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相關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7-05 07:28: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會計相關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會計相關論文

篇(1)

人力資源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嶄新的分支,是鑒別和計量人力資源數據的一種會計程序和方法,其目標是將人力資源誣陷變化的信息提供給企業和有關人士使用。自從1964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郝曼森首次提出人力資源會計這個概念之后,通過一大批會計學者堅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人力資源會計逐漸建立起一套較完善理論體系,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的到來,更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創造了歷史性的契機。

一、我國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世界高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已經把世界經濟的競爭從物質資源競爭推向人力資源的競爭,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管理將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信息,必然離不開人力資源會計。在人口眾多,而人口素質相對較差的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更具有必要性。

1、是科學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推動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在世界經濟發展到知識經濟時代,在我國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今天,一個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發展前景,決定因素已不僅僅局限在其經營規模的大小,財產物質的多少,而是取決于其是否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是否持續地對人力資源投資。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越大,人才成為經濟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財富的真正象征和源泉。因此,將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資產,運用會計的方法對其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以滿足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外部有關人士對企業信息的需求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

2、國家宏觀調控的需要。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使人力資源有更多的經濟特征,要求確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對人力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進行研究分析,通過人力資源會計報告,國家可以掌握各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維護現狀,從而采取相應的宏觀調控手段,促進人力資源的供求平衡,確定人力資源開發方向,引導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在宏觀上優化人力資源的配制。

3、是企業提高效益的需要。市場經濟下,誰爭取到合理的高素質人才,誰就會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人才,加大了人力資源投資,包括提高物質待遇、改善人際關系、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提供在職培訓等。而投資的效益如何,這是企業管理當局所關心的問題,相應地就要求會計上對人力資源的收益與成本進行核算,考察其經濟效益。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用人制度的不斷完善,這種對人力資源進行核算的動力將會逐漸加大。

4、財務會計核算原則的要求。事實上,單從會計核算原則考慮,現行會計對人力資源的處理也有諸多不妥。一方面,將人力資源投資計入當期費用,違背了權責發生制的原則。企業在人力資源投資上的投資支出,其收益期往往超過一個會計期間以上,屬于資本性支出,應先予以資本化,然后在分期攤銷,而現行會計卻是將其全部作為當期費用入帳。另一方面,將人力資源支出費用化,必然使各期盈虧報告不實,導致決策失誤。同時,當企業大量裁員時,尚未攤銷的人力資源投資支出應作為人力資源流動的損失,計入當期費用,但現行會計并不能反映出這種損失,不利于經營者進行正確決策。所以,從遵循會計原則的角度而言,實行人力資源會計也很有必要。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與計量問題

(一)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

談到人力資源會計,我們必須先明確一個前提條件,即人力資源能否作為會計資產。這一點歷來是會計學者爭論的焦點。因為這一問題是關第到人力資源會計能否存在的關鍵,所以,筆者認為有加以論述的必要。

所謂資產,根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下的定論,必須具有以下三個要素:(1)必須是一項經濟資源,未來可提供收益;(2)為企業所擁有或控制;(3)可以用貨幣計量其價值。下面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人力資源是否可以作為資產。

首先,人力資源以人為載體,通過生產活動可以體現其價值,人力資源可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提供未來收益。有些學者認為人力資源對企業所提供的未來利益難以像固定資產那樣加以合理的預計與確定,所以人力資源不是資產。我認為,提供的未來利益的確定性并非是一項經濟資源被確定為資產的必要條件,事實上無形資產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就無法事先準確的確定,但我們仍將其視作資產,那對人力資源為何就不能同等對待呢?

其次,人力資源能夠用貨幣進行計量。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經濟資源,就需要企業進行取得、開發與使用,而取得與開發需發生相應的成本支出,使用要形成資源耗費,這種成本支出與資源耗費都是能以貨幣計量的。

最后,人力資源也是企業可以實際控制的。持反對意見的學者認為:人力資源是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其所有權歸勞動者所有,而企業無法擁有對勞動者的所有權,從而也就無法擁有和控制人力資源。人力資源的所有權屬于勞動者個人,勞動者具有流動性,但是,一旦勞動者被聘用為企業員工,企業即取得了對職工受聘期間的勞動能力資源的使用權,企業也并不需要擁有對勞動者人身的所有權。所以,人力資源是可以為企業所擁有和控制的。

綜上所述,企業在人力資源的載體--人身上的投資是企業付出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投資,是可以取得預期收益的權力,是企業能夠控制和利用的,因而可以定義為資產。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

將人力資源資本化,就涉及到人力資產的計價問題,而對人力資產的計價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對人力資產應按照其獲得、維持、開發過程中的全部實際耗費人力資源投資支出作為人力資產的價值入帳,因為這些支出是實實在在的,籍此入帳,既客觀又方便,這種方法稱為成本法;另一種方法認為,對人力資產應按其實際價值入帳,而不應按其耗費支出入帳,因為企業獲得、維持、開發人力資源的過程中的支出往往與人力資產的實際價值不符,對人力資產應按其實際價值入帳,該方法稱為價值法。上述兩種觀點經過多年發展,成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兩大分支--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下面對這兩大分支分別加以介紹。

1、人力資源成本會計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特點是通過單獨計量人力資源招聘、選拔、安置、培訓等成本,將有關人力資源取得和開發的成本進行資本化形成人力資產,然后按受益期轉作費用。對于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主要采用三種方法,下面分別作出介紹。

(1)歷史成本法

此法是以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安置、遣散等實際成本支出為依據,并將其資本化的計價方法,歷史成本法操作簡便,數據確鑿,具有客觀性和可驗證性。但人力資源的實際經濟價值與歷史成本有較大的差異,人力資源的增值或攤銷并不直接與人力資源的實際生產能力相關聯,擁有相同生產能力的職工所分攤的招聘、培訓等歷史成本可能并不相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力資源計價的可比性和真實性,此法運用于一般企業。

(2)重置成本法

此法是在當前的物價條件下,對重置目前正在使用的人員所需成本進行計量的計價方法。它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由于現有雇員離去導致的離職成本;另一個是取得、開發其替代者的成本。該方法提供的信息更具有決策上的相關性,但由于對什么是相同的人力資源,重置成本到底有多大等問題的確定標準主觀性過強,從而限制了其應用范圍。

(3)機會成本法

此法是以企業員工離職使企業蒙受的經濟損失為依據進行計量的計價方法。這種計價方法接近于人力資源的實際經濟價值,但與傳統會計模式相距較遠,導致核算工作量繁重。適用于雇員素質較高,流動性較大且機會成本易于獲得的企業,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

2、人力資源價值會計

人力資源價值會計主要不是以投入價值而是以產出價值作為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基礎。這使得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不可能絕對準確,而只能采用推算的方法。目前常見的計量方法有經濟價值法、商譽評價法、工資報酬折現法、拍賣價格法等。但不論哪種方法,不是主觀判斷及估計性較大,就是晦澀難懂,費時費力。例如,以未來工資貼現法確定人力資源價值,工資只是人力資源的補償價值,與人力資源價值在數量上并非相等,且預期工資支出與效率比率完全憑主觀判斷而已。另外,人力資源價值還受到許多因素,如工作條件的好壞、職工工作態度的影響,所以除了貨幣計量外,還需大量應用非貨幣計量的方法,方能較為確切地計量。

上面分別介紹了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的基本內容,那么他們在會計實務中的相應關系到底是怎樣的呢?我個人認為,通常情況下,對人力資源的資本化應采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方法。這是因為,一方面,成本法數據的獲得較為方便,獲取的數據較為客觀,能防止經營人員利用處理方法的主觀性篡改數據,粉飾報表;另一方面,會計遵循穩健主義原則,人力資源價值會計所含主觀因素較多,結果也因人而異。而且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公平競爭所形成的人力資源價格能較大程度的貼近人力資源的價值,再者,人力資源會計需融入現行會計體系,根據目前會計制度,無形資產的計量是按實際取得成本計量的,人力資源屬于無形資產,也應按實際成本來反映。但人力資源價值會計也并非一無用處,它能夠避免成本會計低估人力資源價值的弊端,同時也能促使企業管理當局更注重于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投資。因此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在財務評價、企業經營決策中的用途,較之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更為廣泛。

三、建立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制度的設想

(一)人力資源會計核算原則

1、重要性原則。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重要經濟資源,應重點加以體現,尤其是那些不可替代人力資源的信息、數額巨大的培訓項目等。

2、配比性原則。當人力資源數額較大,涉及多個會計期間時,應遵循配比原則對其價值進行合理攤銷。

3、歷史成本原則。將招聘、培訓和開發人才等一切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均作為人力資產和成本,其數據是根據原始發生時的金額歸集的。

4、相關性原則。作為企業主要職能部門之一的人事管理部門,它對于職工的管理不僅是看其工資發生額的大小,而且重要的是如何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所以要求人力資源會計提供的信息應體現相關性原則。

5、效益成本原則。人力資源會計在很多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在核算時還應考慮對那些核算成本較高,對決策意義不大的核算項目可不予揭示。

6、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原則。將遞延資產中的職工培訓費、費用中的職工教育經費、數額較大的培訓費、招聘廣告費、稀有人才離職損失費予以資本化,將工資福利費等各期發生額均衡的支出計入費用,作為收益性支出。

(二)人力資源會計核算需設置的帳戶

1、"人力資產"帳戶,總括反映人力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其借方反映人力資產的增加,貸方反映人力資產的減少,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現有人力資產的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本帳戶按職工類別設置明細帳戶。

