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16 00:51: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金融危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金融危機論文

篇(1)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機”成因

我認為導致次貸危機的原因是美國政府的目光短淺和過于自信。

1.次貸危機的產生

根據資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貸危機”。1999年,互聯網開始流行。在布什時代,互聯網的熱潮逐漸退去了,美國要尋找新的經濟活力。于是,他們將目光集中在了房地產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貸款。所以申請貸款的人越來越多。2007年,美國人的按揭貸款已和國內生產總值一樣大。而且,后來有很多申請貸款的人無法還款,這種無法還款的比率越來越高,引發了次貸危機。

2.全球金融危機的產生

次貸危機,是不足以產生金融危機的。2000年,在美國出現了一種法律監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違約互換,CDS成為了最時髦的金融產品。因為沒有很強的法律監管,CDS這個金融產品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在發生次貸危機的同時,還發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國證監會規定只有在股票上漲時才可以賣空,現在股票下跌時也可以賣空。這個變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內容加上次貸危機、CDS的膨脹和大企業的降息,引發了金融危機。

3.我的觀點和想法

這次金融危機是政策上失誤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決定按揭貸款這一政策的時候,沒有考慮這一政策的弊端,沒有為自己的決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經濟騰飛。政府、組織似乎是照顧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卻使企業與公司虧損、破產。經濟是一條環環相扣的鏈子,從小商鋪到企業,從股票到銀行……一環連一環,一個環會影響相鄰的兩個環。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事情發生得太快,連政府都來不及控制,只能花費大把的資金追隨在事態后面,試圖控制大局。

次貸危機的“危”在于貸款款額過大,就算人民把貸款全部還清,國內生產總值就全部賠進去了,美國的經濟將無法自給。何況,人民無法還清貸款。再加上,政府為了刺激經濟,不斷降息,會導致通貨膨脹;錢不值錢,貸款的窟窿不但沒有變化,還有可能會緩慢變大,形成了惡性循環。從上述資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資金都是從各種稅中來的,且其中企業、公司所交的稅占大多數。很多企業、公司都因為政府的降息,導致收入減少,股票也因為美國證監會的政策改變而一路下跌,越下跌,賣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把企業、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國是一個影響力巨大的發達國家,每個國家幾乎都和美國有各個方面的關聯,美國出了事,世界必定都會受影響;因此美國的金融風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國政府如何面對金融危機

“救市”這個詞是在“金融危機”后出現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對金融危機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風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認為現在各國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緩解暫時發生的狀況。要真正平息金融風暴,我認為需要長一些的時間。畢竟金融風暴就是慢慢到來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時間內醞釀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1.各國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機發生以后,各國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舉幾個例子:

德國政府將拿出最多5000億歐元用于救市,英國政府宣布向皇家蘇格蘭銀行、哈利法克斯銀行和萊斯銀行注資370億英鎊,法國將拿出最多3600億歐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國則已撥出7000億美元救市,還有4500億備用。政府只有撥出大量的資金,才能填補貸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經濟漏洞。

這些出資救市的國家基本上是發達國家,而我們生活的亞洲似乎沒有受到非常嚴重的打擊,這對我們來說算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2.我的觀點和想法

如上述觀點一樣,我認為金融風暴不是能輕易平息的。其實美國政府撥款救市的原因不僅是因為要維持國家正常運作,還有安定民心,重新給予企業、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訴人們:“既然這個經濟漏洞已經出現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認為除美國外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國家應該循序漸進,不要浪費太多資金用于環緩解暫時的經濟困難,應該想辦法讓大企業、公司恢復運作能力,因為一個國家的財力大部分是靠這些企業、公司作基礎的。

而關于美國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國也曾經有過一次經濟大蕭條。當時的政府就通過把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分開營業從而降低了商業銀行的風險,保證了儲蓄用戶的利益。再經過時間的磨合,和財富的積累,使美國的經濟又飛上了世界的頂端。然而現在,我們又面臨了更大的金融危機,所以,我認為美國的企業家、政府應該用長遠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計劃。我認為美國政府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保證人民的生活質量,第二步才去考慮怎樣填補經濟漏洞,最后再考慮如何使美國經濟再度騰飛。

篇(2)

金融危機是由外部因素還是由內部因素造成的,歷來學術界有兩種比較對立的觀點:陰謀論和規律論。陰謀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遭受有預謀和有計劃攻擊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這種觀點較為流行。規律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的自身規律,是內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機理論①基本上是承認規律論。隨著金融監管技術提高,個國家因監管或管制出現問題而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變小;而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現代的金融危機基本上表現為在國際經濟失衡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扭曲的國家貨幣體系導致區域性金融危機爆發,因而從本質上說,金融危機的性質和成因都發生了變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國際經濟的視角具體解析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

黃曉龍(2007)[1]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黃曉龍是國內較完備地從外部因素來研究金融危機的,然而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虛擬經濟導致的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的充分條件。

縱觀金融危機史,金融危機總是與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前,國際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向美國和歐洲傾斜,特別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趨勢,這次國際經濟失衡為此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20世紀末期,區域經濟體化趨勢要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聯度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經濟的“蝴蝶效應”要比其他國家更為強烈。20世紀末的20年里,當拉美地區的經濟結構失衡時,往往以拉美國家的金融危機表現出來。歐、美、日經濟結構失衡同樣是導致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當區域的或全球的穩定經濟結構被打破時,新的經濟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機為推動力。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源于德國統后德國經濟快速發展,打破了德國與美國以及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為美日之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機的作用下,才實現新的經濟均衡。

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定的,而當國經濟發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定程度時,會發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這種轉變的信號是大國高利率政策,或大國強勢貨幣政策。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

從國際經濟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的形成路徑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失衡通過國際收支表現出來,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又通過國際貨幣體系來進行,如果具備了完善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國際經濟強制性和破壞性調整,也就是說可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然而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步扭曲和放大。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

徐明祺是國內學術界較早把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學者。徐明祺(1999)[2]認為,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方面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也就是說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篇(3)

金融危機是由外部因素還是由內部因素造成的,歷來學術界有兩種比較對立的觀點:陰謀論和規律論。陰謀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遭受有預謀和有計劃攻擊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別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這種觀點較為流行。規律論認為金融危機是經濟體的自身規律,是內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機理論①基本上是承認規律論。隨著金融監管技術提高,一個國家因監管或管制出現問題而導致金融危機的可能性變小;而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增強,現代的金融危機基本上表現為在國際經濟失衡的條件下,國際資本在利益驅動下利用扭曲的國家貨幣體系導致區域性金融危機爆發,因而從本質上說,金融危機的性質和成因都發生了變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從國際經濟的視角具體解析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

黃曉龍(2007)[1]認為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黃曉龍是國內較完備地從外部因素來研究金融危機的,然而從根本上說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應該是實體經濟的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只是實體經濟失衡的表象,實體經濟失衡導致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資本流動導致虛擬經濟膨脹和蕭條,由此形成流動性短缺,最終能夠導致金融危機。因而全球實體經濟的失衡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虛擬經濟導致的流動性短缺是金融危機的充分條件。

