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31 06:48: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文新課程標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沙正連(江蘇金湖縣教研室):首先應該明確“備課”的概念。備課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做準備的過程。從廣義上說,教師的學習、生活都應該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因為教師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識儲備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思索。狹義上的備課是為課堂設置預案,設定程序,以完成教學任務,其書面表現形式就是寫教案。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僅包含狹義的一部分,把備課等同于寫教案,這是不科學的,也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陳久紅(江蘇金湖中學):對,不少語文教師將備課等同于寫教案,設計的教學過程不是幫助學生解決生字詞和梳理文章脈絡,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總結文章特色之類,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與課文有關的資料罷了。我覺得備課除了備知識,更要備學生的“可能”。也就是說,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應盡可能多地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在內,學生不僅應該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也應該是我們備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
趙長兵(江蘇金湖縣外國語學校):其實閱讀教學中學生所表現出的“可能性”最多,這種“可能性”就是學生獨特的閱讀經驗和感受,這是語文教師備課時不能忽視的。例如《藤野先生》一課中當“先生” 介紹自己時,“后面有幾個人笑了起來”。備課時教師可能對這句話感受不深,甚至不以為然,教參也并未涉及。可學生就不一樣了,他們可能對這樣的話更感興趣,而且每個學生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笑先生的隨意,有的學生認為這是不尊重先生,有的學生認為他們很淺薄,有的學生認為課堂十分壓抑,能有機會放肆地笑純粹是找樂,也有的學生覺得這是因為藤野先生為人隨和,學生都不怕他。細想起來,學生的回答都有道理;或者說,因為他們自己本來就是學生,對這種心理的揣摩比教師來得更真切。教師備課時并不一定要將這些答案想全(事實上也不可能想全),但一個認真備課的教師應該能跳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備到這些“可能”!
沙正連:這個例子很好!我們過去備課常以教師的閱讀感受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甚至將其預置成“教學目標”強行灌輸給學生,現在大家都認識到了這樣做的弊端。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設置已經發生了變化:變單一知識目標為多元目標,語文教學不應單純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而應該在學生的知識有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養學生基本知識、基本能力和學科思維的同時,給學生以豐富的內心體驗和個人感悟。變統一目標為多層目標,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變固定目標為開放目標,教師要設身處地關注、呵護、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自主學習和探究,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趙長兵:的確,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時間多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備課投入得少了。在“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的備課三要素中,大綱和教材一經確立就相對穩定,所以備學生永遠最關鍵!新課標下的備課可以用“教師搭臺,學生唱戲”這句話來概括,“搭臺”就是教師要洞悉學生心理和時代精神,構建適合學生智力發展的問題情境,以便更有效地組織學生“唱戲”。教學環節的預置、課堂組織方式的確立,都要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前提,不能搞生硬的牽引,教師應靈活地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比如,備《社戲》一課,教師與其干巴巴地提出諸如“分析雙喜、阿發、桂生的性格特征”這樣冷冰冰的問題,不如把自己當成學生的知音,問:“如果你和這三個伙伴一起,你更愿意和哪一個做朋友,為什么?”這實際上是變換角度,使學生真切地進入問題的情境。面對這樣具有親和力的問題,學生愿意思考,也愿意表達出自己直面文本的感受。在備課時設計好的切入點和提問方式,應當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
盧軍(江蘇金湖中學):應該認識到,新課標對教師的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而這種定位必然影響到我們的備課。《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閱
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提到“對話”,我們不禁會想起中央電視臺的《聊天》、《實話實說》,倪萍的親切笑容、崔永元的連珠妙語首先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和諧愉悅的氛圍。我們的課堂教學也需要這種氛圍。我認為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把自己定位成“知識型主持人”。作為知識型主持人,教師當然要“備知識”,充分地占有多種資料;還要備“知識的呈現形式”,這里的知識不是孤立靜態的知識,因為新課程標準已“不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如《曹劌論戰》一文,課本中關于《左傳》的背景及有關“文學常識”自然要備,但如果僅止于此可能不夠。我備了這樣四個短語:從“春秋無義戰”談背景,從“春秋筆法”、“微言大義”談寫作手法,從“皮里春秋”談處事方式……
沙正連:盧老師真是一位知識型主持人!這種旁征博引雖有可能被人譏為“東一榔頭西一棒”,但這些看似信手拈來的知識其實是教師豐厚底蘊的表現,是備知識深入挖掘的結果。要讓學生有開闊的思路,教師首先要有全新的視野,這種輻射式教學有別于傳統的聚焦式教學。長期的發散性思維必然會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也提高了語文課的品位,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
盧軍:我接著談知識型主持人如何備課的問題。既然教師是知識型主持人,那么備課就存在“備形象”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內容,教師要設計與課堂內容相符的個人形象。教師舉手投足、言談話語中自然流露出的儒雅風度、對真善美的詩意追求、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正義感、對弱者的同情和對他人的友善,都對學生良好素質的形成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學生長期耳儒目染,定會受益無窮。因課、因時而異采用不同的語言風格也是備課時應考慮的內容。教師應將經過錘煉的口語用于課堂,使課堂語言邏輯清晰、通順流暢、平實精練生動風趣。還要備口語交際技巧我曾琢磨過《東方之子》的主持人因人而異采用獨具匠心、不落俗套的提問方式和談話技巧。面對各路精英,他們能成功“誘導”專業人士把很專業的話說得深入淺出,令普通觀眾大為滿意;也能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提出涉及對方背景或專業的話題,使被訪者對他們刮目相看,視為知音,侃侃而談。這是一切語文學習者應追求的境界,也是語文教師備課時應該努力的方向;這些“內功”要天天備,月月備,年年備,這也是教師成為風格教師的基礎。
