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06:39: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綠化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校園學習的優質生態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搞好校園綠化建設管理工作,提高校園綠化效果,可以進一步幫助師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親近自然,愉悅心情,緩解學習所帶來的思想精神壓力,有益于師生們的身體健康。
1.2綠化校園管理工作有利于發揮校園的綠化功能
眾所周知,合理科學的校園綠化具有保護和改善學校環境的作用,而校園環境具有凈化廣大師生心靈、陶冶師生情操的特殊功能,同時,還具有促進學校文明建設等特殊意義。學校在充分發揮這些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同時,離不開學校后勤綠化工作者的科學管理和精心養護。相反,如綠化校園管理缺乏科學性,一味堅持傳統的養護管理方式,學校綠化建設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反而浪費了資源,影響了學校形象。
1.3綠化校園管理工作有利于推動校園低碳建設的發展
節能減排、低碳社會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綠化校園管理工作應積極順應時代要求,在校園綠化工作中大力開發低碳型空間、種植低碳植物、建設低碳景觀、灌輸低碳理念,打造具有創新型、低碳型的特色學校園林,體現低碳校園的人文性和自然性。
2綠化校園管理的特點
2.1綠化校園管理具有長期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綠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草木生長旺盛,除了消除自然條件、地理環境和人為破壞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外,還必須經過長期的精心養護和科學的管理,做到“三分種,七分養”。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綠地的特殊功能和作用,達到校園綠化建設的最佳效果。因此,校園綠化工作具有長期性。
2.2綠化校園管理具有技術性
綠化校園管理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因地制宜、量體裁衣。就是要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態習性、立地條件、生長時期、季節氣候等多種因素,采取科學的、專業的技術管理,不是簡單的澆水、施肥就能做好綠化工作的。
2.3綠化校園管理具有時滯性
綠化校園管理的時滯性與長期性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植物的生長是一段長時間的過程,所以,綠化管理和護養工作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綠化管理的失誤,比如對植物的護理不到位,或是對綠地的破壞,也是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來的,具有隱蔽性和時滯性。
2.4綠化校園管理具有不確定性
綠化校園管理的不確定性體現在影響綠化效果的因素較多,如人為破壞、自然災害等。另外,一些植物的生長和環境的適應性也存在差別。因此,在這種不確定的因素下,更要求綠化校園管理者們要充分發揮管理工作中的技術性和科學性,因地制宜地做好預防措施,量體裁衣地做好護理工作。通過科學的管理,抵御不確定因素造成的損失。
3綠化校園管理存在的問題
最近,筆者在對部分高校的走訪和調研中發現,各高校老校區的植物缺少專業的護理,綠化管理人員對植物的生長習性和生態要求缺乏相應的科學認識。雖然植物生長在老校區中已基本成型,但失于管理,無法有效地發揮出特殊的功能。在物種選配上單一,導致綠化效果不明顯。總之,校園生態系統脆弱,綠地零散,面積大小失衡,造成綠化管理工作困難,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整體形象。
3.1綠化規劃設計與綠化管理缺乏科學的指導
在走訪中,發現一些學校在綠化規劃上缺少專業設計,在管理上缺乏標準,在技術上缺乏科學指導,在實施上缺乏制度標準,導致學校綠化管理效果不佳。
3.2綠化校園管理“先天”條件不足
在老校區校園綠化建設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綠地比較零散、分散,綠地分布遍及校園各處,面積大小不一,植物種類單一。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又沒有固定的專業技術人員,把校園綠化僅僅看成是修枝除草、澆水施肥等簡單低級的工作,從而造成了綠化校園管理的“先天”不足。
“三分種植,七分管理”已經成為綠化校園管理的標準。然而,在學校綠化建設的過程中,有的學校對設計看得比較重,對管理方面卻只字不提;有的學校在設計和施工上舍得投入資金,而在養護管理上卻顯得小氣,沒有設置固定的專業隊伍來養護和管理綠地,僅依靠傳統的種植方法進行簡單的護養管理,致使學校綠化工作達不到預期效果。
4提升綠化校園管理的具體措施
4.1提升認識,加強領導
為了提高綠化校園管理工作的水平,學校應當提高相關人員對綠化管理的認識水平,組織有關人員定期學習相關文件,不定期外出參觀、交流學習,吸取其他單位綠化管理的好經驗和作法。同時,要加強對綠化管理工作的領導,選派有責任心的干部來負責綠化管理。
4.2加強專業隊伍建設
高校應適度招聘一些有綠化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的人員擔任綠化校園管理和建設工作。同時,還要不定期地聘請專家來校傳授綠化管理、設計、護養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指導綠化建設和管理隊伍的業務工作,打造一支有專業素養的校園綠化建設和管理隊伍。要廣泛動員學校師生,定期組織開展環保教育的學習活動,增強環保意識,使廣大師生也成為學校綠化管理隊伍中的一分子,做到校園環境維護人人有責,從而保護好校園綠地。
4.3實施目標管理,科學管理
管理是一門科學,綠化護養管理也是一門科學。為了做到科學管理,綠化管理部門要制定好各種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崗位實際操作規范,使綠化管理更加科學,綠化護養工作更加合理,更加有章可循。
4.4強化管理機制,責任到人
眾所周知,栽一些樹,種一片草很容易,但是要使栽下的樹成林,種下的草能成活,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為此,學校應制定綠化校園管理條例,實行專業化的、科學性的團隊管理。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充分加強監督管理,實施行之有效的長效管理機制;要獎罰分明,對學校綠化管理貢獻突出者應予以物質獎勵,特別要鼓勵養護中的高技術含量作業,以促進學校綠化總體水平的提高。
綠化苗木是綠化國土、美化環境、改善生態和人居環境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劇增,資源過度消耗,城市環境質量逐漸惡化,城市綠化的任務和目標也更加艱巨。近年來各地在城市綠化美化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也促進了綠化種苗產業的迅猛發展,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國城市綠化苗木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包括區域規劃、生產規模以及經營體制等方面。下面我就我國城市綠化苗木的發展現狀及建議作一分析。
一、當前我國城市綠化苗木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生產規模迅速擴大膨脹,結構調整不夠合理。
苗木發展是城市綠化發展的物質基礎,種苗生產是城市綠化的首要工作。