縱觀金融危機史,金融危機總是與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發金融危機之前,國際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漸向美國和歐洲傾斜,特別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呈現出取代英國霸主地位的趨勢,這次國際經濟失衡為此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20世紀末期,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要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拉美國家與美國之間的經濟關聯度使得拉美國家對美國經濟的“蝴蝶效應”要比其他國家更為強烈。20世紀末的20年里,當拉美地區的經濟結構失衡時,往往以拉美國家的金融危機表現出來。歐、美、日經濟結構失衡同樣是導致歐、美、日等國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當區域的或全球的穩定經濟結構被打破時,新的經濟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機為推動力。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源于德國統一后德國經濟快速發展,打破了德國與美國以及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為美日之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機的作用下,才實現新的經濟均衡。

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從短期來看,在某個時點國際經濟是相對平衡的,全球資本總量和需求總量是一定的,而當一國經濟發生變化,會引起國際資本和國際需求在不同國家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小國經濟,它的影響只是區域性的,如果是大國則它的影響是全球的。當一個大國經濟趨強,則會吸引國際資本向該國流入,產生的結果是另外一些國家的資本流出,當資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時,會發生流動性短缺,金融危機就從可能性向必然性轉變。這種轉變的信號是大國高利率政策,或大國強勢貨幣政策。而對小國經濟而言,經濟趨強后,則會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當國際資本流入數量較多時,該國的實體經濟吸收國際資本飽和后,國際資本會與該國的虛擬經濟融合,推動經濟的泡沫化,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背離時,國際資本很快撤退,導致小國由流動性過剩轉入流動性緊縮,結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

從國際經濟失衡導致金融危機的形成路徑可以看出,國際經濟失衡通過國際收支表現出來,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又通過國際貨幣體系來進行,如果具備了完善和有效的國際貨幣體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國際經濟強制性和破壞性調整,也就是說可以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然而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受到大國操縱的,因而國際經濟失衡會被進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

徐明祺是國內學術界較早把發展中國家金融危機的原因歸結為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缺陷的學者。徐明祺(1999)[2]認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也就是說國際貨幣體系在調解國際收支不平衡時遵循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本原則和理念,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松散的國際貨幣體系,盡管歐元和日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作用逐漸增強,但是,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決“特里芬難題

”,只是將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說儲備貨幣既是國家貨幣也是國際貨幣的身份不變。充當儲備貨幣的國家依據國內宏觀經濟狀況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勢必會與世界經濟或區域經濟要求相矛盾,因而會導致外匯市場不穩定和金融市場的動蕩。實行與某種儲備貨幣掛鉤或盯住某種貨幣的國家,既要受該儲備貨幣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多個國家之間貨幣政策交叉的影響。儲備貨幣之間匯率和利率的變動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大為增強,使得外匯市場更加不穩和動蕩,這種影響可以分為區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鑒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經濟政策變動影響既可能是區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為例,美元的價值調整是通過美元利率的調整實現的。美聯儲在制定美元利率時,不可能顧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為儲備的國家(地區)宏觀經濟狀況,因而當美元利率調整時,往往會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和美國經濟聯系比較密切或者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和地區造成沖擊[3]。首先,以美元為支柱的不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不論采取浮動匯率政策還是固定匯率政策,美國的經濟影響著所有與其經濟密切相關的國家及這些國家的貨幣價值變化。如果浮動匯率政策能夠遵守貨幣體系下的貨幣政策制訂的紀律約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場上就不會出現不穩定的投機性攻擊,也不會出現由此造成的貨幣市場動蕩乃至金融危機。由于制定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和經濟全球化相關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貨幣體系不能夠保證美元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的紀律性,因而一個國家的宏觀政策將會導致經濟相關國家的貨幣市場動蕩,在投機資本催化下爆發金融危機。就目前現狀來看,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崩潰,但是相對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美元不論是升值還是貶值,依然會造成這些國家經濟的強烈波動。美國經濟繁榮時,美元升值會導致資本的流出;當美國經濟蕭條時,美元貶值會導致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保留了原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理念和原則,但卻失去了原來的秩序和紀律,強勢經濟體可以利用這樣的體系轉嫁金融危機和獲取更多利潤,而不需要承擔過多的責任。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

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金融危機離不開國際游資的攻擊。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索羅斯通過保證金方式獲取1:20的借貸,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通過賣空相當于70億美元的英鎊,買進相當于60億美元的馬克,迫使英鎊大幅貶值,在償還借貸后凈賺15億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發生金融危機前,國際游資持續大量地進入墨西哥證券市場,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資中,證券投資占70%~80%,但在墨西哥總統候選人遭暗殺事件后的40多天內,外資撤走100億美元,直接導致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5]。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國際游資首先攻擊泰銖,低買高賣,并巧妙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獲取高額回報。

根據imf對國際游資的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的國際短期資本為3萬億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萬億美元,相當于當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2006年末,僅全球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就達1.43萬億美元,比1996年末增長約6倍。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也不斷豐富,從最初的“賣空+杠桿”策略(市場中性基金),發展成為單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驅動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興市場型、并購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種投資策略。其風險特征也呈現多樣化趨勢,既有高風險、高收益的宏觀對沖基金,也有低風險但收益相對穩定的市場中性基金。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資本流動的最顯著特征是國際間的過剩資本流動造成了國家、地區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巨額的國際貨幣資本必然要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獵取利潤。

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展向非理性繁榮轉變[6]。按照金融市場的心理預期自我實現原理分析,當大量國際游資進入一個國家時,即使這個國家經濟發展表現一般,在大量資本進入的情況下,也會帶動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在國際金融家掌握話語霸權的情況下,他們通過有意識地夸大被攻擊國家發展中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以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心理預期。從拉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先用“經濟奇跡”、“新的發展模式”來吹捧經濟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續”、“面臨崩潰”來夸大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國際游資有預謀進入和撤退,就會導致金融市場的崩潰。國際游資嫻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榮時期賺取高額利潤,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機賺取高額利潤或者收購危機國家的優質資本,進而控制被攻擊國家的經濟命脈。這就是在新興市場國家爆發金融危機后,國際直接投資(fdi)為什么會低價收購危機國的優質資產,形成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根本原因。

四、中國預防攻擊性金融危機之策

在中國股市由狂飆到暴跌和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火爆到等待觀望以后,中國的經濟是不是進入由繁榮向危機過渡的轉折點?中國會不會爆發金融危機?從經濟表象來看,在我國經濟運行中依然表現為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等;從經濟本質來看,我國經濟運行中存在著產業結構調整滯后、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場不完善等問題。出現這些現象和問題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內部因素的作用。

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特征較為明顯,首先美國經濟進入蕭條時期,次級債危機使得美國經濟雪上加霜,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經濟持續增長。其次,美元的發行泛濫導致美元對歐元和人民幣持續貶值,致使其他國家面臨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國際游資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的規模越來越大。美國為了振興經濟采取降低利息的貨幣政策,美元對其他貨幣也在快速貶值。

中國從2005年開始出現人民幣對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達到3%,境外資本流入后往往會兌換成人民幣再放貸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貸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準貸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幣升值預期是5%的話,那么國際游資的回報就接近13%。如果國際游資不是采取放貸形式,而是直接投資中國房地產或股票,其收益率會更高,2007年投資中國房地產的利潤不低于30%,該年度上證指數上漲了96.7%。

