范,距離本質安全的目標尚有差距。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工作,今天抓得好不代表明天抓得好,現在的成績不代表今后就可以高枕無憂,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堅持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科技進步和技術裝備為支撐,從大系統安全的角度出發,促進安全管理再上新臺階。提高職工安全生產能力。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任何事故都是能夠避免的,把自己所在的區隊創建成一個無工傷區隊”的意識,引導干部職工真正認識到“抓安全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是管理人員的第一職責、不具備安全管理能力的領導是不稱職領導、不能自?;ケ5穆毠な遣缓细衤毠ぁ钡挠^念,著力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能力、嚴格管理能力,提高廣大職工現場隱患的識別排查能力、按章規范操作的能力和自?;ケ?、業務保安的能力。強化職工現場操作技能培訓。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能,沒有標準的行為規范,安全生產就無法保障,工作任務就無法完成。必須把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抓緊抓好。重點圍繞提高職工應知應會和現場操作能力,制定中、長期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和培訓措施,分層次、全方位、全過程抓好安全培訓。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通過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旬一評、每月一考等形式,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鞏固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成果,規范上崗,標準作業,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業務技能。抓好重點環節安全管理。以一通三防、沖擊地壓、機電運輸、頂板管理、防治水為重點,強化責任落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包保制度、領導干部下井帶班和地面單位領導深入現場制度。加強物業、實業公司的安全管理,強化現場監督檢查,加大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深化“三違”治理。要將“三違”行為與不規范行為加以區分,重點放在查處生產現場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上,制訂措施,堵塞漏洞,嚴打弄虛作假行為。加大無“三違”區隊創建力度,堅持以重點扶持和嚴格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選樹典型,弘揚先進,高質量建成一批無“三違”區隊、班組,增強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四、提升層次,堅持創新,推動質量標準化工作全面升級
依靠創新提升創建層次。我礦質量標準化工作已連續兩個季度名列前茅,但總體發展不夠平衡,個別單位創建精品的意識不強,成績平平,特別是創新工作略顯不足,亮點較少。實踐證明,用力做只能合格,用心做方可優秀,只有用心才能創新,只有用心才能突破。下半年,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發揮優勢,大膽探索,揚長避短,運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存在的問題,積極組織創新項目的申報和實施,既要抓硬件改造,又要抓軟件完善,推動質量標準化工作提檔升級。深入學習執行《質量標準化新標準》。集團公司結合當前煤炭行業質量標準化工作實際,在深入調研、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制訂出臺了《質量標準化新標準》,并抽選我礦等3家單位作為推行試點。各單位要克服畏難情緒,認真組織職工細心研讀原文,積極探索形式,狠抓基礎創建,做好結合文章,提升企業形象,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堅持標準,完善標準,創立標準,以最小投入獲得最佳效果,力爭建成集團公司施行《新標準》的示范單位。提升精細化創建水平。質量標準化工作強在基礎,贏在創新,優在細節。在日常創建工作中,堅持依靠制度規范,嚴格考核管理,持續改進,不斷創新,讓關注小事、關注細節形成習慣,成為本能。實施安全質量評估,組織區隊班組之間開展競賽活動,比標準規范、比工作秩序、比文明生產、比作業環境,比創建細節、比創新項目,真正打造“精品工程”、“亮點工程”,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夯實礦井安全基礎。按照“打基礎、促短板、創精品”的要求,繼續抓好掘進、運輸、地質、巷修等專業質量標準化創建工作,明確目標,落實措施,爭取主動,不斷提高礦井動態達標水平。
五、內部挖潛,精細管理,全面創建節約型企業
推進節約型企業建設,是集團公司下半年確定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集團公司今后一段時間推行的重點工作。深刻認識創建意義。特別是作為一個資源型企業,越是加快發展,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越不能丟。要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創建節約型企業的重要意義,明確節約與企業發展的關系,明確節約與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系,明確節約與個人效益的關系,實行開源與節流并舉,發展與節約并重,生產與節能并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大興勤儉節約之風,自覺行動起來,人人爭做節約的表率,從我做起,從生產生活的小事小節做起,注意節約一分錢、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使節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扎實開展創建活動。創建節約型企業,在提高煤炭回收率、節約材料費用、修舊利廢、節支降耗等方面,煤礦大有可為,大有文章可做。要認真貫徹集團公司《關于創建節約型企業的的意見》,緊緊圍繞目標,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切實把降本降耗作為實現全年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大力壓縮可控管理費用,依靠節約增加企業效益。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基礎管理,加強科技攻關,在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延伸非煤產業鏈方面尋求突破,探索符合我礦實際,具有我礦特色的創建節約型企業之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堅持低消耗、高效率為核心,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促進礦井水、煤矸石等生產過程中產生廢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促進生產要素共生組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六、鞏固品牌隊伍創建成果,提升企業經營績效,推動輔業平衡發展
打造一流品牌職工隊伍。建設同行業一流礦井,關鍵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為支撐。我礦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較高,但也有少數職工心態不能擺正,自我定位不準,期望要求過高,不能適應企業發展要求。要以打造品牌職工隊伍為目標,充分發揮兩大培訓基地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努力培養一支工作思路清晰、面對困難不退縮、復雜問題能解決、職工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隊伍,鍛造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擅學習,特別會創新,特別講奉獻的高素質品牌職工隊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切實加強工作效能建設。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針對少數職工特別是管理人員對待工作疲于應付,按部就班,不在狀態,執行能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眼界狹隘,小績即滿,工作低標準、低水平的問題,著力推進工作效能建設,重點從思想上解決懶惰、不思進取的問題,從行為上解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辦事拖拉、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整頓紀律,轉變作風,提高效率。
全面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嚴格執行經營管理體系,完善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控制機制。嚴格“一枝筆”簽字制度,從嚴控制非生產性支出,不產生效益的錢堅決一分不花。強化經營管理。針對下半年增資因素較多的實際,加強以資金為重點的財務管理,制定目標成本及費用分解方法,積極推行平衡記分卡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妥善處理應收款、預付款、存貨金額居高不下、大量占用企業資金“三高”的問題。提高內部市場化運作水平。從健全完善內部市場體系入手,強化監督考核,落實保障措施,提高運行效率,不斷提高運作質量。深入開展管理糾偏活動。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拖展深度,過程跟蹤,狠抓落實,進一步提高管理糾偏質量。依靠煤質提效。針對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實際,堅持從源頭抓起,優化系統設計和采煤工藝,實行分打分裝、分時運輸,最大限度提高原煤質量。全力做好洗配煤的生產,對洗選矸石進行深加工,增加低熱值煤品種,實現煤質增收。做好礦井征遷工作。保持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超前做好基礎管理,爭取村莊搬遷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企業營造和諧穩定發展環境。
穩步推動外出創業發展。堅持“安全第一、效益優先”原則,充分發揮本部人才技術優勢,合理選擇創業項目,全面推動采掘施工、機電工程、洗煤運銷、礦用產品、后勤服務等產業走出去,逐步向技術管理型、規模效益型、非煤創收型轉變,基本改變低層次、低效益的現狀。同時,要按照集團公司部署,繼續做好新疆天池能源項目的托管工作,有關部門要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全面做好人才保障、技術支持和后勤服務,積極為這種模式創造經驗、制訂標準,使之成為“一拖一”管理模式的典范。
進一步推動輔業平衡發展。主輔分離以來,逐步形成了主業突出、競相發展的格局,但主業與輔業之間,實業與物業之間,兩大公司內部發展不夠平衡。特別是輔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實業公司要加強管理,在上半年取得較好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清晰發展定位,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以創建優勢品牌為突破口,不斷加大對支柱企業的培養力度,強化對后進企業的幫扶措施,盡快形成一批產品和管理雙優的標桿企業,造就一批專業化生產基地和實用型專業技術人才,充分發揮現有優勢,集約利用各種生產要素,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競爭力,增強發展力,確保全年各項經營指標取得新突破,保持集團公司非煤產業領頭羊位置不動搖。物業公司要科學分析形勢,牢牢抓住有利時機,在內部管理上采取更加靈活有效的措施,在走出去創業發展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自立自強,創業進取,主動適應市場,融入市場,對接市場,切實加快發展步伐,不斷提高自主發展能力,提高后勤保障服務質量,提高經濟運行效果,提高外部創收水平,保持隊伍穩定,在市場競爭中取得進展,力爭早日走出一條自我完善、自我突破的發展之路,實現均衡發展。
同志們,下半年的工作任務能否完成,事關全年目標的落實兌現,希望大家認清形勢,自我加壓,轉變作風,埋頭苦干,堅定不移地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謝謝大家。
礦長在下半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上半年安全生產經營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務,根據礦黨政聯席會研究的意見,下面,講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上半年創業發展取得新成效,整體工作保持良好態勢
上半年,全礦干部職工緊緊圍繞各項指標任務,積極應對生產接續緊張、地質條件差、搬遷難度大等新的困難和考驗,堅持發展不放松,咬定目標不動搖,層層分解,落實責任,在被動中爭主動,在創新中求突破,主要經營指標實現了時間任務“雙過半”,整體工作繼續保持良好局面,企業呈現出健康、協調發展的和諧態勢。
(一)堅持率先發展,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完成較好
上半年,全礦共生產原煤88.63萬噸,超計劃3.63萬噸,完成全年計劃的52.1%,全員工效7.345噸/工,同比增加0.35噸/工。綜合進尺完成6207米,超計劃61米,完成全年計劃的50.5%,開拓進尺1579米,超計劃149米,完成全年計劃的55.2%。累計完成制造成本115.76元/噸,比計劃節約2.62元/噸,期間費用支出3790.73萬元,比計劃節約409.27萬元。實現利潤3124.79萬元,超計劃874.79萬元,完成年度指標的69.44%。主業外出分流人員137人,完成全年計劃的23.7%。實業公司完成銷售收入9083萬元,其中外銷4844萬元,實現利潤25.35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50.46%,完成全年計劃的45.41%,同比分別增長了55.32%、38%和191.47%;物業公司完成營業收入807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67.25%,實現利潤4.5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90%,外出創業收入116.3萬元,完成考核計劃的116.3%。全礦職工人均收入11922元(在冊),同比增加1290元,增長了12.31%;外購外銷收入計劃1.5億元,實際完成2684.17萬元,完成計劃的17.89%,外出創業人員187人,全年勞務收入計劃為4000萬元,上半年實際完成196.49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
按照集團公司排名,上半年我礦按市場價還原后的營業收入完成4.38億元,位居集團公司第二位,利潤實現1.18億元,位居集團公司第三位。從集團公司排名榜和上述指標上來看,整體經營情況良好,成績值得肯定。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應當看到個別指標完成不理想。綜合進尺勉強完成生產計劃,外購外銷收入、勞務收入距離全年目標差距甚大,下半年的工作絲毫不得放松。
(二)堅持落實責任,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認真開展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以“增強意識,規范行為,提高技能”為主題,按照集中學習、排查分析和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不同重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初步達到了“四個明顯”的效果。組織開展本質安全宣傳教育。修訂完善安全宣傳教育管理規定,實行獎懲考核制度,細化分解每一階段的教育重點,認真上好安全大課,積極組織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增強了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深入開展“三違”治理。實行正反向激勵相結合,明確下達指標,按月考核,季度兌現,對因治理“三違”不力、完不成指標任務的責任人停班學習。采取措施狠剎說情風,克服厭戰情緒和老好人思想,對“三違”人員嚴格過“八關”程序,確保治理質量和治理效果。上半年全礦共治理各類“三違”人員528人次,其中嚴重“三違”12人次。深入開展無“三違”區隊創建活動,建成了2個無“三違”區隊。加強異地項目部的安全管理,嚴格執行集團公司關于加強異地項目安全管理的各項規定,嚴格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保證了安全生產。截止到目前,全礦已連續安全生產1310多天。質量標準化工作進步明顯。以深化本質安全型礦井創建為主線,以創建精品樣板線路和星級場所為著力點,抓基礎、促短板、樹亮點、創精品,大力推行精細化管理,開展“三個薄弱點”專項整治,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促進礦井整體達標水平提檔升級。建成了7411綜放面、西翼巖巷掘進、7415綜掘、7124炮掘、副井底到南翼-980五條精品樣板線路,以及井下大巷、南翼絞車房、炸藥庫等標準化星級場所。質量標準化建設由工程質量達標向工作質量和科技創新轉變,連續兩個季度名列集團公司第一名。
(三)堅持科學組織,生產任務再創新水平
原煤生產完成計劃指標。按照精產、穩產的工作思路,加強生產組織,積極做好生產準備工作。采煤一區繼續發揚優良作風,克服運輸道淋水大、材料道壓力大等困難,強化煤質管理,精心組織生產,上半年共生產原煤73.74萬噸。采煤三區克服傾角大,沖擊地壓傾向明顯等困難,順利完成了7122工作面回采工作,隨后搬遷至9202面,在沖擊地壓、大傾角和復合頂板等多種困難條件下,精心組織生產,上半年生產原煤9.5萬噸。各掘進區隊按照年度進尺計劃,廣泛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安排勞動組合,上半年綜合進尺完成6207米,開拓進尺1579米,為緩解礦井接續緊張作出了突出貢獻。生產準備工作平穩有序??傉{等部門科學組織,統籌協調,機電、皮帶、通風、運搬、準備等單位相互配合,盡職盡責,如期完成了7413、7122、7421等工作面的安裝拆除工作,順利完成了-980水平系統改造、西二軌道下山改造等一大批生產準備任務,為下一步南翼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堅持精細管理,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效益是企業永恒的追求。為最大限度實現管理增效,促進企業效益最大化,年初,組織有關部門結合成本管理創新和內部市場化建設,對經營管理體系進行修訂,制定出臺了《廢舊物資處理規定》、《增產、提質、降耗、增資辦法》等一系列管理文件,為進一步細化管理提供了依據。強化成本控制,加強期間費用管理。按照9號文規定,細化指標,嚴格考核,有重點地加以控制管理,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強化管理糾偏工作。承擔管理糾偏責任的單位立足實際,查找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制訂整改措施,上半年完成管理糾偏項目14項,較好地解決了企業管理中的突出問題,對促進精細化管理,提升企業效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抓好品種煤生產銷售工作。在確保混篩煤正常支運的同時,上半年生產銷售甲級精煤3.62萬噸,塊煤5.09萬噸,保證了煤質創收,增加了企業效益,實現了產銷平衡,煤質管理在集團公司質量標準化檢查中名列前茅。煤質增收應該是上半年工作的一個亮點,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五)堅持增收創效,創業發展實現新的突破
新疆天池能源項目成功重組。在集團公司的直接領導和特變電工、眾和股份的配合下,新疆天池能源項目順利重組。這是集團公司采取“一拖一”項目開發模式,建設異地煤炭生產基地并取得成功的第一家,天池項目的成功重組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評價。目前,該公司整體工作運行正常,但也存在許多現實的困難。主要問題是股東方在運行中有許多合同無法界定的標準,出現了異常。但經理層的運作正常,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天山施工隊啟程赴疆。根據集團公司的統一協調,積極組織人員成立天山施工隊,做好支援天山公司5103工作面的綜掘任務??朔惖貏摌I、生活不便等重重困難,精心組織生產,狠抓工程質量,較好地完成了施工任務,目前已完成進尺103米。顧北項目部生產穩定。自正式施工以來,已完成進尺50多米,其過硬的工程質量和優良的隊伍作風受到了合作方的好評。湖西項目部終止運作。由于國家明確規定,礦井井下采掘頭面實行區域性外包屬于重大安全隱患,基于安全與效益的雙重考慮,湖西項目部正式終止運作。湖西項目部生產的2個多月的時間里,克服地質條件差、溫度高等影響,先后生產原煤6.45萬噸,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與淮南通海君康洗煤廠簽定為期2年的勞務技術輸出合同,首批32名職工已于7月11日抵達該廠,承擔洗煤生產任務,整體工作運行正常。
(六)堅持搶抓機遇,循序漸進,輔業發展步入正常軌道