2、"人力資產累計攤銷"帳戶,其貸方反映按一定的攤銷率計算的人力資產攤銷額,借方反映因退休、離職等原因退出企業的職工之累計攤銷額,余額表示現有人力資產的累計攤銷額,本帳戶應按照對應的人力資產明細帳設立相應的明細帳戶。

3、"人力資產取得成本"帳戶和"人力資產開發成本"帳戶,這兩個帳戶是成本計算性質的過渡帳戶,用以分類匯集企業在人力資產上的投資,借方反映投資支出的實際數額,貸方反映轉入"人力資產"帳戶的金額,期末余額在借方,表明對尚處于取得和培訓階段的職工投資。

4、"人力資本"帳戶,該帳戶用來反映當從有關方面無償調入職工時,作為"人力資產"的對應帳戶反映投資來源,當職工離開企業時要同時轉出。該帳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帳戶,當人力資源評估增值時記入其貸方,評估減值時記入其借方。該帳戶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企業現有人力資源中由其它方面的擁有的份額。

如果認為"人力資本"帳戶不好理解,也可以用"資本公積"帳戶來代替,在"資本公積"下設明細帳戶"人力資源",用來核算無償受贈高科技人才而增加的人力資產價值,人力資產評估增值等內容。

(三)人力資源會計的報告

對人力資源會計報告,我認為應當分兩部分:對內報告與對外報告。下面分述之。

1、對外報告。人力資產在財務報表中如何列示,目前有兩種觀點:其一認為應將人力資產列于遞延資產之后;其二認為應將人力資產列于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之間。我比較傾向于第二種觀點。因為人力資產的列示,應使管理者注意到人力資源的價值問題,為提高人力資源而設計并執行最佳的管理決策。人力資產由于對人力資源進行投資而形成,持續期往往大于一年,而且一般會短于某些固定資產的經濟壽命,考慮到其流動性,應列示于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之間。將人力資產攤銷列在人力資產項目之后,體現出人力資產凈值,將人力資本項目列在實收資本之后,以完整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

另一方面,應在附注中,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詳細揭示人力資源的狀況。從動態方面,應揭示報告期內追加的人力資源投資總額、投資方向、占本期總投資的比重等數據,從靜態方面,應報告人力資源占企業總資產的比率,企業員工的學歷構成、職稱等情況,以展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全貌。

2、對內報告。內部報告的內容應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非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現在的人力資源組成,分配及利用情況,特別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重點揭示。另一部分是貨幣信息,主要是企業各責任中心人力資源的現值,人力資源投入產出比,對于一些高成本引入的重要人才,應單獨分析成本與其創造的效益,以確定其投資收益率。

(四)人力資源財務比率

1、人力資產比率。其公式為人力資產與企業全部資產的比值。該指標用來反映企業管理者對人力投資的重視程度以及企業的發展潛力。

2、人力資產利潤率。其公式為企業利潤總額與人力資產的比率。該指標用來反映企業占用一元的人力資產所創造的利潤額。不能簡單地認為該項財務指標值越大越好,因為這可能預示著企業沒有后勁。

3、人力資產增長率。其公式為期末人力資產額與期初人力資產額之差與期初人力資產額的比值。該指標大小可以用來評價企業在提高人力資源素質方面所作的貢獻。

四.關于人力資源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在理論界的許多人士苦心研究人力資源會計的同時,在實務界,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使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不盡人意。人力資源會計在目前究竟能為企業管理者,特別是人事主管提供什么幫助呢?筆者試就此類問題談談淺見。

(一)關于員式流動

從管理角度講,適度的人員流動可以促進職工之間的競爭,增強企業活力。但流動率過高對企業也有消極的影響。在目前的人事管理方式和會計核算模式下,高流動率僅反映員工對企業的低滿意度和職工的低士氣,而不能使人事主管們看到頻繁的人員流動的經濟性質和結果,加上目前勞動力總量供給大于需求,企業較易得到替代者,所以很從企業員工的高流動率并沒有引起過多關注。人力資源會計可以從兩個方面為企業管理者提供幫助:(1)人員流動的經濟損失披露;(2)說明該索取多大數額的賠償才能避免或減少人員變動所帶來的損失。

例:某公司為獲得一名合適的財務主管,以生了以下成本:取得成本20萬元,培訓成本萬元,其初始價值100萬元,預計任期5年,年薪10萬元。假定所有支出均按直線法在任期內攤銷,則其在任期內各年的資本價值如下:基年125萬元、第一年130萬元、第二年140萬元、第三年150萬元、第四年160萬元、第五年170萬元。基年價值指培訓完成后開始為企業服務時的價值,各年資本價值=基年價值+年薪累計-取得和培訓成本攤銷。

由此可見,如果這名經理在任期一年后辭職,他將給公司人力資產帶來130萬元的損失。如果他主動辭職,不但需賠償尚未攤完的20萬元,還需承擔由此造成的空職成本,即由于離職任務沒有完成而造成的間接成本,其數值視具體情況而定。

(二)關于工資

企業應開多高的價招募人才,才能吸引到優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人力資源成本過高呢?在一個正常的、成熟的人才市場上,各類人才的薪金即人力資源的使用價格由市場決定。人力資源的價值是由生產、發展、維護和延續勞動力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價值所決定的。

在當前階段,對人力資源的價值計量主要采用貨幣性計量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意義的是以工資為基礎的"未來工資報酬折現模型",即人力資源價值為其最初為企業提供服務起至退休或死亡止工資總和的折現價值。但這種模型至少有三個局限:(1)它是事后的計算結果;(2)它忽視了職工除因死亡或退休外退出企業和改變角色的可能性;(3)未考慮企業收益的差別是由于人力資源的差異造成的。其最大的局限是它顛倒了人力資源價值與工資的關系,認為工資的折現價值決定人力資源的價值,這正如由商品的價格決定其價值一樣令人費解。況且工資受諸多非經濟、非市場因素的干擾,高低懸殊,波動很大,這樣就使價值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超級秘書網

所以筆者認為,應將人力資源價值歷史計量模型由產出法改為投入法,并理順價值和工資的關系,建立起由價值決定工資的新機制。即一個人的經濟價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體狀態的知識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種生活資料價格、健康保健投資、教育培訓投資及所放棄的收入等決定。其工資的收入,特別是基本的工資收入應由構成人力資產價值的不同項目分別采用不同的時限折算之后的總和來決定。以上述財務經理為例,假定其初始價值為100萬元,其中生活資料、健康保健的投資60萬元,專業培訓的投資40萬元。由于前者在今后較長的時間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所以可以采取較長的回收期(如30年),則每年應收回2萬元,對于后者,由于專業知識須不斷更新,所以有一個周期問題。假定財務知識的更新周期為10年,則每年應收回4萬元,這樣其基本年薪為6萬元。

(三)關于人力資源部門的性質和地位

在傳統觀念中,人力資源部門只花錢卻不創造利潤,因此其地位極其低下,甚至可有可無。其實這是極其錯誤的。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績效盡管多是無形的,如使員工士氣提高、認同公司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它通過比同行業其他員工更高的勞動生產率體現出來,間接地為企業創造出巨大的利潤。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樣的例子,兩個經營品種相同、規模相同、員工構成類似的企業,其經營業績可能有天壤之別;同一個職工在某一企業碌碌無為,或者在創造負效用,而在另一個企業可能成為效率最高的明星。其中奧秘就在于人不是機器設備,而是活的資源,其工作效益受組織管理方式的影響極大,一個良好的機制可能使他創造出百倍以上的工作績效,一個良好機制的核心是有效的激勵機制。這取決于管理者對員工的了解,薪酬的設計和考核體系的建立,這正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內容。

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從經營技術、經營資本發展到目前的經營各種資源,如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力資源部門不僅應成為一個利潤中心,而且必將成為一個肩負更大責任的投資中心。其考核指標可以是:人力資產比率、人力資產利潤率、人力資產增長率等。另外還可以采用對職工心理、身體素質、技術水平、對企業滿意度等非財務指標進行定性分析,以綜合評價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績效。

參考文獻:

劉仲文著《人力資源會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張文賢主編《人力資源會計制度設計》,立信會計出版社

中國會計學會主編《人力資源會計專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美]弗蘭霍爾茨著《人力資源管理會計》,上海翻譯出版公司

[美]加里·S·貝克爾著《人力資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翟文瑩著《試論人力資源會計的幾個基本問題》,現代財經,1999.3

徐勇、岳欣等《關于我國實施人力資源會計的探討》,對外經貿會計,1999.12

曹世文著《試探人力資源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財會月刊,1999.8

徐國君、劉祖明著《人力資源會計研究述評》,財會通訊,1999.11

篇(2)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企業與勞動者事先簽定了勞務合同,博士在合同期內取得了對勞動者的控制權,有權占有其職務勞動成果,即人力資源可以為企業所控制,并能為企業帶來預期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入。從這一點看,將人力資源確認為資產,似乎完全符合資產的定義,有著充分的理由。

但是,人力資源與企業其他資產相比,最大的差異是人有主觀能動性。人在作為一種資源為企業服務時,主觀上存在著積極與消極、主動與被動的選擇。企業雖然可以通過合同對員工擁有形式上的控制,但卻不能保證其盡職盡責地為企業服務,所以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控制是不完全的。對于傳統資產,企業擁有占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完全的財產權利,而企業與職工之間本質上是依賴于勞務合同成立的一種契約關系,而非所有權關系;同時,由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勞務合同的存續期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控制只能是暫時的、不確定的。