1、課程目標的全面性
學生的身心應是一個和諧發展的整體,語文學習的每一個活動,都會引起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諸多方面的變化。課程標準正是從這一新的視角,將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這三方面整合,列為語文課程追求的目標,既體現了教學中應倡導的“以學定教,主體凸現”的學生主體性,又體現了認知與情意的統一、結論與過程的統一。在以往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因素影響有相當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簡直是在沉重壓抑下度日,這是語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師那樣,適時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這正是課程標準所大力倡導的,也是極富創意的,現代教育學論認為,各門學科都必須擺脫唯知主義框框,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這正是課程標準力求達到的目標。
2、學習方式的多元性。
變單一、被動的語文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化,成為這次課程改革的最亮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不難看出“綜合性學習”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學科中心論”。最終是為了培養綜合能力。第二,要重視體驗。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對探究方法的體驗,重視參與,培養個性和人格。第三,要培養課程資源意識。自然山水、人文景觀都可成為課程資源,培養學生開發利用資源意識,學校語文教育工作者應重視潛在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就是學習過程突現學生主體性。教師要激發、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欲,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究學習方法是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思考、去尋找答案,它不是一項課外活動,是在教學過程中一以貫之的學習方式和態度。決不是那種教師先設定一個答案,然后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鉆入圈套的那種教學,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學生完成一個課題,發明創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養他們的意識和能力。現代教育論認為,學習方式是決定學習質量的重要環節。因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構建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勢在必行。
3、課程內容的開放性
打破學科中心論,強調綜合性、跨學科、跨領域學習,重視語文和生活的聯系,是課程標準改革最大的突破點,大大拓展了語文學習的內容。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的同時,更提出“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學生視野”,這是過去語文教學大綱從未涉及的領域,從而進一步拓寬了語文課程內容的空間。為改變長期以來分科教學形成的知識相隔斷的局面,強化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構建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體系,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
二、語文課程標準改革有誘人入勝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改革,一改以往歷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變動,總停留在語文學科這一層面上的做法,順應時展的需要,突出了課程改革應有的重點。
1、課程地位有新高度。
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至今為止最為恰當的表述,課程標準還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課程標準把語文課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撐課程有新理念。
課程標準以四大基本理念為支撐。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條:“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這一理念貫穿于課程標準的始終。首先,強調自主性,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近年來,美國興起的構建主義心理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毫無疑問,二者的主體是學生,必須十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其次,強調合作性。學生對課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種因素影響,心得各異,體會不同。外國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國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就是這個意思,這就特別需要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互相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再次,強調探究性,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發現的過程,學生對學習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重在學習過程和方法培養,決不是追求學生探究的結論。探究中包含有訓練,探究學習不排斥接受性學習。
課程標準還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強”的課程,“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并明確指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無疑也是一個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過程有新特點。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新特點。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是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反對離開教材思想內容的純工具訓練。二是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豐富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注重潛移默化。三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母語運用水平。四是開辟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注重對潛在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重視隱性教育。五是教學中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用心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等。
