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我分析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18 07:24: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自我分析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自我分析總結

篇(1)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尤其要求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逐漸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使學生養成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一、鼓勵學生反思總結

反思總結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自我學習狀況的認識,有針對性地對自己的數學思維流向進行監控,使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更加清晰、正確的判斷,為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提供參考.鼓勵學生反思總結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因此,高中教學實踐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反思總結主要從課堂反思總結與試卷反思總結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課堂結束前的5分鐘,要求學生回顧課堂所學內容,明確哪些內容已經掌握,哪些內容仍未搞清,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我審視,明確學習的強項與短板,促進其有針對性加以彌補.另一方面,高中數學測試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得分情況,對試卷內容進行反思總結,明確試題難度以及自己求解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解題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圓錐曲線知識點測試中,在教師的引導下,部分學生通過反思總結得出:解題出錯的原因在于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清晰所致,如,橢圓、雙曲線焦點在x軸還是y軸搞混淆、在計算雙曲線相關參數時,使用橢圓相關計算公式.部分學生解題出錯主要因為自己審題馬虎,將代入計算的數值看錯等.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自己在課堂上以及測試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體現著學生的自我認識、自我判斷,促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好地運用批判性思維.

二、創造良好教學氛圍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傳統教學法有所不同,應注重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如此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并提高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一方面,從學生的興趣點切入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肯定學生的正確觀點及學習行為,不斷鼓勵學生,調動學生質疑、反思的積極性,為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做好鋪墊.

創造良好教學氛圍時如何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尤為關鍵,要求教師注重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了解其關注的話題,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感與陌生感,使其在學習中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及不同見解.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正確的不同見解進行肯定,提高其提出不同見解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不等式知識點后,教師可講解如下試題: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學生提出的解法非常正確,而且思路清晰、計算簡單,此時教師應肯定學生的想法,要求其他學生向該學生學習,這樣一來,當學生學習中遇到問題就會敢于質疑,積極思考,長此以往學生便養成利用批判性思維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多種教學法的應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亦是如此,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消除數學學習的枯燥感,逐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并在其中融入批判性思維,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成運用批判性思維的習慣.

篇(2)

2.教材的變化。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因此高中數學實際難度并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學法的變化。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了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搞好初高中銜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準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1)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為其他措施的落實奠定基礎。主要應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讓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學習。(2)摸清底數,規劃教學。為了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然后以此規劃自己的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實際中,我們一方面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另一方面,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篇(3)

一、做好準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

1.精心設計緒論課,搞好高一物理入學教育

搞好高一物理入學教育,一是要向學生講清高一物理在整個高中物理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要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學習方法,向學生講清高中物理內容體系特點和教學特點。通過高一第一堂緒論課,向學生介紹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讓學生了解高中物理學習的特點,知道高中物理的主要內容和知識結構,從而在宏觀上了解物理世界的輪廓,增強學習物理的信心和興趣。

2.摸清底數,規劃教學

一方面,通過摸底測驗了解學生基礎;另一方面,學習和比較初高中物理教學大綱和教材,在全面了解初高中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找出初高中物理知識的銜接點。

二、研究、比較初高中教材特點,準確把握知識銜接

初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識銜接點,如相互作用與牛頓定律、電磁現象與電磁定律等。進入高中后有的知識點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結論在初中成立而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在教學時應有意引導學生聯系、復習舊知識,建立知識網絡,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分,這樣可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教育

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方法。教師不能只看學生入學成績,而應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肯定其長處,并幫助他們分析過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勉勵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后進生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盡早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通過教學中的學法滲透式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初高中學習方法的不同:在初中學習階段,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而在高中學習階段,內容多時間少,教師只能選講典型性題目。這就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生還應學會預習,學會聽課(抓住重點、記好筆記),學會復習,學會獨立完成作業;做到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先思考、后問別人。

2.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習慣

在解題后引導學生反思解題思路步驟,反思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總結解題方法規律,并在單元(章)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單元(章)知識總結,以此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好習慣,擴大知識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養成錯題記載的好習慣