人民幣升值預期和國外游資在中國投資的高額回報吸引了大量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2007年究竟有多少國際游資進入我國,國內學者有不同的計算。采用簡單的計算,以外匯儲備的增加值減去外貿順差和外國直接投資,2007年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的國際游資近800億美元。800億美元國際游資流入完全可以解釋流動性過剩、房市與股市的泡沫和我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壓力等現象。只要人民幣升值預期存在,國際游資就不會抽走。人民幣升值預期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實體經濟還在持續增長,表現為我國國際貿易順差還存在,我國非貿易品的價格還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國際游資現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繼續抬高我國的非貿易品價格,并在適當時機抽逃,在羊群效應下引爆中國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資本再回來收購中國優質資本。

中國要能夠有效地預防上述攻擊性金融危機,首先必須嚴格控制虛擬經濟的非理性發展,快速壓縮樓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國際游資刺激實體經濟的增長。套住國際游資有兩種思路:一是由國際游資短期內獲得暴利向長期內正常利潤轉變,降低使用外資的成本,讓外資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二是構建長期的心理預期,使外資留在中國;其中,很重要一點是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的持續增長。其三是有計劃地減持我國的外匯儲備,特別減少以國債形式存在的外匯儲備,把外匯儲備轉化為有形資產,實現外匯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匯儲備調控國際經濟,使之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最后,加強跨境資本的管制,積極干預和監管短期國際游資的流入。

參考文獻:

[1]黃曉龍.全球失衡、流動性過剩與貨幣危機—基于非均衡國際貨幣體系的分析視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國際貨幣體系缺陷與國際金融危機[j].國際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陳道富.國際貨幣體系失衡下的中國匯率政策[j].經濟研究,2006,(2).

篇(4)

在這種情況下,受到牽連的企業數量多范圍廣,資金困難的美國企業為了解決本國金融危機的困難,在中國的有些資金就不得不套現,比如在房地產市場的套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們的股市和房地產。陳東琪認為,這種影響隨著美國金融危機的加劇還將進一步放大。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最重要的一個影響就是市場信心層面了。美國畢竟是一個金融體系比較發達的國家。各種監管機制發展比較完好,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出現問題,難免讓人擔心本國的金融體系。中國的銀行體系在國有流通股的條件下應該不會有很大的沖擊,但是心理影響還是存在的,各國都有自己的金融擔心,尤其是對資本投資者的心理影響不可小覷。

所以陳東琪認為,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要做全面的評估。對于美國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和深化,我們要做好防范準備。

應對

美國金融危機既然對中國經濟領域帶來這樣廣泛的影響,那么有什么措施可以應對呢?

首先,美國銀行面臨破產的時候,一定會有并購的需求,“我們應該看到這是我們銀行的一個機會”,陳東琪指出:“以前美國不愿意讓我們介入這一領域,現在他們面臨破產愿意讓我們進去了。但這里有一個時間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一定要謹慎,千萬不要著急,要把財務狀況、業務情況等一些真實的情況摸清楚再做決定。

另外,陳東琪認為應該防止熱錢集中大量撤離。因為美國以及國際上的資本熱錢為了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撤資一定不是個別現象,“我們要加以密切跟蹤、監管,看看這個資本是什么樣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防止大幅度撤離現象”。在信心層面,陳東琪認為要從宏觀的總量政策上面、特別是貨幣政策上面有一些微調動作,提振或者穩定市場的信心,以防市場信心層面對國內市場打擊太大。

再就是美國資本市場對我國產業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制造業市場的影響,陳東琪認為要采取一些相應的支持和保護措施。防止影響的深化帶來制造業的過快下降。防止出現一個滑坡現象引起的就業下降以及企業大規模的虧損。當然更重要的是政府方面要有一些基本的措施。還要治本,立足制度建設,加快相關制度的改革,包括新股發行制度、IPO制度、上市公司的分紅再融資制度、市場的投資者管理制度、相關的政策信息披露制度等。在銀行層面來講,應該加強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的建立,“我們要預見、了解、監管銀行大的金融活動”,陳東琪強調。

不過,雖然應對是必須的,但也沒必要過度緊張,陳東琪指出,此次調整與前三次調整還是不一樣。1985、1988、1996年的三次調整都要比這次強烈。“本輪調整的經濟增長速度和調整率都比前三次要明顯的低,所以經濟過熱的程度和通貨膨脹的程度也要比以前的低”,陳東琪認為,經濟向下調整應當說比前幾次要溫和一些。另外我們現在有三個盈余做支撐。第一是財政盈余,我們的財政收入增長很快。第二是貿易盈余,我們1-8月的順差比上半年的順差雖然是減少的,但是我們畢竟還有盈余,數據表明:七月貿易順差為253億,八月為286億。

“我們全年的順差可能在2300-2500億之間”,陳東琪預測。而第三個盈余就是我們現在有比較大的外匯儲備,“前三次調整期間我們基本沒有外匯儲備”,陳東琪介紹。另外,我們現在的財政儲蓄、企業儲蓄和國民儲蓄,三個儲蓄加在一起超過45萬億。我們的儲蓄資源還是很充足的。

這些[Www_LunWenNet_Com]決定著我們這次的宏觀調控帶來的經濟增長的減速,應當是和前三次有區別的,“我認為,如果調整得好,有可能實現比較溫和的調整。但是調整的時間可能兩年時間左右,總體來講,兩年時間讓經濟從原來的12%左右調減到9%左右是比較理想的。我認為如果政策操作得當有可能實現這個目標”。陳東琪認為,這樣就能夠在國際環境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使我們的國民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并且能夠不影響就業機會。

機遇

“短期來講是有一定的壓力”,陳東琪認為這次的經濟下調如果做一個總體的判斷,企業也許會有一定的陣痛,特別是那些耗能多、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吸納多、工資比較低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但長期來講是機遇。“把壓力轉變成促進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動力,讓短期的平衡為長期的可持續增長做出犧牲,短期經濟的降溫為我們長期的經濟繁榮做準備”。

至于具體的機遇,陳東琪認為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價格體制的改革,尤其是資源品的價格機制改革是好時機。“我預計,這一輪國際油價的下降可能會時間比較長,而且下降幅度會比較大,70美元以下都有可能”。這對我們的成品油的價格改革無疑是一個機遇,今后的定價權可以從此逐步企業化,讓企業說了算,這樣就可以使政府補貼減少。要不然既補高又補低,油價高了要補消費者,油價低了補企業。當我們把價格放開了以后,我們只有非常規性補貼了。既可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又可以使我們的油價體制市場化。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糧食價格。據農業部統計,今年糧食有可能超過5.1億噸,菜仔油、豬牛羊肉也會增產,國際上的糧食下半年也在不停地增加,所以全國今年下半年到明年糧食的供給關系可能會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穩定農民生產糧食的積極性,保護糧農的利益?要早做防備,防止糧食價格大幅下降對農民帶來沖擊。

而對油、氣、電、水、糧食等方面的價格改革,陳東琪給出三個詞:分類、分布、漸進,也就是要講策略不能一刀切。因為要逐步推進。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很多改革也可以在這段時間進行,比如可以加快利率市場化,“逐漸的試驗,讓不同的商業銀行之間有比較大的自我選擇權,確定自己的貸款利率,從而加快他們的競爭能力,”陳東琪說。

匯率制度改革,稅制改革,國有產權、企業制度的改革也都可以在這一階段實現。“總之經濟調整時期應該說是價格改革非常好的時機,我們不要錯過這個時機”。

篇(5)