實業公司緊緊抓住主輔分離契機,牢固樹立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積極走出去創業,取得明顯成效,呈現出企業效益連續攀升的良好態勢。穩固內部市場份額。依據過硬產品質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積極參與內部市場競標,各項產品中標額達70%以上。針對市場需求,及時整合內部資源,利用九里山閑置的廠房和設備,通過技術改造更新,建立了六大產品標準化生產線專業基地,占據了局內市場的主導地位。合理開發外部市場。利用集團公司異地辦礦帶來的產業聯動效應,西進新疆,南下貴州,拓展陜甘,在主導產品銷售比較集中的地區,采取設立銷售網點、聯合辦廠、控股經營等策略,在全集團公司率先成功籌建了新疆烏魯木齊機械制造分廠,原機械制造廠由一個廠變成了三個廠。強化內部管理。本著“精干高效”原則,對機關科室實行“瘦身”,機關人員由原來的29人縮減為15人,大大減少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自主創新。建成產品研發中心和狄遠德勞模工作室,通過掌握國內外最先進的行業咨詢,研究可能出現的替代產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逐步由加工制造向自主創新創造轉變。
物業公司積極落實主輔分離方案,對內不斷深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務保障水平,對外努力開拓市場,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按照完全成本和零利潤的原則,起草了公司內部價格結算辦法,為實施內部市場化運作提供了依據。圍繞創建整潔、文明、安全的小區規劃,對工人村及礦內環境重新美化亮化,完成了礦內工業廣場施工改造。加強地面環境衛生整治,由專人負責進行檢查考核,定期通報,使礦區環境有了明顯改觀。改進后勤服務質量。提高后勤服務標準,積極做好“兩堂一舍”和食品衛生管理,為職工營造了溫馨舒適的生活環境。堅持外向發展,成功注冊了某某州君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取得營業執照,初步具備了從事建筑工程小型土建、裝潢、保潔服務等資質,為下一步外向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正視差距,科學定位,著重解決十個方面的問題
總體看來,上半年各項工作進展平穩,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和足夠重視。
一是個別單項工作仍需加快進度,確保完成集團公司年度計劃指標。
二是礦井本質安全程度仍需進一步鞏固。
三是單產單進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四是質量標準化創新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五是內部市場化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充實完善。
六是輔業發展需要保持平衡,尋求突破。
七是精細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強。
八是工作作風有待于進一步轉變,工作效能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九是職工隊伍距離打造品牌要求仍有差距。
十是外出創業質量效能仍需進一步提高。
客觀分析當前形勢,面臨的優勢和機遇依然存在。因此,大家務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深刻認識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勇于開拓,迎難而上,從容應對變革,積極適應現實,譜寫嶄新篇章。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要把握機遇,再接再厲,爭創更大成績;完成有差距的單位要迎頭趕上,努力超越,堅定不移完成全年奮斗目標。
三、全力以赴,重點突破,全面完成下半年各項任務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攻堅階段,全礦上下要繼續堅持目標任務不動搖,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算好時間任務帳,按照集團公司下半年工作會議的部署,堅持目標不變、干勁不松的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落實兌現,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下半年工作的奮斗目標是:原煤產量力爭88.6萬噸;綜合進尺力爭8000米;開拓進尺力爭1300米;原煤制造成本控制在125.97元/噸以內,期間費用控制在4227萬元以內;企業利潤確保2263萬元;物業公司收入力爭650萬元;實業公司收入力爭1.1億元;杜絕重大人身傷害和生產事故,實現安全年;質量標準化全面上臺階,繼續保持集團公司領先水平;建成集團公司星級文明礦。
重點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科學組織,統籌協調,促進單產單進再創水平
正確認識礦井生產形勢。按照集團公司規劃,我礦技改后年產量將逐步達到180萬噸。目前,南翼采區戰場已經打開,生產模式已由“一綜一高”轉變為“兩綜一高”。生產工藝的變化,礦井主提改造在即,有效生產時間縮短,這些都給組織正常生產帶來了壓力。值得大家關注的是,礦井技改后,主提系統能力雖然大幅提高,而其他系統還是維持在原有120萬噸—150萬噸的運轉水平。因此,要實現集團公司給定的計劃指標,對整個礦井生產系統、對全礦干部職工無疑將是一個重大考驗。結合實際,我礦年初提出了高檔單產達到3萬噸/月、綜掘單進達到450米/月的目標,但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高檔單產平均保持在1.9萬噸/月、綜掘單進保持在198.2米/月的水平,距離目標要求差距甚遠,創高產、多進尺的氛圍沒有形成,提高高檔及綜掘單產單進任務艱巨。切實提高單產單進水平。按照“打造隊伍、開辟戰場、儲備技術、改進工藝”的思路,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合理組織生產。針對地質條件復雜、安拆頻繁等不利因素,采煤一區要充分發揮機械化生產威力,利用現有生產條件,優化生產組織,抓好資源回收,力爭下半年完成原煤產量25萬噸。采煤二區要抓住機遇,加強鍛煉隊伍,提高工作水平,嚴格正規循環,保證正常生產,確保日產量在3000噸以上。采煤三區要抓好9202小面沖擊地壓防治、復合頂板管理等收尾工作,保證安全生產。掘一、掘二要以提高單進水平為重點,勇挑重擔,大打開掘硬仗,加強勞動組織,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礦井生產接續。三個煤巷單位,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優化施工隊伍,推進精品工程建設,確保年度綜合進尺突破15000米。機關科室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切實解決基層區隊在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困難,工會、勞資等部門要廣泛深入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為提高單產單進水平創造條件。
二、爭分奪秒,一著不讓,嚴肅有序地抓好生產準備工作
全力以赴做好礦井技改工作。集團公司已將我礦技改工作列為下半年的重點工程之一。相關部門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認真落實技術實施方案,提前編制資金預算,做好材料設備以及相關施工準備工作,確保按照既定時間進度完成施工任務,盡快提高生產能力。超前做好重大生產準備工作??傉{要全面協調,科學組織,機電、運搬、準備、通風等單位要服務大局,相互配合,完成南大巷強力皮帶機安裝、南翼軌道上山絞車安裝、運輸下山皮帶安裝等重大生產準備任務,加快南翼-980泵房、變電所安裝、更換軌道等收尾任務,為安全生產創造有利條件??茖W規劃生產布局。基于礦井生產模式的轉變,要緊緊圍繞“年產180萬噸”目標,堅持集約高效方針,超前做好材料、設備準備,大力發揮機械化生產優勢,繼續抓好薄煤層開采,努力提高資源回收率,穩定礦井產量,增強發展潛能。在集團公司的指導下,繼續做好東四采區7423、7425、7427的開采論證工作,超前謀劃,縝密思考,千方百計延長礦井特別是東翼的服務年限,努力緩減接續壓力。
三、明確目標,把握關鍵,深化本質安全礦井創建
上半年,我礦共發生10起輕傷事故,136次生產事故,影響時間470.1小時,不僅影響了產能的發揮,其中個別隱性事故還相當嚴重,個別管理人員疏于管理,少數職工安全意識不強,操作行為不規范,距離本質安全的目標尚有差距。安全生產是一項長期工作,今天抓得好不代表明天抓得好,現在的成績不代表今后就可以高枕無憂,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堅持以思想教育為先導,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科技進步和技術裝備為支撐,從大系統安全的角度出發,促進安全管理再上新臺階。提高職工安全生產能力。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任何事故都是能夠避免的,把自己所在的區隊創建成一個無工傷區隊”的意識,引導干部職工真正認識到“抓安全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是管理人員的第一職責、不具備安全管理能力的領導是不稱職領導、不能自保互保的職工是不合格職工”的觀念,著力提高各級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能力、嚴格管理能力,提高廣大職工現場隱患的識別排查能力、按章規范操作的能力和自?;ケ?、業務保安的能力。強化職工現場操作技能培訓。沒有過硬的業務技能,沒有標準的行為規范,安全生產就無法保障,工作任務就無法完成。必須把教育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抓緊抓好。重點圍繞提高職工應知應會和現場操作能力,制定中、長期培訓計劃,確定培訓目標和培訓措施,分層次、全方位、全過程抓好安全培訓。創新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通過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旬一評、每月一考等形式,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鞏固職工崗位行為規范集中教育活動成果,規范上崗,標準作業,不斷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業務技能。抓好重點環節安全管理。以一通三防、沖擊地壓、機電運輸、頂板管理、防治水為重點,強化責任落實,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包保制度、領導干部下井帶班和地面單位領導深入現場制度。加強物業、實業公司的安全管理,強化現場監督檢查,加大綜合防治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深化“三違”治理。要將“三違”行為與不規范行為加以區分,重點放在查處生產現場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上,制訂措施,堵塞漏洞,嚴打弄虛作假行為。加大無“三違”區隊創建力度,堅持以重點扶持和嚴格考核相結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選樹典型,弘揚先進,高質量建成一批無“三違”區隊、班組,增強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
四、提升層次,堅持創新,推動質量標準化工作全面升級
依靠創新提升創建層次。我礦質量標準化工作已連續兩個季度名列前茅,但總體發展不夠平衡,個別單位創建精品的意識不強,成績平平,特別是創新工作略顯不足,亮點較少。實踐證明,用力做只能合格,用心做方可優秀,只有用心才能創新,只有用心才能突破。下半年,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發揮優勢,大膽探索,揚長避短,運用創新的思維解決存在的問題,積極組織創新項目的申報和實施,既要抓硬件改造,又要抓軟件完善,推動質量標準化工作提檔升級。深入學習執行《質量標準化新標準》。集團公司結合當前煤炭行業質量標準化工作實際,在深入調研、科學實踐的基礎上,制訂出臺了《質量標準化新標準》,并抽選我礦等3家單位作為推行試點。各單位要克服畏難情緒,認真組織職工細心研讀原文,積極探索形式,狠抓基礎創建,做好結合文章,提升企業形象,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堅持標準,完善標準,創立標準,以最小投入獲得最佳效果,力爭建成集團公司施行《新標準》的示范單位。提升精細化創建水平。質量標準化工作強在基礎,贏在創新,優在細節。在日常創建工作中,堅持依靠制度規范,嚴格考核管理,持續改進,不斷創新,讓關注小事、關注細節形成習慣,成為本能。實施安全質量評估,組織區隊班組之間開展競賽活動,比標準規范、比工作秩序、比文明生產、比作業環境,比創建細節、比創新項目,真正打造“精品工程”、“亮點工程”,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夯實礦井安全基礎。按照“打基礎、促短板、創精品”的要求,繼續抓好掘進、運輸、地質、巷修等專業質量標準化創建工作,明確目標,落實措施,爭取主動,不斷提高礦井動態達標水平。
五、內部挖潛,精細管理,全面創建節約型企業
推進節約型企業建設,是集團公司下半年確定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集團公司今后一段時間推行的重點工作。深刻認識創建意義。特別是作為一個資源型企業,越是加快發展,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越不能丟。要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創建節約型企業的重要意義,明確節約與企業發展的關系,明確節約與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系,明確節約與個人效益的關系,實行開源與節流并舉,發展與節約并重,生產與節能并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大興勤儉節約之風,自覺行動起來,人人爭做節約的表率,從我做起,從生產生活的小事小節做起,注意節約一分錢、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使節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職工的自覺行動。扎實開展創建活動。創建節約型企業,在提高煤炭回收率、節約材料費用、修舊利廢、節支降耗等方面,煤礦大有可為,大有文章可做。要認真貫徹集團公司《關于創建節約型企業的的意見》,緊緊圍繞目標,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切實把降本降耗作為實現全年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情,大力壓縮可控管理費用,依靠節約增加企業效益。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加強基礎管理,加強科技攻關,在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延伸非煤產業鏈方面尋求突破,探索符合我礦實際,具有我礦特色的創建節約型企業之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堅持低消耗、高效率為核心,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促進礦井水、煤矸石等生產過程中產生廢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環使用,促進生產要素共生組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六、鞏固品牌隊伍創建成果,提升企業經營績效,推動輔業平衡發展
打造一流品牌職工隊伍。建設同行業一流礦井,關鍵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為支撐。我礦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較高,但也有少數職工心態不能擺正,自我定位不準,期望要求過高,不能適應企業發展要求。要以打造品牌職工隊伍為目標,充分發揮兩大培訓基地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努力培養一支工作思路清晰、面對困難不退縮、復雜問題能解決、職工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隊伍,鍛造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擅學習,特別會創新,特別講奉獻的高素質品牌職工隊伍,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切實加強工作效能建設。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針對少數職工特別是管理人員對待工作疲于應付,按部就班,不在狀態,執行能力不強,創新動力不足,眼界狹隘,小績即滿,工作低標準、低水平的問題,著力推進工作效能建設,重點從思想上解決懶惰、不思進取的問題,從行為上解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辦事拖拉、執行不到位的問題,整頓紀律,轉變作風,提高效率。
全面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嚴格執行經營管理體系,完善全員參與、全方位、全過程控制機制。嚴格“一枝筆”簽字制度,從嚴控制非生產性支出,不產生效益的錢堅決一分不花。強化經營管理。針對下半年增資因素較多的實際,加強以資金為重點的財務管理,制定目標成本及費用分解方法,積極推行平衡記分卡管理,嚴格控制非生產性支出,妥善處理應收款、預付款、存貨金額居高不下、大量占用企業資金“三高”的問題。提高內部市場化運作水平。從健全完善內部市場體系入手,強化監督考核,落實保障措施,提高運行效率,不斷提高運作質量。深入開展管理糾偏活動。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拖展深度,過程跟蹤,狠抓落實,進一步提高管理糾偏質量。依靠煤質提效。針對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實際,堅持從源頭抓起,優化系統設計和采煤工藝,實行分打分裝、分時運輸,最大限度提高原煤質量。全力做好洗配煤的生產,對洗選矸石進行深加工,增加低熱值煤品種,實現煤質增收。做好礦井征遷工作。保持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超前做好基礎管理,爭取村莊搬遷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企業營造和諧穩定發展環境。
穩步推動外出創業發展。堅持“安全第一、效益優先”原則,充分發揮本部人才技術優勢,合理選擇創業項目,全面推動采掘施工、機電工程、洗煤運銷、礦用產品、后勤服務等產業走出去,逐步向技術管理型、規模效益型、非煤創收型轉變,基本改變低層次、低效益的現狀。同時,要按照集團公司部署,繼續做好新疆天池能源項目的托管工作,有關部門要齊心協力,全力以赴,全面做好人才保障、技術支持和后勤服務,積極為這種模式創造經驗、制訂標準,使之成為“一拖一”管理模式的典范。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本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圓滿地完成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主要任務。預計生產總值完成230億元,增長21%;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47億元,增長5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億元,增長6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0元,增長19%;農區居民人均純收入7830元,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億元,增長23.3%。
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增長,發展后勁繼續增強。圍繞產業延伸升級多元,積極組織實施了一批起點高、規模大、技術裝備先進的重點項目。制定出臺煤炭洗選焦化等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地方煤礦技術改造進度加快,有6家企業達到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洗煤企業通過整合,生產規模和技術工藝進一步提升。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標志著我市誕生了產值過百億元企業。神華集團二期項目、西部煤焦化等10個百萬噸新建在建煤焦化項目正在推進,焦爐煤氣等深加工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君正科技40萬噸聚氯乙烯和40萬噸燒堿一期、烏?;?0萬噸聚氯乙烯和30萬噸燒堿等項目進展順利。海吉氯堿重整工作穩步推進,政府掌握了主動權。京海2×3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機組、神華集團2×20萬千瓦發電機組項目扎實推進。投資2億元實施電網改造,擴建5個變電站,新增供電能力70萬千伏安。西水創業擴建、恒業成有機硅、海美斯陶瓷、國泰陶瓷等一批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加大經濟開發區建設力度,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聘請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編制全市工業經濟發展規劃,高標準編制完成三個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正式啟動六五四精細化工園區建設。及時出臺應對經濟下行的九條政策措施,率先在自治區啟動電力多邊交易,大用戶直供電開始實行。研究制定進一步應對當前工業經濟面臨困難的意見,在擔保貸款、穩定就業形勢等方面實施優惠政策。各區、各部門多方聯動、多措并舉,幫助企業克服困難。預計16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132億元,增長22%。招商引資規模、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全年實施國內招商引資39項,引進國內到位資金59.8億元,增長28.6%,利用外資651萬美元,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000萬美元,增長22.3%。