從另一方面看,資產是能給企業帶來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而人力資源帶給企業的未來利益卻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人力資源能否為企業帶來預期收益,除與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其他資產的狀況有著密切關系外,更與企業員工能否精誠合作并創造性地進行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以往的科技明星,如果不思進取,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可能就變成被淘汰的對象;昔日精誠團結的團隊,明日也可能分崩離析,不僅不能給企業帶來預期收益,相反會帶給企業地震式的災難。企業對人力資源的控制是不完全的,人力資源的預期收益又是不確定的,從資產的定義出發,我們還不能將人力資源確認為企業會計資產。  

二、人力資源價值能否可靠計量

會計事項的確認應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可計量原則,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從投入角度以投入價值對資源成本進行計量;二是從產出角度對人力資源的價值進行計量。

首先,人力資源成本的計量,主張將企業為取得和開發人力資源所發生的,包括人員的招募、選拔、安置、培訓等全過程的實際支出,資本化為人力資產的價值,納入會計核算。從企業角度來看,現有會計模式是將人力資源成本費用化后記入了當期損益,這樣可以使企業得到稅收上的好處,增加企業發展的后勁,而將其資本化則會大大地加重企業的稅收負擔,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從會計核算角度看,將人力資源支出資本化后,其使用過程中的分攤很難與其收益進行配比,分攤的期限也很難合理確定。

其次,人力資源價值計量提出了許多模型,目前常見的有兩大類:一類是將人力資源的未來工資報酬折現;一類是將人力資源能提供的未來收益折現。這些模型也有其不足之處:第一,無論是人力資源的未來工資報酬,還是人力資源的未來收益都是主觀估計值,隨著企業內部機制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大量的不確定因素將會對其產生影響,而這些不確定因素我們是無法用數學模型加以可靠計量的。第二,隨著勞動力市場的逐漸完善,人力資源的流動將更加自由、更加快捷,這就使得企業很難確定人力資源的受益期限,也就很難合理確定計量模型中的折現年限。

第三,在進行未來工資報酬或收益折現時,折現率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但企業很難客觀地確定一個適當的折現率。所以,現有的對人力資源價值的計量模型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另外影響人力資源價值的因素除了員工的文化水平、科技知識、工作能力、創造性、人際關系、性格等以外,還有企業的管理方式、激勵機制等,而這些因素中的大部分是無法用貨幣來計量的。

因此,不論從投入角度,還是從產出角度,利用現有會計理論,都很難客觀地計量人力資源的真實價值,如何將人力資源納入會計核算,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三、關于“勞動者權益”的界定

篇(3)

0 引言

財政部在2010年出臺的《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2010—2020年) 》中強調, 要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培養適應全國經濟發展需要的、緊缺的會計專業人才。在2016年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表明, 我國復合型、國際型的財務人才比較稀缺。社會對于會計職業的要求逐步提高, 未來基礎單一性的財務會計工作將引入智能機器人, 想要在會計職業中得到長遠發展, 就必須要提升會計人的技能, 培養預測管理分析的能力。綜合社會發展的需求, 應大力完善會計專業碩士的培養。

1 研究背景

從我國就業市場來看, 會計從業人員眾多, 但高層次會計人才卻較為稀缺, 這說明高等教育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式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為緩和這種矛盾, 培養更多的高級人才供社會需要, 國務院學位辦2003年設立21家會計專業碩士培養單位, 培養專業化的會計碩士, 2009年繼續擴大招收全日制會計專業碩士。十幾年來, 我國會計專業碩士教育從設立、發展到成熟, 招生人數迅速增加, 會計專業碩士教育已成為為國家培養高端會計人才的重要平臺, 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顯著的貢獻。推薦閱讀>>【會計學碩士論文】高職會計專業就業問題及對策

當前, 我國境內的大型企事業單位、事務所、跨國公司等對會計人才的知識結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有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專業知識, 更應該及時了解科技對于會計的變革, 掌握先進的會計信息化技術, 學習國際化準則, 具備國際視角。但目前我國高校培養的會計專業型碩士與學術型碩士同質化嚴重, 專業化特點不突出, 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充分。因此, 我們必須探索出適合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新模式, 培養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高級會計人才, 促進當前的會計專業碩士教育的健康發展。

2 MPAcc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培養方案缺乏個性化

各高校對于MPAcc培養目標與培養方案的敘述基本一致, 缺乏高校自身的教學特色及個性化理念。一些培養院校在課程設置、培養方向選擇等方面更多的是照抄有豐富經驗的高校, 欠缺對自身師資力量、學生及教學資源的考慮, 導致培養效果大打折扣。此外, 部分高校教學理念落后, 平時只注重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 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2 生源質量和師資力量較差

2.2.1 生源質量較差

在2009年之前, 學校對招生對象的要求是必須是本科學歷, 并且擁有兩年或者兩年以上的從事會計及相關領域工作的實踐經驗。然而, 從2009年開始, 高校開始放低對招生對象的要求, 不限專業不限學歷的招收會計專業碩士。這一做法確實有利于擴大學校的生源, 但是卻未必有利于實現高層次、應用型復合人才的培養目標。部分跨專業學生在過去的學習階段未曾接觸管理類或經濟類知識, 他們基礎知識薄弱, 培養難度系數高, 對于專業課的學習有一定的困難, 這些使得跨考的學生很大程度上不符合會計專碩的培養要求。

2.2.2 師資隊伍不健全

會計碩士培養的成功離不開優質的師資力量, 因此, 高校必須堅持引進和培養并重, 加強優秀師資隊伍的建設, 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理念超前的教師團隊。但大多數學校的教師在數量上都無法滿足教學需要, 甚至于需要求助外校教師加以援助。同時, 高校教師幾乎都在院校教學多年, 長期從事理論教學, 對財務管理和會計實務方面的實踐工作接觸較少, 過于重理論研究而缺乏會計實踐經驗。而由于學校管理體制的規定, 許多經驗豐富的實務型專家不能進入高校兼任會計碩士導師。受到工作和體制的限制, 這些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家雖然可以受聘為校外導師, 但基本不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并且學校也難以對他們做到有效的約束。對于大多數高校來說, 雙導師的培養模式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

2.3 課程設置不合理

合理的課程安排是實現會計碩士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和手段。根據培養方案要求, 會計專碩的課程體系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 這些課程與學術型研究生課程相似, 基本上都仿制于會計學術型研究生的課程體系, 不能體現會計專碩的培養特點, 雖然增加了案例討論的環節, 但也屬于紙上談兵。實踐課程對學生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及后期的實習能力等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有的課程中實踐課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大多數學校不具備模擬實訓的條件, 甚至不能對財務系統的運作加以訓練, 導致在校的碩士生實踐性嚴重不足, 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影響會計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

全球化的發展要求高級會計人員必須掌握外語且熟悉國際會計準則。雖然各大院校都在強調國際化教育的重要性, 但對專業英語、國際準則等的重視度依舊不夠。英語作為基礎性課程, 雖然走進了每個高校的課堂, 但是對于專業性英語, 院校并沒有著重強調。大多數高校都沒有開設國際準則課程, 只能由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且部門高校出國交流機會稀缺, 也無法引進更多的外教進入學校教學, 導致國際化教育并不能全面實現。

2.4 學生實踐經驗不足

實踐經驗是提高會計專業碩士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多數院校的培養方案中, 實踐環節依然存在比重低、實踐期短的情況, 導致學校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碩士與企事業單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不吻合, 致使會計專業碩士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 就業壓力加大。

高校雖然意識到實踐對會計專業碩士的重要性, 但由于高校的非營利性, 其沒有足夠資金去建設實踐基地供學生實習, 因此實習基地基本由是企業或者事務所提供。一般情況下, 院校與實習基地對研究生的實習時間沒有硬性規定, 對MPAcc實習工作記錄也疏于監管。

其次, 學生實習時間過短, 簡短的實習期很難給企業帶來實際的收益, 而企業還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去配合學校的相關規定, 致使企業缺乏積極參與學校的培養方案, 而且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當中, 使培養效果與培養目標偏離。

學校沒有足夠資金為學生建設實踐的場所, 企業又缺乏利益的驅動為會計專業碩士的實習提供幫助, 這些原因導致了會計專業碩士實踐經驗遠遠不足, 學生只能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環境, 接觸不到財務核心工作, 實踐技能得不到真正的鍛煉, 導致他們在社會上很難立足。

3 MPAcc培養模式構建及實施路徑

3.1 突出院校特色

隨著各高校對會計專碩的理解加深, 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也正走向特色化發展之路, 這也是適應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個性化高級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必然選擇。會計專業碩士的培養可以結合高校的優勢學科及相關行業的地位, 攻克重點領域, 形成向心力, 既能創造高校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也能保證會計學科在行業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3.2 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首先, 積極落實“雙導師制度”并發揮雙導師的指導作用。目前高校中同時擁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高級教師并不多, 所以學校應更加重視雙導師模式的培養方案。在校內選擇專業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教授擔任校內導師, 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管理提升, 同時聘請具有良好的會計實踐經驗和社會資源優勢的企業、事務所會計人才作為校外導師, 為學生提供實踐指導。同時要加強對校內外導師的培養, 可以將校內外導師交換工作環境, 使校內導師能夠接觸更多的實踐崗位, 校外導師能把握最新的理論知識體系。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在理論和實踐上相互配合, 共同為學生提供指導, 確保研究生培養將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與實踐操作密切結合, 提高學生的社會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其次, 明確校內外導師的職責。在校期間, 校內導師對學生的知識體系進行考核, 在學習理論過程中, 任課教師帶領學生建立案例討論組, 進行案例研究與開發, 充分把握利用案例大賽等相關平臺, 讓學們在相互討論和合作中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校外導師對學生的實踐工作進行考核, 加強對學生實踐過程的監督, 優化對學生實習的考核方式。校內外導師要經常溝通完善研究生的培養方案。