早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年代,美國因為龐大的軍事開支和國外貿易競爭的日益激烈,就已經面臨了貿易赤字的問題。然而,當時畢竟美元與黃金掛鉤,使得美國在面臨黃金儲備流失的問題上不得不考慮其貿易逆差的問題,經常性地通過提高關稅、實施貿易配額和美元貶值等方式來改善貿易條件。但是,由于美國不愿意削減其消費效用和龐大的軍費開資,仍然不能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在尼克松的時代,他宣布了黃金禁運,并脫離了美元金本位,進一步讓美元貶值,以減少美元外債價值。

似乎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意識到可能已經發現了一條可以不勞而獲地安享他人財富的路徑,那就是對貿易逆差不必過于在意,通過增發美元,貿易順差國家將不得已將美元外匯投資到美國,美國人可以安享財富而不必削減消費效用和軍費開支。

到了第二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代,以東亞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讓本國貨幣緊盯住美元,形成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從而賺取大量美元外匯。由于沒有了美元與黃金的掛鉤,美國在貨幣發行量上得以以其貿易狀況為標準過量發行美元。美國之所以能夠無視長期巨額逆差甚至故意制造逆差,原因在于他們相信:由于長期經濟發展的依存關系,貿易順差國家對于這些美元外匯的處理上沒有太多的選擇權,只能將賺取的外匯重新投放美國,購買美國的各種證券及金融衍生品,把錢借給美國人消費,從而形成一種美元回流的狀態。故而,本文將該過程稱為美國人之夢路徑圖,簡稱“美夢路徑圖”。

2、“美夢路徑圖”的全過程

對于美國的赤字借貸循環,貿易順差國家在處理美元外匯時面臨的三條選擇,如圖1所示。其中,對于貿易順差國而言,第一條選擇路徑顯然是不可取的,美國的戰略家們顯然也以這一點為假設而進行了下面博弈的設想。

第二條購買美國企業的選擇也許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危機爆發之前,美國不會允許的確也沒有允許貿易順差國購買其關系未來經濟制高點的相關企業。比如,中海油購買美國的優尼卡石油公司的遭遇就是典型,優尼卡在美國石油公司中僅排在第七名,所掌握的資源也不太多。但是,這件事就遭到美國新聞界大肆渲染,引起美朝野震動和不安,一些議員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的反對,最后使這樁收購案流產。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前提下,美國絕沒有對產業安全問題掉以輕心,美國顯然會采取經濟手段之外的方式進行干預。因此,在圖中我們說購買美國的關系經濟制高點企業的行為實際上被禁止。

剩下的選擇只有第三條路徑,把依賴低端產業靠辛苦積攢掙來的美元外匯回流美國,為美國的消費和經濟發展融資,這樣做的后果抬高了資產價格同時也壓低了美國的利率水平,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過剩。

最終,如圖1所示的博弈過程,美國在已知貿易順差諸國只能將美元外匯投放美國的前提下,本可以選擇緊縮開支和節約消費來逐步長期赤字的貿易狀況,但是美國似乎選擇了另一條途徑,通過擴張美元貨幣使美元通貨膨脹,并在適當的時機使美元貶值,從而使得美元外債實際價值縮水。美元在歷史上曾多次進行過貶值,以改善貿易條件并使外債縮水。1985年的“廣場協定”,降低美元對日元與馬克的比價,協議生效后的兩年時間里,美元對日元的匯率降低了51%。最近幾年也頻頻向中國施壓,意欲迫使人民幣升值都是這一路線的經典反映。

這樣精湛的邏輯推演出的似乎是一條穩定的路徑,該路徑跳出了以債權人為導向的經濟思維,是在長期的國際經濟借貸關系角逐之中美國人摸索出的超出經典經濟學理解之外的一條安然享用財富的辦法。因而,相當能夠掩人耳目。通過該路徑美國人建立了一種靈活的新型全球剝削,達到了任一早期的帝國體系都沒有取得的成就。

3、內在不穩定性

由債權國將過剩的美元投資于美國的這種美元環流的過程,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盤絕妙的棋局,但是從其內部流程細看,這種過程是具有其內在的不穩定性的。“美夢路徑”能夠穩定的關鍵在于需使外債實際價值不斷縮水,而不能是超出其未來償付能力的持續增加。由于近些年美國對外戰爭不斷,軍費開支不減反增,國內消費水平又不肯節儉,只是依賴或者說故意依賴這種不穩定的剝削體系。如果外在的環境不是按照美國預先的設想所運行的話,或者說債權國不允許其本國貨幣對美元升值,或者即使美元一定程度的貶值仍不足以改善貿易條件,美國對外債務實際上是在不斷增加。那么,其結果勢必要以劇烈的變動來改變目前的這種格局,也就是說此處埋下了危機的禍根。

如下圖2所示,在美國貿易逆差的情況下,美國擴張其美元貨幣供應量,這些美元以貿易支出的形式流轉到順差國手中,并最終以購買美元資產的方式回流到美國。在此過程中,不但順差諸國因美元外匯不斷的增長而興奮,美國國民也同樣會陶醉在資產財富增加的假象之中。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的繼續攀升及儲蓄率的下降,要維持這種較高的效用水平是必須繼續依賴這種借貸關系的,從而使得外債繼續增加及本國資產價格過度的膨脹,“非理性的繁榮”時期的到來預示著一場金融危機就在眼前。

美國如此債務過度循環的后果是吹大了資產價格的泡沫,金融資產價格泡沫越聚越大,金融風險相應增加,虛擬資本膨脹的程度嚴重超出了實體經濟的支撐能力,來自外部的微小的沖擊就能使得本已積累很大系統風險的整個金融體系轟然倒塌,也必然葬送“美夢路徑圖”。金融危機的后果不但給美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必然給全世界尤其是近年來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東亞新興經濟體帶來巨額財富損失和嚴重的經濟沖擊。

二、債務循環積累的扭曲借貸關系引發經濟先膨脹后緊縮

如圖3所示,美國對外貿易經常項目逆差總體上呈逐年擴大趨勢,外國在美資產亦是顯著增加,表明美元環流的現象在危機爆發前是愈演愈烈的。

我們可以把過剩美元回到源頭的過程看成外國債權人借貸資金給美國人消費的過程,因此可以應用消費的跨期替代模型來研究美國的借貸消費問題。

1、合理的借貸關系與扭曲的借貸關系

則消費主體1與2的跨期替代消費選擇問題歸結為如下的模型:

為簡便起見,我們以只有兩期的跨期替代消費模型來研究這一問題。無需求解,用圖4可以清楚地描述兩主體不同的選擇,Ii表示主體i面臨的兩期消費選擇的無差異曲線。

假如開始時資本市場之間存在流動性約束,也就是消費主體1不能正常地從消費主體2那里借貸到資金進行消費,那么消費主體1的選擇只能在點p。當不存在資本的流動性約束時,主體2可以通過從主體1那里借貸資金,使得自己的效用曲線從移動到,從而可以維持在點的較高的消費水平。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的借貸關系的確可以使消費者的當期效用水平提高。但是,到了第二期的時候,消費者2由于必須償還第一期的借貸而使得消費效用水平降低,而消費者1則因為收回了借貸而提高自己的消費效用水平。