引導學生養成錯題記載的習慣,應要求學生訂正作業中的錯誤,做到及時理解錯在什么地方,并記載錯題。讓學生明白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作業和測試中發生錯誤,說明學生對某些知識的理解存在缺陷,如果聽之任之,這種錯誤今后會反復出現。應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錯誤,尋找發生錯誤的真正原因,并及時加以理解和糾正,這樣將有助于知識漏洞的填補。

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正確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開始于疑問與驚奇,問題啟動于思維”。改進課堂教學,每一節課都設法創造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類比、等效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和基本規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著重培養、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在講解習題時,可以采用進行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策略的選擇和運用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用簡單的方法就把剛才還覺得十分復雜的問題解決了,心里肯定有喜悅和驚奇的感覺,對這種解題方法、思維過程的印象也會十分深刻。

六、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教學銜接

1.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

從學生實際出發,采取“分層次、變速度、多鋪墊、巧舉例、低難度”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難點知識上,從學生理解掌握的實際情況出發,作必要的知識鋪墊,并對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和舉例說明。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宜于搞探究性教學,開展探究教學的重要條件是學習材料有較低的難度、探究的問題具有新穎性。盡量多做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挖掘身邊的“低成本”實驗。

2.提高課堂效率,找準探究點

教材中有些探究活動是理想化設計,在課堂上很難操作,以此操作將會導致課時不足,有時難以完成教學任務。怎樣上好探究課?哪些地方適合探究?哪些地方不適合探究?哪些地方不用探究?這需要教師對各章內容進行總體把握。教師還應把握課堂節奏,注重學生的體驗和適度探究,提高課堂效率。探究活動還可以實行課內和課外探究相結合、普遍要求與個別指導相結合。

3.培養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學習

在課堂上有必要對一些物理問題創設探究情境,多給學生時間和表現機會,并給予合理指導,讓學生在觀察和體驗后有所發現、有所聯想,萌發出科學問題,以培養科學素養,提高其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經歷與科學工作者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研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篇(4)

1.環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2.教材的變化。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課時的變化。

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工時制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也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4.學法的變化。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銜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準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

①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為其它措施的落實奠定基矗這里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②摸清底數,規劃教學。

為了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然后以此來規劃自己的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實際中,我們一方面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另一方面,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2.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銜接。

①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勸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②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④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高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⑤重視專題教學。利用專題教學,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強化重點和彌補弱點,系統歸納總結某一類問題的前后知識、應用形式、解決方法和解題規律。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點,有意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3.加強學法指導。

高中數學教學要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以培養學習能力為重點,狠抓學習基本環節,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等等。

具體措施有三:一是寓學法指導于知識講解、作業講評、試卷分析等教學活動之中,這種形式貼近學生學習實際,易被學生接受;二是舉辦系列講座,介紹學習方法;三是定期進行學法交流,同學間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優化教育管理環節,促進初高中良好銜接。

①重視運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喚起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搞好初高中銜接,除了優化教學環節外,還應充分發揮情感和心理的積極作用。我們在高一教學中,注意運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習數學興趣。學生學不好數學,少責怪學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學生當中,從各方面了解關心他們,特別是差生,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學習及生活上存在的問題。給他們多講數學在各行各業廣泛應用,講祖國四化建設需要大批懂數學的專家學者;講愛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數學竟沒有考及格,但他沒有氣餒,終于成了一名偉大科學家,華羅庚在學生時代奮發圖強,終于在數學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貢獻,等等。使學生提高認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提問和布置作業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多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以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熱情。

②重視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由于高中數學的特點,決定了高一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大挫折多。為此,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使他們善于在失敗面前,能冷靜地總結教訓,振作精神,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并努力爭取今后的勝利。平時多注意觀察學生情緒變化,開展心理咨詢,做好個別學生思想工作。

篇(5)

1.關于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的原因分析:

1.1環境和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不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老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已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生質量。

1.2初高中教材梯度過大。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此外,內容也多,每節課容量大于初中數學。這些都是高一數學成績大面積下降的客觀原因。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都比這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的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1.3課時的變化。

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工時制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也使高一新生開始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1.4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