4、對教師素質有新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工作,無疑是對語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體的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開放意識,對學生、對教材、對評價尺度都要有開放意識。其次,是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我們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會自主學習。一個常年不讀書、不看報、不思考的語文教師是不可能適應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識的前提下,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實驗,改革創新教學方法,這是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三、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有發人深思的難點
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有突破性進展,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語文教學綱領性文件。但它仍有許多值得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需要理論工作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標制訂無梯度。各地情況不一,學生差異很大,統一目標,不可能適合全體學生。對于同一地區、同一學校、同一班級學生也要分層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標一元化,不利學生個性發展。
第二,實踐操作高難度。課程標準怎樣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實踐性不強,因為很多目標是帶前瞻性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有待實踐中不斷完善。要把先進的理念落實到實踐中去,還需要進行大量探索。
1、課程目標的全面性
學生的身心應是一個和諧發展的整體,語文學習的每一個活動,都會引起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諸多方面的變化。課程標準正是從這一新的視角,將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這三方面整合,列為語文課程追求的目標,既體現了教學中應倡導的“以學定教,主體凸現”的學生主體性,又體現了認知與情意的統一、結論與過程的統一。在以往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因素影響有相當多的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簡直是在沉重壓抑下度日,這是語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師那樣,適時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學習“過程和方法”這正是課程標準所大力倡導的,也是極富創意的,現代教育學論認為,各門學科都必須擺脫唯知主義框框,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和諧統一。這正是課程標準力求達到的目標。
2、學習方式的多元性。
變單一、被動的語文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實踐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變化,成為這次課程改革的最亮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不難看出“綜合性學習”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學科中心論”。最終是為了培養綜合能力。第二,要重視體驗。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對探究方法的體驗,重視參與,培養個性和人格。第三,要培養課程資源意識。自然山水、人文景觀都可成為課程資源,培養學生開發利用資源意識,學校語文教育工作者應重視潛在課程的開發和利用。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指學習方式的轉變。自主,就是學習過程突現學生主體性。教師要激發、引導學生的好奇心,創造欲,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究學習方法是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思考、去尋找答案,它不是一項課外活動,是在教學過程中一以貫之的學習方式和態度。決不是那種教師先設定一個答案,然后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鉆入圈套的那種教學,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學生完成一個課題,發明創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養他們的意識和能力。現代教育論認為,學習方式是決定學習質量的重要環節。因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構建旨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勢在必行。
3、課程內容的開放性
打破學科中心論,強調綜合性、跨學科、跨領域學習,重視語文和生活的聯系,是課程標準改革最大的突破點,大大拓展了語文學習的內容。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的同時,更提出“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學生視野”,這是過去語文教學大綱從未涉及的領域,從而進一步拓寬了語文課程內容的空間。為改變長期以來分科教學形成的知識相隔斷的局面,強化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構建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課程體系,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
二、語文課程標準改革有誘人入勝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改革,一改以往歷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變動,總停留在語文學科這一層面上的做法,順應時展的需要,突出了課程改革應有的重點。
1、課程地位有新高度。
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是對語文課程性質,至今為止最為恰當的表述,課程標準還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課程標準把語文課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撐課程有新理念。
課程標準以四大基本理念為支撐。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條:“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這一理念貫穿于課程標準的始終。首先,強調自主性,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近年來,美國興起的構建主義心理認為,學習的過程是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毫無疑問,二者的主體是學生,必須十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其次,強調合作性。學生對課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種因素影響,心得各異,體會不同。外國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國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就是這個意思,這就特別需要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互相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再次,強調探究性,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發現的過程,學生對學習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重在學習過程和方法培養,決不是追求學生探究的結論。探究中包含有訓練,探究學習不排斥接受性學習。