這種情況是正常的跨期消費選擇,確保其運轉的前提是借貸關系能夠正確理清。美國與其債權國之間的關系顯然也是應該符合此模型的。但是,事實情況是美國依賴借貸享受了第一期的消費水平之后,但卻并沒有考慮在第二期削減自己的支出以償還債務,或者說沒有考慮到自己在第二期的償債能力,而是繼續維持開支在高位運行,以新債還舊債,形成了一種扭曲的債務過度循環。

2、對外債務過度循環積累是金融危機的重要誘因

我們認為費雪提出的“債務一緊縮理論”不但可以解釋一國國內經濟的波動,而且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可以應用于符合“國家經濟人”假設的國家之間。“債務一緊縮理論”理論中的債務是指主要銀行的信貸,而債權國借貸資金給美國的方式基本上是在資本市場上購買美國的國債、地方政府債券、股票和其他一些機構的債券,其本質上是一致的。我們拓展“債務—緊縮理論”,將其理論應用于當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資本市場十分發達的了國際間債務循環,來解釋扭曲的債務何以最終成為了經濟從繁榮到緊縮的一個重要原因。

債權國將巨額貿易順差資金循環借貸與美國的這一過程,在短期的表面上會引起美國的資產價格上揚,比如美國房地產和各種債券的價格上升,形成對經濟的樂觀積極的預期,整個社會處于一種“新時代心理”。一種預期刺激另一種預期,在過度樂觀的預期心理下,過度開支,債務積累越來越大。這一階段特征的表面現象看似價格極度膨脹,其本質特征含有對債權國“過度負債”的因素,這種情況顯然難以持久。在實體經濟無法支撐泡沫膨脹的極點處,“意外的沖擊”便導致了資產價格暴跌。此處的“意外的沖擊”可以看作是在美國房地產價格上升早已超出了購買力的水平,而是依賴發行債券過度借貸資金給低收入者使其具備購買房屋的虛假消費能力的時候,而引起的實體經濟對虛擬經濟的不能支撐。消費與供給的矛盾已經超越了可以調和的階段,再加上貨幣政策稍一緊縮,便引發了以房地產為抵押的一系列債券及其衍生品價值的下跌。再加上,由于資本循環過量停留在金融體系內部,以房地產為抵押的次級債券在美國內部及其債權國涉及面甚廣,從而使得次貸危機引發為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

整個預期資產價格與消費關系的過程如圖5所示,預期資產價格與消費之間的關系先是同步上升的關系,而后在經過“意外沖擊”之后,預期資產價格將下跌的背景下,投資者信心崩潰,資產價格暴跌,投資者爭相拋售其資產。各大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基金公司及保險等金融機構虧損累累,乃至破產、倒閉。而同時凈資產減少,整個經濟體系收縮信貸,經濟活動水平下降,消費水平明顯減少,物價下跌,企業盈利減少,產出水平由于需求能力的下降而下降。此時的情況如圖6所示,在AD-AS模型中,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物價水平下跌,產出隨需求的下降而減少,經濟的蕭條已成定局。

三、結論、教訓與建議

對債權國循環借貸,不失時機地使外債縮水,是美國人以其雄厚的科技、經濟及軍事實力為依托,經過長期的借貸經驗積累而發現的一條可以不勞而獲的聰明的路徑,但是這條路徑內在的不穩定性是金融危機的重要誘因之一。當今的對外債務過度循環積累和費雪理論中的過度負債其本質都是一種債務且都是超出合理范圍的扭曲的債務。因而先是鑄就了經濟的繁榮,之后因其扭曲性而把經濟拖入了衰退。

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驟然發現本國多年來積攢的美元外匯面臨兩難的窘境。是繼續投資已經縮水并且風險很大的美元資產,還是拋售手中的美元資產任其再行下跌?顯然,可能的選擇是不得不繼續投資美元,支持美國經濟復蘇,因為后者損失可能更大。長期以來,由于債權國擁有大量的資產在美國,爆發一場經濟危機反而成了美國恐嚇世界的一種新的手段。美國把全世界與其捆綁在了一起,如果危機真的爆發,那么債權國將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金幫助美國走出困境。現在看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等新興經濟體可能正在面臨這樣的窘境。

世界各國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地區新興經濟體在經歷此次美國金融危機之后,從中獲得經驗與教訓的確值得認真地反思。在仍未走出危機的今天,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參考建議:

1、從長期看應擺脫美元本位制、實行多元儲備。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是美元本位制,在這一體制下,美元具有貨幣與國際貨幣的雙重身份,其國際供給直接決定于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給了美國利用該制度不勞而獲的空間,同時也使債權國處于被動的地位。因此,擺脫美元本位制、實行多元儲備勢在必行。

2、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發展驅動模式從出口導向型轉向消費驅動型是必然的選擇。由于中國經濟過于依賴對美出口,因此爆發于美國的危機很快波及中國,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的壓力。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只是在轉型期的過渡性發展模式,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要為本國人民謀福利。因此,采取一整套的包括政治、經濟和法律等在內的全方位的措施促進國內人民的消費升級是必然選擇。

3、提高當前的投資效率。由于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美經濟已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短時間內是無法完成瞬間轉型的。美國的金融危機使得中國的出口及投資面臨很大挑戰,作為從出口導向型驅動發展模式向國內消費驅動型發展模式的過渡階段,在將順差美元外匯投資美國資產的過程中應注意規避風險,盡可能地選擇收益率較高而風險又可以控制的資產進行投資。

篇(6)

美國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并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美國金融危機暴露出其對金融監管的嚴重缺失,當前眾多國家都在審視自己的金融監管機制并逐漸完善其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迅速,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加快,但在金融監管方面一直落后,必須警惕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并盡快完善我國金融監管機制。

一、金融監管不力是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有一定的歷史背景。2000~2004年,美國經濟遭受“互聯網危機”和“9·11事件”的沖擊,當時美聯儲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聯邦基金利率從6.5%一直降到1%,信貸環境非常寬松,各商業銀行紛紛放寬房貸標準,一些金融機構甚至推出“零首付”、“零證明文件”的貸款方式,即借款人僅需申報其收入情況而無需提供任何有關償還能力的證明。數據顯示,到2006年末,次級貸款已經涉及500萬個美國家庭,貸款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美國房地產業由此迅速發展起來,推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與此同時,為分散美國抵押貸款機構的信用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美國投資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將次級按揭貸款打包,以債券形式在次級債券市場出售。一般來說,次級債券的利息相對較高,吸引了眾多銀行、共同基金、對沖基金、投資機構在資產組合對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在這種情況下,物價開始不斷攀升,為抑制通貨膨脹,從2004年6月開始,美聯儲先后17次提高利率,聯邦基金利率最終達到5.25%。由于政策效應的時滯性,2006年美國次級房貸仍有上升。但隨著加息效應的逐漸顯現,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房價下降,抵押品貶值。貸款利率的上升由此加重了還貸者的負擔,拖欠次級貸款的現象日益嚴重,這意味著利益供應鏈從源頭開始出現斷裂。2006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借款者被取消抵押品贖回權,同時抵押貸款壞賬高漲,金融機構瀕臨破產。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NCFC)申請破產保護;8月6日,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公司——美國住宅抵押貸款投資公司正式向法院遞交破產申請書。截至2007年8月底,美國已有30余家次級抵押貸款公司停業。2008年,隨著美林證券、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倒閉,美國對“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接管及政府的救市計劃,預示著美國開始大力干預金融市場。