節能減排力度加大,安全生產形勢好轉。嚴格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推動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加強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建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和工藝,關停取締小洗煤、小白灰、小化工、小非煤礦山等企業394戶。既有建筑節能改造4.5萬平方米,新建建筑全部實施節能措施。開展“迎奧運綠化美化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百日行動”,啟動新一輪“藍天工程”和城區二氧化硫達標專項整治工作,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三個城區二級以上天數均超年度目標。預計全年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9%,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削減4.47萬噸和0.1249萬噸,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全年事故死亡人數下降6.7%。地方煤礦生產連續三年實現零死亡。
以新區建設帶動城市建設整體推進,面貌發生新變化。按照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的目標,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完成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甘德爾山生態景區、濱河新區二、三期、濱河西區概念性規劃,開展了中心城區概念性規劃、新農區建設、水系、綠地、旅游、物流園區、建材城、藝術中心等60多項規劃設計工作,完成濱河新區中心商務區、龍游灣濕地公園、烏珠慕主題公園等40多項專項規劃設計,為未來城鄉建設和空間布局調整提供了科學依據。
完成甘德爾山旅游道路、海北東街、黃河西街、烏達勝利東街、海南經濟開發區道路等22條道路新建、改造工程,新建城市道路面積34.6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2平方米。通過新建水源井、換熱站、熱源廠,城市供水、供熱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集中供熱率達到74.3%。新增煤氣入戶4006戶,完成天然氣入城工程,結束烏達、海南無管道供氣歷史,全市供氣普及率達到53%;改裝出租車使用天然氣700輛。城區主要街路新增路燈、景觀燈523盞。加大城區拆遷改造力度,拆遷4050戶,拆遷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新建續建建筑面積312萬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9.5平方米。開工建設、改造神華墨玉廣場、法制公園、濱河公園、翰墨苑公園。海勃灣城區新增綠地42塊。大規模推進濱河新區一期建設,一批高檔住宅小區建成并開始銷售,行政中心投入使用,體育中心、蒙中醫院、濱河中學等項目加快建設。強化土地收購儲備工作,收儲土地61.4萬平方米;加強土地整理和地質環境整治,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加強城市管理,開展市容市貌綜合整治,拆除違法違章建筑5.7萬平方米,規范了戶外廣告管理。
第三產業有新的發展,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發展較快,商品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消費環境進一步改善。通過專業市場、交通運輸、物流配送、教育文化、休閑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生產性、生活性流通服務網絡更加健全。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30億元,增長62%,占第三產業投資比重的76%。金融市場平穩運行,存貸款總量較快增長,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為245.6億元和138.3億元,分別增長49.3%、14.6%。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和自主創業支持力度,擔保貸款2億元。成立中小融資機構51家,其中典當行9家,投資公司40家,小額貸款公司2家。烏海神華海南物流園和烏海海勃灣物流中心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進行。旅游、中介、信息和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海勃灣長青社區獲商務部“全國社區商業示范小區”稱號。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7.5億元,增長19.5%,區域服務中心城市作用增強。
新農區建設有新的進展,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完成全市農區基本情況普查和新農區建設規劃。加強農區居民就業培訓,引導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1萬人。提高農區居民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農區居民在醫療、社保、就業、教育等方面享受與市民同等待遇。實現“糧改菜”面積1500畝。設施農業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新增葡萄面積3300畝、溫室350畝,葡萄種植、溫室建設和規模養殖的公司化比例達到70%以上。農牧業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漢森、雙清、田野、云飛、新時針等一批龍頭企業迅速發展,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億元。烏海被評為全國優質葡萄生產基地,2個葡萄品種被評為“中華名果”。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14個。加大支農惠農力度,發放各類補貼資金528.5萬元。預計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5億元,增長9%。
基礎設施建設大規模展開,生態建設深入推進。海勃灣至石嘴山惠農二級公路一期工程完成16.1公里,新地至西來峰經濟開發區78公里運煤二級水泥公路、110國道海勃灣至阿盟界麻黃溝段8車道拓寬改建工程開工建設,海南至烏達6車道擴建工程完成前期工作,新建農區公路22.1公里。包蘭鐵路烏海段電氣化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海勃灣至公烏素鐵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海南經濟開發區鐵路專用線已完工。烏海機場順利移交內蒙民航機場集團公司,開通至西安航班,旅客吞吐量達7.4萬人次。理順海勃灣垃圾處理、醫療廢物處理、污水處理和濱河新區自來水管理體制,海勃灣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完成前期工作,烏達污水處理廠完成配套管網建設并投入運行,烏達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即將完工,海南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4.5%。
生態建設步伐加快。完成生態治理面積9.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3.8%,新增園林綠地面積49.8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6平方米。四合木硬枝扦插繁育獲得成功。完成千里溝水庫主體工程,白獨貴灣生態治理步伐加快。完成國家林業重點工程年度任務,青少年生態園、烏達西山綠化項目穩步推進。啟動甘德爾山、卡布其溝和高速公路生態綠化用水水源建設,開工建設石大門溝淤堤壩系工程。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發改委正式立項,開工審批即將完成,已成立工程建設管理局,庫區移民搬遷完成1500戶。
高度關注民生,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完善和落實各項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加大幫扶就業困難群體的工作力度,推行“創業培訓+小額貸款+項目支持”模式,以創業促就業。培訓勞動力1.5萬人,提供就業崗位1.7萬個,實現新增就業904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年申報登記的“零就業家庭”全部“清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待遇水平提高。落實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政策,人均增加98元。被征地農區居民按農墾企業職工納入養老保險統籌。妥善解決原國有、集體以及勞服企業未參保職工遺留問題,有近萬人受益。新型農區合作醫療與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軌,形成了城鄉統一的醫療保障體系,參保人數達到19.8萬人。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支付比例,將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7萬元,取消病種目錄,參保職工負擔比例由41%降低到37%。市政府投入1200萬元,開展了城鄉大病醫療救助工作,已救助6973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得到緩解。取消居民衛生費、垃圾處理費、個體工商戶工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進一步理順供熱價格,大幅度提高供暖補貼標準。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由560元提高到680元。加大勞動執法監察力度,追討拖欠工資2555萬元。規范并較大幅度地提高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地方津補貼,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調增了生活補貼。
繼續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月200元提高到220元,其中A類人員補助標準由236元提高到500元。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發放貧困大學生救助金和市長助學金101萬元,確保貧困大學生順利入學。海勃灣區老年公寓一期工程進展順利。社區建設進一步加強,新建、改擴建12個社區,建成4個示范社區。
加快采煤沉陷區和棚戶區搬遷改造工程建設,完成投資8.2億元,新建住房126萬平方米,已入住1300戶。配套建設廉租住房744套、3.7萬平方米。提高廉租住房租金補貼標準,全年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80萬元,在自治區率先實現人均住房15平方米以下低保戶應保盡保。
社會事業有新的進展,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進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理順市、區辦學管理體制,積極推行校長聘任制、教師結構工資制,選派優秀校長到發達地區掛職鍛煉,投入100萬元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清理整頓各類學生托管機構,排除安全隱患。免除了低保家庭學生在高中階段教育和烏海職業技術學院學習的學雜費、住宿費、教材費?;A教育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兩基”達標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出臺加快普通高中建設的意見和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獎勵辦法。烏海學院順利通過教育部首輪人才培養水平評估驗收,獲得“良好”檔次。市職業技術學校通過國家重點職業學校驗收。啟動民族教育每年50萬元的專項補助資金,消化民族教育部分債務。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了海勃灣區第九小學、烏達棚戶區中小學校和海南區中學等一批新建、擴建工程。公共衛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完善市、區醫療機構管理體制,職業病院和精神衛生中心上劃市級管理,全面加強與北京等地區衛生系統的合作交流。開工建設血站實驗樓,市人民醫院外科樓投入使用,建成7所標準化社區衛生中心。全力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食用“問題奶粉”嬰幼兒篩查救治及時有效。連續三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獎”。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成功舉辦第二屆黃河明珠•烏海文化節,被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城”。烏海電視臺播出頻道實現全面改版,完成海勃灣地區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成功舉辦了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烏海分站賽等賽事,競技體育在自治區青少年錦標賽上取得好成績。自治區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備工作有序進行??萍季C合實力不斷提升,一批項目獲得國家和自治區級獎勵。完善人力資源開發政策體系,廣泛吸納使用人才,全年引進各類人才360名。信息化工作快速推進,完成政務信息化二期工程和數據平臺建設。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認真聽取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支持工會、共青團和婦聯等人民團體開展工作。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政協委員提案342件,辦復率100%。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得到加強。貫徹《突發事件應對法》,抓好應急管理各項任務的落實。市長熱線、行風熱線收到實效,政務公開步入法制化軌道,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有新提高。不斷完善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招拍掛、政府采購、產權交易、醫藥購銷等制度,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理順市區財政收入分配關系,調動了區級政府的積極性。城市建設投融資和土地儲備體制進一步完善。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177家市直事業單位中的122家實行了全員聘用制。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全面展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強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啟動建設市食品檢測檢驗中心。加大工作力度,深入開展主要領導干部接訪和下訪活動,方便群眾就近就地反映問題。積極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維護穩定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強,連續兩年保持自治區先進行列,得到國家和自治區的表彰獎勵。積極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組建衛生防疫隊赴災區開展災后防疫工作,向災區捐款2514萬元。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得到加強,繼續保持自治區先進行列。雙擁優撫、民族宗教、僑務外事、檔案史志、防震減災、人防、無線電管理、紅十字、老齡和殘疾人事業等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團結拼搏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斗在各條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向駐市單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烏海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是經濟發展方式沒有實現根本性轉變,產業層次低,過度依賴資源,抗風險能力弱;經濟總量還不大,產業規模比較小,企業裝備水平不高,競爭力不強;節能減排壓力還很大,安全生產仍存在隱患;城市品位、功能有待進一步提升,三區城市發展不平衡;傳統服務業層次較低,規模偏小,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城鄉一體化改革還需進一步深化;就業、就學、就醫等民生問題離群眾要求還有一定差距;政府自身建設還需加強,形式主義、、腐敗現象等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與此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市經濟受到巨大沖擊,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下降,支柱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建國60周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傮w工作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富裕文明和諧生態烏海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準確把握形勢,積極應對危機,充分發揮優勢,做大經濟總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延伸升級多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圍繞建設區域服務中心,加快生產業發展,增強第三產業服務功能;加快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更加注重民生,高度關注弱勢群體,進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發展“生態、高效、特色、精品”城郊型現代農業;全力做好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工作;推進高品位城市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做好“水”、“綠”、“山”的文章,努力打造生態綠洲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確保增長20%;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長2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8%;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削減1.32萬噸和0.02萬噸;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0%,農區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重點要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的拉動作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達到新水平。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體系,推進城際快速通道建設,加快110國道海勃灣至阿盟界麻黃溝段8車道拓寬改建工程、海南至烏達22.3公里6車道擴建工程。啟動海勃灣至海南8車道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建成海南城區段1.9公里。全部完成海勃灣至石嘴山惠農二級公路,續建新地至西來峰經濟開發區運煤二級公路工程。新建高速公路烏海出入口,繼續加大新農區道路建設,啟動礦區水泥道路建設。支持包蘭鐵路烏海段電氣化改造項目,加快海勃灣至公烏素鐵路改擴建工程。大力支持公交事業發展,加強公交場站建設,建成海南區客運站。海勃灣、烏達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做好擴建海勃灣污水處理廠前期工作。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要投入運行,啟動烏達區、海南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項目。加大城農電網改造力度,新建海南區110千伏變電站,完成包蘭鐵路烏海段電氣化供電、棚戶區改造供電等工程。支持烏海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增強環網供電能力。
