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1 18:09: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農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結果分析
2.1農業經濟效率的總體特征
分別計算2002年和2012年淮海經濟區各地市農業經濟的各項效率指標.從兩個時期農業經濟效率總體測度結果看,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總體水平較低,呈下降趨勢,2002年和2012年分別僅達到效率最優情況下的76.2%和73.6%;農業純技術效率水平也偏低,但呈上升趨勢;農業規模效率水平較高,但呈下降趨勢,表明總體農業規模效率的下降制約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變異系數(C)的計算結果可以發現,研究區效率指數相對差異不斷增大.同時,相同時期區域綜合效率變異系數均較大,規模效率變異系數均小于純技術效率變異系數,表明純技術效率是影響各地市農業綜合效率的主要因素.
2.2農業經濟效率的分異分析
2.2.14個片區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根據所屬省份不同,淮海經濟區可分為蘇北、魯南、豫東、皖北4個片區.受各省農業政策、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內部農業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其各自農業投入產出效率及其差異程度也各不相同,見表2.各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差異較大,且差距逐漸拉大.從時間序列上看(表2),蘇北地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和純技術效率均大于魯南,魯南大于豫東,皖北最低的格局特征未變.從相對差異看(表2),2002年魯南和皖北是效率變異系數高值區,蘇北的變異系數最低;2012年魯南和豫東變異系數率的下降,而皖北農業綜合效率的下降則是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下降導致的.
2.2.2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分異特征分別對淮海經濟區20個地市的2002年和2012年的農業經濟效率指數進行分解測算,并運用專題地圖進行空間可視化.
1)農業綜合效率.200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DEA效率最優水平的地市為萊蕪和鹽城.同時,從2002年到2012年,淮海經濟區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較高(>80%)的地市數有所增加,但低效率(<60%)的地市數也在增加,地區農業投入產出效率10年內呈下降狀態,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從綜合效率的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綜合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魯南北部、蘇北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均地處淮海經濟區邊緣地區,成“半圓”型分布,形成了萊蕪、日照和鹽城沿海的高效率分布帶,而淮海經濟區其他大部分地區農業綜合效率較低,且效率水平大致相當;2012年農業投入產出綜合效率分異較為明顯,蘇北和魯南高效率地市數增加,且空間分布趨于集中,并呈現出“啞鈴”狀分布的格局.
2)農業純技術效率.2002年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為萊蕪、日照和鹽城;2012年達到純技術效率最優的地市有所增加,分別為鹽城、濟寧、泰安和萊蕪.較之2002年,2012年純技術效率有所下降的地市僅8個,且效率下降幅度較小.從地區分布看,農業純技術效率的空間分布與農業綜合效率的分布大體一致.200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蘇北和魯南,以鹽城為中心的蘇北地區由于受到長三角地區的影響,產業結構升級較快,農業科技人才儲備較豐富,農業技術水平較高;萊蕪和泰安等魯南地區北部受到膠州半島經濟圈的科技輻射,農業純技術效率較高.到2012年,農業純技術效率高的地區在蘇北、魯南地區擴展較多,而皖北、豫東地區的農業純技術效率普遍較低,從而形成了“東高西低”的差異格局.
3)農業規模效率.2002年達到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日照和鹽城,而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僅有濟寧,整體水平較高,有14個地市的規模效率是遞增的;2012年規模最優的地市有萊蕪和鹽城,規模效率低于0.940的地市增加到11個,有17個城市的規模效率是遞減的.雖然農業投入產出的規模效率水平依然較高,但出現明顯下降趨勢,說明區域內普遍存在生產要素投入規模和生產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制約了農業綜合效率的提高.從地區分布看,2002年農業規模效率除淮海經濟區中部的徐州、棗莊、濟寧、淮北和蚌埠等地市外,其他地區的普遍較高,形成了四周高、中間低的“凹陷”型分布格局;2012年各地市農業規模效率差異變大,效率較高的地市零星分布在淮海經濟區的邊緣地帶,低效率的區域范圍急劇擴大,規模效率整體水平下降明顯.
2.3農業經濟效率的問題
針對淮海經濟區農業綜合效率現狀,基于2012年的各地市指標,通過DEA-BCC模型計算出非DEA有效決策單元(地市)的農業投入冗余和產出不足的情況.不難發現,不同地市相同投入與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顯著,如連云港農業機械總動力的投入冗余比例僅占3.7%,而菏澤則高達74.1%;同一地市不同投入產出的無效指標差異也較大,如徐州農作物播種總面積投入冗余比例僅有4.4%,而化肥施用量冗余比例則有35.5%.此外,各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未出現產出不足的現象,而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較為明顯,特別是阜陽農民人均純收入產出不足高達81.9%,說明各市農業總體產出水平較高,而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較低,相對于投入來講遠沒有達到最優回報.總體看來,淮海經濟區各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基礎要素投入冗余較多,要素投入結構和規模不合理,導致產出嚴重不足,效率低下.因此,根據模型數據結果,各市可以整,合理規劃要素投入,減少投入冗余,提高投入要素的利用率,優化要素投入的規模結構,逐步提高淮海經濟區的農業經濟效率.
摘要: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信息資源
一、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對農業信息化不夠重視在我國目前階段的農村中,許多村干部甚至是負責農業經濟的會計人員對農業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談不上實施和建設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體系了。我國農村中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也不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會計人員簡單地認為使用計算機就等同于農業信息化管理,這也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員缺乏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
2.農業信息資源的開展受阻當前,我國農民對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的概念還比較陌生,這就導致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工作遲遲未取得成效,雖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國家的號召下建立了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專門部門,但缺乏對其運行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經驗,使得這些部門和管理機構都十分缺乏專業性,也導致了農業發展中的經費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國農村中還無法全面實現農業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建設受阻,無法指導農民獲得最新的農業市場信息。
3.審計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了解不夠專業我國基層農業中的從業人員,甚至是政府部門的一些政府職員的綜合素質水平都較低,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和指導,這就使他們對工作中的一些問題無法充分解決,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術。在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審計人員沒有經過專門的經濟管理培訓,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識和管理知識,甚至對計算機的知識都不是很了解,這就導致他們在工作中無法充分的應用信息化技術,也無法獲得高效、有用的信息,這也是阻礙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因素。
二、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中的要點
1.增加對農業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傳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知識,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并糾正他們對農業信息化認識的錯誤觀點。然后加大政府部門的宣傳力度,讓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走進農民當中,推動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為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對農業經濟信息化進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學的農業信息共享平臺,對農業信息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則,進而推動農業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的建設和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充分實現全國范圍內的農業信息共享。同時采用多種信息化傳播平臺進行農業信息的傳播和分享,將通信、電視廣播、新聞報紙等多個媒體平臺充分利用起來,提供更好的農業信息共享途徑。
3.加強對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人員的培訓農業信息化管理的整體建設水平取決于農業信息化的建設人員和管理人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手段越來越多樣,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定期對地方政府的政府職員進行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尤其是涉及到農業經濟管理部門的審計和會計人員,以更好地建設我國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管理。
三、結語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設信息化的農業經濟管理對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農業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二:新時期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策略
摘要:
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經濟有重要影響。但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本文主要對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業經濟;經濟管理問題;探討對策
1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視不斷加強,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強新時期的農業經濟管理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2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了現代農業經濟的進步。諸如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不健全,經濟結構與發展速度不匹配,導致了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存在諸多問題,也給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了許多制約。特別是經濟管理活動中執行力差,管理體制存在不足等現象。這些不僅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整體概念上也影響著國家經濟的全面進步[1]。
2.2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水平有限
對于農村經濟管理的主體主要是人才,而在現代農村經濟的改革中,農業經濟管理者水平有限,專業知識不高且缺乏培訓,導致他們在觀念上存在偏差,認識不到農業經濟對于國家主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執行能力較差,缺乏相關經濟管理經驗等客觀因素,導致了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滯后[2]。
3新時期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3.1管理理念日趨現代化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將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現代先進的管理模式必將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當前,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理念已經滲透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農業經濟管理將越來越注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3.2管理模式日趨信息化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改變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模式,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將成為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農業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農業生產和農業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僅能夠為農業經濟、生產和管理提供服務,還能夠為農業經濟政策提供支撐。信息化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科技的進步[3]。
4新時期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對策
4.1建立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制度,是國家對于實現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真正實現國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農民對農村經濟產業發展期待值較高,但由于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導致了很多制約經濟進步的現象。所以,要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就要整合和優化農村農業資源。其次,建立民主決策機制,實現民主管理的自律機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對于一些普通事務,可以由集體討論決定,而較重要的事務,由重要決策部門如監事會來決定,通過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項資源[4]。
4.2因地制宜選擇發展模式
在發展農業經濟時,不但需要改革創新,還必須符合當地發展實際,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實踐證明,實現專業的集體合作是有效的發展模式。首先,這符合我國對于保證土地歸屬問題的政策規定,還可以實現資源整合。再次,這也符合農民的自身意愿,從而實現了土地規模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
4.3加強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
人才的匱乏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引進或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強化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相關人員培訓,不斷更新科學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據每個人的自身能力進行針對性輔導,使其成為具備農業經濟管理高水平的人才,發揮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4.4強化科學技術的支撐的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發展農業經濟產業過程中,重視科技的推廣和運用,加強對整體的農業經濟發展和產業規劃布局等進行指導。不但可以有效實行對于農業經濟的科學管理,而且還可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單產質量,增加農業經濟收益[5]。
4.5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首先,要尋找一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吻合的基層組織建設模式,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其次,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實際發展農業經濟管理是,需要順民意,尊重民意、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從而更好的指導農業經濟管理建設的工作。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重視人才作用,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并且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在新時期整體經濟引導下,重點關注現代化的農村農業建設,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艷麗.新疆扶貧開發中的農業科技創新問題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2.