課程標準還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強”的課程,“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并明確指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無疑也是一個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過程有新特點。
新的課程標準倡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新特點。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是準確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反對離開教材思想內容的純工具訓練。二是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豐富的人文內涵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注重潛移默化。三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母語運用水平。四是開辟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注重對潛在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重視隱性教育。五是教學中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用心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等。
4、對教師素質有新要求。
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工作,無疑是對語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體的要求,教師首先要有開放意識,對學生、對教材、對評價尺度都要有開放意識。其次,是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我們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首先要會自主學習。一個常年不讀書、不看報、不思考的語文教師是不可能適應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識的前提下,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實驗,改革創新教學方法,這是貫徹實施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三、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有發人深思的難點
語文新課程標準改革,有突破性進展,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好的語文教學綱領性文件。但它仍有許多值得完善和改進的地方,需要理論工作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標制訂無梯度。各地情況不一,學生差異很大,統一目標,不可能適合全體學生。對于同一地區、同一學校、同一班級學生也要分層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標一元化,不利學生個性發展。
第二,實踐操作高難度。課程標準怎樣更有可操作
性。它的實踐性不強,因為很多目標是帶前瞻性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關系如何處理好,有待實踐中不斷完善。要把先進的理念落實到實踐中去,還需要進行大量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學科是什么性質的學科?這是語文教育的首要問題,歷來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韓軍發表《限制科學主義,張揚人文精神》,在中國語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喚“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給語文課程性質作出了定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人文精神”被語文新課標所吸納并認定為語文教育的基本特點之一(表述為“人文性”)。“新語文教育”中還有一些主張與語文新課標的精神契合,但細究起來二者存在著根本分歧,集中體現在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上。
一、語文新課程標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新課標將語文學科的性質界定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紀90年代末的工具論與人文論之爭,維護了課程改革發展相對穩定的環境,從而保證了一段時期內語文課程的實踐沿著既定規范化方向發展。
(一)語文學科的工具屬性
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工具性,這是自“五四”以來語文教育界的一個基本信條,我們至少可從三方面來認識:從語言的本質作用來看,語言是交際工具,語文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概而言之的語言學科。學校語文教育實質上就是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語言這個人類交際和交流的工具;從言語的心理特點來看,在學校語文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語言是進行思維和開發智力的工具;從語文的基礎作用來看,語文是“百科之母”,是學習知識和增長才干的工具。
在新課標中,不乏體現語文學科工具屬性的地方,如在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使他們(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
語文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工具,一經掌握和運用就很自然地產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從理論上看,“思想不能空無依傍,思想依傍語言。思想是腦子里在說話———說那不出聲的話,如果說出來,就是語言,如果寫出來,就是文字。”[1]從實踐上看,語文教學內容具有人文性,主要體現在語文教材和教學富于思想性、文學性、社會性、教育性、情感性、審美性、文化性等特點上;從歷史來看,“任何階級、任何社會、任何歷史時期的語文學科教學目標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從現實來看,語文教材是以文學作品為主體組成的。學生從中不僅學習了語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覺悟和審美情趣。由此可見,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語文教學題中應有之義。
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在新課標中也多有體現。如在高中語文新課標中指出“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新課標未給“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義,但我們仍能從具體的條款中意會得到。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兩者的統一,新課標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方法,只是從整體上給人留下這樣的感受:新課標所設想的語文課程像一口鐘,“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如同鐘擺,在工具性與人文性之間不停擺動,而非機械移動;若要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應當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基本規律和要求,借助語言和言語產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盡管新課標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界定只是標志著改革的一次轉折,并未使人們對于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質疑、探尋塵埃落定,因此不意味著對語文學科本質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比起來,卻是毋庸置疑的進步。