筆者曾在高一召開過學生座談會,同學們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不懂但作業不會做。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帶著問題筆者多次聽到了初、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解題方法和步驟。在初三,重點題目反復做過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和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環,接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他們往往用高三復習時應達到的難度來對待高一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渡過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2.搞好初高中銜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1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銜接。

2.1.1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

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勸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2.1.2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的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而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2.1.3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的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篇(6)

初中生經過中考的奮力拼搏,剛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課程學好的愿望.但經過一段時間,他們普遍感覺高中數學并非想象中那么簡單易學,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澀,有些章節如聽天書.在做習題,課外練習時,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從何下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還在于初,高中數學教學上的銜接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其原因,尋找解決對策。

一、高一學生學習數學產生困難是造成數學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教材的原因。

由于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倡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現行初中數學教材在內容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難度,深度和廣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學習中經常應用到的知識,如:對數,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數指數冪等內容,都轉移到高一階段補充學習.這樣初中教材就體現了"淺,少,易"的特點,但卻加重了高一數學的份量.另外,初中數學教材中每一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很貼近,比較形象,并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且目前初中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容易記憶,應試效果也比較理想。

相對而言,高中數學一開始,概念抽象,定理嚴謹,邏輯性強,教材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明顯提高,知識難度加大,且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計算繁冗復雜,體現了"起點高,難度大,容量多"的特點。

(二)教法的原因。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少,知識難度不大,教學要求較低,因而教學進度較慢,對于某些重點,難點,教師可以有充裕的時間反復講解,多次演練,從而各個擊破.另外,為了應付中考,初中教師大多數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并讓學生通過機械模仿式的重復練習以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結果造成"重知識,輕能力","重局部,輕整體","重試卷(復習資料),輕書本"的不良傾向.這種封閉被動的傳統教學方式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了學生發現意識的形成,創新思維受到了扼制.但是進入高中以后,教材內涵豐富,教學要求高,進度快,知識信息廣泛,題目難度加深,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樣通過反復強調來排難釋疑.而且高中教學往往通過設導,設問,設陷,設變,啟發引導,開拓思路,然后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比較注意知識的發生過程,傾重對學生思想方法的滲透和思維品質的培養.這使得剛進入高中的學生不容易適應這種教學方法.聽課時就存在思維障礙,不容易跟上教師的思維,從而產生學習障礙,影響數學的學習。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①被動學習.在初中,教師講得細,類型歸納得全,反復練習.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憶概念,公式,及例題類型,一般都可以對號入座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需要獨立思考和對規律進行歸納總結.學生滿足于你講我聽,你放我錄,缺乏學習主動性.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容.而到了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所以,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出現困難,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造成高一學生數學學習的困難。

②學不得法.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搞好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幫助學生渡過學習數學"困難期"的對策

(一)做好準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

1.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為其它措施的落實奠定基礎.這里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2.摸清底數,規劃教學.為了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然后以此來規劃自己的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實際中,一方面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另一方面,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二)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教學。

1.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

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2.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

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應當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釋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4.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高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應具備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當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后,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于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篇(7)

1.環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是全新的,還面臨著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必須經歷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學生產生了“松口氣”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聽說過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一開始也的確是有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2.教材的變化。

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難度增加了。

3.課時的變化。

在初中,由于內容少,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容量小,進度慢,對重難點內容均有充足時間反復強調,對各類習題的解法。這樣教師有時間進行舉例示范,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靈活性加大和新工時制的實行,使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這也使高一新生因不適應高中學習而影響成績的提高。

4.學法的變化。

在初中,教師講得細,歸納總結得全面,練得熟。考試時,學生只要記準概念、公式及教師所講例題類型,一般均可取得好成績。因此,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高中,由于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

二、搞好初高中銜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準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

(1)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應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初步了解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為其他措施的落實奠定基礎。我們主要應做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2)摸清底數,規劃教學。為了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然后以此來規劃自己的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實際中,我們一方面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另一方面,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2.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銜接。

(1)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用“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

(2)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

(3)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還要求教師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4)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高中數學概括性強,題目靈活多變,只靠課上聽懂是不夠的,需要課后進行認真消化,認真總結歸納。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能力。