[2]李俏.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摘要: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跨界應用,農業大數據帶來了思維、理念和技術上的重大變革,是對傳統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改變。
關鍵詞:大數據;農業經濟管理
1農業迎來大數據時代
1.1大數據及其特性
人才素質的提高和基礎信息設施的完善,加快了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互聯網發展臻于成熟,移動終端設備數量增長迅猛,產生了眾多新型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設備,由于這些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客觀上為大數據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從而拉開了大數據時代的序幕。早在20世紀80年代,阿爾文?托夫勒就前瞻性的預測出大數據時代即將來臨,并贊譽大數據將是信息化革命浪潮中的華彩樂章。
2007年美國圖靈獎獲得者吉米?格瑞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演講中提出,科學研究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從經驗探索、理論模型、計算仿真,到現在進入數據探索階段。對于大數據的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
大數據一詞來源于英文BigDate,用海量數據來描述大數據并非十分嚴謹。目前,所熟知的大數據的概念是由麥肯錫咨詢公司提出,麥肯錫咨詢公司對大數據做出的定義是:大數據是指大小超出了傳統數據庫軟件工具的抓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群。顯然,該定義對大數據的判斷采取主觀標準,隨著軟件工具存儲、分析等能力的變化,大數據的標準也會相應的做出調整。同行業數據的大小不同,處理軟件存在差異,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同樣的數據量,在這個行業屬于大數據,放到另一行業就不能算作大數據。
根據大數據的特點,通常將大數據的特點歸納為3V,即Volume(大量化)、Variety(多樣化)、Velocity(快速化),這三個特點同樣也表現出大數據所隱藏的巨大value(價值),因此,有些人將其歸納為4V。除此之外,大數據還有veracity(精確性)和Complexity(復雜)的特點。大數據的首要特征就是數據體量大。
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隨著社會活動的增加和數據采集終端設備的增加,我們所獲取的數據呈現出爆炸式的指數級增長,數據量在不斷刷新一個個新的量級單位,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預計,大數據將會以每年50%的速度在爆發性增長。大數據不僅僅是數據量大,而且數據類型多樣化。
多樣化是指大數據種類繁多。大數據與海量數據并不完全相同,大數據除了具有和海量數據相同的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外,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大數據擁有大規模的非結構化數據,而且非結構化數據所占比重快速增長。根據咨詢公司的統計數據,在眾多的數據中,80%~90%的為非結構化數據,增長速度比結構化數據增長快10~50倍。快速化是指數據的流動和處理速度更快。
隨著信息物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源源不斷的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數據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相應的導致數據的處理速度也在加快。大數據處理方式的與傳統的批量式分析不同,大數據更注重實時分析。數據的風靡除了具備信息技術等客觀條件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數據所蘊含的價值,大數據在各個行業都發揮著重要價值。
當然,大數據的價值密度和數據量的大小成反比,一個單一的數據本身并沒有多大價值,但大量的數據則積累和隱藏了豐富的財富。其價值具有稀疏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等特質。大數據所存在的數據量大、數據類型多樣化、數據的快速處理的特點,都表明大數據處理和分析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
1.2農業大數據及其特征
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龐大的數據,這些數據廣泛存在于耕地、育種、播種、施肥、植保、收獲、儲運、農產品加工、銷售、畜牧業生產等各環節,包括跨行業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對于調整農業生產、相關農業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農業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思維變革在農業領域的具體體現。農業大數據除具備大數據的大量化、多樣化、快速化、價值性、精確性和復雜性等基本特性外,還有其自身的特征。農業大數據產生于農業領域,涵蓋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農業資源數據、農業生產資料數據、農業技術數據庫、農產品市場信息數據、農業政策法規數據和農業機構等多種數據,而且,農業生產環境具有特殊性,受土壤類型、氣候類型、作物種類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就使得關于他們的數據具有多維、動態、不確定、不完全等特征。
2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管理中的作用
農業大數據的最重要價值就是收集農業大數據對其進行挖掘,尋求蘊含在其中的經濟價值,對未來的農業生產及其相關經營做出科學的預測,以指導農業的發展。
2.1農業大數據助力農業的科學發展
農業在人類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農業為人類生存提供不可缺少的物品;另一方面,農業為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高農業產出。農業生產具有自身的特點,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屬于自然再生產。因此,在農業生產中,要重視氣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響。
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對所收集到農業大數據進行挖掘,通過數據反映農業生產的外部環境特點,并預測外部環境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當地的農業生產結構,將資金、技術投入到需要優先發展的農業生產行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改進農業經營方式,調動生產積極性。農業經營方式屬于制度層面的問題,主要解決如何經營的問題,只有恰當的經營方式,才能充分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如何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傳統的做法是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對所抽取的樣本進行統計分析,但確保隨機抽樣是非常困難的。采樣過程中若存在私見,分析結果則會有較大出入。因此,隨機抽樣的準確性受到影響,只是在不可收集和分析全部數據的情況下的選擇。
利用農業大數據的分析技術,我們可以避免遺漏數據的現象發生,通過對全體數據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如在農業合作社管理中,通過對組織規模、生產技能、管理和經營水平以及經濟效益等因素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影響組織管理的因素,進行經營方式的選擇,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發揮信息技術作用,增強農業競爭力。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業也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傳統農業生產主要靠經驗指導,具有滯后性和不準確性。在信息技術指導下的現代農業生產,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對農業生產中將產生的問題事前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并及時做出反應。如可以針對作物品種的特性,改良和培育新品種;根據作物的生長狀況使用肥料;通過對氣象信息的預測,合理的灌溉和防治病蟲害等。
2.2預測涉農企業生存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
涉農企業通常有四種類型:一是為農產品生產提供生產資料和服務的農資企業,二是農產品生產企業,三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四是農產品流通企業。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涉農企業逐步發展并壯大,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大,涉農企業除了具備普通企業的社會作用外,還發揮著其特殊的作用。
如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鏈的形成;涉農企業在運作中創造了大量的崗位,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上發揮重要作用;農產品流通企業解決了農產品流通難的問題,對于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涉農企業在目前的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影響著企業的良性發展。如對市場變化不敏感,技術創新緩慢,生產調整滯后,從而導致企業的競爭力弱,發揮的作用有限。利用農業大數據對涉農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如將農業大數據應用于供應鏈管理上,通過對多個數據庫(比如銷售歷史、天氣預報和季節性銷售周期)進行分析,來提高存貨預測能力,實現最優存貨管理。
對運輸進行優化處理,使用路徑優化功能提高車隊和配送管理水平,優化物流。借助于物聯網技術,采用實時的傳感器數據來跟蹤土壤、氣候等信息,指導農業生產操作。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分析來自客戶反饋的數據,不僅能夠提高營銷水平,而且可以對生產過程進行及時調整,指導下一步的產品研發。
2.3完善政府運作方式,推動政府科學的農業決策
政府自身組織結構、行政業務流程、規章制度等是影響政府發揮職能的重要因素。物聯網、云計算、數據整合、關聯數據、信息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為政府利用大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撐,利用農業大數據的思維和方法,將會促進政府組織形態的改革,轉變政府治理模式。從長遠來看,大數據將會對政府管理范式、政府職能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能夠改變政府的管理方式,促進政府科學決策,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政府決策是政府行使各項職能的基礎,政府決策的質量和效率直接關系到管理活動的成效。利用大數據的思維和方法,政府可以在農業生產以及涉農企業發展等方面做出科學的決策。政府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數據優勢,利用大數據的完整性、快速性特點,可以迅速的對農業生產經營做出反應,及時做出農業指導,調整農業生產以及涉農企業的發展,提高農業收益。
3農業大數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認識誤區
盡管大數據已鋪天蓋地的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并在部分領域得到了應用,但對于農業大數據的認識,仍存在誤區。部分觀點認為,大數據有過度炒作的嫌疑,仍有人認為大數據就是海量數據存儲,大數據僅僅是可以獲取更多信息的平臺,缺乏核心價值。部分觀點恰恰相反,他們過分推崇大數據的作用,認為大數據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認為傳統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將被大數據所取代。這兩種極端的認識都是不可取的。大數據的存在與發展是信息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應該正確面對,以使其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但應該看到,目前大數據的概念、技術、方法還不成熟,大數據預測結果也并非準確無誤,而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大數據并不是僅僅依靠計算機進行算法處理就可以完成,更需要人在其中發揮指導做用。
3.2數據挖掘存在困難
大數據挖掘主要有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和結果的可視化呈現四部分。數據挖掘需要較高的技術和成本,各個環節都面臨不同程度地困難。在數據收集階段,要根據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收集相關的數據。雖然伴隨著物聯網、終端設備等的發展,收集數據越來越便捷,但從龐大的數據中做到去偽存真,仍是一件復雜的工作。盡管大數據允許數據中存在少量數據的不準確,但并不意味著可以不需要保證數據的質量。
高質量的數據,是分析結果準確性的前提。在數據存儲階段,規模龐大的數據也不斷挑戰著傳統的數據存儲,普通的服務器根本承載不了如此龐大的數據集,而類似EC2一類的掩碼計算云服務價格又過于昂貴,一般的科研項目也難以支付得起。在數據處理階段,大量來自不同地方的數據被存儲在一起,在對數據進行正式處理之前需要對所存儲的數據進行數據清洗工作,目前數據清洗的技術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在數據處理過程中,大數據所面臨的是龐大的數量級和復雜的數據結構,Hadoop相關技術為企業構建大數據處理平臺提供了基礎的系統架構及相關的數據庫、數據流等數據管理工具,但不足以解決全部大數據問題。
龐大的數據中往往摻雜著各種無效數據,簡單粗放式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往往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甚至可能是相左的結論,所以需要更加有效的、精工細作的處理工具。無論是從數據處理規模還是從算法的健壯性等方面來看,都對相關的數據挖掘技術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結果的可視化呈現是將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呈現出來,使結果更加直觀。在這一階段,由于大數據包含大量的非結構化數據,復雜性增強,傳統的顯示方法只能對結構化數據進行直觀的展示,而對于復雜的非結構化數據無法直觀的呈現分析結構。