另外, 高校可以建立雙導師評價系統, 由學生對導師進行評價。對于考評優秀的校內外導師要給予必要的獎勵, 充分調動雙導師的教學積極性和熱情, 讓導師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增加被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3 建立科學的課程設置

完善課程設置, 提高會計專業碩士創新能力。課程設置要專業性和綜合性并重, 強調職業素養, 注重對學生數理思維的培養, 要經常舉辦實務專題講座, 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講述行業內的新聞大事, 緊跟時代的脈搏, 提高學生對于行業的新認知。高校也應及時確立國際化的教育理念, 提高學生適應高科技和經濟全球化新環境的能力。開展英文教學, 促進高校會計學課程教學與國際接軌。

表1 職業知識與相關課程

在授課中, 教師應減少大型理論化課程, 增加實踐課、選修課比例。將基礎理論、典型案例與學科前沿知識相結合, 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復雜的會計業務問題的能力。要求教師在教學上必須以現實的企業會計業務為主要講解內容, 特別是涉及到上市公司并購、合并、重組等復雜的會計業務。案例教學可以采用學生為主, 讓學生課前準備、查找相關資料等, 通過小組討論、模擬訓練的方式對實際業務進行模擬核算。課堂由學生主導, 通過不同小組對相同案例的不同講解, 教師最后進行總結, 可以發現學生之間的思維差異, 在差異中尋求更佳的解決方式, 有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 豐富他們的思維。

3.4 通過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實踐基地

在培養應用型、高層次會計專業碩士的過程中, 僅靠高校的案例教學是不夠的。只有把從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 才能領會會計工作的要領, 在實踐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因此, 進入企業進行現場實習是會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這對學生未來進入企業工作非常有利。所以, 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并掌握會計具體工作, 可以建立校外實習機制, 在理論課程學習結束之后, 讓學生去企業實習, 真正融合到企業的財務工作中去。

篇(4)

邏輯起點,是指展開某種邏輯體系賴以推理、論證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疇。它能推動實踐和理論研究的發展,具有結構的張力的推衍的能力。它對該學科其它理論要素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整個理論體系的構建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作為會計理論體系構建的邏輯的起點應該具備的條件是:(1)邏輯起點必須具有可知性;(2)邏輯起點必須能夠聯系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3)邏輯起點必須能夠連接會計系統和會計環境;(4)邏輯起點能夠推理論證其他理論范疇。

1文獻回顧

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的理論是會計界在現代會計理論體系問題上討論最多、爭議比較大的熱點和難點,存在諸多觀點,至今未達成共識。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會計假設起點論、會計目標起點論、會計本質起點論、會計對象起點論、會計職能起點論、會計目的起點論、會計動因起點論、會計環境起點論、會計環境與會計目標相結合起點論。

(一)會計假設起點論

它認為會計研究只有以會計假設為起點,現代會計理論體系才具有邏輯嚴密性和客觀性,會計實務才能在一定的規范下得以展開。其邏輯體系是會計假設、會計原則、會計程度、會計方法、會計要素、財務報告。至今比較統一的會計假設是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及貨幣計量假設。

張昌仁提出,會計假設是以大量會計事實和慣例為基礎所做出的合理推斷,是規范會計理論研究的出發點和基礎。會計假設盡管在現代會計理論體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現代會計理論體系的前提條件和制約因素。而丁庭選認為:會計假設并不是最本源的范疇,同會計假設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導出所有的會計準則;以此為邏輯起點,現代會計理論體系,其內部缺乏嚴格的邏輯關系,并不能構成一個邏輯嚴密、內容完整的理論框架體系。會計假設不能作為現代會計的邏輯出發點,而只能作為前提概念。從70年代開始,西方會計理論的研究起點開始轉向會計目標。

(二)會計目標起點論

會計目標是會計所要達到的境地。在美國會計學會制定的《基本會計理論說明書》中列出了四大會計目標:(1)對有限資源使用作出決策,包括識別重要的決策領域,并確定目標方向;(2)有效地管理的控制資源;(3)記錄與報告資源的受托責任;(4)有利于履行社會職能和社會控制。其邏輯體系是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要素、會計準則、會計實務。我國從80年代以來就開始對會計目標起點論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我國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以會計目標為出發點也有一定的不足,有很大的主觀性,目標是一種假定,目前無法加以證實,缺乏客觀依據。也有這樣的問題:是針對現代財務會計理論體系而提出的,而現代財務會計理論體系不一定適用于整個現代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王海龍、寧玉臣指出,西方目標起點論是信息系統理論體系,強調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提供對業務和經濟決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認會計原則為核心的會計理論體系;而現階段我國會計目標起點論可以說是經濟效益理論體系,把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作為會計目標。

(三)會計本質起點論

該觀點認為:會計本質對其他會計理論要素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整個現代會計理論體系的構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邏輯關系是會計性質、職能和目標、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會計方法體系等。張兆國主張以會計本質為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的。他認為,在會計學上,會計理論研究所提示的最終成果,是關于會計實踐的根本性質,即會計本質。這一觀點從20世紀50年代流行我國,并在會計研究實踐中得到了廣泛運用。持反對意見的學者認為:這種觀點的提出是建立在對我國會計實踐研究的基礎上,不是建立在對西方會計理論借鑒的基礎上;會計本質只是會計理論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點。會計本質是脫離會計實踐的,更談不上反映會計實踐的需求同時作用于會計實踐。

(四)會計對象起點論

會計對象是會計的客體,是會計反映的控制內容。李映照、陳妮娜認為:會計對象是會計理論要素中最本源的抽象范疇,它來自客觀環境,反映于會計系統中,決定了現代會計理論體系的內容,是推理論證其他抽象范疇的基礎。勞秦漢指出,理論體系是研究對象自身邏輯的科學反映,因而會計對象(價值)質的特征(時空性)和量的特性決定著所有的會計理論,是構成會計理論體系最本源的范疇。而吳聯生否認將會計對象作為邏輯起點,他認為會計對象作為聯結會計理論與會計實踐的紐帶,其高度的抽象性無法在實務上給予具體、清楚地反映。與此同時,吳水澎指出,會計對象到底要分成幾個會計要素才適當,這要受制于會計目標,服從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不是會計對象決定會計目標,而是會計要素是受制于與會計目標的,不同的會計目標會產生不同的會計要素,會計對象不是“起點式”的會計理論范疇,不能作為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邏輯起點。(五)會計環境起點論

環境是指周圍的條件,環境決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時間、地點等環境所決定的。無論會計本質、會計對象還是會計目標,都是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環境下,人們對會計現象的一種認識,有什么樣的會計環境,就必然有什么樣的會計理論。謝德仁在認為,會計環境是會計內環境與會計外環境有機的總和。會計內環境決定了會計的本質,從而決定了會計的職能,進一步決定著會計程序與方法;會計外環境決定了會計目標,從而決定了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進一步影響著會計程序與方法。因此,會計本質、職能與會計目標,最終統一在人類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統一在特定時空條件下。也有學者認為會計環境本身并不屬于會計理論體系,因為環境是面對整個社會系統而言的,對會計系統并沒有特殊的針對性。會計環境不能將自身與會計系統結合起來,更不能聯系會計實踐與會計理論,也無法推導出其他理論范疇。因此,會計環境雖然對會計系統非常重要,但并不能將其作為邏輯起點研究和構建會計準則理論框架,只能說它是會計概念框架的背景。

(六)雙起點理論,是許多學者在研究單一要素邏輯起點中得不到較為滿意的答案時,轉而創新性的提出雙起點論。主要有:(1)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目標。蘇新龍認為,環境對會計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從客觀上來看,環境對會計理論與方法的影響表現在對會計的基本假設上;從主觀上看環境對會計的影響表現在信息使用者對會計的要求,即會計目標。因此,會計的起點理論應是會計基本假設與會計目標。(2)會計環境與會計目標。楊月梅認為,會計環境與會計目標相結合作為會計理論的邏輯起點,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3)會計環境與會計本質。李先富認為,把會計環境和會計本質作為研究起點,更能解釋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一系列會計理論創新問題。(4)會計環境與會計動因。牛彥秀認為,會計環境和會計動因反映會計實踐活動的內容,為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但不少學者反對雙起點論,認為這種觀點違背了人類認識論的科學性中包含的(邏輯起點的單一性和初始性)。潘立生、姚祿仕指出,多重會計核心理論不可取,會計核心理論只能有一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理論體系邏輯一致性,會計準則制定及評價更為明確可行,確保會計政策選擇標準的一貫性。

通過上述文獻回顧,我們可以看出:會計假設起點論和會計目標起點論是西文在研究財務現代會計理論體系時提出的,并最終以會計目標起點論為西方流行觀點。會計本質起點論、會計對象起點論是我國會計界的首創,而會計環境起點論、雙邏輯起點論以至多起點論是中外觀點結合的產物。

2結論

東財會計學院的牛彥秀在《論會計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一文中,將會計理論體系分為純理論范疇和應用范疇兩方面。會計本質位于理論范疇的最高層次,會計目標則為應用范疇的最高層次。