二、“新語文教育”:語文教學的基本屬性是人文精神;語言(言語)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韓軍批判的矛頭直指現代語文教育的理論基點。……這種徹底的批判意味著,韓軍試圖為新世紀的語文教育尋找新的理論基點”[3]。將語文學科屬性確定為人文精神——這便是韓軍所找到的理論基點。
(一)語文教學的基本屬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學主義,張揚人文精神》一文中,韓軍還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語言的基本屬性”這一論斷。韓軍在文中指出“語文教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屬性”[4]。韓軍的這一論斷并沒否定語言的工具性,只是說人文精神是語言的本質屬性,而工具性是從屬的非本質屬性。
(二)語言(言語)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紀伊始,韓軍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新語文教育”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認識。首先,他認為“母語教育,說到底,實際就是‘人的精神培植’,……——這是母語教育最根本的內在本質”[5]。這就明確了語言(言語)與精神二體一名的關系。其次,韓軍認為中國現當代語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誤在于“文以載‘道’”的社會政治形態本位語言觀和“文以交際”的科學主義本位語言觀。針對此癥結,他從語文學科性質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語文教育觀。他認為,“母語教育,內在本質是人的主體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經驗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語言技能教育。內在本質總是制約著外在效能。我從不認為語言是所謂‘文化的載體’,它應該是‘文化的本體’。”[6]在對語文學科性質的探究方面,韓軍的上述提法雖有過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卻在一定程度上對時弊起到了糾偏的作用。
樂觀之余我們也不能回避“新語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頗。在理論上,“新語文教育”對“精神”的過分強調可能會引起對語文基本知識和能力教學的弱化,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在實踐中,韓軍也未能徹底地實踐“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創的“三環節強化教學法”就屬于他所批駁的“科學主義泛濫”。另外,老師恰到好處地給學生一點語言知識是當今語文教學高于傳統語文教學之處。若偏重“人文”,全然回歸“大傳統”的大量閱讀,背誦、吟唱、抄書、不求甚解和“小傳統”的讀讀誦誦、討究討究,怎能確保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更好地增強語感和提高素養,更好地表達以防出現或減少說話和寫作上的毛病呢?
我們應明白在考查對語文學科性質的不同觀點時,應時刻不忘語文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衡量一種教育理念是否科學、可行、有效并與時俱進的標尺。在此衡量標準下,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新語文教育”是在重建語文教育的時代精神,不但對應試教育下的語文教育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和顛覆,而且對新世紀語文教育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是對中國語文教育瞻前顧后的歷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顧后”之時,“新語文教育”忘了“當下”。我國正處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過渡的時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至今語文性質觀確認與闡釋的最高階段,是最符合我國國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語文教育界進行新課程改革不可或缺的兩條腿。只有使語文教育學會用兩條腿走路,我們的語文教育和語文新課程改革才能夠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才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448.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發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15個學科課程標準(實驗)。從2004年9月開始,廣東、山東、寧夏、海南四省、區的高一新生率先進行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從而正式啟動我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在之后的六年里,又有六批省、區相繼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至2010年9月,隨著四川、重慶、甘肅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在全國所有省、區全面展開。
我國是一個地區差異比較明顯的國家,由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與東、中部相比,西部地區的教育相對落后,并且西部地區進入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時間比較晚,到2010年9月,四川、重慶、甘肅才開始實施高中新課程,因此,西部地區特別是西南部地區新課程改革將會面臨與東、中部地區不同的困難和不同的要求。針對重慶特有的地區文化和教學特色,必須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促進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一、強化校長職能,引領新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
學校是新課程實施的基地和中心。高中語文新課程能否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校長對新課改的理解、認同、重視以及對課程改革的積極領導與有效管理。校長的教育理念、對新課改的態度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師對新課程的態度,關系到高中語文新課程實施的進程和實效。如果學校校長對新課程改革都不夠重視,那么學校就難以營造課改的良好氛圍,高中語文新課程就很難推進和發展。
二、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賴于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
徹底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學習觀,認識到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有差異的主體,學生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建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相信學生有成長的動力和發展的潛力。
教師要改變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解放教師,解放學生,解放課堂。講授只是教學方式的一種,而且只是一種輔助的教學方式。教師不能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而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是主要的教學方式。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遇到困惑和問題,可先在合作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提出學習中的疑問,教師只是適時點撥、啟發。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教師要做好三點:第一,要分好合作小組,保證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習基礎、性格以及性別上的差異性,選好學也是關鍵。第二,課前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第三,設置問題的難易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問題里面應暗含有助于學生理解的線索,即問題應具有啟發性。