我國綠化苗木業培植起步在80年代初,近些年來,我國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超常規發展,刺激、拉動了城市苗木產業的迅速膨脹。苗木產業之所以發展快,首先得益于國家各級政府重視園林生態和城市環境建設。國家投入園林城市建設的資金多,種苗價格看好,調動了老百姓育苗的巨大積極性;第二,新品種、優良品種、速生苗木的誘導作用大。苗木新品種層出不窮,促進了苗木產量的升華、生產效率的提高,苗木生產更具有時效性、**性。
概括的看,規模不斷擴大,總體結構也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也導致了其中苗木發展結構的不合理性出現。現在全國苗木生產面積已具有較大規模,城市苗木存圃量大的驚人。特別是一、二年生的小規格苗木占總面積的近1/2,這些小苗木不僅在短時間內不能出圃,還要移植、擴繁到3倍以上的土地面積上。由于新品種的增加,苗木培育技術的提高,苗木生長迅速、產量增加很快,大約用三、五年的時間,常用的大規格苗木將基本供應充足,因此不應再繼續擴大種植面積。
(二)非公有制苗木經營發展逐漸成為苗木產業的主力,經營主體的多元化同時也導致了生產標準的粗放和參差不齊。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綠化種苗業的生產經營主體也正在發生變化。在短短的一段時間內,非公有制苗圃發展迅速,除了農戶轉向苗木生產經營的增多之外,其它行業、非農業人士加入種苗行列,從事苗木生產的已不計其數。根據國家林業局林木育苗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在綠化苗木產業發展過程中,個體苗圃的比例由1998年的45.5%提高到2001年的53.7%。由于大量的民間資本進入綠化種苗產業,極大地推動了綠化種苗產業的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
同時由于多元經營主體的參與,他們對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不甚了解,只注重信息的獲得和品種的選擇,而不能因地制宜的發展苗木,同時,全國苗木生產還沒制定出統一、規范、適用的質量標準,也給不良經營者投機、鉆營留下了契機。由于統一的苗木產銷標準沒有出臺,在苗木生產、經營中,無法按照需要單位對苗木規格、質量的要求制訂生產、管理計劃。這些都相對制約了城市綠化苗木業的和諧發展。
(三)城市綠化苗木呈現區域化生產、集約**營態勢,同時也導致了品種的大同小異及新品種的相對匱乏。
近年來,綠化苗木發展區域特征明顯,產品結構地區差異較大。根據2001有關統計資料,觀賞苗木生產面積較大的省份為江蘇,浙江、河南、河北、廣東和山東。因各地氣候、資源和區位市場條件的差異,各地品種結構存在很大的區別。河北、山東和河南等長江以北省份的育苗面積中,楊、柳苗木的比例要占絕大多數,如山東占70%,河北楊柳苗木面積達20多萬畝;南方省份樹種品種相對豐富,城市綠化和四旁植樹用比例較高,如江浙地區城市綠化和四旁植樹苗木達90%以上。
由于這種區域化經營的制約,同時受傳統種植觀念的影響,“人家種啥,我種啥”、“什么賺錢我種什么”,這種現象非常普遍。首先,新品種熱一陣風。兩年前,楊樹新品種熱,家家戶戶育楊樹苗。楊樹苗過剩之后,又出現了金絲垂柳熱、黃金槐熱、美國紅櫨熱等象閃電一樣,新的品種一眨眼過去。其次,常規苗木隨風倒。近兩年法桐、白蠟大規格苗木由于需求量較大,于是人們都不約而同的發展法桐、絨毛白蠟。導致了新品種的匱乏,品種結構大同小異。
二、我國城市綠化苗木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近幾年來,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動了綠化苗木生產的發展。苗木業在我國已成為具有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在大張旗鼓發展這一行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按照可持續發展以及城市綠化發展的特點,注意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遵循市場供求規律,按照規模適度、產品適銷、結構合理的要求,調整區域布局和種植結構。要立足國內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國內外市場的開拓要堅持以公司和個體、私營企業為運銷主體的原則,在大膽走出去的同時,要積極探索現有苗木營銷企業和國外公司合作開辟市場的新路子。鼓勵國內外公司、私營企業、個體運銷戶到我省從事綠化苗木交易。總之,要多渠道、多種方式大力開拓苗木市場。在轉變觀念的同時,先找目標市場,再投入種植;另外,苗圃之間最好分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種苗,養中大型樹;再就是整合業內外資源,變以產促銷為以銷定產,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營銷平臺和物流體系;同時要發揮協會作用,對苗木種類結構和樹木大小發展面積要科學,避免發展面積過大、產品嚴重重疊的惡果。
(二)要加大龍頭企業培育力度,使其盡快成長為城市園林苗木供應的主力軍。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注重苗木產業龍頭企業和育苗大戶的培育。要在現有林木種苗企業和國有苗圃中,選擇一批有一定規模的骨干企業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其創立品牌、培養核心競爭力,引導其引進、試驗、開發科技含量高的苗木繁育新技術和綠化苗木新品種,注重降低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使其逐步成為產、供、銷一條龍的經濟效益好、知名度高、有發展后勁、輻射能力強、能夠帶動苗木產業發展的苗木培育龍頭企業。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發展苗木產業的引導,積極為企業和農戶牽線搭橋,幫助、鼓勵育苗戶采用公司加農戶或村民聯合體等經營形式,吸引各種投資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積極發展苗木產業。要按照生態、優質、高效的原則,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和育苗大戶,使苗木產業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道路,著力挖掘綠化苗木產業的經濟潛力,不斷開拓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三)加強各級林業機關機構職能建設,增強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苗木育植標準和水平。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大力推進苗木生產的產業化和市場化進程,促進非公有制苗木業的發展。要增進苗木種植企業、農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培育社會中介機構,加快建立各級苗木協會組織,使其在規范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服務、保障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等方面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功能,成為溝通政府與企業、農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各級林業技術推廣機構要組織林業技術人員,通過舉辦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到田間地頭指導等多種形式,及時為苗木生產者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夢欣園林綠地設計[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
Abstract:Thehighwayplantingisadvantageousinprotectstheroadalongtherouteenvironment,enhancedthedrivingsecurity,thearticlehasdiscussedthehighwayplantingscope,thefunction,theprincipleofdesignandthemaintenancesupervisorywork.