3.3信息安全存在隱患
農業大數據可以通過預測氣象信息等確保農業生產的安全,然而農業大數據自身的安全卻面臨威脅。因數據來源廣泛而帶來的數據采集安全;因數據種類和業務類型眾多而帶來的數據整合與存儲安全;因外部需求和用戶隱私保護而帶來的數據審計和安全問題等。伴隨著數據收集方式的多樣化,數據對外呈現增加,數據存儲和分析使用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數據保護方法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對規模龐大的數據進行監管是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所反映的不僅僅是數據表面的信息,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將反映預期的行為,數據如果利用不當,缺乏必要的保密措施,就很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我國大數據的發展正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信息安全方面尚不完善。隨著數據的高度集中和數據量的增大,如何確保產業鏈中的數據安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同時,數據的分布式、協作式、開放式處理也加大了數據泄露的風險。
4農業大數據工作重點
4.1轉變思維認識
首先,要對農業大數據樹立客觀的認識,摒棄之前片面、唯技術論等不正確的觀點,既要認識到農業大數據的價值所在,又不能盲目依賴農業大數據。其次,農業大數據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應用,也帶來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我們要改變在信息技術不發達時代下所產生的思維方式,如采用小樣本量進行統計分析等,應樹立農業大數據思維,采用全部的數據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通過借鑒大數據在其他行業所采用的方法,政府、企業等要積極推進農業大數據的發展。
4.2培養大數據人才完善農業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挖掘是大數據的核心工作,傳統的數據處理手段無法適應大數據的發展,根據大數據的特征開發新技術是大數據發揮價值的關鍵,改進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改變過去已經建立起來的數據存儲和傳輸的方式。
制約大數據技術發展的重要原因是人才的缺乏,因此,加強農業大數據人才的培育是今后工作的重點,人才的培養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種是緩解短期人才缺乏,通過對已有的相關數據處理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來提高他們的技能,以此滿足人才急需的現狀;另一種是從長遠解除農業大數據人才缺乏的問題,需要在高校設立數據科學的專門研究機構和相關專業,來培育充足的農業大數據人才。
推動農業大數據發展的另一措施是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農業信息化是農業大數據的基礎,而目前農業信息化水平整體低且地區差距大,影響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因此,要建立并完善農業信息化建設,解決農業大數據應用領域中存在的信息服務個性化不足、實時數據采集難等問題,建設農業信息服務的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智能化、人性化和個性化,并為我國的農業動力大數據應用建立基礎。
4.3保障大數據應用安全
針對大數據安全問題,在技術層面上,構建統一的大數據安全架構和開放數據服務,需要重新設計和構建大數據安全架構和開放數據服務,從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災難備份、安全風險管理、安全運營管理、安全事件管理、安全治理等各個角度考慮,保障大數據計算過程、數據形態、應用價值的安全。在政府層面,應該明確重點領域數據庫范圍,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加強規范和引導,進行日常監管,企業層面,要加強內部管理,對設備尤其是移動設備的使用加以規范,規范農業大數據的使用和流程。
5展望
農業大數據是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跨界應用,農業大數據帶來了思維、理念和技術上的重大變革,是對傳統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重大改變。針對農業大數據在起步階段存在的錯誤認識、技術應用水平低、數據安全存在隱患的現狀,積極轉變觀念、提高技術水平、保障農業大數據應用安全,必將不斷改進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充分發揮其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預測指導功能,提高農業及相關產業的效益。
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論文范文二:農業經濟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摘要:農業經濟管理完成了對農村合理規劃的任務,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解決辦法,并解決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經濟發展
一、農村經濟發展現況
1.農村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農村居民對教育的認知不夠,導致子女不愿上學或強制退學等現象出現,以及一些農村的教學條件落后,導致農村子女的文化水平不高,而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卻留在了城市,這些因素就導致了農村的文化水平始終不高的根本原因。
2.農業生產規模較小
農村的經營方式比較分散,對于集體和大規模的生產,還有新技術的推廣都不能很有效的進行,農作物的播種和收割都無法統一進行,這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就很大程度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3.農村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隨著工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大量的土地因為不正確的使用,造成了農村環境的污染,植被破壞,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現象。這就嚴重的破壞了生態平衡,制約了農業的發展,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農村經濟管理所采用的形式
1.改善農村教育條件,提高農民文化水平
農村基礎教育條件有所改善,在農村建立起正規的中小學,推廣義務教育,宣傳教育的重要性,使得適齡兒童都有學上,上得起學,在初等教育上跟得上,打下文化基礎,為農村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不會因為沒錢上學而錯過受教育的機會,這樣對于農民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統籌城鄉發展,落實扶持政策
切實落實三農政策,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新技術、新人才,把經濟建設作為核心,促進農業增產、增收,拓寬銷售渠道,打通城鄉合作,積極幫助農村居民早日步入小康行列。
3.發展現代農業,強化科技保障
結合科技的發展,將新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改變農村現狀,用科技實現高產,在良種培育、防蟲、防害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機械自動化等節省了勞動力,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引入新技術,用科技的力量推動新農村經濟發展。
4.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如此才能穩定、可循環,保證經濟發展不占用下一代生活資源,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環境,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在發展中要重視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發展經濟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
5.加大農業投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經濟發展的目的就是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在農村經濟發展之初,沒有完善的農業機制,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沒有多渠道的信息資源,銷售渠道少等問題難以解決,需要政府等部門的支持,加大農業投入,幫助農民建設新農村,走上正確的發展道路,完善生產機制。
三、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1.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好了制度保證
綜合農村現在的經濟條件狀況,農業的經濟管理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好了制度的保證,好的經濟管理制度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的農業經濟管理下農村的經濟才能快速、穩定的發展,這也成為了一種非常合理的發展模式。農村的經濟發展行為得到了有效的規范,這使得農業的發展得到了提高,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得到了滿足。所以說好的科學規范方法能夠很大程度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優化的農村經濟發展的制度,使得農業的發展具有合理的制度保證,采用優化的制度才能最大化的發展經濟,保證農業生產的質量和經濟發展的速度。
2.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理論指導,也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指明了道路,就是有了這種引導,農村經濟才會有目的的進行有效的發展,這也大大的加快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農業經濟管理不僅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理論指導,還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明確了市場經濟地位,農村經濟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占有重要的組成成分。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重點發展,明確經濟地位,更有助于農村經濟的發展。
3.農業經濟管理為農村經濟發展解決了制約問題
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制約問題,然而農業經濟管理為這些問題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從一定程度上解決或者緩解了問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農業經濟管理完成了對農村合理規劃的任務,為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科學的解決辦法,并解決了農村的經濟發展的制約問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
摘要:農業經濟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許多傳統地區在發展的時候依舊依靠人力來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播種和收貨等方面,需要先進的農業設備來支撐,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基礎性設施的不到位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
1關于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問題
1.1廣大農民信息化意識薄弱
在我國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時,我們意識到農民群眾在信息化技術進程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可以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中,還可以第一時間測試出信息化技術成果,由此可見,他們對信息化技術的接受程度對信息化技術的實施有著很重大的影響。
1.2農業信息化資源缺乏管理
在我國農村地區實際發展過程中,雖然一直按照國家對農業的發展要求,并在當地建立了比較完善的信息化服務系統,但依舊存在很多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信息化服務系統中對農業的信息資源未做有效處理和整合,使得很多可用的農業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1.3嚴重缺乏政府的資金投入
農業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術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更多資深的農民群眾支持,以及安裝各種有信息化技術有關的設備,這樣才能全面發揮信息化技術的作用。
1.4信息化專業人才嚴重稀缺
在信息化經濟管理中,最重要是人的參與,專業技術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特別是在農村經濟發展,缺乏這種信息化技術人才,導致農業建設信息知識不能更好的融入到農業發展中,嚴重影響農業的發展,使得信息化技術一直停滯不前,阻礙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發展。這時就需要培養大量的專業性人才,在理解技術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發展水平。
2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措施
2.1強化農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
由于農民大多來自偏遠地方,接觸的信息面較窄,對于信息化認識存在很大的不足,這時就需要及時改善這種現象。需要全面改善農業部門對信息化的認識,真正從根本上改變對農業信息化的認識。
2.2加強培養農業信息化人才建設