加大生態治理力度,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市政府安排生態建設資金3億元以上,實施以通道、景區、園區綠化為重點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21項,完成人工造林3萬畝。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白獨貴灣等生態建設項目。加強海勃灣城區北部水源涵養地保護,建設生態林、經濟林,抓好烏蘭布和沙漠鎖邊林、城市防護林、青少年生態園、烏達西海子水庫和西山綠化建設。實施京藏高速公路烏海段綠化防護林建設工程,形成8排25米寬、59公里長的喬木、灌木林帶。圍繞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的開工建設,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建設庫區景觀帶和甘德爾山生態景區道路、供水、綠化等工程。
實施好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一是加大力度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統籌本級財力,安排好配套資金,全力爭取項目。二是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協調,擴大信貸規模,支持項目建設。積極發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小額貸款公司,吸引股份制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改善信貸環境。三是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積極帶動社會投資。四是加大項目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資金落到實處,提高建設效率。
以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招商引資為抓手,采取定向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大力引進資源深加工和非本地資源的高新技術項目,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加強同重點科研院所、協會、商會以及其他中介機構和社會組織的聯系,使之成為促進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多元的重要渠道。舉辦多種形式的招商推介會,承辦全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等與我市產業有關的協會會議。
(二)應對挑戰,加快調整,在做大工業總量、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工業是我市的優勢和特色,是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途徑和主要抓手。一是進一步落實好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通過供電、信貸、行政事業性收費、稅收、用地、運輸、就業安置等方面優惠政策,全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停產企業盡快恢復生產,鼓勵和幫扶重點項目順利推進。二是實施重點項目帶動戰略,促進產業延伸升級多元。認真落實工業經濟發展規劃,按照“做大、做長、做高、做強”的思路,繼續做大總量,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層次,促進產業多元。全年計劃實施重點工業項目27個。提高煤炭開采和綜合利用水平,完成34家地方煤礦技改任務,爭取全部達產。提高洗煤行業生產水平。全力支持神華集團投資50億元的二期項目順利實施,加快10個百萬噸煤焦化項目建設進程,力爭早日達產達效,形成國內重要的煤焦化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煤焦油深加工、煤氣制甲醇、苯加氫等項目,抓好黑貓炭黑16萬噸炭黑和西部煤焦化20萬噸甲醇等項目,啟動神華烏海能源公司煤焦化深加工園區建設。提高氯堿化工產業集中度,扶持君正、烏?;さ嚷葔A化工企業,引進戰略投資促成海吉氯堿做大做強。爭取聚氯乙烯產能達到100萬噸左右,形成國內重要的氯堿化工生產基地。支持海亮集團8萬噸聚氯乙烯深加工項目,培育一批精深加工項目。積極發展硅化工產業,加快中成有機硅項目建設進度,促進中玻集團10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和25兆瓦非晶硅電池項目盡快建設。支持京海電廠2×3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機組、神華2×20萬千瓦發電機組盡快建成投產,抓好華電2×60萬千瓦熱電聯產和烏海熱電廠2×35萬千瓦發電機組前期工作。加快西水、包鋼西北創業、賽馬集團等水泥項目建設,水泥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開發高檔玻璃等深加工產品,促成藍星集團浮法玻璃生產線項目搬遷新建擴能。大力發展金屬鎂及鎂合金產業。推動黃河工貿與包鋼合作的200萬噸鋼鐵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引進鋼鐵、五金機電深加工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非本地資源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支持海美斯陶瓷和國泰陶瓷外墻磚、工藝陶瓷項目,扶持發展符合產業政策的腐植酸產業,鼓勵煤矸石、煤系高嶺土的開發利用。引導鼓勵現有企業實施自主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增強競爭力。三是市政府安排3億元資金,加大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變開發區面貌,改善投資環境。制定經濟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功能劃分,合理布局三個經濟開發區的主導和配套產業,高起點做好烏達精細化工園區、拉僧廟化工園區、海勃灣高新技術園區和五金機電園區規劃建設。進一步理順經濟開發區管理服務體制,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組建并完善煤焦化、氯堿化工等行業協會,形成自律規范機制。
(三)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全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啟動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爭取成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加強基礎建設,強化目標責任管理,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多種形式的企業聯合重組,實現資源綜合利用。在企業、經濟開發區、社會各層面全面推廣清潔生產和循環利用,鼓勵光伏太陽能技術和節能產品在全社會推廣使用,建設節約型社會。繼續淘汰污染環境、浪費資源的小企業和落后產能,鞏固關停小企業成果。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嚴格執行能評、環評審查和“三同時”制度。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逐步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和施工現場混凝土攪拌。鼓勵使用新型墻體材料,結合15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完成主要街路建筑外立面改造。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煤焦化、電石、鐵合金等重點行業的環境監管,嚴查違法排放行為,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水質達標率達到95%以上。加強沿黃企業環境監管,強化廢水循環使用。繼續加大“藍天工程”和城區二氧化硫達標專項整治力度,城區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海勃灣城區達到290天,烏達、海南城區達到230天。
以“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年”為契機,進一步理順市、區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問責制。完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招標和安全評價考評報告制度,大力實施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重點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和化工企業等高危行業的安全生產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手段,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升企業安全生產能力。完善安全保障設施,配置與產業特性、產業規模相適應的應急救援力量。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促進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
(四)以濱河新區建設為龍頭,全面推動全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再上新臺階。以建設生態綠洲山水園林新型工業城市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區外收內張、擴容提質。發揮規劃的核心作用,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配套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覆蓋全市的路網、給排水、園林、特色街路、城市亮化、旅游景區等專項規劃。繼續做好濱河二、三期和濱河西區、庫區、水系景觀規劃。
發揮濱河新區的龍頭帶動作用,促進城市整體品位提升。加快濱河新區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建成體育中心、濱河中學、蒙中醫院,開工建設藝術中心、節能減排安全生產中心,完成濱河景觀工程。完善政策措施,鼓勵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濱河新區集中,增強服務功能,方便百姓生活,提高新區入住率。加快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改造海勃灣區東環路、青年路,完成甘德爾山生態景區道路建設和海勃灣南立交橋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桌子山街至110國道連接新舊城區道路改造工程。市政府分別安排1億元資金,加快烏達、海南區城市建設步伐,全面實施烏達區神華大道、愛民街、安居街、建設路、團結北路等城區路網改造建設工程,打通內環主次干道;改造海南區巴彥烏素街、黃河路、公烏素街和公烏素鎮建設街。加快城區拆遷改造步伐,集中解決城區拆遷改造遺留問題,確保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和搬遷戶及早回遷。繼續改造城區供水管網,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熱網三期工程建設,滿足新增住房供熱需求。加快推進海勃灣城區煤氣與天然氣并網置換工作,全面加快出租車天然氣改裝,逐步推進公交車使用天然氣。
加大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力度,努力改善人居環境。高品質完成翰墨苑公園改造和濱河公園、法制公園、神華墨玉廣場建設,開工建設烏珠慕公園,規劃在海勃灣城區南部新建公園。完成烏海大街、青年路、海拉路等綠化帶改造。開工建設納仁河水系和兩岸景觀工程,形成240萬平方米水面。進行行政中心廣場、體育中心周圍、南立交橋兩側、濱河景觀帶等綠地景觀建設。全力打造特色精品街,實施和平美食街等專業特色街路規劃改造。抓好城市亮化工程,做好城區內重點區域、重要節點、主要街路、公園和廣場等亮化工作。進一步加強廣告牌匾的集中統一規劃改造。實施城市防洪水系改造,逐步啟動東山、摩爾溝水系和龍游灣濕地公園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開展數字城管信息平臺建設,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繼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全民參與,為爭創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全國園林城市打好基礎。
(五)以加快生產業發展為重點,推動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堅持“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提升”原則,落實好自治區的“六十條措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社會投資,重點支持生產、生活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以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景觀建設為契機,加快甘德爾山生態景區工程建設和金沙灣基礎設施改造進度,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和完善鼓勵居民購房、扶持開發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加快發展以生產資料為重點的現代物流業,開工建設以汽車交易、建材、裝飾材料、五金機電、礦山機械等為主的烏海海勃灣物流中心。力爭啟動烏海神華物流園建設,建成集倉儲、商貿、配送、信息為一體的多功能物流園。規劃建設烏海海勃灣農產品批發中心和食品加工城、烏海呼鐵局海南物流園、烏達經濟開發區物流園,改造公烏素果品批發市場。啟動糧庫搬遷工作。理順物業管理體制,強化區級政府物業管理責任,完善物業發展措施,規范物業收費標準,扶持優質物業公司拓寬服務范圍,加強無物業小區的管理。大力發展中介、信息、社區服務業,加快二手房交易市場建設。啟動“數字烏海”試點城市建設,完成城市建設和地理信息數據庫等基礎項目建設,完善政法、公安、煤炭、?;?、消防、應急指揮、遠程教育等信息系統,建成市政府政務指揮平臺,推動電子商務、企業信息化建設。
(六)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城鄉一體化建設力度。按照“轉移、減少、集中、富?!钡目傮w思路,加快落實新農區建設規劃任務。市政府安排新農區建設專項資金3000萬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各類支農項目,繼續加大農區道路建設力度。推進農區行政村整合,確保10萬畝的基本農田。繼續實施優勢產業補貼政策,支持和引導葡萄、蔬菜、肉禽蛋三個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加大設施農業建設力度,新增葡萄面積5000畝、日光溫室400畝。制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農業產業化,鼓勵支持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公司、農區經濟合作組織發展。加強農畜產品安全工作,建設農產品檢測中心、飼料檢測室。通過培訓轉移、政策扶持等措施,實現農區人口向高效農業園區、中心村、專業村和非農產業轉移,鼓勵烏海籍農區人口向城市轉移,嚴格控制農區新增戶籍人口。建立健全各類提高農區居民公共服務水平的制度,全部完成新型農區合作醫療與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并軌,城市居民養老保險覆蓋到農區居民。提高農區居民收入,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使農區居民和城區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就業是民生之本。要把擴大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優化就業環境。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問題,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制定鼓勵企業吸納烏海籍勞動力就業的政策,擴大就業規模,城鎮新增就業崗位6000個。爭取成為國家創業帶動就業試點城市。大力推進社保、就業服務設施建設,新建改建擴建一批社區服務設施,建成10個3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綜合服務示范中心,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投入1500萬元啟動全市居民養老保險,逐步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提高醫療保險待遇,降低個人負擔比例。建立財政補助制度,年內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問題。加大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工作力度。繼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和補差標準,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250元,補差標準提高20元,低保對象中的殘疾人每月增加50元生活補助。繼續開展城鄉特困群眾醫療救助工作。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落實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完善農民工工資保障制度。依法規范勞動用工行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完善城鎮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重點解決特殊困難群體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年內全部完成采煤沉陷區居民搬遷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棚戶區搬遷改造工程,新開工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搬遷入住11000戶。緊緊圍繞“建得好、搬得出、拆得掉、住得穩”的目標,創造條件,加大力度,逐步解決被搬遷居民勞動、就業、社保、醫療、教育、交通、物業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對鰥寡孤獨老人、退休人員和生活特別困難的公病亡遺屬、殘疾人、低保戶等采取更加優惠的政策,真正把這項民心工程辦好。加快限價房和廉租住房建設,切實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歸集覆蓋面,提高住房公積金繳交比例和使用率,為廣大市民購房提供資金支持。
(八)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繼續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按照優質、均衡、高效的原則,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幼兒教育逐步實行“政府主導、公辦為主、社會力量參與”的新體制,加快幼兒園建設,提高適齡幼兒入園率,打造我市教育新亮點。全面鞏固“兩基”達標成果,結合棚戶區改造,加大布局調整力度,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率。堅決壓縮核心區域學校規模,嚴格控制學校班容量,加大校長、教師培訓力度,逐步保障少年兒童平等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在全市教育系統推行績效工資、競聘上崗等制度,搞活用人機制,廣泛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實訓環節建設,爭取建設三區的職業技術學校,抓緊進行烏海學院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繼續努力辦好民族教育,推動民族教育專項資金扶持工作經?;⒅贫然<訌姼咧须A段教育,全面落實工資、編制、聘用、獎懲、考核、校長負責等制度,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注重師德建設,打造名師隊伍,促進高中教育有質的提高。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辦學條件,開工建設市十中綜合教學樓、蒙古族中學體育藝術樓和塑膠操場,配套完善市特殊教育學?;A設施,新建海勃灣區第五小學、和平街小學、烏達區巴音賽街小學、十二中綜合教學樓,完成海南區中學擴建工程。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調整優化衛生資源布局,深化醫院內部管理機制創新工作,全面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各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完善社區、農區、衛生、計生服務網絡,努力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為5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創建白內障無障礙示范區。開工建設市人民醫院內科樓、市婦幼保健院綜合樓。積極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城市建設。圍繞慶祝建國60周年,舉辦好各類大型文化活動,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擴大我市“中國書法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大書法城建設投入力度,引進書畫人才,培養書畫創作隊伍,努力推出名人名作,進一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認真做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加大秦長城遺址、桌子山巖畫群、新地古墓群等重點文物的保護力度。以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為目標,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自治區第十二屆全運會籌備工作,承辦一批國家和自治區級體育賽事。鼓勵自主創新,重獎科技項目、科技企業和科技人才,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為載體的中試基地等產學研項目,充分發揮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留住人才、使用人才、鼓勵人才的工作機制,積極引進培養儲備緊缺急需人才,同時也要嚴肅編制紀律,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數。發展廣播電視事業,以打造自治區西部強勢媒體為目標,建設一流裝備。開辦蒙語廣播節目,提高新聞宣傳能力,廣播電視覆蓋率力爭達到100%。繼續推進國有資產管理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關心和支持老齡、殘疾人事業發展,建成兒童福利院并投入使用,啟動建設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全面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政策,完善利益導向政策體系,提高全市無固定收入的計劃生育對象獎勵扶助標準,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程,落實《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各項創建任務。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繼續辦好全市第三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