(5)重視專題教學。利用專題教學,集中精力攻克難點,強化重點和彌補弱點,系統歸納總結某一類問題的前后知識、應用形式、解決方法和解題規律。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有意識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3.加強學法指導。

高中數學教學要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以培養學習能力為重點,狠抓學習基本環節,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等。具體措施有三:一是寓學法指導于知識講解、作業講評、試卷分析等教學活動之中,這種形式貼近學生學習實際,易被學生接受;二是舉辦系列講座,介紹學習方法;三是定期進行學法交流,同學間互相取長補短,以共同提高。

篇(8)

自我經濟意識應該是一個成年人真正與社會接軌的根本認知,只有具備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相關知識,才能真正適應社會、進行生產、獲得創新的能力。然而,我們當今的高中學生在巨大的學業壓力之下,很大一部分忽略了基本社會生存常識的學習和培養,這將有礙于大學階段以及投身于社會生產活動的健康發展[1]。因此,我在閱讀一定量的參考資料基礎上,首先對自我經濟意識的概念進行了簡要敘述,并在此基礎上談談關于高中學生自我經濟意識培養的途徑,希望與同學、老師以及學者們分享探討。

一、自我經濟意識的內涵簡述

自我經濟意識即人們對于經濟現象具備主動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開始從事與自身發展相關的經濟管理活動,進而獲得基本的和創新的經濟發展規律[2-3]。從基本概念我們可知,自我經濟意識囊括了觀察、分析以及管理、發現四個主要環節。從高中生的角度出發,自我經濟意識的培養首先在于觀察,觀察即開始下意識地發現和認識身邊的經濟現象,考慮事物或者事件的經濟意義;其次在于分析,分析即觀察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身邊經濟現象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再一個在于管理,管理指高中生從家庭生活入手有意識地從自身做起推動經濟活動的高效發展;最后在于發現,發現屬于更高層次的自我經濟意識水平,本質在于發現與創新經濟規律,可歸于科學研究范疇。高中生的自我經濟意識培養應遵循該定義的基本道理。

二、高中學生如何培養自我經濟意識

在認識自我經濟意識的基本內涵基礎上,我立足于目前高中學生的自我經濟意識發展情況,在遵循高中生時間與能力水平的原則下,提出幾點自我經濟意識的培養策略,具體如下。

1.有意識地關注自身生活的經濟問題

有意識地關注自身生活的經濟問題,培養這個習慣,會產生許多衍生的疑惑,通過向老師詢問、查閱資料等途徑能達到逐步提升自我經濟觀察能力的效果。例如,在觀察教室環境時,我們能發現教室里有很多的物品,包括粉筆、課桌、黑板、窗戶、課本、文具等;善于思考的同學就會開始疑惑:這些東西是誰生產的呢?怎么生產的呢?為什么生產呢?會不會出現人人都想花錢買不想勞動的情況?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又該怎么辦呢?通過查閱資料和詢問老師、家長,即可認識到市場、社會分工的產生與發展規律。又如,在超市觀察到,“旺旺大禮包”的價格比每一樣產品單賣的總價要低得多,為什么呢?此時已經具備基本的市場經濟意識,可能在相關資料基礎上就可得出“捆綁銷售”以及“規模效益”的理論。總而言之,有意識地關注自身生活的經濟問題,是培養自我經濟意識的重要基礎。

2.著手管理學習與生活中的經濟活動

高中生一般不具備經濟能力,許多學生也正因為這個因素認為經濟意識不重要,其實不然。經濟管理能力應該從基礎著手,高中階段是成年的過渡階段,開始有意識地管理經濟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至關重要。我認為,為了培養自我經濟意識,高中生首先對自己的生活費或者零用錢進行管理。首先,認識經濟來源;其次,充分認識自身的消費活動和結構。例如,某高中生月零用錢100元,100元購置自己需要的文具還是購買書籍、衣物,這樣消費對自己有什么益處,是否能滿足自己接下來的學習與生活需求,應進行一個長期的經濟規劃。總之,只有認清自身的經濟收入與支出關系,并有意識地提高金錢的使用效益,才能為自我經濟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