借用此會計理論,筆者認為我國與西方從會計邏輯起點的分析角度看,西方注重會計假設、會計目標邏輯起點;而中國則更多的關注會計本質、會計對象,甚至雙邏輯起點的研究。筆者認為這與中西方邏輯思維有著必然的聯系。

科學的邏輯起點的確定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包含復雜整體的一切矛盾胚芽的細胞形態作為邏輯起點,即以構成認識對象最簡單的元素作為出發點;另一種是以理論體系的最基本命題作為邏輯起點,作為邏輯起點的基本命題決定、影響其他命題和結論的產生與發展。如果說會計本質、會計對象是構成會計認識對象最簡單的元素之一,則會計假設、會計目標是會計理論的兩個基本命題。中國傳統思維是前一種邏輯起點形式居多,而西方邏輯思維主要是以理論體系中最基本命題作為邏輯起點形式。

篇(5)

二、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基本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要求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基本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在符合國家會計制度的前提下,要滿足會計信息的查詢和統計分析的需要,滿足財務管理的需要。基本建設項目要按單位工程核算,會計科目設置的層次和深度影響到會計核算的詳細和準確程度,基本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不僅要進行常規會計核算,還要做好輔助核算。輔助核算中要做好項目檔案的建立,首先要確定不同的管理對象,對管理對象進行分類;其次選擇核算科目;第三確定項目結構;第四項目分類定義;第五錄入項目目錄。基本建設項目共有15個資金占用會計科目,7個資金來源會計科目。資金占用會計科目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待攤投資、其它投資、交付使用資產、器材采購、銀行存款、財政應返還額度、現金、預付備料款、預付工程款、預付設備款、應收有償調出器材及工程款、應收票據、其它應收款。資金來源會計科目包括:基本建設撥款、應付器材款、應付工程款、應付有償調入器材及工程款、應付票據、應付工資及福利費、其它應付款。

(一)建筑安裝工程投資

簡單地講,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就是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的實際成本。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嚴格執行工程價款結算制度,簽訂的施工合同中要明確工程價款結算方式,有5種結算方式,一是按月結算;二是分段結算;三是竣工后一次結算;四是分次結算;五是進度結算。最后,必須預留5%的工程質量保證金,待工程驗收一年后再清算。

(二)設備投資

設備投資就是各種設備的實際成本。3個下級明細會計科目,包括:需要安裝的設備投資、不需要安裝的設備投資、工具器具。設備投資的會計核算要與設備采購合同相互對應,做好設備投資的輔助核算,將單位工程、設備名稱、合同號、制造商(供應商)、規格型號、設備編號、單位、數量、單價、設備費用、設備安裝費逐項記錄。設備投資賬務處理應注意的問題。(1)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工具等,可直接計入設備投資支出。(2)需要安裝設備購入后,需具備一定條件才能計入設備投資支出。(3)安裝設備發生的建筑安裝費用不能作為設備投資支出。

(三)待攤投資

除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外發生的實際成本。待攤投資下設17個二級會計明細,在這不一一列舉,著重講一下建設單位管理費,建設單位管理費實行總額控制,分年度據實列支,總額控制是以項目總投資為基數,按不同規模分檔計算,建設單位管理費中業務招待費支出不得超出建設單位管理費總額的10%。待攤投資賬務處理應注意的問題。(1)建設單位管理費的開支范圍、開支標準。(2)非法收費、攤派不得計入待攤投資支出。

三、基本建設財務工作守則

1.是否按照《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會計資料的保管是否完整;是否建立和執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2.各項建設資金來源是否及時、足額入賬,資金管理是否嚴格有效,有無“小金庫”現象。3.建設資金的使用是否真實、合規、合法,有無擠占、挪用、虛列建設資金等行為。4.支付工程進度款、辦理工程結算是否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辦理,工程結算資料是否完備,審批手續是否合規、齊全,有無超進度多付款現象。5.工程物資的供應是否符合規定,管理是否規范,有無物資流失和損失浪費情況。

四、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體會

1.經常、主動與工程項目負責人進行溝通與反饋是做好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工作的前提。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項目人員組成是臨時的、分散在不同部門(處室),大家工作都很忙,不可能經常聚在一起,作為財務管理部門要主動與工程項目人員溝通,告之哪些支出不合適了,執行進度有點慢等等。通過溝通,促進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項目各項任務的完成。2.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自身要加大會計業務知識的學習,同時要多學習工程項目方面的知識,如工程造價、建設項目管理等,提高自身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能力。3.基礎工作要夯實,基本建設會計核算要做好輔助核算,對每一筆合同,每一筆支出都要細、全,不要怕麻煩。

篇(6)

①不同的用途需要會計提供不同的數據,要想使通過貨幣表現的價值信息對一切使用者都有用是不可能的;②雖然財務報表能夠滿足主要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但不能忽視使用者有自己的特殊用途與專門的信息需要,即使用者要利用會計數據來預測特定的事項(如生產線、銷售線等)。并按其預測的結果來決定其決策模式所必需的輸入信息,所以,會計人員對數據的加工如分配、遞延、攤銷、匯總等程序有時是多余的,只有信息使用者才能夠把決策有用的數據轉變為其所需要的信息,實現決策模型和效應函數相一致,從而真正體現出“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的統一。

1.2事項會計的特征

首先是實時性。借助于計算機和無處不在的網絡,信息使用者把數據通過軟件、網絡傳輸到核算程序當中,就可以使得想要的會計信息實時實地得到;其次是多重計量屬性。事項法允許信息使用者采用多重計量屬性來描述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如存貨,不僅只反映年末用價值表示的單一金額,而應當同時表示存貨的購買、消耗數量等事項。這一屬性對當前由于難以貨幣計量而致研究擱淺的人力資源會計、社會責任會計、團隊組織管理等事項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因為在多重計量屬性下,可以提供給信息使用者諸如客戶滿意程度、產品質量、人力資源水平、市場占有份額等非財務信息指標,滿足用戶的需求。

2現有管理會計學的定位與內容體系剖析

當前在大多數院校的教學體系中,管理會計(有時也稱決策會計)是企業管理、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課程開設之后的一門會計專業必修課和學位課,其主要功能是為企業的短期決策提供依據,和對不適合納入財務管理的一些內容進行講解。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些學校是將其單獨設置為一門課,有些學校是和成本會計合在一起稱為成本管理會計,這主要是考慮到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是將其放在一起。在內容的界定上,其內容主要寓于:為管理當局的決策提供信息,計劃、評價和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有關的各類歷史、未來的信息;維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以及資源的有效利用;參與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定各種成本、利潤的預測戰略、戰術及短期經營決策;幫助協調組織企業的工作方式,落實各項決策方案的執行;考核成本,加強責任制管理,并加以控制,以取得企業長中短期利益的協調和最優化。有些教科書也在增加一些新的內容,比如環境管理會計、知識經濟會計等內容以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但達不成共識,找不到像財務會計的GAAP那樣的理論框架。

3事項法下管理會計內容體系的建立

本文認為,管理會計的研究內容應當不局限于價值論的基礎,代之以事項理論為研究基礎。應當將管理會計的內容分為如下一些事項:第一部分事項為管理會計概論事項,包括管理會計概論、成本性態分析、重視銷售環節下的變動成本法。其基本要求是在前綴課程管理學和成本會計的基礎上,指出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管理會計學的發展、目標、作用及特點,進行成本習性分析,為后面的內容打下理論基礎。第二部分事項為短期經營決策事項,包括本量利分析、虧損產品是否停產決策、品種決策、額外訂單是否接受決策、產品自制還是外購決策、采購的經濟批量決策、產品定價決策等內容。這些是企業日常發生的業務事項,依然保留即可。第三部分為預測事項,包括生產經營預測、成本預測、材料預測、費用預測,資金需要量預測以及年度財務計劃的預測編制。第四部分為長期決策事項,本文認為這部分可去可留。現有管理會計教科書為了保持其自身體系的完整,在短期決策的基礎上有一部分長期決策,包括項目評價決策、生產設備最佳更新期決策、租賃或購買決策等內容,這些大部分和財務管理的內容重合,而且注冊會計師教材是以財務管理為準,因此本文認為可以將該部分內容放到財務管理中講授。若為了要保持教材的完整體系也可以編入該事項,但內容可以不講授。第五部分事項為責任會計事項,主要解決企業集團化和大規模條件下的集權與分權問題,便于分清責任,提高效率,以及決策的執行等工作業務內容。在該部分進行調整,在現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平衡計分卡,這是新經濟時代對企業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全方位控制運行的管理要求,從客戶、人事、財務和學習四個維度不斷更新和改進,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的變化。第六部分為戰略管理會計、人力資源會計事項,其內容應包括企業利用會計信息制定長短期戰略及其執行等。人力資源會計又應當包含知識經濟管理會計,研究探討人力資源會計及知識資源會計,探討顯性知識的計量乃至隱性知識的量化等內容。在當前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無法納入貨幣化的條件下,知識資源會計不失為一種解決對策,以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要求和發展。

篇(7)

在我國現行的財政管理體制中,鄉鎮財產雖然是應用于鄉鎮建設中,但卻是由縣市進行管理。縣市級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部分只能根據相應的政策與鄉鎮工作的反饋進行宏觀上的調控,在面對實際問題的時候缺乏針對性,缺少具體的詳細的處理措施。同時勢必會造成會計核算程序上的繁雜,無法及時的進行核算。