隨著農業信息化經濟管理的發展,迫切需要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這時就需要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人才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擁有完善的農業信息化團隊,進而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這時還需要政府投資建立相關的培訓機構,重點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進而選出優秀的員工。這樣才能真正滿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人才需求,多重視對現代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培養,真正實現信息化建設與農業發展的有機結合,推動我國農業發展。
2.3加大對農業信息技術的研發力度
要想在整體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投入十分必要,開展各種類型的信息技術研發。在研發時,一般而言多采用可以給農民帶來高收入的經濟管理模式為主,激發農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然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傳統農業管理模式加以創新。信息技術的研發離不開對信息化的設備使用和開發,使用高技術進行研發,這樣才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業信息技術的培養依賴先進的設備,這時就需要政府加大對信息技術的研發投入,為信息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
2.4完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設備
農業經濟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許多傳統地區在發展的時候依舊依靠人力來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例如在播種和收貨等方面,需要先進的農業設備來支撐,這樣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基礎性設施的不到位嚴重制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政府需要加大資金和設備方面的投入,讓農民有能力買得起農業設備的基礎上,也會使用先進設備,在農業生產中進行規范化作業,還可以定期召開對信息化機械設備的培訓課,提升農民對信息化的興趣和熱情,積極的將先進設備成功運用到實際生產作業中。
3結束語
在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道路上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農民的積極配合,全方位提升農業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許紅杰.關于農業經濟管理創新策略的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6(05).
[2]史曉光.基于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業經濟管理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6(08).
[3]薛敏.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06).
有關農業經濟類論文范文二: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途徑研究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國家和社會各界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是核心環節之一,關系到農業改革的成敗以及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的主要方向之一為經濟結構調整,在調整改革的過程中產生許多了亟需解決的問題,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是必然選擇,只有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市場競爭力、爭取效益最大化,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文章結合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以及在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就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實現途徑與方法進行重點研究。
關鍵詞:農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農產品
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傳統農業的發展一直處在十分封閉的市場經營狀態下,商品經營銷售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較小。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受全球化影響漸漸融入國際貿易體系,在全球化的沖擊下我國傳統農業經濟結構面臨改革難題,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我國糧食生產比重在農業經濟結構中比例較大,盡管相比傳統糧食種植結構模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由于經濟附加值低而在國際競爭中處于相對劣勢。同時,經濟作物的種植水平、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農業產業合作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問題,也是我國當前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中需要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因此,中國農業想在國際農業市場貿易中占一席之地,就必須改革傳統農業經濟結構,加快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的建設步伐。
一、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市場為主要導向,因此農業經營體制改革的目標之一是農業產業化。在20世紀我國農業的探索發展時期,形成了,這種由民眾智慧結晶產生的雙層經營體制,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與農產品產量,促進了經濟生產力的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這種雙層經營體制的潛力漸漸被挖掘殆盡,要想跟隨時展要求優化經濟結構,就需要進行新的改革創新,總結先前經驗,通過實踐檢驗,進行農業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生產力發展,盡快融入國際市場,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競爭力。先前,我國比較成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主要是以為基礎,面向市場,采用公司+農戶的產業組織模式,依靠經濟龍頭企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經營一體化,使得利潤在每個經營結構主體之間合理分配。農業產業化彌補了過去傳統的經營模式的缺點,更大程度上優化了農業資源的配置。這種經營方式豐富了服務的質量與水平,充實發展了經營體制的內容。目前,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與農戶建立生產營銷關系,包括訂單農業、公司+農戶等方式,這種產銷模式帶領農戶依照市場需求進行生產,達到專業化、科學化、集約化的生產目的,形成政府、市場、企業、農戶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結構調整機制。
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
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研發和推廣農業新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頗豐,向農民推廣應用方面也十分全面,但也存在著許多機制上的問題,例如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缺乏后勁,私營性農業科技推廣組織服務不到位,農業研發資金缺乏等各種問題。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面臨著成果轉化慢、產業化程度低等困難,無法適應當前國家農業經濟形勢快速發展的需要。改革農業經濟結構必須創新農業科技推廣制度,將農業技術與經營性農技相結合,創新農業技術服務組織體系多元化,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農業科技推廣,例如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市場龍頭企業相聯合等形式。另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農業技術示范、培訓與服務體系。通過各種方式使農民掌握農業先進技術,例如建立農業科技園、培養先進種植人才等方式,推廣農業科學技術,培養示范人才,最終帶領群眾走向農業科學化的道路。健全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支持鼓勵技術人員加入生產過程,向農民推廣先進技術成果,通過多種形式實現生產學習、農業與科技的融合,提高農民接受農業科技的主動性,加強民眾的農業科技技術培訓,大力宣傳先進農業科技成果,提高農戶的科學種植意識,促進先進技術成果轉化。
三、培育農業專業化合作組織,提高農業市場服務能力
市場為生產產業線的最終點,也是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個體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一些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由于市場信息的閉塞或個體力量的不足,很難進行品牌宣傳和獲取較高利潤。所以要在目前的農產品經營市場上,積極培養農業專業化合作組織,開辟新的產業鏈,創新產業經營模式,進行連鎖品牌經營,通過網絡物流等新的運輸方式進行交易,創新農產品經營方式,建立開放、合作、科學、有序的市場經營體系。提高農民專業化服務的意識,組織同類農產品生產者進行合作,實現產品生產、運輸、經營、市場一體化的管理服務模式,降低農產品交易成本,發揮農民的主體地位,鼓勵農民以創新方式加入現代化市場生產經營,提高農民學習網絡經營的積極性,使農產品通過多種渠道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拓展農業生產市場范圍,促進農業對外開放
中國加入WTO以來,農業市場的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中國農業產業要想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盡快融入全球化市場并獲取相應的競爭優勢,這無疑對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農業經濟對外開放也是必然的。我國農業現狀為人多地少,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廉價,小規模經營,綜合分析來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土地密集型產業,例如糧食作物等農產品,國際競爭力小,而大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則擁有較大競爭優勢,比如花卉蔬菜、畜牧產品以及海洋產品等。綜合目前形勢,我國農產品出口量較少,相關農產品出口份額占世界總出口量比例十分小,因此在調整經濟產業結構方面,促進農業對外開放,拓展農產品市場十分重要,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國拓寬農業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針為引進來和走出去,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通過這兩種途徑擴大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引進來包括積極引進外來先進農業技術、管理經驗、高科技人才與大量的流動資金,推動國內企業對外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競爭力。通過引進來利用好國外資源,促進我國農產品朝向科學化、技術化、網絡化的生產方向發展,擴大國際市場,調整農產品產業結構,提高農民收入。另一方面,通過走出去利用沿海發達的交通條件,促進農業龍頭產業帶動國內產品加工出口,在沿海地區建立出口基地,提高農業產業、產品的國際影響力,提高農業產品效益。
五、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
發展農村經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努力方向之一,需要加大農業投入力度。首先,城鎮建設應合理規劃發展規模,要與當地的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有機結合,通過研究農業資源承載量來確定城鎮建設規模,既要做到容納相應的人口又能保證物力財力得到合理使用,為農業現代化提供更有利的資源保障。其次,要積極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水利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除了政府投資外,積極尋找多方面的融資主體,促進農業投資多元化。再次,要重視農村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運用,減少土地浪費,做到農村土地的科學規劃和高效種植,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積極爭取效益最大化,實現我國農業的集約化生產。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除了協調資源與勞動力之外,要考慮到交通、科技、文化、娛樂、教育等基礎生產要素集中的環境空間載體,城鎮發展關系到居民日常生活設施的改善,消費促進經濟發展,因此農村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的重要方向。城鎮的發展與進步也能提高民眾的教育文化水平,改變人們落后的農業生產思想,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帶領農民群眾走向小康社會,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符合新時代經濟發展的要求。
六、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結構調整和改革。結構調整要在質量、效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有序進行,這樣才能帶動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促進資源可持續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更快地融入國際農業經濟貿易市場。
參考文獻:
[1]付石林.用特色循環經濟解決三農問題經濟學家范小克縱談循環經濟理論創新[J].經濟,2012(04).