3.主動學習經濟理論并與實際相聯系

篇(9)

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不斷實施,高考改革也不斷推進。促進學生有個性、全方位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改革最為核心的理念。尤其是新課程要求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反思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從本質上轉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具有的主體性地位體現出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在傳統的數學復習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指導,導致學生缺乏主動、積極的復習意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創造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將數學復習效果降低。下面,筆者就簡析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的實施路徑。

一、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之自主導學對策

想要保證高中數學復習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在高中數學復習教學過程中應用自主導學模式,將學生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僅僅發揮引導作用,進而使學生可以形成自主學習。自主導學策略中的“自主”就是要將數學復習課堂交還給學生,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學生在教師所創建的情境下開展學習。學生要在學習過程中結合自身的需求和條件,自主選擇數學學習的方法、目標以及內容,通過對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控,進而將具體學習目標完成。自主導學策略中的“導學”就是指高中數學教師要扮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幫助者,對學生學習活動開展指導,保證指導具有針對性,開展先學后教的方式,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

比如,在開展“函數的圖象”復習課程的時候,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由認識目標、情感目標以及能力目標共同組成。認識目標為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函數圖象以及變換方法,可以通過函數圖象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目標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情感目標為促進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成為樂學者。在開展復習教學的時候,首先要讓學生自我回顧學習到的基本函數知識,比如指數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對數函數等。其次,讓學生畫出函數圖象,并且說明它們怎么樣從f(x)=x2平移而來,比如f(x)=x2-1。而后,為學生鞏固和提升函數圖象知識。最后,組織學生設計知識系統圖,這實際上是對函數圖象知識的反思和總結。

二、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之交流歸納對策

在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中實施交流歸納對策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流程。以拋物線復習課程為例,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教師要在課前為學生布置作業,使學生可以自己整理和歸納拋物線的幾何性質以及拋物線的定義,在課堂上使學生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的作業。在開展復習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告知學生本節課要針對拋物線開展綜合性復習,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成果展示給其他同學。通過學生的成果展示,加強了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使學生樂于將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表達出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選擇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使學生可以上臺將自己總結的內容展示給大家。學生根據課本內容總結了拋物線標準方程以及定義(如下表所示),并且將最基本幾何性質總結出來,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增強了學生總結和概括能力,使學生可以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對比,通過繪制圖表,使難懂和容易混淆的知識一目了然。

三、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之自診反思對策

自診反思是自我診斷和對自身行為思想實施思考和檢驗,自診反思對策要求學生通過對知識進行回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思維回路,將思維回路作為根據開展的反思構建過程。學生通過自我整理好題和錯題,總結方法和結論,開展具有周密性的思維和思考,進而對知識進行再認識。所以,在高中數學復習教學過程中,自診反思模式并非單純總結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而是要求學生必須審視自身的數學學習過程,通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開展積極的探索和思考,思考的對象就是學生數學學習活動,學生通過調控和審視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和行為,科學、靈活運用數學知識以及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而開展新的高中數學學習活動。自診反思對策能夠從本質上提升高中生的數學素養,促進高中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進而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地開展數學學習活動。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高中數學復習課程中,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原因,根據新課程理念和理論基礎來對高中數學有效復習教學的實施路徑進行了探析。在探索過程中,針對高中生在高中數學復習教學中主動性不強、多解思路欠缺、缺乏概括梳理能力以及錯題反思能力等諸多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通過在高中數學復習教學中開展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式的教學,使學生能夠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邵敏偉.總結高考命題規律,反思高三復習教學,探索未來命題趨勢:從高考試卷分析上透析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教學通訊,2015(12):24-25.