keyword:Highwayplanting;Maintenancemanage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Beautification
前言
公路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搞好公路綠化工作對于國家綠色大通道建設戰略決策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公路綠化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改善視覺質量,保障行車安全。公路綠化不僅可以美化路容、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改善環境條件,而且有利于行車安全,為司乘人員誘導視線、減輕眼睛疲勞,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通過綠化還可以養護公路,穩固路基,保護路面,延長公路壽命。因此,公路綠化工作是公路規劃、建設、養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主要對公路綠化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公路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一、公路綠化的范圍
公路的綠化包括立交區綠化、中央分隔帶綠化、邊坡綠化和防護帶綠化,四部分緊密結合形成了道路綠化系統中點、線、面、片有機整體。
立交區綠化應喬灌結合、草木結合。按視覺誘導、通視要求和景觀需要等,可將植樹按誘導樹、矮樹和主樹三種類型進行合理布置。
公路中央分隔帶有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一般路段多采用整體式,隧道前后等部分路段多采用分離式。整體式分隔帶的營造效果比較弱,綠化的主目的在于遮擋迎面來車的大燈眩光。尤其是彎道豎曲線及組合段落的中央分隔帶應盡量減弱夜間行車大燈眩光的影響。因此,中央分隔帶用于防眩的植物必須是濃密、多細枝的品種,其高度應足以勝任其功能。
邊坡是最易水土流失的區域,因此,對存在水土流失的區域或可能綠化的區域,應盡可能綠化。邊坡綠化主要目的是防止流水沖刷、風蝕,保護路基,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氣體,創造優美的行車環境。
在公路的邊溝和封閉設施外側往往還有防護帶,防護帶樹種經常選用抗風性強的樹種和鄉土樹種,防護帶應以喬木、灌木和草地相結合,形成一個連續、密集的林帶,從而達到防風、隔音的綠化效果。
二、公路綠化的設計
公路綠化比城市園林、街道綠化氣魄要大,比荒山造林或農田網要求標準高、技術性強。公路綠化的特點和風格應該是:交融自然、簡潔明快、氣勢壯觀、舒適優美、方便交通。公路綠化應遵循以下原則:
1.符合國家關于環境保護“三同時”的原則。即環境保護實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2.對生態環境敏感保護目標采取避繞的原則。生態環境敏感點指:各類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及棲息生長地、基本農田保護區、森林公園等。
3.因地制宜的原則。應根據其功能及植物各自不同優勢來設計護坡道及土質邊坡,宜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與適應性強的低矮灌木相結合;挖方路塹段的石質邊坡選用陽性、抗性強的攀緣植物垂直綠化以增加美觀;邊溝外側綠地的綠化以生態防護為主兼顧美化,可栽淺根性的花灌木等。
4.綠化經費預先落實的原則。綠化經費除包括邊坡、中央隔離帶、立交橋、沿線附屬設施等處的綠化費用外,還包含為補償因道路建設所占原有地面的綠化費用,如棄土綠化費用,如棄土場植被的恢復與防護措施的費用。
5.測定土壤理化性能的原則。在植樹前對土壤理化性能如酸堿性、有機質含量以及土壤硬度等進行詳細測定以改良土壤,即對生土需增施有機肥、摻砂摻粘;對死土采用“客土”的方法解決;對石灰含量較少的,可大水澆灌,也可增施有機肥或采用偏酸性的肥料等。
三、公路綠化的作用
公路綠化一個顯著的作用就是改善公路沿線環境。公路綠化能使本來生硬、單調的公路線形變得豐富多彩,創造出許多優美的景觀,使的巖石邊坡披上綠裝,使新建公路對周圍環境景觀的負面影響降低,使公路兩側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資源與環境景觀有機結合、協調,使公路構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之中,給公路的使用者提供優美宜人、舒適和諧的行車環境,同時防止公路范圍內的水土流失。
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提高道路行車安全性。公路綠化在改善公路沿線環境的同時還提高了公路的交通安全性,大大降低行車肇事的發生頻率,減輕了事故的危害。本文重點重點探討公路綠化對道路行車安全的作用,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視線誘導功能。公路綠化是司機和游客視野范圍內的主要視覺對象,規整亮麗的樹木花草,不僅可以給人以優美、舒適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線線形的變化,使行駛于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能更安全。
2.防眩光功能。在夜間,對向行駛的車輛之間會因車前燈光造成眩目,給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但是在高等級公路中央分隔帶內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夠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車安全。
3.緩沖功能.公路兩側栽植較密的喬、灌木,可以緩和駛離車道汽車的沖擊,將事故限制在較小規模,可以減輕事故的危害,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4.遮蔽功能。用于遮蔽不利于行車的不協調的構造物,從而改善公路景觀,提高行車安全。遮蔽的對象一般有墓地、垃圾焚燒場、公路外刺眼的建筑物、廣告、構造物等。
四、公路綠化的養護管理
(一)日常養護管理
公路綠化的日常養護主要是及時檢查、灌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和補植等。
1.干旱季節,應及時進行人工灌溉,灌水量應隨樹苗的大小和土壤氣候情況確定。
2.鋤草和松土應結合進行,在植物生長最旺盛的春和夏季,松土深度5~6cm,應除掉雜草根系,注意不能損傷樹木根系;風沙較大的地區,可不松土。
3.對土壤瘠薄、生長不良的樹木,尤其是果樹和經濟苗,應與以施肥,促進其生長。
4.各種樹木如栽后枯死,要及時補值。補植的樹苗,應與原來應植的樹苗的種類相同;苗木規格,須大于原植樹木規格,并合乎植樹技術要求;對于已經基本成材的行道樹,除株行距較大、補植后不影響生長外,一般不可補植。
(二)公路綠化樹木的采伐
公路樹木過密或衰老時,應進行采伐,防止老樹倒伏損傷行人、車輛,影響交通,此時需要對高路華樹木進行有計劃的采伐。
1.撫育采伐:風景林防護林封閉度在0.9以上時,應進行透光撫育。伐出生長過密、生長不良樹木,其原則是密間留勻、伐劣留優、伐小留大和伐密留稀,以促進樹木生長。
2.更新樹木采伐:公路改建或加寬時,要先經審批在采伐;工程完畢后要及時更新。成段的衰老樹木的更新采伐,要按照批準的計劃辦理,未經批準,不得采伐。
五、結語
公路綠化工作在公路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既美化公路沿線環境,又能提高道路行車安全,公路綠化作用顯著。在進行公路綠化設計時要堅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的原則,堅持人工造景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方針,以展示其原野自然風光,達到綠化美化的目的。
大樹移栽一般是指胸徑20cm以上的落葉喬木和胸徑15cm以上的常綠喬木。因移栽樹種、年齡、季節、距離、地點等不同而移栽難易不同,必須制定完整配套的移栽方案。
1.1樹種及規格選擇
根據園林綠化施工的要求,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確定好樹種、品種規格。規格包括胸徑、樹高、冠幅、樹形、樹相、樹勢等。樹種不同移栽難易不同。一般易于成活的樹種有銀杏、柳、楊、梧桐、臭椿、槐、李、榆、梅、桃、海棠、雪松、合歡、榕樹、楓樹、羅漢松、五針松、木槿、暴馬丁香、梓樹、忍冬等;較難成活的樹種有柏類、油松、華山松、金錢松、云杉、冷杉、紫杉、泡桐、落葉松、核桃、白樺等。一般選用鄉土樹種,經過移栽和人工培育比異地樹種、野生樹種容易成活,樹齡越大成活越難,選擇時不要盲目追新追大。根據確定好的樹種、品種和規格,通過多渠道聯系和實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確定好樹種的來源,并落實到具體樹木。同時作好移栽前各項準備工作,如:大樹處理、修路、設備工具、人員,辦好準運證和檢疫證等。