依法推進民主政治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加強與人民政協的溝通和協商,切實做好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發揮好工會、共青團、婦聯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聽取各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意見,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切實增強監督合力。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加強城鎮基層政權、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完善以職代會和廠務公開為基本形式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做好第七次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抓好“五五”普法工作,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注重從源頭上調處和化解矛盾,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推進“科技防控城市”工程,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啟動司法救助工程,推進并規范國家賠償制度。提高戶籍準入門檻,嚴格控制城市戶籍。加強新聞出版、雙擁優撫、民族宗教、僑務外事、檔案史志、防震減災、人防、無線電管理、紅十字等工作。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以集中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執政為民,依法行政,推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建設。
提高工作效率,建設服務政府。著眼于高效便民和增強服務意識,更好地為群眾辦事、為企業服務。進一步加大市、區、鎮政府政務公開力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擴大并聯審批、告知承諾的范圍,縮短審批時限,建立以監督行政審批為主的電子監察系統,提高審批透明度和審批效率。加強效能監察力度,切實改進行政管理和服務,開展“優化發展環境”活動。全面加強公務員和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大興求真務實和調查研究之風。狠抓工作落實,確保政令暢通,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精簡不必要的會議、考核、培訓和評比達標活動。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增強政府網上辦事功能,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社會管理體制,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向基層和社會事業傾斜,提高社會事業的服務水平。完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機制。推進政務服務中心和部門服務窗口建設,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
認真履行職責,建設責任政府。面對嚴峻形勢和諸多困難,集中精力抓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深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健全聯動機制,增強快速反應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暢通渠道,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追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訴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期間,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積極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推進“科教強市”戰略的實施,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有力地支撐了經濟和社會發展。市先后被批準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期間,市財政投入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1.4億元,爭取上級科技資金投入2.64億元,同比增加179%、176%。年到年全社會投入研究與發展經費75.7億元,同比增加158.5%。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746項,爭取國家和省科技計劃項目440項。其中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7項,是“”的2.1倍;承擔省重大科技專項15項,省內排名第一。與大學、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全面科技合作關系,組織產學研需求對接53次,啟動合作項目485項;完成科技項目招商2.2億元。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350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182項,是“”的1.84倍,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一等獎4項,居全省之首。一大批科技成果在三峽工程、西氣東輸、青藏鐵路、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得到應用。全市專利申請量10991件(其中發明專利3043件),授權6207件,分別是“”的3.32倍、4.7倍和3.02倍。新建國家和省市重點實驗室37家,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4家,填補了河南省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空白。新建國家和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7家,其中新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5家。各類研發機構總數達到200多家。中信重工、中鋼洛耐院、LYC等3家企業技術中心進入全國百強。
科技支撐和引領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強“”期間,堅持以科技項目為載體,支撐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攻克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技術難題300多項,開發300多項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新產品開發,實現銷售收入743.18億元,利稅185.79億元。在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實施30個重大專項,實現了優勢產業的技術升級。其中,24對棒大型還原爐工藝技術及裝備等項目,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以硅材料產業為龍頭,形成了新型硅光伏產業。通過實施各類計劃項目,有力支撐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實施還帶動了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市、澗西區被列入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區),市被確定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辦法實施以來,共有108家企業通過認定,居全省第二。年,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670億元,增加值140億元,分別是“”末的3.72倍、2.28倍。12家部屬科研院所技工貿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是“”末的2.8倍。擁有2家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9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上市。硅材料光伏特色產業基地被認定為河南省首批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中硅高科、尚德、阿特斯3家企業被認定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首批骨干企業。
農業科技創新取得新成就 選育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26個(國家審定9個,省級審定17個),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200余項,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30萬畝,推廣應用500萬畝,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7.5億元,主要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8%以上;引進推廣羊、奶牛等畜禽良種20余個,畜禽良種覆蓋率達85%以上;培育牡丹新品種30余個,解決了牡丹周年開花關鍵技術,提高了牡丹的觀賞性和產業化水平。實施交通科技扶貧項目56個,5個貧困縣的40個鄉鎮4.6萬農戶受益,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力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培訓農民20余萬人。
科技支撐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期間,實施節能減排示范項目5個,廢水、廢氣排放減少20%,廢棄物利用率達到90%以上,為企業節約成本6000多萬元,有2家企業被評為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發展連翹、柴胡等道地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20萬畝,重點解決了物種資源創新利用、主要病蟲害的有效防治等關鍵技術,提高了藥材的質量。開發出了5個中藥新產品,實現經濟效益1億多元。在影響城鄉居民身體健康的常見疾病方面,完成科技攻關項目43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建立省市科普基地4個,普及和宣傳了科學知識。
自主創新環境進一步優化 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的決定》、《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市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和措施。落實了科研院所反映問題辦理周報制度,解決了制約科研院所發展的突出問題57個;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工作制度;實施科技項目網上申報,規范了科技發展計劃立項、評估和結題等一系列操作規程,建立專家委員會,完善了專家評審立項制度,保證了科技項目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
盡管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還不夠強,經濟發展過多地依賴投資拉動、資源和能源消耗,經濟運行質量不高。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僅為13.2%,低于全省7個百分點。二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還比較弱,相當一部分企業很少甚至沒有開展研發活動,不少工業企業還是零專利。三是科技拔尖人才數量不足,特別是高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科技創新團隊和既懂科技又會經營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四是科技投入還處在較低水平,年全社會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R&D)經費占生產總值(GDP)僅為1.63%,低于全國平均1.7%的水平,不能滿足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二章機遇與挑戰
一、機遇
一是國家、省出臺了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和措施,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二是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并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勢,國際間在加快產業轉移和升級的同時推動了技術進步與轉移,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
三是我市經濟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時期,更加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為我市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在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再創新、運用新模式加快技術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
四是我市有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科研機構,一批國家、省創新平臺,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為科技創新提供了較強的內生動力。
二、挑戰
經濟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導,工業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經濟發展方式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科技資源流動和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通過科技創新尋求新的增長點,發展低碳經濟,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提升市的科技綜合實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是“十二五”期間科技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第三章 規劃理念
一、基本依據
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河南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和《市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的要求與部署,按照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河南”的決定精神和創新型建設的需要,編制此規劃。
二、基本定位
本規劃是一項科技創新規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是一項政府規劃。
三、規劃理念
一個堅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
一條主線:以自主創新為主線。
一個核心: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為核心。
一個面向:面向“十二五”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科技需求。
四個支撐:為市建立創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撐;為市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提供科技支撐;為市優勢產業集聚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為市匯聚和培養一大批科技人才提供科技支撐。
第四章 規劃內容
一、指導思想
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指導方針,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核心,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以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培育一批創新團隊,扶持一批創新型企業,建設一批創新基地,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加快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保護好、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發展目標
到2015年末,建成創新型城市,科技總體水平和科技實力顯著提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突破,產業結構調整明顯改善。
(一)圍繞現代農業、裝備制造、軸承、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社會發展(民生科技)、科技服務業等9大領域,突破94個方面的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關鍵技術,實施600項科技項目(見附表),投入研發資金30億元,產業化資金11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00億元,實現利稅450億元。
(二)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00家,到201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0%以上,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家。
(三)科技投入的規模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5%。
(四)以重大科技專項、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為載體,引進國內外高層次創新人才100人,培育3~5個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創新團隊。
(五)新建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新建30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新認定省級創新型產業集聚區3~5個。在優勢學科領域培育1~2個國家重點學科。
(六)年專利申請量達到4000件,授權量達到2250件,其中發明專利占專利申請量的30%。