篇(10)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2)9(S)-0021-2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試卷評講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鞏固知識、反饋教學信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思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物理教師必須重視物理試卷評講,改革高中物理試卷評講課的模式。

1

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教學的現狀

從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現狀來看,不少的課堂是講評方式單調,效率低下。具體表現為:重試卷答案的了解,輕學生答卷情況的把握、分析和講評教案的形成,缺少講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重教師主導,輕學生主體,缺少生生、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就題論題,重結果,輕過程,缺少知識網絡的建構:重解題模式和應試技巧,輕物理思維培養,缺少方法總結歸納、問題的變化和拓展;重批評責備,輕鼓勵激發,缺少對學生在情感上的引導和學習動力的激發;重整體講解,輕個別指導,缺少差異幫助;重課上講解,輕課后的針對性訓練,缺少矯正、補償和鞏固的連續性等。究其原因,是對試卷講評課的性質和功能、教學的目的和基本要求等方面的認識和研究不足。

2

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教學的基本要求

要想提高講評課教學的實效,就必須在講評課教學目標、內容、教學和評價等方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診斷和補償、矯正和鞏固、優化和拓展、激勵和強化是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目標;知識、技能上的通病與典型錯誤剖析、解題的基本方法與典型思路的歸納、問題的拓展探究以及鞏固性訓練是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內容:關注差異,發揮學生主體性、主動性和教師主導性是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方式:引導、激勵和及時反饋是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評價方式。

3

高中物理試卷評講課模式的變革

3.1教師認真備課,優化教學設計

高中物理試卷講評課的教學不僅需要把握時效性,而且更需要認真和充分地進行教學設計。不少的講評課都是在試卷批改后匆忙進行教學,由于講評課的備課不充分,教學中教師只能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效果低下。因此,教師只有充分把握考試情況:包括統計各題的錯誤率:找出學生在理解概念、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根據出現的典型錯誤揣摩學生的答題思路,分析哪些是知識性失分或者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現象或者是個別現象,分析錯誤原因;有沒有獨創性的解法,必要時課前與相關同學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想法:等等。教師只有堅持關注全面、以學定教、認真備課、用足夠的時間優化教學設計,才能保證講評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3.2學生認真自評,發揮主體作用

試卷評講課之前,要將改好的試卷發給學生先認真自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自我矯正模糊知識和補償遺漏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發放試卷后,學生由于懊悔引發的自我分析和矯正的欲望此時最強烈,他們通過自我反思能夠發現和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對于班級中只有極少數學生發生的基本知識、方法、技能方面的錯誤,利用學生主動矯正的積極心理,改變教師告知和講解的方式,引導他們通過自我查閱教材、資料,矯正模糊知識、補償遺漏知識,進一步理解知識,改進認知結構,完善知識網絡體系。在試卷講評課之前要提供答案,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尤其給慢智型的學生以思考的空間,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3.3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解決疑難

物理試卷評講課可以利用學生差異資源進行小組合作,分析解題錯誤的原因,交流解題思路,矯正、鞏固技能。每次考試中總會發生以下現象:部分基礎題發生錯誤的情況比較分散,涉及的人也比較多,學生自我糾正有困難,集中講評的針對性也不強,浪費學生的不少學習時間。因此,可以利用學生差異資源進行小組合作,組內討論、分析解題錯誤的原因,交流解題思路,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說明自己的見解與認知、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在幫助他人糾正錯誤認知、矯正錯誤技能的同時,不僅增強針對性,提高效率,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得到了增強。需要說明的是,在利用學生差異資源進行小組合作的實踐中,會出現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認為幫助別人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或者出現少數成績較差的學生羞于暴露自己的問題等現象,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活動之前進行調查了解,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活動中及時指導,使相應的活動真正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

3.4教師歸納拓展,發揮主導作用

物理試卷評講課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挖掘試題內涵,師生共同探究拓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物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僅要幫助指導學生試卷分析。分析試卷考查的主要的和次要的知識點、綜合能力體現、解題關鍵和題眼、答題主要步驟和方法,并歸納總結出一定的答題模式:更重要的是教師立足于常規錯誤、典型錯誤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辨析、尋找錯因,提高學生糾錯和防錯的能力;立足于基本解題方法與典型思路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開拓解題思路、總結解題規律:立足于綜合題的分析和解決,挖掘、歸納其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學生對物理思想方法的認識:立足于一題多問、多變、多解,師生共同探究,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物理能力。

上一篇: 化學學習總結 下一篇: 社區愛衛創衛工作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九九影院在线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婷久久 | 五月婷中文字幕 | 香蕉99国产精选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