1.2施工區域的樹種規劃及定植穴
根據綠化工程要求做出詳細的樹種規劃圖確定好定植點,并根據移栽大樹的規格挖好定植穴,準備好栽植時必須的設備、工具及材料,如吊車、鐵鍬、支撐柱、肥料、水源及澆水設備、地膜等。
1.3運輸線路勘測及設備準備
根據運輸要求,提早考察運輸線路,如路面寬度、質量、橫空線路、橋梁及負荷、人流量等做好應對計劃,準備好運輸相關的設備如:汽車、吊車、綁縛及包裝材料等。
1.4大樹移栽技術及相關人員培訓
根據大樹移栽要求,制定好相關移栽技術規程并進行人員培訓,明確分工和責任,協調聯動,確保移栽工作準確有序地進行。
2大樹移栽技術
2.1大樹移栽的時期
北方最佳移栽時期是早春,大樹帶土球移栽及較易成活的落葉喬木裸根栽,加重修剪,均可成活。需帶大土球移栽較難成活的大樹可在冬季土壤封凍時帶凍土移栽,但要避開嚴寒期并做好土面保護和防風防寒。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節,由于樹木蒸騰量大,移栽大樹不易成活,如果移栽必須加大土球,加強修剪、遮蔭、保濕也可成活,但費用加大。雨季可帶土移栽一些針葉樹種,由于空氣濕度大也可成活。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的深秋,樹體地上部處于休眠狀態,也可進行大樹移栽。南方地區尤其是冬季氣溫較高的地區,一年四季均可移栽,落葉樹還可裸根移栽。
2.2大樹處理
移栽大樹必須做好樹體的處理,對落葉喬木應對樹冠根據樹形的要求進行重修剪,一般剪掉全部枝葉的1/3—1/2;樹冠越大,傷根越多,移栽季節越不適宜,越應加重修剪,盡量減少樹冠的蒸騰面積。對生長快、樹冠恢復容易的槐、楓、榆、柳等可進行去冠重剪。需帶土球移栽的不用進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栽的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對根系進行整理,剪掉斷根、枯根、欄根,短截無細根的主根,并加大樹冠的修剪量。對常綠喬木樹冠應盡量保持完整,只對一些枯死枝、過密枝和樹干上的裙枝進行適當處理,根部大多帶土球移栽不用修剪。為了保證大樹成活,促進樹木的須根生長,常采用多次移栽法、預先斷根法、根部環剝法,提早對根部進行處理。起樹前還應把樹干周圍2—3m以內的碎石、瓦礫、灌木叢等清除干凈,對大樹要用三根支柱進行支撐以防倒伏引起工傷事故及損壞樹木。成批移栽大樹時,還要對樹木進行編號和定向,在樹干標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栽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滿足對避蔭及陽光的需求。
2.3大樹挖掘和包裝
國內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挖掘軟材包裝移栽法,適用于挖掘圓形土球,樹木胸徑為10—15cm或稍大的常綠喬木,用蒲包、草片或塑編材料加草繩包裝。也可采用木箱包裝移栽法,適用于挖掘方形土臺,樹木的胸徑為15—25cm的常綠喬木。北方寒冷地區可用凍土移栽法。落葉喬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樹冠重剪,盡量保留較大較多根系的裸根移栽法,挖掘包裝相對容易。大樹移栽時,必須盡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樹木胸徑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臺進行包裝,以盡量多保留根系。
2.4大樹的吊運
大樹吊運是大樹移植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直接關系到樹的成活、施工質量及樹形的美觀等。一般采用起重機吊裝或滑車吊裝,汽車運輸的辦法完成。樹木裝進汽車時,要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根部土塊靠近司機室。樹干包上柔軟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軟繩扎緊,樹冠也要用軟繩適當纏攏,土塊下墊木板,然后用木板將土塊夾住或用繩子將土塊縛緊在車廂兩側。一般一輛汽車只吊運1株樹,若需裝多株時要盡量減少互相影響。無論是裝、運、卸時都要保證不損傷樹干和樹冠以及根部土塊。非適宜季節吊運時還應注意遮蔭、補水保濕,減少樹體水分蒸發。
2.5大樹定植
大樹運到后必須盡快定植。首先按照施工設計要求,按樹種分別將大樹輕輕斜吊于定植穴內,撤除纏扎樹冠的繩子,配合吊車,將樹冠立起扶正,仔細審視樹形和環境,移動和調整樹冠方位,將最美的一面向空間最寬最深的一方,要盡量符合原來的朝向,并保證定植深度適宜,然后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繩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爛軟包裝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開),分層夯實,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做好攔水樹盤,灌足透水。
3大樹移栽后的養護
大樹移栽后的精心養護,是確保移栽成活和樹木健壯生長的重要環節之一,決不可忽視。
3.1支撐樹干
大樹移栽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以防風吹樹冠歪斜,同時固定根系利于根系生長。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將樹牢固支撐,確保大樹穩固。一般一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方可撤除。
3.2水肥管理
大樹移栽后立即灌一次透水,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根系發育,然后連續灌3次水,灌水后及時用細土封樹盤或覆蓋地膜保墑和防止表土開裂透風,以后根據土壤墑情變化注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在夏季還要多對地面和樹冠噴水,增加環境濕度,降低蒸騰。移栽后第一年秋季,應追施一次速效肥,第2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2—3次,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促進樹體健壯。
3.3生長素處理
為了促發新根,可結合澆水加入200mg/I的萘乙酸或ABT生根粉,促進根系提早快速發育。
3.4包裹樹干
2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重點
2.1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高速公路由于存在線路較長、貫穿區域廣泛,因此不同地理未知的氣候條件也存在差異,加大了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防治工作應該以預防為主,從歷年來病蟲害發生的實際案例來看,不同地區的植物所引發的病蟲害在影響范圍、程度、時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規律,應根據實際經驗做好預防工作。綠化養護人員要積極學習養護專業知識,加強對養護管理不同路段的巡查檢測,及時了解植物生長最新動態,避免蟲害發生。如果發生病蟲害,不僅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還會使高速公路綠化喪失了其建設意義。如果病蟲害帶有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必定會造成影響;如果防治措施不得當,不僅破壞了公路綠化景觀的觀賞性,還會造成環境污染。所以面對病蟲害必須采取防患措施,并且對已經發生的危害及時采取科學高效的防治手段,建立起系統、科學、長期的防治體系,堅持防預原則。傳統的蟲害防治主要通過藥物噴灑等方式,容易導致化學藥物的二次污染及害蟲的抗藥性,會增加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難度,因此可以采用新型的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既可以高效解決害蟲對樹木的危害問題,對環境的污染也降到了最小程度。中央分隔帶中植物種類較單一,并長期處于干燥、暴曬的環境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因此噴灑的蟲藥應加大劑量,通過機動噴霧器爭取一次性完成消滅工作。①物理防治,不僅不會對人產生影響,對病蟲害的防治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以往的電擊、振落、燈光等誘殺方式防治效率低,因此在靠近居民區的路段綠化,采用物理機械防治法最為有效。②生物防治,在高速公路綠化養護中生物防治更是不容錯過的防治措施,這種方式不僅對人、動物無絲毫影響,并且對該害蟲的天敵以及其它生物都不會造成影響,這也是對自然環境的一種有效保護,并對病害蟲建立起了長期的控制作用。
2.2完善綠化養護管理方式