(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
(八)科技成為資源節約與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資源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5%;萬元GDP能耗下降到0.8噸標準煤以下;萬元GDP耗水下降到120立方米以下;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優化。
三、總體部署
以工業科技創新發展、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社會領域科技進步和科技服務業發展等四大領域為重點進行規劃,對未來五年的科技創新工作進行總體部署。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圍繞先進裝備制造業、軸承產業、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等六大產業,采取不同的創新策略和發展思路,攻克66項關鍵技術,以產業集聚形式及技術創新優先為原則,培育壯大產業集聚區,全面提升工業自主創新能力。
圍繞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特色花卉及林果產業化、農產品深加工、蔬菜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實施五大科技工程,突破18項關鍵技術,以工業化理念推進農業現代化。
社會發展領域以節能減排、環境保護、醫療衛生和安全生產等為重點,攻克8項制約社會發展的技術難題。
科技服務業以科技創新、科技咨詢、技術貿易、知識產權、科技孵化、科技風險投資擔保等服務為發展重點,為工業、農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特色的科技創新服務。
以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為重點,整合優勢資源,在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實施50個重大科技專項,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保持科技競爭優勢。
第五章 科技發展主要任務
一、工業科技
(一)裝備制造業
1.發展背景
裝備制造業是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部分企業在我國同行業中居龍頭地位,在國家重大成套裝備制造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集行業技術標準制定、系統設計、技術研發、產品加工、質量檢測及設備成套為一體的明顯優勢。擁有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業,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451家,以其特有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形成了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裝備制造體系。
“”期間,裝備制造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高。年,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80億元。
2.發展思路
以促進“兩化”融合為基本工作思路,突出核心制造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以共性技術研究為依托,重點發展礦山重型裝備、農用裝備及工程機械、動力機械、節能裝備、運輸裝備、材料加工裝備六大領域。壯大配套產業,實現由單一部件生產向成套裝備制造轉變、由產品制造向工程總承包轉變、由產品優勢向產業集群優勢轉變、由比較優勢向創新優勢轉變、由裝備制造向裝備設計轉變,著力提高裝備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
3.產業目標
培育一批名牌產品,其中國際名牌產品3~5個、中國馳名商標20件;開發60項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成套裝備;年申請專利100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300件。到2015年末,全市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超過2500億元。把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裝備研發基地。
4.關鍵技術及研發內容
(1)礦山重型裝備
關鍵技術1大型高效提升機研究開發
重點研發大型多繩纏繞式提升機的雙機同步拖動技術;活動卷筒離合裝置結構動力學及液壓自動控制技術;盤型制動閘控系統的恒減速可靠性技術;大功率新型交—交變頻、交—直—交變頻調速拖動控制應用技術;提升機安全檢測與診斷技術等。研發最大拖動功率單機6000kW、雙機2×5000kW、提升速度18~20m/s的大型高效提升機。
關鍵技術2大型旋回破碎機研究開發
主要包括旋回破碎機的破碎腔型優化;整機數字智能控制及故障檢測技術;關鍵零部件可靠性分析及設計;滑動軸承運動及機理;物料破碎性能分析的研究等,分析不同種類,粒度物料對破碎機生產性能等重要參數的影響,為破碎機系列化,產業化提供依據。研發功率700kW、生產能力300~1800t/h的大型旋回破碎機。
關鍵技術3超細碎高壓輥磨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輥壓耐磨材料性能及制造工藝;超細碎(粉磨)工藝系統節能技術;進料、輥縫調節技術;輥面延壽技術;高壓輥磨機關鍵件如可調進料裝置、行星減速器、主油缸的制造技術;高壓液壓系統試驗技術;輥壓破碎機控制技術研究等。研發功率≥2×1600kW、規格≥Φ1800×1600mm的超細碎高壓輥磨。
關鍵技術4特大型自磨及球(棒)磨研究開發
針對各種礦物進行粉磨工藝及粉磨參數試驗,設備選型及合理匹配,礦物性能試驗方法,磨機參數對出料粒度的影響,磨機參數對分級粒度和分級效率的影響,磨機的機械強度、傳動技術、技術研究等。研發Φ12.2×11m自磨機、Φ7.9×13.6m溢流型球磨機、Φ4.7×6m水煤漿棒磨機。能耗降低5~10%。
關鍵技術5大型高效過濾機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物料性質的分析、脫水性能實驗;過濾介質的適應性技術;濾盤直徑10m以上整體濾盤的可靠性設計技術;免維護結構分配頭及中心軸的結構及內部流道設計制造技術;分配頭耐磨材料的試驗;大型扇形板結構;電氣控制系統的控制技術及過濾機整機節能技術研究等。研發出料水分低于13%、處理小于200目的赤泥物料達到300~400kg/m2·h以上的大型高效過濾機。
關鍵技術6特大型礦渣立磨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加載系統和碾壓技術;磨內流體質量、動量、流量仿真模擬,選粉機調節產品細度仿真模擬技術;關鍵件有限元熱應力計算分析;耐磨件材料和工藝;液壓操控和實時監控技術;礦渣粉磨系統研究等。研發磨盤直徑5700mm、功率4800kW、生產能力160t/h的特大型礦渣立磨。
關鍵技術7特大型回轉窯研究開發
主要包括大跨距三檔筒體支承技術;托輪軸承組小長徑比不刮瓦滑動軸承設計技術,雙傳動變頻調速驅動技術;雙液壓擋輪裝置技術;窯頭、窯尾薄片多層復合式密封技術;關鍵件的制造技術研究等。研發Φ6.2×92m、功率2×1050kW、生產能力500t/h的大型回轉窯。
(2)農用裝備及工程機械
關鍵技術8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研究開發
研究人機工程技術;低排放柴油機電控技術;電控液壓分動箱、差速鎖、動力輸出技術;閉心負荷傳感液壓系統技術;電控懸掛技術;四輪制動結構及控制技術;開發帶同步換向傳動系和動力換向和部分動力換擋傳動系。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00~400馬力產品,排放指標達到歐ⅢA,整機性能達到國外發達國家同類產品水平。開發大功率橡膠履帶拖拉機及其變型產品。
關鍵技術9工程機械研究開發
重點研究壓路機、挖掘機、推土機的數字化、集成化設計制造技術等,開發通用核心部件,不斷完善產品系列,提升柴油機、箱/橋、結構件、液壓件等內部配套能力。提高產品安全、可靠、經濟性能,提升產品檔次,滿足市場需求。研發瀝青再生、路面刨銑等路面施工機械。研制振動頻率46Hz、振幅0.62mm的壓路機,1.6m3挖掘機,169kW推土機。
關鍵技術10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研究開發
開發機具田間轉彎、對行、卸糧等智能控制技術,實現一次作業同時完成玉米果穗摘收、升運、集箱和秸桿切碎還田,研制功率≥150馬力、生產率7~18畝/h的自走式玉米聯合收割機;研究塊莖類作物識別及挖掘技術、輸送分離技術和除秧技術,研制馬鈴薯(甜菜)聯合收獲機等。
(3)動力機械
關鍵技術11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研究開發
重點研究概念和總體設計技術;系統匹配技術;高壓共軌燃油系統設計及匹配技術;高效增壓系統設計及匹配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油氣混合優化及缸內燃燒優化技術;低負荷進氣溫度預熱技術;關重件強化設計技術;關重件精確鑄造、高效加工技術等。自主研發3800kW、排放符合IMOTierⅡ法規的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機。
關鍵技術12工程機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研究開發
通過采用成熟四氣門技術,進行油氣匹配和高壓噴射技術(噴射壓力大115MPa)以及增壓器優化匹配、曲軸強化技術等的應用研究,改善低負荷扭矩特性,降低排溫、排放,自主研發430kW、排放符合EPATierⅣ法規高速大功率柴油機。
關鍵技術13農機及車輛用柴油機研究開發
立足大中型拖拉機、收獲機械、裝載機、壓路機、推土機、叉車及中型發電機組等配套市場,提升增壓器與柴油機匹配技術、大扭矩技術、低負荷性能改善技術,突破技術性能先進、節約能源的農機、車輛的大功率新型柴油機設計制造技術。自主研發15~400馬力、排放指標達到歐ⅢA標準的農機及車輛用柴油機。
關鍵技術14汽油機研究開發
保持小排量汽油機研發優勢,在大排量和特種機上取得新突破。重點研究發動機性能匹配技術;電噴技術;活塞噴射冷卻技術(背部冷卻);雙撥叉軸技術;高剛度的曲軸箱體制造技術;雙凸輪軸帶卸壓技術油氣分離技術等。研發功率:19/7000(kW/r/min)、排放指標達到歐ⅢA標準的新能源燃氣發動機并產業化。
關鍵技術15大型燃氣發電機組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低濃度管道瓦斯安全輸送控制技術、氣體發動機熱電冷集成系統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等研究,自主研制低濃度(燃氣濃度≥8%)瓦斯安全發電裝備,實現氣體發動機熱電冷聯供。
關鍵技術16綠色混合動力發動機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雙燃料混合控制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等研究,突破發動機雙燃料切換、替代關鍵技術;自主研制燃油消耗率60~100g/kW.h、燃氣消耗率0.13~0.18g/kW.h的雙燃料發動機。
(4)節能環保裝備
關鍵技術17城市垃圾綜合回收利用技術及裝備
主要包括垃圾分類技術、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無機廢棄物再利用技術,用于二次燃料的燃燒器技術,分解爐設計制造技術,旁路系統研究等,并研制日處理垃圾500噸相關工藝裝備。
關鍵技術18褐煤提質、堆浸提金新工藝及裝備
重點開展各種煤質在不同溫度、水分、壓力、成型等工藝條件變化下高壓成型煤的熱效率、強度、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的改善狀況研究;不同壓力、轉速、水分、粒度變化情況研究;礦石在實際破碎中的裂隙發育程度、以及筑堆后的礦堆滲透性變化規律研究;裝備傳動方式、進料形式和控制技術研究等。研發生產能力7~15t/h的褐煤提質裝備,生產能力60t/h的堆浸提金裝備。
關鍵技術19余熱利用發電技術及裝備
重點開展水泥窯余熱發電工藝技術;硅冶煉余熱發電工藝技術;玻璃窯余熱發電工藝技術;石灰窯余熱發電工藝技術;制定出余熱發電設計規范;第四代篦冷機等條件下的高效余熱利用技術;低沸點工質低溫余熱發電工藝研究等。形成余熱利用發電先進工藝和成套裝備(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實現以上領域的工程總成。研制10MW以上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雙壓系統并實現工程示范。
(5)運輸裝備
關鍵技術20軍民兩用雪地摩托車研究開發
重點開展發動機在低溫環境下工作的可靠性及耐久性、雪地車的人機工程學、整車在低溫環境下運行的可靠性及耐久性、發動機及動力傳輸系統的布置、車架材料及焊接工藝性能研究等。研制車速60km/h、800cc軍民兩用雪地摩托車,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關鍵技術21專用車輛研究開發
主要包括面向特殊應用的整車匹配及性能優化,車輛輕量化設計技術,噪聲與排放控制系統設計技術,采用新材料新工藝進行產品結構設計技術,動力總成及電子控制技術等研究。開發垃圾車、水泥攪拌車等專用車輛,逐步將汽車發展成為我市真正的支柱性產業。
關鍵技術22重型軌道車研究開發
重點研究動力選型、布置及其傳遞方案,車輛的動力學性能、單元制動、邏輯單元控制、自動報警等技術;關鍵部件轉向架的設計制造技術,軌道車傳統的一、二系懸掛和減振系統改進,優化車體結構,控制車輛噪聲,提高乘座的舒適性。研制522kW、最高運行速度132km/h的重型軌道車。
(6)材料加工裝備
關鍵技術23鋼鐵冶煉及加工裝備研究開發
重點研究大噸位轉爐壽命;大噸位轉爐復吹和自動吹煉技術;熱連軋工藝技術,高精度軋制技術(AGC,板形控制,寬度控制);大噸位轉爐、大型寬厚鋼板軋機、熱連軋寬帶鋼成套設備、大型管材矯直機、冷軋薄板矯直機的設計與制造技術等。研發220t轉爐、100~200mm×3500~4800mm寬厚鋼板軋機、寬度≥1750mm熱連軋寬帶鋼成套設備等。
關鍵技術24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裝備研究開發
開展冶煉工藝技術及鋁板帶、銅板帶熱連軋和冷軋、冷連軋工藝技術研究。主要開發Φ4.5m以上規格的大型銅冶煉爐,并開發鋅冶煉爐和硅冶煉爐;研制1850mm鋁板帶、1300mm銅板帶熱軋機、熱連軋機和冷軋機、冷連軋機,寬度大于400mm、厚度0.05mm以下的銅箔壓延設備以及加工裝備過程控制系統并實現產業化。這些裝備中充分體現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的技術特征。
關鍵技術25 大噸位節能型浮法玻璃生產線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600噸/日至1000噸/日規模的大噸位浮法玻璃生產線的設計建造技術,研究開發適合大噸位浮法線的全氧燃燒、余熱發電等環保新技術,提高原料、燃料等原材料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浮法玻璃生產環節的能源消耗,促進節能減排。
關鍵技術26玻璃深加工裝備研究開發
重點研究玻璃深加工設備,包括玻璃鋼化、鍍膜、夾層、中空、自潔、防水等工藝技術及設備的設計制造技術等。研究APCVD生產FTO玻璃時反應器的設計和建造技術。開發低輻射鍍膜玻璃LOW-E機組、TCO玻璃鍍膜機組,突破國外公司對先進LOW-E鍍膜玻璃設備的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TCO玻璃的商品化生產。
關鍵技術27高效、節能多晶硅生產技術及裝備開發
研究48對棒還原爐內氣態物料流場、溫度場以及多晶硅生長D-I-V曲線;研究48對棒還原爐的啟動、運行、停爐等全自動控制系統,包括供控電設備等硬件研究制造和系統軟件開發;研究48對棒還原爐結構和設備制造方案,包括底盤的密封、絕緣結構和材料選擇;還原爐能量綜合利用工藝方案;開發48對棒還原爐,能耗降低20~30%。
(7)重點共性技術
關鍵技術28現代設計技術
應用CAD/CAE/CAPP/CAM/PLM技術,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統設計理論與創新設計方法研究,建立產品的數字化模型。開發裝備壽命評估和可靠性設計、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虛擬設計及3D仿真技術;建立面向裝備制造業的產品數據庫、標準庫和知識庫,構建產品設計、工藝設計、技術標準、加工制造等環節為一體的集成工作平臺,提高設計質量和工作效率。
關鍵技術29先進制造技術
面向行業開發先進的網絡化智能控制技術,研究關鍵零部件材料冶煉、鑄造、鍛造和熱處理工藝,開發冶煉、鑄造、鍛造缺陷檢測及防止技術;研發關鍵件制造工藝,形成典型零件的高效加工工藝、特大型零件的分體加工及裝配、焊接工藝及熱處理技術;開展零部件品質檢測手段及方法、整機性能試驗技術研究,開發相應的檢驗儀器及設備、試驗裝置等。
關鍵技術30節能減排技術
開展裝備的設計、制造工藝路線和工藝方案、新型機床及控制節能技術研究,采用新型水基冷卻液、清洗液等,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綠色制造;通過裝備運行規律的理論分析和實驗研究,優化確定裝備的主參數和設備間的參數匹配;開發裝備的節能拖動及控制技術、動力傳遞性能的優化和匹配技術。
(二)軸承產業
1.發展背景
軸承是的特色產業,是全國三大軸承基地之一。軸研所是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級軸承技術研究所、全國軸承行業技術歸口單位。LYC軸承公司是國內軸承行業用途覆蓋面廣、品種齊全、產品尺寸最大的制造企業。河南科技大學擁有全國唯一的軸承專業(方向)。年全市軸承企業200余家,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
2.發展思路
發揮技術和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裝備軸承、汽車軸承、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及功能部件軸承、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軸承、高速高精度冶金軋機軸承、大型施工機械軸承、第三代醫療器械主軸軸承等;研制數控磨床、高速磨床、精密冷碾擴機等軸承加工裝備。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基礎上再創新,提升高端軸承的制造能力和競爭力。發揮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廣泛吸引民營資本,形成軸承產業集群,拉長軸承產業鏈條,不斷擴大產業規模。
3.產業目標
培育一批名牌產品,國際名牌產品系列1~2個。開發12項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年申請專利50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50件。到2015年末,軸承行業形成軸承生產能力3000萬套,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以大型、特大型、精密軸承為主導產品,進一步鞏固作為全國三大軸承基地之一的地位,建成世界一流的軸承研發制造基地。
4.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關鍵技術31城市軌道交通設備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主要包括軸承結構優化設計;軸承密封技術;軸承零件加工新工藝方法;軸承試驗技術;技術研究等。研發時速≥100km、使用壽命≥80萬km、可靠度99%的城軌車輛軸承。
關鍵技術32汽車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第三代轎車輪轂軸承單元,第二代重載卡車輪轂軸承單元、渦輪增壓器軸承的設計方法、加工工藝,工藝裝備、檢測技術等研究。研發使用壽命≥25萬km的第三代轎車輪轂軸承單元;使用壽命≥50萬km第二代重載卡車輪轂軸承單元;轉速≥10萬轉/分鐘、耐高溫600~700℃、使用壽命10~15萬km的渦輪增壓器軸承。
關鍵技術33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設備及功能部件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解決高檔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用大型專用軸承的精密加工技術、熱處理技術、精密檢測技術等關鍵技術,形成高精度大型專用軸承的系列化核心技術;研發立車工作臺主軸軸承、落地銑鏜床主軸軸承、龍門鏜銑床銑頭C軸軸承、重型臥車主軸箱軸承等大型專用軸承,精度P4、P2,DmN值達到2.5×106mm·r/min。
關鍵技術34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開發包括1.5MW以上風力發電機組偏航軸承、變槳軸承、主軸軸承、增速器軸承和發電機軸承,百萬千瓦核電站反應堆耐腐蝕軸承、核電機組大型壓縮機泵用軸承、輔機軸承、應急柴油機軸承,大型水電站起閘機軸承,大型抽水蓄能機組軸承設計制造技術等。研發使用壽命20年、可靠度99%的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軸承。
關鍵技術35高速高精度冶金軋機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及鍍涂層加工成套設備軸承,森吉米爾軋機軸承,1450、1500、1580、1600、1700、1750、1870、1900、2300、4300等規格冷熱連軋和涂鍍層生產線軸承,大型板坯連鑄機軸承,彩色涂層鋼板生產設備軸承、大型高爐風機軸承以及有色金屬高精度軋機軸承,有色金屬大斷面及復雜截面擠壓機軸承的設計制造技術等。研制使用壽命軋鋼120萬噸的大型薄板冷熱連軋線軸承,速度120m/s的高速線材軋機軸承。
關鍵技術36大型施工機械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包括大斷面土壓平衡、水泥平衡和硬巖盾構機軸承,大型挖掘機軸承,大型壓路機軸承,大型工程車輛軸承,道路再生機軸承,大型履帶吊軸承,全路面起重機軸承,架橋機軸承,瀝青混凝土攪拌和再生成套設備軸承的設計制造技術等。研制使用壽命≥5000h,可靠度趨近100%的盾構機軸承,使用壽命≥30000h的水泥主磨機軸承。
關鍵技術37第三代醫療器械主軸軸承關鍵技術研究
主要包括軸承結構優化技術;軸承降噪技術;軸承試驗方法;加工工藝技術研究等。研制轉速80~120r/min、端面跳動Sia≤0.025mm、平面度0.03mm的第三代醫療器械(CT機)主軸軸承。