(二)職權劃分不明確

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原本是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二者之間的關系為互相的監督與協調,保證鄉鎮財政工作的有序進行。然而在基層鄉鎮中常常將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的職責相混淆,甚至是由財政所同時完成這兩項工作。職權劃分不明確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會計核算工作也無法高效的進行。

(三)會計核算很難實現規范化

相比于縣市級的財政部分,鄉鎮財政部門所需要面臨的問題更加復雜、種類繁多,特別是基層的存進財務管理工作中這一問題更為嚴重。各農村之間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所選用的管理模式都不同,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工作規范,在短時間內無法進行徹底的統一,因此很難實現規范化的統一管理。

(四)基層工作人員素質低

我國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特別是農村的會計人員大多是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進行工作,缺乏豐富的理論支持。例如會計報表編寫、會計賬簿的規范化編寫等都需要專業化理論知識的指導。同時少數工作人員道德素質低、缺乏法律意識,從而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出現的問題。

(五)缺乏有效的監督體系

在我國鄉鎮財政管理工作中,由于人員的短缺以及相關部門的忽視,導致監督系統名存實亡,并不能對鄉鎮財政管理以及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在實際的財政管理工作中“暗箱操作”、做假賬的現象頻出,直接危害了事業單位的權益。

二、如何做好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

(一)制定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規范

為改變現階段鄉鎮財政管理體制不完善,規范化程度低等問題,要針對鄉鎮的實踐情況制定出一套規范性辦法。同時,各地要在參照行為規范的基礎上考慮自身實際,將固有的會計核算規范進行合理的變通,從而在實現規范化與高效化的有機統一。優化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直接提高了財務管理能力,能夠為基層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規范化的會計核算能夠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同時還能夠為財政預算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依據,進而促進鄉鎮經濟健康有效的發展。

(二)明確人員分工,加強資金管理

鄉鎮財政所要將財政管理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分類開來,明確的進行分工,設立專人進行相關工作,避免其混淆。聘請高素質的會計核算人員進行核算工作,保證每一部分財政收入和支出都能夠真是準確的反映到會計賬簿之中。同時還要將強對財務支出的審核,制定嚴格的審批制度,規范財務支出,保證每一項支出的合理性,從而達到加強資金管理的目的。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鄉鎮財政所要改變相對落后的辦公條件,增加配套硬件設施,在采用傳統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緊跟信息化、網絡化辦公的時代步伐,引進無紙化會計電算化核算,提高核算質量。另一方面,鄉鎮財政所要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工作,還有定期舉行經驗交流會,技能培訓會等幫助工作人員提升技能,工作人員自身也要意識到提升工作素質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渠道學習。

(四)加強內外監督,保障合規運作

完善財政管理的內部監督體制機制,建立部門監管,內部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內外監督制度,要做到信息公開,及時公布數據,保證財務支出的透明度,杜絕暗箱操作。并對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以便于群眾的監督。同時,配合考核評價制度和獎懲制度,嚴厲打擊濫用專項資金等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的違法違規行為,計入檔案,與最終的獎金,升職等掛鉤,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起到激勵作用。

篇(8)

一、關于商譽概念及其歸屬類別演變的簡要回顧與剖析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并不是從純理論研究的視野對商譽的概念及其歸屬作出研究,而是基于我國財政部門的相關會計制度或會計準則就我國以往會計標準中對商譽的相關規定作出梳理,并構成研究基礎。

筆者注意到,在2001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中,無形資產的概念描述中沒有出現商譽二字,只是在涉及無形資產分類的描述中言及“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企業自創的商譽,以及未滿足無形資產確認的其他項目,不能作為無形資產”[ 1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在2001年及其以前年度商譽均被歸屬于無形資產類別,但在這一階段的會計標準中并未觸及商譽的確認與計量,而是僅僅對商譽的資產類別屬性作出了原則性規定。

在2001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及《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中曾明確了“股權投資差額”的概念,并進一步將“股權投資差額”劃分為“借方差”和“貸方差”,且要求在投資有效期內對“借方差”和“貸方差”進行攤銷,攤銷結果被分別記入“投資收益”的借方和貸方。由于“貸方差”的攤銷具有調增當期盈利水平的“功效”,有些上市公司就通過“操控”股權投資初始計量環節的“貸方差”來獲取一勞永逸的“療效”。為了遏制部分上市公司通過“貸方差”的攤銷來操縱利潤,我國也曾一度只準許確認“借方差”,不準許確認“貸方差”,并由“資本公積”來取代“貸方差”。筆者注意到,基于《企業會計準則――投資》對“股權投資差額”的原則性規定,實務中曾分別以“借方差”或“貸方差”來加以描述,盡管《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中沒有出現商譽二字,但實務中人們似乎習慣于將“借方差”和“貸方差”分別稱為“正商譽”和“負商譽”。

在2007年開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框架下,只有發生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行為時才有可能確認商譽。通過研判《企業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合并》,不難發現,商譽的確認和計量又被進一步區分為個別報表與合并報表兩個層面。所謂個別報表層面的商譽,是針對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兩種情形而言的。由于在吸收合并和新設合并方式下,被購買方的法人資格被廢除了,在會計核算中要求將被合并方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按照公允價值口徑納入到購買方的賬戶中來加以確認與計量,當購買方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大于并入的凈資產公允價值時,在購買方日常賬務處理及其個別報表層面就必須確認、計量并披露商譽。所謂合并報表層面的商譽,是針對控股合并情形而言的。由于在非同一控制的控股合并方式下,長期股權投資是按照購買方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來進行初始計量的,即便購買方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大于其應享有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數,仍無需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金額,而是在編制合并報表的抵銷分錄環節,將母公司個別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金額大于其應享有的該非同一控制子公司所有者權益份額數的差額確認為商譽。由此可見,在非同一控制的控股合并方式下,商譽只有在通過合并報表編制的抵銷分錄環節才會出現,并最終列示在合并資產負債表中。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將無形資產的定義描述為“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的定義中不再涉及“不可辨認”,盡管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一條中出現了“企業自創商譽”的提法,但還是明確指出“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2 ]。

承上所述,不難得出如下基本結論:在我國的會計標準中,商譽在其資產類別歸屬上幾經變化。簡言之:2001年及其以前年度,商譽歸屬于無形資產范疇;2001年的《企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投資》中盡管沒有言及股權投資差額和商譽之間的任何關聯性,但實務界似乎將兩者之間等同了起來;在2007年開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框架下,商譽只有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才有可能存在,商譽源自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二、關于對被購買方無形資產的確認給商譽確認帶來聯動影響的剖析

上已述及,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下,只有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才有可能形成并確認商譽。就購買方而言,無論是其個別報表層面(指的是發生吸收或新設合并時)還是合并報表層面(指的是發生控股合并時),商譽均源于購買方所支付的合并對價大于所獲取的被購買方凈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合并中購買方所獲取的資產既包括被購買方原賬面已確認的無形資產,也包括被購買方原賬面沒有確認的無形資產(即站在被購買方角度其被合并前不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但站在購買方合并后的角度符合了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例如被購買方內部研發形成的非專利技術、內部產生的品牌等。如果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沒有足額確認被購買方的無形資產,自然就低估了購買方合并過程中所獲取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的數額,進而高估商譽的入賬數額,從而影響購買日后購買方的經營業績。

證監會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中指出:“部分上市公司在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確認了大額商譽,商譽占合并對價的比例高達80%甚至90%以上,而大額商譽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市公司未充分識別和確認被購買方擁有的無形資產。此類未充分識別和確認無形資產的情況在輕資產行業的合并中較為常見。”

雖然無形資產和商譽均屬于資產類要素的范疇,但二者之間在后續計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簡言之,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需要按期攤銷,但商譽不需要攤銷。雖然,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但從技術層面而言商譽減值的計提過程要遠比無形資產復雜得多,這也給上市公司操控利潤帶來了“機會和可能”。

從實務中來觀察,“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在證監會對外公開的《上市公司年報監管報告》中作為存在的問題被每每提及,例如《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中就明確指出:“年報分析中發現,部分公司在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中確認了較大金額的商譽。但相當部分公司未對商譽計提減值,也未披露是否經過減值測試。”《2014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中也指出:“年報分析發現,有些上市公司對商譽減值信息僅籠統披露經測試后未發生商譽減值,沒有披露減值測試的過程、參數等信息,甚至某些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顯示商譽已經發生重大減值,但在財務報表附注中沒有披露任何商譽減值測試及計提減值準備的信息。”

筆者認為,自2007年以來,在商譽減值測試、減值準備計提以及相關信息披露環節所存在的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商譽相關會計處理技術層面的復雜性是重要成因之一,技術層面的復雜性也助推了上市公司通過規避被購買方無形資產的確認來操控利潤的行為。

三、關于或有合并對價后續變動與商譽后續計量之間關聯影響的剖析

近年來,上市公司在并購交易中的對賭安排越來越多,對賭協議的業績補償條款也日益多樣化,最終要么由購買方通過支付額外現金或發行額外證券等方式追加合并對價,要么由出售方通過返回股權或現金等方式進行補償[ 2 ]。

通過梳理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不難得出如下基本判斷:第一,如果購買日估計的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并且對合并成本的影響金額能夠可靠計量,購買方應當將或有對價按照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入合并成本,這是穩健原則的要求使然;第二,由于將或有對價計入合并對價,該或有對價自然有可能影響到商譽的初始計量金額;第三,或有對價通常應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且其變動應計入相應會計期間的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

對于上述梳理出的相關規定,實務中應該澄清和處理好如下具體問題:

第一,或有對價的調整是否對商譽的初始計量金額產生連帶影響?