由于高速公路存在路線長、范圍廣等特點,應提高養護管理的設備機械化應用,選擇有資質、專業性強的綠化養護管理單位;其二,根據植物生長特性以及養護知識建立養護檔案管理制度,詳細記錄不同植物的生長概況,為綠化養護管理單位提供科學可靠地數據參考,有助于提高養護管理質量;其三,高速公路的綠化養護管理要積極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計算機信息化通過文字、圖像等方式真實準確的發映出高速公路的綠化情況,并且具備對不同物種、不同路段可實現隨時查詢,實現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的動態監視與分析,進一步促進了綠化養護管理準確性、科學性的發展進程,對日常養護工作的病蟲害防治、施肥、灌溉以及林木修剪、除草等進行全面分析,計算出最佳防治時間,有助于降低養護管理成本,對提高高速公路綠化養護管理水平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3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
人工化的植被種植設計應符合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生長關系,把實現生態平衡,作為首要任務。如果生態系統中忽略了物種間相互制約的關系,以病蟲害為例,這種制約關系的缺失會導致公路綠化作用范圍急劇縮減,喪失綠化作用。挑選、培育抗蟲性植物,并結合之前曾發生的蟲害,總結經驗尋找規律,加強防范措施,嚴格控制育苗、出苗、選苗等各個環節。在植物的后期生長中,及時有效的對氮、磷、鉀等進行施肥工作,結合實際情況控制肥料施用量,通過植物良好的生長狀態強化抵抗能力。栽植人員要嚴格按照規范制度進行植被的栽植工作,避免植被的斷根、破皮等損傷。在多雨的地區進行栽種時,為避免因雨水沖刷造成的散坨現象,需要用塑料薄膜等遮雨設施保護好。在引入品種種植中,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定植,脫離原來的環境,更好的適應新環境,降低死亡率,從而有效的避免了資源浪費。為營造出最佳的植物景觀效果應注重植物搭配、植物層次等。若出現斑禿等應及時補植,達到百分之八十五的植被覆蓋率。車速快、空間較為封閉是高速公路最顯著地特點,必須保證司機的行車安全不受綠化植物的影響。以行車角度所能觀測到的植物景觀應作為重點綠化養護區域,定期對該區域的草坪修剪,對其景觀效果不可強求,要始終以增強生態效益為中心。公路出口或轉角處的喬木、路側的灌木進行定期修剪。在暴風雨較為頻繁的區域預先實施全面疏剪,防治意外事故保證來往的行車安全。中央分隔帶的植物應優先考慮草坪、矮喬木、花卉、灌木等低矮的種類,例如丁香、衛茅、側柏金銀木、珍珠梅、檜柏等,避免遮擋司機行駛視線。
一、樹木的養護
1.樹木的修剪
樹木是依賴在葉片上進行光合作用而獲取能量的.因此對樹木過量的修剪,會削弱整個樹勢。修剪次數愈多.修剪愈重,對造成樹木的傷害也愈重,從而也為大量真菌和細菌提供了侵染通道。因此,應盡可能減少對樹木的修剪。常規修剪樹冠,無論全部剪去分枝或分枝重截,都會發出較修剪前更為旺盛和密集的枝叢。出于減少遮蔭的需要或由于樹木根系受損或其他類似原因必須去掉大部分枝時應進行疏剪。這樣較通常將樹修剪得殘缺不全的方法效果要好.并且省工。修剪方法以在嫩枝或分枝基部剪截為宜,因為這個部位營養供應充分,傷口易于愈合,而且不會留下輪痕。
2.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是通過人工手段對枝條的保留、疏剪或短截,培養出優美、理想的樹形,具有更好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同時還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樹木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3.修剪按苗木的生長與休眠時期,修剪分為生長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前者也叫夏季修剪,后者則稱冬季修剪。夏剪在4~l0月,冬剪則在l0月~翌年4月進行。一般落葉樹種適宜冬剪,傷流嚴重的應早剪或傷流過后再剪;常綠樹種既適宜冬剪也適宜夏剪。修剪的技法有截、疏、傷、變、除蘗等多種,一般休眠期以截、疏為主,而生長期修剪各種技法均可采用。
4.整形整形結合修剪進行,其形式有自然式整形、人工式整形、自然式與人工混合式整形等。
5.灌水休眠期灌水在秋冬和早春進行,秋末或冬初灌水可提高樹木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早春灌水有利于新梢和葉片的生長。并有利于開花坐果。生長期灌水有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就不同季節而言,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尤其是新植樹木、小苗、灌木的樹根較淺,抗旱能力較差,樹葉蒸發量大,需水多。應勤灌溉。灌水量與樹種、品種、砧木以及不同的土質、氣候條件、植株大小、生長狀況等有關,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少些,不耐旱樹種灌水量要多些。灌水溝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得太深以免傷根。溝壁培土要緊實以免傷根及被水沖壞,溝底要平坦。保證灌水均勻。水量足、灌得勻是最基本的要求,若發現漏水現象應及時用土填嚴。再進行補灌。水滲透后及時封溝中耕,通過中耕、封溝可切斷土壤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夏季可早晚進行灌溉。冬季可于中午前后進行。
二、施肥管理
施肥是通過人工補充養分來提高土壤肥力,可供給樹木生長充分的營養,并改良土壤性質,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結構,提高透水、通氣和保水性能,有利于樹木根系生長。
同時還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與活動創造有利條件,促進肥料分解,使土壤鹽類成為可吸收狀態,有利于樹木生長。
1.根據不同的物候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長盛期,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根系才能強大、伸入土壤深層。抽枝發葉期,細胞分裂迅速,葉量增加,樹體擴大,此時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建造細胞和組織。
2.根據不同樹種,在不同時期施入不同種類的肥料
早春開花的樹木在休眠期施肥,對花芽萌發、花朵開放有重要作用。花后是枝葉生長盛期,應及時施入以氮為主的肥料,促進枝葉形成;在枝葉生長緩慢、花芽形成期,應施以磷為主的肥料。
三、防止建筑工程傷害樹木
每當建筑工程完工之后,常常發現附近的樹木死亡,這是由于樹木生長的環境受到干擾破壞的結果。采取某些措施可以消除這些傷害,特別是對樹木根區的傷害。
1.水泥和其他鋪裝地表處樹木的養護
水泥、瀝青和其他鋪裝地表,都可能對樹木產生與埋土過深相同的影響。處理辦法是取走不透氣層,并在樹冠范圍內鋪設厚層沙子,使土壤保持通氣、透水。在街道和廣場,采取的辦法是用鋪石或有孔洞和縫隙的石料鋪裝地面,下面墊一層沙子。
2.對樹木根區采取的措施
人行道上往往要在行道樹根區附近鋪設通信、燃氣、電纜和下水道,這些都屬于對樹木危害很大的工程。原則上應在樹木分枝分布范圍以外鋪設管線,但由于施工過程中樹木總會喪失一些根,而且樹木根系范圍的變化幅度也很大。
四、防治病蟲害
在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容許為害范圍之內。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樹木帶來更大的損失。:
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綠化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重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加強養護管理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弱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五、結語
總之,如何進一步做好園林綠化養護工作,是目前擺在園林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引言