從根本來講,基塘生態農業發展的循環模式主要是由陸地的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相結合,這種科學的生態系統是基于高效益以及低消耗的前提下,是一種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可利用的模式,也是在農村比較容易實現循環發展和推廣的模式之一。原因在于,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淡水生態系統資源以及陸地生態系統資源,基塘生態農業發展有著良好的基礎并且可以做到有效的推廣,經濟發展又得到提高,可以說整體效果相對滿意。
1.2“四位一體”的農業循環模式
四位一體的農業循環模式是首先由遼寧省提出來的,具體是指以沼氣為紐帶來帶動整體生態綜合的工程。四位一體模式能夠很好的與農業資源循環模式結合起來,這點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全方位發展,得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是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典型的代表。由于農村地理優勢明顯,平原的農林牧符合農業循環經濟模式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資源的合理運用,推動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更為主要的是,為其他農村地區的農業循環模式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帶頭作用。
2、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策略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的提出是切實能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貫徹的方式,所以需要根據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來提出相關的策略,保證農業循環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全面貫徹,進一步提升農業經濟發展的效果,具體來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加強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和推廣力度
首先要加強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宣傳和推廣的力度,使得農業循環經濟的概念深入人心才能夠切實的提高農業循環經濟的應用效果,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的主題的作用,在具體的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農民進行大力宣傳和大力推廣,宣傳農業循環經濟的優點,讓農民切實看到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益處才能夠轉變農業經濟發展的模式,摒棄過去傳統的掠奪式的發展模式,推崇現在和諧式的發展模式,將兩者進行對比之后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之前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夠做到可持續發展,讓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得到創新,惠及三農。
2.2強化政府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引導
其次,政府是強化農業循環經濟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成敗的關鍵。政府積極對農業循環經濟進行宣傳和引導作用才能夠保證農業經濟發展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夠切實的促進農業經濟循環發展的新模式。在強化政府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引導作用過程中,政府不僅僅要對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投入一定的資金,還要多方位的多層次的引導農業經濟漸進式的發展,以點帶面,建立良好的示范村,做出榜樣的作用。這些措施都是能提高農業經濟發展質量的具體的措施。
2.3促進綠色環保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在實施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中,它的基礎是建立在綠色環保的理念,只有擁有綠色環保的理念才能夠從內部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生活生產中要不斷強調綠色農業的重要性,強調綠色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將清潔生產的觀念貫徹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環境,支持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質量,同時也滿足綠色環保的農業循環經濟的實際要求,所以,想要做好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工作,要講綠色,清潔生產的觀念灌輸到日常的農業生產環境當中。
2.4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相關技術的研究
只有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相關技術的研究才能保證農業循環經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政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和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農業循環經濟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更新循環經濟的相關技術,并且將新技術推廣到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農業循環經濟的飛速增長的同時也能推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科學理念。由于對相關技術和研究的更新,能夠與時俱進,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農業循環經濟的相關問題,并且能夠解決問題,改善現在的一些不良發展狀況,保證了農業經濟發展達到預期目標和相對理想的狀態,使得農業經濟不僅僅是可持續增長,更要注重農業循環經濟的穩定,健康的增長。
消費者認可度高,已成為馬邊的一張名片馬邊茶場主要集中在海拔600m~1300m的二半山區,該區域林木蒼翠,山巒起伏,終年細雨蒙蒙,云霧繚繞,孕育出了風味獨特品質上佳的馬邊茶葉,深受消費者親睞,贏得了“送禮就送竹葉青,喝茶還喝馬邊茶”的美譽。茶葉已成為馬邊的一個品牌,一張特色名片。
2基地設施完善
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已成為馬邊現代農業的示范窗口近幾年來,馬邊積極爭取、整合項目,加大基地建設投入,不斷建設、完善茶園路、渠、池等基礎設施,茶農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累計已新建、完善茶葉產業路40km、茶葉園區路104km、溝渠10km、管道165km、水池350口共1.2萬m3。同時,積極開展7個萬畝示范區和15個千畝標準園的打造工作,通過推廣太陽能殺蟲燈、色板、礦物農藥和生物農藥等一系列綠色防控技術,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噴灌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實現了傳統農業向“高標準,新技術,種良種,用良法”的現代農業的跨越。茶葉基地已成為全縣現代農業的一個典型示范窗口。
3基地面積快速擴大
規模效應顯現,已成為全國重點綠茶原料基地馬邊茶葉產業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基地面積快速擴大,生產能力顯著提升。截至年底,全縣茶園面積已達21.46萬畝,已成為全省五大茶葉原料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可達1萬t,整體加工水平已躍居樂山地區第二位。優質、豐富的原料,每年都吸引眾多的省內外廠商前來洽購,規模效益顯現。目前,馬邊已與省內的竹葉青茶業、峨眉雪芽茶業、敘府茶業、米倉山茶業等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與福建、浙江、江蘇、陜西等地的采購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馬邊茶葉幾乎年年都是供不應求。
4產業健康發展
產值逐年提升,已成為馬邊農民的綠色銀行茶葉是中國傳統瑰寶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六大保健食品之首,正作為一種世界性的綠色健康健康飲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推崇。馬邊茶葉產業發展是全球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飛速發展后步入穩定、健康、持續的發展階段,供求基本保持同步穩定增長。2013年,全縣干茶產量8144t,干茶產值7.98億元,分別較10年前增長224.9%和1195.5%。2013年,全縣茶葉鮮葉產值5.42億元,農民人均茶葉鮮葉收入3045元,農民人均茶葉純收入2588元(含勞務收入),占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582元的56.5%,茶葉產業已成為馬邊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已成為了農戶的綠色銀行。
二茶葉產業鏈條完善
帶動縣域內產業發展茶葉既是農產品,也是工業產品,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涉及基地建設(含基礎設施建設)、種植、生產加工、精深加工、銷售及服務。茶葉產業對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很強的吸引力,在馬邊縣域范圍內,有力帶動了全縣產業的全面發展。
1茶葉產業已成為縣域農業經濟支柱性產業
有效吸收了農村剩余勞動力一個勞動力可有效采摘2~3畝茶園,馬邊21多萬畝茶園,可就地解決1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在名茶采摘期間,每人日收入可達150元/天~300元/天,即使在大宗茶采摘期間,每人日收入也在80元/天左右,全年(采摘時間半年左右)茶農人均茶葉收入可達2萬元。從事茶葉種植的農民還可以在家從事其他農業生產或就近務工,這種在家門口掙錢的方式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就帶動就業而言,馬邊的茶葉產業堪比一個綠色的“富士康”工廠。
2茶葉產業已成為縣域內農民季節性勞務項目之一
增加了農民季節性勞務收入茶葉生產季節性很強,采摘和加工主要集中在2~8月。隨著全縣加工能力的提高,茶葉加工工人需求量持續增加,已成為縣域內較穩定的勞務活動項目之一,全縣219個茶葉加工企業(點),每年可吸收1000個季節性生產工人,工人在茶葉加工期間人均加工勞務收入可達5萬元。同時,通過積極爭取基地建設項目,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可吸收200人次的季節性勞務工投入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中,勞工人均勞務收入可達1萬元。農民就近就業,既沒有荒廢農業生產,又能照顧小孩料理家務,有利于穩定農村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
3茶葉產業已成為馬邊農業與第三產業有效對接的契合點