或有對價的調整是基于購買日后的實際情況作出的,而商譽的初始計量是基于購買日的實際情況而確定和形成的,兩者基于的時間存在明顯差異,企業不應對已經確認的商譽金額作出調整。證監會的《2012年上市公司執行會計準則監管報告》中指出:“實務中,部分上市公司將此類或有對價的變動相應調整了商譽,其會計處理并不符合準則的規定。”筆者認為,雖然或有對價的后續變動從經濟效果上存在影響已經確認商譽的可能性,或有對價和商譽均涉及后續計量問題,但兩者應按各自的技術規范分別進行處理。如果將或有對價的后續變動結果直接調整商譽的初始計量金額,技術層面上僅局限于在資產負債表內部來尋求借貸方的平衡,自然會影響到相關損益數據的真實性,甚至存在操縱利潤的空間或可能性。

第二,如何對或有對價進行后續計量?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或有對價,通常應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計量,盡管其公允價值計量可能缺乏可驗證性的參考依據,使計量結果呈現一定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但簡單地將合同約定需返還或需要再額外支付的金額認定為公允價值的做法,其實質上等于沒有按照公允價值對或有對價進行后續計量,這既不符合公允價值的定義,也不符合公允價值的后續計量規則。

第三,如何對被購買方實際業績的大幅下滑進行會計處理?

在標的企業的實際業績與承諾業績相比存在較大落差的情況下,依據協議出售方通常應向購買方返還部分之前所收取的對價,對或有對價的后續計量結果通常會形成收益。但此類現象的發生也意味著企業合并形成的相關資產創造現金流量的能力可能已經遠低于原來的預期,進而也就意味著該等資產已經存在減值跡象,企業應對相關資產甚至商譽計提減值準備,否則就會出現高估資產和利潤的現象。筆者認為,標的企業實際業績的大幅下滑相當于一枚硬幣的雙面,一方面表明對或有對價的變動帶來了有利影響,另一方面對合并而成的資產也造成了不利影響,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王婆賣瓜或掩耳盜鈴。

四、?P于商譽與遞延所得稅負債確認之間邏輯循環關系的剖析

在稅法規定的免稅合并情況下,計稅時不認可商譽的價值,即從稅法角度商譽的計稅基礎為零,商譽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那么對于此情況下所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是否應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呢?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相關規定,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理由在于:第一,如果確認了該部分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意味著企業合并中所獲取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在下降,這樣就會反過來增加商譽的賬面價值,而商譽賬面價值的增加又會形成新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進而使遞延所得稅負債和商譽之間的確認出現無休止的循環;第二,如果確認了該部分遞延所得稅負債,相應增加的商譽也應立即計提減值準備,因為與原確認商譽時所依據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較,確認該部分遞延所得稅負債和商譽增加值后被購買方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發生了下降,這樣會使此輪商譽增加值的確認變得毫無意義;第三,企業合并成本超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的數額被確認為商譽,如果確認了該情形下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會進一步增加商譽的賬面價值,對于購買日這一固定時點的商譽確認同樣出現了無休止的循環[ 3 ]。

證監會的《2015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披露:“個別上市公司在處置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時,將合并該子公司時產生的商譽歸屬的資產組均留在了母公司,因此相應的商譽也保留在母公司個別和集團合并財務報表中。但該公司對保留的商譽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負債,卻未披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依據。”該報告還進一步明確指出:“該公司的相關交易中,在處置子公司股權前后,上述商譽的性質并未發生改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其相關規定,對于合并商譽的后續處理,無論在母公司個別報表還是集團合并報表上均不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筆者對證監會披露的上述信息作如下點評:對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而言,由于合并原子公司時所形成的商譽包含在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內,在轉讓子公司股權時,該商譽的數額應伴隨“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全部或按比例結轉,并在此基礎上計算投資收益。該公司將合并該子公司產生的商譽連同其歸屬的資產組均留在了母公司,且不說實務中將該行為真正落地在手續上會有何等的復雜和耗時,就該行為在會計處理上的效果卻是顯而易見的,即將商譽留在母公司自然沖減了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在轉讓股權收取對價既定的情況下,會增加此項股權轉讓的投資收益。此外,嚴格來講,購買日形成的商譽通常源于對被購買方整體的研判,轉讓該子公司股權時將購買日的商譽強行與子公司某一資產組關聯起來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商譽是基于合并財務報表層面而言的,轉讓子公司股權時將原合并財務報表層面的商譽強行納入母公司個別報表層面來處理的做法更值得商榷。

五、關于被購買方合并財務報表中原有商譽與購買日應確認商譽相互關系的剖析

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之前,如果被收購方歷史上曾發生過企業合并并確認了商譽,那么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當期應該如何處理被購買方原來已確認的商譽呢?

從并購實務層面而言,在被購買方本身屬于集團性企業的情況下,購買方并非僅僅依據其對被收購企業集團母公司的個別報表來對被購買方進行估值,而是依據對被購買企業集團的整體情況來估值的,即便購買方在對被購買方進行估值時考慮到了被購買方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的商譽并支付了合并對價,購買方也需要將其發生的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而形成的商譽作為一個整體體現在其合并財務報表之中。

從與企業合并相關的會計準則技術層面而言,被購買方財務報表中的商譽屬于不可辨認的資產,發生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時,購買方不能將其作為一項單獨資產予以確認,否則就改變了商譽不可辨認的屬性。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時,購買方應按照剔除被購買方合并資產負債表中商譽后的凈資產數額,來計算并確認其合并報表層面的商譽。換言之,購買方在計算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時,不應將被購買方原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商譽作為單項資產從合并成本中扣除,而應將被購買方原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商譽并入購買方發生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而形成的商譽中一并處理。

證監會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披露:“部分上市公司將被收購企業財務報表中的原有商譽確認為一項單獨的商譽,獨立于購買被收購企業形成的商譽進行單獨的列報和計量。與該會計處理對應,這些單獨確認的商譽被分攤至被收購企業歷史上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此基礎上進行商譽減值測試。年報分析發現有上市公司在合并當期即對單獨確認出來的被收購企業原有商譽全額計提了減值準備。”該報告進一步明確指出:“上述會計處理不符合準則關于商譽計算及減值的規定,并會干擾上市公司在減值測試時的正確判斷,從而對合并當期以及未來期間的損益造成影響。”

筆者認同證監會的監管結論,為便于廣大讀者更好地理解上述會計處理的不當之處以及可能帶來的影響,在此作出進一步剖析:站在購買方的角度,在對其自身合并財務報表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時,首先需要將各購買日確認的商譽分別與該各被購買方關聯起來,然后結合每一個被購買方個別報表或合并報表(指的是被購買方自身為集團性企業)的具體情況來測試并確認商譽的減值。上述將“單獨確認的商譽被分攤至被收購企業歷史上企業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在此基礎上進行商譽減值測試”的做法,實質上是混淆了會計主體的邊界。換言之,購買方自身商譽的減值測試和確認不能下移至被購買方層面進行。從博弈角度而言,上述不當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有人為將商譽減值的測試無謂復雜化并存在借助信息不對稱中的優勢地位來規避被審計和被監管的嫌疑和可能。

六、關于企業合并中職工薪酬與商譽確認邊界的剖析

近年來,上市公司紛紛并購由自然人創建并擔任核心管理人員的優秀民營企業,出于企業平穩過渡尤其是持續發展的考量,被收購企業的創始人大多數繼續在原企業任職。在收購協議的條款安排中,這些自然人股東通常承諾未來一段時期內繼續在企業任職,并承諾如果提前離職則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與此同時,雙方約定未來服務期滿并達到既定業績條件時,上市公司支付給這些自然人股東約定的款項。

盡管從并購業務層面而言,上述具有對賭或共?A預期屬性的合同安排并非難以理解,但在適用準則以及會計處理層面,卻需要認真比對和斟酌。

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應結合相關安排的性質、目的來確定所支付款項的會計處理。一般說來,收購方應考慮支付給這些個人的款項是針對其股東身份,還是針對其高級管理人員身份。如果屬于前者,所支付的款項應視為企業合并中的或有對價,并作為合并成本來處理;如果屬于后者,所支付的款項就屬于上市公司為獲取這些自然人未來期間提供的服務而支付的對價,因此就應該作為職工薪酬來處理。

從操作層面而言,如果所支付的款項以相關人員未來期間的任職為條件,那么相關款項就很有可能屬于職工薪酬而不是合并成本。再具體一點來講:如果所支付的款項適用于被收購企業原來的所有股東,而不是僅僅對在企業任職的原股東的特殊安排,那么這種款項支付就屬于企業合并中的合并成本,按或有對價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如果所支付的款項并不適用于不在企業任職的被收購企業的原有股東,而是對在企業任職的原股東的特殊安排,那么這種款項支付就屬于職工薪酬,按職工薪酬準則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如果所支付的款項適用于同等職級的其他高管,而不是對在企業任職的原股東的特殊安排,那么這種款項的支付就屬于職工薪酬;如果所支付的款項不適用于在企業任同等職級的其他高管,而是對原企業股東的特殊安排,那么所支付的款項就屬于合并成本。

證監會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披露:“部分上市公司未能合理區分企業合并成本及合并日后的職工薪酬,將應在未來期間確認為成本費用的職工薪酬性質的款項作為合并成本進行會計處理,從而在高估合并商譽的同時,低估了合并當期及未來期間的成本費用。”