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的同時,對人居環境質量亦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把經濟、社會、資源與環境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以人為中心的復合環境。對于我們來說,其理想的環境應該是一個與大自然和諧發展的空間,是一個以人為本,創造寧靜、優美的自然生態空間。人們在其中學習和居住有一種歸屬感、安全感、舒適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態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國家提出“科教興國”戰略決策的實施,為中國高等教育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由此也引發了發展高校新校園建設的熱潮。本文著重運用生態學原理到校園規劃設計的工作中,探索能夠適應21世紀生態文明時代要求的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的思想,指導學校走“以人為本”的環境生態化,符合學校建設百年大計的新型生態型校園之路。
第1章
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綜述
21世紀是回歸自然的世紀,隨著城市的進步,現代化交通的發展與城市地域不斷擴張,加劇著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如大氣、河川污染及熱島效應等不良現象接踵而來,人居環境矛盾突顯……。城市漸漸成為了鋼筋混凝土的森林,人們渴望綠地、渴望森林、渴望回歸自然,城市生態建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校園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同樣重視生態建設,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已成為今后校園規劃設發展方向。
1.1校園規劃設計的特點
校園是育人的環境,是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豐富個性的空間,它應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種個性成長的需要和心靈成長的力量。它應是積極向上、充滿知識和趣味的室外大課堂。校園環境應寓教于綠、寓教于樂。它應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
校園規劃設計是要給青少年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和諧美麗的環境,使它既有視覺效果,又會使置身于此環境者產生心理聯想,它尤如一個無聲的課堂。在這大自然的課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有著高度的啟迪感。它們對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養無時無刻不在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校園中良好的教育環境、自然環境,能滿足他們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從而使學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個性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根據校園的具體情況將其劃分成不同功能區,并發揮各自的作用,為師生服務。
1.2生態型校園特點
通過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規劃布局,營造出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網絡體系,更適合師生的工作與學習。
生態型校園應具備以下的特點:
校園規劃布局合理,功能分區明確;
校園道路系統完善,便捷,步行空間與非步行空間關系處理得當;
建筑物盡量選用新型環保、節能無公害材料;
校園內部綠化自成網絡系統,具備自我調節、發展、循環的功能;
綠化植物豐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達到以點帶面的綠化效果。同時多采用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
生活服務娛樂設施齊全,方便師生購物與休閑;
整個校園具備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
校園采取先進技術和嚴格、科學的管理方法,對校園內的空氣、噪聲污染、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進行監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質的收集與處理符合國標。使校園內形成一個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學習、生活環境。
1.3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的基礎與條件
校區基地環境、土壤、氣象、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
第2章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的內容
2.1規劃設計的思想
通過環境景觀布局,美化校園,裝飾建筑,創造一個以靜為主,具保健功能、凈化空氣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藝術式校園,適合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態環境景觀場所。
2.2規劃設計的原則
(1)體現園林景觀與生態保健相結合的原則
充分利用具有生態保健功能的植物來提高環境質量,殺菌和凈化空氣,以利師生身心健康。
(2)體現生態環境藝術式學校的原則
在布局上增設建筑和園林小品,強化校園的園林氛圍;在綠化上以常綠樹為主基調,適當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樹木高低錯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優良的植物總體和局部效果,真正達到綠化、美化、凈化、亮化、香化和靜化,從而產生一種安靜優雅的綠化格調。
(3)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以生態理論作指導,盡可能進行喬灌草復式綠化,增加單位面積上的綠量,以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使其可持續發展。
(4)以人為本的原則
生態景觀規劃上要考慮以人為本,體現個性化,這要求:A空間的組織與劃分應依據不同層次需要,組織不同活動空間;B為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渴望,各種空間中的設施設置、材料質感的應用,景觀的創造應充分考慮人們鐘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關注人的審美習慣,以園林山水布置景觀,并賦予文化內涵表達思想感情;D綠化植物配置應選擇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種能消除疲勞的芳香植物。比如,園路的設計走向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出入方便,大喬木的位置要考慮到是否影響師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風及安全問題。
(5)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相結合的原則
做好平面綠化和景觀并進行垂直綠化和布景,同時在一些建筑天臺布置空中花園,組成一些立體圖案,形成立體景觀。
第3章生態型校園規劃設計的實踐
3.1概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林校區是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總面積約80公頃。東臨邰城路,南接陜西省飼料廠,北靠渭匯渠,西面為大片的綠地。整個規劃地被城市主干道劃分為三部分。
3.2規劃的指導思想
運用生態學原理,力圖在有限的環境空間中解決功能與形式美的矛盾,通過規劃設計改善生態條件,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營造宜人的校園生存環境。
3.3布局手法
規劃布局手法是條帶加組團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
設東北兩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觀道通入校園;連接兩次入口的自然環路為車行道(14M),引導車流;教學實驗區道路采用規則式棋盤式布局(7M);學生生活區道路自成體系,各組團均有或縱或橫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環路;體育運動區道路將各場地整齊分割成各功能小區,相互聯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環路。