拓寬了馬邊農民工就業渠道隨著茶葉產業的蓬勃發展,新開設的茶葉銷售點、品飲店和茶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增加了就業平臺,拓寬了就業渠道,吸收了大量從事茶葉銷售和茶樓服務的務工人員。就馬邊而言,招聘從事茶葉銷售和茶樓服務的人員主要以馬邊縣域內為主,每年可吸收800馬邊人從事與茶葉相關的第三產業,其中,300人從事茶葉銷售工作,500人從事茶樓服務工作,每人年務工收入可達1.8萬元。
1.1.1全市經濟總量增長較快。
2010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85.0億元,比上年增長7.1%,是“十一五”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農業產值366.6億元,增長7.9%;牧業產值364.2億元,增長6.5%;林業、漁業和服務業產值為23.0億元、15.7億元和15.5億元,分別增長4.6%、4.8%和6.3%。
1.1.2糧食生產能力快速提升。
從“十一五”時期的情況看,我市糧食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連續三年突破100億公斤,2010年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25.9億公斤,比2005年增長35.4%。
1.1.3畜牧業生產增勢加快。
全市大牲畜、生豬、家禽存欄分別達到203.4萬頭、397.7萬頭、5914.1萬只,同比分別增長4.1%、7.7%、6.2%,分別高于“十一五”。肉類、禽蛋和奶類產量分別達到75.0萬噸、34.5萬噸、143.1萬噸,奶類低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3個百分點。
1.1.4縣域經濟貢獻率提高。
我市10縣(市)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4.7億元,10縣(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GDP比重達到2.9%,比“十五”末期提高0.7個百分點,縣域經濟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3%,比“十五”末期提高4.6個百分點。
1.1.5農民人均收入增加較快。
我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0年達到8020元,同比增長18.4%,增幅高于“十一五”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
1.1.6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及副省級城市中位居前列。
全市農業經濟總量占全省份額的1/3左右,主要經濟指標多居全省前列。2010年我市肉類、奶類產量居全省十三地(市)和農墾之首,糧食產量、禽蛋產量位居農墾之后。在有資料的14個副省級城市中,我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糧食產量、牛奶產量始終居首位,牧業中肉類總產量位于長春、成都和沈陽之后排在第4位,禽蛋產量位于沈陽、長春和濟南之后排第4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僅高于西安和長春排在第12位。
1.2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1.2.1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2010年初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大力實施“兩改”工程,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上半年,縣域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8.7億元,同比增長7.9%,對縣域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3%,拉動縣域經濟增長1.3個百分點。
1.2.2工業生產快速增長。
各縣(市)搶抓“強縣”發展機遇,不斷壯大優勢主導產業,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著力提升縣域工業化水平。縣域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6.1億元,同比增長19.6%,高于全市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5.6個百分點,對縣域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0%,拉動縣域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
1.2.3服務業持續穩定發展。
今年以來,各縣(市)加快實施民生工程,以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促進了第三產業穩步發展。上半年,縣域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39.7億元,同比增長10.8%,對縣域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7%,拉動縣域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
1.2.4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
上半年,我市縣域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額124.2億元,同比增長14.5%,占全市固定資產總額的23.5%。投資額超10億元的縣(市)有六個,分別為賓縣、五常、尚志、雙城、巴彥、通河,其中賓縣、五常投資額超20億元。
1.2.5消費市場繁榮興旺。
全市消費品市場受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及汽車下鄉、家電下鄉等惠農政策拉動,全市縣域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83.1億元,同比增長17.1%。從絕對值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前三位的是尚志、雙城和五常,分別實現零售額33.3億元、31億元、29.6億元。從增速看,零售額增速高于縣域平均水平的分別是依蘭、五常和尚志,增速分別為20.6%、18.8%、18.7%。
2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業生產基礎薄弱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從水利基礎設施情況看,我市屬于缺水較重城市,全市水資源中3/4以上為地表水且多為過境水。二是土地流轉規模不大,形式單一,流轉規模是以中小型為主,流轉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種植業。
2.2畜牧業生產規模不高
一是規模化養殖程度不高。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幾年我市畜牧業規模化程度逐年提高,但與省外部分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缺少牽動力較強龍頭企業。
2.3農業產業化規模小,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一是龍頭企業規模較小。輻射牽動作用不夠。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多以粗加工為主,產業鏈短,精、深加工品種少,農產品加工增值轉化率低。三是利益聯結不夠緊密。
2.4縣域經濟總體實力偏弱
一是經濟總量偏小。二是結構調整滯后。三是強縣地位弱化。
3促進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意見
3.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以水利發展為契機,加強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建設;圍繞5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加快建設高標準良田、改造中低產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大對農機裝備和深松整地補貼力度,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實施現代農業科技支撐工程,積極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加強氣象災害預警預報,最大限度降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3.2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
加強標準化規模化原料生產基地建設,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逐步形成生產、加工、銷售協調發展的一體化產業鏈條;引進知名企業落戶我市,培育扶持本土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全力打造“哈爾濱食品”大品牌。
這一科學論斷的具體體現,它代表著生產力的發展,是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健康增長的必然選擇。首先,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貧乏、農村人口相對較多的發展中國家。要想不斷解決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決定了我們必須進行深層次的農業產業改革,而發展與各區域自然地理、風土人情、傳統文化相適應的特色農業則是眾多方案中的較好選擇。農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與持續健康的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和諧、穩定和持續健康的發展。近年來局部地區大面積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呈塌方式、地陷式下降,農民生活水平起伏波動較大,引發農民心態的巨大波動,已引起了中央及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為了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繁榮的新時期的農村社會政府也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甚至整個經濟工作的重點。農業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國家的穩定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特色農業是實施新一輪提升農村經濟大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可以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步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條件。其次,我國雖然土地資源類型豐富,但適合傳統農業的土地并不多。在相對貧瘠的土地上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特色農業,不僅可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還可以改善土地生態環境,恢復生態平衡,做到一舉兩得。例如:黃土丘陵溝壑區,是我國北方生態脆弱、產業單一、廣種薄收、鄉村貧困的特殊問題區域。“越窮越墾、越墾越窮”的土地利用方式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鍵“瓶頸”。通過相關研究結合當地地形地貌特點與水土流失所獨有的自然規律,最后通過采用旱作農業與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造林護耕技術、生態農業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等典型農村特色生態經濟模式,使該區經濟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在我國由于地域遼闊,各地自然資源條件千差萬別、各不相同。要站在國家層面上科學地統籌規劃,合理建議每一片區域適宜什么樣的特色農業的發展。再次,通過特色農業的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可以提高廣大農民自覺自愿地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從而促進我國農村農民文化水平的整體提升,為提升我國農村在全國乃至世界的整體地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發展特色農業能有效實現農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一定區域內存在著各種自然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松散的農業資源要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要因地制宜合理統籌配置有限的農業資源要素,敢為人先大力支持發展與本地條件相適應的特色農業。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少我多的絕對優勢,保持我國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