關鍵技術38軸承加工技術及裝備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研究高速磨削技術,CBN砂輪磨削技術(CBN砂輪的制造技術、修整技術、磨削冷卻液),外表面磨削砂輪自動動平衡技術,快速消除內表面磨削空程的技術,磨削過程控制技術、軸承套圈冷碾擴軋制原理與工藝技術等;開發表面粗糙度Ra0.1~0.2μm的數控磨床、磨削線速度45~60m/s的高速磨床、Φ100~300mm精密冷碾擴機,研制軸承檢測儀器與設備。
(三)新材料
1.發展背景
經過多年發展,新材料產業已成為市的優勢產業,產業鏈基本形成,集群效應凸顯,在硅材料、鉬鎢鈦、新型耐火材料、鋁鎂板帶、電子銅基材料、電子玻璃、高分子材料、超硬材料等技術和產品創新方面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批準為國家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基地之一。年,材料生產企業352家,其中,新材料企業165家。實現銷售收入415億元。
2.發展思路
開發新型材料,提高傳統材料的生產技術和品質,拓展其應用領域。依托國家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基地,以關鍵技術研究為突破口,重點發展合金材料、硅材料、新型耐火材料、特種玻璃、新型化工材料、納米材料、碳纖維材料等。優化產業結構,整合資源,節能降耗,使成為輻射中西部的重要新材料產業技術中心。
3.產業目標
到2015年,研發新型材料50種,申報專利1000件以上。全市新材料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800億元,新建15個各類研發機構,把建成國內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4.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合金材料
關鍵技術39銅及銅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
研究無氧銅的提純及熔體純凈化技術、銅合金表面處理技術、定向結晶銅超細絲生產工藝、高精度超薄銅帶材精度控制技術、高性能銅帶殘余應力控制技術、高強度高導電銅合金強化技術;開發高強度異型銅材及管材、無鉛易切削銅合金、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引線框架銅帶(Cu-Ni-Si、Cu-Cr-Zr系)、350公里/小時高速鐵路銅合金接觸線(Cu-Cr-Zr)及其輔件銅材。
關鍵技術40鋁及鋁制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
研究鋁土礦資源綜合開采利用技術;研究電解鋁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及循環利用的工藝技術,超大型預焙槽生產關鍵技術,鋁合金半固態鑄造成型工藝技術,連鑄熱軋鋁板帶生產工藝技術;重點開發用機、汽車、軌道客車、船舶、集裝箱等專用高精度工業型材和建筑裝飾型材;研究鋁土礦尾礦、氧化鋁赤泥和鋁加工廢料等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關鍵技術41鉬鎢及鉬鎢產品研發
研究鉬選礦和白鎢等伴生資源的綜合回收技術,滑石型鉬礦選礦技術,鉬冶煉脫硫、煙塵處理新技術,稀土鉬鎢制品的制備、鉬箔的軋制、鉬鎢摻雜工藝、二鉬化硅深加工等關鍵技術;開發鉬化工和板、帶、絲等鉬鎢精深加工產品,全面提高鉬鎢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研究礦區環境保護、復墾、綠化和尾礦渣綜合利用技術。
關鍵技術42鈦及鈦產品研發
研究海綿鈦的低成本生產技術,鈦合金熔煉加工工藝、加工成型、無損檢測、成型焊接、機加與表面處理等技術,重點突破高質量鈦板帶材、焊管成型技術、航空鈦合金鑄鍛件等關鍵技術;開發鈦合金新品種如航空航天用鈦合金鑄件、高爾夫球具用系列鈦合金、醫用鈦合金開發、手表表殼用鈦板材等,替代進口。研究電解法制備海綿鈦技術。
關鍵技術43特種鋼生產技術研究開發
研究特種鋼的化學成分、冶煉及鑄造、熱處理工藝,攻克非金屬夾雜物過多、夾雜物的構成及分布不均的技術難題。重點開發核電、軸承行業急需的超臨界鋼、超超臨界鋼、耐熱鋼、高溫鋼、軍甲鋼、無磁鋼、滲碳鋼、不銹鋼等特種鋼,填補國內空白。
(2)硅材料
關鍵技術44多晶硅生產工藝技術研究
重點研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超純多晶硅規?;a技術;大功率電子和功率集成元件用3〞-8〞FZ級多晶硅生產技術;超純多晶硅塊料、棒料高純清洗包裝技術;24對棒及以上的大型還原爐設計、制造、工藝技術和多晶硅生產成套自動控制技術;研發高純氯硅化合物(TSC)生產系統和多晶還原生長系統的節能降耗技術;SiCl4氫化技術;光伏級高品質低能耗定向凝固鑄造多晶硅生產工藝技術;多晶生產副產品SiCl4的回收、再利用技術等;多晶硅國家技術標準體系研究。
關鍵技術45單晶硅生產工藝技術研究
重點研發8"、12"硅單晶成套生產技術,包括8"、12"CZ法和MCZ法制備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單晶硅生長技術;8"、12"IC級硅拋光片和外延片加工工藝技術;8"、12"IC級硅拋光片質量檢驗技術;6"、8″太陽能級硅單晶、硅片生產工藝(節能、提高質量和成品率等)新技術研發;6"、8"重摻雜(B、Sb、As)工藝技術;6"TEOS背封拋光片的生產工藝;異變絕緣硅片生產技術。
(3)新型耐火材料
關鍵技術46高效長壽耐火材料技術研究
重點開展節能鋁電解槽用碳化硅基材料高致密技術、煉鐵高爐用大型碳化硅風口組合磚制備技術、煤氣化爐耐火材料綜合長壽技術、焦爐用硅磚高導熱技術、非晶合金工藝用關鍵耐火材料制備技術以及Hismelt煉鐵技術用Cr2O3-Al2O3耐火材料抗剝落、抗侵蝕技術。
關鍵技術47新型節能及環保耐火材料技術研究
重點開展化學法制備高溫氧化鋁、氧化鋯晶體纖維技術,氣凝膠制備納米結構隔熱材料技術,輕質材料微氣孔技術,RH精煉系統、大型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無鉻化技術,高溫煙氣過濾除塵材料耐高溫技術,環保型炮泥制備技術,氟含量<2.0%的低氟和無氟保護渣制備技術。
關鍵技術48功能耐火材料技術研究
高效連鑄用長水口、浸入式水口、塞棒材料的結構復合技術,冶金用透氣材料透氣孔道一體化復合技術,保溫電解槽低導熱層狀復合梯度材料的制備技術,碳化硅高溫過濾器孔徑控制技術,過濾高溫金屬熔液雜質作用的泡沫材料制備技術。
(4)特種玻璃
關鍵技術49特種玻璃材料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在線多種彩色膜熱反射浮法玻璃生產技術;開發Low-E玻璃深加工技術;特種玻璃開發和研發能力中試平臺建設;超白玻璃生產工藝研究;信息顯示基板玻璃及太陽能光伏玻璃的配方設計及生產工藝研究。
(5)新型化工材料
關鍵技術50精細化學品開發
著重研發高純度電子級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四氟化氮、六氟化鎢、氟代烷基膦酸鋰等產品的關鍵工藝技術,包括制氟電解槽腐蝕控制技術、多塔串聯連續低溫精餾技術、高純度氣體微量雜質分析技術、鋼瓶預處理及潔凈灌裝技術。
關鍵技術51新型高分子材料開發
以聚氨酯、聚雙環戊二烯、改性尼龍、均聚PP基復合材料、大型風電葉片用新材料、礦用提升機抗磨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等為重點,著重進行其配方、工藝及成型技術研究。
(四)新能源
1.發展背景
新能源產業在太陽能光伏、鋰離子動力電池、風力發電技術、生物質能技術的研究開發已經初具規模。年硅材料與太陽能光伏產業規模達45.6億元,相關企業31家,已建成光伏發電示范工程2個。以尚德為龍頭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企業年產能已達230MW。風力發電形成了電機、葉片、軸承、鎖緊盤等關鍵件研發與生產配套能力。生物質能建設方面,全市戶沼氣總數達到34.56萬座,總池容達到5.6萬立方米。已建成2個應用生物質能技術的生產企業。
2.發展思路
發展新興能源產業,優化能源結構,依托重點企業發展太陽能光伏和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開發與建筑物結合的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發展風電技術,逐步實現裝備成套;開發生物質能技術。
3.產業目標
到2015年,研發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和產品,獲得國家專利120項以上,總體技術水平接近或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立各類研發中心20個。產業規模達到300億元。
4.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太陽能光伏電池及組件
關鍵技術52材料及光伏技術研究
研發硅低壓化學氣相沉積(LPCVD)新工藝,控制薄膜的厚度、均勻性和致密性;研發大規格、高品質ITO靶材(純度純度≥99.9%,相對密度≥99%,電阻率≤0.2×10-3Ω·cm)高性能、低成本AZO靶材(純度≥99.9%,可見光透過率≥80%,紅外光反射率≥75%)的制備技術。開發太陽能電池用TCO玻璃鍍膜(方塊電阻≤15Ω;加權透過率≥81%)技術。
關鍵技術53太陽能電池組件研發
研發新型高效晶硅電池和薄膜電池技術,包括新型低成本、柔性薄膜太陽電池制備工藝、設備及系統集成技術,低成本柔性薄膜太陽電池關鍵材料和非真空制備技術;研發350F-3000F系列超級電容器的設計、制造、檢測技術;研發以光伏集成建筑(BIPV)為核心的并網發電應用技術。
(2)兆瓦級風電
關鍵技術5電葉片關鍵技術研究
通過對進口材料性能的分析,積累基礎數據,構建材料有關數據模型,研制適合風電葉片的新型材料;研究風電葉片在潮濕、高溫、強紫外線、強腐蝕等惡劣環境下材料性能的變化規律,改善性能,優化整體結構設計,延長葉片使用壽命。
關鍵技術55鎖緊盤設計制造技術研究
利用數字化仿真設計技術,對鎖緊盤的結構、強度進行分析計算,預測其使用壽命;研發數字化加工新工藝,提高加工精度。
(3)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材料
關鍵技術56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材料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動力電池工作狀態的在線檢測等技術,開發動力電池管理系統及模塊、充電系統;研發連續化生產鋰離子電池隔膜的新工藝;研發自動化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構建生產車間的MES系統,降低生產成本。
(4)生物質能
關鍵技術57生物質能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沼氣低溫發酵技術;二氧化碳/氫氣、甲烷/氫氣等混合氣體分離以及氫氣的貯存方法;開發利用廢棄動植物油脂和黃連木籽、油桐籽等油料林木果實,采用酯交換生產生物柴油的新技術;研究以木質纖維素為原料制備燃料乙醇新工藝,實現原料中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組分分離,提高酶解效率及發酵強度,并提高工藝附加值。
(五)信息產業
1.發展背景
國民經濟信息化總體水平處于全國先進行列,是國家制造業信息化示范城市。信息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開發出了地理信息系統、物流信息平臺、污水處理工程智能化設計軟件、日照采集分析軟件等400多項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市場潛力的軟件成果,現有企業200余家,從業人員3000多人,年營業收入5億多元。
在兩化融合方面,制造業領域信息化基礎設施、制造裝備的數字化程度、信息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等處于國內先進行列,4C技術普及和覆蓋率達到85%以上。制造業信息化單項技術的應用覆蓋率達100%,新產品的研發周期縮短了30%以上,技術進步貢獻率提高了10%。
2.發展思路
優先發展軟件產業、信息技術服務業、軟件外包、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數據處理、行業電子商務、動漫網游、動漫手游等關鍵技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內大公司到建立分公司和研發中心,進一步深化制造業信息化技術應用深度。
3.產業目標
到2015年,面向工業、農業、物流等領域提供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開發平臺軟件30余套,尤其面向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等行業,研發高效、智能控制等嵌入式系統500余套;面向物聯網應用,研發傳感技術及其產品30種;大力發展軟件外包,外包收入年遞增50%;呼叫中心座席規模達到2萬個;力爭建設物流、畜禽、軸承等行業的全國數據存儲中心,耐材、物流、鋼質辦公家俱等行業電子網站,信息產業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
4.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軟件
關鍵技術58基礎軟件關鍵技術開發
開發嵌入式操作系統、實時數據庫管理系統,軟件工程化開發技術研究。
關鍵技術59應用軟件關鍵技術開發
開發面向離散型企業的車間MES系統,大型數控裝備的控制軟件,信息服務平臺智能化軟件,制造業信息化的其他應用軟件;開發面向流程型企業的過程控制組態軟件,過程仿真軟件;開發嵌入式農機機載控制終端;開發小麥生產過程管理決策模型及智能系統等;開發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統一的數據庫及管理系統。
2.硬件
關鍵技術60硬件關鍵技術開發
開發嵌入式系統的硬件平臺、高靈敏度傳感器、數字程控交換機、VOIP系統平臺、NGN核心業務平臺、長壽命智能型光電連接器、無源光器件、節能型CO2保護焊電源、RFID車載終端、鋼絲繩質量在線檢測儀、指紋安全產品、智能儀表(智能流量記錄儀、圓度儀等)、移動通訊直放站傳輸設備等。
3.制造業信息化
關鍵技術61制造業信息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面向集團企業的業務流程信息化、面向終端用戶提供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面向制造企業實施4CP/2E集成應用技術的二次開發,研發業務流程的標準化組件技術、端到端的協同技術,動物溯源RFID耳標技術,“感知”工程推進中的數據及關鍵技術,物聯網的數據采集與傳輸技術以及生產制造執行系統(MES)。
(六)生物醫藥
1.發展背景
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生物工程與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在獸藥生產方面,組建了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研發能力已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建成20萬畝中藥材GAP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建成中藥中間體提取分離產業化生產基地。全市規模以上企業15家,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
2.發展思路
重點發展生物制藥、中藥現代化、醫藥中間體和生物防治四個領域,促進生物技術產業規?;l展,鞏固獸用藥品生產及研發在國內的領先地位。
3.產業目標
到2015年,研發10余種重大疾病和常發流行性疾病的診斷技術和診斷試劑盒,研發出3~5種急需高效的新特藥生物制劑產品;中草藥的有效種植面積超過50萬畝;獲得5~8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中藥用藥新技術、新方法;建立4個市級重點生物材料研發中心。全市生物醫藥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年專利申請量30件以上。
4.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生物防治
關鍵技術62生物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研究針對病原體的快速、靈敏、特異監測與早期診斷關鍵技術,開發出新型高效抗病毒藥物、特異性疫苗和保護性抗體等生物產品,提高市應對突發生物事件和高度傳染性疾病爆發和流行的水平。
(2)生物制藥
關鍵技術63生物制藥研制開發
利用靶標發現技術,進行生理和病理過程中關鍵基因功能的研究,發展“從基因到藥物”的新藥創制技術?;谏锎蠓肿尤S結構,研發分子對接、分子模擬以及分子設計技術,設計合成創新型藥物。
(3)現代中藥制藥
關鍵技術64現代中藥制藥研制開發
開展中醫藥診療、評價技術與標準的研究。利用生物學技術對中藥有效成分的高效提純和復合改良進行研究。探索適合中藥用藥特點的方法途徑,如中藥緩釋控釋技術、靶向給藥技術、新型透皮吸收技術等,提高臨床療效;開發新型復合中藥劑型制備技術,提高綜合治療效果。
(4)新型酶制劑
關鍵技術65新型酶制劑研制開發
利用生物技術對產酶菌株進行基因改造和誘變育種研究,調整酶制劑產品結構,建立1個適合市工業和農業實際需求的生物催化技術系統,制備得到2~3種性能穩定、高產高效的產酶菌株;發展新型纖維素酶、堿性果膠酶、脂肪酶、蛋白酶等酶制劑,提高酶的純度,改進酶的分離純化工藝,增強酶制劑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特異性;擴大酶制劑的應用范圍,改善酶的活性,提高酶產品檔次。
(5)生物基醫用高分子新材料
關鍵技術66生物基醫用高分子新材料研究開發
依據生物相容性機理,利用生物導向性及生物活性物質的控釋技術,研究生物降解或生物吸收材料的分子結構、生物材料的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體等。研發仿生學高性能生物醫用材料、人體組織器官替代材料、治療醫用輔助材料及功能部件等。
二、農業科技
(一)發展背景
“”期間,市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旱作農業栽培技術、畜牧養殖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農業種植結構得到優化。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35.14萬噸。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獨具特色,偃展、洛旱系列小麥新品種,洛玉系列玉米新品種選育躋身于河南省前列,洛椒系列辣椒是全國四大辣椒品牌之一,旱作農業等配套技術研究優勢明顯。肉類總產量23.3萬噸,禽蛋總產量13.7萬噸,奶類總產量41.1萬噸。
(二)發展思路
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以“保障糧食安全、保障食品安全、保障生態安全”為中心,積極開展高產、優質農作物、蔬菜、花卉、林果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開展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預警、調控技術研究和旱作生態、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及農業循環技術研究;研發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延長農業產業鏈;開展優質畜禽種質改良與高效利用、重大動物疫病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農業專家系統和網絡平臺,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農業。
(三)產業目標
到2015年,選育15~20個小麥、玉米、大豆、甘薯、馬鈴薯、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單產較“”提高10~15%,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其中小麥、玉米良種覆蓋率達100%;引進畜牧優良品種15~20個,肉牛、肉羊等畜禽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選育3~5個林果新品種,引進林果新品種30余個。培育8~10個牡丹、芍藥等花卉新品種。推廣農業新技術10-15項。
(四)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主要農作物、蔬菜新品種選育及高效栽培
關鍵技術67高產抗逆小麥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利用優異種質材料做親本,在傳統育種技術基礎上,結合基因工程、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技術,選育出適合黃淮旱作麥區種植的抗旱節水小麥品種,產量達到7500kg/hm2以上;選育出適合黃淮高產灌區種植的高產優質小麥品種,產量達到10000kg/hm2以上。
關鍵技術68玉米新品種選育
利用國內玉米優異種質、外來溫帶和熱帶亞熱帶種質,結合現代生物技術,開展玉米資源創新和雜優模式研究,選育高產、穩產、多抗、耐密、適應機械化種植的玉米新品種,并研發配套栽培技術,產量達到12000kg/hm2。
關鍵技術69甘薯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引進利用二倍體野生甘薯資源及國外優良的親本資源,以淀粉加工類型、鮮食類型、特用類型(紫薯、黑薯)為主要育種目標,采用有性雜交、集團雜交、系統選育等育種技術,選育高產優質、高抗根腐病、抗莖線蟲病甘薯新品種。鮮薯產量37500kg/hm2,薯干產量12500kg/hm2,淀粉產量9000kg/hm2。
關鍵技術70西紅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引進國外抗熱、高病、耐低溫、耐弱光、耐貯運蔬菜種質資源、,結合航天搭載、多倍體誘變等先進育種手段,、選育高產、抗病、適宜保護地栽培的西紅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新品種。
關鍵技術71優質高產抗病馬鈴薯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引進馬鈴薯野生基因種質資源,采用細胞工程與常規育種方法相結合,聚合優質、高產、抗病、耐逆等性狀,創制優質、多抗、適于不同用途的專用馬鈴薯新品種。選育馬鈴薯新品種1-2個,品質達到鮮食或加工專用標準,抗當地二種以上主要病害,產量比相應對照品種增產5%以上。
關鍵技術72旱作節水高效型種植模式集成與示范