建筑樓群
教學實驗樓建筑群成條帶狀布置,為東西走向;宿舍樓為組團式布局。
3.4布局結構
總體布局可用“一心三帶四區”來概括。
一心:為核心生態區。其內綠地連片布置,形成整個校區的中心綠島,并與其它各功能區的條帶狀、環狀、團片狀綠地共同組成縱橫交錯的校園綠色網絡系統。它由樹木園、植物園、苗圃三部分組成。樹木園、植物園內樹種繁多,內置花架、鋪裝步道、坐凳;苗圃內設一大型溫室。此區不僅滿足了師生的教學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學生課余休息和晨讀。
三帶:全院三條主干道構成一橫一縱一斜三帶。一橫一縱為東、北主入口各寬60m的景觀帶,其兩側配置高大喬木,構成林蔭道,中間為寬20m的綠地,兩景觀帶交匯處為一圓形廣場,其內設置有升旗臺、雕塑以及一圓形禮堂,產生對景的效果。此種設計使入院者視野開闊,心情不受壓抑,并且高大喬木與綠地的規則式條帶狀布局充分體現了高等學府的嚴謹、有序、端莊、優雅的高品位、高質量。斜向景觀帶采用節點呼應手法,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別位于其起點、中點和端點處,遙相呼應。大學生活動中心有建筑組合成麥克風型,內設影劇院、咖啡廳等活動場所,意寓此為大學生文化傳播地,提高了學生文化生活質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邊,為園林園藝和校園特色(植物標本館、昆蟲博物館、校史館等)兩大展示大廳,供人參觀欣賞并可由此加深對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觀帶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漸變式,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使校園景色具有較高的園林藝術水平。
四區:按用地功能不同將其劃分為四個區,分別為:
教學區
由條帶狀的公共實驗區、公共教學區、各院系樓群和圖書信息中心組成。其中以教學樓、辦公樓為主體,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圖案。植物配置豐富,裝飾性較強,其目的在于為全校師生教學和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體育活動區
分為對內對外兩部分。對內使用的體育活動區位于校園西面,連片集中布局,通過其間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區。以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各類運動場為主體,適當配置耐踐踏的草坪、生命力強的植物,供活動后短暫休息。對外使用的體育活動區,位于規劃地的東北角,由于此地瀕臨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設在此處。
學生生活區
采用組團式布局,各個組團鑲嵌于大片綠地之間,通過道路、公共綠地,運用藝術手法將其內的建筑和大大小小的空地有機的組合,達到和諧的境界。從建筑的通風、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蔭、減噪等方面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生態型設計規劃理念。組團內又分別包括商業服務中心、食堂、浴室和休息運動廣場,以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1.部分城市為了經濟利益不科學的進行綠化園林生態城市的評選標準最重要的就是城市中園林綠化面積是否達標,但是,綠化的面積越大,會限制黃金地段的經濟發展,由于政府對綠化的標準沒有嚴格的要求,監督力度不夠,使得施工的專業性更是大大降低。
2.部分園林的施工質量不達標園林綠化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程,它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但是,現階段我國園林綠化方面的施工人員大部分是農民工,缺乏專業的訓練,并且目前專業的園林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也沒有達到市政的要求,并且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這是目前園林綠化工程中影響大眾滿意度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人們的滿意度是園林綠化項目工程管理的要求
園林綠化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綠化工程能夠適應,并且推動整個城市、整個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的生活水平,保護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環保意識等等。以滿意度為基本準則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管理,不僅能夠提高施工的質量,還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求,為建設環保型社會和和諧社會做出較大的貢獻。
二、 提高基于滿意度原則下的園林綠化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統籌規劃,從源頭把握大眾滿意
為了能夠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就是要對整個項目進行合理科學的統籌規劃和協調、設計,這是園林綠化工作的基本階段,綠化配置的合理與否,是整個綠環工程是否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園林綠化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一定要請專業人員對項目進行精準的設計,當整個項目的發展依托于施工圖紙時才不會出現錯誤;其次,工程管理團隊要從一開始就以滿足大眾需求為目的進行管理,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以大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二)嚴格控制工程的質量
現階段園林綠化工程所存在的問題中最重要的就是施工質量問題,這是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管理中,要著重注意施工的質量。首先要明確施工隊伍各部門的責任,避免漏掉任何一個施工的細節和不必要的糾紛,要加強監督部門的監督力度,對他們的監督內容進行仔細的界定;其次,對施工地段的自然環境進行科學的測量,看其是否滿足施工的要求,并對周邊的人文環境進行考察,看綠化工程是否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影響,例如是否阻塞交通等等;最后,要選擇大量的技術人員對工程的主要段位實施管理和加工,對綠化經驗不夠充分的員工要進行相關的培訓,在分配給他們任務時要仔細。總之,為了能夠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以提高人們的滿意度,就要從源頭抓起,認真監督與核對每一道程序,施工方面需要一環扣一環,監督部門和驗收部門都要認真負責,從而保證整個綠化施工的質量。
(三)建設以大眾滿意為目標的學習型施工管理隊伍
隨著園林綠化事業的發展,社會對園林綠化專業方面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為了能夠保證整個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保證工程可以有才可用,就要在工程內部發展高技術的專業型人才,建立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組織就是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有機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組織。園林綠化工程發展學習型組織才能不斷提高專業人才的綜合實力,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保證工程管理過程中有人可用,才能夠保證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提高,才能適應整個行業和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才能夠滿足大眾的基本需求,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方面:項目的進度計劃和項目進度的控制。首先,項目的進度計劃需要明確好項目的內容排列順序、起始和結束的時間,項目之間的銜接等,做好項目的計劃能夠對項目的進度有一個整體的掌握,便于對園林綠化工程的進度進行掌握和控制;其次,項目進度的控制,在制定好項目的計劃后,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按照項目實施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并通過對比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實際工作和計劃工作之間的差異性,對項目的計劃進行補充和調整,保證園林綠化工程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工作。