(3)特色農業發展有利于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
特色農業發展壯大起來了,可以帶動周邊一系列的相關行業,如農作物深加工、農產品儲藏、運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區域性的產業鏈條,把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增加就業機會,實現農民增收目標。
(4)發展特色農業能有效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特色農業對于資源和生態環境有著特殊的要求,它不以破環、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它是在有限的前提下對自然資源的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發展特色農業必須自覺遵守自然規律,堅決按自然規律作出合理的安排,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既能夠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資源,又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調動農民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實現對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特色農業發展需注意的問題
(1)特色農業不一定是高產量農業
有些從業人員由于存在急于求富的心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惡意擴大生產規模,絲毫不顧自然資源的有限承載額度,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這一現象的出現極大地破壞了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打破了自然生態的脆弱平衡。因而特色農業既要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又要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違背其自身發展的規律。
(2)特色農業與常規農業共生并存
常規農業解決吃飽,特色農業解決吃好。不能為了特色而特色,只做或做足表面文章,一味迎合上級領導、一味滿足填報數據的需求。特別是有些地方在行政命令的干擾下,不切實際地好大喜功。用適合常規農業的資源條件做特色農業的大文章,好看不中用,最終出現喜人的開頭、悲慘的結局。我們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可行的條件下適宜發展什么農業就發展什么農業,不因人為的因素而發生改變,做到有始有終、錯位發展、相得益彰。
(3)特色農業與現代科技的運用
特色農業的發展要立足于當地的自然資源條件,不能簡單地利用現有科技沒有底線地仿制擴大化生產。科學技術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促進的作用,但不是徹底改變農業生產方式。母雞下蛋和人造雞蛋一樣都是蛋,雖然表面上差不多,但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從事特色農業的生產要立足現實,在不改變本質的可行的前提下,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快特色農業的發展。
(4)特色農業與產業化生產
在傳統農業中,歷史上傳統特色農業由于受到自然資源和人類因素的影響,以個體家庭為承載主體的生產缺乏產業化生產的社會分工、協作。這是一個傳統農業的遺留問題,農民往往以戶為單位,自給自足。在當前我們在不改變特色農業本質的前提下應建立完善的產業化生產,產業化生產的社會分工、協作要從制度開始健全,將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掛鉤,將每個農民按照其特長放在最需要他的崗位上,從而最有效地提高特色農業的社會、經濟效益。
陳亮(1143-1194年)字同甫,世稱龍川先生,是浙東永康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崛興于永康,無所承接,然其為學,俱以讀書經濟為事,嗤嗤空疏、隨人牙后談性命者以為灰埃。”經濟思想是陳亮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陳亮的經濟思想較為豐富,包括商業、農業、財富、土地、財政、稅收等等方面,是適應商品經濟發展需要的進步思想,其中,農業思想是其經濟思想的核心內容之一。陳亮受南宋社會商品經濟發展的影響及浙東地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對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核心重農思想、農本思想和富民強國思想進行了突破和創新,豐富、發展了中國傳統經濟思想。
陳亮認為保護農民,穩定封建經濟,關鍵在于發展農業。為此,他較為系統地提出了包括土地政策、賦稅政策在內的一系列保護農民利益,發展農業經濟的措施,概括地看,可從兩個方面加以認識:
以農為邦本思想為指導,提倡積極的賦稅、土地等政策,保護農民,發展農業經濟。陳亮認為,重農才能立國,富民才能強國。因此,他積極倡導發展農業經濟,“裕民力而俾之安于耕”,對漢文帝的“不求富國而求富民,故為治之先,勤于耕農是勸,今年以開藉田先農,明年減半租勉農,又明年以除租稅賜農,野不加辟有詔,親率農耕有詔”的重農政策極其推崇。他把發展農業,保護農民,上升到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高度來看待。他指出,“古者農自耕其田,其力與相若,其食與其口數相稱。上之人勸之有其誠,董之有其官,賑之有其政。國以農為本,民以農為重,教以農為先,墮農有罰。……天下無浮食之民。故民力常裕。”
發展農業,不僅在思想認識上要高度重視,還有賴于采取各種有針對性的措施。針對南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陳亮提出了實行積極的賦稅政策,免除各種苛斂之政,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政策思路。自北宋中期以至南宋,政府財政日趨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政府官俸開支巨大,軍費開支空前浩繁,再加上統治者的恣意揮霍,導致政府財政支出成倍增長。為彌補巨額的財政虧空,南宋政府便采取各種名目,橫征暴斂,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以至達到“不可以偏舉,亦不能遍知”的程度,甚至連傳統的夏、秋二項正稅,也巧立名目,增加了各種附加稅,增加了剝削。最有力的舉證就是南宋小朝廷疆域遠不如北宋,但其賦稅收入卻超過北宋。如北宋賦稅最多的熙豐年間,年賦稅收入約6000余萬貫,而南宋淳熙時年均賦稅收入達到6570萬貫。對此,陳亮強烈要求南宋王朝的統治者放棄現行的苛斂政策,效法古代圣君的做法,“用民,歲不過三日,什一而稅。不立意罔民利,不喜察以導民爭。上下有制,未作為察,兵不吾蠹。使之各力其力,以業其業,休戚相同,有無相通”。“裕用于上下交窘之時,布信于法禁之所不及”,則“民是用寧,禮義是用興”。唯此,才能發展農業,保護農民,穩固國家。
在封建社會里,土地兼并問題是封建王朝不可回避的問題,農民和農業發展的關鍵是土地問題。如何優化土地資源的配置,提高土地經營的績效,才是保護農民利益、發展農業經濟和提高封建國家財政、賦稅收入的關鍵。陳亮從南宋時期土地兼并的現實出發,著眼謀求國家富強的目的看待農業發展問題,有區別地看待和妥善處理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土地兼并問題。一方面,倡導保護小農經濟,穩定農民生活,維護農民利益,這是封建國家維護統治的根本。陳亮生活的乾、淳時期正是南宋土地兼并最盛時期,許多官僚地主占據大批良田,形成“阡陌繩聯,彌望千里”,相反廣大農民無地可耕,淪落為佃農,生活困苦。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朝廷真正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廣大農民仍然難免破產流亡,成為流民。這不僅對封建經濟產生不利影響,而且還將影響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寧。因此,除積極推行輕徭薄賦政策、減輕農民負擔外,還應限制官僚地主的土地占有和制止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的土地侵占。同時,作為事功學派代表的陳亮又是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他看到在封建社會里,無論是官僚地主的不擇手段、巧取豪奪,還是有才能的人用合法手段的土地經營,其結果都將導致農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因此,陳亮立足現實,為穩定農民生活設計方案。他認為,導致農民生活困苦的直接原因是地主剝削的沉重和農民生活來源的不確定性,沒有固定的生活來源作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陳亮反對籠統的、不分具體情況的“抑制兼并”和“打擊豪強”,主張要區別看待和妥善解決日趨嚴重的土地兼并問題。他認為,那些靠自身才能,以合法手段獲得土地、誠實經營的地主土地,應給予保護和支持。他倡導保護富民,反對一切“折困天下之富巨室”的行為,反對封建朝廷恣意向豪強增加賦稅的做法,“時朝廷令兩浙、江東人戶田一萬畝者,糴米三千石,抑配度牒,關子之屬。公(指章服)以為:事類科斂,無體民經國之意。”在他看來,因經營有方而致田產巨大的豪強不僅是促進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而且也是引導人們走向富裕的榜樣,起著榜樣示范作用。
發展農業,要重視對農田水利建設的研究,搞好農田水利建設。陳亮認為,發展農業,搞好農田水利建設是關鍵。陳亮指出,在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管理的不善、信息的不了解,經常導致所建水利工程不能發揮出預期效果,有些農田水利建設甚至于既勞民傷財,也無避免災害之利,政府對此要高度重視。他指出要科學開展農田水利建設,就必須加強對農田水利建設的研究。為此,他希望年輕人去從事農業,潛心農田水利之法的研究,造福百姓,“使實利及民而惠足以政”。