二、美國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歐美證券市場暴跌。由于全球很多機構投資者包括投資基金、養老基金及保險公司等都持有美國次級貸款債券,導致美國金融危機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投資價值的大幅縮水,使許多基金投資者要求贖回基金,基金公司只好被迫賣出手中債券、股票套現,以便將現金還給投資者。由于美國國內債券市場流動性接近枯竭,債券無法套現,投資者只能將手中的股票拋出,由此造成股市下跌,一些國際基金甚至要賣出外國股票,以緩解贖回壓力,進而產生全球連鎖反應。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看,金融危機最大的影響莫過于其所引發的信用緊縮。信用緊縮打亂了原有的借貸關系,提高了融資成本。在美國,由于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作為信貸資金主要來源之一的銀行采取避險措施,使金融市場出現濃重的“惜貸”氣氛。據統計,2007年以來美國商業貸款市場利率相對國債利率的利息差已明顯上升,比2006年底翻一番。這一上漲反映出資金供應趨緊、“風險溢價”提升。市場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如果成為常態,影響就不僅限于資本市場上借助高杠桿的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還進一步影響到消費信貸和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進而對整個實體經濟產生影響。

三、我國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亟需建立。2003年,中國銀監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一行三會”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的形成。當前,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成為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是否需要建立“一行三會”之上的機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還是通過擴大中央銀行的權力賦予其履行金融監管協調的最終職責?這取決于不同監管方式之間的成本比較及邊際監管成本與邊際監管收益之間的比較。一般而言,金融監管協調的邊際成本小于邊際收益,這是進行金融監管協調的理論基礎。

(二)對住房貸款信用風險的監管尚待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存在信息不暢通、連環貸款、連環抵押等問題,雖然近幾年有所好轉,但也應從美國的次貸危機汲取教訓,加強監管。近年來,我國以房地產和股票為代表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其中,中國房地產價格指數從2002年開始上漲,到2007年已經上漲一倍多。比起美國次貸危機時期的數據,我國房地產價格上漲程度甚至更高。2008年下半年,房地產價格又開始下跌,與美國出現次貸危機前的背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應加強風險防范和監控,及時防范和化解各種潛在風險。

(三)金融創新層次低,監管不足。金融創新使衍生產品層出不窮,這有利于分散風險,增加流動性,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我國金融創新起步晚、層次低,金融市場衍生產品的種類少,金融服務相對匱乏,金融體系不夠完善。如,長達10~30年的按揭貸款,對發放銀行來說,發放時間跨度大,回收周期長,流動性差。而針對房貸衍生產品,由于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程度低,不良貸款風險集中在銀行體系內,一旦房價下跌引發還貸違約,將對銀行系統產生嚴重沖擊。但對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必須堅持審慎性原則,根據經濟發展需求和條件成熟程度以及監管能力逐步推出產品。

四、我國加強金融監管的對策

(一)加強監管成本意識,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當前,美國金融監管的最大特點是多頭監管,即存在多種類型和多種層次的金融監管機構。如何規避多頭監管模式下的監管重疊和監管空白,已成為美國金融界普遍意識到的問題。如,對不同類型的金融控股公司至少存在三個獨立的監管者,再加上以州為單位的保險體系,這使美國在國際保險領域或其他領域里無法用一個聲音講話,因為沒有一個聯邦層面的監管者可以代表美國保險監管體系發表意見。2004年6月28日,中國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監管分工合作備忘錄》,以制度形式賦予了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積極協調配合,避免監管真空和重復監管的使命。但監管聯席會議制度的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而且作為重要金融宏觀調控與監管主體的中國人民銀行被排除在外。因此,我國有必要建立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和金融監管等部門之間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以適應金融業綜合經營發展趨勢的需要。另外,必須要加強金融監管的成本意識。不僅要考慮到新增監管機構增加的直接費用及采取金融監管措施的必要費用,還應考慮這些措施可能導致的市場損失,這是政府監管替代市場調節的一種機會成本。

篇(7)

二、金融必須根植和服務于實體經濟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其根本功能是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融通服務,降低經濟運行成本,推動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因此,金融必須根植于實體經濟并服務于實體經濟這一根本,其價值創造必須源于實體經濟的真實價值。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這次危機已經證明,金融一旦脫離實體經濟這個元神,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虛擬的金融資產就會迅速膨脹,最終在肥皂泡破滅的同時,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巨大的傷害。要著眼于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推動重點產業振興,加強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財稅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別是當前形勢下,要著力把金融資源配置到真正能夠創造財富的行業,配置到真正具有成長價值的企業,配置到資源能夠發揮最大效用的領域,立足于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不斷夯實經濟發展的“實體基礎”。

三、必須維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

長期以來,美國奉行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實行巨額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政策,2008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4860億美元,貿易赤字連續三年超過7000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則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等方式,進行資金回流,來彌補美國巨大的“雙赤字”。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也可以看作是對美國巨額雙赤字、新興市場國家巨額雙順差所導致的全球收支失衡的一次硬性調整。隨著我國資本與金融賬戶的逐漸開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更加重要,也更加復雜。當前,要抓住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調契機,加快進口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建立我國的戰略要素儲備體系;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導致技術、人才從發達國家大量溢出的機遇,加快引進我國亟須的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高端人才,進一步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四、宏觀調控必須加強國際協調,重建國際金融體系

經濟金融全球化在帶給人類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使得在美國爆發的金融危機擴散迅速超越國界,影響到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面對危機的肆虐,任何一個國家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各國必須聯起手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擴大經濟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穩定國際金融市場。這次危機充分暴露了現行世界金融體系和治理結構的缺陷,目前世界金融體系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改變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形成的由不受約束的美元所主導的金融體系,建立一個新的世界金融體系,把美元發行置于國際監管之下,促進國際經濟金融秩序向多極化發展。提高金融市場運作的透明度,努力推動全球金融新秩序的形成。

五、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已經集體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明顯加大。為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發揮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擴大政府投資規模,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加大對低收入家庭補貼和救助力度。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重要作用,保持銀行體系充裕流動性,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鼓勵商業銀行發放中央投資項目配套貸款,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發展,增強貸款利率下浮彈性;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積極擴大農村消費信貸市場。

六、加快中國經濟轉型,轉變發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經濟體系中積累的問題在中國經濟體系中得到反映,中國經濟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趨嚴重,儲蓄率和投資率過高、消費率過低導致的內部失衡與國際收支盈余過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劇增導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國經濟宏觀失衡的基本特征,這種失衡和美國經濟的內外失衡方向相反、互為補充,共同構成當代世界經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要素邊際收益的下降和資源環境約束的日益強化,傳統的粗放式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推動產業結構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結構,不斷增強經濟的抗波動性。

參考文獻:

[1]李成馬凌霄:金融危機理論研究及其給我國金融安全的啟示.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6,4

[2]胡援成:對外開放中的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8,3

[3]胡星:從次貸危機到全球金融危機:警示與思考.社科縱橫,2009,1

五、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前主要發達國家已經集體陷入衰退,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我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明顯加大。為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發揮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擴大政府投資規模,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加大對低收入家庭補貼和救助力度。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重要作用,保持銀行體系充裕流動性,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鼓勵商業銀行發放中央投資項目配套貸款,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產業發展,增強貸款利率下浮彈性;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積極擴大農村消費信貸市場。