三、加強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提供資源保障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師的角色將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的時候,教師不是輕易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怎樣去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了的時候,教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那么,怎樣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享受學習的快樂呢?這就要求在課堂上要把握好教師的導。
1、注意課堂中問題的設計
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有一個符合邏輯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即由認識的低層次向認識的高層次過渡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難簡適度,既要保證優生在課堂上不會因為太簡單而沒有學習興趣,又要保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會因為太難而茫然失措。所以課堂提問必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認知的新高度,最終才能達到“跳起來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話“她曾經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這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比較隱晦,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其深刻含義,可依序設計如下提問:①小女孩曾經幸福嗎?為什么幸福呢?②她跟著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這個幸福是指的什么?③這兩個幸福的意義相同嗎?第一個問題學生通過讀課文可以知道,小女孩曾經是幸福的,因為奶奶活著的時候非常疼愛她。從課文中還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在幻想、幸福與歡樂中死去的,所以她感到很幸福。第二個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理解,小女孩跟著奶奶到了另一個世界,她沒有了生命,沒有了思想,所以也沒有了痛苦。第三個問題就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小女孩在有人疼愛的時候是幸福的,但當疼愛她的人死去后,她生活在貧富差別懸殊的資本主義社會,過著沒有溫暖,沒有幸福的生活。在大年夜這個本應得到歡樂和幸福的日子里悲慘地死去,這就使幻想與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加深了人們對小女孩的同情。
再如《窮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話:“沒什么可抱怨的。”老師先問:“‘抱怨’是什么意思?”幫助學生弄清詞義后,進一步設問:“桑娜為什么會感到沒什么可抱怨呢?”這一問題開始觸及實質,但還可以在課文中找出原句回答,體現不出學生思維的過程。于是再問:“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僅僅是‘孩子們都還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現在為什么不抱怨?這又說明了什么?”這樣,問題層層拓展,步步深入,由現象到本質,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總之,教師設計課堂提問時,應該做到心中有學生,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規律、心理發展規律以及語文課堂教學規律,而要堅決反對為圖課堂熱鬧一問到底的形式主義的所謂“啟發式”。只有這樣,才能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提高獨立思考、自能讀書的能力。
2、注意情境的創設
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探究,設問激疑引發學生思維,交流互動促進學生發展,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教師在創設情景時,不僅要注重課本的知識,還要注意聯系課本以外的知識。如《田忌賽馬》一課,教師在讓學生復述課文、比較田忌兩次賽馬的異同后,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你們認為齊威王、田忌、孫臏各是什么樣的人?這時學生的思維像打開的閘門一樣。有的認為齊威王是個驕傲的人,從課文中”洋洋自得”、“輕蔑”等詞語中看出;有人馬上反駁,說他從課外書中得知,齊威王是個善于納諫的人。關于孫臏足智多謀的故事更多了,《圍魏救趙》、《苦肉計》、《空城計》……特別是有人提出,孫臏教田忌賽馬的計謀是他能勝齊威王的好辦法,除此之外,別無他計。同學們在和諧民主的氣氛中,鞏固了課本知識,開闊了視野,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廣泛閱讀的良好習慣。
另外,在創設情境時,還要多聯系生活實際,如《匆匆》一課,我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你每天是怎樣過的?你覺得你的生活充實嗎?學生們陷入了沉思,有的學生想了一會兒說:“我學了這篇課文才覺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費了。我每天玩的時間比做事的時間多。”有的學生說“有時候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現在想想,就是因為我的生活太空虛。”通過學生們自己的感受,他們認識到了時間的寶貴,從而要好好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4-110-02
語文教學課程標準頒布實施后,關于如何實施新課程,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爭論很大,意見建議不少,但我個人認為,新課程的貫徹落實及目標的實現,最終還要落實在語文課堂上。那么,新課程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才適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如何激活新課程環境下的語文課堂,使語文新課程在教學中真正落實并達到預期的目標?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一談我粗淺的看法。
語文新課標中,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歸納起來有:
1、素養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2、實踐要求:語文課堂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以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3、學習方式要求;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課堂民主要求:語文課堂要有開放意識。只有開放的語文課堂才是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向語文課堂提出了這樣的要求,那么語文教師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中做才能滿足這些要求呢?在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下的語文課堂具體而言應該是怎樣的呢?