發展農業,就要重視發展商業,強調“農商一事”,“農商相籍”,這是是陳亮農業思想最為突出和最閃光的地方。歷代眾多思想家大都主張“重農輕商”、“重農抑商”,認為重視農業生產,必須抑制工商業的發展,實現“利出一孔”,使農業生產成為人民經濟收入的唯一來源,推行“驅民歸農”措施,傳統農本思想將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個孤立系統來看待,發展農業和繁榮工商業兩者被對立起來,這種農本思想使整個社會經濟嚴格地限制在自然經濟的范圍內,是封建統治者維護其統治的法寶,但并不能真正實現和達到國富民強的目標。對此,作為浙東事功學派核心人物、永康學派代表人的陳亮,對傳統農本思想的狹隘性進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開放的“賴商而行”的新農本思想。陳亮主張“農商一事”、“農桑相籍”。國家要以農為本,教化要以農為先,天下無浮食之民,則民力常裕,國家富強。但發展農業,并不是以抑制商業的發展來實現的。相反,農業只有與商業協調發展,才能“展布四體,通其有無,官民農商,各安其所行而樂其生”。他從當時商品經濟日趨發達的實際狀況出發,主張朝廷不應守舊,一昧死抱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不放,而要農商一事,農商互利,以此為目標調整改變政策,使農商相互為用,協調發展,所謂“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求以相補,而非求以相病,則良法美意,何嘗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農商協調則為兩利,相互損害,則為兩病,“農與商不復相資以為用,求以自利,而不恤其相病”,則“郡縣困匱,而其弊日又甚矣”。陳亮認為,農業和商業是構成社會經濟體系的兩大支柱,是聯結其它經濟要素的核心紐帶,兩者并無高低輕重之分。他強調:“官民一家也,農商一事也。上下相恤,有無相通過,民病則求之官,國病則資諸民。”農商之間有行業分工,更有緊密聯系,兩者不僅是非對立、排斥的,相反是互利、促進的。農業的發展是商業繁榮的物質基礎和必要前提,而商業的繁榮又能反過來成為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強大動力。重視農業發展,就必須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只有發展商業,才能暢通農產品物流貿易,促進農業和封建經濟的發展。只有協調發展,社會才能走向全面繁榮,進而實現民富國強的目標。任何歧視、壓制、打擊商業發展的舉措,不僅不利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它還將嚴重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由于農業受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其生產的好壞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而商業的發展,既可在豐年避免谷賤傷農局面,又可在災年互通有無,幫助農民渡過難關。
陳亮雖然公開批判與否定了千百年來一直占統治地位的重本抑商觀念,倡導重視商業,發展商品經濟,但并沒有走向賤農極端,對于重本思想,不僅沒有否定,反而一再給予強調,把重農勸農作為治國之道的一項基本內容。綜觀陳亮的有關論述,不難發現,他反對的是斥商為末的賤商觀念,對于以農為本的思想則是持完全贊同的態度。在他看來,從根本上講,只有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才能出現商業的持久繁榮,并進而發揮其職能。他強調“治具之綦大者,不過數端已:制度也,時令也,養老而乞言也,崇儒而重道也,厚本而勸農也”。陳亮主張“農商一事”和“農商并重”,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農商并重的思想,但有學者指出,“只是為了糾正傳統的重農輕商偏見,才較多地強調了商業的重要性。”“農商一事”和“農商并重”的核心是農。對商業的重視,一方面表現為一種邏輯關系,是農業發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商業之所以要重視,關鍵還在于其服務農業的功能,能為封建國家增加財政收入,更好地實現富民強國。從這一角度講,只能說是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商人階層的代表。“不同于傳統的‘重本抑末’思想而主張農商并重”。這表明,陳亮在體察社會經濟內部結構和農商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基礎上形成的農本思想觀念,已經超越了傳統農本狹隘思想的束縛,是對傳統農本思想的深化和完善,并將其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可以說,是一種新農本主義思想,一種開放的農本思想,是傳統農本思想發展的頂峰。這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對推動商業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實為明代思想家公開倡導“農商皆本”思想鋪平了思路、開了先河。有學者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看,陳亮的見解對后來明代思想家正式提出‘農商皆本’的思想有著直接的影響。”
我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占優勢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封建國家的立國之本。農業的經濟地位反映到思想意識領域,就形成了牢固的農本主義思想,并導致封建政府在經濟發展政策上長期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其實,從本質上講,農本思想則是重農思想的一種極端體現形式,重農思想本身不僅在封建社會時期,就是在今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封建社會中,在重農思想、農本思想指導下,推行了各種重農政策,使我國農業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傳統農業經濟在世界處于領先水平。在今天,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它是我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輕工業發展的重要原料來源。農業發展可極大地提升農村購買力,為工業發展提供廣闊的產品市場,還能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提供大量勞動力資源等。無論是歷史時期,還是在現實中國,農業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加強農業,全面振興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陳亮豐富的經濟思想,蘊含了許多重要的價值,就其農業思想而言,也不例外。如果賦予它們反映時代特點和精神的嶄新內容的話,陳亮農業經濟思想的價值和現代意義就顯露無遺了。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時期,做好“三農”工作,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既要立足實際,放眼世界,認清和研究各種新形勢、新實際和新變化,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也要注重挖掘歷史,努力從傳統農業發展思想中提取、吸收有益的東西,并賦予它們反映時代特點和精神的嶄新內容。
[參考文獻]
[1]《宋元學案》卷五十六《龍川學案》
消費者認可度高,已成為馬邊的一張名片馬邊茶場主要集中在海拔600m~1300m的二半山區,該區域林木蒼翠,山巒起伏,終年細雨蒙蒙,云霧繚繞,孕育出了風味獨特品質上佳的馬邊茶葉,深受消費者親睞,贏得了“送禮就送竹葉青,喝茶還喝馬邊茶”的美譽。茶葉已成為馬邊的一個品牌,一張特色名片。
2基地設施完善
建設水平顯著提高,已成為馬邊現代農業的示范窗口近幾年來,馬邊積極爭取、整合項目,加大基地建設投入,不斷建設、完善茶園路、渠、池等基礎設施,茶農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累計已新建、完善茶葉產業路40km、茶葉園區路104km、溝渠10km、管道165km、水池350口共1.2萬m3。同時,積極開展7個萬畝示范區和15個千畝標準園的打造工作,通過推廣太陽能殺蟲燈、色板、礦物農藥和生物農藥等一系列綠色防控技術,建設了一批高標準的噴灌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實現了傳統農業向“高標準,新技術,種良種,用良法”的現代農業的跨越。茶葉基地已成為全縣現代農業的一個典型示范窗口。
3基地面積快速擴大
規模效應顯現,已成為全國重點綠茶原料基地馬邊茶葉產業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基地面積快速擴大,生產能力顯著提升。截至年底,全縣茶園面積已達21.46萬畝,已成為全省五大茶葉原料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可達1萬t,整體加工水平已躍居樂山地區第二位。優質、豐富的原料,每年都吸引眾多的省內外廠商前來洽購,規模效益顯現。目前,馬邊已與省內的竹葉青茶業、峨眉雪芽茶業、敘府茶業、米倉山茶業等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同時與福建、浙江、江蘇、陜西等地的采購商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馬邊茶葉幾乎年年都是供不應求。
4產業健康發展
產值逐年提升,已成為馬邊農民的綠色銀行茶葉是中國傳統瑰寶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為六大保健食品之首,正作為一種世界性的綠色健康健康飲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推崇。馬邊茶葉產業發展是全球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飛速發展后步入穩定、健康、持續的發展階段,供求基本保持同步穩定增長。2013年,全縣干茶產量8144t,干茶產值7.98億元,分別較10年前增長224.9%和1195.5%。2013年,全縣茶葉鮮葉產值5.42億元,農民人均茶葉鮮葉收入3045元,農民人均茶葉純收入2588元(含勞務收入),占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582元的56.5%,茶葉產業已成為馬邊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已成為了農戶的綠色銀行。
二茶葉產業鏈條完善,帶動縣域內產業發展
茶葉既是農產品,也是工業產品,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涉及基地建設(含基礎設施建設)、種植、生產加工、精深加工、銷售及服務。茶葉產業對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很強的吸引力,在馬邊縣域范圍內,有力帶動了全縣產業的全面發展。
1茶葉產業已成為縣域農業經濟支柱性產業
有效吸收了農村剩余勞動力一個勞動力可有效采摘2~3畝茶園,馬邊21多萬畝茶園,可就地解決1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在名茶采摘期間,每人日收入可達150元/天~300元/天,即使在大宗茶采摘期間,每人日收入也在80元/天左右,全年(采摘時間半年左右)茶農人均茶葉收入可達2萬元。從事茶葉種植的農民還可以在家從事其他農業生產或就近務工,這種在家門口掙錢的方式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就帶動就業而言,馬邊的茶葉產業堪比一個綠色的“富士康”工廠。
2茶葉產業已成為縣域內農民季節性勞務項目之一
增加了農民季節性勞務收入茶葉生產季節性很強,采摘和加工主要集中在2~8月。隨著全縣加工能力的提高,茶葉加工工人需求量持續增加,已成為縣域內較穩定的勞務活動項目之一,全縣219個茶葉加工企業(點),每年可吸收1000個季節性生產工人,工人在茶葉加工期間人均加工勞務收入可達5萬元。同時,通過積極爭取基地建設項目,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可吸收200人次的季節性勞務工投入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中,勞工人均勞務收入可達1萬元。農民就近就業,既沒有荒廢農業生產,又能照顧小孩料理家務,有利于穩定農村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
3茶葉產業已成為馬邊農業與第三產業有效對接的契合點
拓寬了馬邊農民工就業渠道隨著茶葉產業的蓬勃發展,新開設的茶葉銷售點、品飲店和茶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增加了就業平臺,拓寬了就業渠道,吸收了大量從事茶葉銷售和茶樓服務的務工人員。就馬邊而言,招聘從事茶葉銷售和茶樓服務的人員主要以馬邊縣域內為主,每年可吸收800馬邊人從事與茶葉相關的第三產業,其中,300人從事茶葉銷售工作,500人從事茶樓服務工作,每人年務工收入可達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