六、加快中國經濟轉型,轉變發展方式

全球化也使金融經濟體系中積累的問題在中國經濟體系中得到反映,中國經濟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日趨嚴重,儲蓄率和投資率過高、消費率過低導致的內部失衡與國際收支盈余過大、人民幣升值壓力劇增導致的外部失衡是中國經濟宏觀失衡的基本特征,這種失衡和美國經濟的內外失衡方向相反、互為補充,共同構成當代世界經濟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要素邊際收益的下降和資源環境約束的日益強化,傳統的粗放式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方面限制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推動產業結構高度化,加快形成服務經濟為主、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結構,不斷增強經濟的抗波動性。

參考文獻:

[1]李成馬凌霄:金融危機理論研究及其給我國金融安全的啟示.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6,4

[2]胡援成:對外開放中的金融穩定與金融安全.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8,3

篇(8)

一、理論綜述

關于金融危機,比較權威的定義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給出的,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短期利率、資產(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其特征是基于預期資產價格下降而大量拋出不動產或長期金融資產,換成貨幣。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而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一)馬克思的金融危機理論

馬克思關于金融危機的理論是在批判李嘉圖的“比例”理論、薩伊的“市場均衡法則”的基礎上建立的。馬克思指出,貨幣的出現使商品的買賣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出現分離的可能性,結果導致貨幣與商品的轉化過程出現不確定性,而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在客觀上又會產生債務支付危機的可能性;因此,導致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可能性的關鍵在于商品和貨幣各自不同的獨立運動價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貨幣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并且會首先表現為金融危機。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一旦勞動的社會性質表現為商品的貨幣存在,從而表現為一個處于現實生產之外的東西,獨立的貨幣危機或作為現實危機尖銳化的貨幣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見,馬克思是將貨幣金融危機分為兩種類型:伴隨經濟危機發生的貨幣金融危機和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伴隨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主要是以市場競爭、資本積累以及信用發展等因素為現實條件,而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則是金融系統內部紊亂的結果。同時馬克思特別強調了銀行信用在緩和和加劇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總的來說,馬克思認為金融危機是以生產過剩和金融過剩為條件,表現為企業和銀行的流動性危機、債務支付危機,但是其本質上是貨幣危機。

(二)西方的金融危機理論

早期比較有影響的金融危機理論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Fisher認為,在經濟擴張過程中,投資的增加主要是通過銀行信貸來實現。這會引起貨幣增加,從而物價上漲;而物價上漲又有利于債務人,因此信貸會進一步擴大,直到“過度負債”狀態,即流動資產不足以清償到期的債務,結果引起連鎖的債務-通貨緊縮過程,而這個過程則往往是以廣泛的破產而結束。在Fisher的理論基礎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穩定”理論,Tobin(1980)提出“銀行體系關鍵”理論,Kindleberger(1978)提出“過度交易”理論,M.H.Wolfson(1996)年提出“資產價格下降”理論,各自從不同方面發展了Fisher的債務-通貨緊縮理論。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機爆發得越來越頻繁,而且常常以獨立于實際經濟危機的形式而產生。在此基礎上,金融危機理論也逐漸趨于成熟化。從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金融危機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發展,認為宏觀經濟政策和匯率制度之間的不協調是導致金融危機的原因;第二階段金融危機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為代表,主要引入預期因素,對政府與私人之間進行動態博弈分析,強調金融危機由于預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質以及經濟基礎變量對于發生金融危機的重要作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金融危機理論發展至第三階段。許多學者跳出貨幣政策、匯率體制、財政政策、公共政策等傳統的宏觀經濟分析范圍,開始從金融中介、不對稱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機。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風險模型,強調金融中介的道德風險在導致過度風險投資既而形成資產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動性危機模型(J.Sachs,1998),側重于從金融體系自身的不穩定性來解釋金融危機形成的機理;“孿生危機”(Kaminsky&Reinhart,1998),從實證方面研究銀行業危機與貨幣危機之間固有的聯系。

二、金融危機的國際經驗與教訓

從歷史上看,早期比較典型的金融危機有荷蘭的“郁金香狂熱”、英格蘭的南海泡沫、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僅回顧20世紀90年代以來所發生的重大金融危機,并試圖從中找出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共同因素,以為我國預防金融危機提供借鑒。

(一)90年代一共發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機,根據時間順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歐洲貨幣危機

90年代初,兩德合并。為了發展東部地區經濟,德國于1992年6月16日將其貼現率提高至8.75%。結果馬克匯率開始上升,從而引發歐洲匯率機制長達1年的動蕩。金融風波接連爆發,英鎊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歐洲貨幣危機出現在歐洲經濟貨幣一體化進程中。從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國單獨提高貼現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層次原因是歐盟各成員國貨幣政策的不協調,從而從根本上違背了聯合浮動匯率制的要求,而宏觀經濟政策的不協調又與歐盟內部各成員國經濟發展的差異緊密相連。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將被擴大到15%,由于經濟中的長期積累矛盾,此舉觸發市場信心危機,結果人們紛紛拋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貶值30%。隨后股市也應聲下跌。比索大幅貶值又引起輸入的通貨膨脹,這樣,為了穩定貨幣,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結果國內需求減少,企業大量倒閉,失業劇增。在國際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在1995年以后開始緩解。墨西哥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債務規模龐大,結構失調;第二、經常項目持續逆差,結果儲備資產不足,清償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匯率機制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是泰國貨幣急劇貶值在亞洲地區形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次金融危機所波及的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影響之大都為歷史罕見,不僅造成了東南亞國家的匯市、股市動蕩,大批金融機構倒閉,失業增加,經濟衰退,而且還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區,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亞洲金融危機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國家,各國爆發危機的原因也有所區別。然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發生決不是偶然的,不同國家存在著許多共同的誘發金融危機產生的因素,如宏觀經濟失衡,金融體系脆弱,資本市場開放與監控,貨幣可兌換與金融市場發育不協調等問題。

參考文獻:

[1]Demirg-Kunt,AsliandDetragiache,Enrica.“FinancialLiberalizationandFinancialFragility”,1998.