一、課堂要有民主的氛圍
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只有在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才會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壓力,才會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觀察和思考,才會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從而使其創造力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而要想形成這種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中,教師必須采取民主、寬容、理解的態度,支持學生發表不同意見,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教師不應該是課堂的管理者,而只是一個組織者,也不應該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和學生一樣只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參與者。師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師能帶著這樣一種認識走進課堂,那這樣的課堂才正直是屬于師生雙方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以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必然能得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才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二、讀是語文教學的傳統與現代共有的要求
讀的形式很多,有朗讀、默讀、誦讀等,這些都是閱讀的重要方法。它們在幫助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我認為讓學生充分的讀是達到這-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語文課堂上就應該書聲朗朗,讓學生充分地讀所接觸到的文字材料,這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的配合使用,使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三、學與思緊密結合
目前在語文課堂中存在著思維空白的缺陷。具體而言有兩種情況:一是有些老師害怕“冷場”,他們為了追求所謂的“課堂氣氛”,便只提一些過于簡單的問題,或者在問題提出之后,不給予充足的思考時間,便以“引導”甚至“告知”的方式將問題解決掉,這樣一來學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種情況就是學生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對老師所提的問題總是不經思索地脫口便說。前一種情況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后一情況會使學生養成一種不負責任的習慣。這都是與新課程相違背的。在語文課堂上,老師的提問應有層次感,受難易結合,要能給與學生思考的空間。同時在問題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切不可橫加“引導”,急于得到問題的答案。如果學生在進行積極的思考,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靜,也不能說是“冷場”,因為這個時候學生的思維活動正激烈地進行著。
四、探討式教學要引入課堂教學中
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體現了新課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在課堂上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各小組的同學共同討論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并且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這種方式比起由教師一個人承包對這些問題的解決的教學方式來,前者的效果是后者所無法企及的。雖然兩者最終都將要解決的問題解決掉丁,但前者所關注的足過程,而后者所關注的只是結果。知識本身是枯燥無味的,但探索知識的過程卻是精彩萬分的,討論式教學之所以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于它讓學生參與了學習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中凡是可以由學生討論解決的問題盡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千萬不要擔心“浪費”了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另外,學生討論時,老師不要過多地干預,也不需要加以“引導”。
五、個性化的教與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課堂不是老師單極表演的舞臺,也不是學生被動靜聽的場所。在課堂中師生應有充分的交流,學生應有自由表述的權利和機會。在課堂中,學生通過充分的讀、冷靜的思考、熱烈的討論,形成了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感知和把握,深層的認識和理解,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質疑。這一些都需要在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的認識更加完善,使學生的表現欲得到滿足,從而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以激發。因此,在課堂巾老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出在學習中所產生的疑問。
當前語文教學已步入新課程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新課程的一大亮點。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而不致于陷入窘境,培養與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已是當務之急。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指教師為了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而必須具備的收集、分析、處理與呈現信息以及應用信息技術工具和信息資源處理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具體地說,新課程標準下、信息時代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應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語文教師要有敏銳的信息意識
信息社會一個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的量非常大,內容非常豐富,面對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目標:“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師要實現教學目標,自身就需要有敏銳的信息意識。
教師的信息意識是指教師對信息的敏銳感,捕捉、分析、判斷和吸收信息的自覺程度;語文教師的信息意識包括語文學科信息意識和教育教學信息意識。
信息意識第一體現在“想不想”。即你是否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如果沒有這一點,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談。信息意識還體現在“敢不敢”。雖然有些教師想使用信息技術,但由于年齡、知識、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他們想用卻不敢用。具備較強信息意識的教師,應該時時刻刻把信息技術“記”在心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總想著“這節課我能不能使用信息技術”、“使用信息技術后能不能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始終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面對信息技術。信息意識是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師的學科信息意識是指語文教師應能自覺地意識到哪些信息是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文信息,哪些信息是對語文教學有重要作用的,能促進課程目標實現的。教育教學信息是指語文教師時刻感受到自己對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樣的信息能促進語文新課程教學;知道準確、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新課程教學策略的基礎,能迅速有效地發現并把握對自己教學有價值的信息,具有把這些有效信息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的意識”。
二、語文教師要具備具備一定的信息知識