以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為重點,以降低糧食生產綜合成本、提高水份生產效益為目標,分析和評估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重點研究高效節水型種植制度與種植模式,集成保護性耕作技術、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術、非充分灌溉技術、土壤墑情監測與適時灌溉預報技術等,形成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節水高效種植技術與資源優化配置模式,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實現有限資源的高效持續利用。
2.特色花卉及林果
關鍵技術73牡丹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
引進、篩選國內外牡丹、芍藥新品種,尤其是晚(早)花、特(早)晚花材料,重點開展芍藥屬內組間、種間、野生種與園藝品種之間的遠緣雜交,探索遠緣雜交技術,提高遠緣雜交結實率與發芽率;開展牡丹、芍藥誘變(物理、化學)育種與倍性育種、染色體工程和基因導入的技術研究,培育適合不同用途的牡丹(芍藥)專用新品種。
關鍵技術74牡丹容器栽培技術研究
在設施條件下,篩選適宜于容器栽培的牡丹品種、基質、容器、營養液及綜合栽培技術,培養不同規格(矮生型、中高型、高大型)的用于促成栽培或抑制栽培以及其他用途的優質苗木,實現牡丹周年供苗。
3.畜牧業及乳制品加工
關鍵技術75動物胚胎生物技術研究
利用胚胎生物技術培育奶牛、肉牛、山羊、綿羊等動物新品種。以南陽牛、郟縣紅牛、小尾寒羊、伏牛白山羊、槐山羊等地方良種為研究對象,探索動物的繁殖規律和機制,建立新的繁殖方法和快繁新技術。使奶牛群體305天泌乳量由目前的4000-5000公斤提高至6000-7000公斤,肉牛胴體率提高至65%,肉羊產肉率提高至45%左右。
關鍵技術76地區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RRS)防控技術研究
采集不同季節、不同年齡、不同品種、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等有代表性的發病豬群病料,應用RT-PCR技術對擴增各分離毒株的主要功能基因片段進行分析,從分子水平全面了解地區PRRSV的基因類型、發病特征和PRRSV的分子生物學特性,應用PCR技術對PRRSV陽性病料進行檢測,了解其與豬瘟、偽狂犬病、流感等重要病毒性疫病的混合感染情況,建立完善的PRRS防控和監控體系。
4.農產品深加工
關鍵技術77大宗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
利用噴動床和微波干燥技術,研發大宗糧食高效低成本干燥技術、小麥變性淀粉加工工藝;甘薯精白粉絲加工工藝;分析淀粉納米化及納米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特性,研究納米淀粉制備技術、納米淀粉粒度效應表征及試制、微細化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大宗糧食干燥成本降低10~15%;小麥變性淀粉年生產能力達到2萬噸。
關鍵技術78畜牧養殖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
以牛乳為原料,研發ESL乳、低乳糖乳、免疫乳、中式雙蛋白奶酪、微生物凝乳酶制劑及基因工程凝乳酶、高活性乳酸菌發酵劑和產胞外(莢膜)多糖乳酸菌等產品的關鍵加工技術;以雞蛋為原料,研發卵磷脂、卵黃高磷蛋白、蛋黃抗體注射液、溶菌酶、蛋清寡肽等產品的關鍵加工技術;研發豬血血球和血漿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
關鍵技術79果蔬深加工技術研究
重點進行果蔬高效低成本脫水干燥技術,大櫻桃、金珠果梨保鮮與深加工技術,朝天椒保鮮及深加工技術,紅色獼猴桃果酒加工技術,新型天然果蔬粉生產技術的研究。
關鍵技術80特色創意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
通過篩選適宜制作干花、保鮮花的牡丹品種,研究牡丹干花、保鮮花加工工藝;通過研究牡丹開花與衰老過程中揮發油的代謝機理和牡丹種子籽油超臨界萃取工藝,研發牡丹花精油、色素提取技術,進行牡丹系列化妝品開發;研發功能性無盆迷你果蔬園產品。黑紅薯薯條(片、泥)旅游休閑小食品。牡丹保鮮花的觀賞期達到3年以上,包裝儲存期達到5年以上。
5.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
關鍵技術81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玉米秸稈綜合處理技術,顆粒飼料、獸藥載體、花卉肥料等產品的加工工藝,玉米秸稈粉微生物發酵關鍵技術,蚯蚓處理玉米秸稈關鍵技術,結合玉米秸稈精粗顆粒飼料對反芻家畜生產性能和肉質特性的影響研究,開發優良玉米秸稈飼料產品。
6.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預警技術、調控技術研究
關鍵技術82主要農作物病蟲害預警技術、調控技術研究
針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重點開展成災機理、流行規律、病蟲與寄主植物互作、病蟲抗藥性等研究,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完善早期監測和預警技術措施,建立適合市農業生產的病蟲害監測與預警技術體系,研究制定以生態調控為主的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規程。
7.農業信息化
關鍵技術83農業信息化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建立農業信息綜合管理數據庫;面向主要農作物、牡丹、蔬菜和畜禽,研發適合市自然環境條件的高智能種養專家系統;研究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監控、預警與管理技術;開發農產品條碼與電子標簽(RFID)、安全快速檢測技術與設備;農田基本信息解析與決策技術;研究農作物生長與產量關系模型;奶牛數字化精準養殖技術等。
三、社會發展
(一)發展思路
促進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進步,把發展節能減排、資源環境、醫療衛生、安全生產等放在優先位置,把“感知”建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與載體。在統籌安排、整體推進的基礎上,實施一批科技項目,攻克相關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形成寬松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
(二)關鍵技術及研究內容
1.節能減排
關鍵技術84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開展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照明節能技術開發,煤的氣化、多聯產及清潔利用技術,石油、天然氣高效、清潔燃燒技術,燃氣汽車用氣的相關技術。
2.資源環境
關鍵技術85綜合治污與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技術
可生化城市污水處理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范;工業密集區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PM10控制技術;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技術;畜禽養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與利用集成技術;鋁土礦冶煉產生赤泥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關鍵技術86復雜礦區生態保護及修復關鍵技術
引進和開發適用于重大工程和礦區損毀土地復墾和生態重建新技術,物理、化學和生物結合修復金屬污染土地技術。
3.醫療衛生關鍵技術
加強研究出生缺陷的產前診斷技術,研究與開發重大疾病和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技術。研究與開發食品安全中安全預警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87出生缺陷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開發高效無創出生缺陷早期篩查、檢測及診斷技術,遺傳疾病生物治療技術等。
關鍵技術88重大疾病和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關鍵技術
重點開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和常見病多發病的早期發現及診治技術,早期預警和診斷、疾病危險因素早期干預等關鍵技術,研究規范化、個性化和綜合治療關鍵技術與方案。
關鍵技術89食品安全中安全預警關鍵技術研究
重點研究開發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安全生產過程控制、食品安全檢測、監測技術及產品。建立食品企業標準信息跟蹤服務與安全預警系統的相關技術。生物安全保障中檢測技術,重點研究快速、靈敏、特異監測與探測技術,化學毒劑在體內代謝產物檢測技術,新型高效消毒劑和快速消毒技術等。
4.公共安全
加強對突發公共事件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的技術支持以及公共安全保障技術研究。重點研究煤礦、化工、冶煉等生產事故、突發社會安全事件、自然災害、生物安全等的監測、預警、預防技術和防災減災技術。危險化學品泄漏、群體性中毒等應急救援技術。
關鍵技術90社會突發事件應急信息平臺關鍵技術
重點研究危險源探測監測、精確定位和信息獲取技術,一體化公共安全應急決策指揮平臺集成技術等。
關鍵技術91重大工業事故防控與救援關鍵技術
重點研究開發煤礦中礦井瓦斯、突水、動力性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開發化工、冶煉等有毒有害危險行業的燃燒、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業事故防控與救援技術及相關設備。
關鍵技術92城市管理綜合功能提升關鍵技術
重點研究開發城市綜合交通、城市公交優先智能管理技術,開發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防災減災等新技術,研究重大生產事故預警與救援系統的相關技術。
四、科技服務
(一)發展背景
科技服務體系初步形成,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咨詢、技術交易、知識產權和科技信息等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萍挤諜C構300多家,其中專業科技服務機構70多家,“”期間,累計實現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32%,現有專職科技服務從業人員1500人。
(二)發展思路
以科技創新、科技咨詢、技術貿易、知識產權、科技孵化、科技風險投資擔保等服務為發展重點,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完善服務網絡,培育高水平的中介服務機構,打造市科技服務特色和服務品牌,加快科技服務機構的集成化、社會化、網絡化、規?;?、產業化發展步伐,使科技服務業成為市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市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三)發展目標
1.科技咨詢業
到2015年,科技咨詢機構超過50家,年服務性收入達到5000萬元,從業人員超過3000人,高級咨詢師達到1000人。
2.技術交易與成果轉化服務
到2015年,“四技”服務活動機構達到100家,年交易額超過5億元。專利服務機構發展到10家,從業人員達到100人以上,專利服務年收入超過500萬元;設立涉外專利機構1家、專利資產評估服務機構1~2家;建立專利技術信息推廣平臺,實現服務手段網絡化和自動化。
3.科技孵化器
到2015年,全市科技孵化器數量達到10家;總孵化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以上,在孵企業達1500家,在孵項目達到2000項以上,吸納就業人員10000余人,自身服務收入達到1億元以上。
4.生產力促進中心
加強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發展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15家,覆蓋九縣六區;面向優勢產業建立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5家。運用市場手段,配置社會資源,促進區域和行業科技創新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5.生產業
面向裝備制造業、新材料、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制造資源信息共享、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業,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能力的提高,保證生產活動的高效運行。到2015年,全市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重點培育50家科技型生產業企業。
6.公共服務平臺
整合科技資源,發揮生產力促進中心的“軸承設計”、“工業設計”公共服務平臺的示范作用。到2015年,建設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自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科技文獻共享平臺、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等六大服務平臺。
7.創新服務平臺
到2015年,全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100家,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35家;重點實驗室達到50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12家;企業技術中心達到60家,其中國家級10家,省級20家。
(四)關鍵共性技術
關鍵技術93資源共享管理的平臺軟件開發
關鍵技術94數據庫數據自動采集、傳輸、集成、對接和共享技術開發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為確保本規劃目標的實現,提出以下措施。
一、健全組織體系
1.健全科技領導組織體系
強化市科技創新領導小組的作用,完善科技工作聯動機制,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創新活動的相互促進,充分發揮政府在科技發展中的引導作用。
2.成立科技專家委員會
面向優勢產業和優勢學科,成立市科技專家委員會,分設24個專業委員會,建立科技咨詢網。專業委員會專家承擔我市重大產業技術需求、產業發展戰略、重大關鍵技術等咨詢和論證。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繼續開展對市級有關部門的科技進步目標責任考核,進一步深化縣(市)、區科技工作的縱向聯動機制,加強對縣(市)、區科技工作的考核。
二、加大科技投入
1.財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財政科技投入增幅明顯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到2015年全市的研究與開發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5%。
2.落實各項稅收政策,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
積極引導企業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把研發投入作為企業申請政府科技經費支持和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指標。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推動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到2015年,促使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不低于銷售收入的6%,重點骨干企業研發投入不低于3%。
3.不斷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
深化科技投融資體制改革,吸引民間資本、外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支持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到2015年建立5~7家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公司和科技投資擔保公司,為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資金500億元。
4.加強科技投融資平臺建設
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支持并協助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或發行企業債券。到2015年,爭取實現5~8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
三、人才保障
1.加強對創新人才的培養
在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建設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過程中,把創新人才培養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引導項目單位加強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使之成為集聚和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的載體。
2.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
充分發揮創新人才的核心支撐作用,著力培養一批科技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和自主創新意識強的企業家,造就培育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創新團隊和科技領軍人物,到2015年,力爭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10人,爭取培養中原學者2~3名,科技領軍人物10名,科技創新團隊8個。
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進一步加大對專利申請的補助力度,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到2015年,培育專利優勢企業15家,建立以行業協會為主導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健全有利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從業資格制度和社會信用制度,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和市場監管力度。
2.實施技術標準提升工程
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主持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實施標準提升工程,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促進企業核心技術和專利技術向標準轉化。
3.發揮科技創新在品牌建設中的作用
全面提升制造業品牌,優先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優勢制造業品牌,推進“制造”向“創造”轉變。做大做強地方特色優勢產品品牌,加快名優產品開發。做專做精服務業品牌,重點培育生產型服務業和生活消費型服務業品牌。鼓勵有條件的品牌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創建出口品牌和國際品牌。
五、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
進一步加強我市與國內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來設立聯合實驗室、研究開發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支持我市企業與國內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攻關,加強學產研合作,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到2015年,要重點實施200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六、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
在科技計劃項目網上申報的基礎上,改革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方法,實行科技計劃項目的網上評審、異地評審、會議評審相結合,科學選項立項。加大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力度,圍繞我市的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集中優勢科技資源,實施50項重大科技專項,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凸現科技對我市經濟發展引領和支撐作用。
七、加快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