1.2進度管理工作的技術和方法
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進度管理工作的技術和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進度管理工作的技術主要包括:任務分解法,主要是將整個園林綠化工程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幾個不同的子工程,然后將子工程進一步細分;關鍵路徑法,該方法是在任務分解法的基礎上,分析各個任務之間的關系,分辨出哪些任務可以并行,然后大致推算出園林綠化工程的時間需求。其次,進度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為,按照任務分解的結果,確定哪些項目工作的優先次序;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分析,識別影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進度的相關因素;制定切實有效的方案,排除影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進度的相關干擾因素。
1.3影響進度管理工作的因素
影響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因素非常多,根據條件可以將影響因素劃分為:人為因素的影響,人既是影響園林綠化工程進度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復雜最難控制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由于對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很容易導致園林綠化工程的延期;材料設備等因素也是影響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進度的重要因素。此外,還有資金因素、技術因素和氣候因素等。因此,為了更好地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進度進行控制,必須要排除這些因素的干擾。
2優化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構建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進度管理運行機制
對了更好地對園林綠化工程實施進度管理,必須使進度管理工作成為一個運行體系,然后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更好地對園林綠化工程進行項目管理。構建園林綠化工程項目進度管理運行機制可以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做好影響項目進度因素的防范工作,制定相關的完善的應急方案,在遇到項目進度干擾因素時,及時排除干擾,確保項目的施工進度;其次,形成園林綠化工程完善的計劃制定流程,由于不同的園林綠化工程存在很多的相似點,因此可以通過對這些園林綠化工程的總結,制定出流程化的計劃制定方式,提高項目計劃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2.2制定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的保障措施
為了更好地確保園林綠化工程的進度,必須制定保障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的相關措施:首先,從管理方面來說,需要提高對干擾因素的重視,制定有效的預防策略,將干擾因素對園林綠化工程進度的影響降到最低;其次,在制定項目計劃的過程中,要使上一步計劃和下一步計劃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使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計劃成為一個整體;最后,可以利用相關的技術措施,選用可靠的設計技術和施工技術,降低設備因素對施工進度的影響,同時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證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進度。
目前,有許多城市為了追求片面的靚麗效果,就從邊遠山區或者是農村移植一些大樹,因此,在短時間內城市里綠樹成蔭,大樹參天,頗具綠色城市的品味。但這種綠化方式有幾個重要弊端:
1、成本高昂
據調查,從山區或農村移植的樹木大多數都是喬木或亞喬木,其生長周期比較長。移植的樹木直徑越大、數量越多、距離越遠、品種越好,其所需的花費就越高。
2、破壞環境
雖然,移植樹木能夠使城市快速達到綠化的效果,但這要破壞山區或農村的原生態,其代價是極為重大的。同時,將大樹連根移植,會對周圍的其他植物造成消極影響,甚至還會導致水土流失,從而引發自然災害,如泥石流、沙塵暴等。
3、不易成活
樹木是有生命的,具備自己生長所特需的自然規律,但是在移植時,需要將樹連根拔起,或者要鋸掉大部分樹冠,這使樹木遭受嚴重的損壞,即使移植成功,樹木的元氣也難以復原。移植后由于生長環境的變化,樹木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在兩三年內基本處于假活狀態,直到三五年后才能確定是否成活。如果移植的水平不夠高,樹木就極易死亡。
(二)重栽植輕管理,應付差事
城市園林綠化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管理問題,即綠化時不重視種植樹木的質量,不管是否能夠成活,卻過于追求種植的數量。
1、對病蟲害的防治不到位
從對5個北方中等城市的園林綠化情況的調查來看,我們發現這幾個城市的綠地、林木每年都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蟲害,雖然每一年都采取了預防病蟲害的措施,但其常規性、反復性不容忽視。
2、對人為損壞行為的防范不到位
在城市里的公共場所、綠化區域,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馬路中間的綠化帶常被行人踩踏,甚至形成了小路;機動車輛違反規章制度亂停亂放,損壞草坪;臨街的商店亂倒垃圾,導致綠化帶里的苗木干枯、死亡……
二、北方城市園林科學綠化的措施
(一)樹立科學的城市園林綠化觀
城市園林綠化是一項持久的工程。我們在綠化城市的過程當中,要積極克服搞大廣場、人工噴泉以及大樹進城等極不科學的綠化方式,要致力于通過科學的規劃、種植、管理等手段,經過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樹立起科學的城市園林綠化觀,以逐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園林綠化。
(二)健全管理機構編制和行政管理職能
1、加強管理、規劃
對于城市園林綠化的管理機構,應當注重保證其人員應有的穩定編制,同時要健全機構、明確行政管理職能,保證園林養護人員的收入,并加大對養護裝備的資金投入。
2、加大宣傳愛綠、護綠
多組織一些受群眾歡迎的宣傳活動,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條例以及綠化城市的意義進行詳細的講解、宣傳,提高人們的自覺性、文明意識,促進人們愛綠、護綠。
3、保證財政投入
園林綠化是城市基礎建設之一,具備與老百姓的生活緊密聯系且投入少、見效快的特點,因此,要找準財政投入的方向,把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搞好園林綠化,在帶動城市苗圃種植業發展的同時,還能使周邊的房地產、旅游等行業得到迅猛發展。據統計,建在公園等綠地周圍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售價至少能夠上漲10%-20%。
(三)加強對城市花草樹木的管理和養護
1、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據粗略的調查,北方城市存在有400余種病蟲害種類,而常年性的病蟲害就有十多種。它們具備各不相同的生活習性、生物學特性、危害癥狀等,因此其所需的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在種植時,應防止單一樹種成片連線的情況出現,對病蟲害的情況實施嚴密的監測和預報,采取積極主動的病蟲害防治手段。
2、嚴厲處罰毀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