[2]貝內特?T?麥克勒姆,國際貨幣經濟學[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

[3]李建軍、田光寧,九十年代三大國際金融危機比較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篇(9)

因為兩者同樣能賺錢,產生巨大的GDP。但是這混淆了錢與財富的區別。

在美國漸漸喪失生產能力的同時,另一個不好的消息是美國100年來形成的超強消費能力和借貸消費方式。美國消費量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保持在70%以上了,而從1856年,I.M.Singer公司的市場營銷總監EdwardClark想出一招為他們公司的縫紉機進行分期付款開始,美國的借貸消費模式已經開始在美國這片肥沃的土地生根發芽。時至今日,美國人的信貸項目已經從當年的縫紉機發展到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教育貸款,以及最近世界矚目的次級貸款。耶魯大學陳志武教授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即使在金融危機下的情況下,美國的消費方式仍然不會改變。

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經過去工業化后,美國基本成為了一個只消費不生產的國家了。顯而易見,一個只是消費的,卻幾乎不生產的經濟體必然會出現消費需求和產品供給只見的缺口,這會激勵這個經濟體內的生產者增加生產。當然,這只局限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內。如果存在這國際貿易,那么該經濟體就能通過貿易用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然而當一個國家能進口數量巨大的產品進行消費卻不能保持相應的出口量時,巨額的貿易赤字就不可避免了。看看這些驚人的數據吧,僅2007年一年美國就產生了7003億的貿易赤字,而2008年的貿易赤字也又6771億美元之巨,要知道澳大利亞2008年的GDP才7460億美元。

而除卻貿易赤字所帶來的巨額債務,美國的預算赤字也形成了天文數字的債務。熟讀經濟史的人肯定知道關于美國的貨幣發行權之爭在美國持續了近一個世紀。在美國著名的1787憲法中規定美國政府是唯一具有發行貨幣的機構,但是事實上在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美聯儲法案》并建立美聯儲之后,美國的貨幣發行權就落入了作為美聯儲成員的幾個私有銀行手中。此時開始,美元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債務美元,美元實際上成為也一種債務。也就是說,債務的“貨幣化”創造了美元,而美元的票面價值必須由外力來強制。由于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只有發債權,然后用國債到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那里做抵押,才能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幣,所以美元的源頭在國債上。美國國會又批準國債發行的權力,而財政部則將國債設計成不同種類的債券,其中一年期以內的國債我們通常把它叫做TBills(Treasury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TBonds。這些債券出現在在公開市場上進行拍賣。而當普通購買者購買完之后,財政部最后將拍賣交易中沒有賣出來的一種許諾。美聯儲購入這些國債自然是需要付給政府美元的,而政府則在獲得貨幣后需要在以后每年都付給美聯儲高額的利息。最近幾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開支中高居第三位,僅次于醫療健康和國防,每年高達近4000億美元,占其財政總收入的17%。在這一過程中美聯儲付給政府的美元和以后政府需要支付的利去的國債全部送到美聯儲,美聯儲則照單全收,這時這些國債就成為了美聯儲賬本上的資產。注意,這些所謂的資產其實本質是債務,而高額的利息是新創造出來的美元。這也為美國陷入流動性過剩陷進埋下伏筆。可以這么說,美元的創造就伴隨著債務的出現,在美國美元與債務是相互掛鉤的關系,而且正是與貨幣發行鎖死,這種債務是難以還清,因為一旦美國還清了債務,那么流通的美元也就消失了。并且由于美國日益加大的政府開支和國債不菲的利息,這些債務將越來越多。總之在債務貨幣之下,美國將永遠無法償還國債、公司和私人債務,因為還清債務之日,也正是美元消失之時。美國的總債務非但不會減少,隨著債務利息利滾利的雪球效應和經濟自然增長的貨幣需求,美國的債務總量將會持續上升,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的國債已從建國初期的8300萬美元增加到260億美元。到1965年,美國的債務規模達到2600億美元。到20世紀80年代里根執政期間,美國的國債竟然上漲到2.7萬億美元。克林頓的8年任期中,美國國債又翻了3番,達到6.7萬億美元。

今天的美國已經是債務纏身,入不敷出了。但是,一直到危機之前的十年間,與巨額債務并存的現象是美國的經濟運行狀況似乎一切正常,平穩的經濟增長率,溫和的通貨膨脹率,可以接受的失業率,而且絕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良好的經濟形勢會一直持續下去。問題出來了,一個負債如此之高國家為什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各方面數據表現良好,美國政府究竟試用了什么魔法來做到這一切的?對了,就是神奇的美元。

為了彌補巨大的貿易赤字和預算赤字,美國必須創造出巨額的“新的美元”,通過美元其國際貨幣的特殊地位來彌補美國的巨額債務,而每年創造出來的巨額美元流向其他各國之后,又通過金融渠道最終流入到了美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這使得美國的房市和金融股市近十年出現了不正常的瘋狂增長。而這樣的泡沫式增長必然會出現破滅的時候。在大家的預期和信心出現動搖的時候,整個增長鏈就如同崩塌的大廈一樣一下子全部癱瘓。而這時侯也就出現了這次的金融危機了。

參考文獻

[1].新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下美國金融危機根源探究[J].南方金融,2009,(01).

[2]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篇(10)

二、政府宏觀監管失誤

政府監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借助一系列市場制度設置,為實現某些公共政策目標,對微觀經濟主體進行的規范與制約。美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強調市場的內在調節功能。而在利潤分配極其缺乏規律的虛擬經濟行業,美國政府的這種放任態度,已被證明是一種政府缺位。具體來說,美國政府在以下幾方面的監管是缺失的:金融衍生產品監管存在真空地帶,房貸機構監管缺失導致次貸發放的失控,投資銀行監管缺失導致對流動性和資本金缺乏約束,銀行“表外投資實體”監管缺失使其虧損時重新并表引致信心危機,評級機構評級方法不夠透明。更嚴重的是,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后,處置手段單一,被動的國有化使納稅人不滿情緒激增,這也暴露了美國政府補救措施的匱乏。

三、金融系統稚嫩脆弱許多國家在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環境下,未能建立與之匹配的金融系統,其金融系統不成熟不健全,面對外來的沖擊往往不堪一擊。這a些問題已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表現出來,這次金融風暴席卷全球,他們亦未能幸免。但是對于以美英為代表的有著完善金融系統的國家,由于其金融市場是自發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市場機制在市場調節方面起主導作用,因此,政府干預一般只出現在由市場機制失靈與政府監管失效導致金融不穩定或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它具有較少干預和被動干預的特點。而在這次金融危機面前,美國銀行大量倒閉,美國有關當局不得不插手干預,采取措施紓緩金融市場的緊張情況、挽救會影響金融體系穩定的金融機構,以至支持房地產市場。美國一直以來奉行自由市場原則,這些干預行動可謂前所未有。危機出現至今已有一年多,但即使是最樂觀的金融機構至今仍未敢表示已看到危機完結的跡象。對于美國來說,重建金融體系,重新設置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的平衡點,已是迫在眉睫。

四、啟示

虛擬經濟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與金融深化必然結果。虛擬經濟既能起“杠桿作用”,十倍百倍地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如果對虛擬經濟泡沫的膨脹不加限制,它又會給實體經濟帶來極大損害,正如這次美國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的經濟蕭條。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日益增強的今天,我們對虛擬經濟的迅速發展決不能采取視而不見或全盤否定的態度,而是應當認真研究其運動和發展的規律,以盡量防范并消除其消極影響。從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們汲取教訓,對于虛擬經濟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1.積極推動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改組。

2.加快銀行業的商業化改革。

3.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4.發展民間資本。

5.加強對虛擬資本的控制。

論文關鍵詞虛擬經濟金融危機

論文摘要虛擬經濟是相對實體經濟而言的,是經濟虛擬化的必然產物,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產物,以服務于實體經濟為最終目的。隨著虛擬經濟迅速發展,其規模已超過實體經濟,成為與實體經濟相對獨立的經濟范疇。當虛擬經濟完全脫離實體經濟極度膨脹時,就會形成金融泡沫。因而,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正確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研究虛擬經濟的內涵及其與金融危機的關系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上一篇: 培訓方案 下一篇: 學年考核個人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在线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无线码在线高清 |