筆者認為,只要對在企業繼續任職的原股東所作出的各項支付安排進行橫向比對,就不難確定適用準則的歸屬。簡言之,如果不是有別于不在企業繼續任職的原股東的特殊安排,所支付的款項就屬于企業合并成本;如果不是有別于在企業任同等職級的其他高管人員的特殊安排,所支付的款項就屬于職工薪酬。

七、關于境外并購形成商譽的會計處理剖析

近年來,伴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境外并購現象逐漸增多,如果子公司所采用的記賬本位幣不同于購買方的記賬本位幣,從技術層面而言,自然就會涉及境外并購所形成商譽的外幣折算問題。境外并購所形成的商譽應作為境外經營的資產進行會計處理,即以境外經營的記賬本位幣計價,并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當期匯率進行折算。如果對購買境外經營形成商譽的初始確認金額不再考慮其外幣折算問題,就會影響到合并財務報表中商譽項目的余額及外幣折算差額項目的余額,進而影響到基于合并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數值的可靠性。

八、關于共同經營追溯調整中商譽內涵的剖析

共同經營是2014年的《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以下簡稱40號準則)首度界定的會計概念,40號準則對共同經營的判定標準及確認與計量原則作出了具體的規定,并要求在首次執行日對共同經營進行追溯調整。但仔細研讀40號準則第二十二條的具體內容,筆者發現其中所描述的商譽一詞易引發歧義[ 4 ],在此一并加以具體剖析。

(一)40號準則對共同經營追溯調整的具體要求

40號準則第二十二條規定:首次采用本準則的企業應當根據本準則的規定對其合營安排進行重新評估,確定其分類。

40號準則第二十二條(以下簡稱第22條規定)規定:合營企業重新分類為共同經營的,合營方應當在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期初終止確認以前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合營企業凈投資的長期權益;同時根據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期初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使用的相關信息確認本企業在共同經營中的利益份額所產生的各項資產(包括商譽)和負債,所確認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存在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確認的各項資產和負債的凈額與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其他實質上構成對合營企業凈投資的長期權益的賬面金額之間存在差額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一是如果前者大于后者的,其差額應當首先調減與該投資相關的商譽,仍有余額的,再調增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二是如果前者小于后者的,其差額應當沖減比較財務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

(二)對第22條規定中商譽內涵的具體透析

承上所述,在我國2007年開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框架下,商譽只能在發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時才會形成,而在控股合并方式下被購買方顯然屬于購買方的子公司。第22條規定是針對合營企業重新分類為共同經營而作出的銜接規范,絕不可能也不應出現將子公司重新分類為共同經營的情形。由此不難判定,第22條規定中所謂的“與該投資相關的商譽”中的投資并非意指長期股權投資,其中的商譽也并非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框架下的商譽。有鑒于此,對第22條規定中的商譽一詞有必要也必須作出“其他考量”。

《企業會計準則第40號――合營安排》應用指南的【例38】(以下簡稱例38)對共同經營的追溯調整進行了詳細說明。從例38的描述中不難判斷:首次執行日A公司對甲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相關明細科目的余額分別為:成本1 000萬元(其中300萬元為原投資行為發生時所形成的商譽)、損益調整18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100萬元。A公司追溯調整時所確認的商譽可視同為原購買甲公司50%凈資產時所形成的商譽。由于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720萬元)小于追溯確認的資產和負債凈額(820萬元),其實質上意味著原投資行為所形成的300萬元的商譽中有100萬元已經發生了減值,首次執行日所追溯確認的商譽最終為200萬元。

篇(9)

一、盈余管理概述

(一)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也稱利潤管理,是近年來會計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但關于盈余管理的概念,會計學界一直存有諸多不同意見。權威的定義有美國會計學家雪普(KatherineSchipper,1989)曾在著名的“盈余管理的評論”文章中提出的:盈余管理實際上是旨在有目的地干預對外財務報告的過程,以獲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該定義突出了盈余管理的出發點是私人利益的滿足。美國會計學家斯可特(Scott,2000)認為“盈余管理是在GAAP許可范圍內,通過會計政策選擇使經營者自身效用或企業市場價值最大化的行為。”但該定義是狹義的,將盈余管理限定在公認會計原則的約束范圍內,采取的方法僅包括會計政策選擇。此外,美國前證監會主席萊維特(ArthurLevitt,1998)對盈余管理現象表示擔憂,認為盈余管理已成為美國證券市場參與者之間違背市場原則的游戲,將給美國財務報告系統造成很壞的影響。管理當局濫用“巨額沖銷”的方式來調整費用正在威脅著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將盈余管理與財務舞弊之間不易區分的地帶稱之為“灰色地帶”。該定義是廣義的盈余管理概念。本文研究將盈余管理界定在狹義的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方法概述

縱觀國內外學者對盈余管理的方法主要歸類為以下幾種:

第一,對會計原則的選擇與運用。比如:(1)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即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2)重要性原則的運用。重要性原則認為,對微不足道的項目則不值得對其進行精確計量和報告。企業可以運用會計職業判斷中的重要性原則并通過增加或減少認為不重要的會計數據來進行盈余管理。

第二,會計政策和方法的選用。在選擇會計政策時,企業一般要處于盈余管理的角度,站在有利于企業管理當局的角度進行選擇,但是會計政策一旦選用就不得隨意更改。

第三,會計估計的時點和數量以及關聯方交易的判斷也給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間。

實務界在具體操作中,往往結合管理層的意圖和公司發展所處的客觀環境,從做大盈余、均衡盈余、做小盈余以及除垢之中選擇合適的盈余管理方式。

二、盈余管理與會計職業判斷

會計職業判斷對盈余管理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內外的各種表述,本文將會計職業判斷定義為“具有會計專業技能知識和經驗的會計人員,基于客觀的、謹慎的、正直的態度,本著為會計信息使用者高度負責并為之提供高質量信息的職業精神,在會計職業標準的框架內或是會計職業標準制定機構的意識指引下,通過識別、計算、分析、比較或是咨詢等方法,對不確定性的會計事項所做的裁決與斷定的思維過程。”雖然盈余管理與會計職業判斷都是對不確定性的會計事項所做的判斷,但是會計職業判斷與盈余管理之間還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第一,主體不同。盈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當局,而會計職業判斷的主體是從事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

第二,目的不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管理當局的私人利益,但受益者和利益表現非常復雜,通常有報酬計劃、債務契約、政治成本三大動機,也有我國現階段公開上市發行股票、配股、避免處罰、炒作股票等動機。而會計職業判斷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尊重客觀事實,如實反映經濟事項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造成的實際影響,在做判斷時,要保持客觀中立。

篇(10)

意圖加入契約的主體為了一定的產權而與企業這個“法律主體”簽訂契約,并且只有這些主體才具有目標一最大限度地謀取自身利益。為了減少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人們便簽訂契約來具體規定主體享有公司產出的特定權利。會計作為一個決策服務系統,它界定主體之間的契約,并提供了大量有關對方的各種事項和行動信息。它作為一種“共同知識”減少在訂約過程中的爭論與欺騙。

一、管理層影響會計信息的動機

管理層與企業之間的契約是由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締結而成的委托關系中,人力資本所有者處于地位,而非人力資本特別是財務資本所有者處于委托方地位。委托方因方的管理技能而與其訂約。與其他主體的投人不同的是,管理層投人的人力資本不能從其持有者身上分離出來。人力資本的特征是它不能隨意轉換為現金、財產等,這使管理層在退出管理市場方面存在著巨大障礙,因此管理層不得不承受會計環境的變動而引起的財富被剝奪,這也在另一方面促使他們抵制會計政策的變動。

會計資料所反映的信息正是經理發展歷程和聲譽的一項重要記錄,過去的業績數據會被其他人用來推斷經理未來服務的現值。因此,經理對能反映業績的會計信息的微小變動十分敏感。

從企業的契約理論可以知道,委托方與方的效用函數存在差異。管理資本的特殊性使投資者不可能對管理層進行實時監督,因此委托雙方締結的契約必須是自我履行契約。股東是追求貨幣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而管理層不僅對貨幣效益也對非貨幣效益的工作閑暇,甚至權力欲望的虛榮心等方面都有極大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若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很難實現自我履行契約,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現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用企業回報作為業績衡量的標準,并讓人分享回報是自我履行契約的表現形式。管理報酬由固定工資、獎金、期權等組成。獎金與期權與企業的回報緊密相連,從而使管理層同股東成為“利益共同體”。

回報通常以凈收益表示,為了實現自身的利益,管理層有強大的動力與能力去操縱盈余。

二、盈余操縱中的自我矛盾

管理層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影響著潛在投資者的價值判斷,因而管理層希望在其任期內收益是平滑的,通過抵制收益的劇烈波動向外界傳遞企業風險小的信號。他們可能在收益良好的年度隱藏收益,并在收益不好的年度報告。然而,這種對收益的預測并操縱是不可靠的,可能使收益變的更加不平滑。因為原來拉平的收益是隨機游走的,拉平調整的積累差異會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種調整超過選擇性會計處理界限的可能性也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當達到轉折點時,經理將被迫通過巨額沖銷回到原來的隨機游走路徑上。從這個意義上說,隨機游走的收益拉平會引起偶爾的巨額沖銷,這樣拉平—沖銷的循環可能不斷重復。超級秘書網

沖銷會對會計報表產生巨大的沖擊,因此管理層總是以諸如企業外部經營環境變化,管理層變化等為借口進行沖銷。美國的許多會計學者進行的實證研究支持了上述的觀點。

上一篇: 電話銷售半年工作總結 下一篇: 財務信息化建設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婷婷综合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