如果說信息意識是“內驅力”的話,那么,信息知識就是信息素養的“基礎”,它涉及的是“知不知”的問題。具備一定的信息知識,對培養信息素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知識包括信息系統的組成及功能、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相關的常用術語等。作為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信息知識。語文教師必須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方法;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學科整合的基本知識;必須掌握常規的電教媒體、計算機等現代設備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常用軟件的安裝和使用,并能熟練應用計算機編寫測試試題、處理學生考試成績等。語文教師應當掌握計算機的一般原理,學會利用網絡收集資料、傳輸文件和交互式教學,能利用電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網站觀點,同時尊重知識產權、遵守網絡道德。不具備一定的信息意識,與人交流都會變得困難。
三、語文教師要具備較高的信息處理能力
第一,最基本的信息能力是信息系統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計算機的啟動和關閉方法、操作系統的使用和維護、常用軟件的安裝和使用。此外,要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一種中文輸入法。
第二,是信息采集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內根據教學目標高效地收集與之相關的各種教學資料與信息,能對與學科知識關聯較緊密的信息保持很強的敏感度。我們要學會使用相應的搜索引擎, 從互聯網或者內部局域網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語文教師要會比較熟練使用Google、Baidu等常用的搜索工具,能夠比較準確地歸納關鍵詞。
第三,是信息的篩選、重組能力。能對獲取的信息按學科教學和課程整合的需要分門別類地歸納分析、去粗取精,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蝕,達到為我所用。通過使用搜索工具獲取的信息,不一定全部都是你所需要的信息,還需要進行篩選重組。要根據自己的需要,確定哪些信息是你正在尋找的信息,這些信息中哪些部分又你最最需要的。然后再把經過篩選后的“含金量”較高的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形成適合自己的信息源。
新課標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在傳統的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的單一化,使課堂教學變得乏味、無趣,這樣不僅不能提高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質量,也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地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僅僅在課堂。盡管這樣,課堂上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就更不用說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僅過于單一,更使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枯燥、無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明燈、引導者。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功能,與學生進行課堂上的交流,同時也要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堂發言,使學生在交流和發言的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也有效地避免了傳統教學形式帶來的弊端。例如,老師利用當今的時事政治進行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形式,進行教學。但是,在劃分的過程中,要按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科學地劃分,同時老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與學生進行討論,再進行寫作。這樣的教學不僅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處于高中時期,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所學習的科目也非常多,這樣就導致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往往不受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在學生心理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使學生認為高中語文作文并不是重要,不想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高中語文作文上。長此以往,就給高中語文的作文課堂教學帶來一種消極的態度。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隨時地保持一種良好的態度進行教學,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一種不正確的態度。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加強對學生的點評模式
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點評是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點評模式給予高度的重視。學生在上交文章以后,老師應當進行一定的審閱,并在空白的地方寫下該文章的不足和優點,并給予改進的意見。但是在點評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形式,盡量委婉一些,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科學性,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不至于產生厭煩心理,也有效地提高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對學生的點評模式,這樣不僅提高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質量,還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進一步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進程,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家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01-202.
語文自身人文性和工具性決定了其在目標追求上的二重性。這種二重性發展到今天,體現在我們的課程標準與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就是一種目標追求上的人文能力式改革動向。
一方面,是一種人文主義方向。新課標指出,語文學習要“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重文化”,“關心當代文化生活,汲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也就是說我們的語文教學應重視“人”、關注“文化”,是一種彰顯人文主義的教學活動。這樣一來,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環節的高中語文教學也應該是一種人文主義教學的實現。新課程本身就是人文主義的課程,高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高考,而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去表達思想感情并提升其人文情趣、審美情趣以及人生體驗,使教學最終走向一種人文主義的機制感悟。因此,人文主義應該是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一個重大改革動向。
另一方面,是一種能力式的目的改革。高中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語感能力培養,要使學生掌握語言交際的基本規范,具有應用語言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其具體方針也就必然要強調,高中語文教學應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一步學好語文知識、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較強的現代文閱讀、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較強的語感,具有一定的文字鑒賞能力,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自學語文的能力。因此,可以說,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在其目的追求上將不再僅僅局限于高考應試能力的訓練,而是把學生智力、創造力開發放在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位置,重視學生語文知識傳授過程中的審美情趣培養,力圖讓學生能更好地利用語言文字學會思考,形素養,體會并內化為人文情趣,因而在其教學目標改革動向上必將是一種人文能力式的改革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